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12-14 09:53:30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1)

[Keyword]: Ground measurement; transformation of squatter settlemen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ownership; the development of;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前言

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历史形成、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使得棚户区改造中的地籍管理非常复杂,在改造中形成很多阻力和困难,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搞好城市发展规划,促进国计民生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棚户区改造的工作必须要做细做好,协调好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促进城市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地籍管理中的测量工作,有效的利用地籍管理方法做好棚户区的改造工程中的土地测量,是目前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化解社会纠纷,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 地籍测量的概念与应用

地籍测量是在对地籍的信息统计过程中进行的具有政府行为的基础性测绘工作,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也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地籍测量是以土地权属为基础,对每宗土地进行权属界线位置的测量,计算宗地面积,从而形成一整套基础资料和地理参考系统。它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线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测算、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地籍变更测量,以及在规划开发时的有关测量工作。其服务宗旨是为土地管理服务、为保障土地权属服务、为国家生产和建设服务、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服务、为城镇房地产交易服务,地籍测量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是对土地这种自然要素,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利用价值,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在法律规定中,土地资产是作为一种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和排他性,是土地经济形态的表现和资本物的表现。现在城市建筑中,民居建筑的土地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改造中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房屋建筑的土地资源一方面是由市民个人出资有偿使用的土地,另一方面它又经过了复杂的环境、人文、历史等发展,其地籍价值不能依据单一标准衡量,因此,就使得城市规划中的棚户区改造时,土地管理工作异常复杂。

地籍资料在统计整理过程中,必须具有可靠性、精确性、概括性和完整性。在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中,首先要对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例如地理位置、范围、行政隶属、用地概况等进行详尽的调查,才能更好的做好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由于城市棚户区的复杂性,调查内容包括变更地籍资料、土地利用分类、初始权属、地籍的区域划分、宗地划分等内容要充分考虑调查摸清,界址认定过程中把握宗地的相邻精度、几何条件等因素。在测量工作中,从事地籍测量的人员应该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必须坚持“权属合法、四至清楚、面积准确”的原则,对统计数据相互校核,准确无误。地籍测量完成后要进行地籍图的绘制,绘制内容包括:宗地编号、利用类别、等级、面积、权属界线、界地点、以及行政区划界线与房产情况,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的最终结果。

三 地籍测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意义

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在棚户区改造中,测量内容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对地籍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以及在地籍测量与调查中的其他信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正确理解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土地管理的角度看,在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中,由于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和棚户区建筑老旧程度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危旧房屋改造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布局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对实现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维护、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基础上,有利于有效协调人与土地关系,把握社会生活中人类社会和土地之间关系的平衡,实现人与人之间、代际之间及地区之间的关系和谐;有利于土地流转之间的平衡;避免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资源、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把土地的支配和使用本着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目标来开发,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实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带动经济的可持续性。

2.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进程中对于土地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中加强土地管理,使得土地价值再实现,保护耕地的总量维持平衡,在城市规划中以棚户区改造代替新建土地开发建筑,对于提高土地质量、利用率和生产率等方面,起到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目的。

3.在城市改造中,对规划区域的土地数量、质量进行详细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有利于控制建设用地、农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和质量及其变化,通过严格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临界水平,并建立科学的地籍管理档案,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控制和纠正。

4.对城区发展规划用地实行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建立土地资产核算制度,科学地评价土地的资产价值,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按照会计核算体系,在进行成本、效益核算时,充分考虑旧区改造的社会价值,除将土地占用成本计入土地资产成本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损失,将其计入成本核算,从而得出土地利用的真实效益。

5.通过科学严谨的地籍测量技术实现了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土地再利用与土地权属变更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在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中有效化解社会纠纷,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四 结语

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法律依据,是一套从实际出发,涵盖变更地籍资料、土地利用分类、初始权属、地籍的区域划分、宗地划分等内容的测绘技术,为改造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和权属变更提供了公平合理的法律依据,是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发挥好地籍测量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为土地管理服务、为保障土地权属服务、为国家生产和建设服务、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服务、为城镇房地产交易服务的宗旨,指导棚户区改造的土地权属再分配关系,切实保障改造区域内居民的土地利益和合法权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2)

Abstract: The topographic survey and cadastral measurements both in close contact in many aspects, there are inherent differences, so in actual operation it can not simply to equated, but they can not be separated.Key words: topographic survey; cadastral survey; urba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19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引言

地形图测量在城市建设中主要是以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为主,其中以1:500比例尺地形图占城市测量的主要部分,大比例尺地形图是一项以地表上的地物、地貌作为表示对象,并以规定的点、线、图式符号、文字及数字注记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的技术性工作,测绘工作的目的是客观而又准确地通过所测地形图的三维空间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为经济建设服务。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地籍测量包含着地籍调查和地籍图测绘两方面工作。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的中心环节,它是为了满足土地的权属管理、财政课税、合理利用等的要求而进行的,重点是搜集和查清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类型、用途、数量和质量等地籍信息。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研究、采集、处理和表现土地权属、位置、形状、数量、土地利用现状等地籍要素的定位信息,并以图形形式加以表示的技术性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资料是地籍图,它的主要要素是宗地权属界线,这些界线有的是可见的线状地物,也有的是不可见的点位连线等。地籍测量的地籍图测绘是地籍要素与权属有关的地形要素的集合。它主要是对宗地的地籍界址点、权属界线、土地用途等的定位与定性相结合的测绘工作,在定位测量方面有着较高的精度要求。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籍测量成果、资料的使用功能上,地籍测量成果资料在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城市和农村规划、土地整理和税收部门的重要依据,在土地科学利用方面具有法律性、经济性、社会性和地理性作用。

地形图测量与地籍测量的共同点

地形图测量与地籍测量都涉及到地图的测绘,因而在图形测绘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1、依据的基础理论与地籍测量方法相同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都是依据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使用测量仪器量测角度、距离、高程来确定地面界址点或地物特征点的平面位置。

2、遵循的测图原则相同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都遵循着“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测图、从高级到低级”的作业原则。

3、采用的图幅分幅方法及编号相同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图幅分幅都是采用坐标格网矩形或正方形分幅法。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整10米)数编码,纵坐标在前,横坐标在后,中间短线连接。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不同点

1、测图目的不同

地形图测量是以客观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为目的,主要用于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应用范围较广。地籍测量是以权属管理工作为目的,专门用于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应用范围狭窄。

2、测图要素选择不同

地形图测量要表示的是地面上的所有地物、地貌要素、如地面上的河流、山脉、道路、居民点、地面高低起伏等,比较详尽。而地籍测量的测图要素主要是地籍界址点、界址线、权属关系、地籍号、地类号、土地用途、土地面积等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侧重点。地籍图上反映的地物较少,不要求反映地貌。虽然地籍图上也有一些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但它们是作为地籍要素的一些环境因素而表示的,起定位的衬托作用。

3、图上表示的内容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只强调客观地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应表示出居民地、独立地物、管线、境界、道路、水系及附属、土质及植被等等。除了等高线和特殊地貌,还要求一定量的高程注记点。地籍图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及必要的地形要素,应充分考虑地籍要素,图面要主次分明。地籍要素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及编号、土地编号、房产情况等等。地籍图上所显示的现象往往是地表上看不到或无法直接量测的,因此地籍反映的比较充分。

4、依据《规程》、《图式》不同

地形图测量依据是国家测绘局制定的《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和相应的地形图图式符号。地籍图测绘是以表示地籍调查信息为主要内容和平面图,作业依据是1993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在表现形式上还有专门的地籍图图式。

5、测图程序不同

地形图测绘则不受其限制的约束。地籍图测绘在程序上必须先进行土地权属调查,这就是说,地籍力测绘是以权属调查为先导,以权属调查的结果为基础,未进行权属调查就不能进行地籍测图。

6、测量方法不同

地形图测绘通常用平板仪、测距仪配经纬、全站仪等设备来确定地面的地物、地貌特征点位置。常用方法有: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方向交会法等。而地籍测量一般使用测距仪配合经纬仪或全站仪来测定界址点坐标,具体方法包括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及图解法等。

7、工作量不同

地籍图测绘的核心是宗地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利用现状,它是以反映宗地权属范围的界址点坐标来表达的。在我国城镇地区,图解地籍是满足不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等多用途需要的,所以要采用解析地籍,使界址点和地物点对于邻近地籍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达到厘米级。这样就对地籍图有较高的精度要求,也相应导致了成图作业方法的高要求,故地籍测量较之工程测量中地形图测绘的工作量将成倍增加。

充分发挥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优势

1、利用地形图测量中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地籍图

地籍图必须有众多地物要素作衬托,才能清楚地表现出地籍要素的位置特征。利用现势性好、精度高、相同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像片影像图作底图,并从其图上择取或套绘必要的地物信息,经野外采集界址点坐标、修测与补测,再依据校核后的宗地勘丈数据编绘地籍图,既能保证成图精度,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费用,又能满足土地管理的需要,因此,它在建制镇、村庄地籍测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利用地籍测量资料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3)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提升地籍测量精度的必要性

国家土地资源数据是通过地籍测量获得的数据来实施登记与管理的,这一特性要求所提供的这些数据自身的准确性要高,同时通过测绘所得到的各类土地的位置、面积、大小、权属界址点坐标以及地籍图精确表示,误差应优于规范要求,满足土地管理的不同需求,为决策部门提供正确决策的依据。

地籍测量和一般地形测量有所不同,其主要为土地登记的依据。为解决当前人口持续增长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在土地管理上,尽管国家相继出台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但是从目前我国土地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土地问题仍旧非常的严峻,城市不断扩展、工业开发不断深入及土地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均耕地的面积逐渐减少。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地籍测量主要来源于土地的开发,要想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地籍测量部门以及相关的部门必须要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地籍测量所获得的信息不可有半点虚假成分,若地籍测量精度较低,势必会对该地的开发与使用造成影响。而要想提升地籍测量精度,除了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以外,还应该强化其管控机制,认真实施地籍测量中每步工作,从而提高地籍测量精度。

二、综合管控机制的强化

(一)地籍测量管理的内容以及目的

地籍测量为国土资源管理中一个基础性的工作,通过地籍测量、地籍调查以及土地登记等各项工作,确认土地使用情况以及其产权状况等,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服务。随着现代化的地籍制度建立与完善,应该满足地籍信息、土地调查与评价以及政务管理这三个应用层次的综合目标要求,而这也是管控机制的核心内容。尽管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发展不够平衡,缺乏对地籍测量精度在国土资源管理中重要性的认识,在管控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第二,信息化水平与自动化水平不高,其管控机制的手段以及技术落后;第三,在土地登记上还没有做到全覆盖,其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且法律地位不很高。要提升地籍测量精度就必须要重视和关注这些问题,在地籍管控中,根据其内容来进行划分的话,可分为地籍档案管控、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地籍调查、土地统计以及土地权属调查等。

(二)管控机制各方面的强化

1、前期地籍调查工作

地籍调查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地籍测量精度,其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掌握土地基本情况,并将其反映到地籍调查表与地籍图上,其主要服务于土地的利用规划、土地登记等管理工作.随着地籍测量信息化的发展,为了提升地籍测量精度,做好土地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掌握最新的土地信息。因地籍测量为政府行为,对此,其地籍调查工作也应该由当地政府来组织,成立专门的地籍调查小组,由该小组来进行地籍调查工作与土地登记工作,对于地籍调查以及土地登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处理,使地籍调查质量在管控上得到相应的保障。

在进行这两方面土地调查和土地登记工作时,可利用数字化调查工作来对土地权属、权利人以及界址进行调查,明确该地的界址位置、用途以及界址类型等,结合外业数字化测图以及运用4S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调查的全数字化,或者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实时更新与无线传输信息。土地登记上必须要结合其实际工作情况,在实施管控时,应该制定准确的工作流程和完善的管控制度,让工作人员有章可循,避免其在工作中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2、监理工作必须及时到位

在管控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分工,明确各工作的职责,按照监理合同中的内容,理顺作业队、监理与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监理内部的组织岗位职责与具体分工,保障其能够各司其职和各尽其职。其次,坚持科学化、程序化以及标准化的监理方式,严格按照监理的程序来进行管控,让作业中主要环节与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下,及时掌握作业过程出现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每一项监理工作均有属于自身的定量和定性衡量标准,在进行管控过程中,必须要杜绝出现主动性或者随意性的监理行为。最后,在监理过程中,还应该注重监理作业在各阶段的特性,在地籍测量的时候,着重检查所用仪器的状态,查看其是否正常,仪器的使用与操作是否满足相关的规定要求。在对测量成果进行审查时,应该着重审查其测量的真实性、平差结果等,待其满足规定后才可使用。

3、增强地籍测量智能化水平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当前这种知识经济形势下,其地籍测量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继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水平。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测图软件、计算机技术以及地面测量仪器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即数字化测量,目前这种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在军事工程、测绘生产、城市规划以及土地管理等各部门。而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测量部门应该结合其具体情况来逐步引进相应的智能化测算工具,加大对GPS定位系统等各种智能系统的利用,以此提升地籍测量精度与准确度,增强其管控业务流程的科技含量。

4、加强新闻舆论工作

要想科学发挥落实到位,做好土地管理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的内容以外,在管控过程中,还应该多倾听群众的呼声,由于土地管理工作直接牵涉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在工作时,必须要和用地单位之间的密切沟通,得到人们群众的支持与理解,这样才便于地籍调查与测量工作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想获得人们的支持与理解,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社和广播电台等各种媒体来进行全面地宣传与报道,让人们对实施地籍调查与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这样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就可获较好配合与支持,继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地籍测量精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地籍测量精度,不仅要做好地籍调查工作与监理工作。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当前这些高新科技,构建完善的管控制度,增强管控机制的科学性与实时性。此外,还应借助于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进行管控,这样才可从根本上将地籍测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实现土地管理的现代化,从而便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汉强,鲁皑.基于测量实践的城市地籍图形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讨[J].科技资讯,2012,(19):43-43,45.

[2] 孟兆虎,李月宝.论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101.

[3] 艾克拜尔·依布拉伊.小议地籍测量对土地管理的影响与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0):67-67.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4)

一、引言

测绘是指以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通过测量的手段获取地面现状的位置信息与图形信息,反映相关设施与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及其相关属性,为国土资源管理与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相关依据。地籍测绘是对土地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将地表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面积及其他属性准确绘制在图纸上,为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及各项基础业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国内针对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江长喜(2000)阐述了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充分开发,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运用现代测绘技术手段,提升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的功能和水平;余雷(2012)通过分析地籍测绘的作用,探究地籍测绘的经济作用,阐述地籍测绘的土地开发利用等研究了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结果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

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相互关系是一个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地籍测绘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中国土整治与开发、土地的归属权、土地纠纷与变更等重要环节提供科学、规范、合理的保障。伴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涵盖国土资源调查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地藉信息系统等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而地籍测绘是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材料的精确的科学手段,是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国家资源的宏观管理、国防建设、城乡规划等提供可靠保证的参考依据,同时使地籍测绘工作的前期性、基础性、公益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了地籍测绘技术的发展。综合分析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地籍测绘通过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将地表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属性进行精确的绘制与记录,强化了国土资源管理体系高度的权威性、组织性、纪律性,确保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与利用每一寸土地,为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资料,与此同时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地籍测绘技术的发展,二者逐步形成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的稳步发展。。

三、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分析

地籍测绘技术是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的有效平台,是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与空间辅助决策有效技术手段,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探究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首先,地籍测绘在土地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籍测绘对土地属性的精确测定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为区域地形、土地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分配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为土地的利用监测与动态的遥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工程建设上,地籍测绘规范了土地开发的方案设计的资金预算与工程质量,保证了开发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作用,地籍测绘为我国土地的审批、规划以及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材料,保证了城乡规划的合理开发,强化了土地与建筑物的产权管理;服务于城市的交通道路管理,作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更新,有效地对土地进行了动态的监测。再次,地籍测绘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在解决土地归属权纠纷,地质灾害损失评估,城市环保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区划和地名管理都发挥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功能。地籍测绘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地籍测绘是国家对能源、交通、水利以及通讯等设施进行战略投资的基础,是加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平,促进国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保证。综合研究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地籍测绘技术为我国国防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战略方针的制定、土地合理开发决策的实施、城市、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及国土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与数据保证服务,推进了现代社会国土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

四、总结与建议

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正进入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现代地籍测绘技术能够为我国国家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平台,能够为我国国防建设、城市规划、土地开发与管理以及土地资源的数据分析与决策实施提供理论保证,服务于我国现代化、适时化、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国土资源管理,为促进我国城市、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现代社会实践发展中须完善地籍测绘的相关制度,促使地籍测绘工作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相互融合,保证测绘数据质量的准确度,不断强化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服务功能,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城市、农村空间数据共享,为国土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服务,进一步实现国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余雷. 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2012,(24):27.

[2]安波. 强化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服务功能[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02):70-71.

[3]王玉龙. 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5.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5)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本人在长期的野外工程测量中做了一些探索和总结。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

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具体内容如下:

(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2)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3)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4)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5)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像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二、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由地籍的历史和地籍测量的历史可知,测绘技术一直是地籍技术的基础技术之一,地籍测量技术不但为土地的税收和产权保护提供精确、可靠并能被法律事实接受的数据,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3)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在对完整的地籍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地籍测量成果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或其他相关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

(4)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使土地的利用和权利经常发生变化,而土地管理要求地籍资料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因此须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适时更新,所以地籍测量工作比一般基础测绘工作更具有经常性的一面,且不可能人为地固定更新周期,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变化情况。

(6)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7)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三、地籍测量的数字化及成图

(1)要素

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

(2)方法

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3)精度

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4)应用软件

地籍测量为了后续工作的无缝衔接而均使用各自的测量成图模块。这些测量成图模块均为我国的研发人员自行开发,与国外很多专业成图软件或在国外软件基础上开发的成图系统相比,在功能与实用性上差距很大。如果只是进行地形测量,在所使用软件方面可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成图,或者继续使用原软件,或者将原格式(MapGIS或瑞得图形格式)转为其他成图软件格式。

四、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近些年GPS新技巧的涌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把持点的坐标。特别是利用RTK新技巧,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把持点,仅根据必定数量的基准把持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

地籍测量中利用RTK技巧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地位并能达到请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准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吸收的遮蔽地带,应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6)

1前言

“地籍测量学”主要是通过图、数、表的形式来表示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目前,各个国家对地籍测量系统有着很大的兴趣,而且在这个系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针对《地籍测量学》课程,结合测绘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和优化。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测绘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教学内容的优化与调整

2.1新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

传统地籍测量学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土地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为满足现代地籍测量实务的需要,笔者认为该课程应涵盖以下内容: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数据统计、分析;房产调查与测量。

2.2新的土地调查规程对地籍测量学教学内容的影响

新的地籍测量学虽然也包括土地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但与传统的地籍测量学在具体内容上有诸多不同之处:①目前的土地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要遵行新的法律法规和新的技术规程;②传统的土地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但就目前土地调查实践而言,这种内容上的划分已不符合土地调查的实际情况。

2.3现代测绘技术发展对地籍测量学教学内容的影响

传统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碎部测量、地籍图测制和面积量算等内容,现代地籍测量技术在内容上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与地籍测量相关的现代测绘技术主要包括GPS技术、全站仪测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GPS技术用于控制测量已成为当今主流,GPSRTK技术可用于低等级的地籍控制测量和界址测量;全站仪技术广泛应用于当今的地籍界址测量,亦可采用“一步测量法”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和界址测量;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新的GPS/PDA技术在土地调查中已有一定应用。

2.4数据管理对地籍测量学教学内容的影响

现代地籍测量数据的处理已发展到自动化,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已成为发展趋势,地籍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规程》规定,土地调查后期要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笔者认为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设计、外业成果的入库,这些内容和以前的课程有明显不同,应该在课程教学中给予重视。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设计依据主要有国家相关部门的最新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部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等。这些标准、规范和方案的主要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例如,数据入库前要检查采集数据的质量,合格数据方可入库;数据检查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几何精度和拓扑检查、属性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图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接边精度和完整性检查等。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土地调查的实际情况,给予全面的讲授。

3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3.1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地籍测量课程具有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大量的描述性内容,加上新的测绘技术的应用,在有限的理论课中,应充分整合地籍测量的系统理论体系,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对理论性、叙述性、学科间的交叉比较等内容,如概念、现代地籍测量技术的GPS定位原理、地籍图和地形图的差异,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并进行推理,分析和计算的内容,如总面积计算和分配,土地面积的测量和调整,土方量计算方法等,可以用来解释主要的写作教学方法。将多媒体与板书有机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教师教授与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只有利用教学手段才能取得进步,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开设课程前,以地籍测量的形式提出的问题和就业方向和总结,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和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方式将使教学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3.3理论教学与地籍测量实务相结合

地籍测量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技术行为,其结果在被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该课程必须纳入最新的土地、财产等法律法规,并纳入最新的地籍测量技术规范。除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应根据地籍测量和实践的特点,掌握地籍测量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我们要转变实习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习中,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引导学生对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4结语

地籍测量学是一门现势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要想把这门课上好,老师除了要具备综合的测量知识,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我们独立院校培养出的测量学生才能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7)

Key words: topographic surveying; cadastral survey; authority 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P25一、地籍测量的概念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地籍测量包含着地籍调查和地籍图测绘两方面工作。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的中心环节,它是为了满足土地的权属管理、财政课税、合理利用等的要求而进行的,重点是搜集和查清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类型、用途、数量和质量等地籍信息。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研究、采集、处理和表现土地权属、位置、形状、数量、土地利用现状等地籍要素的定位信息,并以图形形式加以表示的技术性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资料是地籍图,它的主要要素是宗地权属界线,这些界线有的是可见的线状地物,也有的是不可见的点位连线等。地籍测量的地籍图测绘是地籍要素与权属有关的地形要素的集合。它主要是对宗地的地籍界址点、权属界线、土地用途等的定位与定性相结合的测绘工作,在定位测量方面有着较高的精度要求。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籍测量成果、资料的使用功能上,地籍测量成果资料在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城市和农村规划、土地整理和税收部门的重要依据,在土地科学利用方面具有法律性、经济性、社会性和地理性作用。

二、地籍测量内容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具体内容如下:

(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2)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届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3)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4)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5)根据土地强迎、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三、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由地籍的历史和地籍测量的历史可知,测绘技术一直是地籍技术的基础技术之一,地籍测量技术不但为土地的税收和产权保护提供精确、可靠并能被法律事实接受的数据,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3)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在对完整的地籍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地籍测量成果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或其他相关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

(4)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使土地的利用和权利经常发生变化,而土地管理要求地籍资料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因此须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适时更新,所以地籍测量工作比一般基础测绘工作更具有经常性的一面,且不可能人为地固定更新周期,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变化情况。

(6)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7)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四、地籍调查测量的注意事项

1、权属调查注意事项

(1)权属调查

界址调查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和基础工作。做出相应的土地调查研究,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权属纷争,反复的土地测量结果讨论,能尽量使结果正确、严密,防止之后的工作重复进行。所以,调查中充分准备材料,增强对土地来源的了解,这样,减少麻烦和纠纷。

(2)调查底图的准备

每块土地进行权属划分之前,必须对土地的预编宗地号码 界地址点号进行记录,防止调查的重复和遗漏。界地址点的编号要依次,缺少号码的依次递补。内界地址点要1号开始编号,从上到下,从左至右。

2、地籍测量注意事项

精细的测绘工作能够提高精确度,但是,没有100%的精确度,过度追求精度只会增加测绘的费用。工程项目不同,特点也不同。所以,测绘工作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总体原则是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花少钱能够得到最大的精准度,这是最理想的情况。(1)一定要选用合理的比例尺。变化比较大的地区和平坦宽阔的地区所用的比例尺肯定是不一样的。(2)合理布设高程网点。土地平坦的地区以及地形复杂的土地施测网点也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尺。(3)测量关键点很必要。(4)绘图时要明确标注清楚图上元素代表什么,居民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沟渠、水电建设用地等,房屋面积、房屋年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以及房屋容积率、园地,特别是坟地的数量等,都需要在成果图中表示出来。为了方便地控制标石的施工,测区一定要有足够多的标石。(5)测量过程中不要单一的人工作业, 要多利用先进的软件工具,帮助测量和统计,加快工作效率。

变更调查是地籍测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注意一些材料的准备,例如(1)土地变更、登记等相关证书;(2)地籍图;(3)地籍调查表等。关于土地权属问题,要注意宗地所有权的更替, 宗地面积及界址点等的变化。例如合并前后界址点会有变化,宗地的合并与分割要统一。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8)

中图分类号: E99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广泛采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计算机辅助作用,基本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测量工作,有效的实现了对地籍数据的收集、处理和管理,对地籍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地籍测量的含义

1.1、地基

地籍是以国家监管与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及利用现状等信息的集合,通常以表册、数据和图形来表示。按发展阶段来说,地籍可分为产权地籍、税收地籍、多用途地籍,产权地籍是指为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利而建立的地籍,主要记载土地权利人的姓名、宗地界址、面积、位置及土地权利内容与来源等,税收地籍是指以课税为目的而建立的地籍,主要记载纳税人的地址、姓名、宗地面积及确定税率所需的土地等级,多用途地籍是指以土地产权登记、科学管理、课税、利用及保护土地等木耳建立的地籍,记载了宗地的全部属性。

1.2、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指在遵守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采用行政与法律手段及科学的方法对土地及土地附着物的权属、数量、位置、质量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获取并表达地基信息的工作,是土地管理、税收与城乡规划、房产管理、国土整治与开发等工作的资料基础。地籍调查的程序通常是:准备工作地籍测量资料整理建立档案检查验收。

1.3、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表达地基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确认权属界址及利用现状的手段,也是建立地籍档案的基础,其基本内容为测量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界线、位置、面积及类型等。地籍类型的测量,应遵循。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等需求的原则,出为土地税收与管理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为不动产的面积、位置、质量、权属等提供数字或几何资料,并建立在统一的坐标系内,此即地理信息功能;②为不动产的租赁与利用现状提供资料,经法律程序办法证件号,地籍测量成果即具备法律效力,此即法律;③为不动产的分等定级、评价、征税及有偿转让提供资料,此为经济性或税收功能;④为区域规划、环境保护、古迹保护、城镇建设、旅游开发、国土整治等提供基础资料,此为社会。

2、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地籍测量主要内容是:(1)地籍控制测量。使用必要的测量仪器,比如校正仪器,测量记录计算本、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胶带等物品;(2)界限测量。就是测定对土地界限的界址标识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为幅地籍图、房地产图等,高效快速地测绘,最好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标记出控制点;(4)地籍面积的测量和精确计算。要对特定地籍范围内的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准确的测量,测量后,要纳入到专门的材料库进行保管和记录;(5)监测土地的使用信息,对变更的地籍进行测量;(6)相关人员要根据土地的使用功能去严密的测量。

2.1、地籍测量要有调查计划

开展地籍测量对于城市土地规划具有重要作用。地籍测量项目一定要有调查计划。首先,调查计划里要准确严密的列出地籍测量中必须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土地规范,调查计划里要写清地籍测量的需求和达到的标准、测量的范围、项目进行的时间、步骤和方法、人员岗位职责、人员素质要求等。同时,要制定进度计划和质量计划,保证地籍测量的进度和质量。

2.2、资料收集与分析

地籍测量前要对土地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分析、保存和记录,对必要的信息要做对比和计算分析。需要收集和分析的资料有:(1)国家和政府机关以及相关的地方土地部门下发的关于土地管理的官方文件和信函,特别是行政区的代表代码,还有一些测量的技术方面的规程、规范、细则和图式等;(2)测量结果图表,控制网络图和总结报告等已经存在的测量和控制结果性文件等;(3)航拍图像和资料以及大比例尺度的地籍信息;(4)已经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取得相关证件的地籍档案材料和相关申报材料等;(5)土地征用文件资料,包括土地转让、土地出卖、土地处置、土地划拨等;(6)普查资料,包括居住房屋普查和工业用地普查资料;(7)标准地名资料;(8)土地等级评估资料;(9)城市建设部门的规划资料和图片资料等。

3、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是保证土地整理质量的关键步骤。地籍测量又囊括了地籍调查和专业的测量技术,例如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准确测出从控制到碎部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范围、权属、面积和地理环境,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方便土地整理。土地权属调查是基础,面积计算和绘制地籍图是重要步骤,是为土地登记做出的重要工作。它是土地整理的技术基础。按照土地的质量和级别进行分类,分别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地籍测量的方法对于测量结果有保障作用:按设备和测量方法的不同,有普通,航测和综合地籍测量方法。

4、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建议

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

4.1、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组织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各地都有专业的测量队伍,对于这些测量队伍,各地区要统一进行组织,统筹安排,充分的调动各队伍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分工协作。各地区可以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从而在有大的测量任务时,大家可以进行联合作战的方式完成测量工作。

4.2、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

目前的地籍测量工作,存在着传统方法和新技术并存的情况,对于测量手段的选择也存在着不一性,但对其成果和成品的质量则要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绘技术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要,应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的高效合理流动,这也是测绘行业发展的必须趋势。

4.3、宗地边长必须实量

宗地草图上的界址边长或相关距离在外业调查期间必须实量+该数据是检核地籍图成图精度的重要依据,外业测量时必须严肃认真,在内业地籍图形成后,可依据宗地草图上的实量数据与计算机内的反算边长进行核对,检查地籍调查成果成图精度,由于实量边长均由检定后的钢尺丈量,而且量测的边长均为易量。

4.4、做好地籍测量成果的验收

地籍测量成果可分为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两个部分,其中权属调查既有法律效应又存在一定的政策性,需要测量单位对实际核查的结果出具相关证明,而地籍测量不仅包括技术问题,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对测量成果进行验收,并对地籍调查表进行填写,权属资料进行确认,协调好技术与政策的结合性问题,如果仅注意一个环节往往造成相关成果间的数据"资料矛盾,使成果难以应用。

结束语

随着现代地质学的迅速发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我们应深刻的认识到地籍测量的内容及重要作用,按照国家及地方规范来开展工作,为城市发展、地区规划贡献充足的地籍知识与力量。我们还应不断提高自身作业水平,完善作业方法,在实事求是、自检互检、互相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胡仁辉.关于地籍测量内容及作用的具体分析[J].民营科技,2014,01:16.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地籍测量技术的革新,我国的地籍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由于我国土地种类的多样性对地籍测量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得地籍测量工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地进步和努力的工作。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

1.1地籍的含义。

地籍的核心是国家监管以及土地的权属,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及利用现状等信息的集合,通常以表册、数据和图形来表示。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地籍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地籍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地籍可以分为税收地籍、多用途地籍以及产权地籍。所谓的产权地籍是为了有效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产权地籍中将土地权利人的姓名、土地面积、宗地界址、土地所在地、以及土地权利的内容及其来源等内容详细的记录在了产权地籍中。根据地籍的特点及任务,可以将地籍分为日常地籍和初始地籍;根据地籍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农村地籍和城市地籍。

1.2地籍调查。

顾名思义,地籍调查是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采取正确合法的手段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对土地以及土地附着物的数量、质量、权属、位置以及利用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进而为我国的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国土整治、国土开发、房产管理等工作提供具体的信息。通常情况下,地籍调查工作首先应进行准备工作,之后进行测量工作,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归档,最后进行检查验收工作。

二、地籍测量的内容

2.1地籍测量的内容

(1)地籍控制测量

测制地籍图需要地籍控制测量的结果作为基础,因此在进行地籍测绘的前期,应做好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地籍控制测量的范围是地籍区一级地籍子区,测量的基础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等级点,测量过程也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比如说:三角测量、导线测量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地籍测量方式进行进本控制点的测定以及图根控制点的测量工作。地籍测量过程中通常会用到测量记录计算本、绘图铅笔、校正仪器、交代、三棱尺、半圆仪等测量仪器。绘制地籍图需要地籍控制测量作为数学基础,并应本着 “精心设计、严密布网、从高到低、严密实施”的原则进行测量工作。基本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时地籍测量控制的两大组成部分,常用的方法有:三角网法、导线网法、线性锁法以及导线法等多种控制方法。

(2)界线测量。

顾名思义,界限测量指的是测定对土地接线的界址标识坐标。实际测量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图析、图解的方法进行界址点的测量工作。也可以采用在野外直接采集角度和距离,之后计算界址点的坐标,这是常用的现代的地籍测量解析法。实际测量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比如说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系法等。

(3)地籍图测绘。

在进行地籍图的测绘工作时,首先应按照测区的位置在图板上标好控制点。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不同的测绘仪器应选择合适的成图方式。

目前常用的地籍图测绘方式有白纸成图法、计算机成图法以及编绘成图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成图法逐步替代白纸成图法以及编绘成图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地籍面积的测量与精确计算。

地籍面积的测量与精确计算工作首先应对特定地籍范围内的宗地和地块面积进行精确地测量,并要求保存和记录测量结果。除此之外,哈要求及时进行土地信息的实用性检测一遍对变更的地籍测量结果进行变更。

三、地籍测量的作用

3.1地籍测量的必要性

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的地形测量,其测量的结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较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使得人均占有面积较小,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土地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地籍测量工作所担负的责任更加艰巨,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不断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3.2地籍测量的重要作用。

地籍测量工作是土地整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需要专业的测量技术人员来进行地籍测量以及调查工作。这就要求测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求考核通过。以期得到更加准确的土地的属性、范围、大小、面积、位置等信息,并及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应的部门。地籍测量的基础性工作是进行土地权属的调查,测量的关键步骤是进行面积计算以及地籍图的绘制,同时这也是进行土地登记的基础性工作以及实现土地整理的技术保障。地籍测量工作应本着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进行。有效保证土地开发的统一性、整体性以及规模性是进行土地测量工作的目的。同时土地测量工作是保证土地界限规范统一,土地界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土地权属划分等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结束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处理。这就要求地籍测量工作着不断深化对地籍测量工作内容的掌握,并深刻认识到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性。为了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乡规划问题以及其他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我们应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测量手段,致力于更高水平的地籍测量工作。

参考文献

[1]严海英.利用 IKONOS 卫星影像测制新疆边境1:10000 比例尺地形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02).

[2]郭敏,金蕾,韦四江.基于 GPS-CORS 高精度数据处理策略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02).

[3]吴孟坤,丁逸.静动态 GPS 及 CORS 等不同地籍控制测量技术方法应用区域实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10)

一、GIS技术在地籍调查应用的必要性

目前,ARCGIS、MAPGIS、SuperMap等软件在教育、国土、环境等领域广泛使用。GIS技术具有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的编辑与更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数据显示与输出、数据库建立与更新等。目前GIS技术与RS、GPS技术的结合,从单一、二维、封闭向开放、网络、多维的方向发展,在勘测、测量、规划、国土、环境、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量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为了能够及时反映城市发展动态和土地利用变更信息,为城市管理、决策及分析提供快速、准确、直观的实时信息,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逐渐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采用便捷、高效、现代的GIS技术在移动、信息可视化、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系统支撑实现人机交互的信息系统,为实时的观测、土地变更、土地地籍管理信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GIS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1)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地籍调查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信息进行的技术性调查。面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的比例尺、不同格式等的数据转化、数据处理等,以便更好的显示、存储、更新各种相关数据。土地及附着物的空间属性、地理属性信息的录入、更新、编辑、查询、输出等均需要GIS技术提供强大的存储空间,尤其是GIS技术中的数据库技术显示了强大的技术支撑。(2)动态监测土地变化信息。根据实际需要对土地信息数据进行逻辑性或空间、时间性的分类和分层,详细表示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记录,进行跟踪和预测,展示地籍信息的动态变化过程,为政府决策以及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制定管理政策和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遥感是全天候的对地观测技术,其具有快速、多时相、覆盖广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地信息监测、土地信息更新等各个方面。遥感技术进行航空像片与卫星影像的融合产生复合多源遥感影像,GIS技术对其提取、分析土地动态变化,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更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共享服务。(3)三维地籍信息可视化应用。三维GIS技术是当前GIS平台结合计算机发展的一个成熟的技术,三维GIS的研究对象是三维空间,能对与三维对象相关的信息进行建模、表示、管理、操作、分析和决策。GIS技术中面向对象技术平台对数据结构、数据属性、数据可视化等进行信息转换,进而实现地籍信息三维空间的可视化显示。当前“数字城市”的建设为地籍信息的可视化及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三维GIS所处理的对象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不只是意味着数据量的增大,更重要的是会导致很多不同的对象类型和空间关系。因此,三维地籍GIS可视化研究,不仅是对二维信息的修正和更改,更是对二维信息的完善。(4)WebGIS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虚拟现实是目前GIS技术研究领域的另一重要方向。虚拟现实是对人类真实世界某一部分或某一过程的逼真模拟,给人提供视觉、听觉、触觉、力觉、嗅觉等全方位的信息,令人完全置身于虚拟世界中,感受与现实系统一致性或接近性,从而让人产生一种逼真感。WebGIS是作为多用户、高平台技术正在被各部门研究和开发利用。WebGIS的研究和应用使得各政府部门及企业之间不同格式的数据实现共享,有利于We

bGIS及分布式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使GIS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实现最大化。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地籍权属关系变化等许多内容,借助GIS技术可以高效、高质量地数据的集成。

三、总结

地籍调查是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国土、土地和勘探的基础。为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GIS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和一项专门技术,为地籍测量、地籍信息更新等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和“数字城市”、“数字地球”的发展,GIS技术对地籍调查中的数据处理、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袁国辉,杨堂堂.基于GIS的城镇地籍和土地利用设计方案[J].测绘通报.2002(8)

[2]潘宝玉,范存国,武士耀.多维时态GIS在城镇地籍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地矿测绘.2005,21(1)

[3]张东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8)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篇(11)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地籍调查不仅对土地权属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国土整治,搞好土地税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明确地籍调查的任务,了解地籍调查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1地籍调查的基本程序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2个方面。权属调查是基础而地籍测量是手段。其中土地权属调查又分为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点认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等3项工作,即通过对土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界线的调查,在现场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绘制宗地草图,调查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地籍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1.1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建立领导机构、组织专业队伍、建立工作责任制;

(2)收集资料:收集测区已有测绘成果资料和地籍登记、发证资料,编写作业技术设计书;

(3)确定调查范围:根据测区范围、测区地形和行政区域,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划分街坊,预编地籍号;

(4)技术设计:地籍控制网布设,选点、埋石、观测、计算、成果资料整理等;

(5)表册,仪器,工具的准备;

(6)人员培训,试点。组织地及人员学习有关地籍调查的政策法规,技术规程等;

(7)宣传教育。地籍调查需要用地单位的密切配合,因此调查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宣传。

1.2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内容,在进行权属调查前,应准备好调查底图和调查表,通知有关的土地权利人按时到现场指界。然后逐宗地进行实地调查,现场对申请书申报内容进行审核,确定界址位置,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

1.3地籍测量

在宗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将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点、地类界限及其他地籍要素测绘成图,并准确确定其位置和面积。

1.4资料整理

所有在调查过程中形成的资料,首先就他们之间的一致性进行核实检查,然后按宗地进行归宗,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加以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字总结。

1.5检查验收

为保证地籍资料正确,必须全面检查地籍测量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资料,保证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并对其进行评定。

2地籍测量方法

(1)控制测量法:在一般的地籍测量工作中,大多数地籍控制测量是通过根据不同土地的精度要求而进行的。在整个地籍测量的控制工作中,地籍测量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地籍测量工作的原则与要求,进行科学的选点、埋石以及野外观察。在控制测量中,地籍测量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适当根据 GPS 定位系统进行勘测,来不断提升地籍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度。

(2)界址点坐标法:该方法主要是在地籍勘测过程中,在界址点和土地的测定点之间,加设控制网加密一、二级导线,然后在根据当前高科学技术 GPS 定位系统的优势与特点,来实现地籍测量。界址点坐标地籍测量法不仅具备更强的测量准确性,还具备较强的工作效率。

(3)碎部测量法:在地籍测量的土地的检测点a处上架社测量仪器,并对监测点a与下个检测点b进行系统的定向连线,以此类推,最终实现全面性土地调研的方法。

(4)白纸成图法:利用数学专业中的图解成图法,在测量地点采用经纬仪、太平板仪以及小平板仪互相配合的测量方式,然后将土地的最初模型成图在白纸上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测量方法中所使用的平板仪不能够精确的为测量人员提供野外实测坐标,因此该方法所得到的测量数据只能事单单的图解一些常数而已。其伴随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5)摄影测量法:利用蝗安航测量摄像片与测制底图的方法来不断实现土地勘测中的界址点坐标。尤其是在界址点坐标过多与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测量方式,进行界址点坐标的勘测工作,不仅节约了勘测经济成本,还增加了勘测的精准度。

3数字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现阶段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地籍调查中的运用比较普遍。数字测图技术在围绕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运用全站仪来进行数字地籍测量,为建立地籍管理债急系统提供数据基础。数字测绘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较,成果更多样化,技术含量和运用水平更高成果更容易维护。因此在地籍调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