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学习配音的技巧大全11篇

时间:2023-10-22 10:28:03

学习配音的技巧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1)

中图分类号:J624.1

前言

所谓钢琴技巧它其实是一个泛指,在这里它包括的内容有琶音、音阶、双音、和弦、八度、断奏触键及各种连奏,同时还有力度强弱与否,想要得到相对完美的钢琴演奏技巧,上述所说的各类都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对于钢琴的一个整个学习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整个演奏动作技能的一个养成过程,所以可以说是一个必须经历不断练习,同时一直保持而且也需要迁移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于每一个钢琴学习者来说,可以在对于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技能上会有差异,而且在学习钢琴的天赋上会有非常大的差异,我们先排除这一部分的差异,所以如何得到这些技能就是最重要的了。

一、钢琴技巧的显现形式

通常是以各类练习曲与各类音乐作品为载体,纯粹的技能练习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完成音乐作品所设计的。因此,钢琴演奏技巧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得以实现。所谓“练习”是指为了获得技巧而经常进行的某种动作。钢琴练习即指钢琴学习者通过钢琴音乐作品获取各种信息输入大脑然后进行加工整理,大脑将加工整理好的有关练习信息指令通过输出神经系统传达给运动系统的各个感觉器官,各感觉器官及肌肉各器官协调运作,促使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协调一致达到弹奏练习自动化的阶段。练习的目的是有效地提高钢琴演奏技巧,以期用于准确地表达音乐形象。

二、钢琴演奏中的震音与滑奏

震音说的是在快速弹奏时,手指不能离开键盘,就好像长在上面似的,手腕与手指要结实有力,能够无损耗的将下臂产生的力量进行传递,如此才能成功演奏震音。拉威尔的钢琴作品《水的嬉戏》在48小节处便有了震音与滑奏的双手交替,在26小节出现了单手震奏颤音。这些特殊的演奏技巧,如何才能科学的学习与掌握?在左右手交替震音处应该均匀弹奏,手臂不可以过快或者过慢,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听觉能力。同时在此处小节中的震音还有些特别之处,它不需要下臂足够大的力量,而是将肩膀作为重要补充,以最小的力量演奏出最大的声音。在对震奏颤音演奏时需要用手臂回转的下臂完成,手腕保持着准确传递下臂最微小的动作,而上臂不能回转,仅仅是积极参与,它随着下臂回转而自由抖动。滑奏不是单个音的演奏,而是通过掌部动作让整个键盘上划出声音的演奏方法,因此也叫刮奏。在使用这种弹奏技巧时,手掌要坚实而不是僵硬,能够协助拇指弹奏。

三、身体的协调

1、手腕

手腕是连接指尖与大臂的桥梁,更是大臂向指尖输送力量的唯一途径。对手腕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坚挺,又必须富有弹性的.手腕的灵活表现在它的动作方式。手腕的动作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左右,上下,周旋。左右方向的动作主要在于,一是配合大指的转弯。在弹奏音阶与琶音时,以及其它需要大指转弯的经过句时,大指要主动向里作水平状伸展,需要适度的手腕左右运动加以配合。大指需外推出,将整个手掌向外侧转出,手腕必须辅以必要恰当的水平运动。因而,大指与手腕作柔顺的水平动作的配合是手掌转弯的最重要的关键。二是弹奏连奏句,手腕必须作水平运动,从而实现力量的转移,确保声音具有连贯性和歌唱性。三是手腕的上下方向运动是用来弹奏某些轻巧的连续快速的双音、八度、和弦、以及强化触键深度。在演奏此类乐句时,手腕完全需要本身的爆发力,要具有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动作幅度将最大限度的力量集中的能力。随着手腕自身的控制颤抖能力越强,肘部,大臂乃至全身放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手腕的第二种动作方向,是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周旋。这种用手腕“转圈圈”的动作很难掌握自如,凡是不能用手指直接连接的远距离音符或同一音型的重复都需要用这种手腕动作将这些音符充连续起来。手腕是钢琴演奏中最重要的发力“中转站”,运用不好,必定使整个演奏呆滞、无生气。

2、大臂

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应当是发自大臂的连接,不仅仅在音量响亮或大和弦处要运用大臂,在最轻弱处,在转弯处,在连贯处,都需要运用大臂。大臂的发力在于直接,它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放松状态,大臂的用力其实就是一种以放松为基础的震动,在用力前,全身各部位非常放松;用力后也非常放松。大臂的用力可能速度非常快,时间非常短,非常大,也可能速度相当慢,时间相对长,而且不仅仅以爆发力的形态,而是以某种“拉压力”的形态存在,应当按照所需要的音色决定大臂运动方向速度及方式。

四、踏板的运用

踏板,在每一首作品中的使用都各不相同,作曲家们有的作了明确的标记,有的则没有标注,还有的并不使用踏板,因此,谱子上的标记也只能是作为演奏时的参考。这就如同一个人的讲话,她的呼吸是不用做标记的。使用踏板主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在连奏时踏板的使用较为突出,它的作用是既要连贯又不能使弹奏变得混乱;当弹奏密集和弦上行下行时,尽量采用切分踏板。

五、提升钢琴演奏技巧的途径

1、对于新的作品进行正确的弹奏。

首先对于一个新作品,不要去将整个作品都演奏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使作品的新鲜感保留下来,在练习中依次去进行乐曲的短小片断或个别声部进行练习;在遇到了一些难演奏的片断的时候并不一定要第一时间去解决,因为当一个东西在重复了几次以后就会出现分神的现象,处理方式就是可以先去弹奏其它的一些片断,之后再全神贯注对之前难以掌控的片段来进行练习。

2、对于教师的指导和示范进行有效地掌握

首先钢琴学习者必须要对教师的指导方法注意观察,这是由于在课堂上教师会通过作品来示范钢琴演奏当中的技能动作并且做详细的解释。因此学习者一定要对老师的讲解注意观察。只有对理论知识掌握了才可能在实践当中有更加扎实的功底。

3、充分把握注意力与科学地安排练习时间

在进行钢琴演奏练习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是集中并且精力是充沛的时候,才可能提高效率得到正确的演奏技巧。我们可以将练习时间分为集中练习和分配练习两种,前者指的是进行连续地练习,不休息直到掌握;后者指的是把要练习的曲目分成几个阶段,中间会有休息的时间。在时间的安排上要看个人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进行时间的安排上还要针对不同的作品来进行安排。所以说,教师在安排学生的学习时,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同时合理的分配练习时间,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掌握钢琴演奏技巧。

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钢琴演奏的有效途径就是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钢琴学习方法,只有科学的钢琴学习方法才是通向钢琴学习成功的保证,只有科学地练习才能获得高深的演奏技能,只有科学地练习才能使每首作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品。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2)

在中外器乐创作、表演、教育史上,练习曲作为一种为掌握某种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或特定的技术及表现手法的乐曲,为各类器乐演奏艺术日臻完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胡从民间伴奏乐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独奏乐器,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与其他著名的乐器比较,二胡艺术还很年轻。虽然二胡艺术发展起步比较晚,但因为有许多热爱二胡艺术的前辈们为之努力奋斗,积极探索敢于创新,使得二胡的发展如今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将二胡这门学科带入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一、二胡练习曲的定义与来源

在西方音乐中练习曲的定义:它是一种专门为掌握某种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或特定的技术及表现手法而设计的乐曲。这类乐曲可以具有一定的旋律艺术性,也可以是只为锻炼手指的各类技术而提供的技法训练的素材。可以通过这些练习曲来改善在二胡演奏技巧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乐曲的演奏及表达。

在20世纪之前,中国的传统乐器都是以“口传心授,以曲代练”这一民间传统教学模式来教授,并没有科学的练习曲。直至20世纪20年代,我国伟大的民族音乐教育家刘天华先生借鉴西方乐器的教学体系及经验,为二胡编写了47首规范性的练习曲,把小提琴的科学训练移植到了二胡上,才打破了中国乐器的民间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由王国潼,赵砚臣等名家丰富发展,二胡艺术有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了二胡教育逐步的规范化、专业化。

二、二胡练习曲的主要功能

(一)练习曲的基础性

学习乐器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基本功训练。许多练习曲主要训练右手的运弓和弓法及两手配合的训练。虽然这些在二胡教学和演奏中都是最乏味的东西,但是这些基础性的练习曲可谓是重中之重。从刘天华先生的47首练习曲开始,作为二胡基础性训练的练习曲发展至今依然很受重视,占据着练习曲教材的较大部分。

(二)练习曲的针对性

在整个二胡的学习过程中,从最基本的入门学习到后来的乐曲学习以及演奏,随着学习内容级别的提高,演奏技术也越来越难。每一首练习曲都有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时,演奏者应该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练习曲进行有效的训练,来改善在二胡演奏技巧中存在的问题。

1.针对基础技术技巧的练习曲

如:音阶练习、指法练习、弓法练习、换把练习、节奏练习、换弦练习及两手配合练习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二胡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技巧,透过这些技巧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1)音准对于二胡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二胡是一种多律制混用乐器,没有品位和指板,这就给演奏者带来了音准方面的困难。除了平时要进行严格的听觉训练外,还应勤练各个调式调性的音阶练习,熟练每个调式在不同把位的指距关系,能够熟练地掌握每个音的准确位置,由而改善音准问题。

(2)右手的运弓技巧是完成乐曲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乐曲中静与动及其缓、急、轻、重、抑、扬、顿、挫的变化,乐曲优美的音色、纯净的音质和风格都要通过右手的运弓技巧来体现。运弓最基础的就是长、短弓,换弓,换弦这三方面的技术练习。针对运弓练习有闵慧芬的《长弓练习》、赵砚臣的《十一种换弦练习》、王国潼的《混合弓法练习》、张韶的《四种换弦方法练习》等各个弓法练习。

(3)两手配合主要是节奏、力度、音色这三个方面的配合和动作协调平衡的问题,这要求我们的两只手在配合过程中要达到高度的统一。这方面的练习曲有王国潼的《两手配合练习》、周耀锟的《两手配合练习》、张韶的《两手配合练习》等。练习时我们要找出配合好坏的关键问题,对症下药,以勤补拙。

2.针对地方风格的练习曲

如:《豫剧风格练习》(杨永林编曲)、《河南音乐风格练习》(张泽伦曲)、《河北梆子风格练习》(谭明才曲)、《湖南花鼓戏风格练习》《广东音乐风格练习》等等。在众多的二胡作品中,民间乐曲和创作乐曲比例非常大,而这些乐曲大多取材于各地的民间音乐。各种不同风格的民间音乐在滑音、装饰音、揉弦、压弦以及特色音程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想要演奏好这些具有地方性的音乐作品,就必须要掌握好全面的风格。

(三)练习曲的音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二胡乐曲的演奏技法仍在不断创新,其技法越来越复杂、艰深、学术含量和技术含量也越来越丰富,二胡练习曲的表现形式及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发展至今练习曲已不单是纯技术的练习。练习曲在以技术训练为目的的基础上,逐渐加入了音乐元素,丰富了练习曲的音乐性。练习曲由原来单一的音型变成多种音型相结合、速度从前后统一到不断变化、音乐情绪从无到有,这些变化都逐渐呈现在我们的练习曲中。

三、科学的练习方法及步骤

学习与练习练习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学习了练习曲之后,更多是要练习。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才能有效的练习练习曲。

(一)做全面的分析

在平日练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一拿着曲谱就没有计划,不动脑地乱练习,效率低下。所以在练习时首先应该做的是对其全面分析,重点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练习曲中的各个调号、拍号、速度、力度记号、变音记号、表情提示记号等,这些记号都是先要辨别清楚的。

第二,要学会分析乐句、乐段的结构,分析音符的组合规律。以及在一个练习曲中它的调式、调性、织体等变化情况。

第三,确定练习曲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难点和重点。

通过对练习曲整体细致的分析,能使练习者对练习曲总体内容有个初步印象,对需要解决的难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正确顺利的完成练习曲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学会慢练

在学习任何新的练习曲时,开始都必须放慢速度练习。这样可以减轻技术上的压力,这样才能有充分的精力去处理好难点和音色上的问题,保持正确的演奏方法。在新的练习曲中,如有没能掌握的技术技巧,慢练能加快大脑与演奏器官的神经联系,有利于大脑与演奏器官的协调性。随着反复的练习至熟练,这些信息便沉淀在大脑中,一旦某种音乐信号出现,大脑就会自动指挥演奏器官正确的把它演奏出来,这种协调一致的演奏行为也就标志着技能的练习已经基本掌握和完成。

(三)攻克难点

每首练习曲都有它的技术难点,练习时我们可以将难点分解出来一句句反复练习。如赵砚臣的《活指换弦练习》,这首练习曲的难点就在换弦技术上。“换弦练习”目的是为掌握各种不同弓序和弓向的快速换弦技术。四种不同组合方式,再加上推拉弓变化就有了八种。在练习换弦时可以先抛开音符,用空弦练习这八种不同弓序组合的换弦练习,通过空弦练习过后再将整个曲子连接起来练习,掌握了换弦技术那这个练习曲的难点也就攻克了。

(四)完成练习

难点的攻克只是局部的练习,当技术难点解决之后,就应该将练习的重点转移到全曲的完整性上。练习曲中要求的速度、每个音符、每个力度记号、表情符号等都要有所体现,然后将这些带入其中完整地演奏,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一首练习曲的练习。

(五)带入情感

学习演奏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乐曲的表现能力,但好的音乐是离不开情感的投入,所以演奏者在学习练习曲时也应该注重情感表现的培养。练习曲现在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旋律型的练习曲,这类练习曲多蕴含着情感与意境,在学习这类练习曲时比较容易培养情感的表现:另一种则是技术型的练习曲,这类练习曲缺乏旋律感,不容易带入情感练习。但是只要认真的去聆听去感受,仍可以在这类练习曲中捕捉到某些音乐气质和情感,这些朴素的情感同样能唤起我们的某些联想,从而使内心产生情感上的触动。

丰富的情感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它是从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而来的。所以,在练习中一定要力将乐曲所蕴涵和捕捉到的音乐情绪、意境、情感表现出来。只有日积月累使自己的情感丰富起来,才能成熟地表达乐曲的内涵,提高和丰富乐曲的表现力,使演奏技术得到升华。

四、结语

二胡技术的学习、巩固和提高,都是从无数次的重复练习中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即使是最优秀的二胡演奏家,也必须不断的重复练胡的基本技能,才能使自己的演奏技术稳固在最佳状态。二胡练习曲不仅仅是入门技术的学习材料,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练习曲的训练还能够改善我们在二胡演奏技巧中存在的不足,对掌握各种技术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无论是在教学研究中还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二胡练习曲都是具有实用价值和重大意义的,它更是二胡这门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催玉涛.关于二胡练习曲发展的历史透视与思考[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8年.

[2]顾晓莹.建国前二胡练习曲创作初探[J].黄河之声,2008,(15).

[3]林俊卿.刘天华二胡练习曲初探[J].音乐与表演,2002,(01).

[4]李乡状.二胡演奏与指导[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舒昭,舒虹.新编舒昭二胡教程[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4.

[6]杨长安.跟我学二胡[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7]赵妍.浅析宋国生二胡练习曲一兼谈其教学特点[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9年.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3)

一、模仿教学的概念

“模仿”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依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习作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笔者认为模仿在配音技巧学习中不是惰性、机械性的学习方法,而是一种积极诚实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初学阶段应予提倡与引导,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入门,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从模仿开始,走向传承发展,提高创新。模仿教学的几个步骤如下:

1在模仿中入门,解放天性,学习配音的贴合技巧、表演技巧、用声技巧;

2在模仿中找准自我,熟悉和发现自己的音型并学会控制;

3在模仿中巩固和学习为不同类型人物和作品配音的不同用声技巧;

4在模仿中发展完善自己的技能并且在实战中创新使用学到的技能。

二、案例模仿教学法导入配音课程中

《影视配音艺术》这门课程除了配音发展历程、配音佳作赏析、配音环节和基本技巧讲解之外,还有实训操作部分,在这部分中学生需要亲自实践影视剧人物配音、各类电视片配音以及广告作品的配音等。这些从案例模仿入手是最可行也最有收效的教学方法。

1基本思路:在《影视配音艺术》这门课的教学中,不再缩手缩脚地操作实践环节,大大方方地从模仿入手,先是大量模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音型的最佳表现方面,最后在创新实践中大胆尝试各种新的作品。

2模仿的过程中选择优秀的案例作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优秀案例种类和风格是不尽相同的,同学们可以在练习中可以拓展自己的音域和控制,也能找到自己更能把握的风格。

3案例作品仔细讲解后,交给学生选择性地模仿练习。接下来的点评指导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与赏析的经验,加上对学生专业基础的了解,对他们的练习作品给予最合适最有效的分析与指导,甚至示范。

4最后一个环节是回课环节。多数初次的配音作品不够理想,经过分析讲解示范练习之后,学生会有激情再重新配音制作,吸取了老师的教导之后,通常会有长足的进步。这个回课环节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置为两次、三次或者更多。

5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会相应得到提高。通过配音和制作,学生对音视频制作环节的知识掌握不少,Edius,cooledit,moviemaker,等软件的操作也逐渐熟练。

三、《影视配音艺术》具体操作实践方案

1、课时具体分配方案和教学组织形式

将总课时48节分为24节理论大课和24节实训课。理论大课的内容主要为配音艺术发展历程、五大环节、优秀译制片、电视片、广告的案例分析与技巧讲解。实训课程内容为影视剧人物(含动画美术片)、电视专题片与广告配音练习与回课。

2、教材与教学资源介绍

本课程配套使用的教材是施玲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十月版的《电影电视配音艺术》。本书翔实介绍和分析了传播学中影视传播分支下的影视配音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创作技巧,第一编概述篇:分析声音及其在电影中的表现与作用,回顾影视配音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编赏析篇:精选十部优秀译制片,将影片背景、译制艺术特色评析、演员配音表演艺术分析等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介绍;第三编创作篇:详尽阐述了影视剧配音、电视片及广告配音的创作基础、创作环节和方法、技巧等。

本教材配套的经典译制作品、电视片和广告配音片段DVD以及台词,方便学生练习。第一部分:影视剧片段(含19部影片中的48个片段):1爱德华大夫;2霸王别姬;3办公室的故事;4悲惨世界;5西游记;6哪吒闹海;7宝莲灯;8国王与小鸟;9红楼梦;10虎口脱险;11魂断蓝桥;12简爱;13流浪者;14尼罗河上的惨案;15牛虻;16狮子王;17王子复仇记;18追捕;19佐罗第二部分:电视片解说片段(含六大类型10部电视片片段):1复活的军团;2草莓的种植;3动物世界;4江南;5走近;6鲁豫有约――背景资料解说;7电影传奇――背景资料解说;8苏州园林;9主食的故事;10龙游石窟。第三部分:广告词文字(含广告角色配音与旁白五类风格配音的17个片段):1.IMB援救中心广告之货车篇;2英特尔全新超级本电视广告――埃及篇;3范冰冰--诺基亚N9广告;4聚美优品广告;5上海通用五菱;6利群广告片;7央视公益广告――打包篇;8央视皮革城广告片;9哈尔冰啤酒1;10哈尔冰啤酒2;11泸州老窖国窖1573广告历史篇;12.创意家电;13梦之蓝;14可伶可俐升级控油洗面乳;15张子宣――美宝莲广告;16.杜蕾斯;17 上海大众――常回家看看

3、案例模仿教学环节的精华案例:电视片解说类型与实训的示范授课内容:

电视片内容包罗万象,现实中的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表现对象。因此,电视片的解说在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分为议论型、讲解型、抒写型、白描型、陈述型和悬疑型等等。本节出现的实训1-10的视频范例收录于本书所附数据DVD中,以便大家练习。

1.议论型

这种解说样式往往出现在以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为题材的政论片中。解说往往是站在有一定高度的视角上,整体听来严肃、庄重、大气。声音上以实声为主,力度较强,吐字圆润集中,节奏多凝重或高亢。在解说中,这种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片子风格以及解说者自身嗓音条件的不同做调整。不能一味地拔高调,政论片也有解说平实、相对客观、语势较平缓的。

实训一:复活的军团 解说(节选)

四千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中国大地,在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中,第一个国家―― 夏 诞生了。

500多年后,商取代了夏。(……文字略)

实训提示:本段是大型历史纪录片《复活的军团》的解说词节选。基调是苍凉、厚重、富有历史感的。练习时注意这样类型段落的用声状态和重音处理以及与画面的融合。

2.讲解型

这种解说样式多出现在以介绍科技、卫生、文体等领域知识为内容的科教片中,这类电视片所讲述的内容很多都是观众所不了解或者不熟悉的知识,所以,解说主要承担的是讲解说明的任务,解说中,用声适当、语言质朴、节奏平缓、需要耐心、热情、内行,不一定让观众听来觉得解说者是所讲述内容方面的专家,但至少是懂得其中知识的。

实训二:科教电视片 《草莓的种植》

草莓种植新技术――温室无土栽培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果实色艳形美,酸甜适度,营养丰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在胶东半岛,草莓保护地栽培已成为主要栽培方式,约占栽培面积的60%。(……文字略)

实训三 动物世界

动物世界 野性澳大利亚 南方的海洋(下)

澳大利亚大陆东南角附近更为寒冷的海洋,也在波涛下面孕育着生命。海水冰冷刺骨,但比起澳大利亚大海湾来说,这里无异于天堂,仿佛天门洞开,生命如潮水般蜂拥而出,光是海藻就有一千多种。

(……文字略)

实训提示:科技知识类的解说要多从受众的角度考虑,节奏要适当,耐心讲解,遇到专有名词或生活中不常出现的词汇要适当减慢节奏,吐字清楚。《动物世界》也属于讲解式的配音,由于内容的独特它显得更加轻松愉快和有趣。并且由于赵忠祥老师多年一贯的独特的配音风格的呈现,有些自成一体的感觉。大家可以在这个视频的鉴赏中从基调把握、吐词方式、用声用气、声画融合等多个角度来揣摩一个配音员独特风格的形成。

……

四、考核与总结

1实训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生上交四份配音音视频作业,考核与点评结合,提高学生技巧。核分形式如下:影视剧人物配音作业(25%)+动画片配音(25%)+电视专题片配音(20%)+广告(20%)+考勤10%=100分

这样的核分方式比较科学和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在配音技巧的方方面面呈现出的实力。而且由于考查项目分得比较细致,并且穿插有回课程序,学生可以最后上交自己反复锤炼过的作品,这精益求精的过程便是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2、考核存档形式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4)

一、精选技巧训练内容,实行分层指导

对于钢琴教学而言,教师的教授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还是学生个体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掌握不同的技巧,这是教师所无法代替的工作。

1.精选技巧训练内容

在集体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选择的技巧性训练不能过分全面和拔高,应选一些基础和常见的技巧作为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掌握技巧能够理解一些控制要领,在听觉、视觉和心理上形成一种机能性条件反射,以适应实际工作中基本的弹奏需要。笔者设计了一些技巧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了钢琴的技巧弹奏,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演奏习惯。例如,同音反复的技巧训练选用《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之12),让学生通过运用3、2、1指的轮指交替跳跃,来理解和练习同音反复。双手交叉的技巧训练选用《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作品821之98),让学生通过运用左手旋律线高低的交错和右手固定的伴奏音型,形成双手交叉,这样既训练了旋律线条的听辨,又训练了双手交叉练习的技术。另外,对震音、三度双音、半音阶、齐奏音阶、分解八度、八度齐奏、七和弦演奏的技巧训练,教师也应列入基础训练内容。

2.分层指导技巧性训练

钢琴技巧教学,对学生作业的审核也是一个关键环节。从对不同学生的作业检查中可以看到,每一个学生对不同技巧掌握的速度和程度都是不同的。教师对一些熟练掌握了现阶段技巧的学生,可以采取作业追加的方式,加深和巩固学习成果;对一些尚未完全掌握的学生,则可以进行一些特别的个人指导,并且发挥集体课的优势,让掌握技巧的学生帮助尚未掌握的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弥补集体教学中个人指导的不足。

二、实行分组教学形式,发挥集体教学优势

钢琴集体课虽然是集体教学,但不等同于完全没有任何区分的混合教育。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就钢琴基础而言,笔者有两类学生:一类是以前对钢琴有所接触的学生;一类是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钢琴教育的学生。对此,教师要收集学生的信息资料,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同步性。就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言,笔者又将所教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一类是接收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的学生。对此,笔者将班级进行拆分,将学生合理分组,将课时进行合理分配,制订出循序渐进、合乎实际的教学方针,使不同的学生接受相应能力的钢琴教学培养,发挥钢琴集体课的优势。

例如,对于一些非钢琴专业的学生而言,伴奏的重要性反而比独奏要大,特别就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具备伴奏的能力和技巧更是必须的。所以,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声乐歌曲作品以伴奏为主。而伴奏作品往往是技巧的集合,对不同学生的弹奏能力有一定的考验。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采用了由浅及深的教育思路,先选择了一些技巧比较单一容易掌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入门,如《草原赞歌》《春雨蒙蒙地下》等。在多数学生能熟练地弹奏之后,便附上歌词进行配合。这不光培养了钢琴技巧,还提高了学生合作的配合能力。在这样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再如,合奏就充分体现了钢琴集体课的优势。四手联弹或者双钢琴如何进行配搭是合奏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四手联弹的两位合作者,手指技巧必须能够相近,并且在作品控制上达成共识。其次,就是作品的选择。如何针对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难度和风格的作品呢?笔者根据不同技巧整编了有针对性的合奏作品,这样也就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作品。比如,《故乡的亲人》(福斯特曲)就可以让掌握音阶和分解和弦的学生进行选择,《阿伦来的女人》(卢森堡民歌)则是适用于掌握了断奏的学生。这样层次分明的分类,即科学又系统。

三、开展集体实践活动,完善集体培养计划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5)

关键词:“即兴音配画” 创造性思维 综合素质 即兴演奏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在有幸观看了2009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的“盛宴”后,欣赏了许多选手多才多艺的表演和专家的精彩点评,尤其对其中的“即兴音配画”环节印象深刻,感触颇深!

“即兴音配画”就是选手们根据现场提供的影像资料,事先不做任何准备,一切都在临时的舞台上,通过自己思维和技巧的沉淀,边思考,边创作,将作曲与表演合为一体即兴配乐,演奏出发自内心的旋律。演奏者在即兴演奏过程中将他的全部理论知识、音乐感觉、想象能力、演奏技巧、结构思维以及内心冲动,都在一瞬间爆发出来,正如物质产生化合反应的一瞬间那样。“即兴音配画”的内容有人物动作、动物印象、植物描写等等,体裁由电影到歌舞片、喜剧片、动画片等等,风格多样。要想拿高分,不仅要求所表现形象的旋律、节奏准确到位,还要充分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技巧和画面完美融为一体,才能打动评委、感染观众!这个环节可以说是选手们创作灵感和高超技艺的完美结合,是选手们音乐素质高低的体现,是选手们综合素质的整体呈现。作为一名音乐学习者,我深感“即兴音配画”的不易,其背后蕴涵着丰富的积累,它离不开娴熟的技艺、理论知识基础、“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全方位知识的积累。

一 技巧是基础

技巧与音乐都是用来直接再现音乐作品的意图、艺术风格与思想的,技巧是演奏和表演的基础,音乐依赖技巧展现乐曲的内涵,技巧与音乐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娴熟的技巧离不开长期坚持不懈的“基本功”训练和战胜一切学习障碍的能力。

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有一句名言:“重复是学习之母”,它精辟地概括和揭示了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共同途径。由于乐器学习是一种融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为一体的复杂的学习活动,充分的重复练习就成为掌握和保持演奏技能的基本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演奏家就是刻苦练琴者的“代名词”,只有不断地重复和积累,通过每天坚持不懈的基本功训练,才能由生到熟、融会贯通、蒸蒸日上,才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些已经成名的演奏家还不敢放松,也不可能放松自己的基本功练习,是因为基本功训练不仅帮助我们入门,更促进提高我们的演奏技巧,得以持久保持在最佳状态,它不但是初学者的必修科目,更是所有音乐演奏者的终身伴侣。

乐器的技巧学习是如此复杂、艰深,演奏者几乎每前进一步,都会面临各种困难,例如一些常见技术障碍:音不准、节奏不稳、双手配合不好、乐曲处理的分寸掌握不好等等。这些“鸿沟”,在演奏中经常会影响正常的音乐表现,使演奏者力不从心,严重的甚至会使演奏者停滞不前甚至放弃。如何看待练琴中的技术障碍,有时往往比解决它的本身更加重要。当我们面临这些问题时,首先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自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认识到问题出现的必然和偶然性,再就是要提出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让乐器学习者成绩暂时停顿的“高原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急躁,要冷静下来,首先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认识“高原反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黎明前的黑暗”;其次要不断、积极地探索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放慢速度练习,单手分解练习,尝试调整演奏风格,甚至是将手头的任务先放一放,多用脑想想再练。不贪大求难,不急于求成,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像用“放大镜”一样找到症结,就会大大减少和消除技术障碍的发生,问题及难点自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解决。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地坚持练习,天长日久,手上的技巧定会有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1世纪是创造的年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做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正是我们积极思索的问题。

首先,重视“想象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由此可见,想象是艺术创造、科学创造、技术创造乃至一切人类创造发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具体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借助于形象或意象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

赵晓生在《钢琴演奏之道》中提到,“任何想象都是无可非议的,想象越丰富,发掘音乐内涵深度的可能性越大。”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对声音“听觉”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可以通过让学生倾听自己的演奏诱发学生对声音的想象与追求,从而培养他们的听觉能力。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速度、调式、音色等,在人的内心深处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如,快速活泼的节奏会令人想象到敏捷、快乐的情境;缓慢的速度则会令人想象到笨重、沉思的情境;不协和的和弦、粗糙的音色会令人想象到紧张的、愤怒的或斗争的情绪;而谐和的音程和弦、纯净的音色,则令人想象到平静、自然的情绪;大调式音乐给人的感觉是高亢、明朗、进激、辉煌、雄壮有力;小调式音乐抒情、细腻、柔和、小巧、安详等等。“音”蕴涵着无穷的形象,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会有所发现。

其次,运用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以一事物为中心,联系其原形及其他的各种变化,扩展思维,从各个角度或侧面进行的发散式思考,以获得对事物较全面的认识。不同的音乐家在演奏同一作品时,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们既要掌握作品的整体风格,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又应该让自己充满探究反射心理,要善于抓住问题,提出独特见解,把自己发现的问题综合性的联系思考,就容易产生创造性成果了。

例如,一部音乐作品,除了感受它具有怎样的风格外,可以再思考一下它的曲式结构,该作者的简历、生活方式,甚至可以由此作品联想到彼作品,通过类比思考发挥思维的连动作用,我们就可创造性地总结出这类作品独特的个性特征了。又如,学习欧洲浪漫派音乐时,可分析同一时期歌剧、器乐曲、清唱剧之间的联系,并扩展到对此时期的绘画、建筑、文学、政治分析,通过对19世纪各种艺术及社会的了解,便能对欧洲浪漫乐派的音乐获得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三 全方位知识的积累

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常常来自于本学科之外,广泛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发展传统器乐演奏技巧、教学理论的必由之路。王黎光评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通过这些才艺环节和音配画环节的设置,很多艺术门类是相通的……”要将“音配画”演奏好,赋予它生命力,除了娴熟的技艺外,还需要演奏者具有广阔的视野,保持开放的态势,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博采众长,才能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表现出来。可以从下面两方面进行积累:

1 通过阅读大量文学、历史等作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艺术与各学科之间都是有一定关联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姐妹学科、人文学科之间,可以互相吸取。任何一首乐曲的产生,都与其他学科有相关的联系。大量阅读文学、历史等书籍,能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与其他学科间的神秘和无穷魅力,会让我们用理性的头脑把乐曲作为基本依据加以认真对待。这样,不但可以激发演奏者的学习兴趣,帮助演奏者理解作品,充分培养他们对事物的联想与表现能力,而且可以加强演奏者对技能的掌握,能让演奏者真正感受到“真”、“善”、“美”的艺术真谛。

2 重视本学科理论知识的积累

“即兴演奏”有几种方式:根据指定的主题进行变奏,根据一定风格的音乐语言自行演奏,根据其他艺术形式的提示进行即兴演奏,在固定的音乐背景上进行即兴演奏。不管哪种形式,都离不开“主题、风格、背景”等音乐理论知识,因此学习音乐理论是演奏“音配画”的重要环节。

即兴演奏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根据和弦内音来演奏,二是根据和弦相关的各种调式音阶来演奏,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灵活应用来演奏。其中的“速度、和声、旋律”等理论知识,是“即兴演奏”的三大要素。在做即兴演奏之前,看画面的同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自己准备使用什么调性、什么和弦,对音乐的和声走向、节奏、韵律先有一个听觉上的印象,为你的即兴演奏做个大概的准备。然后思考准备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或整体形象,怎样在有限的和声、节奏、小节里面,把心里的想法说清楚,发展变奏,深化主题,主题再现,让听者明白所要反映的情绪,并被你所感染,这是即兴演奏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一段精彩的即兴演奏是会让人激动不已,而且久久回味的。当然这些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首先要注意对比,音符的稠密,高低音的起伏,旋律线的清晰,会直接影响演奏者的情绪,而演奏者的情绪会感染到听众。我们经常说,要想感动别人先得感动自己。这是个长期的问题,因此要对c,d,e,f,g,a,b这七个音符了如指掌,明白他们各自在调式中的主属作用及功能,熟悉他们每个音符的情绪和脾气,得跟他们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他们才会帮我们“说话”。

3 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演奏者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

德国诗人歌德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试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上说明,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生活是体验的过程,是艺术的载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经过洗练后生活的片段。“即兴音配画”演奏出的一段旋律,其实是演奏者主观感性的一种宣泄,它与生活经验有关,演奏者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视野越开阔,心越细腻,在艺术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就越丰富,进而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就越丰富。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所以在“音配画”演奏中,就要充分发挥乐器演奏艺术的优势,把演奏中的情感体验调控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音乐者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情操的完美结合,才能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表现出来。

四 重视即兴演奏的训练

从整个音乐范畴来讲,即兴表演是一种极富创造力、极具煽动力、极能引起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精神与心灵交流的表演形式,一直被作为音乐理解能力和高超造诣的体现,是心灵与音乐的一种融合。因为演奏者要在规定的情境或走向中,体现出演奏技巧和音乐内涵,借助“灵感”闪现可以发展任意的乐思和演奏手法。如果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中增设“即兴表演”的内容,将大大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首先,乐器演奏者虽然各个技巧娴熟,却也只能在独奏或乐团中填充声部,对器乐技巧的发展本身却是没有帮助的。通过“即兴表演”的训练,演奏者可以根据情景的需要,音效的需要,发挥出不同平日的演奏指法和技法,把这些演奏技法归类总结,将对乐器的技巧发展和沿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目前高校演奏类的学生大都是以照谱演奏为主,虽然还原了作曲者本身的意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容易导致演奏者对曲谱的过分依赖,压抑了演奏者的创作热情。通过“即兴表演”的训练,让演奏者根据情景任意发展乐思,或即兴创作或根据名曲改编,将这些演奏出的旋律加以总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就是演奏的“新创作”吗?此举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发展民乐的技巧和创作,何乐而不为?

对“即兴音配画”完美演绎的探索,有益于提高乐器演奏者的整体音乐素质。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微薄见解,望同仁们指正!

参考文献:

[1] 杨佳君:《音乐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年第2期。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6)

在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方面,许多学校的教学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教学问题就是将弹唱简单地进行了弹与唱的叠加。弹唱需要的是一种技术性与艺术性要求均较高的综合艺术修养能力。我国许多城市的教育教学及研究机构普遍存在问题,不仅是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而且弹唱方法的失误与失策。我国目前有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小学校甚至根本未开设弹唱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音乐教师仅仅能够做到音乐的理论教学阶段,而未能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就更谈不上使得儿童们能够达到五官与肢体的自如配合与音乐技巧以及音乐语言的灵活运用了。针对上述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方面的解决之道。

二.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法解决之道

从整个音乐理论来看,弹唱教育与弹唱训练不仅与音乐实践密不可分,而且还与作曲理论、和声理论等音乐理论息息相关,好的弹唱教师不仅可以在弹唱教学的过程中将这些音乐理论潜移默化地教导给儿童,而且还可以通过弹唱达到提高儿童的整体艺术修养的超出教育预期期望的目的。弹唱也常常被通俗地称之为自弹自唱,弹唱的表现形式已经充斥于各大媒体与各种“秀”的现场,弹唱也因其较强的实用性、大众性、艺术性而被应用到包括影视剧、电影等更多的艺术形式当中。

儿童歌曲弹唱方法在单纯练习弹奏技巧的同时必须兼顾其艺术性,同时还要考虑到演唱的配合。弹唱与其他音乐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弹奏与演唱之间的弹奏动作触觉与演唱声觉的完美融合。无论是演唱技巧还是弹奏技巧都是音乐艺术的一部分,绝对不能脱离音乐艺术单独存在。在教授音乐弹唱方法时应该将音乐对弹奏的技巧要求交待清楚,同样一个音在与不同的演唱配合时要弹成不一样的效果,不一样的弹奏效果可以从触击键盘的角度、柔音保留延音踏板等技巧加以实现。初学弹唱的儿童最易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表现在手指与键盘的距离过远,这就使得弹奏的半径过长,对于较为紧凑的乐句就会显得有点忙乱。应训练儿童们对于音乐的表达应融入到每一句唱腔之中与每一个击键动作之中,久而久之,儿童们会主动从音乐的内容中自然而然地找到恰当的音乐表达方式。和弦弹奏是弹唱的一个必备的基本功,娴熟地掌握所有和弦的弹奏技法与表现是弹唱所必需的支撑技能,在熟练掌握了和弦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音乐艺术的艺术性表达与感情的渲泄。

三.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策略解决之道

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是融弹奏技巧、和弦技法、乐理基本知识、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解等于一身的音乐课程。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基本方法的练习策略亦不外乎在键盘方面熟练掌握与领会和弦的使用与表现方式以及音乐元素的技巧处理方法。儿童的音乐弹唱练习是儿童学习音乐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不仅可以在练习弹唱的过程不知不觉地学会视唱的基本知识与演奏的基本技巧,而且还因为儿童的音乐素养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使得儿童从小就具备了不练习弹唱的儿童所不具备的音乐气质与艺术修养。弹唱的基本练习策略应从声乐练习配合机体的肩、臂、肘、腕、指有序的进行,以发掘儿童的对于音乐的理解潜力为主,教师宜采用实践为主,理论随辅的原则,在实践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内化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之中去。根据演奏风格的变化对弹奏技巧做出相应变化,进阶的练习可以以乐句为主,逐渐变成乐段、乐曲练习。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儿童改变弹奏风格的技巧,不仅可以通过和弦的变化,还可以通过踏板的恰到好处的控制与指力的触击角度、方式、力度对音乐的表现力加以铨释。在讲解弹唱的基本方法的练策略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慢动作的方式,将手指触碰键盘的角度直观演示给儿童们,让他们真切了解弹奏的高级技巧及其与演唱的完美配合。弹奏与其他音乐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演奏者必须学会情绪与身体机能最快的融入音乐配合实现音乐艺术的表达。儿童歌曲弹唱课程的练习策略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从最基本的视唱开始,然后发展到边弹边视唱,让音节与键位在儿童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然后再进行双音、三音、乐句的一步步的进阶练习,每一步练习都要求边弹边唱。儿童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采取练习中学习的方法向儿童教授更多的音乐理论,这些技巧一旦融入到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实践中去,儿童们就会觉得这些音乐理论并不是太难,是完全可以通过练习与音乐实践获得的。

(一)协调与配合是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策略

钢琴弹唱的老三样要求弹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与弹奏过程中必须很好地把控音准的正确性、节奏的稳定性、速度的均衡性。在老三样的基础素质要求上,随着新时期音乐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为老三样赋予了新的话题。首先在音准方面,发音的正确性与弹奏的按键的正确性已经成为基本要求,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还会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儿童指出弹奏乐音的柔化以及演唱发声的感情化。其次在节奏方面,节奏的稳定性之外,还要指导儿童在实现基本节奏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调整按键的触点角度与力度以及踏板的初级应用,同时在发声的过程中应依节奏的要求注意发声的铿锵。在速度的均衡性之外,还可以教授儿童们注意连奏与断奏的灵活运用以及演唱过程中的速度疾徐的稳定控制以实现演唱与演奏的流畅性配合。

(二)技术性与艺术性之有机结合的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式

音乐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也是老生常谈的一种音乐教学企盼,但是往往在训练方式方法上觉得无从下手。其实,技术性的发声与弹奏的一点一滴的微小组合与积聚过程中,只有每一步教授的都是正确的方向,那么最终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必将是水到渠成。但是,如果训练方式方法有误,那么后期的矫正也是极困难的事情。

(三)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弹唱方法的策略是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战略性问题,那些只将究墨守固定流程式的音乐教育教学是过于死板与机械的,音乐的教育与教学首先应该形成策略,然后按照既定的策略实现教育与教学框架,在框架之下实现各种弹唱训练方法。一个好的弹唱方法策略的示例是教育与教学工作应从分析作品着手,将作品本身的曲式架构、伴奏织体的改进、和声对位的调整以及调式特点内涵的理解,并将其消化成教学的策略,然后就可以根据音乐作品中的这些精髓进行弹唱方法的系统性策略安排。在儿童的弹唱教学中的主要策略可以将气息的练习方法、音域的拓展练习方法等纳入其中。

四、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方法策略探析

弹唱方法策略大致包括弹唱的和谐性、伴奏的渲染性、伴奏的引导性、弹唱的双重内涵性以及乐感的多重性等策略。虽然从理论上儿童可能无法全部理解这些策略,但是做为音乐工作者至少必须了解这些策略,并在这些策略的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工作。

(一)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之和谐性探析

弹与唱的和谐统一是儿童弹唱方法策略中的基础,也是以下各项策略的大前提,对于儿童们而言,达到这一点相对要比成人初学者容易许多,这也是许多音乐教育家们呼吁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启蒙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弹唱和谐策略是先从儿童的右手练习开始,逐渐加入右手与左手的配合,自如以后就可以加入左脚的配合,然后就可以加入演唱的配合。但是,这种传统式的练习方式从一开始就忽略了演唱与手脚的配合,使得儿童从一开始就会出现弹与唱的人为不和谐屏障,正确的策略就是从一开始练习就力求演唱的加入。

(二)儿童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之伴奏的渲染性探析

相对于小提琴、小号等其他“人味十足”的乐器而言,钢琴是人味化、歌唱化较差的乐器,但是其在烘托乐曲的氛围、创建宏大的场景、补充和声与对位、产生丰富的旋律方面则更擅胜场,因此弹唱过程中应善加利用钢琴的特性更好地增加钢琴对于环境的渲染性。因此,在教授弹唱技法的过程中必须着重对儿童进行连奏、音色变化、踏板运用等方面的训练,使儿童从小就将优美的连奏、丰富的音色转换、踏板的灵活应用熟稔于心。

(三)儿童歌曲弹唱课程之由内心乐感到多重乐感的飞跃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7)

技巧是音乐表现的首要条件,没有高超的技巧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演奏。著名钢琴家拉赫马尼诺夫说过:“技术上的熟练应当是那些想成为一个优秀钢琴家的学生的首要条件之一。”说明艺术上的自由要充分运用技巧的能力为后盾。长笛大师朗帕尔在教学中曾指出:“有时他们的风格不好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欠佳。”长笛大师高威尔也说:“连音符都演奏不好,又怎么去诠释音乐呢?”

在长笛学习过程中,演奏技巧的提高依赖于两个重要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前者包括手指触键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手指运动的节奏感和控制能力以及吐音的节奏感和耐力、舌头触及口腔的位置等等这些精细的肌肉控制。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系统而针对性强的音阶及练习曲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众多各类型的长笛教材中有几本十分值得演奏者学习的教材。一是塔法奈尔和高伯特编著的《每日手指练习》,它是以各种音阶琶音为载体,将长笛吹奏中困难的指法组合汇集于此,并且按调性的规律编成各种练习类型。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他对我们手指触键的力度、精确度及灵活性都会有帮助。还有一本就是科勒的中级练习曲(作品33)及高级练习曲(作品75)。这两本教材采用了多种音乐要素组合,十分巧妙地将音乐形式与技巧训练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从而构成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内容。其中由浅到深的设计了针对性训练的过程,如吐音、装饰音、节拍等。这些都要求练习者拥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视谱能力,更对手指组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这两册练习曲作为长笛专业学习的骨干教材,因为它们的技巧性训练的明确目的而深得演奏者喜爱。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8)

绪论

音乐是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主要形式,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专业音乐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学习钢琴。为了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钢琴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使演奏的乐曲能充分体现作曲家的思想及风格,让人们听了能感受到音乐的震撼。本文选取具备了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和知识的大学本科钢琴专业的学生为教学对象,从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钢琴学生的能力与素养进行探讨。

一、掌握和运用演奏技巧

演奏技巧是钢琴演奏者为了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所使用的一种手段,是音乐表现的前提条件,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相互依存,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手指的弹奏技巧支持着钢琴音乐的表现,通过手指灵活的弹奏才能弹出悦耳的钢琴音色,所以手指技巧是基础,手指技巧的灵活是通过弹奏者下苦功练习得来的。

(一)手指快速演奏的能力

演奏要靠手指的活动,而快速在钢琴演奏中至关重要。演奏技巧训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提高手和手指的机能,同时让大脑能加以完善的控制,这些都是需要通过练习的量来积累达到的。在速度上,训练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通过手指的支撑训练、手指的独立训练、手指的控制训练来提高。

对于力度来说,和体育运动中的耐力一样,人体肌肉持续运动的能力是训练出来的。方法可以用普遍的强奏来增加肌肉的承受能力,提高肌肉活动量水准;有意识增加跑动反复的次数,在手感到一定疲劳时锻炼坚持的能力,增强手指耐力;有意识在慢速、中慢速或中速练习时适当地加大手指的动作幅度,用增加力量负荷的承受能力来加强耐力;用轻柔的连奏方法练习,克服不正常的力量耗损。

清晰度,即快亦清楚,德国钢琴教育家奇格勒称其为具有”核”的声音,按通常的说法叫做“颗粒性”,提高快速跑动声音的颗粒性主要是提高手指养成对非连奏触键的指触感,保持指尖有坚强牢靠的准备姿势。其次是提高击键清晰明确的点,使声音具有集中的音核。

(二)如何练习新曲

1.分手练习

钢琴的弹奏是由双手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共同完成的,在弹奏过程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单手的良好弹奏作为保证。分手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大脑的负担,使精力更加集中,便于对每一只手的弹奏进行仔细的检查,能把音乐的各个细节都做到符合要求,使声音听起来更清楚细腻,为双手合练打好基础。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新的音乐作品时,一定要先进行分手练习,即使在弹奏熟练之后,仍需要时常使用分手练习这一方法,有分有合、分合交替才能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2.分声部练习

在钢琴练习过程中,应当养成把各个声部和层次区分开来练习的习惯,这种练习方法在练习复调音乐作品中尤为重要。在进行分声部练习时,首先是需要正确地找到织体中的各个声部,然后分析每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如何进行。在练习过程中,先练乐曲的某一声部,当这一声部练习熟练后,就可以改练另一声部。当每个声部都练习得准确无误了,就可以将各个声部合在一起进行完整的练习了。对于声部较多的乐曲,必须对每一个声部进行单独的训练,使每个隐伏的旋律完美地演奏出来,达到多个声部层次清晰,使恰当的音色、清晰的和声进行与旋律声部默契地配合。

3.难点练习

任何一首乐曲在练习中都会存在一个甚至几个技术问题,这些地方往往是练习时的难点和重点。遇到难点,应努力克服,尽量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将难点部分抽出来进行单独、反复的练习,只有这样,困难才会迎刃而解。

二、加深理解乐曲

乐谱是音乐的书面语言,里面包含了作曲家浓厚的创作灵感、心灵期待、理想追求以及音乐风格。我们要完成一部钢琴作品,读谱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对乐谱的研读,可以窥探出作曲家内心的奥秘,把握作曲家的音乐脉搏,让演奏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一)正确读谱

对钢琴音乐正确表现的前提是对乐谱的标示、记号的认识熟悉,这其中包含了力度记号、速度记号、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句法、节拍、表情术语、调性变化等等许多相关的标示记号内容。这些标记都直接影响对乐曲的理解、表现和对乐曲风格的处理。

乐谱上的音乐术语直接关系整个作品的风格把握,决定了乐曲的情绪、表情、速度、性质。正确的读谱,可以帮助提高音乐的思维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力度标记关系到了乐曲演奏中音乐的表现,作曲家还通过力度标记来表达音响的效果。速度变化标记直接影响乐曲的效果,弹奏出乐曲速度的变化可以很好的表达出音乐的风格形象、情感意义。因此,习琴者在弹奏之前应把乐曲的大概架构熟记于心。

(二)分析作品的音乐特性

音乐特性是指音乐内容、情绪、形象意境等所决定的音乐的局部特性和总体风格。分析作品的音乐特性是为通过把握不同音乐特征,结合自身音乐感觉把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还应掌握一定演奏技巧。音乐特性是音乐的实质,是领会音乐把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它决定我们用什么方式、什么手法、什么情感去表现音乐。所以,我们讲表现音乐,首先就要把握乐曲音乐特性。有的音乐是抒情性的,声音柔和优美;有的音乐是较活泼的,声音明亮轻巧;有的音乐是激情类的,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力度较大、手法也较复杂。

三、加强个人音乐修养。

(一)全方位感受音乐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钢琴习琴者应该要多注重培养用耳朵去聆听乐曲的旋律、调性、和声以及情感,为开阔个人的音乐视野,应多听音乐会等一些接触音乐的机会,同时还需要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多阅读作曲家传记以及音乐史,了解作品时代特征,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可以从中体会作者的人生际遇、情感跌宕,开阔音乐视野,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把一部音乐作品通过自主学习和消化,才能对音乐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9)

伴随着手指如精灵般的跳动,创作的不仅仅是一首首优美的曲子,更是一个个情感与灵魂的表露。钢琴作为“乐器之王”与小提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不仅仅因为他悠久的历史,更是因为他对技巧的严格要求。只有高超灵活的技巧,才能更好的控制钢琴、融入钢琴。钢琴家只有有技巧的去演奏钢琴曲,才能赋予它真正的灵魂,钢琴演奏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有着很强的技巧性。著名钢琴演奏家霍夫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演奏必须取得曹工钢琴的,这个操纵权就是技巧。自从十八世纪末,钢琴随着社会的发展,他的基本构造与性能已经基本定型,钢琴曲的优美旋律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受到钢琴制造工艺的巨大限制。钢琴的触键技巧已成为钢琴演奏的决定性因素。同一首曲子、同一架钢琴不同的人弹奏却可能产生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在钢琴的演奏和学习中,触键技巧作为最基本的因素却成为了最复杂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钢琴的触键技巧已逐渐发展为弹奏训练中的一个基本体系,那么如何去掌握并灵活运用这种技巧呢?手指是一个钢琴演奏家的全部生命与灵魂所在,正是由于手指的灵活跳动赋予了钢琴曲灵魂与生命。也正是由于手势上的深厚功底,将一个个单调的音符组成了一首首或跌宕起伏,或优美动听,或狂风暴雨,或柔美动听的曲子。

1 力量因素在触键技巧中的“重量”

力量给予了生命足够的爆发力,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保证良好触键的基础和关键。本来手指作为身体上最灵活的部位,却成为了初学者的噩梦,手指的灵活运用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手指在庞大的钢琴面前却是那样的笨拙。这不仅仅是因为手指力量与身体的复杂联系,更是由于演奏家对每个音符力量的选择。一首简单的曲子,可能因为一个手指不小心用力过大或过小彻底破坏了他的美感。手指力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好的,初学者在练习钢琴曲时,弹奏的声音可能听起来很虚,手指手臂也可能很容易疲劳。因此,只有脚踏实地的不断练习,才会掌握好自己的手指力度。钢琴的弹奏更加讲求力度的均匀传递,只有在弹奏时保持手指下力的均匀,和旋才会听起来更加饱满动听。力量是钢琴演奏的基础,在触键技巧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2 从高抬指和贴键训练中看触键技巧

在世纪的钢琴弹奏中,影响弹奏的各种因素其实是相互矛盾却又相互依存的。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高抬指和贴键都是不可或缺的训练,高抬指提高了手指的独立运动性,也提高了手指力量的爆发力和耐力,更加强了手指、腕、臂和身体的协调配合。在初学阶段他有着自身无法替代的价值。可能人们在观看钢琴家演奏时会发现,很少有人去高抬手指,讲求的更多的是松弛随意,更多的是在贴键弹奏,这是因为贴键弹奏虽然和高抬指相互矛盾,但他却是高抬指的升华和发展。手指力量在满足了弹奏所需要的爆发力和独立性之后,就不再需要刻意的去高抬指。贴键演奏会使弹奏者的手指跳动更加灵活有力,圆滑流利,更节约了一些不必要的动作和力量,给人们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只有在不同的训练中,在不同的矛盾中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乐曲。

3 身体的协调配合对音乐的影响

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身体的协调配合就是手指、腕、臂以及腰部甚至整个身体的协调配合,很多钢琴家在演奏时,整个身体都会随音乐跳跃起来,以满足各种力量的需求。弹奏过程中的基本坐姿和都将对音乐的演奏产生巨大的影响。朗朗作为首位冲出中国的国际著名钢琴家,是所有音乐家的榜样,他的演奏想必大家一定看过不少,他的演奏不仅是音乐的表演,他的整个身体都会随着音乐去跳动,仿佛整个人已经融入了音乐。看似毫无章法的跳动,却把身体的协调运用发挥到了极致,演奏过程中无论是过度紧张还是过度放松,都会对身体的协调产生巨大的影响。“钢琴诗人”肖邦和“钢琴之王”李斯特都曾试图去解放手臂和手腕,探索一种更加完美的演奏方法,希望仅仅通过手指的灵活跳动去演绎出完美的音乐,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无论何种水平的钢琴演奏者,只有做到身体与钢琴的完美配合,才能创造出音乐的灵魂。

4 让触键技巧成为一种习惯

一个行为决定了一种习惯,孰能生巧,自古至今都是一个不变的真理。钢琴演奏讲求的不仅仅只有天赋,更需要的是后天你的不断努力。有哪个钢琴家的童年离开了枯燥烦闷的练习却创造出了后来的成就,又有哪个钢琴家不是凭借不断的努力创造了演奏的升华与积淀。只有让演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你的习惯,你才能更好的融入钢琴。只有在不断练习中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习惯是一个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但他却决定着你的钢琴之路能走多远。

5 结语

钢琴看似简简单单的黑白双键却有着不简单的内涵,看似简简单单的触键技巧却包含了沉重的汗水,没有真正的天才,也没有完美的触键技巧,只有刻苦的学者,用自己的汗水去换取完美的演奏,用自己的人生去创造曲子的灵魂。钢琴演奏是完美的音乐升华,不是简简单单的去创作,无论学习还是演奏都离不开触键技巧,也都离不开演奏者的真正投入,离不开汗水与灵魂的交融。

参考文献:

[1]徐迁乔.技术与音乐:乐而得兼―――做好一个钢琴演奏者[J].四川戏剧,2007(02).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10)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音乐行业,数码技术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数码钢琴的出现,攻破了传统的立体机械钢琴的许多缺陷,拥有更加完善的性能,数码钢琴即是电钢琴,运用编码等电子技术模拟机械钢琴的标准音色,拥有高逼真的音色。此外,电钢琴还具有一些机械钢琴不具备的优越性能。首先,电钢琴音色极其逼真并且极其稳定,传统的机械钢琴会因为时间的原因需要定期调音,并且也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潮湿高温等都会对机械钢琴产生一定的影响,机械钢琴基本隔一段时间调一次音,并且会受调音人的影响,可能会产生音色不准的现象,严重的话会影响耳朵对音乐的乐感,电钢琴便突破了这一特点,不会受环境的影响,并且音色长期精准,并且可以如同机械钢琴一样,根据手指的力度而发出强弱等逼真声音,很利于幼儿等的钢琴学习。其次,电钢琴具有许多传统机械钢琴所不具备的功能,电钢琴不仅有钢琴的音色,还有其他乐器的音色,还有鼓点、节奏拍等,并且可以配合耳机使用,可以减弱噪音,同时,电钢琴设有多媒体器材,如电钢琴上所配的摄像头,可以连接多媒体,有助于实现一对多时的现场教学演练,教师可以通过点击每位学生电钢琴上的摄像头,观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录制下后反复观看练习,对于电钢琴集体课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电钢琴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优越性

电钢琴优越于机械钢琴的特性十分有利于钢琴集体课教学,精准的音色、先进的配套智能设备等都十分有利于多对一的集体课教学的展开,打破了传统机械钢琴的一对一式教学,现如今,幼师、学前专业的中专或者大专生多数采取多对一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电钢琴的特性恰恰有益于一对多的钢琴集体课教学。

1.持久的精准音色有利于学生的钢琴教学

机械钢琴由于自身结构特点,容易受外界环境等的影响,需要定期的校对音准,对于音准校对能力低的学生,难免会出现音色校对不准的情况,会影响音感。电钢琴的音准经过数码设定,音准度极高,不需要定期进行调音,而幼师、学前专业的中专或者大专生的音乐水平有限,对音准的识别度不够精确,电钢琴使学生不必担心调音,也不必担心音色不准,精准的音色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锻炼学生的音感。多变的音色练习技巧有很多,有比较法、迁移法,等等。

2.电钢琴的智能型可以实现钢琴一对多的集体课教学模式

电钢琴的智能功能为一对多的集体课教学提供了可能性,电钢琴配备的智能摄像头,耳机、话筒等都为集体课教学创造了条件,摄像头可连接多媒体,使老师的示范能够清晰的被学生所看见,老师也能够通过点击学生的电钢琴摄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可通过录像进行反复的演示练习。电钢琴可以发出其他乐器的声音,以及伴奏,多变的音色可以通过技巧练习来掌握,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方法正确,课堂学习不枯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3.电钢琴的优惠价格能够实现钢琴集体课教学

机械钢琴由于结构复杂,要求极高的精准度,因此做工昂贵,的价格一般保持在5万元以上,而电钢琴借助于电子技术,大大降低了制作难度,且质量同样良好,其价格大多在1万元到3万元,幼师、学前专业的中专或者大专生学校教学可以购进大量的电子钢琴,这样便为实现集体课教学创造了宝贵的物质条件,且可以实现人数众多情况下的多对一集体教学效果。

三、电钢琴实现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教学方法

电钢琴的特性能够实现钢琴集体课教学,但是与此同时也应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好的集体课教学方法能够充分的发挥电钢琴的特性,得到高效率的集体课教学结果,因此,应配合合适的电钢琴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技巧,实现音色技巧的练习,以下两种方法都有助于发掘电钢琴的作用。

1.建立规范科学的教学系统

科学的教学系统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钢琴的集体课教学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系统,教学系统要有基本理论知识,也要有基本方法,并且这些知识方法要形成系统,不可过于主观或即兴,要有科学的教学系统,并且严格的按照教学系统一步一步实现教学目标,有所侧重,有技巧的进行钢琴集体课教学。

2.一对多教学,注重课堂反复演练

集体课教学即是一对多教学,一对多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达到一对一的教学效果,要实现一对多集体课教学,就要充分利用电钢琴的特性,运用视频教学法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一对多教学方法,电钢琴所携带的摄像头可与多媒体连接,老师演示时可将摄像头打开,将过程显示在多媒体投影仪上,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看见老师手指弹奏的全过程。并且可以反复播放,反复观看,学生也可以跟着视频反复的练习,进行多变的音色技巧的练习,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电钢琴摄像头来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效果。因此,电钢琴的学习遵循一对多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比较、迁移等方法实现多变音色技巧的练习。

四、结束语

现代电子技术的进步,弥补了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许多不足之处,电子钢琴的出现为钢琴的普及创造了条件,也为钢琴集体课教学创造了条件,钢琴集体课教学在幼师、学前专业的中专或者大专生钢琴课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钢琴集体课教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且可以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电钢琴的特性则符合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特点,电钢琴音色的稳定性,智能的设备条件等都对集体课教学的展开创造了条件,同时可以提高师生的音乐素质,电钢琴多变的音色可以通过老师讲解的技巧进行巩固,效果明显。

学习配音的技巧篇(11)

雷锋也曾说过: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这个就像学习者要坚持不懈的练琴一样。从左手技巧来讲,它包括揉音、换把、双音、和弦、拨弦、泛音、颤音七个方面,想要掌握这些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左手手指的独立性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活动一根手指时很容易牵动其他手指,例如三指与四指,其中一个活动就会带动另一个,完善手指独立性就需要不断练习和改进。音乐是用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只有通过左右手的协调配合,才能做到情琴融合,当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懂得辨别美的音色就会根据音乐的表现加入揉弦,但是每人习惯不同,其揉弦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揉弦的快慢,持久性。

当我们遇到一系列长音时,需要做不间断的揉弦,对于揉弦的频率与保持的耐力,将会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何保证均匀有力并持久的揉弦呢?就左手练习而言,可先不用琴,将左手手型保持并做手腕前后摆动动作,不用弓。将手指放在弦上,手指往琴头琴码方向做前后运动,即手指的第一关节做凹凸运作,或者利用半音的上下滑动来获得揉弦的感觉,然后固定在某一音上练习。

有些人在演奏中带给听众一种呆滞迟钝的不适感.这种缺乏美感的揉弦是因为左手没做到彻底的放松或者是过分紧张练习所致。可用上述方法进行练习及放松练习予以克服,最后将揉弦技术加入乐曲去体验美的音色。可根据情绪的不同由快至慢或由慢至快做不同力度的揉弦。

任何一首乐曲都需要左右手的配合才能清晰、流畅的将它完成。在开始一首新作品时,首先要对指法要进行分析,尽量的保留手指。由于四指天生的软弱性,演奏时常自然的将其带过。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保留手指可减轻手指的运动疲劳感;减少换弦时带来的杂音;树立手指的相对位置利于音准的把握。若不保留将导致节奏不稳定、精确度大打折扣。因此,遇到四指的情况时要有意识的保留。这要求我们加强练习曲的四指练习。这样才不会在快速的乐句中造成漏音,当然保留指在应用时需要灵活的适用性,应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

完美的演奏,少不了刻苦练习,坚定不移的意志和信念,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保证量的基础上注意质量的突破。我们的一切动作都受大脑控制,用脑分析乐曲找出难点重点,集中精神花在难点,有主次的各个突破,提高效率.对于已经掌握的技术技巧也要经常学习巩固.

在平常的练习中发现,容易感到左手的困乏的另一技术是颤音,对于乐曲中偶尔出现的小篇幅颤音,还是可以按要求完成,当大篇幅长时值的颤音出现,手指起落就不在像平常一样均匀而有弹性。颤音必须要做机械练习,要增加左手力量,利用手指自身的重量有弹性的起落,节奏均匀。手指慢而均匀的抬起,保持固定高度,保持手型,克服肌肉软弱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累积(例:克莱采尔36首小提琴练习中颤指这一技术 作为循环排列第15课开头)在这一小节中,三指用来打颤音是非常灵活的颤两下就可以同时加重颤音使他变得华丽干脆开始要慢练不能因为颤指而破坏音符时值。在练习中大拇指必须自由,以便于速度的变化,此外,左手练习颤音还有克莱采尔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课。

技巧是为乐曲服务的,无论技巧怎样困难,都不应该迁就于它而去牺牲旋律的设计,纯粹的技术会被具有真正音乐内容的作品所取代。技术从属于乐思,如斯波尔《柔板》旋律优美充满生机,令人咋舌赞叹,为揭示作品的内在精神,发掘实物,演奏者则不得不全力以赴的去达到宏大宽广的音响要求。

学习小提琴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手指的耐力将是完成它的基础,无论是高超的技术还是平常的按弦都少不了本身的基本功,为保证自己的技术技巧不衰退,必须不间断的坚持练习,只有将基础打好才能在实际的演奏中逐步提高技术,脑海中所要求的完美,手上却不能完成。这种心手不一的练习过程,对于学习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无法做到和谐满意的技术处理,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为了从心理和技术两个方面能同时掌握某一技术,必须反复不断地练习,这种有目的性的训练是成就完美演绎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我所说的技巧练习,仅仅为了实现应用并非为了培养技术而破坏音乐的感受能力,正确的练习时间,练习材料.分配自己和理的练习方法,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全面的训练.

为避免机械性的技术重复再练习方面,应注意不断地训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