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3 17:51:10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1)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06-01

我国区域间存在着高等教育基础、高等教育结构资源、经济水平和结构、政府财政能力、居民生活水平等诸多差异,反映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是研究区域经济与对应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协调性研究的主要依据,在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1 研究现状

1.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由于我国领土广袤、又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各种社会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非常落后。具体特征有:依全国情况分析,沿海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较快,对应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则比较落后;在具体到各个省市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较强的省市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对应第二产业较落后、主要依赖第一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则比较慢。

1.2 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不均衡的表现

(1)地区高校数量不均衡。从数量上看,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高等院校集中度很高,而较落后的地区面积更大的中西部高校数却较。而大城市的高校数量又远远超过中小城市。

(2)高等教育机构对专业的设计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有所脱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道加大。学科专业的设置很多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使得毕业生难以就业。

(3)高等教育优秀资源分布不均衡。首先是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之间的资源分配差异,前者通常是政府或企业等重点优先关注的对象,得到各方面的资源相对充足,后者与前者差距巨大。其次是区域经济较发达地区,其教育资源明显好于欠发达地区。

2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1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2.1.1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一,发达的高等教育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以及技术支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水平。与普通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分工更细,对教育对象的职业能力塑像的目的性也更强,并且基于其强大的科研能力而能够为本地产业提供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助推作用。

第二,数量巨大就读于高校的学生直接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数量庞大高校学生已经是社会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虽然群体消费能力还较低,依托巨大的基数,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有着自己的影响,学生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及对旅游娱乐等的需要都直接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第三,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是社会投资关注的一个重点指标。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不在局限于象牙塔里,和企业、政府等的合作越来越多,使得通过投资高校人才培养来帮助企业发展成为众多企业所计划和实施的方。高等教育水平越高,企业对其培养的人才以及技术就越感兴趣,投资则越多,投资则刺激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2.1.2 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第一,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高校的建设离不开地区经济的支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经费、高水平教育研究人才引进费用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和企业强大的经济支持,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是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

第二,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随着社会的改革,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结构将随之进步优化,同时,教育资源的合理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平衡发展。

2.2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依据

2.2.1 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是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原则。其内涵包括以下三点:教育起点的公平(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学校条件、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学业成就甚至未来的生活成就的机会均等)。

2.2.2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教育资源配置,就是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分配,包括了: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各级各类学校间、各地区教育间以及各群体之间的分配。

3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改进措施

3.1 树立高等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教育终身化、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而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是未来教育的四个主要趋势。培养学生不单单仅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发展能力等,让学生具有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的观念。

3.2 高校发展要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配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应该进一步与社会和企业接轨,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深化课程教育体系改革,进一步建设针对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把学生对技能使用能力培养当作重点,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4 结论

对于区域高等教育水平的对比分析, 是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础,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加强宏观调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采取有所区别的指导性政策方针,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李煜伟.教育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宁波经验[M].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高丽.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2)

一、大力扶植少数民族经济,促进朝阳产业发展

1.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力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人民的数量比较多,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数比较少,在民族融合方面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但是却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长期落后于东部和中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西部大开发战略”、“南水北调工程”、“西电东送”等工程陆续展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到了全面的发展。另外,、蒙古、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能源和金属矿藏储备,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厂区,对各种资源进行大力的开采,刺激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解决了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带动了餐饮、运输、旅店等服务业的发展。在广西、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中央和地方相互配合,不断出台各种刺激旅游业的措施,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知名度,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外地消费,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各种名优旅游文化品牌的创建吸引了国内和国外大量的游客慕名而来,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创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

国家针对西部地区经济长期落后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及时的提出了西部大开发计划,大量来自东部和中部优秀科技工作者来到西部进行经济建设工作,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给少数民族地区薄弱的工业生产基础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在根本上促进了多种民族的大融合和大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增长快速和类型多样的特点。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语言的差异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点,国家在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工作时,要根据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来制定符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的经济刺激计划。

二、推进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1.解放少数民族地区劳动生产力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水平较低,地区的贫困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我们国家在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开展扶贫工作的工作力度,对于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要体现足够的重视,兴建小学、初中和高中,推动当地的教育水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高等院校录取方面,作出招生政策的适当调整,降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报考中部和东部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的分数线,在整体上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改变当地愚昧和文化思想落后的面貌,鼓励学业有成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返回家乡,投入到振兴当地经济的工作中去。从一方面来看,国家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经济援助的时候,要认真考虑到当地的特殊情况,对于一些交通特别不便利的少数民族地区,要提高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补助标准,满足当地居民基本的温饱需要。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位于高寒地区,长期的气候干燥寒冷,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严重减产,农民为了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不得不加大对于粮食作物的耕种力度,高负荷且低效率的劳动生产让当地的劳动力长期得不到解放了,工业建筑领域的发展缺少工人,商品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缺少员工,国家要注意对于高寒地区、偏远山区和经常性严重气候严重干旱地区的商品粮补助,解放当地的生产力,让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活动中去。

2.制定适合当地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计划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利,缺乏水资源,新疆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海拔较高,耕地少,山地多,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气候恶劣,外资投入较少,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另外,由于中华民族主要聚居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黄河沿线,边疆地区的人口比较少,教育发展水平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带差距较大,人口素质低下导致高新技术的产业发展程度低的问题。

少数民族受交通、地域、气候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少数民族缺乏丰厚的经济基础和优良的经济发展传统,因此,在整体的经济发展方面难以形成较大的规模。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刺激计划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经济持续和健康发展的经济模式。根据少数民族自身的区位优势,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主要人力和物力,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经济产业。

三、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拓展能否成功的一种显要因素应是各民族区域各省区域能否依据本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所拥有的生产因素和条件,适时适地选用好开发产业。相对于少数民族区域来说,选用适用的产业,促使适应本区域产业拓展是推进本地经济优化拓展的根基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3)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变化的,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及时、合理变动又是经济总量获得新增长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我国三次产业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选取了如下:人均GDP(元)[x1] ,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x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x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x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7],人均农产品占有量(亿元/万人) [x8],人均工业品占有量(亿元/万人)[x9],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亿元/万人)[x10],农业密度(亿元/万公顷)[x11],工业密度(亿元/万公顷)[x12],服务密度(亿元/万公顷)[x13],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x14],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x15],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x16],人口密度(人/公顷)[x17],城市化率(%)[x18] 18个指标,来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上述有关指标的统计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版)。

二、基于我国三次产业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一)确定因子分析的可行性

在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标准化后,先检验其是否符合因子分析方法的,得到KMO取样适当度量及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统计参数估计值,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643,指标之间有较多的共同因素,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分布值为1081.34,显著性小于0.01,表明拒绝单位相关的原假设,通过了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而且有相关系数矩阵也可以看出这些因素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指标数小于样本数,而且设公共因子F和特殊因子εi的相关系数为0,公共因子之间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特殊因子εi之间不相关。

(二)构造因子变量

借助 SPSS11.0forWindowS统计分析软件,首先计算出18个变量的相关矩阵,并得到碎石图,从碎石图中可以看出: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大于后面的因子,所以提取前三个因子是比较合理的,然后进行方差最大化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主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及以载荷表,从中可知提取的主因子[F1]在[x1]、[x3]、 [x6]、[x9]、[x12]、[x16]和[x18]这几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负载,该主因子主要反映了各地区第二产业整体发展的水平和综合经济发展的水平,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中有33.553%是由因子[F1]影响的,称为第二产业因子;主因子[F2]在[x4]、[x14]、[x7]、[x10]、[x13]和[x17]这几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负载,该主因子主要反映了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水平,代表了第三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大小的重要信息,且经济发展水平中33.186%是由因子[F2]影响的,该因子称为第三产业因子;主因子[F3]在[x2]、[x5]、[x8]、[x11]和[x15] 这几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负载,该主因子主要反映了各地区第一产业发展的相对水平,代表了第一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大小的重要信息,且经济发展水平中有17.767%的成分是由第一产业因子影响的。提取的三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4.506%,即这三个主因子累计解释了原数据所反映信息的84.506%。因此,认为这三个主因子[F1]、[F2]、[F3]能够科学地反映各地区三产业发展的水平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三)建立因子提取模型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不仅要找出公共因子,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每个公共因子的涵义解释,以便对实际背景做出科学的分析。

1.初始因子模型为:

设Xi(i=1,2,3…p)为p个变量 ,本文中p=18

[X1=a11F1+a12F2+…+a1mFm+ε1X2=a12F1+a22F2+…+a2mFm+ε2………………………………………Xp=ap1F1+ap2F2+…+apmFm+εp]

其中Fi表示公共因子, aim是因子载荷,[m]=3,εi表示特殊因子。

2.因子旋转模型为:

Xi=bi1F1+ bi2F2+ bi3F3+…+ bimFm+εi其中bim代表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经过旋转后,bi应该向0和1分化。

3.因子得分模型为:

Fi=βi1X1+βi2X2+βi3X3+…+βipXp其中βip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通过此模型,带入数据可以算出2007年各个地区的公共因子得分。

4.综合评价模型为:

Wi=λi1F1+λi2F2+λi3F3+…+λimFm

其中[λi]代表权数,通过这个模型还我们可以算出其的综合得分。

(四)因子模型中各公共因子及综合得分的说明

各省的公共因子和综合得分,从总体上说明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域差异比较明显,具体情况如下:

1.在公因子[F1]上得分大于O的有13个省份,是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重庆、内蒙古,其取值较高的且大于0.5的有9个省份,是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山西、河南,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带动的就业较好,且多数为东部地区;在公因子[F1]上得分较低(小于-0.5)的地区有 11个省份,是湖北、海南、黑龙江、湖南、贵州、、四川、新疆、甘肃、广西和云南,说明我国近三分之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其中大部分地区为西部地区。

2.在公因子[F2]上得分大于O的省份有13个,取值较高大于0.5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江西和湖南共7个省份,说明这些地区在第三产业方面的发展较好;在公因子[F2]上得分小于0的地区包括青海、内蒙古、甘肃、山西、新疆、宁夏、陕西、贵州、广西、云南共10个省份,说明我国将近三分之一的省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在公因子[F3]上得分大于O的省份有11个,取值较高(大于0.5)的有9个,分别是:内蒙古、山东、广东、江苏、广西、山西、天津、河南和浙江,说明目前我国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农业增长活力较强;在公因子3上得分较低(小于-0.5)的省份有海南、新疆、云南、北京、贵州、江西、辽宁、四川、甘肃和宁夏10个省份,说明我国还有近三分之一的省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第一产业的贡献率较小。

4.综合因子得分上大于O的省份有16个,其中综合得分大于0.5的有6个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说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综合得分小于0的有安徽、海南、黑龙江、宁夏、陕西、湖南、江西、青海、贵州、、四川、广西、新疆、甘肃、云南共15个省份,说明我国近一半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三、基于我国三次产业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根据综合得分,将31个地区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划分为五类:第一类北京、天津、上海,这三个城市化进程快,很好地带动了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类广东、山东、江苏、福建、浙江、辽宁,它们的分数虽落后于前一个地区,但是均为正值,经济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第三类湖北、吉林、重庆、黑龙江、湖南、河北、海南、内蒙古,除重庆以外,均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第四类四川、安徽、河南、江西、、新疆、陕西中西部地区,由于区位条件限制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比较落后,阻碍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水平;第五类广西、青海、宁夏、贵州、甘肃、云南,全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极大制约第三产业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各地区三次产业发展差距明显,但呈现出微弱的收敛趋势。东部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水平;中、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水平,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也就是说,根据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可知,东部地区的整体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领先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领先于西部地区。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4)

县域经济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通常说来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最能折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5个省辖市,24个县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江苏省苏北地区的特点,充分考虑资料的可得性及客观性,建立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开放程度、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五方面内容共18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是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指标(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二是确定因子变量。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来确定主因子的个数。三是进行因子旋转。使每个变量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一个因子变量就能够成为某几个变量的典型代表,因子实际含义就更容易解释。四是计算各县、市综合得分。以因子变量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SPSSl6.0运行结果,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情况如表2所示。KMO给出了抽样充足度的检验,是用来比较相关系数数值和偏相关系数是否适中的指标,其值越接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Bartlett检验用来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时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假设,则表示各个变量是各自独立的。从表中可以看出此时的KMO值为0.771,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Bartlett球形检验Sig.的取值是.000,表示拒绝该假设。

三、确定公共因子和载荷矩阵

对上述选取的18个指标,运用软件分析可得到18个指标的相关矩阵及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出三个主因子。计算结果为:旋转前的3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个公共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61.998%,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9.586%,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9.092%。

由于计算原始指标的初始载荷矩阵发现各个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标不是很突出,其实际意义难以得到合理解释。故需对因子进行旋转,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经过25轮正交旋转,因子旋转不改变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旋转后的3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53.582%,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35.653%,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18.281%。

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1主因子在X4、X6、X7、X8、X9、X10、X11、X14、X15指标上载荷较高,这些指标依次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中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统称之为县域经济实力因子;第2主因子在X14上载荷较高,这指标是反映县域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称之为县域经济活力因子;因此我们第3主因子在X17指标上载荷较高,称之为县域经济环境因子。

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可持续实力因子F1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37.811%,故其权重为0.37811;县域经济可持续活力因子F2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的35.653%,故其权重为0.35653;县域经济可持续环境因子F3的权重同理为0.18281,3大主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贡献率为80.677%,分别计算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并排序,得到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F=(37.811*F1+35.653*F2+18.281*F3)/80.677

从总得分来看,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排在前4名,得分为正。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的得分又遥遥领先于第4名淮安市,领先幅度分别在1.1和0.9分以上。从因子来看,盐城市是29个县、市中唯一3个主因子得分均为正的城市,可以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各方面发展都十分均衡。连云港市除了在第3 因子得分不甚理想、其余因子得分均较高,尤其是在第2因子得分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而第2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城市开放程度,从这个角度看来与连云港市特殊地理位置不无关系。而徐州市在权重最高的第1因子得分极高,领先于盐城市2分左右,由于在第2因子上的落后,也使徐州市在总分上稍稍逊色于连云港市,但是还是能见徐州市经济实力的优势(见表4)。

苏北县域经济之间产业结构、产业构成都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要充分考虑原有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地缘、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项目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特色经济,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注重增加科技含量,由过去的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又依靠区域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各县主导产业之间形成互补、联动。这种基于不发达县域之间的集群可以有效地培育县域工业基础,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是苏北县市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形成统一市场的必由出路,也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2、沈正平,翟仁祥,李九全.中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4).

3、赵莹雪.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4).

4、陈俐谋.重庆市县域综合实力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5)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41-03

引言

黑龙江是我国农业经济大省,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是为全国农产品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均为全国第一,其中粮食总产达到557.05亿公斤,商品量达到446.6亿公斤,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30.5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90.7元。可以说,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水平在全国是属于前列的,但是黑龙江省内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是否均取得了良好成果,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是否还存在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经济有没有进一步提供的可能。鉴于此,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各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给出科学的评估,希望为黑龙江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一、评价模型原理

综合评价方法是人们考察分析事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对促进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种。一些新兴的学科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人工神经网络综合评价、灰色系统综合评价等等;还有一些管理科学类方法如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等等;还有就是统计学方法如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对不同事物进行综合评价时,我们应当选取适当的方法,根据多数学者的研究,在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时,因子分析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子分析是通过研究多个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之间关系,找出能综合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即,因子),然后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各个因子间互无相关,所有变量都可以表示成共因子的线性组合。设有N个样本,P个指标,为随机向量,要寻找的共因子为,则模型

称为因子模型。矩阵称为因子载荷矩阵,为因子载荷,其实质是公因子和变量的相关系数。为特殊因子,代表公因子以外的影响因素,实际分析时忽略不计。

求出公因子后,利用回归估计的方法求出因子得分的数学模型,将各公因子表示成变量的线性形式,并进一步计算出因子得分,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二、实证研究

(一)指标选择及样本数据来源

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基础。指标的选择好坏对分析对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因子分析方法选择的指标我们遵循以下的原则:适量性、独立性、代表性和可行性。针对以上原则,我们具体分析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指标,选择如下指标: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化肥施用量、水库库容量、除涝面积、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油料产量、蔬菜食用菌产量、瓜果产量、单位粮食产量、水果产量,共16项,具体详见表1。

选定的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2012年《黑龙江统计年鉴》和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黑龙江省各地区的相关数据,并经过一定测算得出,表1给出了指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源数据具有科学性和可测性。同时,为了表述方便,我们用X1~X16表示16个指标。

(二)实证分析

1.数据的无量纲化

评价指标是由多个指标构成,为了避免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它们都转化为无量纲数据。按以下公式进行处理。为节省篇幅,无量纲化处理数据不在文中列示。

2.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

KMO检验用于检查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取值在0~1之间。实际分析中,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效果比较好。Bartlett球形检验是判断相关矩阵是否是单位矩阵。由表2我们可以看到,KMO值和Bartlett检验值效果均达到因子分析的要求。

3.确定解释因子

由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得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3所示,可知第一因子F1的方差占所有因子方差的54.305%,前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到91.467% > 80%,因此选前三个因子己经足够描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4.因子得分

为了考察各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根据函数系数矩阵,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由系数矩阵将两个公因子表示为12个指标的线性形式。

按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如下综合统计量:

(三)实证结果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出黑龙江省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具体见表4。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得分最高的为哈尔滨,为1.4018,得分最低的为大兴安岭,为-0.6633,可见黑龙江省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因子得分排名前三位的是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排名后三位的是大兴安岭、七台河、鹤岗,可见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地区特色,传统农业产区依然强劲,但以矿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需要指出的是,大兴安岭地区是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重要地区,但是排名却为最后,可能的原因是大兴安岭的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仅仅依靠初级产品的生产销售,整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导致的。

三、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根据上述实证所得,我们可以看出,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差距极大,且一半地区处于负分。其中,传统农业产区的发展水平较好,而东部地区则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各地区还有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可能。

第二,各地区内部各种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各地区在主要因子得分中都没有处于完全优势中,在各个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各地区要根据自身农业经济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三,影响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较多。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可能影响农业发展水平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如水利建设、农业用电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如化肥的合理施用等;以及大型农机具的使用等等。

参考文献:

[1]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焦必方.农村和农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6)

国家政策倾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受到地域差别,资源禀赋有别,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也在加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十多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给西部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下,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也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的沉重代价,因此,对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全面系统反映,分析其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共性和差异,引导和强化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进一步有力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1.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体系的构建

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且这一系统是由若干多元参量组成。可以将反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解成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这些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多元性的指标体系,涉及到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

(1)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a.经济总量指标

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标主要描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规模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反映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b.结构变动指标

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外贸结构,其中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以乡村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来衡量就业结构的变动;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消费结构的变动,该指标主要用于描述工业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客观反映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以及富裕程度。计算公式为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收入总额的比重;以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外贸结构。

c.城镇化水平

即城镇化率,它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工业经济结构水平指标

a.工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

b.主要反映工业化水平。

c.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主要反映规模结构。

d.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主要反映工业技术进步水平。

(3) 工业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指标

a.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人数×12÷累计月数

b.成本费用利润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c.总资产贡献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工业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工业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2÷累计月数×100%

d.流动资产周转率

该指标既反映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反映资金利用效果和再生产循环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

e.产品销售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现价工业总产值×100%。

(4)发展潜力指标

a.科技进步水平

科技进步水平指标主要包括R&D研究人员数、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技术数量水平以及新产品产值率。其中R&D研究人员和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这两项指标均反映西部地区科技实力和基础,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持。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技术数量水平:主要用人均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公式为:专业申请数/行业平均就业人数,该指标用于体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活跃程度。新产品产值率指标,是一定报告期内新产品产值占企业产品总产值的比率,该指标用于体现西部地区科技产出及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b.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主要包括教育经费占GDP比重、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校数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都用于反映西部地区教育实力和基础,是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

(5)生态环境水平指标:

a.万元GDP综合能耗

该指标是一定时期标准能源消耗与GDP之比,以能源消耗强度来反映资源利用率。

b.环境保护指标

主要从环境治理水平、环保投资水平等角度来反映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因此,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固体环境质量等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单值废气排放量。该指标反映大气环境质量,计算公式为:

单值废气排放量=废气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

单值废水排放量。该指标反映水环境质量,计算公式为:

单值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

固体环境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单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千克/元)。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单值固体废物产生量也是反映固体废物排放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单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总产值×100%

c.其他指标

主要包括:治理工业污染项目投资额占GDP比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公式核心问题,因此选择适当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权重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权重确定的方法有很多,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评判法等。考虑到认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作为综合评测的方法。

(1)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假设有n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个原始变量,表示为X1,…,Xp。这P个变量构成的N维随机向量为X=(X1,…,XP)。对X进行线性变化,考虑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Z1=l11X1+l12X2+l1pXp

Z2=l21X1+l22X2+l2pXp

……

Zp=lp1X1+lp2X2+lppXp

主成分是不相关的线性组合Z1,…,Zp,并且Z1是X1,…,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2是与Z1不相关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p是与Z1,Z2,…Zp-1都不相关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2)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步骤一:设原始矩阵为X=(Xij)n×p,其中Xij表示西部地区中第i个省市区的第j项指标数据。为了消除各项指标之间在量纲化和数量级上的差别,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

步骤二: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R=

r11r12…r1p

r21r22…r2p

……

rp1rp2…rpp

其中rij(i,j=1,2,…,p)为原变量xi和xj的相关系数,rij=rji,其计算公式为:

rij=∑nk=1(xki-xi)(xkj-xj)∑nk=1(xki-xi)2∑nk=1(xkj-xj)2

步骤三: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求解特征方程|λI-R|=0,求出特征值λi,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

λ1≥λ2≥……,≥λp≥0;并分别求出对应于特征值λi的特征向量ei(i=1,2,…p),并要求||ei||=1。

步骤四: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的贡献率为λi/∑pk=1λi(i=1,2…,p),累计贡献率为∑ik=1λi/∑pk=1λi(i=1,2,…,p)。根据选取主成分个数的原则,特征值要求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特征值λ1,λ2,…,λp所对应的的1,2,……,m(m≤p),其中整数m就是抽取的前m个主成分,即Z1,Z2,…Zm。

步骤五:计算主成分荷载:

主成分荷载是反映主成分Zi与原变量xj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原始变量xj(j=1,2,…,p)在诸主成分Zi(i=1,2,…,m)上的荷载lij(i=1,2,…,m;j=1,2,…,p)。

lij=p(zi,xj)=λieij(i=1,2,…,p)

步骤六:计算主成分得分:

Fm=W1Z1+W2Z2+…WiZi

3.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测算

(1)样本选取 本项目拟选取西部地区十一个省市区(除)2010年至2011年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相关统计数据,进行西部十一个省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数据均来自西部各地区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测算结果

运用所选取的样本以及所构建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得出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知西部是十一个省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在2010至2011年的两年内,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从总体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十一个省区市只有重庆、四川、陕西、广西四省区市工业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为正值,而其他七个省区均为负值,形势不容乐观。按指标值来排名,重庆最高,达到1.5031分值,宁夏最低,为-0.8514,排名如下:重庆、四川、陕西、广西贵州、内蒙、新疆、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第二,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存在局部波动,如重庆和四川的综合评价指数2011年较2010年分别上升了1.1653和0.0455,陕西、内蒙古以及广西的综合评价指数2011年较2010年则分别上升了0.6574、0.7210以及0.2962,其余省市区则出现下降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数的波动性反映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性特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西部各地区由于选取的发展战略不同以及根据资源禀赋选取相应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从而可能成为综合评价指数在不同时点上出现局部波动的原因之一。

第三,从纵向维度来看,贵州、甘肃由2010年的正值变为2011年的负值,广西则由负值转为正值。并且,西部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2010年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0.9379-1.0290之间;2011年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0.8514-1.5031之间,地区性差异显著,这也验证了我国西部地区内部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现状。我国西部各省市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工业基础水平本身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而使得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性,并有可能使得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而进一步拉大西部各省市区内部差距以及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KRICHELDOFH R.Syntheses and application of poly-lactides[J].Chemosphere,2001,43: 49-54.

[2]汪晓昀,吴纪宁.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6):122-124.

[3]李同宁.我国及各省市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监测分析[J].软科学,2006(2):40-42.

[4]陈元江.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与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5(6):819-82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6日

一、引言

2013年9月,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其目的是创新欧亚各国合作模式,促进形成一个经济联系紧密、彼此发展空间广阔的经济合作区域。众所周知,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并且拥有辽阔的地域,但是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有关国家的共识。2014年12月18日,中外代表齐聚土耳其召开“共建‘一带一路’”:历史启示与时代机遇国际研讨会,明确加强经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合作。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逐渐形成联系紧密、互联互通的经济合作区域的过程中,其中有很多要素受其影响并促进其发展,首当其冲便是交通物流的基础保障。在2014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其中政策沟通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保证,设施联通主要指的就是中国与中亚国家间铁路、公路、航空等物流要素的互联互通。完善的物流体系有利于商品、信息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吸引企业入驻以加速形成产业生态链。

现在我国物流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向网络化、系统化、信息化发展,这样才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提供高水平的现代化物流的支撑。我国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西北五省纷纷确立了各自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定位,并且推出了相应的政策:陕西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为此陕西省大力支持交通物流体系建设,陕西省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基础是发达的交通物流体系,“道路相通”可以为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提供重要支撑,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体系,陕西利用“母子公司资金协同、金融产品创新突破”的综合融资模式已经累计向陕西公路网建设方面投入资金1,486亿元,期望打造自己成为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新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进程中提出充分利用自身地缘、人文等优势建设包括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等内容“五个中心”,其中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更作为重点进行建设;另外,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步伐中,青海省利用正式运营的首家“国际保税仓库”,期望打造自己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口岸”;甘肃省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推进道路互联互通。期望充分发挥甘肃省向西开放的区位和通道优势,把甘肃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宁夏为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提出包括交通物流体系在内的五大战略措施。据此可以看出,建设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物流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制约各省物流发展水平的因素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运用对应分析找出西北五省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物流发展水平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

虽然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近年来在我国物流成为取得快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物流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引起了我国许多学者的兴趣,经过CNKI检索可知,其中大部分是关于物流发展水平的研究,对于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研究还比较少。刘强(2007)在沪港两地发展现代物流的比较研究一文中,选取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最好的上海和香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海和香港现代物流的比较,发现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上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赵江(2010)采用标准分值比较法选择我国长三角地区,日本三湾一海地区以及德国鲁尔区作为辽宁省区域物流体系比较对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出对辽宁省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有益的启示和建议;张建升(2012)构建了区域物流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然后采用平均差、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对我国各地区区域物流发展差异从省际、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区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陈成栋、余朋林(2012)运用衡量区域产业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区位熵分析了近10来我国各省产值区位熵时空差异,得出我国各省、市物流业的专业化水平程度不一、物流业对不同省、市贡献程度也有差异等结论,并分析得出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些原因;金凤花,徐旭(2014)在基于Theil指数的我国区域物流差异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选取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Theil指数模型构建区域物流差异发展趋势的模型并结合区域经济差异相关指数,分析得到对区域物流差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并且根据差异提出相应的对策;吴俊红(2014)以我国各省市的区域物流和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物流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泰尔指数定量测算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然后运用回归分析,估计出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后运用夏普里值分解法计算得出各解释变量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贡献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建议。

以上学者均运用不同的方法测算了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但学者们都没有在分析物流的各因素的基础上对区域间的物流差异进行分析。鉴于此,本文首先构建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对应分析分析影响西北五省物流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提高西部地区各省物流发展水平的建议。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获取。由于我国物流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物流产业的概念虽然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得出普遍统一的定义,我国的物流统计刚刚起步,因而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本文通过对物流所涉及的范围的界定和以上学者的研究用于物流密切相关的要素作为指标建立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主要选取了我国统计年鉴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的产值作为分析对象,因为作为我国传统物流产业主要组成部分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等产业可以反映我国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情况。另外,为了使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全面、客观,本文还选取了与物流业关系密切的一些其他指标。表1是本文所构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表1)根据以上指标体系,本文通过查阅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获取西北五省物流业发展水平指标的有关数据,获取的数据如表2所示。(表2)

(二)对应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在研究经济发展水平时,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但是以上分析方法将对指标的分析和对样品的分析分开,以致不能反映属性变量各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属性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到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对应分析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对应分析,也称相应分析,它是在R型因子分析和Q型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已达到简化数据的目的,它通过对数据表中行和列的处理以寻求低维图形表示数据表中行和列的关系,利用对应分析可以在一张二维表上同时画出属相变量不同取值的情况,以简洁的形式描述属性变量各种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属相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利用统计软件SAS中的CORRESP过程编制的程序就可以实现对应分析。西北五省和物流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利用SAS软件强大的统计计算功能,得到的分析结果如下:惯量和卡方的分解如表3所示,由于前两个特征根的累积贡献的百分比已达98.97%,说明用两个公因子已能代表了变量与样品中的主要信息。其中的第一个公因子(Dim1)占85.82%,第二个公因子(Dim2)占13.15%。(表3)

表4是每个变量上两个公因子各自的贡献率,从这里可以看到,第一个公因子Dim1主要是由甘肃、青海和新疆来表示的;第二个公因子Dim2主要由陕西和宁夏来表示,其贡献率仅有13.15%。(表4)

从表5中的Mass(各变量的边缘频率)来看,F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员数)以绝对的优势排名第一位,占80.42%,F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员)、F4(货物进出口总额)和F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Quality(两个公因子的贡献率之和)较高,但F4(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惯量Inertia最大,说明在影响物流的各因素中,F4(货物进出口总额)占的地位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要想提高物流发展水平,需要从F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员)、F4(货物进出口总额)和F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这三个方面下工夫。(表5)

(三)对应分析结果。根据表3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就达到了98.97%,说明前两个因子就能代表样本的主要信息。表4相当于因子分析中的公因子载荷,反映的是各省区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表示各省区在公因子Dim1和Dim2上的坐标,利用载荷矩阵作相应的散点图,得到图1。(图1)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变量与样本之间的关系、样本(西北地区)之间按物流影响因素的大致分类等信息。在以两条零点线分成的四个象限中,我们称右上部分为1区,右下部分为2区,左下部分为3区。其中F11(民用汽车拥有量)与其他各因素联系不密切,因而没有反映到散点图上。

在1区中有陕西、宁夏、F1(地区生产总值)、(F2农业总产值)、F3(分地区工业产品产量)、F5(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F6(货运量)、F7(货物周转量)、F10(运输线路长度)、F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13(交通运输公共财政支出额)落在此区中,说明这2个地区物流影响因素类似,而与因素F4(货物进出口总额)、F8(邮电业务量)、F14(电话普及率)、F15(互联网普及率)和F9(分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员数)相距较远。因而这几个省份应该从发展进出口贸易、普及物流信息设备和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等方面入手提高物流发展水平。

在2区中有甘肃、青海、F4(货物进出口总额)、F8(邮电业务量)、F14(电话普及率)、F15(互联网普及率)落在此区中,说明这2个省区在F4(货物进出口总额)、F8(邮电业务量)、F14(电话普及率)、F15(互联网普及率)等方面是类似的,而其他因素有所欠缺,特别是青海表现的尤为明显。要使甘肃、青海的物流水平有所提高,就要从增加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培养物流人才、提高工业水平等方面努力。

在3区中只有新疆和F9(分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员数),这说明新疆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员数这一要素上比较有优势,制约新疆物流发展的因素主要有F8(邮电业务量)、F14(电话普及率)、F15(互联网普及率)和F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因而新疆要提高物流信息的普及率、增加物流方面的投资。

四、结论

本文首先根据物流影响因素构建了物流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然后在统计年鉴搜集了有关数据,最后运用对应分析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西北五省与物流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对应关系,根据得出的西北五省和物流影响因素的散点图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并且针对各省份的限制因素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强.沪港两地发展现代物流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8)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介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等省接壤.重庆市现辖19个区、21个县,全市总面积为8.23×104km2.2010年总人口3303.45万人,人均GDP27475.3元.其中,在重庆所界定的“一圈两翼”空间格局下,“一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所占面积分别为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34.73%,41.22%,24.50%,其GDP分别为6145.32亿元、1347.53亿元、432.73亿元,人均GDP分别为34827元、14323元、16019元.

2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资源禀赋、区位、人文社会经济、政策等.单一指标法虽然简单直观,但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8],因此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分析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经济活力等密切相关,考虑到指标的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12个相关的经济指标:X1(人均GDP(元/人)),X2(城镇化率(%)),X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4(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X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X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X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X8(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元/人)),X9(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人)),X10(人均财政收入(元/人)),X11(人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元/人)),X1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人)).研究的时间序列为2000年至2010年共11年,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重庆统计年鉴》.

2.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

基于Spss16.0软件平台,对整理好的11年数据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各年份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2000年数据为例,通过对所选取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某些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相关性在0.8以上,所选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表2。根据选择主成分的原则,特征根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9-10],可提取出3个主成分,且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8.16%(表1),均已涵盖了大部分信息,能解释重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由表2可知,第一主成分在X1,X2,X3,X5,X6,X8,X9,X10,X11,X12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主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X4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是区域经济结构主成分;X7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较大载荷,说明第三主成分主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活力(表2).由表1与表2的数据计算出主成分特征向量矩阵,再以选取的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占选取的总主成分特征值的百分比为权重,得出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最后加权求和得到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2000年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F1=0.365X1+0.35X2+0.233X3+0.116X4+0.286X5+0.281X6+0.038X7+0.335X8+0.343X9+0.35X10+0.315X11+0.263X12(1)F2=-0.082X1-0.061X2-0.511X3+0.591X4-0.339X5+0.303X6+0.201X7+0.024X8+0.201X9+0.103X10+0.168X11-0.228X12(2)F3=-0.116X1-0.105X2+0.066X3-0.24X4-0.22X5-0.026X6+0.842X7+0.053X8-0.073X9+0.202X10-0.063X11+0.321X12(3)F=0.69F1+0.19F2+0.12F3(4)其中:F1、F2、F3分别是第一、二、三主成分得分,F是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X1,X2,X3…X12代表上文所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

由以上4个公式可计算出2000年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运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得出研究时段内其余年份的重庆市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

3结果分析

3.1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分析

从分析结果看,重庆市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各不相同,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在研究时间系列内,渝中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始终最大,经济发展水平始终最高;2000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最小的是云阳县,2008年为酉阳县,2010年为巫山县,其余各年份均为巫溪县.2000年至2010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9.03,9.37,9.19,9.36,10.07,7.4,6.73,7.1,7.91,6.21,6.18,且经济差异在前5年呈现相对平稳略有上升,后6年有所下降并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基于Arcgis9.3平台,按照综合指数≥3、3~0、0~-1、<-1的标准依次把重庆40个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不发达区域四类,以表征2000年、2010年两个时段重庆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图1).

3.1.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圈”高、“两翼”低的态势2010年重庆经济发达区域与次发达区域全部集中在“一圈”内,两翼内除渝东北翼的万州区与渝东南翼的武隆县、黔江区、石柱县为欠发达区域外,其余区域均为不发达区域.“一圈”内长期以来形成的较好的经济基础、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与交通枢纽,为该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所具有的优惠政策及其对区外经济量的吸引,不断促进“一圈”发展;“两翼”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自身担负着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的责任,加之长期以来薄弱的经济基础限制了“两翼”地区经济发展,致使该区发展较为缓慢.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基础及交通条件、政策倾向、自然条件是形成经济发展水平“一圈”高、“两翼”低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

3.1.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与空间范围呈反比重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由强到弱区域数量逐渐增加.从发达区域到不发到区域各等级区域所占全部区域数量比重依次为17.5%,22.5%,27.5%,32.5%,而这四个区域所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为1.75%,18.03%,28.21%,52.01%.从经济发展总量上看经济发达区、次发达区、欠发达区、不发达区的GDP占整个重庆GDP比重分别为31.53%,31.15%,24.60%,12.7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等级的降低所占重庆GDP的比重依次减小.

3.1.3“一圈”内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圈层分布格局“一圈”中经济发达区域集中在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包括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及其经济发展较快的双桥区,该区域是重庆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发达区是经济次发达区域,包括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南川区、涪陵区、长寿区、永川区、璧山县、铜梁县,该区域区位条件较好,紧邻经济发达区,受到的经济辐射力较强,加之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承接能力较强;次发达区域是欠发达区域,包括万盛区、江津区、合川区、綦江县、大足县、荣昌县及其经济落后的潼南县,该区域距主城区相对较远,受经济发达区域辐射作用弱,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兼有部分工业.可见“一圈”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三个圈层分布格局.

3.1.4“两翼”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呈现单核结构模式2010年“两翼”中,除渝东北翼的万州区与渝东南翼的黔江区与武隆县、石柱县为欠发达区域外,其他区域全为不发达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人均GDP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除武隆县紧邻“一圈”与欠发达区域连片外,其余“两翼”欠发达区域都被不发达区域包围,呈现出以万州区与黔江区为中心的单中心弱核模式.“两翼”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的影响,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仅有石柱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一个等级.

3.2区域经济实力时空演变分析

3.2.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空间范围不断扩大2000年到2010年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发达区域由渝中区、南岸区、渝北区向外扩散,到2010年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双桥区也包含其中;欠发达区域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巴南区、长寿区、永川区、南川区、璧山县、铜梁县.同时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排名也发生了变化,按变化幅度分为上升型、稳定性、下降型三种类型.上升型包括双桥区、巴南区、大足县、南川区、铜梁县、潼南县、石柱县、秀山县、云阳县、荣昌县,这些区域大部分位于“一圈”,与经济较发达区域相邻,其余区域主要是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区域地位上升,经济随之得到发展;下降型包括万州区、黔江区、武隆县、忠县、梁平县、开县、奉节县、城口县、巫溪县,这些区域都集中在“两翼”,期间虽然社会、经济都得到一定发展,但受到自然条件与薄弱经济基础的限制,发展速度比其他区域缓慢,造成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下降;其他区域则为稳定型,主要集中在“一圈”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主城九区及其“两翼”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形成了高水平与低水平稳定形态.

3.2.2主城区中心地位不断提升,“一圈”发展相对较快研究时段内,重庆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升,主城9区内经济发达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且经济发达区全部集中在该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占重庆土地面积比重仅为6.66%的主城区,其GDP占整个重庆GDP的比重分别为38.19%,42.54%,44.78%,2010年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与南岸区的城镇化率达到了100%;三个时段内整个重庆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均GDP分别为5640元、11127元、27815元.“一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快,经济总量集聚在“一圈”内,尤其集中在主城区中,长寿、巴南、永川、璧山、南川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上升,而“两翼”经济发展水平较慢,至2010年仅有石柱县在原有经济发展水平等级上得到提升.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9)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经济发展观点。因此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致力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造成区域经济之间的不平衡。

一、地方经济不平衡性分析

固然,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环境、地理资源等都存在着不同,这些也使造成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原因。我国地方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平衡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自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时期中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这样的国家体制导致国家政权有很强的力量,因此在地方政府的强势引导下,地方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由于不同地方政府的引导方式不同因此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不同。

另外,虽然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然而汉民族在很长的时期内掌握国家政权,再加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华夷之辨”等思想的影响,汉民族政权对汉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扶持力度要远远大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扶持,从而造成了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2.我国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也是造成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有限,交通环境不完善,一些处在偏远山区的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十分不便,因此使得这些地区在很长的时间内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阻碍了这些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经济交流,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

不管是在封建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时期,不同地区都有只属于该地区的特色产业。例如,在古代川蜀地区的蜀锦、江淮地区的海盐、淞沪地区的粮食都是专属于各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因此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不同,进而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现代,由于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拥有丰富煤炭石油资源的中西部地区逐渐形成特色的能源经济产业,因此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

3.我国经济制度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不同地区由于政府政策或者工作要求的不同,地区内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不同,从而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制度特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系分析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经济制度是造成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衡的重要因素,但是我们对制度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途径还不得而知,因此接下来我们针对这一方面展开详细研究。具体来说制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

(1)制度影响着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

众所周知,生产要素在经济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不同的生产要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制度就是生产要素组合的规则依据,因此不同的制度特征会影响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

例如:资本投资对于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资本投资取决于投资人的主观决定。投资人在投资前往往会对投资地区的经济现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然而,不同地区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制定一系列的吸引外来投资的政策,同时制定合理的金融制度。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制度和政策,因此我们发现地方制度可以影响市场中资本的投入与使用,从而影响到地区内经济的发展。

另外,制度还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增长与分配,影响区域内的人力资源的使用,从而影响到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水平。制度还可以通过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度还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

(2)制度影响着经济交易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已经成为提高各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在现实中,经济交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些风险影响了区域间经济交流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一些地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制度的形式规范经济之间的交易,督促人们进行公平交易,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区之间交易的积极性,降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制度影响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体在参与社会生产过程中,其自身的利益经常与社会利益产生冲突,此时个体会倾向与满足个人需求,从而损害了社会的利益,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我们通过制度化将个人努力与社会报酬挂钩,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充分保障了个体的利益,从而使得个体利益逐渐向社会利益靠拢。个体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就是在增加自己的财富,这会极大的提高个体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结语

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只有充分的了解造成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10)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外向型经济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把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转化为外向型经济发展实力,已成为现在的热门研究主题。“一路一带”建设的提出,对“丝带”沿边省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外向型经济越来越受到国家领导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新疆自身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及原因所在,挖掘并转化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为外向型经济发展实力,为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文首先运用2004-2013年新疆十五地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数据,通过构建熵权―TOPSIS评价模型,解析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变动及地区差异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雷达图对其变动和差异进行成因分析,最后提出充分发挥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的科学可行途径。

1.测评方法与变量选取

1.1测评方法

测评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TOPSIS评价模型对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进行评价。TOPSIS法是一种适用于根据多项指标、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的分析方法,由Hwang和Yoon于1981鉴于TOPSIS评价模型的参数稳健性,本文采用优化后的TOPSIS模型,即距离度量参数选择3[8]。步骤如下:

首先,构造规范化加权矩阵Ppijm×n,其中Pij=xij∑mi=1x2ij,则加权的决策矩阵:z=zijm×n,其中zij=wjpij(i=1,…,m;j=1,…,n)。

然后,确定正负理想解。本文的正理想解为x′j=maxjzij,负理想解为x″j=minjzij。

第三,计算各方案到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距离。到正理想解的距离为:S+=∑nj=1zij-x′j313 ,到负理想解的距离为:S-=∑nj=1zij-x″j313

最后,分别计算各方案与正理想解的接近度C:Ci=S-S++S-

1.2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选取了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一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对外贸易总额、国际旅游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外贸依存度、国际旅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等几个方面衡量;二是经济基础水平,经济水平的高低是支撑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包括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入和工业化程度;三是社会基础水平,包括城镇化率和政府管理;四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水平,包括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和贸易综合指数。

2.测评结果分析

2.1新疆各地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如下表所示。

(1)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表1显示,从三大地区的情况看,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呈现北疆较强、东疆中等、南疆较弱的空间差异分布格局。从三大地区内部情况看,东疆和南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处于中下水平,且地区间差距较小,而北疆地区存在两级分化的发展趋势。而具体从各地州市情况看,2004-2013年间,北疆地区乌鲁木齐综合评价均值最高,塔城综合评价均值处于倒数第二位,两地区发展效率值相差0.5;而南疆地区哈密综合评价均值最低,仅为0.107;2004-2013年间,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最好地区(乌鲁木齐)与最差地区(和田)的差距依次为0.444、0.414、0.629、0.654、0.291、0.755、0.578、0.319、0.612、0.391,差距呈现波浪形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差距具有缩小趋势;最大差距为2009年的乌鲁木齐和阿克苏,差距为0.767。

(2)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非一致性。本文通过2013年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情况比较分析(见表2),将新疆区域划分为领先地区I(较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超潜力发挥地区II(较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落后地区III(较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以及潜力未发挥地区IV(较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4个象限区域。由散点图1可见,第IV象限区域包括的地州市居多;其中,北疆城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均属于领先地区,具有较高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能够保持一个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因而能够获得更高的持续竞争力;喀什、石河子、伊犁属于超潜力发挥地区,应该加大外向型经济效率的培育与开发力度,否则外向型经济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吐鲁番、昌吉、巴州属于潜力未发挥地区, 2013年阿勒泰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和发展潜力均排名第四,表明阿勒泰地区在较高的现有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上;其余地区均为落后地区,对于这些地区不仅要加快培育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而且要不断将外向型经济效率转化为外向型经济水平。

3.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对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新疆各地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差异较小,且其空间集中度呈现小幅度加大趋势;(根据外向型经济发展效率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具有一致性,将新疆十五地州市分为超效率发挥地区、领先地区、效率未发挥地区和落后地区四类。

为更好的释放出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结合本文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潜力开发与培育路径。

(1)新疆整体应采取“梯度开发”路径。以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较强的天山北玻经济带城市群为潜力极,政府对潜力极地区进行扶持,从而使其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并辐射并渗透到周围潜力较弱城市,从而促进新疆外向型经济全面发展。

(2)对于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省市区,要继续保持其优势,把握能够促进其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对于经济发展潜力较低的省市区,要努力克服影响其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比如乌鲁木齐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应该加大外向型经济潜力的培育与开发力度;对于塔城、和田等落后地区,在加大外向型经济效率的培育与开发力度的同时,还需不断地将外向型经济效率转化为外向型经济水平,使得新疆外向型经济效率能与外向型经济水平契合。(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成,杨改河. 甘肃临夏北塬灌区农业废弃物沼气化资源潜力及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65-70.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篇(11)

[DOI] 10.13939/ki.zgsc.2015.03.049

近些年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各个地区在地理位置、农村人口素质、地区教育水平等各个方面存在着不同,导致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正在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全方面均衡发展,这一问题也是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阻碍因素。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呈现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1]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引导,并且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政策,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坚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定会慢慢缩小。

1 农村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性概念

农村的区域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在农村的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些不同的经济发展的状况都是由外界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导致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遵循着农村发展的规律,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着自身的发展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根据农村的生活环境、地理位置以及传统思想所形成的经济发展区域性。

2 河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2.1 河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评价指标

在进行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时候,首先应该根据公平性原则、集中性原则、差异性原则进行对比,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经济统计指标进行测量,这样才能更加全方面的反应出农村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本文针对河北地区农村的几项指标建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评价系统,这里所指的指标包括河北地区的人居GDP(万元/人)、按照百分比计算服务业所占的比重、河北农村地区产业化经营比例、人均社会消费水平(元/人)、固定单位的人均分配的耕地机械工作率(千瓦/平方公里)、河北农村人均的工业总产量(千元/人)、河北全农村建设投资份额(万元/平方公里)、河北农村的财政总收入(万元)[2]。

2.3 分析河北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结果

河北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综合评价结果所得出,河北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且东部的发展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山区的发展,这个综合评价的结果将河北的22个样本地区分为4个经济发展梯度。

首先是经济领先的地区,其中包括保定市在内的几个地区,河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之间的距离。这些距离的出现会加重区域之间联系所支出的相关费用,例如公路修理费用、汽车消耗费用等,想要缩小这些差距必须增加资金的投入,扩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范围。

其次是特色经济拉动区域的发展。这里包括安国市和碑店市区、企业规模经济,一般情况下体现在企业规模的壮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而集聚经济则体现在不同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发展,为自身企业的发展节约成本,从而最大成都的提高经济利益。目前在安国市区主要以中草药种植和交易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规模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安国市的经济增长[3]。

再次就是经济稳步增加区域。这些区域包括河北保定市的徐水县和定州市,这些地域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且自然环境处于温带季风区域,这些都为农作物的成长提供者有利的条件,加之这些地区的交通相对比较便利,这些都有利于增加农村地区的综合得分。

最后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这里包括唐县等。这些地区都缺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植物难以进行光合作用,这样大大的降低着劳动率,阻碍着农业的发展,阻碍农业的发展也将影响其他农村事业的运作,例如采掘业、电业、生产加工业等。

3 针对河北农村地区存在的经济差异给予合理性建议

3.1 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农村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不同导致的,根据这些存在的情况,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来不断的缩小差距,根据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关发展政策。例如安国市的中草药种植业与保定市的工业可以相互结合,增加区域合作力,保定市可以收购安国市的草药,并将安国市的草药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最后出售。这样既可以解决安国市的中草药问题,还增加了保定市的经济来源,这样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各地农村经济的增长,慢慢缩小其差异。

3.2 发挥国家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中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宏观调控,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要在资金上进行扶持,加大对各地农村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招商引资,不断的改变农村发展状况,改革传统的生产模式。国家还要大量引进高新技术,并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建立技术转让和人才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将优秀的技术人才调度到落后地区,并且针对农村的现阶段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转变农村地区的传统思想观念,增强农村的市场竞争力[4]。

3.3 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各地区之间的农村经济发展都存在差异,导致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不尽相同,这些与农村区域内部资源、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农民的综合素养以及自身的发展程度有关系。应该根据各个村庄之间的发展实际情况和各个村庄之间距离情况,集中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发展方向,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各地区形成自身的发展特点,推动农村经济跳跃式发展。

4 结论

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都非常发达的今天,发展我国的农村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缩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一方面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通过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大力发展先进的新技术,推广农村各项基础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农村自身不断努力,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并通过农民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之中。只有两方面同时进行才能缩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使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使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并且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晓梅.农村经济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