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11-20 09:53:35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89

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门”事件层出不穷,农夫山泉陷“质量门”,老酸奶“明胶门”,可口可乐“含氯门”等等,这些事件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伴随着一扇扇“门”的打开,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地方,其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所有师生的人身健康和高校的稳定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稳定。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已日益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学校领导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1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各地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密切配合,坚持预防为主,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隐患。随着学生生源的不断增加和学校的优化整合,学校办学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样就使得学校食堂就餐人数急剧增加,压力也在不断增大。虽然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不断的增加,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也在不断得到改善,但就目前许多学校而言,国家投入到基层学校的经费主要用在了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上面,而用在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经费和后勤食堂基础的设施建设却相当的少,学校食堂的基本的设备设施差、人员不匹配、管理不规范。而且大多数院校都会采取承包或后勤社会化等形式完全依靠社会力量办食堂的情况普遍存在,客观上给学校餐厅的食品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使得学校食品安全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形势。

1.1 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第一,硬件设施不齐全,功能配备不足。不少食堂做不到专锅、专灶消毒,更不用说配置电子消毒设备。洗锅、洗碗、洗菜共用一个池子的现象极为普遍。

第二,食堂员工卫生操作习惯不良。高校食堂从业人员大多是文化层次较低,年龄较大的临时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多数人员是先进食堂后体检,或者根本不体检。此外,绝大部分人员没有工作服,其卫生操作的习惯也令人担忧。因此,加强食品从业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管理技能培训,给员工灌输安全卫生的理念刻不容缓。

第三,食物卫生问题。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一种全员活动。蔬菜应付性清洗或者根本不洗的现象几乎每个食堂都曾发生过。不少食堂为节约成本,售卖隔夜食品,特别是在夏暑蚊虫滋生的时节,由此带来的高校餐饮食物中毒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师生健康,更扰乱高校正常的运转秩序,影响校园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后果极其严重。

1.2 后勤管理社会化

由于学校的扩招,后勤服务社会化已成为一项必然的选择。学校食堂外包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个人承包的食堂只追求经济利益,为降低成本采购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由此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1.3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食堂的卫生安全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检查,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组织实施办法。此外,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由于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对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作业监督不够,把关不严,对尚未达到安全卫生标准的学校食堂也发放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致使食堂卫生风险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1]。

2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2.1 制定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并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后勤餐饮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如食品存放制度,隔夜菜处理制度,餐具清洗消毒制度,留样制度等等。从采购验收到加工再到出售,层层把关,规范操作,确保食堂餐饮工作健康开展。在此基础上,要经常对员工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如定期举办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例会,邀请卫生防疫部门专业人士开展知识讲座,或邀请兄弟单位交流工作经验等[2]。从而提高员工的警觉心理,增强员工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2.2 改善食堂硬件

各高校要在经费上下功夫,适当加大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的经费投入,为学校食品安全提供物质保障。储存食物的场所和设备等应该保持清洁,避免霉斑、苍蝇、蟑螂的出现,保证储存仓库的通风良好,仓库内不能存放有害物质。食品要分门别类摆放,及时清除仓库内过期食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添置配备全新的现代化炊具、餐具的同时,应加强食堂设施设备的定期维修维护,确保正常运行,从而改善高校的餐饮环境。

2.3 建立食堂满意度调查

可以通过强化意见箱或电子邮箱的信息收集,架起与师生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师生的心声。也可以通过组织学校各个年级生活委员召开生活会议,了解师生对学校食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食堂工作。

2.4 加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力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又重于天,确保高校的饮食安全,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模式,对食堂卫生安全进行全面监控,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措施。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对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如加工制作和消毒等设施设备不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条件无保证,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一律不发许可证。

参考文献:

[1]金玲,轩诗涛.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学校管理研究,2013,(12):340-341.

[2]张国海,甄梁.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79-280.

[3]关德军.高校食堂卫生安全隐患及其消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刘思强,黄念先,徐秀云,巫卓英.梅县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4).

[5]李云.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重点细节与应对措施[J].中国学校卫生,2009,(2).

[6]倪修寿,高茗,王德刚.合肥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现状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8,(8).

[7]孙玉昕.学校食物中毒原因分析与管理[J].职业与健康,2005,(6).

[8]张卫兵,蒋志群,顾帮朝,金峰.中国食品安全的立法思考[J].食品科技,2005,(3).

[9]臧立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2)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关系到高校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高校食堂的基础条件、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均得到了改善。但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技术、环境和消费观念等风险也使得高校食品安全风险加大。同时,原有的食品卫生安全理念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因此,正确审视目前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对于保证高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和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校园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多数的高校后勤服务实行了社会化管理,高校食堂食品卫生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改革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自身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食品加工流程布局不合理,交叉感染的现象较为严重;食堂建筑布局不合理,消毒保洁等卫生设施较少;食品的库存不安全,食品采购缺乏完整索证备查;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意识淡薄,健康合格证的持有率低等。这表明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突出问题,一般表现为:

(一)高校食堂经营者过于注重利益的获取

在高校中,食堂一般采取的都是个人承包政策,将食堂的经营权限承包给个人或团体。这样一来,在食堂经营的过程中,承包者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地压缩成本,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导致管理混乱、卫生堪忧。由于监管困难,且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食堂承包人只考虑眼前利益,极少更新、添置设备和改善卫生条件。劳动法施行后,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一些食堂聘用文化层次较低、卫生意识淡薄的临时人员。由于员工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偏低,导致食堂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更换频繁。部分高校食堂新聘人员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效培训,甚至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

(二)食品安全监管流于形式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部分高校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管理理念落后。缺少企业化管理的经验,缺乏对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细节引导,相关制度的执行流于形式,管理松懈。部分高校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分工不够细,没有层层落实到个人等问题,在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垃圾排放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

(三)食品安全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不健全

尤其在食物中毒高发的季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存在涉及人数多、发病快等特点,但由于很多高校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没有在事发前启动预警机制,事发后的应急机制很不到位,往往手忙脚乱,仓促应对,影响处置的效果。同时,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一些高校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教训等方面反思不够,不能有效地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机制的优化对策

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组织与制度,是高校解决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组织

为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身体健康,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进行逐级明确分工,并签署《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对各层组织的人员配置采取公布岗位标准、自愿报名、群众推荐、组织批准、竞聘上岗的方式。采购供应部、质量监控部、各食堂的经理必须具备2年以上饮食工作经验、丰富的食品安全知识以及商品流通基本常识,有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只有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才有了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学校饮食经营准入制度

学校食堂经营部门要建立餐饮经营准入制度。全面审核投资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投资能力、资质信誉以及道德素质。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健康状况并择优选定,坚决杜绝有其他不正之风发生。明确质量要求和处理处罚办法,严把卫生准入关。学校食堂在采购正常使用的主副食品时,必须要到合法的经营单位采购饮食物资。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对大宗饮食物资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零星饮食物资也要实行集中定点采购。选择的定点供货单位及采购品种应报学校后勤管理机构或饮食服务实体等有关部门备案。

2.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建设

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需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律至关重要。为提高全体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以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分为样本,制定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工作预案,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做到所有部门有制度、所有工序有规范、所有岗位有规定。

3.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素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食品生产人员除应健康状况合格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法律知识。为使食品从业人员自觉达到食品卫生的良好水平,每年安排食堂全体员工培训,邀请食品卫生专家和卫生监督人员为从业人员讲授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安全基本常识,从思想上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4.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自身监查管理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尤其在高校更为敏感。在制度上着重对各个工序间关连点的控制突出各个工序间关连点的制约关系。采用食品安全保障责任书的形式,分别与供应商、监控部、中心仓库、各伙食单位建立食品安全保障责任关联体系。对食品保管、领料、加工、销售各环节,明确责任和处理权限,列出高额的奖罚措施和责任追究程序,使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认真履行验收程序,把制约机制落在实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措施,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构筑牢固防线。

参考文献:

[1]李怀,赵万里.中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及规制政策转变研究[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10(2).

[2]崔莹.浅谈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2).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3)

一、引言

学校食堂是学生就餐的场所,在饮食的提供上,不仅要保证菜品的美味健康,更需要保证饮食的安全,只有做好卫生饮食安全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食堂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这既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更是食堂员工在具体工作上必须要坚持的准则。但是近年来,学校食堂频频出现安全卫生问题,造成了社会大众开始质疑学校食堂的饮食卫生情况。

面对这一情况必须要在明确学校食堂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加强对安全卫生问题的有效监督,同时炊事员等具体岗位也需要付诸实际,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流程,为学校食堂安全卫生问题提供保证。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就结合本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学校食堂饮食健康卫生水平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与其原因分析

(一)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现状与问题

学校食堂在食品烹饪工作上本身就与一般性的饭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是因为学校食堂面向的是学生群体,具有就餐人数较多、就餐时间固定等特点,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食品卫生安全控制与管理的难度。一旦发生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那么就会牵扯到较多的人数,对学校、社会、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学校都加强了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控制与管理,不仅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加工流程,同时还对重点岗位的炊事员进行了专业化、定期化的培训,在定期的例会上都会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因此,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存在的问题依然不能完全杜绝。近年来媒体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曝光,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在2017年4月份遵义市凤冈的学生就出现了“食用变质猪肉中毒”的事件,不仅造成十三名学生疑似食物中毒,同时还引起了网络的轰动,对食堂食材新鲜与否问题进行了揭露;2016年3月到9月期间,南昌技师学院用含铝泡打粉制作包子的事情也被曝光,严重危害了该校师生的身体健康;2017年3月,山东德州市对该市78家学校食堂的卫生死角、添加剂使用与管理进行了突击审查,发现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管理规范为题,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目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对学生利益的维护、学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与关注。

(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校食堂卫生安全问题的存在与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员工意识的缺乏、加工设备的落后、监督力度的缺乏等多个方面有着直接性的原因。

(1)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目前诸多学校食堂都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但是由于食堂多是外包给他人,加上食堂管理部门与相关人员对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为缺乏,造成部分制度并不能够贯彻落实到实际的食品加工工作之中。

同时,目前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在制度上缺乏细节化、明确化,当炊事员等工作人员出现工作上的小失误时,无法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案与处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2)食堂员工缺乏安全意识。虽然目前绝大多数食堂都提高了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会经常在会上进行安全问题的腔调,在会下会下发一些文件,指导员工去自我学习。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培训体系,造成对员工的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成为了一种表面工作,多数时候只注重形式,不注重落实。这造成很多员工在食品安全卫生的认知上仍然处于匮乏的状态。

另外,食堂很多员工都是来源于学校或者是社会用工,这些员工并不具备较高的食品安全知识,不能明确判断蔬菜食品的保质期,是否能够安全食用,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经常发生。

(3)食品安全监督力度不足。绝大多数学校在食品安全卫生监督上走的是程序化机制,即提前卫生检查公告――定期进行卫生检查,这造成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成为了一种例行公事,不利于发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食堂工作量的巨大、加工设备的陈旧落后、卫生设备的匮乏等诸多根本性的因素也容易对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的维护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必须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三、改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降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学校师生的饮食健康安全,必须要从制度、监管体制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员工素质水平的提高,通过提升其安全卫生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来为食堂食品安全卫生提供保障。本文在研究中就从前提条件与员工工作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一)改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条件

学校食堂要想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首先应该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促进其系统化、细节化,并且通过积极有效的手段,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对此,食堂不仅应该从具体的工作岗位入手,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从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入手,将安全卫生管理落实到食堂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地做到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安全都能够达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师生的饮食安全。

另外,学校食堂还应该完善对食品购置、加工环节的有效监督。在学校食堂食材购置的环节中,采购部应该认识到中间环节的多变复杂,坚持从正规渠道采购食物,并且严格做好质量检测工作,避免购置不合格、存在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在加工环节的监督上,学校食堂可以引入大众监督机制,即让用餐的师生加入到监督管理的队伍之中,对食堂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监管的持续性,加强员工的规范操作、自我约束。

最后,学校食堂还应该加强对食堂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提升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减少员工在食品加工上的操作失误,并且进一步增强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发挥食堂员工自身在工作上的主动性

而作为学校食堂的一名员工,不仅应该接受食堂规章制度的约束引导,主动接受师生的建议、批评与监督,在具体的岗位还需要做好完善的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性。

以本人的炊事员岗位为例。作为一个炊事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接|到切菜、做菜等一系列工作,首先必须要保证个人的卫生整洁,即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上岗之前应该做到勤洗手、洗好手;而在切菜、烧菜的工作中,应该按照规定开展口套作业,避免飞沫不小心溅入到食品之中;另外,应该对食材进行仔细的检查与清洗,避免出现没有洗干净、食材变质等诸多问题;在烧菜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花样和口感,同时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烧熟每一道菜,避免出现食品未加工好等问题,减少安全卫生问题发生的概率。最后,在工作之后,炊事员还要努力学习与食品安全卫生相关的知识,通过技能知识的夯实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而言之,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不仅需要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同时作为食堂员工也需要提高自身意识,加强对安全卫生隐患的关注。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保证不仅需要一个环节的支持,还是需要从系统上进行完善,并且加强对细节问题的关注,这样才能为食品的正常供应提供保障。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4)

《观察水》教学设计片段:

一:找水

1:教师谈话: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杯白开水,可是一时大意把装有白开水的杯子和装着糖水、白醋、牛奶的三个杯子混起来了,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你们有什么办法帮老师把那杯白开水找出来。

生:……….

2: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同学们所说的“尝”,是不是我们所有的物体都能尝一尝呢?

生:不行

师:这四杯液体一上来我们就可以尝吗?

师:对于我们不知道的物体我们不能轻易的去尝,这样是非常危险的,说不准你尝的就是有毒的物体。

教师提问:哪个同学们能上来演示一下怎样闻呢?

生:生演示闻的方法。

师:教师示范正确的闻的方法并友情提醒大家对于不知道的物体我们也不能轻易的去闻。

……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出现了从四种液体中找水的过程,还出现了尝的过程,像这样的实验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但这时教师不仅仅要考虑的是教学的环节,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要考虑实验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找水”这一个环节中首先涉及到了教师应该选用怎样的容器来装这几种液体,是工业用的烧杯还是应该选用生活中用的杯子?我们先来看看工业用的烧杯,烧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通常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烧杯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有些烧杯外壁还标有刻度,可以粗略的估计烧杯中液体的体积,烧杯经常用来配置溶液和作为较大量的试剂的反应容器。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用这样的容器来装这四种液体并会伴随品尝这样的过程存在,即使我们在事先已清洗干净,但是对于学生的安全来说这样也是极不负责的。食品的安全不仅仅是食品本身,在存储的用具上也是要严格要求的。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在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高校食堂由于其特殊性,比一般社会餐厅更加被人重视,它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高校人员众多,食堂每天供餐数量少则几百,多则上万份,而且由于用餐时间地点都比较集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集中性和群体性的影响。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不管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对于食堂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从吃饱的要求转变为如何吃得更营养、吃得更加安全,所以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是一个关注热点。近几年,国内外都爆发过校园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相比于其他餐厅更具有特殊性以及重要性。

1高校食堂的特殊性

高校食堂具有公益性。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为解决其饮食问题,就需要食堂在平价的基础上,提供特价的餐饮,并且不能中断。所以,高校食堂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高校食堂具有集中性,它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庞大又相对集中的人群,用餐时间、地点较为集中。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是群体性事件,不像社会饭店比较零散。现在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烈,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加速消息扩散,引起广泛关注。高校食堂的监管具有复杂性。由于高校食堂可能不止一家,一般会存在多家餐饮企业,并且菜品原料多样化,进货渠道较多,同时员工流动性大等情况,所以各方面监管都较为复杂。

2高校食堂存在的安全问题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其中的安全问题。

2.1监管不到位

部分高校对餐饮方面不是很重视。当前对学校的整体水平评价一般都是在科研教育成绩方面,对餐饮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容易造成监管的缺失。有一些学校的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管理制度都需要上墙,部分学校并未做到。而且高校对食堂的各个重要节点的监管有些也比较松散,对有关环节需要的证件管理也不到位。

2.2食堂环境卫生杂乱无序

食堂的环境主要包括食堂厨房环境和就餐环境。食堂厨房环境学校一般都会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厨房用品设施设备的消毒、清洁、摆放,墙面、地面的清洁打扫等。有的学校由于后厨人员众多,杂乱无章,环境卫生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还存在设施设备老旧,没有及时更新的问题。学校就餐环境主要是食堂大厅,要求桌面干净,摆放整齐,地面也要求干净。但是有些食堂由于工作人员的不作为,导致餐桌、餐盘、地面等长期清洁不到位,产生油渍等,这些都是存在的安全隐患。

2.3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方面不规范

高校食堂现在一般都是多元化的经营方式,除了传统的快餐,还供应单点的小炒、糕点、特色小吃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各家经营者为了吸引学生,有的会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稍不注意就可能过量,增加了安全隐患。有的食堂因为价格问题,会采购成本低廉的原料食物,不能保证食材的质量,这就需要做好采购管控。食堂食品加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半成品保存不当,生熟未分开等。同时由于食堂基本都是大锅饭,食材较多,容易忽视其中不新鲜的食材,这些食材极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加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

2.4食堂从业人员素质高低不齐

通过对高校食堂从业人员的调查,可以看出食堂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不够稳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由于高校食堂的工作量大,而且很难招到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所以人员的招聘和分配也会比较困难。大部分食堂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做事只凭自身的经验和习惯,真正了解食堂食品安全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人较少。在食堂工作的人员都需要健康证,然而有些高校食堂都不查验,工作人员的健康证过期了都不去更换,这也对在校师生的餐饮安全造成了威胁。

2.5高校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高校一般很少会对食品安全的进行宣传教育,对这方面会有所忽视。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外卖行业兴起,有很多学生不愿意去食堂吃,都想着订购外卖,有时候是想换换口味,有时候是因为时间问题。高校内的食堂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规的,食材和用人相对来说都是安全的,但是外卖却不一定卫生,没有安全保障。同时因为外卖点的多了,食堂的压力就大了,小型的食堂就有可能采购比较便宜的食材,质量就不一定能够保证,这也是一个安全隐患。油炸的食物口味都比较好,但是多吃了对身体也不健康,食堂在健康食材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也不够。

3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到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业发展,对于学校健康稳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很有必要。

3.1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根据国家以及各个省市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高校自身的食堂用餐情况,可以制定各个高校内部的食堂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构建严格的高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学校应建立领导责任制。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将安全管理的职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还需要具体到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简明有序。相关的管理制度都要上墙,明示各个食堂的规章制度。监督管理不仅仅是各行政单位以及后勤处的监管,同时也可以接受消费者也就是学生的监管,让他们能够对照制度进行相关的监管活动。可以在食堂内厨区域合适的地方装摄像头,让学生可以看到内厨的场景,对食物的制作过程有个更清晰的了解。高校食堂还需要建立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可以及时响应并阻止事态恶化,同时也有助于后续调查,解决问题。

3.2食堂环境卫生以及设施设备改善

高校食堂的环境卫生是控制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在高校有多种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6T管理模式,即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不断摸索,提升管理水平。还有一种是HACCP管理法。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是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的一种科学系统的方法,需要找到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各个关键点,针对性的做好相关管理,不同高校食堂的HACCP体系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标准,建立该体系,使其具有使用性与可操作性。食堂的相关设施设备也是我们观察的一个重要节点,有些食堂设备陈旧,需要及时维修或者换新,可以改善食堂整体的安全环境。同时在餐厅增加一些特色的桌椅设计,也会增加学生用餐体验,减少学生出去吃饭的次数,减少外界食品安全风险。

3.3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方面严格把控

采购人员要有责任心,对于所购物品要进行索证索票并留底,做好食品采购记录,以备查验,制定菜品价格的时候也可以有相关凭证。运输过程中也要保证原材料无污染。食堂加工菜品的时候也要注意,加工半成品、成品时,生熟要分开存放,无凉菜专用间就不得制作凉菜,腐败变质的食物也不得加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要严密管理,做好相关记录及材料公开,预防过度使用。规范食材的储存以及使用要求。加强食品的留样工作,落实留样制度,这是食品安全事件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对食堂本身也是有一个保护作用。留样样品应在冷藏条件下储存48小时以上,注明留样日期、食品名称等信息。

3.4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食堂从业人员与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息息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卫生的安全意识都很重要。食堂的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会造成他们归属感不强,做事可能也比较马虎。所以第一要考虑如何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这样他们才会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在员工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更规范的操作,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考虑到员工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可以进行逐级管理。规范食堂员工的行为,使他们能够有食品安全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3.5重视并加强高校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各个高校都应加强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宣传栏、专题报道、知识竞赛、专场讲座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告诫学生不要食用变质、超过保质期、不干净的食物。注意培养学生购买食品先查看保质期并检查包装完整性的习惯,少点外卖,不要购买学校附近无证经营的三无食品;让学生了解垃圾食品的危害,珍惜自己的身体。

4疫情期间食堂食品安全的相关建议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世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疫情期间,食堂这种容易引起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该如何做好安全防护,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4.1食堂食品原材料安全首先要追根溯源,保证食品源头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有海外冷链产品,要检查相关的通关证书,确认没有问题,才允许使用,或者可以直接不使用海外冷链产品。

4.2就餐环境的安全

要求食堂做好消毒工作,包括内厨部分以及外面的食堂餐桌等。每天除了必要的清洗工作和消毒之外,需要额外用84消毒液清洗桌面以及地面,保证消毒到位,并在出入口提供相关的免洗手消毒液、擦手纸等消毒物品。在食堂外面建立一定数量的洗手池,保证学生的手卫生。

4.3分批分散就餐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6)

高校食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餐饮企业,其供应时间较为集中,直接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着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可以说,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不容忽视。但目前,我国高校食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食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不够规范、标准等。因此,研究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完善措施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分析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

(一)经营主体多元化引起食品安全风险

目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安全风险就是高校食堂经营主体多元化。随着我国高校开启后勤化管理模式,高校食堂的经营主体多元化,采取托管或者租赁以及承包等经营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食堂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食品安全问题。还有一些高校食堂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很少或者极少增加食堂硬件设施,甚至人为地降低食堂食品质量。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给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二)采购渠道不够规范引起食品安全风险

高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渠道不够规范也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风险。一般来说,高校食堂每天采购的原材料是非常多的,其面临着非常大的安全风险。例如,购买的一些原材料种植不规范,不满足国家安全标准,甚至使用违禁农药等。另外,如果原材料采购以及保管过程不够规范,就比较容易出现变质、过期的问题。

(三)管理机制与从业人员有待改善

我国高校食堂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升。目前,我国高校食堂的从业者基本上是一些流动性较大的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员,其往往对食品卫生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甚至有一些临时工都没有取得健康证,其从业资格很值得怀疑。另外,一些高校领导对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提升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意识

作为师生饮食的公共场所,保障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校领导要从学校的稳定与发展角度思考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处理好暂时性的经济利益与长远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保障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要想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提升食堂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管理意识,树立“质量是生命,安全为前提”的高校食堂食品管理理念,重视师生对食堂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将食堂食品安全理念深入到每一个管理者脑海中。学校还可以建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小组,对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活动,切实保证食堂食品的安全。

(二)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还要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高校要在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覆盖从原材料采购到食品销售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高校可以借鉴其他院校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实际管理情况与管理水平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禁生搬硬套。高校还要重视落实奖惩制度,帮助落实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奖励那些食品安全制度落实较好的个人或者是班组,对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个人以及班组要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可以采取解聘措施,以增加个人或者是班组的危机感、责任感。奖惩制度能够确保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三)减少食堂食品的采购环节

目前,我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中很大的风险来源于食品原材料采购环节。

为了提高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质量,就要减少食堂食品原材料的采购环节,加强农校衔接,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的安全。加强农校衔接,减少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环节,不仅能够降低高校食堂原材料采购的成本,还能够保证高校食堂食品的安全性。高校要规范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制度,确保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规范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食堂食品原材料农药残留检查的实验室,确保采购来的原材料安全可靠。

(四)建立多元化食品安全监督机制

防控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风险,还要注意建立多元化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学校不仅要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要组织学生成立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动员高校学生以及管理者主动参与到食品安全管理中来,实现对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全方位、各层次的监控。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学生管理委员会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管理以及销售等环节进行检查与监督,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食堂。学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学生管理委员会还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的校园网学校食堂食品的安全情况,发现任何问题都可要求食堂进行整改,以保证食品的安全。学校食堂要定期公开食品情况,帮助师生增加对食堂食品的了解,还要公开食品制作、销售过程的成本核算,以身作则。

(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

在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时,高校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的政策与法规。目前,我国已经施行了《食品安全法》和高校食堂方面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以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非常可靠、科学的参考。高校要坚决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要求的部分,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同时,学校还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促进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良性发展。

(六)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应急机制

高校应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应急机制,保证在出现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快速作出反应,采取果断的措施。具体来说,食品安全管理应急机制要以预防为主,进行群防群控,按照相关操作要求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预测,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要注意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争取早发现食品安全事故,从而早报告、早控制。高校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校的、操作性较高的食品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将应急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上。平时也要积极组织进行食品安全事故演练,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启动食品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果断采取有效措施。

三、结语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校师生的生命健康,意义重大。目前,我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营主体多元化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采购渠道不规范、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以及要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等。因此,高校要提升食品安全的管理意识,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减少采购环节,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和应急机制,促进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单位为南京市东南大学后勤管理处饮食中心)

参考文献

[1] 苗海峰.试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2).

[2] 王双佳.浅谈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4(8).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7)

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很多高校食堂标准建设和后勤社会化服务成都不断的深入,但是很多高校食堂基础条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比较多。比如,食堂的设备比较老旧,食堂管理工作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监管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没有做好原材料抽检工作,甚至还有些高校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还会通过非正规的渠道进行伪劣产品的购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给食堂的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1]。此外,在进行食堂工作人员选择的时候,为了节省资金,选择的往往是那些文化程度比较低下,并且卫生意识比较差的临时工,这也直接导致了食堂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在新员工上岗前也没有做好岗位技能培训,这也直接导致了工作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安全意识较差,从而给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

二、高校食堂做好食品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我国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来开展食堂工作。为了确保师生食品安全,首先便必须进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来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身上,只有这样,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才可能真正的提高。其次,高校必须认识到做好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应急管理体系以及预防制度的建立,并根据新管理理念来开展相关的工作,只有这样高校食堂安全才有保证[2]。

(二)做好食堂食品供应链的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校后期服务管理也进行了改革,这也导致了很多高校食品供应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食堂承包商在购买原材料以及储存原材料方面都不够规范,这也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避免问题的出现,高校必须重视食品源头的管理,对原材料进货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必须严格的根据相关的标准进行,此外,对于容易出现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环节,必须做好把控工作,只有这样,食品的安全才有保证。

(三)进行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监督体系的健全

首先,高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聊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并保证其合理,从而确保在出现突发食品事故的时候,能够有效和及时的进行问题的解决,降低事故导致的危害。所以,高校不但需要认识到食品检测的重要性,还需要进行应急防安全的建立,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监管体系,将政府相关部门、食堂内部监督、师生监督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只有监管体系真正的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正常的开展。除了学校需要不定期的做好监督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食堂管理人员,还可以将校园网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校园网让师生了解食堂食品的安全情况,若是发现出现问题,必须马上督促食堂管理人员进行整改,从而保证食堂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并且,食堂还应该以身作则,主动公开食堂的食品情况和账目,让师生更好的了解食堂情况。此外,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应急制度的建立,及时的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食品的安全。

(四)重视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及整体素质的提高

高校食堂工作人员除了确保其本身的健康之外,还需要掌握食品营养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卫生知识。现在很多食品工作人员加工食品的时候,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感觉和经验进行,虽然有些高校已经进行了岗位操作制度的建立,但是在实际实施的时候,存在的问题却比较多[4]。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定期的做好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比如做好岗位操作标准以及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的培训,保证培训的有效性。确保通过培训能够让食堂工作人员了解自己岗位操作的相关要求,切实提高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从而保证高校食堂食品的安全。高校食堂还可以开展食堂文化和饮食文化方面的活动,切实提高食堂员工本身的主人翁意识,并且,还可以进行员工聘用制度的改善,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收入,尽量的减少员工之间的差异,做到一岗定人和以岗定薪,留住人才。最后,高校还应该进行食堂创新机制的建立,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实现高校餐饮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这样不但能够让师生对高校食堂真正的满意,还能够促进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更好的进行,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

三、结语

高校食堂安全管理对于高校建设和师生生命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便要求我们必须真正的认识到高校式样食品安全管理防范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不断的完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高校食品的安全,给高校发展更好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盛松林.浅析加强与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18(32):31.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8)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14-02

高校食堂是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师生提供饮食保障的重要任务。在高校后勤改革中,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经验,经营者重经济效益,高校食堂已成为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地,近几年,各地高校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更是频频发生。高校食堂就餐人人数较多,食品供应量大,使得高校食品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关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已成为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校园食品安全现状

食物中毒是高校园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据报道2001年北京某高校发生食用银耳汤中毒事件中毒168人,吉林省某地区所属12所学校发生饮用豆奶食物中毒中毒人数2698人;2005年第三季度在学校食堂发生食物中毒占全国重大食物中毒总数的14%,第四季度则上升22%。2013年,西北某大学43名学生,在食用食堂的“土耳其烤肉”出现食物中毒,2003年,西安某大学167名大学生食物中毒事件,2010年河南某大学60名学生食物中毒,2004年,长春某高校139名学生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在各地高校报道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的食物性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食用了受细菌污染、腐败霉变的食品而引起与食品加工、食品储存、销售环节卫生条件差公众的食品卫生意识淡薄等密切相关。另外,因化学性食物中毒、豆角未炒熟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也是高校食堂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除食物中毒之外,部分高校也存在着向学校提供腐败变质食品的问题,如云南某高校食堂采购病死猪肉事件,经媒体报道后造成恶劣影响。

近几年,尽管高校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重视,但各级政府和社会学校食品安全(包括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学生集中就餐情况、饮水安全等)多次的检查中发现,学校食堂卫生和学生集中用餐等情况依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2 高校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高校扩招,食品安全管理压力增大

高校扩招,是指中国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只在8.5%左右。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每年我国高校都保持两位数的扩招比率。放缓扩招比例至5%。从1998年到2005年,高校在校生数量增加了4.2倍,经过持续长达13年的本科扩招,现在,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接近3000万人左右,相对20世纪90年代末,几乎增加了十倍。

全日制高校在校生明显增加,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高等,职业教育等的在校生也大幅度提高,大多数高校学生食堂来不及扩建、难以容纳大批增加学生的就餐任务,与学生集中用餐人数不相适应,致使饭菜质量、饮食卫生难以保证部分大学生外出找小食摊就餐的现象已很普遍。许多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差,布局不合理,由于食堂小,许多食堂操作间没有功能分区或分区不明显,地基础设施差,面脏、潮湿但目前各高校财政十分困难,投入非常有限,解决这个问题难度大,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压力明显增大。

2.2 高校餐饮服务经营模式改变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模式落后、后勤负担沉重的状况,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开始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办学活力的提高。高校后勤实体逐步与市场相融合,对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数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措施实施以后,学校基本上不再直接经营餐饮服务,而是把学生餐饮服务向社会承包,且经营者多数外地人员,员工素质低、队伍不稳定,虽然每年卫生监督所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在组织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但一般都只针对承包人本身,承包人不对聘请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加之所聘人员基本来自农村,卫生意识、卫生习惯都很差,导致食物制作操作不规范。

部分学校对承包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管理。目前高校餐饮服务经营者成分越复杂,变化较大,加之近年来,因物价上涨,许多承包经营者片面考虑经济效益,忽略了食品安全问题,因品种少、花色少、价格贵,也导致学生校外就餐情况严重。另一方面,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行,使得高校饮食服务人员流动性加强,技术人员不再稳定,新上岗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缺乏有效考核和监管,品安全质量越难以保障。

2.3 对高校食品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在部分高校中,相对于教学科研而言,学校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多年来就是这么过的,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有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有些学校虽然有专人负责,但管理工作运行不力,制度执行不力,流于形式。表现为未成立以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没有配备专门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没有建立完善的食堂工作制度或者是根本没有落实已经制定的工作制度。加之长期以来,后勤部门在吃“财政饭”的动作方式下,我们的部分后勤职工,无论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工作视野、还是工作方法都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伴随着高校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正日益加大。比如,有的学校食堂没有严格执行大宗食品(粮、油、肉)定点采购和索票索证制度,食物留样未作记录和留样样品过少、食品储存间凌乱堆放杂物,餐具消毒保洁工作未跟上。多数学校食堂缺乏餐具消毒设备设施,也只为应付检查(笔者在检查中曾问过食堂从业人员如何使用,多数不能回答);食堂虽然有“三防”(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但是餐具保洁工作较差;承包经营者素质较差,管理和操作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与缺乏必要的管理员制度,或有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

此外,大部分学校学校外小卖部、餐馆较多,大多都是无证经营。所卖食品以 “三无”小食品较多,无购进记录台帐,食品安全风险高,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无法追踪溯源。但相关部门和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难度大。

3 高校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3.1 思想上高度重视

食品安全工作事关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职能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高校食品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校健全了食品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高校应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构建从学校到食堂完整的食品安全组织机构框架图,从组织上充分强调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落实了学校是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校内餐饮服务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各食堂都有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建立公布了新的食堂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推动了岗位责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应明确了食品生产各环节、岗位从业人员的卫生安全责任,并且制成制度牌悬挂上墙。

3.2 管理更加规范,强化制度落实

食堂物资实行统一购进,采购工作中充分发挥规模采购效益,尽可能与蔬菜基地、食品公司签订供货协议,努力降低食品原材料价格,提高了原料食材的质量,同时加强市场调查和检查监督机制,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原料“物美价廉”。所有购进的食品原料均经过验收,查验票证,并建立了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购进记录制度,每天登记台帐,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保质期等内容。在验收环节,实行三级验收制度,进入食堂的原料经过保管、班组长和经理的层层验收把关,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加工制作上严格按照食品加工和储存要求,操作流程合理,生熟分开,成品、半成品分开,菜品烧熟煮透;餐具的清洗消毒上,采取蒸汽消毒,洗消规程为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和五保洁,并根据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洗消过程实施重点监控,洗消过程每餐进行记录、检查;食堂基础卫生上,划分卫生责任区域,落实到人,做到每天每餐清洁,每周一次搬家式大扫除;做好防蝇、鼠、蟑和其他有害昆虫工作,消灭其孳生条件。

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管理。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相应的业务能力,坚持持健康证上岗制度。从业人员实行“五病”调离,每年召集所有员工统一进行体检,从业人员均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建立健全食堂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制。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上墙公布,严格按规范操作。

通过经理现场接待、留言本、师生意见调查、学生座谈会和校长接待日等多渠道加强与就餐师生的沟通,食堂经常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伙食质量和服务质量。主动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系,接受监督部门监督,建立食品安全自查检测制度,经常对食堂卫生、食品安全进行检查。

同时,建立和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和信息上报工作,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再次学习,同时饮食中心召开的各类安全会议、检查和培训,都以通讯的形式在网站上予以。

3.3 应加大餐馆服务的基础设施投入

应制订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利用好寒暑假这段时间进行食堂的重点改造;使学校食堂逐步做到有与其规模相配套的食堂基础设施和面积;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新建、扩建和改建食堂的指导。对房屋陈旧及工艺流程、布局不合理的食堂进行改造,对老化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增加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和设备,使食堂卫生设施与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均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加强食堂“三防”设施配套,配备数量、动力足够的风幕机、纱门、纱窗或者塑料门帘,设置诱灭蝇灯,各场所设置了丢置废弃物的密闭容器;在卫生用品方面,配有足够的工作衣、帽、围裙,打扫、洗涤、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用品作。

3.4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为食品安全营造良好的氛围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9)

1、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校食堂的基础条件、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乡镇地区的普及力度却明显有所欠缺,各学校的设备及改革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原有的食品卫生安全理念及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因此,正确审视目前乡镇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以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对于保证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和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校园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学校的食品安全现状

学校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虽然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于1995年10月30日和2009年2月28分别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名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卫生安全做了详细严格的要求,但仍有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不够重视。食堂监察力度不到位,食堂设施条件达不到标准要求,管理存在漏洞,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常有发生,仅2011年报告学生食物中毒的事件就有30起,中毒1901人。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15.87%和22.84%。其中25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中毒1682人 [1]。

3、我国乡镇中小学食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3.1 原材料的购买以及储存存在严重问题。

乡镇中小学食堂的采购人员一般都是直接从集市上或者从菜贩子手中进行采购,对于所采购的物品没有专业人员进行专业验收:对于蔬菜不进行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检测;对于粮油产品不进行实地考察,不能确定粮油生产环境及其粮油本身是否达到标准;对于肉类产品不对售卖单位索取资质证明等。另外大部分学校由于思想或财力上的缺乏,无专用食品库房或库房十分狭小,部分食品落地存放。学校食堂的冰箱、装生熟食品的容器无标识,生熟器混用,易造成食品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交叉污染。

3.2 学校对食堂卫生安全监察力度不够

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学校对食堂卫生安全的监察管理完全没有统一体系,很少对食堂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往往都是学期初活学期末形式上的检查一遍。甚至一些学校将学校食堂承包出去后再也不予理睬,完全交给承包商。承包商完全以个人利益为主,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淡薄,对招聘的员工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培训,甚至不对职工进行入职体检工作,更没有日常监察工作。

3.3 学校食堂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绝大多数乡镇的中小学食堂的炊管人员招聘的临时工或农民工,这部分人专业知识能力以及教育水平过于低下,没有经过正规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对食品安全法规不了解,在食品生产流程中不能规范安全操作。另外食堂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如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或便后不洗手, 做饭时抽烟, 工作时不戴工作帽, 售饭时不戴口罩,工作服脏等。

3.4 学校餐具清洗及消毒存在严重问题

乡镇大部分学校没有规范化的餐具清洗体系,对餐具进行清洗时不进行分池清洗甚至没有专门的清洗池。对于清洗完的餐具没有专门存放地点导致二次污染,而且绝大多数餐厅不对已清洗的餐具进行消毒,有的学校甚至连消毒柜和宝洁柜等设施都没有。

3.5 校领导对学校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大多数学校领导只重视学校的管理一心想着如何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很少过问食品安全工作。甚至有一些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学校食品安全不是学校的事情,学校不应该浪费精力去管,食品安全应该是卫生部的事情,把食品安全卫生工作直接甩给卫生部门。

3.6 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匮乏

由于学校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不够重视,所以很少有学校可设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课程,学生不能及时汲取到有关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相关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对食品卫生安全做出有效判别。

4、对于学校食堂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制

4.1.1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4.1.2 每学期都要对在职员工进行体检,防止食堂工作人员携带传染病菌,影响就餐人员的健康。

4.1.3 要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具体到各有关部门和有关责任人, 明确从校长到具体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购买食堂原材料面、油、肉、菜等时应做好采购记录并经常抽查,另外在采购方面最好与几家信得过的生产商签订合同,甚至可以直接与菜农直接制订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定期对清洁人员清洗的餐具进行抽样检查;售卖过程中所有的售卖安全环节要有专人进行负责。

4.1.4 学校领导可与几名学生一起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专门对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若发现问题可及时向后勤部门上报。

4.2 招聘专业知识人才并对食堂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4.2.1 学校应重新招聘专业的食堂从业人员,辞退掉专业知识不符合标准的员工。

4.2.2 学校要定期安排食堂从业人员接受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之了解国家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熟悉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要求,掌握必要的食品卫生安全专业知识,提高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的能力。还要对食堂从业人员加强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使其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操作。同时也要特别关注食堂从业人员的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状况,对有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教育和疏导,并加强相应的管理[2]。

4.3 加强各部门领导以及学生对于学校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4.3.1 教育部门以及卫生部门应给予食品安全足够的关注,对学校下发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文件,要求各学校领导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

4.3.2 建议教育部门定期召开食品卫生安全分析会议,增加对各个学校食堂的抽检次数。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对于食品安全工作处理的好的学校予以表彰,对于食品安全工作处理不好的学校予以惩处。

4.3.3 要求各学校开设卫生知识相关的课程,使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尽量降低食品中毒的可能性。

4.4 加强食品留样工作

食品留样是日常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重要参照物,也是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追根溯源、分析原因、追究责任的重要依据。学校食堂要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每餐供应的食品成品必须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封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留样样品应详细注明留样日期、食品名称、制作人等内容

4.5 努力改善食堂设施及条件

学校在思想转变的同时,要将改善食堂卫生安全条件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努力完备食堂设施,使食堂的卫生安全问题达到国家的标准,降低食堂中毒率,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进餐环境。政府方面,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帮助这些有苦难的学校创造有利条件,并给予这些学校足够的财力支持。

5、总结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学校食品安全,应提到与学校升学率的同等的地位,坚持做好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工作,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我相信只要学校领导转变思想,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以此建立相应的对策,一定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开创出一个美好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 王富刚. 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4):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10)

按照自身职能职责,全面清理排查本辖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包括餐饮单位、食堂(学校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养老院食堂)、厨师队,对清理排查出来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立即整改,确保辖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二、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

近期检查中发现有的学校食堂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学校食堂硬件达不到要求,面积狭小,生产加工流程布局达不到要求,无冷藏保鲜设备及消毒保洁的专用设施设备,“三防”(防鼠、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全。

二是无餐饮服务许可证供餐。

三是原料采购验收、索证索票管理为落实;食物留样不符合规定;未及时清理过期、腐败食品;未将有害物品、个人生活用品与食品分开存放管理。

四是食品贮存不符合要求,没有专用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且没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原料。

五是经营禁止经营的凉菜。

六是食堂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堂业主食品安全意识停留在按照以往经验来处理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篇(11)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高校食堂的卫生安全管理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关系到每个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几年来,在物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高校的食堂运 营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年北京某高校发生食用银耳汤中毒事件,中毒168人。2001年吉林省 某公司所属12所学校发生饮用豆奶食物中毒,中毒人数2698人。2005年广东省阳江市某中学23名学生食用被细菌污染的米饭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以上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健康,而且引发了学校师生的不安和动荡,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食品安全事故表明,我国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还存在一系列问 题。其主要体现在: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食堂经营采取了新模式,部分高校领导及对应的管理部门并未能与时俱进、转化思想认识、重视食品安全管理。而且相应的管理部门缺乏应对新变化的管理能力,未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预警 和应急措施。对食堂管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改善和提高,监控措施不得力,对食堂食品安全的隐患缺乏足够重视。

(二)没有采取扶植政策或投入发展资金太少。有的高校食堂经营采取了招投标、承包租赁等方式,部分高校领导及对应的管理部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将食堂食品安全责任 完全推给食堂经营者,减少食堂软硬件建设的投入,没有采取扶植政策,食堂卫生条件、工作设施、用餐环境、食品器具没有得到改善。

(三)一些食堂经营者经营思想不端正,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特别是一些高校采取承包租赁的情况下,部分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为降低成本而不惜采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原料,对直接用于食品的容器、设备、工具等采取因陋就简、随便对付的做法,缺少消毒等专业器具,即使购置了,也闲置不用;管理松散混乱,对食品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聘用不具备从业资格、不具备健康条件的人员,“无证无级”现象较严重;相关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差,在加工食品过程中不按照有关规范安全进行操作, 忽视食品安全,导致食品安全的风险加大。

(四)处罚不力。由于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等政府行政部门在监督管理中往往指导多、处罚少,有时即便实施了处罚,也常常因行政干预难以执行,造成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上的低效率和重复劳动。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疏于管理,事故防范意识不强,在对学校考评时往往重成绩、轻隐患,对本地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没有负起应承担的管理督导责任。

二、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对策

1.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根据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特点,采取分段式监管有利于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积极解 决,包括:(1)全天反复巡查,于晨检时找重点人员谈话,回复学生意见,并记录检查、处理情况;(2)每天上午抽查,包括原材料、留样、凉菜加工间,记录 检查、处理情况;(3)每天4餐售卖时间 (晚上加餐),包括留样、从业人员服务态度,学生就餐意见收集,以及记录检查、处理情况。食堂内部监管重点:(1)从业人员。应对临时参加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加强健康证明查验,并对身体、心理及情绪进行晨检和记录。(2)采购。采取"农校对接"的方式。食堂米、面、肉、油、食用盐等重点物资的采购验收应记录并经常抽查(夏季重点是肉类)。(3)留样。留样应记录经常抽查(留样品种、数量、具体时间、放置及处理等记录)。(4)凉菜间。夏季凉菜加工间的整体消毒、剩菜的处理应记录及经常抽 查。(5)加工过程。土豆、四季豆、豆浆等特殊材料加工经常抽查。(6)售卖过程管理。所有售卖安全环节要有专人负责。(7)特殊岗位员工 (采购、留样、凉菜加工间)相关食品安全知识要现场进行问题抽查。

2.加快食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严格卫生行政许可准入门槛,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卫生监督部门注重学校食堂新、改、U建工程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与许可前的现场卫生学审查。各高校应符合开办学校食堂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学校应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管理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卫生要求,食品加工重要环节的操作规范。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齐抓共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门应将学校食品安全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学校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组织体系、日常检查制度、培训机制和奖惩措施;大专院校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行高校食堂后勤化管理。

3.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高校应该主动承担对学校饮食服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责任,努力提高从业人员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同时,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营养与膳食平衡,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配备专兼职营养 师。通过发挥营养师的作用,发挥各食物间相互作用,达到营养的最大化,科学合理饮食,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饮食观,还可以避免因为搭配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

结语: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师生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工作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件需高度 重视的工作。对于当代的高校,应对各校食品安全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管理,严格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建造稳定和谐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