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历史的观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2 09:29:29

历史的观点

历史的观点篇(1)

    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历史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解释,教科书的表述也是一种解释。试题通过材料提出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多角度观点,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释或说明,应该说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说明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1】2010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试题以《剑桥中国晚清史》提及的辛亥革命性质的说法为材料,要求考生对辛亥革命是一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观点做出解释、说明。我们知道,人们对辛亥革命以“革命”的名号为标识是没有异议的,各版本教科书也是按照革命的定义来组织内容进行叙述的,如反清思想的传播和革命组织的建立、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以及清廷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试题则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角度选材和设问,创设了一种要求考生从新的情境下认识辛亥革命意义的问题。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不同的背景出发,可以对其性质做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将辛亥革命放在“1911年秋至1912年春”的时间段和历史背景下审视,它只是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等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变革方面。将辛亥革命放在1900-1913年的时间段和更为宽广的背景下审视,可以看成为一种包含了背景、过程和影响在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现象;而对中国的影响,除政治变革以外,还包括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有关的历史概念对辛亥革命的多角度观点作出解释。根据材料和要求,考生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能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中,判断出辛亥革命属于一场政治革命的观点;二是能从社会革命的定义出发,概括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活习俗出现之间的关系。

    【例2】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38题第(3)问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这段材料说到的两种分期方法是一种历史解释,即对世界近现代史分期方法的两种角度的观点。试题要求考生结合相关的史实对这两种角度分期的观点进行说明。显然,第一种分期方法是从社会形态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社会形态。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种分期方法是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展开的,即近现代的世界历史就是一部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关于多角度历史观点的论证、阐明

    对历史观点的论证,即用确切、已知、低层次的历史认识或者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未知和高层次的问题。其联结点就是方法的运用,如判断、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这种试题,一般通过相关内容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其中包含着不明确和未知的历史问题,常以比较题的方式呈现。

    【例3】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3)问

    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萌芽状态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就孕育了。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不可能发展成为成熟的生产方式,雇佣劳动就是一个例证。阅读该题知道,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有雇佣劳动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实,考生需要针对这些史实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才能得出自己对恩格斯论述的认识。从这一设问看,要从材料三来分析与思考。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脱离萌芽状态而正式形成,才能从“原初工业化”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论证观点需要论据和方法,就这一观点的论证而言,论据可以来自材料,也可以来自所学知识;论证的方法可以是演绎法,也可以是归纳法。考虑到试题所提出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的要求,本题可以根据材料一、二中的信息,采用归纳法论证恩格斯的这一观点。

    由于对“历史前提”的认识是一种开放性的要求,即历史前提可以是一种要素或多种要素。这个问题需要考生在全面解读三段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并进行分析。这种认识可以针对“历史前提”的内容、要素,也可以针对历史前提转化的条件和原因等等。总之,围绕“历史前提”的方方面面都可入题。在谈自己的认识时需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即紧紧围绕“历史前提”这个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如果以市场这一历史前提的要素为例,可以对本题作出这样的表述:

    论点:只有在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正式形成。

    论证:英国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海外市场的需求,进而极大地刺激了纺织业的发展。原有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从而催生了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

    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贫困导致的低购买力、重农抑商政策对国内市场的限制,以及闭关锁国形成的海外市场萎缩,中国失去了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结论:中英两国的历史证明,只有当市场这一历史前提具备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形成。恩格斯的观点是正确的。

    按照“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这种三段式的论证方式,可以对恩格斯有关“历史前提”的观点作出上述说明。当然,历史前提也可以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资本”“技术”和“煤铁资源”等要素,只要根据“历史前提”的要素,言之有理,论证充分即可,其表达方式可以仿照上例进行。我们认为,这类试题的考查重点,在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多角度论证历史观点的方法与能力。

    【例4】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7题第(1)问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新航路开辟这一内容,大多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是按背景、过程和影响的顺序展开的。在这样的叙述体系中,哥伦布航行美洲与迪亚士、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海一样,只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一个事件。试题将这一事件抽象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现象,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哥伦布航抵美洲具有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两种新观点,从而创设了不同于教材和教学的问题情境。设问从辨别“偶然”与“必然”这两种不同的解释角度出发,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原因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证明。

    从试题的表述和要求看,“谈谈你的观点”与判断有关,“说明理由”与论证有关。对美洲的“发现”是偶然或必然的观点的判断,首先要了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定义,将所学的新航路开辟的知识与其进行对照和论证,看其是否符合相关的定义。“说明理由”,应当对相关的观点给出证据支撑予以证明。如果从孤立事件的角度看,哥伦布航抵美洲这件事可以认为是偶然的,因为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印度或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他本人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地方是印度,因此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如果从整体联系的角度看,其首航的结果可以看成是必然的,因为当时“发现”美洲的历史时机已经成熟,如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寻金热的出现、传播天主教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条件的具备,加之陆上商路受阻等原因。因此,哥伦布航抵美洲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

    【例5】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22题第(3)问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历史的观点篇(2)

    第二,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重要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这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要求之一。把学术观点作为问题素材引入学生探究学习中,这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诸如“动脑筋”之类的探究活动,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学术观点;高中教材中不少问题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学术观点。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高中各版本教材对于结论性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持慎重态度,很多历史事件在陈述完毕之后并没有下历史结论和评价,这就为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观点组织问题探究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第三,它满足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是基于我们教师所想象的那么高的境界和目的,而是基于真实而质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历史学习的殿堂。历史学术观点的争议性、奇特性、多样性以及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术观点的吸引下,学生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识,从而推动了历史学习。

    第四,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而言,这有可能培养出极个别对历史特别有感悟的学生,并使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才。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在于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特征和主要的事件及人物,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那些对历史学科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尽管这类学生的数量是极少数,但是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学术观点的引入,是发现这类学生的极佳手段。很多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某种历史观点的启发而对历史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投身于这项事业的。

    第五,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往往成为学生获得高分的障碍。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法国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史观、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渗透就特别突出。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教师是一个十分严苛的考验。因为学术观点浩如烟海,如果不加取舍地将各种千奇百怪的学术观点随意引入课堂,那么教师将无法驾驭和控制课堂局面,无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术观点的引入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盲目引入,极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引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是适当性原则。即学术观点必须同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引入的量要适当,不能随意联系,无故攀扯。否则,历史课堂教学将如脱缰野马,无中心和边际可寻。例如在学习前苏联解体时,教材中已经将其解体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些观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前苏联解体原因已经足够。而教师在这里又引用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解体原因的大量新观点,进而又谈到战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原因的各种观点乃至美国冷战获胜原因的观点,就显然偏离主题,过于冗杂了。无论怎样的学术观点引入,都只是对课文主干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不可喧宾夺主,用学术观点来代替教材内容。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所提供的承载学术观点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过多地充斥学术观点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混乱,学生因无法应对和理解各种前沿的历史观点而使学习陷于无所适从之中。缺乏主体精神统领的历史信息和观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形成积极完整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益认识。

    其二是拓展性原则。即所引入的学术观点应该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起到突出强化和拓展的作用,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讨论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白银征收赋税的原因时,学生一般可以从教材中得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白银普遍流通,进而使国家以白银征收赋税。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此时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往欧洲,中国与欧洲贸易又使这些白银的一部分流入中国而导致中国白银总量增加,从而为中国国家税收征收白银提供了保障。将这一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普遍使用白银原因的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上的事件放在世界史环境中来考虑。又如在讲授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可以将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等其他关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间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

    其三是启发性原则。学术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学生平静脑海中的石子,使学生通过对学术观点的了解,产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告诉学生该书以明代极为普通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为切片,通过对这一年里明朝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明朝后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走向。其所阐明的学术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衰落开始明代万历年间。这就启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何时走向衰落的思考,学生也很有可能自觉地在课外阅读《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理论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另一类是属于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或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而这些观点或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它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具有很好的开拓作用,有助于暗示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构建知识,并确立广泛学习各类知识的观念。

    如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国家财富进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就使整个国家的财富处于分散或隐匿状态,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他还列举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事例,认为该变法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试图对国家财富进行数目字管理的最早尝试。但是,它严重超越了时代,故而决定了它的必然失败。这个观点在高中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向学生介绍的。

历史的观点篇(3)

[中图分类号]D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181-02

科举制的废除整整一百零五年,可谈到它,人们依旧会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仿佛看到一条条油亮的辫子,听到咿咿呀呀的子曰学而之声――耕牛沉重的脚步,映照在帝国落日的余晖里……依据我们高中教材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举制初期对于打破士族的垄断,人才的选拔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后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也成了我们中华民族近代落后的根源所在。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为科举的声音又逐渐强势了起来,刘海峰老师等一批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的最重大的贡献之一,甚至是第五大发明,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凡此种种纷争,关于科举制的资料也纷繁复杂,但终归大同小异。学者们之间的分歧笔者认为主要由不同的历史观差异所致。科举制的真正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需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盲目地否定科举制的才是民族的悲哀,只有在一个更广阔的崭新视角来重新审视它正视它,才是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个在梁启超看来并“非恶制也”的科举制名声渐恶的过程。科举,意为分科取士,始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历来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开进士科,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继续完善科目、武举、殿试等技术层面的内容,从而打破了魏晋以来士族对官僚阶层的垄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宋代的糊名制,置进士出身,使科举考试系统日益体系化;元代时断时续的科举后,随着明代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科举制达到了顶峰,考试内容明确,选材标准完善。不过明代也出现了百年来科举最遭人诟病的开端――八股文。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作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辞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这种文体一直以来被认为束缚人们的思想,目的在于维护日益腐朽的封建统治,想想疯狂的范进,迂腐的孔乙己,无不是八股取士下的典型代表。顾炎武深刻地批判道:“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更是对科举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清朝末年的科考舞弊越来越严重,西方工业革命的浓烟伴着资本主义的枪炮逐渐敲开了传统中国的大门,在一片维新声中,伴着“遗老遗少”的哭泣,科举制终于在20世纪初掩埋在历史的坟冢里。

“萦萦绕绕,魂灵不散”,百年以来人们一直在为科举制的优劣争论着,持批判态度的人依然在为束缚人们思想的科举绵延千年痛心不已,可许多人对科举的遵行这样的逻辑:因为科举制很坏,所以才会被废除;因为科举制被废,所以科举制肯定很坏,好似科举实为中华民族落后之根源,必欲除之而后快;持肯定态度的人也选择了有意的回避,亦是单方为西方的文官制度滥觞于科举而引经据典,维护着民族的“骄傲”。我觉得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评价一个事物的性质,必须要有一种大历史的理念,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即由此而来。以一种世界胸怀,文明的角度来加深对历史深度与广度的探索,对我们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客观理性的反思,才会是我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从大历史观点看:笔者认为――科举制并不是一个坏的制度,至少从技术层面看。

首先,科举制的取材原则(在没找到更好方法之前)至今仍被提倡。钱穆先生的一段话笔者深以为意:科举制“因有种种缺点,种种流弊,自该随时变通,但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不可不说我们把历史看轻了认为以前一切要不得,才聚九州铁铸成大错”。维新变法时我们更多的只是空洞地吸收外国文化,不知道紧要的是什么。学堂是造就人才的地方,学堂不能代替考试制度;用学校代替考试,是盲目的改革。结果造成中国二十五年来用人行政没有客观的、公开的用人标准。类似于当今的高考制度,对于科举制度,学生们即使名落孙山,也大多不会埋怨考试本身的不公。同时,科举制也间接地培养了一种竞争意识,成为了寒门子弟通向权力中心的最主要(也可能是唯一途径)的途径。

其次,不能以少数人物来为科举制定性。过去的审视角度本身即有一种妖魔化科举的倾向。范进、孔乙己这些虚构的人物是科举的产物,但我们还应看到科举制也同样锻造了文天祥、林则徐这样的英雄,沈括、宋应星这样的科技巨匠,连清末激烈批判科举的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严复等人也是科举出身,这些名人都是实实在在的科举人才。我们之所以选择性遗忘大抵一是,深受中小学教材的影响,二是,清末人士矫枉过正的言论绕梁至今,这些身处科举时代的人对科举观察得虽很细致,但却不一定很全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时空距离拉开之后,尤其是与其他参照系进行比较之后,反而可以看得更清楚。大历史就是说我们要跳出一元史观,不能草率地认定凡是批判科举就是左派进步人士,否则我们岂不是陷入了现代八股逻辑?近代中国的落后是体制的悲哀,时代的悲剧,岂能像康有为一般简单地归恶于科举制头上呢(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一定的相关因素)?国家的归罪是科举制不能承受之轻。

同时,我们要注意将科举制与八股文区分开来看。清末学者的批判大抵是针对八股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连带着批判了科举制,这容易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误解,误以为八股文即是科举制的主要考试内容。实质上,八股文是明代以后才成为科举的主考内容,之前金戈铁马的盛唐与群星璀璨的赵宋王朝与八股毫无瓜葛,即使在明清时代,帝国的选材依然不是最差的,因为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将所有最有才华者选,但至少可以将确实无能者淘汰掉,科举制提高了整体的官员素质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真正的科举不能忽略了“科”的含义,就像梁启超最后指出的那样,科举的真正问题只是“所试之科目不足致用也”。

大历史的观点需要我们有一种包容的时代的心态。有的学者认为科举制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阶层的有效流动,科举制并不公平,它考察举子本人的家庭出身,还连带考察其姻亲一方甚至朋友关系,以至得出科举制下社会阶层流动率几乎不存在这样的结论。我觉得这显然是对公平的一种苛责。直至今日,公平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核心价值,强求古人,这不符合大历史观的要求。社会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历史也是这样,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社会或制度能够完全消灭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差别,而人与人之间的天资和非智力因素也有无法完全扯平的差异。而且可以说人类社会永远都不存在,也做不到绝对的公平。能达到过程公平或程序公平就已不简单了,而古代的科举制难能可贵在于其至少基本上做到了程序公平。

诚然,我们的大历史观要有一种世界的心态,但绝不是一种对自身文明的过度的吹捧。笔者不否认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西方当代的文官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绝不是像现在有些学者研究出的所谓西方的文官制度完全滥觞于我国的科举。夜郎自大只会使我们沉浸在对自己过去的虚幻之中,不能真正地进步。就好比说我们四千多年前仅凭着人的天性踢了一个球形的物体,就能说现代足球是我们发明的吗?科举制也是这样一个客观实在而已,只是一种以考试为核心的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如果我们过度赋予超过它本身的附加含义,无疑是一种狭隘的历史观,不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终极目标。

如果任何人都无法凭个人意见改变一种社会制度的运行,便说明这个制度体现了某种客观规律,它的存在有它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当我们真正地静心来观察这一个客观存在体,利弊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以大历史的观点把科举制拿到人类文明的层面讨论时,它才会发挥它的现实意义。科举制是中国的,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课题。只有这样的大背景来看科举制的开放与固陋,才会真正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在科举制的研究道路上,不断深化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历史的观点篇(4)

一、近现代世界历史的进程

近现代的世界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中世纪神权政治和封建帝国秩序的衰落;二是西欧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秩序的发育;三是资本主导的全球扩展和世界殖民秩序的形成;四是近现代的“世界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初步验证。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由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1]马克思的上述论述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基本内涵和特征:首先,世界历史是世界生产力、分工和交往发展的结果。在前资本主义落后的生产力、分工的基础上,各民族间的交往是个别的、偶然的,仅是社会生活中的次要因素。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迅速发展,商品交换范围扩大,为全球性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创造了必要前提。其次,世界历史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它由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而启动,也由资本主义国家推动,但资本主义并非它的最终归宿,由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只不过是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再次,世界历史具有系统相关性。世界历史与各民族历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正如列宁所说:“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2]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作为“器官”的各民族各国家的生产方式表现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任何民族国家在世界历史的一体化趋势中都根本不可能在孤立的条件下有真正历史意义上的进步。总之,世界历史的本质特征在于消除民族地域的界限与隔绝,畅行开放与交往。人类社会由古展到现代,由于社会物质生产的逐步资本化,使得原来的民族地域的历史突破其民族地域的界限而向世界历史转变,于是形成了不同民族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普遍开放交往的世界格局。世界历史的开创有其不可抗拒的驱动力量。在这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普遍交往联系、相互密切依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资本是最富于主动开拓进取活力的驱动力量。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劳动与资本的对抗冲突及其持续扩展,又使得世界共产主义革命成为最新的现实可能,进而使全人类的解放有了切实的指望。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是一个较为严谨的思想体系,旨在揭示各民族、各国家以何种方式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从而达到普遍交往,逐渐融合的状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研究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使唯物史观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上能够不断丰富和完善。

我们都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传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推行全球经济和文化的渗透扩张政策。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全球化的主导。例如,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活动者的跨国公司,在1996年全世界有44508家,而属于发达国家的就有36380家,占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的81.17%。更有甚者,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还始终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目前90%以上的跨国公司投资来自发达国家,而最大的1%的跨国公司拥有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此外,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关键指标的科学技术力量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1981-1995年美国每百万人平均有科学家和工程师3732人,德国为3016人,日本为5677人。其所拥有的信息技术也占绝对优势。联合国公布的材料表明,1999 年,世界113亿互联网用户中,发达国家占92.2%。

三、发展中国家积极加入全球化的思考

历史虽然已前进了一百多年,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较19世纪而言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尽管其中有些国家及时地抓住了机遇,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韩国、马来西亚等等,但大多数历史上落后的国家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仍然是被迫加入世界历史之中。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较弱、开放较晚及内部的一些制度的缺陷等等诸如此类的现实原因,决定着发展中国家在被卷入全球化过程中难免遭受一系列挑战。在当今的时代条件下,全球化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将发展中国家拖入世界历史,使他们不再是“脱离世界的孤立存在”,因而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并非是是否进入全球化进程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化条件下怎样适应历史发展潮流,更好地抓住机遇,趋利避害,以不断壮大自己的问题。那么,发展中国家怎样积极加入全球化,发挥自身优势,以充分享受全球化的积极成果呢? 具体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首先,要维护国家经济,保证经济安全,按本国意志处理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处理国内、国际经济事务,不受外来干涉。要做到这点,应当增强综合国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加快本国科技进步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垂直分工结构,以此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除此以外,还应当牢牢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空间,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发展中国家应当借全球化所带来的契机,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本国等等;至于第三产业,则应当尽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跟上国际社会的步伐。

其次,全球化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的客观实在,要求后发国家坚持自主发展的原则。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同质化过程,而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包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3]这种作为复杂矛盾统一体客观存在的全球化进程,本身则含有各民族国家和各不同的文明体之间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存有某种趋同的意蕴。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因全球化浪潮日渐深入而重新为人们所重视,我们应该用多种视角来看待问题,将这种思想和全球化时代结合在一起,从中得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启示。

参考文献:

历史的观点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46-01

一 历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作为一门综合性、趣味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历史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记载的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同身受,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包括思想修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教学技能素质三个方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情操、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历史教学工作,要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形象语言的使用、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教师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中学历史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叙述史实简略、概括,不可能像历史演义、小说那样生动、具体。教师若照本宣读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适当使用形象性的语言表述手段,使教学过程充满感彩,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2.历史教学要有针对性

教者先要明确这一堂课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利用什么样的素材进行思想教育,怎么进行教育,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什么地方进行能力培养,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用什么方式去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才能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等等。教师要做到成竹在胸,不仅心中要有教材,还要有方法,更要有学生,因为教学的最后归宿是把学生培养成祖国所需要的栋梁之材。

3.历史教学要有灵活性

“开放式”教学不仅要有开放的思想,更要有灵活的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大有出入。当然,教者首先要有这种思想准备。其次,在出现这种情况时,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如果遇到自己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切忌不加思索应付过去。

4.教育要有责任感

教育实习让我从想像教学走向实践的讲台。在这一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历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艰难性。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绚丽多彩的,但是历史课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却低得可怜。在他们眼里历史课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的课程。唐代大诗人自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心理学指出,在影响人的诸多因素中首先起作用的是情感因素,而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因此要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历史课堂,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欲望,必须要动之以情。

二 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为跨世纪人才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基于此,要求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只是教“书”(传授知识)而且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把自学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实践从原来只重视研究“教”转变为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原来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智力、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对此,我的感悟是:

(1)挖掘教材的深度是培养能力的前提。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和途径。

(2)优化教学方案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和精华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因果并列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引入深层思维的前提。如讲述“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唐朝灭亡”这一史实时,通过设计优化教学方案,来挖掘教材的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设问有:“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生产发展,因而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之为什么?而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出现了怎样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有哪些?上述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它为什么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还有哪些因素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又是什么事件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唐朝灭亡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段历史的学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样安排教学,既保持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又加强了学生对唐朝“强盛一衰弱一瓦解一灭亡”这段历史的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

历史的观点篇(6)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满足于学生记住历史知识、能用历史知识进行考试答题的目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方法已经不适应教育教学方针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要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到历史这门学科,就是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思考历史问题,辩证思维,得出全面、精准的历史结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文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阶级斗争,最高表现形式就是社会革命,阶级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这些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逐步熏陶,能树立学生正确的史学观。

二、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和过

比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历史时,对秦始皇大多数学生看过很多历史故事片,先入为主地评价为“秦始皇是个暴君”,只是看到了秦始皇的罪过,没看到秦始皇的显赫史迹。通过我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逐步纠正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秦始皇是建立第一个中央封建集权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使用“小篆”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扩大和巩固了秦朝的疆域。对于“焚书坑儒”,我引到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正因为如此,征战迭起,天下兵连祸结,华夏大地诸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是人心向背,为了从思想上统一中国,采取了“焚书坑儒”的做法。这是历史的必然,客观上摧残了思想文化,主观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在当时背景下别无选择。事实上汉武帝为了达到思想统一,也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方式上比秦始皇进步了,这是历史的进步,有秦史做借鉴,改进了做法。但是秦始皇就无国家统一史作为借鉴,通过比较学生逐步改变了看法,看法趋于客观。

三、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作为高中学生,认识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史实的表面,要由表入里,进入深入的剖析,得出结论,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独到看法、有别于他人的见解。更多高中学生只满足于对史实的记忆和掌握,比如我们在学到中国历史《洋务运动》一节时,如何评价洋务运动?首先要从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入手,再来分析洋务运动的客观功效。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就是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制度下实施资本主义改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来巩固和维护中国的封建统治。客观上,中国派人员到国外学习技术,在中国开办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科学技术人员。洋务工业的兴起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但是为什么洋务运动会在中国失败呢?最主要是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适宜在封建社会的内部产生,遭到了中国顽固的封建势力的强烈反对,充分印证了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历史的观点篇(7)

    第二,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重要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这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要求之一。把学术观点作为问题素材引入学生探究学习中,这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诸如“动脑筋”之类的探究活动,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学术观点;高中教材中不少问题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学术观点。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高中各版本教材对于结论性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持慎重态度,很多历史事件在陈述完毕之后并没有下历史结论和评价,这就为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观点组织问题探究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第三,它满足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是基于我们教师所想象的那么高的境界和目的,而是基于真实而质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历史学习的殿堂。历史学术观点的争议性、奇特性、多样性以及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术观点的吸引下,学生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识,从而推动了历史学习。

    第四,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而言,这有可能培养出极个别对历史特别有感悟的学生,并使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才。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在于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特征和主要的事件及人物,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那些对历史学科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尽管这类学生的数量是极少数,但是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学术观点的引入,是发现这类学生的极佳手段。很多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某种历史观点的启发而对历史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投身于这项事业的。

    第五,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往往成为学生获得高分的障碍。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法国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史观、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渗透就特别突出。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教师是一个十分严苛的考验。因为学术观点浩如烟海,如果不加取舍地将各种千奇百怪的学术观点随意引入课堂,那么教师将无法驾驭和控制课堂局面,无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术观点的引入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盲目引入,极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引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是适当性原则。即学术观点必须同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引入的量要适当,不能随意联系,无故攀扯。否则,历史课堂教学将如脱缰野马,无中心和边际可寻。例如在学习前苏联解体时,教材中已经将其解体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些观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前苏联解体原因已经足够。而教师在这里又引用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解体原因的大量新观点,进而又谈到战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原因的各种观点乃至美国冷战获胜原因的观点,就显然偏离主题,过于冗杂了。无论怎样的学术观点引入,都只是对课文主干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不可喧宾夺主,用学术观点来代替教材内容。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所提供的承载学术观点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过多地充斥学术观点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混乱,学生因无法应对和理解各种前沿的历史观点而使学习陷于无所适从之中。缺乏主体精神统领的历史信息和观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形成积极完整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益认识。

    其二是拓展性原则。即所引入的学术观点应该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起到突出强化和拓展的作用,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讨论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白银征收赋税的原因时,学生一般可以从教材中得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白银普遍流通,进而使国家以白银征收赋税。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此时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往欧洲,中国与欧洲贸易又使这些白银的一部分流入中国而导致中国白银总量增加,从而为中国国家税收征收白银提供了保障。将这一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普遍使用白银原因的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上的事件放在世界史环境中来考虑。又如在讲授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可以将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等其他关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间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

    其三是启发性原则。学术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学生平静脑海中的石子,使学生通过对学术观点的了解,产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告诉学生该书以明代极为普通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为切片,通过对这一年里明朝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明朝后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走向。其所阐明的学术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衰落开始于明代万历年间。这就启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何时走向衰落的思考,学生也很有可能自觉地在课外阅读《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理论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另一类是属于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或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而这些观点或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它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具有很好的开拓作用,有助于暗示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构建知识,并确立广泛学习各类知识的观念。

    如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国家财富进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就使整个国家的财富处于分散或隐匿状态,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他还列举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事例,认为该变法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试图对国家财富进行数目字管理的最早尝试。但是,它严重超越了时代,故而决定了它的必然失败。这个观点在高中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向学生介绍的。

历史的观点篇(8)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美学的的观点”的总原则,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的阐释与同中国的革命紧密相关,其文学批评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中经历了萌芽、探索、徘徊、突破等阶段,“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的内涵也经历着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可以从鲁迅、瞿秋白、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文艺的探讨中看出其内涵的中国化阐释和发展过程。

“美学的历史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一、“美学的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 其实,最早提出“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的不是恩格斯。黑格尔在《美学》中谈到了文学创作时曾提到。[DXM2]1842年,别林斯基在《关于批评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历史的、美学的”批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对历史的批评和美学的批评者两者进行了重要的考察。别林斯基认为不涉及美学的历史的批评,以及反之,不涉及历史的美学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二、“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在中国的阐释和发展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迅猛发展。中国由于革命发展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了有选择地译介和引进。1928年,创造社留日学生发起了“革命文学”论争,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由此形成。在论争中,鲁迅接触到了几种文艺论,在文学阶级性的问题上,他写下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与出汗》等一系列杂文。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里对梁实秋的《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做了回答,反驳了梁实秋的“文学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在这篇文章里,鲁迅运用马列基本原理的阶级分析法证明了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不可避免地要带有阶级性。针对梁实秋所谓文学就是对“最基本的人性”的描写。在梁实秋的眼里,真正伟大的作家是可以超越阶级去描写人性的。“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煤渣老婆子身上受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4](P204)鲁迅认识到,人是活生生的具体存在,阶级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抽象的“人性”是不能概括社会存在的复杂性的。他把人历史化具体化,突出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并从中捕捉美。在《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中,梁实秋批判无产阶级文学仅仅是把文学当作阶级斗争的宣传工具,否认了其本身的价值。鲁迅对此观点进行了驳斥,同时,鲁迅又尽力去纠正注重文学文学的宣传功效而忽略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审美价值倾向,他认为一味地注入阶级意识,把政治意志和意识形态投射到作品中,是创造不出优秀的文学的,要充分尊重文学的特性,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作,文学之所以不同于口号、标语等宣传工具,是由于文学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通过鲁迅对文学与现实、文学与工具关系的论述,不难看出,鲁迅在强调文艺要反映现实的同时提出作家要充分尊重文学的特性,否则将无法区别文学与非文学。 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进入到了一个中国化时期,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献。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个重要内容。“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的标准,一个是艺术的标准。”[6](P56)同时他又指出:“我们不但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政治标准,也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艺术标准,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6](P58)按政治标准来说,一切有利于抗日团结的,就是好的,按艺术标准来说,文艺作品要有较高的艺术性。“文学作品作为观念形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中的反映的产物”[6](P48),所以革命作家要投入到水深火热的斗争当中去,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应当是“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6](P49六个“更”字实际上指的就是典型化原则。文学创作典型化的过程就是把生活提升为艺术的过程,典型化是把平淡无奇的生活提高为艺术美,是艺术美表现出生活美索不能显示出来的境界。值得注意的是,在典型化过程中,不能脱离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描绘和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时,毛泽东要求革命的政治内容与艺术形式要完美地统一起来,一部作品的思想政治倾向总是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现出来。毛泽东所说的政治和艺术,有着史学和美学的内涵。

1948年3月,《大众文艺众刊》问世,这是继1945年之后对胡风发起的又一次批判,胡风对这一切的反应就是写了《论现实主义之路》。胡风从理论上对文艺进展的探讨,对文艺、现实与人民的关系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意义。他指出作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或现实”出发,才能回到现实并指导现实。他认为抽象的“爱国主义”冲淡了文学应有的任务,呼吁作家们在创作方法上,应当以坚实的爱憎真切地反映生活形象,表现真实的历史动向,和人民负担、潜力、觉醒、与愿望,防止空洞的叫喊和冷淡的描写。胡风在《关于田间的诗》中写道:“作家的诗心要从‘感觉、意象、矼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y and Aesthetic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ut forward. The process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in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China’s revolution, his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of histor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he bud, exploring, wandering, the phases of a breakthrough,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point of view, "the connotation of undergoing continuou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we can from Lu Xun, Qu Qiubai,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be seen on the art of the Chinese explanation of its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Views of History and Aesthetics;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历史的观点篇(9)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美学的的观点”的总原则,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的阐释与同中国的革命紧密相关,其文学批评的“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中经历了萌芽、探索、徘徊、突破等阶段,“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的内涵也经历着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可以从鲁迅、瞿秋白、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文艺的探讨中看出其内涵的中国化阐释和发展过程。

“美学的历史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一、“美学的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 其实,最早提出“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的不是恩格斯。黑格尔在《美学》中谈到了文学创作时曾提到。[DXM2]1842年,别林斯基在《关于批评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历史的、美学的”批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对历史的批评和美学的批评者两者进行了重要的考察。别林斯基认为不涉及美学的历史的批评,以及反之,不涉及历史的美学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二、“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在中国的阐释和发展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迅猛发展。中国由于革命发展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了有选择地译介和引进。1928年,创造社留日学生发起了“革命文学”论争,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由此形成。在论争中,鲁迅接触到了几种文艺论,在文学阶级性的问题上,他写下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与出汗》等一系列杂文。鲁迅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里对梁实秋的《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做了回答,反驳了梁实秋的“文学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在这篇文章里,鲁迅运用马列基本原理的阶级分析法证明了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不可避免地要带有阶级性。针对梁实秋所谓文学就是对“最基本的人性”的描写。在梁实秋的眼里,真正伟大的作家是可以超越阶级去描写人性的。“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煤渣老婆子身上受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4](P204)鲁迅认识到,人是活生生的具体存在,阶级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抽象的“人性”是不能概括社会存在的复杂性的。他把人历史化具体化,突出人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并从中捕捉美。在《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中,梁实秋批判无产阶级文学仅仅是把文学当作阶级斗争的宣传工具,否认了其本身的价值。鲁迅对此观点进行了驳斥,同时,鲁迅又尽力去纠正注重文学文学的宣传功效而忽略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审美价值倾向,他认为一味地注入阶级意识,把政治意志和意识形态投射到作品中,是创造不出优秀的文学的,要充分尊重文学的特性,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作,文学之所以不同于口号、标语等宣传工具,是由于文学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通过鲁迅对文学与现实、文学与工具关系的论述,不难看出,鲁迅在强调文艺要反映现实的同时提出作家要充分尊重文学的特性,否则将无法区别文学与非文学。 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进入到了一个中国化时期,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发言。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献。关于文艺批评的标准,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个重要内容。“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的标准,一个是艺术的标准。”[6](P56)同时他又指出:“我们不但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政治标准,也否认抽象的绝对不变的艺术标准,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6](P58)按政治标准来说,一切有利于抗日团结的,就是好的,按艺术标准来说,文艺作品要有较高的艺术性。“文学作品作为观念形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中的反映的产物”[6](P48),所以革命作家要投入到水深火热的斗争当中去,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应当是“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6](P49六个“更”字实际上指的就是典型化原则。文学创作典型化的过程就是把生活提升为艺术的过程,典型化是把平淡无奇的生活提高为艺术美,是艺术美表现出生活美索不能显示出来的境界。值得注意的是,在典型化过程中,不能脱离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描绘和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时,毛泽东要求革命的政治内容与艺术形式要完美地统一起来,一部作品的思想政治倾向总是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现出来。毛泽东所说的政治和艺术,有着史学和美学的内涵。

1948年3月,《大众文艺众刊》问世,这是继1945年之后对胡风发起的又一次批判,胡风对这一切的反应就是写了《论现实主义之路》。胡风从理论上对文艺进展的探讨,对文艺、现实与人民的关系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意义。他指出作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或现实”出发,才能回到现实并指导现实。他认为抽象的“爱国主义”冲淡了文学应有的任务,呼吁作家们在创作方法上,应当以坚实的爱憎真切地反映生活形象,表现真实的历史动向,和人民负担、潜力、觉醒、与愿望,防止空洞的叫喊和冷淡的描写。胡风在《关于田间的诗》中写道:“作家的诗心要从‘感觉、意象、矼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y and Aesthetic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ut forward. The process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in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China’s revolution, his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of history" in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he bud, exploring, wandering, the phases of a breakthrough,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point of view, "the connotation of undergoing continuou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we can from Lu Xun, Qu Qiubai,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be seen on the art of the Chinese explanation of its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Views of History and Aesthetics;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历史的观点篇(10)

一、自然美的观点

自然之美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美,还包括人类自诞生以来利用和改造自然所形成的特有的人文与自然合一的美。

1.对于自然界中固有的美的景物的欣赏。人类发展的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特定的活动地域,人类所面对的一切自然现象也就在不同的时期成为了审美的对象:奔跑急速的猎物、采摘食用的草木、容纳栖身的山石洞库、不能征服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我的祖国》一课中“壮美河山”一节,随处都蕴含着自然美的素材:奔腾的黄河长江、巍峨的泰山、秀绝天下的黄山成了学生欣赏的对象。学生们在课下通过查阅互联网络、图书资料认真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不仅找到了名山大川的图片介绍,而且关注到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关注到了自然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比如钱币、邮票,等等。可以说学生们在学习后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受到了一次特殊的德育教育。

2.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资源,成就了遍布各地的旅游风景。

在上《各地民居》一课时,学生们通过交流探讨了解到先民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自然,于是出现了各地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民居,通透开敞、造型轻巧的傣家竹楼,依河而居、以河为家的江南水乡,黄土高坡上纵横交错峭壁间开凿的窑洞,充满了人情味的北京四合院等,都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

面对现在新式楼房的层出不穷,效仿西方的欧式楼房逐渐代替了本地各具特色的民居,为此学生们在课下作了传统民居的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填写表格、汇总统计等几个步骤之后,大家一起讨论了保留传统的民居风格的必要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再一次认识到了传统民居中蕴含的美的元素,不论学生们讨论的结果能否左右时代的发展,至少学生们对于美的感受是真切而深刻的。

二、社会美的观点

社会美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能动的个体,对于社会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与感悟。

和自然美、艺术美相比,在一个时代被另一个时代所代替的过程中,先进的力量在不断地努力和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美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对人们的教育作用更大。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俯首皆是,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掘和积累,随时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美的教育。

1.时代变革中涌现出的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前进。我国远古先民们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发展到小康之世的家天下,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从而进入了阶级社会,产生了国家,这是人类历史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手工业、农业各方面都比前一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乃至于后来的商周文化所代表的青铜文明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时代进步体现出来的美。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征战,完成了对六国的吞并,最终统一了中国,政治上统一后,秦始皇又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统一”。这些“统一”措施对我国后来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有些制度便一直沿用下来。也正是因为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才给后来建立的汉朝提供了基础,开创了大汉雄风的良好局面。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先进代替落后,正义战胜邪恶的美。

当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有识之士在探索和努力的过程中遭受挫折时,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种悲壮之美:从十九世纪末法国的巴黎公社到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些正义的斗争都因为反动势力的强大而遭到不可逆转的挫折和灾难,但是这些历史事件又成为最好的美学教材,它能让学生们在痛惜美好事物的消逝过程中,体会历史发展的真实,进而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握新时代、新机遇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这些时代交替的过程通过各种手段呈现给学生时,也把这些审美的体验融合其中了。

2.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美。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是人类的特征”,而这自由自觉的活动便是适应、改造自然而同时促进自身发展的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的美表现在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生产工具等各方面:远古人类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从唐朝的唐三彩到宋朝精美的瓷器都体现着劳动人民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并为我所用的大智慧,给后人以美的熏陶。

三、艺术美的观点

1.美术作品的美。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美术作品呈现。从古人类的岩画、石刻到中世纪欧洲古典的美术大师们的作品,从马王堆汉墓帛画到当代美术家的杰作,美术作品中总是蕴含着更多的美的因素。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的永驻》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历史沿革和艺术特点,虽然是选学课,但是学生们还是投入了很大的热情,积极搜集资料制作课件,课堂分组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学生们讲到了我国绘画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分解和代表人物,详尽地讲解了敦煌的艺术特点,介绍了唐朝著名的浮雕昭陵六郡,以及明清以来文人画的流派和典型作品,这样不仅他们很有收获,我也受益匪浅。

历史的观点篇(11)

一部社会历史,在记载着人类内部关系发展史的同时,也刻下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烙印。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于人类内部的关系。因为自然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条件,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状况,体现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整体上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科学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观念。

原始社会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要讲清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从人类的起源到氏族社会的发展状况都反映出这种依赖关系。这一段历史要讲清以下几个观点:第一,自然是人类之母,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

地球形成以后,经过数亿万年的演变,地球上产生了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所需的很多材料,如构成地球的重金属,外层的岩石与矿物,表面的水大气层等。地球上的物质及材料在经过数亿年的化学、物理的种种变化后,一幅植物绿毡就覆盖了地球。一旦植物覆盖了大地,产生新的生命的可能性就出现了。又经过了几十亿年的种种环境的变化,动物遍布于地球上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自然经历了新型的进化,它已经破坏并还将破坏在先前各个进化时期所建立的所有法则,由于新型的进化的各种要素动物界全都具有,如记忆和学习,甚至概念和观念等等的形成,新的事物发生了,人类从动物王国进化出来了。可见,自然为人类之母,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其实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所积累的传统、观念、概念、神话、宗教都是自然界从许多方面影响了人类而产生的结果。它们来源于人对自然事变的反应,对其同胞的行为的反应,以及对于困难环境下生活艰苦的反应,甚至我们的躯体以及动物的躯体的形状也是在悠久缓慢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造就出来的,它们成为几十亿年生命进化条件的见证者,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传统也是环境影响下的产物。

第二,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惟一资源。

我们从迄今已经发现的原始人群生活的环境及留下的诸多“遗物”中可以断定,原始人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来源是大自然的恩赐。在北京人的洞穴里,考古学者发现了六十多种鸟类的骨骼,二十多种鼠类的骨骼,还有大量的朴树籽及一些鸵鸟蛋壳,骨头多半是烧焦的。其他的原始人群洞穴中所发现基本都是小动物的骨骼,也有些大型兽骨。由于原始人群生活的环境比较温暖、潮湿,林木茂盛,大自然便慷慨地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浆果、坚果和可吃的块根、嫩叶、树蕊、昆虫、鸟蛋及易捕捉的小动物等。由于生产力的极其低下,为了生存,采集就成为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或许也有人狩猎,但凭借的也是自然提供的简陋武器──木棒、石块和蚌壳。大自然在用“火”改造自身的同进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里程碑的动力。自从用火后,形成中的人类逐渐确定了“人性”,创造了自己,他们学会了用树叶、兽皮做成“衣服”以御寒,用砾石做成工具进行劳动。原始人群过着和野兽差不多的生活,为了吃饭,到处流动,从事采集和狩猎,自然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人类在与野兽及自然界斗争中,靠辛勤的劳动和不断积累增长的智慧,战胜自然,艰难地发展和繁衍生息下来。

第三,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形成了人类观念上的图腾崇拜。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人类的生存要依赖于自然界的恩赐。人们对自然界种种凶猛的动物以及神秘的自然现象感到敬畏,从而产生图腾崇拜,如对熊、象、雷、电等等的崇拜,并使其成为本部落之图腾和象征。

远古的时代,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着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从传说和神话里可以推测一些情况:居住在东方的人统被称为夷族。太白皋是其中一族酋长,姓风,神话言他乃人头蛇身(一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一族。据说灭西周的犬戎族祖先为二白犬,固以此为图腾。炎帝姓姜,神话说他牛头人身,大约以是牛为图腾。以尤为首的九黎族首领共81人,神话说他们全是兽身人言,吃河石,钢头铁额,有角能触人等,这大概是以猛兽为图腾的勇悍善斗的部落,而黄帝则人头熊身,应以熊为图腾。可见,自然又深深地影响了人类文化传统的形成。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两部分的教学中,要讲清自然对人类文明进程发展的影响及人们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着重应说明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人类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明,并且是大陆型的农业文明。这种文明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重农抑商、封闭保守。中国古代之所以形成这种文明,与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最东部,东濒太平洋,西临戈壁滩,西南矗立着青藏高原,北面是荒芜的西伯利亚,在当时交通工具极其落后条件下,这种四方包围的自然屏障,严重阻碍了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必然形成封闭保守,以中国为中心、盲目自大的心理特征。即便是唐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航海业的兴起,对外交往有所增多,但主要是周边国家来中国朝贡,中国主动向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少,并未改变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同时,由于中原地区土地肥沃,又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农作物生长繁茂,极适宜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立国、重农抑商也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最基本国策。这一政策对后世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以致到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未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唐宋以来中国对外交往频繁,但商品贸易始终局限于某些商品,如丝、瓷器等,且外人入华贸易者众,而中国人走出国门者鲜。郑和七次下西洋,但重点却是宣传所谓大明之国威,并非发展同交往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因此商品经济自始至终在封建社会都未占有重要地位。清政府骄傲自大,以为“天朝上国”地大物博,一切尽有,无需同外国交易,从而严重阻碍了正常对外贸易及工商业的发展。自然环境桎梏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因而旧中国始终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国家,难以发展成近代工业强国。

转贴于

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欧洲古代文明与古老的中国文明有很大的差异。古希腊文明是一种开放式的重商主义的文明,这与爱琴海诸岛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关。那里四面临海,面积狭小,且土地贫瘠,不宜发展农业,但利于通商、捕鱼。因此,古希腊的海上贸易十分发达,这种经济上的开放式活动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开放意识的形成。而后发展起来的古罗马文明同样具有这种特征。哥伦布、麦哲伦等之所有能够利用中国发明的罗盘针作远洋探险都与这种欧洲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早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海上贸易就极为发达,濒临大海这种自然环境极大地影响了雅典人的思想行为,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政治制度,而斯巴达由于是内陆国,农业发达,造成了它政治的保守和落后,形成奴隶主军事贵族专制的国家。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第二,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有目的地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

从认识自然来说,中国古代从夏朝开始就有了历法,到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如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流星雨、日食的记录,有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有利于农时的24节气。西周时商高提出的勾股定量特例比希腊早500年,《九章算术》记录了大量世界第一的有关数学计算方面的内容。而战国时楼房、瓦当的出现及鲁班的种种发明创造说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了深化,对人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地对自然界的迷信和宗拜,而是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把人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力量摆在可以并驾齐驱的同等地位。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能预测地震的方位,极大地破除了对地震的神秘和恐惧;罗盘针的发明为人们远洋航行认识世界提供了最重要的工具;《徐霞客游记》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认识成就。在古代欧洲文明中,同样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步克服了对“神”的崇拜,提出了“神人合一”的思想,《荷马史诗》则是反映人与自然相抗争的杰作。

从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来说,在古代文明中,随着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工具不断改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金属生产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大规模垦荒种地成为可能,从奴隶社会井田制到春秋战国以后大的规模“私田”的出现,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体现了人们改造自然的成果。治理水灾和发展灌溉农业是中国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最杰出的成就。从大禹治水到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以及汉唐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的工程都反映了这方面的成果。丝绸之路的开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征服西部戈壁滩的能力,郑和下西洋则反映了中国人民征服海洋的水平。

在这个阶段,人总体上还是有限地利用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协调和谐的。

近现代历史,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第三阶段。近现代史的教学,要重点讲清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空前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近代经济发展模式也有对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阐明以下观点:

第一,工业化的进程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赋予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到人类在很多方面控制自然、驾驭自然、改造自然的新阶段。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的发明和运用,缩短了人类行进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飞机的使用使人类有能力发现和到达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电的发明和运用,人类征服了黑暗,改变了世界;人工降雨可以解除旱情;家庭空调器的使用增强了人们抗寒热的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不仅征服了地球、海洋和天空,而且还向太空进军、登上了月球和宇宙空间,人们不仅能上月球,而且在宇宙中停留,开展科学实验。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

第二,在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现象。

工业革命以来,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发展模式。“高生产”使自然资源遭到了过度开发和消耗,导致全球资源短缺,同时又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的废物;“高消费”又使人类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污染物。两者结合导致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日益严重。地球上的森林迅速减少,大量的动植物品种在消退和灭绝。由于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使人类又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近年来地球不断变暖,长此发展下去南极冰川会逐渐融化,世界上大量的岛国和沿海城市将被逐年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臭氧层不断遭破坏,人类的疾病将会大量增加;土壤的退化和沙漠化,不仅减少耕地面积,而且会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处于沙漠尘暴的袭击之中;二氧化硫的无序排放,使酸雨区域不断扩大,对建筑物,农作物和人类自身健康都产生巨大的危害;水土流失会使更多的大江大河的含沙量提高,造成洪水灾害;废水的大量排放使人类可饮用水日益减少。这一切都告诉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自然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否则索取财富的过程就是自掘坟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