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心理学的认识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4 15:03:39

心理学的认识

心理学的认识篇(1)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个体心理发展入手。

    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响:

    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的个体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

    ㈠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化: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

    ㈡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发展趋势:①终身教育;②自我教育三、教学与课:

    ㈠什么是教学:指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心理学的认识篇(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不仅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应面向未来,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同时,也要求教师面向未来,向符合素质目标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转变,成为适应21世纪教育的新型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师与学生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双方是平等的互动的,只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利条件。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是通过双方"共振"产生的。即只有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吻合,引起彼此感情上的共鸣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沟通”一词通常多在对话、会话、通信等意义上使用,是一个相当多义的用语。一般说来,在个人或团体运用语言、体态、表情来传递并解读信息、情报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沟通。在社会学中,沟通被广义地界定为“人类个体或集合体之间信息处理与传递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沟通”则被视为一种影响过程──作为发信者的个人使受信者的他人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刺激(通常是语言符号)得以传递的过程。这里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沟通”定义为,作为发信者的个人或团体传递信息、情报,以便对受信者的他人或团体的行为产生某种影响的过程。此篇文章仅以教学以外的师生间的沟通,尤其是教师对学生有意识的说服性沟通为中心进行思考。

所谓说服,是指好好地向对方说理,使之接受,试图使对方的态度、行为朝特定方向改变的一种影响意图的沟通。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为了依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朝理想的方向发展,总要反反复复地进行说服性沟通。实际上,在教育实践中,“说服”作为指导的一种基本方法,强烈要求教师钻研说服的理论和技术。强调纪律与处罚的管理主义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发育异化,引起种种的教育疾病,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靠纪律与处罚的教师的说服性指导,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教师的说服性沟通对于学有不同层次的影响,如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学生接受教师的说服,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好转,或者相反,学生对教师的说服产生叛逆和抵触,导致负面效应;暂时影响和长久影响:教师的说服性影响是限于一时一地还是长久的持续的;对态度、行为、人格的影响:教师的说服性沟通是否可以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与建立起到积极的影响。教师的说服性沟通是否有效,就要看教师是否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技巧。所谓有效的说服技巧,是指如何使说服的内容与形式增加说服力,这种说服技巧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以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方法加以研究。下面结合具体的教育实例来探讨一下教师说服性沟通的技巧。

1.“单面说服”与“双面说服”

当你就某一话题企图说服对方时,仅仅提示自己主观的说服方法谓之“单面说服”。一并指出反对的观点和自己主张的缺陷的说服方法谓之“双面说服”。研究哪一种说服方法更有效呢?根据已有的研究,对原先的观点与说服方向相反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双面说服更有效;对原先的观点与说服方向一致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单面说服比较有效。因此,单面说服与双面说服的效果并不单纯,必须考虑学生原先的观点和不同的年龄,研究相应的说服方法。但无论是在讲课还是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当中,如果说上一句“如果我有什么不妥当或者不全面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够批评指正”,往往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这样做会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可信赖感,同时也改变了教师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地位,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一切也从他们的角度着想。

2.“含蓄婉转”与“直截了当”

说服的结论应该明白地表示出来,还是有所保留,让学生自己引出来呢?在说服意旨单纯的场合和学生智力水准高的场合,不明示结论更为有效;在主旨复杂的场合和学生智力水准较低的场合,明示结论较为有效。当然,即使不明示结论,教师也必须传达给学生能够理解的信息,使对方理解你想说些什么。对低年级学生的说服,应尽量浅显易懂,明明白白地提供结论,这样更能见效。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讲究颜面,尤其是中学生,如果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也许会碍于面子不肯接受,如果用含蓄婉转的方法跟他们沟通,给他们留有思索的空间,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提高要比教师声嘶力竭的说教要有效得多。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成熟得比较早,“早恋”现象比较严重,但对待这个问题,只能“疏导”不可“堵塞”,直截了当地制止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含蓄地说出老师不赞成这种做法,委婉地指出这将对学业、生活等方面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让他自己从这片沼泽地中走出,也许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3.“威胁性”说服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带有威胁性的说服,例如,为了防止学生打架斗殴,常常播放少年监狱中的一些事情。这种说服方法是否有效呢?根据伸田博己的研究,有一定威胁强度的说服比较有效。不过,这种说服倘若不加以仔细考虑,也会产生种种问题,如:也许教师所批判的一些做法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深田认为,采用威胁性说服应考虑下列几点:

(1)不仅仅显示威胁,而且还要显示对付威胁的有效办法,否则容易产生混乱。

(2)威胁必须有现实感。倘若缺乏现实感,发出信息者的威胁意图受到怀疑,那么强度威胁就会带来反感。

(3)焦虑倾向和较敏感的学生对强度威胁容易产生防卫性机制,对这种学生采用强度威胁必须慎重。从教育的角度讲,不宜随意利用恐怖感情引起学生不必要的焦虑。

4.“阶段要求”法

说服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有时需要反复实施。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要求反复地说服。说服是愈常反复愈有效还是相反,会招致负效应呢?根据卡西奥波等人的反复效应研究显示,反复次数(1.3.5)和说服效果之间成道u字型关系(反复三次效果最好)。说服方向与受信者呈相反和相同方向时,都呈现同样的关系。也就是说,说服不是一次有效,而是反复多次较为有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对方的态度与行为。在教育情景中,可以持续地反复地进行说服,但不宜次数太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耐心,直到打开学生的心扉为止。和这种说服的反复有关,说服有所谓的“阶段要求法”的技巧。这种技巧是指,起初进行小小要求的说服,一旦获得承诺,即使做出更大要求的说服,也容易被接受。因此,不宜直接对学生施加压力,分步骤进行说服将更为有效。

5.“角色扮演”法

模拟性、假想性、即兴式表演某一情景中的角色,掌握、训练特定的态度和行为,或者借此改进人际关系,称为“角色扮演”。根据贾尼斯和金及原冈的研究,扮演和自己的观点相反的角色,从该角色出发说服对方,比单纯的作听众,更能朝说服方向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见解。通过这种角色技法让学生扮演和自己立场相反的角色,有可能引导学生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对于深化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也是有好处的。例如,班级有个学生脾气特别暴躁,总喜欢对别人发脾气,并且对周围的一切都挑三拣四,在与他谈心的过程当中,多次建议他“换把椅子坐坐”,即把自己想象成自己的同学,当周围有一个不随和的人会有什么感受,经过多次谈心后,他基本上能够认识到自己心理上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6.“相互说服”法

教师通过班级团体的干部和周围的同学进行说服的方法也相当有效。使处于同等环境中的干部和同学好好理解教师说服的意图和旨意,并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比教师直接去说服更有效,当然,这要以学生之间业以建立起一定的信赖关系为前提。例如,文科班女生比较多,比较文静、害羞,上课时安安静静,下课问问题的学生也很少,在班会课、上课时多次启发、动员,但基本上没有任何效果,后来,找到相对比较喜欢质疑的学生,让他设身处地地在同学面前讲讲自己问问题的感受,并多多鼓励、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在这之后,班级一带二,二带四,四带八,质疑的风气越来越浓,成绩自然也有很大的进步。

7.“团体决议”法

教师通过团体决议的方式,按照团体规范、气氛去从事说服工作,也可以引导学生朝一定方向改变。团体决议方式比起个别化教育和授课,更容易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若干启示和导引,通过学生自身的讨论做出团体决议,比教师的直接影响,更能有效地使每一个学生和班级全体成员的见解方式改变。初三下学期分班,小齐被分到了快班,从普通班进来的他备感压抑,环境的陌生和学业的压力导致他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和同学间的关系也十分紧张,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全班展开讨论,怎样使集体不出现“孤雁”,同学们集思广益,纷纷出谋划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一句句温暖的话语终于感化了他那颗冰封已久的心灵,最后班级成立了生活、学习互助组,这样做是同学们自己的决定,是他们心甘情愿的,这不但帮助了小齐,而且使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加强,体现了集体的力量。

8.“期待”法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学校,随意抽出一部分学生的档案,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将来都会有很高的成就,然后就离开了,半年以后,当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当初他们指定的那些将来会有很高成就的学生,在学业上都有很大的进步,而其他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就不那么明显。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教师的期待效应的作用。换个角度,期待法也可推广为整体规范和团体动力学促进个体发展的方法。根据凯利和沃尔卡特的研究,愈是高度评价自己所归属的团体的规范,愈能接受符合规范的说服,同时也显示出对违反规范的说服的抵制。因此,教师在说服之前,给学生们以最高的期望值,时时刻刻告诉学生们,在老师的心目当中,你们是最优秀的,同时也相信你们不会令老师失望。在这种鼓励式的舒服之下,学生将会比较好地按照老师的期望路线发展。积极的期待是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为前提的,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同情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和朋友,学生才会信任他,才会向他所期待的方向努力,当然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期待并不是一味的迁就、放任,也并不是孤芳自赏,把一切建立在不可实现的空中楼阁中,而是分析实际情况,给学生一个正确而合理的期待。

这几种说服沟通的技巧并不是孤立独行的,它们相互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如果把几种方法融会贯通在一起,一定会得到较好的效果。但要知道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当中,能够达到预期结果,语言在其中起到了独特的魅力。班主任在语言艺术上应达到三种境界:一是情在言先,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干瘪的。别林斯基说,“充满爱的语言,可以使劝说发出熊熊的烈焰和热”。情感是语言的表达过程中的乘号,语言中充满情感,会使语言的感染力成倍地增加。二是理在言中,中国有句俗语“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尤其对待世界观正在形成期的学生,要让他“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三是意在言后,谈话虽然结束但意味深长,让学生慢慢地去反思,去品味,产生“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效果。在三种境界的指引下,使沟通的技巧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丰富发展,使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当中,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资料:

1.《班级管理论》,钟启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社会沟通的结构》,内川芳美编,东京大学出版社.

3.《说服与态度变化》,深田博己编,北大路书房.

心理学的认识篇(3)

一、逆反心理的成因

造成小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教育环境及其他外部刺激的客观因素,也有小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

第一、错误的舆论氛围。

这种舆论氛围既能给小学生认识活动造成困难,也能使他们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和所采取的行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打小报告”“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讽为“傻瓜”等等,这样的认识一旦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氛围,就会导致学生认知障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首先是教育者的要求脱离了小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在学生还没有产生自觉的学习需要之前,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需要,否则势必为他们接受教师的要求造成困难,其次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不要认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论怎样向学生提出,学生总是应该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以下是常见的情况:

1.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2.教育者教育教学方法的生硬、呆板。

3.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

第三、家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范围内,社会、家庭中的许多不良因素也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广泛复杂,内容、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良媒体等,都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造成危害,腐蚀他们的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

第四、孩子心理发展的客观变化。

与童年期相比,十一二岁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成人感”和强烈的社会独立性,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孩子,像个大人了。因而他们从心理上要求改变童年期一切依赖成人的状况,要求像成人一样,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些活动。这种社会独立性使孩子的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但是,不少教师却看不到这些,仍然认为学生是幼稚的,对他们发展起来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看不到或估计不足,教师认为学生不听活,学生也认为教师不尊重他,这种心理差距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第五、小学高年级学生主体内部综合心理因素的影响。

他们过分强调自我,好奇心盛,偏激固执等,这是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取舍,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常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一番,对于越是禁止的事物,向往之情更为迫切,以至于产生你越不让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第六、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偏差影响。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经验不足,看问题容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固执己见,走向极端。

二、排除逆反心理的对策

首先,要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他们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

其次,优化学生教育的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就是学生受教育的外部条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这些良好的教育情境里,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就能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教育的效果。

三、注重了解小学生心态,努力体现教育的艺术

首先,教育者要经常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应,来了解其心态与变化,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契机。如某生自尊心受伤害而又渴望自强时,或者自己的努力受挫而又不甘失败时,对自身的过失感到内疚时等等,这就是学生处于心理不平衡以至剧烈冲突却又渴求矛盾与冲突得到解决达到心理平衡时,就是教育者应把握的教育良机。如能在此时此刻对这学生加以引导,就能渐渐消除逆反心理,使之向积极方面转化。其次是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等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时间、条件和情境,因人因时因地地运用说服。第三是要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只有集体和教师关注这些优点和长处时,学生才会产生上进心。第四是要求教育者有良好的教育心态,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遇到偶发事件时,对学生的失礼言行要制怒,理智地进行冷处理。

心理学的认识篇(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238-01

一、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20岁,属于“青春期”阶段,从入学至临近实习,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经历了许多变化,总体分析,可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转型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阶段,心理和生理的表现各不相同。

(一)适应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建设中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往。

(二)转型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现实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成熟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确立就业目标或继续学习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二、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形成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开设心理学及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行为的矫正、人格的重塑、心理的调整。

(二)配备专业机构和人员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要在学校内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作为专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并对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同时还要聘请校外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根据教育的目的,帮助中专技校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开展心理咨询

在学校内根据学生的意愿,开展学生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将每次咨询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将其内容归纳、分类,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将档案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班主任要及时提供学生的相关信息并记入档案,根据工作的需要,在保密的前提下,可借阅本班学生的档案,使健康教育更好得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针对全体学生

全体中职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应以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如果只是面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维护被忽视,新的问题仍然会不断出现。

(二)不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有些学校将学生送进医疗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引起学生的恐慌和压抑;有些学校把心理适应能力差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同于思想层面的问题,采用说服教育等思想工作的方法,教育缺乏学科化的引导方式,仅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给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都能妥善处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能积极地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身体变化,做到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成为适应性良好、身体健康的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2]孟昭蓝,普通心理学,北大出版社,1988年出版。

[3]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4]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5]罗吉斯,当代青年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心理学的认识篇(5)

1. 心理咨询首先是个体的主动求助行为

学生抱着解决问题的渴望,自然容易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心理咨询并不是万能的,它只对那些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并希望解决这些问题的学生起作用。而对那些根本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人,如偏执狂、躁郁症等精神病患者是无能为力的。为此,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确切地说是那些遇到了心理困扰、产生了心理障碍的正常人。他们有解除心理困扰、战胜心理障碍的主观愿望,能够主动地求助于心理咨询教师。这种积极心态是产生积极咨询效果的最根本因素。

2.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是“助人自助”

每个学生都有成就动机,但每个学生也都有动机冲突、心态扭曲的时候。心理咨询巧妙地启发和利用他们的成功需要,实现“助人自助”。对学生来说,受社会不良刺激的诱惑及个体经验的局限,产生认知上的错乱、情感上的困惑、意志上的犹疑、行为上的迷失的时候更多。心理咨询教师在接受学生的求助之后,不是硬性地要求对象去改变什么,也不是单纯地给予劝慰和忠告,更不是予以批评和指责,而是用绝大部分时间倾听对方的倾述。一般地说,当咨询对象把内心的不良情绪完全宣泄出来后,内心会感到非常轻松,再经过教师的点拔和引导,自然会转向理智的思考。为此,心理咨询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心境,来帮助他们恢复理智,重建自信,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成功之路。

3.心理咨询教师能够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心理咨询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给学生的帮助是直接有效的。有时,咨询对象本身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大发脾气,为什么会做出自己事后也感到吃惊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在心理咨询教师看来,这实质是被严重压抑的情感的一种爆发,是人的潜意识在起作用的结果。为此,对这类较为复杂的情绪问题需要采取特殊的引导方法,使问题的原因得以充分的显示。对于一些“问题行为”,也不能仅仅看到表面现象,而是设法通过深层次的心理分析,找到最关键的症结,从而采取科学的调适与矫治方法。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心理咨询教师的工作有特效,就在于能够“对症下药”。

二、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具体操作要点

现实中,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既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神秘与复杂,也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唾手可成。我们认为搞好心理咨询工作,学校领导及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1. 把好心理咨询队伍的入口关

心理咨询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学生中有较强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否则,就无法与咨询对象产生真正的沟通。那些满脑子师道尊严思想、性格古板、动辄训人的教师是难以适应这项工作的。为此,在选择和确定心理咨询教师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切不可将那些连基本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都难于胜任的“闲人”派做此项工作,并且,要舍得花一些投资,经常性地用于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性培训。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建设

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如何,对能否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保证咨询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理想的心理咨询室起码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地点僻静而又方便。僻静是为了咨询时不受到外界的干扰,便于学生隐私性谈话得以保密,避免产生不安全感。方便是为了学生能毫不显眼地出入其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学生是很少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的。

(2)房间大小适中。一般以10至50平方米为宜,然后间隔成一个个小的空间,分别作为心理测验室、档案室、资料室和谈话室。房间的门口应挂起“心理咨询室”或者“心灵氧吧”“知心屋”等牌子,并将开放时间、热线电话号码及鼓励、欢迎同学前来咨询的文字书写于门上或墙上。

(3)室内布置须清新宜人,应摆放多盆鲜花,窗帘的颜色以天蓝、桔黄、绿色为好,切忌大红、大紫及灰暗色调。墙上应挂有“心理咨询人员的道德准则”“心理咨询的原则”等镜框和深受青少年喜欢的图画、装饰品,以使学生产生喜欢心理咨询室的条件反射。

3.明晰心理咨询的适用范围

(1)学习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困难、成绩低下、无法专心致志地听课、课堂上老是乱说乱动、观察事物不准确、记忆力突然下降、思维混乱、想象贫乏、不愿写作业、考试焦虑、考场恐怖,等等。

(2)生活方面的问题。如学生过分懒惰、依赖、强迫性眨眼、做白日梦、无法适应新环境,等等。

(3)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如学生社交恐怖、过分害羞、不合群、师生关系紧张、对父母怀有敌意、打架、骂人、说谎、恶作剧、动辄发脾气,等等。

除了上面所述的问题性咨询,还包括发展性咨询,如怎样开发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潜能,怎样取得更优秀的学业成绩,怎样选择合适的专业和职业方向,等等。

心理学的认识篇(6)

目前,我国已从过去“闭关自守”的地域性封闭中走出,迈向了面向全球化开放的崭新轨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教育界。中学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对象也有了新的变化――不是从前的“墨守成规、逆来顺受”的书呆子式的学生,而是“有棱有角,有点霸气”的时尚儿。教师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用大喊三声,就镇住了”的简单粗暴的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学生,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了解尊重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采取“顺藤摸瓜”有理有节的愉悦式的方法进行教育。让学生在适意舒坦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益、启迪。简言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学习、行为等的规律去做工作,促其产生自觉、自律的潜在学习心理,方能事半功倍,持久生效。

二、应在尊重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期的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欲强,洋溢着开拓进取的气息,最厌恶老生常谈、干巴巴的说教及消磨时间的繁重课业负担。此时,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承受能力问题。教学时,应该熟悉教材,尽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锤炼语言、说话艺术,尽量做到说文讲课解义释意之精当、事例切题生动可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严格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原则。教师的“原始职责”就是充分地指导、帮助学生挖掘出上述学习“要素”,使他们乐意学习,情愿接受教育,如此,效果就会有显著的不同了。

三、应针对学生伙伴归属心理进行素质教育

中学时代的学生“伙伴归属意识”或朋友聚集意念很强,在一起时常常喜欢有较统一的举动,戴同样的服式鞋帽,做同样的游戏等,甚至出现类似于“小团伙、哥儿们义气”等现象,这都是他们伙伴归属心理的自然流露。若花点时间了解他们的心理特质就不会认为他们在一起就是搞“小团伙”与教师对抗或斥责为“哥儿们义气”作祟,要加强师生心灵的沟通、感情交流,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障碍。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可请法制干部进行法制讲座,还可邀请与他们同龄的在押“少年犯”来“现身说法”。

四、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素质教育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中常出现这样的“热”、那样的“族”,诸如迷恋网吧、玩游戏、看武打言情小说、集邮票、追星等行为。教师若一律简单地不加分析引导就斥责为不务正业,妨碍学习,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此期间的学生有喜欢收集纪念物品和崇尚偶像的热切愿望,是好奇、兴趣、欲望所涌动之时,不能一味责怪他们。只要不是“丧志”,便可放心。当然,为了朝“德智体美劳”兴趣方面引导,可举办名人伟人、文学名著、科普知识等讲座,参观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组织春游、秋游,领略祖国风光,收集动植物标本等,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课外知识。这一系列的课外、户外活动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朝“素质教育”的要求方面发展,将减少低级趣味的萌发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心理学的认识篇(7)

我认为心理健康应表现为:外表阳光,穿着朴素整洁。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积极向上,不攀比,不卑不亢,有自信,爱学习,爱运动,不乱发脾气等等。然而现实中却并非都如此。

一位初二学生家长一脸阴云面带痛苦的表情,像是请求更似哀求地说:“老师啊,我现在和儿子无法沟通,他多少天和我不说一句话,整天看他心事重重,压抑得不得了,我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他说要买衣服,但是人又不肯去,我们帮他买回来,他又不喜欢,还乱发脾气。成绩不上不下,电脑不玩不行。生活习惯差的一塌糊涂,真是急死我了。请你无论如何帮帮我。帮我好好开导开导他。”我说:“他为什么不愿意陪你们一起去买呢?”“他讨厌我们和店主讨价还价,觉得丢人。”“电脑不给玩就甩东西,踢门。”与这位学生家长的谈话,让我内心深深地感到灼痛,现在的小孩怎么这么难沟通,我早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存在心理问题了,但是绝没感觉这么严重,若不是家长当面诉求,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没有这么真切。像这位同学的问题绝不是个例。下面就中学生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电脑网络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子女的升学、分数成为父母心理的最大期待,过高的期望值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定目标。致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家长反而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但又不知如何解决。

据我多年观察,了解得出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进取心、不会处理人际交往问题、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要面子、缺乏观察力、过于注重同学或异性的评价、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等。下面着重谈三方面问题。

一、学习方面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25%注意力不集中;58%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没有恒心和毅力;6%受到家长、同学和教师的责备、嘲笑、歧视而引起心理紧张;10%基础比较差;1%智力因素。可见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学习品质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较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神经衰弱,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经调查有21%的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厌学情绪。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多做有心人,平时善于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特别是学习状态、上课反应、作业完成情况、情绪变化,从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多谈心,帮助学生减压。或找家长沟通,让亲情化解烦恼,让烦恼在轻度萌芽状态下及时得到缓解和释放。

当然,就目前中小学领导包括主管部门普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一个孩子的心理纠结,就是一个家庭的心理痛苦,就是几代人的心理纠结,他们的工作、生活就会变得无滋味,就会产生对社会的埋怨和不满,从而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相反,如果我们能正视这一问题,及早预防和矫正,就会挽救一个家庭,造福于社会。

二、人际交往方面

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学生的不良人际关系有: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有50%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好或很好,43%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般,有7%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好,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而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够耐心,处理问题不公正,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和态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使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8%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好,27%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一般,有5%的学生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经调查和讨论,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却又不知该如何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调查表明67%~82%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比较好,有6%~8%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不好或不太好,与父母的关系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父母教育方法不得当,简单、粗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与父母有敌对情绪。(2)父母关系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伤害很大,他们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视,富于破坏性……会认为是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从此憎恨父母。

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是影响学生成绩和学习状态的最大杀手。学生如果长期得不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爱,生活会变得非常压抑、沉闷。感受不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他就会变得暴力,通过极端的方式进行反叛、对抗,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往往这些同学的举动带给家庭、老师和同学的伤害也最大。记得2008届4班有一个叫姚斌森的学生,初一时数学能考80分左右,人很胖,嘴也馋,爹爹奶奶很宠爱,父母经常上夜班,很少碰面,管理自然疏漏。人变得越来越懒,作业不做,成绩自然就下降。老师谈话,效果不明显,后来叫家长来校。他感到没面子,加上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引起对抗,在学校里就对打了起来,从此,无论老师怎么挽救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经常旷课,上课扰乱纪律,甚至从窗户爬出去,老师也不敢管理。否则,会和老师对骂,对打。这个学生后来彻底堕落了。从这个案例,我们反思,矛盾初始,教育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情绪方面:青春期是人由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情绪不稳定,情感既丰富又脆弱。遇到一些刺激就表现为爱哭、爱笑,喜怒无常;易急躁、易冲动;过度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调查表明:30%的学生有情绪方面的问题。

2.行为方面:一方面世界观还不够成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能力等;另一方面又有强烈的自我体现意识,主要表现为好逞强、好与人争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

3.个性方面:主要表现为任性,自尊心、好奇心特别强,过高估计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人。

4.异往方面: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心理学的认识篇(8)

中图分类号 TU9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7-0019-02

1 什么是空心村

“空心村”具有双重含义:第一,是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主要是指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大批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致使原有村庄剩下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这是一种由于劳动力转移而成现的“空心”;第二,是一种地理意义的“空心”,大量的外出务工者在城镇打工挣钱后回到农村,由于新婚、分户以及考虑到区位等原因在新建住宅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原因,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尤其是公路沿线,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空心”,两种现象交织的空心村现象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

时至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尤其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在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过程中,不可能形成英国等“羊吃人”的现代化过程,因此,只能以这种劳动力的缓慢而大规模的转移来实现。青壮年作为社会成员的主体,其生活和工作的分离,使农村之“心”空去。因此,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空心村是旧农业社会在当代中国的最后一瞥。

2 “空心村”的危害

认清“空心村”存在的危害是治理“空心村”的前提。农村“空心村”的存在浪费了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恶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存在巨大的危害:

1)土地浪费严重。“空心村”占用的土地,耕不能耕,用不能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2)破坏农村整体规划,影响建设布局合理、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空心村”现象破坏了农村整体布局,使道路管网、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难以按规划实施,延缓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影响环境卫生。“空心村”的废弃房屋由于无人居住,所以也无人修缮,有些已经倒塌;

4)潜伏矛盾纠纷。由于“空心村”内的废弃宅基地多年未曾有人使用,到了第三、四代之后,邻居之间的土地界限必然会有些模糊;

5)对农村的安全构成隐患――“空心村”中遗留下来的旧房子大多为土木结构,成为火灾的主要源头。

3 空心村形成原因

分析“空心村”的成因是治理“空心村”制定政策的基础。“空心村”现象的产生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是:

1)农村基层政府没有规划意识。各地普遍存在规划意识淡薄情况,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村镇规划建设有的名存实亡。有些乡村干部随意批宅基地,对于得到新宅基地的农民又没有按照规定收回他们的旧宅基地;

2)农民传统的宅基地私有观念浓厚。有的农民认为,宅基地是私有的,占着了就是自己的,所以,千方百计批地建新房,新屋建成后不拆旧房;

3)有的农民认为拆旧建新不划算,新房建起后自己住新房,父母老人住老房子,怕“老”人在新房有霉气,并且旧房还可以用来堆放杂物及圈养禽畜;

4)农民缺乏土地法制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土地观念,认为我自己的责任田,我自己负责税费,盖个房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这样责任田或自留地就变成了宅基地,村里的老房子空下来闲置、倒塌;

5)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些农民通过经商等手段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在城市购买了商品房,还有些农民在城里打工站稳了脚跟,并落了户籍。这些人由于政策允许他们保留原来在农村的宅基地和责任田,所以,他们的宅基地并没有上交,形成了空置。

4 如何对“空心村”进行治理

依法整治、合理规划是治理“空心村”的保障。改造“空心村”有利于保护和节约耕地,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讲科学促和谐,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按照村、镇所在地和公路两旁的自然村先试点,然后逐步推开的循序渐进方式,坚持不懈地抓好“空心村”改造工作。

1)建议国家制定《村镇房屋拆迁条例》,按照农村的特点、传统和农民的要求,制定适应农村发展的房屋拆迁条例,用于指导农村建设,规范拆迁行为,做到村庄整治有法可依。

2)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宅基地占用,促进宅基地有序置换。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和建新宅必须交旧宅的政策,对宅基地管理较好的村庄进行财政贴息贷款扶持,对严格遵守“一户一宅”置换政策的农户进行优先获得基金扶持。

3)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转变陈旧观念。要加大对《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农民知道土地是集体所有的公共财产,而非私有、祖传财产,一户也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4)要立足长远,因地制宜搞好村庄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审批建房。

5)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空心村”居住环境。

6)要将“空心村”改造纳入小康文明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制订小康文明村建设的统一标准。

7)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建房审批程序,遏制“一户多宅”、“一村变两村”现象的发生。要按照“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和“农村村民迁居后的宅基地,应当限期退回集体”的法律规定。

8)要积极鼓励村民建房向荒坡上转移。为节约耕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要采取宅基地面积适当放宽、免交耕地占用税、免费帮助规划和修通道路等优惠政策。

9)要注意抓好村庄整体搬迁后宅基地的开发、利用工作。

(1)对于村庄已整体搬迁、旧宅也全部拆除的宅基地,不能任其荒芜,应重新返耕承包或综合开发,使土地资源充分利用;

(2)对于已规划搬迁,且大多数村民已异地建新房的旧村庄,也要实行宅基地腾出一块收回一块开发一块的分步实施方案,不能等全部农户(包括特困户、五保户)都搬出才去开发。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一个需长期面临、急待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的农业大国,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地矛盾将日益突出,耕地保护的任务将日益艰巨。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如何节约集约用地,如何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全社会必须重视、攻克的难题。作为一个国土资源人,我愿积极投身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有益事业中去,努力学习探索,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陕西省科协组织科普惠农展团参加第十六届农高会

11月1日~5日,第十六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举行,本届农高会主题为“科技引领•创业推动•现代农业”。陕西省科协在农高会期间举办了“科普惠农专题展”,组织70多家获得科普惠农兴村和科普惠农富民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参加展览,涉及畜禽、苗木、瓜果、蔬菜、粮食、中药材、食品加工、生态保护等十几个项目。这是陕西省科协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农业科技展览。

科普惠农专题展是本届农高会的特色展览之一,专题展通过实物展示、现场观摩,使科普惠农项目形成合力、打造品牌,推动科普惠农长效机制形成,推动基层科普惠农工作。同时通过展览使一大批有特色、具示范作用的科普示范村、基地和个人,把他们的经验推广出去,让参观者“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能带走”,传播致富的金点子,使更多的农民朋友受益。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中国科协、财政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科普惠农富民计划”是陕西省科协、陕西省财政厅为配合中国科协、财政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扩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影响和效果,服务“三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自2006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以来,在农村广泛掀起了开展科学普及、推广适用技术的热潮,带动了广大农民提高科学素质、掌握科学生产劳动技能,起到了“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作用。

山西运城首批40名果农赴日学习管理技术

“种了快一辈子果树,想不到还能到国外看人家的果树咋种……”来自山西省万荣县南景村万红宝果业科普示范基地(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的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的代表朱尊斌激动的说。他是27日自费赴日学习果业管理技术的40名果农代表之一。

心理学的认识篇(9)

1. 兴趣特点。初中学生的兴趣往往限于直接兴趣(好奇好看)和操作兴趣;不象高中学生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同时在起作用,并且兴趣与目标开始有了联系,因果关系的兴趣和概括认识的兴趣占有很大比例。

2. 思维特点。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时期。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和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于来自各方面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切身感悟,来自于亲身实践的直接的理性认识以及形成的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

3. 观察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能有目的、自觉地从观察现象中发现个别特征,并且他们能融会贯通地将这些个别特征同微小的物理变化很自然地联系起来。然而也有的学生出于好奇的心理,图新奇、看热闹,只是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而不加以认真地思考。

4. 记忆特点。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探索心、求知欲、好奇心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决定了记忆特点,其突出地表现在很愿意记忆和积极记忆那些感兴趣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不愿记忆或机械记忆那些缺少实验,由枯燥的抽象思维形成的物理概念、规律。

5. 情感特点。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受着教师态度的影响。当教师时刻给予学生真诚的关怀和热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学生就会强烈感受到一种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学生感到教师对他麻木不仁、漠不关心甚至蔑视、讨厌,其结果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

6. 注意力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机械单调而毫无变化的连续性活动,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能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突然发生变化,哪怕是比较脆弱的刺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手段,切忌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以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对教学过程充满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生物理学习的心理过程

1. 从物理感觉到物理知觉

感觉是认识的初级形式,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它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分析大量的物理现象及物理实验的验证,才能使其感知主体,形成对物理过程的整体认识。

2. 从物理知觉到物理表象

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初步分析和综合的结果就是知觉,知觉是感觉与思维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中从各种物理现象、实验中通过分析总结出的概念和规律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物理表象。物理表象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尽管其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仍是事物的直观特征的反映,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进而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渡和桥梁。

3. 从物理表象到抽象思维

物理表象是以感觉和知觉为基础,由实验直接概括形成的,属于非本质的东西。许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如果仅仅依靠物理表象那肯定是行不通的,还必须揭示这些概念和规律的本质,牢牢抓住其本质的东西,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科学的概念和规律,这是形成概念和规律的关键环节。

三、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1. 运用学习心理规律,使学生积极参与物理教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汪延茂曾说过:“谁掌握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谁就能把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初中生具有好动、好奇、好问、好学、好胜,求趣、求新、求活等心理特点,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些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新颖、有趣的物理问题,向他们展示一些鲜明、生动、奇异、少见的物理现象,这样可引发学生好奇、求趣、求新、求异的心理。针对初中生好问、好学的求知心理,教师要善于设问,引导学生经过探索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动”,让学生独立地做练习、动手表演实验和设计探索性实验等,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的“动”中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实施方案;针对初中生追求新异刺激的心理特点,教师引导围绕课标要求,开展一些物理课外活动,搞一些小实验、小发明活动,开展物理竞赛,增加一些近代物理知识讲座,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在课堂上可以把教学内容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题以及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地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

2. 利用教学情感,使学生热爱物理学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教师的理解、兴趣和喜爱要导致学生的理解、兴趣和喜爱,即发生情感的共鸣与转移,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的情感影响着课堂气氛。其次要发展和丰富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良好情感,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物理学之美,巧妙精湛的物理实验、和谐统一的物理规律、简洁对称的物理公式等,这些美的感受能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果。再次要给学生创造学习成功的机会和教给学习成功的方法。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得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学习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获得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3. 优化学习心理,构建学生最佳物理学习心态。

心理学的认识篇(10)

高中化学新课标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目标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化学实验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知识体验,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展示自己舞台。但是实验课也是最容易出现混乱,让一部分学生得以浑水摸鱼,结果一无所获的课型。我根据多年实验课教学体会,总结了化学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心理学解决策略。

一、存在问题

1.上课纪律差,缺乏耐心。

学生进入实验室,总是很难很快地安静下来,不是这边摸一下就是那里碰一下,有些学生会聚在一起高声讨论,大声喧哗,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趁教师不注意时偷吃东西,缺少良好的课堂纪律。即使是一些平时很“听话”的学生,在实验教室也会表现得很兴奋,给教师的讲解、示范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例如:在做醛类银镜反应的实验时,有些学生在配置银氨溶液的环节中,没有控制好氨水溶液的加入量,加得过多或者过少,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出现该有的现象,于是就放弃了努力,人云亦云地草草了结。

2.行为习惯不良,操作力差。

一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动作不规范,操作出现失误。例如: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中,需要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很多学生受到生活中习惯动作的影响,在托盘天平使用时用手直接拿砝码、称量后的滤纸随意丢弃、容量瓶盖随意放置……实验结束后即使实验老师再三叮嘱,也会有几张实验桌很狼藉,不是实验仪器没放整齐,就是一些器材(如砝码等)没有放到指定的位置,甚至一些学生没有清洗仪器就离开实验室。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但给实验老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更给后面班级学生进行实验造成了不良影响。

3.实验现象失真,实验报告不如实填写。

实验是一项非常精确的事情,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药品的用量等都会造成实验的失败,所以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实验老师也会经常出现实验失败的结果。但是奇怪的是学生却很少出现失败,他们的实验报告总是成功者居多。例如:在铝的化合物相互转化的试验中,有些学生不按照要求逐滴加入试剂,过量之后往往看不到应有的现象,而且后续实验也根本无法完成,但实验结束都要求交上实验报告,完整记录实验现象,他们由于害怕实验不成功会受到批评,因此迟迟不肯填写实验报告,不是等待别人的实验结果就是仅凭书本知识去应付,结果交上的实验报告填写基本一致,这就使实验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能。

4.依赖心强,动手能力弱。

实验是依靠动手来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总是在观望,看着别人怎么做,尤其是一些女生在试剂面前缩手缩脚。如做金属钠、钾与水反应的实验,由于现象过于激烈,很多女生总是害怕地躲得远远的,更有甚者尖叫不已,缺乏实验精神,让实验很难开展下去。

二、心理学分析及解决策略

1.把“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

心理学认为好奇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中学生好奇心很强,对实验课常有一种神秘感。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有些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屁股未坐稳就迫不及待地动这动那,实验器材乱拿、试剂乱加,总想自己先搞个什么“新”发现。实验还没开始就出现的这些情况,势必影响实验课的纪律和最后的实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上课前反复强调实验课的重要性,进行爱护实验室内各种物品的思想教育,明确提出学生进出实验室和进行实验时的文明举止要求。另一方面要引导、教育学生认识到好奇心并不等于求知欲,要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好奇心转化为化学学习的兴趣、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素质。

2.培养坚强“意志力”,提高自控能力。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大脑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从而影响旁人,造成整个实验室内互相干扰、学生思维混乱,到最后来了之后整个实验该做什么,该观察什么忘得一干二净,更谈不上对于实验中出现的某些异常现象的分析、推理了,一节实验课下来一无所获。这些就是意志力不够、自控能力差的具体表现。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现象。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再三强调实验室纪律,要保持安静,不能高声谈笑,更加不能“热血沸腾”。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些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比如:通过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磨练意志力,增强耐力;通过适当的挫折训练磨练顽强意志,增强不服输的精神;通过军训、夏令营活动等改掉他们娇生惯养、依赖心强、动手能力差、怕脏怕累的不良习惯,增强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

3.要很强“自尊心”,不要很强虚荣心。

“自尊心”是指个体因自身的价值、在群体中的地位而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的体验。自尊心是一个人需要尊重的反映,是与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和荣誉感密切有联系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最敏锐的情感。青少年将目光由外转向内,开始关注自己在同伴中的位置,希望获得老师、同伴的认可。拥有自尊心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处理这种自尊,就可能陷入另一个误区――“死要面子”,即虚荣心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如果实验失败,没有取得应有的结果,一些学生会觉得很“丢面子”,而丢面子则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会让自己在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一落千丈,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为了不让自己丢面子,就不实事求是地作观察记录。对于已经失败的实验,硬把无现象说成有现象,或者把错误现象说成正确现象。这样当然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不要照搬照套教材上的现象和结论,要亲自观察,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异常的现象,要积极思考,找出原因。对于那些自己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原因的学生,即使回答的不完整,我们也要给予表扬,而对于那些通过抄袭他人、不认真思考照搬课本获得答案的学生,要给予批评,要建立一种“以独立思考为荣,以懒惰、抄袭为耻”的氛围。此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学生进行分析,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肯定他们的成功之处,保护好他们的自尊。教师应通过这些努力,使学生克服死要面子的不良心理,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

4.打破“定势思维”,诱发积极思维能力。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定势,它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它可能会大大提高人们在解决同类问题时的速度和能力,但对于新的课题,往往会因为方法或角度的固定,而对解决问题造成阻碍。化学实验中包含着一些基本的操作,有些类似于生活中的基本动作,但在化学上对于细节要求更严格。有些学生在试验中往往会把生活中的定势做法用到实验中,导致实验不规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同样是取用固体,若是按照生活习惯,不使用纸槽、镊子等工具,直接取用,就会导致药粉沾满管壁或者块状固体药品砸坏试管底部。另外,传统的实验有很多验证性实验,结果往往课本中已经有了描述,学生实验前就已产生一种思维定势,观察现象时就不是去主动发现,而变成了看书中描述的现象有没有了,久而久之,学生就变得懒于观察、思考,创造性一点点泯灭。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多加强调,既要注重规范,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多做探究性实验,同学间多合作交流,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总之,一定要打破常规定势做法、定势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5.克服畏惧心理,做学生的榜样

化学实验丰富多彩,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在化学实验中难免会有一些有毒、有害、强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如氯气、硫化氢、硫化氢、浓硫酸、氢氧化钠等),实验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剧烈发热、发光甚至爆炸的现象出现(如:氢气与氯气光照时的反应、铝热反应等),这些都会令学生的神经紧绷,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在单独实验时,一些学生更是紧张得手发抖,动作僵硬,严重时则会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实验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恐惧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是外界刺激作用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大脑机能状态的反射性变化而产生的。为了排除学生畏惧紧张心理,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实验前的指导,讲清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仪器、药品的性能,规范操作要领。对化学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教师不应“超度”渲染,讲明只要正确操作不会发生危险。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对于重点实验重点示范,力争万无一失,即使出现了问题,也要镇定自如,果断处理,不要造成人为的恐惧。最后,对于部分有畏惧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胆小女生和粗心的学生,实验巡视时常到他们面前走走,并给予具体指导和鼓励,这样做会增强他们对实验的信心和安全感。

经过几年的化学实验课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化学实验课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做人、做事、合作、共处、生存”方面的重要意义,但只有配合心理学知识,真正掌握了学生心理,才能让化学实验教学真正起到培养人、发展人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也才会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夏正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心理学的认识篇(11)

一、知识创新的内涵

研究知识创新的内涵,很自然的前题是要探讨知识的内涵。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有先后顺序活动的类型知识,包括一般领域策略性知识和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一般领域策略性知识又称“弱方法”,能跨领域应用,可以通过手段的分析法、分解法、递推法和前推等途径获得。相对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而言,它效果较差,时间较长;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又称“强方法”,主要包括自动化基本功能和特殊领域中决策能力策略。陈述性知识则主要是指关于事实性资料的知识,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规律等,即会说的知识,包括命题形式、表象、次序和认识范畴等。其中,认知范畴是通过图式知识即一类事物所共有的特征来识别外推,从而作出快速应对。陈述性知识是学校知识教学的主体。

知识创新必然涉及创造性,创造性实际上是心理学中最笼统、最含糊的术语之一。创新是指在第一次遇到的情景中,在没有现成的知识可利用的情况下,通过决策的举动,将问题转化为可以解决的形式。创新一般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它们都是一种产生某种独创性成品的活动。真创造是针对人类的历史而言,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活动;而类创造则是从个体角度而言,也产生独创性成品,但这种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而是就个人历史而言,其成品才有独创性。真创造和类创造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创新实际上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

知识创新是知识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对传统的扬弃,是不断地革新旧知识观,制定并提出新知识观,同时赋予知识新的职能和机制。知识创新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仅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它就涉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操作力、智力因素和性格、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各种要素之间盘根错节,相互制约。知识创新就是知识集体结构、功能的改善过程,是一个一体化的复杂的系统渐进的工程。所以,知识创新也是一个艰难的递进过程,它必须经历长时间的提炼和凝结,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程序性知识的知识创新

程序性知识是会说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可用产生式来表现,即一系列条件与反应的有序结构,从而引发行为,在一个已经形成的有效产生式里,行为之中隐含着控制过程。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命题过程获得图式,和组织化途径获得,所以,程序性知识的创新应从图式即记忆中的命题网络结构着手,增加表象储备,以便更有效地形成图式,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分块,拓展短时间记忆空间,突出提取线索,使知识搜索更富有针对性。明确有关特征,克服无关特征的干扰,并不断地优化、改善原有的图式,以形成创新知识的新图式,通过学会使用知识,并以其为指标,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进而获得知识创新。

掌握技能是程序性知识殊程序知识的知识创新的先决条件。因为自动化技能的获得,其前提便是掌握子技能。如同准备执行一项复杂的认知操作,若对其中部分技能尚未把握或未达到标准,要成功完成整个操作是不可能的。无论在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层次论,还是适应个别差异的“掌握学习”中都渗透了这一思想。加涅从需要传授的技能中分解出它的子技能,从这些子技能中再分解出它们的子技能,旨在保证让每个学生学会必要的前提知识,从而为复杂的新的知识创新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促进各因素的优化组合,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

三、陈述性知识的知识创新

陈述性知识是会做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创新通过组织化和精加工而获得。所以,从总体而言,陈述性知识的知识创新必须理清已有知识的结构,使原有知识有组织性,通过知识编码、处理、贮存,形成科学有序的网络结构知识,从而更有利于形成有体系的组织网络,有利于形成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从陈述知识的内部要素而言,加强知识创新必须优化命题网络: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着命题网络,但必须进行有效的提炼组合,突出“知识汲”,促进联想,从而促进知识创新。若个体虽获得大量的言语信息,但却没有将它们表现得井然有序,那么连起码的理解、调用、筛选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知识创新了。同时,注意知识的表象和次序,这样打利于节省记忆空间,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结。

知识创新时常需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即头脑中已形成产生式规则,经过相应学习,将原理的陈述表征分为体现在产生式规则中的程序性知识。要实现知识创新,就必须学会使用知识,由陈述学习向策略学习转变,通过练习,将一定规则的言语陈述转为指示自己解决某个局部问题的程序。

四、创业教育与知识创新

创新不是凭空想像,创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也就是说创新离不开知识。同样,具有创新知识的人,离不开知识创新的技能和策略,这为今天的学校创业教学提出了一个现实性的课题。所以,创业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 重视教学创新情境的创设和发生机制的生成

知识创新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操作系统。认知心理学认为:仅向学生呈现抽象定义而不提供具体实例,学生就只习得“死知识”,掌握这种死知识的学生是无法进行知识创新的。而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必须在一定的情境和环境中进行,这种情境的创设需要依靠教育者特别是教师的努力。知识创新教育下的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人格的具有者。只有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情境,努力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使学生形成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辅导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素质的人。在这当中尤其要注重程序性知识即动手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右脑具有填补和产生直觉突破的创造性,左脑则可检验直觉和把直觉转化成其他逻辑语言。如果创业教育能够改变那种传统的单纯重视左脑的言语思维的做法,加强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则“人们不仅能够体验到生命智能方面的力量,而且能够体验到生命的情感方面的意义”。

2 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表象储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