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4 16:29:03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1)

智力障碍儿童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目前大部分智力障碍儿童已经进入特殊学校。其入学的第一关即是儿童对于学校环境的适应。他们适应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在特殊学校学习及生活的质量。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发展存在障碍,其适应性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因而会表现出一些适应不良的情况,而7~11岁的学龄期儿童正处在环境适应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更多地关注其在学校适应的情况,满足其特殊需要。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环境条件的设置、教师对智力障碍儿童适应学校环境的重视程度及其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都会对智力障碍新生学校环境适应的情况产生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学校环境适应主要包括物质环境适应、生活环境适应、学习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本文就这四个方面,对智力障碍新生入学后的学校环境适应提出以下建议。

一、物质条件创设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

智力障碍新生对于物质环境的熟悉和适应程度决定其入学后在学校的表现情况,物质环境的设置是否符合其身心特点是决定他们能否有效、良好地适应学校环境的一个中心环节。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在感知觉、注意力、记忆、语言、思维、肢体协调等方面发展缓慢或不足,且意志力较薄弱,因此我们在设置学校物质环境时应尽量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物质环境具体包括教具、校园环境、教室装饰、资源教室的设置和通道走廊环境装饰物等一系列的环境设施。场地及场所的布置与布局、校内外装饰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校舍建筑的结构、物理空间结构以及设施设备的设计与利用都要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以消除其陌生感。这些环境创设的条件、设施也要融为一个有机、适用的整体,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环境。

首先,将教室、活动室及走廊等儿童经常出入的地点的装饰品变得简单明了,尽量美观、鲜明,令人感到舒适。复杂、甚至隐晦的物品容易分散儿童注意力,也易导致儿童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发现或学习知识。同时,学校的物质环境要给予儿童以安全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减弱或借助引导、指示、警示等手段帮助儿童克服学校环境的各种障碍,创造便于识别的条件。其次,具体地将教师要教授的课程知识及图片直接、清晰地展示在儿童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如墙面上、书桌上等,这样儿童经过此处时,会自然而然地去接触其所感兴趣的东西。再次,教具等教学物品也要能够尽可能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能够很快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当中。最后,教室中活动的空间也要足够大,教学用品及桌椅的摆放也要尽量分散,避免患有注意力缺损、多动症以及具有攻击的自闭症儿童的攻击对其他儿童造成伤害。

二、学校教育环境生活化

智力障碍儿童在学校中除了学习知识与技能外,同时也进行许多的生活活动,例如吃饭、运动、生活技能训练与康复等,而这些生活技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会和掌握这些技能是智力障碍儿童极其重要的任务,也是他们以后能否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样地,在学校中能够正常地生活与良好地学习,也会更好地促进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学业的进步,给他们带来便利条件。正如2007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提出的“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从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来开展康复与训练活动。

既然要教儿童学会解决吃、穿、住、行等技能,我们就要让儿童接触和参与到生活实践活动中,以此来掌握生活的本领,使其适应家庭生活。例如模拟家务劳动的情境:我们可以在生活适应课堂中将教室装饰成儿童熟悉的家中客厅,由教师扮演其父母,指导儿童用抹布、笤帚、簸箕、小桶等物品进行家务活动的教学与训练;再如模拟商店的情境:我们可以利用一节课将操场中的空地虚拟成一个小商店,来模拟在商店用人民币购买各种商品的情景。以这些社会生活的实践为切入点,教会智力障碍儿童生活的基本常识,使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其生活能力。

三、在教学内容及方法上有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适应学校学习环境

智力障碍儿童在特殊学校中的主要活动是学习知识与技能,所以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是他们良好地适应学校环境的重要一环。若将教学内容设置得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其学习的兴趣及动力会大大增加,学习的效率及效果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一)教学内容

从教育目标来看,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也和普通儿童的教育一样,都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同时也要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培智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音乐、美术、体育、手工制作、个训等。在设置具体内容时要顺应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尽量安排贴近智力障碍学生生活经验的内容,且内容要多样化,难度适中,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个体,对教材作适当改动,使学生在课堂中尽量多地、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掌控课堂节奏,快慢要适当,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反应,根据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来决定课程的进度。

2.善于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方法,如直观法、演示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选择对智力障碍儿童较适用的方法。

3.对儿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经常进行巩固练习,不断强化其能力。

4.创设合适而有效的情景条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5.遵循“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教学为辅”的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儿童的不同情况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四、运用适当方法有效提高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其情绪过于冷漠或过于热情,且对他人过度依赖,伴有智力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更是存在沟通障碍。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其交往的范围狭窄,手段不丰富,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易受环境干扰。基于此特征,培养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需要我们采取一些特殊、有效的方法,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一)采用合作式教学方法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的环境适应

智力障碍儿童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是与他们有相同障碍的同伴儿童,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开始,因此他们之间的交往问题尤为重要。尤其是具有攻击的智力障碍儿童以及情感淡漠的自闭症儿童,对于他们的人际交往问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我们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合作的方法可以用在不同的情境中,下面列举两例具体情境下的应用。

1.采用分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分组教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随处可见,同样也适用于培智学校的课堂中。例如在一节美术手工课中,我们可以将学生两两分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份手工作品。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任务,分配给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增强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的意识,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2.进行合作式的集体游戏,鼓励智力障碍儿童积极锻炼自身沟通能力

游戏是培智学校活动课、体育课中较常见的一项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将单纯的自由活动变成合作式的竞争性游戏或集体游戏,如接力跑、角色扮演小情景剧等,通过游戏使智力障碍儿童更频繁、更亲密地接触其他同伴,激发其同伴交往的合理动机,来更好地融入集体。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采用奖励、惩罚、强化、渐引等行为矫正方法教会智力障碍儿童简单的对话,如“对不起”“没关系”“你真好”“我愿意”“我喜欢……”等;也可以教会他们用肢体来表达友好的情感,如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拍一下头、握下手,这些都是自然地表达友好情感的动作,同时也可以消除智力障碍儿童在沟通与交流中的自卑感与紧张感,激励儿童“开口”与“迈步”。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有足够的耐心和冷静处理各种突况的能力以及较高的专业素养。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满足不同个体的特殊需要,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发现更多切实有效的方法。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促进师生交往环境适应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2)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一方面是身体机能的康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复。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和思想的成熟,而且意味着心理的日益健全。在关注学生生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的同时,不能对其心理状况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只有生理上的照顾和思想上的关心,还要加强心理辅导。《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章》第3章第29条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提高学生保护和合理使用自身残存功能的能力;适时、适度地进行青春期教育。这里所说的“身心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熟知和重视,但是,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与学校德育有何不同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等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还有待进一步熟悉和加强。

何谓心理健康,英文表达为mental health,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心理健康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指维护心理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一、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社会条件的限制。由于缺乏语言沟通,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或生活上常常受到挫折。一些健全人对他们有所偏见,持有异样的眼光,不愿和他们交流做朋友,甚至对他们讥讽和嘲笑。例如,称呼他们做哑巴、哑子、聋子……

残疾人教育落后于普通教育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上成年残疾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听觉障碍儿童有着一定的影响和诱惑作用。

2.不良信息的影响。当今知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便利快捷,孩子们深受影响。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娱乐生活的同时,一些言情戏说的影视作品、打打杀杀的动画是孩子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节目。由于听力有障碍,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就成为最主、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他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视觉,而且视觉记忆保持得比较好。内容低劣粗俗的图书、光盘充斥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对身心稚嫩、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很难忘掉内容不良的视觉信息,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家庭的影响

1.家庭教育方式。部分家长出于失落感、低下感等心理,有意无意地限制儿童外出,力图使儿童处于自己的安全保护下不受外来“欺负”、“污染”,使听觉障碍儿童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阁楼儿童”,实际上是堵塞儿童认识自我,发展和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家长限制听觉障碍儿童的活动,使他们的生活范围狭窄,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又由于听觉障碍和语言发展迟缓的特殊性,导致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相处时说不清、听不懂,无法与人沟通,会出现经常无意识违反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现象。他们的交流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大多健听儿童不能理解和接纳的,所以听觉障碍儿童很快被孤立于伙伴范围之外。逐渐丧失对活动或事情的兴趣,没有自信,进而自我封闭。

2.家长的态度。家长对孩子听觉障碍的事实要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听觉障碍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上,忽视听觉障碍儿童个性发展,要么不愿承认听觉缺陷的事实,希望他们像健听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较为突出的教养态度是:我的孩子和健听孩子一样,甚至比他们还要好。在解读家长这种教育态度时不能一味赞同,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一样具有心智发展的潜质;其次,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感知和接受外部信息时受到一定限制,他们在完成生活和学习任务时需要更多努力和帮助。有的家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具有听力缺陷,在牺牲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帮助孩子康复的时候,同样抱着望子成龙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克服听力缺陷,像健听孩子一样完成各种生活和学习任务。他们急切想要看到每次语言训练之后的进步和变化,一旦短期内不能看到进展,就急着给孩子换另一个“更好”的教育机构。家长和孩子就在各种机构之间周转,孩子一边要完成语言训练,一边要适应新的环境,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自身生理缺陷带来的认知障碍、交往障碍。由于自身听觉缺陷和语言障碍使他们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他们不但无法与健听人建立适当的关系,而且容易对人产生误解。例如:有的听觉障碍儿童当自己的生活用品用完了,看到别人那里有,不征求他人同意就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认为:“我的没有了,他有,我拿了他的来用是应该的。这样才叫公平。”可见他们对“公平”的理解是多么肤浅。

听觉障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听觉缺陷、语言障碍等生理缺陷会对其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消极的影响,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我贬低、恐怖、焦虑、过敏、行为不当和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听觉损害和语言缺陷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学习和认知活动及个性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情绪、个性及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障碍。

1.对自我的不良认识

自卑而孤僻,由于听觉能力一定程度上的丧失,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障碍重重,使他们觉得很难融入社会生活,进入同龄人圈子,导致他们喜欢独处,形成不合群的性格。

2.对外界事物的不适当反应

(1)敏感而多虑。他们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不管与自己有关无关,都会表现出猜疑和焦虑情绪。

(2)任性而依赖。这是大多数听觉障碍儿童共同存在的不良心理特征。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家中作为弱者总是受到过多照顾,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听力的残缺有负罪感,认为孩子的耳聋是自己疏忽造成的,就千方百计地补偿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导致他们执拗任性,爱干啥就干啥。在生活上、心理上总是依赖父母,即使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做。

3.不良的情绪体验。听觉障碍儿童如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就过分激动,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甚至大打出手。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聋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唯有个性良好、心态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开展聋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加强聋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应该在聋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先行。

2.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目标就是培养听觉障碍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3.聋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有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开发。

4.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聋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可以借鉴普校现有的教育模式,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特点进行内容、组织形式、方法上的探索。

三、维护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提高聋校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要想让听觉障碍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首先要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给听觉障碍儿童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

1.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从中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集体认可;

2.珍视友谊有几个知心朋友,时常将自己的心事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

3.学会利用保持心理平衡的宣泄方法,如可以写日记、写作文、给亲人或朋友写信;

4.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发展特殊的兴趣爱好等;适当的时候接受心理咨询。

(三)营造促进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

1.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环境系统支持。

环境支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协作和支持。

2.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例如,营造语言环境,设置音响环境,开设生理补偿的特殊课程,张贴激励听觉障碍儿童自强奋发的名言……

(2)重视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心理健康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游戏等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活跃的教学环境,充分运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补偿功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

(3)努力营造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听觉障碍儿童走出孤独世界,参加社会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去参观、访问、为社会服务,和健听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参与书画、舞蹈、体育等各种竞赛。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1)建立心理档案,分类辅导。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区。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

(四)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团体咨询活动能有效提高聋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交主动性,使聋生取得社交成功,增强社交自信,促进健康心理品质形成。

(五)满足青春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的需要

1.青春期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特点有:(1)选择同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有迫切与他人交往的需要;(3)在同伴交往中感情投入大。

2.创造能让听觉障碍学生与各种人交往的机会。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听觉障碍学生心理成长。这方面工作需要长期、细致、艰苦、富有创造性,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积极配合与协作,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更需要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3)

G764

一、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重要性分析

智力障碍是一种以智力功能存在明显缺陷为特征的障碍,表现在实践性、社会性等方面。智力障碍儿童发育迟滞,学习能力薄弱,在消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培智学校重点教育他们如何更好适应社会环境、教育他们如何进行生活自理,所以有着特殊的意义,详细来说主要包括:第一,能够补偿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缺陷,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在语言、感知、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存在障碍,影响他们的知识接受能力,所以通过生活技能教育有助于儿童感觉器官的缺陷得到弥补,生活技能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第二,有助于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智力障碍儿童思维和想象能力都比较差,通过生活技能培养可以丰富他们对感性知识的认知,包括物体形状、色彩等方面都形成正确的表象,通过生活技能教育让他们丰富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第三,有助于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社会适应性是个体独立生活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能力,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主要体现在社会沟通交往、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而生活技能教育就是提高儿童适应社会和生活的教育,对他们未来生活做准备。

二、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的主要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的重要性,生活技能教育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遵守规则能力和基本劳动技能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详细来说为:首先从生活自理能力角度来分析,包括正确认识自己、家庭,具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能够个人独立生活等。其次从语言沟通能力角度来分析,包括乐于表达自我、尊重他人的利益、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再次从遵守规则能力的角度来分析,包括遵守学校规则、具备安全防范意识,能够更好融入社会。最后从基本劳动技能的角度来分析,包括基本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的技能、基本家务管理能力等方面。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涉及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这样就需要教育者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三、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的主要原则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与一般学生有着差异性和特殊性,所以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详细来说主要包括:第一,针对性原则。能够根据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开展生活技能教育,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应该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一对一辅导,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

第二,实践性原则,生活技能教育必须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针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需求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儿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训练学生养成运用知识的技能。

第三,趣味性原则。教师应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精神上获得满足。

四、智力障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的对策分析

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生活技能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教育,同时也是社会性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相关的教育原则,选择最为适宜的教学环境,开设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详细来说主要包括:

(一)创建支持关爱的人文环境

创建人文环境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表现的态度,人的态度来在于人的信念、创建支持关爱的人文环境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事业的价值和意义有着充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尚的教育信念。智力障碍儿童也是独立生命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价值和尊严,理应受到所有人的尊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关注和呵护看作永恒的使命。智力障碍儿童处于发展之中,也有自己的潜能和可塑性,但是他们身心发展处于迟滞,所以培智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宽容、等待,给智力障碍儿童足够的时间学习,在他们犯错误时怀着理解和包容的心,用庄严的责任来对待智力障碍儿童,给他们终极关怀,也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置生活化的主题式统整课程

智力障碍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知识迁移方面难度大,所以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开设课程。本文认榭梢蕴岢隹纬躺活化的理念,也就是将生活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归宿,以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开设主题式统整课程,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并以主题形式呈现。主题式统整课程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认识特点来整合他们的学习状态,提供真实现象的情境,有效实现知识和技能迁移的现象,对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适应社会生活,打破分科教学存在的限制。

(三)浸入式学习与伴随式学习相结合

浸入式和伴随式学习是目前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方面比较流行的先进可靠教育方法,教师可以将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前者是将学习目标融入到游戏中,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具有结构化特征,智力障碍儿童很难直接理解,所以可以融入到非结构性游戏中,有效解决智力障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等问题,促进他们明确活动目的,更好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伴随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生活环境学习方法,以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为他们提供更为真实的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抓住生活中的有利时机,并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状态进行随时教育。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上的限制, 往往不能够很快掌握某个行为或技能, 需要多次的练习和实践才能达成。在动态的生活环境中伴随其对生活技能的需要逐步对其进行教育, 达到为实际生活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晓燕,袁茵. 浅议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技能教育[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02:24-27.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4)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社会的歧视和某些家长及老师的教育不当,导致他们的自我概念水平和自我认识能力的下降,很容易产生自我贬低、恐怖、焦虑、过敏、行为不当和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而听觉障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青春关键期,听力损失制约了其认知和个性心理能力的发展,身心发展不平衡,因此他们比正常中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通过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潍坊市在校学习的169名初中段听觉障碍儿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9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 1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5%。

(二)研究工具

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等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问卷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结果分析

1.听觉障碍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听觉障碍儿童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只有43.13%的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有54.24%的听觉障碍儿童属于中等焦虑水平,人数较多;另有2.6%的听觉障碍儿童属于高焦虑水平,心理存在严重障碍。

2.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各因子状况

听觉障碍儿童在心理健康的各因素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有51.63%的儿童存在学习焦虑,有9.8%的儿童存在对人焦虑,有4.57%的儿童存在孤独倾向,有17.64%的儿童存在自责倾向,有15.68%的儿童存在过敏倾向,有20.26%的儿童存在身体症状,有14.37%的儿童存在恐怖倾向,另有1.3%的儿童存在冲动倾向。并且调查发现,在上述各因子中,依次分别有37.9%、60.1%、51.63%、51.63%、65.35%、51.63%、39.86%、38.56%的儿童存在有中等程度的心理障碍。

3.父母亲文化程度对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儿童的自责倾向、恐怖倾向维度方面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t自=-1.29,p自

4.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对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有无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焦虑方面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t孤=2.09,p孤

四、建议及对策

(一)帮助听觉障碍儿童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其挫折耐受能力

听觉障碍儿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要教育他们在勇于正视自己生理缺陷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要相信自己,要敢于面对现实,不逃避,不放弃,取长补短,学会悦纳自我,学会用微笑面对生活;可引导儿童看一些名人传记,学习一些身残志坚的名人为实现人生目标而顽强拼搏的先进事迹,使他们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要注重与儿童进行情感交流;要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他们学会理智的面对挫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挫折耐受能力。

(二)加强对父母的指导与培训,改善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与态度

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导致儿童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另据调查发现,听觉障碍儿童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父亲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97.7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2.28%;母亲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98.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52%。父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产生较显著的不良影响。因此,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要建立起良好的家长培训机制,定期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让家长逐渐改变以往对儿童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及态度,全面提升家长的文化理论水平与素质。

(三)加强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辅导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授课和辅导。各任课教师要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要对儿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问题及时地给予疏导,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四)重视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与指导

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条件保障,要关心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采取各种方法减轻教师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使他们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学校要对各任课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等,让教师人人都懂的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人人都对听觉障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五)要教给听觉障碍儿童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的方式与方法

由于听觉障碍儿童不善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和任务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做出调整与应对,因此教师要教给儿童能够善于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有效自我调节的方式、方法。如学会并合理利用一些宣泄的方法,学校可建立“心理宣泄室”,让儿童到宣泄室内尽情的加以宣泄,以消除内心的压抑和愤懑;学会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如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思考等方式来改变消极的心理。

(六)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是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班主任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情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要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针对儿童的个别问题制定个别教育方案,进行个别教育,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宣泄情绪,使其心理得以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凤.聋学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5):47.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5)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心理学范畴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并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发展中的个体处于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相互嵌套的环境系统之中。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每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都会波及其他系统,进而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系统随儿童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的家庭扩展到社区、学校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间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mascrosystem)指儿童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在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描述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心理健康更侧重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未对智力有相应要求[2]。因此可以推断智力障碍儿童并非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距,个别领域表现偏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适应、人格、行为等方面。一项由父母和老师进行评分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一半的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情绪困扰症状,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Emerson和Hodapp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群体内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比例高出普通人群4倍[3]。张福娟(2004)[4]和江琴娣(2005)[5]的研究都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情绪问题。而且,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6],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率较差,且普遍存在孤独、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7]。在学业上,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学习失败经历较多,对学习存有逃避心态,且学习兴趣不足,动机缺乏,可能患有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受到过多照料,日常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品质的研究也显示,与视障、听障和普通儿童相比,发展程度最差[8],表现较差的人格特质有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9]。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或轻或重且表现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个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生态系统。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影响较大。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易产生依赖心理,严厉管教易使智障儿童产生恐惧倾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父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定因素,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力[10]。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又一微观系统,其中,同伴关系和教育安置对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1]。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生态系统。而儿童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智力、性别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特点。低于常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该类儿童很难通过说教,甚至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什么是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开放的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遵循“疏导”而非“抑制”原则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习得一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对于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在暴发情绪问题时,让其在操场自由奔跑释放积压比封闭式、单独的教室更能使其心情平复。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生成式的、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普遍优于依靠传统模式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生态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规避了智力障碍儿童认知事物浅薄的弊端,侧重儿童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其在行动与互动中逐步掌握化解心理问题的技巧。其次,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能刺激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多种感官,使其内心丰盈。心理健康之人,必然是内心有着丰富情感及包容心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逐步探索过程中,明了是非,习得善恶。若切断儿童与外界的联系,哪怕以爱为名刻意窄化儿童与外界的通道,仅是将其置于成人搭建的象牙塔中,必然造就内心贫乏、不识是非善恶之人。生态环境本身是真实的,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儿童获得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例如,通过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的活动,教会孩子“爱”的理念:爱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老师,更包括同伴和长辈,不认识的陌生人,甚至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爱的方式也不仅仅包括听话、顺从,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的举动完成任务,获得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倡导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正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拓展儿童的体验渠道,使智力障碍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绪情感。最后,生态系统理论为培智学校开展多种活动性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培智学校中,各种活动性课程的数量相当可观,占比也不容小觑。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其技能技巧、开发心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认识并理解自身在与环境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各种情绪体验,并在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中内化升华为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心理。生态系统理论启示培智学校的活动性课程要沟通家庭、社区和社会,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系统模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因素,一昧从儿童自身缺陷寻找原因,强调思想开导,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一做法因不贴合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收效甚微。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寻找突破口,还应该从儿童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微观的家庭支持,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宏观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支持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从中获得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6)

一、听觉障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需要,只有深入地了解儿童,深刻地理解儿童,才能有效地教育儿童。听觉障碍对儿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听觉障碍影响儿童感知事物

首先,听觉障碍使儿童丧失认识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听觉感性材料。人们能感知大千世界各种物体和现象,听觉和视觉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当儿童因听分析器损伤而产生听觉障碍,则很难对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成听感觉、听知觉和听表象,这些感性材料的丧失将不同程度的影响聋童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其次,听觉障碍直接影响儿童的空间定向。由于听觉障碍,聋童听不见或听不真声音,他们只能直接感受到视野之内的物体或现象,这给他们带来许多不便。

2.听觉障碍影响儿童言语发展

首先,听觉障碍影响儿童的发音器官发挥应有的功能。虽然聋童的发音器官是正常的,但由于不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模仿练习,长此以往,发音器官的功能流失。其次,听觉障碍和言语发展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听觉障碍虽然导致言语发展迟滞,但也有赖于言语的支持,如果聋生的言语能力提高,其受听觉障碍影响的感知、理解等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再次,早期的生活教育环境具有关键作用。在聋童的听觉障碍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的言语的形成和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听觉障碍影响儿童其他感官活动

听分析器作为人体最主要的分析器之一,对儿童其他感官活动的影响更是明显。首先,掌管人体平衡的半规管和前庭均在内耳中,内耳器质性损伤使身体平衡产生障碍,人的平衡功能受到影响。其次,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因缺乏言语功能训练而影响言语运动感觉,不得不借助技术手段指导聋童进行发音说话训练。再次,视觉器官因听觉障碍加重了负担。学龄初期,聋童视觉及功能聋不及同龄的健全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开始快速发展。

4.听觉障碍影响儿童深层发展

首先,听觉障碍影响儿童思维发展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听觉障碍导致聋童言语发展迟缓,使得他们善于利用形象思维,因而他们的抽象思维很难得到发展并且很难发展到较高水平。其次,听觉障碍影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由于听觉障碍,聋童与别人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他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连落在一起,形成聋人群体,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参与主流社会活动。再次,听觉障碍导致聋童语言水平低下,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二、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教育研究所加德纳教授1983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力的理论,它重视儿童大脑的发展,关注特殊儿童,如听障儿童、自闭儿童、天才儿童等,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儿童的智能,认为人的头脑中有许多台计算机(至少有7台),而且每台计算机有各自的功能,每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且每种智能上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人才。

前两种智能,即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受到重视。语言智能涉及到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性,涉及到学习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实现一定目标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涉及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的能力,涉及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和用科学方法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接下来的三种智能在艺术方面的运用尤其突出。音乐智能包括音乐的表现力、创作能力和欣赏能力。身体-动觉智能是指使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手或嘴)来表达内心感受、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能力。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是辨认、运用广阔的空间中以及有限区域内的物体的能力。空间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线条、形状、色彩等特别敏感,看一眼东西脑子中就能想像出这一物体的形状。最后两项智能是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三、多元智能对听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倾向都是有所不同的,并且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听觉障碍儿童发展,教育应该反映这种差异,努力确保每一个听觉障碍儿童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力潜能。

1.注重听觉障碍儿童教育的个别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每一个儿童(包括听障儿童)都有自己的智能领域,教育应该创造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听障儿童以多样化的选择,把聋童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让他们朝着个性化发展。例如,在设置课程中,充分考虑听障儿童的智能特点,把他们的智能领域和学科课程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不同课程之间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听障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不同的智能特点找到学习“切入点”;在教育评价中,重视听障儿童的个别差异,使用适合他们在一定发展阶段的评估方法,帮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

2.注重听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有教无类

加纳德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不同的智能类型从来就没有高下之分,从来就没有价值大小之分,还特地说明只要在某一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有价值,这能力就应被列为智能。按此理论道来,听觉障碍儿童只要在某方面显示出长处,他就不应该是“特殊”儿童,因此,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应该注重“有教无类”,充分发展聋童的长处,并在理论上承认这一长处就是一种智能。

3.注重听觉障碍儿童教育的优势潜能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7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各自发挥程度不同。在听觉障碍儿童教育中,应关注听障儿童的优势智能,扬其所长。首先,由于听觉障碍,听障儿童通过手语(聋人母语)进行交流,他们的双手手指非常灵巧,可以挖掘听障儿童的身体-动觉智能和人际智能,发挥其实践交往的优势。其次,听障儿童在听觉器官受损后,总是以目代听,视觉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可以挖掘空间智能和音乐智能,发挥其观察力的优势。另外,由于聋生处于一种“无声世界”之中,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电脑学习、实验操作、集中训练和各种活动中,不大容易受到外界有声剌激的影响,能高度集中和稳定注意力,可以挖掘自我认知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发挥其全神贯注学习的优势……这些优势智能,有些听障儿童不仅仅与同龄的正常儿童相差无几,有些方面甚至可超过同龄正常儿童。

多元智能理论启发了特殊教育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好地实施听觉障碍儿童教育,更好地理解和公平地对待听障儿童,更好地引导听障儿童智能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4-0008-03

一、引言

儿童学习障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学习障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有益的应用。先前人们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方面,然而他们的问题远非如此。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在情绪、注意、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都存在更多的问题。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对其学业的帮助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继而又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做好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他们心理的整体把握上。应当首先清楚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确定是否有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寻找各种问题的原因以及矫正措施,这样才能在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业状况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已有研究者指出,健康、积极的情绪会促使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更多新的词汇,在新的学习任务上表现得更好。

二、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抑郁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惩罚,甚至是同学的歧视,他们往往比一般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感,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研究表明,学习障碍者的特质焦虑或状态焦虑水平高于非学习障碍者,有更多的身体主诉以及睡眠障碍,并且焦虑水平与睡眠问题呈正相关。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症状主要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担心自己做不好事情,不愿尝试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面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变化常常感到紧张不安、适应困难。也有研究指出,小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学习障碍学生在各年龄阶段一直都处于高焦虑状态中。一方面可以认为,这种持续的高焦虑状态势必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业进步;另一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其产生焦虑的情绪状态。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揭示出儿童学习障碍与其焦虑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多数研究只是认为学习障碍儿童具有焦虑的情绪状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除此之外,很多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比较突出的抑郁问题,他们比一般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Strawderman等报告,35.85%的学习障碍儿童都有抑郁症状。另一项研究指出,学习障碍女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相比,存在更多的抑郁症状,且达到显著水平,她们经常伴有自卑、抑郁的情绪体验;而学习障碍男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之间的抑郁表现无明显的差异。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效能感低,常常把学习的失败、挫折或困难视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困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他们难以完成学习目标,容易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多动、注意缺陷问题

Cantwell 等曾提出,注意困难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国内有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基本学习能力不足和行为问题,而行为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儿童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某项活动,他们很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调查表明,95%的学习障碍儿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小动作。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比学习优秀儿童存在更多的多动行为,注意集中困难、冲动行为、活动过度三项比例也明显高于优良组儿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推测,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缺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的通道容量较小,单位时间内贮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弱。由此可见,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注意发展水平低,这就影响了他们听课的质量,阻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阻碍他们获得正常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违纪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不能处理好同伴关系,这种不良的同伴关系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对同伴群体的敌视和攻击行为。另外,哈里斯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在学校里有严重学习不良现象的儿童的攻击行为出现频率较多,且男孩多于女孩,生理性的、言语性的攻击行为是报告中行为频率最高的,但仍有一些学习障碍儿童采取其他形式的挑衅行为,特别是自我损伤行为、仪式化行为、刻板行为和退缩行为,对他人的严重冒险行为,但极严重损伤行为较为少见。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起因于挫折。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攻击。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其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容易引发攻击行为。

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性和课堂违纪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者发现,男女学习障碍儿童在违纪、不成熟和攻击性维度上差距很大。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成绩不如他人,在课堂上有时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同,因此会产生压力、挫折感和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并直接转化为课堂违纪行为,通过捣乱、懒散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获得教师的注意。

(四)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问题

1.学习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

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亲子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是造成学习障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资源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学习障碍对中学生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学习障碍学生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往往使其父母感到很失望,由此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相对减少,而往往对其进行惩罚、拒绝和否认等。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不良的亲子关系,而这样又加剧了儿童的学习障碍程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来说,加强其与家庭之间的融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2.学习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通过对一般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随着成长渐渐进入青少年时期,此时同伴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伴关系不良,则会对他们的学习及心理、行为等产生消极的影响。采用同伴提名法和教师评价法对同伴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被提到不受欢迎的次数最多,更多地属于被拒绝型,孤独感显著偏高,而同伴接受性明显低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攻击、退缩等不良的社会行为,同时他们又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以致于被班级中其他儿童孤立和排斥。一项元分析研究(Kavale & Fomess, 1996)发现,约有75%的学习障碍儿童存在社交技能缺陷,表现为被同伴拒绝和社交障碍。这些儿童因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焦虑而容易产生孤独感。

3.学习障碍儿童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习障碍儿童在其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则影响着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一般的,教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评价较低,学习障碍儿童对教师有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淡漠。有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很少向教师讲知心话。在一项对教师的调查结果中表明,教师认为自己对学习障碍儿童关爱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教育策略,因此对帮助学习障碍儿童克服学业上的困难没有信心。学习障碍儿童最初的几次学习失败,致使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过低、态度不良,导致他们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引发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儿童稳定和持久的学习障碍。

三、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概念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存在密切的关系,是个体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都很重要;低自我概念则与低学业成绩、低自我效能、辍学、抑郁等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自我概念及自我评价较低(L. Boker & D. P. Cantwell, 1990)。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使得学习障碍儿童有较强的自卑感,容易引发不良的情绪状态,同时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从而产生孤独感及其他心理问题。然而另一项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在学业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社会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以上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而研究者未能成功地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这一异质性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将学习障碍儿童细分为不同的亚类(如将学习障碍儿童分为不伴有阅读障碍和伴有阅读障碍两种),并与一般儿童进行更加严格的匹配对比,从而得到更加客观、精确的结果。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从父母的自身素质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从经济条件到情感支持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一般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略高于学习障碍儿童父母;一般儿童的家庭完整性状况要优于学习障碍儿童。另外,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比一般儿童父母的焦虑程度更高;并且认为他们的家庭环境更加混乱;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多。研究还发现,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几乎认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其他儿童。他们不仅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差,同时也怀疑孩子的一般能力。父母的这种评价方式和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其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由此看来,学习障碍儿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会体验到更多压力,最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

四、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策略

(一)认知训练

研究发现,来自家庭和同伴的支持能够降低学习障碍儿童的适应困难。并且,良好的班级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应给学习障碍儿童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具体做法是对学习障碍儿童实施“优点轰炸”,教师发动全班同学找其优点。让其他儿童在纸上写出学习障碍儿童的优点,然后由教师在全班宣读并给与鼓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学习障碍儿童抱有积极的期望和态度,就能够帮助他们减少消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合作学习策略

教师可通过合作学习策略来增进学习障碍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关系。首先,班级可以就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帮助别人展开讨论。如,哪些同学在数学学习上需要别人的帮助,哪些同学在语文学习上需要帮助,并根据他们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帮助策略。接下来,按照讨论结果将全班同学分组,如将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与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分在一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就能够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增进他们与其他儿童之间的交流。同时,由于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多,因而能够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为学习障碍儿童营造温暖的心理环境,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一项对小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对同伴关系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间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都有普遍的提高,合作学习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课程兴趣明显提高,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塑造新行为

根据行为治疗的观点,儿童的行为问题是不正确的学习和强化的结果。那么,通过新的学习,儿童也可以获得新的适宜的行为。因此,可采用行为治疗技术中的代币法矫正学习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确定行为矫正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可共同讨论确定儿童需要矫正的问题,并明确行为改变的计划。第二步,确定代币的使用方式。教育者和儿童约定:(1)采用的代币(如五角星或小红旗);(2)代币的给予标准(如每次完成规定的任务后,可以换取几个代币);(3)代币交换方法(如积累5个代币后,可以得到一个实际的物质奖励)。第三步,由外在诱因转化为自我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儿童通过自我强化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外在诱因控制的行为变成内在的行为习惯后,进一步转化为儿童内在的需要,他们就可以自发地表现出习得的新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代币法来矫正学习障碍儿童的不良行为时,父母和教师一定要密切配合,以保证代币的使用和落实。(稿件编号:100322003)

参考文献:

[1] Swanson, H.L.,& Malone, S. Social skills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1992,21:427~443.

[2] Price L, Johnson J, Evelo S. When Academic Assistance Is Not Enough: Addressing the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994, 27: 82~90.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8)

美国特殊教育的高度发达与其特殊教育立法息息相关。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特殊教育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有效地保障了美国各类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尤其对促进特殊儿童教育机会均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特殊教育并非一开始就受到国家和州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虽然1788年制定的联邦宪法中规定保障所有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各级政府按照宪法的规定确立了义务教育制,但当时大多把残疾儿童排除在外。20世纪70年代,美国约有800万残疾儿童,其中一半以上的残疾儿童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服务,100万残疾儿童完全被排除在公立学校体系之外;那些被安置在普通班的残疾儿童也因为人们的不接纳态度和缺乏支持制度而不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公立学校体系内缺乏为残疾儿童提供的足够的服务;财政投入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联邦和州有关残疾儿童教育的法律实施困难。

基于上述状况,美国国会于1975年通过了《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Education of All HandicappedChildren Act),以保障残疾儿童的教育权益,规范学校中的特殊教育。该法案堪称美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为残疾儿童接受平等而适当的教育提供了法律支持。该法案确立了保障残疾儿童及其家长权益的六条基本原则,如下所述。

第一,零拒绝(zero reject)。该原则保证任何一名儿童不被排除在教育之外,即学校应向社区所有儿童(包括特殊儿童)提供免费的、适当的公立教育。

第二,无歧视性评估(Nondiscriminatoryevaluation)。该原则要求学校对特殊儿童进行公正的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属于特殊儿童,属于哪类特殊儿童及障碍程度如何,同时确定其教育的侧重点和所需要的相关服务。对特殊儿童的评估必须考虑到儿童自身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不应有任何偏见性的评估。

第三,个别化教育(Individualized education)。该原则要求学校在公正评估的基础上,为每个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IEP)。IEP应对特殊儿童当前的表现、教育的目标、服务提供的方式等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第四,最少限制的环境(Least restrictiveenvironment)。该原则要求学校尽可能地安排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尽可能在最少限制的环境里接受教育。

第五,合法的程序(Procedural due process)。该原则确保专业人员和家长共同有责任为特殊学生制定公正的教育决策,保障学生有权反对学校的决定,并有权向法庭。

第六,家长的参与(Parental participation)。该原则保障家长有权参与学生的评估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发展,保障家长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表现有知情权。

为了实施这个法案,美国卫生、教育等政府相关部门均颁布了相应的法规。作为对联邦政府这项法案的回应,全美50个州都通过了本州的法律,以保障该法案各项条款的实施。

1.美国特殊教育法案的修订历程

《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自颁布以来,历经了多次修订,其基本的六条原则的内容和细节也不断在新的法律中得到了发展。

1990年,美国将1975年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更名为《障碍者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这种服务对象称谓上的改变体现了在特教用语上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即障碍只是人的某种特征,不应把人等同于障碍。这次修订在障碍类别上增加了孤独症和外伤性脑损伤两类新的残疾类别;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对象在年龄上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向两端延伸,涵盖了0~21岁的特殊儿童;特殊儿童的教育计划不仅包括0~2岁特殊婴幼儿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3~21岁学龄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以及16~21岁残障青年的个别化转衔计划,在相关教育服务中还增加了康复咨询和社会工作等多项服务和康复领域。

1997年,《障碍者教育法》进行了修订,重新颁布的《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Amendments),针对特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对特殊儿童期望值偏低、实践中难以确保运用经研究证实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等不足,更加强调了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受益和成效问题。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重视与普通教育的连接,重视对障碍学生的标准化教育结果负责,更加注重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尽量减少教师不必要的书面工作,而强调实际的教学过程。在教育成效上更加突出国会所提出的特殊教育在机会平等、独立生活、融合共享、经济自立等方面应达到的实效目标。此外,《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还对行为障碍者的违纪、违法行为在管理和处置措施上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2004年末,布什总统签署颁布了《障碍者教育促进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Improvement Act),对《障碍者教育法》再次进行了修订,其中的一项重要改进就是进一步完善了对特殊教育中的有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学生的无歧视性评估原则。该法案明确指出,全美国所有学区须为有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学生接受特殊教育实施转介前教育方案(pre-referral program),确保这些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特殊教育,并对转介干预的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做了详细规定,更加完善了《障碍者教育法》的各项条款。

2.美国特殊儿童的安置方式

美国特殊儿童的安置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正常班(regular class)。即普通学校的普通班。在正常班的特殊儿童,有的可以全部课程、所有时间都与普通学生一起;有的要有受过专门特殊教育训练的教师在普通班上课时或课外对他们进行辅导;有的要在一定的课外时间或上课时间接受专职特殊教育教师的辅导。只有当儿童残疾的性质或严重程度已达到了在正常班级教育中使用补帮助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时,才能被安置在特殊班级或隔离的环境中。

二是资源教室(resource room)。它是指接受辅导的特殊儿童大部分时间在普通班学习一般课程,其余时间到资源教室接受资源教师或特殊教育人员的指导的一种安置方式。通过这种安排,特殊学生的潜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缺陷可以得到及时补偿,同时发展了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可以在普通班顺利就读。资源教室教育模式的特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普通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适用于轻度残疾儿童的教学。

三是隔离班(separate class)。即设立在普通学校中的特殊儿童班,但这种隔离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隔离。隔离班一般由3~4名或稍多一些的学生组成,由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全日或部分时间集中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合特殊儿童特点的教学,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都和普通班不同。课问和课外时间,隔离班的学生可以和普通学生在一起。“隔离”仅是在主要教学活动中,如有时隔离班的学生(如聋哑儿童)到普通班上课,经常有专门的手语教师随班到教室做翻译,课间交往时亦可找校内穿有特殊标志服装的懂手语的教师翻译。

四是隔离机构(separate facility)。即专门为残疾儿童设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其他机构,包括公立和私立的走读学校、寄宿制学校、寄宿制的矫正医疗机构、疗养院和关闭在家中。上述几种类型的机构从与社会接触和交往角度看是越往后隔离的程度越重,与社会交往的机会越少。一些人认为特殊教育学校是为残疾儿童打上有害标记或标签的地方,与社会隔绝,不平等,不利儿童心理发展,应予取消。而另一些人认为,美国最早为残疾儿童进行教育服务的就是单独的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可以在这里与同伴自由交往,根据特点学到知识、得到发展;可以得到劳动训练或毕业后仍可得到学校的追踪帮助和关怀;而且这里有为残疾人服务的各种设施、教具、住宿、行路、上课等方面的条件,完全考虑到了他们的特殊需要。目前,特殊学校在美国很多州或地区逐渐减少,但依旧在美国残疾儿童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殊教育学校与其他几种安置方式相辅相成地存在着,它在一个州或地区起着收纳重残、多残或作为特教资源中心的作用。

3.美国特殊教育理念的变化和发展

美国《障碍者教育法》颁布至今,历经了多次修订,见证和推动了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从它的演进历程中可以透视出特殊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一些变化和发展。

(1)从残疾范式到以人为本。美国《障碍者教育法》在名称上的改变,体现了当今特殊教育领域在术语使用上逐渐摒弃了残疾范式,而越来越多地采用以人为本的语言模式,将障碍更多地理解为人的一种特征,而不是等同于此人。

(2)教育平等观念逐步扩充。《障碍者教育法》法案从零拒绝开始,保障所有残障儿童有权进入公立学校接受教育,实现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进而发展到在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前提下,如何根据个人的特殊需要来实施个别化的教育;再到如何能及早地在学前阶段实施有效的补救教学。事实上,障碍者的特殊需要教育就是旨在帮助障碍者达到对于他们自身能力而言具有挑战性的生活要求,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特殊教育从关注外在的环境安置到注重内在的服务品质。特殊儿童的教育从隔离式教育发展到回归主流教育,关注的焦点是特殊儿童的外在安置环境上的变化。随着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理念的实施,特殊教育将不再体现为一个安置的地方,而是一种支持和服务。《障碍者教育法》正引导教育工作者通过整个学校的改革和重建,使全体学生得到平等教育。融合的理念逐渐从政策走向一种文化和权利。

(4)关注个体的生涯发展和特殊教育成效。《障碍者教育法》为0~21岁的特殊儿童提供了全面的教育服务保障,从婴儿的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到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再到成年后的个别化转衔计划,涉及到个体在家庭、学校、社区、工作环境、成人服务机构等不同生活环境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成效目标的关注不再只是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数量,而是转向了特殊儿童接受教育后其成年生活的质量,即障碍者在独立性、融合性、生产性、满意性等方面的发展成效,对障碍者应抱有较高的期望。

(5)重视多元评估和实际干预策略的研究。《障碍者教育法》重视对特殊儿童的评估,除了在评估中对多元文化和不同语言的尊重以外,在评估内容上,注重多领域专业人员的团队合作,从认知、行为、生理和发展等多领域整体地考察障碍儿童的需要与长处,并决定他们所需要的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在实施特殊教育的实践中,注重转介前教育方案的介入和以研究证实为基础的有效教育教学方案的引入。

二、特殊教育现实举措保证特殊教育机会均等

对特殊教育公平的维护除了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外,具体实施措施是贯彻特殊教育公平的实际行动。美国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特殊教育公平,在具体实施上做出了不懈努力。美国之所以能在特殊教育领域保持领先水平,与其特殊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直接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与教师的优化配置,这对于维护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1.美国联邦政府对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支撑特殊教育公平

美国联邦政府对特殊教育经费的持续增加对其实现特殊教育公平有着重要意义。自从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经济遭到严重打击,奥巴马总统上任后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力图恢复经济。这其中也包括了对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奥巴马总统于2009年签署的《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中,计划未来2~3年内,在教育领域的政策性投入达到约1000亿美元。美国特殊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大量的政策性投入,这些资金由各州的教育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视具体情况发放,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13亿美元发放到各州;4亿美元发放到学前机构;5亿美元发放给孤儿和贫困家庭。依据该法规定,相关机构和部门在规划与使用这些政策性投资资金时需遵循四大原则:一是迅速发放和使用这些资金,以保留和创造就业机会;二是通过改革和完善学校的设施与制度来提高特殊学生的成绩;三是确保透明有效地使用资金;四是尽量投资短期项目,避免资金断层效应。美国教育部特殊教育与康复服务办公室(Office of Special Edu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Services,OSERS)的一份教育经费使用公告中还提到经费计划使用的目的是,利用各种教育媒体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服务,其中包括电视节目、录像带和网络技术等。

美国联邦政府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涵盖了其为特殊儿童自出生到成年后提供的教育及安置服务的各个方面,切实有效地保障了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2.美国联邦政府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与配备保证特殊教育公平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9)

学习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运算及社会技能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困难的一组异质障碍[1]。学习障碍的预防性干预是指在学习障碍发生之前或发生早期防止或阻止学习障碍发生或继续发展的教育干预。

一、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的理论基础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约80%的智力发展在8岁前完成,早期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不仅能促进儿童脑功能的发育,还能有效矫治儿童智力结构中的某些缺陷。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婴幼儿期是诸多心理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可使儿童心理发展达到最佳水平。错过了关键期,环境和教育可能无法发挥充分的作用,儿童的发展水平可能出现无法逆转的落后。神经生理学认为,在生命早期,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组织具有可塑性,在可塑性较高的阶段进行针对性训练,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脑的结构和功能。

二、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的模式

早期预防性干预包含两个子模式干预流程和干预时间。干预流程即对谁干预、干预什么、怎样干预、干预得怎么样。可以描述为:表现(效果)原因对策效果(表现)周而复始的循环;干预时间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将干预分为超前性与延迟性两类,这两类干预都是必要的。这种基于课堂教学的干预模式是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模式的雏形。

阶梯教学模式对我国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模式的研究以极大的启示。首先,在普通教育核心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提供不断深入的教学计划,保证所有学生融入到课程中,随后对学生测评,把测评结果作为判断能否从课堂教学中获益及是否需要额外教育的标准。其次,在普通教育课程以外提供更深入、明确的指导课程,课程由教师选择,根据学生需要而提供给少部分人。如果学生通过以上干预都不能取得相应的进步或达到相应的标准,则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技术是特殊的,更适合学生的需要,更具强化性,对学生的监控评估更多,并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教育方式,以促进学生进步[2]。这种干预是根据学生的测评情况来确定的,具有预防性。国内有研究者对该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完善和运用。

干预反应模型是一种新的学习障碍鉴定方法,一般在多级干预框架中实施,通常为三级。第一级,在普通课堂中给全体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行为支持,通过课程测试考查学生的进步情况,根据结果确定是否进行下一级干预。第二级,学习成绩的提高速度和总的学习成绩落后于同伴、同校或同一地区同龄人的学生,进入第二级干预。第二级干预在小团体(师生比例不超过1∶5)中进行,每一轮的干预周期为8―10周。如果学生取得足够进步,则回到第一级干预。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就再接受一轮第二级干预,仍没有达到预期标准的,则进入第三级干预。第三级,对学生个体进行集中的、系统的、专业化的教育干预,以小团体(师生比例不超过1∶3)的形式实施,持续更长时间(10―12周)。多学科小组根据学生接受干预的结果来确定其是否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干预反应模型与阶梯教学模式的设想是相同的,但干预反应模型更完善、具体,其最大特点就是提倡早期鉴别、综合性诊断和治疗、鉴别和干预相结合。该模型对儿童学习障碍的预防性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习障碍的预测因素

学习障碍儿童的早期表现主要是语言发育迟缓和行为问题,但也存在异质性,即不是所有的儿童症状都相同。刘丽君、蒋春燕等对学习障碍儿童早期发育史的分析发现,早产、生后窒息、低出生体质量、说话晚、走路迟、贫血的儿童学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四、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的措施

早期研究者针对学习障碍儿童早期教育状况提出,父母、托幼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和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有学者从家长教养的角度提出,家长要给予儿童适当的刺激,培养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儿童的手指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

从学习障碍者心理特征出发,应实施学习和心理两方面的预防教育,也称学习治疗,即学习障碍的治疗必须发现在哪些学科哪些环节或是哪些能力上有缺陷,以补充未掌握或不足的学力,学力的补充指导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品质方面的预防教育则从培养兴趣、提高动机、发展个性化教育等方面入手。

刘小天归纳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的思想及措施,包括改善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创办家长学校、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在低年级阶段就教会儿童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激发儿童认识的欢乐,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措施拓宽了思路。

吴汉荣认为造成儿童学习障碍的原因复杂且相互渗透,因此,学习障碍的预防与矫治应该采取早期干预与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他将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的措施归纳为心理咨询、学习潜能开发、感觉统合、改善环境四方面。

有研究者专门针对学习障碍的亚型进行了干预措施的探索。彭虹、舒华借鉴以英语为母语的阅读障碍儿童早期语音训练的方法,针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特点,提出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相结合的训练可能更适合汉语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我国开展阅读障碍儿童预防性干预提出了思路。有研究者对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的早期干预模式进行了总结,包括以认知补救为目的的模式、以行为为导向的模式和以同伴指导与合作为导向的模式。

我国儿童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未得到普遍的重视,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当中,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儿童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的理论基础,更广泛地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段,为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的预测与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及实证的支持,完善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的模式,促进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学习障碍预防性干预的关注、对学习障碍的理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减少学习障碍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华夏出版社,2006,8:300.

[2]张小将,刘昌.学习不良鉴定的干预反应模型.中国特殊教育,2008,3.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10)

一、引言

儿童学习障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学习障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有益的应用。先前人们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方面,然而他们的问题远非如此。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在情绪、注意、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都存在更多的问题。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对其学业的帮助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继而又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做好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他们心理的整体把握上。应当首先清楚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确定是否有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寻找各种问题的原因以及矫正措施,这样才能在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业状况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已有研究者指出,健康、积极的情绪会促使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更多新的词汇,在新的学习任务上表现得更好。

二、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抑郁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惩罚,甚至是同学的歧视,他们往往比一般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感,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研究表明,学习障碍者的特质焦虑或状态焦虑水平高于非学习障碍者,有更多的身体主诉以及睡眠障碍,并且焦虑水平与睡眠问题呈正相关。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症状主要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担心自己做不好事情,不愿尝试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面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变化常常感到紧张不安、适应困难。也有研究指出,小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学习障碍学生在各年龄阶段一直都处于高焦虑状态中。一方面可以认为,这种持续的高焦虑状态势必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业进步;另一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其产生焦虑的情绪状态。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揭示出儿童学习障碍与其焦虑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多数研究只是认为学习障碍儿童具有焦虑的情绪状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除此之外,很多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比较突出的抑郁问题,他们比一般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Strawderman等报告,35.85%的学习障碍儿童都有抑郁症状。另一项研究指出,学习障碍女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相比,存在更多的抑郁症状,且达到显著水平,她们经常伴有自卑、抑郁的情绪体验;而学习障碍男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之间的抑郁表现无明显的差异。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效能感低,常常把学习的失败、挫折或困难视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困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他们难以完成学习目标,容易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多动、注意缺陷问题

Cantwell 等曾提出,注意困难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国内有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基本学习能力不足和行为问题,而行为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儿童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某项活动,他们很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调查表明,95%的学习障碍儿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小动作。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比学习优秀儿童存在更多的多动行为,注意集中困难、冲动行为、活动过度三项比例也明显高于优良组儿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推测,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缺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的通道容量较小,单位时间内贮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弱。由此可见,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注意发展水平低,这就影响了他们听课的质量,阻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阻碍他们获得正常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违纪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不能处理好同伴关系,这种不良的同伴关系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对同伴群体的敌视和攻击行为。另外,哈里斯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在学校里有严重学习不良现象的儿童的攻击行为出现频率较多,且男孩多于女孩,生理性的、言语性的攻击行为是报告中行为频率最高的,但仍有一些学习障碍儿童采取其他形式的挑衅行为,特别是自我损伤行为、仪式化行为、刻板行为和退缩行为,对他人的严重冒险行为,但极严重损伤行为较为少见。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起因于挫折。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其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容易引发攻击行为。

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性和课堂违纪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者发现,男女学习障碍儿童在违纪、不成熟和攻击性维度上差距很大。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成绩不如他人,在课堂上有时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同,因此会产生压力、挫折感和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并直接转化为课堂违纪行为,通过捣乱、懒散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获得教师的注意。

(四)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问题

1.学习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

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亲子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是造成学习障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资源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学习障碍对中学生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学习障碍学生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往往使其父母感到很失望,由此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相对减少,而往往对其进行惩罚、拒绝和否认等。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不良的亲子关系,而这样又加剧了儿童的学习障碍程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来说,加强其与家庭之间的融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2.学习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通过对一般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随着成长渐渐进入青少年时期,此时同伴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伴关系不良,则会对他们的学习及心理、行为等产生消极的影响。采用同伴提名法和教师评价法对同伴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被提到不受欢迎的次数最多,更多地属于被拒绝型,孤独感显著偏高,而同伴接受性明显低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攻击、退缩等不良的社会行为,同时他们又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以致于被班级中其他儿童孤立和排斥。一项元分析研究(Kavale & Fomess, 1996)发现,约有75%的学习障碍儿童存在社交技能缺陷,表现为被同伴拒绝和社交障碍。这些儿童因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焦虑而容易产生孤独感。

3.学习障碍儿童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习障碍儿童在其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则影响着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一般的,教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评价较低,学习障碍儿童对教师有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淡漠。有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很少向教师讲知心话。在一项对教师的调查结果中表明,教师认为自己对学习障碍儿童关爱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教育策略,因此对帮助学习障碍儿童克服学业上的困难没有信心。学习障碍儿童最初的几次学习失败,致使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过低、态度不良,导致他们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引发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儿童稳定和持久的学习障碍。 转贴于

三、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概念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存在密切的关系,是个体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都很重要;低自我概念则与低学业成绩、低自我效能、辍学、抑郁等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自我概念及自我评价较低(L. Boker & D. P. Cantwell, 1990)。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使得学习障碍儿童有较强的自卑感,容易引发不良的情绪状态,同时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从而产生孤独感及其他心理问题。然而另一项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在学业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社会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以上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而研究者未能成功地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这一异质性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将学习障碍儿童细分为不同的亚类(如将学习障碍儿童分为不伴有阅读障碍和伴有阅读障碍两种),并与一般儿童进行更加严格的匹配对比,从而得到更加客观、精确的结果。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从父母的自身素质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从经济条件到情感支持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一般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略高于学习障碍儿童父母;一般儿童的家庭完整性状况要优于学习障碍儿童。另外,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比一般儿童父母的焦虑程度更高;并且认为他们的家庭环境更加混乱;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多。研究还发现,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几乎认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其他儿童。他们不仅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差,同时也怀疑孩子的一般能力。父母的这种评价方式和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其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由此看来,学习障碍儿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会体验到更多压力,最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

四、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策略

(一)认知训练

研究发现,来自家庭和同伴的支持能够降低学习障碍儿童的适应困难。并且,良好的班级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应给学习障碍儿童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具体做法是对学习障碍儿童实施“优点轰炸”,教师发动全班同学找其优点。让其他儿童在纸上写出学习障碍儿童的优点,然后由教师在全班宣读并给与鼓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学习障碍儿童抱有积极的期望和态度,就能够帮助他们减少消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合作学习策略

多动障碍儿童教育方法篇(11)

一、引言

儿童学习障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学习障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有益的应用。先前人们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方面,然而他们的问题远非如此。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在情绪、注意、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都存在更多的问题。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对其学业的帮助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继而又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做好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他们心理的整体把握上。应当首先清楚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确定是否有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寻找各种问题的原因以及矫正措施,这样才能在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业状况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已有研究者指出,健康、积极的情绪会促使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更多新的词汇,在新的学习任务上表现得更好。

二、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抑郁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惩罚,甚至是同学的歧视,他们往往比一般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感,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研究表明,学习障碍者的特质焦虑或状态焦虑水平高于非学习障碍者,有更多的身体主诉以及睡眠障碍,并且焦虑水平与睡眠问题呈正相关。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症状主要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担心自己做不好事情,不愿尝试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面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变化常常感到紧张不安、适应困难。也有研究指出,小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学习障碍学生在各年龄阶段一直都处于高焦虑状态中。一方面可以认为,这种持续的高焦虑状态势必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业进步;另一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其产生焦虑的情绪状态。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揭示出儿童学习障碍与其焦虑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多数研究只是认为学习障碍儿童具有焦虑的情绪状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除此之外,很多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比较突出的抑郁问题,他们比一般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strawderman等报告,35.85%的学习障碍儿童都有抑郁症状。另一项研究指出,学习障碍女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相比,存在更多的抑郁症状,且达到显著水平,她们经常伴有自卑、抑郁的情绪体验;而学习障碍男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之间的抑郁表现无明显的差异。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效能感低,常常把学习的失败、挫折或困难视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困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他们难以完成学习目标,容易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多动、注意缺陷问题

cantwell 等曾提出,注意困难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国内有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基本学习能力不足和行为问题,而行为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儿童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某项活动,他们很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调查表明,95%的学习障碍儿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小动作。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比学习优秀儿童存在更多的多动行为,注意集中困难、冲动行为、活动过度三项比例也明显高于优良组儿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推测,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缺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的通道容量较小,单位时间内贮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弱。由此可见,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注意发展水平低,这就影响了他们听课的质量,阻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阻碍他们获得正常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违纪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不能处理好同伴关系,这种不良的同伴关系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对同伴群体的敌视和攻击行为。另外,哈里斯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在学校里有严重学习不良现象的儿童的攻击行为出现频率较多,且男孩多于女孩,生理性的、言语性的攻击行为是报告中行为频率最高的,但仍有一些学习障碍儿童采取其他形式的挑衅行为,特别是自我损伤行为、仪式化行为、刻板行为和退缩行为,对他人的严重冒险行为,但极严重损伤行为较为少见。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起因于挫折。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攻击。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其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容易引发攻击行为。

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性和课堂违纪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者发现,男女学习障碍儿童在违纪、不成熟和攻击性维度上差距很大。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成绩不如他人,在课堂上有时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同,因此会产生压力、挫折感和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并直接转化为课堂违纪行为,通过捣乱、懒散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获得教师的注意。

(四)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问题

1.学习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

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亲子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是造成学习障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资源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学习障碍对中学生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学习障碍学生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往往使其父母感到很失望,由此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相对减少,而往往对其进行惩罚、拒绝和否认等。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不良的亲子关系,而这样又加剧了儿童的学习障碍程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来说,加强其与家庭之间的融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2.学习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通过对一般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随着成长渐渐进入青少年时期,此时同伴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伴关系不良,则会对他们的学习及心理、行为等产生消极的影响。采用同伴提名法和教师评价法对同伴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被提到不受欢迎的次数最多,更多地属于被拒绝型,孤独感显著偏高,而同伴接受性明显低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攻击、退缩等不良的社会行为,同时他们又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以致于被班级中其他儿童孤立和排斥。一项元分析研究(kavale & fomess, 1996)发现,约有75%的学习障碍儿童存在社交技能缺陷,表现为被同伴拒绝和社交障碍。这些儿童因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焦虑而容易产生孤独感。

3.学习障碍儿童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习障碍儿童在其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则影响着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一般的,教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评价较低,学习障碍儿童对教师有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淡漠。有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很少向教师讲知心话。在一项对教师的调查结果中表明,教师认为自己对学习障碍儿童关爱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教育策略,因此对帮助学习障碍儿童克服学业上的困难没有信心。学习障碍儿童最初的几次学习失败,致使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过低、态度不良,导致他们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引发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儿童稳定和持久的学习障碍。

三、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概念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存在密切的关系,是个体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都很重要;低自我概念则与低学业成绩、低自我效能、辍学、抑郁等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自我概念及自我评价较低(l. boker & d. p. cantwell, 1990)。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使得学习障碍儿童有较强的自卑感,容易引发不良的情绪状态,同时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从而产生孤独感及其他心理问题。然而另一项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在学业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社会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以上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而研究者未能成功地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这一异质性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将学习障碍儿童细分为不同的亚类(如将学习障碍儿童分为不伴有阅读障碍和伴有阅读障碍两种),并与一般儿童进行更加严格的匹配对比,从而得到更加客观、精确的结果。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从父母的自身素质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从经济条件到情感支持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一般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略高于学习障碍儿童父母;一般儿童的家庭完整性状况要优于学习障碍儿童。另外,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比一般儿童父母的焦虑程度更高;并且认为他们的家庭环境更加混乱;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多。研究还发现,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几乎认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其他儿童。他们不仅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差,同时也怀疑孩子的一般能力。父母的这种评价方式和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其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由此看来,学习障碍儿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会体验到更多压力,最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

四、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策略

(一)认知训练

研究发现,来自家庭和同伴的支持能够降低学习障碍儿童的适应困难。并且,良好的班级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应给学习障碍儿童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具体做法是对学习障碍儿童实施“优点轰炸”,教师发动全班同学找其优点。让其他儿童在纸上写出学习障碍儿童的优点,然后由教师在全班宣读并给与鼓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学习障碍儿童抱有积极的期望和态度,就能够帮助他们减少消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合作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