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4 15:03:39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1)

一、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经营的基本情况

目前,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所形成的庞大购销市场,主要由以下经营形式构成:

(一)企业经营

众多物资能源消耗大的生产企业,为缓解人员过剩的压力,减轻税收负担,相继组建成立了各类经销部、经营公司等经营机构,在从事多种经营的同时,通过向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申请,自办了废旧物资回收业务。这类企业主要有钢铁、冶金、铸造、酿酒、造纸企业等。其行业系统内部自办废旧物资收购的主要业务,一是工业生产企业剩余的残次品、废品、下脚料及能够进行二次提炼的矿渣矿石、稀土原料等。二是酿酒企业造纸企业、玻璃制品企业自行收购的酒瓶、纸箱、废纸、残碎玻璃等。

(二)责任公司经营和股份制经营

责任公司是将原国有回收企业改制为有限或无限责任公司,经营性质变为国家所有、投资人控股经营;股份制经营,主要是国家将原国有回收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土地,无偿出让给企业,由企业职工个人出资、集体参股并组成董事会控股经营,年终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按股分成。经营项目和业务主要是从事社会废旧物资的收购与销售。

(三)和人经营

其人员构成复杂,且绝大部分为厂、矿附近从事零散收购的无证无照业户。经营方式上主要是利用人际关系、现金交易及其他手段低价收购一些紧俏的废旧金属、材料等转手高价卖出。

(四)合作经营

就是专营或兼营废旧物资回收的单位利用自身证照齐全、手续合法完备的优势,与社会上散乱的无证照的私人收购人员合作经营的一种松散联合经营的方式。其具体合作行为即双方签定合作协议,发放聘书,使无证照私人购销废旧物资合法化。合作的目的一是为了减少专营或兼营废旧物资回收单位的资金投入,降低成本,并按协议从合作方提取一定的管理费;二是可以带动和拓宽私人购销渠道。此项业务的开展已占目前废旧物资回收业务量的7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

二、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涉税问题分析

(一)废旧物资田收行业经营机制多样,管理无序

受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驱动,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专营、兼营、私营和各种形式的联营以及合作经营名目繁多,鱼龙混杂。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在联营、合作经营外衣的庇护下,众多无证无照私营业户充斥废旧物资购销市场。由于经营分散、点多面广,形成工商、税务、公安等执法部门的管理漏洞。这些无证无照的私营业户参与废旧物资经营所形成的地下废旧物资交易,使一些明令禁止私人经销的项目、品种甚至偷盗的国有资产由于受联营、合作的庇护而被堂而皇之地合法化。

(二)企业自办回收公司避税

企业自办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主要业务是为生产企业提供各类原材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废旧物资收购企业在业务核算中,可以自行填开“废旧物资收购统一发票”即收购单,按收购金额10%计算抵扣税额。销售给生产厂家时虽然依据17%的增值税税率计算销项税额,但还可依照国家税收政策,享受所纳税款70%的政策返还。如果按购进、销售等价格核算,回收公司也只是缴纳了1.36%的增值税,(1/1.17×17%-10%)×(1-70%),其税率之低显而易见。生产企业接受下属公司货物后,由原来的不能抵扣,变为购进环节按税率17%足额抵扣,生产企业达到了避税的目的。例如,某市某大型冶炼总公司与下属废旧收购公司同用一个原料库房。废旧材料由下属公司购进后即入总公司原料库房,下属公司作收购、入库手续,核算中按总公司计量处提供的计量单(过磅单)每吨扣除40元后再与供贷方结算。废旧物资购进的抵扣、退税全部由下属公司核算。其间虽然下属公司提取了销项税金,但进项税金、销项税金抵顶后加上财政返还以及总公司由原来得不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变为足额抵扣合法化,业务扩展愈大避税愈多。此项业务一是使总公司得到了17%的足额抵扣,达到了避税的目的;二是下属公司自制凭证、自行抵扣、享受税收返还,达到了少缴税的目的;三是供货的私营个体业户通过下属公司无需开票纳税销售货物,达到了偷逃税的目的。上述行为一举三得,各方有利,却严重侵害了税收管理机制,侵占了国家经济利益。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现行税收政策对某些特殊行业,如化工、冶炼企业所需矿石、矿渣、添加剂等原料物资的正品与非正品没有可以参照的准确界定标准。尤其是跨省区的原料购进,企业自办的回收公司可以利用国家给予废旧物资回收行业自行填开“废旧物资收购统一发票”、自行核算抵扣税款的方便条件,通过易货交易、协议价格、互不开票、低价购进等手段,将一些正品物资也等同于废旧物资由自办公司收购转售生产厂家。若企业自办回收公司售价高于收购价格,其生产企业避税数额更大。

(三)以联营、合作经营为名,大肆偷逃国家税收

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联营、合作经营一方为改制的专营、兼营公司,另一方为众多的私营业户。暂且不论其联营、合营方式的合法性、真实性,其最终目的大都是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偷逃国家税收寻求保护伞。一方为了扩展收购业务规模,不惜作假账、空进空出、坐等开票、提管理费等形式违法经营;一方为证照皆无、有货无票、销售不畅的私营业户,金钱利益的诱惑使二者联系在一起。当然,双方共同投资、统一核算、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真实联营、合作经营无可厚非。而目前,一张假聘书、一纸假协议将众多私营业户收归门下的非法经营行为在全区乃至全国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愈演愈烈,对增值税管理运行机制危害极大。1995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对废旧物资行业作出一些规定,如允许其按自行开具的收购发票抵扣10%的进项税额3按现行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后,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等。众多私营业户利用自身人际、地理以及流动性强、涉及面广、现金交易、结算便宜的优势,低价收购、囤集大量废旧物资后,为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到本地、市甚至外省区各类回收公司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3%-5%交纳管理费后,便以公司销售人员身分开回增值税专用发票送至购货用户,结算货款或以物易物,大肆偷逃税款。以销售货物100元计算,其销售行为,按正常小规模纳税人6%的征收率计算,每100元货物销售向国家少缴纳增值税1-3元不等;若按17%税率计算,税款流失更甚。从合作方公司看,按每吨“联营业务”收取3%-5%的管理费,虽然增加了17%的销项税金,但以自行开据的“废旧物资收购单”按规定以10%的进项税额合理合法地扣减了应纳税款,再加上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所享受的70%的税收返还,公司只缴纳1.59%的税款。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这种虚假收购、虚假入库而形成的虚假抵扣、骗取税收返还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增值税正常运行机制。

三、解决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涉税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堵塞漏洞,强化税收征管

一是各级基层税务机关应加强横向联合,会同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对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的行为人,依法进行注册登记,使众多地下经营者及已经存在的地下交易市场公开化,依法经营。

二是加强对各类废旧物资行业涉税问题的管理。各基层税务机关,对那些公、私联合及合作经营业户应辫识真伪,逐一对其投资形式、账务核算的真实性等进行严格审核。对假联营、合营造成偷税、逃税及骗取退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严肃查处,堵塞漏洞,减少税款的流失。

(二)公平竞争,公平税负,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依照现行税收政策,小规模纳税人按6%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且不允许抵扣,人为造成税负不公,限制了小规模纳税人的正常经营行为,违背了公平税负原则,客观上造成众多私营个体业户要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惜通过违法手段从事经营活动。为此,应调整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各类纳税人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各层次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以完整体现增值税的公平原则。

(三)加强对各类收购凭证的审核检查

新税制实行至今,各级税务机关极为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而忽视了企业自制收购凭证抵扣税款问题的危害性。由于审核凭证与验库验货的相互脱离,一部分使用自制收购凭证的纳税人扩大收购金额、多抵扣税款的不法行为既大量存在,又不能被及时查处。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应对收购凭证的印制、发售及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定期检查收购凭证数量、金额与库存实物及支付的购货款是否相符,有无虚报收购额、骗取多抵扣进项税额的不法现象,减少征管工作的盲区。

(四)严禁以罚代刑,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2)

目前,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所形成的庞大购销市场,主要由以下经营形式构成:

(一)企业经营

众多物资能源消耗大的生产企业,为缓解人员过剩的压力,减轻税收负担,相继组建成立了各类经销部、经营公司等经营机构,在从事多种经营的同时,通过向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申请,自办了废旧物资回收业务。这类企业主要有钢铁、冶金、铸造、酿酒、造纸企业等。其行业系统内部自办废旧物资收购的主要业务,一是工业生产企业剩余的残次品、废品、下脚料及能够进行二次提炼的矿渣矿石、稀土原料等。二是酿酒企业造纸企业、玻璃制品企业自行收购的酒瓶、纸箱、废纸、残碎玻璃等。

(二)责任公司经营和股份制经营

责任公司是将原国有回收企业改制为有限或无限责任公司,经营性质变为国家所有、投资人控股经营;股份制经营,主要是国家将原国有回收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土地,无偿出让给企业,由企业职工个人出资、集体参股并组成董事会控股经营,年终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按股分成。经营项目和业务主要是从事社会废旧物资的收购与销售。

(三)和人经营

其人员构成复杂,且绝大部分为厂、矿附近从事零散收购的无证无照业户。经营方式上主要是利用人际关系、现金交易及其他手段低价收购一些紧俏的废旧金属、材料等转手高价卖出。

(四)合作经营

就是专营或兼营废旧物资回收的单位利用自身证照齐全、手续合法完备的优势,与社会上散乱的无证照的私人收购人员合作经营的一种松散联合经营的方式。其具体合作行为即双方签定合作协议,发放聘书,使无证照私人购销废旧物资合法化。合作的目的一是为了减少专营或兼营废旧物资回收单位的资金投入,降低成本,并按协议从合作方提取一定的管理费;二是可以带动和拓宽私人购销渠道。此项业务的开展已占目前废旧物资回收业务量的7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

二、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涉税问题分析

(一)废旧物资田收行业经营机制多样,管理无序

受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驱动,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专营、兼营、私营和各种形式的联营以及合作经营名目繁多,鱼龙混杂。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在联营、合作经营外衣的庇护下,众多无证无照私营业户充斥废旧物资购销市场。由于经营分散、点多面广,形成工商、税务、公安等执法部门的管理漏洞。这些无证无照的私营业户参与废旧物资经营所形成的地下废旧物资交易,使一些明令禁止私人经销的项目、品种甚至偷盗的国有资产由于受联营、合作的庇护而被堂而皇之地合法化。

(二)企业自办回收公司避税

企业自办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主要业务是为生产企业提供各类原材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废旧物资收购企业在业务核算中,可以自行填开“废旧物资收购统一发票”即收购单,按收购金额10%计算抵扣税额。销售给生产厂家时虽然依据17%的增值税税率计算销项税额,但还可依照国家税收政策,享受所纳税款70%的政策返还。如果按购进、销售等价格核算,回收公司也只是缴纳了1.36%的增值税,(1/1.17×17%-10%)×(1-70%),其税率之低显而易见。生产企业接受下属公司货物后,由原来的不能抵扣,变为购进环节按税率17%足额抵扣,生产企业达到了避税的目的。例如,某市某大型冶炼总公司与下属废旧收购公司同用一个原料库房。废旧材料由下属公司购进后即入总公司原料库房,下属公司作收购、入库手续,核算中按总公司计量处提供的计量单(过磅单)每吨扣除40元后再与供贷方结算。废旧物资购进的抵扣、退税全部由下属公司核算。其间虽然下属公司提取了销项税金,但进项税金、销项税金抵顶后加上财政返还以及总公司由原来得不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变为足额抵扣合法化,业务扩展愈大避税愈多。此项业务一是使总公司得到了17%的足额抵扣,达到了避税的目的;二是下属公司自制凭证、自行抵扣、享受税收返还,达到了少缴税的目的;三是供货的私营个体业户通过下属公司无需开票纳税销售货物,达到了偷逃税的目的。上述行为一举三得,各方有利,却严重侵害了税收管理机制,侵占了国家经济利益。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现行税收政策对某些特殊行业,如化工、冶炼企业所需矿石、矿渣、添加剂等原料物资的正品与非正品没有可以参照的准确界定标准。尤其是跨省区的原料购进,企业自办的回收公司可以利用国家给予废旧物资回收行业自行填开“废旧物资收购统一发票”、自行核算抵扣税款的方便条件,通过易货交易、协议价格、互不开票、低价购进等手段,将一些正品物资也等同于废旧物资由自办公司收购转售生产厂家。若企业自办回收公司售价高于收购价格,其生产企业避税数额更大。

(三)以联营、合作经营为名,大肆偷逃国家税收

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联营、合作经营一方为改制的专营、兼营公司,另一方为众多的私营业户。暂且不论其联营、合营方式的合法性、真实性,其最终目的大都是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偷逃国家税收寻求保护伞。一方为了扩展收购业务规模,不惜作假账、空进空出、坐等开票、提管理费等形式违法经营;一方为证照皆无、有货无票、销售不畅的私营业户,金钱利益的诱惑使二者联系在一起。当然,双方共同投资、统一核算、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真实联营、合作经营无可厚非。而目前,一张假聘书、一纸假协议将众多私营业户收归门下的非法经营行为在全区乃至全国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愈演愈烈,对增值税管理运行机制危害极大。1995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对废旧物资行业作出一些规定,如允许其按自行开具的收购发票抵扣10%的进项税额3按现行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后,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等。众多私营业户利用自身人际、地理以及流动性强、涉及面广、现金交易、结算便宜的优势,低价收购、囤集大量废旧物资后,为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到本地、市甚至外省区各类回收公司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3%-5%交纳管理费后,便以公司销售人员身分开回增值税专用发票送至购货用户,结算货款或以物易物,大肆偷逃税款。以销售货物100元计算,其销售行为,按正常小规模纳税人6%的征收率计算,每100元货物销售向国家少缴纳增值税1-3元不等;若按17%税率计算,税款流失更甚。从合作方公司看,按每吨“联营业务”收取3%-5%的管理费,虽然增加了17%的销项税金,但以自行开据的“废旧物资收购单”按规定以10%的进项税额合理合法地扣减了应纳税款,再加上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所享受的70%的税收返还,公司只缴纳1.59%的税款。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这种虚假收购、虚假入库而形成的虚假抵扣、骗取税收返还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增值税正常运行机制。

三、解决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涉税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堵塞漏洞,强化税收征管

一是各级基层税务机关应加强横向联合,会同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对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的行为人,依法进行注册登记,使众多地下经营者及已经存在的地下交易市场公开化,依法经营。

二是加强对各类废旧物资行业涉税问题的管理。各基层税务机关,对那些公、私联合及合作经营业户应辫识真伪,逐一对其投资形式、账务核算的真实性等进行严格审核。对假联营、合营造成偷税、逃税及骗取退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严肃查处,堵塞漏洞,减少税款的流失。

(二)公平竞争,公平税负,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依照现行税收政策,小规模纳税人按6%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且不允许抵扣,人为造成税负不公,限制了小规模纳税人的正常经营行为,违背了公平税负原则,客观上造成众多私营个体业户要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惜通过违法手段从事经营活动。为此,应调整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各类纳税人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各层次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以完整体现增值税的公平原则。

(三)加强对各类收购凭证的审核检查

新税制实行至今,各级税务机关极为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而忽视了企业自制收购凭证抵扣税款问题的危害性。由于审核凭证与验库验货的相互脱离,一部分使用自制收购凭证的纳税人扩大收购金额、多抵扣税款的不法行为既大量存在,又不能被及时查处。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应对收购凭证的印制、发售及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定期检查收购凭证数量、金额与库存实物及支付的购货款是否相符,有无虚报收购额、骗取多抵扣进项税额的不法现象,减少征管工作的盲区。

(四)严禁以罚代刑,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3)

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5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12.56亿人,相当于中国90.8%的人都在使用手机。根据对我国废旧手机的处置统计,我们认为,对于不再使用的手机,大部分人将其闲置在家,这部分手机垃圾暂时不会对环境构成危害,但几年之后会由于弃置而造成环境污染高峰;一些会通过二手机商贩主要流向广州等地,经翻新后再销售,而在此过程中失去价值的零部件和外壳被随意丢弃,一部分由小作坊露天提取贵金属,残液则直接倾倒,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赚取私人利益;直接丢弃的手机会混入生活垃圾中,对环境造成直接危害。

手机的主机电路板、电池和塑料外壳中含有铅、镉、汞、六价铬、聚氯乙烯、溴化物等有害物质。如果随生活垃圾一起采用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运送到普通垃圾场掩埋,一段时间以后,有害物质渗滤液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如果将手机垃圾运到焚化场焚化,燃烧的聚氯乙烯手机塑料外壳还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能产生二恶英。

我国尚未建立电子垃圾的回收管理制度,污染防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手机垃圾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处理:一是作为普通垃圾被填埋,二是在不具备条件的小作坊里被拆解,回收贵重金属。

我国许多生产企业不愿意投入回收产业,因前期投入较高,需用的技术、设备和工艺都较为先进,一般一个初具规模的拆解企业,投入期后至少要五六年才会赢利。

2 国外手机垃圾的回收管理

日本在废旧手机回收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及产业化应用实践。日本的移动运营商都要求他们的手机供应商在产品开发时就考虑如何用环境友好和成本有效的方式回收,并且还要求向其提供“手机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处理方法”。废旧手机电池处理技术日本在2001年4月1日实施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修订法中将废旧手机的密闭型蓄电池指定为回收再利用的对象。

在德国,电讯移动电话公司将回收手机和促销新手机结合起来,推出折价回收旧手机的活动。旧手机在经德国移动专卖店的专业人士评估之后,根据其功能和性能被分成10、20和40欧元三个等级的折价。

在英国,手机用户可以将废弃的手机投放到设置在遍布全英1600个零售网点的回收箱里,或是通过移动公司提供的免费邮寄袋将废旧手机寄给回收中心。

韩国目前也正式实施了相类似的制度。回收的手机将被统一运往回收再生工厂,进行资源化处理。首先,对每一部手机进行检测与分类,将可以继续使用的零部件拆除,将报废而无法继续使用的手机分为机壳、电路板和电池三个部分,分别处理。机身的塑料外壳一部分被压成颗粒后用于制造交通管理系统的塑料路障、赛马厂的全天候跑道和塑料桶等,另一部分被送入高温焚化炉里焚化,产生的热量用于给附近的村庄供暖。电路板被送入加热炉里熔化、分选,提炼贵重金属,用于工业生产、首饰制造或生产锂电池等。

3 我国手机垃圾的回收管理对策建议

目前,受观念、经济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废旧手机回收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途径进行回收和利用。

3.1 不规范的二手回收市场

在国内的大城市,街头小贩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回收废旧手机,一方面对还能使用的手机进行翻新,重新卖到市场;或者将手机拆解,只利用一些零部件,其余当作垃圾扔掉。这样的街头回收妨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也造成了电子垃圾的扩散,加大了电子垃圾分类处理的难度,往往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垃圾”只能当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烧。

3.2 当作垃圾回收处置

一部分废弃手机及配件已经被当作垃圾丢弃,只是现阶段还没有大规模丢弃废旧手机的现象。手机电池由于寿命较短,且产品更新快,在我国废弃手机电池的数量十分巨大,这些手机电池绝大部分被当作废弃物丢弃。丢弃的手机及手机电池被当作一般生活固体垃圾处理,可是,其与一般城市垃圾有很大不同,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3.3 简单的拆解作坊式回收

在废旧手机回收利用过程中,是否保护好环境且不产生二次污染,是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工艺的成功标志之一。现有手机的拆解工艺基本处于手工作业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化和机械化操作,而且大多数拆解作业都是家庭作坊式,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由于手机中含有金、银、铂、钯等贵金属,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一些私人或小企业将回收的手机等电子产品扔入硫酸池把电路板的塑料成分腐蚀掉后提取贵金属,或是采用直接火烧等落后技术,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气、废渣,这些有害物质未经任何处理,源源不断的排入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4 废旧手机回收利用的对策

手机回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到生产商、从经销商及运营商到消费者的积极参与。针对我国的迫切形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电子污染,使电子行业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4.1 政府支持

政府支持包括立法支持、政策倾斜、资金支持等。我国政府己经意识到了电子垃圾的危害,并颁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7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但我国还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和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的重点防治目标,应尽快制定。延伸生产者责任正在作为一个新的废弃物管理的范例而被广为宣传,该制度要求生产者承担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置的义务。我国立法部门可以考虑采纳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来管理手机等电子产品,强制手机生产者履行对废旧手机回收和安全处置的义务,明确经销商和移动运营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废旧手机的义务,并明确消费者有义务将废旧手机交回销售商作价回收。在废旧手机处置方面,明文禁止对废旧手机的简单填埋和焚烧。政府加大力度取缔非法手机回收,建立规范的二手手机市场,防止超过设计寿命的废旧手机流入农村市场,而导致回收困难,回收成本升高。基于手机回收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政府可以考虑对从事废旧手机无害化处置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手机回收技术的发展。

4.2 推行试点工作

欧盟、日本等发达地区的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都是从建立示范工程开始,通过试点工作积累经验,获得丰富的数据资料,为立法以及今后的推广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我们国家还处于手机规范化回收和利用的探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技术、市场体系都很不完善,因此,在我国推行废旧手机回收的试点工作,积极发展试点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试点项目要充分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和程序,实施回收成本分析,发展相关技术标准。通过试点,摸索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解决建立废旧手机回收利用体系的立法问题和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

4.3 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拆解、回收工作专业性很强,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避免二次环境污染。在手机回收利用的过程中,要兼得环境和经济效益,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沿海地区严重污染环境的手工拆解作坊,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保证有实力、有资质的企业进入废旧手机回收市场。鉴于国外已经发展的技术和模式,可考虑引进国外技术或投资,共同致力于国内废旧手机回收。电子产品回收,初期投资大且很难盈利,但测算显示,一个初具规模的回收企业在投入期后的5-6年会实现赢利,从而步入良性循环。目前,日本横滨金属公司从废旧手机中回收金、银、铜、钯等多种贵重金属,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可见,废旧手机回收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

4.4 清洁生产

我国己经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企业从源头控制污染。在手机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PBDE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于所含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替代的,其含量不得超过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行“绿色手机”概念,推出以“无污染、低辐射、可回收”为理念的“绿色手机”产品,大力发展CDMA等先进技术,通过对手机的优化设计,提高产品的可回收率。如手机机身使用再生塑料,手机废弃后仍可制作其他产品,或机身由可降解的塑料制成,废弃后即使埋入土壤中,也可自行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据介绍,通过优化设计,NOKIA手机重量的75%-90%的材料都是可回收的,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二次利用率。

4.5 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参与

通过对国外手机回收计划的研究发现,移动运营商在手机回收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移动通信产品与其他类型的电子产品不同,在移动通信领域与用户接触最频繁的当属运营商,其建立的销售渠道和营业网点也比产业链中其他的环节相对广泛一些。因此,手机回收需要移动运营商的鼎力支持。移动运营商通过支持手机回收计划,不仅能够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提高自身品牌价值,而且还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用户数,一举两得。在日本,手机回收活动主要就是由移动运营商推出。由此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积极参与废旧手机的回收。

4.6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4)

我国正规废家电拆解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在技术、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缺少必要的经验;国家在废电子垃圾处理方面的法律体系还在完善中。这些因素决定了正规废家电拆解企业在发展中既有困难,又有广阔的前景。目前,无论是新建或已投入运行的拆解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形势,早作调整,积极面对中国电子垃圾处理行业将要发生的变化。同时,继续向国内外成功的企业学习,根据国情,走出一条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道路。通过分析我国国情和当前法律政策,家电拆解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开始担当拆解的主力军,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1. 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从事家电拆解回收行业,首先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废旧家电。国家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后,在试点省市,个体回收商贩对废旧家电垄断的格局终于被打破,中标的拆解企业拥有了足够的废旧家电进行拆解,部分企业甚至开始增加、扩充生产线以应对大量回收家电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但是,目前个体回收商贩不会轻易退出这一市场,并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占据废家电回收、拆解市场较大的份额。他们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回收价格,吸引居民将废家电卖给他们。而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进一步严格控制废旧家电的回收、拆解过程。这一条例的实施,提高了从事家电回收、拆解企业的门槛,没有资质的个体回收商贩,小型拆解作坊将被排除在该行业市场之外,如果他们还要继续从事之前的工作,必将遭受法律的严惩。所以从目前国家出台的法规政策来看,个体回收、拆解商贩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小,大型拆解企业将逐步占据废家电拆解市场。

新建的家电拆解企业,建设规模、处理能力、拆解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环保等部门的规定,才能够初步具备拆解废家电的资质。目前,只有拆解资质而不是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指定的拆解企业,依然不具有竞争优势。因为通过“以旧换新”回收的废家电,必须交由该政策的中标企业进行处理,非中标企业不得拆解。所以,在“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期间,中标企业可以得到足额的废家电,较低的收购价格和国家的补贴。而非中标企业必须开出更高的收购价格,才能吸引广大市民放弃国家的补贴。收购成本高,拆解没有补贴,非中标企业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

2. 废家电争夺激烈

随着无资质的小作坊退出家电拆解行业,对废旧家电的争夺必将发生在大型拆解企业之间。从事废家电拆解,一定要有稳定、充足的货源,过分依靠其他回收企业是难以将企业做大的。因为收购价格是制约拆解企业发展的另一因素。其实以正规手段拆解单台废家电收益微薄,如果收购价过高,只能是拆一台亏一台。随着我市家电拆解企业的增多,家电回收企业将有更多的市场销路。拆解企业没有属于自己的健全回收体系,就会受制于回收企业。出价低,回收企业不卖;出价高,无利可图。天津新建的几家拆解企业,在发展规划中,早已开始了回收体系的建设。例如,日本同和生态系统株式会社与天津市绿天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天津同和绿天使顶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就是看重绿天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在我市拥有的庞大回收网络。

3. 拆解模式应符合国情

日本Eco-Recycle与广东贵屿镇发展模式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回收产业链的前端采取劳动力密集型的策略。欧洲国家,诸如德国、瑞典等国在家电拆解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发明制造的设备可以自动拆解废旧家电,将多种金属自动分离,节约了人的手工劳动。这是因为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而其拥有先进的技术,制造设备的成本低,所以采取了一套全自动的拆解回收体系。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天津这样的沿海发达城市,劳动力密集,拆解企业大可以在废家电分选、拆解的初期工序中采取劳动力密集型的模式,省去购买设备的投资。只有必须采取机器处理,或是人工操作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的时候,才选择使用先进设备处理。

发展废家电拆解事业,不但要在上游收购市场上节省回收成本,还应增加提炼的金属、塑料等产品的附加值。拆解企业可以引进金属冶炼、深加工的生产线,制造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金属材料,而不是将辛苦提炼出的铜、铁等以废铜、废铁的价格卖出去。例如天津和昌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家电拆解的同时,建设了易切削高精度铜合金棒材项目;高品质铝合金的废铝易拉罐回收利用示范项目,熔炼再生铝合金项目。

4. 拆解企业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已经进入了家电报废的高峰期,再加上我国沿海等发达城市人口众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电更新周期明显缩短,未来几年内报废家电的数量增长幅度还会继续增大。报废的家电交由正规拆解企业处理,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利于整体家电制造业发展,更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实现。同时我国是一个家电生产大国,生产家电过程中报废的次品、废料较多,急需具有资质的企业回收处理。拆解企业拆解家电后,提炼的铁、铜、铝等金属和塑料,又是家电生产企业所需要的原料。在一个家电生产大国,建设大型废家电拆解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前后端市场紧密相连,技术与信息相互反馈,促进共同发展。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5)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298-02

1 废旧电器回收的必要性

1.1 废旧电器产品自身特点

随着科技和消费心理的发展,电子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每年淘汰的产品数量巨大,以电脑为例,目前商用电脑的使用寿命一般是两年,家用电脑的寿命一般是三到五年,当前中国大陆的废旧电脑的淘汰量约为每年600万台以上。种类也越来越多,已达数百种。

在资源消耗速度加快的今天,废旧电器的潜在价值不容忽视,首先可以将作为原料的塑料和金属提炼出来应用于新产品;还可提取废旧电器中较高价值的元件应用于新产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种类产品零件的材料、规格、回收方法不同,大多含有害物质,一旦泄露对人体和环境伤害很大,简单回收程序不能满足环保要求,需要专门人员进行专业回收,增加了回收难度。废旧电子产品具有的数量大、种类多、潜在价值高、处理困难、对环境危害大等特点决定了加强其回收的必要性。

1.2 法律法规的要求

大量的废旧产品出现,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予以控制,如2002年欧盟议会颁发的2002/96/EC号决议《关于电子和电子产品废弃物》指令,简称WEEE指令等,目的在于通过控制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环节来加强废旧电子电器废弃物的防治,实现其再循环和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损害。

近日,被称为“中国的WEEE指令”的《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出台,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定,企业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特别在企业所得税上,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这些表明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已充分关注机电产品的环境效应,已经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污染。

1.3 增加就业的要求

我国是家电生产、消费大国,但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建成专门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厂家,还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回收网。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建立健全回收体系,既可以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增长,还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增强社会稳定。

2 我国现行的几种回收途径以及企业自身优势

2.1 我国现行几种回收途径

目前我国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私人小作坊的回收;二是有一定资质的回收机构的专门回收;三是产品生产企业专门的回收处理。

私人小作坊的回收模式是一种粗放式的回收方式,方法简单,操作人员很少有防护措施,如在武汉市包家墩地区拆解废电器的当地农民,租用当地民房作为拆解点,有人专门拆冰箱和空调,洗衣机,电机。将拆解下来的铁、铜、 铝和塑料等材料卖给废品收购站,无人收购的冰箱中的聚氨酯直接扔进垃圾站,电机中的油随手倒掉。这种回收方式对环境和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危害极大,是一种以牺牲社会和生态效益来取得经济效益的方式。

专门的回收机构和企业有受过培训的人才,完善的设备、技术和生产模式。这两种回收方式以绿色设计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建立绿色的回收生产线,以集成回收的方式节约生产成本,并且促进废旧电子电器设备的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资源能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这两种回收方式因其在回收过程中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在废旧电器回收工作中应该提倡。

2.2 企业在废旧电器回收中的自身优势

在我国,专门回收机构数量不多,也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高效的回收网。企业回收废旧机电产品的空间及发展潜力较大,企业作为专业电子产品的制造者,易于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将绿色设计的理念融于设计,便于日后的回收;利用品牌优势,向消费者宣传回收再循环的益处,营造利于废旧电子产品再循环的社会文化和心理;企业设备成套,便于整合资金,有利于开发方案,进行专业循环处理;同时因其直接面对市场,更注重其实用性,便于回收。

3 企业在废旧家电回收中积极性不高原因分析

(1)回收处理资金缺乏。中国回收废旧电子电器的费用通常由企业来承担。新技术的调研、开发;产品的设计、选材、生产、包装、销售,专利的申请和保护,新型生产模式的建立,工人的培训等都需要资金,资金的缺乏是影响回收处理的因素之一。

(2)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及循环利用方面的管理比起发达国家和地区一向滞后,相关管理部门成立也远迟于国外,政策法规制定较迟并且不完善,不利于相关工作。缺乏必要的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进行指导,监督,控制,也是目前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3)思想模式和消费观念陈旧。一是思想模式陈旧。主要体现在对于废旧电子电器设备回收利用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我国,传统的设计仅要求满足产品的基本功能,很少考虑环境属性,即产品回收问题。同时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忽视产品的回收过程,到现在为止 ,国内还没有一套经过验证的处理废旧电器的成熟工艺,也没有一条经过中试验证的处理废旧电器的完整的生产线,造成了回收工作的缺失。二是消费观念陈旧。家用电器有严格的使用年限,其中冰箱10到16年,彩电8到10年,电脑约6年。但是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居民消费模式陈旧,很多家电到了规定年限后仍在超期使用到报废而不是送去回收机构。同时由于小作坊式的上门回收的确带来了一些便利,所以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习惯于将产品交给小作坊,影响企业系统回收。

4 各方面应对措施

4.1 通过各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1)采用政府的财政补贴的方式。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应包含将这笔款项,补贴给在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方面做出成效的企业,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

(2)采取一些别的筹措资金的方式。可以由国家发行关于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及循环利用的债券,用以筹集款项。从而调动企业和专门的回收机构提高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的积极性。

(3)建立专项基金。由政府牵头,企业提供资金,建立废旧机电产品的回收以及循环利用专项基金,用于鼓励在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处理以及循环利用领域做出贡献的团体或个人;当研发成果投入市场,所获的收益按比例再上缴基金用于再发展。基金由专人管理,平时不可做风险投资。

4.2 完善合法规范的回收体系和技术体系

(1)制订有关政策措施,使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具有可操作性。应规定超过使用寿命的废旧电子产品必须由生产商或销售商负责回收,交由企业或有国家认定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将其出售、直接填埋或焚烧处理。

(2)国内技术研发和国外经验学习。科研机构和学校也要加大技术的开发及研究,真正的研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同时要为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及循环利用工程培养大批的专业人才,还要加强各学科的融合,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4.3 转变思想模式和消费模式

(1)转变思想模式。对于废旧电器回收及再利用的认同,是思想模式转换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企业的电子电器机电设计人员加强生态环保的学习,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变成工作时的自觉行动。同时要求技术人员参加绿色设计及工程制造的学习,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才能促成对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研究。

(2)转变消费模式。要转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首先政府要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各级媒体大力宣传环保和生态的必要性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在社会中普遍营造社会思想及社会文化,让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思想。其次,各电子电器机电设备生产企业要将产品的材料,以及材料中所含有毒物的多少等信息明示给消费者。同时,企业还要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将产品成本降低,让消费者更易接受。

在废旧电子电器的回收利用工作中,企业作为生产、销售的主体,潜力很大。但由于资金、技术、产业模式等方面的制约,我国企业的潜力并未完全发挥。只有通过资金、政策扶持和思想观念方面的转变,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作用从而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帆.建立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处理体系[J].家电科技,2005,(01):43-45.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6)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推进,人们对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电池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当前全球电池产量约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因此也成为电池的消费大国,而如果废旧电池没有得到合理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困扰。所以,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进行研究有着非常积极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废旧电池的种类及危害

1.1 废旧电池种类

目前的电池种类丰富,根据电池用途不同可将电池分为工业电池和民用电池两大类,其中工业电池主要用于汽车、航天、铁路等领域,比如汽车的铅酸蓄电池等;民用电池按照能否重复使用又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常见的一次电池有普通锌锰电池和锌银纽扣电池等,常见的二次电池有镉镍电池和手机的锂离子电池等。

1.2 废旧电池的危害

通常说来,电池中都有锌、汞、镍、铅等金属和酸性或碱性的电解质溶液,这也正是废旧电池的危害源所在。因为技术缺陷和其他客观原因,我国关于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至今没有得到完全的推广。现在我国废旧电池通常通过填埋或随生活垃圾一起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这种方式不易监管,并且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废旧电池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和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将改变土壤的酸碱度,严重影响土壤的农用价值,重金属可能渗入农作物和水体,如果不小心食用了被污染的农作物和水,将对人体器官造成严重的危害。另外,焚烧电池时部分重金属会挥发,飞灰中的重金属可能会对大气、土壤和水体产生不利影响。综合看来,将废电池通过填埋或随同生活垃圾一起焚烧处理的方式存在极大的问题,实际生活中不应予以采纳。

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采用填埋方式处理的废旧电池十分不稳定,外层保护壳易被腐蚀而导致其中的重金属和酸碱电解质被释放,进而污染土壤和水体。土壤和水体中的重金属极易随着食物链而发生迁移,接着被摄入人体,重金属逐渐在人体内聚集,最终将造成某些器官慢性中毒甚至衰竭。

2 废旧电池的综合处理与利用措施

2.1 无害化填埋

对于含有铅、汞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重金属的废旧电池,以及实际生活中难以实现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电池,通常采用无害化填埋手段进行处理。无害化填埋虽然操作简单,仅需极少的处理成本,可是有较高的防渗技术要求。

2.2 综合回收利用技术

2.2.1 湿法。电解质溶液中的部分金属和废金属物质可以溶于酸,利用这类反应能够有效实现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这种方法也叫“湿法冶金”。湿法冶金的原理是使酸与废旧电池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然后再将纯化过的可溶性盐溶液进行电解,使其产生纯度较高的金属单质和相应氧化物,此法还可用于生产化工产品或者化肥。湿法冶金运用技术相对成熟,反应纯度也比较高,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2.2.2 干法。干法又名烟法、火法,是指将废旧电池进行分类后,在600至8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进行焙烧,使其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进行充分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方法。相对湿法,干法的处理成本较高,操作难度也较大。举例来说,瑞士巴特列公司就是通过将废旧电池磨碎送往高温炉内进行加热的方法,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从而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挥发物质。

2.2.3 干湿结合法。干湿结合法联合了传统的湿法和干法各自的优点,先利用干法对废旧电池原料进行焙烧,得到汞和一部分锌,然后再利用湿法溶解出含锰和剩余锌的盐溶液,最后通过电解、过滤等步骤得到金属锰和锌。这种方式回收效果极优,但缺点是回收成本较高且工序相对繁复,不易操作。澳大利亚的VA公司就是采用的干湿结合法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将分选后的纽扣电池进行650摄氏度的高温处理,在此阶段汞被蒸发出来并进行冷凝,从而完成回收;用硝酸溶解剩余残渣,再加入适量盐酸使银离子与氯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利用锌可以将银从氯化银沉淀中置换出来;反应产生的废水最终通过固定电解床回收剩余的微量汞,中和后就可以进行排放了。

3 构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的策略

3.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将异常缓慢,因此在这里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出台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规范我国关于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同时引导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明确废旧电池的管理责任,为相应的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为积极参与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加强对电池生产流通领域的管理,可以对相应产品标记“环境友好标志”,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倾向,从而达到鼓励企业积极研发绿色环保电池的目的;同时,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废旧电池处理责任,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进行管理。

3.2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

技术是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所以,在完善法规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使核心技术工程化、产业化。第一步我们不妨从借鉴国外优秀的处理模式开始,从他人的发展过程中总结经验,再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出符合我国企业实际需要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方案;然后通过降低成本、提高可行性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企I积极主动地参与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最终形成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体系。

3.3 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因此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人们对废旧电池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引起深刻的重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电池回收再利用观念,帮助人们改变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的习惯,使废旧电池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废旧电池回收装置几乎没有,就算人们指导废旧电池的危害性也无法正确处置手中的废旧电池。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建议一方面学校要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另一方面,政府要注意合理设置废旧电池回收装置,使人们能轻易地参与到环保大战中来。

3.4 拓宽废旧电池回收渠道

现阶段我国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主要是由民间公益组织和个人志愿者组成的,要知道拓宽渠道是产业化的基础,因此要想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形成产业化的规模,就需设法拓宽废旧电池的回收渠道,减少废旧电池的浪费,使回收废旧电池变得更加方便。比如可以在个居民小区增设专门用于电池回收的垃圾箱;可以鼓励居民住户自己保留废旧电池至一定数量再为其提供上门回收服务等。

4 结束语

要使国家工业可持续发展,我们现在就必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更是大势所趋,今后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必将在政策的扶持和技术的支持下进一步降低成本,得到全面普及。

参考文献

[1]于明,奚子杭,王欣.浅谈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其回收利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01:89-90.

[2]马云梅.浅谈化学电池的危害与回收利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Z1:101-102.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7)

二级市场上,格林美自上市以来的表现可以用“波澜不惊”来形容,虽然经历了几起几落,但整体走势独立于大盘,基本集中在一个箱体空间内以大波段方式运行。相对于项目投资扩张的业绩增长前景而言,目前格林美的价格仍有一定的估值优势。

安信证券了解到,新建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是公司大手笔构建中国“优美科”的又一重大举措。此次建设的是一个综合性园区,涉及废旧电子电器、废线路板、废旧五金电器、废塑胶、报废汽车、废钢等多种废旧资源处理;回收的产品也将涉及多种金属(包括稀贵金属)及其制品,各种塑料及其制品,以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制造等。项目建成后,公司的产业、收入、利润规模将再上台阶,比现有和此前已经规划建设的项目加总的规模还要大,相当于再造一个格林美。安信证券同时强调,应该关注的是公司有望借此项目获得武汉市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资质。

另外一个项目是武汉城市圈(仙桃)城市矿产资源大市场,该项目将引领回收体系新模式。

据悉,当前废旧循环产业的现状是,回收和拆解环节都是个体小贩和手工作坊占主流,导致行业分散,经营不规范,容易形成二次污染,难以管理等难点,回收拆解行业的集散地往往是环境污染严重的一片焦土。格林美的大市场建设将把分散经营户纳入市场统一管理,形成大宗集散、分拣、拆解、交易的市场,构建再生资源“规范收集、阳光交易、安全储运、绿色处理”的回收体系,并提供场地及设备租赁、咨询、展览金融支持等配套服务。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高,各种电子产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需的生活用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群体的不断壮大,致使手机产品的更新换代随之加快,手机的款式、功能日新月异,这也意味着废旧手机电池正以成倍于手机的速度淘汰进入环境,而这些废弃物如果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势必会给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潜在危害。

1废旧手机电池分类

最早的时候,手机电池是镍氢、镍镉蓄电池。近些年来,锂离子蓄电池的产量大幅提高,已成为目前手机电池的首选。

1.1镍镉电池镍镉电池

在手机发展初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占有较大比例。众所周知,镉有非常大的毒性,一旦摄入就会使人产生肺气肿、贫血和骨质改变。所以在20世纪末后镍镉电池逐步被淘汰。

1.2镍氢电池

相比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镉成份含量非常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要略轻,但是镍中毒同样会引起呼吸系统的重大损害,严重者会出现神志模糊甚或昏迷状况,同时并发心肌梗塞,因此也被淘汰。

1.3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能量高,工作寿命长,储能密度最高,质量轻,并且不容易产生记忆效应,可以即充即用,方便快捷,充放电次数多达1000次以上。和镍镉,镍氢电池相比,它的污染是很小的。但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大量废弃的锂离子电池带来的恶略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

2废旧手机电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废旧手机电池对水和土壤的影响

由于锂离子电池中不含有汞、镉、铅等有毒的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较小,因此,被人们认为是环保电池。但是,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及其转化产物,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产物,也都是有毒有害物质。电池的正极材料一旦进入环境,就会与环境中的其它物质产生水解、氧化、分解等方面的化学反应,以致于造成重金属污染、粉尘污染和碱污染。电池的电解质一旦进入生态环境,就会发生燃烧、分解、水解等化学反应,造成砷污染和氟污染。电池溶剂经过燃烧分解、水解等化学反应,接着产生乙醇、甲醛、乙醛、甲醇、甲酸等方面的小分子有机物,这些物质容易溶于水,很容易造成水源污染。而电池中的其它一些物质进入环境中会造成氟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因此,如果我们随手把废弃的手机电池一扔,必将会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严重污染水源和土地。

2.2废旧手机电池对植物的影响

废旧手机电池中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就会对植物造成伤害,轻者影响植物生长,重则甚至会导致植物的死亡。重金属可以抑制植物种子萌发,土壤中重金属积累量越大,积累时间越长,对植物的抑制作用也会越大,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2.3废旧手机电池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对人类自身而言,如将废旧手机电池扔到生活垃圾中,随着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焚烧”,渗出的重金属会通过地下水和土壤进入鱼、农作物,或者通过植物被牲畜食用,进而被人体吸收,长期饮用食用重金属污染过的水和食物,易使人类尤其是儿童患癌症和神经系统紊乱,还会引起骨质软化、骨骼变形,严重时造成自然骨折,以致死亡。

3废旧手机电池的回收和利用措施

3.1回收利用价值分析

就目前而言,废旧手机暂时还没有列入国家电子产品管理名录名册,而生产者的责任制度尚没有建立,因此,废旧手机电池生产企业、运营商都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责任做回收处理。没有资质的非法处理企业,往往会采用破坏性的处理方式来提取电池中的重金属,这样的话,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结合手机电池潜在的自身价值和电池对环境和人体自身的影响,一旦回收再利用废旧手机电池,将会有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重价值。(1)经济效益分析其实,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中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尤其是金属成分有很多,尤其是金属钴。钴是一种资源非常稀少的金属,并且价格非常昂贵。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钴的回收。如果科学合理地将其回收处理,使其资源得以再生利用,则有可能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2)环境效益分析从环境效益的角度来说,一是只要采用回收锂离子电池,再加以资源化利用和进行无害化处理,废旧手机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其实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能够做到既可以节省能源,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3)社会效益分析废旧手机合理回收,减少废旧手机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水平,采取措施满足社会大众对良好环境的迫切需求,真正做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3.2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再利用对策

在国外,有些国家建立了电子垃圾方面的处理厂,一般,这些处理工厂使用类似矿石冶炼的工艺,把废旧手机及其电池等电子垃圾加以粉碎、再分类后然后实现重新利用。而在我国,专业回收市场还不是很健全,并且缺乏一些真正有技术和相当规模的厂商。尤其是回收的废旧手机及其电池处理的非常不科学,甚至有的销售点,虽然设立了一些废旧电池回收箱或其他形式的回收点,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很少有人往里面投放手机废旧电池或其他配件。根据调查,之所以出现类似于这种的局面或状况,主要还是大众对手机废旧电池的污染严重程度和再利用价值的宣传力度相当不够,没有使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另外,回收装置的缺乏也必然给人们的投放造成诸多不便。有部分销售商通过其销售网点或售后维修网点,利用向消费者提供购买折扣和优惠券,或采取以旧换新、有偿回收的方式开展废旧手机的回收。但由于补偿力度不够,或回收点不是很多,以致回收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高效回收机制。建议在每个社区设置手机废旧电池回收点,采用礼品换购或货币交易的形式,定期去往相关社区收集废旧手机及电池和相关配件,同时做到将回收的废旧手机电池和配件运往政府指定的电子垃圾加工再循环厂家进行资源循环再利用。政府部门推行建立相关的政策制度,加大宣传废旧手机电池的危害,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作者:刘林灏 单位:河北辛集中学

参考文献:

[1]常静.废旧手机的回收利用及资源化管理对策[J].再生资源研究,2006(01):27.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9)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即将颁布的处理基金,将以补贴处理企业为主的方式,通过市场化机制,由处理企业将补贴的优势传至回收环节。同时,还有条件地赋予了生产企业申请基金补贴的资格。自行或者委托相关机构回收废弃电器电子的生产企业,可申请基金补贴资格。此外,对采用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设计方案及使用环保材料的电器电子产品可予以减征基金。

变废为宝的商机

面对处理基金的难产,中外企业对于废旧家电的回收市场化运作却在全面加速。日前,松下宣布在杭州成立专门从事废旧家电回处的合资公司。此前,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在部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天津静海子牙环保产业园正式竣工投产。去年,四川长虹格润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投产,此外,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也纷纷介入废旧家电回收市场的竞争。

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的社会保有量分别达到3.5亿台、1.3亿台、1.7亿台、1.2亿台。这些家电产品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家庭的,通常以10年至15年使用寿命估算,从2003年起我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到如今更是呈几何数增长。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天津、山东、浙江、广东、江苏等五大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大省,其中天津的TCL项目一期已达到100万台旧家电产品处理能力,山东的青岛新天地项目拥有年处理废旧家电180万套的能力,年回收铜、铝、不锈钢、塑料、贵金属混合物等可利用物资68000吨。江苏苏州的同和废旧家电自动化拆解项目,湿式车间特有的技术使得贵金属的处理回收使回收率纯度达到99.99%以上,干式车间是唯一可处理氟利昂的企业。

日企完成布局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10)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这将发展循环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对循环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是指在各产业系统之间形成资源配置合理、能量高效使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网络,即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信息集成的平台体系,某个产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资源能够作为另外一个产业生产所需的能量或原辅材料,使多个产业之间构成集成共生的生态网络[1],它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门。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了一批循环型城市、园区、企业,逐步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产业链和产业间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但从产业共生耦合能力的角度上看,还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协同性较低、集成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现实问题。加大对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产业共生耦合的三大类型

生态产业链是在满足社会性的长期需要的前提下,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通过对两种以上产业的材料、产品、副产品、废物等基本元素进行优化组合和调整改造,形成既使产业链上各主体获取一定经济利益,又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协调平衡的复杂系统。生态产业链理论为构建产业共生耦合提供了重要支撑,一方面生态产业链在产业层面提出了如何弥补和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的实现途径,另一方面在企业之间解决了如何实现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增强企业间耦合能力的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类型进行了广泛探讨,大多以企业规模、运作机理和效益反馈为依据,将产业共生耦合的类型分为三类:依托型耦合关系、平等型耦合关系和混合型耦合关系。

(一)依托型共生耦合

依托型共生耦合关系是目前产业共生耦合中最为普遍的共生系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区域内具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存在,主导产业的生产运行需要一批为其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行业或企业,同时主导产业的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物,需要相应行业为其消化废弃物,从而形成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间、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物质、信息、能量集成的共生网络。在依托型耦合模式中主导产业始终在交易中处于支配地位,各依附企业无法取代,这是该耦合模式的典型特征,除此之外,快速成长性和不稳定性也是它的主要特征[2]。

(二)平等型共生耦合

平等型耦合模式是指由各产业构成的耦合网络中,每个产业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各结点之间物质、信息、资金和人才的相互交流,形成网络组织的自我调解以维持组织的运行[3]。在平等型耦合网络结构中,依托产业耦合关系建立的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各结点在谈判和交易的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仅凭以交易形式实现交易双方或多方的经济利益而建立起来,各产业间的合作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但当原材料的提供、副产品的互换、废弃物的交流不能给交易中的任何一方带来经济利益时,交易关系将立即终止,各方将寻求新的交易对象和交易形式。因此,以中小企业为主,依靠市场机制建立起的平等型耦合模式不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混合型共生耦合

随着产业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体系的逐步完善,混合型耦合模式开始出现,它是一种复杂的组织结构网络,由多个主导产业和一批附属行业以各种交易活动构成。在混合型耦合模式的结构中,各主导产业或大型企业通过物质、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的交流形成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耦合模式的主体结构,起着支撑网络结构的运行、引导网络结构的发展方向等作用;依托主导产业物质需求量大和废物流量多的优势,能够延伸出一批依附型行业,在多个主导产业的引导下构成多个小模块;同时,在小模块之间充分发挥各自的信息、物质优势,能够产生互助共生、互相渗透的网络结构。基于以上运作方式构成的复杂的网络体系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物质流动的快速性和规模性、成员之间的渗透性和互等特点[4]。

二、构建产业共生耦合

模式的基本要求产业共生耦合的核心内容包括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产品是某一行业生产的主要物品,是企业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行业生产运作的最终目的;产品在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横向联系贯穿于工业生产体系的全过程,但目前产品在产业间的横向拓展已相当充分,因此模式构建更多地考虑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副产品是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带产品,并非主要产品,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来源;同时,企业在生产过程必然会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危害性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与产品和副产品相比经济价值会更低,这就决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更容易忽视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往往容易造成副产品的资源浪费、废弃物随便排放等行为。因此,在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构建中,必须更加注重副产品的互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注重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利用。

(一)打破行业领域界限

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构建要求在工业网络体系中延伸产业链条,或者重新构建一条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这就需要人们摆脱行业领域界限这种思维意识的束缚,打破原有产业体系的界限,在行业间、企业间重新构建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价值流的流向,积极发现和挖掘不同企业、产业、项目或工艺流程之间的共生耦合关系,培育和引进区域间建立共生耦合关系所需要的项目、企业,以形成区域间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5]。

(二)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产业共生耦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在充分考虑各产业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物理形态、化学成分和利用价值的基础上构建起的共生关系。在现有的产业链条或产业体系中,不可能完全实现所有的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得到充分利用并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必须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构建出另一种产业类型以解决此问题。

(三)防止二次污染环境

目前,部分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受规模小、地域分散、经营方式粗放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经营、废物随意堆放、废水和废气随便排放等现象频繁出现,容易产生再生资源回收、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环境问题。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建立必须以生产全过程中的环境质量监管、减少生态环境污染为前提,促使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

(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是产业共生耦合模式建立的微观主体,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开展副产品互换、互用和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等的内生驱动力。[6]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当企业间采取循环经济相关活动不能获取经济利益时,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构建将难以开展。

三、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设计

根据以上三种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类型的特征和运行机理,在福建省内选取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常富建材有限公司、仙游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产业结构、行业属性和耦合现状,提出三种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设计方案。

(一)跨行业综合利用冶金废物的依托型共生耦合模式设计

冶金产业是资源密集型、能源密集型产业,具有能源消耗大、废物排放多等特征。冶金产业的行业属性决定了其能够与多个行业集聚共生,并易形成以冶金企业为核心的资源共享互用联合体[7]。福建梅列经济开发区现以冶金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建材等产业为主,在冶金和金属加工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建材、化工、机械加工等企业消化冶金和金属加工产业的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同时,区内具有三钢集团及下属企业、厦工(集团)三重机等大型企业,在交易谈判的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具备构建跨行业综合利用冶金废物的依托型共生耦合模式的特征。针对目前产业结构、布局和主导产业的产业特性,构建产业横向耦合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冶金压延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建材生产、精细化工等相关链接产业为基础,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资源优势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完善核心企业间物质、能量交换系统以及开发区副产品和废物利用系统,有效提高冶金产业副产品和废物的利用效率”

1.完善核心企业间物质、能量交换系统

以三钢集团、小蕉轧钢厂和闽光冶炼公司三大核心企业构成的冶金及金属加工产业链为基础,充分挖掘副产品和废物互换的潜力,进一步完善核心企业间副产品及废物互换系统,形成紧密分工协作的生产关系。充分利用三钢集团的钢坯资源,为小蕉轧钢厂生产棒材和热轧带钢提供原材料;闽光冶炼公司可为三钢集团、小蕉轧钢厂提供生铁;小蕉轧钢厂可综合利用闽光冶炼公司冶炼铸造生铁时产生的大量富余高炉煤气用于轧钢;闽光冶炼公司也可综合利用小蕉轧钢厂轧钢时产生的副产蒸汽供生产系统所需。

2.建立开发区副产品和废物的利用系统

以充分利用三钢集团、小蕉轧钢厂和闽光冶炼公司排放的废弃物资源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物质流动系统,引进壮大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构建起开发区副产品和废物的回收利用系统,建立涵盖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在内的共生耦合体系。充分利用三钢集团产生的钢渣资源,用来制造水泥的钢渣粉和钢渣砖,实现三钢集团钢渣的“零排放”;培育一批建材企业,最大限度利用三大核心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炉矿渣来生产矿渣微粉,并积极延伸建材产业链,生产多种新型建材产品;实施氧化锌生产项目,综合利用三钢集团的废渣和烟道尘来生产氧化锌;进一步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进一步加工制造顺酐和苯酐,进而利用顺酐、苯酐生产不饱和树脂以及不饱和树脂工业品等产品。

(二)协同处理多种固废的平等型共生耦合模式设计

传统建材产业以大量消耗化石资源和矿石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和污染物为主要特征。在现有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状态下,迫切要求建材产业转变单一原材料资源来源、废弃物和污染物过度排放的生产方式。而依托现有技术和市场条件,建材产业已完全能够在工业生态系统模式中承担废物处理者的角色,可协同处理建筑垃圾、粉煤灰、煤矸石等多种固体废弃物,作为生产新型建材产品的原材料,为多个产业固体废弃物处置问题提供解决途径。建材产业属于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产业门槛不高、投资金额不大、技术水平要求一般,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依托产业耦合共生下的市场交易环节中不易获取主导地位,具有平等型共生耦合模式的主要特性。目前,常富建材有限公司以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生产原料大多来源于附近企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占原材料的比例已达50%左右,原材料主要有周边大唐火电厂生产排放的粉煤灰、炉底渣、脱硫石膏,罗源和古田鹤塘地区石材加工厂排放的碎石、石粉以及附近炼油企业的垃圾等废弃物。根据现有市场规模和技术条件,常富建材有限公司应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以综合利用多产业固废为中心,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原材料来源渠道,丰富新型建材产品类型,积极吸纳河道淤泥、冶金企业排放的煤渣和钢渣、建筑垃圾、垃圾焚烧发电厂残留的垃圾渣、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炉底渣、化工厂的电石渣等废物资源,作为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蒸压砖、淤泥烧结多孔砖等新型建材产品的原材料,并通过完善产品配方比例,开发多样化的新型建材产品,实现多产业固废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三)资源再生利用、多产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设计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又称为静脉产业,是对社会生产过程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加工利用产业的总称[8]。仙游县素有回收加工废旧塑料、废旧金属的传统,每年回收的废旧塑料、金属等各种再生资源约80万吨,但目前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仅限于回收和粗加工环节,加工后的塑料原料、金属材料出售至外地,限制了产业链的延伸和附加值的提高。因此,要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充分发挥废旧塑料、废旧金属资源集中的优势,以拓展延伸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回收利用产业链为核心,深入强化两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与当地化工、纺织鞋服、建材、电子信息、木材加工、服务业等多产业的共生耦合关系,构建起资源再生利用、多产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1.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一方面,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是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先决条件,应充分发挥仙游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以现有的废物资源回收人员、运输工具、回收点为基础,以再生资源物流平台为支撑,采取“公司+基地+回收站+回收点”的资源回收管理模式,建立遍布乡镇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发挥废旧塑料、废旧金属的资源优势,充分将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规划建设废旧塑料加工生产园区,将现有的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纳入园区进行规范化管理,积极引进塑料深加工项目和企业,生产塑料母料、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工程塑料、建筑塑料等深加工产品,提高废旧塑料的附加值;规划建设废旧金属及机械制造园区,将废旧金属用于制造汽车配件、工程机械、塑料机械、电机电器、木工机械、模具等产品;在废旧塑料加工生产园区和废旧金属及机械制造园区推行集中化、生态化、规范化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集中供热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公共基础设施。

2.强化多产业集聚共生

做强做大涵盖精细化工产业、纺织鞋服产业、建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木材加工业和服务业在内的产业体系,强化废旧塑料和废旧金属深加工、再制造与各产业的耦合力度,构建多产业集聚共生的混合型耦合模式。首先,加强工程塑料行业与汽车配件、工程机械、电机电器等机械制造行业的深度链接,加快发展塑料机械、模具等机械制造行业,为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生产器具;其次,强化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间的耦合力度,塑料母料、模具、精细化工产业为纺织鞋服产业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器具,木工机械发展对促进木材的精度切割具有推动作用,工程塑料与电子信息产业、建筑塑料与建材产业均具有良好的契合关系;再次,加快发展生态物流、科技研发、金融服务、产品展示、维修维护等服务业,为多产业集聚共生的工业体系的快速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

四、产业共生耦合的要素集成系统

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构建与运行需要有完善的要素集成系统予以支持。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要素集成系统包括共生技术、能源资源、资金与人才、基础设施、制度政策等方面,分别为模式的高效运行提供物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撑。

(一)共生技术的集成开发

共生技术是在产业内部的原材料开采、生产加工、回收利用和产业之间的链接耦合等领域,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提供核心支撑的相关技术[9]。一批共生技术形成的共生技术链,将从源头上提高产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提供核心支持。政府应加大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共生企业联合开发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资源替代、共生链接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实用技术,重点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应用技术的研发,积极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共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工程实验室、海外研发中心等技术研发平台,组建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产业共生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

(二)能源资源的集成供给

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和土地、水等资源的供给是产业共生耦合模式构建的基本条件。能源资源的集成供给将有利于推进产业体系的布局合理和集聚发展。能源资源的集成供给系统设计必须以实现区域内能源使用高效化、清洁能源使用最大化、资源利用集约化为目标。在能量供给上,积极推行区域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示范工程,遵循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根据行业特性、生产规模、工艺需求合理规划设计能量梯级利用流程,使能量在产业共生体系中得到充分利用[10];同时,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扩大清洁能源的用能比重,优化区域用能结构。在土地、水资源供给上,积极推行产业园区化管理,根据园区内产业链的上下游情况和企业用水需求状况科学规划园区布局,对于园区内污水排放较多的情况,可适当引进耗水大并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入驻,最大限度集约利用水资源。

(三)资金与人才的集成共享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循环经济产业正逐步向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资金与人才的运作是产业共生耦合关系得以持续维系的关键环节。在资金的集成运作方面,对于目前发展循环经济获取的短期经济效益低、回报率不高等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通过直接投资、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投资,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产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11]。在人才的集成运作上,要加大产业共生耦合的高层次科技型、技能型、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推进企业和相关高校合作培养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高级技师、技工和先进技术研发人员,在相关产业园区或区域内形成“老、中、青”梯队的产业共生耦合研发、管理团队。

(四)基础设施的集成共用

工业固体废物回收中心、污水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置中心、信息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是保障产业共生耦合模式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加强信息服务平台的集成共用,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与企业相关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信息,便于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寻找到废物资源来源、废物资源分解者、节能先进经验等有效信息,使之成为工业园区、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服务平台。其次,要强化再生资源回收交易中心的建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培育和发展可再生资源废物市场和区域性废物处理中心;强化废物的分类收集,重点设立专门的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制品、废旧电子、废旧轮胎等工业固体废物回收网络体系。再次,共享污水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置中心,完善污染物的集中回收、集中处理、集中排放体系,积极提高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

(五)制度政策的集成运作

进一步加强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起以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为核心,涵盖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整合现有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出台一批支持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市场建立、节约用水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金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政策、宣传教育政策等,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激励和约束企业、园区(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行为活动。加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设,清晰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开展节能量、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探索,为产业共生耦合的市场机制形成提供制度保障。

五、结论

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推进,在我国逐步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共生耦合模式,如以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为代表的生态型矿山高效开采与资源能源跨行业综合利用模式、以鲁北化工为代表的原料多级利用化工联产无废化循环经济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与城市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12]。在实际生产运作中,我国各地区、各工业实体基本具备构建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条件,但在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产业耦合属性、价值反馈系统为基本条件。资源环境生态系统是指产业规划和循环经济规划必须从当地资源环境的生态特征出发,以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和不损害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为前提,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海洋、大气、森林、土壤等生态特征;产业耦合属性要求在当地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加强产业间的耦合力度、增强产业体系的紧密协作能力为方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和拓宽产业体系,积极引进一批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将多个产业有机联系在一起;而价值反馈系统则要求产业共生耦合模式的建立能够维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给实施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光富,鲁圣鹏,李雪芹.产业共生研究综述:废弃物资源化协调处理视角[J].管理评论,2014,26(05):150.

[2][3][4]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2.

[5]刘英基.我国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创新驱动研究———基于产业共生网络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6):126-128.

[6]张其春,郗永勤.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68.

[7]王金水,包景岭,常文韬等.临港重化工业区循环经济共生网络的构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3):119-121.

[8]胡啸,徐慧娟,何云等.基于能量流分析的静脉产业园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5):27-28.

[9]王晰巍,林明兴,刘恋.低碳经济下产业技术链演进中知识创新螺旋及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7):1011.

[10]孔令烝,谢家平,谢馥荟.基于产业共生视角的循环经济区域合作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5):42.

废旧金属回收优势篇(11)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更离不开资源,原材料要依靠原生和再生两大资源,要实现两大资源并重的战略。特别是中国近30年工业化过程中已经开始累积了大量的金属,金属社会蓄积量在不断增加,比如2012年中国有超过1900万辆的汽车生产销售量,随着部分汽车的报废,有大量的金属、塑料资源可以再生利用。资源再生回收利用是必然趋势。

从一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趋势变化――中国2001年10种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大概在850万吨左右,2011年约为3400多万吨,同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大概是835万吨。换言之,2011年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已经基本等于10年前全部有色金属产量,并占据了2011年全部有色金属产量的1/4左右。

CBF:对台州固废金属拆解的污染问题您怎么看?

杜欢政:在资源再生回收利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尤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环保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无害化处置再生金属已经成为这个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个产业现在就不能再发展。

台州已经在三山涂围垦区规划和兴建新的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要把企业搬到那里,远离居民区,降低环境污染对老百姓的影响,搬迁后将进行产业升级、技术革新,使污染源减少,劳动生产率提高。污染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此外,台州有其特殊性,它每年200多万吨再生金属是从国外进口的,就此也有种观点认为台州将污染从国外引进来了。

而事实上,据测算,台州进口的废旧金属中真正不能再被资源化利用的大概只有1.5%。同时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每年进口大量铁矿石,从国外进来的铜精矿铜的含量约为30%多,其他则是硫、砂石等要被抛弃的东西。进口铜精矿加工对国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进口废料在中国回收利用带来的污染,两相比较,后者事实上要小得多。只是给老百姓的视觉感受是――铜精矿是原料;废五金是垃圾,俗称洋垃圾,且具有非标准性,东一堆西一堆。但它其实是宝贝,98.5%都是有用的,只有1.5%需要做无害化处置。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进口废料对环境是起到保护作用的。

CBF:中国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国内的废旧金属等资源,而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呢?

杜欢政:中国2010年进口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达4000多万吨。之所以大量进口,是因为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过程,而国内这30年间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金属等资源还处于消耗积蓄的过程,一方面,积蓄量没有那么多,另一方面,制造业发展又需要大量的原材料。

再举个例子,国内造纸目前基本都是以国外进口废纸作为原料,如果用木浆、草浆造纸,不仅要砍伐森林,COD的排放也会非常严重。

因此,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地下资源都搬到了地上,我之前提出了一个“城市矿产”的概念――以后我们的资源不是来自地下采掘,而是地上,城市的回收体系就是资源的采掘系统。

CBF:中国目前对于进口废料的监管有哪些规定,是否足够严格?

杜欢政:进口废弃物是比较敏感的问题。近10年中国进口废弃物曾经出现过几次被查出不合格的情形,比如进口塑料中检出夹带有生活垃圾,这种才是真正的“洋垃圾”。虽相对偶然,只占检验检疫批次的0.13%,但影响很大,遭遇了不少批评之声。

实际上,对于进口废料的监管,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严格的国家之一。进口废料需要有国家环保批文、处置单位要求环保合格,商检境外抽检,到了境内商检、海关还都需要抽检等环节层层把关。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废料贸易允许出口转移的品种比中国多得多,它们是将之作为资源来运作的。

当然,发达国家处理废料的企业社会责任感比较强,而中国部分废料处置企业纯粹是为了赚钱,想将环境污染转移给社会,如果不严格监管的话,比较容易出问题,这也是事实。

CBF:就国内目前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来看,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在国家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杜欢政:再生资源产品具有双重性,从国内回收来讲,一方面,它是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在走;另一方面,如果处置不好会带来环境污染,因而又带有公共性。

国家发改委已于2010年推出了“城市矿产”行动计划,要在全国建50个城市矿产基地,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公共设施建设,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解决因环境设施增加而提高的成本问题。

国内再生资源回收的主力军目前主要是“农民游击队”,他们首要考虑的是能不能赚钱,不会考虑环境处置问题。因此,“正规军”打不过农民游击队,后者没有环境成本,在回收价格上占据优势,大部分货源都在他们手上控制着。

这个行业也缺乏正规像样的回收企业,回收技术比较低下。而如果回收技术水平高,能够产出很多高附加值的产品,就有覆盖环境成本的可能,只是简单处理赚不到钱,显然无法进行环境设施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