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质学的课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12-06 10:13:15

地质学的课程

地质学的课程篇(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11-02

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借助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地下介质的地球物理场进行观测,获取地球物理场的相关数据,研究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1] “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是将地球物理学原理用于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开发的一门学科,包含了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和放射性勘探等多种方法和内容,是一门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课程。[2]对于“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具备了扎实的数理基础后,至少用两个学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而对于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分配给“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通常是一学期40个学时左右的时间。对于这样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课程,如何在地质工程专业中开展教学,有效地构建本课程的教学体系,以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课程特点分析

(一)理论基础要求高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很多,对于所有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分类,按其勘探过程可以分三个环节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3]数据处理中涉及的课程有场论、数理方程、数值计算、数字信号分,等等。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后,才能将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做到融会贯通,对地球物理勘探中第一个环节——数据采集中得到的离散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即数据处理;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数据可视化理论,将处理的数据转换为图像,作为第三个环节——资料解释的依据。可见,“地球物理勘探”是一门对于学生数理基础和计算机基础要求都较高的课程,但是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前期基础课的学习中,基本没有进行这样的知识积累。

(二)与地质知识交叉

在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地质基础,在建模以及数据的解释方面,不至于与实现地质情况相脱离,而这一点是在地质工程学生中进行“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教学的优势。因此,应该将这一优势有效地发挥出来,扬长避短,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应用,而对于复杂的理论及计算公式的推导,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然而,现在我国用人单位对于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要求都较高,要求有较宽的知识面,因而教学应该与学生就业相联系,让学生既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解释能力,并且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论研究,让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向这些目标靠近。

二、教学方法研究

针对目前“地球物理勘探”在地质工程专业中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更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一)重视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具体化的体现,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因而教材于教学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4]就“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来说,自20世纪50年展至今,中外各种类型的教材层出不穷, 由先前单一的“地球物理勘探原理”教材,有了许多新的分支,如“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探”、 “水文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适合于不同领域的教材,[5]完全能满足“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很少有针对地质工程专业的“地球物理勘探”教材。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来说,西安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典型的煤炭类院校,其本科学生就业也主要分布在煤炭系统,故其“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教育也应将重点放在煤矿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面,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一套教材。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授课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会感觉到枯燥。而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于一体,能创设情境,将一些抽象的理论,以生动的视听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更生动、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板书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给教师与学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借助板书,教师能将复杂的问题一步步简单化,还原了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也能让学生更好地跟上教的节奏,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借助多媒体和板书,实现案例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案例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特定的案例呈现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为载体,结合地质讲解“地球物理勘探”在地质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案例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过渡。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掌握知识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将学生的问题反馈回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

由于将本课程用于地质工程专业的教学,故野外实习没有“地球物理勘探”课程的内容,但将实验室的操作当作一种野外数据采集的模拟也基本能满足学习要求,这样的实践教学也十分必要。然而,“地球物理勘探”课程在地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实践中仍存在没有足够的教学仪器资源,缺乏对学生从理论到实际地质工程问题转化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目前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延伸,是知识从理论到应用的一个转化过程,也是“地球物理勘探”这门课程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引进实验设备,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更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将对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地球物理勘探”课程作为一门偏重应用型课程进行教学,提出教学改革建议如下:(1)重视教材建设,编制适合地质工程专业的本科“地球物理勘探”教材;(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目标;(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运泰,滕吉文,张中杰.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1(5):636-642.

[2] 方根显.地球物理勘探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73-275.

地质学的课程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2-0110-02

一、引言

地质学是与物理、数学、生物和化学并列的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之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但是地质学作为一门学科,成熟和发展的时间却比较晚。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若从国外地质学者在中国国内考察(1863年)算起,发展至今,也仅仅只有150余年的历史。近几年随着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地质学科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于是地质学学科专业设置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本文就将以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学科专业设置为例,分别从地质学学科特点、发展前景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地质学学科特点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所以,地质学学科需要极为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和极强的实践能力。地质学探究地球时,用封闭论的观点,把地球作为一个个体而不受其他天体的影响,这是需要有探索精神的,需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我们的地球形成于距今45亿年前,而我们想要探究一个45亿年前就形成了并且之后经过了多种复杂的演化和发展的未解之谜是需要何等的创造性思维。我们看到的一个简单的露头,可能隐藏着重大的地质意义等着我们去探究,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地质学学科不仅仅需要各种地球化学数据或者显微镜下的微观鉴别,更需要大量的野外工作,对野外的构造现象、接触关系、岩石组合类型和特征等进行实地的勘查,发现地质问题。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带学生到野外去实践,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学会辨识岩石类型,而不应该仅仅用一张张幻灯片进行教学。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不仅仅是自己动手去处理各种实验数据,更应該鼓励学生深入野外,多看、多敲、多思考。

三、发展前景与社会需求

地质学历史悠久,作为一门传统科学,其研究主题和理念历经演变,已形成了庞大的科学体系,因其在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勘探等方面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而被社会广泛了解[1]。我国在地质学研究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并且演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和完整的地质记录。并且我国地处环太平洋、特提斯和古亚洲洋这三大构造带的交界处,为我国的大陆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极佳的例子。随着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地质行业也迎来了新的一次发展机遇,需要大量创新型地质人才为传统地质行业注入新的活力。2016年全国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非常艰巨,高校毕业生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人。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对于本校学生就业率的统计,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在2016年为96%,这充分说明了我校地质学学科专业发展形势良好,且毕业生深受就业单位的欢迎。

四、人才培养目标

近些年来,国际地质科学发展迅速,不仅与生命和环境科学紧密结合,而且还与人文社科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我国地质科学虽然有所发展,但仍与国外地质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当今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层次性

我们不仅仅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地质学学科带头人,同时我们也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并且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有实干精神的技术工作人员。

(二)多类型性

现代社会对于地质人才的需求大概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型以及工程技术型人才这三种。其中前两类是我们理学地质学科的主要培养对象,而第三种也是我们应该去探索和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三)创新性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也逐渐从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发展,因此在协同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地质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对创新能力的挖掘和栽培。所培养出的地质人才应该不仅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具有放眼未来的创新发展能力。

合肥工业大学针对目前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地质学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和更新。我校地质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学生具有坚实的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获得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接受地质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在地球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等领域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教学、科研及工程型人才。注重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而对于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能够运用现代地质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并获得工程基本训练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及其他专门人才。

五、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这也是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重点。在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2015版)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核心是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该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具体包括增加课间实习的次数、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加强室内实验室的建设等。我校地质学学科专业的学生不仅在低年级有认知实习、巢湖地质实习等,针对我校地质学学科在成矿流体系统与成岩成矿作用、断裂构造与大陆动力学、造山过程与造山带动力学、沉积学与盆地分析、成岩成矿地球化学、资源探测与信息、纳米矿物学与矿物材料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我校建设了铜陵矿集区矿床学实习基地。在铜陵矿集区进行的高年级本科生以矿床学为中心,涵盖岩石学、地层学、矿物学、矿相学、地球化学、资源勘查技术、采选冶技术、资源经济学、矿山环境评价等的矿产资源实践教学。合肥工业大学为目前为数不多具有矿床学实习基地的学校,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增加素質教育课程,提高专业选修课比例

注重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能力,要求学生选修两门或者更多的非地学类的课程。提倡学生自主选课,选修自己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课程,培养宽口径地质人才。学生不仅仅局限于选修传统地质课程,更可以选修资源规划与管理、环境地质学、全球气候变化等新兴发展方向。

(三)开创“英才计划”本硕连读创新实验班,实行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地质学的课程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114-02

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教学的核心内容。由于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变化多样的土体和岩体,其研究方法是将地质分析法、力学分析法、工程类比法与实验方法的紧密结合,即综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查明工程建设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和发展,在工程建筑作用下的发展演化,分析由此可能导致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这些工程地质问题的工程治理方案和措施。由此,通过对工程地质学的学习,学生能准确地把握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具备在各种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等阶段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和预测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并能提出合理的工程防护和治理措施。另外,在工程地质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教学过程、措施和方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地质条件的教学探讨

准确地把握和了解土木工程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地质条件贯穿于整体工程地质教学的过程之中,包括建设场地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

(一)地形地貌教学

地形地貌是人类对地球地表形态的直接感受和评价,也是制约工程建设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由于学生来自于全国的不同地区,对工程建设可能遇见的地形地貌条件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地形地貌的两种分类方法,即地表形态分类法和地貌成因分类法,并结合各种地貌类型的图片、动画和影像资料直观地展示。加强课堂教学互动,让学生列举出自己曾经到达的地区,并说明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条件及类型。结合学校周边的地形地貌类型与工程建设的布局、分布和结构形式,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地貌条件对工程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二)地质构造教学

地质构造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不同的地质构造具有各自典型的地质现象和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的许多概念与地质特征需要通过比较分析向学生解释概念、现象、特征。然而概念的讲述不能依靠单纯的灌输,更应该注重启发、思考和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和分析总结,应用和拓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将枯燥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和特征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比如在讲述褶皱、节理和断层等三个基本地质构造的概念时,着重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提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地层岩性教学

在工程地质中,地层岩性的教学内容,分布于岩石、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和岩层产状的章节之中。因此,如何将这些章节中关于地层岩性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完整、系统地掌握地层岩性在工程地质条件中的作用和意义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典型的工程实例教学,列举不同的岩石类型的工程,对比分析不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岩石的地质年代和岩层产状和接触关系来讲述不同的地层岩性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层岩性的有利和不利的工程地质条件。

(四)水文地质条件教学

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和类型。地表水包括河流和坡面水流的地质作用,而在坡面水流的地质作用中,结合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形成和堆积特征,比较分析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和河流冲积物的形成条件、堆积位置、颗粒形态特征。让学生形成对坡面水流地质作用沉积物的直观印象,并结合周围环境中的沉积物分布特征以及典型的图片资料使学生能深切理解各种地表水地质作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作用。在此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在课堂展示典型旅游景区的溶洞、水井的照片,提出这类地下水的来源、分布和变化特征,使学生能够从身边常见的现象来归纳和演绎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分布位置和变化规律。

(五)不良地质作用教学

不良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岩溶作用、斜坡与边坡地质作用、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采用实例讲述法(风化和岩溶)、比较分析法进行讲述。岩石风化程度愈深的地区,工程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愈低,岩石的边坡愈不稳定。岩溶作用的岩体中有许多裂隙、管道和溶洞,在进行水库、大坝、隧道、基坑等工程活动时,如存在承压水并有富水优势断裂作为通道,则可能会遇到地下突水而导致基坑、隧道等工程的排水困难甚至淹没,也可能因岩溶渗漏而造成水库无法蓄水。在斜坡和边坡作用是则需要明确斜坡和边坡的概念、形成机制的差异以及工程防护措施。比较分析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产生的机制、类型以及动力条件、治理措施。

二、工程地质问题的教学分析

(一)地基稳定性问题

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地基的强度和变形问题的讲述中,结合近年来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住宅楼“楼歪歪”事件以及其他典型的工程事故,分析产生这类事故的原因和工程地质条件。在不良地质作用的地基稳定问题中,结合分析由于地下水的作用导致2009年的上海楼盘倒塌事件。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建设取得高速发展,而高铁建设中对路基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举例分析在我国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对高铁路基稳定的分析和建设措施,增强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深刻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斜坡稳定性问题

斜坡稳定性是山区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通过我国的地形地貌分布图,展示给学生我国的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让学生了解斜坡稳定性问题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突出地位。通过典型的汶川地震诱发的斜坡灾害,如北川王家岩滑坡、青川东河口滑坡、汶川的牛圈沟滑坡碎屑流等灾害的资料,学生能直观地感受斜坡稳定性问题对山区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重要性。通过斜坡地质灾害对公路、铁路毁坏的资料和图件,以及工程建设中的边坡防护等措施,学生可以理解和体会斜坡稳定性对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

(三)洞室稳定性问题

地下工程建设是人类获取更大的生存和活动空间的重要方法,随着大量地下工程的建设和特殊工程地质条件的出现,洞室的稳定问题成为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难点和控制性工程。以目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和长大隧道建设中围岩塌方、地下涌水、地面塌陷等工程事故,让学生了解在工程建设规划和选址时,对不良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的重要性。并结合典型洞室建设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和方法,通过讨论和课堂交流,使学生明确这些措施和方法对洞室稳定性的作用。

(四)区域稳定性问题

区域稳定性的概念是学生在开始接触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工程地质问题。在课堂的教学中,结合2011年日本东海岸的大地震,导致距离地震震中一百多千米远的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导致核泄漏;地震、震陷、液化和活断层对大型水电工程、地下工程以及建筑密集的城市地区可能导致的灾害,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区域稳定性对工程建设的主要作用和采取的工程措施。

三、结论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区域的工程建设具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变化多端。并且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日新月异、国家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建设以及由此带来的超长隧道和特大型桥梁等工程的建设向不同区域、复杂的地质条件环境推进,工程地质的教学需要结合现代新型的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传授给学生新的思考方式和分析方法。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和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是学生学校工程地质课程需要达到的能力,通过在授课开始和课程结束时,全面分析和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的内容和工程地质问题的类型,对学生整体理解和掌握工程地质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振祥,樊秀峰.多种教学方法在“工程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07(4):109一】10.

[2]黄超.工程地质野外实习与室内实验教学4g~'-l-[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120―121.

地质学的课程篇(4)

TU Wei

(School of Enviroment and Resourc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Sichuan 621010,China)

【Abstract】Crystal op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The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is course will influence that of many following courses which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his course is strongly theoretical and also strongly practica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some problems the author encountered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the directions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ations of the course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contents,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the contents and modes of the tests. I hope 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s to improve their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e course.

【Key words】Geological engineering; Crystal optics; Educational reformations

0 引言

对于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正确地识别矿物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是他们以后能够胜任多种工作的基础。在识别矿物时,可以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手标本,也可以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薄片,还可以借助电子探针等高端仪器设备进行分析测试。然而,肉眼和放大镜的分辨能力毕竟有限,高端仪器设备的使用成本很高;而偏光显微镜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同时还具有非常低廉的使用成本,因此,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工具之一。《晶体光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使用偏光显微镜识别矿物。

1 课程主要内容及特点

1.1 主要内容

《晶体光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晶体光学基础、偏光显微镜、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正交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锥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六个部分[1]。在西南科技大学,《晶体光学》课程共32个学时,其中讲课16学时,实验16学时;讲课的16学时中,晶体光学基础占4个学时,透明矿物系统鉴定占4个学时,其余的四个部分每个占2个学时。

1.2 课程特点

1.2.1 理论性

《晶体光学》课程涉及到光学和晶体学中的很多概念或原理,例如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光的双折射、晶体的对称性等,理论性很强[1]。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物理和数学基础。该课程空间性、抽象性强,例如,光率体本身是不存在的,它是为了研究方便而抽象出来的立体几何图形;因此,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

1.2.2 实践性

《晶体光学》课程涉及到偏光显微镜的使用以及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等内容,实践性很强[1]。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1.2.3 基础性

在西南科技大学,《晶体光学》作为地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就为学生开设,原因是《晶体光学》课程是《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等多门重要课程的基础。如果学生没学好《晶体光学》,那么学习后续课程时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晶体光学》这门课程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要确保很高的教?W质量。

2 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教材的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现有的一些《晶体光学》教材晶体光学基础部分内容过少,很多内容没有详细阐述或者没有阐述,例如,光波法线和光线之间的关系、电振动矢量与电位移振动矢量之间的关系等[1,3-6]。这给一些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扰。另外,现有的一些《晶体光学》教材对于薄片的制作过程没有介绍或者介绍得不够详细[1,3-5]。这样的安排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虽然一些单位有专门的磨片人员,但是很多情况下需要地质工作者自己动手磨片,所以笔者认为应该让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掌握磨片技术,而不是仅仅简单地了解。

2.2 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由于晶体光学基础部分的课时数较少,很多内容无法深入讲解,而且有些内容在所选用的教材上也没有阐述或者没有详细阐述[1]。这使得大多数学生仅仅学到了晶体光学基础知识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地理解和掌握,达不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对基础知识的一知半解会影响他们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后续章节涉及到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得也不好,甚至使一些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

2.3 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得不好,一部分学生对后续章节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得也不好,而在实验课上又过于强调操作规程,很多学生只是暂时记住了操作程序,并没有真正理解这样操作的原因。过一段时间之后或者换用另一种型号的偏光显微镜,可能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操作了。

另外,关于仪器的操作,一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想法和实验操作规程可能有差别。然而,由于担心他们损坏仪器,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不鼓励学生随意操作仪器。这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4 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够合理

在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晶体光学》课程的考核主要分为平时测验、期末考试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比重分别为20%、50%和30%,采用结构评分的形式给出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评分形式还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试题中基础知识所占比重太低,不能够引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同样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中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问答题所占比重太高,学生通过考前的死记硬背也能得很高的分数,然而学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再者,实验报告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实验课不像考试那样有严格的监考,因此很可能会存在抄袭现象,甚至有些学生没有进行操作也能够把实验报告写得很好。

3 课程教学改革

3.1 教学内容改革

笔者认为,对于《晶体光学》这门理论性强的基础课来说,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教材中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需要增加,一些重要的概念或原理需要详细阐述。另外,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课时数需要增加,笔者认为6-8个学时是比较合适的,在课堂上同样也要把重要的概念和原理讲解清楚。

3.2 教学方法改革

理论课方面,对于极其重要的晶体光学基础知识,在课堂上除了讲授理论之外,还应该讲解一些实例或者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鉴于《晶体光学》课程空间性、抽象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相关的教学模具和计算机软件,以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一些内容[2]。例如,在讲解光率体时,可以把光率?w模型带到课堂上,或者使用3D软件绘制出光率体,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

实验课方面,笔者认为不要太过强调操作规程,而应该鼓励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操作仪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尽可能地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使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可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7]。

答疑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除了课堂上的答疑之外,还应该设法拓宽课下的答疑渠道。笔者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手机上的通信软件,和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3.3 考核内容及方式改革

地质学的课程篇(5)

一、遥感地质学课程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遥感地质学,简单来讲就是遥感技术与地质学的结合,也就是利用遥感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地质的问题。课程最主要的内容可以分成两大模块:其一为遥感技术的基础知识,如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的应用、遥感的基本原理,同时还必须讲解遥感的仪器、平台以及信息获取的整个过程,并让学生掌握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和步骤。这部分内容属于全新的内容,对于地质学类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才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参考。其二为地质解译的主要内容,即地貌解译、构造解译、岩性解译、遥感找矿等。这部分内容属于重点掌握内容,但因为课时的限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尽快回顾已学课程的内容,并紧密结合前期课程的基础内容才能尽快掌握。而整个遥感地质学的内容,需要将上述两部分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进行后续的实际应用。在后半部分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最为常见的遥感地?|问题有地质灾害、水体、冰川等的变化研究及监测,进而为相关灾害预警、环境变化提供帮助。这部分内容主要在方法技术手段以及地貌解译部分讲解。虽然内容繁多,但整体方法步骤清晰简单。而在基础地质学的研究中,遥感主要用来进行构造、岩性、地层等的解译,进一步完成地质规律及演化等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虽然学生在学习遥感地质学之前,已经具备了地质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可以在野外识别地质现象、岩性、构造等。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简单的地质现象对地质规律、地质问题进行描述和解释。然而,遥感地质学和其他很多基础地质科学不同,遥感地质学必须在学习概念、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具体的操作,并让学生会针对性地进行地质解译。因此,实践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后半部分地质解译的内容,必须让学生熟悉整个解译过程(包括室内和野外的结合)。而大多数的教学中,都是根据课程的需要通过教师给学生练习的数据完成室内教学内容。但是通常给出的数据区域,学生往往比较陌生或者对研究区的地质状况所知不深,难以达到野外和室内相结合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遥感技术的学习和地质学的学习容易脱节,根本无法很好地将二者联系起来。因此,学生往往反馈遥感在进行地质解译时困难较大,无从下手。

二、地质填图实习主要内容

地质填图实习,是大学二年级暑假之前进行的教学实习,通常选取自然条件好,便于观察和描述岩石露头以及地层的研究区进行。在地质填图实习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前期的课程掌握了一定的地质专业基础理论。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开展地质工作。其主要内容是从整体上进行地质特征、构造的认识和分析,并通过岩性的识别、鉴定以及地层的描述,最终完成地质填图[4]。主要步骤有踏勘、剖面测制、路线调查以及室内制图和报告编程。首先由带队教师带领所有学生进行踏勘,对整个区域的地质地貌及构造进行总体的把握,然后分组进行剖面测制,对填图区域进行地层以及岩性的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路线调查完成整个区域的地质情况调查和描述。在具体的剖面测制以及路线调查中,学生需独立进行观察并记录,对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进行详细描述,并根据地形图勾勒地质地层分界线、岩性界限、典型的构造位置等。这样才能进行最后的室内制图和报告编写。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整个过程是三周的野外实践和一周的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通过四周的实习训练,学生对整个研究区的地质概况、地貌、地层划分、岩性等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

三、利用地质填图内容完成遥感地质学实践课程教学

地质学的课程篇(6)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地质资料、分析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涉及地质学基础、工程岩土学、水文地质基础、工程地质问题和工程勘察技术等宽广的知识面。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土木工程专业的需要,同时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就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和意愿。从个人行为的角度来看,就业能力意味着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个人不仅要具备职业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通用技能,如终身学习能力、远见性、才智最优化配置。同时,个人还要具有能够在不同工作和组织间实现平稳的职业生涯过渡的个人弹性和职业适应性,以及能在不同群体与他人分享责任、经验和知识的合作意识。

Fugate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嵌入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Hall提出了“适应能力――自我意识”矩阵。他认为适应能力和自我意识是职业生涯成功的两个“元能力”。尽管国外研究比较深入,但考虑到社会经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些理论在中国可能存在失效的风险。可喜的是国内基于就业能力角度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研究也比较成熟,如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的著名企业用人标准和对应聘者能力、特征要求。李颖等根据文献资料在对学生调查基础上,将就业能力区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3个维度20项指标,并从定量分析角度证明其对就业质量有影响。

关于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许多学者从教材、教学方法和野外实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李娅等通过教学实践,分析了工程地质野外实习的作用、野外实习的场地的选择以及实习应达到的要求。白明洲等以工程地质课程特点为基础,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内容的优化和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该课程的具体改革措施。刘勇健等根据专业目标,分析了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改进工程地质实践教学环节的室内实验方法、调整实验内容和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并建立了科学的实习成绩评定体系,由此探讨了提高工程地质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因此,针对本科学生就业能力必须具备的四个特质――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和社会交往能力,提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工程地质教学体系的改革。包括了教材的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室内试验和野外实习的改进。具体改革措施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地质学的课程篇(7)

“数学地质”的教学尝试,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教学理念是将地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地质问题,并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能力。作为石油高校石油地质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在接触“数学地质”时,往往不太适应这样一门应用数学方法定量表征石油地质问题的课程学习。另外,石油地质专业学生先前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有限,加大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由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石油地质问题能力,成为实现该课程教学目的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阐述。

1.采取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数学地质”课程时,通常出现以下几种问题:①觉得数学公式较多,推导过程复杂,难以掌握;②由于先前缺乏计算机应用基础,对计算机软件,尤其是地质绘图软件的操作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产生挫败感;③不知如何数学和石油地质相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常理解为数学是数学、石油地质是石油地质,两者之间没有相关性,错误理解该课程的学习目的;④对于如何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手段解决实际的石油地质问题感到无从下手,觉得该课程学而无用。难以针对上述问题,应改进该课程的教学方法,采取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授“回归分析”时,可先举例说明国内外学者应用回归分析解决石油地质问题的成功例子,让学生了解回归分析在解决石油地质问题的应用成果,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回归分析,使学生对回归分析知识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对回归分析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这种互动式教学,可使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劲头。

2.与石油地质课程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关注度

现有的“数学地质”教材中,一般对于不同的数学地质方法,常具有首先进行理论推导,然后再举例说明该方法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理论推导的过程与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具有相似性,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关注度。并且由于学生对于理论推导过程的学习效果不佳,在后续关于该方法应用于石油地质时很难理解透彻。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与石油地质课程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关注度。例如在讲授“聚类分析”时,可先举例说明当前储层分类评价是由定性向定量的方向转变,在此基础上,可提问:储层地质学中所学的评价参数该如何选取?然后讲授聚类分析的原理、介绍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步骤,最后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聚类分析进行储层分类评价。这样与石油地质课程相结合,可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于该课程知识点的关注度。

3.增加计算机上机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数学地质”包括计算机上机实践环节,上机实践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也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可适当增加学生的上机实践机会,在课程规定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油田生产实际,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石油地质数据,要求学生上机完成实践报告。例如在判别分析中,可给予学生某油田含油层段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数据以及待判别层段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数据,要求学生上机完成对待判别层段是否为含油层段的判别。通过进行上述与油田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上机实践,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地质”课程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此外,有助于学生对相关计算机软件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更加容易掌握操作流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及时介绍学科前沿方向,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数学地质”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将石油地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用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石油地质问题,并通过计算机来实现。随着新的数学、计算机学科理论的不断涌现,“数学地质”学科也应与时俱进。因此,在讲授该课程之前,教师应多关注该学科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时给学生介绍“数学地质”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达到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目的。

“数学地质”作为石油高校石油地质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课程,涉及较多的数学知识,导致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和关注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通过改进“数学地质”的教学方法,增强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石油地质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地质学的课程篇(8)

1概述

《推拿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研究应用推拿方法与技能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及保健养生的学科。通过对推拿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推拿职业的专门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并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推拿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与主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2《推拿学》教学方案的实施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早在2001年就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包括7个领域60项指标,强调在加强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知识、能力、素质(KAQ)作为人才培养的三大要素。传统推拿学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台示范为主,课堂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使学生接受信息不完全相同,教师需要反复示范,和现行的教育形势不能很好吻合,而且在启发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推拿学》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教学手段现代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推拿学教学根据自身特色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依据教案,利用图片库,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建立超级链接,在讲授中随时插播动画、录像等教学资料;通过网络构建丰富的推拿学网上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案、电子讲稿、授课录像、教学课件、习题库等;还可动态链接国内外著名相关专业网站等等。但是如果忽视了教学内容,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盲目加大信息量,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和教学反应,按部就班地翻动课件,或者简单照搬教材、照本宣科、成为移动黑板和电子图书,就会严重影响授课质量。我们认为紧扣大纲,合理选择,结合板书,动静结合是较好的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2.2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和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法、图表法、PBL法、概念图法等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比如:按法与点法的区别、推法与擦法的不同等,可以用图表比较法;每一章节教学目标的展示或总结以及手法分类概念的形成则宜用概念图法,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应用谈话法、讨论法;PBL法等主要应用于病例分析等。

2.3师生互动多元化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得出来的。教师不只是面向学生的说话者,更是学生的倾听者,教师是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发展各自的创造精神提供一个广阔、融洽、自主的空间翻。只有重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灵交汇,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师生互动的方式很多。比如:(1)学生参与讲解:挑选并培训有兴趣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在知识的领悟、语言的表达、情境的设置等方面实施综合性的考验与历练。(2)组织课堂讨论:就某些知识点精心设疑,引导学生结合所见所闻所学所思,进行讨论。(3)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知识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创造。(4)课堂随机提问:可以提问讲过的内容,也可以提问未讲过的内容,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方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5)课外教学互动:通过QQ和电子邮件建立课外教学互动,以解决课堂遗留问题,增加课堂的延展性,并密切师生情感。

2.4考核方式立体化考核是一种促使学生学习的手段,应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考核的方法基本是期末一次性测验,这种方法存在一个缺陷,即学生考试后只知道考试成绩,而无法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这种方法只能单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很难促进和帮助学生的学习。立体化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考试与课下考试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核体系,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结论与讨论

地质学的课程篇(9)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质”概念,以前只是个心理学范畴的专用名词,它认为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素质”则是事物的本来性质。再有,有关素质的解释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官的特点,其内涵是指人的先天性,遗传性的自然素质,外延则限定于人的个体素质。

我们目前所提及的“素质”,其内涵远比上述提法丰富,其外延也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从生理学角度看,“素质的特点”它是智力发展的生物物质前提,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

而关于“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其天赋条件提高素质水平,同时在某些本来的不具备或者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通过教育,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某方面的素质水平,所以,具体的素质教育就按照明确的目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手段、方法,遵循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天赋,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和补偿的有计划的活动。

二、地理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及实施方法

1.政治思想素质教育

地理学科是融自然经济、人口、环境等为一体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特别是中国地理教学中直接学习我国自然、经济、国情、国力、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等,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领导,政治思想素质教育都提供大量素材,所以地理教学中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渗透,主要是根据教材中的大量素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教育、国情国策的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其次,要经常举办以思想教育为目的地理竞赛。如进行“爱我家乡,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地理知识竞赛和以“美丽的祖国,美丽的家乡”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比赛等。

再次,要定期举办以“美丽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为题目的彩色画报、彩色图片展览。通过这些形式来表达到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目的。

2.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

科学文化素质即“智能素质”,这一素质的培养是落实地理知识的前提,包括掌握地理知识的能力及其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地理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学习地理的兴趣等。

首先,要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智能素质。其方法很多,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形象讲解,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地理教学中投影片和教具的应用等。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地理知识内容在教材中大多是叙述性的,但对这些内容教师要加以指导,最好是先根据教材内容交给学生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内容找出答案。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有目的阅读教材来培养自学能力增强智能

素质。

再次,要通过交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素质,如单字记忆法、比较法、歌谣记忆法等。

3.掌握和学习地理知识的技能素质的培养,此项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的读图、绘图、分析地理图表等技能

对于这一素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长期培养,对于读图,作

图,分析图的技能,在教学中要本着三多的原则即要多读、多画、多分析,进行经常练习,另外教师要对这一素质较好的学生要个别指导,进行鼓励,促进其对图的兴趣,以此来带动差的学生。

再有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理教具,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小气象站等来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技能。

4.审美和美育素质教育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可以进行审美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如祖国的山水美、园林美、国土版图美以及大自然之美等。

地质学的课程篇(10)

教学内容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反思新课程改革,部分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忽略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一些课堂显得华而不实,影响了实效,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

1整合地方和国家课程

例如,由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制的《话说南孔》专题二,“南宗贤达”力图从“忠孝”、“教育”两个方面阐释宣传儒家思想,虽然很有衢州特色,但这类地方课程教材上的内容都相对简单,虽辅有事例,毕竟说教意识浓厚、内容浅薄而显得枯燥。执教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就试着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语文学科选修教材《论语选读》一书,经编者的精心编排,选录了许多儒家经典语录,分别阐释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孝义观念和教育思想。讲到儒家“尽忠为国”时,在充分了解地方课程教材大量事例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论语选读》一书中《为政以德》一课,列举出儒家为政思想的言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以民为本,为政以德”,大大拓宽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2自主开发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的目标定位不能远离本土资源,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多根据学校所处地理环境、文化基础、人情风貌、经济状况来决定,切忌盲目照搬、张冠李戴。教师需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甚至所关涉学科特点,对地方课程内容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使原有的地方课程进一步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校、乡土的特点,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比如,在执教《烽火三衢》第四专题“多战之地出名将”时,通过研习教材,在充分了解了徐徽言、吕公良、汪业广、郑海林这些杰出人物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之后,在学生深感佩服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几位杰出人物都是我们衢州的骄傲,是衢州的山水养育了这些杰出人物,并告诉学生其中汪业广将军就是我们的校友,随后仔细介绍当年他们在母校学习时的学习、生活情况,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立志求学,成就事业回报母校和家乡的强烈愿望。在此基础上,趁势开设专题课――《寻访校友》,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时间对知名校友的生平、思想、主要成就、影响等内容,采用多方访问、问卷调查、查阅图书、网络查询等多种方式进行搜集,掌握第一手材料。课堂上再以小组报告的方式进行成果汇报,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了解了大量知名校友,既感性、全面、深刻地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又经历了学习过程中合作、探究的艰辛与愉悦,成效显著。

3渗透各学科知识

地方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知识的丰富性、联系性和内在一致性,有着兼容多学科的特点。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课标要求“描述不同地区宗教建筑的特点,理解各地文化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以宗教建筑风格为切入点,生动地剖析建筑风格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信息。用“佛国净土――佛教建筑文化;天国的光辉──基督教建筑文化;沙漠奇葩──伊斯兰建筑文化”三个片断教学内容串起全课,在探究佛教建筑时透析中国文化,她展示了洛阳白马寺的一幅平面图,设置探究问题: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什么礼仪规范?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探究出白马寺按中轴线布局、大雄宝殿居中轴轴心,方丈、僧侣住房由里而外,这些建筑特点体现了中国人严谨、重规矩、重礼仪的文化。佛殿建筑讲究对称,体现中国人追求和谐理念,讲究方正、井井有条的处世风格。佛教建筑都有围墙,窗户都是朝里开的,体现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气质。

宗教文化的因子捕捉了学子的心,45分钟的课堂学生用心感受、潜心探究、踊跃发言,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课后反思回味,笔者不禁为教师选择的内容之贴切而拍案叫绝。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教师的深入研究,通过建筑风格探究民族文化,并进一步探究民众心理,渗透了各个学科的知识,优化了教学的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当前,地方课程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惑与挑战,在高考压力面前,有的地方课程形同虚设,教学只是走走过场,有些教师甚至连地方课程的概念都没搞清楚,以为地方课程就是以前第二课堂或兴趣小组的改版。因此,新的课程,延用老的教学方法,依旧是旧瓶装新酒。教师教得无趣,学生学得无聊,花时费力,收效甚微。要解决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要更新理念、改进方法。教师一定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自主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1实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在思考时敢于求异,交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求异的机会。要主动创设一些能剌激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情境,指导学生一些求异思维的方法。尤其要注意摒弃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在效率、效益、效果上下功夫,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给学生思维空间。如在讲授《话说南孔》第六专题“薪火相传”时,在了解了对儒家思想现有的传承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周末到南孔家庙去游览,通过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新形势下该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

2采取分层次教学法,因材施教

由于家庭环境,爱好和志向的不同,学生在某些方面和某些学科上表现出来的兴趣和才能也不同,对这些学生,结合地方课程自身灵活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行分层次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话说南孔》时,给那些爱好文学和历史的学生开设相应的研究课题,如“论语选读”之“儒家为政观”、“儒家义利观”、“儒家教育观”、“儒家交友观”等等,引导学生深入研习儒家言论和历史,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走出传统课堂

从传统课堂走出去,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授课对象,都可以因需要适时改变,以提高教学效率。前面提到的周末安排学生游孔庙,就是很好的方法。另外,我们还应充分借助地方资源优势,在每年孔庙祭孔时,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到现场观摩;在校庆晚会上,请孔庙乐队来校演出等等,也能很好地增强学生对校本课程知识的理解。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地方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与拓展,不同于传统的分学科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内容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纷繁复杂,很难有一个教师能胜任地方课程的所有任务。据了解,现在有的学校把不同专题分给不同的学科教师教授,忽视专题之间内容上的内在联系,传授给学生的东西东一锄头西一棒子,支离破碎;有的学校则是一个教师独自包揽,但一人之力终究无法精通各个学科,只能是厚此薄彼,破坏了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地方课程的教学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加强对地方课程师资力量的培训

除了课任教师,培训还必须包括对校长及其他教育管理者的系统培训,从理论上为地方课程的开展铺设“康庄大道”,扫清障碍,消除偏见。利用专家、学者的讲学、报告,加强对国内外地方课程理论前沿研究动态的了解,向教师们传递学科研究新成果、新理念;要创造条件,分批次选送教师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与先进理念、实际效果进行直接接触,既“请进来”,又“送出去”。

2定期举办专题研讨活动

通过专题研讨,为地方课程教师创造经验交流平台,营造教学研讨氛围,促进该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随着网络的发展,更快捷、方便的交流平台成为可能,完全可以为我所用。比如专门设立地方课程教师的“博客群”,让各校教师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保证“博客群”能发挥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采用一些行政手段加以引导,对加入群组、发表相关博文等作出规定,明确一些激励措施,确保每个地方课程教师的参与。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地方教师“QQ群”,使教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提出,实时交流,及时得到同行的建议和解答,并可以共享优秀课件、教案。网络使不同地域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合作式教学成为可能,有利于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四、完善评价方式,实现以评促教

评价是对地方课程价值实现程度的判断以及对课程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的检验,也是地方课程得以反思、完善、创新并持续生长的根本动力。但是,目前地方课程的具体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是基本缺失。教育主管部门对本课程的开展、教学、成效等具体实施情况尚无成熟的评价体系,各学校对本课程任教教师的教学情况也缺少科学的评价依据,教师对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情况也缺乏有效的评价措施。由于在考核评价方面缺乏具体可行的指标和手段,地方课程在许多地方成了一种摆设。课程开设后,是否完成了教学内容,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发挥了“补充”、“特色”的作用,谁都拿捏不准,相关机制亟待研究完善。

1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

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地把地方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办学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中,将地方课程的教学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并纳为教师考核、评聘和晋级的参考内容,这方面,可采取考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论文、课题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进行。此外,还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便于教师普遍使用和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科学性。

2探索有效的学生评价机制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应突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展个性和才能。因此,需要改进评价手段,由定量转向定性,评价表达方式不出现分数,而用文字评述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记录评价、检查表评价、口语评价、量表评价等。评价内容中尽量体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各个方面的表现,如从学生的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完成作业等方面进行评价;也可从学生现场考察、搜集信息、专题研究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还可采用个人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及其他人士参评等立体网络,以获取多角度的评价素材。

地质学的课程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63-02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各类学校推广,即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及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学生课外观看视频及学习相关资料,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讨论或完成相应作业,课后答疑[1]。

前人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大部分都是在公共基础课上,很少有人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专业课中,更没有人应用于构造地质。专业课和公共课有很多的不同点,公共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而专业课则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2],两者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及教学方法都不相同。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高职专业课构造地质,是本文的研究方向。构造地质是地质类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生能认识、分析各类地质现象及地质构造,培养其在地质工作中收集地质资料、解决地质构造问题的能力。学好构造地质课程需具有三维时空概念,它不仅需理解其主要地质术语名词,而且需通过地表地质现象建立地下岩土体空间分布概念,有时还需要像三维动画片倒放映那样进行反演,分析其地质形成过程;在思维上时常需要在平面上与空间上进行转换。所以,构造地质课程是学生感觉很难懂的一门专业课。

一、构造地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翻转课堂就是把教师讲授传递知识的过程前置,通过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堂上主要进行知识内化理解;这样把课堂上的时间运用于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翻转。翻转课堂实现的关键是要有符合教学目标的任务单、有通过整合的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教学视频及资源、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上的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1.设计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是完成本次教学活动应实现的目标明细化,是教师对本次教学的总体安排,学习任务单中通常包括:教学内容与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明示,完成本次教学在课前应学习的教学资料(包括视频、文档资料、课外资料);根据所学内容布置适当的思考练习题目,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测自学效果。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学,提前思考一些问题,有利于课堂协作学习与讨论。

2.设计与开发教学视频及资料。教学视频设计要确保传达的教学内容准确、易懂。在视频中,教师通过适当的讲解方式(包括语速、语气、肢体语言、停顿、重复、自问自答等),配合三维动画、图片、现场录像、PPT及现场演示等,给学生自学提供足够的理解与指导,通过提问、布置任务等引导学生思考。视频设计需简洁,要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方便其理解教学内容。教学视频开发有多种方式:一是通过专业摄像设备录制教师在教室或摄制室讲课的全过程;录制教师在实训室讲解地质构造模型;录制野外典型构造地质现象识别。二是使用课件制作软件开发教学课件。室内录制教学视频可使用家用摄像机或像素高的手机拍摄,教师以A4纸代替黑板,利用纸笔通过书写文字、绘制图形,解剖分析地质现象来传授课程教学内容;这种视频录制方法虽说简单,但并不影响专业知识的传授,反倒贴近生活,增加学生学习的亲近感。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开发是为完成学生个性化学习准备的,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者兴趣高的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工程实例资料、专业书籍、专业网站、专业讲座、专业视频等资源供其选择学习。

3.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翻转课堂“翻转”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课上讲授的内容前置到课前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承担知识内化及理解思考的任务。将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以探究为导向的小组学习结合起来,结合学习任务单上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通过目标导向和问题探究的方式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教学内容。现在年轻学生普遍对游戏感兴趣,如果教学内容适合设计教学游戏时,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教学游戏环节。通过教学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参与感,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活动分组也要设计,学生座位的选择大部分时间是随意的,要形成有效的讨论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间兴趣特长、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包括性格等进行搭配;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名学,在小组讨论中起到组织、督促、引导作用,同时归纳小组学习成果,上报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个别学生的学习问题,确保课堂小组讨论活动或游戏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4.个别化辅导。在课堂讨论学习过程中或者前置学习后,个别化辅导是不可或缺的。学生自学教学内容(视频、资料)之后或在课堂小组讨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学习难题,也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可以参与小组讨论发现一些问题,或者教师针对小组讨论汇报提出的一些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作个别化辅导。教师也可以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性自学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辅导。

二、构造地质翻转课堂的应用

1.课下部分――教学视频与课程管理平台。对于构造地质翻转课堂而言,网络上未发现适用的教学视频。因此,设计开发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在构造地质课程应用中的首要任务。教学视频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录制,补充野外地质现象视频、构造地质模型演示视频、三维动画视频开发,把这些作为视频素材制作成教学视频。可以应用翻转课堂的视频制作软件,主要包括录屏类软件与基于PPT的软件。校内已用的课程中心可作为翻转课堂课下学习的课程教学管理平台。把教学视频与课程中心(课程管理平台)相结合,利用课程中心的学习效果测试功能,有助于学生自主检测学习效果;利用教学管理与跟踪统计等功能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时段、时长及自我检测情况,实现课下学习情况的管理。

2.课上部分――PBL与协作学习。经探索,在构造地质翻转课堂教学中,可以用基于问题的教学(PBL)以及协作学习模式组织教学活动。PBL是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结合实际工程把学习内容设置到其中,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特定情境下的问题,引导学生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中心,通过对教学视频的学习和对提供的学习资源的积极应用,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共同解决真实性问题。如在学习褶皱的工程意义时,提出水利工程隧洞需要通过时,可能遇到渗漏问题、洞顶洞壁稳定问题,我们如何采取措施;课堂设置物体发生弯曲的场景,提示从褶皱轴部岩土体性质、弯曲特性、构造特征、水工隧洞要求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同样,理解断层对工程的影响可以结合汶川、雅安等地震形成的地质现象来讨论分析。

3.考核部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法后,构造地质课程的考核以小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包括讨论情况、汇报情况、完成任务情况、游戏参与情况等)考核为主,加入个人学习表现(主要是课程中心上统计的教学视频观看时长及自我检测次数和完成情况、自主完成学习情况、课上专题活动参与积极性等),其学习成绩组成比例如下:前置学习的积极性(视频观看时段与时长)与任务完成情况(检测次数与成绩、布置任务完成情况),占40%;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的活跃程度,占20%;课堂教学活动成果展示过程中的表现,占20%;小组的综合报告,占20%。

三、构造地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成效

1.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探讨式辅导,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高。翻转课堂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考虑了教学任务的工程仿真性及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而学生在课上、课下获得教师的个性化辅导,能力迅速提升。与传统课堂模式教学相比,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潜力能得到激发。构造地质课程教学通过与传统教学法对比,实行翻转课堂后,地质1431班的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学习潜力及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对知识的掌握从原来的老师勾重点,学生死记硬背,单纯文字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与模拟应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前半期与后半期成绩对比,成绩优秀学生比例大幅提高;不及格人数下降。

2.翻转课堂使学习时空更灵活。翻转课堂视频学习及资料放在网上,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在网上学习。通过校园网在课程中心观看教学视频、查看提供的教学资料,在网上自行收集相关资料,网上自主检测学习效果;对于个别不易理解的问题或难完成的任务,可以查阅师生在线交流中教师提出的解决思路。翻转课堂的灵活性让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

四、结论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专业课中的实践处在探索阶段,还将面临教师信息技术手段掌握程度、教师教学改革的动力、学生素养、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普及程度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挑战。翻转课堂在构造地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针对各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实现个性化学习,最重要的是可以把构造地质的三维想象通过动画展示出来。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构造地质课程教学是可行的、有效的,值得其他专业课程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