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9-25 11:13:03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1)

[作者简介]黄志良(1965- ),男,江苏溧阳人,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研究;蒋丽琼(1973- ),女,江苏靖江人,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钱少月(1983- ),女,江苏溧阳人,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江苏 常州 213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YJA880014,项目主持人:崔景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79-02

发展性心理教育已成为当前学校心理教育的共识和趋势。高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情绪复杂多变,但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情绪辅导是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如何对高职生开展系统有针对性的情绪辅导,是我们一直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情绪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情绪的年级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情绪辅导提供依据,促进学校发展性心理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我校五年制高职一年级至四年级班级进行团体施测,共发放问卷900份,其中有效问卷856份。一年级217人,占25.35%,二年级153人,占17.87%,三年级247人,占28.86%,四年级239人,占27.92%。在性别构成上,男生552人,占64.49%,女生304人,占35.51%。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综合查阅了大量关于职校生心理发展特征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关于职校生心理发展状况的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2)访谈法。同样以分层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五名学生,由两位专业心理教师采用自编非结构式访谈问卷,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访谈和交流,搜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第一手详细资料。(3)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问卷《职校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涉及情绪的特点、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的调适方法、情绪调适最希望得到的帮助等方面。由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统一下达指导语,指导被试独立填写问卷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现场收回,调查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填写。

3.数据处理。对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分析处理,分类变量的比较应用x2一致性检验。

二、研究结果

1.情绪特点。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进入新学期后,不同年级的学生呈现不同的情绪特点。在迷茫情绪上,四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二、三年级学生,在平静情绪上,二、三、四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在好奇憧憬情绪上,一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二、三、四年级学生,在无聊情绪上,二、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四年级学生。

2.影响情绪产生的原因。从80页表2中可以看出,影响学生的情绪事件存在不同的年级特点。新环境对一年级学生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年级(P0.001); 各年级学生都非常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差异不显著;对未来缺乏规划与目标对二、三、四年级学生的影响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所占百分比最高;人际交往问题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影响显著高于三、四年级学生(P0.05);就业或升本问题对四年级学生的影响显著高于一、二、三年级(P0.001);专业兴趣问题对三年级学生的影响显著高于对一、二、四年级学生(P0.05);中考失利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影响显著高于对三、四年级学生(P0.01)。

3.情绪调适方法。从表3可以看出,四个年级的学生采用情绪调适方法各有不同。四年级学生采用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一、二、三年级学生(P0.01);选择借酒消愁的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二、四年级学生(P0.05);而采用打游戏这一方法的,三年级显著高于一、四年级(P0.05),二年级与一、四年级的差异极其显著(P0.001);选择抽烟的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学生(P0.001)、四年级学生(P0.05)。

4.希望情绪调适得到的帮助。从表4可以看出,各年级学生在遇到情绪问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同学的关心,一年级占67.7%,二年级占61.6%,三年级占54.9%,四年级占57.6%,一年级学生比例显著高于三年级(P0.01)、四年级(P0.05)学生。心理学方面专业指导需要,一年级占35.2%,二年级占37.1%,三年级占36.6%,四年级占44.5%,年级间差异不显著。在班主任关心方面,二、四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学生。

三、讨论

1.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存在不同的情绪特点,而且差异显著。调研表明,对一年级情绪影响最大的事情就是新环境、专业课程学习和人际交往问题,对二、三年级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专业课程学习、对未来缺乏规划和人际交往问题,而到了四年级,人际交往问题对他们情绪的影响显著降低,而就业和升本的问题和对未来缺乏人生规划的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显著提高。

2.不同年级的高职生情绪调适方法既有共性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异之处。第一,当他们遇到情绪问题时,他们更愿意找朋友倾诉,而不是家长或老师。第二,在消极应对方式中,一、四年级学生主要选择了吃东西、睡觉和压抑这三种方式,二、三年级学生选择了打游戏、睡觉和压抑这三种方式,三年级学生选择打游戏的学生显著高于一、四年级,三年级学生选择喝酒和抽烟的比例显著高于一、二、四年级,说明学生的思想、行为在二、三年级会有较大的改变。第三,在积极应对方式中,选择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方式的学生,四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二、三年级,这可能与四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思想逐渐成熟、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有所提高有关。

四、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1.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朋辈辅导。当学生遇到情绪问题时,他们大部分同学都愿意找朋友倾诉,他们最希望得到来自同学的帮助。因此,培养一支学生心理委员骨干,加强心理协会的建设,积极开展朋辈辅导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学会管理时间。在新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立志与励志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和信心;而在二、三年级,需要对他们继续进行目标跟踪,管理鼓励他们落实行动,坚持行动,学会实践;到了四年级,则需要进行职业心理的教育,帮助他们解除对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的困惑,明晰自己的选择。

3.学校要开设专门的情绪管理课程。在调查中,1/3的学生都希望得到心理学方面的专业指导。对高职生来说,情绪管理就是要培养他们具有健全而成熟的情绪,学会合理的情绪调节技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在人的行为中起到动力作用,如果能让学生保持以积极情绪为主,学会释放消极情绪,则能极大地促进他们的学习成效,减少负面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0-0007-03

情绪调节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家们因研究取向不同对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的定义也不同,汤普森(Thompson)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为了完成一定的目的而对自身情绪进行的监控、评估与修正的内在和外在过程”[1]。格罗斯(Gross)将情绪调节界定为“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及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2]。本文使用孟昭兰的定义:情绪调节是个体对内在情绪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与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动力过程[3]。

一、中学生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学生的情绪发展对其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显示,个体的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其人际关系、攻击行为、记忆及推理产生了不同的显著影响[4-6]。郑杨婧等人以315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情绪调节策略对同伴关系类型具有显著预测作用[7]。受欢迎组的学生多采用放松(缓解情绪带来的冲击,避免剧烈情绪下的失控行为)、认知应对(通过对消极情绪的积极认知来调节自身情绪)与情绪求助(遇到情绪问题时寻求同伴帮助,促进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的策略;被拒绝组的学生多使用压抑策略(遇到情绪问题时,掩饰自己的消极情绪而不愿与他人交流);被忽视组的学生多使用回避策略(由于不受关注或缺少人际沟通技巧而不知如何表露自己的情绪,为避免受到打击和排斥只好回避)。中学生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下,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要比使用“暴力”方式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8]。也有研究显示,中学生的情绪状态、情绪调节水平对其学习成绩具有显著的影响[9],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会阻碍学生有效运用与学习有关的认知资源,如记忆、注意力和学习计划,影响其学习成绩。因此,如果学生能够有效调节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将对其学习产生有利的影响[10]。

由此可见,中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有着密切关系,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利于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伙伴关系,而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则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一定的障碍。中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与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其需要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也越来越多。当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时,采取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人际关系形成过程中,良好的情绪表达与情绪调节能力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指导中学生掌握积极、成熟、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快速适应社会环境,提高社交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学生情绪调节的研究进展

1.中学生情绪调节的一般特点

李梅等人对440名高中生的情绪调节方式进行个体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对消极情绪的八种调节方式为:情绪表露、情感求助、放松、认知应对、压抑、哭泣、情绪替代和回避[4]。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都已经能够采取多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来调整自身的情绪感受(积极或消极)[7],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多数中学生在情绪调节时多采用放松、情绪表露、认知应对等积极策略,而较少使用回避等消极策略。这说明中学生已经学会采用一些积极建设性的策略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并有一定的目标性,这也反映了多数中学生已经意识到积极的情绪调节对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提高个体适应性的重要性。

2.中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年级差异

研究显示,中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在寻求帮助、压抑和情绪表达这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情绪调节能力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到高二年级以后趋于平稳。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中学时期是青少年情绪发展的过渡阶段,初中生面临着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巨大转变,也经历着很大的矛盾冲突,情绪进入敏感期,个体就有了有效调节情绪的内在需求,并加以发展。到了高中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基本成熟稳定,在遇到情绪问题时都能得到有效调节。由于高中阶段面临高考压力,学科任务比较繁重,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遇到的情绪问题相对较少。因此,他们较少使用情绪调节策略,但情绪调节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与方平研究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点的结果一致。由于初中生的情绪与元认知都处在发展阶段,其情绪调节能力还未分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看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成熟,其情绪调节能力也逐渐趋于稳定。

3.中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的性别差异

研究显示,除了压抑与认知应对策略,在放松、情绪表露、回避和哭泣这四种情绪调节策略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使用这四种调节策略多于男生[7]。由于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同性别的社会化标准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分析情绪调节的性别差异时要考虑在内。传统文化认为,男性应该坚强、独立、忍耐与含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而女性一般被认为是感性的,容易表达与表露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男生与女生的性别差异,使其在小时候获取的情绪表达信息不同,特别是在表达生气、愤怒与难过等消极情绪信息时,这对他们以后发展情绪调节策略会产生一定影响。此外,个体在后期社会化的过程中,传统的社会标准对女性的要求比男性的要严格。比如,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更多的是温柔、听话、言行举止端庄大方等,而女性在潜意识中会进行积极有效的情绪调节来迎合社会的标准,这样女生就会比男生具有更多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同时男女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差异也影响着他们所选择的情绪调节策略。

三、教育干预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为了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作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努力。个体在遇到情绪问题时经常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可以使其成为内在新的机制,使其从有意识转化为无意识的机制,在以后遇到情绪困扰时就可进行自动的情绪调节。因此,在中学阶段引导中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策略,使其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对于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快速适应环境,提高社交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学生的情绪调节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育干预。

首先,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中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将从成人那里间接学到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经验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这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里度过的,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授课时的内在情绪(喜、怒、哀、乐)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背景氛围,积极的教学气氛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高。所以,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在授课过程中保持良好情绪,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安静舒适的课堂氛围下有效地学习。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遇到情绪问题,比如,学生作业未完成、成绩差的学生上课捣乱等,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以使自己的情绪保持最佳,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这不仅是给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也是对教学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另外,学校应开设关于如何调整情绪的课程,教授学生在遇到情绪困扰(比如成绩不好,与同学闹矛盾)时,如何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放松、情感表露、情感求助等)解决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这对于中学生快速掌握情绪调节策略,养成良好的情绪调节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也会影响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贾海燕等人调查发现,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于青少年较多使用成熟型(求助、解决问题)和较少使用不成熟型(自责、幻想)的调节策略来调节情绪具有显著影响,并有预测作用。使用成熟型的情绪调节策略调节焦虑情绪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的焦虑情绪。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拒绝、否认、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对于青少年较多地使用不成熟型(自责、幻想)的情绪调节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并有预测作用。而使用不成熟型情绪调节策略调节焦虑情绪不能有效缓解青少年的焦虑程度。

中学生正处于想脱离父母独立解决自身问题而能力又不足的矛盾阶段,家长对孩子应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温暖,同时在遇到问题时,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接受适当的磨砺,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信任。同时,在遇到情绪问题时,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遇到问题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让孩子慢慢学会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此外,父母在遇到情绪问题时,也应该采取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保持乐观情绪,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最后,中学生自身要养成良好的情绪调节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努力不让情绪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学习上,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如果经过努力达到了学习目标,就给自己一个正强化(奖励);如果学习目标未完成或成绩下降,首先要学会使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放松、倾诉、转移注意力等)调整好自身的情绪,使自己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独立解决(查找问题并积极请教老师和同学,继续努力学习)问题,而非先让情绪影响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人际关系受挫)时,不能冲动,而是要先调整自己的情绪,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进行反思,并努力改正,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此外,中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多和同学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总之,中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并经常使用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使之成为自身的一种机制(习惯),来更好地管理自身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Thompson R A.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1991,3:269-307.

[2]Gross J J.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An integrative view[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271-299.

[3]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4-205.

[4]李梅,卢家楣.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4):517-523.

[5]李静,卢家楣.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6):1084-1092.

[6]张敏等.情绪调节策略对推理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31(4):805-808.

[7]郑杨婧,方平.中学生情绪调节与同伴关系[J].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2009:99-104.

[8]Maria S & Jens V.Anger regulation between friends Development and Prediction of peer acceptance[J].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Children’s Research,2003,25:11-29.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3)

分类号 B842;R395

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中国传统医学把情绪调节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怒伤肝,忧思伤脾”的观点,反映了朴素的心理免疫思想以及对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识;西方文化中诸如“保持头脑冷静的人才能成功”,“让你的情绪作你的向导”等古老谚语,反映了西方哲学家们对情绪调节所持的两种相反观点。然而,情绪调节作为心理学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却仅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1]。向前追溯,情绪调节进入心理学的视野要数精神分析理论了,该理论是当代情绪调节研究的先驱,它否定情绪的积极作用,认为情绪如洪水猛兽,而个体情绪调节的任务就是,使自身尽可能少地受消极情绪所左右,通过行为和心理上的控制来降低消极情绪的体验。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出现精神问题是由于两类焦虑的调 节出现困难:一种是基于现实的焦虑,它是由于自我难以达到现实需要而产生的,而个体对焦虑的调节就是尽量避开某种情境或者过分抑制个体的行为。另一种是由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出现矛盾而体验到的焦虑,个体对其的调节就是降低受超我所审视的本我冲动,然而却可能因此导致未来更高水平的焦虑。而自我防御则是基于调节这两类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而提出来的术语[2],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标志性的概念。在这里,情绪调节仅仅作为降低消极情绪体验的防御机制,情绪调节的困难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但是,它却难以解释人们有意识地主动调节情绪困难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能解释有些人因为积极情绪调节不当,为什么也会产生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的情绪调节理论是基于他治疗精神病人的临床实践而提出的,所以,只重视消极情绪调节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后来的研究者[3]基于正常人群经验和有关实证研究,提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可以通过主动调节,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情绪调节不再仅仅作为个体被动防御机制,而强调主动进行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心理健康中的地位得到肯定。尤其是随着智力或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面对不同情绪刺激,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与心理或精神问题关系密切,尤其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共识对情绪调节研究的深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后的研究者对于情绪是否需要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到底该怎样调节,调节多少等问题的展开了争论与探讨,尽管不同的文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所不同,但多多少少是基于其对个体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认知决策等的关系而展开的。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把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切入口,围绕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由对立到统一,由被当作单纯与个体心理健康相排斥的内容到被看成既可以破坏,也可以建立个体内部情绪环境平衡的一种力量的地位变化。粗略勾勒一条从把情绪调节仅仅看作应对暂时情境的工具,到看作随着情绪的产生而发生的过程,以及把情绪调节过程扩展到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观点,再到情绪调节的结构观的大致理论脉络。

1 情绪调节的情境观

1.1 情绪调节的应对模型

情绪调节正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是源于发展心理学研究[1]。借用压力和应对研究的传统,研究者针对儿童情绪调节发展的计划性和复杂性,提出情绪调节的应对模型:比较有影响的如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应对模型[4]:他们把情绪调节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 focused coping)――个体通过使用问题解决策略试图改变情境或去除引起紧张的威胁,如重新定义问题,考虑替代解决方案,衡量不同选择的重要性等,这样,个体面对问题情境,如果经过努力,问题获得解决,从而降低个体的情绪紧张程度或压力;一种是情绪为中心(emotion-focused coping)――个体为了降低情绪压力采用行为或认知调节策略,如行动上回避,转移注意力,换个角度看问题等,个体主要关注其自身的情绪调节,而不关注实际问题的情况。具体哪种应对类型有助于心理健康呢?研究[5]发现,过多使用以情绪为中心应对的个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而过多使用以问题为中心应对的个体,在任务不可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对依恋的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倾向于以问题为中心应对情绪情境类型,原因是安全依恋个体对外界具有较高的控制感[6]。而且,研究还发现,感知到的应对类型是依恋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7],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个体对自己情绪应对类型的感知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事实上,当知觉到的情绪情境为可控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应对,直接解除刺激对情绪的压力,有助于心理健康;而当知觉到的情绪情境为不可控制时,以情绪为中心应对情境,通过改变主体的认识或行为而降低情境对情绪的消极影响,进而有利于心理健康[8]。

该理论尽管采用压力和应对传统,有其精神分析的根源。但是,它的适应性、有意识的主动应对情境是与精神分析有根本区别的,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它把情绪调节的注意力从个体的人格变量转移到所面临的情境变量。但其主要关注的仍是情绪调节对诸如焦虑,抑郁等个体内部心理问题的影响,而对个体情绪调节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1.2 功能主义的观点

功能主义的基本思想为强调行为或心理成分的适应性、目的性与有用性。对情绪的基本看法为情绪不但能够建立、维持,还能够中断或破坏个体与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关系[9,10]。从该观点出发,情绪调节是通过排除影响个体目标达成的障碍,从而表现出其适应意义。反过来,失调或调节不当的情绪,却可能中断或破坏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因此,个体在面对情绪刺激情境时,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其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有研究者[11]把情绪调节策略归为三类:一类是转移注意。该策略可能是主动,也可能是被动调节;第二类是搜寻刺激情境信息。即个体在面临情绪刺激情境时,期望获得到较多的解释性信息,个体了解的信息越多,越可能降低情绪的唤醒水平。第三类是寻求情感安慰。对低收入家庭儿童愤怒的研究[11]发现,在面对挫折任务时,从刺激源转移注意力和搜寻挫折情境信息与愤怒情绪降低有关。寻求安慰策略与母亲控制水平和亲子关系的质量共同影响愤怒情绪的变化。使用较多转移注意策略的儿童,其外部心理行为问题较少。即使忽略个体差异,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与心理问题仍具有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研究还发现,仅使用单一情绪调节策略或者随机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比随着刺激情境的变化而有计划地使用不同调节策略的个体,报告出较高的焦虑水平和表现出较多的身心症状[12]。

该理论强调了情绪调节的适应性,关注了情绪调节与个体内外部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关系,但是把情绪调节等同于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把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理解为不同年龄阶段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差异有些不妥。

2 情绪调节的过程观

2.1 情绪调节的两阶段过程模型

不管应对模型还是功能主义的情绪调节观点,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消极情绪的调节,而且把情绪调节作为一次性完成的行为。而Gross提出的情绪调节两阶段过程模型[3],则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情绪调节。他根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之前或情绪反应之后,把情绪调节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称先行关注情绪调节,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已经形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称反应关注情绪调节。Gross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把情绪调节策略归为两大类:即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认知重评从认知上改变个体对情绪事件的理解,从而改变其情绪体验,属于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是指对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进行抑制,该策略调动了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但仅仅控制了情绪的表达,改变了外部情绪表现,情绪体验并没有因此改变,属于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

Gross及其同事就该模型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善于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其幸福感、抑郁和满意度等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较积极。而使用表达抑制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3,13]。这一点也得到了进一步研究[14,15]的证实,研究还发现,抑制消极情绪表达增强了消极情绪体验,抑制积极情绪表达降低了积极情绪体验[16]。同时,由于表达抑制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从而对其它认知活动产生消极影响[17,18],比如,社会交往目标难以有效达成,可能因此导致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的破坏,反过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又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内部和外部双重的消极影响使使用表情抑制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认知重评策略发生在情绪产生之前,不需要持续的调节,从而较少占用认知资源,因此,几乎不影响认知任务的完成。

该模型把情绪调节看作在情绪产生过程不同阶段所进行的,既有消极情绪调节,也有积极情绪调节,强调一般情绪调节过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另外,从调节情绪体验到调节情绪表现,在关注内部环境的同时,强调了情绪调节通过影响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然而,该模型主要强调从行为层面上,降低不良情绪的表达,而没有重视对消极情绪适应性的表达。虽然抑制消极情绪与短期的社会能力呈正相关,然而长期而言,一味地抑制消极情绪表达不但使个体难以理解自己的情绪,还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适应性的情绪表达却有利于提高个体的情绪理解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19]。

2.2 自动-主动情绪调节的神经科学研究

Davidson从神经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通过对情绪理论的发展历史考察,认为情绪调节包括内隐的、自动的情绪产生过程和主动的情绪调节过程[20]。当然,作为广义上的情绪调节过程,这两个阶段具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但这并不能否定二者在时间上的相对先后延续性。

自动的情绪调节过程与主动的情绪调节过程分别激活大脑不同的部位[21]。当个体受到情绪刺激时,先是自动的情绪产生过程,该过程更多与边缘神经系统、海马回、杏仁核等神经系统的变化有关,然后涉及到主动的情绪调节过程,该过程主要与认知调节以及个体对有关情绪肌的抑制与调节有关。该假设也得到了实验[22]的支持,研究通过先诱发被试产生某种情绪,对反映其有关情绪的指标进行测试,随后施以不同的指导语,目的是使被试进行不同方向的主动情绪调节,然后测试有关情绪指标。结果发现,不同的指导语对反映情绪的有关指标产生了显著的效应。实验还发现,抑制消极情绪的能力与增强消极情绪的能力出现了显著的负相关[22],表明在调节情绪的方向与效价(valence)上有显著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有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另外,自动情绪调节过程的长期影响有可能塑造情绪的中央神经系统,从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甚至身体健康或免疫系统的功能。

该理论把情绪调节过程分为情绪产生的自动过程与主动的情绪调节过程,相当于扩展了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即不管是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还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之前,都有一个自动的情绪产生过程,该过程与随后的调节过程关系密切,理应是情绪调节过程的内容。况且,情绪调节过程的部分目的是使个体适宜的情绪产生于自动的过程,一旦自动的情绪产生过程符合个体的内外环境需要,主动的情绪调节就没有必要再参与进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情绪产生与情绪调节更像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此消彼长的部分。也有人试图通过研究情绪调节过程中诸如注意等认知活动,对自动和主动情绪调节过程做较细致的区分,以考察与情绪调节有关的认知活动对情绪调节质量或心理健康的影响[23],如焦虑是与情绪调节过程中的注意控制有关。

然而,无论是应对模型还是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只强调了情绪调节内容或情绪调节过程本身,即把情绪调节看作情境性的行为或过程,一旦完成,该情绪调节行为或过程即告结束。它们主要考察个体面对情绪刺激反应的广度(magnitude)或不同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方面:情绪调节所持续的时间(duration),即个体对情绪刺激反应的深度。而情绪调节持续时间理论则弥补了这一缺漏,该理论强调个体恢复到情绪刺激前的正常情绪状态所需的时间,以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当于从时间维度上扩展了情绪调节的过程。

2.3 情绪调节的持续时间理论

研究发现,消极情绪调节持续时间越长,与其消极的健康状况成正相关,研究者用心理恢复力(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来解释这种现象,指个体在面对丧失、困难或厄运时有效的应对与适应,对某些事件的心理恢复力正如金属的弹性,如有的金属质硬,易折断,说明弹性小,而有的金属则质软,柔顺,不易折断,说明其弹性大。人的心理恢复力与此类似,在面对消极事件或情境时,个体在产生消极情绪的同时,也会产生与该消极情绪相对抗的心理恢复力[24]。研究者围绕心理恢复力对个体情绪,认知以及生理影响展开了许多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是心理恢复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基于此,Fredrickson提出了心理恢复力的形成理论[25]:扩大与积聚理论(broaden-and-build theory),与以往情绪调节理论不同,该理论强调积极情绪在消极情绪调节中的积极作用。

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体验扩大了个体瞬间思维-行动的资源库,反过来,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又可能帮助个体建立或积累从身体、智力到社会和心理的资源[25]。通过该机制,个体在面对消极情绪情境时,积极情绪能够帮助其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情绪状态,包括诸如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以及主观情绪体验等[11]。这也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研究发现,个体在体验积极情绪时,其思维模式更可能与众不同,灵活,有效且具有创造性,而且更可能使个体采取多种可能行为[25]。消极情绪则使个体思维狭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如果个体在遭遇消极情绪情境时,通过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提高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可以缓冲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压力,充当消极情绪延迟效应的“解药”(antidote),使个体尽快从消极情绪体验中恢复到正常水平,Fredrickson及其同事称该效应为“解除效应”(undoing hypothesis),一项对美国9・11前后大学生的研究[26]也支持了该理论。另外,研究者还设计了一个实验[27],通过不同的任务诱发个体消极,积极和平静的情绪体验,然后再给予所有被试消极情绪刺激,结果发现,积极情绪体验组其心血管指标恢复得最快,悲伤情绪组恢复到正常水平所用的时间最长,平静组次之。因此,常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个体或能够较有效地调节自己体验积极情绪的个体,在遭遇消极情绪刺激时,其心理恢复力较高,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

心理恢复力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应对消极情绪的资源,它使个体尽快恢复到正常情绪状态,然而积极情绪并非仅仅反映了心理恢复力的高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极情绪通过扩大机制能够提高个体的心理恢复力,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28]。情绪调节的主要任务是使个体在面对消极事件时,通过利用各种情绪调节策略,尽可能地体验积极情绪,在提高心理恢复力的同时,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在该理论中,积极情绪作为应对消极情境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与消极情绪相对应的情绪类型。该理论把心理恢复力引入到情绪调节中,从而弥补了先前研究的不足,从只强调情绪调节知识或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是否合适,到关注情绪调节所延续的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情绪调节延续时间的机制。

3 情绪调节的结构观

不管是情绪调节的情境观还是过程观,认为情绪调节是偏线性的,这也与信息加工过程的主流思潮相呼应,而与这种线性观点理解角度不同的情绪调节结构观,主要从横向角度考察情绪调节的结构,从而探讨其与不同的情绪失调或紊乱的关系。

3.1 多维度的情绪调节结构

Kim认为,行为主义或功能主义的情绪调节概念系统过于强调对情绪体验和表达的控制(control),以及降低情绪唤起的水平等[29]。而实际上,许多情绪失调或情绪问题症状的出现恰是情绪控制的结果,例如,避免体验、尤其是避免消极内部情绪体验促成了部分情绪紊乱的出现,同时,限制情绪表达还会提高个体生理唤醒水平,而且,有研究者[30]干脆把情绪调节等同于情绪控制。显然,情绪调节的概念系统本身就容易出现对情绪调节的误解。用Kim的话[29]来说,适应的情绪调节不是控制、排除(eliminate),而是调节(modulate)情绪体验,他试着提出了自己的情绪调节结构:(1)对情绪的意识和理解。(2)对情绪的接受。(3)控制冲动行为以及按照既定目标行为的能力。(4)根据个体的目标和情境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来调整期望情绪反应的能力。情绪调节结构中的全部或任何一种成分的缺乏都可能导致情绪调节困难,进而出现情绪失调。

以该结构作为理论基础,他编制了一个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多种评价方法的数据均获得了较好的质量指标,最后确定了量表的6个分维度,即(1)难以意识自己的情绪反应。(2)缺乏对自己情绪反应清晰度的认识。(3)不能接受自己的情绪反应。(4)较少的有效情绪调节策略。(5)当体验消极情绪的时候,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反应。(6)当体验消极情绪的时候,难以按照目标的指导调节情绪[29]。该实验结果表明区分以下概念是非常必要的,即情绪意识(awareness)和情绪理解(understanding),以适宜方式实施一定情绪行为的能力和避免以不适宜方式实施一定情绪行为的能力。例如,难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反应就很难有意识地进行情绪调节,而不能理解自己的情绪即使个体有意识地进行情绪调节,也很难奏效。因此,有关的情绪问题也不一样,从而干预或治疗的方法也会有别。

该理论从情绪调节的横向结构进行考察,对情绪调节原有概念系统进行了解构,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支持初步重建了情绪调节的概念结构,然而,由于该结构提出时间尚短,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行修订与验证,另外,对于各个概念或成分之间的具体关系仍需探讨与研究。

3.2 元情绪(meta-emotion)结构模型

元情绪概念是Salovey基于对情绪智力的研究而提出的[31],指个体对情绪的理解、监控、评价以及对调节过程的反思与监控,并初步提出了元情绪的结构模型,而元即对情绪的反思与调节。后来Gohm做了进一步的工作,从情绪调节个体差异的角度提出元情绪的三个维度[32]:(1)情绪清晰度(clarity)。指个体区分和描述特定情绪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意识到情绪的好或坏。该维度是元情绪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如果个体对自己的情绪认识不清晰,导致对情绪体验困惑,而且在一些情境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或者不适宜的情绪表现。因此,非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结果,导致个体试图削弱情绪以避免不可预料的行为发生。反过来,避免体验情绪又会降低对情绪清晰性的认识,导致出现情绪困扰,表现为难以进行情绪调节或者以一种紊乱的方式调节情绪。(2)情绪注意(attention)。指个体对情绪给予注意和重视的倾向性。对情绪很少给予注意的个体,很难进行情绪调节,因为其认为情绪的产生与任何事件无关。而对情绪注意过多或认为情绪非常重要的个体,也很少进行情绪调节,因为其认为情绪几乎与任何事件都有关而无从调节。而只有在这两个极端区间的个体,即对情绪给予中等注意者最可能对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或管理,也最少出现情绪困扰。(3)情绪强度(intensity)。即个体体验到典型情绪的广度,它与唤醒度,生理或神经的表现相联系。情绪强度太大的个体可能意识到情绪的影响,但进行情绪调节难度显得更大。以新兵为被试的研究[33]发现,情绪清晰度高的个体在实地交火训练时,较少出现诸如大脑一片空白、不能思维等认知困难的情况,而情绪强度与情绪注意则与这些表现无关。显然,元情绪的三个维度对不同的认知活动影响不同。另外,其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如过度的情绪注意可能与焦虑有关,过高的情绪强度则可能导致攻击等外部行为问题。

该结构模型进一步对三个维度之间具体的关系以及组合做了阐述,并获得了实验[20]的支持。通过聚类分析,Gohm基于三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区分出四类人群考察情绪调节的差异以及导致情绪问题的具体机制。例如,在三个分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平均分的一组人群称为激动型(hot),其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性较强。情绪强度较高,但情绪清晰性较低的群体称为狂暴型(overwhelmed),其情绪调节的方式与其他类型差异很大,甚至是相反的或没有能力进行情绪调节。各个分维度得分均低于平均分的一组人群称为淡漠型(cool),该类型的个体对情绪刺激的反应性较低,因此情绪调节的动机水平也较低。理智型(cerebral)个体情绪清晰性得分很高,但其它两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平均分。各维度的不同结合形成不同元情绪结构特征的人群,其情绪调节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点,这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对不同元情绪结构特征的人群降低焦虑或压力的贡献差异很大[34],对有的人群贡献率很高,对另外的人群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人有中等水平的情绪智力,但是却不曾应用,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这种强调个体差异的细致区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情绪调节的具体机制,同时为有针对性的情绪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另外,元情绪模型在理论取向上既重视了情绪调节的结构,也没有忽视情绪调节的过程,对于理论上整合情绪调节的不同观点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4 小结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为情绪调节领域的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基于此,20多年来的情绪调节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个体通过调节影响自己体验到的情绪性质,何时体验,以及怎样体验和表达情绪等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则主要停留在相关范式,将来研究要集中探讨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相比较而言,机制研究对理论工作和临床意义更深远。另外,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受心理学主流的影响,情绪调节的研究也一直被传统的认知主义方法所统治,而对认知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之争,仍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或方法来解决,该问题的争论实际阻碍了情绪调节理论的发展。未来的研究或许应该放下纷争,采用系统方法结合情绪调节的不同观点,整合情绪调节不同成分以及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因为情绪调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割裂开研究,往往使得在研究中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参考文献

[1] Gross J J.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3): 271~299

[2] Paulhus D L, Fridhandler B, Hayes S. Psychological defense: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research. In R Hogan, J Johnson, D Briggs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97: 543~579

[3] Gross J J. Antecedent- and response- 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 224~237

[4] Southam-Gerow M A, Kendall P C. Emotion regul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mplications for child psychopathology and therapy.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02, 22: 189~222

[5] Ravindran A V, Anisman H, Merali Z, Charbonneau Y, et al.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thymia with cognitive therapy and pharmacotherapy: clinical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s. Psychiatry, 1999, 156: 1608~1617

[6] Mikulincer M, Schaver R P, Pereg D. The dynamics,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attachment- related strategi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03, 27(2): 77~102

[7] Meifen W, Paul H P, Brent M. Perceived coping as a mediator between attachmen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3, 50(4): 438~447

[8] Matheson K, Anisman H. Systems of coping associated with dysphoria, anxiety and depressive illness: A multivariate profile perspective. Stress, 2003, 6(3): 223~234

[9] Campos J, Campos R M, Barrett K C. Emergent themes in the study of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 regul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9, 25: 394~402

[10] Parrott W. G. Implications of dysfunctional emotions for understanding how emotions function.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 5(3): 180~186

[11] Miles G, Daniel S S, Joy E B, Michael A S, JoElla L L. Anger regulation in disadvantaged preschool boys: strategies, antece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tro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2, 38(2): 222~235

[12] Cecilia Cheng. Cogni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 underlying coping flexibility: a dual-process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4(2): 425~438

[13] Ochsner K N, Bunge S A, Gross J J, et al. Rethinking feelings: An FMRI study of the cognitive regulation of emo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2, 14(8): 1215~1229

[14] Nadia G, Jan T, Vivian K, et al.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difference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2004, 36: 267~276

[15] Gross J J. 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Psychophysiology, 2002, 39: 281~291

[16] Gross J J, John O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2): 348~362

[17] Richards J M, Gross J J.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emory: The cognitive costs of keeping one's coo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 410~424.

[18] Julian F T, Richard D L. A model of neurovisceral integration i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00, 61: 201~216

[19] Roberts W L. The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Relations with prosocial behavior and competence in five samples.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 1999, 31(2): 72~85

[20] Davidson R J, Jackson D C, Kalin N H. Emotion, plasticity, context and regulation: Perspectives from affective neurosci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0, 126: 890~906

[21] Derryberry D, Reed M. Regulatory proces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6, 8: 215~234

[22] Jackson D C, Malmstadt J R, Larson C L, Davidson R J. Suppression and enhancement of emotional responses to unpleasant pictures. Psychophysiology, 2000, 37: 515~512

[23] Derryberry D, Reed M. Anxiety-related attentional biases and their regulation by attentional control.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2, 111: 225~236

[24] Tugade M M, Fredrickson B L. 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 experi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6(2): 320~330

[25] Fredrickson B F.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 218~226

[26] Fredrickson B L, Tugade M M, Waugh C E, Larkin G R.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in crise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emotion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ber 11th, 200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4(2): 365~376

[27] Fredrickson B L, Levenson R W. Positive emotions speed recovery from the cardiovascular sequelae of negative emotions.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8, 12: 191~220

[28] Fredrickson B L, Joiner T. Positive emotions trigger upward spirals toward emotion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2, 13(2): 172~175

[29] Kim L G, Roemer L.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 development, factor structure,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2004, 26(1): 41~54

[30] Zeman J, Garber J. Display rules for anger, sadness, and pain: It depends on who is watching. Child Development, 1996, 67: 957~973

[31] Salovey P, Mayer D J, Goldman L S, Turvey C, Plafai T P. Emotional attention, clarity and repair: explor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using the trait meta-mood scale. Emotion, Disclosure, and Health.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n, 125~154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4)

问卷基本情况:问卷自行设计,在参考了有关情绪管理调查问卷编制的文献后,使用原创的《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分为情绪觉察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表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运用能力五个模块,于大连医科大学随机抽取在校本科生200余人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并当场回收有效问卷180余份。(注:符合程度:非常不符合 1;不太符合 2;一般3;比较符合4;非常 符合5)

表1中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与性别有关,表现为女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男生,具体表现为女生的情绪觉察能力、情绪表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运用能力均高于男同学,这主要与女生在处理情绪相关问题时更加理智,更善于向他人寻求帮助有关。男生在情绪理解能力方面更具优势,但优势并不突出;单亲家庭子女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双亲家庭子女,可能与组织生活形式不同有关,对于外界的舆论要适度接受和回避,由此导致其心理疏导能力高于双亲家庭子女;调查表明,本科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在年级上同样存在差异,总体呈现出从一年级到四(五)年级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即三年级最高,其次依次为四(五)年级、二年级、一年级。这可能因为本科医学生刚由紧张的高中时代过渡到大学,文化知识的储备量较少,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随着年级升高,本科医学生不断充实自我,其情绪管理能力也不断提高,到本科阶段的二、三年级已经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表现在情绪管理能力上有显著提高,到本科的尾声阶段(四、五年级),由于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大多数同学面临考研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等,在担心自己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备受现实打击,此时的他们不容易控制自我情绪,甚至会有任意发泄不良情绪的冲动;在个人经历方面,学生干部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非学生干部,其可能原因为学生干部平时要与班级成员及辅导员老师协调工作,在情绪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更多锻炼。

1.情绪觉察和理解能力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主要表现为冲动、丰富、敏感、不稳定等,这些消极情绪填充于生活的每个片段中而不被及时觉察和适度理解,反而使其因隐匿起来而任意发展,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调查发现情绪觉察和情绪理解是情绪的两个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人的情绪只有准确觉察才能更好地理解,在“即使在焦虑不安时,我也能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问题中,24.0%的同学表示比较符合,33.3%的同学表示非常符合,表明本科医学生具有较高的情绪觉察能力,而得分系数较高的这57.3%的同学都倾向于将焦虑情绪适度理解,表现为能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有助于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

2.情绪表达和运用能力

大量资料均表明,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对大学生的身心均有益,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本科医学生相对西方医学生情绪表达相对含蓄。调查发现,无论高兴、难过还是生气,将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是需要勇气的,有33.9%的同学表示不会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在问题“当身边的同学比我优秀时,我会嫉妒他(她)而产生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可以看出,因情绪运用能力的欠缺导致嫉妒普遍存在于本科医学生中,当嫉妒他人时,就不会真诚热情的对待那个人,进而关系冷淡,妨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我被侮辱时会憎恨对方,并有暴力行为的冲动”问题中,有23.9%的同学会对不满的人产生暴力行为的冲动,遇事缺乏冷静的分析与思考,而仅图一时之快目前已成为本科医学生的情绪特点,对医学生而言是及其有害的。

3.情绪控制能力

大学时期是医学生步入临床工作前最基本的学习,医学学习是一个高消耗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投入,而此时情绪经常性的波动必将影响学业。调查指出:有61.2%同学表示“会因为负面情绪不能释放而感到崩溃”;在“我会轻易被周围人的不良情绪所影响”问题中,30.4%的同学表示一般,29.9%的同学表示比较符合,15.8%的同学表示非常符合。由此可见,当消极情绪占据情绪主体时,不但会使自己画地为牢,最终走向崩溃,还会将消极情绪传播给他人,久之更会影响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学会控制情绪显得尤为重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让自己的情绪处于可控范围内。

高考为高等医学院校输入了大批量的优秀学生,大学是青年学生的“心理断乳”期,加之医学专业专业性强、学习量大、学制长等特点,使得本科医学生更容易出现文化休克、理想目标破灭、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总之,本科生的情绪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要使本科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诸多问题得到解决,必须由相关高校、辅导员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同努力,以确保情绪状态利于本科医学生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 ].广州 :暨南 大学 出版社,2005:195.

[2]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5)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ping Styl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College Students. Yuan Guiyo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xia ng College, Xinxiang 45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 e and coping styl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268 subjects from 3 college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measured by questionnai re of Bost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estionnaire, Coping Style Scale and SCL-90 . Results ①All subjects showed good score on emotional intellige nce and no gender difference. ②The score of subjects from single child family w ere higher than those who having siblings in "self awareness" and "emotion manag ement", but were lower in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nd "emotional coaching". ③ Female subjects had more time adopting positive coping style than male subjects.④There were differe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factor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 ce and coping style and the means of SCL-90. ⑤7 factors of emotional intellige nce and coping style can interpreted 60% of the variance in the means of SCL-90. Conclusion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fluenced sig nificantly by thei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coping styl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oping style; Men tal health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t)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P.Salovey)和迈耶(J.Mayer )在1990年提出[1],指个体认识表达、分析理解、调节运用情绪的能力,用于描述 对成功至 关重要的情绪特征。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该 书进一步阐述了情绪智力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情绪智力理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 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意识到,在预测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时,情绪智力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中介 因素,发展大学生的情感智商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当代心理健康领域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主要是指个体面临压 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认知和行为努力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2,3],应对方 式与个体 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相关,同时也有研究[4,5]表明,应对方式和个体的生活经历、心 理特点有 关。那么应对方式与情绪智力作为中介因素又是如何共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本研究将在 揭示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本课题旨在探索在影响大学 生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发生作用的机制。并提出积极构想,通过有 计划地开展情绪智力、应对方式教育,从整体上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开辟新的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河南省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68份,其中男生85份,女生183份;独生子女103份,非独生子女165份;来自 城市学生175份,来自乡镇学生93份。

1.2 调查工具

1.2.1 波士顿情绪智力问卷(Boston EI Questionnaire)[6]共25题,分别测 试情绪智力的5个方面: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情绪控制(emotional-management) 、自我激励(s elf-motivation)、人际关系能力(relationship management)及作为情智教练的能力(emot ional coaching),该量表广泛应用于心理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1.2.2 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scale) 采用肖计划等1997年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 [7],问卷有62道题目,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1.2.3 症状自评量表(SCL -90)[8]由Derogatis LR于1975年编制,该量表已 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不仅计算了10个因子分,而且计算了总 均分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2 结 果

2.1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 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不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情 况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男生 “自我控制”得分(14.41±1.92)高于女生(12.67 ±1.67),差异非常显著(F=54.29);女生“人际关系”及“情商教练”得 分(1 7.66±1.26;15.40±1.76)高于男生(15.59±1.58;14.53±1.47),差异非常显著(F=1 30.97;F=15.67)。

②独生子女“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18.41±1.43;13.79±2.11 )优于非独生子女(17.38±1.61;12.92±1.72),差异非常显著(F=28.45;F=13.47), 而“人际关系"和“情商教练"得分(16.15±2.02;14.55±1.86)低于非独生子女(17.53 ±1.15;15.48±1.52),差异非常显著(F=51.57;F=19.66)。③城市学生“ 自我认识" 得分(18.14±1.34)高于农村学生(17.09±1.86;F=28.24),“ 人际关系"得分(1 6.71±1.83)显著低于农村学生(17.55±1.18,F=16.07)。

2.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不同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不同大学生应对方式情况见表2 。方差分析表明:①女生“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8.40±2.68;5.45±2.35 )高于男生(7.06±3.90;3.58±2.16),差异非常显著(F=10.74;F=38.31);②城市学 生“幻想”得分(4.39±2.39)高于农村学生(3.59±1.98),差异非常显著(F=7.70)。

2.3 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3.1 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情况 见表3。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情绪 智力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3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负相关(r= -0.23;r=-0.38;r=-0.32);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 显著负相关(r=-0.46;r=-0.20);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 与SCL-90总均分显著正相关(r=0.56;r=0.64;r=0.41;r=0.39)。

2.3.2 以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作为预测变量、SCL-90总均分作为效标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 析见表4。

在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11个因子中有7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自我认识” 、“自我控制 ”、 “情智教练” 、“解决问题”、 “自责” 、“求助”、 “幻想”。结果表明:情 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7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R2=0.60;F=55.95;P<0.01),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7因子能够联合预测SCL-90总均分 变异量的60%。

3讨 论

3.1 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本研究发现男生“自我控制”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人际关系”、 “情智教练” 显著优 于男生。结合波士顿情商问卷的评分标准分析,本研究中男女生各有优势,均表现出良好的 情绪智力,无明显差异。王才康等(2002)研究[9]发现高中生情绪智力性别差异 不显著,R oothman 和Kinstem 等(2003)研究[10]也表明情绪智力没有性别差异,与本研究 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发现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表现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而“人际 关系”和“情智教练”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结合个体生活情形,独生子女缺少玩伴, 而非独生子女则有更多机会和年龄相仿的伙伴进行交往,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会造成独生子 女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比较敏感,且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倾向,而非独生子女在更多的交往活动 中人际能力发展较好。

3.2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女生较男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即女生 在应对方式上比男生更为积极主动。这一研究结果和肖计划等(1995)的研究[11]认为女生 应对方式比男生消极被动的结论相悖。本研究还发现城市学生 “幻想”因子得分显著高于 农村学生,可以推断城市大学生对生活有较为理想主义的追求,而农村大学生则更为务实。

3.3 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其 中情绪智力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3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存在 显著的负相关,可知个体越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适当的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 激励,则越有助于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相关分析结果还发现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应 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负相关,而“自责” 、“幻 想”、 “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正相关。可以表明,在面对问题 压力时,个体如能够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主动解决问题或借助他人帮助化解危机,就可以有 效地战胜困难,适应环境,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相反,如果个体运用消极应对方式如 “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越积累越 多,使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以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作为预测变量、SCL-90总均分作为效标变量进行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7个因子(“自我认识”、“自我控制”、“情智教练”、“ 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关 系,即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7个因子能够联合预测SCL-90总均分变异量的60%。这说明情绪 智力和应对方式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指标,启示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应通过对情绪智力和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自我保健能力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

4 结 论

4.1 男女生均表现出良好的情绪智力,各有优势,综合来看差异不明显。

4.2 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因子上的表现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而“ 人际关系”和“情智教练”2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4.3 女生较男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即女生在应对 方式上比男生更为积极主动。

4.4 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4.5 情绪智力、应对方式7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能够联 合预测SCL-90总均分变异量的60%。

5 参考文献

[1]Salovey P, Mayer J 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Cognitionand Personality, 1990,9:185-2111

[2]张玉山.某医科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2 ):1571

[3]刘芳.心理卫生教育对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影响的比较研究.中 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32-233

[4]刘贤臣,刘连启,等.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1998,12(1):46-50

[5]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青年研究 ,2000,6:40-451

[6]Margret Chapman 著,李小蕾译,情感智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07

[7]应付方式问卷,肖计划,见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

[8]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见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9]王才康,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力的关系研究.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2002,11:781-785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6)

當代大学生存在很大的恋爱心理压力,如学习的压力、性爱的压力等。而产生这么大的恋爱压力有很多原因,有研究者就研究了众多原因中的成人依恋、应对方式,结果发现二者皆与恋爱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相关。

情绪智力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alovey和Mayer在1990年提出,指个体认识表达、分析理解、调节运用情绪的能力,用于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根据Golnelna的界定,情绪智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认知自已的情绪的能力;(2)自我情感的管理;(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知、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5)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并且他认为,传统智力测验只能解释影响个人成功的所有因素中的20%,而其他因素就可以用情绪智力来解释。

衡书鹏等人通过研究情绪智力和心理压力之间的关系,发现情绪智力和压力感之间呈负相关,情绪智力可以减少压力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本研究旨在揭示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大学中选取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男女各150名),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258份(男128份,女130份),有效率为86%。

1.2研究工具

《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评定量表》是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张炜编制,共30个题目。问卷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2,重测信度为0.79,折半信度为0.76。该量表记分按“∑各题的选择对应档次×各题的权重”进行。各题的记分权重为:1~8题记150%、9~18题记120%、19~30题记100%。理论满分值为180分。其中0~59分为低压区间,60~99分为常态区间,100~139分为显压区间,140~180分为高压区间。

《情绪智力量表》是由西南大学刘艳梅修订的Schutte情绪智力量表,共21个题目。修订后的Schutte情绪智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3,分半信度为O.839,P<0.0l,达到极显著相关,结构效度良好。采用5点记分法,“l”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情绪智力越高。

2研究结果

2.1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农村、城市)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两个维度进行差异检验。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上的影响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在性别变量上都差异显著,女生的情绪智力要略比男生高一点,而男生的恋爱心理压力要比女生大一些(见表1)。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上的影响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恋爱心理压力在生源地变量上差异显著,其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要大,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压力要小一些:而情绪智力在生源地变量上差异不显著(见表2)。

2.2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做相关,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8。

2.3大学生情绪智力对恋爱心理压力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

以情绪智力为自变量X,恋爱心理压力为因变量Y,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对恋爱心理压力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解释量达21.9%(见表6)。

3讨论

3.1大学生情绪智力、恋爱心理压力的人口变量学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较高,恋爱心理压力较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大体相一致的。与同龄大学生相比,男生显然没有女生心理成熟,因此,在调节情绪方面,女生能更好的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男生通常被认为应该更加坚强勇敢、勇于承担责任,在面对挫折和困难要有承担力,而且不能轻易流露情感。而女生常常被认为应该善解人意、多关心体谅他人。并且在情绪表达方面,女生也要高于男生,更加善于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造成恋爱心理压力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在面对压力是,女生可以选择的释放压力的途径更加多样,比如跑步、逛街、大哭等;而男生相对自尊心较强,很多情绪通常不会表现的过于明显,内心隐藏的痛苦压力不知道怎么释放,忍耐的时间越长,压力积聚的负能量也越大,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增加。

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上进行T检验。结果发现恋爱心理压力在生源地变量上差异显著,其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要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压力。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大体相同。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情绪智力在生源地变量上差异不显著。而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在生源地变量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3.2大学生情绪智力和恋爱心理压力之间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对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恋爱心理压力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也即大学生情绪智力越高,恋爱心理压力越小。为了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对恋爱心理压力的预测作用,以大学生情绪智力为自变量,恋爱心理压力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对恋爱心理压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解释量达21.9%。这表明情绪智力对恋爱心理压力确实有影响,是反向的预测作用,但是这个影响作用十分有限。

4结论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7)

1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生活管理的主要力量,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是高校历来是以教学为主,因此高校辅导员成为了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受重视[1]。同时高校辅导员的责任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是他们的工作职责,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耐心去处理琐碎的日常事件及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果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将会对辅导员个人及整个学校正常运转产生不良后果,但是目前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认知不足。本根据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特点,设计六大功能模块,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相应的模块,来检测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并据此进行相应的自主调节和管理,从而提升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2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现状

高校辅导员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一群人,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自身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事业渴望成功,同时他们还是家庭中的中坚力量,因此工作性质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冲突会使辅导员产生急躁、困惑、抑郁等心理问题[2]。①辅导员专业素质欠缺,经验不足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往往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辅导员还不是师范院校毕业,本身欠缺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虽然在大学里具备一定的组织才能,当过班干部,但是面对不同的对象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没有及时转换,还以学生时期的经验来管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工作中的得与失,不能及时排解心中的焦虑情绪,导致心理出现问题。②高校没有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机制。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入校时进行心理测量,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而且各所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中一般都建有心理咨询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在这一方面,学校没有建立针对于辅导员心理咨询机构,有些辅导员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也不好意思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而且虽然高校辅导员本身对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与焦虑。

3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是在对十堰地区高校辅导员的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心理研究的相关知识和心理健康的理论,对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的一个相对完善的服务于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管理的网络平台,高校辅导员通过用户的相关模块,可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自我测试、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管理,并且可以进行情绪反思,通过几大模块的测试与评价,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得到正确的评估,从而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

(1)系统分析

高校辅导员虽然是一个弱势群体,但与学生的关系紧密相连,因此这一群体心理健康情况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和已经出现的相关问题,将本系统分成管理员和用户两大模块,管理员模块主要是对用户和数据库管理,对网站进行维护,及时更新相关的信息,用户模块分成六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部分进行测试,比如,自我情绪分析,人往往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情绪方面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排解,心理就容易出现问题,这时,就可以借助于我们提供的平台,进行自我情绪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该平台运行一年多,根据各大高校的使用情况和反馈情况来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功能比较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高校辅导员的需求。

(2)系统设计目标

高校辅导员通过使用网络平台,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及时消除不利的工作情绪,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同时以正确、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并且在使用该平台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心理学和情绪管理的相关案例和知识,使自身的工作能力心理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系统设计

①模块设计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为:管理员和用户平台。管理员平台主要是管理员进行登录用户管理和后台数据库更新。用户平台主要由以下七部分组成,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对应学习。②系统界面设计系统界面是软件与用户交互的最直接的层,界面的好坏决定用户对软件的直接印象,良好的设计界面能够引导用户自己完成相应的操作,直到导向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用户主要是辅导员,因此本平台界面的设计所遵循以下原则:(1)易用性。(2)合理性。(3)规范性。(4)美观与协调性。

4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1)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MicrosoftVisualStudio2012是Microsoft公司于2012年的软件开发工具产品,是目前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中最常用的软件开发环境。支持C语言、C++等编程语言。本平台操作系统选择win7操作系统和内嵌于Windows7操作系统的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服务器来开发,有利于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操作性。①系统模式的选择根据系统设计的原则,以及当前软件体系架构的发展趋势,基于Web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进行设计,B/S结构的最大特点是用户不需要安装专业的客户端软件,任何操作系统只需要该操作系统运行WEB浏览器即可。另外,B/S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能够提供各种接口以便于对该平台进行后续升级和改造[3]。②系统所采用的开发工具、语言及后台数据库是基于Microsoft公司提出的.NET框架下的一门技术,该框架是一个支持多种用户端与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环境,并且是目前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程序员编写的代码编译与中间语言,通过即时编译器编译为机器语言,这种代码编译方式可有效提升WEB应用系统的执行效率,提高系统运行性能[4]。本平台采用的数据库生成软件是SQLServer2008,SQLServer2008功能强大,能灵活实现对各种类型数据的管理。并且对运行的硬件要求较低,是一个可扩展、可管理、灵活的数据管理服务平台。③系统运行环境运行该系统的Web服务器只需支持ASP,用户终端只需标准的Web浏览器即可。

(2)系统模块设计

①基本知识模块的实现自我情绪分析模块主要是试用相关的情绪理论让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情绪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自己情绪能力的计划,情绪管理模块主要是让高校辅导员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②相关案例模块的实现本模块分为心理知识、情绪管理案例和心理调适以及心理书籍介绍几个环节,高校辅导员可以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然后结合相关的情绪管理案例来分析自己的情绪,从而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调适。③在线测试模块的实现本模块为用户提供了有关情绪和情绪管理方面的一些测试,其中包含有测测你是否心平气和;测测你的情绪是否稳定;PSTRI压力测试问卷(Psycho-Somatic-Tension-RelaxationIn-ventory);人际关系问卷等。本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心理测验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平台给提供的心理测试题进行心理测验,从而得到自己目前的心理特点。④在线交流模块的实现高校辅导员之间比较有共同语言,可以就出现的学生问题和自身的问题进行实时的交流,通过交流,高校辅导员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方面得到更好的处理。

(3)平台的初步测试与使用

为了了解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运行性能与功能的完整性,在十堰地区组织两所高校的部分辅导员进行了试运行测试,并且在运行之初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了系统化的讲解,并且发放了《平台运行问题记录表》,方便操作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我们发现了一些小的系统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同时,在内容方面得到了我校心理学方面教师的悉心指导,内容更加完善、条理、有效性更高。两所高校的辅导员在试用之后反映较好,称该平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有较大的帮助。

5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平台的设计是基于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需求,以及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而设计的一个情绪管理的平台,通过该平台,高校辅导员可以随时对心理健康和情绪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并对自身的情绪进行有效评估,科学有效地管理,让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工作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许国彬.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教程[M].人民出版社,2009.

[2]朱萌,苏世江,张炜.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8)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2-0015-05

一、问题提出

2013年6月13日,肇庆市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虎因未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中午放学后,在家偷偷喝了小半瓶农药欲自杀。2014年10月9日,深圳宝安区某小学五年级的柯姓男孩因与同学发生冲突,在午休期间翻越围栏坠楼身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约9%的中小学生对生活感到绝望并产生过自杀的念头,高自杀念头的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小学生面临的时代压力,更是初等教育对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教育的缺失。

众多研究表明,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与他们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1]。此外,情绪调节良好的个体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持内在的身心平衡,发挥自身潜能和自我实现,促进个体心理素质或心理健康的发展[2]。

此外,小学阶段是个体学习和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期,在8~12岁之间负责个体情绪管理调控的前额叶皮层迅速增长,直至发展到20岁,若是这一时期小学生越是积极地使用情绪的自我调节,其大脑就会受到越多的刺激,其相应脑区域越是能快速发育,反过来促进个体情绪的适当调节,并在社会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因此,情绪教育是小学生生命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众多研究者均认为情绪管理的对象有两层,一层是自身情绪,一层是他人情绪或周围情境;其次,情绪管理能力不仅仅包括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而且还包括对情绪的认知、识别、表达及监控等能力[3-4]。

进入小学阶段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小学4~6年级是情绪自我觉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郑淑杰、石松山和郑彬[5]研究发现,2~5年级学生情绪问题呈U型,即年龄小时情绪适应性还不够,容易体验到害羞、忧虑 、紧张等情绪,但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进步的,儿童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越来越强,因此情绪问题呈下降趋势;但是,在五年级时又开始上升,可能是从五年级开始自我意识明显发展,表现为对自己心理特点的认识,这种对内心世界的认识,强化了他们体验到的情绪,从而表现为情绪问题的增长。

此外研究表明,学龄期女生前额叶和顶叶皮层的白质和灰质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男生,同时杏仁核、海马 、脑岛的体积也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女生情绪管理能力要高于男生,女生更多地运用认知重评策略来调节情绪。

综合以往研究发现,影响个体情绪管理能力发展主要有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人格特质和气质、社会认知发展水平、亲子互动以及社会文化认同五个方面。

(二)情绪管理能力对个体的影响

情绪管理能力的高低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学业成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的个体不仅有较好的学业成就,而且能够减少很多与个体有关的内化及外化问题。

姚荣英和陈军[6]及众多学者研究均发现,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具有较高情绪管理能力的个体在人生的事业中更有可能成功,在生活中能感知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对于那些调节自身情绪有困难的儿童,则经常遭到同伴的拒绝,也可能存在过于冲动、缺乏自我控制、不恰当的攻击、焦虑等适应问题。情绪管理能力会影响个体的自尊进而影响到友谊,情绪管理能力较高的儿童具有高自尊,表现出较高的社交技能和较少的问题行为,而那些时常表现出消沉情绪状态的儿童,其社交技能也相对较低,如表现出社会性退缩行为。其次,欠缺情绪管理能力的儿童更容易受到父母消极的评价及同伴的拒绝,人际关系不佳,对自我的认同感低,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情绪问题和问题行为[6]。

(三)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研究现状

针对小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研究,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方法,一个是个案干预研究,包括运用沙盘游戏、音乐及绘画治疗等,通常这样的方法历时长,受众面不广,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多,且对象一般是针对情绪或行为问题比较严重的个体;另外一种方法是针对班级或团体而言,相对来说其受众面更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获益,这一种方法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理性情绪教育。艾利斯(Ellis)等人发现理性情绪教育能够帮助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建立正确的信念,通过认知重评培养积极的情绪,是一种预防性、教育性的辅导课程,以学生体验和参与为主。

二是体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王灿明和李朝阳[7]等人提出了着眼于提高儿童自我认知的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注重为学生提供模拟或真实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团队游戏中通过反思形成个人的理念、价值、策略并应用到实践中,以试图摆脱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知识化倾向,是目前基础教育阶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好模式。

三是团体心理辅导。蒋巧君[8]以情绪智力理论为基础,以班级辅导活动课为形式的情绪教育显著提高了五年级小学生的情绪智力。

四是学科渗透教育。邱良武、郑春华和吴疆[9]等人把合作学习模式融入体育学科教学中,表明小学体育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和课堂满意度。邵景进,张大均,王金和冀巧玲 [10]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与情绪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改善情绪调节困难问题、促进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阶段是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儿童的成就、社会性发展、身心健康等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研究较少对小学高年级这一群体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且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⒍孕Ц吣昙堆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被试,采取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研究。

二、 研究1 :对两所学校高年级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调查

(一)被试

对武汉市某区A校(以流动儿童为主)和B校(以城镇儿童为主)两所学校的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04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37份,问卷有效率为99%。其中A校共回收294份问卷,男生182人,女生为112人;B校共回收743份问卷,男生405人,女生338人。

(二)研究工具

情绪管理能力的调查采用我国台湾学者邱雅芳2008年编制的《“国小”学童情绪智力量表》。该量表共计23个项目,有5个维度,分别为认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人际中他人情绪管理,1~5级计分,总分越高表明情绪管理能力越强,量表α系数为0.914,各因子之间相关呈中度相关,因子内部呈高度相关,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数据分析

在本研究中,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管理发展现状为:对自己的情绪认识能力发展最好;其次依次是自我激励能力,他人情绪管理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发展最弱。

由表2可以看出,A校和B校的学生在情绪管理能力各方面的发展次序上基本一致,但最为明显的是A校学生在情绪管理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B校学生,表明流动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不及城镇儿童。

由表3可以看出,女生在情绪管理五个维度以及总分上均高于男生,且在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中他人情绪管理及总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小学高年级女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要高于男生,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

由表4可以看出,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总体上是递增的,符合个体的心理发展趋势,其中在人际中他人情绪管理维度上,四年级学生显著低于五、六年级(F=3.380,p=0.034),五六年级并未有显著差异。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性别、生源地以及年级是影响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研究2 :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研究

(一)被试

综合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班主任的意见,选取两所学校五年级在校生中情绪管理能力量表总分偏低以及课堂上情绪管理能力不好的学生各二十几名,其中A校29名,男生20名,女生9名;B校28名,男生21名,女生7名。

(二) 研究工具

1.干预方案

具体干预方案如表5所示。

2.“国小”学童情绪智力量表

同研究1,采用“国小”学童情绪智力量表,通过对被试进行前后测,分析干预效果。

3.数据分析

在本研究中,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4.研究结果

经过为期七次的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干预对象进行前后测,结果表明在干预前后,被试情绪管理能力各维度的得分均有提高,其中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表明干预有一定的效果。

四、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两所不同学校的高年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女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男生,这与男女性别本身的差异有关,在我们的文化里女性偏感性化,男性偏理性化,因此女性对于情绪具有更好的感知及利用能力;其次,五、六年级情绪管理能力高于四年级学生,五、六年级并未有显著差异,这与儿童心理整体发展趋势一致;另外,调查发现,城镇儿童情绪管理能力高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相对于城镇儿童,面临更多现实的问题如新环境的适应、社会歧视、父母文化程度低工作累等,导致流动儿童在复杂的现实环境里,与他人特别是父母的情感交流不多,导致情绪觉察及管理能力不如城镇儿童,因此应该加大对流动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关注度;此外,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各项因子中发展最好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最差的是认识他人的情绪,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开始是认识自己的情绪,由于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最难的是认识他人的情绪,这与个体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的基本顺序一致。

通过为期七次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体验和参与为主,在实践和团队中学习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由于本次干预时间和次数偏短,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但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的效果是往好的趋势发展的。后期研究方向可以增加干预的次数及时间,此外还可将研究群体扩大到4~6年级来考察此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Spence S H, Najman J M, Bor W, et al. Matern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overty and marital relationship factors during early childhood as predi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 2002, 43(04): 457-469.

[2] 刘启刚,周立秋,乔明明. 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2): 3-9.

[3] 游富月.共有体验生命教育模式融入课程对“国小”学童情绪管理影响之研究[D].台湾:台北教育大学,2010.

[4] 黄明明,王立军.基于WLEIS情绪智力测验的IRT分析[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3): 21-26.

[5] 郑淑杰,石松山,郑彬.小学生攻击、情绪问题发展趋势与自我控制关系的追踪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 29(10):909-911.

[6] 姚荣英,陈军.情绪管理能力对4~6年级小学生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5,44(3): 211-216.

[7] 王灿明,李朝阳.小学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40-42.

[8] 蒋巧君. 小学生情绪教育活动课程的实验研究[J]. 教育学报, 2005, 06: 69-76.

[9] 邱良武,郑春华,吴疆.体育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情绪稳定性与课堂满意度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 2015(5): 99-102.

[10] 邵景进,张大均,王金,冀巧玲.小学语文教学中改善学生情绪调节困难状况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 4: 390-394.

[11] 陈亮,刘文,张雪.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在中高年级小学生中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24(2): 259-264.

[12] 杨美珍.浅谈主题绘本于团体辅导实物工作之运用――以“国小”中年级情绪成长团体为例[J].辅导季刊,2009, 45(3):65-67.

[13] 侯瑞鹤,俞国良.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J].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3): 375~381.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76-02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及特征

心理危机主要是指个体不能合理应对内外部应激因素而导致的心理失衡状态。大学阶段是人生目标初步形成、价值观逐步稳定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自身心理发展某些方面的不成熟,大学生在面对超过个人承受范围或应对能力的刺激时会感到不知所措,想去控制而又无力处理的心理冲突导致暂时的心理失衡,即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危险性等特征,会给当事人带来情绪和行为问题,引发心理失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及时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生活环境骤变、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对重大人生问题的迷茫等都可能会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意识模糊、挫折承受能力大、期望过高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并伴随一系列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紧张、愤怒、丧失感、无力感、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等。因此,本文试图从加强压力和情绪管理的视角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二、情绪和压力管理

情绪是个体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它影响认知活动的方向和行为的选择。大学生处于出生理发展趋向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时期。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还不够强,在面临学习、社交、择业等的困扰时力不从心,会产生内心冲突和消极情绪。个体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使之具有适应性,即为情绪管理。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苦闷、沮丧、烦躁等消极情绪体验易引起心理危机;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

压力会影响生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遭逢突发压力或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下,都会使个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并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但并非面对压力者都会出现以上问题,同一刺激所引发的个体反应也各不相同。这从侧面说明,可一些心理社会因素能够帮助个体积极地应对压力的侵袭。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情绪与压力管理能力有助于预防或处理心理危机,这是关系到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策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不仅需要解决引发失衡的心理、行为问题,也得提高大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使之学会情绪管理。

(一)学校积极开展情商训练

在学校教育中引人情商训练,有助于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优化人际关系,也可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商训练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开展。

首先,促进情绪认知。使大学生觉察影响其生活、学习决策的因素,了解行为及情绪的模式,实现由情绪文盲向情绪识别的转变。可采用“命名情绪”、“默剧游戏”等训练方法;随后,在正确识别情绪的基础上,加强情绪的调控能力,力求实现个体由情绪绑架向情绪自由的转变。此时,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因果推理和乐观思维的能力,使之在处理情绪问题时能理性归因、保持乐观的态度,有效管理并合理运用情绪;积极思考,懂得运用目标和理想促进行动,从情绪的泥沼中跳脱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有“乐观访谈”和“黄岛计划”等;最后,实现情绪的超越。此阶段强调通过对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等的思考,加强自我情绪管理与运用,力求实现个体由情绪管理向情绪智慧的转变。应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使之能够换位思考、感受别人的情绪并在言语或行动上适当回应,可采用“同理心五部曲”等方法;追求超我目标的能力,即能树立远大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二)建立健全情绪与压力管理体系

完善学校设施条件,是建立健全压力管理体系的基础。我国高校大多配备有心理咨询师,应普及心理常识、鼓励需要帮助者去心理咨询室寻求援助;其次,开设情绪管理课程,系统教授情绪管理方面的知识;再次,建设宣泄平台,提供情感宣泄的空间,引导大学生释放心理负能量,实现心理平衡;此外,建设情绪档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情绪状态进行跟踪记录,为情绪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

结合信息技术,开发科学的情绪与压力管理系统也很必要。通过个性化的空间平台获取个人信息,获得情绪和压力指数,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类辅导,实现信息的及时跟踪、预警;同时利用系统评测对病人的情况进行智能化分类,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并提供多种舒缓压力的办法以及辅导,使大学生心理危机得到及时疏散,同时也可避免“体检式”检查评测,保护大学生隐私;咨询师得以从一般心理问题中解放出来,可以集中精力对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其它尝试

可以考虑团体活动或艺术实践应用于大学生压力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可引发大学生借由作品呈现潜意识中的想法与心理冲突,有助于发现、关注压抑的情绪问题并促使它被解决。再者,心理危机干预应充分发挥辅 导员的作用。辅导员身处教育管理第一线,与大学生联系最为 紧密,加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可为学生应对心理危机树立榜样; 辅导员应努力做好矫正性情绪管理,引导大学生主动寻求情绪援助,避免情绪管理的思想政治化倾向。

参考文献:

[1]章成斌.吴代莉.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2):79-81.

[2]卓高生.吴志敏.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源考察及干预研究[J].理论月刊,2009(12).

[3]陈玉君.杨四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6):98-100.

[4]张本钰.林丽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2):97-100.

[5]马向真,王章莹.论情绪管理的概念界定[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8-61.

[6]刘晓峰.情绪管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41-146.

[7]Goleman D.Emotional intelligence[M].New York City:Bantam,2006.

[8]杜继淑,王飞飞,冯维.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7):5-8.

[9]巩文冰,张进辅.个体知觉的压力与情绪智力关系的元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146-151.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10)

一、问题提出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感受和态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学生发展、职业选择的稳定性和身心健康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关于幼儿教师压力、职业倦怠、生存状况的研究不断增多,其结果也显示出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感逐渐增加。在当前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关爱儿童的同时,也应关爱幼儿教师,关注其在工作中的情感体验。

教师工作满意度作为教师对工作的一种情绪认知状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个体自身情绪调节方式就是其中之一。个体情绪调节方式不仅影响情绪状态,还影响人际交往、接受或给予社会支持的程度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并对个体的工作绩效产生影响,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工作满意度。

文献梳理发现,有关幼儿教师这一群体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较多从外在因素着手,从教师自身寻找对策、以情绪调节方式为突破口进而提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试图在这方面做初步探索。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06年7月一9月间通过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省市(珠海、山西、南京、重庆、绵阳、昆明、河北)幼儿园正式带班教师进行了问卷测查。共发放问卷433份,回收问卷384份,最后保留有效问卷360份,有效率为83.14% 。

(二)研究工具

根据理论构想和对幼儿教师的访谈,自编《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和《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前者的同质性信度为0.853,后者的同质性信度为0.9257。以上两个问卷均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问卷回收分当场回收与邮寄回收两种方式,调查数据使用spss11.5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现状

本研究将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几乎从不、很少、有时、经常、几乎总是。调查结果(见表1)显示,积极重评、情绪替代、寻求支持和解决问题这四个维度的均数高于中等强度值;退避和容忍这两个维度的均分低于中等强度值。

(二)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1.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检验。

以360名幼儿教师为被试,考查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由表2可知,情绪调节方式与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性相关。具体来看,积极重评、情绪替代、寻求支持、解决问题这四个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退避、容忍维度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2.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高低分组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差异。

本研究假设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高低分组对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因此,我们根据六种情绪调节方式得分情况,将其分为高低两组,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以高分组和低分组为自变量,以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检验。

结果表明(见表3),不同情绪调节方式高低分组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差异显著。积极重评、情绪替代、寻求支持和解决问题这四种调节方式高分组的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低分组工作满意度;而退避和容忍这两种调节方式正相反,高分组工作满意度显著低于低分组工作满意度。

3.情绪调节方式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情绪调节方式对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特点,本研究以五种情绪调节方式(解决问题维度由于共线性问题被排除)为自变量,以工作满意度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人法( stepwise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4)表明,情绪调节的五种方式在预测工作满意度时,容忍和情绪替代依次进人回归方程,积极重评、寻求支持和退避没有进人回归方程。得到的回归方程为:工作满意度=-0.359*容忍+0.111*情绪替代。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表明回归方程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F=35.651, P=0.000 ),说明用这两个自变量来预测工作满意度是可靠的。

四、讨论与建议

(一)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积极并具有适应性意义

研究发现,幼儿教师使用情绪调节方式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解决问题、寻求支持、积极重评、情绪替代、容忍、退避。解决问题得分最高。这表明幼儿教师较多采用具有建设性、积极的方式调节情绪,较少采用退避或者容忍较为消极的方式,因此总体而言幼儿教师调节情绪的方式是积极并具有适应性意义的。这一结论与多数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结果类似。

幼儿教师倾向于采用具有适应性意义的调节方式,可能与这一职业赋予教师个体的职业特色和素质有关。教师职业要求这一群体具有乐观积极、主动进取的形象,还要求对其他群体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这就使得幼儿教师用这种标准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调节应对情绪。同时,幼儿教师倾向于采用具有适应性意义的调节方式也和教师本身的素质密切相关。它反映了这一群体具备了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相适应的心理素质、人格素质和文化素质,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状况比较乐观。

(二)幼儿教师情绪调节方式对工作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情绪调节方式高低分组间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差异显著。具体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较多采用解决问题、寻求支持这类调节方式的教师在面对引起自己情绪反应的事件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消极回避。通常她们向那些比自己更有能力、经验更丰富的人求助,获取建议和有效的行动策略。因此可以产生更高的工作绩效,进而赢得领导、同事、幼儿家长的赞赏,并获得晋升发展的空间和更多的奖励报酬,而这些又促使教师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所有这些反馈、鼓励和良好的情绪状态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情绪替代方式是通过想像令自己感到开心快乐的事情,使个体暂时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从而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这种情绪状态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工作满意度。相反,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不利于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积极重评是通过调整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以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愤怒、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评价,从而改变对于情绪事件的理解以及情绪事件对个人意义的认识。这种方式可以使个体客观理性地看待工作中的各种得失,形成对事件正确而客观的认识,寻找事件的积极方面,进而体验到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采用退避这种调节方式的个体,认为自己在困难面前无能为力,或者对困难产生畏难情绪,因而不敢选择有挑战性的上作任务,遇到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时或者逃避不做或者拖拖拉拉不敢直面应对。这种方式不但无助于目前问题的解决,而且影响了积极的策略和行为方式的使用,最终产生了较低的工作绩效,也使领导、同事和幼儿家长对教师的评价降低,还限制了教师获得支持与帮助的机会,这些都会导致教师对工作产生消极不满的情绪。

采用容忍这种调节方式的个体,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间题和不满时,将愤怒以及消极体验压抑在心底,默默忍受着各种消极情绪,很少为了调整情绪状态或者解决问题事件做出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努力。这样的调节方式不但没有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使个体内心积压了很多消极情绪,既影响了任务的完成,也危害了自身健康,因此经常使用这种方式,会产生较低的工作满意度。

在进人回归方程的两个自变量中,容忍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情绪替代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其中,最先进人回归方程的是容忍,这说明容忍对工作满意度影响最大,而且是对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其次进人回归方程的是情绪替代,说明采用这一方式可以改善自身情绪,保持良好心境,有助于提升工作满意度。其他三种未进人回归方程的调节方式即积极重评、寻求支持和退避,会通过容忍以及情绪替代这两种方式间接对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

(三)建议

1.进一步提高幼儿教师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调节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内容,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情绪智力是随着人的成长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通过训练和矫正措施得到提高。首先,幼儿教师应该善于分析和了解自己的情感模式以及特点,更好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其次,应该学习一些控制情绪、表达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使自己能够以适宜的方式表达和处理情绪;再次,应提高理解和认知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与他人的融洽关系,进而培养自己的沟通力、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为幼儿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和职后进修培训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心理健康、心理保健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幼儿教师在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消极情绪时,或者采用消极的方式去调节,或者茫然无从应对。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在幼儿教师的培养教育中,应注意增设心理卫生、压力应对等课程。此外,幼儿园应该定期邀请专家举办有关压力管理、心理健康维护等方面的讲座,为幼儿教师提供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和建议。另外,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情绪释放沙龙活动,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和讨论,相互理解、帮助,分享经验,共同解决所面临的困惑。

关于情绪的心理问题篇(11)

情绪管理是每个人一生发展的课题,我们认为在成人期情绪管理也在不断发展。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其情绪管理能力的高低会对其主观幸福感、未来就业、爱情婚姻等人生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人们在成年后更易学会有利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而不采用不利于健康的调节方式,因此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进行测查和培养对其一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目前关于情绪管理或情绪调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①情绪管理与身心健康。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够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反则会破坏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②情绪管理与家庭。③情绪管理和各种障碍。④情绪管理与生理反应。Demaree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看令人愉快的录像会表现更多积极情绪表达,而看令人厌恶的录像会表现更多消极情绪表达。即说明可以通过了解生理反应来理解情绪调节。本文拟编制一个以情绪管理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能够测查情绪自我管理策略特征及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问卷。大学生是高压力群体(张林,车文博等,2006;梁宝勇,郝志红,卢国华,2009)。情绪困扰是大学生在压力状态下常见的心理反应,情绪管理策略的构成成分最丰富,采用频率也最高,因此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探查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的分类结构基础上初步编制大学生情绪自我管理策略问卷。

一、问卷调查

样本1:青岛地区高校选取了122名有效被试(男生47人,女生75人),其中一年级36名,二年级30名,三年级33名,四年级23名。(1)为了解所设想的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的理论构想与实际情况的适宜性,本研究首先对23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初步了解大学生在情绪不佳时通常是否主动采取一定的调节措施以及常用的策略有哪些。(2)对样本1实施开放式问卷预备调查。开放式问卷分为三部分:一情绪状态的界定,即指导语;二被试的人口学资料收集;三问题项,包括三方面提问:引发情绪的压力源、主观调节情绪的积极性、常用的情绪管理策略(至少五条)。根据样本1的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分类维度,可以初步整理出大学生在消极情绪状态下通常选取两类策略调节,即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其中,常用认知策略有:寻找压力源(解决问题)、合理化(接受)、和幻想。常用行为策略有:求助(寻找社会支持)、解决问题、退避、宣泄、压抑。样本2:青岛地区高校中随机抽取大学生100人,最终获得有效数据83个(男生37人,女生46人),其中大一23人,大二29人,大三17人,大四14人。项目筛选主要从两方面进行:(1)项目表述的质量,主要经两位心理学专业教师评阅,对项目和文字进行了相应的修改。(2)项目鉴别力,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算两个鉴别力指标:①项目-总分相关:即每个项目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以相关系数>0.3为筛选标准;②极端组差异系数:将被试问卷总分由高到低排序,将其中排在前27%和后27%的被试设定为高分组与低分组,对这两组被试在每一项目的得分上的差异施以独立样本t检验,以t分数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为筛选标准。将没有同时达到上述两项标准的项目删除后,淘汰19个项目,得到48个有效项目。样本3:青岛地区高校抽取308名大学生作为正式测试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77份,有效率为92.3%。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正式问卷,包括指导语、基本信息、问题项三部分。基本信息主要有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等,问题项共有48个题目。施测以系别为单位,利用自习课的时间,采取自愿的方式进行,测查时,同学之间不允许讨论。在施测过程中,首先向学生说明施测的目的,并介绍问卷的一些情况,引发被试参与的热情。强调问卷的保密性和匿名性,并许诺在适时的时候向他们反馈调查的结果。

二、大学生情绪自我管理策略的构成

应用SPSS13.0软件对正式施测问卷的回收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按照负荷值不小于0.4、有且只在一个因子上有负荷的标准对项目进行筛选,最终留下13个项目,构成5个因子。对各因子所含题目进行语言学分析,根据各因子下题目所描述的内容,将5因子分别命名为宣泄、寻求情感支持、克制/忍耐、解决问题、积极自我暗示。此次研究的结果与肖计划关于应付方式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首先要明确应付方式并不等同与情绪管理策略,应付方式不仅指向情绪,同时也包括解决问题的行为,在这里仅选取指向情绪的部分讨论。肖计划将应付方式分为6个维度: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且他认为每个人的应对行为类型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构成了六种应对方式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形式。如“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退避-自责”,不成熟型;“合理化”,混合型。一方面,本研究所得的情绪管理策略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3维度上与其相似,尤其解决问题和求助策略完全一致。另一方面,应付方式类型的观点给本研究及后续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