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3-10-16 10:23:13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1)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58-02

我国的公益事业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成长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兼具国际化因素与中国特色,先后经历了公益理念启蒙、公益行动探索、增进社会共识等阶段,浓缩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公益发展历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走过了一条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曲折之路。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我国公益事业必将由新一代的大学生群体来继承和发展。本次调查将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一次公益方面的调查研究。公益事业是指政府之外的社会法人组织,为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共同利益而志愿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活动。

本次调查是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江西省南昌市十所高校的在校本科学生,调查共计发出问卷250份,收回240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为96%,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调查对象从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均匀分布。

一、当代大学生公益参与的现状及问题

1.大学生公益参与的动机总体良好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同时具备多个动机且具有高度相似性,总体表现良好。85.6%的大学生表示希望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帮助他人;78.4 %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参与公益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66.4%的大学生表示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交朋友,增加社会经验,对今后找工作有利;53.6%的大学生选择了其它,包括参与公益有利于在校评优评先和学校硬性要求参与一定的公益活动等。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多是希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一些“私心”,提高自己。

2.参与公益活动的大学生人数众多

调查显示89.6%大学生参与过公益活动,但总体上参与度较低。50.4%的大学生很少参加,每年少于两次;24.8%的大学生不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每个月不超过一次;12%的大学生参加较多,但每个月不超过三次;8.8%的学生经常去,每个月三次以上,此类多是学生公益社团的成员。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有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但无法形成一个固定、高效的群体,缺乏延续性,现今大学生对参与公益仍然缺乏热情。

3.大学生群体获取公益信息的途径较少,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单一。

在大学生获取公益信息的途径方面:68.8%的大学生选择了依靠学校团委、学生会等学生服务机构宣传;17.2%的大学生通过同学之间交往了解公益活动信息;10%选择其它途径,主要包括报纸网络等媒体。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且大多同时有过多种参与形式,86.4%的大学生是以爱心捐款的形式参与公益活动;74.4%的大学生是以慰问福利院的形式参与公益活动;22.4%的大学生是以义务支教的方式参与公益活动;29.6%的大学选择了其它,包括赛事志愿者、交通协管员等。

4.大学生公益参与氛围较差

整体上大学生公益氛围较差,39.2%的被调查者认为公益氛围较好,参加的人员较多;36%调查者认为公益氛围一般,参加的人员不多;20.8%认为公益氛围较差,参加人数很少。在身边人的支持方面,被调查的学生有34.4%认为身边人对其参与公益活动很支持;31.2%认为身边人对其一般支持以学业为重,鼓励合理参加;30.4%认为身边人对其参与公益漠不关心。由此可见,大学生公益参与的氛围不佳。

二、当代大学生公益参与问题的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影响

大学生学业繁杂,时间上不灵活是阻碍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62%的学生是利用周末参加公益活动;10.4%的学生是通过寒暑假参加公益活动;23.6%通过工作日的闲暇时间参与公益活动。大学生自身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看,相当部分学生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希望自己从中得到些什么。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意愿缺乏主动,从大学生了解公益信息的途径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是被动的通过中间环节得到公益活动信息,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寻找公益活动信息。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缺乏延续性。

2.公益组织不完善

在涉及调查的学校中,所有学校都有各式各样的公益组织,其组织基本是学生会青年志愿者部门。但是,这些公益组织并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只有30.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公益组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4.8%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公益组织形式大于实际,活动数量不多且质量一般;20.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不太好评价。公益组织的不完善导致了许多问题,如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较少,只有捐款、志愿者等;没有组织成系统、连续的公益活动和有效宣传,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公益组织的公益透明度较低,民众捐款的使用情况、流向不明也打击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

3.社会诚信缺失

慈善组织的民间属性决定了其公信力来自于民众的信任。[1]当代社会良莠不齐,诚信度缺失。近年来曝光了许多社会丑闻,例如郭美美事件后,2011年民政部中民间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监测数据称,6~8月全国慈善组织共接收捐赠额8.4亿元(约合1.32亿美元),较之前三个月的62.6亿元锐减86.6%。12.8%表示公益丑闻影响了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动力。可见这一系列的社会丑闻事件严重打击了民众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随着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发展,这放大了社会公益丑闻的负面影响。

4.政府公益政策不合理,监管不到位。

我国当代公益事业的发展经历的时间还很短,社会公益组织还比较不完善。而政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很大程度限制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当前中国NGO仍然缺乏一个有力的和足够宽松的制度空间,主要体现在登记在册限制过多、双重管理体制过严和具体针对NGO的管理措施立法上远远落后于NGO的发展三个方面。[2]公益事业基本被中国红十字会等少数公益组织垄断,其他公益组织必须在这几个少数公益组织的庇荫下才能生存。二是政府没有引导公益组织有序的发展,对公益组织的监管缺失。我国大部分的公益组织对外公布的信息严重不足,使得公益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对公益组织的监管和公益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公益参与问题的对策探讨

1.大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慈善意识,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就是要培养其感恩意识、公益意识、关怀意识、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等,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和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理想。[3]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参与公益事业往往不是一次轻松的体验,参与公益活动需要参与者有坚强意志克服活动中的种种困难。公益活动种类繁多,有时还需要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能力,比如手语对于参与聋哑人方面的公益活动很有帮助。大学生应该树立服务学习的理念。[4]服务学习可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协调社区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并与学生的学术课程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区的实际生活情境中去,增进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2.学校方面

第一,加强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建设。从调查数据分析可见,公益社团是大学生参与公益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公益参与离不开大学公益社团。无论是从公益活动的信息传播还是学生公益活动的组织来看,大学生都非常依赖这一公益组织。所以,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建设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学生公益社团建设,积极发动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公益活动,给予学生公益社团更多专业的指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现代公益的内涵,对于有创造性的公益项目的想法,尽可能地给予资金、资源的支持。有了对学生公益社团全方位支持,大学生公益会做得更好。建立“学分制”考核评价系统。[5]有些大学生公益参与是停在表面上的形式主义,建立“学分制”有利于将大学生教育和公益结合起来,使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把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层层把关,确保大学生公益参与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3.政府方面

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培育与规范,政府必须准确定位,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法规制定、激励支持、监督评估是政府的主要职责。第一,政府应该切实完善在公益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出台政策以加强对公益组织的全方位监管,促使公益组织做好信息披露和公益资源合理使用的工作。第二,政府应该积极引导NGO组织的发展,而不是打压和放任NGO组织(目前多数NGO组织处于三不管状态,是法律地位上的非法组织)。对于NGO组织应该逐步放低门槛,给予其合法的地位和基本的政策支持。例如,可以积极发展区域性的NGO组织,同时分配到该区域的一指定部门监管,既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假借NGO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又可以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可以组建区域性的大学生高校公益联盟,促进公益资源的有效分配。政府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公益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制度等。

4.社会方面

社会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公益环境。第一,公益组织作为公益事业发展的组织与运作载体,具有扶贫济困、搭建爱心奉献平台、创造更大公共价值、坚守精神家园四重社会责任。公益组织要解决自身发展困境要从社会中获取资源。[6]公益组织可以从社会各界获得资源,从高层获得资金和管理人员,从底层获得实施的人力资源,大学生群体恰好能提供各个阶层的人力资源。公益组织应该充分利用所拥有的公益资源帮助他人,及时公布工作信息,自觉接受国家和人民的监督。第二,社会各界应该积极联合政府建立一套信用体系,并不断完善。当代社会公众诚信的缺失严重打击了人们的公益心,频繁的社会流动和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使得道德的规范作用只有在小范围内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只有人们树立起信用意识,强制的信用规范才能促进社会公众诚信的建立,从而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只有从大学生等知识分子群体开始。

参考文献

1 蔡勤禹.社会转型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 唐玮凌.NGO发展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路径[D].上海交通大学,2007

3 武晓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大学生慈善意识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07-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公益事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各种公益活动在助学、扶贫、帮困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但是社会公益事业存在的诸多缺陷,尤其是近年的“郭美美”事件、百色助学网等事件的曝光,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公信力和诚信度产生了影响。

我国青少年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度普遍较低,缺乏正确的认识。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现状,研究其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的意义,得出促进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对策。

一、青少年参与公益事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公益事业在近些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政府、企事业单位发起和主导的社会公益事业让青少年体会不到参与的满足感,青少年参与公益事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法规、法律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提出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公益理念,实现“中国梦”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号召,但我国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较为零散,目前主要的公益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救灾捐赠管理办法》《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办法》(财综[2008] 80号)等,没有形成体系,而且限制条款较多,不利于公益事业的长足发展。

(二)监管和监督不到位

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开展,政府部门、社会要双管齐下,这样才能确保顺利开展。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公益物资的使用情况,不公开,不透明,导致青少年对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产生质疑。

(三)缺乏支持

目前,很多公立和私立机构的大门,比如,社区服务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等,没有对公益活动敞开。大部分地区的学校也还未将公益精神作为促进青少年综合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再加上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公益活动从宣传到开展都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

二、青少年参与公益事业的意义

(一)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当前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呵护和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极少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仅能让他们锻炼身体,增加社会阅历,开阔眼界,还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参加公益活动,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也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能使青少年转变自我中心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参与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的国民修养和文明素质的体现,公益事业应该和工作、学习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积极参与,对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大对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维护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合法权益。学校应该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纳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大学和中学学生参加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拓宽宣传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的作用,进行正面宣传,在社会上弘扬正气,产生正能量,引起共鸣。同时,我们要注重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公益理念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点到面进行宣传,促使青少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三)丰富活动形式

发展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形式,比如,微公益,它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微博、微信作为公益活动的平台,将公益活动展现在青少年面前,参与更方便,效果更好。各大公益微博,还有积极转发公益慈善项目的明星微博,都成为青少年关注的热点公益平台。

促进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品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同时也对促进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虽然近年来,政府号召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公益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不足之处,鼓励青少年广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3)

据相关数据表明,青少年群体中有85%以上已经开通了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其中,有接近50%的学生通过网络途径参与过微公益活动的转发、讨论等。[1]虽然青少年对微公益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正深入参与其中的人数非常少。受传统公益诚信危机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只信任一些大型网站倡导的微公益活动,这说明微公益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弱,青少年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本文从微公益的内涵入手,首先,介绍微公益的特点及具体形式,增进青少年对微公益的理解并提供相应的参与途径;其次,介绍微公益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公益理念;最后,提出学校开展微公益活动的对策,引导青少年正确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

一、微公益的内涵

所谓微公益即微小的公益,指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强调聚少成多的公益行为。[2]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公益的传播进一步拓展到网络世界中,微公益的内涵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从微公益的传播渠道来看,微公益是指以公益网站、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为传播途径,由网民发起或响应的一种新型公益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公益价值和公益理念的传播,塑造人们的公益习惯。[3]

与传统公益相比,微公益有其独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微公益的“微”特征、低门槛、快捷性和多样性。微公益的“微”特征指其依托微媒介,以微小举动传递公益爱心,具有“四微”特征,即传播渠道微、参与内容微、参与主体微、参与目标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公益形式。“传播渠道微”,微公益以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为主要方式,通过“微”渠道开展微公益活动,快捷传播微公益。“参与内容微”,微公益从微小的公益做起,聚少成多,将无数微小的力量凝聚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参与主体微”,微公益的参与主体主要指向社会普通大众,其中包括大多数热心公益的青少年,这些普通大众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奉献公益爱心,传递着公益正能量。“参与目标微”,微公益的目标小而具体,简单可实施,主要针对的是具体的人和事,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微公益的“低门槛”指其倡导的从细微的小事做起,从一滴水、一粒米、一条朋友圈做起,“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能奉献”;微公益的快捷性指微公益以网络为传播载体,从而使得微公益活动的参与更加方便快捷;微公益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其内容形式上更加广阔灵活,有社交网站公益、微博公益、微信息公益、开放信息平台等,内容涵盖了社团活动、知识传播、环境保护、援助他人、青年服务以及慈善等。

同时,微公益的参与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按其组织运作模式可以分为线下微公益和线上微公益。

线下微公益主要立足于现实公益,如学校开展的爱心捐赠、爱心义卖等公益活动;还有,农夫山泉2001年实施的“一分钱工程”,每N售一瓶矿泉水从中提取一分钱支持北京奥运。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微公益的特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线上微公益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形式主要包括网站微公益、微博微公益以及微信微公益。公益网站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参与平台,使得更多青少年可以多途径地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成为公益活动的一员。腾讯网是我国首个设立公益慈善基金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基金会以支持青少年教育事业为主,开展助学兴教、扶困济贫等各种公益事业。腾讯以其强大的互联网运营实力向更多青少年传递公益文化和爱心理念,使他们通过网络更便捷地参与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新浪微博是青少年使用最多的社交网站,也是青少年参与微公益的主要途径。新浪微博开设有“微拍卖”“大爱清尘”“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60多个项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免费午餐”,如沃尔沃集团通过新浪微博发起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的号召,微博用户每转发一次,公司相应地就捐赠一元钱,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开放以来,许多公益活动纷纷进入微信,利用微信公益平台传递公益信息,开展公益活动。2014年,微信公益又增加了“感同身受”式的传播形式――众筹,微信众筹平台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轻松筹”,“轻松筹”基于微信朋友圈,以熟人之间朋友圈的相传,最终达到为筹款者筹款的目的。[4]“轻松筹”公益平台的出现,使得“众筹公益”成为公益活动的另一种新形式。

二、微公益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

青少年微公益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其自身都是双向受益的。对于社会而言,青少年微公益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传播了道德真善美和社会正能量,能够产生社会正效应,改善人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益现状;对于青少年而言,微公益活动的参与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笔者从这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对微公益的积极作用进行阐述。

(一)增强青少年的文化基础

青少年的文化基础主要体现在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方面。

1.人文底蕴

青少年通过参与微公益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底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人文情怀的培养,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以人为本的意识,懂得尊重、维护他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他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2.科学精神

微公益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促进其理性思维的发展,使其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同时,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以形成勇于探究的品质,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二)促进青少年的自主发展

青少年的自主发展主要体现在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两个方面。

1.学会学习

通过参与微公益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如微公益活动过程中具体参与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的优良品质,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形成一种信息意识,学会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网络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

2.健康生活

青少年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身心,有效地规划人生,促M其健康生活。同时,通过微公益的参与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懂得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其抗挫折能力。

(三)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

1.责任担当

青少年通过参与微公益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担当,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实践创新

青少年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劳动意识,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青少年问题解决能力,帮助青少年发现和提出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三、学校开展微公益活动的对策

微公益作为一种新兴的公益模式,在社会中存在的时间还不够长,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还不够深,一些青少年对于微公益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学校应该积极拓宽微公益的宣传途径,加强对微公益活动的宣传。首先,要在课堂和校园宣传中加强对微公益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微公益活动,认识到参加微公益活动对自己和社会的意义,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微公益的行列中。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渠道宣传微公益活动,让青少年对微公益活动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二)发挥教师的教育功能

青少年群体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价值修养还未成熟,容易受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教师在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作用以及方法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公益理念,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微公益活动;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将德育与微公益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三)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微公益活动的参与主体,因此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至关重要。青少年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也要热爱生活、热心公益,对新鲜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微公益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公益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同时,对于教师开展的各种与微公益主题相关的教学工作,学生要认真配合、积极参与,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学习微公益相关知识、参与微公益相关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微公益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建设充满公益精神的校园文化

青少年正处于学习阶段,校园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建设充满公益精神的校园文化显得至关重要。虽然课堂教学等外显知识对青少年有直接的教育作用,但“内在的人文精神素质比外显的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帮助学生立志铸魂,就是为学生一生打下了理想信念的底子”[5],而校报、校训、校歌等正是校园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传承,也是塑造良好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外显知识还是内在精神,积极向上、健康优良的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公益精神的培育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完善都有正面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国焕,李光明.微公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继续教育研究,2014(9):78-79.

[2]张兰君,何雯.微公益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影响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3):19-23.

[3]冯莹娇.微公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4]穆昊杰,施延吉.“轻松筹”的微信公益众筹之路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9):342-343.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0-0023-04\[作者简介\]李涤非(1992―),女,广东广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王琳(1963―),女,山东东阿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成为公益活动的坚实推动力量。而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直接影响其具体的行为选择。调查了解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动机,一是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认知程度;二是有利于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与评判大学生志愿者的行为表现;三是有利于端正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态度,培养大学生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一、调查描述

2013年10月11日,我们在广州市S高校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动机的问卷调查。我们确定的样本总量是20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9份。在被试中,有112位为女生,占59.26%;77位为男生,占40.74%。年级分布大一有48位学生,占25.40%;大二有54位,占28.57%;大三有68位,占35.98%;大四有15位,占7.94%;研究生有4位,占2.12%。

本次调查的访谈对象分为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学生、未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学生、公益活动的大学生组织者三类,每类访谈4人。被访谈的12位同学中,8位为女生,4位为男生;3位是大一的学生,5位是大二的学生,3位是大三的学生,1位是大四的学生;8位为来自文学院的文科学生,其余4位分别为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信息与光电子学院的理科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调查只在一所高校内进行,自然无法用之推断全国所有高校大学生公益活动参与动机情况,因为各高校的具体因素如公益性学生社团数量及规模、具体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等都会对公益活动情况有所影响。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基本情况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从事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在调查访谈对象中,有类似经历的占91%,没有类似经历的仅9%。在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同学中,有86.36%的同学愿意继续参加志愿服务,不确定的人数为13.64%。在没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同学中,愿意开始参加的同学有78.57%,不确定的有21.43%。而且在所有被调研对象中有89.36%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应该参加志愿服务。我们可以认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认可的。

(二)大学生公益活动参与动机的类型

1.以自我锻炼自我提升为目标的心理动机

(1)获得赞誉或认同

这类动机具有两个层次。属于较低层次的动机是渴望获得荣誉和称赞。笔者调查广东S高校的数据显示,36.5%的同学非常同意“成为一名志愿者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可以获得荣誉或他人称赞”。属于较高层次的是渴望被认同的动机。访谈中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确实期盼获得赞许,具体如图1所示。

图1为获得荣誉或他人称赞参加公益活动(2)亲和动机

这是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共同合作,建立友好关系的内心欲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想要缓解孤独感的动机。这是其中的较低层次。在当前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很多大学生都会有“郁闷”,“孤独”的感觉。在接受采访时有很多同学表示:“平日里除了上课之外,其余的时间太无聊了,不如去参加公益活动来打发时间。”

二是希望与他人一致的动机。从众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心理。在公益活动调查问卷中,有58.2%的同学基本同意“我是受朋友或同学的影响才去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具体如图2所示。

图2受朋友或同学的影响参加公益活动三是渴望从团队中获得归属感的动机,这属于较高层次。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扩大了交往范围,结识了具有相同价值观的新朋友并建立了深厚情谊,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如图3所示,有96.3%的同学非常同意或基本同意“参加公益活动可以从团队中获得归属感”。

图3渴望从团队中获得归属感而参加公益活动(3)获得成就动机

获得成就动机就是对成就的欲求。一是向自我挑战,不断追求成功的动机。要处理好专业学习、校园活动和社会兼职的关系,在大学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有调查对象说:“参与公益活动就是想挑战这种学习、生活和工作不易兼顾的难题”。“优秀的人总是有能力把一切事情都处理好。所以我想挑战自己,向优秀的人靠拢,从而获得成就感。”

二是期望比肩优秀者的动机。当代大学生群体渴望被贴上“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热心公益”等佼佼者的标签,而参与公益活动便成为他们获得这些标签的绝佳机会。调查中有70%的学生有意愿想成为优秀的志愿者队伍当中的一员,如图4所示。其中有同学表示:“许多公益活动都会严格选拔志愿者,被选上的都是比较优秀的,我也渴望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

图4渴望成为优秀团体的一员而参加公益活动三是探寻人生意义,实现社会价值的动机。调查显示,95%的同学基本同意“参加公益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如图5所示。

图5为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人生价值参加公益活动2.以义利观作为选择动机

(1)利己动机。这是一种追求和满足个人欲望和要求的心理动机。一些大学生明确表示参与公益活动就是为了追逐快乐的心理体验,也有人希望有利于自我锻炼和自我提升。调查中有70%的志愿者表示“参加公益活动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有95.8%的同学完全或基本同意“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增进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感”,如图6所示。

图6为增进自身的快乐和幸福感参加公益活动(2)利他动机。其中一种是服务他人的动机。调查中有高达94%的同学完全或基本同意“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帮助到他人,为他们排忧解难”,如图7所示。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5)

高校工作其中的一项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公益素养,这对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不断涌现,各大公益活动都有大学生的参与,这对他们个人和社会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大学生投身公益在提升他们的公益素养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现代文明的发展,社会和学校为大学生参与公共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鼓励他们投身公益,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大学生志愿者永远活跃在公益的第一线。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但是,我们同样也要看到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大学生公益素养普遍不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状及其培养进行探究。

一、公益素养概述

(一)公益素养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目前,学术界对公益素养没有进行明确的解释。但是,从公益活动中不难看出,公益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掌握公益知识;二是熟知公益过程和方法;三是公益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概括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公益素养是指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而不断地拓展公益知识并从中获取正确的公益价值观,进而在公益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能力和品格。

(二)大学生公益素养

大学生公益素养则是大学生在公益活动中通过对公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探索出的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它的具体表现为公益活动中的能力和品格。一个真正具备公益素养的大学生,就应该具备形成正确的公益认识、热切的公益情感、端正的公益行为、过硬的公益能力和坚定的公益意志这五个公益素养中的基本要求。这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公益活动中培养公益能力和公益品格,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公益素养。

(三)大学生公益实践

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由大学生发起或参与,以利他为内容,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指向的一种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是服务社群的一种方式,也是大学生观察和研究社会的途径。经由这一渠道,有利于大学生把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服务之中,拓展了青年大学生的视野,也为社会公益事业带来了新的动力。

(四)大学生公益实践的属性

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利他性、学习性以及多方联动性等多重属性,体现了青年学子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改善社会的良好愿望。其中的自愿性指的是大学生自愿参与公益活动的举动,也就是说参与公益活动要以学生的自愿为前提;社会性是指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是在社会领域践行,其活动平台是在社会,服务对象的指向也应具有社会方面的特征;而利他性是强调公益活动不以私利为目的,而是以更多人的公共好处为目标;最后的学习性则是在说大学生在公益活动中,把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现实中加以应用,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二、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状

(一)对公益知识知之甚少

根据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的大学生了解当下新提出的“新公益”的理念,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对这个概念知之甚少,甚至还有一无所知的。还有,他们对公益知识的了解大部分来源于学校的公益信息活动网站。开展公益活动也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组织的捐赠衣物,无偿献血等活动,通过其他途径参与的很少。此外,大学生也几乎不了解与公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大学生公益知识的掌握不全面,更有的大学生认为所谓的公益是要以牺牲学习时间为代价的,因此,他们就减少花在这些课外活动上的时间。这就导致了他们对公益活动完全提不起兴趣。

(二)缺乏公益情感、公益意志不坚定

大学生的公益情感反映的是大学生对公益的心理体验,公益情感影响着大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看法还有他们参加公益活动时的兴趣。它常常表现为“爱公益”“恨公益”“冷公益”等行为。“酃益”是指热衷于公益,认为公益行为可以帮助他人并为社会做贡献,这是积极的公益情感;“恨公益”是指完全否定公益的作用,认为公益行为不但费事费力,而且还有损个人的利益,从而表现出拒绝参加公益的行为,这是一种自私的公益情感。“冷公益”主要是指对公益采取漠视的态度,觉得公益是有钱人和有关公益机构的事,认为公益与个人无关,觉得参不参加公益无所谓。在公益活动中常常采取懈怠的态度,即使偶尔参加也跟随大流,毫无自觉性可言。 就大学生的公益意志而言,他们刚开始报名参加公益活动只是为了图新鲜,但是报了名后发现,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参与,参与公益活动既费时又费力,得不到什么利益上的回报,所以半途而废的志愿者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公益意志不坚定,也是没有办法完成公益活动的。

(三)公益能力弱、公益行为出现偏差

大部分公益活动都是以公益团体的形式参加的,但是,大部分志愿者指出,团体活动时,团队协作能力存在明显的欠缺。这就造成了公益能力明显不高。此外,学生在进行公益行为的选择时,主要都是以捐赠、献血、助教、爱老等作为活动内容。但是,由于这些活动在完成时受大学生自身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因此,在完成公益活动时缺乏一定的行为自主性,真正实施起来是会造成行为偏差的。公益行为是公益素养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公益实践的能力上。所以,公益行为的偏差或公益能力的不足都是造成大学生公益素养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加大对公益知识的宣传,让大学生对公益知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要让大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并对公益培养一定的公益能力和品格,这必须以学生对公益知识的认知为前提。如果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公益,那又何来的参与公益呢?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公益认知是基础。这就要求社会和高校注重对公益知识的宣传,丰富公益知识的宣传渠道,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书籍、杂志、网络等对公益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二)培养大学生的公益情感,帮助他们坚定公益意志

列宁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这说明公益情感在公益认识向公益行为的转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益情感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人们公益认知的发展,从而帮助大学生产生自觉的公益行为。因此,应该帮助大学生培养“热衷于公益”“爱公益”这样积极的情感,让他们在公益活动中积极参与,把公益行为当做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有意义的活动,从而积极投身到公益活动中。从培养坚定的公益意志来说,应该帮助大学生培养坚定的公益意志,让他们明白做事贵在坚持、贵在持之以恒,保持自己的热情,遇事不退缩。这些都是可贵的公益意志。增强这些意志品质有益于养成坚定的公益意志。

(三)培养大学生公益能力

从大学生公益素养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公益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团队合作能力弱、协调能力不足、办事效率低等方面。学校或学生自己在培养公益能力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欠缺的方面着手。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组织能力,积极动员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向正式的公益机构学习,不断提高大学是公益活动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学校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应该增加与公益素质有关的内容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发展人的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通过学校素质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公益素质是切实可行的。所以,应该通过对学生公益素养的培养,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肩负起以后回馈社会的责任感。今天的大学生在未来会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因此,在校期间就应该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公益的种子,是未来这颗种子以后能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学校增加公益素质的教学内容,能够引导大学生提高公益认识、增强公益情感、坚定公益意志,更好地践行公益行为,从而服务社会。这不但使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公益素质。

四、结语

大学生作为未来公益事I的主力军,对未来的公益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养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良好的公益素养能帮助他们在公益事业中更好地发挥自己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学生的公益素质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也可以带动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促进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钟一彪.《大学生社会公益实践探讨》《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第1期.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6)

大学生公益素养培养是高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公益素质的提升正通过各种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劳动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我们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公益素养调查,调查涉及对公益的了解、参与情况及对公益事业的期望和建议等。

一、高校学生对公益事业的观念行为

1.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度

在对392位泰州高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同学有80%,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则有20%。另外,在对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学生中调查得知,每周关注公益新闻,积极找机会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所占比例只有3.7%,每月固定时间参加的则占7.5%,而有88.8%的同学认为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公益活动才参加。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对公益活动不热衷。但是,从关注公益活动的积极度上看,现今的大学生仍缺乏热情。

2.泰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能力

在对上述392位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在以捐款为参与公益的形式中,88%的学生能捐款1-50元,能捐51-100元的同学有11%,极少数能捐100元以上的金额。调查学生们对自身参与公益事业的能力的认知时,31.5%的学生认为自身在公益事业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认为自身能力有限。可以看出大学生限于自身的经济能力。

3.泰州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渠道

对于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学生,有71.5%的表示曾经通过现场捐赠的形式参加,有27.7%的通过手机、银行、网络等方式捐款,有13.8%的加入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机构,50%的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与义卖义演等公益活动,7.7%的则表示通过其他途径参加。

4.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认识与态度

多达9.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社会上有哪些公益机构与活动,大部分学生,占68.5%只知道1-3个公益机构活动,了解5个以上公益机构活动的学生只有10%。这说明了大部分同学对公益事业的认知存在着不足。

二、高校学生产生这种公益事业观念和行为的原因

1.个人因素

(1)大学生的能力有限,这与家庭经济来源有一定程度的关系。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是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都是消费一族,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参与公益事业的行为与观念。

(2)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到其参与行为与观念。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现状、参与途径等信息了解甚少,并且极少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的发展。

2.社会影响

(1)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渠道单一。目前社会上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比较少,只有捐款、志愿者等,无法调动公众参与到公益活动的热情。特别是在学校的大学生,学校只是偶然组织参与公益活动,校园宣传不足,缺少参与公益事业的渠道,难以调动大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2)社会的诚信度缺失。当今社会出现许多“伪”穷人,他们原本能够自食其力,不需要帮助,但却欺骗公众捐款,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捐款持怀疑态度。公益透明度不高,对捐款的使用情况、流向不明确,导致大学生对公益事业诚信度的缺失以及公信力的下降。

(3)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社会上的公益机构数量不多、质量不好,内部组织建设不规范,效率低下,缺少有效的管理,导致大学生不敢投身到此类的公益事业中。

(4)政府重视程度不足。现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在监管程度上存在不足。因此,关于公益事业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无法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

三、对发展高校学生公益事业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及原因分析,作为高校应逐步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公益观念意识,使大学生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

1.学生自身角度

大学生需要增强自身的公益意识,积极主动关心公益事业的发展。大学生进行公益的方式不止捐款一种,例如,参加网上公益机构、进行义演义卖活动、加入社会志愿者团体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大学生可以做到的较为便捷可行的公益方式。大学生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做到节俭,学会理财,并把其中一部分投入到帮助他人的公益事业中,以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尽早背负社会责任。

2.学校角度

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公益的平台,做好宣传,给予当代大学生充分地参与公益事业的渠道,调动大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

目前大学生公益现状并不乐观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平台给其发展,学校及校内的社团组织应在全校倡导人道主义精神,鼓励党员及学生干部带头参加红十字会、公益总会等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推动形成良好的公益氛围,促进公益事业在校园中的发展。

同时,在校内形成公益光荣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采用标语、海报等鼓励形式,在校内传媒大力宣传,营造公益氛围,宣传公益的本质意义,塑造大学生对公益的正确理解。

3.社会角度

社会上的公益机构应该努力吸收大学生这一阶层,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发展做贡献。当今社会诚信度缺失是一大问题,公益结构应首先提高自身质量和诚信度,让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其安全性、有效性有信心,应做到捐款使用、流向情况公开透明化等。

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对社会和其个人都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着现代文明和人道主义的发展。社会和学校应该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氛围,让当代大学生继续发扬公益事业,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借公益的火把温暖世界。

参考文献: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7)

一、公益教育在学校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学校领导虽认同公益教育,但依然缺少开展机会

从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对11所学校校长、书记的走访调查中可知,学校领导层面对公益教育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解释他们对公益教育的理解:

现在大家都在嚷嚷素质教育,可是真正给孩子提供素质教育的机会场合不是特别多。要让学生学会担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公益教育很重要,可以赋予雷锋精神现代意义。

从以上对调查走访学校领导的情况看,学校领导层面基本上都认同公益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从调查访谈的情况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一方面,学校缺少公益教育的途径和机会,较少开展公益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和评价机制的单一性,学校事务的繁杂导致公益教育活动顾不上或者没有主观意愿去开展公益教育活动。

2.学校虽有公益教育基础,但一直缺少系统课程模块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从11所学校的调查访谈中得知,学校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教育基础。比如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以及3~6年级的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对公益教育都有所涉及。除此之外,在少先队活动和一些日常教学活动以及春秋郊游中都有一定的公益教育内容。但在学校里,虽然存在着公益教育的基础,但一直没有系统的公益教育课程模块,公益教育被碎片化、分散化地融于学校的个别课程和非教学活动中。

3.学校虽有涉及公益教育的课程,但缺少体验式实践

从国家层面来讲,我国学校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培养,这无疑就是公益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开设有相应的品德教育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课程多注重的是知识化取向,缺少体验式的实践活动。而且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学校的活动形式单

一、缺乏新意,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性难于激发出来。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育活动往往注重说教,缺少体验式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学校之间公益教育基础差异大,并缺少良好的社区互动

从调查走访的11所学校来看,各个学校之间的公益教育基础差异很大。一般来说,重点学校、国际私立学校公益教育的基础条件较好,公益教育活动设计新颖,能够寓教于乐,老师能够积极地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有策略地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和体会。对于这些学校开展的公益教育活动,虽然获得了家长较高的支持度,但依然没有有意识地与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活动范围之内,缺少与社区的合作与互动交流。

5.学校师资配备力量各异,公益教育实践活动参差不齐

由调研数据资料可知,各个学校综合实践课的专职教师比较缺乏,多数为兼职教师,从具体调研的10所小学来看,仅有4所学校具有专职的综合实践课教师,其他几所学校缺少综合实践课的专职教师,一般都是由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师,但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课教师有一个重要问题:一旦学习任务重或者遇到竞赛考试之类的事情,综合实践课时间就成了首先被挤压的课程,难以有效开展公益教育实践活动。

在调查中,具有专职综合实践课教师的学校,他们的公益教育实践课程要好得多,而且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在公立小学一般都设有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德育教师,他们会发起一些公益教育类的活动;而在重点学校和国际私立学校,这方面的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配备良好,公益教育活动类型丰富多样。

二、公益教育在学生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学生虽具有广泛的公益实践经历,但公益活动类型少调研发现,90.53%的学生都具有公益实践经历,只有9.47%的学生没有参加公益实践活动。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公益实践经历,但从他们参与公益实践的经历来看,大多局限于“捐钱捐物”和“环境保护”,“捐钱捐物”占到了他们公益实践的78.5%,“环境保护”占到了53.91%,其他类型的公益实践经历所占比例较低,“参加过志愿活动”占到了17.77%,“社区劳动”占到了27.45%,“慰问性活动”占到了7.08%(见图1)。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虽具有广泛的公益实践经历,但参与公益实践的活动类型较少。从学生参与较多的公益实践经历来看,“捐款捐物”和“环境保护”多具有集体性、仪式性的特点,这说明学生参与的公益实践经历,多是学校或社区集体组织的,而以学生个体主动参与的公益实践活动较少,同时也说明这种公益实践是集体行为的结果,远非个体公益意识使然。

2.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机会少,缺少可持续性

虽然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到,大多学生都有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经历,但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比较少,通过对2011年学生参加社区公益实践活动的次数看,学生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这主要是社区每年提供的公益教育实践活动次数较少,从调研数据来看,40.1%的社区一年中只开展1~2次公益实践活动,41.4%的社区一年之中开展次数也只有3~4次,甚至还有5.1%的社区一年之中没有开展过公益实践活动(见图2)。由此可见,社区公益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频率。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通常都是出于社区方便的考虑,多一些临时性的、便利性、传统性的公益实践活动,缺乏公益实践活动的持续性和连贯性。

3.学生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频率较低,缺少系统化的供给平台

调研数据资料显示,学生参与公益教育的频率较低,每年1~2次的占13.2%,每学期1~2次的占25.1%,每月1~2次的占17.7%,还有31.7%的学生对自己参加公益实践活动的频率不清楚,只有12.3%的学生认为他们每周能参加1~2次的公益实践活动(见图3)。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频率较低,主要是在寒暑假参与公益实践活动,在上学期间,学生们迫于学习的压力,很少有时间参与公益实践活动,在这期间,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都缺少公益教育实践活动的供给,缺少公益实践活动日常化、系统化的实施空间和平台。

4.学生对公益实践活动的认知存在狭义理解

从调研资料的数据来看,学生对于公益实践活动并不陌生,一说到公益,88.9%的学生认为就是“捐款捐物”,87.9%的学生认为是“看到滴水的龙头及时关掉”,79.3%的学生认为是“秋游时随手带走垃圾”。从这些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对公益都具有较好的认知,当然也有3.5%的学生认为“把作业借给同学抄”就是公益,很明显地看出,极少的同学对公益的认知还存在着偏差(见图4)。

三、公益教育在家庭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家长对公益教育的认可度、支持度较高

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通过对来自不同学校学生的不同职业的家长的访谈以及家庭调查问卷所得数据来看,家长对公益教育持高度认同和支持的态度。这些家长包括大学教师、警察、记者、全职妈妈、工人以及来京务工人员等,有37.7%的家长认为“很有必要”开展公益教育活动,有55.1%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公益教育实践活动,6.3%的家长认为“一般”,认为“没太大必要”和“没必要”的家长两项合起来也不到1%(见图5)。这说明,99%以上的家长对公益教育表现出普遍的认可和支持。

2.家长对社区公益活动参与有限

在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中,通过对过去一年家长参与情况的调查发现,只有8.9%的社区认为家长“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38.9%的社区认为家长只是“有时参加”,29.3%的社区认为家长只是“偶尔参加”,还有18.5%的社区认为家长“很少参加”,4.5%社区认为家长“从不参加”(如图6)。这说明家长对社区组织的公益实践活动的参与上非常有限,远未能适应和满足公益教育实践活动对家长参与的要求和标准。3.家长与学校互动较好,与社区互动较少

公益教育是一种联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机制,调查发现,家长与学校的互动较多,多数家长主要是通过家长委员会这种志愿组织与学校互动,而且沟通形式多样,既有面对面的沟通,又有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平台的电子沟通,如博客、学校信息平台,短信、电话和飞信等进行沟通互动。

但家长与社区的互动较少,可以上家长基本上很少主动去和社区进行互动,即便社区组织了青少年公益实践活动,家长的参与度也很低。

四、公益教育在社区层面的现状与问题

1.社区开展公益实践活动主题单一,次数少

社区所开展的公益实践基本上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的,而且其主题往往就是一些常规性主题,通常就是社区劳动、环境保护、安全教育之类的主题活动,孩子们每次参加社区公益实践活动总离不开这样的主题,缺乏公益实践活动的创新主题与形式。调研发现,74.5%的社区开展过社区劳动,73.9%的社区开展过环境保护活动,65%的社区开展过安全教育活动,43.95%的社区开展过健康教育活动(如图7)。可以看出,几乎大部分社区开展过的公益主题活动都离不开这些常规性主题。

2.社区与学校互动合作少,缺乏硬性制度规定

当前参与社区服务是学校社会实践课的一种评价制度,教育部与北京市教委均将社区服务和实践纳入到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的相关安排中,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保障其实施效果。但从调研情况看,这一制度的运行并不乐观。尽管参与社区服务是学校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指标,但对社区来讲,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项事务,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由于缺乏硬性的制度规定,因此二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学校安排的社区实践服务活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总的来讲,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公益教育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性有着较强的认同感,三方都非常重视公益教育,都曾不同程度地开展过相关的公益教育活动,这说明公益教育在我国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当前我国的公益教育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公益教育一方面缺乏公益教育的专职教师,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独立系统的课程安排,公益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家庭虽然能够认识到公益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家长把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的意愿寄托于学校,希望学校能够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活动,家长只是停留在配合参与的层面,并没有主动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公益教育活动虽然是社区教育方面的一个内容,但是多数社区往往由于事务的庞杂,不重视或忽视公益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调查中发现,虽然学校、家庭和社区都有合作互动的意愿,但在现实中并没有达成很好的合作互动意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教育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公民教育与服务学习[J].教育探索,2012,(10):20-22.

[2]王世伟,黄崴.透析服务学习对公民教育的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2009,(10):21-25.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8)

一、公益教育的概念

(一)公益

顾名词义,公益就是大家受益,社会受益。“公益”一词是一个外来词,在我们传统的汉语言体系中并没有“公益”这样的固定用法。19世纪末,首先是日本人用来译西语中Public Welfare(公共福利)一语的,后来它又为汉语所沿用,“五四”运动后才出现,国内最早“公益”一词见于鲁迅的《准风月谈・外国也有》:“只有外国人说我们不问公益,只知自利,爱金钱,却还是没法辩解。”其意思是“公共利益”。“公益”是缩写,侧重于“公共”这一维度。具体来讲,“公益”是指社会个体走出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通过参与、合作等途径在改善社区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个体力量,创造公共利益的过程,进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教育

“教育”一词,我国古已有之,通常可以追溯到孟子所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原意是“教之、育之”,并不是一个词。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通过长者施加影响,做出榜样示范,让学生学习、仿效和觉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西方的“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本义为“引出”或“导出”,即教育者引导儿童的固有本性使之完善和谐发展。虽然中西方在教育上的含义侧重不同,但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具体来讲,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是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三)公益教育的概念

通过“公益”和“教育”的解读,不难理解什么是公益教育。广义上,公益教育就是一切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和福祉的人的完善和发展过程。狭义上,公益教育是通过公益

生活的教育。这里所说的公益教育是指狭义上的公益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教育研究所是这样定义的:“公益教育就是通过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正规和非正规等教育途径,从小提高孩子的公益意识,培养孩子的公益行为与能力,让他们从自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到改善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公共事务中来,从而树立起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其核心是,通过公益生活的参与,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关心社会,并积极负责任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公民价值观和良好的公民素养。

二、公益教育的内涵

公益教育是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服务实践整合,通过多元化、体验式的学习经历,采用学习和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素养公民意识。公益教育既注重社会实践服务过程,又注重知识学习过程,既满足社区的实际服务需要,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既关注社会基本价值,又关注社会发展问题,既促进学生的积极社区参与,又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互动协作教育。可以说,公益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参与――公益教育的必经途径

参与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公民资格教育的核心概念。公益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为学生参与社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有目的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在参与中享受到体验学习、快乐学习、服务学习的乐趣和,更好地完成和享受社会化过程。在公益教育中学生的参与经过这么几个阶段:学生由不理解意义的不完全参与到成人指导下的参与,再到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独立发起、执行参与社区事务服务计划,从而实现真正的参与,明白参与的内容、目的、理由和自己在社区的作用,促进学生对某些价值的认同和对社区的归属感,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民主技能、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公民。没有参与经验的学生对社会事务认识浅薄,对社会承担感不足;反之,有参与经验的学生对社区事务,甚至政治发展都有一定的认识,愿意参与社区,愿意做出承担。可以说,公益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终身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是为学生创造发展技能,培养多视角思考的体验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履行作为公民的个人权利和责任,而且也使其深深感受到他们的社区参与是与地方的、国家的发展命运紧密相连的。

公益教育不仅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且是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的有机协调参与机制实现的,但参与不是无限制的自由发挥,而是一种有责任的参与。公益教育正是通过青少年有效的参与社区事务服务与管理,增强其服务社会的感性认识,体验社会服务的乐趣,提高社会服务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行为。公益教育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增强学生的民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合作――公益教育的保障基础

公益教育不仅是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多方合作互动教育,更是公益教育小组成员彼此尊重、发挥优势的合作学习。在公益教育活动中,活动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一个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行不同而明确的责任分工,将发挥个人知识技能和集体目标的达成有机结合起来,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中,鼓励学生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一起学习,在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可以说,公益教育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契机与平台,学生通过公益教育活动学会掌握与人合作和解决冲突的技巧,公益教育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保障了公益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公益教育活动质量。

从另一个方面看,公益教育活动离不开学校、家庭、社区、政府等的支持,更是一种社会范围内的合作教育活动,拓展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将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形成一种全社会重视孩子的教育氛围,进而形成一个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合作学习、合作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服务――公益教育的核心价值

公益教育是一种适应社区真实需求,融学校知识教育、家庭生活教育和社区实践教育于一身的服务教育,是一种将服务与课程紧密结合,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组织社区切实需要的服务活动,促使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并在服务中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效能感,让学生自己能够真切体会到自己参与和解决社区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有责任帮助社区的。在这种服务体验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得到加强,能量感和自信心得到提升。

公益教育实际是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公民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深切认识到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有更为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服务教育和社区生活服务教育等,让学生能够从以服务为核心的公益教育中更真实、更直接地体验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公益教育在实践过程别强调学生的服务体验,通过对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服务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四)反思――公益教育的关键环节

反思即反思自我价值、去伪存真、重构自我、推陈出新的创造过程,是公益教育的关键所在,并贯穿公益教育过程的始终。反思不仅仅包括公益教育活动后的反思,公益教育活动前和过程中的反思也极为重要,学生可以将自己以前的经验和公益教育活动中的经验对比反思;还从同伴那里学习、不断提出问题、获得反馈,并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回顾自己参与公益教育的全过程,对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等等。有效的反思活动是将体验服务与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建立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书本知识之间的联系,持续不断有规律地反复反思,不断扩展自己对获得的经验进行再思考,可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总之,通过反思,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有效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促其公民责任感的形成。

(五)责任――公益教育的目标取向

公益教育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重视学生体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其核心是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关心社会、积极而负责任地参与社会事务,以发展社会为己任。公民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所强调的一种基本公民意识,是由公民资格所赋予的、并与此相适应的从事某些活动、完成某些任务以及承担相应后果的法律及道德的自觉认识活动。加强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不仅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呼吁。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的密切配合。公益教育就是培养青少年责任意识、责任行为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人,培养具有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合格公民。

三、公益教育的特点

公益教育是融理论学习与实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于一体,参与各方互惠的教育学习过程,具有其自身特点。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合作互惠的教育活动。在公益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区为了孩子的培养,都担负起了教育的任务,将学校教育拓展到家庭、社区和社会,这不仅有助于全社会教育意识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拓展视野。在公益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地体验学习,学会发现社会问题,关注和分析社会问题,并最终学会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培养其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学生、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参与各方相互协调、合作互惠。学生在公益教育活动中,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实践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并对社区(社会)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家庭在协助孩子参与公益教育的过程中,有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加强了亲子沟通,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孩子的成长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障碍与困难,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在参与公益教育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密切联系,拓展了学校教育资源。社区在为学生提供服务机会的同时,获得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满足了社区需求,促进了社区发展。公益教育活动将家庭、学校、社区整合为有机的教育体系,发挥了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并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知识教育与服务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是将学校知识教育与社区服务教育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载体。公益教育是结合社区需求,针对学校教学目标要求,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种教育活动中,学生通过社区服务,发现问题,运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分析问题,发挥学生集体智慧,沟通交流、协作互惠,激发灵感,不断创新和提高能力,最终达到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满足社区需求,增强社区认同感。另一方面,学生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与不足,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到,在公益教育活动中,知识学习和社区服务的辩证关系:知识学习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社区服务提升知识学习。社区服务始终以知识学习为目标,注重社区服务对知识学习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社区服务体验。公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既能培养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三)自律教育与他律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是将公民资格的内在品性修养与外在制度安排的融合教育,是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根本路径,是联系自律教育和他律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有机地将自律教育和他律教育统一起来。在参与公益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个体在与同伴的交流、协作和互动中。首先,要受到来自同伴之间的信息刺激和反馈,相互影响,相互提高,得到来自外界的他律教育;其次,每个学生个体在公益教育的过程中又有着自己的空间平台,通过自己的体验服务,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获得,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品质,即所谓的自律教育,但这种自律与他律教育的统一,是需要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共同熏陶和塑造的。公益教育不仅可以把学生的内在自省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可以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整合起来,互动协调地培养和促进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价值教育与反思教育的统一

公益教育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并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社区需求问题,切身体验不同人群和个人的现实需要,增进对社会结构和发展进程的认识及一系列价值观的发展,可以培养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公益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之间的沟通协作,增进对尊重、团队协作等价值的认识,可以培养其参与意识、集体责任和对纪律规则的自觉服从,促进学生形成一种有意义且富有责任感的价值态度结构。

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有责任感的价值态度的形成,有赖于贯穿公益教育活动过程始终的反思教育。公益教育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强调社区服务体验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反思和老师、家长及社区人员指导下的反思。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服务经历进行总结思考,分析其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另一方面,通过分享每个小组成员的心得体会,进行集体反思。除此之外,老师、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反思,帮助其找出存在的问题、解决疑惑,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新诠释和定位自己,明确自己追求的方向,进而完善人格、充盈人生意义。

公益教育是一种蕴含价值教育与反思教育、通过社区服务实践渗透价值教育、通过不断反思提升自我价值认识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育活动,是价值教育与反思教育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留冈幸助.慈善问题.东京警醒书社,1898.12.

[2]许瑞芳.比较与启示: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9,(6):83-87.

[4]Lynette R. Goldberg C M R A. Active Learning Through Service-Learning[J].Communication Disorders Quarterly,2006,(1).

[5]Lori V,Alexander paring the Effects of Community Service and Service-Learning[J].MichiganJournal of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2000,(1):25-34.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9)

一、活动背景:

小区本是居民居住的大家园,而现如今环境问题严峻,小区内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物业管理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小区内居民日常的生活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长江社区认真执行南岗区“1536”发展战略,谨记城市管理“洁净如家”的奋斗目标,对此长江社区倡导洁净、宣扬洁净,势在必行。所以长江社区的工作人员将对小区进行了一次环保清洁活动。

二、活动目的:

1、解决小区内环境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宣传南岗区城市管理“洁净如家”的奋斗目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卫生的队伍中来。

3、在活动中提高自身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加强社区成员的相互沟通、理解,形成一种团结互助、上进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主题:

绿色和谐社区

四、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的选择

长江社区活动地点:信恒小区庭院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1、清扫地面垃圾及丢弃在绿化中间的白色垃圾。

解决方法:用大扫把直接清扫入垃圾箱,拾取绿化中间的白色垃圾扔入垃圾箱。

2、清除广告纸,牛皮癣(主要集中在楼道出入口,楼道扶梯,下水管道,路灯柱及墙面等地)。解决方法:不易撕去的用小铲子铲去,易撕去的直接用手撕,以减少对墙面表层的磨损。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二

走进社会生活,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获得生存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为此,我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根据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赢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全面推进社区公益活动的实施。

二、社区公益活动的目标

1、学生能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公益活动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区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

四、社区公益活动内容

社区公益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公益活动是一种义务的、志愿性的活动,如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贫困活动等。其内容可包括:

1、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敬老服务、社区学校的辅导、社区科技活动、科普宣传、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社区文体活动。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地领养工作、美化工作等。

3、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参加助残帮困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植树节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等。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学校由政教处和团总支负责对社区公益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由班主任负责对班级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进行动员、组织。

(二)活动形式

社区公益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安排须征得家长同意,每个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

(三)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感悟生活的过程。

2、落实活动规范,要保证严肃性和真实性。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做到任务、实践点、指导人员、责任人四落实。在社区公益活动结束后,要注意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原始纪录,保存好材料。

3、注重态度考察,重视过程体验,重在考察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和真实体验。

4、学校在组织社区公益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可结合子女的身体情况给学校以特别提示,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社区公益活动的情况下,校方可提供其它更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

5、社区公益活动开展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量力而行,讲究诚信。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三

一、活动主题

活跃老龄,乐在创新

二、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活动背景

“活跃老龄,乐在创新”社区老年人系列公益活动源自北京邮电大学“关爱老年人智慧设计国际交流项目”。本项目为期两年,目的是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和适合老年人的服务和产品。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也是最了解老年人需求的群体,故项目组发起一系列在社区的老年人公益活动,邀请老年人同科研人员、设计师一起,探讨科技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活动目的

通过科研人员、设计师、老年人以及服务老年人的社区工作者一起讨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发现老年人的创造力,输出新的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以及对现有产品/服务的改造意见,探索四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活动意义

老年人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探讨老年人的需求和解决方法,是一种老有所为;活动的形式轻松愉快,有设计师、大学生共同参与,实现不同群体之间和代际之间交流,是一种老有所乐。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0月

活动地点社区

四、活动基本考虑

每次活动以社区提前通知、自愿参加为主。分户外和户内两种场合。

户内活动,以茶话会、互动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的持续时间在1——1.5个小时为佳,不宜超过2个小时。

户外活动,以随机的谈话为主,同每个人的交流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需备有小礼品。活动要主题明确,材料齐备,活动介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给参与活动的老年人颁发“活跃老龄·乐在创新:老有所为志愿者”证书。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方案

2.社会公益活动方案

3.社会公益日活动方案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10)

在高校开展校园环保公益活动,目的是要让学生形成浓厚的环保意识,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各项公益事业,作为全社会公益活动的一类,突出环保相关内容的运用,更好地让学生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增强其组织能力、环保意识、社会担当等方面的素质。

二、高校环保公益活动的现状分析

1.服务质量不够高,参与意识不浓厚

在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中,m然举办了一些大型的环保公益活动,比如校园大扫除、城市环保宣传、自然环境保护等,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中不能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管理,在具体组织上没有深入,因此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并且,由于环保公益活动组织方面不严密、大学生参与意识不浓厚,有些环保公益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导致有些环保公益活动走向形式化,环保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造成环保服务的整体质量不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强,缺少系统化的培训,不能促进整个公益活动的整体效果实现。

2.资金支持不足,参与热情不高

由于环保公益活动的组织需要一定的资金,在活动开展中,学生不能自发进行资金的筹集,因此,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开展高校环保公益活动主要依靠政府的帮助,政府资金拨付相对较少时,不能全面满足高校环保公益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无偿性的公益活动,还需要学生会组织、社会团体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在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背景下,有时候难以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与企业、社会等之间的联系很少,没有深入企业发展的综合实际情况之中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保公益活动在大学校园的全面开展。

三、校园环保公益活动对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整体价值

1.培养社会担当的责任感

通过开展多渠道的环保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全面了解环保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培养出敢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其中,最关键的是,在具体活动的组织中,对涉及环保工作中的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节约意识、低碳出行、空气质量控制等方面,从自我做起,并在积极宣传组织的过程中,加深自我的社会责任感,并细化到具体的环保意识培养中,在课程学习、生活管理、主人翁意识等方面,构建多角度的认知,多渠道的践行等,在参与环保活动的过程中,为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思考,并指导与影响周围的学生,发挥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品质

通过在校园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主动融入到参与社会活动之中来,并在活动的开展中,形成良好的组织、策划、宣传等能力,在人际沟通、环保知识等方面的素养上,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在正确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上,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自己,可以将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增强自我感知能力,并加深社会环保、社会贡献等方面的素质。通过亲自参与环保公益活动,接触并体验校园中接触不到的内容,由此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增强大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适应能力。并且,对于大学生自身内在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促进大学生在学好综合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社会的了解,懂得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激发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载体

在高校开展多方面的环保公益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各个不同环保公益项目的组织,形成系统的实践教育模式,在丰富学生业余时间的基础上增长其见识,并且也是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手段。

在环保公益活动的开展路径中,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亲身体验世界,了解社会,在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无意识的提升,在陶冶情操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环保公益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主观能动性,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与环节,使学生可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丰富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社会实践能力。

四、开展高校环保公益活动的有效方式

1.兴趣引导,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开展不同的环保公益活动,最主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在实践锻炼的基础上,丰富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揭露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敢于发现自身的不足,敢于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自己。

譬如,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对废弃的渔网、塑料袋、烟头、烟盒、火腿肠皮、雪糕纸、塑料泡沫、烧烤后的残渣等垃圾,在倡导群众注重环保的基础上,大学生自发组织,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可以在活动组织下,推动整个公益活动的全面价值实现。

2.活动倡导,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多种活动的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主体责任感。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真正检验大学生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现在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坚信要是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大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让人类能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因此,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采取开放式、合作式等方式,能形成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强大路径,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结语

总之,通过多种方式的校园环保公益活动的实施,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依靠大学生群体的公益力量,最主要的是在公益事业中强化责任感,让每一个大学生增强自我的环保意识,加强社会责任感,在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与道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环保公益活动的组织策划与实施,全面发挥出高校环保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价值,创新活动开展,组织学生参与,全面精心策划,加大社会参与力度,才能实现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道德与责任感,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 磊.公益劳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篇(11)

    由于分析问题角度不同,学者们对利益集团的认识也有差别。杜鲁门在他的《政治过程》中指出,利益集团是“在一种或几种共同的态度基础上,为了建立、维护或提升具有共同态度的行为方式的集团”[1](P37)。阿尔蒙德认为:“所谓利益集团,我们仅仅是指因兴趣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并意识到这些共同利益的人的组合”[2](P180)。罗伯特?达尔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说,任何一群为达到某种共同利益或目标而一起行动的人,就构成了一个利益集团”[3](P235)。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较早关注中国利益集团问题,他在《转型发展理论》中指出“:利益集团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它不同于阶级或等级,而是同社会、政治、经济相联系的一种基本上无形的组织。换句话说,在一个社会中,所谓利益集团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彼此认同,有着共同或基本一致的社会、政治、经济利益的目的。因此他们往往有共同的主张和愿望,使自己的利益得以维持或扩大。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了若干个利益集团”[4](P223)。政治学者王浦劬认为,“利益集团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社会集团”[5](P224)。尽管学者们的表达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首先,利益集团的存续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态度或信念;其次,利益集团是一种固定的或潜在的组织;再次,集团成员凭借组织优势和力量为维护和争取自身利益而积极影响政治过程。因此,结合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我们可以把利益集团的概念界定为:那些具有共同的利益、态度或目标并积极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而使成员获得相应利益的固定或潜在组织,即可称之为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因为利益集团与民主有着天然的联系。利益集团是民主的助推器,民主又为利益集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科恩的观点,“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6](P10)。也就是说,只有以参与来看民主才能更正确的评价民主。他认为,评价民主有三个尺度,即民主的广度、深度以及范围。民主的广度是指参与决策的人占整个社会的比率;民主的深度指的是社会成员持续、有效、有力地参与到影响他们的决策中去;民主的范围是社会成员在哪些问题上有发言权,对政策的选择和制定有多大的影响力。可见,参与是民主的核心和本质。在现代政治社会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维护自己的权益,通常是以参加利益集团的形式来实现的。因为个人利益的分散性,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较小,公民的利益诉求在公共政策中很可能被政府忽视,而作为政府和个人之间桥梁的利益集团则能把本集团成员的利益诉求加以整合,通过游说、新闻媒体等方式反映到政府决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利益能够在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中得以体现。这样,公民通过利益集团积极参加政治生活,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力,同时也切实保护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由是观之,利益集团在政治民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主要有:

    1.承担着利益表达的功能

    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的本性,在当代社会要实现自己所追求的利益目标,就必须让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政治过程中得以表达,而不能被淹没。由于单个公民在利益表达上受自身的分散性和软弱性局限,单个公民的利益诉求不能很好的得以实现,而通过参加组织才是单个公民更好地实现利益表达的一种最佳选择。正如戴伊所说的,“个体在政治中的重要性,只有当他作为团体的一分子或者代表团体利益做出行为选择时,才能够显示出来”[7](P17)。因为利益集团能够把公民在某个公共问题上的分散的、模糊的个体意见转化为一致的、明确的组织意见传达给政府,并把公民拥有的分散的政治资源,利用组织优势进行整合转化为统一的政治力量,从而增加影响政府决策的力度。可见,利益集团作为一种有效的利益表达方式在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2.扩大了公民参与政治过程的渠道

    一般情况下,公民参与政治过程是通过参加定期的选举得以实现的,由于选举周期长、环节多,而且还存在时滞性的问题,公民所追求的利益并不能及时得以实现。这样公民便转而寻求其它政治参与途径来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利益集团便成了公民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因为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大,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公民要想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通过参加利益集团的形式来增强影响政府的能力,从而达到实现自己利益诉求的目的。这样利益集团就为公民参与政治、维护自身的权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和空间。

    3.有利于政治过程的互动沟通

    利益集团处于公民和政府决策者之间,便于同双方进行联系和对话,可以有效缩短公民和政府决策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隔阂和误解。通常情况下,利益集团为了在公共政策中给本组织成员争得到更多的利益而积极影响政府决策,各个利益集团在影响政府决策的过程中与政府进行讨价还价,通过竞争、博弈、妥协和一致的互动过程最终形成公共政策。正是由于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及对政府的施压,使得政府主要是作为一个裁判或调停者的角色出现,不能偏袒任何集团,从而使制定出来的公共政策趋于理性,并尽量符合公共利益。但如果政府政策由于对社会价值分配不当而引起相关群体的不满时,就必然会引起社会冲突。伊斯顿指出:“如果没有某些措施来补偿对于输出的不满,或调整已发生冲突或将会发生冲突的团体之间的关系,则系统将会面临无序或混乱的不断和极度的危险”[8](P275)。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及时与利益集团的代表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就是利益集团成了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一道缓冲屏障,从而减轻政策失误对社会形成的冲击力,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4.承担着民主监督的功能

    利益集团积极参与政治过程,通过游说等手段为本集团谋利益,但同时也密切注视着其它利益集团的活动及其政治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得主要政治机构及政府人员时时处于众多利益集团的监督之下,使得政府或者权势人物不能过分偏袒任何一方,有利于政府决策的合理性。这种在谋取自身利益时附带的监督机制,有利于法律和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有利于防止腐败的滋生。同时,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利益集团对政府的监督,它们之间的这种互动也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转型期中国利益集团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影响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利益格局必然要重新调整,其中最主要的是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合理再分配问题。而利益集团的积极政治参与,是推动这些调整的重要动力,这将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知道,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不但包括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断扩大、政府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权力制衡机制的建立及监督体制的完善等,而且也包括社会多元化和强大的中介团体的存在。可见,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对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了中国公民的有效参与

    英国着名政治学者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一书中指出“:当公民享有一系列允许他们要求民主参与并把民主参与视为一种权利的时候,民主才是名副其实的民主”[9](P398)。可见,政治参与程度无疑是衡量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尺,而利益集团又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因此,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程度可以充分反映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民主发展程度。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政治参与主要是动员式参与。当时,公民、团体或政治组织都以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把实现这种利益作为政治参与的主要力量,而忽视了公民个人正当的利益诉求。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利益分化重组加剧,利益主体多元化越来越呈明显趋势。各利益主体为了增强自己利益表达的有效性,逐渐以集团的形式向政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增强自己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声音。当前中国广泛存在的行业协会和社团、或者一些临时性的组织积极参与政府决策,这些都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有效的形式。

    2.增强了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

    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需要公民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公民必须树立正确的民主意识,才能使民主进程有序健康的发展。而利益集团在培养公民意识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自身力量的局限,公民为了在利益分配中维护或者争得更多的利益,加入某个利益集团成了公民实现自己利益的便捷选择。当前,中国有组织的利益集团以协会或社团的形式出现,许多中国公民参加了不同的协会或社团,有些甚至是几个组织的成员,他们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宣传本集团的观点,维护其相应的权益。同时,利益集团之间为维护本集团利益而展开博弈,这些都无形中培养了中国公民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

    3.提高了中国政府决策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