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11-16 10:52:18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1)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一、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现状

1.早期教育师资队伍不完善

通过调查研究,就目前铜仁市早期教育的状况来看,早教人员严重缺乏。按照国家早期教育一体化的体系结构,小小班、托儿班还需要很多早教人员。早期教育人员培训落后,高质量的早教必须依托于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通过调查发现,铜仁市早期教育培训机构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培训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早期教育人员,如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开设学前教育系。

2.政府投入不够

通过调查显示,铜仁市幼儿早期教育政府服务不够完善,经费投入短缺,导致一些民营幼儿机构大量的注资办学,严重影响了儿童早期教育一体化的构建,导致一系列管理问题的出现。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致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二、儿童早期综合教育的政策基础

为促进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2016年来,铜仁市免费开办儿童早教班,倡导和支持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发展,这是一条地方性法规以现代早期教育理念为指导,建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积极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研究,建立政府扶持统筹、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合作的管理机构。探索早期教育与教学模式和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的优劣互补,开展以早期干预、健康教育为主的0~3岁儿童潜能开发的项目。只有在政府领导下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才能促进儿童早期教育发展工作顺利进行。

三、卫生部门在儿童早期综合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早期综合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并预防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智力低下。0~3岁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类大脑发育的最快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卫生工作人员在以往的早教发展研究中,积累的临床经验,对儿童早期综合教育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卫生部门对早教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可以使现有早教人员不断认识和了解新的早期教育方法和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增强服找馐叮并对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服务模式加以规范,以提高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服务质量。

四、0~3岁儿童早期综合教育注意的因素

1.儿童在早期教育学习中重视安全问题

在儿童早期教育学习过程中,大多都是以玩具和器械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儿童身体健康的发展,对每一组学习的内容或玩具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学习中要家长参与配合,引导儿童去学习、探索。

2.重视儿童早期教育个性发展的差异

不同的个体,因遗传、生长环境及家庭等各种因素,无论在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上都有明显的差别,所以,针对个体的不同,要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方法,引导儿童积极健康地成长。

3.儿童早期综合教育行为发展具有可预测性

尽管儿童在各种行为上有遗传或模仿因素的影响,但其行为的发展有可预测性,通过行为组织结构不断分化、组合与相互协调,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这些说明个体自身各种能力的发展是以动作行为发展为主导的。

0~3岁儿童早期综合教育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各部门的支持,加强早期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还要注意儿童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早教培训的作用,开发挖掘儿童的潜能。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2)

2010年5月11日,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社会团结部联合颁布了“2010―2011技能和基础设施预算”方案(以下简称“预算”),提出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投入,以抓住未来各种可能的机遇。这份“预算”既是澳大利亚面对未来的雄心壮志的体现,又是基于现实采取的措施,从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儿童早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新动向。

一、澳大利亚儿童早期教育“预算”出台背景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儿童早期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投资儿童早期教育和保育计划的回报显著,拥有优质儿童早期教育和保育经验的儿童更倾向于接受高等教育并且顺利就业,从而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积蓄,为社会保障作出更大的贡献。他们成年后依赖公共援助的可能性较小,参与犯罪活动的可能性也更低。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澳大利亚4岁及4岁以下儿童接受教育的比例只占41%,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70%。[1]澳大利亚政府意识到儿童早期教育在促进平等和提供劳动技能方面有重要意义。经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COAG)协调,2007年12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州及地方政府之间达成意向,在教育、技能以及儿童早期发展领域实行重大改革,因而提出了“2008―2009教育革新预算”。其中在儿童早期发展方面,COAG制定了一项发展战略――投资儿童早期,于2009年7月公布以征求公众意见,最终在2010年5月11日,再次出台了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2010―2011技能和基础设施预算”。

二、澳大利亚儿童早期教育“预算”内容特征

“预算”计划中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儿童早期教育改革目标。其重点在于为每一个澳大利亚家庭提供高质量、负担得起的儿童早期教育和保育机会,期望在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方面的发展能达到世界级水平,体现公平性、优质性、服务性等特征。

(一)公平性

澳大利亚政府支持家长养育孩子,采用税收方面的手段为家庭提供财政帮助,如“家庭税款减免”、“托儿津贴”等措施。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是使费用不再是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障碍,尤其涉及到缩小同代人中土著居民之间的差距。[2]

为此,澳大利亚政府确立了资金预算:5.335亿元(澳元,下同),用于未来5年普及早期教育,实现2013年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达到每年40周,每周15小时;16亿元用于未来4年中有关儿童保育教育的税收减免或者退税。在乡村和偏远地区范围内对早期儿童服务的基础设施进行改进,约5940万元资金将被用于支持由2010―2011年度的中心建立,以预算基金为基础的早教服务,并满足国家质量标准约定的COAG。预算基础资金儿童早教服务是由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并提供儿童看护和早期教育机会,不然这个机会市场将会传送儿童看护失败。这些服务在乡村、偏远地区和当地社区的运行中占有支配地位。[3]

(二)优质性

澳大利亚政府承诺提供的儿童早期教育是优质的,首先,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与保育员接受正规培训。[4]其次,儿童为接受正式学校教育的第一年做好社会性和认知方面的准备。[5]儿童早期学习对建立社会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必须为这些儿童的早期最佳发展提供支持,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在此方面,澳大利亚政府确立了资金预算:1.266亿元用于未来4年培训和保留高质量的从业人员。澳大利亚政府继续致力于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高品质承诺,其涉及所有澳大利亚儿童,这笔基金涵盖了儿童和家庭中心的创建和运营。2010―2011年度所涉的5940万元资金,其中约三分之一将被定位于提升员工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工作资格和他们的管理方法。[6]

(三)服务性

由于不少儿童父母都是工作的,因此,澳大利亚政府承诺,不管怎样,要为家庭提供可得到的、综合性的服务。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体现在:[7]首先,满足有工作的父母的服务需求。其次,支持有额外需求的儿童参与早期学习和保育。最后,继续提高服务质量的严格标准与要求。

为此,澳大利亚政府确立了资金预算:2008―2009年拨款1.145亿元用于在全国建立38个儿童保育中心(总目标为260个),2010―2011年拨款2.93亿元,至2014年,提供至少35个儿童和家庭中心的创建资金。儿童和家庭中心的创建目的在于解决本地家庭和他们孩子的需求,也为社区内的所有家庭提供服务。资金既包括资本成本又包括建立额外儿童看管场地的持续成本,既包括儿童看管津贴又包括儿童看管折扣。这些中心将提供早期教育和看护在很长时期内的看管布置,并把当地社区的一些具体要求考虑在内。如有可能,这些中心将会坐落在学校的操场上、TAFE大学或是其他社区场地内。[8]

三、澳大利亚儿童早期教育战略评析

澳大利亚儿童早期教育“预算”对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展望和规划,无论是从变革目标的制定、变革项目的确立,还是具体改革措施的实施,都直接指引和规划着澳大利亚未来儿童早期教育发展改革的重心和步骤。基于上述介绍,不难发现澳大利亚在儿童早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所遵循的一些主要原则:第一,公平不是说说而已。澳大利亚政府认为,社会应该共同承担责任来实现儿童早期教育公平。第二,优先关注处境不利地区和不利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支持,其中面向边远地区和土著学生的举措十分明显。规定所有在边远土著社区的4岁儿童将都参与到为期5年的有质量保证的儿童早期教育项目。第三,注重儿童早期教育的服务质量。不但提高了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和保育员的素质,而且制定了全国一致的强有力的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标准,来整体提高早期儿童服务质量。

“预算”明确指出了澳大利亚儿童早期教育“2008―2009年”、“2010―2011年”,以及今后的长期发展目标,为澳大利亚抓住世界经济的新机遇做好准备,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提供了条件,尤其边远地区和土著儿童的早期教育得到了发展。尽管有些政策的起效会立竿见影,但大部分政策的效果将在一段时间过后,即当儿童们受益于今天而长大成人时,才会全部显现。“预算”不仅囊括了一系列的步骤和措施,而且体现了一种决心,表明了一种针对未来变迁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意图。

参考文献: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3)

1.2儿童发展评价研究言微旨远。为改进早期教育过程提供指导、依据和参考。一方面,目前,我国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缺乏国家统一标准,早期教育市场的基础和经验相对薄弱。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系统的搭建。早期教育事实上就是一种早期干预,要干预有效,必须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因此建立科学的早教评价系统,是早教事业中亟待规范和完善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价活动可以了解儿童发展,对每个儿童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教育工作更适合于每个儿童,更有效地为儿童发展服务,使早期教育工作更具有目的性;通过对儿童发展情况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教育内容、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是否适用,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教育过程中的诸要素进行调整,促进早期教育课程的发展。

2、儿童发展评价研究的现状

2.1儿童发展评价的发展瞬息万变。本世纪以来,在教育评价的发展从理沦到实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于19世纪末并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兴盛期的早期教育测验,其功能主要是选拔性的,即通过评价对儿童进行鉴别,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现代教育评价则强渊诊断功能和改进功能,即通过评价,有目的地改善教育过程,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儿童发展评价是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对儿童实施有效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评阶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发展评价的理沦与实践,亦遵循着同样的发展轨迹。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儿童发展评价开始从“测验”转向“评价”阶段。这种转变不仅表现为评价内容更加全面,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和客观,而且突出表现在评价观念及其核心问题――评价目的的重大变化上,即更加注重评价在改善教育过程、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即对儿童的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

2.2儿童发展评价差强人意。目前3-6岁幼儿阶段的发展评价在《纲要》的指导下已经趋向成熟,但是0-3岁儿童的发展评价因早期教育发展的不成熟而表现出许多方面的不足,主要有:

2.2.1评价方法单一。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儿童智力测验运动推动和促进了儿童发展量表的编制工作。随着人们对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视,以及对儿童发育及心理行为问题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儿童发育量表如DDST 、贝利儿童发育量表得到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一些国家也对修订的版本在本国的应用进行标准化;亦出现了一些比较专一的发育评价方法,例如Peabody 运动发育量表、早期语言里程碑等。很显然,目前的评价工具仅限于量表、测验等对儿童的发展情况进行定量的分析,而真正的评价不仅需要定量的分析,也需要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的定性的描述。不可否认,现存的评价方法以测验为主比较单一。

2.2.2评价工具缺乏适用性。上述对儿童发展常用的测验中主要分为两类:诊断性测验和筛查性测验。评价的目的分别是通过评价对儿童进行鉴别,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以及筛查出发展比较迟缓的儿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干预与治疗。而当前在《纲要》的指导下,儿童发展评价的目的正由“测验”转向为发展而评价,为了儿童的发展而进行评价,通过不间断的评价过程,使教育者不断改变教育实践,从而追求不同儿童的多元发展。另外,目前国内早期发展评价所用的量表大部分来自国外原版的标准,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国产量表不多,应用也较局限;评价问卷也缺乏国内常模;儿童早期发展评价多在各个不同领域分散开展,各有侧重,不利于整体综合评价。总之,现存的评价工具已不能适应发展评价的新要求。

2.2.3以静态评价为主。目前针对0-3岁儿童的发展评价主要以静态评价为主,测定的是儿童当前所处的水平,忽略了发展评价的发展性原则。同时,许多量表在进行测试时都要求儿童处于兴奋状态,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实测工具和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很难长时间保持儿童的兴趣及兴奋性。故,在测验特设的虚假情景中进行评价,追求静态化的评价方式对儿童发展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和偏差。

3、0-3儿童发展评价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4)

什么是早期儿童音乐教育?通过梳理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人们普遍把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仅仅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用词在使用,并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人们把早期儿童的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混为一谈了,在实践中也没有加以区别。

笔者综合分析后认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应该把握好早期儿童和音乐教育这两个词的内涵。早期儿童音乐教育虽然属于音乐教育的一个分支,但是其并非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有其独特性。

一、早期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取向

理论上分析,0~6岁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广义的,本文认为应该包括幼儿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以及家庭音乐等,但具体的学习目的、内容与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略有差别,关键是由早期儿童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建立在年龄基础上的早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音乐学习能力、音乐理解能力的局限性。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阐述了早期儿童的身心特点。皮亚杰认为人类是通过认知来有效适应环境的,人类的思维以表征行为和动作的图式进行组织,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交互作用,使个体得到发展。因此,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早期儿童主要包含在前两个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各种感官和肢体动作感知外部世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的学习首先从聆听音乐入手。因此我们必须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响环境,这包括他们的歌声、器乐声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以便儿童积累初步的音乐听觉经验。

前运算阶段儿童主要特点是伴随语言发展,储存了各种表象,可以用符号进行思维,促进了想象的发展;以直觉思维为主,没有建立守恒,儿童跟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仍以感官为主。因此,同样要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引导儿童辨别各种音乐要素的差别,同时辅以可操作的玩教具(打击乐器、节奏图谱等),便于儿童多感官通道参与学习音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早期儿童仍然处于感官学习的阶段,因此其音乐教育也要以刺激感官为主,丰富他们的音乐感性经验;并且充分利用身体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将身体动作和音乐有效结合进行音乐教育。

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说:“如果一个人想胜任自己的专业,如果一个人的专业要在整体上卓有成效,那么某种哲学――即有关该专业的本质和价值的整套基本信念――则是需要的。”①因为“一种音乐教育的哲学为我们的专业生活提供了基础,既解释了其作为一个领域的价值,也指导着我们的行动”②。音乐教育哲学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的看法或者说是音乐教育的观念,一般包括对于音乐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和方法的看法。当前主流的音乐教育哲学是雷默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和埃里奥特的关注音乐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两种。雷默强调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而埃里奥特则反对雷默的观点,认为其割裂了感知与创作的联系,提出音乐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强调音乐教育的实践,主要探讨聆听、表演和音乐表演本质间的关系。

作为音乐教育分支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我们无法完全抛开这两种哲学的争论,但正如埃里奥特本人所说的“没有绝对正确的音乐教育哲学”。那么,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何去何从?早期儿童的特点可以指引我们选择合适的哲学观。美是必然存在于音乐教育中的,我们不可否认审美是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但面对倾向于用感官和肢体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儿童我们也不排斥实践。2012年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关于艺术领域是这样说明的:“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③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性

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取向,决定了早起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目的的独特性

美国音乐教育家EdwinE.Gordon在其著作《AMusicLearning Theory for New bornand Young Children》中强调,音乐启蒙教育要早,最好从0岁开始,他通过对18个月前儿童的音乐教育研究,他坚信音乐学习是有关键期的,除非在5岁前在家庭或者幼儿园建立音乐学习的基础,否则后续将无法弥补。

蒙台梭利强调幼儿的音乐教育是启蒙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及早对早期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我们一直强调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也并非为了把早期儿童塑造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而是希望播下“音乐的种子”,为早期儿童奠定初步的音乐学习的基础,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断提升他们音乐欣赏和创造力。

(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独特性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情感的艺术,我们相信音乐学习必然是由音乐感受与体验开始的,这是早期儿童进入音乐的必经之路。因此,基于早期儿童的身心特点,为其提供丰富他们的音乐感受和体验,科学合理地引导他们正确理解音乐。从而提高早期儿童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据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音乐教育。

1.营造音乐感受与体验的环境

早期儿童的发展不是自然而然地、不是自发地、不是通过天生素质的逐渐成熟来实现的,而主要是决定于后天环境的学习。EdwinE.Gordon强调18个月以前的儿童就应该拥有丰富而多样化的音乐环境,广泛地接触音乐。

2.音乐律动

通过皮亚杰的理论我们已经知道早期儿童的发展是动作在先,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早期儿童用肢体动作对音乐的反应更早一些。这也是什么我们不排斥实践的原因。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中最重要的要素且和生活密切关联的是节奏性的动作”④,据此我们认为音乐律动是适合早期儿童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贯穿早期儿童发展的始终。

3.歌唱

歌唱是人的天性,柯达伊说过,歌唱属于每一个人。当然最关键在于早期儿童动作发展的同时语言也在逐渐发展,音乐和语言都是一种符号,我们应该像对待语言学习一样对待音乐。随着早期儿童语言从辅音、元音、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营造音乐的环境,鼓励他们随着音乐哼哼或者喃喃发音,EdwinE.Gordon认为早期儿童越早开始音乐的喃喃发音,将来就越有可能获得音乐感。因此说唱活动是更适合早期儿童的一种歌唱方式。

4.探索音响和乐器演奏

早期儿童主要用感官来认识世界,其中听觉作为一种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通道,在早期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2岁前,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各种声音感兴趣,并喜欢通过探索敲击玩具、用品等发出各种声音。乐器演奏是早期儿童音乐表现的重要方式,符合他们的兴趣,是他们很好的音乐体验,有助于培养早期儿童的音乐节奏感。

综上所述,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并非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早期儿童的音乐教育有其独特性。这主要是由早期儿童身心特点决定的。而通过对音乐教育哲学价值取向分析,我们发现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音乐家,而是接触、感受、聆听、表现音乐的独特个体。因此,对于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并没有明确的概念,这可能跟我们对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目的的期望值不高有关。

三、在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如何遵循其独特性

在早期儿童的空间尽可能地提供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教育内容。

(一)丰富早期儿童的音乐感受经验

如何为早期儿童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以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他强调“环境中的发展”,并将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划分为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组成的嵌套模型。微系统主要指家庭和学校,中间系统是两个以上的微系统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外系统是个体没有参与,但却对个体有影响的环境,比如社区,宏系统:基于上述三个系统的社会文化环境。

因此我们要构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环境,需要从家庭和幼儿园(早教机构)、家园沟通、社区音乐(区域音乐)以及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环境入手,整体联合为早期儿童音乐创设丰富多样的音乐接触的环境,使音乐生活化,以此唤醒早期儿童对音乐的敏感性,提升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为例⑤:

首先,引导幼儿感受、发现和欣赏周围环境中的各种音响,培养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倾听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倾听自然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汽笛声、火车的隆隆声等)及各种打击乐器的声音。

其次,创设丰富多样的日常音乐活动。可以是无意识地听,将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进行音乐律动和即兴创作表演;也可以是有意识地专注于音乐的活动,例如音乐歌唱、音乐欣赏等。

最后,创设幼儿音乐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设置丰富的音乐区角活动,引导幼儿能够较长时间专注于某一音乐活动。

(二)提供早期儿童音乐表现的机会

首先,处于动作发展敏感期的早期儿童,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律动的乐器――身体,探索、尝试、发现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以音乐节奏为媒介将身体动作和音乐联系在一起,产生丰富多样的音乐律动活动。在节奏活动中创编动作,准备一些动物的图片,并注明是哪种动物,让幼儿用走路、跳跃等动作表现这种动物。其他的一个或多个同伴可以根据动作的节奏敲打乐器或拍手,并让大家猜一下你装的是哪种动物。

其次,为早期儿童多提供歌唱表演的机会。幼儿在歌唱时,创编动作并表演,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幼儿创编动作的能力有限,我们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周围的环境,通过让幼儿观察周围生活,认识更多的事物,丰富其感性经验,了解生活,有利于动作更加形象逼真。

最后,乐器演奏。乐器演奏主要是打击乐器,例如大鼓、铃鼓、沙槌、三角铁等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在奥尔夫教学法中还有固定音高的琴,例如木琴、钟琴、定音鼓。

在音乐律动和乐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早期儿童而言大肌肉动作先于小肌肉动作,精细动作相对弱一些,因此在乐器演奏时注意选择适合他们身体活动特点的动作进行。

(三)激发早期儿童音乐创造的兴趣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需求,具有创造的潜能,他们也喜欢创造性的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利用节奏进行创编活动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给幼儿提供一些节奏乐器,或者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的简易节奏乐器,并教给他们正确的用法,让幼儿用这些乐器为歌曲、诗歌、歌谣配伴奏;让幼儿熟悉基本的节奏型,如2/4拍等,并用不同的节奏型朗诵诗歌、古诗;还可以用不同的节奏型来做一些节奏游戏⑥。

创造性的提高有赖于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创造性的音乐教育就是通过生活的点滴为早期儿童丰富和积累知识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并从中获得愉快的音乐体验,为幼儿音乐的创造性奠定基础。

本文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现早期儿童本身的独特性,逐层分析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内容,期望带给早期儿童更好的音乐教育。旨在通过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从最简单的音乐要素学习,丰富早期儿童的音乐经验,采用适合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式,启蒙早期儿童的“音乐种子”,激发他们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早期儿童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注释:

①[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

②[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7.

④Rae.Pica,著.王惠姿,译.0-8岁婴幼儿肢体动作经验与教学[M].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2-6.

⑤孙文云.聆听.感受表现:来自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思想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2):89.

⑥孙文云.浅谈婴幼儿音乐创造性的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4):131.

参考文献:

[1][美]戴维.埃里奥特.齐雪,等译.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3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美]格雷珍.希尔尼穆斯.比尔,著.杨力,译.体验音乐――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与教学案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4][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Rae.Pica,著.王惠姿,译.0-8岁婴幼儿肢体动作经验与教学[M].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6.

[7]孙文云.聆听.感受表现:来自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思想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2).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5)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0-0051-04

进入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幼儿教育在增强国家竞争力中的基础性作用,即幼儿教育是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的,因而致力于推行国家幼儿发展计划。

国家幼儿发展计划是一个系统架构,包括对幼儿学习课程、质量监管体系、专项支持制度、专业人力资源支持以及区域平衡发展和宏观调控与市场运营兼顾机制的建设等。由澳大利亚政府、州和地方政府、早期儿童教育机构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并由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于2009年7月2日签发的《早期学习框架》(The Early Years Learning Framework,EYLF,以下简称《框架》)则是国家幼儿发展计划中有关学习课程的规定。制定这个《框架》是为了帮助教育者为儿童提供机会以促使潜能开发的最大化,为他们的入学做准备,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业成功打下基础,从而确保在全国不同地区实行一致且高质量的早期儿童教育。《框架》反映了澳大利亚早期教育改革在课程方面的最新动向,了解其理念、内容及实施,对于促进我国的早期教育改革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框架》的主要内容

《框架》认为,儿童的生活具有归属(belonging)、存在(being)和成长(becorming)三方面的特点。“归属”即承认儿童与他人是相互依存的,并且这种依存是界定儿童身份的基础性因素。“归属”是儿童存在和成长的核心,塑造着儿童是谁,将成长为谁。“存在”认可的是儿童当下生活的意义,而不仅仅把童年生活看作是未来的准备。“成长”反映的则是儿童在学习和生长过程中发生的重大改变,包括由诸多不同的事件和环境引起的身份、知识、理解、能力、技能、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基于这样的儿童观,《框架》强调了儿童学习(children’s learning)的核心地位,注重儿童学习的动态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建构性,并从原则、实践和学习结果三个方面确立了早期儿童教育和课程决策制定的基础。

(一)《框架》提出的原则

《框架》在充分吸收当代早期儿童学习和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早期儿童教育课程制订的五大原则,以帮助儿童取得进步。

1.建立安全、尊重、互惠的关系

研究表明,当学习环境具有参与性、回应性和激励性时,儿童的学习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令儿童感到信赖的关系,能够为他们的探索和学习提供安全的环境,儿童会发展起自信心和自身价值感,逐步形成认可和尊重他人感受的意识,并积极与他人互动。教育者若能与儿童建立起安全、尊重和互惠的关系,将有助于儿童发展与他人积极互动的能力,了解自身对他人所负有的责任,理解学习过程中互信合作的重要,等等。

2.与家长建立伙伴关系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老师。早期教育者与家长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工作,将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学习。要想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早期教育者和家长应做到:尊重彼此拥有的有关儿童的知识;认清各自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坦诚交流;分享各自的儿童观;共同参与决策。

3.对所有儿童持高期望且平等对待

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早期教育者认为。尽管儿童的生长环境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但所有儿童都有成功的可能。当儿童自身、家长和教育者对儿童的学习持有高期望时,他们的进步将最大化。因而,早期教育者在做出课程决策时应注重儿童的参与。与儿童、家长、社区以及其他服务机构建立起伙伴关系,努力探寻平等、有效的方式,以确保所有儿童有机会达到学习目标。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基于当代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多元性的特点,《框架》强调课程设置应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课程应尊重并反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的生活、价值、信念和认知方式,教育者应保护儿童的文化身份,充分体现儿童的能力和优势,以激发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并鼓励儿童了解彼此文化的异同,学习共同生活。

5.持续地学习并反思实践

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是一种持续的学习形式,其目的在于搜集信息、获得启发,以支持儿童的学习。早期教育者应经常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自身参与、经历的事件,检验隐含在其背后的理念。反思这样的理念是否合适,是否有其他更合适的理念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已观察到或经历的事件等。在这样一种研究实践、检讨效果、产生新想法的持续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专业探究文化。

(二)《框架》倡导的实践

《框架》倡导早期教育者要采用丰富的实践方式促进儿童的学习,提倡运用以下八种具体的实践方法。

1.整体教学法

整体教学法认为,人的心智、身体和精神是相互联系的,儿童的学习也是整体的。早期教育者既要关注儿童认知层面的学习,也要关注儿童身体、个性、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整体教学法还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儿童、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应建立起相互联系的伙伴关系。此外,整体教学法亦注重人与自然的联系,注重培养儿童尊重自然、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意识。

2.建立应答性学习关系

早期教育者的课程决策和教育行动应建立在对儿童已有知识技能理解的基础上,关注每一位儿童的优势、能力、兴趣、文化传统和认知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积极性。同时,早期教育者应把儿童不断变化的想法和兴趣作为课程决策的重要基础,通过开放性提问、及时反馈,激发儿童的思维、扩展儿童的学习。应答性学习关系的建立,需要教育者与儿童彼此尊重和信任,一起学习、共同决策。

3.游戏性学习

《框架》特别强调基于游戏的学习(play-based learning),认为游戏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了机会和支持性环境。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验证想法、拓展思维、形成社会群体,并激发出学习动机。早期教育者在游戏过程中要扮演多重角色,使用广泛的策略,以鼓励儿童去探索、解决问题,推动儿童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4.有意教学

有意教学(intentional teaching)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采取的教学行动。有意教学强调学习的社会性,认为互动和对话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因而,早期教育者应灵活规划教学内容,通过引发有价值的互动和对话促进儿童的学习,使用诸如示范和演示、开放性提问、推测、解释、参与分享和解决问题等策略来拓展儿童的学习,培养儿童高水平的思维技能。

5.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

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反映并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对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做出回应,并能适应儿童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室内学习主要是支持儿童开展有关知识、方法、技能等的学习,户外学习,特别是自然环境中的游戏,则提供了大量在室内无法获得的学习机会。《框架》强调,教育者应鼓励儿童和家长提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创设学习环境。

6.促进文化能力的发展

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不局限于对文化差异的认识,更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有效互动的能力。文化能力包括:了解自己的世界观、形成对文化差异的积极态度、获取有关不同文化和世界观的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和互动技能。教育者应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把文化和家庭背景看作是儿童的“存在”和“归属”,并视其为在终身学习中取得成功的核心。

7.连续性的衔接

这里的衔接,既包括从家庭到早期儿童教育环境的转变,也包括从早期儿童教育环境到学校的转换。成功的衔接是家长、早期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早期教育工作者应与家长和学校教师密切合作,帮助儿童了解进入新的阶段后其身份的变化,确保儿童在转换中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理解新环境中的常规和实践。此外,不同阶段的教师应共享有关儿童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信息,以便使儿童的后续学习能够建立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保证衔接的连续性。

8.学习性评估

儿童的学习性评估(assessment for children’s learning)由计划、记录和价值判断三个连续循环的过程构成,早期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搜集并分析信息,了解儿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和能做什么。早期教育工作者可有计划地采用多种策略搜集丰富的、有意义的信息,记录儿童的进步,判断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所使用的学习策略,从而为做出更好的教育决策服务。

(三)《框架》规定的学习结果

《框架》提出了五项学习结果来体现早期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强烈的认同感;与其周围世界建立起联系并为之做出贡献;有强烈的幸福感;成为自信、投入的学习者;成为有效的交流者。这里的每一项学习结果又细分出若干关键因素,每个关键因素说明的是,当该项学习发生时,教育者可以在儿童身上看到的变化,也就是儿童可达成的学习目标,并列举了促进儿童学习的教育实践的具体实例。当然,无论是学习发生的证据,还是促进学习的实践,都会因儿童和情境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框架也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以供教育者补充来自他们身边的案例。

《框架》认为,学习不总是线性的和可预测的。每个儿童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逐步达成学习结果。早期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决策时应考虑儿童以及《框架》规定的学习结果两方面因素。此外,学习结果也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即儿童当下的能力、倾向和偏好;教育者的实践和儿童的早期教育环境;家庭和社区的参与;整合各项学习结果的学习。

二、《框架》的实施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6)

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早期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越来越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早期教育是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对于婴儿人品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早期教育对人品塑造的体现

不同的年龄阶段,早期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为主,从而与儿童互动,周岁至3岁儿童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一)活动训练

各式各样的活动,对于早期教育中的人格塑造起着关键的作用,活动能够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具体的活动训练可有游戏设施、脑力活动与劳动活动等,儿童玩耍的游戏设施可以是一些滑滑梯、跷跷板、蹦蹦床等设施,游戏与玩耍可以很大程度上释放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儿童活泼的性格,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脑力活动可以让儿童搭建积木、教儿童识字、读书等,培养儿童的智力,劳动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儿童扫地、为花浇水、喂食小动物等,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人际交往

让儿童多接触同龄的儿童,通过建立伙伴关系,促进儿童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同龄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儿童形成孤僻、自卑、自傲等方面的心理,实践证明,不善于交友的儿童往往就形成了各种不健康、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心理,善于交友的儿童能够从对方身上进行一定的模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进而形成优良的品格,比如谦让、礼貌、自尊、自信、乐于助人等。

二、早期教育中塑造人格的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塑造完美人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的培养,社会更加关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使每个人能够发展自己的才能与创造的能力,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

(二)素质教育的提倡

塑造完美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全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关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个人能力的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教育,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下更注重对早期教育的人格培养,早期教育是最基础性的阶段,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塑造儿童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早期教育塑造人格的方法

(一)爱的体现

给予儿童温暖,让儿童感受到爱意,家庭的爱与老师的爱都很重要,幼儿刚出生时,抚摸他,抱着他,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孩子通过接受第一次情感交流,慢慢地发展成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时刻对孩子进行爱的引导,传达爱意,为塑造良好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二)情感体现

情感是后天形成的,大人可以在孩子的面前照顾老人,关心老人等,通过一定的模仿形式激发孩子对长辈以及同龄的爱,引导孩子用行动去表现爱,培养孩子的情感,一定程度上引导孩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树立孩子的情感意识,带领孩子去感受外部世界,体验不一样的感受,增强孩子的情感认知。

(三)游戏体验

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孩子的群体意识,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为孩子提供游戏材料,让孩子自己选择玩耍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主动性;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履行规则义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扩大孩子的游戏场所,不要只局限在室内,组织孩子与其他同龄阶段的孩子一起去室外活动,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在进行游戏活动时,给孩子设立一些规则,或者由孩子自己设立规则,必须按照规则去进行游戏,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给孩子安排一定量的竞争游戏,让孩子体会输赢的感受,并适当地教育孩子输赢不重要的理念,游戏对于塑造孩子的人格具有很大的作用。

早期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人格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塑造孩子人品的重要阶段,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未来的发展,人品塑造与早期教育相互作用,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高敬.早期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性、内涵与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1.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儿童早期干预;儿童早期投资;国际实证依据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7.05.002

一、世界早期儿童发展状况与及早干预的重要性

强调儿童早期发展(ECD)和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ECCE)是一种奢侈还是必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监测报告的结果,已经有40个国家将学前一年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然而,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尚未承担起这一教育的责任(UNESCO,2015)。尽管这一议题日益受到关注,托幼园所、早教机构在大城市迅速发展,但是全球近三分之一在园儿童的教育与服务是由私营机构承担着(UNESCO,2014)。由于公共教育体系存在的真空,城市和农村低收入家庭能够获得的早期教育的机会非常有限,质量更为堪忧,这是贫困儿童无法享有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关键。

如图1所示,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缺少健康护理,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早期教育匮乏,影响小学入学的准备程度。这些早期发展的问题将会导致人力资本和人的潜能的巨大浪费,因而应该探讨对儿童必要的早期干预措施。

促进儿童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涉及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上图主要说明了从孕期护理到学前教育各个阶段的要点。虽然近二十多年来,幼儿发展的状况在一些指标上已经有所改善,但是在许多国家, 与儿童发展的相关服务仍然长期被公共系统所忽视。其中,不仅包括营养状况、健康护理,也涉及与早期儿童教育相关的项目。从1999年至2014年,全世界各地区学前一年的总体入学率(GER)从33%上升到64%。但是,2013年依然有1亿6千2百万5岁以下的儿童营养不良(UNESCO,2014)。在全球,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接受正式学前一年教育的儿童不到一半①。拉丁美洲的总体入学率最高,为76%,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最低,为18%。学前教育面临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质量偏低的挑战。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已经纳入2030年国际教育议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中,倡导政府开展儿童健康、营养、社会保障、入学公平以及有质量的保育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公共资金逐渐成为发展的紧迫要求。

来源:Dendoba, A., R. Sayre, Q. Wodon, L. Elder, L. Rawlings, and J. Lombardi. Stepping Up Early ChildhoodDevelopment: Investing in Young Children with High Returns. [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14.

大量研究表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发展迟缓的问题,而发展迟缓有可能影响儿童在认知、语言、身体、社会情绪等不同层面的发展结果(Naudeau et al,2011a)。Paxon 和Schady(2007)用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对儿童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厄瓜多尔,处境不利儿童的表现远低于富裕家庭儿童的表现。整体上,儿童在3岁时的差异比较小。但是,6岁的发展结果表明,来自25% 以上最贫困家庭的儿童明显落后于来自25% 以上最富裕家庭的儿童。Rubio-Codina 等研究者(2013)在哥伦比亚的研究发现,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在语言接受和表达技能水平上存在14个月至42个月的差距。Case 等在英国的研究显示(2005),出生轻体重会对儿童未来的学业和收入带来不利的影响。Heckman(2008)的研究指出,在美国,父母教养方式的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稀缺的资源条件。所有这些证据说明,从儿童出生之前到出生后的一年和前几年,都需要及早开展干预措施,满足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儿童早期发展的问题和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缺乏不仅与小学阶段和未来的学业成就有关(例如,高复读率、高辍学率、低完成率和低质量),而且还会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儿童的早期经验影响多种技能和行为的发展,以及成人之后的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这一事实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Gertler等人(2014)在牙买加的一项追踪研究证明,早期儿童干预具有长期影响和经济效益。这项研究考察了在1986至1987两年间,因发育迟缓参加心理社会刺激干预的学步期儿童。在干预的过程中,社区健康工作者每周家访,指导家庭教养方式,鼓励母亲以促进儿童认知和社会情感发展的方式与孩子互动。20年之后,研究者再次访谈部分参加过早期干预的儿童,发现他们在成人之后的经济收入提高了25%,完全可以赶上那些在基线调查中的正常儿童。

及早干预为儿童发展奠基,花费少,收效大。比弥补问题所需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少。早期干预也有助于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率,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奠定人力资源的基础。

二、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干预及投资的作用

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始自家长和社区。随着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颁布与实施,以及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目标的确立和推进,政府为幼儿制定全面的政策,帮助家长提供有质量的保育服务的义务逐渐在国际上得以明确。虽然儿童早期发展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直到近十多年来,早期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后才得到全球的关注。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与社会公益都具有价值和意义。一项对美国1960年以来的123个研究的元分析结果得出,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有助于个体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包括学业表现、自律、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教育期待、社会交往和亲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Camilli et al.,2010;Barnett,2008)。大量在不同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下的研究还证实,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有助于减少公共教育、健康和福利的支出,促进社会公平。但是,尽管公共投资近年来大幅增加,经费不足的问题依然是开展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主要障碍。

对于处境不利儿童的早期保育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颇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的高质量的早期发展项目年回报率达7%-16%(Sayre et al,2015)。而且,早期发展与其他教育阶段以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公平也必然相关。因此,早期的投资和干预是改进公平问题最为经济有效的策略之一。对世界银行(2015)在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发展中国家的干预措施评估发现,农村地区安全用水的效益费用比为3.4∶1,基本卫生条件改善的效益费用比为5-8∶1,在食品中加强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效益费用比高达37∶1,碘盐高达30∶1.21,补充维他命A的花费是3-16美元,相当于挽回一年“健康”的生命(DALY)①。

关于早期认知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已经在世界范围得到了证实。这些研究起初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近年来也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例如,在孟加拉国、巴西、厄瓜多尔、埃及、印度、墨西哥以及菲律宾的研究证明了早期发展的益处(Bouguen et al.,2013)。厄瓜多尔的研究还发现,家庭教育背景较低的儿童在学前教育中获益最多(Berlinski,Galiani,& Manacorda,2008)。Burger(2010)评估了在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中早期干预对来自不同经济背景的儿童的影响作用。研究分析了早期干预的影响力,特别是认知发展这一重要指标对促进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并且依据干预措施在不同背景儿童群体中产生的效果,对干预项目进行了分类。

成功的儿童发展项目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根据世界各地的实证研究结果,这些项目往往从儿童出生开始,重视家庭的参与,并针对最贫困的儿童(Naudeau et. al.,2011a;Naudeau et al.,2001b)。高质量的保育涉及健康、营养、情感、保护、安全以及社会心理支持,在教育方面涉及学校教育以及对儿童获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指导(UNESCO 和UNICEF,2012)。一般来说,在早期干预措施中,心理社会刺激的影响作用最大;营养补充作为单独的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效果,但是相对来说不够持久;家庭教养方式和家访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加强亲子互动。父亲的教养角色十分重要,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匮乏。强化的干预措施涵盖多个领域,更加综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因而早期综合干预产生的影响力最大而且最持久。

以美国的佩里学前方案(Perry Preschool)(两年的半日幼儿园)和“初学者计划”(AbecedarianProject)为例,这两个项目都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开展早期干预。虽然在实施的方式和强度上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来说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urrie 和Thomas(2000)的研究证明,参加过开端计划(HeadStart)的儿童比他们的兄弟姐妹在学校的表现更为出色。Deming(2009),Carneiro 和Ginha(2009)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结果。

但是从就业等更长期的发展结果看,研究的结论不完全一致。已有的评估结果表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早教中心在服务以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上喜忧参半。在莫桑比克,Martinez,Naudeau 和Pereira(2011)发现,入园两年以上对小学入学率、每周学习时间以及儿童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Rio Grande do Sul)的评估发现,儿童在参加早期教育项目之后比参加之前在动作、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上都有显著提高(Young,2012),而且在同一社区里参加早期教育项目的儿童与没有参加的儿童相比,在动作、认知和社会性这些方面也都有明显的提高(Primeira,Infancia & Melhor,2011)。但是,另外一些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对柬埔寨一些形式的早教机构的研究表明(Bouguenet al.,2013),参加过早期教育项目和没参加过的儿童,三年之后的发展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一些研究者针对中低收入背景文献进行深入分析(Engle et al.,2007 ;Vegas,Santiba?ez,2010),研究结果也强调了这些结论之间的差异。

Cunha & Heckman(2007)、Heckman & Mastered(2007)和Heckman(2008)的研究显示,早期干预的投资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且能够减少人生的不平等。这些研究结果都指出了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早期投资的高回报率。由图2可见,这一回报甚至高过任何时期的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

来源: Carneiro Pedro, Heckman James. Policies to foster human capital[J]. Research in Economics , 2008, 54 (1): 3-56.

此外,投资儿童早期发展有助于为大脑的发育提供良好的机会。认知神经的研究也说明了早期生理和心理的经历对大脑功能发展的影响(Walker et al,2011)。图3可见大脑发育趋势特征与儿童早期干预的成本效益分析。如果中低收入国家儿童的入园率提高到50%,那么可以使一生的收入提高140至340亿美元。由此,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投资和干预具有双重效益,不仅能够带来高回报率,还能够在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促进儿童潜能的发展。

来源: Heckman James, Carneiro Pedro. Human Social Policy [R]. RAND, 2003; Lynn A. Karoly, Susan S. Everingham, Jill Hoube,Rebecca Kilburn, C. Peter Rydell, Matthew Sanders, Peter W. Greenwood, Benefits and Costs of Early-Childhood Interventions, A Documented Briefing [R]. 1997.

基于此,更多的国家将会及早投资儿童早期保育和教育,以低成本的投入保证更多的儿童在成长中获得应有的技能。不过,多数国家的教育投入与当前美国的模式相似(如图4所示)。这一现实造成的是资源的浪费和机会的丧失。

来源:Carneiro, Pedro, Heckman James, Human Capital Policy [R]. NBER, 2003 ; Voices for America and the Child and Family Policy Center, Early Learning Left Out An Examination of Public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Child Age, 2004

相比之下,北欧国家的教育投资是异于此种模式的。以瑞典为例,政府在儿童早期发展方面的教育投入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如图5所示,瑞典用于儿童早期教育和发展的支出比中学生的高两倍,体现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视和支持。这一模式也许应该是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长远目标。

来源: S. Bremberg, 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 Karolinska Institute, 2006, Stockholm, Sweden

对于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投资和干预,Engle 等研究者总结过如下要点:

儿童早期是确保所有儿童的潜能得以全面发挥的最佳时机。儿童早期发展的投资最经济有效,回报也最丰厚。

减少不平等需要在生命的早期,针对脆弱儿童群体可能承受的各种风险开展综合的干预措施。? 以家庭为基础的教养方式干预和基于早教中心开展的早期项目有助于促进儿童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提高入学准备度。

在项目质量上,通过为家长设计课程和实践活动,对儿童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开展监测和评估,加强治理和监督,可以使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质量获得最大的提升。

将中低收入国家的入园率提高到25% 或者50%,依据不同的入园率和贴现率,投资的效益成本比可达6.4至17.6。

除非政府在最贫困的人口中,对有质量的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投入更多的资源,否则经济的差距仍将持续并进一步扩大。(Engle et al.,2011,pp1339)

尽管如此,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部门所能获取的经费在很多国家都是最少的。因此,倡导早期投资和干预的潜在优势,通过实证依据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进相关的决策及其措施至关重要。三、近期发展中国家儿童早期实践项目的实证依据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逐渐将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纳入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在教育的机会、数量、种类,资源的可及性,领域的综合性,服务的质量,以及对处境不利儿童群体的针对性方面开始有所改善。在发展中国家很多不同的地方,各种形式的早教中心已经引进和建立起来(参见图6)。

近期的文献也证明了有关早期发展与干预的研究发现。下面,简单介绍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及其实证研究的结果:

在促进健康和营养方面,危地马拉的营养补充试验发现,3岁以下儿童早期营养的改善与男孩成年之后每小时工资收入的提升相关( Hoddinott et al.,2008)。秘鲁的健康教育项目表明,干预组儿童的身高比控制组高1厘米,营养不良的可能性减少三分之二(Penny et al,2005)。

在改善教育的物理环境方面,阿根廷学校建设项目通过入户采集调查数据,考察学前入园设施建设和母亲的劳动力市场行为。结果表明,设施建设有助于大幅提升学前教育入园率,同时提高母亲的就业状况(Berlinski & Galiani,2007)。此外,增加一年的学前教育与小学三年级语言和数学测验标准分数的提高显著相关(Berlinski,Galiani & Gertler,2009)。

在提供适宜的教育刺激方面,尼加拉瓜关注危机的项目通过提供教育刺激的干预措施,对儿童的个性、社会性、语言表达和词汇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Macours,Schady & Vakis,2008)。牙买加的儿童早期教育刺激项目对儿童长大后在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收入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Gertler et al,2014)。在美国等国家也开展了类似的项目。厄瓜多尔的儿童发展补贴项目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的词汇发展显著相关 (Paxson & Schady,2007),对动作技能和长时记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Paxson & Schady,2010)。

在为家长提供支持、改善教养方式方面,牙买加的流动看护者项目针对0-3岁贫困农村儿童的父母提供营养、健康、卫生、安全、家庭教养方式的支持。其中,还包括在游戏、纪律、家务和教育期待方面提出性别平等的建议,改善了幼儿在家庭中的社会化过程(Powell,2004;Roopnarine,2005;Jarrett, 2007)。此外,另一个家访项目的结果表明,参与项目的婴儿比控制组在问题解决技能上得分更高 (Meeks-Gardener et al,2003)。在墨西哥的启蒙教育项目表明,低成本的农村非正规教育对家长行为和儿童发展结果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Cardenas,Evan & Holland,2015)。

在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方面,玻利维亚婴儿综合发展项目发现,7个月的婴儿在参加项目后,认知能力和其他心理测试成绩都有所提高。这一干预的效益成本比估计为1.7至3.7(Behrman,Cheng & Todd,2004)。

在社会保障方面,“机会”项目以有条件现金援助的方式(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保障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结果对儿童的适龄相对身高、长时记忆、视觉整合、语言发展,以及降低发育迟缓、提高耐力多个方面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Fernald,Gertler & Neufeld,2008)这一项目从墨西哥发起,在不同国家形成社会保障网络。实施类似项目的还有巴西、秘鲁、洪都拉斯、牙买加、智利、马拉维和赞比亚等。

对有条件现金援助方式的评估,结果大多揭示了相关项目在儿童早期发展上的积极作用。乌干达一项关于学前入园的有条件现金援助项目也说明,参加项目的儿童在视觉接收能力、精细动作能力

和语言的接受与表达能力上均得到了提高(Gilligan 和Roy,2013)。哥伦比亚的家庭在行动项目通过有条件现金援助的方式增加了家庭在早期教育方面的支出,并且通过定期的家访,使得参加项目的处境不利儿童在认知和社会情感技能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提高,对母亲的教养方式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Attanasio,et al,2015)。

四、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争议及对我国政策与实践的启示

家长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希望子女健康、快乐成长,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然而很多低收入家庭无力投入优质的儿童早期教育。基于儿童早期发展投资在经济回报、打破代际贫困、社会公平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积极作用,世界很多国家开始更多地关注儿童,并为儿童早期发展直接提供教育服务,或者补助私立机构、社会团体以及非营利组织开展服务。然而,在入园率和儿童保育项目持续增加的同时,整体质量和服务依然偏低。由此导致在很多国家,人们质疑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能否真正为儿童带来益处。

已有的研究证明,在母亲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学习资源的家庭和社区,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的干预确实能够为儿童入学的准备度带来改变(Rao 和Sun,2015)。同时,需要明确早期干预项目的影响,重视长期的教育质量的提升。否则,低质量的早期保育与教育的增加只能够为母亲就业提供支持,却将对儿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政府需要衡量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质量,参照国际经验开展政策的制定工作。

确保所有的女孩和男孩都有机会获得优质的早期发展,得到高质量的早期保育和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精准扶贫、促进社会公平以及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背景下,关注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充分认识儿童早期发展这一政策选择的重要性、科学依据,以及全球各地已经证明的有效的干预方案,有助于为我国在当前和未来的政策选择上达成广泛的共识,并且为提高行动的影响力提供借鉴。

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相似,我国在普及高质量的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进程中也面临各种阻碍,用于早期教育阶段的公共资源不足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大约有4500万3-6岁的儿童,占全国儿童总数的16%(UNICEF,2015)。从2007年至2016年,我国学前教育入园率从45% 快速增长至77.4%。随着政府和社会对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重视,在健康、营养、教育和保护方面的经费和规模都在增加,学前教育的政策环境正在逐步建立。但是,学前教育长期投入不足。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2012年以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其中,占整体入学率13% 的学前教育在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09年的1.36% 提高到2013年的3.52%。近年来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增幅最高,但是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平均8.09% 的投入相比,仍然偏低(OECD,2010)。私立幼儿机构主要依靠收费。家庭的支出是公办和私立早期保育与教育服务主要的资金来源。

虽然为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体现在教育政策之中,但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学前教育预算和整体支出差异很大(Liang,2014 ;Wu,Young & Cai,2012)。从2011年起,政府向中西部农村发展落后地区的投入明显增加,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幼儿园的建设和补贴,并且开始提供针对贫困人口的学前教育资助。随着学前政策向农村倾斜,农村人口集中的镇区幼儿园明显增多,然而乡村的教育服务和经费仍然有限(邬志辉等,2015)。国际学生评估测试发现,我国接受过学前一年教育的学生在的阅读水平上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OECD,2010)。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有4000万贫困儿童,在普及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上滞后,会进一步影响这些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社会团体和国际机构开展了针对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的试点项目。这些项目有的通过因地制宜地在当地建立幼儿园,有效地提升了地方的学前教育普及率。有的项目以家庭为单位采取干预措施,通过入户养育指导,促进婴儿与家长的互动,帮助孩子在具有丰富刺激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还有的开展孕期指导,减少母亲的心理压力。其中,救助儿童会在河北省和云南省开展了针对0-3岁幼儿综合发展及入户指导的试点工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西部开展了针对3-6岁幼儿的教师培训试点项目。互满爱人与人中国项目在云南和湖北试点了基于当地农村社区的未来希望幼儿班,使当地留守儿童的发展得到明显改善。慧育中国项目从2015年起采用经过改编的牙买加家访课程,正在取得初步的成效。

对早期儿童保育与教育以及早期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公共意识,以及缺乏合格的师资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这方面的问题在许多国家同样存在。我国针对学前教师的培训正在展开,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幼儿园按照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2014年投入了2亿8千万美金用于教师培训。然而,在学前教师,特别是农村学前教师的薪酬与社会保障待遇方面亟待改善。现实的状况是我国的留守儿童超过6千万,其中很多幼儿由祖辈不识字的老人看管。相关部门开展早期项目,促进留守儿童的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非常重要。否则,这一代群体的破损需要未来投入额外的资源来补偿。然而,当前很多国家已经发生类似的问题,却似乎还没有被认识到。

关于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评估存在很大的差别,为此研究者正在致力于开发在地区范围适用的有效的评估工具。基于全民教育框架的全球监测报告主要监测婴幼儿死亡率、发育迟缓、入学率和性别均等这几个指标。而OECD国家普遍建立起了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通过监测服务质量、教师质量和儿童发展为社会大众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与证据。我国在此方面的工作尚在起步阶段,缺乏跟踪记录儿童发展结果和质量标准的公开的数据。由于儿童早期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儿童发展指标的重要性引起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开发出了多个量表和指标,用于衡量儿童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其中包括,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量表(theEastAsiaPacific-EarlyChildDevelopmentScales,Rao,Sun,Ng,Becher,Lee,Ipetal.,2014);拉丁美洲地区儿童发展指标(theRegionalProjectonChildDevelopmentIndicatorsinLatinAmerica,Verdisco,Cueto,Thompson&Neuschmidt,2014);根据家长报告开发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多指标聚类调查早期儿童发展指数(UNICEFMICS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Index,Bornstein,Britto,Nonoyama-Tarumi,Ota,Petrovic&Putnick,2012);根据教师报告开发的早期发展研究工具(theEarlyDevelopmentInstrument,Janus&Offord,2007);以及救助儿童会为中低收入国家开发的国际发展与早期学习评估工具(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ndEarlyLearningAssessment,Pisani,Borisova&Dowd,2015)等。这些评估工具聚焦于儿童早期发展,涵盖了儿童发展的多个不同的层面。评估工具的开发工作有助于未来几年在全球各地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的监测能力。

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实施较为复杂,因而一个先决条件是在各个部门中得到落实。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在公共和私营部门都涉及诸多利益相关方。不同的部门管理着教育、健康、社会保障、家庭、成人教育等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的相关服务,另外还有国家和地方等各级政府机构的不同部门负责实施。在一些国家,私营部门,尤其在开展日托服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真正的难点在于儿童早期发展的项目没有单一的“归属方”,而这也许是难于实施的最主要原因。

通过支持儿童早期发展的制度架构来协调儿童早期保育与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稳固的治理结构应该明确承担的角色、工作规划、质量标准、监测和评估,以及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同时,这一协同作用还应该促进政策的设计、制定、实施和评估。

参考文献:

[1]UNESCO.EducationforAll2000-2015:AchievementsandChallenges[R].Paris:UNESCO,2015.

[2]UNESCO.TeachingandLearning:AchievingQualityforAll[R].Paris:UNESCO,2014.

[3]Naudeau,S.,Kataoka,N.,Valerio,A.,Neuman,M.J.,&Elder,L.K..InvestinginYoungChildren:An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Guidefor

PolicyDialogueandProjectPreparation[M].Washington,D.C:TheWorldBank,2011.

[4]Paxson,C.,N.Schady.CognitivedevelopmentamongyoungchildreninEcuador:Therolesofwealth,health,andparenting[J].JournalofHuman

Resources,2007,42(1):49-84.

[5]Rubio-Codina,Marta,OrazioAttanasio,CostasMeghir,SallyGrantham-McGregor&NataliaVarela.Socioeconomicgradientofchilddevelopment:

Cross-sectionalevidencefromchildren6-42monthsinBogota[J].JournalofHumanResources,2013,50(2):464-483.

[6]Case,Anne,AngelaFertig&ChristinaPaxson.Thelastingimpactofchildhoodhealthandcircumstance[J].JournalofHealthEconomic,2005,24:

365-389.

[7]Heckman,J.TheEconomicCaseforInvestinginYoungChildren[R].PresentationattheNationalBusinessLeaderSummitonEarly

ChildhoodInvestment,Atlanta,Ga.,2013-09-22.

[8]Gertler.P.,J.Heckman,R.,Pinto,A.Zanolin,Ch.Vermeersch,S.Walker,S.M.Chang,&S.Grantham-McGregor.Labormarketreturnstoanearly

childhoodstimulationinterventioninJamaica[J].science,2014,344(6187),998-1001.

[9]Camilli.G.,Vargas,S.,Rayn,S.&Barnett,W.S..Meta-analysisoftheeffectofearlyeducationinterventionsoncognitiveandsocialdevelopment[J].

TeachersCollegeRecord,2010,112(3),579-620.

[10]Barnett,W..Preschooleducationanditslastingeffects:Researchandpolicyimplications[R].Boulder,CO:EducationandthePublicInterest

Center&EducationPolicyResearchUnit,2008.

[11]WorldBank.WorldBankSupportto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AnindependentstudyIndependentEvaluationGroup,IEG[R].Washington,D.C:

TheWorldBank,2015.

[12]Bouguen,A.,D.Filmer,K.Macours,S.Naudeau.ImpactEvaluationofThreeTypesof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InterventionsinCambodia[R].

Washington,D.C: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Series,2013,6540.

[13]Berlinski,S.,S.Galiani,andM.Manacorda.Givingchildrenabetterstart:Preschoolattendanceandschool-ageprofiles[J].JournalofPublic

Economics,2008,92:1416-1440.

[14]Burger,K..Howdoesearlychildhoodcareandeducationaffectcognitivedevelopment?Aninternationalreviewoftheeffectsofearlyinterventions

forchildrenfromdifferentsocialbackgrounds[J].EarlyChildhoodResearchQuarterly,2010,25,140-165.

[15]Naudeau,S.,S.Martinez,P.Premand,&D.Filmer.CognitiveDevelopmentamongYoungChildreninLow-IncomeCountries[M]//NoSmallMatter:

TheImpactofPoverty,Shocks,andHumanCapitalInvestmentsin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Washington,D.C,USA:TheWorldBank,2011.

[16]UNESCOBangkok&UNICEF.Asia-PacificEnd-of-DecadeNotesonEFAGoal6[R].UNESCOandUNICEF,2012.

[17]Currie,J.,D.Thomas.Schoolqualityandthelonger-termeffectsofheadstart.[J].JournalofHumanResources,2000,35(4):755-774.

[18]Deming,D..Earlychildhoodinterventionandlife-cycleskilldevelopment:Evidencefromheadstart[J].AppliedEconomics,2009,1(3):111-134.

[19]Carneiro,P.,R.Ginha.PreventingBehaviorProblems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EvidencefromHeadStart[R].London:UniversityCollege

London,2009.

[20]Martinez,S.,S.Naudeau&V.Pereira.ThePromiseofPreschoolinAfrica:ARandomizedImpactEvaluationof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in

RuralMozambique[EB/OL][2013-05-14].3ieimpact.org/media/filer/2013/04/11/3ie_mozambique_ie001.pdf.(AccessedonMay14,2013.)

[21]Young,M.E..SupportingParentsinEarlyChildDevelopmentPrograms:ExamplesofJamaicaandBrazil.Conferencepresentation.International

EarlyChildhoodCareandDevelopmentConference[R].Jakarta,Indonesia,2012.

[22]PrimeiraInfanciaMelhor.PIM-ProgramaPrimeiraInfanciaMelhor-Noticiario.February3,2011[EB/OL][2013-05-14.pim.saude.rs.gov.

br/a_PIM/php/pagina-Noticiario.php?n=63.

[23]Bouguen,A,D.Filmer,K.Macours,&S.Naudeau.Impactevaluationofthreetypesof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interventionsinCambodia[R].

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2013,6540.

[24]Engle,P.L.,M.M.Black,J.R.Behrman,M.C.deMello,P.J.Gertler,L.Kapiriri,R.Martorell,M.E.Young,andtheInternationalChildDevelopment

SteeringGroup.Strategiestoavoidthelossofdevelopmentalpotentialinmorethan200millionchildreninthedevelopingworld[J].Lancet,2007,

369,229-242.

[25]Vegas,E.&L.Santiba?ez.ThePromiseofEarlyChildDevelopmentinLatinAmericaandtheCaribbean[M].Washington,D.C:TheWorldBank,2010.

[26]Cunha,F.&J.J.Heckman.Thetechnologyofskillforma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7,97(2):31-47.

[27]Heckman,J.J.&D.V.Mastered.Theproductivityargumentforinvestinginyoungchildren.[J].ReviewofAgriculturalEconomics,2007,29(3):446-493.

[28]Walker,S.P.,T.D.Wachs,S.Grantham-McGregor,M.M.Black,C.A.Nelson,S.L.Huffman,H.Baker-Henningham,S.M.Chang,J.D.

Hamadani,B.Lozoff,J.M.MeeksGardner,C.A.Powell,A.Rahman&L.Richter.Inequalityinearlychildhood:Riskandprotectivefactorsfor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17-02

儿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改善儿童发育和成长情况,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社会与家庭在儿童一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发育最快的时期,但是却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生长发育因素的干扰,导致小儿生长发育异常。儿童保健早教知识可以在早期发现儿童的生长发育异常,并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措施。在孩子身心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保健早教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观察将早教知识融入儿童保健对儿童发育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01月到2013年01月本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104。观察组中男孩64例,女孩40例,年龄在3个月到54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15.93±2.34)个月。儿童的智商发育数值在70到102之间,平均智商为(88.82±10.82)。对照组中男孩57例,女孩47例,年龄在2个月到55个月之间,平均年龄为(18.93±2.09)个月。儿童的智商发育数值在72到103之间,平均智商为(84.02±12.92)。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智商发育数值等一般资料经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保健指导,观察组将早教的内容融入到每次体检中,具体过程如下。在观察组儿童出生后的3d,采取NBNA对儿童的体格、健康、智力等项目作出全面的检查。工作人员加强与儿童家属之间的交流,使家长们了解清楚孩子的基本能力,并可以充分认识到早教在儿童保健中的重要意义。接着在之后的12个月里,给予观察组儿童随访性检测,1次/月。检测的内容项目多种多样,包括:儿童疾病情况、神经生长情况、大脑发育情况、身体营养情况等。在儿童出生的第二年,随访性检测的频率为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在儿童出生的第三年,随访性检测的频率为每四个月进行一次。之后按照早教专家鲍秀兰的早教教材,根据儿童的智力生长发育情况,针对性地为每位儿童制定一套个性化的早教方案。针对儿童语言、行为、社交、认知、体能等方面的训练,不断完善早教训练内容,并将早教的内容装订成手册,发给儿童的监护人,使家长更加了解训练方案,并配合给予儿童相应的教育与训练。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 果

观察组的发展商状况、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不断创新,为了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家长们希望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关注其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可见对儿童采取早期教育,为其智力发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在儿童时期,其大脑发育非常快,给予儿童针对性、个性化的正确指导,有利于促进其智力快速发展,使儿童在成长中形成良好的行为、思想、品质。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应该以儿童早期的发展理论为基础,观察其成熟状况,考虑其成长需求,将早教知识合理融入儿童保健当中[2]。一般情况下,在儿童出生时期便可以开始进行早期教育,然后再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针对周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开展感官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动作训练等。在周岁到三岁之间的儿童,除了可以开展以上的训练,还可以开展感知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记忆能力训练等。

为儿童提供多功能的训练,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对六岁以下的儿童开展早期教育,有利于儿童保持身体、智力、精神、人格等方面的平衡发展,促进其健康发展。早期教育对儿童以及家属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对儿童具有重要的人生意义。在儿童三岁以前,其大脑发育是最快的,而外界的环境和教育对大脑发育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根据儿童的智力发展情况,采取多样化、个性化的刺激,在最大程度上挖掘孩子大脑潜能。同时对儿童定期实施专业的早期潜能开发课程,提供保健、教育和抚养等方面的优质服务,以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观察组的发展商状况、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儿童。

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包括[3]:遗传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教育因素等。对孩子开展一些亲子互动的益智游戏活动,使家长更加了解婴幼儿的正常发育过程。总而言之,将早教知识融入儿童保健中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发育成长,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9)

1、儿童早期发展就是儿童早期教育,就是脑力、智力的发展。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关注的不仅是儿童的学习,更要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早期整体素质的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涉及教育、医疗、健康卫生、饮食、体育等,需要从营养、保健、疾病防治,环境支持和教育等多个方面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早期教育仅是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五大内容之一。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简称IECD)是针对0~3岁的婴幼儿身心生长发育快速的特点,因地制宜创造舒适的环境,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话动,使儿童的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健康完美状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是从孕期开始,到孩子出生后一直到3岁,是人一生中体格和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对孕妇及其所生的0~3岁婴幼儿持续地进行营养、体格发育、疾病预防、教育、心理等全方位的指导,及时给予适当有效的刺激,能促进胎儿和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大程度地发挥婴儿的智能潜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促进是根据儿童大脑及体格生长发育的规律、心理发育的特点,从感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行为习惯、社会心理等多方面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训训练儿童,促进儿童智能等各方面发育。

2、儿童早期发展就是教育机构的责任。

目前,各地兴起的儿童早期开发热潮为儿童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儿童早期潜能开发是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由具有一定资质的儿童保健医师才能胜任。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使一些并不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办起了所谓的早教中心和亲子中心。有的把学龄儿童时期的学习内容前移到婴幼儿时期来,让孩子为识字而识字、为绘画而绘画;学音乐、教外语也搬进了亲子中心。由于受这些错误做法的诱导,一部分家长在这些方面和别人的孩子盲目攀比,使孩子本来充满童趣的幼儿时期变得苦不堪言。这些做法不仅不能有效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反而会徒自增加儿童的负担,妨碍儿童的成长。

3岁以前儿童主要是神经心理的发展奠基时期,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认知思维能力,也就谈不上知识的学习。在早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目的是促进大脑神经网络的发育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而不是让孩子掌握什么知识与技能。因此,3岁以前的儿童潜能开发主要是促进神经心理发育,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早期潜能开发应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加以引导与促进,进行针对性的包括粗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干预训练,为其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环境,通过亲子互动、日常游戏、人际交往等方式,起到塑造儿童性格、调适儿童情绪、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作用,而不是拔苗助长式的所谓教育。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提高儿童在未来的健康水平、教育成就,获得更公平的经济与社会机会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儿童优先的方针,从保障和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着手,大力呼吁和推动儿童早期发展策略的实施,推动人类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和策略,创造适宜发展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积极向政府及各部门做好对儿童早期发展加大投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大力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努力争取把儿童早期发展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任务列入规划,不断地出台政策、加大投入,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今后儿童早期发展应在政府政策环境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积极作用,深入研究相关的理论,探索最佳的儿童早期发展模式,使每个儿童都有最佳的人生开端。

二是建立有效的部门协作机制,共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其他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逐步探索建立政府统筹、教育主管、卫生支持、各部门合作的托幼管理机构;探索建立早期教育与卫生保健的有机结合,家庭教育与机构教育的优势互补,教育、卫生保健人员携手,家长直接参与的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职能,健全“社区-家庭-卫生机构”服务网络,在社区中开展0-3岁婴幼儿潜能开发与卫生保健、早期干预、健康教育等项目。总之,我们需要建立多部门沟通协作的机制,密切协作、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三是利用有效载体抓手,提升儿童早期发展的品质。儿童早期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的协作,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早期的健康、营养、养育、教育、保护等多个方面,我们要紧紧依托现有的一些载体,不断丰富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内涵,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的儿童和家庭受益。

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加强幼儿

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重视儿童早期发展,加强0-3岁婴幼儿教育。教育部门要利用现有幼儿教育的资源,不断拓展和扩大办学范围,逐步将早期教育纳入教学范围,将传统的3-6岁学前教育范围延伸到0-3岁,建立0-6岁教育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要加大对0-3岁儿童教育的集体管理和业务指导,对学前教师进行额外的专业培训,为家长提供更专业的早教服务。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正在逐步完善,原有的孕期保健和产后访视等工作均由基层妇幼保健部门转移到社区,为实施从胎儿期开始进行连续的儿童早期发展的社区服务奠定了基础,这就为开展以社区为依托的、与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内容有机结合、从胎儿期开始进行连续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不但可以满足社区家长的需求,而且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儿童保健服务理念,并极大地发挥了社区的资源优势。卫生部门要提高参与意识,并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卫生部门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10)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191-03

出生到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虽然其成长发育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不能忽视后天环境对智力发育水平的重要影响作用[1]。在婴儿刚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大脑的代偿功能活跃,可塑性较强,利用这段时间,给予婴儿早期的教育以及干预,对于提高婴儿的智力水平效果显著。本研究对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婴儿实施早期的健康教育以及干预,评价其对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并且自出生到1岁接受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的婴儿40例为研究组,其中男童25例,女童15例,胎龄38~41周,平均(39.4±0.8)周;出生体重2.6~4.8 kg,平均(3.6±0.3) kg;将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单纯保健的1岁儿童4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童20例,女童20例,胎龄37~41周,平均(39.2±0.6)周;出生体重2.5~4.9 kg,平均(3.7±0.4) kg。两组婴儿均为本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均为单胎,无先天畸形、窒息、颅内出血等疾病。两组儿童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系统儿童保健管理,每3个月需实施一次营养指导、疾病预防以及体格发育监测评价。

研究组在对照儿童系统管理基础上,结合采用戴淑凤教授编写的《中国儿童教养工程0~1岁方案》、鲍秀兰教授编写的《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2]给予婴儿实施早期教育以及干预,首先在小儿出生后2 d,门诊医生对新生儿测定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便于家长对新生儿的行为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并根据测查结果,指导家长对新生儿实施听力、视力刺激训练。30 d后到早教以及干预门诊,建立一个系统档案,之后由早教医师实施一对一教导,教导儿童做一些精细运动训练,儿童家长也可进行陪同练习,指导家长对儿童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同时需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制订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及计划,便于家长后期实施家庭训练。也可向家长推荐一些适龄儿童适合的画报、书刊以及益智玩具,宣传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并叮嘱参加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的小儿家长,需每周六参加家长学习,接受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认知、儿童潜能开发、儿童智能发育规律的相关知识培训。每个季度和儿童一起参加丰富多样、趣味横生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以及社交能力。

1.3 评价方法

使用Gesell发育量表在儿童满1岁时实施发育测试,根据分值划分等级。优秀:>115分;中上:100~115分;正常:85~100分;边缘:75~85分;落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5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商的比较

研究组儿童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人际交往5个能区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儿童发育商的分级比较

研究组语言能区仅有1例语言能区落后儿童,其余4个能区均无落后存在;对照组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能区均有落后,且语言能区落后儿童人数为4例;研究组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人际交往区边缘水平儿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的智能发育情况不仅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宫内等环境的影响,后天环境的优劣,尤其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0~3岁,所受到的刺激会影响大脑的发育。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是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完善的,也就是在不断刺激学习下,大脑会日渐成熟[4]。出生时,大脑成百亿的细胞必须经由环境反复刺激,才能转化为有组织、功能不断完善的细胞网络[5]。婴儿期为脑发育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根据婴儿年龄的特点,创造条件为其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适应能力、创造机会,充分发掘大脑潜力,对于刺激小儿神经心理完善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6-7]。本院自从开展早期教育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早教经验以及方法。为了客观评价早教实施效果,本研究中,所选取的对象均为医院门诊就诊的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两组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等比较均衡,可进行本次研究。本次研究表明,早期教育以及干预组儿童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语言能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一些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因家长的早教意识相对较低,儿童未能及时参与到早期教育中,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育[11-12]。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大早教的宣传力度、范围,提高家长对其认知,能更好地参与到早教中[13]。同时,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早教知识以及经验,提高早教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闫丽芹.早教对婴幼儿智能与心理发育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7):84-85.

[2]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2.

[3] 裴世翔.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4(2):38.

[4] 招凤彩.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新生儿智力发育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97-98.

[5] Tubeuf S,Jusot F,Bricard D.Mediating role of education and lifestyl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life conditions and health:evidence from the 1958 British Cohort[J].Health Econ,2012,21(Suppl 1):129-150.

[6] 徐志兵,杜德锋,张晓雁.早期教育对早产儿大运动发育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36-137.

[7] 陈建标,黄中成,孔繁熙.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152-154.

[8] 朱华,彭珉娟,杨涛毅,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影响的探讨[J].四川医学,2013,34(4):435-437.

[9] Rogge CE,Bezur A.Erratum: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reation,stability,and X-ray 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early photographic processes:an upper-level undergraduate laboratory[J].J Chem Educat,2012,89(9):487-489.

[10] 黄.早期教育在婴幼儿保健门诊应用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3):24-25.

[11] 张晓艳,张玲.探析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1):242-244.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篇(11)

孩子在学校主要学到的是课本知识,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知识,难免会学习知识结构单一。儿童图书阅读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还可以促进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促进情境图式建构与现实生活经验相互验证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可以促使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在阅读中锻炼儿童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一、早期儿童图书阅读现状及问题

当今社会早期阅读热度越来越高,而早期儿童图书阅读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早期阅读的价值被不断认可和发展的背景下,然而在当前的儿童早期阅读教育中还是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儿童早期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前的准备阶段,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在这段时间对孩子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会对孩子后而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对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对策,为儿童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1.缺乏亲自共读

现在大多数家长没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很多家长都不陪孩子看书、讲故事,通过分析,家长的文化水平与陪孩子看书的频率相关,学历高的孩子经常陪孩子进行早期阅读,但如果是孩子自己要求家长一起阅读,有一半的的家长是愿意花费时间去陪孩子阅读的,但也有很多家长会让孩子自己阅读。

2.缺乏观念性指导

经研究发现,大多数家长对早期儿童阅读这方面的观念比较模糊,没有明确早期儿童阅读的本质和目的,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没有得到相关重视,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导致儿童被迫学习,不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培养早期儿童阅读的途径

1.拓展阅读活动渠道

教师可以依据早期阅读方面的教育目标制定相关阅读能力系统培养,让不同水平的儿童都能获得发展。当然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年龄特点和早期阅读教育目标,选择部分令儿童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共同制作有趣的读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儿童学习、帮助儿童将阅读前后相联系,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使儿童的理解技能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辅导儿童掌握独立翻看图书的技巧,使儿童在看画读书中自己独立感受和体验。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举办阅读活动,教师组织以听赏图画或者相关文学作品为主的活动,举办过程中,儿童多次反复听取教师讲述有趣的故事和图画讲解,让儿童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提高儿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收集活动中的图画和故事,做出看图说故事的故事小册。将儿童具有的语言符号转变成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儿童播放适合的音乐,要求其根据音乐编出有趣的故事。使儿童通过感受和理解将音乐转化为语言符号,可以独立讲述,对培养儿童将音乐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与绘画符号的能力有所帮助,同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想象力。

2.依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早期儿童没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行为,依据自我喜欢进行学习是常见的。可以在教室内装饰布置中展现出儿童较为感兴趣的内容为主题,让其可以为儿童留出展现自我的空间,并且能与儿童之间形成对话。此外,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交流时可以引导孩子对有趣事物的探索,使儿童不仅在学校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生活中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三、早期儿童阅读的影响

1.可以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小故事引导儿童进行读书学习,然后通过一些列的阅读图书活动,利用故事中有趣、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吸引儿童兴趣,也可以用有趣的故事情节牵动儿童的心,在故事结束时可以有针对性、目的性地问儿童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这些人物哪些地方是你最喜欢的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要求儿童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听老师讲述故事,这样就可以长期培养儿童良好的听说习惯,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在听故事的r候根据故事内容分析并进行评价。

2.可以提高儿童语言方面最佳学习

在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作者会采用一些十分贴切、内容形象性语言,也可以进行拟人化描写,这样对处于早期发展的儿童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学习过后可以在孩子们谈话中发现,这可以使很多孩子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有趣的理解。

3.可以有效使儿童恰当进行语言交往

儿童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儿童的语言发展包含了多样化、语言适应能力、理解和运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只要和自己父母进行语言交往,还要打开家门进入社会时进行语言交流,但往往很多儿童会在交流中产生语言障碍。因此,儿童可以通过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童话故事、诗词歌赋、寓言故事等阅读学习来感受儿童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早期儿童阅读对儿童语言方面的发展。

4.有效帮助儿童创造性的运用语言

在儿童阅读到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勾勒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儿童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在熟悉故事角色和情节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语言对故事讲诉。早期儿童阅读是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儿童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对儿童语言方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将早期儿童阅读图书与儿童语言发展相结合,使其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一致性特点,儿童图书阅读可以影响儿童语言系统、推动儿童语言方面发展,使儿童的认知和现实语言能力提高。

同样图书中含有丰富的知识以及大量的信息,如果儿童学习时进行大量阅读,可以弥补一些正规教育内容的局限性,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对图书阅读产生兴趣和欲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