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农经济意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6 10:52:18

小农经济意识

小农经济意识篇(1)

随着“三农”问题引起关注及其理论上的思考,农民主体性成为热点,农民观念已成为研究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视角。总体上看,农民观念的研究成果喜人,但多局限于某一特定时空,对于从长时段尤其是对近一百年来农民观念的宏观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经济学视角分析农民观念之易与守,正如马克思所说,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纵览20世纪与中国农村有关的大事:上半叶中国有三次内战,下半叶中国有三次均田。农村经济有变与不变之分,农民观念也有变与不变之别。

一、农民观念之变

(一)土地革命与农民观念之变

1 被剥夺意识强化,革命意识萌生。在长期战争环境下,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政府只能有两个同向选择:一是筹集内外资金,增加军费开支,实行赤字财政;二是出于军事需要而加速军事工业——不生产市场交换产品的政府垄断工业发展,不断追加政府投资而没有社会效益。因此,解放前的中国政府必然通过不断增加赋税,加剧对包括农村在内的各个阶层的剥夺。民不仅要养活统治阶级,而且要养活军事工业和军队,这些表现为农民赋税的加重,农民被剥夺意识强化。这种强化达到一定程度则表现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的挺身而出和对革命的响应,朦胧的革命意识萌生。

2 宿命等传统意识淡化稀释。从农村土地的安排不难看出前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旧中国公田数量很大,种类很多。在《寻邬调查》中曾有比较客观的分析:祖宗方面(即祭田、祀田)占了60%,神道方面(神、坛、社、庙、寺、观的土地即庙田、寺田)占去了20%;公益方面一是考棚、宾兴、孔庙、学租等方面的用田,即学田,一是桥会、路会、粮食之类,即社田各占10%。可以看出,中国农民对祖先的崇拜乃至家族本位意识都比较强烈;农民的宿命意识比较浓厚,在多重压迫下,他们不是自然的、社会的、甚至自己的主人,把对自己的支配交给神秘的力量——神仙鬼怪。功利性政治投机意识浓厚,农民还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子弟能“学而优则仕”,一则光宗耀祖,二则能保护自己少得可怜的既得利益,而公田真正的用于便利人们实际生活的反而仅10%左右。以农民(包括地主和富农)按人口平均占有地权为基础内容的,事实上是一次按照传统村社血缘地缘关系,把过去农村中的公田也在村社内部平均分配的彻底的私田化。随着公田的丧失,附着其上的祖先崇拜、家族本位、宿命、功利性政治投机等传统意识和观念也开始淡化和稀释。

3 阶级意识高涨。对当代土地制度影响最为重大的一种观点来自。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分析道:(江西和湖南两省)边界土地状况大体说来,土地的60%以上在地主手里,40%以下在农民手里。他在《寻邬调查》中写道:大中小地主占农村人口的3.45%,占有30%的土地;富农占人口4%,公田占40%,为地富所把持。亦即7.45%的地主、富农占地70%。他的《兴业调查》指出,占人口1%(加上不在村地主2%~3%)的地主占有土地40%;富农占人口的5%,占土地的30%;另有公堂土地10%,实际为富农所把持。亦即6%-8%的地主、富农占地80%。据此,中共中央得出了占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地70%~80%,而占人口90%以上的中农、贫农、雇农只占土地的20%-30%这样一个作为中国土地革命依据的一般性结论。。通过土地状况的分析,把农民的被剥夺感成功地转移为农民与地主的对立和紧张,这种对立和紧张为伴随而宣传的阶级斗争观点找到立足点。传统农民意识和观念的稀释和淡化所留下的空白遂被阶级意识所填补并日益凸显。

(二)均田与农民观念之变

1 工业化观念深入人心。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起的农村集体化属于承担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制度成本的一种组织载体。立足于苏式的城市大工业的政府经济,不可能与后形成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进行贸易。这种客观矛盾,使中国放弃了“多种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民主主义的发展战略,转而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主导的工业化原始积累。由此,就形成了对农产品的垄断和对农村劳动力的集中使用的集体化。这些,都是通过1956年推进高级社以后的农村制度安排实现的。同期现实中从互助组到的现实运动,以及理论上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宣传,使社会主义观念和现代化、工业化观念深入人心。

2 宗族意识进一步弱化。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主要在自然村内部建立互助组、初级社,到了1956年大办高级社,开始以乡为单位并大社打破传统小农村社经济制度长期形成的以自然村地缘关系为主的财产权益边界。高级社基本上简单的合并,把原来的初级社改为生产队。其中主要的问题不仅是完全取消了农民的私有产权和家庭经营。突破传统社区血地缘关系的土地产权边界,不再按照自然村社建立生产组织,这就打碎了传统的小农村社经济制度的组织载体。高级社形成以社为基本单位的财产制度和分配制度,相当于后来一度盛行的“大队核算”。而高级社建立仅一年之后即在全国推行的、被人们称为穷过渡的,只是把这种基本制度又提高了一级,亦即从大队核算升级为公社核算了。跨自然村落组织出现了,农民的宗族观念进一步弱化。

3 民主、效率、公平等意识零星、持久的注入。在农村改革后基本上恢复了的小农经济只是形式,其内在关系和外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某些实质性的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已经树立起来一个产业门类齐全、专业分工社会化的庞大的城市工业。在这种外部的宏观环境变化的约束下,即使小农经济的农业也不可能完全退回到传统社会,只能以一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面对并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农民虽然形式上似乎退回到传统小农,但此小农已非彼小农:经常流动于城乡之间的人们会将现代城市的效率、公平、休闲观念带入农民中传播。影响小农、组织小农的不再是昔日的地主或士绅,而是

村委会等自治组织,这种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经营的载体是孕育、培养、提升了民主意识。小农意识之壳中越来越注入新的内容,小农意识原版重复的担忧已属多余。

二、农民观念之不变

是新中国立国之基,广大农民历史性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传统理想。但在基本制度方面,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且,由于人地关系资源约束没有缓解,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分离这种利于形成租佃关系的产权制度。家庭承包在老百姓那里从来就是“大包干”,但若欲把握其实质,则是恢复了公田和私田并存的两田制,以及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全权分离等等,或虽变却为旧观念提供了新的载体从而起到了延续传统观念的作用,这些成为农民观念不变的经济前提。

(一)宗族意识尤存

从1950年开始到1953年复查后结束,大多数地区都实行了土地损补政策,但损补的最基本单位实际上是以村为单位来具体操作的。所以,实质上是以自然村社为单位的土地均分制。加之锄头、镰刀这种简单工具所代表的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决定作用,高度集体化并不意味着生产关系的实质性改变,一个小农加一个小农小于等于两个小农。在高度集体化带来的、被成为三年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的压力下,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又通过1960—1962年的体制调整,退回到以血地缘关系为财产边界的村社集体经济。1978年以来大包干所体现的是既非公有制也非私有制的成员权,产生了与两权分离和双层经营相适应的内部共有、对外排他的小农村社所有制。村社所有制有与血地缘观念、宗族观念相互辐射、渗透、强化的功能。从历史变迁来看,到现在的“大包干”,作为宗族之根的村社所有制度尽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发生外在的变形,村社共有制和宗族观念弱化,但实际一直若隐若现地存在,并且事实上经历了近30年村利:土地和财产集体化的制度经验,在规定村社集体拥有土地、水利和其他生产设施的所有权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形成“小农村社”经济而固定下来。由于人地矛盾突出的国情短期内不会改观,在可预见的将来,小农村社制将长期存在,宗族观念也将继续存在下去。

(二)均平意识故我

农民的均平主义是一种不顾起点和过程,追求结果的平等观,要求人与人之间在工作条件、物质分配和个人需要方面绝对平均。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无论是产品种类还是工作方式,都具有重复性和相似性,阻碍他们交换和其他联系,反过来又强化了他们之间相似性。马铃薯似的相似性感受使得他们将其扩展到作为结果的财富形式的平均。体现中国农民均平理念的农地初始产权的配置,要么通过战争,要么通过政府改良。到民国一朝,却不再有条件像历代统治者那样做,由于清朝统治者之后是军阀混战,民国政府没有造就全国范围的人地关系调整的机会。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作为国民革命的纲领,尽管其中强调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但在他的革命实践中并没有发动农民起义来进行土地革命。政府提出二五减租后把地租比例改为三七五的改良政策,事实上没有真正实行。新中国政府由于其性质和威望,有能力就人地关系做出调整,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土地首先作为中国农民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只好按人口平均分配,亦即只能体现与市场经济的效率第一原则相对立的公平原则。这些成为新时期延续并加强农民传统均平意识的现代载体。

(三)循环意识绵延

循环意识主要是自然、社会现象给予农民的启示。循环意识既来自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生活和历史的直觉和感悟。自然界,寒来暑往,月盈月亏,花开花谢,周而复始。生活领域,贫富无常,“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富者贫,贫者富,贫富反复无常。历史领域往往是:改朝换代之后统治者先推行“均田免赋”,接着出现土地向地主集中或豪强大族占田,社会矛盾激化再发生改朝换代。这一幕又好像在农民身边重演,农民在有生之年,或凭记忆都似乎经历从起点到终点的轮回。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下,随人口不断增长、对土地的压力不断增加,土地客观上已经不可能向少数人集中,随之出现了两种制度现象:一是两田制,即在所有权上表现为公田与私田相区别;二是两权分离,即土地占有权逐渐分散、而使用权向自耕农相对集中。在高地租率的压力下,土地使用权实际上只能向生产能力强的自耕农(即中农和富农)集中。早在解放前已存在的两田制和两权分离,今天再次出现,伴随着这种重复是小农形式上的回复。这些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制度的回复,起到了复苏农民循环意识的作用。

(四)贵土贱农观念挥之不去

国家得到全局稳定这种制度收益的同时,没有支付的成本是由农业部门来独立承担的,并且由此而形成的这种基本制度也就不得不赋予农村土地三重功能:农业生产要素、农村生存保障和农村社会稳定。三重功能中,生产要素的作用最小,生存保障的作用最大。在当前农业外就业有限的情况下,土地养家糊口的作用越来越大,农民的“贵土”意识随之强烈。但贱劳、贱农意识却挥之不去。在人多地少的国情矛盾和土地占有无限析分的财产制度下,历史上小农经济土地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低的基本特征并不会因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商品率提高而得到根本改变。在现行法律环境下,土地这种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远不如劳动力。一旦劳动力价格由市场决定,并且以不断抬升的外出打工的工价作为农村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参照,农户家庭经营的农业也就从过去不计劳动力投入的成本,改变为需要考虑劳动力与其他可替代要素的比较收益再决定是否投入。这也就提高了农业劳动力投入的机会成本。由以前劳动的不计代价和市场化之后与外出劳动报酬的比较劣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从事农业劳动,从“轻劳”进而“贱农”。“贵土”与“贱农”看似矛盾却同时并存的意识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三、结论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在一定意义上说,观念是经济的附着物。近百年以来,或因革命政权的夺取、或因现代化建设等对土地制度的影响,农村土地资源的占有、使用、支配、受益发生变化,附着在其上的观念也发生变化。农民赋税的加重,农民被剥夺意识强化。这种强化达到一定程度则表现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的挺身而出和对革命的响应,蒙胧的革命意识萌生。事实上是一次把过去农村中公田也在村社内部平均分配的彻底的私田化。随着公田的丧失,附着其上的祖先崇拜、家族本位、宿命、功利性政治投机等传统意识和观念也开始淡化和稀释。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起的农村集体化是通过1956年推进高级社以后的农村制度安排实现的。同期现实中从互助组到的现实运动以及理论的宣传,使工业化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伴随从互助组到的现实运动,跨自然村落组织出现了,农民的宗族观念进一步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已经树立起来一个产业门类齐全、专业分工社会化的庞大的城市工业。经常流动于城乡之间的人们会将现代城市的效率、公平、休闲观念带入农民中传播小农意识之壳中越来越注入新的内容。而农村有些制度不变,或形变而实不变,或虽变却为旧观念提供了新的载体起到了延续传统观念的作用,粘连其上的观念也变化不大。小农村社制度长期存在、土地按人口而非劳动力平均分配、两田制和两权分离的再现、农民土地的三重功能以及与外出劳动的比较劣势都是宗族观念、均平意识、循环意识、贵土贱农观念等存在的经济根源。

套用马克思的一句话,观念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作为观念之根的现实的消灭,观念也将自行消灭。农民观念的现代转型,不仅仅是宣传、教育、感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的现代化。不触动农民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被思想运动清除掉而成为历史的东西又会卷土重来。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292页。

②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载于《读书》1999年第12期第3至11页。

③④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9)(20)(21)(22)(23)(24)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版第121、108、101、185、206、208、201、39、165、168、158、35、39、100、35、97、28、43、42页。

⑤《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⑥《农村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5页。

小农经济意识篇(2)

一、什么是小农意识

小农意识是指r民或者小手工业者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族血缘为本位的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它体现着小农经济中小生产者的身份和地位,反映了小生产者对自己利益的维护,但不包含对权力的捍卫与争取。意识是个体的,但小农意识是普遍的,它不但只存在于小生产者的思想中,还影响着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人,包括小市民,乃至官僚。几千年来,小农意识制约着中国各个阶层的思想观念。

小农意识体现的是一种群体特征,在过的几千年中,小农意识在大多数中国居民思想中根深蒂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国都拥有大量的小生产者,即使是城市居民,也大多是近一两代才摆脱小生产者的身份。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小农意识也曾经历过革新,但它的主体思想却并未发生改变且世代传承。几千年来,这种思想在人们的思想中固定下来,并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它既是等级制度的产物,又反过来构成等级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小农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

小农意识的大部分思想观念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是不相容的,甚至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而且这种阻力往往并不是以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以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身份在无形中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小农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农意识的平均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

小农意识中的平均主义认为任何差别都不应该存在,尤其在物质方面应该做到人人平均。在自然资源有限,生产率低下的古代社会,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被大多数小生产者所接受,甚至形成了一种价值观念,古语“不患寡而患不均”所得就是这种平均主义。在古代,社会财富有限,生产力不足,禁欲就成为小生产者实现平均主义的主要方式,而一旦生活有所改善,长期的禁欲就很容易发展成为。太平天国的时期的洪秀全、杨秀清等人,起义前大多为长时间禁欲的小生产者,起义后拥有了权利和财富便开始骄奢淫逸、荒淫无度。除此之外,小农意识的平均主义还会导致集权统治的加强。小生产者虽然渴望平均主义的实现,但他们认为凭借自身的力量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将希望寄托于超越个体的神权和皇权,这必将会导致政治的不平等加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高效率是实现社会财富增长的重要基础,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有效的保障每位公民参与社会分配的权利和物质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等价交换,要求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公平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原则与小农意识的平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2、小农权威意识、人治意识与现代民主意识、法制意识

近几年来,腐败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大量关注,腐败问题已经越来越制约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利的不透明和不受法治的约束。腐败是专制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小农意识表面上似乎与专制主义相去甚远,但其实正是由于小农意识中的权威意识和人治意识导致了专制主义产生。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中,小生产者们由于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局限,缺乏社会交往,导致其自私性、孤立性和封闭性,这为专制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中国古代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有其闪光之处,但是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社会地位底下的老百姓将维护自己的利益寄希望于于上层阶级,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有人治而无法治”的社会状态,人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而现代的民主思想则是真正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是政治的参与者,万事以法律为基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遵循民主、法治,社会才能有序的发展。

3、小农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小农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的,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小农的思维方式相比于原始时期和奴隶时期无疑是进步的,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思维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而不是一味地相信经验,盲目的遵从经验会导致人们思想的狭隘性和非反思性,无法产生新的思想和事物。小农的思维是一种循旧性的思维,对于同一件事过去的想法和今天的想法基本相同,而创造性思维则是在经验、理性的基础上,探寻新的方法、发现新的事物。创造性思维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亦步亦趋的模仿和重复其他发达国家的道路是不可能站在世界现代化的前列的,更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小农意识的改造途径

1、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必然会影响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又会影响上层建筑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改造小农意识的根本。小农意识产生的基础是自然经济和封闭的社会环境,要想改造小农经济,就要实现我国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发方式的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社会的开放程度。

2、加强政治文化建设

我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和小生产者数量众多,占据了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小农意识也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而深入人心,时至今日,小农意识依然在某些方面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小农意识产生的基础是专制政治,要想改造小农意识必须先以政治文化改造其产生和依赖的政治基础,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改造小农心理,规范小农行为,引导小农进步。加强政治文化一方面是始终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方面是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所用。

3、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农民和小生产者,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如果一个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体还束缚于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脚步必然是十分沉重的。一个人的思想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整个社会的思想影响着国家的发展速度。改造小农意识就要用新的思想文化去感染和影响小农,让他们抛弃原先认知里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和认识,塑造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政府应该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发展基础教育,降低社会文盲率,在发展高水平科技的同时,确保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教育,教育改变思想,知识改变命运。

参考文献:

[1]赵文嫱.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掣时浅谈[D].天津师范大学.2001

[2]刘永佶.小农意识-农民个体而非阶级的意识[J].学术论衡.2007.04(2)

小农经济意识篇(3)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农村人口的经济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与时代变化相适应的现代特征,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

一、农村人口现代经济心理素质逐步形成 

1、农民的主体意识逐步提高

农村经济改革确立了农民在生产经营上的自主地位。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的农民,摒弃了传统的依赖心理,产生了强烈的自主意识,激活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部分农民自觉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做出生产经营决策的意识正逐  渐增强,主动的调整自己的产业,调整自己的经营内容。

2、市场意识加强,经营观念多样化

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农村经济领域,党的富民政策放开了农民的手脚,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市场行情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于是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不再满足于吃穿不愁的生活目标,对土地的依恋心理减弱,开始在对商品经济自我适应中不断更新观念,同传统的小农意识告别。采取多种多样的生产经济形式,日益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纷纷走出家门办商业、搞工业。就连一些脱不开身的家庭主妇也忙里偷闲抓起了副业,像饲养家畜家禽、种植庭院作物。

3、求富心理急切,开放、进取精神发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连年丰收,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出。为了谋求相应的就业机会、较高的经济收入,也为了分享都市社会的现代文明,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土又离乡”涌入城市,形成一股股难以遏止的“民工潮”。少数农民甚至把视野扩大到了国外,产生了大有发展前途的农村外向型经济。商品经济下的竞争造就了农民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使他们敢冒风险闯市场,敢闯禁区,敢于接受新事物。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浪潮在农民的心理上引起了极大震荡,农民的主体意识逐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增强。他们开始摆脱朦胧状态,树立超前意识,增强开拓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开始走向市场,寻求自我发展。”①

二、农村贫困人口传统经济心理素质的表现

    在新世纪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不良传统经济心理的枷锁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民经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些不良的传统经济心理在农村贫困人口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1、 以粮为本,粗放经营

农村贫困人口眼界狭窄,安土重迁。他们以粮为本,排斥他业,即“以食为天,以粮为本”的思想难以改变,明明当地具备发展林、牧、果、药等多种优势,却死抱着“粮”字不放;而且是单个生产,独自经营,所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只能是零星粗放,质次量少,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

2、 商品意识淡薄,不重视科技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依赖于自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动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售产品,而是自给自足。这样的话,普遍的农村贫困人口认为无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就能从事农业生产,即重经验,轻技术的心理比较普遍,商品意识淡薄。这样就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的对经济信息做出反应,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对家庭经营制度和经营方法进行改善,因此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效益不高。

3、 竞争意识不足

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是具有墨守陈规,缺乏独立性、创新性,封闭保守,不敢竞争的性格特征。他们具有浓重的消极无为的心理,对现状极易满足,得过且过,好逸恶劳,与世无争,“等、靠、要”是他们贫困心态的真实写照。一是靠天吃饭,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二是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长期靠国家财政补贴过日子。这些农村贫困人口,生活节奏缓慢、懒散,没有时间、效益观念。

三、农村贫困人口非现代性经济心理素质成因分析

1、  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取代了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国家利用指令性计划剥夺了农民的经营权,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有计划规定,农民丧失了自主配置资源的能力。这种逆市场化的结果阻止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我国农村封闭和停滞了长达20年之久。我国农村长期的“逆市场化”运行,极大的制约了农民素质中的如竞争市场、勇于冒险、民主、法治观念等现代心理素质的培育。虽然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尤其是贫困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有限,因此,农村贫困人口商品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足,保守封闭,依恋土地等心理素质就很难改变。

2、  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充分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把农民限制在农村,压抑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政府对公民自由流动和职业选择权利确认,城市对流动者的行政控制放松,使得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村劳动力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至今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吸收离土劳动力的城市化机制,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条件对农村实行全方位开放。”②,这样的话,如果农村人口盲目进城,工作无法保障,所以农村中的没进过城的贫困人口就比较容易“眼界狭窄,安土重迁”,产生趋同守旧,不愿“冒险”,不敢竞争的心理。

3、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我国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但是“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③生产力水平低,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难以获得新的信息,见到更多的世面。他们的思考缺乏更高、更宽 的参照体系,思想处于高度的自我封闭状态。思维空间只能是自家、本村、本乡。而且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处于自给自足或自给不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人们所享有的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心理发展水平,农村人口的贫困使得他们在生活中更多地表现出依赖盲从、消极被动、畏惧保守等心理特征。

四、农村贫困人口非现代性经济心理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1996年国家决定,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到2001年,“我国已经改革23年,但据有关方面计算,现在市场化率还只有60%左右,农村则更低。”④现在就有的农村来说,市场经济还没有真正实现。有的方面基本没有变,如在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上,市场化率还很低。这与我国的各种政策体制有关,农村贫困人口的非现代性心理素质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要不断的提高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掌握技术,而且要求人们发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变革、勇于探索、注重实践、开拓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要树立民主意识、法治观念、竞争意识、大局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等,而农村贫困人口自身存在的传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如果农村贫困人口不能完成从传统心理素质到现代心理素质的转变,将阻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

五、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为贫困人口现代经济心理素质的养成提供条件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所享受的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心理发展水平。所以我们要想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传统心理素质向现代心理的转变,离不开经济的物质铺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首当其冲,为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对农村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其在经济上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已发挥到极限,另一方面还难以使农民摆脱小农意识、地域。”⑤家庭联产责任制的主体规模弱小、分散和平均化,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市场交易成本高;主体微观结构趋同,自然色彩比较浓,产业分工不发达,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形成特色和优势,更不能在一定范围内左右市场、抢占制高点;主体活动空间狭窄,不能充分接纳外来新技术、新信息,不能以产业细胞的身份溶入大市场、大流通、大循环的运行轨道;主体之间缺乏关联与合作,不能更多、更大范围地组织成新的市场主体;主体科技素质低等,影响着农村市场经的发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改革被远远地甩在了城市市场经济的后面。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发展畜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水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产加销一体的高效产业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问题;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和实现。如: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在农村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①杨文生,龚祖文.新世纪要求农民具有哪些心理素质[J].中国农业教育,双月刊,2002(6):15.

② 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20.

小农经济意识篇(4)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61—01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建立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社、农民经济联合体等多种形式为具体表现形式为载体的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村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牡丹江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牡丹江市总面积为4.0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61.36万公顷,人口26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8.1万人,310508户,全市共52个乡镇,874个行政村。,其中粮食作物面积53.2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9万公顷。全市拥有171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品牌,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380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1133个。近年来,牡丹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和长远发展上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集体经济规模普遍较小

由于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难以得到资金、技术、人力及物力上的支持,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而难以发展高质量大规模的集体经济产业。一方面表现是入社会员人数较少,全市平均每个专业合作社只有105人左右。另一方面,从其经营产品销售额上看,也显得弱小。全市年交易额(量)在500万以上的合作社只有40个,仅占合作社总数的3.5%。

(二)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就学、当兵、务工创业等,留在家中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劳动力和高层次人才。据统计,2012年牡丹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共有3500多人,其中大学(包括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0左右,高中或中专320人左右,初中3140人左右,小学及其以下的30人左右,分别占0.3%、9.1%、88.6%、2.3%,从统计情况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经营者占90%以上。

(三)农民集体经济意识不强

虽然已经开展广泛宣传和示范引导,但还有不少农民合作意识依然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不够解放,循规蹈矩,自给自足小农意识强,缺少商品化和市场化的思想意识。二是家庭承包制施行后,农民的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怕合作后失去即得的个人利益,受约束。

(四)发展不平衡

受管理水平、区位优势、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负债村、空壳村、还普遍存在,“无钱办事”的问题比较突出。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强,甚至有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经营。

二、发展牡丹江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一)提高集体经济规模

鼓励龙头企业、有竞争力的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打破区域界限,按产业分类带动不同类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鼓励同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扩大优质集体经济资源对农民的覆盖面。

(二)强化人才支撑战略

一是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特别是懂管理、会经营的技术人才和大学生。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回乡创业的带头人、贡献突出的各类人才给予表彰,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鼓励各类人才回乡创业。三是开展有效的教育与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为村干部和农民开拓眼界、提高素质和能力搭建平台。

(三)加强农民思想引导

一是加大宣传,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转变农民老思想、旧观念,引导更多的农民解放思想。二是加强集体经济的民主管理,特别是财务、分配公开透明,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拓展集体经济新增长点

小农经济意识篇(5)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12-1

1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以往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的模式都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千家万户联系到一起,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系千家万户共同增收创富的纽带。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了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保障农产品销售对路,改善农民的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和市场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有效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2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2.1引导农民摆脱“小农”意识,做农业的经营者

以前农民的生产目的是解决温饱问题,在自己的土地上自耕自作,没有拘束,没有合作意识,在心理上也是求稳定、怕变故,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不够开放,创新意识薄弱,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我们将其称为“小农”意识。

而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正是要打破这种“小农”意识,让农民学会协作,学会创新。现在,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市场化,由以前的生产者变成了经营者,这是一种质的飞跃,人们只有摆脱了“小农”意识,才能真正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发展好自己的合作社。

因此新时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农民朋友们摆脱“小农”意识是关键所在,是发展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保证。

2.2规范制度建设,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必须遵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实践中,更是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准则,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管理上要实现民主、自由,听取各方意见,社员大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真正由社员对合作社进行管理。利益分配要内外有别,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为社员提供基本服务优惠政策,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组织的交易量(额)返还,这样才能保证所有资源为社员所有、社员控制,更好地激发社员致富的积极性。

2.3宣传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

从实际情况中可以发现,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不强,学习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也比较吃力,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农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培训,围绕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些法律法规、营销常识、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立体式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还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要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尽量讲农民容易接受理解的语言,便于他们学习,从而达到更好地培训效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结语

以上分别从引导农民朋友摆脱“小农”意识,做农业的经营者;规范制度建设,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宣传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加强培训三大方面介绍了新时期如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还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面对我国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倪娟慧.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与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13).

[2]余丽燕,郑少锋,罗良标,徐贵兰.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基于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09).

[3]徐喜波.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若干对策[J].经济师,2008,(10).

小农经济意识篇(6)

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农业生产越专业化、商品化,就越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或联合。如果利用非经济手段强行地把不同的农户组合到一起,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各个农户之间,出现相当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各个不同环节、阶段由不同的生产组织去完成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才有合作的必要。 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需要合作制。分散的农户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骤增;农业还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产业,单家独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农产品的易腐性和农业资产的专用性使农民需要合作制。大部分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特别是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等,这些产品一旦成熟或采摘

以后,如果不进行储存或加工,就必须马上卖掉,否则就会腐烂,农户会因此蒙受损失。农业生产中所购买或建设的许多生产资料具有专用性,若放弃该项经营的话,处理这些资产的价格也非常低廉。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农户也在寻求长期的合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一般来说,农户的经营规模比较狭小,单独采购生产资料难以获得价格优惠和运输上的经济实惠,单独出售农产品也难以卖得好价钱。在生产中单独使用某些大型农业机械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可能变得不经济。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就需要通过合作制联合起来,借助外部交易规模的扩大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寻求规模经济。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大规模的农业市场前提下,在农业市场的大宗交易中,无论单个农户经营的规模有多大,其交易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在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强势主体对农民利益的侵占,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样既有利于让农民分享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环节的利润,获得更多的收益,也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抵御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单个农户自愿结合起来,使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按自主劳动、经营和民主管理方式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仅便于使用大型农用机械设备,而且还便于实施先进的农业技术。

三、我国目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缺陷

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小户的生产经营习惯形成了较强的“小农经济思想”。再加上我国大部分农村比较落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使得不少农民素质较低,比较看重眼前利益。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表现得比较急功近利,对自己有利的就支持、不利的就抵触,爱打个人的小算盘,不听从合作经济组织的决策安排。从而使组织内的经营行为难以统一,阻碍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除了小农意识以外,很多人还会受到“大锅饭”时期思想的影响。认为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实施以前的“化”等“一大二公”的“大锅饭”体制。并且认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而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阻碍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议

1、加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规范

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常常和村委会、党支部混为一体,经常出现领导在三者之间相互兼职的状况。这就使得本来应该是为农民服务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相互混淆,职能不清。所以,在以后的实践中,应该明确管理责任,增强运营规范。要使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围绕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生产而展开,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机械化和规模化。

小农经济意识篇(7)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2-002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传统小农生产加快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农业生产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我国由农业大国加快向农业强国转变。随之,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逐渐凸显。在当前农业经济新常态和农村发展新形势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核心课题,亦是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前的关键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培育热爱农业生产、善于学习科学生产知识、掌握应用先进生产技术、拥有较强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主体性、基础性力量。

与传统农民相比较,新型职业农民有着显著的差别。一般来说,这种显著差别是身份与职业的区别。“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等级地位,而职业农民更类似于是一种‘理性经济人’,职业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类型。”[1]其实,二者之间的显著差别不仅仅是身份与职业的区别,也是思想意识的区别。农业经济新常态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先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思想意识水平的提高与否不仅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价值的实现,还深层次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健康稳定、持续有序发展。

在参加2017年“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关于“农民观”的新表述,给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意识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必先培育“四个意识”。“四个意识”是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意识的首要内容,缺乏“四个意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四个意识”是传统农民所不具备的,也是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在思想意识境界中的分水岭。“四个意识”,即“立足三农、以农为荣”的敬业意识,“科技兴农、绿色优质”的质量意识,“规模经营、产业协同”的市场意识,以及“创富农村、发展家乡”的共享意识。这“四个意识”中,敬业意识、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是前置,共享意识是后置。

一、“立足三农、以农为荣”的敬业意识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任何职业的基本工作要求,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敬业守职。农业生产是一门职业,同样需要敬业守职。“爱农业”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的鲜明特征和所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敬业意识。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说,“立足三农、以农为荣”的敬业意识,就是指坚守农村、热爱农业、做好农民、服务三农,积极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也是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前提。新型职业农民把农业不仅仅当成职业,更是当成事业来对待。

热爱是职业发展的前提。新型职业农民要具有深厚的农业情怀、农村情结、农民情分。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对农业有亲近感、对农村有归属感、对农民有认同感,心中有农、甘愿为农,以农为乐、以农为荣。热爱农业,就要把务好农业作为目标。好农业好产量,需要长期积累经验,需要精耕细作,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热爱农业需要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国之兴,农为本;农之盛,民为先。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现代农业支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应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既要增强自豪感,甩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心理包袱,也要增强使命感,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服务。

二、“科技兴农、绿色优质”的质量意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解决农业的结构性矛盾,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无公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现代农业不仅是数量农业,更是质量农业;不仅要供大路货,更要出精品。发展现代质量农业、精品农业,“科技兴农、绿色优质”质量意识是离不开的。“懂技术”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素质要求和所应当具有的质量意识。在农业生产环节中,新型职业农民要实时掌握农产品新技术,特别是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新型职业农民要学习掌握应用以于互联网为基础的快递、物联网、交易平台等。

新型职业农民要适应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科技助发展,以绿色促质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规模经营、产业协同”的市场意识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发展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经营模式也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为龙头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转型。

在市场经济下,小规模、分散的、无组织的家庭经营已然不能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市场意识淡薄、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承担风险能力差,加之农产品生产销售有限,传统农民在市场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现实路径,就是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纽带、以科学技术为动力,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增收、农业稳健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在农业规模化经营下,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產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成为培育重点。同时,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协同合作、高效合作,实现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管理企业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善经营”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能力要求和所应当具有的市场意识。为了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和农业发展趋势,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树立“规模经营、产业协同”的市场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市场参与把握能力,强化信息获取分析能力,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大幅提高收入,进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强劲有力发展。

四、“创富农村、发展家乡”的共享意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共享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决定性阶段。然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没有贫困地区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和底线目标,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切实体现。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更能激发当地贫困农民的脱贫积极性,起到帮带的积极作用,很好地实现“帮贫带富”。

小农经济意识篇(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法律意识一直是学者们推崇研究的对象。在当今新形势新国情下,全面分析农民法律意识成因,有效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素养,使我国在法制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形成原因;解决途径 从古至今,农民一直占据着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如何解决好农民农村问题是历朝历代励精图治的根本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成因,并从法律角度提出几点解决途径。 一、造成农民现阶段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 我国区域政策的差别,造成目前农村发展水平不一致,有的已达到小康,这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很强,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应有权利;但有的还生活在传统、保守、落后的小农经济里。本文所指的主要是后者,也是法律意识亟待提高的对象。他们中的大多数分不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具体职责;他们长期受着“避讼”思想的影响,“私了”是他们争议纠纷中最常用的解决方式;他们对礼俗、习惯的重视超过了法律,存在着对法律不信任的心理态度,甚至当提到法律时便认为是履行义务,并无权利可言等等。综合目前学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造成这部分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层面上——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 尽管我国现行的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这也给小农经济的继续生存提供了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抑制着商品交换,这种简单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阻碍了内在法律需求的产生——缺乏认同法律和要求法律的内在动因。有学者曾提到,农民面临的简单的经济关系使农民亲近法律还缺少利益的驱动,其所处的利益格局尚不足以刺激他们自发的权利觉醒。①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这种自己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由其导致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必然限制农民正确良好法律意识的最终形成,造成农民法律意识严重匮乏。 (二)文化层面上——儒家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儒家思想对人们影响最为深刻。时至今日,偏远农村农民仍大量存在着儒家文化观念,这种观念深深扎根于他们的思想中,成为真正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最大障碍。“归根到底,法的观念是被塑造出来的,它不能够超出它置身其中的文化的界限”。② 首先,服从意识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这种服从意识仍然沉积在现代农民社会中,使得农民个体权利意识淡薄,从不积极主动主张自身权利,听从长辈或上级的命令与指示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人们在行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否符合上司的要求,会不会冒犯当权者的利益,而不管是否符合正义和法律。” ③这就使得农民在内心中产生了对权力的服从和对法律的陌生,进而发展成为完全排斥法律的有效保护。 其次,宗法意识的束缚。除了“三纲五常”,宗族法等内部规定至上的理念也严重影响着农民的思维规则和模式。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农村群体得以继续发展,以村、乡为纽带的农村社会关系使农村成员仍旧生活在熟人社会中,他们更注重亲情、乡情,排斥、逃避国家法律,更习惯于接受传统道德、风俗管理约束,也不要法律参与保护。在农民的宗族观里,发生在家族、乡间内部的事都是“家里的事”,要靠约定俗成的内部规则来解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打官司”不是一种维权的手段,甚至是一件丢脸的事。 再者,避讼思想的禁锢。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和”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不主张狱讼。但是,这种和谐思想在农村社会中却被转化为了“忍为尚”,使农民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宁可委曲求全,选择私了和忍让,也不要走“打官司”的法律途径,更不会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即便发展至今日,法律诉讼也是万不得已时才采取的解决办法。在农村,邻里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当其遭到破坏时,农民则寄希望于彼此通过伦理道德思想达到自我约束、友善调解,最终达到和平共处的理想状态。“知足者长乐,能忍者自安”是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格言。 (三)制度层面上——法制不完备的制约 首先,在立法环节上,有关农村

小农经济意识篇(9)

摘要:为了实现全面小康,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目前最为关注的重点之一。自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生产力就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由于我国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就得到了巨大地提升,并且也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这十几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在农村地区推行之后,农村经济的主体发展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村民现在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且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权,使得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从而使得农村居住人们成为了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第二、经济成分和产业结构趋向复合化。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成分随着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而逐渐趋向复合化。农村经济逐渐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新形势。

二、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在经济管理上的重视力度不足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村民对经济管理这一问题上的管理意识淡薄,未引起重视。以往农村人民只懂得务农,并不懂得如何管理财务问题。致使农村官员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上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当前的农村经济在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都没有实际数据佐证也没有科学有效地指导,也都是村民在财务成本管理上不重视而导致的。在农村生活长大的大多数人都不懂得经济上的管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钱就是要存着,不要奢华享受,这就是经济的管理,这样的想法是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

2.2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大多数农村居民除了不重视经济管理外,对于管理体系也未引起重视,导致大多数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因此,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经济管理体系都是不完善的,不符合自身发展目标和方向的。由于我国的农村经济还是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主要的管理经验都是借鉴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或总结自身的。而大部分农村经济管理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此,在这方面而言,也是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原因之一,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得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的管理体系,只有善于管理经济,才能更好地继续发展下去。

2.3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投入不足是最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形成农业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使得农业基础产业特征和资源配置活动准则之间产生矛盾。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给农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农业的基础建设有着高风险低收入的特点,那么就会导致市场资本缺乏吸引力,进而造成农业融资难。第二、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农业投资具有区域性,而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收入比较低,组织结构难以集中,因此难以胜任这类型的投资。

三、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上的相关应对政策

3.1完善经济管理体系

农村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于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完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完善经济管理体系,首要应将现代社会中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农村经济管理中。这样有助于实现整体上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完善管理体系,帮助提高农村经济的社会竞争力。进行经济管理,就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在管理体系中要坚持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执行者还是财务人员,都应在管理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积极性。一个切实可行、科学的管理体系是财务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保证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也是完善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3.2增强经济管理意识

要想解决农村经济在管理上的问题,除了完善经济管理体系外还要增强农村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由于大多数农村管理人员对于经济上均缺乏管理意识,认为只需要把效仿城市的发展方向,跟随党的脚步就能走向光明。并且大部分的农村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上的专业知识,部分村官是当代大学生,但他们对经济管理上缺乏经验,对农村的发展走向也缺乏经验。因此,农村的领导班子管理意识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就应该充分地具备管理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应针对经济发展中所需的物质成本和非物质成本分开进行管理,拓展成本内容,进而更好地实现对于经济上的管理目标。除了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领导班子的财务成本管理意识外,财务人员也应增强这一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在处理关于国家的投资项目上,财务人员应该遵守工作准则,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而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要想更好地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就要从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上出发,并且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走向制定相应的目标。一定程度上增强农村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生及运行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2]关锐捷,黎阳,郑有贵.新时期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践与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05).

有关农业的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一是我省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缺乏有效的宏观政策支持;三是缺乏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四是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

从2000年开始,在我省农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撤出县级及县级以下地区。从而导致农村金融供应机构以及资金供应出现严重缺口,与当时农村经济机制改革产生重大矛盾,随着矛盾的日益尖锐,我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积重难返的威胁。

3、存款保险体系不健全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防止挤兑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现行我省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4、农村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金融市场

在农村,私人借贷极为普遍,构成了农村借贷的主要方面。农户的支出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生活、医疗和生产,当入不敷出时,农户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有数据显示,农户从正规金融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这主要是因为通过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借款非常困难。调查显示,农民借贷的问题并不在于利率的高低,而是根本借不到钱。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显然有其必要性,但问题是非正规金融游离于法律之外,可能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二、政策建议

1、改革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外部支持环境

现有农村金融监管力量,分别来自于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往往出现职责上的分工问题,或者造成监管漏洞,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过度。因此应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农村金融改革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一是需要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支持,我省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还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二是需要相关准备金管理,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的宏观政策的支持;三是需要对农村进行教育、医疗、法律等公共产品充分供应,促进农村商业金融服务的改善;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2、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协调发展

金融改革始于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城市金融改革脱节。农村金融改革落后于城市金融,农村金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来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过程在逐渐地削弱二元结构特征,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也成为政府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心。池小萍在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一文中提到,与城市金融相比,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地域的广阔性而导致经营管理难度较大,而使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望而却步。因此,应注意农村金融系统改革与城市金融系统改革推进的协调性。

3、完善我省农村存款保险制度

鉴于我省目前存在的良莠不齐的农村信用环境,设置强制投保可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并且强化准入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将经营效益差的信用单位排出农村金融市场,确保农民的财产安全。

4、区别化对待,满足不同地区的农村建设要求

我省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状况、耕作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出台政策应区别化对待,切勿一刀切。比如,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按照行政区的等级划分,逐层削减规模,使农村信用合作社真正的深入农村,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农民办理事务的成本,又能提高合作社的工作效率,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5、完善金融所有制结构,加快资金回流

小农经济意识篇(10)

一、新兴经济区域的文化生态问题

新兴经济区虽然所处区域不同,规模大小不同,但在文化生态以及文化发展方面上却存在着一些相似性问题。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涵义

农村金融生态是时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农村金融生态指的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等方面。

1.农村经济环境。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极为密切,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环境是农村金融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农村经济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决定农村金融运行的效率与质量。

2.农村信用环境。农村信用环境体现在农村各经济主体的诚信意识和金融风险意识、农村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农村信用中介机构、失信惩罚机制等方面。

3.农村市场环境。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协调健康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农村金融交易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包括银企、银农的耦合关系、信息交流和行为选择等内容。

4.农村制度环境。农村制度环境是农村金融的一个外部软环境,主要指农村政策法规、县乡政府依法行政和执法力度、培育和服务市场主体的支持度等。

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缺陷的表现

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农村经济依然基础薄弱、面临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亿元,其中农业和农村投资14331亿元,仅占16.2%。同时,建设资金外流,农村外流资金达数千亿元。(2)农村人口多。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亿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45亿人,占57%。(3)农业经济发展缓慢。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农业增加值2.27万亿元,增长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2005年第一产业占12.4%,而农村人口占57%,差45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城乡收入之比呈扩大趋势,2005年高已达3.22:1。

2.农村金融法律环境不完善。当前与农村金融有关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1)我国现行的《破产法》未赋予债权人主动申请将债务人破产清偿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债务人的约束力;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也不甚规范,《个人破产法》缺失,不利于尊重和维护金融债权。(2)有些县乡政府的法制意识不强,存在行政干预法律、以权代法的现象,执法效率低下。(3)执法部门未能主动介入调查农村贷款欺诈、恶意逃债和赖债行为,运用法律手段遏制和制裁金融诈骗和逃债行为的力度不够,金融案件的执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4)农贷企业缺乏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影响其守法和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能力。

3.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1)文化素质是影响诚信理念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较低的文化素养导致农村的信用理念相对较差。(2)农村诚信教育和宣传工作滞后,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3)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以便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4)农村的逃债、躲债和赖债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

4.农村金融市场残缺不全。与大中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农村金融主体不健全。上世纪末,各国有商业银行从管理和效率角度出发,逐步收缩农村阵地,一方面撤销乡村地区的的业务网点,另一方面大幅度上收信贷权限。专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近年来也呈萎缩趋势,业务空间日益狭小。从1999年开始,农村信用社成了乡村地区惟一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2)市场供求不平衡。一是总量供求不平衡。全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占比自1997年来呈下降趋势,目前分别仅占5%左右,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农村资金每年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渠道外流达三千亿元以上。二是结构不合理。农村的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3)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农村基本上只有货币市场,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p#分页标题#e#

5.基层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缺失。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政府尚未切实转换服务理念,金融“生态建设”意识淡薄,过分重视上级政策倾斜而忽视金融生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能主导当地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基层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农村金融行为的现象普遍存在。据有关调查分析,直接或间接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业不良资产占不良资产总额的80%左右。

三、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农村企业和农户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原则,形成共建机制,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政府、央行、金融机构等有关部门应采用多种形式向农村企业和农户大力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信贷政策,使他们认识到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2.加强地方政府主导,推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当地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如何,关键是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县乡政府应从以下方面发挥主导作用:(1)切实转换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农村意识,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政务质量和效率。(2)结合当地农村经济金融状况,加快建设农村企业担保制度、农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相关支农金融制度,以有效保护农村投资者、存款者的合法权利。成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金融信息通报共享制度、农村金融生态建设考评机制等,推动本地区农村金融生态制度建设。(3)采取动员会、党纪政纪、法律等形式强化清欠力度,引导和督促欠贷政府部门和人员制订还款计划,及时清偿欠款,维护政府信用。(4)鼓励、扶持和规范与农村金融生态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担保机构,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社会信誉,推动农村经济金融的繁荣发展。

3.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十五”期间,国家财政以每年17%增长率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农业生产条件均有很大改善,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农村需求相比,财政支农投入仍然偏低,农村仍面临公共产品短缺问题,农村金融生态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发展。据统计,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仅占财政总支出的8%,而农业增加值占到GDP的13%,差5个百分点。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应继续加大财政投入:(1)财政资源配置适度倾斜,财政支农资金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未来五年内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达到或高于农业占GDP的比重。(2)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低于20%投向农村。(3)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未来五年内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小农经济意识篇(11)

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素质。判断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高低,教育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因为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应用,无不依赖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的支持,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劳动力资本的科技素质,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次发展知识经济还应加大对知识技术的投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应用。加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2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人均农业资源十分有限,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0.08公顷,且因城市建设、高速公路的修建、水土流失等多种原因,耕地面积还在持续减少。从技术水平上看,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总体比较低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力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和知识低投入的生产,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下。

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使我国的农业经济连年大幅度增长,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改变和正在改变着农业和农村的面貌,最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蓬勃兴起,使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人们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正由温饱向小康转变,人们由追求吃饱到追求吃好,对农产品有了选择性,对农产品不仅有数量的需求,更有质量的要求,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要以占世界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25%的人口,就必须更多地依靠知识资源和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

3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经营观念陈旧,缺乏市场意识。由于受长期以来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农民怕风险,不肯改变原已形成不合理的种植结构,经营方式,很多农民处于传统的守旧的经营方式之中,很少考虑适合种植什么、适合养殖什么的问题;其次,农产品市场变化莫测,农民缺乏市场信息往往是别人种养什么赚钱了,才跟着种养什么,缺少市场预测,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得不到准确的市场信息,往往使农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生产力落后,经济效益低下。我国农业生产还处在半机械化、半手工的操作阶段,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人才,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难,制约了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合理化、高效化转变,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投入大、产出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3)流通机制不活,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小,集聚和辐射范围不大,品牌化经营、网络交易尚未推广到农产品的流通领域,农民普遍对市场陌生,并且缺少中介组织,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目前农村初步建立的中介组织,因机制不活、功能不全、服务不利,农民仍然得不到稳定畅通的产品销售渠道,产品销售速度和质量成了重要问题,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总之在某种意义上说,知识技术的掌握及应用状况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知识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1)科技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以科技或知识资源的生产,占有、分配和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源泉,例如: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的应用,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等资源,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高科技的网络应用于农业领域,使农民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很多生产销售的信息,优化了经营观念,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加工,使流通机制变活,销售渠道变畅。农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以科技知识和人的智力资源等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因为科技知识资源经多次使用自身并不会减少,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成本越来越低,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益。以此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有效替代,从而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科学的全

面认识,将科技知识运用于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以替代稀缺资源,由此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快速地增长,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对后代的经济发展造成危害,因此科技资源必将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地快速发展。

(2)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著明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依次分为: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和创新技术的发展阶段。与以要素和投资为核心的竞争相比较,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竞争,明显更胜一筹。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这种高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便是知识创新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灵魂。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知识生产与应用的源泉,如农业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交融为基础的新物种的塑造和新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保的新型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运用等等,都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及农业技术的创新,使现有农业知识系统蕴藏的生产潜力可以有效地释放出来。促进生产的发展。

通过普九义务教育,农广校、职业技术教育等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科技知识及信息之上,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创品牌农产品,实现市场交易和网络交易相结合。按合同或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深加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地快速发展。

摘要: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知识经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生产力水平;农业经济;科学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