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通信原理教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2 09:29:44

通信原理教程

通信原理教程篇(1)

一、引言

《通信原理》是通信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许多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中很多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将贯穿整个通信专业的各门课程之中。然而,对于刚刚接触通信专业的学生来说,类似于调制、解调、抽样、量化、复用等概念及原理往往过于抽象,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高效的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这些概念、原理及过程。将matlab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演示应用到《通信原理》的教学中,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采用matlab对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计算机仿真演示,能够使复杂的计算简单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还上培养学生进行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能力。

matlab最初是mathworks公司推出的一种数学应用软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了包括通信系统在内的多个工具箱,从而成为目前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最流行的软件包之一。matlab的动态仿真软件simlink提供了可视化的系统仿真环境和多个模型库,在模型库中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方便、灵活地建立通用性较强的通信仿真模型。

matlab通信工具箱是一套用于通信领域进行理论研究、系统开发、分析设计和仿真的专业化工具软件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通信系统功能函数库和simulink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库。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介绍matlab通信系统仿真方法。

二、使用通信系统函数库实现通信系统仿真

matlab通信系统功能函数库[1]由70多个函数组成,每个函数又有多种选择参数,函数功能覆盖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这些函数包括:信号源产生函数、信源编码/解码函数、调制/解调函数、滤波器函数、tdma、fdma、cdma函数等。

现举例说明使用matlab函数库实现仿真。

例1、计算平均信息量[2]

(1)分析:

消息x中所包含的信息量i是消息发生的概率p(x)的函数,即:

(1)

信息量i的单位与对数的底数有关:

a=2 单位为比特(bit,简写为b)

a=e 单位为奈特(nat,简写为n)

a=10 单位为笛特(det)

由n个符号组成的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h(x)为:

(2)

公式(1)、(2)本身较简单,学生要记忆也不困难,但是由于牵涉到对数运算,而且对数的底数是可以变化的,因此增加了计算的难度。在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matlab的m文件,把复杂的计算过程交给计算机来完成。

(2)参考代码:

建立一个m文件保存为message.m

function r=message(x,n)

r=0;

for i=1:n

r=r-x(i)*log(x(i))/log(2);

end

disp('此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

(3)运行matlab的m文件求解平均信息量

当需要求解一组符号的平均信息量时,只需要在matlab的命令窗口输入该组符号出现的概率和符号个数就可方便快速的得出平均信息量。

例如,由4个符号组成的信息源,相应的概率为 ,求平均信息量,只需要在matlab的命令窗口输入:

message([ ],4)

然后敲回车即可在窗口中显示出计算结果:

“此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1.75”

在需要的地方灵活使用该m文件可以求出不同信号源的平均信息量,当需要求解的符号数特别多、数字比较复杂时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三、基于matlab/simulink的可视化动态仿真

simulink是matlab提供的图形界面仿真工具,由一系列模型库组成,包括sources(信源模块)、sinks(显示模块)、linear(线性环节)、connections(连接)、blocksets&toolboxes(其他环节)等。

在这里,整个通信系统的流程被慨括为:信号的产生与输出、编码与解码、调制与解调 多址接入方式、滤波器以及传输介质的模型。在每个设计模块中还包含有大量的子模块,它们基本上覆盖了目前通信系统中所应用到的各种模块型。根据所要仿真的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或数学表达式),用户只要从上述各个模型库中找出所需的模块,用鼠标器拖到模型窗口中组合在一起,并设定好各个模块参数,就可方便地进行动态仿真。从输出模块可实时看到仿真结果,如时域波形图、频谱图等。每次仿真结束后还可以更改各参数,以便观察仿真结果的变化情况。另外,对simulink中没有的模块,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生成所需的子模块,并且可以封装和自定义模块库,以便随时调用。

1、可视化动态仿真的步骤[3]

1)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将整个系统简化,确定总的系统功能,并将各部分功能模块化,找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画出系统流程框图模型。

2)仿真系统:根据建立的模型,从simulink 通信模型库中,将所需要的单元功能模块拷贝到untitled窗口,按系统流程框图模型连接,组建要仿真的通信系统模型。

3)设置、调整参数:参数设置包括运行系统参数设置(如系统运行时间、采样速率等)和功能模块运行参数设置(正弦信号的频率、幅度、初相;低通滤波器的截至频率、通带增益、阻带衰减等)。

4)设置观察窗口,分析仿真数据和波形:在系统模型的关键点处设置观测输出模块,用于观测仿真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参数,分析结果。

5)生成新的模块:对于communication toolbox中没有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已掌握的技术生成所需新的子模块,例如由c或fortran编写mex 文件,编译成dll后利用simulink提供的封装(masking)功能封装或自定义模块库,以便随时调用。

2、可视化动态仿真实现范例

例2、抽样定理的仿真实现

抽样定理的数学模型如图1所示,可建立相应simulink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在设定的参数下对正弦信号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号源参数设置:

sine wave参数设置

pulse generator参数设置:

改变信号源的参数设置可以得到锯齿波的抽样波形如图4。

通过图3和图4的观察,我们可以很方便的看到抽样前后的波形变化,同时可以通过参数的设置看到失真的抽样波形,使同学们对于抽样定理的内容和适用条件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四、总结

将matlab/simulink可视化动态仿真应用到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中,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可视化,有助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又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通信系统开发、设计、模拟、调试和分析平台,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通信原理教程篇(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28-02

Abstract:Communication principle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the majors in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the research- based teaching model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is investigated. The new idea is presented which introduces the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atlab-based software experi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euristic teaching into i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principle. The research- based teaching model stimulates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study,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foster the students’ creative spirit and their ability to analys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Communication principle;The research- based teaching model;Matlab;Heuristic teaching

通信原理课程是高等院校通信、电子、信息类学科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标志性课程,是电子信息学科的主干课程。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通信原理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信原理课程作为现代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础,其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我国通信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并间接影响我国通信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通信原理课程对于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重要作用。

通信原理课程以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线性代数为数学基础,涉及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的理论基础。通信原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包含较多理论分析和大量公式推导、直观性差的特点,这给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目前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多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板书为辅。授课中以知识传授为主,“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过程较少。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进而产生畏难情绪,使学习兴趣下降。

为解决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难题,我们针对通信原理课程进行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主要思路是,基于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课堂教学和课外互动、知识教育和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新模式。

1 通信原理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内容

19世纪初,德国学者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之后,许多大学纷纷把科研引入教学,形成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信息,更加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

我们在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我们以教师的研究型教学和学生的研究型学习相结合为平台,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具体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1 将科技前沿知识引入教学

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通信原理教材上的内容略显陈旧。在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讲授教材上的现有内容,将难以满足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需求。为将通信原理课程与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相联系,我们在进行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同时,始终密切关注通信领域的最新研究内容和前沿技术,并及时将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乃至学科最新发展热点引入通信原理的教学中。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将教材上的内容与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引导学生对一些优秀的科研论文进行扩展阅读,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和产业界现状,并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与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了最新的学科知识和发展动态,丰富了其学习后续课程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为学生的未来工作进行了知识储备。

另一方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通信领域的学术活动。针对目前高校中学术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由教师选取内容基础性较强、易于学生理解的学术报告,推荐学生参加。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在本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等项学术交流活动。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开了一扇可行的大门。

同时,引领部分优秀学生进入教师的课题组,接触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参与科研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通信知识的理解和领悟。鼓励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交流、讨论,从中了解从事科学研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这不仅能弥补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的不足,也有利于为高校培养优质研究生和科研后备力量。

1.2 采用基于Matlab仿真的软件实验辅助教学

包括南京邮电大学在内的一批国内高等院校为通信原理课程配备了硬件实验环节,为学生进行硬件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但目前在通信原理课程中开设计算机仿真环节、进行软件实验的高校为数不多,通信原理课程在软件实验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与此同时,通信系统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周期则越来越短。这得益于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仿真工具的出现。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分析、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

在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设立基于计算机仿真的软件实验环节不但可以更好地向学生阐释通信的基本原理,而且仿真图像的引入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软件仿真实验能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系统级设计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机水平,也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软件实验无需复杂的硬件平台支持,只需采用普通计算机即可实现,便于开展和进一步推广。

在仿真软件的选择方面,我们充分考虑到Matlab作为一套功能强大的系统仿真软件,具有操作性强、易于上手、开放性强等优点。与此同时,我们借鉴了国外的一些优秀通信原理教材使用Matlab仿真软件辅助教学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把 Matlab软件引入通信原理教学,开设基于 Matlab的软件实验,对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在软件实验的设计方面,我们通过 Matlab仿真将通信原理的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Matlab的 Simulink开放平台适合应用于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它有助于学生避开繁复的计算和编程细节、专注于通信系统的系统级仿真。通过 simulink开放平台进行系统验证性实验,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建立起对通信原理的系统性认知。

同时,Matlab软件具有数值分析、矩阵运算、图形处理等诸多功能,其内部的通信、射频、滤波、信号处理和小波分析等工具箱提供了各种函数库、模块库可以直接调用。学生可以利用Matlab中的现有程序、各种函数库、模块库,加上部分自主编程和设计,进行通信原理课程的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在设计性实验环节进行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及国家举办的各项大学生创新活动。这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激发其学习通信原理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

1.3 通过启发式教学增强师生互动

我们针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足的现状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启发式教学,增强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首先,在教学思路上,重视对方法的分析与讲解。力图使学生领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后续教学进程中带领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围绕知识点在相关工程问题中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从理论联系到实际,增强学生对通信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在每堂课的开始阶段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一堂课程的内容。在各章节内容出现较强关联性时启发学生进行联系和比较、引申,在每章授课内容结束时引导学生梳理本章内容,画出内容主线与脉络图。在授课内容涉及到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时,要求学生提前复习先修课程内容,并在课堂上请学生进行概括性讲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单一的课程知识转变为灵活多样的学科知识,提高其自学能力。

再次,在提问环节中,多提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言、提问和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些与实践关联性较强的主题进行分组讨论,自主搜集材料、撰写整理PPT并上台汇报,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达到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最后,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文献,了解通信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里程碑式事件,引导学生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启发学生对通信原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其自学能力。

2 结语

对通信原理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蕴含在课程教学的整个进程中。从我们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果来看,通信原理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的兴趣有所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研究型教学模式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雷.浅谈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1(9):175.

[2] 程铃,徐冬冬.Matlab仿真在通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117-119.

通信原理教程篇(3)

一、通信原理课程介绍

“通信原理”课程不仅是信息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许多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此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研究通信系统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论原理、实现方法和系统性能,能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中灵活应用,并激发他们对通信学科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来适应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该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安排等环节的改革将直接影响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我们认为,“通信原理”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所在,在教学过程中, 本着拓宽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原则,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适应型向创新型的转变,使学生能适应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

二、现有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1.现有“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不包括数字最佳接收,差错控制编码和同步原理这些内容,但这部分内容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也会涉及这部分内容。学生反应考研复习时需要自学的内容太多,遇到不少困难。另外,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书本上的更新往往跟不上时代技术的发展,通常学生会觉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离我们相差甚远,而新技术,新成果却不断地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课本上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2.在通信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就业于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光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应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目前实验教学包括通信原理实验部分和MATLAB仿真实验部分,配套实验采用硬件实验箱的方式进行,利用示波器观测实际的抽样定理分析、FSK、PSK等波形。实验箱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缺乏启发式的创新型实验,实验的设计缺乏趣味性,不易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无法满足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不利于促进专业素质的提高,实验效果不理想。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单方面的灌输,讲授过程中课程内容比较枯燥,不够形象生动,缺乏吸引力,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容易有厌倦情绪。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教学形式多元化,和学生有更多的互动,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三、对本校通信原理课程改革提出一些思路与想法

为了解决上述“通信原理”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总结,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力求有所创新,从而适应本科生的专业培养目标。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对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别提出改革方案,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1.课堂教学内容改革。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通信、通信新技术以及现代通信的网络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时代前进的主要标志。为了提高专业的适应性,“通信原理”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必须与科技发展同步。针对前面提到的教学内容太窄的问题,我们提出增加数字最佳接收、差错控制编码和同步原理这些章节的内容;由于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是数字通信,教学中应消弱模拟通信内容,只讲解模拟调制解调和模拟信号数字化部分,增强教学的实用性,课程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数字基带系统、数字调制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数字最佳接收、差错控制编码和同步原理;通信系统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讲授一些新技术的实现原理,使理论知识不再抽象枯燥,既能使学生了解到这些通信基本原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精心设计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已为国内外高教界普遍关注和重视。我们应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针对前面提出的实验箱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提出要扩展原有的MATLAB仿真实验,增加“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学习完相应的通信系统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之后,结合动态系统仿真软件引导学生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更好地学习、理解掌握,进而设计和仿真现代通信系统。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是进一步提高“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改革对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采用传统的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对于复杂公式、各种波形图、频谱图、调制解调框图都用多媒体演示,对重要的概念和结论、复杂公式的推导还有例题可以采用当堂板书的形式。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不足。

(2)在课堂中采用SystemView或MATLAB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可以在课堂中现场仿真各种通信系统,比较各种通信系统的优劣,可让学生直观观察到结果,使学生加深对通信系统各部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通过对本校“通信原理”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研究,提出课程改革方案,目的是提高本校“通信原理”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培养能够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新一代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教学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仿真软件和分析解决通信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通信领域培养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加速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通信原理教程篇(4)

一、引言

“通信原理”是通信、电子、信息处理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特点之一是一门“承上启下”的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承上”作用是把前续已修的课程知识如何应用到通信系统中,“启下”的作用是通信原理课程为开设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通信系统理论和技术知识,为学生学习“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程控交换”等课程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因此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课程讲授、实践等环节的改革将直接影响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该课程主要介绍通信基本理论及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通信系统新技术,随着通信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对该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成为该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该课程通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

二、现有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不足

第一,通信原理内容丰富,基本概念、原理抽象,理论性很强,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公式和推导相对较多,教师通过语言、黑板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讲述理论推导过程为主,缺乏对物理概念的讲解和实际物理实现过程的讲解,讲授课程过程中课程内容比较枯燥,缺乏应有的课程吸引力,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方法和手段欠先进。

第二,通信原理现有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主要侧重对单元或章节课程内容的讲解,缺乏对每一章节在现代通信系统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讲解,缺乏每一章节组成系统时各个系统参数、系统各章节组成的模块间信号传递的讲述,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讲解。

第三,实验手段过于单一,现有的实验还是侧重于一些常见的单元验证性实验,主要满足于验证理论结果,独立利用所学的系统知识进行设计性实验能力较差,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不理想。

三、通信原理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路与想法探讨

1.师资队伍建设与青年教师的培养

人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一流的人才才有高水平的教学。对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年轻教师实行“导师制”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与培养,要求教师参加各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使教师能够有丰富的工程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深刻、准确把握课程体系、内容等基础上注重教师授课风格的“百花齐放”,充分调动教师的授课的创造性,挖掘各位教师各个方面的潜质,能够根据各个专业对通信课程要求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几年来实践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取得较大进步。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

教学环节是实现先进知识传授的最重要环节,再好教材、再新的教学内容都要通过教师。

在教学过程的执行,如何适应技术发展学要,教师能够把知识尽可能多的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够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应用与创新就需要我们及时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在各个章节基础通信理论讲授过程别注重各个章节间信号传递、处理间重要关联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尽可能掌握通信系统设计过程各个模块间参数选择、匹配,较好掌握通信系统设计的核心理论体系、方法和实现过程,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通信系统的要求能够创造性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技术要求应用到实际的通信系统设计中去。

(2)对每一章节授课的处理除了讲授本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本课程真正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每一章节都能够适时引入前续课程的内容,这样就很好实现所学即所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很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几年实践很受学生欢迎。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对本课程生动,直观的教学实现,利用FLASH技术实现动态、直观的波形显示和功能演示,提高学生直观的感知接受能力。

3.注重改变实践性环节教学,积极引进专业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和专业设计软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环节是工科学生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发挥学生创造性的重要过程,是理论应用到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关键手段。通信原理实践环节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或过程:

(1)引入仿真技术手段,首先通过仿真技术实现理论到实际系统的仿真研究与设计,掌握通信原理中系统仿真技术,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深刻理解过程。

(2)在仿真基础上做好一些最基础的通信系统功能模块的验证性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课程中重点理论、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和实现手段,提高学生对理论到实际的过程认识。

(3)将“无线通信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引入到“通信原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中。该平台由Agilent ADS通信系统设计仿真软件和硬件测试平台两部分构成。整个体系主要由ADS软件仿真系统、信号发生器、矢量信号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示波器等组成,构成完整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可对通信系统设计、研究提供可靠的仿真与验证手段。系统构成如图1。

参考文献:

[1]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6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通信原理教程篇(5)

关键词:现代通信原理;教学;改革

 

0 引言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为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许多学校通信类专业 研究 生入学 考试 的必考课程之一.“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内容是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 理论 、基本 分析 方法和各项性能指标.“现代通信原理”的先修课程有“信号与系统”、“概率论”、“高频 电子 线路”,“信息论与编码”;后续课程有“通信系统”、“ 计算 机通信网”、“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软件无线电”、“扩频通信”等专业课程.因此该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也是通信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通信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有着重大的 影响 .

为了提高“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 发展 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本人对“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1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我校从20(0年开始正式招收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因此和其他办学时间长的专业相比,我们在课程建设上还需要努力,尽快提高课程建设的水平.

针对“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我们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1.1 要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

我们要求的教学大纲,不是章节内容的堆砌,而是本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不只是讲授大纲,还应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教学大纲除了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加以更新,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主动 学习 的精神,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办法.

1.2 要有一套新的教学方法

我们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讲清思路、突出重点、引导开拓的作用.并强调要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我们还要求在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时,不管是安排自学、讲解重点和难点,还是组织课堂讨论或在讲授中穿插讨论,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原来“满堂灌”的过程改为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而在讲授过程中,要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

1.3 要有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

不论采用校内外优秀出版教材还是国外教材,都必须建设一批配套的教学辅助材料.代 例如,编写或介绍一些 参考 书、实验指导书、外文读物等等.此外,特别强调要指导学生查阅 文献 、阅读大量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以培养学生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开拓知识的能力,除在数量上要做到恰到好处,还要在质量上反映出高要求,

1 .4 要有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

考试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考试不仅是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应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改善.考核的重点,除了“三基”内容外,我们要求着重考核分析问题、窿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的方式可以是闭卷、开卷、口试、考查或写小论文,通过全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1.5 要有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课程要尽可能 应用 现代化教学设备,除广泛使用幻灯、投影仪、电影、电视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外,特别是鼓励教师充分利用 网络 技术,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敦学效率,增强直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

2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1 探讨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代 而且理论比较难以理解.针对这个特点,在教学时强调重点理解概念,使学生理解其物理意义.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教学中引入了先进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在课堂中采用了system view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可以在课堂中现场仿真各种通信系统,比较各种通信系统的优劣,并可直观地观察到结果,使学生加深了对通信系统各部分的理解,对通信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们还及时把教改成果引入到教学中.通过教改课题,建立起eda实验室,为“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提供了条件,我们随后购买了浙江大学信电系生产的cdfd—bas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改革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采用eda技术;采用硬件实验和软件仿真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以上方法,使实验从验证性实验转向设计性实验),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强调启发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较多的自学和研究的余地,重视教会学生善于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2 探索教学 内容 的改革

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学中 理论 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当前的通信系统的 发展 趋势.介绍较新的知识.如现在数字通信已大量地取代模拟通信系统,因此在教学中缩减模拟通信系统的内容,增加数字通信的内容.在教学的同时,还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概念.在教学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 教育 于一体,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使学生对” 现代 通信原理”课程有了很大的兴趣, 学习 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很好,改革效果明显.

2.3 建立了一套 科学 的考核 方法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考核采用讨论、答辩等口试以及各种形式的笔试方式,这样就淡化了 总结 考试 对学生成绩的 影响 ,把考试和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在笔试中,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安排合适,符合大纲要求,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试卷评分过程严谨、规范,试卷和成绩质量 分析 中肯,认真进行考试工作总结.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考核采用通过实验检查情况,平时考勤,平时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实验报告评定成绩,以及最后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考核.

在“现代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system view仿真系统进行通信系统仿真.我们对考核方式作了改革,不是采用通常的只对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考核的方式.我们考核的方式是,要求学生交了课程设计报告后,要学生在老师面前采用sys.tem view仿真系统当场搭接电路,并进行仿真,得出仿真结果.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在课程设计中互相抄袭的现象,促进了学生认真地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4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非常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在2004年新建了通信原理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到200m,同时在实验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了桂林 电子 工业 大学生产的《现代通信原理、综合、系统实验箱》.并在2004年新购买了浙江大学信电系生产的(cdvd—bas实验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综合、系统实验箱》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电路进行搭线,实验结果可通过示波器等设备观察出来,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使用仪器设备的能力.在实验中还会遇到各种 问题 需要解决.因此通过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但该实验系统有一个缺陷,就是由于实验箱是固定的,因此不能进行设计性的实验,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cdvd—bas实验系统》是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j)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采用vhdl语言进行编程,然后下载到cdfd—bas实验系统中,运行结果可通过实验系统的输出,采用示波器观察到,同时也可以从 计算 机中显示出来.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采用不同的电路、不同的程穿去实现.能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素质和科学 研究 能力,培养学生的刨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

采用两种实验手段进行实验,可以综合两种实验设备的特点,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

2.5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公式和推导较多.另外,“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某些知识点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口述清楚,很难直观形象的表述出来,如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和频谱图等.所以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课件,可以达到直观、省时、高效的目的.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不只是把教材中精选出来的内容制作成课件,还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国际上公认的优秀通信系统仿真软件system view进行仿真.采用system view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可以针对同一个通信系统,采用不同的参数设计系统,通过仿真.对仿真结果加以分析,并与理论结果相比较.这样可以将“现代通信原理”课程中较难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通信原理教程篇(6)

0 引言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为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许多学校通信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内容是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各项性能指标.“现代通信原理”的先修课程有“信号与系统”、“概率论”、“高频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后续课程有“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网”、“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软件无线电”、“扩频通信”等专业课程.因此该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也是通信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通信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本人对“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1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我校从20(0年开始正式招收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因此和其他办学时间长的专业相比,我们在课程建设上还需要努力,尽快提高课程建设的水平.

针对“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我们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1.1 要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

我们要求的教学大纲,不是章节内容的堆砌,而是本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不只是讲授大纲,还应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教学大纲除了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加以更新,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办法.

1.2 要有一套新的教学方法

我们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讲清思路、突出重点、引导开拓的作用.并强调要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我们还要求在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时,不管是安排自学、讲解重点和难点,还是组织课堂讨论或在讲授中穿插讨论,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原来“满堂灌”的过程改为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而在讲授过程中,要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

1.3 要有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

不论采用校内外优秀出版教材还是国外教材,都必须建设一批配套的教学辅助材料.代 例如,编写或介绍一些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外文读物等等.此外,特别强调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阅读大量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以培养学生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开拓知识的能力,除在数量上要做到恰到好处,还要在质量上反映出高要求,

1 .4 要有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

考试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考试不仅是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应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改善.考核的重点,除了“三基”内容外,我们要求着重考核分析问题、窿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的方式可以是闭卷、开卷、口试、考查或写小论文,通过全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1.5 要有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课程要尽可能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除广泛使用幻灯、投影仪、电影、电视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外,特别是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敦学效率,增强直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

2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1 探讨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代 而且理论比较难以理解.针对这个特点,在教学时强调重点理解概念,使学生理解其物理意义.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在教学中引入了先进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在课堂中采用了System View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可以在课堂中现场仿真各种通信系统,比较各种通信系统的优劣,并可直观地观察到结果,使学生加深了对通信系统各部分的理解,对通信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们还及时把教改成果引入到教学中.通过教改课题,建立起EDA实验室,为“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提供了条件,我们随后购买了浙江大学信电系生产的CDFD—BAS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改革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采用EDA技术;采用硬件实验和软件仿真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以上方法,使实验从验证性实验转向设计性实验),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强调启发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较多的自学和研究的余地,重视教会学生善于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2,2 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当前的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介绍较新的知识.如现在数字通信已大量地取代模拟通信系统,因此在教学中缩减模拟通信系统的内容,增加数字通信的内容.在教学的同时,还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概念.在教学中,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使学生对”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有了很大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很好,改革效果明显.

2.3 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考核采用讨论、答辩等口试以及各种形式的笔试方式,这样就淡化了总结考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把考试和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在笔试中,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安排合适,符合大纲要求,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试卷评分过程严谨、规范,试卷和成绩质量分析中肯,认真进行考试工作总结.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考核采用通过实验检查情况,平时考勤,平时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实验报告评定成绩,以及最后的实验结果对学生进行考核.

在“现代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System View仿真系统进行通信系统仿真.我们对考核方式作了改革,不是采用通常的只对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考核的方式.我们考核的方式是,要求学生交了课程设计报告后,要学生在老师面前采用Sys.tem View仿真系统当场搭接电路,并进行仿真,得出仿真结果.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在课程设计中互相抄袭的现象,促进了学生认真地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4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非常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在2004年新建了通信原理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达到200m,同时在实验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了桂林电子工业大学生产的《现代通信原理、综合、系统实验箱》.并在2004年新购买了浙江大学信电系生产的(CDVD—BAS实验系统》.《现代通信原理、综合、系统实验箱》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电路进行搭线,实验结果可通过示波器等设备观察出来,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使用仪器设备的能力.在实验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解决.因此通过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但该实验系统有一个缺陷,就是由于实验箱是固定的,因此不能进行设计性的实验,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CDVD—BAS实验系统》是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J)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根据实验内容,采用VHDL语言进行编程,然后下载到CDFD—BAS实验系统中,运行结果可通过实验系统的输出,采用示波器观察到,同时也可以从计算机中显示出来.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采用不同的电路、不同的程穿去实现.能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刨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

采用两种实验手段进行实验,可以综合两种实验设备的特点,互相取长补短,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

2.5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公式和推导较多.另外,“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某些知识点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口述清楚,很难直观形象的表述出来,如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和频谱图等.所以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课件,可以达到直观、省时、高效的目的.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不只是把教材中精选出来的内容制作成课件,还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国际上公认的优秀通信系统仿真软件System View进行仿真.采用System View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可以针对同一个通信系统,采用不同的参数设计系统,通过仿真.对仿真结果加以分析,并与理论结果相比较.这样可以将“现代通信原理”课程中较难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通信原理教程篇(7)

作者简介:侯艳丽(1981-),女,黑龙江克山人,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崔惠敏(1969-),女,河北定州人,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2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101-02

“通信原理”是通信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至关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移动通信、光线通信、微波通信等不断涌现的新型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也是高校通信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该课程主要研究现代各种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各种系统的传输性能,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以及考研和就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真正掌握运用所学内容的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实践教学方面对“通信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开创出兼顾通信技术发展和河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合理选择“通信原理”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基本概念

根据本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目前的生源情况,选用教材为樊昌信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通信原理》(第6版)。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评价通信系统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简要回顾本课程应用到的信号与系统、随机过程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学习其他主要内容。在模拟调制系统中,首先介绍AM,在此基础上给出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进而引出DSB、SSB和VSB。了解角度调制,重点强调FM以其带宽换取信噪比,比较这几种调制方法在传输带宽、信噪比、设备复杂度以及主要应用方面的差异。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以码元速率、频带利用率和误码率为主线,分析和比较二进制单极性基带系统、二进制双极性基带系统、2ASK系统、2PSK系统、2DPSK系统及2FSK系统的性能,掌握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信原理”课程的学习往往涉及大量复杂的数学推导和抽象的理论概念,理论性强,但学生还不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并将其运用于实践。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该理论应用的实践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AM和FM时,联系调幅收音机和调频收音机进行讲解;学习频分复用时,联系无线电广播进行讲解。

3.以先进的通信信息新技术为支撑

为了提高原有通信系统的性能,不断出现新型的通信技术。要适度增加新型通信技术原理的介绍,同时为学生指定经典文献和学科前沿文献选读,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开阔学生眼界,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丢弃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中要不断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对正确的方法给予肯定,对错误的思路给予讲解,并引导学生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最后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并举例说明,加深理解。

2.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多媒体(包括计算机)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它的优势表现在:

(1)易于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通信原理》的绪论部分,播放一段有关“通信的发展”的影视片断,此片断把从古代的烽火台、飞鸽传书到现在的光线通信、卫星通信,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这门课的浓厚兴趣,唤起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

(2)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从而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3)突出教学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更易突出重点和难点,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介绍时分复用的概念时,利用多媒体结合第二代通信技术中的GSM制式,将更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多媒体更好辅助传统教学。“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公式推导多,抽象概念多,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对一些基本公式推导和例题讲解过程,应以传统板书讲解为主,以PPT为辅,对重点进行提示。对一些抽象概念,以传统板书给出概念,再联系实际利用PPT给予形象直观的解释和举例说明。在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要注意中间的停顿以确保学生记下知识点。

3.将通信仿真软件移入课堂

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可以利用MATLAB、Systemview及Labview等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将仿真实验移入课堂,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讲述AM调制时,可以通过MATLAB编程或利用其中的Simulink搭建模块来实现AM的调制过程,仿真结果如图1所示,分别是调制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已调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已调信号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已调信号的频谱由载频分量、上边带和下边带三部分构成。上边带的频谱结构与原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下边带是上边带的镜像,由此可以得出AM信号是带有载波分量的双边带信号,它的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的2倍。将仿真结果与公式推导得到的理论结果进行比较,使学生加深印象,同时也为学生进行仿真实验打下基础。

图1 AM调制

4.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通信原理”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电子教案、典型例题及例题的详细步骤,课后习题标准答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

实验和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第一,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验箱、示波器和频率计等测试设备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调试,解决其中的问题。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达到基本的操作要求,并将实验的原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情况记录在实验报告中,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第二,鼓励学生结合仿真软件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通信系统理论概念,加深了学生对通信系统的理解。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简单实物的设计、仿真和调试。要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完全由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三,在一定的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选作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空闲时间选作实验,培养其对实践操作和专业技能的爱好,激发学习热情。

第四,与专业实训相结合。专业实训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实际能力的训练,目的是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实训,依据一定的硬件或软件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内容。“通信原理”实训要求学生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字通信系统,与实际通信相联系,每一步都要合理设计和实现,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仿真,撰写实训报告。这样做既加强学生对通信概念的理解,又增强学生的系统建模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奠定基础。

四、结论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实践教学方面对“通信原理”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学生平时作业情况、期末成绩和教学评价中的学生意见反馈都表明,本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内容,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系统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与现代应用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随着“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将不断踏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M].第6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

[2]袁慧梅,赵晓旭.“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57-58.

[3]徐桢,刘凯,张军.“现代通信原理”教学改革中的尝试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3):6-7,11.

通信原理教程篇(8)

1 引言

通信原理课程在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诸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数字通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有关通信系统的重要结论。本课程特点是内容较多,知识面广,概念抽象,系统性强,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因此,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项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学习往往有大量复杂的数学推导,抽象的理论概念较多,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但学生不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由于本门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容易感觉乏味枯燥,学习效果不好。

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化;(3)课程试题库陈旧;(4)实验教学内容陈旧;(5)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3 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小节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立足教学内容力求与实际通信系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理论教学方面,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多体并存,优势互补。最后,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和丰富课程试题库,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通信产业的最新进展和目前比较前沿的通信系统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新型通信技术-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使理论和实际能够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方面,合理配置演示性、验证性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充分利用仿真实验的便利条件,并将仿真实验及硬件实验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融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引入和灵活配置Matlab、Labview、SystemView等仿真软件,由学生设计和实现虚拟实验,通过灵活配置一些仿真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从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入到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通信原理课程中的概念和结论。具体设计题目包括: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基带传输的部分响应系统演示等等。通过上述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可以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良,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了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通信原理教程篇(9)

关键词:通信原理 Matlab 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1 引言 

通信原理课程在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诸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数字通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有关通信系统的重要结论。本课程特点是内容较多,知识面广,概念抽象,系统性强,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因此,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项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学习往往有大量复杂的数学推导,抽象的理论概念较多,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但学生不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由于本门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容易感觉乏味枯燥,学习效果不好。 

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化;(3)课程试题库陈旧;(4)实验教学内容陈旧;(5)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3 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小节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立足教学内容力求与实际通信系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理论教学方面,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多体并存,优势互补。最后,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和丰富课程试题库,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通信产业的最新进展和目前比较前沿的通信系统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新型通信技术-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使理论和实际能够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方面,合理配置演示性、验证性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充分利用仿真实验的便利条件,并将仿真实验及硬件实验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融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引入和灵活配置Matlab、Labview、SystemView等仿真软件,由学生设计和实现虚拟实验,通过灵活配置一些仿真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从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入到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通信原理课程中的概念和结论。具体设计题目包括: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基带传输的部分响应系统演示等等。通过上述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可以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良,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了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星海,魏长智,张鲁,等.“通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87-88. 

通信原理教程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70-03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通信基础知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通信中的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及同步的概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教学内容多,课时少。教材内容共7章,而课时只有48学时,在这么少的课时内,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解完。原来还开设辅助实验课,后来由于实验设备老化坏了,干脆取消了实验课。没有实验辅助,更增加了理论讲解的难度。②课程理论性强,原理抽象,数学基础要求高。学生数学功底差,专业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对这些深奥的理论既不感兴趣,又难以理解和掌握。③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和实践应用性差,只有深奥的理论,没有鲜活的应用实例,学生不了解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从而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效果差。

现在社会发展迅猛,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激烈竞争中取胜,必须深化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 删减陈旧知识,引入前沿技术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修订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重新制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确立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教学目标。新大纲注重课程间的衔接,“通信原理”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信号与系统”“概率与统计”“高频电子线路”。在先修课程中已经重点讲解的内容,本课程就不再详细介绍,这样避免了重复讲解,将节省出来的课时用于新内容的教学。新大纲删减了陈旧落后的知识,引入前沿技术,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核心内容、重难点内容和需要掌握、了解的内容。数字通信系统由于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现代通信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而且通过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模拟信号也可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通信系统将被慢慢淘汰。所以,本课程以数字通信系统的各环节作为学习的重点,删减了模拟通信部分的内容,引入现代典型的通信系统,如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

2. 精简整合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方式开展教学

根据“通信原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改革要求,精心提炼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通信原理”课程重点讲解数字通信原理,要用到信息论的知识,所以补充讲解信息论基础理论。在对信道中噪声进行分析时,要用到随机过程理论,应加强随机过程分析的学习。在通信领域,编码技术、同步技术和复用技术是三大关键技术,将其作为重点学习内容。

将课程核心内容根据通信系统的组成整合成12个模块:模块1,数字通信概论;模块2,信号;模块3,信道;模块4,信源编码;模块5,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模块6,语音和图像编码;模块7,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模块8,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模块9,数字复用技术;模块10,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模块11,同步技术;模块12,信道编码。每个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授课时按照顺序依次讲解,循序渐进,先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每个环节的工作原理,再前后联系,掌握整个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3. 将工程实例引入课堂教学

通信基本原理理论性强,在理论讲解完后,辅之以工程实例,学生往往更感兴趣,同时也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在讲解频分多路复用技术时,引入多级载波电话系统,如图1所示。12路话音信号,每路4KHz,频分复用后成为一个基群(Basic Group),带宽48K。5个基群共60路构成一个基本超群(Basix Super Group),带宽240K。10个基本超群共600路构成一个基本主群(Basic Master Group)。这样能加深学生对频分复用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 课堂教学中引入通信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

“通信原理”课程中的很多理论和结论都是经过烦琐的数学推导得来的,对学生来说既抽象,又难理解。Matlab提供了用于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工具包Simulink。Simulink可以将抽象的、深奥的知识点建模仿真,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可视化、生动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时,可以根据2FSK调制解调原理建立如图2所示的2FSK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仿真模型。

图2为2FSK传输系统仿真模型,其中第一个虚线框所围部分为调制电路,第二个虚线框所围部分为高斯噪声信道,第三个虚线框所围部分为相干解调。解调后的信号再经过抽样、判决,恢复数字序列。系统各点信号波形由示波器分别显示出来,如图3所示。通过仿真可知,当高斯噪声方差比较小时,误码率也比较小,方差增大,误码率也增大。

2. 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有机结合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量应用电子教案,使教师从原来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节省了时间;而且课件的图像和画面比较直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电子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只是教学手段的一个必要补充,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不应该被抛弃,教师在讲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仍然需要在黑板上完成一些公式的推导和例题的演算,这是传统教学的魅力所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和学之间的双向交流。

3. 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每个模块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即教师课前先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利用多种手段查询相关资料,进行自学、归纳和总结。上课时,教师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再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分析、校正,每个模块结束时进行课堂测试。这样经常给学生实压,让学生有紧迫感,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坚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学生平时长期处于松懒状况,或者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等,直到要考试时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问问题都无从问起的情况。

4. 建设课程网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Internet和Wifi的普及,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的教学环境,可提供信息量大、内容简洁、画面生动的电子教材和多媒体演示系统。网络交互式的学习手段,有利于构建严谨、生动、轻松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上资源,重构知识,提升知识,创造性地学习。

三、改革的成效

此教改方案经过两轮运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课程考核得高分的学生增多了,不及格比例减低了。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授课,学生在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学习,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通过精简、整合,将课程核心内容划分为12个模块,明确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重难点,使学生有的放矢,更容易学懂和掌握课程核心内容。通过工程案例的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

建立通信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将抽象的原理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深奥理论。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建设并基本完善了“通信原理”网络教学课程网站。网上资源丰富,目前已上网的资源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件、课后习题详解、Matlab/Simulink模块仿真、课后拓展阅读材料等,方便学生课余自主学习。

四、存在的不足

课程网站还没有建设互动论坛,以后可继续建设。互动论坛可以方便学生提问,教师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任务,部分学生课余没有认真开展资料查阅、自主学习,导致课堂讨论质量不高,由于课堂讨论时间有限,有些学生没有发言交流的机会,表达能力、辩证性思维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学生很少对教材内容提出批判性观点或是提出个人见解,对课程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通信原理教程篇(11)

《现代通信原理》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及电子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后续课程包括《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网络》、《程控交换技术》等,所以该课程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单独招生的考生和统招的文科生,普遍理论基础薄弱,在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有很大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现代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

1.理论教学改革

1.1 精选授课教材

教材是授课的根本,在教材的选择上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优先选择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我们选择了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的规划教材、陶亚雄主编的《现代通信原理(第3版)》。该教材知识系统全面,内容编排精炼,安排合理,更注重实用性和技能性,符合需求。此外,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指定了一些国内外的优秀教材作为参考资料,如樊昌信编著的《通信原理》、清华大学曹志刚编著的《现代通信原理》等。

1.2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在本次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根据培养方案,结合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开设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既要减少各课程间内容的重复也要防止各课程间存在的盲区;(2)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讲解数字通信系统相关内容,逐步弱化模拟通信内容;(3)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要能保证该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4)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预备知识,对该课程学习中所要用到的预备知识如高等数学等,均提前与基础课程授课教师进行过深入交流且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

根据上述原则,在教学内容选取了绪论、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调制与传输、数字频带调制、信道复用和编码技术等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使学生对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1.3 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具有理论知识点多、数学推导复杂、公式较多等特点,如果在授课过程中按部就班通过繁琐的公式推导和常规的板书来进行灌输式教学,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甚至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上述情况,在教学手段上我们进行了改革:(1)选取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授课方式,对于较抽象的、复杂的内容尽量进行多媒体播放,如AM调制波形、信道复用等可以采用Flas的形式进行演示,便于学生理解,这要求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对于较重要的结论等内容可以采用板书,做到重难点突出,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教学效果较好;(2)利用Matlab等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既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形象直观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把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启发性更强,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3)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讲授过程中尽量多设置思考点,适当设置讨论点,将其嵌入到教学过程,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4)尽量减少过程推导,由于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过多的数学推导会使学生乏味,有绝大部分同学听不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减少了一些数学推导过程,更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尽量做到深入简出、有的放矢;(5)引入了联想教学法,所谓联想教学法就是比较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和区别的一种思维方法;如在讲解模拟信号调制时,先讲解AM调制,之后的DSB、SSB、VSB都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其与AM的区别与联系而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2.实践教学改革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其中实验课穿插于理论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为理论课结束后单独一周的集中实训。在实践教学中的改革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选择实验项目

该课程实验课配套的实验箱总共可以开设三十九个实验项目,结合培养方案我们从中选取了AM调制与解调、PCM调制与解调、码型变换、ASK调制与解调等十个实验项目。实验箱的主要任务是选择一些模块并相互连接来实现某一种通信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各个关键节点的波形,分析和排除实验中出现的故障,这种形式对于巩固相关知识点、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很有帮助。鉴于高职学生很容易出现只顾连线而不愿意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现象,可对每个实验设置一些诸如绘制波形或回答问题等小任务,引导学生边做边思考,以获得实际效果。

2.2 有效利用仿真软件

Matlab、Multisim等仿真软件是电子和通信类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专业软件,可以对各种模电、数电和通信电路进行实时仿真,以弥补实验箱存在的如实验课题有限、模块化导致不能对电路进行深入了解、不能进行电路设计、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缺乏等诸多不足。

由于学生学过Multisim相关课程,所以本课程的仿真实验主要采用Multisim来实现,包括一阶、二阶有源滤波器以及各种调制解调电路等等。实践证明,对于能力更强的学生来说这种形式的实验课是很受欢迎的。

2.3 开设综合实训项目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介绍后还配套有一周的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进行M序列发生器的设计和制作,包括脉冲产生电路、分频电路、31位及32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等电路的设计和电路搭建。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电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并分析和排除故障,对于完成情况好的同学可酌情安排更高层次的任务,比如用单片机或者VHDL编程实现该任务。课程设计对于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开拓学生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我院《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取得了一些成效,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提高,未来还需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陶亚雄等.现代通信原理(第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樊昌信等.通信原理(第5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3] 曹志刚等.现代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