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拓宽德育途径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3 17:51:10

拓宽德育途径

拓宽德育途径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55-01

下面就提高中职德育水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基础,构建德育教育体系

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学生家庭尤其是学生家长密不可分,同时也受到社会就业氛围、环境的影响。中职学校要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作用的同时,花大气力,精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主动与社会、相关企事业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及时把握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新要求、新观念,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要建立明确的工作方案,密切关注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保持与其他学校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班主任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面“镜子”,对学生能起到表率、楷模的作用。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其形象、地位甚至比父母还要高大,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要利用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多沟通、多谈心、多鼓励、多帮助,要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做好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班主任为“桥梁”,加强与学生家庭特别是家长的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携手教育学生,从而形成合力,营造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二、寓“爱”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不断提高学生德力的法宝

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是教师作为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执行者而承担的责任。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指导,确保进入我校的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将都能生存和发展。在学生生活和各项活动过程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是父母般或是兄弟姐妹般关心他们,处处充满着无私的爱。学校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平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为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尚美、向善、宽容大度、有希望、有追求、有阳光灿烂心情的美好环境。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针对当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指导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问题,总是力争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三、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是不断提高学生德力的必要条件

当前中职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和感受,独立和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而过去种种原因又使他们充满了自卑心理。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逐步提出了帮助学生找回成功的自信和成才的愿望的德育教育思想。要求每位教师接纳和尊重每位学生的心理现状,认真研究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愿意去做的事情,即寻找兴奋点,逐步利用表扬的手段去引导学生从普通的行为中获得自信,从优秀的行为中获得荣誉感,从对困难的克服和劳动创造中真正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安排一些低起点、小步走活动。例如,大、小型体育活动、晚会、趣味活动、特长一显伸手活动、技能节活动、各种常规达标评比等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和长处,从而感受成功。

四、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拓展学校德育内容

职业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规范为主要内容,着重结合行业特点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教育,逐步树立学生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法纪观念,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一是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全面、深刻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完成道德教育中的不同价值,并且通过体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能力是指技能训练以外的从业能力。主要包括对事物的认知和创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中职学校的德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要把较多的自由思考、 自由活动、多方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在教学秩序的适当规范指导下,学校的任务在于提供舞台,提供较宽松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去发展个性。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水平都得到全面的、综合的发展。

拓宽德育途径篇(2)

情境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智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德育实践活动。情境德育“入情入境”,引导大学生主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而自觉践行相应道德行为。

(一)启发感受领悟

以学生高度积极的主体情境体验为载体来组织情境德育过程,需要学生自由进入情境,实现亲身体验,感悟思想道德知识与情感。从这一角度讲,情境德育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起基本的道德素养。扶贫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触景生情”中领悟并铭记社会责任感,践行“敬业”、“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引导反思生成

抓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反思生成,关键是要提高情境德育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而培养道德行为能力。网络虚拟情境可谓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情境的氛围中,大学生们表达观点更加直白,与师长、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更加自然,这其中的反思生成促进了大学生将“爱国”、“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转化。

(三)促进整体升华

“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自于情、出自于愿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道德的核心,育情是德育的关键。情境德育对“境”中之“情”的重视,在整体升华阶段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情感交流,提升感悟、反思生成的内容,使学生在升华中形成理性判断,建立良好的价值认识。建设大学校园道德文化,积极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大学生情感,积极引导与熏陶,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二、情境德育拓宽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途径

情境德育倡导价值观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要。它所设计的情境大多来源于社会生活,其真实生动性与发人深思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作用显著。

(一)情境德育彰显了活动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结合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主题情境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多种主题情境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对学生心灵产生的震撼也是最大的。在开展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观和民族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使其真正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历史命题。

情境德育对活动体验与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情境活动开展前就要有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思考。要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情境活动。在活动实施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省悟,实现内化,提升道德品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要求。

(二)情境德育丰富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大学生接触外界环境较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深度上容易缺乏情感因素的支撑。情境德育主张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情感的桥梁作用,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维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竭动力。情境德育营造的情境氛围,通过对需要、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激发,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让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认同,并渐渐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的情境实践活动,走进社区担任见习居委会主任,直接感受居委会工作的琐碎与具体,能深深为居委主任的不避酷暑,热情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精神所感动,从中由情感体验上升为道德体验,形成人生经验,培养敬业、友善的情感和意识。

(三)情境德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境德育本身也是一种养成教育。情境德育创设的德育情境具有激发道德动机,激励学生追求积极道德行为的作用。情境德育让大学生们在情境活动中,通过各种良性的德育因素的刺激和规范,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易于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道德热情、愿望和道德责任感,引起积极反应,从而产生激励效应,促使大学生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多种情境主题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真实的社会情境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让其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三、创设多维立体的德育情境,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既是群体,又是个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场景,精心设计各种情境,让大学生身置其中体察、领悟、体验。

(一)校园情境

大学校园情境指高校具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校园物质设施的人文意蕴、传媒的文化传播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主要包括景观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节日文化、仪式文化等校园文化,它们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有直接影响。例如,上海大学校园主景区的张家港路,为莘莘学子营造了学习张家港精神、勇于自我加压、敢为天下先的人文情境。此外,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堂教学情境

首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断理解和认同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富有实践特色、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其次,应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来。利用能够体现一定价值冲突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大学生自我甄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2013年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超级大课堂”即是以问题情境为导向,突出“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实现“百家争鸣、达成共识”。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与课堂总结,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和引导。最后,大学生形势教育的重要载体――党课、团课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创设活跃课堂情境的契机。

(三)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指创设各种特定的情境,提供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设计模拟角色,营造人文氛围与德育的“情绪场”,可以在模拟情境中有效感化大学生,使他们在深刻认知模拟角色的技术上产生内心体验,达到德育的自我升华境界。社会心理活动直接受社会情境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环境只有经过情境才对社会心理起作用。同一行为、同一刺激在不同社会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漠视交通安全法规。“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捕捉诸如此类的社会情境因素,设计模拟角色,让大学生进行情境扮演,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引导大学生讨论,让不同的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感受及对他人的期望进而引发思考。让大学生在角色模拟及讨论结束后,对社会公德、文明行为等有明晰的认同,进而形成自律和他律。

(四)社会实践活动情境

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对于高年级大学生,应该更重视实践的作用,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实践活动情境中投入了情感和理性,提高了明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在社会参与中的成熟度和独立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使关注、关心、关爱他人成为道德共识,乐于助人成为生活习惯,推动社会风气蒸蒸日上。扶贫支教等实践活动情境,让大学生在其中既丰富了情感和生活体验,也增长了公益心、同情心、关爱之心。

(五)新媒体虚拟情境

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深受大学生欢迎,可以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许多学生认为“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多样,易于接受”。建设新媒体虚拟情境的思想教育通道,通过校院网站、各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学校可以淡化传播者的身份,减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借助新媒体虚拟情境,还可以不断拓展课堂教学阵地,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掌握他们的情绪波动,了解其思想动态。高校德育工作部门应该开设自己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并及时更新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以丰富的内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拓宽德育途径篇(3)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品质培养,它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优良的品德,都需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例如,有健康的性格,才可能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不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谈不上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要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必须加强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关心集体、诚实谦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等,这些内容无一不和心理健康有关。因此,要把培养大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与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结合起来,在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它是积极地影响着学生有关健康的实践、态度和知识在其心理及行为方式方面的有意识活动的总和。它与德育有共性,都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活动,并且包含在德育的内容之中。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它主要是指以“健康”为目标,有目标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由此可见,心理学健康教育开展得好坏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施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大学生,近几年来已经成为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课题组曾对不同类型2961名大中学生进行调查,有36.84%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初中生占l6.46%,高中生占20.39%,大学生占35.32%;浙江省教育厅2007年组织人员对全省l2.6%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我省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24.53%。《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症、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6种,表现为怯懦、狭隘、自卑、抑郁、破坏、孤独、对立等不良心理。这些精神疾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已成为各大专院校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部环境的影响应值得注重和重视。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带来了新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政治风云的变幻,各种思潮的涌入,中西文化的碰撞,思想理论界的反思乃至人们日常生活诸多变化,使得不少青少年无所适从;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来的压力以及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贫富差别的拉大等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也逐渐加大,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溺爱,社会化程度不完善,自主能力、应付挫折技能较差,一旦遇到困境,就会出现心理上的失调行为,出现心理障碍。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成长。课余生活的单调化,特别是双休日生活的乏味,娱乐场所、活动器具的缺乏,使有些学生觉得压抑、烦躁、兴趣减低、生活缺乏乐趣;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也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高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劳动,偏重于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等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当然,学生个体的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是一个方面,它包括心理素质脆弱、个性特征的影响,心理发展中的矛盾影响,人生观的不成熟、不稳定等等。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适应能力

1、提高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健康教育开展得如何,领导重视是关键。高校各级领导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因为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条件,是完成学业、胜任今后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领导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强投入,组织得以落实,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育人”的根本宗旨联系在一起,作为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举措来抓。现在高校德育工作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充分遵循和应用心理科学来对照、分析教育对象,没有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使得德育工作脱离大学生的实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充分认识并努力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它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来抓,才会促进德育工作正常开展,取得应有的效果。

2、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的教育与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目前,许多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但并没有引起学生自身的重视,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够。有的学生害怕去心理门诊,被别人议论为“精神病”、“脑子有问题”,影响自己的前途,致使本来应接受心理咨询的大量神经症、心身疾病却在卫生部门治疗,更多轻度心理障碍者讳疾忌医,致使病状越发严重。因此,要广泛宣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多开设一些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讲座,举办心理卫生知识竞赛,利用黑板报、广播、有线电视、网站、报刊等宣传工具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3、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形成的,建立大学生心理素质档案,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在现行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基本上没有反映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这一现象已引起不少高校的重视,有的院校已在着手修订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权重与分值,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向应该是好的,但是,没有心理素质档案为前提,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做出准确的评价是勉为其难的。高校应尽快改变学生只有品德评语,学业成绩,家庭档案,身体素质档案,而无心理素质档案的局面,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努力的方向,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4、培养一支专兼职思想、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拓宽德育途径篇(4)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大学生已成为现代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大学生上网人数与日俱增。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举止、价值观念、政治思想、心理因素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而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审时度势,把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与预见性,探索适应时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出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若干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教育,教学内容偏重以教材为中心,过分注重课本中的逻辑结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消极被动;教学形式采用的是理论知识灌输式的传授方式,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易产生排斥心理。

另外,在如何对大学生加强道德教育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在学方式上采用硬性灌输式,授课内容仅停留在道德告知的感性层面上,没有重视道德的理性思考,不能寓情于理,从而很容易导致道德说教的现象发生,阻碍学生对于自我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方式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对教育内容不感兴趣,对于大学期间道德品质修炼的不重视。

新媒体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出现,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网络已日益成为了他们最为亲密的伙伴,大学生几乎每天在与网络打交道,那么如何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使网络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我们采用了这样的办法:

1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充分运用音乐、动画、图片、直播等手段,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吸引大学生网民的“眼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我们结合唐山文明网推出3D版《道德堂》网上修身平台,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道德堂》是一款以网络页面游戏为基础的思想教育课,其核心构架在于通过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使修身者心灵得到净化;通过诵读、巡礼、道德生长日记等,将具有正面力量的道德文化经典日日浸润,转化为思想观念、道德情怀、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共同构筑人民精神家园的目的。这款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我们利用这一优势,将其引入教学之中。我们教会学生在网上注册、登陆,每次网上修身20分钟,在游戏中接受“爱国、博大人格、巡礼箴言、生发善心”四方面的教育,以后每次课教师针对一个方面提问,以督促学生每周两次接受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文化经典浸润,感悟其深刻内涵,懂得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道德堂》以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为载体,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多媒体网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避免了道德说教的现象,使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了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2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把思想政治教育由“枯燥”变得“生动”,由“单调”变得“多色”,由“静态”变为“动态”。例如,在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部分内容时,针对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就,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的图片、视频资料等,并在课堂上一一展示,然后讨论,那些成就值得学习、借鉴、推广,结合家乡实际,为自己家乡的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等。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展示图片、视频资料和讨论,可将“枯燥”变得“生动”, 由“单调”变得“多色”,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变被动为主动。

再如,学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网上查找惊人的浪费现象,严重的环境污染,下载图片、视频,通过课堂展示,学生们震惊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资源浪费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污染已经威胁到每个人的生存,这时学生们就会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意识到为了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作为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并能身体力行,付诸行动。这不仅是由“枯燥”变得“生动”,由“单调”变得“多色”,更是“静态”变为“动态”, 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课堂,更是付诸实际行动。

3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有效地进行交流与沟通,缩短师生距离

互联网无限跨越时空的特点,缩短了时空距离,即使双方相隔甚远,也可以“当面”讨论问题,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在教学中利用QQ群、论坛、校内网等比较大型的网络媒体,搭建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的平台,扩大学生之间人际交流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辅导,传授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网络将和课堂一起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阵地。

网络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拓宽了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促进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强化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扩展了大学生交流的空间,同时也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更具吸引力的工作方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拓宽德育途径篇(5)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

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 ----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 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拓宽德育途径篇(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高校党校原有的功能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新形势和党的全新事业,高校党校必须大力拓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新时期对高校党校工作的新要求,必须积极主动研究、探索、实践在更广阔的领域中积极扩展党校的功能和作用。着力于党校的服务拓展,是党校功能拓展的新视角,定位于服务是离校党校功能的根本点,也是高校党校功能拓展的出发点,高校党校功能拓展可以通过宣传服务、科研服务、德育服务等途径得以拓宽。

一、着力于宣传服务,发挥高校党校在理论宣传中的主阵地作用

高校党校是“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主战场,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和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常规理论培训教育功能之外,必须拓展宣传服务功能,高校党校要像传真机一样传达中央和省委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不仅不能变质,而且还要及时。上级党委作出决策,党校在第一时间就要有所反映。高校党校拓展宣传服务功能,要利用党校提供的舞台,大力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努力做到“三个最早”,即中央重大理论和方针的最早学习者、宣传者,上级部署决策的最早研究者、实践者,基层师生重要典型和经验的最早总结者、推介者。

高校党校要做好宣传服务工作,首先要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校理论宣传工作,应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同时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把晓之以理与动之以情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具体宣传服务工作中,应努力做到三个注重:注重双向互动,切实改变以往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采用平等的、说服教育的方式,充分尊重师生干部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宣传对象积极参与,在交流互动中形成共识;注重贴近实际,深入了解和掌握广大师生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根据其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宣传,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宣传效果,衡量理论宣传工作,不能只看开了多少会、搞了多少活动、写了多少文章,更要看实际效果,看师生干部群众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理论宣传的内容,是否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其次,高校党校做好宣传服务工作要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多用事例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多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手段和语言,不断增强宣传服务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广大师生干部群众,要在党建课题研究、党建政策调研、学校形势任务课程建设、“两课”等领域发挥党校的思想阵地作用,作好服务工作。创新党校理论宣传服务工作,还要求必须深刻把握时代变化,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积极以网上党校为平台,网上教学、网上论坛、网上答疑、网上知识竞赛等为载体,充分拓展对外延伸宣传教育的功能,扩大影响面,为党员干部网上学习提供便利,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的有效平台。

二、着力于科研服务,为高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指出,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还指出,党委对党校领导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显然,《条例》赋予了党校科研前所未有的重要职责。高校党校作为高校理论发展创新的重要阵地,必须拓展科研服务功能,发挥好党校科研服务的重要作用。

1 要准确定位,把握方向,提高为高校党委决策服务的自觉性

拓展高校党校科研服务功能,需要深化对高校党校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分析高校党校的自身特点,研究高校党委对高校党校科研的需求,探索高校党校科研的发展规律,这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关键。首先要明确任务。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给各级党校科研工作的定位是,“坚持科研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以科研为基础”把科研工作摆在党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位置,这是党校拓展科研服务的客观要求。其次,把握高校党校的特点,选准科研服务的突破口。党校科研工作的“四个服务”的方针,是发挥党校科研服务作用的基本要求,它虽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重合,最终统一到党校事业和党的事业发展中。对高校党校来说,具有贴近基层、贴紧实践的特点,集中了一大批社科研究人才,同时又具有联系服务地方的优势,因此在把握上既要有全面的观点,但也不能完全并列,应抓住重点。这个重点应根据不同的高校的具体条件而定。第三,高校党校科研服务必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工作中围绕高校的工作重点,谋在前,干在前,积极向党委献言献策。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向学校党委提出发展新战略。

2 要完善机制,锻造队伍,增强为高校党委决策服务的本领

高校党校事业发展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制度是保证。高校党校拓展科研服务功能,仅仅有“想作为”的自觉性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支过硬的队伍,能肩负起为学校党委服务的责任。为此,要从高校党校的实际出发,首先建立完善促进科研发展的有力保障机制,如制订完善科研工作制度、科研考核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实现科研工作的制度化管理,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为科研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其次,要不断加强党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把工作经费向科研倾斜,第三,要根据党校工作需要,吸收高校社科领域高层次的人才,为党校科研工作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人才支撑。第四,要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党校师资和科研骨干的素质。如:要求每个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明确奋斗目标,长期坚持,努力成为该研究领域的行家;选派优秀教师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及其它著名高校进修学习取经;充分发挥远程教学的作用,每年定期举办教师进修班,学习业务,研讨教学和调研方法,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专题培训,为搞好科研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要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提升为高校党委决策服务的水平

高校党校要拓展科研服务功能,提升为高校党委决策的服务水平,必须加强交流与合作,离开研究团队,仅靠个人单打独斗,往往是寸步难行。因此,在工作中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上下联动,内外互助,集体攻关的工作格局。首先要下大力气进行社会调研,根据高校发展中的重点、难点、

热点和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大力进行前瞻性、对策性、应用性研究,要选好课题,集中精兵强将联合攻关,要拿出有较高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精品力作,真正承担起高校党委决策思想库的重要使命。要把科研工作的重心集中在如何推动高校跨跃式发展和解决当前制约高校改革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上,为高校党委决策服务,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其次要整合高校资源,形成攻关合力。一是在组织领导上要有保证,党委领导及党校领导带头牵头大规模的调研活动,主持科研调度会和课题研讨会,及时协调调研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调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在人员的安排上,根据课题的需要和教师的特长,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兵力,协作集体攻关。三是坚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从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力求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再次,要依托外部优势资源借势发展。发挥各二级学院分党校贴近学院基层的优势,设立调研网点,吸收分党校优秀的教研人员参加,就教学和科研中的问题可随时调研,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启发教师的思维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的深化和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减少调研的时间成本,确保调研的真实性,同时也带动了二级学院分党校的科研工作。

三、着力于德育服务。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途径

同志曾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高校的校中之校、高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部门的高校党校,对此更是责无旁贷,更应大力拓展德育服务功能,更应在这方面发挥出其他部门和单位所难以替代的作用。

拓宽德育途径篇(7)

著名学者埃德加・富尔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且必须结合变化着的具体实际,因此,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热情,缺乏对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导和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学只能停留在空洞的说教过程中,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增强教学效果势必成为空谈。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课教师,必须从加强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做起,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努力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有所长。途径和方法是为效果服务的,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然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我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性,采用调查访问、模拟法庭、课堂讨论、演讲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发表见解,活用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举几例加以说明。

一、进行调查访问,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中考制度改革,“课堂”外延不断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得以不断拓展,只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的融合,才能引导学生生活中探索研究,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显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机引入课堂学习中。

如进行“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学时,我要求学生调查本班学生的家庭年收入情况、家庭全年支出情况等,并进行交流。调查数据、照片等信息资料均来自学生生活,学生真实可感,增强可信度,学生感受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采取以学生手中资料为“本”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识到学习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二、开设模拟法庭,进行角色体验

现实生活是具体实在的,而书本知识是抽象的,并非所有现实问题都能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答案,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这是民主教学的体现。设立“模拟法庭”,让学生学做“小法官”断案,既活用书本,又锻炼学生应变能力和法律创新能力。

通过模拟训练,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权益受到侵害后求助于哪些司法机构,以及具体解决途径等,这一节内容学生难以理解,但通过具体案例,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许多难点,将自己融入具体案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当时的情景,较好地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主体意识。

三、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课堂讨论,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立足书本知识洞察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如在教学“争做合格人才”后,学生已初步了解什么是人才,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认识到国家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疑虑:我能否成为人才呢?为了分析现状、明辨是非,我在班里开展“是否人人都能成才”的讨论会,首先是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很多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每个人都能成才。成才的关键在于是否努力和是否有机遇,这两者不仅是共存的,更应该是有机结合的。并列举爱因斯坦、爱迪生、张海迪等人物,他们都是通过自己努力成才的。机遇是靠自己创造的,并用《为学》中的句子加以例证:“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认为只要付出辛勤汗水,学会为自己创造机遇,那么,每个人都能成才。而有人认为:成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两条:勤奋和机遇。并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加以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的确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人才是勤奋的,那么勤奋的人就一定是人才吗?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主观的努力或许能做到,但机遇却不是人人都有的,勤奋而无机遇或者有机遇而不好好把握的人难以成才。

待大家讨论后,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此观点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有一个认真自学的过程,有一个搜集材料、了解社会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

拓宽德育途径篇(8)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载体;实效



大学生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和未来社会的开拓者,是一种高素质的人才,理应是诚实守信的先锋,然而,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报道屡见报端: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虚假求职、恶意欠费、社会生活的信用危机等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诚信是个人发展的立身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如果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连这最起码的社会责任都不具备,那么这不啻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种失败。为了解决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近年来,我们在拓宽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方法阐述如下: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据调查,当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有:

1、家庭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家庭在教育中强调的是智育教育,灌输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一方面,在教育子女时,只要学习成绩好,不管其道德、品质高不高,对子女平时的不诚实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家长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现象,直接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子女,导致部分学生家庭诚信教育缺失。

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出现,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日渐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趋势也日趋明显,现实社会中的失信之风、不文明之事被部分大学生所接受和效仿。在日常生活中,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拖欠工资、赖帐等不良现象令人眼花缭乱;而在法制领域,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没有强力的失信惩罚机制,部分大学生受到生活经验的“教育”,感觉“老实人总是吃亏,尤其是吃眼前亏”,而遵循诚信法则的人并不能得到太多的实惠,相反那些处处行事与诚信相悖的人常常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些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端不良的影响和诱惑。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信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准则,在建立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其诚信状况如何对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以诚为本、以诚待人、以诚行事、以诚立信,对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工作途径与措施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诚信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与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稳。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组织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两课”教育,强化大学生思想理论素养,把激发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明礼诚信、励志勤学、求真务实、健康成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和推动学校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学生中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把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寓于日常工作中去,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校园网、学工简报、电子信息显示屏、横幅、海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诚信的含义、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树立先进典型,发出诚信倡议书,弘扬“诚信立身、诚信做人”的中华美德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道德风尚,营造了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使“读书立品,诚信先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拓宽途径,创新载体

拓宽德育途径篇(9)

心理学表明: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们、对社会做出的反应,德育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把道德原则、道德要求化成学生自觉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增强常态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形成齐抓共管德育工作局面。同时,要以教学为中心,在学科教育和活动中积极渗透德育知识,再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为此,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德育工作:

一、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渗透课程意识

我们首先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全员德育观。许多教师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是实施德育教学和德育的主体,其它教师不是德育的实施者,忽视了全员德育的功能。全员德育在新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在于: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里都明确提出了“情感和态度”的课程目标,例如:语文教学通过典型的文学作品,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数学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科学学科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在教案中的教学目标里必须有“情感和态度”目标,在学生管理中,我们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每名教师包干几名学生,负责他们的学习、思想、生活指导。包干对象中,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杜绝教师出现“喜欢优生,嫌恶差生”的行为。每名教师都要留有帮扶记录,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情况。在学生的《成长记录》中,必须有每名任课教师的评价意见。通过这些举措,把每名教师纳入到德育工作的队伍中来,壮大了德育队伍的力量。

其次,我们保障了课堂渗透这一德育主渠道的畅通。为落实教学目标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我们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把缺少“情感与态度”目标的教案定为不合格教案。我们还把“情感与态度”目标做为听评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要求“情感与态度”目标体现不明显、落实不到位的课不得评为优质课。在教学工作学生评议中,也把“课堂教学中能否合理渗透德育目标”做为一项重要评议内容。

二、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强化资源意识

德育教育要形成自己的创新和特色,更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发掘资源优势,建设学校独有的德育工作新特色。我们一是从学校师资上挖资源。我校的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有专业的教学人员,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人力资源,组建了美术特长小组、音乐特长小组、书法特长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并把优秀作品挂在宣传橱窗里展出,即充分展示、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又起到了怡情励志的作用。二是从学校文化、乡土文化上挖资源。我校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特别是作为平阳县唯一一所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学校,我们运用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装扮校园,培养了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民族大团结的高尚情操。三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挖资源,使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贯彻人本意识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

首先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我们制定了教师忌语,规定教师对学生不许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这样的还能……”、“自己看书去吧”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对每个学生都给予真切的关爱,每名教师对包干的学生,每两个周必须至少谈话一次,并留有谈话记录,要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的眼里每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最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大人生观教育。在这种人生观的教育中,我们不是对学生讲大道理,而是把深刻的人生道理蕴涵在点滴小事中,使学生真正从生活中受到教育,而不是死记一些人生教条。比如,当学生考试失利时告诉学生,“每一次创伤都是一次成熟”,让他们坦然地去面对挫折;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告诉学生,“忘却的同时意味着心灵的净化”,教育他们要“君子坦荡荡”;尽管这些忠告揭开了生活表面美丽的面纱,对心理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甚至有点残酷,但它告诉了学生应该怎样面对生活。这对他们人生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四、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创新德育教育

努力拓宽德育途径,就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教育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只有相互沟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自身素质,让他们懂得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哪怕是微小的细节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其次,家长要讲究道德教育艺术,对孩子既要严又要爱,对孩子的错误,应认真疏导,正面教育,要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真诚地帮助孩子解决社会认识上的偏差,帮助孩子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德育工作是一项育人的工程,要使常态化德育工作正常运转,不仅要努力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还要敢于创新德育工作,讲究工作方法,拓宽德育途径,齐抓共管,让儿童健康成长。我们决心为建立以学校、家庭、社会参与的全体互动的常态化德育工作管理的新局面而不懈地努力。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摸索创新,以更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去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去迎接学校德育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拓宽德育途径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09

微博早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常用的一种网络交流形式。微博的存在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许多高校已经逐渐开始使用微博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于更好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传授知识,宣扬国家政策,缺乏与大学生的具体交流和沟通。微博作为一个交流平台,为思想教育者和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沟通的机会。而且,大学生在使用微博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升。微博是一个培养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很好的载体。高校通过使用微博进行思想教育,不仅于学生有益,对于高校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2)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网络本身就具有两面性,微博也是如此,既有积极事件的发生,也有消极事件的出现。部分学生在微博中也会出现恶意攻击的行为,也会产生效仿恶性事件的行为,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高校利用微博的经验尚浅,教育者对信息利害的辨别度还不够高,导致微博上的许多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严重危害。

2.应用微博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想要顺利使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应该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对教育者进行素质和能力培养。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成长中,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使用微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提高自身对政治实事的敏感度,在面对微博上的政治热点事件时,摆正自己的位置,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事情,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最基本的是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在微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呈现出多面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到全面系统地学习知识,从多角度学习,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多元化的知识内容。

(2)搭建高校微博平台,拓宽思想教育工作途径。为了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当搭建微博平台,积极利用微博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拓宽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途径。现在,许多高校虽已注意到微博对大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性,却还未完全使用这一平台,因此也没有探索出利用微博实现思想教育的具体有效的途径。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想要合理使用微博平台,那么在建立高校微博时,需要做到以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微博在大学生中早已被普遍使用,因此高校利用微博,不仅是一种拓宽思想教育工作途径的方式,也是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有效手段。

(3)加强引导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微博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微博管理体制,是使用微博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高校设立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准确掌握微博时事热点和信息,并及时了解大学生对热点事件产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观察他们对热点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积极关注的事件带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去,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特见解。在学生进行辩论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时事分析,渐渐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微博是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一种新型产物,遍及各个领域,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使用者居多,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言论,发表自己的想法。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传播工具,并开始尝试着将其利用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以期能够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拓宽德育途径篇(11)

近年来,一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采取了很多教育措施。如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制定评价制度等。笔者认为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还有创新空间,比如音乐就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养成教育。

二、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高素质人才应当会做人、会求知、会做事、会共处”,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它可以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学生的身心结构,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新型职业技术人才所必需的综合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在国内,各类大学纷纷设立音乐院系;在国外,德国的音乐课程已列为升学考试的科目。音乐的作用如下:

(一)塑造心灵。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感受、鉴赏及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二)教化学生。音乐是用愉快的形式表达深刻的思想,它能够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行为变得高雅。

(三)激发创造性思维。人类已经将音乐开发人类智能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了。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是造诣深厚的艺术活动实践者,如达芬奇既是美术家又是音乐家,爱因斯坦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小提琴演奏家。

(四)促进健康。高职院校学生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学习生活枯燥,容易消极悲观、情绪不稳定。我们可以以绚丽多彩的音乐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促其健康发展。

三、养成教育中音乐助力的发挥途径

音乐在高职生养成教育中作用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发挥它的助力作用呢?笔者认为:

(一)明确地位,加大力度

不同时期的音乐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汇聚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是人类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它总是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学校教育紧密相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

虽然高职院校很早就开设了音乐课,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如音乐课面向部分学生开设,授课形式单调,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等。高职院校应该明确音乐的地位,摆正位置,坚持养成教育寓于其中,学生综合素质寓于其中的理念,采取积极措施,利用音乐丰富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拓宽视野,提升品位,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多层次多渠道地满足学生心灵的需要,淋漓尽致地发挥音乐的作用。

(二)拓展内容,深化内涵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内容的设定大多停留在音乐技能上,学生望而生畏,违背了音乐教育的普遍性规律。

在《全国学校高雅音乐发展规划2001-2010》中提到:“教学机构的优美音乐要充分以素养教学为宗旨,……让受教育者在接触音乐常规知识以及常规能力的时候,也重视养成热爱国家以及团体主义的意识,养成创造思想以及实际技能……”。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养成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改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重视教会学生音乐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合作精神、勤俭的生活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拓宽音乐内容,提高音乐层次,深化教育内涵。

(三)增设课程,拓宽途径

高职院校可以将音乐课程体系分成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中国音乐赏析”、“外国音乐赏析”、“影视音乐鉴赏”、“舞蹈音乐赏析”、“基本音乐常识”等课程;实践部分包括“合唱”、“舞蹈”、“器乐”,还可以再细分。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努力挖掘潜力,创设特色课程,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促使音乐教育工作持久开展,可以采用专业必修与公共选修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学分制,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