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财务会计学课件大全11篇

时间:2024-02-08 15:45:34

财务会计学课件

篇(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25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02

财务管理软件是用于企业完成财务业务管理的软件,运用在企业核算、财务分析、决策支持等财务管理方面。财务管理软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熟练操作与应用。财务管理专业应用特点决定了软件操作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本科生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学生实习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习实践的综合素质。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较全面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相关方法和基础技术,并且掌握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从而导致学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结果与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需求脱节。因此,提高本科生综合知识的实习实践运用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及软件发展现状

1.1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现状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验教学课程来提高学生财务管理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目前,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不同,部分财经类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安排见表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等4所财经类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课时量安排不同,最多的是东北财经大学48课时,西南财经大学的课时量最少,为18课时。

按财务管理课程性质分为两类:一是会计核算操作,主要是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会计核算过程;二是财务管理类软件的使用,包括各种财务管理决策的过程模拟的操作,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模拟财务管理操作和熟悉会计核算过程。财务管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通常是由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两个环节构成。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设定案例及提供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示范操作,学生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做好实验记录作为教师打分依据。

资料来源:上述各院校校园网公布的培养方案。

1.2 财务管理软件发展现状

1.2.1 现代财务管理系统

传统财务管理系统主要以会计业务为基础,现代财务管理系统是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基础之上,扩充了软件其他的功能操作,比如: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财政预算、资本市场分析,等等。目前,现代财务管理系统软件主要有Oracle电子商务套件、金蝶、用友与易飞ERP系列等。目前,国内的财务软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C/S模式的财务软件,客户端/服务器两层架构,如畅捷通的记账宝标准版、金蝶的KIS版;二是B/S模式的财务软件,浏览器/服务器三层架构,如畅捷通“云+端”财务软件记账宝。目前,比较流行的还有一种SaaS模式的财务软件(在线财务软件),如用友NC、畅捷通T+,大体上也可以归类为B/S模式。

1.2.2 软件品牌相对集中

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财务软件正逐渐呈现出成熟、稳定的状态,知名品牌占据大多市场份额。国内品牌占到市场销售份额的90%以上,见表2。通过对几个主流商业化财务软件的比较,发现其中国内六大财务软件制造商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企业更多倾向于用友、金蝶、速达等品牌,其中用友、金蝶使用率较高。

1.2.3 软件产品更新速度快

基于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财务管理软件的需求日益增长,软件公司不断推出财务管理新产品以满足财务管理实践需求。财务软件应用的普及性、实用性和更新迅速等特征,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理解和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财务管理实验软件实训很有必要。同时,财务软件品种繁多,要求高校选择适当的软件开展财务管理实验课教学。

2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验软件的应用实训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最有效的方法。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实验软件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2.1 软件设计的模拟真实性不足

目前,国内很多财务管理类教学模拟软件并没有做到对企业实际财务管理流程的真实模仿。财务管理软件设计的业务流程有限,不能做到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全覆盖,应用范围局限。另外,当前大多数财务管理实验实训软件所提供的财务管理实验属于模拟操作的范畴,财务管理软件是通用软件,没有企业个性特点,很难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学生很难学习到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情况,因此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许多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没有开设实验教学环节,有的学校虽开设了财务管理实验课程,但财务管理理论课时过多,实验课时量少,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投入设备和软件不足,难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实验。

W校对实验室资金投入存在不足。财务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软件的选择引进、硬件设施的购置、教师培训费、信息咨询费以及后期的教育资金投入、软件维护费、管理费,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资金。

2.3 财务管理专业性不明显

财务管理实训过多依赖于会计实训平台,未形成独立的实训平台体系。财务管理软件不仅仅是财务管理记账软件,还可能包含财务分析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区分于会计软件的重要特征。许多开设财务管理课程的学校,只建设有会计实验室,没有专门的供财务管理实验使用的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用的软件未与会计教学进行区分,导致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认知程度以及实践能力,不如会计电算化。这一缺陷的存在,使实验教学无法完全贴合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专业特征不明显,使学生未来不能很好地胜任财务管理实务工作,未达到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2.4 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对财务管理软件实验课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实验课程的教师需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在进行财务管理实验教学时,不少教师大多按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缺乏对实际应用环境的设计和分析能力,所设计案例材料往往理论性过强。教师对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熟悉程度不够,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2.5 学生练习时间有限

财务管理实验课程在大多数学校培养方案中都不是核心课程,学生通常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实验课程通常采用课堂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生掌握情况,考核效果不好,学生通常仅完成课堂作业,不做额外练习。由于实验地点局限性,学生仅能在实验室练习操作,练习时间不足,影响实训效果。

上述问题对培养适应新形势的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有很大的影响。而依据目前教学设置来看,财务管理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实验教学需要改进。

3 改进财务管理实验软件教学的对策

目前,困扰我国财务管理本科实验软件教学的主要是软件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财务管理实验软件教学改进对策如下。

3.1 增强软件模拟的真实性

软件开发企业要增强实验环境的真实性。财务管理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提高应用能力,因此,实验环境真实性就很重要。改进软件设计,模拟企业财务部办公场景,建立用于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税收筹划模拟实验、兼并收购模拟实验的系统,增强学生模拟兴趣,以取得良好的财务管理实验效果,使学生了解企业真实财务管理的过程。

3.2 加强学校实验学科的建设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突破单纯的会计核算训练,使财务管理实验多元化,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特点。学校应采用财务管理模拟软件,利用案例企业资料和相关工具实施财务管理实验教学。使学生基于财务管理软件或ERP系统的实验,熟悉报表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操作;基于Excel等工具软件的财务分析与管理,进行财务估价、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资金管理、财务预测与财务计划等模拟;基于商业智能工具的财务分析与管理,分析会计软件或ERP各模块间的数据关系,根据实验要求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等商务智能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等,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3 全面考虑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设置需求

财务管理实验内容要具有系统性,必须全面考虑财务管理的设置需求。采购软件时,要根据财务管理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考虑实验室硬件水准,考虑到先进性、共享性、实用性等特点。采购软件综合考虑实验实训课程融实践与教学为一体,通过实验实训课程让学生较快与财务管理外部环境接轨。

3.4 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财务管理实验课程需要指导教师具备专业知识、丰富的实操经验和良好的教学能力。学校聘请校外专家作为学生实验课程的课外指导,有助于指导学生进行具体实验,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者给学生作报告,拓宽学生视野。学校要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地调研、科研课题、软件操作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验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增强教师实验指导能力。

3.5 强化学生实验考核与评价

实验考核体系将财务管理实验要求与实验项目完成质量进行指标量化,考核实验运作全过程并评定成绩,避免实验教学的随意性。学生考核要注意实验过程中软件操作的规范性、熟练度、小组参与度、模拟比赛成绩与实验报告等。该体系特别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能够准确地描述各种不同性质财务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操作及分析方法。通过明确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引导学生用心操作。

主要⒖嘉南

[1]邱谅平.《财务管理学》教材创新的思考[J].厦门工学院学报,

2007(3).

[2]刘畅.论财务软件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化,2016(29).

篇(2)

2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存的财务管理体系大体上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归属不明确。1998年教育部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为管理学的二级专业,但在实际操作中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并不明确。除了部分学校将财务管理设置为管理学下属专业、主要传授企业管理知识外,许多高校将财务管理专业设为会计学专业的下属专业或设置在金融学院中,模糊的学科定位导致财务管理专业失去自身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与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多有重复,区别不大,缺少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以至现阶段许多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在从事会计核算等会计类工作,会计类软件也都用于简单的会计核算,因而导致缺少从事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财务计划的财务类人才。其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存在重复。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除了在设计上与会计学专业课程区别不大外,在课程体系内部也存在着重复的现象。一些高校按照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这三个层次进行课程编排,虽然具有系统性的优点,但由于层级划分不明确,导致各层级之间有课程重复的现象。许多在上一层级教授过的内容在下一层级再次出现;另外一些课程本身内容存在重复,如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这三个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常设的课程内部就存在着交叉的现象。管理会计实际上萌芽于成本会计,故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都源自于成本会计,而这两门课程往往同时存在于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当中,缺乏必要的删减和融合;而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又存在着关于预算管理、投资管理、存货管理等内容的重复教学。再者,现有体系缺乏应用性课程的设置。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主要的课程均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主要教授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等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而缺少了应用性强的实践课程。实践课方面之开设如会计实验课、会计软件应用等课程,而专属于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则是少之又少。专业基础课传授知识多为理论性知识,本应用于启发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专业选修课则更是形同虚设,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许多知识需要大量的数学公式,理论层面已经给学生造成了理解的困难,故教师多在授课过程中也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缺少了案例的介绍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亲身体验和操作财务软件的机会,校外企业也不愿将自己的公司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训练营”,不愿提供实习机会给大部分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而是倾向于金融学、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导致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欠佳。第四,现有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和创新能力培养。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融合了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多个专业知识的学科,学生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对本专业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和创新。现存的教学体系中高校教师主要是传授专业知识,评测标准也是依靠学年测试的成绩。在现有体系下高校的学生并没有对自己中学时期的学校方法、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学习过程中缺乏探索专业深层次的知识,学习浮于表面的应付考试。

3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存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财务管理专业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本专业的特色,没有着力于培养财务类型、从事财务专业的人才,而是与会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十分相似。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本校的会计学院中,作为会计学院的分属专业存在;授课内容也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相似,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会计类的基础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内容,二是金融类的金融市场、投资学等内容,课程设置没有突出财务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课程。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只做到培养具备基础的会计、金融、财务知识和能力的学生,而没有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金融管理等高级学科能力。

②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着重复。教师是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导致了学科的专业定位。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专业方向的教师共同构成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知识结构,这个结构中缺少专门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教师。导致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也与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专业的教学体系相似,各高校争相模仿出名的财经类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设置,缺乏自身特色,没有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和专业水平安排课程。另外,由于教学内容与自身研究方向不一致,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并没有达到标准。

③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落后。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需要财务电算化软件在教学课程中的穿插和应用,而我国许多高校的教学设备并没有达标,许多财务类软件无法在课室中顺利地安装,导致课程体系中实践应用性课程的缺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无法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软件运用结合在一起。

4改善现存财务管理教学体系的措施

随着社会对财务型人才要求的改变,我国各高校也需对本校的财务管理教学体系进行一定的改良,以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更具实践创新能力的财务型人才。基于这样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良。

①增设特色课程,凸显学科特色。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为了学生更好地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本科类院校需要将财务管理专业从其他专业中区分开来,展现本专业的特色。《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讲到,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课程有: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等;所以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进行经济数学、商务英语、金融学、会计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外,还应掌握财务分析、风险投资、资产评估等方向的基础知识,以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和社会需求。故高校可着力于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增设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重点开设投资管理、财务分析等理财模块的课程,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也更具有财务管理的专业素养。

②减少专业课程的分类,融合相似的课程。目前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中有一些课程内容有重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减少财务管理学科下的专业课程分类,将同属性的课程归结为一类,如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之间由于层级区分的模糊性导致大量的课程重复,可以将中级财务管理与高级财务管理进行融合,减免内容的重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也是课程重复的典型代表,高校可以将三者内容进行统筹,将成本会计内容放入管理会计的课程中进行讲述,成本核算部分以企业成本核算内容和方法为讲解重点;删减如预算管理、投资管理、存货管理等重复的课程内容,在教授过程中侧重于企业实际操作需要的内容的讲述。

篇(3)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技能和实务操作课,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实用软件”课程建设中必须优化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要求。笔者依据多年从事“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的建设谈几点思考。

一、准确定位课程地位,明确课程教学任务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是培养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实用软件的基本理论和现代通行财务软件,熟悉会计电算化技术,了解现代企业财务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出具会计报表的能力;能够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管理功能,具备参与企业管理,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课程初级任务是获得电算化会计证书,终极任务是具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能力,为企业信息化服务。

1.课程开设符合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升级对会计工作电算化日益增长的需要。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企业管理正在实现国际化、信息化、系统化,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进入21世纪后,顺应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需求,企业行为必须快捷、灵敏,要求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不断创新,借助当代信息科技的最新成果,优化和加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参与管理、为决策服务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人员的参谋职能。“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正是顺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

2.课程开设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晓国际实用会计、审计以及相关经济领域知识,具有一凭多证(一个文凭,多种证书: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珠算证、会计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一专多能(一个专业,多种能力),胜任本专业工作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会计电算化专业多次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初步尝试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改革就是强化实践技能的一个突破口。

3.课程开设符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会计工作者能够准确、快捷、系统地提供会计信息,并且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服务,而目前由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ERP软件可以满足企业这一需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掌握作为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工作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出具财务报表,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要求。同时能够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管理功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具备会计信息化的能力,财务软件的高效、自动、准确、及时、数据量大、完整、全面为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重点,与用友财务软件集团及其他企业合作进行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在设计上以企业实际业务为依托,在实际操作中以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为例,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基本流程为主线组织教学。采用举例法、比较法、讨论法、演示法、一揽子实验、岗位轮换、顶岗实习等方法组织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岗位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教学设计中以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事项核算处理为教学内容,顺序开展教学。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熟练职业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针对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以及完成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安排课程教学内容。为了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将“会计实用软件”教学由学期课程改为阶段性课程,并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组织教学时以理论够用为度,序化教学内容,注重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

在教学安排上,“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的教学以用友ERP-V8为蓝本,按照强化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教学。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两周理论教学(合计6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上机操作26学时);两周会计实用软件实训教学,学生通过岗位轮换提高对财务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五周会计综合实训,将会计理论课程转化成职业技能,并比较手工账与计算机账的异同,深刻体会财务软件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最后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会计职业环境中进行实务操作,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四、课程主要的特色与创新点

1.以任务驱动序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取得电算化会计证,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要求。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紧紧围绕会计电算化岗位职业能力展开,按照教学任务序化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每名学生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均能独立完成企业从电算化资料的准备、建账、记账、结账、自定义报表到生成财务报表的全部工作。

2.实现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课程教学与企业会计核算密切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近几年来为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很多企业已从原来单纯使用财务软件转变为在企业整个范围内使用ERP软件,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做了相应的调整,讲课及实践用的软件升级为用友ERP-V8软件,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突出学生的职业或岗位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上手快,操作技能强,实现了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篇(4)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技能和实务操作课,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实用软件”课程建设中必须优化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要求。笔者依据多年从事“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的建设谈几点思考。

一、准确定位课程地位,明确课程教学任务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是培养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实用软件的基本理论和现代通行财务软件,熟悉会计电算化技术,了解现代企业财务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出具会计报表的能力;能够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管理功能,具备参与企业管理,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课程初级任务是获得电算化会计证书,终极任务是具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能力,为企业信息化服务。

1.课程开设符合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升级对会计工作电算化日益增长的需要。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企业管理正在实现国际化、信息化、系统化,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进入21世纪后,顺应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需求,企业行为必须快捷、灵敏,要求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不断创新,借助当代信息科技的最新成果,优化和加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参与管理、为决策服务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人员的参谋职能。“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正是顺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

2.课程开设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晓国际实用会计、审计以及相关经济领域知识,具有一凭多证(一个文凭,多种证书: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珠算证、会计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一专多能(一个专业,多种能力),胜任本专业工作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会计电算化专业多次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初步尝试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改革就是强化实践技能的一个突破口。为了和本科理论型教育相区别,我们将本科教学体系中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调整为“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同时在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3.课程开设符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会计工作者能够准确、快捷、系统地提供会计信息,并且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服务,而目前由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erp软件可以满足企业这一需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掌握作为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工作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出具财务报表,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要求。同时能够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管理功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具备会计信息化的能力,财务软件的高效、自动、准确、及时、数据量大、完整、全面为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重点,与用友财务软件集团及其他企业合作进行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在设计上以企业实际业务为依托,在实际操作中以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为例,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基本流程为主线组织教学。采用举例法、比较法、讨论法、演示法、一揽子实验、岗位轮换、顶岗实习等方法组织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岗位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

教学设计中以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事项核算处理为教学内容,顺序开展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考核学生对会计实务和新准则的掌握情况,并对达不到会计电算化要求的学生利用课后业余时间补课,以适应会计实用软件教学的要求。其次,在课程理论教学阶段,采用举例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在实务技能教学阶段,采用演示法和实务操作一揽子到底两种方法教学。利用多媒体演示设备进行财务软件操作的演示,学生在教师演示结束后利用一揽子到底方法实际上机操作(即不分岗位由学生独立完成会计案例),这样学生能熟悉财务软件全部操作,实际操作更容易上手。遇到问题通过教师的随堂讲解,可以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财务软件的全部功能。第四,在校内实训阶段,采用岗位轮换教学,即先将学生分好组,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学生按照不同的会计角色共同完成实训案例,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要用手去做,动脑去想,深刻理解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划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财务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深刻了解财务软件的数据联系和各子系统之间关系,正确把握财务软件操作的要领和精髓,养成爱思考、负责、合作的精神。第五,学生进行会计综合实训。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训将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融会贯通,比较手工账与计算机账的异同,体会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最后,在校外实习阶段,通过校企合作,采用顶岗实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实务流程,比较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异同,遇到问题可以向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请教,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熟练职业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针对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以及完成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安排课程教学内容。为了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将“会计实用软件”教学由学期课程改为阶段性课程,并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组织教学时以理论够用为度,序化教学内容,注重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

在教学安排上,“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的教学以用友erp-v8为蓝本,按照强化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教学。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两周理论教学(合计6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上机操作26学时);两周会计实用软件实训教学,学生通过岗位轮换提高对财务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五周会计综合实训,将会计理论课程转化成职业技能,并比较手工账与计算机账的异同,深刻体会财务软件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最后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会计职业环境中进行实务操作,弥补课堂教学不足。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每名学生均能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三个企业的三套账务,并通过手工建立完成“中联商贸公司”一个月的全部经济业务(合计四套账),大大强化了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实现了与会计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四、课程主要的特色与创新点

1.以任务驱动序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取得电算化会计证,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要求。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紧紧围绕会计电算化岗位职业能力展开,按照教学任务序化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每名学生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均能独立完成企业从电算化资料的准备、建账、记账、结账、自定义报表到生成财务报表的全部工作。同时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对应,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每年的会计电算化证取证率为100%,会计从业资格证取证率和珠算技能取证率均为100%,突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2.实现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课程教学与企业会计核算密切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近几年来为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很多企业已从原来单纯使用财务软件转变为在企业整个范围内使用erp软件,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做了相应的调整,讲课及实践用的软件升级为用友erp-v8软件,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突出学生的职业或岗位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上手快,操作技能强,实现了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篇(5)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技能和实务操作课,是现代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实用软件”课程建设中必须优化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要求。笔者依据多年从事“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的建设谈几点思考。

一、准确定位课程地位,明确课程教学任务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务操作技能,是培养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实用软件的基本理论和现代通行财务软件,熟悉会计电算化技术,了解现代企业财务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出具会计报表的能力;能够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管理功能,具备参与企业管理,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会计信息的能力。课程初级任务是获得电算化会计证书,终极任务是具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能力,为企业信息化服务。

1.课程开设符合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升级对会计工作电算化日益增长的需要。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我国企业管理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企业管理正在实现国际化、信息化、系统化,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进入21世纪后,顺应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需求,企业行为必须快捷、灵敏,要求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不断创新,借助当代信息科技的最新成果,优化和加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提高企业会计人员参与管理、为决策服务的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人员的参谋职能。“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正是顺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

2.课程开设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通晓国际实用会计、审计以及相关经济领域知识,具有一凭多证(一个文凭,多种证书: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珠算证、会计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一专多能(一个专业,多种能力),胜任本专业工作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会计电算化专业多次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初步尝试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改革就是强化实践技能的一个突破口。为了和本科理论型教育相区别,我们将本科教学体系中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调整为“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同时在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3.课程开设符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会计工作者能够准确、快捷、系统地提供会计信息,并且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服务,而目前由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erp软件可以满足企业这一需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掌握作为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工作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最终出具财务报表,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要求。同时能够利用财务软件提供的管理功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具备会计信息化的能力,财务软件的高效、自动、准确、及时、数据量大、完整、全面为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重点,与用友财务软件集团及其他企业合作进行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在设计上以企业实际业务为依托,在实际操作中以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为例,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的基本流程为主线组织教学。采用举例法、比较法、讨论法、演示法、一揽子实验、岗位轮换、顶岗实习等方法组织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岗位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

教学设计中以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事项核算处理为教学内容,顺序开展教学。首先,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考核学生对会计实务和新准则的掌握情况,并对达不到会计电算化要求的学生利用课后业余时间补课,以适应会计实用软件教学的要求。其次,在课程理论教学阶段,采用举例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在实务技能教学阶段,采用演示法和实务操作一揽子到底两种方法教学。利用多媒体演示设备进行财务软件操作的演示,学生在教师演示结束后利用一揽子到底方法实际上机操作(即不分岗位由学生独立完成会计案例),这样学生能熟悉财务软件全部操作,实际操作更容易上手。遇到问题通过教师的随堂讲解,可以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财务软件的全部功能。第四,在校内实训阶段,采用岗位轮换教学,即先将学生分好组,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学生按照不同的会计角色共同完成实训案例,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要用手去做,动脑去想,深刻理解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划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财务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深刻了解财务软件的数据联系和各子系统之间关系,正确把握财务软件操作的要领和精髓,养成爱思考、负责、合作的精神。第五,学生进行会计综合实训。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训将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融会贯通,比较手工账与计算机账的异同,体会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最后,在校外实习阶段,通过校企合作,采用顶岗实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实务流程,比较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异同,遇到问题可以向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请教,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熟练职业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

“会计实用软件”课程针对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以及完成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安排课程教学内容。为了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将“会计实用软件”教学由学期课程改为阶段性课程,并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组织教学时以理论够用为度,序化教学内容,注重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

在教学安排上,“会计实用软件”课程的教学以用友erp-v8为蓝本,按照强化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教学。本课程的教学分为两周理论教学(合计6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上机操作26学时);两周会计实用软件实训教学,学生通过岗位轮换提高对财务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五周会计综合实训,将会计理论课程转化成职业技能,并比较手工账与计算机账的异同,深刻体会财务软件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最后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会计职业环境中进行实务操作,弥补课堂教学不足。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每名学生均能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三个企业的三套账务,并通过手工建立完成“中联商贸公司”一个月的全部经济业务(合计四套账),大大强化了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实现了与会计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四、课程主要的特色与创新点

1.以任务驱动序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会计实用软件”课程教学的任务是取得电算化会计证,达到财政部对会计人员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要求。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紧紧围绕会计电算化岗位职业能力展开,按照教学任务序化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每名学生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均能独立完成企业从电算化资料的准备、建账、记账、结账、自定义报表到生成财务报表的全部工作。同时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对应,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每年的会计电算化证取证率为100%,会计从业资格证取证率和珠算技能取证率均为100%,突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2.实现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课程教学与企业会计核算密切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近几年来为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很多企业已从原来单纯使用财务软件转变为在企业整个范围内使用erp软件,因此我们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随着企业的变化而做了相应的调整,讲课及实践用的软件升级为用友erp-v8软件,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突出学生的职业或岗位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上手快,操作技能强,实现了会计技能与实际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篇(6)

一、引言

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将面临着会计电算化人才短缺问题。所以在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及相关专业,目标是培养学生既懂会计业务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即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除具备会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等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中去。

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不实用。

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学、计算机基础学、系统开发等学科之上而设置的,可是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平时只是在开设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几门“考证”课程,如计算机基础(针对全国计算机考证,使用全国计算机考证教材) 、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也是针对会计证考试)以及中级会计电算化(针对ATA全国高新技术考证),就叫做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殊不知,学生通过以上课程的学习,即使都通过了以上的考证,仍没有掌握会计电算化专业应要求掌握的技能,不能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来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系统地学习,仅停留在课本上简单的几个操作。有教师曾经举例,有个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拥有多个证书,到单位后,简单的下料单都不会操作,更不用说如何使用报税系统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内容的不实用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出现“教过的会, 没教过的就不会”的现象,在现在专业竞争中没有优势。

(二)教材没有连续性,内容陈旧。

学习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材有连续性。在有些职业学校,相同课程今年用这个出版社的,明年又用那个出版社。一方面让教师忙于应付,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无所适从,不利于学习的连续性。另外,现在的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材内容陈旧,电算化课程表现犹为突出。比如现在还有很多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四五前年的软件,甚至有些课程根本没有教材;有的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手册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有的用地方财政部门编制的会计电算化岗前培训资料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甚至还有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代替会计电算化教材。《上海财大会计系列教材》就指出:“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 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学习之本,丢开教材,欲求提高教学质量, 不啻缘木而求鱼。”

(三)师资力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教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大多为原来教计算机或教会计课程的教师。因此,这些教师在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时总感觉知识有欠缺。会计专业教师在讲解电算化课程时,只能小心翼翼地,希望电脑不要出现问题,希望软件不要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则无法处理;而计算机教师担任电算化课程,对会计软件发展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专业知识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让学生按照课本中出现要求步骤一步一步操作,但无法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种不足也不利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

(四)实训教学环节薄弱,针对性不强。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以课堂教学为主,有的甚至没有上机实践,对教材的案例介绍也是空对空,内容主要体现为以教材章节为主,而没有真实职业环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经济业务需要会计人员做出职业判断的训练;有的上机操作只使用一些会计软件的学习版,而不是现在企业正在使用的软件版本,缺少网络版的实训。最终学生学会的只是会计软件基本操作,但对如何分析、设计、实现、维护等都没有相应的实验,无法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

三、企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具备的知识体系与技能

现代的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要有三个层次:初级电算化人才、中级电算化人才、高级电算化人才。对于职业学校来说,主要培养的是初级电算化人才和中级电算化人才。具备的技能主要体现在:

(1)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计算机使用、汉字输入技术;简单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程序编写以及数据库技术。在当前社会需求量比较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加是非常重要的。

(2)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良好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不但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还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参与管理能力等。

四、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建设

基于对以上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需要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具备的知识体系与技能分析,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需要进行改革与重新建设。

(一)开设课程的调整。

(1)加大对技能实训课程的开设。通过对校企合作单位的走访与调查,让学生与企业真正实现零距离,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应当包括:

1)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证:该课程的学习,在初中就已学习,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不能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可以通过第二课堂选修,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证书。

2)会计技能(数字书写、点钞、翻打传票):此项技能是财经类专业基本技能之一。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数字的规范书写、点钞、键盘盲打方法、快速准确翻打传票等。

3)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用友T3):此三门课是会计从业考证必考课程,也是财经类专业入门专业课程。

4)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证:使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用友通T3职业技能培训教程。此门课与初级会计电算化(用友T3)属于交叠课程,大部分内容在初级里都已学过,所以我认为此门课程也可以进行选修,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辅导,完成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获取证书。

5)金蝶财务软件:此课程体现会计电算会专业特色课程。据了解,目前国内最大的财务软件商就是用友财务软件和金蝶财务软件(用友T3在初级电算化课程中已讲解)。在深圳,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使用的电算化教材就是以金蝶财务软件为实例。有很多企业现在都在使用金蝶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当熟练使用金蝶财务软件。

6)管家婆财务软件:此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之一。由于该软件价格便宜,受到很多中小企业的青睐,用来处理日常的财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有必要学习和掌握该软件的使用。

7)纳税申报(报税系统)与会计处理:税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是“最应学习的能力”和“学校教育最欠缺的地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认为税务岗位的知识学习不够全面,知识应用能力差。

8)会计信息系统基础:此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特有课程,重点对财务模块的介绍以及简单的程序编写、财务软件的安装方法以及简单的软硬件维护。

9)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EXCEL是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绘制图表、财务分析功能。将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也可以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财务成本,特别适合小企业不必购置大型财务软件就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需要。目前,部分企事业基层单位就是直接利用EXCEL记帐和进行财务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学生对此软件的学习接受很快,应用能力也较好。

10)出纳实务、会计实训(用友ERP)、沙盘实训:这三门课程是实训课程,其中ERP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对ERP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了解其管理思想,熟悉其管理手段和信息系统,更主要的是通过ERP主要功能模块的介绍,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财务管理技能,它可以和出纳实务一起进行为将来的顶岗实习做好准备,也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快速适应。

11)Web ERP:此课程可作为财务能力与编程能力强的同学选修科目。Web ERP是国外一种开源代码的财务软件,程序代码开放,可供各使用单位按需要进行修改。在网上随机地采访了几位做财务的朋友,得知有些单位在使用Web ERP,因为该软件可修改,且可以节约购买成本,所以也是一些中小企业的选择。因此,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它,应当与其它专业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2)课程开设的顺序。笔者认为在第一学年学习会计技能(数字书写、点钞、翻打传票)、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电算化理论与实操以及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证任务;第二学年学习纳税申报(报税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基础、金蝶财务软件的使用,选修管家婆财务软件,完成出纳实务、中级会计电算化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考证任务;第三学年主要是以实训为主的会计实训(用友ERP)、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沙盘实训,有条件时可以选修Web ERP实训课程。

(二)教材的改革与调整。

在教材选用上,按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目标及方案,以尽量选用财政部规划的教材,适应新的会计法,适用中职学校的学生。一经选定,不得随意更改,使其具有连续性,便于学生阶段性学习。在会计实训课程建设方面,通常是没有合适的教材,所以学校应当鼓励、支持教师大胆创新,组织教师自编教学所需的配套实验、实训教材或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当时机成熟时便升华为教材予以出版。自编或校企业合编教材应当包括:会计技能与实训、金蝶财务软件实训;会计实训(用友ERP)实训可以结合沙盘实训一起进行;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出纳实务实训;Web ERP 因为是国外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帮助,按照国内的会计方法进行编写教材,供学生学习使用。

(三)开发精品课程,实现网络或移动学习。

以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做好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中职学校需要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或自行建站,建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突出精品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教学文件、教学资料、以及教学录像等要网上开放,实现课前可预习、上课可学习、课后可学习或复习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加大对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面对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短缺,应对现在的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通过鼓励会计电算化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学位、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参加“双师”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学校还可以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通过兼职形式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财务会计软件公司技术人员给教师举办技术讲座。

(五)做好实训课程的开发,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

会计电算化专业做好实训的实用性,使得学生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作为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制定相对应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实训内容及考核标准;其次才是对实训课程的实施。实训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项实训课程。在有培养单项能力任务的课程中,在完成必要的理论教学之后,完成对应的课程实训。针对单项课程的实训可以不连续性,如果实训时间不够,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利用晚修的一节或二节课进行实训。例如:会计技能(数字书写、点钞、翻打传票)、Excel操作和使用、报税系统、初级电算化(用友T3)、金蝶财务软件、出纳实务、中级电算化等

(2)综合实训课程。在完成了全部的课程单项实训之后,我们在第四、五两个学期安排综合实训,实训内容分为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用友ERP)实训、沙盘模拟实训三个部分,这三项综合实训内容可以整合实训。

(3)实训教材(指导书)。以自编为主,购买为辅。由于实训教材较少,即使有教材也许也不太适合本校学生,不适合当地的经济,所以实训教材,建议以自编为主。

(作者单位:东莞市商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赵海燕.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2008,(5).

[2]潘雪频.高职院校会计实践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会计师,2008,(7).

篇(7)

如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教育教学创新是每一位普通教师、每一位教育专家都在苦苦思考的问题。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最先实现与现代电脑技术接轨的课程,让会计核算过程通过电子计算机实现了手工到电算化的智能飞跃。随着时展,人们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成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的网络教学。而《会计电算化》课程除了要运用电脑作为操作的手段,更是要依赖形形色色的财务软件才能实现电算化操作,那么如何解决学生只有可以上网的电脑,没有财务软件也能练习实务操作呢?这将是本课程网络开发过程中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借鉴前人网络课程开发的经验,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教学过程和内容,实现人机交流的良好界面,加强老师和学生的网络沟通,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研究背景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多门学科交叉的课程,是为会计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本项目的研究是出于会计电算化逐步代替手工账、课堂教学逐步网络化、学生适应财务软件多样化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等四方面的需要而诞生的。

1.会计电算化逐步代替手工账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手工操作已逐步被计算机取代,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实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和大型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教学逐步网络化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报告称,由于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业的渗透和应用,网络教育将成为我国一种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的新型教育形式,它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一同构成多元的教育体系。因此,设计与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网络课程对于满足当前网络教育的迫切的需求,和整个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在校园已经相当普及而且发展迅速。

3.学生适应财务软件多样化的需要。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所以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本课程最大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往往由于经费有限,学生无法购买所有财务软件用于学习,学校也只能购买有代表性的一两个品牌的教学版软件。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在实训机房才能接触和使用这些软件,学生学习财务软件的局限性很大。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运用录播及模拟测试软件制作模拟练习,从而可以打破以上局限,让学生在有网络条件的地方都能接触和学习多种财务软件的操作应用,并能够根据特定的业务练习题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无论将来的就业单位使用何种财务软件,学生都能熟练操作,胜任工作。

4.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需要。会计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持证才能上岗,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考的一门专业课。广西区会计从业资格证未实现无纸化考试前,本学院会计专业考试通过率达90%以上,但是自从实行无纸化考试后,通过率最高的时候也仅仅为20%左右。据有关资料显示,整个广西区的通过率也不尽人意。

二、搭建《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主要内容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课题组将教学资源整合后搭建了《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让学生离开课堂也能学习。

1.调整和完善了课程标准、教学安排、教案和教学PPT。通过市场调查,调整和完善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完成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安排、教案和教学PPT的修改工作。

2.完成了金蝶、用友、速达财务软件实操录像。案例演示视频的录制要分软件、分任务、分段进行录制和剪辑。每个片段能独立表述所演示的操作技能点,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去选择要观看的演示片段。运用金蝶、用友、速达,管家婆和降龙五种财务软件教学,课题组屏通过幕录像专家V7.5Build20080428完成了金蝶、用友和速达三种常用财务软件的实务操作屏幕录像,管家婆和降龙财务软件借助现在发达的网络资源下载学习。

3.根据实操录像整理编写了实操案例库。根据屏幕录像软件所录制的金蝶、用友和速达三种财务软件的操作过程,课题组整理出三种软件的操作资料,形成实操案例库,既有文字的操作案例库,又有操作过程录像,便于学生对比学习。

4.完成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的编写。编写了《会计电算化》实训教程,从账套管理、系统初始化、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直至应收应付管理,让学生完成一个从理论到实际的完整操作过程。

5.完成行业真账实训教材的编写。课题组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单位特点,以及所属系部的绿信会计代理记账公司的业务,收集整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真实单据编写成行业真账实训教材。

6.完成习题库、试题库的编写。《会计电算化》课程虽然主要是注重实务操作能力,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在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中,理论知识部分分值占40%,因此课题组编写了理论知识部分的习题库和试题库。

7.实现了在线模拟实操测试。课题组利用开发工具平台ASP.net和数据库平台SQLServer2008等相关软件,通过录制、整理、编辑后制作出模拟测试环境,实现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软件界面进行测试,帮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相关的技能。

8.友情链接。会计是时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紧跟国家经济的发展,依法进行相关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因此课题组链接了国家财政部会计司、广西财政厅和广西财政会计网,以便学生对及时了解和查阅国家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账务处理。

三、《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主要特色

1.网络课程设计体现科学性、交互性和实践性。网络课程内容设计全面,各模块内容涵盖了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安排、课程教学资源、在线测试等课程的方方面面,而且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践操作,学生既能在线观看老师演示的实务操作录像又能自己在线进行实务操作测试,这充分体现了网络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交互性和实践性。

2.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拥有用友、金蝶、速达、管家婆和降龙等五种财务软件的教学实操录像,打破目前各院校只教授用友、金蝶等一两个大型财务软件的传统,将速达、管家婆、降龙等中小企业普遍使用的软件吸纳进来,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教学,并且将用友、金蝶、速达三种软件实操录像整理出来形成文字案例库,便于学生结合录像和案例库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反复观看,让学生能够拥有学习和掌握更多种财务软件的网络平台。

3.提供自主学习环境。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网站“理论测试”模块提供五套理论测试题,题目内容不仅结合各学习任务,而且也充分考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的要求,设计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三种题型,并配有标准答案,便于学生边自学边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实操环境,支持学生在线实操测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实操环境,摆脱了传统学习中学生必须要购买和安装相关的财务软件才能进行实务操作练习,而学生又无经济能力购买财务软件的尴尬局面。学生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打开网络课程中“实操测试”模块就能对财务软件中的基础设置、初始化、账务处理、期末处理、固定资产日常处理、工资核算日常处理、报表处理、应收应付日常处理等八个模块进行实操练习、测试,且学生上一步骤操作错误将不能进行下一步骤操作,从而迫使学生对前面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增强学生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提升他们今后工作的适应性。

5.支持随时随地学习,师生交流及互动。只要有电脑和网络,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互动平台”模块开启了师生之间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息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老师及时、正确的指导,而且围绕某一问题展开的讨论在本模块中积累下来,问题和解答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资源累积过程,这一过程的累积对后面的学习者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万荣泽.高职院校网络数据库课程教学资源网站建设探析.高等教育,2015(3):184-185

[2]张健,姜艳芳.网络课程设计中的教学设计.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6):104-106

篇(8)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260-03

引言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互联网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和信息披露的计算机语言,由于数据集成和跨平台等特性与优点,XBRL能够显著提高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和治理水平,已成为交换商业数据的全球标准。在此背景下,我国财政部率先在2010年10月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并于2011年对部分企业试点实施,2012年对我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广实施通用分类标准州。从实施企业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所有企业均为首次参与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对相关业务以及技术都非常陌生,因此,完成财政部相关要求具有较大的挑战,其中关键的原因是缺乏既懂得财务会计理论有懂得XBRL技术和业务的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可见基于当前我国推广XBRL的需要,加强人才建设培养是我国财务会计教学领域面临的重大而又迫切的挑战。为此,我们结合2012年广西区企业推广实施XBRL的经验,展开对基于XBRL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期对未来我国培养XBRL人才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也为我国推广实施XBRL提供人才保障。

一、基于XBRL理念财会类专业课程群的构建

我国财会类专业课程建设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主要方向围绕在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与信息技术和行业特征的融合方面,为对接社会需要起到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财会类课程教学在与信息化融合方面,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涵盖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其中最为典型的课程安排就是《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或者类似课程,同时一些学校还开设了《财务软件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审计》等与信息化高度相关课程,为财会类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XBRL方面还未有高校涉猎,虽然从社会需求的视角来看,未来高校设置XBRL相关课程已是势在必行,然而XBRL相关课程的设置需要从整个财会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宏观视角人手展开分析,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为此,我们分别从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两个视角展开分析研究。

(一)XBRL技术及应用能力的嵌入

为了能够较好地将XBRL技术及应用能力无缝的嵌入财会类专业学生的能力体系中,我们从宏观上设计了财会类专业人文能力、专业能力、信息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四大能力结构体系,详细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信息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XBRL被较好地嵌入到财会类专业学生能力体系中,同时也是Excel、ERP等计算机信息能力最为重要的体现。

(二)基于XBRL理念财会类专业课程群的构建

从XBRL要求的基础和涉及的范围来看,并不是所有高校学生都能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为了有效的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XBRL原理及应用教学,我们认为学生除了掌握财务与会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尤其是对数据库原理的理解方面;同时开设XBRL课程是一个系统工作,不能因此失彼,更不能缝缝补补。所以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在大学四年较好的掌握XBRL原理及技术,具备XBRL技术与应用能力,同时还要保证现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开设,我们需要将XBRL原理及技术与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对接”与“融合”。其中“对接”是指将XBRL原理与应用方面的内容与财会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对接;而“融合”则是指在学生具备一定计算机能力基础上,在开设《XBRL原来及应用》课程后,将XBRL原理及技术整合进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比如在《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课程中融入XBRL理念与方法等。

综上分析,围绕社会对XBRL人才的需要现实,结合现有财会类专业课程内容,我们提出了财会类专业基于XBRL理念的课程群,详细如图2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提升学生XBRL技术及应用能力,我们设置了基于信息化运用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基于信息化素养的课程体系和基于XBRL理念的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基于信息化运用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包括数据库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和EXCEL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基于信息化素养的课程体系则包括E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XBRL原理及应用等;基于XBRL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则包括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财务会计、计算机审计和财务软件应用等。

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财会类专业开展XBRL教学改革的案例分析

(一)理念的提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后简称桂电)经过近六十多年的办学积累,在工、理、文诸多学科逐渐相互渗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结合当前科技前沿开展教学改革与探索,在XBRL领域也不例外。作为2012年度广西区XBRL推广实施唯一一家技术支撑单位,桂电会计学人才小高地成员全程协助并参与了广西区首批六家企业XBRL的推广实施,创造了著名的“6+1”模式(“6+1”模式是指在2012年财广西参与政部推广实施XBRL工作过程中,共有6家企业参与,为了更好的实施XBRL,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技术协助和支撑单位参与XBRL推广实施工作,因而形成了6家企业和1家高校的“6+1”模式)。获得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在推广实施经验基础上,我们看到企业实施XBRL的挑战和困难在于社会上缺乏既懂XBRL又熟悉财会业务知识的人才,而且现在我国还没有高校系统的针对XBRL理念开设相关课程。因此,基于财政部对XBRL未来的推广实施规划,桂电财会类教师一致认为:犹如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和高校会计学课程体系中广泛设置一样,XBRL的推广也是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当前和未来我国会计领域中的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为此桂电提出了针对财会类专业开设XBRL相关课程的规划。

(二)支撑课程体系的设置

1 基于信息化运用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在培养过程中利用桂电信息类专业的师资条件和办学优势,在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在大学本科教学初期开设《大学生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和《Excel》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同时还为同学们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等选修课程,为同学们奠定计算机能力打下基础。

2 基于信息化素养的培养课程设置

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推广与实施过程中重要一环。而在具体的推动过程中,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素养非常重要,不仅仅是信息化本身所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还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意识,对信息化具有较深入的理解。

结合来自企业的实际调研分析,为了提高财会类专业信息化素养,结合会计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桂电财会类专业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软件应用》、《计算机审计》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对于这些课程都购买了对应的软件,在教学过程中均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时教学,保证电子信息类课程不断线。

(三)XBRL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

在专业课程方面,桂电主要从《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两门课程人手进行改革尝试。

1 基于XBRL理念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现状。《财务会计》是财会类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财会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本课程的学习失败,则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它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基本会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和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系统、深入地学习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理论与实务,为学习成本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以及从事会计审计实务与其他相关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2)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传统的财务会计教材组织体系不合理。表现有以下三点:其一,传统教材内容一般都按照基本理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报表等内容进行组织编排。这势必造成相同内容前后重复,比如讲“应收账款”必然讲到“主营业务收入”,讲到“主营业务收入”又会涉及到“应收账款”。这样的重复现象大量出现,使得教材体系逻辑混乱,让学生难以适从。其二,近六年来的教材都在内容编排上都完全按照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基本上是对新会计准则的解释说明,缺乏知识的开放性。由于新会计准则本身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财政部了几个新准则实施的补充说明,对一些明显的问题进行了纠正,但是财务会计教材由于考虑到发型成本的因素,没有及时调整这些错误,这给过于依赖教材学习的学生带来极大不便。其三,传在的财务会计教材过分强调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对长期债券融资、投资等大量采用了实际利率、摊余成本核算模式,但是教材中缺乏必要的先修知识介绍,导致出现了知识的断层,学生在学习这不分内容时十分吃力。

(3)基于XBRL理念的教学改革。基于XBRL理念,桂电将《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改革建设思路归纳为以下五句话:“构建一个信息披露体系;编写一本特色教材;打造一支师资团队;完善一组实验项目;创新一套考核方法。”

XBRL作为一种商业报告语言,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数据格式,也是我国政府主推的信息化工程。财政部于2010年颁布了基于XBRL的企业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该标准在将传统的会计数据转化为XBRL格式时,按照每个具体会计准则披露的主表和附注信息形成了维度和非维度结构信息,要想了解XBRL的内涵和在实务中实施XBRL会计信息化工作就必须深入了每个具体会计准则的核算内容。为此在桂电《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中,以《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信息披露结构组织相关内容,以具体会计准则的信息披露作为导向,根据具体会计准则来安排会计要素核算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熟悉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更容易接受XBRL的相关知识,为学生进行入企业从事会计信息化工作奠定坚实专业基础。

2 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教学改革

(1)课程现状。《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上主要讲述四张会计主表及其附注的数据生成以及数据分析,是综合性、实用性最强的一门课程。根据我们对100多家企业的调查了解到,这门课程传授的技能是众多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技能之一。桂电自1995年专业开办以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由《财务报告编制》与《财务分析》两门课程合并而成。前几年一直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

(2)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没有充分利用ERP财务软件自动生成报表。会计信息由财务软件自动生成特别是四张主表的自动生成是会计信息化最直接体现之一,虽然在我们其他课程中有这一内容,但是在本课程中尚未采用这种方式;同时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理念还不能实现XBRL理念。

(3)基于XBRL理念《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课程改革。通过该项目建设,我们期望财会类专业本科学生能做到“会编制;会分析;会转换”。会编制是指学生能够用手工方式、EXCEL方式、ERP报表软件三种方式熟练编制财务报表;会使用是指能够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基础数据进行各种指标、比率的计算,借以分析、评价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转换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工具软件,将财务报告数据转换成XBRL格式的数据并上报。这三者中,XBRL应用技能最为重要。我们要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承担单位XBRL工作。

为此,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财务精细化分析、EXCEL、XBRL等新内容;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嵌入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法等新方式;增加了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并在内容上要求学生选在一个现实的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实验内容增加了EXCEL和XBRL的应用,增加该实验课程的仿真性,鼓励学生运用课程知识和计算机软件完成。

(四)实践教学配套设置

财会类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和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基于XBRL理念的课程改革与教学不仅仅要求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还需要在实践改革方面进行配套。为此,桂电财会类专业在会计手工实验、会计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财务会计模拟实验、金蝶财务软件操作性实验、审计学实验、用友ERP系统和纳税申报模拟实验等传统实践教学内容基础上,在为本科生开设XBRL理论与应用课程后,还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增设了XBRL综合应用实验,全面检验学生利用XBRL进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能力。

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212-02

应目前高等专科院校会计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文对会计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财务管理的课程标准制定进行探索。文章从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要求,课程内容和要求等六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启示。

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财务管理学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讲述资金时间价值、风险的财务理念,企业的预算、筹资、投资、经营、分配、税务、财务分析等各种财务活动的管理方法。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位置。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务管理的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以及应具备的财务管理业务水平。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后续课程还有管理会计学、金融会计学、预算会计学、税法、经济法等。

1.2 课程基本理念

财务管理课程以培养学生们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方法为重点,教学内容是基于实际工作中企业的具体财务活动而设计的,通过课堂讲述和练习来实施。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为宗旨,彰显能力本位,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

1.3 课程设计思路

财务管理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培养学生财务理念,掌握企业各种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理念是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进而从事更高层次的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企业的财务活动更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些都是学生就业后每天面对的工作内容。职业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工作任务的变化,依赖于工作过程这一载体。针对行业特点,序化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培养职业能力”为己任,把财务管理专业学习从“应试”引向“应用”、从“学业”引向“就业”, 因此,财务管理课程着重了这两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末来职业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服务。

2 课程目标和要求

(1)每学期初制定授课计划,授课内容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每月由教研室集中检查一次,并由系部和教务处不定期抽查。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具备掌握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的财务理念和确认方法,掌握预算、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税务、财务分析等各种财务活动的管理方法,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处理类似业务的工作技能,完成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的双重目标。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按照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将与企业有关的财务活动分解成筹资、投资、分配、运营等若干主题,课堂教学内容均围绕这些主题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知识+技能”的培养理念。教学内容由以下教学单元构成:

(1)复习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

(2)财务管理概述;

(3)资金时间价值 风险与收益;

(4)预算管理概述与预算方法 全面预算;

(5)筹资管理概述 股权筹资 债务筹资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杠杆效应;

(6)投资管理概述 财务可行性要素 财务可行性指标测算 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与运用;

(7)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现金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 存货管理;

(8)收益与分配管理;

(9)税务管理概述 筹资税务管理 投资与营运税务管理 收益分配与税务风险管理;

(10)财务分析与评价概述 上市公司基本财务分析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

总计:90学时左右,理论课和练习课各占50%。

4 教学条件

4.1 软硬件条件

理论教学场地及设施要求:采用多媒体授课的须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4.2 师资条件

职业能力要求:任课教师需具备会计和财务方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符合双师型的要求。

5 课程实施建议

5.1 教学方法建议

针对财务类教学的特点和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张教师精讲解,学生重理解、多思考、多练习,最后达到掌握的要求。构建交互式、参与式课堂教学体系,将教师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学生中心法贯穿在课堂教学中。

5.1.1 教师讲授法

教师紧紧依照教学内容,讲授重要知识点、概念、理念、公式、方法。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详尽,基本点全面。

5.1.2 案例教学法

每一章都设置小型例题和综合案例,结合案例讲述知识点的运用,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理解概念,掌握方法,熟练技巧。

5.1.3 学生中心法

知识讲授给了学生,还必须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大量课堂练习,课后辅导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保证“教到了,学会了”,避免眼高手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5.2 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1)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经济类学科,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决定了财务管理的知识更新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财务管理教材选用的原则是,实用性和前瞻性。

建议给每届学生选择当年最新出版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该教材有两大优点:一、教材每年更新,知识最新,符合学生毕业就业的现实工作环境;二、最权威,该教材由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写,学生就业以后,参加初级、中级技术资格评审,考试用书就是这套教材,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的可持续性。

(2)推荐教材。《财务管理》,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3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基本教学资源:财务管理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试题库、课件、授课计划、图书资料等。

(2)网络教学资源:

中华会计网校 省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省略.cn/;

中国会计网 省略/。

6 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6.1 评价内容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关注结果,另一方面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6.2 评价主体

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作业反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多方位测评。

6.3 评价形式

教师注意采取多元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可以依照课堂表现、作业情况、阶段测验、出勤情况等进行评估,在终结性评价中,主要依照期末测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46(2015)06-0102-0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专业,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在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财务流程与实务”是该专业为培养学生在了解财务信息的基本理论及财务工作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掌握用友ERP软件管理与维护技术、进而掌握开发财务软件的岗位能力而开设的特色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整合了“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三门课程的内容,编写了突出理论够用、重视实践、针对岗位能力的对应教材和课件,并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做了改革与创新。

一、课程改革目的

“财务流程与实务课程”在课程改革之前叫“会计基础”,由会计专业的教师讲授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业务流程和基本技能。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大二的学生在前三学期学的是计算机软硬件的专业知识,不了解会计学科。会计术语与会计技能对他们而言是生僻的知识,又因为会计知识和该专业的计算机知识没有融合点,因此,他们缺乏兴趣,考核成绩不理想。针对上述状况,通过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财务工作岗位分工及工作流程,掌握会计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工具的格式、填制内容及相互关系,直至掌握计算机技术如何应用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和输出,最终实现开发与管理会计软件。这门课程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设计能力及软件的售后管理服务能力,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衔接是前三个学期所学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设计对象,是后面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铺垫。“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显然已不能满足课程目的,因此,应当在会计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把“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三门课程的内容整合到一起,设计“基础篇”、“实践篇”、“设计篇”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的有机结合既说明了跨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明晰了课程设计目标。

二、教学内容整合

在定位了课程的培养目标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会计专业的教师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调整,把“会计基础”课程更名为“财务流程与实务”,并把“会计基础”的课程内容整合到“基础篇”模块中。区别于会计专业对于学生要求的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填制、查询、审核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岗位能力,要求学生在基础篇了解会计的基本术语与相关概念,熟悉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掌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格式、填制要求和相关的规则及注意事项。本着这个目的,贯彻“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课程在理论教学内容对于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产清查方法等基础内容进行删减,对于编写会计分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等内容降低了难度。以“用友ERP8.72”会计软件应用作为“实践篇”模块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悉会计软件的安装与启动,掌握软件的系统初始化、总账的日常操作和期末处理及UFO电子表格操作,学会数据的备份和管理,了解软件的界面设计风格、安全管理机制设置及会计软件的维护。学生在使用会计软件时,把会计理论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更能深入地理解会计工作流程的前后关系及环环相扣的制约机制。以设计家庭理财软件项目为主线,模拟“用友ERP8.72”会计软件设计方式作为“设计篇”的教学内容。以“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让学生掌握家庭理财软件项目设计规划、系统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等项目设计流程和方法。把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通过会计软件加以实践,了解会计软件的设计风格和基本功能模块,并优化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小型管理软件,这就是本门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后的成果。

三、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在明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整合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开展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本课程加大了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力度。(一)教材建设工作由于“财务流程与实务”课程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教学内容是“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三门课程的内容有机整合,因此在市场上很难买到适合的教材。任课教师就在教学实践中联合会计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教师共同编写了《财务流程与实务课程》的校本教材。该教材由于是任课教师编写,在每一轮的教学完成后,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接受情况,进行修改与升级。此外,为了配合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的练习,还编写了《财务流程与实务课程实验指导》讲义,提高学生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与管理维护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中练”、“练中学”。(二)网络教学资源为了方便学生课后学习,本课程在学院网站教学平台上传了“财务流程与实务”授课重点录像、课件、实验资料、教案及项目开发案例,并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会计、软件开发网站等网络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与使用。(三)校内实训室建设根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校内丰富的教学设施,我们将会计学院和信息工程系的实训室有效利用,将“学中练”、“练中学”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现在学院内建有财务会计实训室5个,计算机信管实训室1个。财务会计实训室配备用友ERP8.72正版的教学软件和上机考试软件,计算机信管实训室配备VB、PHP、JAVA、JSP、数据库等各种软件开发工具,学生可以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财务软件的上机应用实验,在软件应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软件开发。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融合后的“教、学、练”一体化。(四)校外实训基地学院与系部注重校企合作工作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在用友公司、沈阳天九集团、沈阳天创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校外的学生实习基地,聘请实训基地的技术骨干来学院以授课、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参与教学、教材建设、实习指导工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提升了老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锻炼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了解授课对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是高职教育中最重要的课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不具备任何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素养;计算机水平较高,查阅资料能力较强;好奇心强,做事耐力差。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一)角色扮演法由于本专业的学生以前没有任何会计专业知识,对于会计的专业术语和会计流程陌生、不感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把会计筹集资金、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流程制作成案例,把案例中的角色让学生分组模拟扮演,比如学习采购业务,采购员、供货商、库管员、出纳等在角色扮演中让学生了解业务的流程和涉及的业务知识。(二)实物演示法配合课程任务与会计业务,课前准备好与本次课程有关的教学实物,例如:发票、会计凭证、入库单、会计账簿等。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向同学展示实物,以此为依据配合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三)小组分工合作法在用友ERP的软件学习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软件的安装、初始化、记账、查账、对账、结账、报表等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分工完成。(四)讨论法把学生生活中涉及与会计有关的事项及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与财务相关的业务列举出来,课前布置下去讨论的题目,根据本专业学生计算机网上收集资料水平较高的特点,让他们课下查阅资料,分类信息,让学生课上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终找到解决的办法。(五)现场指导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会计业务模拟实验,围绕学生在模拟工作现场遇到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代表加以指导与现场演示,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五、考核测评

考核测评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由于财务流程与实务是分成三大教学模块来完成的,三大模块代表三个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此考核评价就要分阶段、分方法进行,在对学生考核时,将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核、上机操作与项目作业三部分,每部分分别占30%、40%、30%,体现“学、做、训三合一”的教学理念。而每个模块的考核中,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平时作业、课堂实训等方面的平时考核,计30%的平时成绩到模块考核总成绩中。第一模块会计基础篇的考核,以开卷笔试的形式在第一模块结束后随堂进行。本模块主要考核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会计业务的核算、会计报表等会计基本技能。第二模块会计软件的实践篇以小组为主要评价对象,以上机实操的形式在第二模块结束后随堂完成。考核时,根据给定的不同的会计业务资料,组内分工分别完成建账、分角色、记账、查账、对账、结账等业务。根据小组对整个业务的完成程度给出小组总成绩,组员根据自己承担的分业务完成情况由考核教师和小组长共同打分给出个人成绩,但小组成员的最高分不得超过小组的总成绩。第三模块软件设计篇,以项目小组提交的项目作业的形式,上交设计报告。这一模块是边学习,边完成设计任务,在期末上交设计报告,以项目小组答辩的形式由教师和项目小组共同给出测评成绩。考核形式、考核人与考核所占分值的说明见上表。

六、结语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课程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如何适应教学需要,是高职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如何缩短教学与实践的差距,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后继学习能力,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进一步地去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俊.浅谈高职教育的精细化管理〔J〕.知识经济,2011,(22):172.

〔2〕朱茹颖.试论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进〔J〕.职业时空,2010,(12):55-56.

〔3〕邓光.高职教育“333”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9):156-157

〔4〕王晓.探讨高职教育中关于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10):117-118.

篇(11)

如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教育教学创新是每一位普通教师、每一位教育专家都在苦苦思考的问题。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最先实现与现代电脑技术接轨的课程,让会计核算过程通过电子计算机实现了手工到电算化的智能飞跃。随着时展,人们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成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的网络教学。

 

而《会计电算化》课程除了要运用电脑作为操作的手段,更是要依赖形形色色的财务软件开发才能实现电算化操作,那么如何解决学生只有可以上网的电脑,没有财务软件也能练习实务操作呢?这将是本课程网络开发过程中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借鉴前人网络课程开发的经验,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教学过程和内容,实现人机交流的良好界面,加强老师和学生的网络沟通,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研究背景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多门学科交叉的课程,是为会计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本项目的研究是出于会计电算化逐步代替手工账、课堂教学逐步网络化、学生适应财务软件多样化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等四方面的需要而诞生的。

 

1.会计电算化逐步代替手工账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手工操作已逐步被计算机取代,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实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和大型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教学逐步网络化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报告称,由于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业的渗透和应用,网络教育将成为我国一种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的新型教育形式,它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一同构成多元的教育体系。因此,设计与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网络课程对于满足当前网络教育的迫切的需求,和整个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在校园已经相当普及而且发展迅速。

 

3.学生适应财务软件多样化的需要。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所以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本课程最大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往往由于经费有限,学生无法购买所有财务软件用于学习,学校也只能购买有代表性的一两个品牌的教学版软件。

 

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在实训机房才能接触和使用这些软件,学生学习财务软件的局限性很大。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运用录播及模拟测试软件制作模拟练习,从而可以打破以上局限,让学生在有网络条件的地方都能接触和学习多种财务软件的操作应用,并能够根据特定的业务练习题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无论将来的就业单位使用何种财务软件,学生都能熟练操作,胜任工作。

 

4.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需要。会计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持证才能上岗,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考的一门专业课。广西区会计从业资格证未实现无纸化考试前,本学院会计专业考试通过率达90%以上,但是自从实行无纸化考试后,通过率最高的时候也仅仅为20%左右。据有关资料显示,整个广西区的通过率也不尽人意。

 

二、《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网站结构图

 

三、搭建《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主要内容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课题组将教学资源整合后搭建了《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让学生离开课堂也能学习。

 

1.调整和完善了课程标准、教学安排、教案和教学PPT。通过市场调查,调整和完善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完成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安排、教案和教学PPT的修改工作。

 

2.完成了金蝶、用友、速达财务软件实操录像。案例演示视频的录制要分软件、分任务、分段进行录制和剪辑。每个片段能独立表述所演示的操作技能点,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去选择要观看的演示片段。

 

运用金蝶、用友、速达,管家婆和降龙五种财务软件教学,课题组屏通过幕录像专家V7.5 Build20080428完成了金蝶、用友和速达三种常用财务软件的实务操作屏幕录像,管家婆和降龙财务软件借助现在发达的网络资源下载学习。

 

3.根据实操录像整理编写了实操案例库。根据屏幕录像软件所录制的金蝶、用友和速达三种财务软件的操作过程,课题组整理出三种软件的操作资料,形成实操案例库,既有文字的操作案例库,又有操作过程录像,便于学生对比学习。

 

4.完成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的编写。编写了《会计电算化》实训教程,从账套管理、系统初始化、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直至应收应付管理,让学生完成一个从理论到实际的完整操作过程。

 

5.完成行业真账实训教材的编写。课题组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单位特点,以及所属系部的绿信会计代理记账公司的业务,收集整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真实单据编写成行业真账实训教材。

 

6.完成习题库、试题库的编写。《会计电算化》课程虽然主要是注重实务操作能力,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在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中,理论知识部分分值占40%,因此课题组编写了理论知识部分的习题库和试题库。

 

7.实现了在线模拟实操测试。课题组利用开发工具平台ASP.net和数据库平台SQL Server 2008等相关软件,通过录制、整理、编辑后制作出模拟测试环境,实现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软件界面进行测试,帮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相关的技能。

 

8.友情链接。会计是时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紧跟国家经济的发展,依法进行相关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因此课题组链接了国家财政部会计司、广西财政厅和广西财政会计网,以便学生对及时了解和查阅国家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账务处理。

 

四、《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主要特色

 

1.网络课程设计体现科学性、交互性和实践性。网络课程内容设计全面,各模块内容涵盖了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安排、课程教学资源、在线测试等课程的方方面面,而且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践操作,学生既能在线观看老师演示的实务操作录像又能自己在线进行实务操作测试,这充分体现了网络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交互性和实践性。

 

2.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拥有用友、金蝶、速达、管家婆和降龙等五种财务软件的教学实操录像,打破目前各院校只教授用友、金蝶等一两个大型财务软件的传统,将速达、管家婆、降龙等中小企业普遍使用的软件吸纳进来,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教学,并且将用友、金蝶、速达三种软件实操录像整理出来形成文字案例库,便于学生结合录像和案例库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反复观看,让学生能够拥有学习和掌握更多种财务软件的网络平台。

 

3.提供自主学习环境。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网站“理论测试”模块提供五套理论测试题,题目内容不仅结合各学习任务,而且也充分考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的要求,设计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三种题型,并配有标准答案,便于学生边自学边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实操环境,支持学生在线实操测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实操环境,摆脱了传统学习中学生必须要购买和安装相关的财务软件才能进行实务操作练习,而学生又无经济能力购买财务软件的尴尬局面。学生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打开网络课程中“实操测试”模块就能对财务软件中的基础设置、初始化、账务处理、期末处理、固定资产日常处理、工资核算日常处理、报表处理、应收应付日常处理等八个模块进行实操练习、测试,且学生上一步骤操作错误将不能进行下一步骤操作,从而迫使学生对前面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增强学生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提升他们今后工作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