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3 14:58:19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1)

中图分类号:F84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4-0026-04

国务院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对海南省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三亚市作为海南省南部重要城市和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率先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责无旁贷。因此,如何按照高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发展三亚旅游及相关产业,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问题。三亚市集中了热带滨海旅游的所有天然要素,长期坚持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使旅游及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是要率先进行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靠当地产业自身的积累来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在金融方面的相关政策,大胆进行金融手段和机制创新,引进大量金融资本,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促进三亚市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海南省南部地区的国际旅游岛建设。

一、三亚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三亚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景区建设持续推进,但缺乏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近年来,三亚市坚持走建设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产业,积极将旅游业发展融入生态建设、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当中,使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并保持了自己的特色。截至2009年底,三亚市拥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39个,其中,A级以上景区景点15个、4A级以上景区景点5个,是全岛旅游景区景点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但由于缺乏整体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高标准定位以及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准确把握,在旅游产业规划和产品建设上片面开发低档次的观光旅游产品,甚至出现为短期利益破坏自然资源的景区建设项目。此外,在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建设缺乏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三亚市拥有深厚的天涯文化和浪漫的黎苗风情,但没有深度挖掘和真实展现的文化旅游项目。

2.旅游产业总量不断增加,但缺乏实力对产品的深度开发。2009年三亚市接待旅游人数666万人次,增长10%。其中,海外游客31万人次,下降39%;旅游收入100.1亿元,增长10%;旅游外汇收入1.85亿美元,减少30%。 这些都说明了三亚的旅游业在国内较有人气,国外旅客认知不够,国际化程度不高,这与整个旅游产业规模、特色和档次都有关系。三亚市虽然有发展热带休闲旅游产业的优越资源,但在产业开发和建设上一直缺乏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参与,充分暴露了三亚市在旅游资源整合和市场运作上存在的问题。[1]

3.旅游设施建设不断增多,但政府的相关配套设施投入不足导致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年来,三亚市各旅游企业相继建成了多家度假酒店、凤凰岛邮轮码头、鸿洲埃德瑞游艇码头以及吴岐洲岛、西岛潜水基地以及旅游免税商场,以食、宿、行、游、购、乐等要素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但由于政府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上投入不足,也缺乏高标准的规划,使城市旅游基本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全。按照国际惯例,访客中心、旅游交通和旅游厕所被视为旅游城市的三大必备设施,但目前三亚的旅游交通、旅游厕所不完善,访客中心尚属空白。

(二)金融支持三亚市旅游产业做强做大的对策建议

1.创新多元化的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向旅游企业引进金融资本。一是建议和帮助政府国资管理部门整合或重组市管企业的旅游资源进行股份制企业改造,争取上市融资,使三亚市旅游资源与国内金融资本市场衔接,支持三亚旅游产业的壮大和发展;二是由市政府出面与三亚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ST东海”董事会交涉,要求进行资产重组,三亚市政府给予优质资产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争取早日摆脱企业ST困境,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筹集更多资金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三是支持和鼓励治理结构合理、管理规范、业绩突出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通过进行直接融资壮大企业实力;四是积极探索以经营权和未来收益权等为质押的信贷产品,适时开展旅游景点门票收入质押贷款和景点开发经营权质押贷款,加快旅游景点开发步伐;五是借鉴凤凰机场的融资经验鼓励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进行融资,充实企业资金实力;六是积极帮助旅游企业对已建成营业但效益不佳的旅游项目采用TOT(转让―经营―转让)模式融资,对于无力开发的新建旅游项目,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融资;七是借鉴泉州市利用民间资金参与项目建设的BOT融资模式,政府或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由商业银行吸收民间借贷资本集中向政府或企业发放大额委托贷款,支持企业的项目建设;八是探索发行中小旅游企业集合债券,通过发行集合债券,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争取设立三亚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当地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它是一种特殊的金融资本,即通过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筹集到较大规模的长期建设资金,实现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并以股权形式投资于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其具有促进特定地区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内在属性。基于三亚市旅游产业在海南省甚至国内的特殊性,利用此种具有促进特定行业升级和发展的金融品种来扶持很合适。

3.降低外资对海南旅游产业投资的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境外资金对海南旅游产业的投入。目前三亚市旅游项目都带有一定的房地产性质,如宾馆酒店建设,商务管理部门把它归类到房地产项目的子目中进行外资准入限制。为了支持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应该争取国家对海南带有旅游性质的项目投资,给予外资准入的政策支持,使海南省旅游产业与国际资本结合,促进产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

4.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财政和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扶持。一是争取国家对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利用国家财政直接投资或低息贷款的资金进行高标准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配套设施;二是积极寻求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主动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进行战略性合作,争取开发性资金加大对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三是三亚市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直接向市场筹措资金,进行城市或景区的基础设施改造。

5.创新旅游支付手段,利用漫游汇兑方式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漫游汇兑是一种全新的“点对面”的实时汇兑方式,即汇款人在汇款时无需选择汇入行,款项汇给收款人后,由收款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凭漫游汇款号及密码,可就近选择所在地任何一家银行的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中国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可以在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基础上,开发漫游汇兑系统,快速推广漫游汇兑业务,实现同行和跨行的实时汇兑,方便旅客的各种消费支出。

二、三亚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的对策

(一)三亚市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三亚市旅游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周边县市经济发展,但是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三亚市房地产由于购买者主要是岛外旅客,购房目的主要是为冬季度假和老来休养备用,因此具有明显的旅游房地产的特征。但在较好的消费和投资预期和地方财政也从中受益等因素的推动下,三亚市房地产开发从海边的一线地向二线、三线地推进,建设和销售面积以及房价逐年攀升,使房地产业成为仅次于旅游服务业和热带农业的第三大产业。由于三亚市的海边旅游资源在我国是最好的冬季休闲度假资源,具有明显的稀缺性,占用稀缺的旅游资源搞商品房开发势必影响三亚发展国际旅游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为避免稀缺资源被特定的消费群体占用,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开发应该向周边市县扩展,带动周边市县的经济增长。

2.旅游商业购物取得突破性发展,但规模小且旅游商品特色不突出。在三亚市旅游业发展中,旅游商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底三亚免税店的正式开业标志着三亚在旅游购物方面得到了突破。但由于市场培育不够、商业气氛不足,缺乏特色商品,使三亚游客购物消费仅占整个旅游消费的15.49%, 如目前三亚市除国美电器之外尚无其他知名品牌零售商入驻。

3.潜水、游艇、邮轮产业正起步发展,但政府经济支持政策不够、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三亚市是世界较大的潜水基地,并具有发展为世界最大潜水基地的条件和潜力;三亚市拥有我国第一个10万吨级的邮轮专用码头,并正在建设25万吨级的全国最大的邮轮专用码头;三亚市已拥有海南省第一个国际化标准的游艇会所和众多落户的高级游艇。这些行业具有产业链长、配套环节多、拉动产出大的特点,但由于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措施滞后,金融部门支持不够,企业规模发展较困难。

4.休闲娱乐行业缺乏长远规划和建设。三亚市在连续举办三届世界小姐总决赛后,每年都举办新丝路模特大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高尔夫球职业巡回赛和沙滩排球赛等各种大型文体赛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国际知名度。但由于政府缺乏对康体养生、健体运动、休闲娱乐等行业长远的规划和发展定位,也缺乏社会各界的资本投入,使行业发展规模很小。三亚市有很好的山体登高、温泉沐浴、海上玩乐等健体运动的天然条件,是该类产业发展发展壮大的空间。

5.现代客运物流业稳步发展,但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2009年三亚市旅客运输量2792.38万人,货物运输量1548.1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90%和18.42%,每年的客运和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都在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以上。但随着三亚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客流和货流量逐年增加,交通设施的压力不断加大。目前最突出的是机场,现在每年的客运和货运量已满足机场的设计能力。2009年的机场客流量达795万人,同比增长约32.36%,占全市旅客吞吐量的近98%,而机场的设计能力只是800万人的吞吐量,旅游交通发展瓶颈突出。

(二)金融支持三亚旅游相关产业做大做强的对策建议

1.利用金融调控手段创新融资方式,促进旅游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亚市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会继续带动旅游房地产业的发展,三亚市及周边县市的旅游房地产业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促使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三亚市要在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规划控制下,有计划、有秩序地发展旅游房地产业,金融部门应掌握好资金调控手段,防止资产泡沫形成的产业风险。从长远看,必须构筑规范管理的投融资平台,确保产业发展的持续性。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是集合众多投资者资金,由专门机构操作,投资于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收益的地产资产或相关有价证券房地产行业所特有的直接融资产品。该产品的避险性和流动性强,且直接向市场融资,减少了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是值得适时推出促进房地产业规范发展的金融产品之一。

2.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社区、乡镇银行,允许大型旅游商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为了改变三亚市旅游商业小而散的状况,一是各商业银行应积极支持引入大商业名牌企业进行经营和运作,提高产业规模和行业档次;二是通过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或社区、乡镇银行对经营有当地特色商品的商业企业和零售特色商品的个体商业给予资金支持,活跃商业零售市场;三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允许有条件的大型商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扩大融资渠道;四是支持免税商店发挥营业优势,扩大服务网点和经营规模;五是争取外汇政策支持,尽快批准三亚市免税店开立外币现钞账户。

3.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游艇和邮轮产业的发展。游艇和邮轮产业都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需求量大。通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采取金融租赁方式,有偿融通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权利,解决游艇、邮轮等大宗产业设施的购置问题。

4.推广会员制、权益式投融资方式,支持养生健体运动的发展。三亚市养生健体运动有不断扩大的需求群体和消费市场,因此各种养生健体运动项目可通过会员制或权益使用方式筹集资金建设。

5.开展竞猜型博彩活动,促进各种赛事和休闲娱乐行业的发展。三亚市举办的各种文体赛事、娱乐活动,可相应增加竞猜型博彩内容,使赛事活动丰富多彩,同时也筹集到不断举办各种赛事的资本,推动各种文体赛事和娱乐行业的发展。

三、三亚市热带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三亚市热带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亚市依托独特的区位、气候、生态资源禀赋条件,使热带特色农业得到较快发展,也为提高城市旅游综合服务能力、丰富旅游内涵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形成了以南繁育种、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热带花卉、海洋渔业等为主导,具有比较优势的热带特色农业。以南繁育种为例,每年有20多个省份的农业科技人员到三亚市进行育种制种研究,南繁育种面积达4万多亩,平均每年可为各省提供粮食种子600万公斤,三亚市已成为“中国种子硅谷”。 二是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产供销农业生产体系,产业化进程加快。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环节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据统计,截止2008年末,三亚市已有农业龙头企业20余家,其中有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10余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84家。 三是融合旅游业与农业的热带旅游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成为热带农业发展新趋势、新亮点。目前,三亚市已开发出槟榔河国际乡村旅游区、三亚市田园温泉、天涯玫瑰园、田独兰花基地等近10个涵盖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内容的旅游休闲农业项目。

但是,由于三亚的农业生产资金长期投入不足,农业资源整合不够,产业发展定位不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农业生产总体上仍以分散的小农户粗放型经营为主,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精细型生产经营方式占比还很低,标准化生产方式尚未完全普及,热带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装备技术较差,导致热带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三是热带农业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停留在观光层面,产品内涵单薄;四是农业资金投入主要依靠企业和农户自筹及政府财政补贴,农村金融资金投入很少。

(二)金融支持三亚市热带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稳定农村金融资源。通过引进有资金、有实力的本地企业及战略投资者,将三亚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成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完善的地区性农村商业银行,使其成为立足三亚市,面向三农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二是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四类机构,构建适应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农村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开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林权抵押、订单质押、农民合作社成员联保等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满足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民合理的资金需求;四是拓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支农业务范围,完善信贷资金投放机制,促进热带农业的产供销等各产业链条协调发展,支持核心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五是组建大型热带农业集团企业,争取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融资,拓宽农业发展资金来源。

四、三亚市产业多样化的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三亚市经济建设严重依赖旅游及相关产业,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存在较大的经济风险。因此,立足三亚市的区域特点,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是三亚市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以太阳能和电子动漫产业促进产业多样化发展的现状

三亚市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阳光强烈、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在2680小时以上,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而且城市人居环境好,适合建设太阳能等各种高科技研发基地。因此,三亚市抓紧建设以太阳能产业和电子动漫设计为主的科技创意产业基地,目前已签约进驻基地的太阳能产业项目和企业有六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世界领先太阳能研发生产的美国硅谷翌科太阳能项目已签约落户创意新城。而作为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的三亚市动漫产业基地也在抓紧建设中,动漫产业项目主要包括:动漫设计制作教育培训基地、动漫制作中心、动漫衍生产品生产制作交易中心、国际动漫论坛暨国际会议中心和主题公园等。

(二)金融支持三亚市产业多样化做大做强的对策建议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2)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产业脱贫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等扶贫模式,每个贫困县建成一批对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基地,每个贫困村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每个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到2020年,带动16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要确保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产业脱贫项目的资金保障,通过创新融资模式,破解贫困地区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一、安徽省产业脱贫融资面临的问题

安徽省产业脱贫项目资金来源除农民自筹外,主要有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政策性和商业性信贷资金,总体来看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融资贵更为突出,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日益扩大的资金需求。

(一)贫困地区金融体系发展滞后,资金外流严重

安徽贫困地区地方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尚未建立起多层次的地方金融体系,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在地方融资体系中仍然处于垄断地位,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难以有效动员当地资金服务于当地中小企业和“三农”。同时,贫困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成为资金的净输出地,当地的资金被全国或区域性金融机构吸储并被调整到其它地方使用,使得本就贫血的贫困地区进一步出现“失血”现象。根据统计公报,属于大别山片区的六安市和安庆市的2015年贷存比比安徽省平均水平分别低18.7个和17.5个百分点。

(二)“两高一缺”现象突出,金融产品供给不足

产业脱贫项目主要为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存在项目个数多、单个项目总投资小、资金需求零散的特点,且由于农村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使得涉农贷款呈现出“两高一缺”的特点,即成本高,风险高和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由于多数银行追逐利润最大化,对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积极性不高,不去开发真正适合中小企业和“三农”需求的金融产品,导致农业和农村项目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形成一定的金融“真空地带”,同时民间借贷却十分活跃,极易引起债务纠纷,加大了农民和企业的债务负担和农村的金融风险。

(三)贫困地区地方财力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安徽省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不足,财政收支缺口一直比较大,对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和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2015年六安市和安庆市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分别为28.6%和31.5%。同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一方面,财政转移资金“碎片化”现象较为严重。中央扶贫资金下拨的口子多,资金分散,单独发挥作用的能力有限,缺乏有效整合。另一方面,财政资金使用“低效化”问题突出。很多财政扶贫资金大部分变成了人头费,“大范围、小额度”直接发放给农民的各种补贴较多,而对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少,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二、安徽省产业脱贫融资模式对策建议

针对安徽产业脱贫融资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别就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两个产业脱贫重点领域提出若干融资建议。

(一)特色种养业扶贫融资模式建议

特色种养业扶贫主要指充分尊重贫困村、贫困户意愿,有效利用贫困地区农业特色资源,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发展粮食、蔬菜、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茶叶、水果、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提高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促进农业增效、贫困人口增收。在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融资模式。

一是信用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安徽省农村贫困户大多从事农业,单个项目资金需求量不大,可以采取信用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即“信用户评级+农村信用协会+会员贷款风险抵押基金+协会会员联合担保+政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农业生产保险”模式。在贫困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农村信用协会,鼓励农民参见信用协会,农民之间开展自愿互保,并按一定比例缴纳贷款风险抵押基金。政府组织对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向金融机构提供相关信用信息,建立小额贷款特殊风险补偿基金,减少金融机构风险。金融机构根据信用评级发放小额贷款。农业保险公司开展对“三农”的优惠保险业务,锁定贷款者的非经营损失带来的风险。

二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贷款模式。随着土地(或山林、水面)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安徽农村贫困地区普遍出现了以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量更大,原有的信用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建议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贷款模式。该模式就是要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销售合同等农业生产要素,将之转化为信用资源。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生产订单、粮库仓单、生产保险单、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机具等权利质押贷款。第三方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可以提供补充担保,降低贷款风险。

(二)乡村旅游扶贫融资模式建议

乡村旅游扶贫主要指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生态、红色文化、禅宗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发展传统农家乐、休闲农庄、景区依托、民俗风情、品牌餐饮、乡村酒店、古村聚落等不同模式,贫困农户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用好用足生产资源和相关资源,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分享乡村旅游发展收益。鼓励农户以住房财产权、土地承包使用权、林权等生产资源、资金、技术等投入旅游开发,因地制宜采取“政府+乡村旅游协会+农户(贫困户)”、“景区+农户(贫困户)”、“景区+协会+农户(贫困户)”、“农户入股”、“能人带农户(贫困户)”、“农家乐”个体经营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从事旅游接待、劳动用工和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等。对农户参与旅游开发项目产生的小额贷款需求,通过农村产权抵押小额贷款产品、金融运行配套机制等创新给予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推出农房抵押贷款、“农房抵押+村级担保组织(景区经营开发公司或协会)担保”贷款、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木等地上作物”抵押贷款等品种。

参考文献

[1]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Z].2015-12-08.

[2]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6-02-25.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3)

一、创意农业的概念

研究创意农业,首先要以农业产业化为起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新的发展契机。创意农业是农业产业化运作的一种新的形式,是指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具有为城市功能转型、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的特点[1]。

二、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

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为基础,通过创意理念、文化、技术的提升,创造出具有旅游吸引力、带来农业和旅游业双重收益的旅游新业态。如果将创意农业旅游比喻为一个人体结构,那么它的构成也就诠释了它的内涵。

1.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出品是骨架。

农业的产中、产前、产后全过程的投入品(技术、品种及物资等)、生产过程及产出品是创意旅游农业主要对象和基础,以多彩的农村生活为特色,以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在农村范围、有农民参与、有游客融入的农业活动。因此说,创意农业旅游是创意、农业和旅游的完美融合。

2.旅游经营行为是血肉。

创意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必须有旅游者参与,由旅游活动带来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因此,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介体(经营行为)是构成创意旅游农业的必要构成条件[3]。

3.智力富集是灵魂。

创意农业产品凝聚着人的创造力,与传统农业相比,智力富集是创意农业旅游的灵魂所在。通过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创新,赋予农业新的旅游生命力,提供智力支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的融合和升级。

4.高文化附加值是特色。

创意农业的重点在文化。将单纯的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将农产品与文化开发结合起来。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提高了农业的文化附加值。即有效地将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融入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农业与旅游市场消费需求衔接,创造出满足旅游和农业双重市场需求、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旅游发展模式[2]。

三、创意农业旅游根本在于创意

1.种植方式和方法上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打破“横平竖直”的传统农业种植形式,使农作物行成一种有特定含义的图案或形状,如迷宫、地图等;打破种植区域上的局限,将山区的一条沟、一个谷、一个村庄,甚至一个乡镇,都按照统一的思路进行规划,产生规模效应,使创意农业与旅游紧密结合;改变种植的劳动主体,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扩大宣传,使得旅游者参与到整个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来,满足他们回归自然、体验农耕文化和休闲健身的愿望。

2.种植品种上讲求新奇,敢于创新

人们对新鲜事物总是好奇的,求新猎奇是人类的天性。所以谁能在这一点上满足消费者谁就能赢得消费者;将城市里的园艺艺术引用到创意农业旅游上来,把农作物的颜色、高矮、大小等合理搭配,使之形成景观;通过将不同成熟期的农作物合理搭配,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采摘欲望,并能进一步提高收益。

3.营销方式和广告宣传上标新立异,提高辨识度

通过各种节庆活动提高知名度,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体验与以往不同的节庆;大力开展观光采摘,农民节省人力和运输成本,消费者体验农耕文化回归自然,一举夺得;采摘与健身休闲相结合,开展健身项目,甚至精彩组织特色比赛,丰富休闲内容,延长消费者滞留时间。

四、我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产业链条短,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特色农产品缺少唯一性,且未形成品牌和规模;旅游农产品的创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尚待提高;创意农业旅游节庆活动的高端化还需加强。创意类型还需拓展;创意农产品品牌运作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给他们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带来极大困难。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农民对创意农业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土地流转和融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我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建议

针对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将创意农业旅游纳入国家创意产业旅游的范畴,强化组织领导,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整合资源,聚集资金。编制创意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做到有组织保障、有计划导向、有优先领域、有重点项目、有资金保证,促进创意农业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2.以农为本,加强产业融合

建立创意农业产业园区、创意农业总部基地、打造中国创意农业百亿产业园区,建立中国创意农业产业带,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发挥产业功能集聚和重大项目带动的作用,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与融合。

3.开拓创新,实现产业链延伸

开发高端农业节庆模式,如“创业农业旅游博览会”“创意农业旅游文化节”等高端农业节庆活动,此外还可发展创意农业教育旅游,创意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以获得更多的增值并实现产业链延伸。

4.低碳节能,确保可持续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4)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5)

1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理论逐步兴起并逐渐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方向。而产业融合这一说法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当时西方国家快速发展,服务业与农业、工业不断交融,分界线逐渐模糊,进而形成了新的产业模式,被称为产业融合。我国的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开始比较晚,国家在经济进入转型期以后开始逐步加大在产业融合方面的指导和投入,进而使我国的产业融合开始飞速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纵向延伸进而发展农业相关制造业及服务业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2014年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被提出;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创新型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不断出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进程明显加快。2021年,党的五中全会明确把“乡村振兴”列入我国“十四五”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中,农村的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城乡融合发展等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农村产业融合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农林渔牧生产作为第一环节,农产品加工作为第二环节,农产品的销售以及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作为第三环节,三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规模化、高科技的种植、养殖、加工以及服务产业链,农业功能被不断延伸,农村产业融合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是农村产业融合的典型模式。休闲农业以传统农业生产为核心,以乡村文化为依托,以休闲旅游为特色,吸引城市居民在节假日进行观光旅游。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休闲农业在意大利兴起,最初是瓜果种植园拓展的采摘和观光业务,后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集观、吃、住、种、玩、购、教为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大规模的休闲娱乐场所。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国家和日本的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各种农业观光园区结合自身特点推出的假日游、亲子游、怀旧游成为了当时人们假期的最佳选择。这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传入我国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我国的休闲农业从最初的“丰收节”“美食节”庆祝模式到农业采摘园、休闲农庄模式再到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种植园区等高科技种植管理园区模式。休闲融合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第一产业的限制,拓展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通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一产业的进步,通过观光旅游业带来整个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的兴旺,实现了生产要素和利益在三大产业间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呈现出一种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2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我国休闲农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逐步呈现出了科技化、规模化的态势,走出了一条“政府、企业、集体、农户”的多维发展道路。借助近年来的网络销售便利,我国的休闲农业更是实现了线上线下共同推进,宣传、销售甚至虚拟旅游都成为当前的热门形式。

2.1农业子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出现并不断发展至今,始终围绕着农业与旅游业的不断渗透与融合这一核心。我国当前休闲农业多数是以农业生产结合采摘、观光为主要经营模式,包括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农家乐,中等规模的农业示范区以及较大规模的农业公园等。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休闲农业从最初单纯的种植业为主,慢慢融合了农业的更多子产业,至今已形成了集农、林、牧、渔为一体的多方面、全覆盖的聚合型农业生产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化动力。

2.2高新技术融合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分支。现代化农业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我国休闲农业也衍生出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卖点”的高科技种植管理园。高科技种植管理园多数以“高效、清洁、无公害”的现代农业种植管理技术作为切入点,在实现科学管理,集约生产、高效产出的同时,建立对外开放的生产示范基地,吸引游客进行观光、体验,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的知识,拓宽视野。因此,这种休闲农业主体成为了很多年轻人以及有儿童的家庭的首选。

2.3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

伴随着我国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休闲农业也呈现出“实体+网络”的发展态势。在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下,旅游业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冲击,休闲农业主体的经营受到了严重影响。于是很多经营者借助我国发达的电商和直播产业,把农业休闲旅游“搬”到了网上,通过VR全景技术,实现了在线观光旅游,通过“直播”等方式,发展出了新的网络观光模式。

3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优势

休闲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化农业的实现路径之一。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极为显著的优势。

3.1政策支持力度大

早在2006年提出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014年政府提出要在土地、金融各个方面鼓励乡村旅游发展,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2020年“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视察时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也给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市场需求旺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逐步转变,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长期住在城市的居民对乡村的质朴生活充满向往,加之融入在乡村休闲旅游当中的文化背景和民俗传统的吸引力,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了一种最好的放松方式和娱乐享受。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城市居民对于乡村休闲旅游的需求一再扩大,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最强动力。

3.3农业产业融合趋势明显

一直以来,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产值低、发展慢,导致我国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显著。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加了产业附加值,成为了农业发展的趋势,渐渐为更多的农业生产者所接受,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4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4.1设施落后

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村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上的,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乡村配套设施有待健全。很多中小型休闲农业项目是以家庭为基础,由农家院和周边农田组成,经营者可以改造自己的房屋和土地,但是对村集体的道路、卫生等配套设施和环境无能为力。同时,部分地区出现由经营者自主出资铺设道路、设立停车场的现象。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政府组织勘察设计,很多自主修建设施工程质量较差、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交通和整体规划。总体来说,休闲旅游所需的住宿、医疗、网络等配套公共设施不够健全,项目数量少、安全无法保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型休闲农业主体的发展。

4.2项目趋同

我国虽然不断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但是总体来说,当前的休闲旅游项目依然存在形式单一、项目趋同的问题。由于休闲旅游的经营主体多为家庭或者村集体,设立项目缺少科学规划和现代化管理,普遍采用“农家乐”或“采摘园”等传统农业体验式模式,缺少高科技种植技术与现代化展示,更无力建设配套的种植基地、教育基地以及销售基地。这些项目仅仅是把传统农业和旅游业嫁接,无法衍生出完整的产业链条,同质化严重,缺少市场竞争力,容易被模仿和淘汰。

4.3要素投入有限

农业休闲项目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缺少专业人才指导和设计的项目融资非常困难。经营休闲农业项目的普通农村居民缺少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无法把现代种植技术融入自身项目,严重阻断了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同时,由于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长期发展规划能力,个体经营的休闲农业项目往往缺少行业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

4.4产业融合不足

我国的农业发展项目大多是农家乐等单一的体验性项目,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较为生硬,只是简单的拼接和组合。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发展较为滞后,科技含量较低,无法发挥出农业科技的带动作用。事实上,这种模式根本发挥不了二、三产业带动农业发展,实现产业联动的作用。

5休闲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造成休闲农业发展瓶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来说,主要是政策、布局、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5.1配套政策不完善

尽管中央不断出台支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各地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尝试阶段。相关部门对于休闲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尚未形成完整体系,致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仍然面临“用地难”“生产难”“引资难”“用人难”的问题。同时,多数地方政府限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对于休闲农业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仍没有明确指导意见或相关实施规定。

5.2政府规划不充分

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缺少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导致休闲农业发展与本地特色、区域优势结合不明显,产业发展与地方发展、城市规划不匹配,最终造成休闲农业发展竞争力不强、地方特色不明显、主体分布不均衡、发展格局不明晰等问题。由于政府没有统一规划,很多休闲农业主体跟风经营、模式单一、没有长期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更无法因地制宜地拓宽经营范围,扩大经营规模。

5.3管理标准不规范

由于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有农村家庭、村集体和企业,经营业务横跨农业、旅游业、服务业,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各部门管理标准不统一,甚至会出现一定的管理冲突。各部门还未将涉及休闲农业发展的管理条例进行区分、整合,导致休闲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用地问题、规划问题、政策支持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高效地进行管理和服务。

6休闲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6.1加强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休闲农业的发展必须有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无论是健全的基础配套设施还是强力的人才引进政策,都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推进。由政府部门对农村基础道路、停车场、给排水、医疗、购物以及网络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将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农村居住环境改造工程,为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让地方休闲农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休闲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才的缺乏,所以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设立和管理,实现地区内人才、资本、资源和劳动力联动,构建一个完整的要素投入流动和配置体系,让休闲农业项目的发展融入地区农业发展整体,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地方经济腾飞的主要推动力。

6.2进行全面发展布局

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文化、产业、自然风光等优势,对休闲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通过分层、分地区、分重点的细化布局,结合本地文化特色、自然景观资源、居民生活特点,大力支持文博产品的宣传与开发、自然景观的深入体验、民俗文化的展演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等延伸产业链也可以相应发展起来,形成不同产业协调发展,产学研共同进步的新格局。最终形成地区一体、错落分布、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产业融合的新发展格局,形成与其他地方不同质的、有特色的、吸引人的休闲农业。

6.3优化政府管理协调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和要求下,政府各部门之间需要进一步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进一步引入加工业、销售业、旅游业的综合联动管理。政府应建立起各部门统一标准、细化权责、简化流程、高效服务的管理方式,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钟真,黄斌,李琦.农村产业融合的“内”与“外”———乡村旅游能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吗[J].农业技术经济,2020(04):38-50.

【2】梁辰浩,夏颖翀.产业融合创意休闲农业旅游研究———以浙江休闲农业旅游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6(05):85-89.

【3】熊爱华,张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条件分析及政策建议[J].理论学刊,2019(01):72-79.

【4】李志民,揭筱纹.休闲农业的吸引要素构成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5):150-153.

【5】陈慈,陈俊红,龚晶,等.当前农业新业态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1):48-56.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6)

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抓手。作为全省唯一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体推进试点市,是新时代省委省政府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又一次重锤响鼓。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将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列入重大改革及先行先试项目,各县(市、区)围绕打造融合发展“晋城样本”,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乡村民宿、文创农业、农村电商等融合型新业态蓬勃发展。去年11月,笔者随市政协调研组深入到城区西上庄、泽州川底、阳城蟒河、高平野川、沁水土沃、陵川附城6个试点乡镇20个试点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在真切感受各地率先推进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的同时,对进一步推进融合发展做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一、当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融合特色不足。许多试点乡村只是对“农林文旅康”各种元素进行机械的组合,而不是有机的融合,存在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在主导产业选择和新业态培育上特色不够鲜明,布局随意,景致雷同,品牌化程度不高。目前试点乡村的产业融合充其量也就是在农业产业化方向上的传统延伸和简单升级,并没有打破产业间的界限,没有走出创新的路子。普遍停留在浅层次、表面化的乡村旅游上,多数仍以生态观光农业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受农业的季节性特点影响,农旅融合项目淡旺季特征明显,产业链条短,为当地创造的价值有限。

二是融合机制不活。市委《关于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是指导全市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产业、用地、融资、税费、基础设施、农村改革、人才队伍、组织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安排,释放了最大红利,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改革决心和魄力。但在落实层面,真正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善于突破的不多,有的还处于等待观望状态,在盘活土地资源、创新金融服务、引进能人贤才等方面尚未创造出更多鲜活的经验。

三是融合主体不力。目前,我市缺乏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乡村普遍存在新型经营主体结构单一、管理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带动融合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些龙头企业仍然沿袭过去乡镇企业的做法,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仍以订单农业为主,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方式比例很低;没有真正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农户在规模经营和产业链延伸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从而影响了广大农民主动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存在“上头热下头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推进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化发展。产业融合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立足我市的太行山水、沁河古堡、绿色田园、红色文化等区位特点及产业优势,进行不同层次的乡村生态、康养、教育、休闲价值的深度挖掘,精准制定特色鲜明的综合化解决方案和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方案,避免千村一面,保持乡村魅力。这既是解决布局简单雷同、项目同质同构的前提,又是降低发展成本、适应消费习惯的关键,也是提升竞争力、增强持续吸引力的核心。乡村的休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乡村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质、健康的食品,要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拉开现代农业、全域旅游发展框架,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田园、新农家、新农村,建成“农业有看点、村庄有亮点、农产品有卖点、乡村旅游有爆点”的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先行区,叫响“康养晋城”大品牌。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7)

2016年12月26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主动顺应时展大势,更加坚定清醒有为地做好经济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2016怎么看?2017怎么干?本刊收集整理了部分参会者发言,采访了部分行业人士,感受到大家压力大、劲头足、信心满。

陈晏(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全力保持”三个高于“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好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保持铜仁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高于过去、高于武陵山区的良好态势,谱写好铜仁加速发展的新篇章。

铜仁2017年的经济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稳”是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等各项任务,确保经济增长,投Y就业、物价、社会稳定不出现大的波动。

“进”是铜仁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的方向,也是目标。2017年我们依然要围绕主题主线,在大局稳定的情况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切实做好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确保经济增长目标数字保持在13%,提升3.5%的目标。速度不能慢下来,投资不能掉下来,招商不能停下来,干劲不能松下来,目标不能降下来。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着力点是降成本补短板,降成本就是千方百计把企业成本降下来,以及高耗能企业的转型升级。补短板主要是教育卫生以及实体经济、脱贫攻坚这几块短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发展绿色发展示范区的要求,加快提质建设一批农业园区,重点引进一批生态农业企业,努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

全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为经济加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重点推进高耗能企业的绿色化信息化改造;二是全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以及装备制造等;三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明年我们要到位的资金是1050亿。

做大投资增量。通过抓好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把投资总量尽可能做大,谋长远的发展。

熊德威(贵州省环保厅厅长):贵州生态保护在于“两个舍得”

从2011年到现在,贵州的经济增速已经六年排在前三位了,这个数字是实实在在的。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点,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设立“贵州生态日”,实现环保督查巡查全覆盖,全面完成玻璃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启动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和绿色发展指数,新增16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2%。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这些也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在贵州这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增加到2万亿甚至是3万亿的GDP,我们的环境会怎么样?这个课题很深很大。2013年提出“两条底线”要守,后来又提了一句要求,环境质量只能越来越好,不能变坏。我们理解,现阶段的状况就是底线,只能变好不能变差,这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比如大气优良率,贵州2016年全年达到97%,这个数字再往上很难了,但是不能往下降。2017年贵州要开展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等系列措施,坚持铁腕治污,保证环境越来越好。

最近有新闻媒体问我关于贵州环境保护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总体来讲,贵州在生态保护上体现了“两个舍得”:第一舍得投入,投了500个亿来搞设施;第二舍得放弃,去产能,包括在招商引资当中一些污染的企业,坚决不引入。

王剑(贵州省经信委副主任):力争2020年国防科技工业规模进入全国前十

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我们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

我省军工及民口配套企业广泛参与了国家实施的重点航空航天项目,在大运飞机、“探月三期”、“北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及导弹防务等任务中,承担配套了电池、电机、电连接器、高精度电阻器、精密传动件等关键部套件,顺利完成国家系列导弹、无人机、高级教练机、航空发动机等军工主机产品交付。

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我省国防科技工业规模以上(2000万口径)总产值持续保持了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15年,全省国防科技工业(含民)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5亿元,同比增长了12.3%。

2016年底,“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和“全省军民融合产业招商引资大会”召开。陈敏尔书记在“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上指出,“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既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重要发展机遇。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既是我省对国家战略的重要贡献点,也是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我们将扎实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和“贵州制造2025”,结合实施供给侧改革和“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我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做精做强军工主营业务,大力发展“民”业务,积极培育“民参军”企业,充分发挥大数据引领作用。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8%以上,国防科技工业规模力争进入全国前十位,民、民参军工业总产值合计占比超过50%。新增2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培育50亿元以上领军企业3家,2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5家,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10家,新增“民参军”企业200家以上。

徐再高(石阡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做特做强温泉经济推动快速发展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做特做强特色产业和重点城镇,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要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抓好产业、建好城镇,加快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布局。

石阡旅游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等14个国字号品牌。2016年,石阡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共接待游客42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44亿元,与2015年相比,同比增长42.6%和41.7%。

把石阡建成一个四季休闲、夏可养生、冬可避寒的慢生活体验城市,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计划旅游人次72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以上,争创两个5A级景区、两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

要完成以上目标,首先要高端规划,多规融合。在规划前要摸清家底,搞好策划,在规划中要注重把政府的意志、资本的意图、群众的意愿和专家的意识整合起来,要把城镇、土地、环保等规划融合起来。其次要创新业态,丰富产品,重点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风情、冬温泉”的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抓好“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脱贫攻坚”等,推进全产业融合发展。最后,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旅发委的统筹协调职能,调动涉旅部门支持配合旅游业的发展;深化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调动各方积极性;推进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抓大商,引大资,抓好相关优惠政策的兑现,降低旅游企业成本,鼓励政府投融资公司参与景区建设和开发,鼓励和扶持旅游企业上市新三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彭能文(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总监):让游客畅享赤水生态 带走“生态赤水”

旅游正在逐u成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2017年元旦,赤水旅游在传统淡季再次实现突破:游客接待人数达61653人次,同比增长53.26%;经营综合收入实现7489.78万元,同比增长55.23%。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指出,“要迎接大众旅游时代,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近年来,赤水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持续性“井喷式”增长,旅游景区功不可没。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景区市场营销,组建营销中心。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旅游”的优势,与腾讯、携程、驴妈妈、去哪儿网等“大块头”网络平台公司实施战略合作,利用优势资源对赤水进行推介,提升赤水作为休闲旅游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完善景区服务体系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将按照5A标准整合提升景区基础配套设施,突出旅游交通、游客中心、景区停车场、星级旅游厕所建设,建立智慧景区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舒适的旅游环境是每个景区的标配,所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旅游景区环境。牢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避免短期效应、急功近利行为,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赤水旅游长远发展的一个抓手。我们致力于以“党建带管理”模式创新景区管理服务,以创建文明景区为目标,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为了丰富景区新型业态,我们还在食、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开发和打造了低空飞行、智慧旅游房车、“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背景主题VR体验馆等14种新业态项目,让游客既能畅享赤水生态,又能带走“生态赤水”。

谢定光(威宁自治县石门乡乡长):“产业党建”引领农业转型升级

学习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感到很振奋。我们石门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是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乡镇,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开放程度不深、过度依赖投资拉动,而群众主要收入来源是传统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靠天吃饭。

当前石门乡正以“党支部+企业+十户一体”模式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党建”,以“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的发展方式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统筹对各类产业的发展规划、跟踪落实、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打造“一村一特一电商”,线上线下销售结合,实现“网货下乡、黔货出山”。

在石门乡的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以 “五个一批”为抓手,以“一圈两线五园区三十三寨子”为重点建设内容,以“111122”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即1万亩烤烟、1万亩蔬菜、1万亩马铃薯种薯、1万亩中药材、2万亩经果林、2万亩草场),农业已经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和好的业态。

为保证农民得到实惠,石门乡进一步规范了贫困户与产业园区的利益分配机制问题,产生利润的60%给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30%给企业作为管理费用,10%作为村集体经济,用于村公益事业,产业园区的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十户一体抱团脱贫,五子登科精准小康”。只有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同时培育具有市场意识的新型农民,夯实村民自我管理能力,政府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理清各类清单,农民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王砚(贵州视动互联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做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好手”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提到要“拥抱大数据时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来说,振奋人心。

正如书记所说,向大数据要新的生产力,就要把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与发展数字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公司是在高新技术应用领域中专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定制、软件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比如:互联网系统平台搭建,移动端开发,OA办公系统、软件定制开发、多媒体展览展示(一体式触控展览系统)、场景三维效果宣传等,都是我们的主营业务。

我们把发挥大数据作为发展的思想动力,在引领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从而达到引领技术研发创新。同时,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商用价值、政用价值与民用价值,在智能终端产品、公共服务、公职人员管理、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真正做到了“让大数据在服务人民生活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目前,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成功案例。巴铃水生态科技展馆、安龙扶贫云系统、黔西南州数字信息化运用管理系统、贞丰精准脱贫可视化平台、贵州财经大学校园全景平台、兴义动感水世界网上售票系统、兴义一格精品酒店全景订房系统等。

这些成功,与我们拥有一批长期从事软件开发、软件定制的专业人才分不开,他们都有北上广从事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丰富经验,具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全方位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市场信息化需求。

如今,公司已经取得多项国家认定软件著作权,我相信,只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给民营企业提供的大好政策和良好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我们公司必定能够真正“拥抱大数据时代”,做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好手”。

何兴德(紫云自治县新山村党支部书记):欲晓山中事 须问打柴人

学习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014年,我和村干部通过不断走访群众,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于当年12月份成立了新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两年过去了,新山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种植茶园4500余亩,注册资金281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就业的问题,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

但我知道,这还不够。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讲话中谈到,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稳住农业农村这个“基本盘”, 对此我深以为然。

新山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要实现脱贫致富,还需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8)

我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浙江是旅游经济大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2011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080?郾3亿元,旅游业增加值为1851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郾73%,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13?郾05%,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产业转型加快、旅游融合空间拓宽、旅游项目推进平稳、旅游品质提升迅速,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2012年,全年已有在建旅游项目731个,实际完成投资508亿元,39个旅游项目进入2012年度全省服务业重大项目目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初步确立。

浙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巨大,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础良好。就资源而言,浙江在海洋、气候、山水地貌、生态环境、人文资源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旅游资源大省;就市场而言,2011年,浙江国民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三,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居民闲暇时间增多,旅游市场发展后劲十足;就产业而言,旅游业发展的“精品意识”,与其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的作用,不仅能带动服务业,也能融合农业、工业,参与和推动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既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可以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省旅游业发展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差距。第一,我省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不相适应。一是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仍然偏低。2011年,浙江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郾73%,远低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全省各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在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缺乏全局和长远发展的谋划,未能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巨大带动作用。二是浙江旅游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产业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各要素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及地区间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三是旅游产业竞争力仍然不强。我省旅游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相比,差距较大,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也低于其他行业。第二,我省旅游产品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不相适应。我省旅游总体接待能力仍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现象。一是供需矛盾在特定时期仍然突出。尤其是“十一”、春节长假期间,供给能力不足,既不利于有效满足快速增长的旅游需求,也不利于充分释放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二是旅游产品供给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旅游消费已逐步从对观光产品的单一需求向观光、度假、会展等多元需求转变,浙江旅游产品创新有待增强,难以有效满足日益显现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三是旅游特色挖掘深度和广度不足。一些地方对自身比较优势认识不够,难以在定位上彰显特色、错位发展。第三,我省旅游管理体制与旅游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受多元化市场需求和产业模式创新驱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和社会资源融合加快,产业多元化、业态创新趋势越来越显著,形成一个大旅游产业体系,而目前旅游管理体制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不适应,突出表现为行业管理与大产业发展格局不匹配,多部门多头监管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旅游资源分属文物、建设、国土、农业、林业、环保、海洋等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甚至有些地方、有些部门还存在“大旅游产业”是旅游部门争要素、争资源的片面看法。

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

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思考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旅游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产业。旅游产业是一项传播文明、传播美丽,带动培育美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美丽产业。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能够促进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美好人居环境的缔造和推进力量。当前旅游业发展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大有可为。

我们认为,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必须以党的十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精心设计发展路径,把握突破重点,聚合各方力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旅游业发展之路。为此建议,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旅游业发展应坚持“一个战略、三个重点”的总体思路。

(一)一个战略。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大旅游”发展战略,就是把旅游业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一个产业集群来综合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规划,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一是注重科学性,吸收国内外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将科学发展观理念全面融入旅游业规划、建设、营销、管理全过程,实现从部门经济向综合经济跨越;二是注重统筹性,强化与各项产业政策有机融合,从行业管理向综合管理跨越;三是注重战略性,强化特色定位、区域定位、功能定位、业态定位,做到差异发展、重点发展、有序发展、持续发展。

(二)三大重点。

1.以推进旅游业与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一是推进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有机整合我省山区、林区、海岛、平原等各类乡村地域的生态环境优势、乡土文化优势与特色产业优势,重点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渔业、水利、畜牧、海洋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推进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我省制造业和区域特色经济发达的优势,积极发展工业观光游、商务考察游。加强旅游商品的研发与生产,加快改善丝绸、陶瓷、刺绣、竹编、木雕、石雕、根雕等传统特色工艺品的花色品种和加工制造水平。三是推进旅游业与第三产业中其它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序推进旅游与会展节庆、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领域的产业融合。以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2.以推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对旅游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产业提升。一是推进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实施城市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一体化发展,提升一批城市旅游综合体,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高中低层次分明的旅游产品体系。二是推进乡村旅游集散地建设。将美丽乡村游融合到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中,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三是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产业效益。创新旅游开发模式,推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形成多元化、综合化、差异化的产业特色,形成层次分明的产品体系,注重我省旅游区域均衡发展。坚持“促两头,带中间,全面推动”的思路。

3.以塑造浙江旅游业比较优势为重点。一是塑造集团优势。发挥浙江经济发达,资金丰厚的优势,以大型企业为重点,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引进国际管理模式,大力扶持具有民族品牌价值的旅游企业发展。加快推进旅游企业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步伐,建设一批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旅游企业集团,提升浙江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塑造品牌优势。重点培育一批著名旅游企业品牌,形成一批以园区为基地、以项目为支撑、以文化为灵魂、以国家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为标识的旅游品牌。鼓励旅游企业开展以品牌为纽带的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连锁经营,大力推进旅游企业品牌化发展。三是塑造国际优势。实施旅游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开办旅行社、饭店和其他旅游经营项目,吸引优质国际客源,寻求国际市场拓展空间,获得更广的国际影响力。引进外资旅游企业,激发我省旅游企业的竞争活力,塑造国际竞争优势。

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

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对策建议

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建设“美丽中国”和全省经济工作提出的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作用,建议省委、省政府适时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以旅游业与“美丽浙江”建设为主题,全面总结近年来我省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专题研究和部署旅游业在建设美丽浙江、推进生态文明中的任务要求,研究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步骤和途径,并出台相关政策。

推动旅游业管理体制创新。创新旅游体制模式,推动旅游业管理由“小旅游”行业管理向“大旅游”产业推动转变。建议按照大部委制的理念,完善相关部门分工联合的项目推进机制和综合管理体系,为把我省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提供坚实的体制、组织和政策保障。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9)

自第一届泛珠合作成功举办以来,9+2地区签约合作项目超过1.5万个,总金额超过2万亿元。其中,第六届泛珠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就达超1263项,投资金额2831亿元。在区域合作项目的带动下,泛珠九省(区)经济增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09年,泛珠九省区GDP达10.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1%。2005―2009年泛珠九省(区)GDP年均增长12.4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91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泛珠九省区中有8个省区GDP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海南省GDP同比增长19.4%,增幅位于全国31个省区之首。

――产业转移,结构优化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各方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国际旅游岛建设等区域规划和国家战略,先后出台了产业转移指导性文件和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泛珠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泛珠九省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由2005年的29%上升至2009年的31%,农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由2005年的36%下降至2009年的34%。泛珠九省区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大跨越,有的省市还呈现出“三、二、一”的现代经济结构。

――金融合作,深入发展

在在座各位的大力推动下,泛珠九省区域金融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金融机构跨省贷款业务不断增加,跨区域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拆借和票据交易明显增多,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更加科学,区域信用信息共享日益顺畅,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增强。2009年末,泛珠三角九省区金融机构存款为16.32万亿元、贷款余额为11.22万亿元,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102.9%、109.3%。

――完善机制,深入对接

作为我国区域合作模式和机制的重要创新,泛珠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日常工作办公室制度以及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诸多合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泛珠合作向更加务实、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泛珠合作不仅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基础设施、经贸、旅游、环保等经济领域拓展到工商、质监、海关、检验检疫、司法等政务服务领域,还进一步从媒体、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社会领域拓展到了农民工维权、医疗、社会保险等民生领域。目前,泛珠各方共签署96个合作协议,已经形成了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新局面。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大政方针政策,为进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了思路、重点和机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海南省愿携手各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学习先进经验,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

一是深化金融业合作。服务业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要方向,以金融保险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更是重中之重。国务院44号文给予海南省在金融领域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海南省也出台了支持金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欢迎各方企业和个人到海南发展业务;支持各方大型金融机构到海南省开设分支机构;欢迎泛珠三角区域内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参与海南省金融改革,共同致力于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区域金融服务的国际水准。

二是提升金融服务旅游产业水平。海南与9+2各方己有旅游业合作的成功范例,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我们愿与各方全面深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合作,加快开发和完善旅游金融服务产品,共同打造泛珠区域网状旅游产业链及金融服务与支持体系。我们将支持各方创新多元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欢迎社会资本到海南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欢迎各地资本通过TOT、BOT模式共同投资开发海南旅游资源。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旅游投资信贷业务创新,积极开展以经营权和未来收益权等为质押的信贷产品,积极推进旅游景点门票收入质押贷款和景点开发经营权质押贷款。同时也鼓励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发行面向中外游客的“海南国际旅游岛”银行卡以及“泛珠地区旅游联名信用卡”。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10)

【正文】

湘东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区人大常委会

关于全区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书面)

——2021年1月19日在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

区文广新旅局局长 王 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关于全区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和满意度测评结果,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全区乡村旅游农家乐发展的相关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乡村旅游及农家乐发展的基本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旅游重点村1个、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有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1家,4A级3家;3A级4家。乡村旅游餐饮服务点356家,“农家乐”28家(新骐农庄被评为4星级农家乐、双月湾休闲农庄和仙居山庄被评为5星级农家乐)。2019年,全区共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1.41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农家乐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000万元。

二、针对“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简陋”的问题整改情况

精规划、强落实。针对农家乐缺乏总体规划,在布局上存在随意性,基础设施简陋等问题,我区在《湘东区一三产融合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升级出台了《湘东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采取示范引领,逐步升级,分批淘汰的方式,对我区的乡村农家乐加以引导,逐步向更高端的民宿进行发展改造,以避开低质、粗放的竞争模式。

三、针对“农式单一,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整改情况

找亮点、抓特色。全力破解“农”式单一,特色不明显问题,根据每个乡村旅游点不同的特色,深挖当地的乡土文化亮点、独特产品,从文化内核,周边环境,人员服务,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上花心思,逐步引导当地农家乐在特色亮点上做文章。

一是做好餐饮文章。如:大丰村桐花谷豆腐馆,是依托大丰村桐花景区的特色资源;桐花谷情人竹栈道、桐花豆花人家、豆腐加工厂、豆腐民俗体验馆、豆腐文化展示馆等项目,打造集旅游休闲、农活体验、原生态健康美食于一体的高端农家乐。

二是做好功能文章。如:排上镇上珠村仙居山庄,是集农耕文化科普、农趣体验、乡村度假、会务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田园休闲度假区,又融合油茶文化、酒文化、健康餐饮文化等主题元素,给游客营造一种“醉花荫、享清宴、乐碧水、归山林”的精致山林体验,目前,已成为萍乡市精致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典范。

三是做好内涵文章。如:东桥边山翡翠谷的格竺草堂,是集书法创作、茶艺表演、学术交流、户外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新式高端农家乐,是萍乡市慢游生态田园的典范。通过整合水务、交通、农业、新农村建设等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对边山翡翠谷景区村落、山体等进行综合治理与景观提升,夯实基础设施,提升翡翠谷景区建设水平,发展山、水、田、村并举的乡村农家乐旅游,将边山翡翠谷建设成为集学术交流、艺术创作、花海观光、田园骑行、登高揽胜、民俗体验于体的山水田园旅游景区。

四、针对“功能要素配套不足,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整改情况

一是重基础、促提升。在基层服务人员管理上下工夫,强力提升基层从业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根据《江西省星级农家乐评定办法》,每年对申报农家乐的经营户进行一次“星级达标”评定,凡验收达标的“农家乐”经营户实行挂牌管理,给予奖励和补助,开展农家乐从业人员烹饪、礼仪、食品卫生、消防、保安等项目的培训,提升了我区农家乐乡村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截止目前,全区共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相关培训4期,培养学员158名;经过评定,湘东区双月湾休闲农庄和排上仙居山庄荣获江西省五星级农家乐,区新骐农庄荣获江西省四星级农家乐。

二是成立湘东区农家乐行业协会。对旅游重点村或乡村旅游点加强统一服务和行业自律,通过整合农家乐经营户的实力,对外树立品牌形象,统一参与市场竞争,将农家乐旅游产业向规范化转型,走精品化、品牌化之路。排上仙居休闲度假田园综合体项目,入选2020江西省田园综合体和精品园区(农庄)项目名单。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倾力扶持,推动农家乐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从区旅游发展基金中拿出资金,奖励和鼓励星级农家乐对自身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充分利用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引导和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为农家乐旅游发展提供贷款,并在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问题;并将发展农家乐产业与全域旅游开发、特色小镇、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大对道路、通讯、水电、停车场、美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助推农家乐旅游规模化发展。通过以上措施的推进,我区各大景区通往农家乐的道路、通讯、水电、停车场、美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质的提升。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做活推介,不断扩大农家乐的知名度。坚持走出去推介与点上活动推介相结合,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赴外旅游推介,把湘东乡村旅游农家乐融入到湘东旅游整体向外推介,提高湘东乡村旅游农家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举办湘东乡村旅游美食节、网红美食直播等节庆活动,集聚乡村旅游人气,做热湘东旅游。充分发挥离城区近的区位优势,瞄准重要节日、纪念日等精准营销,为乡村旅游农家乐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

农旅融合发展建议篇(11)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涉及农业、经济、旅游、规划设计等多个领域。为切实解决基层休闲农业管理人员工作中的难点和疑点,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精心编排教学课程,杨绍品党组成员做了“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主题报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马晓河副院长为学员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宗锦耀局长剖析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和国家政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宋洪远主任、民生银行现代农业事业部杨达主任等专家讲授了休闲农业发展中土地、融资、营销、创意等方面的课程。

案例教学是向实践学习的重要形式,基层经验是活的材料。为深入贯彻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所作《序言》的精神,培训班安排了各地优秀经验交流和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经营策略两次案例教学课程。通过基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局长的现身说法、专家的现场点评,以及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秘书长对台湾休闲农业“吸引人、留住人”关键经验的剖析,开拓了学员思路、探讨了共性问题、促进了能力提升。

同时,为进一步交流工作经验、研讨问题,加深学员对休闲农业的理解和认识,两期培训分别安排了两次主题研讨和一次现场教学,分享各地发展经验,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站在国家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获得了学员的认可和好评。

二、交流工作经验,系统总结发展模式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培训班的学员们认为,休闲农业将传统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与旅游业深度结合,通过利用当地的农田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融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游憩和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拉动国内消费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休闲农业产业已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成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农民利益的共同体,农耕文化的传承体,其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必将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通过四次主题研讨和两次地方优秀经验交流,在认真梳理地方发言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七种比较好的发展模式。一是以四川浦江县、绵竹市为代表的“农业产业为龙头休闲农业联动发展”的模式;二是以江苏省江宁区、浙江省江山市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模式;三是以贵州省兴义市、云南省罗平县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美丽田园协同发展”的模式;四是以陕西省袁家村、马嵬驿村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旧村改造和民俗挖掘协同发展”的模式;五是以湖南省望城区、通道县为代表的“休闲农庄引领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六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江苏兴化市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景区建设协同发展”的模式;七是以江西婺源县、北京市密云县为代表的“农家乐、休闲农庄、农家乐专业村协同发展”的模式。

同时,通过研讨交流,还挖掘出一批地方政府在规划先行、部门联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三、研讨存在问题,积极建言休闲农业发展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培训班学员通过研讨认为,尽管休闲农业在各级休闲农业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下,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规划引导不到位、政策扶持滞后、基础设施较差、融资渠道不畅、人员素质较低、宣传推介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学员们认为,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要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就必须处理好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的关系,解决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