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4 16:29:04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 P333.2 文献标识码: A

1 基本概况

广饶县南北长46.2公里,东西宽60.1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137.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76万亩。县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底,地面高程在29.0—1.6米之间。水系分布以小清河分洪堤为界,以南为小清河流域,支流多以南北向汇入小清河后入海,流域内地势比降大,受山洪暴雨影响,汇流急,易积涝成灾,农田灌溉南部以井灌为主,北部以引河灌溉为主;以北为支脉河流域,支流多以东西向交汇入支脉河后入海,流域内地势平缓低洼,地下水位高,受海潮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农田灌溉以引黄、引河为主。

广饶县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集中、气温湿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降、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2.6℃,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23.3℃.多年平均风速2.9m/s,实测最大风速28m/s。多年平均降雨量562.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96.56mm。降雨与蒸发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旱、涝、汛、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是制约工农业及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多年来,广饶县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兴修水利,狠抓抗御自然灾害的基础工程建设和防范措施的完善,修建、疏浚、治理了以12条主要排水河道,2座平原水库(中型),10座拦蓄滞洪闸坝和3条防潮堤为骨干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农田防洪除涝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完善,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2 历年洪涝灾害状况

据记载,建国前广饶县洪涝灾害主要来自于黄河和山洪,1856—1937年间,黄河决口25年次,有8次流入广饶县;淄诃大的山洪广饶县成灾4次,其余11次主要是境外客水流入所致。解放后,1964年小清河、支脉河、淄诃、阳河流域暴雨成灾,境外客水下泄,内涝成灾,河水无不漫溢,全县5.67万公顷土地受灾,损失严重。1996年支脉河、小清河流域普降大暴雨,支脉河倒灌漫溢,花官、陈官、丁庄三乡镇1.7万公顷农田受灾,27个村2.6万人被水围困,倒塌房屋4000余间,损失严重。

广饶县涝灾约5—6年一遇,以夏涝、夏秋连涝较多较重,春涝较少。有记载的43年次大涝中,夏涝较重的年份有1961、1962、1964、1974、1978年,其中1964年为历史罕见。年内春雨不断、夏雨暴猛、秋雨连绵;09年5月10日大到暴雨,历史同期罕见,花官、陈官、丁庄三乡镇农田积涝面积达11.7万亩,损失较为严重。

3 洪涝灾害的成因

由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变化气候影响和地理位置、地势条件等因素影响,广饶县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境外客流、河道漫溢决口、海水倒灌、暴雨急聚所引起决定了广饶县洪涝灾害以夏季发生多见,秋季极端性突发灾害时有发生。[1]南部的大王、李鹊、广饶街道、稻庄、乐安街道等乡镇(街道),多以山洪、暴雨连续降雨积聚下泄,防御不利而成灾;北部的花官、陈官、丁庄及东部的大码头等乡镇地势低洼多以境外洪水下泄、漫溢倒灌,暴雨连续性积聚,受海潮顶托影响,洪涝、渍涝、风暴潮倒灌,强排能力低所形成。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洪除涝工程标准低。广饶县现有主要防洪除涝工程多是六、七十年代所建,设计建设防洪除涝标准多是三至五年一遇,仅有小清河、支脉河、淄河中上游段、预备河、武家大沟等干流河道按二十年一遇防洪,五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了疏浚治理,但仍存在建筑物不配套,堤防不达标,下游河道未治理的问题,现状只能防御一般洪水,难以适应抗御极端性洪水灾害的发生。

(二)防洪除涝工程老化失修,淤积严重,阻水障碍多。由于受资金投入等方面原因制约、工程设施维修养护不及时,老化、退化,淤积严重,特别是支脉河马楼闸以下,淄诃大营村以下,及跨县区以上的河道边界河段淤积阻水问题极为严重。近年来,南部季节性河道行洪道内植树、占用公路边沟,建房经营的问题给行洪排涝设置了阻水障碍。降雨与蒸发年际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旱、涝、汛、潮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是制约工农业及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农田排水体系不配套,强排能力低。近年来农田排水沟渠灌排混用,致使排沟淤积、乱扒乱堵,排水功能降低的速度加快,原有的小沟通大沟,小沟通大河的排水体系难以实施。行洪渡汛期间干流河道要上游洪水下泄,下游受海潮顶托,加上河道淤积阻塞的影响,高水位行洪,支流内涝排不出,河水满溢倒灌,强排措施能力低的问题,是造成农田积涝成灾的主要原因。

(四)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人水争地,围垦造田,水患意识淡化,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社会效益的问题,影响制约着农田防御洪涝灾害的进行。

(五)防洪除涝社会保障化体系薄弱,经营投入单一,设施保护滞后,极端灾害应急反应处置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避险防灾、抢险救助装备有待加强。

5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全面规划,增加投入,综合治理,提升防洪除涝基础设施标准。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财政投入,社会筹集,受益者按比例负担的资金投入方式,本着“先急后缓,分期逐年实施”的办法,逐项综合达标治理,提升防汛除涝基础设施标准,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极端洪涝灾害防御的需要。

(二)理顺完善防洪工程管理维护体制,建立健全维护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养护维修管理队伍和经费渠道,强化工程设施养护维修管理,不断更新、配套,维修老化退化病险工程设施,切实解决好河道淤积、填堵和清障问题,确保行洪排涝畅通。

(三)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以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为主,重点抓好水网绿化,植树造林。以小流域为单位,实行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提高土壤和植被的含水和保水能力。[2]根据广饶县地形的具体特点,选择植被差的降雨量大地方进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四)调整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构建避洪、耐涝复合高效生态系统。依托资源优势,从防灾、抗灾、减灾增收和不损坏生态功能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生态工程原理与水边湿地景观结构,把地理学研究空间关系与生态学研究结构功能所用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适应型景观生态设计,分别建立适应浅水水体和渍害田的多种复合高效生态工程模式,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3]

(五)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对小流域进行田、林、路、水综合配套治理,切实解决灌排沟渠混用、乱扒乱堵,工程设施功能降低、报废快的问题。在北部主要排水河道两岸,重点支流入口和低洼地域增设强排泵站,提高应急强排能力,切实解决农田积涝成灾问题。

(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维护管理、保护防洪除涝工程设施,落实“三预”(预防、预警、干预)措施,推广抗涝作物品种,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水患意识,促进防洪除涝设施安全运行和团结抗灾,维护大局,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2)

河池地区位于广西西北部,属云贵高原南缘,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岩溶发育,洼地密布,素称“千山万弄”。全地区地形概貌是:9分山、7厘地、3厘水面和村庄,居住着壮、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个少数民族,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境内有红水河和龙江两大流域,属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mm,每年到汛期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气候异常,生态失衡、人口剧增,洪涝灾害更有频发密现之势。特别是大石山区,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群众喜获温饱,却因一场洪涝灾害,温而复寒,饱而复饥,出现返贫。因此,对河池山区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其防御对策,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山区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历史重大洪涝灾害概况

据地方史料,1750年、1935年、1945年河池地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水。解放后几乎年年有水灾,特别是1970年、1983年、1987年、1991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发生了重大洪涝灾害。

1970年7月14日金城江龙江洪峰流量4550m3/s,洪水位为192.57m,达40年一遇洪水,造成街道进水1.5米深,112个单位受淹,城区直接经济损失达662万元。

1983年6月23日金城江发生建国以来第二次大洪水,洪水位为191.41m,受淹单位87个,经济损失达480万元。

1987年6月14日金城江城北二医院一带内涝,一片,受涝面积360公顷,损失100多万元。同日,东兰县城曲江洪峰流量417m3/s,达40年一遇洪水,街道一片,水深达1.5m,商店、民房、学校、单位被淹,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

1991年6月中旬刁江发生大洪水,日雨量达300mm,马陇水文站出现1946年以来最大洪水,洪水位为21.06m,永乐电站受淹,倒塌房屋1393间,农作物受淹面积226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50万元。同年6~7月,东兰三石至纳合一带,一片,内涝耕地面积达468公顷,受淹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淹设房屋416间,倒塌房屋22间。

1994年“6.13”特大洪水,龙江三岔水文站水位达111.3m,为建国以来最大洪水;都安县加贵乡金满村3000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三天三夜;罗城县双寨11个队3天时间,整个低洼地带滞洪库容就达5470万m3,水淹深达12m,一片,造成严重的外洪内涝,受淹面积765公顷,受灾农户938户,倒塌房屋3876间,4633人无家可归,受灾作物522公顷,减产粮食4000多吨,直接经济损失3724万元。整个地区因“6.13”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1.26亿元。

1996年“7.18”大洪水,罗城县融江河水位比1994年“6.13”洪水高7m,全地区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3.32万公顷,减产粮食14.79万吨,倒塌房屋5.13万间,214个工矿企业停业,铁路中断38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44亿元。

1998年6、7月份河池西部发生内涝,大化县的六也至流水片被洪水浸泡两个多月,内涝面积615公顷,淹没房屋1250间,倒塌房屋45间,直接经济损失700万元,损失粮食3600吨。

2000年6月11日宜州龙江出现131.14m洪峰水位,超出警戒水位4.14m,为建国以来最高水位,相当于三十五年一遇洪水,街道进水1米多,50多个单位受淹。同年都安县还发生了3起山体滑坡,造成16人死亡,17人受伤。

3 洪涝灾害的特点

3.1 季节性强

由于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4~8月份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8%左右,一般在夏季发生洪涝,多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发生重大洪涝。

3.2 突发性强

由于山区地形特殊,山高坡陡,溪河狭窄,一旦暴雨,在很短时间内就形成洪峰,造成洪涝灾害。

3.3 局部性洪涝为主

根据1958年至2001年现有的气象和洪涝资料分析研究, 1~3个县同时发生洪涝的占总数81.9%,4~5个县同时发生洪涝的占总数9.6%,全地区性洪涝灾害占8.5%。所以,河池地区的洪涝灾害是以局部性洪涝为主。

3.4频发率高

河池山区的洪涝一般产生于大暴雨,日降雨量超过100mm或连续3天降雨量超过200mm,就可能引起洪涝灾害。据资料统计,1958~2001年共发生洪涝灾害157次,频率为365%。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平均每年发生4.5次大的暴雨灾害。

3.5内涝时间长、淹没深

据调查,东兰县的纳合、板坡、板华,巴马县的合康,凤山县的中亭、大化的六也、贡川、共和,罗城的双寨、下里等耕地面积达一万亩以上的连片弄场,淹没时间多数达半个月以上,长者达3~4个月,淹没深度达2~10米。此外,还有成千上万个小弄场属半淹没~全淹没类型。

3.6山洪诱发山地灾害

由于河池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遇暴雨,不仅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成灾,而且伴有山体滑坡、泥石流、岩石崩塌等山地灾害,形成多种灾害形式交织在一起。

3.7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恢复难度大

由于山洪、内涝、滑坡、泥石流一同泛滥,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极度毁坏,农田被毁,粮食无收,损失巨大。而山区财政困难,灾后政府只能拿出钱来安排灾民的吃、穿、住问题,水毁修复难度大。

4 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4.1 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

河池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湿度大,具有明显的山地小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mm。由于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一是降水量在年际间分配很不均匀,丰水年降雨量均值达1994.5mm,枯水年降雨量均值为1102.7mm,年变幅为891.8mm,丰枯年降雨量悬殊,年际变化大。二是降雨在季节上分配不均匀,降雨量多集中在汛期,一般4~8月份降雨量平均值为1020~1350mm,占全年降雨量的75~80%,年内变化大。三是降雨量在区域上分布不均,差异大。凤山县城至巴马甲篆一带、都安大兴至东兰武篆一带、南丹车河至河池拔贡一带、罗城龙岸至长安一带是四个暴雨中心点,年降雨量高达2200~2600mm。

4.2 地质条件差、地貌复杂

河池地区石山区占59%,土山区占30.7%,山高坡陡,沟壑密度大,地形地貌复杂。一是大石山区峰丛、峰林、谷地交错分布,漏斗、落水洞相当发育,地下管网立体交错,溶洞、地下管道易堵塞,造成排泄不畅,引起内涝。特别是在红水河上修建了大化、岩滩两座大水库后,引起地下水位升高,大化、岩滩水库分别使原来地下管道水位升高约37m和42m,减少了地下水再储空间,使原来无压流的地下岩溶管道变为有压流或由压力小变为压力大,使地下水力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排泄能力降低,造成岩溶低洼地、谷地在洪水季节发生浸没性内涝。据调查只要有一场降雨达100mm以上的暴雨,就会引起半个月之久的内涝。二是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地表支离破碎,岩石,植被覆盖极差,长期侵蚀,岩性软弱,重力下移,易引起岩崩、滑坡、泥石流灾害。

4.3 生态环境失衡,水土流失严重

山区人均耕地少,粮食产量低,人们不断开发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全地区2001年水土流失面积达6760.53平方公里,从而加剧了山洪、内涝、泥石流、滑坡灾害。一是森林被乱砍乱伐,矿山、石材开采不规范,陡坡垦植严重。二是人与水争地,挤占河道。三是河道设障增多,造成阻塞壅水,加剧灾情。

4.4 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调蓄能力差

河池地区的防洪工程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一是水土保持防治跟不上,涵养水源能力差。二是沟道防护工程体系不完善,河道下游缺少堤防保护,拦截、调蓄能力差。三是水库工程病险多,调蓄能力低。全地区202座,存在安全隐患25座,占12.4%,水库共有总库容4.04亿m3,防洪库容1.01亿m3,调节能力差,并且水库分布东部多,西部少,拦蓄能力存在不平衡。四是全地区11个县市没有一个城区设防,防洪标准低,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弱。

4.5 防洪意识淡薄,自救能力差

一是对灾害缺乏足够的重视。二是对山洪、内涝、泥石流防御措施不力。三是城镇、乡村规划缺乏防洪工程设施。

5 防洪减灾对策

河池地区的防洪保安工作坚持“以防为主,全力抢险,蓄泄结合,保安全,多蓄水”的指导方针,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对策。

5.1切实增强水患意识,牢固树立长期防灾减灾的思想

治水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活动之一,经济越发展,越要防治水患。山区的水患主要体现在水多或水少,防汛抗旱关键靠防范。因此,对洪涝灾害要确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念,做好“常备不懈,以防万一”的准备,坚定“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决心,不能存在半点侥幸心理,要采取超前性措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建立健全防汛机构,进一步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分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值班工作制度。

5.2工程防洪措施

5.2.1加快水土保持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根据山区特点, 水土保持治理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辅以能源措施和行政措施。生物措施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工程措施是以小流域为单位,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兴建谷坊、塘坝、地头水柜等拦沙蓄水工程,实施坡改梯地建设,搞砌墙保土,提高土壤和植被的含水保水能力。能源和行政措施是以电代柴、以沼气代柴,严禁垦荒种植和滥伐林木,加强森林保护。具体抓好东兰县九曲河小流域治理、环江县龙岩野马河小流域治理、红水河河池上游段区域水土保持治理、红水河河池下游段区域水土保持治理4个项目建设,投资609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km2;抓好全地区85万亩250以上坡耕地还林还草工作。

5.2.2加快重点防洪排涝工程的治理

兴建防洪排涝工程是山区防洪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项维系党心、民心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为此,地委、行署领导非常重视,列入议事日程,水电局也实地调查,编制了规划。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和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旱作物2日排完,水稻3日排完的排涝标准,对沿江河两岸的防洪排涝工程兴建以防洪堤为主,辅以抽排结合的工程措施;对山区内涝的排涝工程以兴建排洪渠为主,辅以打隧洞的工程措施。全地区11个县市需修建防洪排涝532处,其中,保护1000人或1000亩耕地以上的重点工程有83处,投资约3.1亿元。

5.2.3加强重点城镇的防洪建设

河池地区城区防洪任务比较重的有河池、宜州、环江、都安、凤山、东兰、巴马、大化、天峨等县市。其中,河池、宜州两市城区按50年一遇设防,其它县城区按20年一遇设防。9个县市的防洪规划投资达5.2亿元。因此,每年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尽快完善城区防洪体系,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5.2.4 加大水库除险加固的力度

全地区202座水库,大部分是五、六十年代群众上马兴建,属三边工程,质量差,隐患多。经过几十年运行,已老化严重,险病缠身,每年水灾,都发现新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大水库除险加固的力度,发挥水库应有的调蓄作用。

5.2.5 建设一批以防洪为主的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库容大,调洪能力强,防洪减灾效益显著。因此,要加快龙滩水库和南丹塘仙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步伐,尽快上马下考、下桥和宝坛电站,提高下游的防洪能力。

5.2.6 加大山地灾害的防御措施

依法将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划为重点预防保护区,一旦出现危险症状,要果断组织群众转移,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对泥石流防治要采取“稳、拦、排、停、封、造”六个字对策,对滑坡防治要针对滑坡的成因、性质、发展趋势和危害“对症下药”,采取“避、排、减、挡、填、护”六个字对策。

5.3 非工程防洪措施

5.3.1 加快河池水利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

水利信息系统是一项采用现代化信息采集设备、通信工具、计算机网络和决策支持手段,及时掌握水的有关信息,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水旱灾害损失和水土流失,达到科学调水用水,水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系统工程。因此,要逐步建立水利信息系统体系,为领导防洪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项目内容多,要分期实施,逐年建成江河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县市城区防洪指挥系统、洪涝旱灾采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等。

5.3.2 加强水文气象测报,强化通信联络,确保汛情、汛令及时准确传递

水文气象的预报和测报是防汛的耳目。因此,防汛部门要和水文气象部门建立报汛联络网,及时反馈水情、雨情信息,为领导防汛决策提供依据和保障。通讯工作是防汛的生命线,没有通讯,防汛指挥调度就形同虚设。因此,必须建立各级防汛调度通讯网、水库通讯网,保证汛情、汛令畅通无阻。

5.3.3 加强法制教育,依法治水,依法防洪

目前,河池地区许多河道遭到盲目侵占,在河堤上取土,在河滩上修建房屋,种植高杆作物,向河床倾倒废渣垃圾,特别是南丹和环江一些选矿厂乱排放废水、矿渣,不仅污染了河道,而且很大程度降低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调节洪水的能力,造成不应有的灾害。为此,必须加强《水法》、《防洪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依法治水,依法防洪,加强防洪设施管理,明确划定水域界限,严格禁止侵占,以利防洪、防汛。

5.3.4 加强工程管理和水库科学调度

工程管理不善,往往是造成水库失事,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原因。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加快水利工程体系改革,把工程效益、工程维修和工程安全落到实处。小型水利工程可采取租赁、拍卖或股份制形式由私人管理经营;较大水利工程经营要建立责权利明确的运行机制。同时,汛期要加强水库科学调度运用,病险水库运行方案要确保安全度汛,洪水时要优化调度,错峰削洪,避免或减轻灾害。

5.3.5 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防洪抢险预案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3)

一.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是一个舶来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目的在于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特性的措施称为工程措施(Structure measure),而辅助工程措施发挥功能、协调人与洪水之间关系、缓解洪水灾害影响的措施称为非工程措施(Non-structure measure)。

防洪水库、堤防、分洪道、蓄滞洪区是主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洪水风险区内高出地面的道路(公路、铁路)路基、围墙等线状结构物,其初衷虽不是防洪,但在洪水泛滥时具有明显的改变洪水运动特性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工程措施考虑。

非工程措施侧重于规范人的防洪行为、洪水风险区内的开发行为和减轻或缓解洪水灾害发生后的影响,此外,习惯上,辅助工程措施和上述非工程措施制定、实施和充分发挥效益的有关技术、方法和手段,例如对洪水特性、洪水灾害特性的认识、洪水预报技术、洪水风险图等,通常也被纳入非工程措施的范畴。

非工程措施的提出和日益得到重视的原因是工程措施有其局限性。

二.工程措施的局限性和面临的困境

控制洪水,消除洪水灾害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共同追求,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身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能力充分自信,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以控制洪水、消除洪水灾害为目标的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随后又相继认识到,工程措施难以完全控制洪水,洪水灾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而不可能消除。

我国控制洪水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半个世纪后,与其他国家一样,工程防洪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1、水灾绝对损失仍呈攀升趋势

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以控制洪水为目标的持续不断的防洪工程建设,形成了庞大的防洪工程体系,使河道洪水年均淹没面积减少了70%以上,但水灾损失绝对值仍在上升,其中除了因河道洪水淹没区经济发展、资产增值,导致单位面积损失值增加外,内涝成为水灾损失增长的主要因素。

2、兴建控制性防洪枢纽的坝址告罄

近期黄河小浪底枢纽、珠江飞来峡水库、长江三峡枢纽、嫩江尼尔基枢纽建成后,我国各大江河流域可有效控制干流洪水、保护重要地区的防洪枢纽的坝址已基本用完,大型防洪枢纽的建设将告一段落。

3、防洪水库的建设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虽然在个别大流域的干流及其支流以及中小流域上仍有建设防洪水库的自然条件,但在现阶段,由于其经济、移民、公平性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使得许多水库的兴建变得不可行。

4、堤防建设面临着经济、技术、环境因素的制约

我国现有堤防约26万km,是防洪工程体系中最主要的成分。据分析,目前我国江河洪水年均损失250亿元,若通过提高堤防标准减轻洪水灾害,可行的投入如表1所示。

例如,对长江流域而言,若要加高堤防防御1954年洪水,土石方量约需76亿m3,挖压耕地约10万hm2,迁移百万人口,还要改造上万座各类涵洞、泵站、桥梁,成本将超过1000亿元,减少的年均损失约为12亿元,远低于年均成本(约80亿元)。其他流域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我国江河堤防,尤其是主要堤防,已经较高,多是经数十、数百年不断加培而成的,堤基、堤身皆存在许多缺陷和隐患,在堤内外水头差不大时,经过抢险,通常可以渡汛,但若进一步加高,则在更高的水头下,隐患大量暴露,有可能出现抢不胜抢的情况,安全难以保障,即所谓增加高度而未提高标准。

洪水的泛滥不仅塑造了广大的洪泛平原,而且有补充地下水、维系湿地、保持生物多样化等功能。目前我国主要流域,除松花江外,湿地已消失殆尽,堤防建设是主要原因。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海河流域已提出有控制地引导洪水进入平原地区,回灌地下水,承受一定的淹没损失,以使洪水的资源和生态功能得到实现。

5、蓄滞洪区运用进退两难

我国现有蓄滞洪区97处,总面积约3.5万km2,蓄洪总容量970亿m3,耕地约200万hm2,人口1700万。这些蓄滞洪区大致分两种类型,一是洪水发生时首当其冲、运用频率较高的,如淮河大堤间的行洪区;其二是为防御特大洪水、保护重要地区预留的,如长江的荆江分洪区、洪湖分蓄洪区,黄河的北金堤分洪区等。

对于大堤间的行洪区,当河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将自然漫决或溃决,人为分洪可使其效果较好或损失较少。使调度运用面临困境的是后者,这些蓄滞洪区防洪标准都较高,建成后,许多从未使用或几十年没用,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比普通民垸更快,加之相应的管理措施尚不健全,一旦分洪运用,国家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难以善后(这是1998年采取"严防死守"防汛方式的原因之一);但若舍弃不用,特大洪水的超额水量又难以安排,从而使这类蓄滞洪区处于取舍两难的境地。

三.非工程措施建设的法律依据

1、《水法》

《水法》中与非工程措施建设有关的主要有三条。第十一条授权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地方政府制定流域或区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规划应为专业规划之一。第四十条要求中央防汛指挥机构制定主要江河、县级以上政府制定本区域的防御洪水方案。第四十一条规定"在防洪河道和滞洪区、蓄洪区内,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防洪的要求"。

2、《防洪法》

《防洪法》要求各级政府在洪水灾害发生后和蓄滞洪区运用后做好恢复、救济或补偿工作(第七条);要求防洪规划遵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划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规定蓄滞洪区使用原则(第十一条);要求国土开发利用避开山洪威胁(第十三条);规定禁止围湖造地,对已围垦的要求有计划地退地还湖(第二十三条);要求各级政府按防洪规划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第三十条);要求各级政府加强防洪区安全建设的领导,开展防洪教育,普及防洪知识,按照防洪规划和防御洪水方案建立并完善防洪体系和水文、气象、通信、预警以及洪涝灾害监测系统,采取防洪避洪措施;要求省级政府制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对居住在经常使用的蓄滞洪区内的居民,有计划地组织外迁;对可能出现垮坝的水库,应当事先制定应急抢险和居民临时撤离方案(第三十六条);发生洪涝灾害后,有关政府应当组织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学校复课和重建家园等救灾工作,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第四十七条)。

四、非工程措施建设的制约因素

1、法律约束

我国与防洪有关的法律,包括《水法》和《防洪法》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当地政府制定包括非工程防洪措施规划在内的防洪规划,由于法律对当地政府如何参与规划没有明确的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防洪规划的地理范围基本上只能囿于河道、湖泊和蓄滞洪区,对于广大的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地区,受现行法律的制约或缺乏相应的可操作的法规,推行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规范兼顾洪水灾害风险的开发方式条件尚不成熟。

2、社会约束

经过长期的开发,我国江河流域受洪水威胁的阶地和洪泛平原都已成为经济相对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受人口因素的制约,灾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势不可免,给洪水以回旋余地和退田还湖等永久性避开洪水的措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成为既减轻洪水灾害又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将日益深刻地制约着洪水管理方式的形成。这种约束在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中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对于生命的价值、生态的价值、库区居民对生活方式选择的权利、区域公平性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的不同认识,导致了有相当大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的结论。在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中寻求协调和平衡,是非工程的洪管理的任务之一。

当洪水管理的对象延伸到人的行为、影响到社会系统时,其效果变得尤其难以预测。有研究认为,12~24小时提前量的洪水警报可以使居民的损失减少1/5~1/3,益本比为3.1~7.5,但这建立在居民积极和正确响应的基础上,没有前期的对当地居民行为的研究、组织、宣传和演习等大量的准备工作,上述效果是难以达成的。当洪水管理措施触及被管理者利益、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时,更需谨慎。社会系统对一些管理措施的响应往往出乎"好心"的管理者的预料之外。美国1968年生效的洪水保险计划,在1973年强制性条款生效前,社会对其反应极为冷淡,淮河行洪区和黄河滩区的移民又陆续返回原地等问题,一再表明洪水管理政策应适应特定的社会条件并及时针对社会系统的反应做出调整。

3、经济约束

效率是公共政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正是因为市场机制在社会发展的某些领域的无效率或失灵而产生了公共政策。确定防洪工程措施的效率相对而言是容易的,尽管由于洪水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影响,有时会有相当大的出入。但对于非工程措施,因需要干预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反应又往往难以预测,使得其效率的确定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限制洪水风险区、蓄滞洪区的开发、退田还湖、洪水保险等政策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可行,到目前尚无定论。

4、行政约束

所有的洪水管理措施都是在一定的行政机制下实施的,都将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特性、构成、素质、权限和财力等因素的约束。几十年来,我国的水行政管理部门所形成的是一整套基于工程的防洪理念,防洪方针不外是"上蓄、下排、两岸分滞",以构造水库、堤防、分洪道、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为己任。国家的投入机制也促进了"工程水利"的格局的形成:"非工程"的洪水管理措施难以获得稳定的、充足的资金保障。由于这一历史原因,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具备洪水综合管理技能的人员匮乏,洪水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薄弱,形成了洪水管理的行政上的"瓶颈"。

法律授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也限制了综合洪水管理机制的形成,在1980年代已有人提出我国洪水管理应由河道向洪泛平原延伸,受管理权限"条块分割"的制约,至今,洪泛平原的洪水管理政策仍在探讨阶段。

为推行洪泛区管理和洪水保险等非工程措施,美国在制定了国家洪泛区综合管理计划、洪水保险法和联邦洪水保险计划后,授权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非工程的防洪措施的管理,使非工程措施的实施有了行政管理上的保证。

五、我国非工程措施建设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系统的非工程措施规划,现有的非工程措施相对零散,主要属于辅助工程措施发挥效益的范畴,例如洪水预报、天气形势判断、防洪调度、防汛会商等。

我国蓄滞洪区基本上都准备有分洪时的应急避洪方案,但即使是我国安全建设最完善的荆江分洪区,居民对分洪洪水情况基本上不了解,在1998年为准备分洪而组织的转移中出现相当程度的混乱和治安问题,其他蓄滞洪区可想而知。由此说明我们对公众防洪行为的认识以及防洪知识的宣传远未达到使非工程措施发挥其应有功效的水平。

规范洪水风险区开发行为的办法在我国也有零星实例,例如1998年长江上游洪水后,重庆市沿江划定了三条开发限制线等,但在广大的洪泛平原考虑洪水风险的土地开发利用规范尚属空白。

六、城市化与人口迁移趋势

作为非工程措施的主体--规范洪水风险区的开发行为和减轻洪水灾害影响的措施的建设,在我国面临着两大难题:人口与发展。

以人均1亩地维持生存的人口密集化的洪泛平原农业生产模式,不仅使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无望,而且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防洪工程的推行:土地开发利用方式难以更改,洪水保险不被认可(经济能力有限),滞蓄洪、涝水的空地的获取或湿地修复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等。

近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率先在南方地区出现的土地抛荒以及1998年后主要在长江流域推行的"32字"灾后重建政策,为解决洪水风险区人口与发展问题,启动洪水管理的非工程措施提供了条件。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据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2%提高到约40%和50%,届时农村人口将由目前的8.8亿分别减少到8.3亿和7.2亿左右,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这两阶段相应大约分别有0.72亿和1.4亿农村人口脱离对土地依存进入城镇。

可以展望,配合城市化进程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通过调整人-水关系的非工程措施的实施,30~50年后有望实现人-水协调、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小的可持续的洪泛平原发展模式。

七、辅的非工程措施规划

辅的非工程措施指辅助防洪工程措施更好地发挥防洪功能,提高防洪效益的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

1、洪水预报系统规划

(1)信息采集系统:下垫面信息、多谱勒雷达信息、降雨信息、河道实时水情信息等的采集。

(2)数据库:建立上述信息管理的数据库

(3)预报模型:开发适应海河流域各水系现状特性的水文、水力学预报模型

2、防洪调度系统规划

海河流域已形成了由水库、堤防、蓄滞洪区、分洪道(减河)、水闸等工程组成的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可有效地调控各种来源、不同类型的洪水,防洪工程调度系统的建立将使工程系统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

(1)工程实时工情GIS系统:工程设计信息、工程调度原则、工程实时工况

(2)开发防洪工程调度模型,建立防洪工程实时调度系统

3、防洪调度决策支持(会商)系统

在上述预报系统和调度系统的基础上考虑以下内容,建立防洪决策支持系统。

(3)不同防洪调度方案下的洪水风险分析及方案比选方法

(4)专家防洪经验集成

(5)防洪决策方案生成模型

(6)防洪方案(或预案)的虚拟现实系统

八、洪水风险区管理规划

洪泛风险管理侧重于规范人的防洪行为、洪水风险区内的开发行为和减轻或缓解洪水灾害发生后的影响,洪水风险区管理措施的制定首先需对洪水风险开展评价。

1、洪水风险区划

洪水风险区划有三个层次:频率区划、危险度区划和风险区划。这三种区划都可以通过风险图的方式表现。

(1)频率区划:计算不同频率洪水的淹没情况,基本上按5年、10年、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洪水淹没范围进行区划

(2)危险度区划:根据洪水水深、流速到达时间等特征,在频率区划的基础上进行危险度区划

(3)风险区划:考虑风险区社会经济情况,在上述区划的基础上,计算各风险单元(例如每km2)的期望损失,以期望损失量级为指标进行风险区划

2、溃坝洪水风险区划

3、洪水风险-效益评估

(1)建立流域、区域、城市等不同级别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评价近50年来(自1949年起)不同历史时期(大致以10年期划分)、现状及未来(2010年、2020年、2030年)的洪涝灾害风险(社会影响、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

(2)评价防洪措施的效益及洪水的生态环境效益

4、蓄滞洪区改造与移民

(1)蓄滞洪区的历史与现状

(2)蓄滞洪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3)蓄滞洪区面临的两大问题--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4)未来蓄滞洪区的基本模式:人口稀少化--部分以湿地修复为主,部分转化为集约化经营

(5)蓄滞洪区改造规划:湿地修复型、集约化经营型蓄滞洪区的论证与认定;区内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趋势预测;蓄滞洪区开发式移民方式与移民规划;湿地修复型蓄滞洪区规划;规模化经营型蓄滞洪区规划;改造资金筹集办法;改造后蓄滞洪区的虚拟现实系统

5、北方地区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调度系统

(1)水库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调度系统

(2)蓄滞洪区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调度系统

(3)平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调度系统

6、巨灾仿真与预案

巨灾指类似于1954年洪水、或大型水库、重点防洪区堤防意外 溃决,灾害损失在1000亿元量级的洪水灾害。巨灾仿真与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1)洪水自然特征仿真

(2)洪水灾害仿真

(3)应急管理、救援仿真

(4)警报、避难系统方案与相应的建设

(5)保安、防疫措施预案

(6)灾后恢复重建方案

(7)灾后救济资金筹措和准备

7、空地获取与湿地修复规划

在对洪涝特征、风险分析、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迁移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分阶段洪水风险区空地获取和湿地修复规划。

1998年洪水后,长江流域遵照"32字"方针,率先在沿江开始实施移民、空地获取和湿地修复措施,从执行的结果看,存在前期论证不甚充分、规模偏大、仓促和善后措施不配套等问题。

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灾统计资料看,涝灾在水灾损失中所占的比例呈增长趋势,这一特点在南方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1998年长江流域水灾中涝灾面积为9000余万亩,河道洪水淹没面积约300万亩,涝灾的损失约为河道洪水灾害损失的5倍以上,与之对比,1954年洪水的决口淹没耕地2505万亩,单纯由内涝造成的灾害面积为1545万亩。1991年江淮水灾和1999年太湖流域水灾也都是涝灾大于洪灾。

涝灾态势日趋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平原地区天然水面严重萎缩,原有水面被大量围垦,成为低洼易涝耕地。1950年代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内湖天然水面面积约占圩垸面积19%,目前已萎缩到5%左右,蓄涝能力减少75%,虽然修建了大量的排涝设施,仍不抵因蓄涝区减少所增加的涝水量,加之平原区积涝之时多处于河道水位较高的汛期,一方面自流排涝困难,甚至可能出现河道洪水倒灌的情况而被迫关闭排涝涵闸,另一方面为缓解河道防洪压力,有时会强制性地停用机排设施,形成"关门淹"的局势。这种情况在各流域普遍存在。其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向周边地区高速扩张,这些地区又往往是低洼地带,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地表积涝水量增多,加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涝水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排涝通道和滞蓄雨水设施不充分,而造成一旦发生较强的降雨出现严重内涝的情况。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4)

一、城市洪灾的原因

(一)气候因素

降雨大而急,过量降水是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水文极值和强降雨强度、频次都有所变化。很多城市的排水和防洪系统已不能适应变化的气候和发展的城市

城市地理位置因素。冷外全球变暖导致很多地方海平面的上升,与全球变暖相关的一些极端事件,如暴雨、洪水等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出多发态势。

(二)城市地理因素

我国有十分之一的国土和100多座大中城市地面高程在江河水或潮水以下,易受洪水危害。另外,我国还有许多城市位于山坡下,易于遭受山洪和泥石流威胁。

(三)城市聚集因素

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为城市。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财富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商贸和交通中心,人口和财富的聚集地。城市聚集性使同样的洪水造成的损失增加。

(四)城市环境因素

随着城市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水文环境,加重了城市洪涝灾害;许多城市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严重的地面沉降;一些城市因为水土流失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河道堵塞,是洪水灾害变得原来越严重。

二、城市防洪现状

我国城区建设的不合理化,现有的城市规划和发展也在不断的加剧这城市内涝的问题。城市内植被覆盖率低,道路“硬化”,使得降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走,土壤本身是去了储水能力。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包括武汉、北京、上海、杭州等频频遭遇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说是“逢雨必涝,逢涝必瘫” 2011年,“到武汉看海”成为了流行词;2012年,北京“7・21”大雨让77位市民失去生命。近几天仍有城市被淹的消息传来,暴雨淹城的景象不断上演,但城市内涝问题仍然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内涝对城市最大的影响是交通,道路上发生积水会严重阻碍车辆通行,甚至会延伸到其他道路上,最后造成全城交通大拥堵。城市内涝问题人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城市防洪能力低

城市作为社会进步的象征,城市防洪历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城市防洪比重也比较高。如美国采用100至500年一遇,日本采用100至200年一遇,英国伦敦采用1000年一遇,我国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防洪标准大于50年一遇的占18%,只有非常个别的城市达到100年一遇,大部分城市采用10至50年的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标准降低,影响了城市的防洪能力。

(二)排水系统老旧

在城市发生的内涝中,老城区往往是受涝的重灾区,由于大部分城市的老城区仍在使用早年建设的排水管道系统,这些管道当年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都比较低,管沟规格小、雨水口少、管道破损淤塞严重,排水能力大打折扣,在遭遇强降雨时就不堪重负,再加上地面坑洼,雨水泄流路径不畅,很容易形成成片积水。

(三)城市防洪工程不配套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数量和规模急剧扩大。城市化趋势使得同样暴雨而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和洪灾损失都大幅度提高,洪水威胁更加严重。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客观规律考虑城市防洪问题,破坏防洪工程设施,造成防洪标准降低。有的城市在发展新城区时,盲目向低洼地区发展,侵占河道,堵塞出口,有没有加强堤防建设,人为地增加了洪水危害。

(四)城市防洪技术水平和管理落后

洪涝灾害的防治除了依靠防洪工程建设外,还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洪水预报、预警系统、3S技术(遥感、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及时了解洪水水情和灾情,指挥抗洪抢险,避免城市洪涝灾害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城市防洪新技术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我国在防洪管理方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五)雨水调蓄能力小

城市的河湖水面是调蓄雨洪的主要设施,当发生超过排水系统排水标准降雨强度或降雨过程时,应采用河湖水面或蓄水设施暂时蓄存,降低雨洪峰值和延缓峰值到达时间,待降雨峰值过后再从调蓄设施缓缓排至排水系统或在调蓄设施中对调蓄的雨水加以利用。解决排水设施能力不足和设计标准偏低的问题。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原有的河湖水面大规模改造,已所剩无几,存留的河湖水面规模也大幅度缩减,雨水调蓄能力降低,已基本失去了雨水调蓄作用,在新的建设中又疏于建设相应的雨水调节设施,一旦遇到降雨量超过排水设施能力,多余的水排不出去,又无处蓄存,于是只能漫上街道,形成内涝。

(六)城市防洪规划滞后

城市防洪规划是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市防洪规划严重滞后,截至1994年底,我国只有不到半数的城市完成防洪规划。

三、城市洪灾防治措施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需要通过法律、行政、工程等综合手段,才能确立其应有的地位。一些国家之所以能较好的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是因为在法律、资金投入、运行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均衡的机制,甚至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一)工程措施

通过河道整治,修建堤防等防洪工程,避免或减小城市遭受洪水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工程措施是国内外防洪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从蓄洪和排洪避洪两方面着手。主要有:整治河道和护岸;建防洪闸;分(蓄)洪区和水库;山洪和泥石流的拦蓄、排导工程以及排涝工程。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适当提高排水管沟建设标准。改造旧的排水管沟,特别是旧城中的排水管沟,是这些排水管沟具有相应的排水能力,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加强排水设施日常管理。

(二)非工程措施

城市防洪还要重视非工程措施,在流域上加强水土保持和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建设城市洪水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城市防洪的生命线,对于减免洪灾损失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抵御城市特大洪水尤其重要。

四、城市防洪建设

防洪治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明确目标是做好防洪工作的第一步。为了提高我国的防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损失,我国也制定了防洪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防洪意识,依靠科技进步,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积极筹措防洪建设资金,加大防洪投入,加快城市防洪建设步伐。我国的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除了中央财政补贴外,主要靠城市自筹资金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逐渐认识到城市防洪的重要性,将城市防洪纳入了城市发展规划,并将城市防洪作为防洪的主要问题逐步落实,特别是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水后,各地城市的防洪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除了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外,许多城市还注意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运用,积极建设洪水预报预警系统,严格按照防洪要求进行措施规划和建设,管理防洪河道,提高防洪抗灾能力。

五、城市防洪排涝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基本原则

总体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江河流域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洪水特性及其影响,结合城市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发展需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讲求效益。

总体设计应实行工程防洪措施与非工程防洪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有水库、堤防、防洪闸以及修梯田、植树造林等;非工程措施有洪水预报、防洪保险、防汛抢险等。根据补贴洪水类型(河洪、海潮、山洪、泥石流),选用各种防洪措施,组成完整的防洪体系。

(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基础资料

城市防洪工程规划具有综合性特点,专业范围广,涉及的市政设施也多。因此在工程设计中要搜集整理各种有关资料。一般包括地形图、河道(山洪沟)纵横断面图、地质资料、水文气象资料、社会经济资料等。

(三)城市防洪设计标准

城市防洪标准是指城市应具有的防洪能力,也就是整个城市防洪体系的综合抗洪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当发生不大于防洪标准的洪水时,通过防洪体系的正确运用,能够保证城市的防洪安全。具体表现为:防洪控制点的最高水位不高于设计洪水位,或者河道流量不大于该河道的安全泄洪量。防洪标准与城市的重要性、洪水灾害的严重性及其影响直接有关,并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防洪建筑物的防洪标准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5)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气象灾害进行很好的防御是我国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江西省乐安县因为持续的低温和阴雨天气,导致农作物接收的阳光很少,最终给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乐安县气象局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决定提前计划、精心设计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乐安县气象局加强了对于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气象相关仪器的检测和维护,严密的监督天气的变化,尤其是在阴雨低温时期,更要加强对于气象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的向政府以及农业部的相关部门传达气象信息,并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农业生产方面进行指导,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来传递天气信息。

1 常见气象灾害的简单分析

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当种植地的气象条件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时,会因为不利的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经调查江西省乐安县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低温冷害、冻害、风暴、台风以及由于气象条件而引起的一些病虫害等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在这些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是洪涝灾害,其次就是干旱。下面对这些气象灾害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1 洪涝灾害的简单分析

洪涝灾害主要是指巨大的水体对农作物造成的冲击甚至是淹没等的现象,由于暴雨或者是低洼地的积涝而造成的洪涝灾害通常是无法阻止的,下面从水稻的角度来对洪涝灾害进行简单的分析。水稻如果在拔节期受淹的话,节间的延长程度就会随着淹水的天数以及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在水退之后才会发现,淹水的节长比没有淹水的节长要短,从而可以得出:整株水稻的高度随着淹水的时间的增加而变短。如果洪涝灾害严重的情况下,水稻体内的养分消耗尽了,那么水退之后,也会造成茎秆细弱等的现象,植株会出现弯曲、折断甚至是倒伏等畸形的现象。

1.2 冷害的简单分析

冷害主要是指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内,因为温度下降到了农作物生长时所能承受的最低温度以下时,就会给农作物的生理活动造成一定的障碍,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造成农作物自身的某些组成组织受到危害,从而造成减产的现象。冷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随着农作物的品种、发育期等的不同也有很大的不同。当冷害对农作物产生危害时,通常情况下会使农作物体内细胞中那些有生命的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减慢,逐渐的停止流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对于农作物的养分的吸收和输送受到障碍。如果农作物受低温影响的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之后,细胞内的细胞质就会继续正常的流动,农作物也就可以正常的生长。如果农作物受到长时间的低温影响时,就会使细胞质停止流动,从而农作物停止生长。

1.3 干旱灾害的简单分析

干旱是世界上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受到的最大的威胁之一。干旱发生不仅仅范围很广,而且出现的频率也十分的高,是我国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干旱主要是指农作物在种植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长期的缺乏水资源,而造成空气十分干燥、土壤十分缺水,这样使农作物体内的水分就会出现匮乏的现象,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最终造成产量在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干旱主要是把农作物体内的水分的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农作物出现萎蔫的现象。干旱在农作物生长到下列3个时期时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农作物水分的临界期、灌浆成熟期以及播种期。

2 对常见气象灾害的防御、治理措施的分析

气象灾害对于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的好坏直接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分析就变得十分重要。下面对上述常见的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

2.1 对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对于洪涝灾害的治理首先要对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造成的原因来制定相应的措施对洪涝灾害进行治理。如果是由暴雨形成的洪涝灾害,可以通过建筑河堤和大坝来对洪涝灾害进行治理,把洪水进行分流,就可以减轻甚至是限制洪涝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

2.2 对冷害的治理措施

对于冷害现象的防御措施主要是包括:科学的施肥、合理的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等。这些措施都会对土壤的性能产生影响,氮、磷、钾肥料的综合使用以及合理的灌水等都可以很好的改善土壤的性能。在施肥的过程中,要了解磷钾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性能,可以促进农作物提早成熟,在遭受低温冷害的年度,土壤的温度不高,那么磷肥的效力就会变的很低并且移动十分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作物对磷肥的吸收,所以要增加磷钾肥的用量,来改变农作物的吸收率。

2.3 对干旱灾害的防御措施

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可能造成干旱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从气象的角度来看,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气环流的不正常现象产生的,高气压的长期控制使降水量减少。除此之外,土壤以及地形等对农作物的水分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就是降水量的大小以及土壤的水分、气候等。

3 结语

我国是涉及了世界上两条巨型自然灾害地带的国家,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并迫切了。上述对于农作物可能会受到的气象灾害以及相关防御措施的分析,希望可以给未来我国农作物的种植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6)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213-1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区域因素极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出现,一般来说北方干旱少雨,而南方则湿润多雨,在我国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旱涝灾害,旱涝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1]。

1防汛抗旱减灾历史与现状

南京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所辖各县分布在长江南北两岸,我们一般将秦岭淮河看做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2],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江苏人口稠密,做好防洪抗旱减灾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历史上南京遭受的旱涝灾害并不多,长江上游植被茂盛,极少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水流清澈,并不像黄河堆积泥沙抬高河床。长江中下游属于平原地区水流缓慢且多湖泊,这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出现,众多湖泊的蓄水工作也有效缓解干旱。

从近代到现代长江流域自然灾害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长江沿途植被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防灾和减灾基础工程建设的不重视使得人们应对旱涝灾害能力差,加之多雨气候,近代以来南京地区遭受多次严重水灾的袭击。

建国后,我国逐渐重视对长江流域的旱涝灾害的治理工作,对长江流域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增加植被、改良河道、建设防洪灌溉工程等,有效减少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然而,当前环境变化对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当前的防灾减灾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了不足,加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紧要任务。

2防汛抗旱减灾措施

2.1健全防灾工程体系建设,提升防灾能力

防灾工程建设是我国防汛抗旱的基础,没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无法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旱涝灾害产生迅、危害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争取将灾害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无法有效控制的灾害,在灾害发生后确保相应的减灾工程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造成的危害。防灾工程设施建设是健全防灾工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针对江苏地区灾害多发特点建设相应的防灾设施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尤其是要在原有的各市抗排队的基础上组成一批市级的防汛机动抢险队,为了降低洪涝灾害时造成的损失,要尽可能的增加排涝设备的建设。

2.2加强法制建设,规范防灾和减灾措施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针对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规例如《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意见》等,“蓄滞洪区管理条例”也在起草当中。与此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如《国家防总应急响应工作实施办法》、《防汛抗旱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为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建立完善指挥系统,快速科学决策

防汛抗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统一的指挥从而把控全局,目前,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工作中已经建立其较为完善的指挥系统,能够灾害发生前或发生后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防灾和减灾工作的科学指挥。对于防汛抗旱工作来说统一的指挥和科学的决策极为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防灾减灾工作过的整体把控,在人员及物资的配置上从全局出发实现最优配置,有效提高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效率。坚持“统一指挥、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分部门”的原则,做到防洪抗旱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各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本区域内防洪抗旱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统一服从上级部门的指挥。

2.4加强预防体制建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完善的预防体制是是做好防汛抗旱健在工作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体制保障能够使灾害的应对工作更高效,对于灾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做到全面的分析,从而做好准备工作,预防制度建设与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两者紧密结合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5完善灾害监控体系,提供科学的防灾、减灾依据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先进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对灾害的有效监控,在抗灾减灾工作中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于灾害发展的有效监控为防灾指挥系统提供最准确的事实依据,帮助其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决策,灾害现场的指挥和人员物资调配等工作还有赖于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6加强综合工程措施的建设

根据江苏省的地形分布特点,加强综合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挡、排、拦、蓄、分。挡,就是要通过加固河堤的方式,提前抵御洪水的威胁,尽可能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排,就是在排涝泵站的基础上,疏浚河道、完善或者重新改造地下的排水管系统,增加低洼处的排水设备,提高综合排水能力;拦,就是开挖拦山截水沟,由于雨量较大,如果同时进行山洪和低水的排泄处理,难度较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山洪和低水分开进行排泄处理,缓解排泄设备的压力;蓄,就是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蓄水处理,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现象,充分利用洼地、池塘进行蓄水处理,一方面可以抵御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充分利用水资源;分,可以在废弃黄河的上游开辟分洪道,加大黄河上游的分走量,可以减轻对本省内的洪涝压力。

3结束语

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质量关系到灾害存在地区的全局,经济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法律体制来保障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7)

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的高考试题,一般会选择具体的事件作为案例,以分析某一突发事件的成因设计问题,命题特色明显。解题中考生首先要把握住考查的目标,是什么自然灾害?然后回忆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或危害,推测防御措施。突破方法在于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准确分析,找出试题中灾害的分布特征、推测其产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说明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与相应的治理措施。

遇到“自然灾害与防治”类试题,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要把具体的灾害放到中国或世界自然地理背景之中分析,孤立地分析会导致答题不全面。如地面沉降的问题,需要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相联系;城市内涝问题,需要与我国目前的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容量相对降低联系;地面塌陷,需要与工程建设不当相联系;煤矿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既需要联系自然特征,又需要联系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二、分类解答

近几年“自然灾害与防治”类的高考地理题常见的设问主要有三种类型:成因(自然、人为)、影响(正面、负面)、措施(生物、工程、技术),其中关于自然灾害成因的考查方式最多。自然灾害就高频考点而言,以下两种题型和考法最多。

(一)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以某地的地质灾害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这类考题要从题目给出的材料中挖掘信息,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由问题找对策,如采用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以下是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

(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3)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

(2)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

(3)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的地区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容易发生滑坡。

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

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

(1)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

(2)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

(3)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

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能引起泥石流的暴发。

例1(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图1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主要水文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有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造成我国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答题要牢牢把握洪涝灾害的答题思路,即从“天、地、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以下是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

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

(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涝治理措施的分析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的洪涝治理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的洪涝治理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例2(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2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参考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题思路】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判断其气候成因。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

三、能力测试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图3)。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雪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4.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②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③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的破坏④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图4)。据此回答5~6题。

5.从图中看,长江流域1950-1990年间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1954年、1990年B.1989年、1990年

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

6.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地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②围湖造田③位于我国经济核心地带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东部临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7~8题。

7.洪水前的某湖泊图层与洪灾期的图层相叠加,可以()

A.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

B.预测洪灾期结束时间

C.了解洪水淹没范围

D.计算洪灾损失

8.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利用GIS可以进行()

A.预测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

B.了解灾情状况

C.分析地震危害

D.计算灾害损失

9.图5为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两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10.图6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2.C

第1题,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第2题,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则损失绝对数大,对减灾防灾投入大则抗灾能力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影响程度。

3.C4.C

第3题,草场自然灾害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均有影响。第4题,过度放牧会损毁草场资源,从而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乱采乱挖破坏草场,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5.C6.A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1954年、1983年。第6题,结合选项可知属于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①②③。

7.C8.B

第7题,洪灾期湖泊面积大于洪水前湖泊面积,因此可了解洪水的淹没范围。第8题,GIS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数据分析,分析地震危害、计算灾害损失并非是GIS空间数据分析的范畴。

9.(1)多分布于第二级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8)

1998年大水后的 “32字“方针标志着我国洪水风险区管理的正式启动,结合城市化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通过移民、土地规模化经营、规范土地利用模式,是减轻洪水高风险区洪水灾害、实现蓄滞洪区正常运用、达成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河道洪水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内涝,尤其是城市内涝灾害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内涝治理将成为我国洪水管理的重点之一。

1998年大水之后,社会各界层对我国洪水管理正处于战略转折时期已基本达成共识,在此形势下,国家基金委、长江流域委员会联合设立基金重大项目“洪水特性与减灾方法”研究,以期为未来洪水管理决策提出方向性建议。

关于防洪工程建设

洪水风险区管理

内涝治理

4 结 语

1 关于防洪工程建设

1.1 控制洪水策略的困境

我国控制洪水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半个世纪后,与其他国家一样,该策略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①水灾损失仍呈攀升趋势

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以控制洪水为目标的持续不断的防洪工程建设,形成了庞大的防洪工程体系,使河道洪水年均淹没面积减少了70%以上,但水灾损失绝对值仍在上升,其中除了因河道洪水淹没区经济发展、资产增值,导致单位面积损失值增加外,内涝成为水灾损失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②兴建控制性防洪枢纽的坝址告罄

近期黄河小浪底枢纽、珠江飞来峡水库、长江三峡枢纽、嫩江尼尔基枢纽建成后,我国各大江河流域可有效控制干流洪水、保护重要地区的防洪枢纽的坝址已基本用完,大型防洪枢纽的建设将告一段落。

③防洪水库的建设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虽然在个别大流域的干流及其支流以及中小流域上仍有建设防洪水库的自然条件,但在现阶段,由于其经济、移民、公平性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使得许多水库的兴建变得不可行。

④堤防建设面临着经济、技术、环境因素的制约

我国现有堤防约26万km,是防洪工程体系中最主要的成分。我国河道洪水年均损失约250亿元,若通过提高堤防标准减轻洪水灾害,可行的投入如表1所示。

年均损失(亿元)

减灾比例(%)

减灾值(效益)(亿元)

可行的工程投入(亿元)

250

10

25

<300

30

75

<900

50

125

<1500

我国江河堤防,尤其是主要堤防,已经较高,多是经数十、数百年不断加培而成的,堤基、堤身皆存在许多缺陷和隐患,在堤内外水头差不大时,经过抢险,通常可以渡汛,但若进一步加高,则在更高的水头下,隐患大量暴露,有可能出现抢不胜抢的情况,安全难以保障,即所谓增加高度而未提高标准。

⑤蓄滞洪区运用进退两难

我国现有蓄滞洪区97处,总面积约3.5万km2,蓄洪总容量970亿m3,耕地约200万hm2,人口1700万。这些蓄滞洪区大致分两种类型,一是洪水发生时首当其冲、运用频率较高的;其二是为防御特大洪水、保护重要地区预留的。

对于大堤间的行洪区,当河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将自然漫决或溃决,人为分洪可使其效果较好或损失较少。使调度运用面临困境的是后者,这些蓄滞洪区防洪标准都较高,建成后,许多从未使用或几十年没用,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比普通民垸更快,加之相应的管理措施尚不健全,一旦分洪运用,国家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难以善后;但若舍弃不用,特大洪水的超额水量又难以安排,从而使这类蓄滞洪区处于取舍两难的境地。

1.2 防洪工程建设方向

考虑到经济合理性以及社会、环境和公平性等因素,可以认为目前我国的防洪工程体系总体上与防洪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未来的防洪工程建设方向应侧重于工程的管理维护与局部调整,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综合防洪功能。

2 洪水风险区管理

2.1 “32字方针”与洪水高风险区管理

1998年大水后,国家出台的“32字方针”启动了我国洪水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洪水风险区管理。

我国现有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可以防御常遇洪水,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已得到较高程度的保证,洪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沿江河湖泊的洲滩民垸以及行洪区和部分蓄滞洪区,人口约有1000万,这些区域是我国近阶段洪水风险区管理的重点。

根据“32字方针”,长江流域自1998年冬率先在1998年溃决的洲滩民垸开始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洪水高风险区减灾实践。截止到2000年,已移民94万人,退田面积1673km2,基本上覆盖了长江中下游常遇洪水、甚至较大洪水(例如1998年洪水)泛滥和回旋的主要场所。

2.2 人口迁移趋势与洪水风险区管理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据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2%提高到约40%和50%,届时农村人口将由目前的8.8亿分别减少到8.3亿和7.2亿左右,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这两个阶段相应大约分别有0.72亿和1.4亿农村人口脱离对土地依存进入城镇。

对于洪水风险区,特别是洪水高风险区,目前面临着左右洪水管理决策的三大问题:人口、发展与减灾。对于目前人均1~2亩地的洪水风险区农村生产模式,充其量也只能解决温饱,而无望提高承受灾害的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配合城市化进程,制定开发式移民政策是解决或有效缓解这三大问题的首选方略。

2.3 以开发式移民为主要措施的洪水高风险区管理模式

在未来20~30年内,开发式移民的重点应放在洪水高风险区(洪水淹没频率高于10%)和使用几率较高的蓄滞洪区。对于这些区域,有两种发展模式:规模经营型和湿地恢复型。

开发性移民指配合城市化进程并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政策,将上述区域内的大部分居民迁移到城镇,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职业,脱离对土地的依赖。

高风险区移民后,对于原有生产效率较高的土地,可采取低防洪标准下的规模化经营方式,使经营者的收入即使在某些年份蓄洪的情况下也和周边地区居民相当。对于高运用几率的蓄滞洪区,因面临着运用补偿问题,应以建设无人区、实现蓄滞洪区正常运用为目标,将其改造为湿地,发展集团化的水产业和旅游业,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宜。

淮河东风湖蓄洪区结合周边小城镇建设的开发式移民和区内农业规模化经营方式、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洞庭湖一些“双退”圩垸开展的湿地修复、湿地经济项目、日本渡良濑蓄滞洪区的改造等是这两种模式的成功案例。

3.内涝治理

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灾统计资料看,涝灾在水灾损失中所占的比例呈增长趋势,这一特点在南方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分析,在我国水灾损失中,涝灾损失约为河道洪水的2倍。

涝灾态势日趋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平原地区天然水面严重萎缩,原有水面被大量围垦,成为低洼易涝耕地。1950年代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内湖天然水面面积约占圩垸面积19%,目前已萎缩到5%左右,蓄涝能力减少75%,虽然修建了大量的排涝设施,仍不抵因蓄涝区减少所增加的涝水量,加之平原区积涝之时多处于河道水位较高的汛期,一方面自流排涝困难,甚至可能出现河道洪水倒灌的情况而被迫关闭排涝涵闸,另一方面为缓解河道防洪压力,有时会强制性地停用机排设施,形成“关门淹”的局势。这种情况在各流域普遍存在。其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向周边地区高速扩张,这些地区又往往是低洼地带,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地表积涝水量增多,加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涝水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排涝通道和滞蓄雨水设施不充分,而造成一旦发生较强的降雨出现严重内涝的情况。

由于存在内水与外水的冲突和防洪与排涝的矛盾,对于农业地区最有效的治涝措施是恢复部分天然水面和湿地。据长江流域水利委员会分析,若要有效地缓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内涝问题,内湖净水面面积应在10%以上,即需恢复3000~4000km2的水面。

蓄涝水面和湿地保持在多少是适宜的是一个利害权衡的问题。在国家粮食短缺和广大农村人口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时期,围湖造田、侵占湿地以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不可避免,在粮食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食物结构的改变和农业人口逐步向城市迁移,退田还湖,逐渐恢复部分湖泊和湿地在目前已成为可能。

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400人/ km2计,若要增加内湖水面面积3000km2,迁移人口将达到120万人。按毛集镇移民模式将这部分人安置到附近城镇,国家和地方的总投入约需180亿元;设每户不能搬迁的固定资产价值为2万元,移民固定资产损失约60亿元;按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耕地率为50%计算,退田所造成的粮食生产损失约25亿元。假设减少的年均涝灾耕地面积与增加的水面面积相等,则年均减轻涝灾损失约60亿元,加上水产养殖、减轻河道防洪压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效益,退田还湖的年效益估计在100亿元以上。

退田还湖地区的移民安置将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配合城市化进程和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针对这些地区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实施计划,国家和地方辅之以经费支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30~50年时间内有效地增加内湖水面面积,达成易涝区人-水协调的生产与发展模式是可能的。

在以城市为重点防护对象,江河层次化防洪格局基本形成之后,城市,尤其是重点防洪城市,因河道堤防溃决而遭受淹没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这种情况已被近十余年的防洪实践所证实。同样,近来的水灾特性还表明,随着城市区域的迅速扩张,比之日趋严重的农村地区内涝灾害,城市内涝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长江中下游重要城市,如武汉、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内涝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由于城市不断地向低洼地带发展、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地面沉陷,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同等降雨下的内涝损失呈增长趋势。有些城市的机排能力虽然很强,但城市河道的宣泄能力却难以与之适应,例如上海市机排涝水入苏州河的能力达到1000多m3/s,苏州河的最大排水流量则不足400m3/s。在江河水位较高时,除造成内水难以排出,出现关门淹的情况外,还有河道洪水通过城市排水通道倒灌入城市的可能,由于河道水位在同等降雨条件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洪水倒灌的事例也在逐渐增多。

与防洪一样,我国城市涝水的治理方针也是“以排为主”,由于上述原因,通过增加城市排涝能力缓解内涝问题已受到制约,就地消化城市雨洪将成为城市内涝治理的重点。

城市雨洪就地消化措施有多种形式。扩大城市天然湖泊或开挖人工湖泊是世界上各个城市都普遍采用的方法,在已经高度开发的市区,由于占地问题,这种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

城市新的开发区是雨洪就地消化设施规划的重点。日本对城市新开发的小区就有设置适当的蓄水设施,以保证就地消化20年以内降雨的规定。

分散式地消化内水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特征。城市的露天休闲娱乐场地,例如公园、运动场,通过设置可控的排水设施,可成为有效的临时滞蓄涝水的场所;建设下凹式城市绿地,也可大量储蓄雨水,同时还具有回补地下水的功效,这在北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些国家,例如日本,就地消化降雨的措施甚至落实到了住宅等单体建筑物,利用房顶、场院、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

增加地面渗透能力兼具减轻城市内涝、减少产流量和缓和汇流速度、回补地下水的多项功能,常用的措施包括设置渗透桩、渗透箱、渗透沟、渗透池,硬性地面使用透水铺装等。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水务改革,城市治水事业逐步划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为水利部门综合管理城市洪涝灾害提供了行政上的保证。

4 结 语

在各大流域正实施和已规划的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完成以后,从全局的洪水风险以及面临的各种约束因素衡量,我国已提高防洪标准为目的的工程建设将基本告一段落,就工程防洪而言,其重点将向管理维护转移。

“32字”方针的提出和具体实施,标志着我国洪水高风险区管理的正式启动,结合城市化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通过移民、土地规模化经营、规范土地利用模式,是减轻洪水高风险区洪水灾害、协调人-水关系、实现蓄滞洪区正常运用、达成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河道洪水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内涝,尤其是城市内涝灾害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对于农业地区,特别是南方易涝区,配合人口迁移趋势,因地制宜地改变部分土地的经营模式,恢复部分湿地,可经济有效地缓解内涝问题。而在城市发展和改造规划中,合理设置分散式的可兼顾休闲、娱乐、景观、雨洪利用等目标的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将是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洪庆余、罗钟毓,长江防洪与’98大洪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11

[2] 长江水利委员会,洪庆余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长江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4

[3] 松辽水利委员会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辽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11

[4] 海河水利委员会,冯焱主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海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3.3

[5] 黄河水利委员会,胡一三主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黄河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8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9)

中图分类号:S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228-2

1 蛟河市“7・28”洪涝灾害情况概述

1.1 雨水情况

2010年7月28日凌晨至7月29日8时,蛟河市出现一次强降雨过程。其中:漂河镇累计降水量达230.9mm,松江镇车背沟204.3mm,漂河镇苏尔哈149.8mm,白石山镇琵河167.1mm。

漂河水文站最高水位达6.24m,超出设防水位2.24m,流量850m3/s,超出设防流量700m3/s。

1.2 灾情损失

此次降雨致使全市17个乡(镇、街、区)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截止7月30日8时统计,全市受灾人口6.3198万人,倒塌房屋0.3779万间,转移人口1.40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73千公顷,成灾面积12.586千公顷,绝收面积8.124千公顷。全市直接经济总损失5.802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4942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1.5934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03亿元。

重点情况说明:公路中断28条;移动公司通讯中断13条;联通公司通讯中断9条;供电中断14条;水利损失情况:损坏水库6座、损坏堤防110处76公里、损坏护岸56处、损坏水闸23座、损坏水文站1个、损坏机电井35眼、损坏机电泵站3座。

2 洪涝灾害成因机制分析

2.1 以漂河镇为例进行成因机制分析

漂河镇位于蛟河市区南47公里处,东经127°06′-127°38′,北纬43°12′-43°28′之间,东与白石山镇为邻,西与松江、桦甸市隔江相望,南与桦甸市接壤,北与新农街毗邻,三面环山,一面濒临松花湖。面积63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55%。属威虎岭山脉,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个,最高峰南土顶子海拔1274米。林地77460公顷,水域43370.7公顷,耕地17472公顷,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1%。主要河流漂河、刘家堡河、青背河、冰湖沟河、荒地沟河。沿松花湖有7个村。

2.1.1 多发性 从年内洪水过程来看,蛟河市的大洪涝灾害具有的多发性特点。典型年有1953年、1989年、1991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2年、2010年,发生的频率不等。

2.1.2 重灾性 由于暴雨型山洪破坏性较大,一旦遭灾,沿河农田、村庄、通讯设施往往受到毁灭性冲击,加上洪涝灾害对承载体发生多次破坏作用,所造成的损失过程长,直接经济损失大,尤其是近年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2.1.3 季节性 蛟河市洪灾发生的季节性很强,由于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降雨有一定的规律性。每年的5-8月降雨相对集中,山洪比较普遍,其中主汛期的7-8月洪灾发生的机率最大。如1989年的7・22、2010年的7・28,都是洪涝灾害的高发点。

2.1.4 地域性 蛟河市洪灾发生的地域性很明显,局地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从历年汛期洪灾统计情况分析,蛟河市洪灾易发地基本上与暴雨中心相对应,大致可分为四大区域:一区黄松甸、白石山、漂河、松江;二区乌林、前进;三区拉法、新站;四区庆岭、天岗、天北。

2.2 成因机制分析

自然灾害系统理论认为,区域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载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采用自然灾害系统理论,通过对孕灾环境和受灾体蛟河市漂河镇洪灾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蛟河市的以上洪灾特点是低山丘陵区孕灾环境、强降雨型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受灾体综合作用的结果。

2.2.1 中山丘陵区孕灾环境 多样的中山丘陵地貌,丰沛的强降雨径流,各类山河溪谷自然形成的水系,构成了具有不稳定性的中山丘区孕灾环境。蛟河市是中山丘陵区,境内群山连绵,丘陵起伏,森林覆盖率57.78%。本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有张广才岭,南有威虎岭,中有老爷岭斜跨东北、西南,中部形成蛟河盆地,西部丘陵起伏。东、南部山地以张广才岭、威虎岭为最高点,形成弧形地带,逐渐向西低缓;西部山地以老爷岭为最高点,海拔1284.7m,向西南渐缓;中部丘陵以市区为中心,向东西北呈放射状分布,海拔300-350m;西部丘陵由天岗镇向西波状起伏,海拔350-400m。拉法河、蛟河下游的蛟河盆地和松花湖沿岸及天北、天岗西部地势平坦,为河谷平原区,海拔250-280m。地形切变明显,地貌复杂。平均年降水量为719.9mm,其中5-8月降雨占全年的68%左右,强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间。各地降水的地域和时间分布均有明显差别。蛟河市土壤类型比较复杂,共有9个土类,21个亚类,26个土种。主要土壤有灰棕壤、白浆土、冲积土、水稻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等。灰棕壤土类是一种地带性森林土壤,分布于全市各乡镇;白浆土类是一种地带性土壤,分布在丘陵坡岗地上。这两种同点为土层薄,大部分渗透强度不大,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蛟河市位于松花湖(丰满水库)上游,境内河流都属松花湖流域水系,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有大小河流89条,其中四级以上河流7条。发生较大降水时在地貌影响下极易构成牛水汇流,往往在一次持续性的强降雨过程中,水位同步上涨,极易形成陡涨陡落、来势凶猛、快速成灾、极难防御、损失较大的强降雨型山洪。

2.2.2 强降雨型致灾因子 蛟河市的洪涝灾害主要起源于强降雨型山洪,灾害性强降雨的效应通过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产生的的破坏活动进行了放大,构成了强降雨型致灾因子。随着全球气温变暖,降雨愈呈无规律性,汛期极端性天气和灾害性强降雨增多,且时空分布不均,这是蛟河市强降雨型洪涝灾害风险加剧的直接自然因子。但是强降雨型洪涝成灾不仅仅取决于灾害性强降雨产生的自然过程,人为破坏植被、人为加剧水土流失和阻塞河道等人类活动对蛟河市强降雨型洪灾风险起到极大的放大作用。漂河镇的情况具有典型作用,在1990年国土部门进行的第一次土地详查时,有林地77460hm2,水域43370.7hm2,耕地17472hm2,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55%。而到了2010年第二次土地详查时耕地面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市国土局土地详查数据显示为现有耕地面积达到29345hm2。耕地来源有很大一部分为超25度坡地、林班地。这是利益驱动所造成的人为破坏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每年防汛期,漂河镇是重灾区,经常发生泥石流、洪涝灾害。

近年来,蛟河市虽然落实了退耕还林奖励补贴政策,通过在超25度以上坡耕地实施退耕植树造林等措施,部分植被逐渐得到了恢复,部分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人类活动造成的损害远远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个别地方甚至有加剧的趋势。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榆江公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开发性建设项目增多,不同程度破坏了原有的山体平衡,导致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概率大大增多。随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农民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为了增加收入,大量开垦耕地,有的农民把地种到了河堤里,种到了水库的淹没线以内,对河道行洪造成了人为障碍;严重破坏了水库的蓄水、调洪能力。由于流失土体的增加,加速了水库、河道淤积,致使水库库容逐年减小,调洪和行洪能力下降,河床不断淤塞抬高、断面变窄、变小,一旦遭遇强降雨,便会形成灾害性洪水发生,甚至出现小水量、高水位、大灾情局面。

2.2.3 脆弱性承灾体 单一落后的农业格局、部分低质临危的人居条件、脆弱的防洪系统、薄弱的抗灾系统构成了蛟河市洪涝灾害的脆弱性承灾体。因为农业是蛟河的支柱产业,蛟河洪灾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农业,而蛟河传统农业比重高,对土地依赖性大。因此在降雨季节,一旦发生洪涝,农业受害首当其,80年代以来,农业几乎逢洪必灾;房屋是农民的主要财富聚集体,因洪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部分来自于房屋倒塌。除了洪水强度大的影响之外,村落选址不当,房屋结构较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蛟河市洪涝灾害的灾情程度。在各乡镇的山区,许多房屋离河道太近,一旦发生大洪水,实难幸免。蛟河市现有的防洪设施工程大部分存在工程标准低、隐患多、抗洪能力差等问题。现有各类蓄水工程199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4座,小Ⅱ型水库80座,塘坝102座。总库容6586.95万m3,仅占境内地表水量的3.2%,3座中型水库出险加固已经完成,小Ⅰ型水库出险加固已经完成5座,其余的水库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隐患,水库的拦蓄洪水能力差,本身防洪标准低。此外,组织抗洪的管理支持系统薄弱,市乡两级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够,指挥监控硬件、通讯设施简陋,防洪抢险物资器材储备不足,防洪抢险队伍应急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均加大了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削弱了其灾后的恢复能力。

3 减灾对策

3.1 加强森林植被保护,发挥生态防洪功能

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森林的生态减灾功能。绝对不可以只顾眼前既得利益,而肆意毁林开地,破坏现有的森林植被资源,蛟河2010年“7・28”大洪水是由不可抗力和人为因素共同组成的综合体,其教训是极其惨痛的,它进一步表明生态平衡不容破坏,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工作;以封山育林含水保土;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水土保持林的固风沙,保农田,调节气候,减少或防止空气或水质污染,美化、保护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证和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据有关资料,林带通过蓄积和蒸腾作用可削减土壤含水量18%,提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营造和更新农田防护林,对残破林带更新改造,使农田防护林林网化。如在梁顶、梁坡、梯田埂、沟头、沟坡、沟底、滩边、沟道两侧、防风固沙的地方,根据不同的地形部位、侵蚀情况、防护目的,因地制宜种植林种,并与经济林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侵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种植水土保持草是一种见效快、成绩显著的技术措施,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提供饲料、肥料、燃料,综合利用。按照相关规定坡度在25度以上(含25度)的耕地必须退耕还林。

3.2 建设水利工程,做到兴利除害

水利工程措施是蛟河流域防洪除涝的主要措施。正在计划建设的团山子水库就是重点防洪工程,它的建成将有效地调洪削峰,减轻下游洪灾损失。同时在水利条件差或无水利设施的乡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小型骨干工程,提高流域防洪标准。要全面修复水毁工程和加快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工作,提高河道防洪工程建设标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彻底根除隐患,提高工程本身的安全系数和防洪抗灾能力。通过在坡地打埂,调整垄向,等高作业等田间工程措施,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流量。新建一批桥、涵、闸配套工程,及时排除内涝,同时整治容泄条件,保证农田内涝排水顺畅。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暴发,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农田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10)

目前城市内涝现象严重,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到处出现可以“看海”的现状。造成内涝的原因有很多。①防洪的标准过低、河流调蓄能力不够。②防洪排涝技术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③群众防灾的意识淡薄,政府宣传力度不够,预防措施也不合理。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以下调整设计方案。①提高对法规制度和经济的设计,使技术更科学。②加强应急管理的设计,促进防涝措施与城市环境保护相结合。③加强防灾防涝与水环境、生态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有效的治理下,会取得好的成效,减少内涝的发生。

1 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

目前恶劣天气较多,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到处可以“看海”。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内涝的问题,并且内涝现象不断的严重,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广,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造成了危害。由于人们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气污染,使暴雨越下越大,并且造成了对河流的污染。由于防洪设施发展落后,排涝技术得不到好的发展,并且雨量越来越大,使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到处出现涨水的现象,造成到处可以看海的现象。内涝对城市的设施也造成损害,很多人无法正常的出行,造成交通拥挤,使交通事故频发,对整个城市的安全造成威胁,因为暴雨内含有酸雨,使路面被酸雨侵蚀,造成了生态问题。因此人们的健康也造成危害,由于无法正常工作,对城市经济发展也造成威胁。生态问题的出现客观上也不利于城市的环境发展,客观也抑制了城市的文化发展。同时内涝的发生使群众人心惶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总体而言,城市排洪排涝现状比较严峻,内涝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政府要加强整治措施,以保证国家的长远、健康、合理的发展。

2 内涝产生的原因

2.1 防洪的标准过低、河流调蓄能力不够

防洪标准过低造成了内涝的发生。政府没有建立合理的防洪标准,造成暴雨控制系统出现了问题,不能通过正确的标准制定具体的防洪排涝措施,由于标准过低,也造成暴雨量过大时,相应的防范也不科学,并且数据的标准定的过低,当实际数据大于标准数据时,没有合理的采取措施,造成内涝发生,使环境遭到破坏。同时政府的河流调蓄能力也不够,没有对河流进行很好的调蓄,当暴雨过大时,水位提升速度过快,使水量大量向外扩充并且没有对水位进行合理掌控,河提的建设也不符合调蓄的发展,造成路面、河提被雨水冲蚀,雨水向其它地点扩散,甚至扩到城市中心,造成内涝的发生,使环境遭到危害。

2.2 设计含有的科学性缺失,没能与防洪现状契合

防洪排涝含有的设计方案,缺失了科学性,这是内涝的侧重成因。在多发内涝的城区以内,应当预设管控内涝的适宜方案。只有这样,才会选取出最适宜的排涝技术,化解掉常常出现的内涝疑难。然而,从很多城区现有的状态看,防洪排涝的关联设计,没能与城区的内涝状态契合,因此很难凸显出排涝层次内的实效。有关人员没能查验城市现有的内涝状态,并依循查验得来的数值,去制备适宜的方案。在这样的情形以下,很难预设出有关机制,也很难制备出好的管控机制。

2.3 群众防灾的意识淡薄,政府宣传力度不够,预防措施也不合理

群众防灾的意识淡薄也导致了内涝的发生。群众没有防灾的意识,对灾害没有透彻的理解,没有加强防范,导致有灾害征兆时无法科学防范,同时政府人员没有进行防灾的相关宣传,没有针对灾害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导致群众面对灾害常常束手无策。并且由于政府人员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对灾害的印象模糊,不了解内涝带来的危害,使整体的防治灾害的水平较低。并且预防措施也不科学,没有针对具体的灾害,采取正确的措施。在洪水发生前没有进行相关防洪预警,没有通过合理科学的监测把危害降到最低,没有对何时容易发生危害、何地危害最大进行科学的预警,造成灾害发生地的群众不能及时被安顿到安全的地点,并且没有加大防洪整治力度,没有对相关河堤及沿岸内涝发生区域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造成内涝经常发生,并得不到改善。

3 调整设计,提出解决方法

3.1 接纳适宜标准

现有的防洪标准,依循分出的城市级别和城区含有的重要性,去确认可用的标准。从这样的标准,可推知:城市选取的可用防洪标准,密切关联着城区现有的人口数目。然而,可以依循河流形状,去预设分区情形下的规划。这种分区设防,所能保护的城区人口,会比总括的人数少,城市可选用各类别的预设标准。由此可见,若要套用既有的预设标准,就应顾及到分区考量或整体情形下的考量。

3.2 确认出堤顶高程

对于层级很高的城区堤防,若算得的既有超高值,会小于两米,那么就应依循两米这样的数值去设计。处在入海口段落内的城区,或者风速偏低的那种城区,在确认出堤顶高程流程内,要接纳稍高的既有标准。若城区含有偏大的风速,或者城区位于偏内地的山区,那么就可依循惯用的规范。为缩减原有资金,在现有的超高值没能超出两米时,应设定成两米;还可在原有的堤顶,设计出约为一米的防浪墙。对风速偏低的那些城区,则应依循计算得来的数值,去确认可用的超高值。

3.3 预设自排及抽排依循的标准

(1)对城区选取适宜的自排标准。排涝关涉到的多样支流,都带有不同地形,现有的出口高程,也很难一致。然而,自排的总括设计,是在这些支流含有的出口及关联的堤防方位内,设定出适宜的防控闸门。设计出来的孔口尺寸,不会影响到总括的工程量。因此,预设的自排标准,不要小于这一堤防测定出的最多暴雨量。排涝区域内,会含有不可以被淹的预设范畴,要依循这一范畴,以及调蓄区现有的容积、排涝区现有的硬化态势等,去算出可用的自排量。

(2)对城区选取适宜的抽排标准。设计出来的抽排标准,会关联着现有的抽排量,也会关联着现有的装机容量。这两种量越大,预设的投入会越多。泵站设计用到的规则表征出:建构排水区以后,若选用10年当成重现期,并不带有科学性。这是因为,抽排用到的多样支流,以及出口配有的高程,会存留着差别。设计精准的抽排标准,要考量到排水区含有的支流状态、出水口含有的高程等,还要顾及到雨水及洪水同期态势下,城区会遭遇到的特有排频。

对多样的城区,现有的支流偏多,分出的排水区也偏多;若要逐个运算得来这样的排频,会耗费掉偏大的劳动量。通常情形下,可依循排水区现有的关闸水位,推断得来关闸后涨水的总括程序,以便运算出可用的暴雨量。然后,依循既有的暴雨量、排涝区不可以被淹的给定范畴、表面带有的硬化态势等,运算得来多样排涝区含有的抽排流量。这样一来,就维护好了泵站排涝含有的安全性,尽管必备的运算量会被拓展。

4 总 结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防灾防涝问题日渐严重,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治理,会使城市发展进程发展缓慢,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监管机制,使灾害可以减少,带动生态和环境的发展,促进更多领域的健康发展,带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展。

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篇(11)

[keyword] city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waterlogging; city; rainwater; rainwater planning;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2011年入夏以来,中国多个大城市因为暴雨出现内涝,多位专家受访时称,城市内涝不仅是大城市的问题,据统计,2008年到2010年间,全国351个城市中的60%在降雨量达到50厘米以上时曾发生过内涝。城市内涝问题表面上看是一种因极端天气造成城市排水不畅的现象,但本质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城市内涝不仅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市民出行;而且严重的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南方多省遭遇严重的暴雨侵袭。多个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江西省新余市数个交通要道被大水淹没;湖南省奉家镇公路被冲毁;沈阳市中心城区的“积水街”现象也屡次出现……城市建设中如何提高防洪排涝的能力,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1沈阳市中心城区“积水街”成因分析

1.1中心城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过低

我国大多数城市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重地上,轻地下”,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大,沈阳中心城区原有的农田、沟渠逐渐变成了城市排水管网,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滞后,大部分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地下排水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历史欠账较多,存在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标准较低、排水管网布置不科学等问题。

据沈阳水务部门统计显示,沈阳市中心城区现有的5000多km排水管网,其排水系统的排涝标准偏低,达到1年一遇标准排水管网占总量的85%,达到2年一遇标准的仅有8%,中心城区还有部分重现期为0.5年,有些地区还没有排水管网,全市雨污分流任务仅完成9%,中心城区一旦发生强降雨就很容易出现大面积内涝,沈阳老城区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多为1~2年一遇,即使新城区的管道也是按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较高,如德国的合流排水渠里可以开小汽车,新加坡的雨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以上,这些国家的排水系统完善,维护管理到位,“积水街”现象较少。

1.2公共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当

地下停车场因监控不严、排水不畅、未及时采取防御措施造成水淹,工地违规排放导致排水系统被破坏,这些因素都对沈阳中心城区公共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起到非常大的制约作用。长期以来,市政设施建设维护,都是由城市建设部门负责,现在提倡水务一体化,很多城市成立水务部门,但是有利于城市排水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维护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1.3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城市内涝或者城市积水方面的规定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标准、规范,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因此,有关部门在监督建筑物地下设施规划、设计时,缺乏法律依据。

1.4城市框架拉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也急剧扩大,这不仅会造成城市热岛效应,中心城区容易出现强降雨,而且使地面雨水渗透力严重下降,当出现暴雨天气时,雨水大量涌到排水管道,容易造成排水管道拥堵。

1.5中心城区排水体制不合理,雨污管道混接情况严重

城市排水体制一般为合流制和分流制2种类型。我国国家标准《城市排水规划规范》(GB50318-2000)明确规定,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在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目前,沈阳市中心城区的排水体制不尽合理,雨水、污水管道混接的现象严重。中心城区大多是老城区,排水体制以合流制为主,新发展区排水体制规划为分流制,但现状多为合流制,一些新建小区按城市规划在小区内建设了分流制管道,但由于公共管理建设与小区建设不同步,造成沈阳市中心城区管道混接现象较为普遍,污水系统内合流制、分流制交替存在,排水系统混乱。城市中大多为直排式合流制,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直接排入河涌,严重影响涝水排泄并污染环境。

1.6极端天气明显增多

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强降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与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大气候背景的长期变化有关,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大背景下,我国针对全球变化启动部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正当其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环流特征等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常态化”趋势,亟须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治理和减轻“积水街”问题的主要措施

2.1编制完善沈阳市排水规划,提高中心城区排涝标准

沈阳应对特大暴雨内涝要考虑全面提高城市的排水标准,做好雨水规划,根据城市性质、重要性以及汇水地区类型(广场、干道、居住区)、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雨水规划重现期。对于新建地区按3~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进行建设,对于老城区要通过排水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排水标准。沈阳中心城区现状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普遍偏低(基本为小于或等于1年一遇)区域,如沈河、和平、皇姑的旧城区,设计重现期提高应采用与雨污分流同步、与旧城改造同步、与内涝改造同步的“三同步”措施,逐步扩大排水管道的过水能力,从根本上治理沈阳中心城区“积水街”问题。

2.2加强中心城区排水设施管理,建立排涝应急机制

一是完善市、区两级分级管理体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管养水平。一方面加强路面的清扫工作,减少路面泥沙进入雨水管;另一方面加强管道的清淤养护力量,争取实现清淤机械化。同时加强对爱护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宣传教育,禁止市民乱丢垃圾、杂物等行为,对中心城区建筑工地加强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建筑废料杂物,消除造成“积水街”的人为因素。

二是建立雨天排涝应急机制。全市各级排水、市政部门应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抓好积水黑点的应急排水工作;发生涝灾险情时,各部门应及时行动,排水管理部门及时清理道路排水口,检查水闸、泵站等设施的运行情况,加强疏通地下排水管道,确保排水通畅。

2.3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积水点”改造工程

一是“雨污分流”改造。雨污分流可以提高污水及合流管(渠)的过水能力,减小合流管道的雨天溢流量;提高雨水管设计标准或通过新建雨水管道,客观上增大城市排水管网的雨水接纳能力,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城市积水现象。新建、扩建地区和旧城改造地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逐步改造为分流制。新建小区、改造城区以及道路等市政公共设施,必须全部实现雨污分流,雨水管和污水管不得混接,并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正本清源,实现源头排水户、小区排水、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有效解决排水系统存在的雨污混接、错接、乱接问题。

二是“积水街”改造。2007~2011年,沈阳市对中心城区200多个较严重的积水点进行整治,从已完成的165个“积水点”改造项目来看,积水点改造对于提高局部区域的排水能力,并通过强排措施,解决局部积水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水街”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今后应继承实施“积水街”治理工程,对重点地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2.4尊重自然和谐发展,增加城市地面透水性。

城市内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生态发展。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增加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如绿化广场、公园等),在人行道、广场等地区采用透水砖,以减少城市地表的径流量。还可以参照以前的公园与城市比例,通过连通河涌、建造公园等手段,扩大水面,加大渗透率,增强天然的排水功能。城市建设应积极推广渗透性新材料,以降低降雨径流,综合运用雨水调蓄与综合利用技术,适当控制城市建设改造前后径流系数的差异。

2.5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主要是由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硬质化、城市大气污染、人工热源增多、城市绿地和水体的减少等因素引起,是造成城市中心城区频繁暴雨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规划、增加中心城区绿化面积(如在中心城区建设青年公园、中山公园、万柳塘公园、怡静园、南湖公园、鲁迅公园、八一公园、南运河带状公园、北运河带状公园等),增加地表渗透能力和集水空间。同时应注意城市规划要利用城市通风,通过节能减排措施来控制中心城区的热量排放,推行环保车辆,提倡市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使用排放温室气体的机动车和工具,以提高缓解热岛效应的自然能力。

2.6转变传统观念,走雨水排放与利用相结合的道路

传统观念上的排水系统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水质为目的,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21世纪的排水系统的定位应从以前的防涝减灾、排污减害逐步转向雨水、污水的资源化。沈阳治理“积水点”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雨水利用理念和技术,使雨水工程从传统的排放方式转向利用与排放相结合的思路上,采取各种雨水渗透与雨水蓄滞措施,以立法形式要求新建、改建小区必须设置相应容积的雨水调蓄库,改变让雨水尽快排入河道的传统思路,调蓄库中储存的雨水在洪峰过后排入河道,或作为绿地浇灌和城市清洁等用水。

3沈阳防御洪涝灾害的规划方法和实践总结

3.1沈阳防御洪涝灾害的规划方法

3.1.1规划原则

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保护城市安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合理选定防洪排涝标准,重要城市对超过标准的特大洪水要作出对策性的方案。

充分发挥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效能、功能和效益,并考虑与流域防洪设施的联合运用。修建水库和分(蓄)洪工程,要尽可能的考虑综合利用。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要区别轻、重、缓、急,随着城市发展逐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抗洪、涝能力。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要把非工程措施提高到与工程措施同等重要的地位,以节省防洪费用,提高防洪效益。与城市环境美化相结合,考虑保护环境提高环境效益,美化城市。

3.1.2城市防洪规划

防洪标准:按沈阳地形、地貌、地质特点、流域面积形状、洪涝灾害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城市的大小、人口的多少等具体情况,确定城市防洪等级,选定防洪标准。

防洪水文分析与计算,设计洪水与设计潮位的计算。主要防洪工程设施等级、标准,对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采取的对策性措施方案。

现有工程设施改造利用措施及与流域防洪设施的联合运用方案。城市进行雨水工程规划设计时除须对雨水管网进行计算,确定雨水规划重现期,对于新建地区按3~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计算雨水管网,在进行城市雨水工程规划设计中,雨水管网的计算是根据沈阳地区的暴雨强度进行计算的。还须精确计算出雨水提升泵站的流量及调洪湖的容积,使城区内既确保不发生内涝又可减少基建投资。雨水规划时根据地形地貌绘制汇水区域图,根据汇水面积及暴雨强度计算雨水量及调洪湖的容积,在城市中心区除了扩大原有公园绿地内的人工湖面积外还可以规划下沉式绿化广场、下沉式篮球场、下沉式极限运动场等,以充当调洪湖的容积。当暴雨来临时,雨水通过这些体育场所、绿化广场周边分布密集的环形沟渠缓缓流进“水池”,并存蓄其中,暴雨过后再排入浑河,所以,当雨季来临时,这些运动场地便成了雨水调蓄池。

3.2沈阳防御洪涝灾害的实践经验总结

扎实推进城市综合防洪体系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城市发展与防洪排涝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动员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全面提高沈阳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有效应对沈阳极端天气和强降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尽最大努力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统筹兼顾、依靠科技、依法防控五个原则,正确处理好城市防洪与流域防洪、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统一指挥与部门联动五个关系。

突出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政府主导,切实加大城市防洪资金投入。沈阳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加大了城市防洪工程、排水管网和排涝泵站建设以及排水管道清淤疏通等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第二,加快达标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沈阳正全力推进城区堤防、河道、管网、泵站等工程建设,提高了城市整体防洪能力。城市建设是以统筹市政和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加强防洪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及时疏浚河道,疏通排水管网,确保通畅为指导思想进行的。第三,加强涉水管理,恢复和加大城市河湖调蓄能力。城市水系调整要符合防洪规划,并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审批。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要避开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增加涝水调蓄空间,留足渗水地面,努力提高城市防涝能力。并认真开展洪水影响评价,消除防洪安全隐患。第四,健全防洪预案,着力提高城市防洪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市防洪排涝预案编制导则和管理办法,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组建防洪抢险队伍,配备应急抢险设备和器材,切实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应急处置能力。第五,狠抓基层防汛,大力提高全社会防灾抗灾能力。加强社区防汛组织建设,提高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的自保自救能力。低于地面的地下空间和公共设施,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进水受淹。城市企业根据防洪法的要求,在政府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本行业、本企业的防汛工作。第六,搞好预测预报,着力提高城市暴雨预警响应水平。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文、气象站网建设,大力提高城市暴雨预测精度和预报准确率,延长暴雨预见期。建立和完善预警体系,及时预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第七,注重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根据城市河道、湖泊和管网的防洪排涝能力,绘制和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图,以明显标识标明可能受淹的情况。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让公众了解洪涝灾害风险,掌握防灾避灾知识。以适当方式开展防灾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实战能力。第八,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夯实城市防洪排涝基础。

抓紧修订完善城市防洪规划,加强城市防洪规律及技术标准研究,特别是城市防洪和排涝标准一致性与协调性研究,使城市防御外洪和内涝的能力相匹配。

加强城市防洪法规体系建设,开展城市暴雨专项课题研究,高度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基础研究,提高城市防洪科技水平。

落实易积水点、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的预案,强化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应急防范措施。加强预报,及时预警。气象部门加强预测预报力量,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向防汛指挥部门报送暴雨发生时间、地点、范围、量级和发展趋势等预测预报信息。水文等部门加强河湖水位、流量的监测预报。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及时主动向公众雨情、水情、道路积水等有关情况,指导公众做好防范工作。

4结语

在沈阳市中心,水广场很多,平日里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娱乐休闲的空间。在少雨的季节,它可以储水,而在暴雨天气,水广场可瞬间变身,成为一个防止积水的“排水道”。一些体育场所,比如篮球场、极限运动场,本身就设置在凹地里,雨季来临时,便成了蓄水池。只要利用好,威胁一样变机会,这是沈阳市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生动诠释,在城市规划建设的细节中,增加一些既经济可行、又方便实用的治水措施,既能应对突如其来的暴雨考验,又能起到长期的环保美观效用,真正做到了把非工程措施提高到与工程措施同等重要的地位,节省了防洪费用,提高了防洪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司国良,黄翔.沿江城市内涝灾害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水利,2009,(19):39-40

[3]丁鹤.对内涝灾害的基本认识和主要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