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组织学案例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4-02-29 16:20:44

组织学案例分析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1)

一、典型案例

(一)反面案例

1、云南普洱孟连县“7.19”事件。

20*年7月19日,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执行任务的公安民警被不明真相的500多名群众围攻、殴打,冲突过程中,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人被击中致死。事件还造成41名公安民警和19名群众受伤,9辆执行任务车辆不同程度损毁。

2、云南阳宗海砷污染事件

阳宗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距昆明36公里,面积为3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20米,汇水区面积为192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6.04亿立方米,地处昆明市、玉溪市交界地。自20*年以来,阳宗海水质已经连续6年保持优良。20*年6月以来,阳宗海水体的砷浓度出现异常偏高现象,昆明阳宗海水质已经由Ⅱ类急速降为了劣V类。现已确定,阳宗海水体砷污染主要来源为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而此次污染致使阳宗海恢复到三类水质至少要3年左右时间,耗资数十亿元。

3、云南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滇池已经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20*年草海水质为劣Ⅴ类,综合营养指数76.1,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水质达到Ⅴ类地表水标准,综合营养指数62.5,属中度富营养化。主要入湖河道29条,水质大多为劣V类。随着滇池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滇池污染物产生量迅速增加。1988-*年流域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迅速递增趋势,*-20*年污染物递增趋势减缓。在污染物产生总量中,生活污染贡献最大,是流域污染物产生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污染源产生量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着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污染物削减量持续增加,*-20*年化学需氧量、总磷得到有效控制,入湖污染负荷量呈下降趋势,总氮基本持平,入湖污染负荷量稍有下降。

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自然演化。滇池至今已有约340万年的漫长演化历史,在现代演化过程中,水面不断缩小,目前滇池的水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仅为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为半封闭性湖泊,年平均流出水量为1.49x1*m3,仅占其蓄水量的11%。由于湖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人不平衡,自净功能有限,大量沉淀污染物,从而形成了大量内污染源。(2)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水环境压力不断加大;(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入湖河流成为纳污河道;(4)缺乏雨季行洪污水治理技术和措施;(5)蓝藻水华持续爆发,严重影响滇池水环境功能;(6)水资源匾乏与高度开发形成恶性循环,湖泊自净能力所剩无几,外海南北水质和水生态差异非常显著。目前,滇池北岸的昆明主城区面积已达约180km2,人口近200万,城市的急剧膨胀不仅加剧了污染量,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日益匾乏。滇池流域多年水资源量为5.3x1*m3,人均水资源量不到270m3/a,仅为世界人均值的4%,全国人均值的12%,全省人均值的5%,联合国极度缺水标准的50%。

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滇池流域近年来兴建实施了大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设施,其中已建成大中型水库8座,总库容3.4x1*m3,小型水库近140座,总库容近1x1*m3。水库总控制径流面积1651km2,占流域面积的57%。目前,滇池流域年平均供水量在10x1*m3以上,而根据多年平均人湖径流量扣除多年平均湖面蒸发量,滇池实际水资源量只有不到6x1*m3,缺口水量只能由湖库调节后重复利用。也就是说,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高的,而河道外用水超过40%时,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形成恶性循环。

(二)正面案例

1、大理洱海保护实践了科学发展观,保护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与经济发展喜获双赢。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境内,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流域面积2565平方公里,湖区面积250平方公里,湖岸线长128公里,有117条入湖河流,蓄水量28亿立方米。洱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就是滇西的“鱼米之乡”,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云南生物多样性分布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具有供水、发电、农灌、渔业、航运、旅游和调节气候等多项功能,被大理人民誉为“母亲湖”。洱海流域内共有16个乡镇(含洱源县)、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58个村委会、912个自然村,总人口约8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4万人),人口密度为337人/平方公里。流域社会经济以农、牧、渔、旅游和电力为主,GDP占大理州国内生产总值的45%以上。成立于1984年的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负责洱海1966.00米(85高程),25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004年到20*年,洱海水质已连续三年总体达到并保持Ⅲ类标准。20*年洱海蓝藻大规模暴发,全湖水质一度降至Ⅳ类。而今年上半年,洱海水质3个月达到II类标准,3个月总体保持Ⅲ类。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顾伯平将“洱海经验”总结成四句话:执政为民不图虚名;科学治理确保质量;发动群众不遗余力;真抓实干不怕得罪人。为有效保护洱海生态环境,大理州从20*年开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先后投入资金近20亿元,全面实施了洱海生态修复、环湖治污和截污、流域内农业农村湖源污染治理等措施,目前洱海综合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调研组近日在考察洱海后认为,“洱海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2、南涧县依靠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公路沿线绿色走廊建设。

南涧县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希望在山,潜力在山,未来系于绿色发展。县委、政府决定用2-3年的时间,在全县公路沿线集中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将公路沿线建成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巨大的“绿色走廊”,确保道路畅通安全,公路沿线景观良好,有力推进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绿色走廊”建设将由县级各责任单位和各乡镇党委政府分段负责,采取整合有关建设项目、企业和干部职工捐资、财政补助和通过干部职工义务劳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完成建设任务。

二、从案例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

(一)教训

1、阳宗海事件。阳宗海事件使沿湖2.6万名群众几年内将不能再饮用阳宗海的水,甚至不能下湖游泳、打鱼捕虾!锦业公司近年来上交税金仅1162.8万元,而要将被污染的阳宗海水恢复到可作为饮用水源的水质,预计将历时最少3年、耗资数十亿元!且为此事,锦业公司的董事长等3人被捕,26人被问责,涉及两名厅级干部、9名处级干部、其他干部15人,其中12人被免职,玉溪市一位副市长引咎辞职,损失可谓巨大,教训可谓深刻。

2、孟连县“7.19”事件。孟连县“7.19”事件,表面上看是警民冲突,实质上是胶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长期纠纷所引发的一起较为严重的群体性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特定条件下的集中表现。

3、滇池水污染事件。滇池水污染案例说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注重盲目发展是要付出百倍代价偿还的,发展一定要与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密切联系起来,又好又快才是科学发展。

上述案例对我们今后科学发展起到以下警示:

一是发展要着眼长远,决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大家认为,阳宗海水污染事件,是我省发生的社会反应强烈、教训十分深刻的重要事件,是以牺牲环境、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典型案例,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鲜活教材,要以此为案例开展讨论,深刻反思,吸取教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南涧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充分、发展速度慢,所以要研究如何加快发展,但发展必须符合而不能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今后引进项目,要慎之又慎,审之再审,对于危害环境的项目要坚决拒之门外。通过这一件事,使我们更加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更加体会到科学发展观的真理的力量,更加感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急迫性、艰巨性、长期性。要实在地而不是表面地、真实地而不是虚假地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问题。

二是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阳宗海水污染事件早有苗头,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和指示,但在贯彻落实中,却存在着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力的现象。要吸取阳宗海事件中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监管缺位的教训,要通过全面深入持久学习科学发展观构筑干部的精神支柱,工作中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三是要建立合理高效的体制机制。机构重叠、多龙治水等体制不顺,导致管理的缺位。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应该研究健全及时、可行、有效、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确部门和各自职责职能。

四是要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经验

1、大理洱海保护实践了科学发展观,保护治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与经济发展喜获双赢,洱海治理的成功经验:

一是综合、全面、系统的科学治理。果断关闭云南人造纤维板厂、化工厂等一批治理无望的企业,督促滇西纺织印染厂、大理水泥厂等企业达标排放。取消洱海湖区内所有的机动挖砂船、机动捕鱼船和网箱养鱼。1万多亩滩地内全部实现退房、退田、退鱼塘。“洱海之事无小事”、“洱海之水金不换”的意识开始在大理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扎根。

二是聘请全国一流湖泊治理专家指导,并制定了洱海水质监测方案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方案。为解决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洱海问题,大理市建设了环洱海截污工程,埋在繁华人行道下的排污管道可并排跑两辆东风卡车。

三是注重建立湖泊治理和保护的长效机制。先后两次依法修订《洱海管理条例》,并将原本隶属洱源县的江尾、双廊两个乡镇划归大理市,让大理市全权管理整个洱海。州政府与大理市、洱源县和有关部门签订了洱海保护目标责任书,并实行风险金抵押和一票否决。

四是多举并进。2004年大理州把洱海保护编进中小学环保教材,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全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禁止放牧山羊。“洱海清,大理兴”大理赢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同时,换来了大理州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格局。20*年前8个月,全州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2.75%,工业经济同比增长29.12%。

五是领导重视,全民参与,严格奖惩,明晰责任。大理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把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大理市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工作领导组,建立了41名副处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各部门、各镇(区)的工作机制,与市级44个部门签订了《大理市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目标责任书》,438名签责单位副科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交纳了洱海综合治理保护风险抵押金;出台了《中共大理市委、大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洱海综合治理保护的实施意见》,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

2、南涧县依靠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公路沿线绿色走廊建设。其经验:

一是划定范围,明确重点。在公路管养区以绿化美化为主,加强建设重点示范路段;在重点控制区优先布局林、果、茶等绿色生态产业,同时加大林木植造和管护力度;在综合治理区以植被封管、恢复为主,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是划定范围,明确重点。在公路管养区以绿化美化为主,加强建设重点示范路段;在重点控制区优先布局林、果、茶等绿色生态产业,同时加大林木植造和管护力度;在综合治理区以植被封管、恢复为主,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

二是健全机制,落实责任。明确了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各单位为“绿色走廊”建设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党委按照属地原则划分责任段,县级单位分段负责国道、省道、重点专用道公路管养区绿化美化建设。县“绿色走廊”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规划布局、作业设计和实施指导,林业部门负责统筹苗木供应并提供技术支持;县委、县人民政府督查室对“绿色走廊”建设管理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专项督查。

三是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为保证工作成效,南涧县制定了科学的计划,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分批分阶段实施。目前已制定完成规划建设指导方案,并启动“绿色走廊”建设工作;在实施进度方面,县级单位责任段于2009年8月前完成植造任务,经评估后转入抚育阶段,乡镇2009年完成辖区内主干道建设任务,2011年统一组织验收;评估验收采取适时评估和竣工验收两种形式。同时,统筹资金,拓宽筹措渠道,整合有关建设项目资金,积极发动社会捐资投劳,并加强资金的管理工作和使用,建立详细的投入台账。

四是严把质量,加强管护。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严把苗木质量关,确保袋苗或土球完好,无病虫害,并统一安排技术人员对苗木规格和质量进行验收,确认苗木质量;加大管护力度,加强抚育管理,加强巡护,定期观察苗木。

南涧县“绿色走廊”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具体体现,通过“绿色走廊”建设,引导公路沿线老百姓通过绿色产业发展富起来,收到美化、绿化、经济三赢效果。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通过对5个正反(3反2正)典型案例深刻反思和充分讨论,县民宗局全体党员干部认为:要以此次事件为借鉴,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一是认真剖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二是认真查找自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三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学习、讨论和剖析,更好地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把正反典型案例教育转化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

“民族宗教无小事”,它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环节都事关全局;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我县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宗教领域保持了团结稳定,宗教事务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宗系统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看到,民族宗教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一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缩小发展差距的任务依然艰巨。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存在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就学难”等问题,在民族地区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24-0061-05

人类如何组织是社会治理的核心议题之一。职业教育治理也必然关涉到各类组织问题。教育部原职教司司长杨金土曾提出,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设好三支队伍,即实际工作队伍、科学研究队伍和行政管理队伍。他们的工作必然有交叉,却不可相互替代;他们具有共同的事业目标和素质要求,却各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和能力结构。如果说,实际工作者具有更强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行政管理者具有更宽宏的视野和更强的决策能力,那么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更犀利、更透彻的眼光和更强的探究能力[1]。如果说人们所具有的眼光(或视野)也可说成是看问题的能力的话,那么这一观点的表达最后落脚点无非是想强调这样一种想法,即职业教育研究者只有依靠和充分发挥自己所具有的独特能力,才能使自身及其所在的队伍获得独立性或独特存在的价值。这样说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只要我们稍微多一点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想必也不难知道这样的事实:任何个体能力的形成过程及水平发挥既受其内在综合素质现有状态的影响,又深受其所置身的社会组织条件的影响。更准确地说,这样的能力常常是其内外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此看来,作为有着一定凝聚力的学术研究队伍,其自身社会组织的结构及功能的状况如何,不仅对绝大多数职教研究者学术能力形成与水平发挥有着特别深远的意义,而且这种学术研究组织自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理应是我国职教事业实现“善治”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当下几则看似简单而具体的案例出发,对职教学术研究组织(一般具体指“学会”等)内外(即分别与职业学校、政府机构及研究者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旨在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职教学术研究组织的能力创新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学术研究组织与职业学校

案例:2011年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学校评选中,XX省XX职业技术学校入选。在相关较为详尽的介绍性材料中,有这样一部分内容:“该校还高度重视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完成了多项课题研究,教师在正式刊物几百篇,出版著作和编写教材100多本。该校还被定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职业教育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的实验基地,并被评为‘2010年度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先进科研单位’”[2]。

说到学术研究组织与职业学校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哲学认识论。对这种哲学认识论,人们较为普遍的看法是:理论(知识)源于实践,只有受实践检验有效后,方可指导实践。然而,在现实的社会分工与话语权的博弈下,相比操持理论话语生产的学术研究组织来说,操持实践工作的职业学校常常是沉默者或被代言者。这使得本来需要彼此反复交互作用的共生关系,经常被彼此分离(或貌合神离)的单向指导关系所替代。

此案例给人们的初步印象是: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的考察与评选过程中,职业学校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科研究能力应当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内容,而这所入选学校在这方面的表现相当不俗。但细研一番,则又可发现此案例文本的信息表达相当模糊,多有令人疑惑之处。如:“多项”,具体多少项(或接近具体多少项)?“几百篇”,到底是二百多篇,还是近九百多篇?“100多本”,究竟多少本是著作(是否学术著作),又有多少本是教材(是否自编教材,是否正式出版)?当然,围绕本文论题,最值得思考的也许是其中名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学术研究组织如何对学校的教科研发挥作用的问题。对此,笔者思考的疑问主要有三点:

基于我国教育界(不只是职业教育)近年受扭曲的“评估文化”(主要是缺少“第三方评价”)影响较深的种种现实,加之国家在相关课题管理方面存在的失范或不到位,以至于人们从各类媒体上时闻“(课题的)实验即挂牌,挂牌即收费,收费即完事”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职业学校作为学术研究组织(即“中国教育学会”)负责担承相关课题的实验基地,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职业学校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但具体如何参与,参与到什么程度,方能在实现职业教育学术研究价值(如推广与应用)的同时,又能真正地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具体如达到有关方面评估的“示范”要求)?这是一。

既然该职业学校借用报刊和网络如此公开宣传,用“中国教育学会”这一学术研究组织来为自己“增光添彩”,人们当然亦无妨禀持“学术研究乃公器”之精神,对它进行循名而质实,查它个究竟。借助当今互联网这种便捷的工具,我们可以查明,案例文本中关于“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职业教育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这一提法似乎存有故意的“删减”和“篡改”。笔者细查了“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相关信息,发现仅可以找到“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一五’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3]。如果这两个组织的所指同一,且课题的所指也同一,那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删减”(即省去“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和“篡改”(即对“中等职业学校”作模糊化处理为“职业教育”)。这种宣传报道背后的用意是否与“就高”(即不提具体的“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以显示其“参与”的“规格”之高有关?是否与其办学层次的实际定位比较“模糊”有关(即该校可能实际上是“中职”与“高职”兼有,但用“职业教育”即可涵盖两者,这样可以避免引起招生宣传过程中所公开信息“亮点”不够亮等方面的麻烦)?这是二。此案例中,有“双被”(即“被定为……实验基地,被评为……先进科研单位”)的提法。从中人们很容易感受到学术研究组织“高高在上”的科学性与权威性有余,而与职业学校平等与合作的精神不足。在研究数量“模糊”,并且研究“发现”空缺的情形下,却有相关部门(其评价主体是否为“中国教育学会”?存疑)的研究评价(即最初定为“实验基地”,到最后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科研单位”),这样是很难有说服力的。如果我们能尽力排除一时性的“名利交换”关系(常常是居于“下方”的职业学校用“利”来交换居于“上方”的研究组织的“名”),那么两者之间真正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又应当如何体现?这是三。

二、学术研究组织与政府机构

案例:不把制度方面的问题解决好只是空讲改革的概念有什么用处?比如我们国家劳动市场准入制度和从业资格标准,就存在大面积缺失,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马凯副总理讲了,两亿多农民工,只有30%受到培训,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到要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将近三十年过去了,依然只有30%农民工受过培训。这个制度目标为什么长期不能实现?为什么会长期大面积缺失呢?……遇到问题绕道走,那这样研究有什么意义[4]?

案例文字源于现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负责人在2014年的一次学会理事(扩大)会议上的总结发言。其发言中所提的一系列问题无疑是大胆而尖锐的,确实值得每一个关心职业教育事业的人去思考一番,但笔者引此案例的用意,并非是要来具体回答这些问题,而是从中跳出来,围绕本文论题思考职教学术研究组织与政府机构的关系。在我国职业教育界,最有影响的学术研究组织当数成立于1990年12月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据该学会官方网站的简介,其性质为“全国群众性职业技术教育团体和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民政部的管理和业务指导,是国家一级学术社会团体”。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介绍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动态,推广优秀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开展调查研究,为职业技术教育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开展业务咨询培训活动,职业技术教育信息;组织经验交流,举办展览,开展成果评估活动;组织开展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编辑、出版、发行有关书刊和资料;开展符合本会宗旨的服务活动和其他有关活动等[5]。

相比国外一些类似的学术研究组织与政府机构的关系,如欧洲教育研究会(VETNET)和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CAREER&TECHNICALEDUCATION)等,目前我国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为代表的学术研究组织明显地体现出官办色彩重、自主性较弱的特征。我国大多学术性社会组织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的,与业务主管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会长与秘书长的人选往往由业务主管单位确定,会员选举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及秘书长仅仅是形式。这种官办色彩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也不例外。1990年11月16日至18日,该学会的成立大会暨首届理事会在北京举行,次年2月8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就以教职厅[1991]1号文件的形式,发出了《关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成立并请支持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经民政部批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已于1990年11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由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任会长,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劳动部副部长李沛瑶、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孟广平任副会长,闻友信任秘书长,王平、刘占山任副秘书长。”[6]

学会的官办色彩不仅体现在学会领导成员来源的构成上,还体现在其重要的活动内容(尤其大会主题)的确定,往往集中于对国家最新的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的宣传发动与贯彻落实上。由于其官办色彩重,相应地其自主性也就必然较弱,“官学不分”或“官大(则)学问大”往往难以避免,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妨碍专业性学术团体能力的提升。

三、学术研究组织中的个体

案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有部分下属机构虽开展了一些工作和活动,但工作和活动(除论文评选外)群众参与面不宽,效果和影响力一般化;仍有少数下属机构开展的工作和活动不多,甚至没有像样的活动,更谈不上活动的群众性。”[7]

我国大多社会团体由于受直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某个部门领导,很容易就形成了不利于(或回避)竞争的一业一会格局。这种排斥竞争性的组织管理模式,导致专业学术组织缺少进取性,且创新能力低下。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来说,与学会高层注重结合国家政治形势需要,积极开展以职业教育政策宣传为目的的学术交流相比,其打着“群众性学术团体”旗号所代表的广大普通会员的参与热情则常常显得不足。正像案例中所提及的似乎只有“论文评选”才是不少学会及其分支机构群众最热衷参与的活动。这里,我们有必要思考,学会的论文评选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原因何在?不管如何看,其中少不了“官学”垄断所导致的学术评价标准单一化这一原因。

作为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组织是由若干个体的人所组成,并在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根据现代组织行为学模型,组织系统的水平是建立在具有差异性的个体水平之上的,因此,要提高组织生产力就必须重视个体特征的差异并将差异资本化。若将这一理念借用到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组织的研究中来,就比较容易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彼此独立的研究个体之间基于学术逻辑的理性对话,这应当是人们普遍推崇且有助于推进学术积累(或学术进步)的最基本的组织行为方式。世界职业教育思想上,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巴洛夫(ThomasBalogh)与福斯特(PhilipJ.Foster)之间的著名论战,不仅持续四分之一世纪,而且两者先后深刻影响了世界银行组织指导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的核心[8]。但说到底,这是两者同为“非洲教育问题专家”的学术同行之间的理性对话。一般来说,“商榷文章”应当说是最能体现学术对话特点的,可是置身于当今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场域,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研究者之间缺少公开的、批判性的学术交流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在我国,教育学术方面的批判性交流(或争论)在沙龙和会议的“面对面”场合中比较容易发生,而在刊物阵地上进行“文字之争”则相对较难。教育学术期刊上刊发批判性文章为什么难呢?这恐怕与作者的名气不够“大”、作品的质量不够“高”、期刊选题的要求不够“吻合”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但无庸否认,许多教育学术期刊喜欢或习惯的文风是“说自己,不说(批评)别人”,这导致总体上争鸣性的氛围较弱。学界长期的“自说自话”也直接导致许多所谓的研究成果“自生自灭”。而学术观点的冲突与分歧往往是学术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不同学术观点之间可以同等条件地相互批判,才能真正体现学术为公器的精神。四、朝向善治理想的我国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组织创新建议

善治是在一定的社会自治基础之上实现官民共治的理想状态。当前,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善治之路,正在逐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与思考的热点。组织是个人连接社会的中介。公民自治是组织自治的前提,组织自治又是社会自治的载体。考察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不难发现行业协会、基金会、研究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其中活跃的身影,甚至说起决定命脉的作用也不过分。而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黄炎培先生就曾经疾呼“职业教育机关的本质,是十分富于社会性的,所以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9]虽然黄炎培当时这里所说的职业教育机关具体是指职业学校,但今天来看,未尝不可以将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组织也纳入其中。从朝向职业教育善治的理想出发,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组织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可以着重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3)

答: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标准化原理)

4、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两者都有益,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努力;

6、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

7、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

8、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

二、简述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1、职能分析和职位设计;

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

3、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以及设计;

4、决策系统的设计;

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

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

7、控制系统的设计;

8、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划。

三、简述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和管理五要素理论?

答:(一)、经营六职能:

1、技术活动;

2、商业活动;

3、财务活动;

4、安全活动;

5、会计活动;

6、管理活动。

(二)、管理五要素:

1、计划;

2、组织;

3、指挥;

4、协调;

5、控制。

四、组织结构的要素有哪些?

答:组织结构的要素:在组织结构设计时,就组织内部而言,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或者主要方面。

概括的讲,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

1、部门划分;2、工作专门化;3、管理跨度;4、指挥链;5、集权和分权;6、正规化;7、职位界定;8、职位描述。

五、简述管理跨度及其影响因素?

答:管理跨度(管理幅度、控制跨度)——一个上级直接监管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由于管理者受自身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能有效管理的下属是有限的。

一位管理者的管理跨度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的能力——管理者能力强,管理跨度大;反之要小一些。

2、被管理者的水平——被管理者能力强,素质高,管理跨度可以大一些。

3、工作性质——工作复杂多变,需要的监管工作量大,管理跨度小一些。

4、沟通的有效性——沟通渠道畅通、准确,管理跨度可以大些。

5、监管手段——监管手段先进,管理跨度可以大一些。

6、管理层次的高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主要承担重大的、复杂的策略性问题的决策,管理跨度应小一些;反之,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应大一些。

六、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分为那几种类型?

答:按照业务经营部门职责权限的大小以及业务经营部门与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直线型、参谋型、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多维型、网络型。

七、简述职能型结构?

答:职能型结构——当参谋部门有权向直线型经理直接下达指令时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也被称为职能制结构。参谋部门能够对直线型经理下达指令这样一种关系被称为职能关系。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进一步分工,以发挥专业职能部门的作用,于是产生了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但是,由于职能制存在多头领导的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八、简述事业部型结构?(2004)

答:事业部型——在总部下面设立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事业部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一种分权制的组织,为规模巨大的企业所采用。

该类组织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1、按照产品、地区或者市场划分事业部;

2、事业部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3、总公司的管理层有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规定价格幅度和监管等大权,并利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

九、简述引起疲劳的原因和防止疲劳的方法?

答:(一)引起疲劳的原因:

1、作业强度大小;

2、作业速度;

3、作业持续时间的长短;

4、环境条件;

5、作业时刻;(夜班、白班)

6、操作者身体素质;

7、劳动态度。

(二)防止疲劳的方法(措施):

1、建立健全保护劳动能力的贵证制度,保证劳动者合理的作业负荷,避免长期差负荷工作。

2、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使劳动者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3、合理组织工作地,减少并尽可能消除多余重复劳动,使操作活动安全方便。

4、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地选择作业速度和作业姿势,尽可能做到省时、省力。

5、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使工作保持良好的节奏。

6、在紧张活动之后,人体各运动部位注意及时放松。

7、团结互助、心情舒畅的气氛,能够转移和减轻身体的疲劳。

十、简述伦西斯-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

答:利克特在1950——1970年期间曾长期担任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中心主任,对企业的组织理论等进行过较多的研究,这种研究被称为:密歇根研究。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4)

一、案例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创造的“问答式”教学法被认为是案例教学方法的雏形。这种教学法就是教师不直接讲授知识,而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启发或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求得知识。其弟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将“问答”积累的内容编辑成书,并将一个原理对应于一个例子,这些例子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案例成果。

在管理类学科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在20世纪初由哈佛商学院首创。哈佛商学院成立于1908年10月,1911年设立企业研究室,同年,阿齐・肖在企业管理教学中引入“问题法”,即邀请企业经理人员为学生陈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现实问题。1920年,哈佛成立案例开发中心;1924年,案例教学法被确立为哈佛商学院的主要教学方法,并从40年代起向外推广。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开始运用案例方法的研究思路来研究中国的企业管理问题。1979年,我国与美国签署了培训企业管理人才、引入哈佛案例教学法的中美合作议定书,并在大连理工大学设立培训中心,作为国家指定的引进美国管理教育的窗口和我国第一个MBA项目执行基地。接着,许多高校都开始把案例方法运用于企业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兴起了推广案例教学法的热潮。[1]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推广,在大学本科教育和MBA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特征。

(一)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纯粹“灌输”式教学法,致使学生陷入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误区,学生理解知识尤其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差。而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积极地思考中探寻真理,求得知识。

(二)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

对于大学生来说,实践少、经验少是最大的不足。面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透彻地理解,更不用说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通过企业真实案例的引入,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管理过程之中,并以一种管理者的身份试着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逐步提高知识应用技能。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行

(一)组织行为学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这种必要性来源于《组织行为学》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特点。《组织行为学》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中管理类专业和MBA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它从个体、群体及组织本身三个层面来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目的在于帮助管理者正确地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实现组织目标。一方面,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由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理论体系,具有高度概括、抽象的特点。另一方面,组织的行为来源于企业丰富的实践,管理者面临的日常管理活动丰富多彩、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首先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阐释把枯燥乏味的概念、原理引入到学生的头脑和思维当中;其次,教师能够把生动、真实的企业运营与管理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从情感和理智上将自己置身于管理人员的地位,感受企业管理过程,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进而提高自身的应用技能。因此,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案例讨论一般采取以下步骤:第一步,课前将案例发给学生阅读,并围绕案例思考老师准备的问题。第二步,课堂上先分小组讨论,一般6―8人一组,小组讨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充分讨论后,提炼出本组基本观点。第三步,在分组讨论基础上,全班讨论。每个小组先派代表发言,所有小组发完言后,把全班的意见进行汇总。这个过程使学生有机会当众谈出自己的见解,并吸取大家对这些见解所做的建设性批评,最后形成全班共同认识的一部分。第四步,老师归纳总结。实际上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结论是否达到全班共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方法、逻辑推理进行点评与指导,进而通过多次的案例分析练习,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正式的案例讨论下来,还要尽可能充分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言,至少需要一个课时的时间,甚至更长。

三、辩证看待《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通过检索并查阅中国期刊网上关于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文章,我们发现,实际上,大部分高校的管理类课程包括《组织行为学》在内,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都已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基于《组织行为学》课程的特点,这种普遍采用是值得肯定的做法。但我们同时也发现一种“一边倒”现象,那就是大多数文章都在为案例教学法“歌功颂德”,大加赞赏,甚至有观点提出“应形成以案例教学为主的综合教学方式”。[2]综合教学方式固然没错,而“以案例教学为主”却值得商榷。我们通过对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实行案例教学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并不是只要使用了案例教学法就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辩证地看待案例教学法,并适时、恰当运用,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将企业经营和组织管理的实例引入课堂,使学生体会丰富多彩的管理情景,同时将学生置于管理者的地位,产生丰富的设想和创意,极大地激发了兴趣和热情。

2.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框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参与积极,见解各异,思想彼此碰撞,迸发出很多好想法、新思路。

3.在案例讨论中,学生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人际交往技能,同时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一定基础。

(二)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1.正式的案例讨论课比较占用时间,不适合经常使用。《组织行为学》的课程内容涉及到个体心理特征与行为规律、群体行为特征与发展规律,此外还包括激励理论对人的行为的作用,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协调,领导与领导者的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等问题。它是一门内容丰富、层次鲜明、体系完备的管理类课程。一般而言,必须有足够的学时才能把内容如此丰富的课程讲完。根据我们的经验,我校对本门课程安排了64个学时,我每堂课都充分利用,并且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以及学生对内容的熟悉程度而有所侧重和删减,即便如此,64个课时仍显“捉襟见肘”。我在讲授中也穿插了几次案例讨论,效果虽好,却不敢大量采用。而有些学校本门课程的总课时量才30个学时,如果再大量采用案例教学,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进程;如果只挑重要章节进行讲述,则又无法兼顾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深入性,易流于支离破碎和肤浅。当本门课程结束时,学生获得的可能也只是几个案例现象,而对《组织行为学》的丰富内容和整个学科体系的内在联系却无法把握,这对于有别于MPA类职业培训教育的大学本科教育而言,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终得不偿失。

2.案例分析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也较多,久之则加重学生负担,导致厌烦情绪。目前,大学本科教育除了要加强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求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开设的课程比较多,学生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再加上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证这些必要的毕业条件,学生负担确实很重。以我院为例,除了大四年级课程减少外,大一、大二、大三基本上每天平均6―7节课,上午4节,下午2―3节;周末或晚上还要选修1―2门校际课,也就是选修附近兄弟院校的课程,以完成要求的学分,其学习压力可见一斑。我院也曾开了一门专业案例讨论课,完全由学生自主寻找案例,分析案例,课堂讨论,老师只负责组织和总结点评。但是两轮下来,几乎所有学生都要求一致取消这门课,原因就是学生虽然承认有所收获,但实因时间有限、学习压力大而无能为力。最终本门课暂时取消。有鉴于此,我认为,在学生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导致学生由于不堪重负而产生对本门课的厌烦甚至抵触情绪,结果适得其反。

3.案例讨论法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首先,在寻找相关案例方面,老师不仅要根据不同的原理、理论寻找恰当的案例,而且要对案例进行整理、汇编,提炼问题;其次,在课堂组织讨论时,还要因势利导,讲究策略和方法,不断地以探索性的问题和启发性的暗示,去引燃学生们思维的火花,因此,凡是组织过案例讨论的老师都有同感:组织一次案例讨论甚至比课堂讲授更累、更费时间和心力,这也无疑加大了本来就“教学”、“科研”双重重担压身的老师的负担,长期下去,老师也不堪重负。

(三)恰当实施案例教学。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认为,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是必要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重要的是一定要把握好此法使用的度,并因时而异,弹性灵活,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1.《组织行为学》教学仍以课堂讲授法为主,兼顾案例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式”教学是教师们采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传统理论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阐释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原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之所以仍以课堂讲授法为主,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能对每次讲授的内容进行恰当控制。教师在每次讲课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本章节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方法也都事先了然于胸,再通过课堂上详略得当、深入浅出的阐释,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传递大量的经过教师科学而有效加工过的重要信息,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消化课程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这种讲授方法省时间,进度快,效率高。

其次,课堂讲授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几乎所有常用的授课方法中,每一种方法都各有其特点,也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但没有哪一种方法像讲授法那样,能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和不同年级的教学。直到今天,它仍然作为一种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几乎所有学校和所有学科、专业。可见,讲授法的合理性与普适性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教师仍要以课堂讲授法为主,在恰当的知识点处辅以案例讨论。由于多数案例都是涉及到整个组织及其内部不同群体的行为,因此,案例的使用重点应该集中在群体及组织层面的学习阶段(个体心理与行为层面涉及相对较少),在讲授到诸如激励机制、群际冲突、企业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等相关主题时,才配合使用,而不必任何章节都非要来个案例分析,以致陷入“为了开展案例教学而开展案例教学”。甚至一味地将其推上首选教学方法之位的误区。此外,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还有其他方法可配套使用,如个体心理行为测试、影音资料观赏、游戏、辩论、演讲、情景模拟训练、参加社会实践等。这些方法的使用大大丰富了教学过程,以不同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同样的,这些方法仍然只是辅助教学方法,都不能替代“课堂讲授”的“主打”地位。

2.案例选择有大有小,应因地制宜、灵活使用。正如前面提到的,在讲授到诸如激励机制、群际冲突、企业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等涉及到整个组织及其内部不同群体的行为的相关主题时,才使用正式的案例讨论,而此时应该选择一个较大案例进行,也就是综合性较强、情境较为复杂的案例。当然,案例的选择还应该遵循贴近讲授内容、贴近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真实、有一定分析价值、最好是本土的优秀典型案例[3]等原则。而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案例教学法实施步骤开展,学生课下阅读、准备,课上分组积极参与讨论,阐述各自观点,最后综合意见。讨论过程重在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老师起组织、引导、作最后总结、进行评判的作用。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一份正规的书面报告阐述自己的分析过程及结论,并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考评,以对学生形成激励机制。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必要开展正式的案例分析课。更多的时候,教师可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灵活穿插使用小的案例,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种小型案例内容简单,寥寥数语即可表述完全,因此可以由教师口头描述或由PPT展示给学生,同时提出两三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本次讲授内容,这种案例使用方法过渡自然,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场白”。此外,这种小的案例还可以作为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生动事例:拿现实去验证理论,用理论分析现实,从而搭建起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整天呆在校园的学生也能离现实更近一步,逐步完成书本学习到实践技能的成功转换。总之,有这种小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穿插使用,既不多占用课堂时间,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能诱发学生去思考、探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讲,可谓是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韩子贵.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方法探析.忻州师范学院工商管理教学团队网,dept.xztc.省略/xzjg/jwc/testsite/zlgc/jxtd/jgtd/new_page_5.htm.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5)

1. 以学员为主体

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员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课堂组织及案例讨论的引导。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向学员布置题目,要求学员阅读案例,使学员在教学案例分析研究和教师指导中学到知识、锤炼技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点名提问来发现问题,并在最后对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点进行总结提炼。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充分发展学员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生动形象

案例分析可以把抽象的概念、生涩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使学员更清楚、更深刻地把握、理解这些概念、法律条文。如《烟草专卖管理》中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介绍,可以先给学员一个实例:“张某想要经营卷烟业务,他该怎么办?”由此引入烟草专卖许可证办理流程。首先由学员自己对照《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提出办理的流程和张某需要提交的材料。然后针对烟草专卖许可证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提问,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员的求知欲,使学员在理解知识、掌握理论、增强能力的同时,掌握了相应的技能。

3. 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案例准备中,教师选择的案例往往是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能使学员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学习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技能素质提升

案例分析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更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与技能素质的提升。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能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能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设定的教学情境中,学员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促进师生的相互交流,使他们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

5. 重在讨论过程,寓原理于讨论之中

在案例分析教学的课堂上,要注重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每个教学案例所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培训学员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只要是说得有道理,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就是有能力的表现。这种教学法的成功取决于学员参与的程度。

二、教学案例的选择与撰写

撰写一个适合教学的案例,首先要配合课程与教学目标来决定问题的设计,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并将写好的案例应用于教学中,经过不断的适用和修改,最后使案例更加完整。总体来讲,案例分析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案例选择、案例讨论两个方面。

1. 案例选择

(1)在内容上,应突出针对性、新颖性,既要与《烟草专卖管理》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又要带有前瞻性。如讲烟草专卖许可证一章时,编写案例应突出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2)在资料选择方面,应从实际工作层面出发,把在实际工作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提炼,突出实践性。

(3)在案例资料的表现形式上,要做到简洁醒目,尽可能地调动学员运用所掌握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深入、细致地分析案例资料。

2. 案例讨论

(1)教学时间把握。教学时间包括事先案例素材准备的时间、案例讨论的时间以及各个环节上的时间分配,是否安排限时发言及人均发言时间等都应充分考虑,使问题讨论能够深入、充分地进行,并尽可能使每名学员都能参与。

(2)教学程序设计。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为提供素材、提出问题、进行分组、展开分析讨论、知识点归纳概括、问题焦点及分歧讨论、总结点评等环节。

(3)课堂教学组织。案例分析教学法的课堂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个人发言、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各组之间辩论等。

三、案例分析教学的实施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可以非常灵活地针对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培训对象来选择具体实施方法。下面是我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来介绍案例分析教学法在《烟草专卖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授《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为此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关于涉烟违法行为的案例素材,在此案例中涉及到涉烟违法行为的定性、调查程序、适用法律等知识点。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准备

在正式分组之前,首先把案例材料发放给学员,让学员对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并查阅相关的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形成初步意见。

2. 分组讨论

分组时将学员划分成5人小组,小组的成员要多样化,在划分时可以考虑年龄、所在省份等情况来进行分配。这样,能使学员在讨论时可以增加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加深对案例的理解。

分组讨论后,由各个小组分别派出本组代表进行发言。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发言之后要接受其他小组的讯问并且作出解释。分组讨论的过程为学员发挥的过程,此时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小组发言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重点讨论。

3. 总结阶段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6)

现代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现代管理学的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三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管理学中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各类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社会上的大部分案例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管理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社会管理实践中的人和人之间角色的变化,揭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管理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师生围绕某个特定的案例事实展开相互作用,共同对案例情境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简单地讲,案例教学包含三个逻辑要素。

1.“对象”要素:案例是关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一种描述与记录,它不是虚构的事例,案例所描述的情境通常是学生日后工作情境中肯定会遇到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工作情境,案例通常包含决策者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案例不同于一般形式的故事,它不含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与结论,仅包含对案例事件或事实的描述。

2.“目的”要素:案例教学首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力,这涉及知识的运用;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技能,尤其是“分析技能”与“决策技能”;其次才是学习和了解特定领域里的具体知识。

3.“过程与方法”要素:案例教学通常包括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的案例学习准备”、“课堂上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和“课后完成案例作业报告”。

二、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模式

在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必须选择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1.案例的呈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案例的呈现可以以不同的媒介进行演示,比如简短的可以采用板书、口头表达、文摘卡片等;如要体现案例生动,可采用投影仪、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呈现;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发掘学生身边有意义的事件,编成案例进行讨论。各种方式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2.案例教学过程中可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老师提前一星期负责将案例提供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或者学生自由组合,选出组长和书记员,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沟通和协调,书记员的任务是将讨论中小组成员的观点如实记录下来,并加工整理,本组在课堂上发言。教师留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阅读案例。第二阶段,课堂讨论,这也是案例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组织工作最关键的地方。虽然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独立、自学和互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无足轻重,相反,在协调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自己对案例心中有数,熟悉案例中的问题,并要对案例有个人的分析和见解。否则课堂讨论要么太乱,要么就会冷场,所以老师在讨论中应起到“桥梁”作用,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地引导同学从案例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假设下分析,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3.总结。每完成一个案例教学,都要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原理方面的理解水平和深度,语言表达方面的完善和技巧;二是各学生的得分,评选出最佳综合和最佳单项方案;三是分析不足之处,并研究出对策和改进方案。总结应先由学生自己总结,然后由教师对涉及知识加以总结概括。

三、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教改中一直是推广的热点。近几年来,我们在学生的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深化管理学科的教学改革,坚定搞好案例教学的信心,真正使老师感到教有所责、学生学有所获,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1.积极组织选编管理安全教材。在现有条件下,选编管理案例教材务必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广泛收集管理案例。二是合理选择管理案例。三是精心编写管理案例教材。

2.加大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鉴于当前一般高校中管理案例教学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创建“管理模拟实验室”。管理模拟实验室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依据经济学、管理学和相关动态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管理活动进行仿真模拟及“网上决策”、“虚拟交易”等,使管理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社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成为可能,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二是重视“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工作。案例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客观描述,案例教学重在研讨,妙在“引发思索、集思广益”,巧在学生现身说法,亲历现场,进入角色,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努力提升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提升学生适应管理案例教学的能力,关键在于两条:一是少讲多学重在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即教师上课时少讲书本上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多自学,上课则主要是讨论案例,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及课程研究项目。二是高强度的自学及练习,以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大多数课程都要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研究课题,课题完成后由小组部分或全部人员演讲,个人为主所做的案例分析或作业,由个人演讲。通过这种演讲的训练过程,提高学生的能说善讲的能力。

四、结论

在学习现代管理学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案例教学,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管理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更难于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而通过现代管理学案例的分析,可以把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工作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7)

一、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及其特点

1 案例教学法的本质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是教师创造良好情境,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教育学中关于教育的论述与案例教学法有相似之处,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控制,学生主动参与的,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使学生掌握学科的一般规律或强化学生对某一问题具体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的作用在于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组织学生深入分析案情,并根据学生讨论的开展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从学生角度上讲,学生是案例讨论的主体,必须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展开全方位的分析。

2 案例教学法特点

(1)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育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式教育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对案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团体与学生团体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交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3)案例教学法体现了“干中学”(]earning by doing)

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案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和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

(4)案例教学法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非案例的标准答案

它强调归纳、推理的方法,通过学生对真实世界实际问题的创造性思考,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但是答案也许并不唯一。

(5)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课堂发言时需要做一些听课、发言笔记;第二,案例讨论后,教师要求每个讨论小组写案例分析报告。

二、案例教学法的组织过程

根据案例教学法的一般原理,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点,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过程如下:

1 选择案例,设计问题阶段

(1)选择案例要考虑学生情况

选择案例,设计问题是案例教学法的最初阶段。教师在选择案例,设计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适应程度:对于刚接触案例教学法的学生而言,案例不应太长,牵涉的问题最好控制在一、两个知识点范围之内,这样的案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为以后学习提高作准备;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可以选取综合性案例,需要学生广泛运用所学知识,对真实案例展开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必须提前发给学生。

(2)选择案例必须满足的指标

真实性。案例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引用的各项数据必须科学准确,案例情节能够反应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状况。

代表性。案例只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才有分析的价值,通过对这一代表性案例的分析,使得学生掌握面对这类问题时具体的处理方法。

针对性。教学案例必须与理论教学的内容相结合,能够体现教材基本观点,通过激发学生深入细致地思考,达到理解理论、掌握相关知识的目的。

趣味性。案例描述要力求生动具体,主题突出,情节曲折,足以引发学生对某些问题深入探讨的浓厚兴趣。

2 阅读案例,小组讨论阶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深刻受到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必须准确理解案例背景。比如宏观环境如何,企业面临哪些机遇与威胁?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文化、企业战略是否匹配?

在学生充分阅读案例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六七个人,然后选出或指定小组长。这样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可以就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并列出一份案例讨论提纲和课堂演讲提纲。

3 课堂交流,方案实施阶段

课堂交流、方案实施阶段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合理控制每个小组的发言时间,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充分发言,并有时间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因此在这一阶段,必须做一些适当的评论,加强学生对基本问题的认识,但这样的评论绝不是结论。在课堂交流后,需要模拟方案的实施过程,强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

4 撰写报告,深化提高阶段

在课堂交流之后,每个学生小组需要作案例分析报告,详细陈述本组案例的分析过程。教师根据每个组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情况,加以考核。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确保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需要注意下面一些基本问题:

1 案例库的构建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与选择的案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绝大部分来自西方,由于不同文化、价值观和不同思维习惯的影响,使得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高校必须有意识地组织教师进行案例编写工作,力求构建具有本土化、时代性的案例库。

2 多媒体教学

为了使案例分析更加直观生动,教师可以在案例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对案例的感受性。

3 教师自身水平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8)

作者简介:窦红宾(1978-),男,陕西黄陵人,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陕西 西安 71005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19-02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的课程。该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通过研究行为规律,来揭示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帮助管理者提高解释、预测能力,以提高组织绩效。组织行为学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它的研究直接针对社会实践。当今,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扁平化、信息化等组织形式,使组织内部的行为方式产生巨大改变。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的研究转变成动态的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高度适用。案例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也称为个案、事例、个例或者实例,采用案例教学,学生作为主体被置身于“案例”情境中,通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具体措施。案例教学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组织管理实践,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意识和实际管理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1.促进知识整合,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组织行为学”课程综合性较强,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还会涉及各行业的专业知识。其研究的内容包括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行为,仅仅学习理论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分割、零散的知识。组织行为学案例通常能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现实,针对这些案例,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融会贯通。

2.促进教学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该学科主要是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研究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问题,强化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对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获得感性的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课堂上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反馈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前者,学生只是被动接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说教式的教学容易压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教学效果相对较差。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大量使用案例,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以案论理,实现了教学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学科。这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知识理论并将其转化成能力。通过案例学生对组织行为学产生感性的认知,好的组织行为学案例能把学生置身于案例描述的组织管理情景,使他们进入“角色”,去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这种“现场”的演练,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有助于缩短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法通过设计一个良好的管理实践情景,把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分析、思考问题,能大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在案例采集的过程中,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反复推敲案例,挖掘案例中的理论知识,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设计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

案例教学应和理论教学进行合理搭配,案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案例。首先,教师应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例如,通过课堂评分,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地进行记录、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教师应从不同角度研究案例,分析提炼出讲课的重点内容,并提炼出尽可能多的难易适中的问题。教师还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经验紧密地结合起来,变抽象为具体,增加案例教学的趣味性。最后,教师应利用案例教学的机会,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案例讨论中,对一些逻辑思路清晰、回答问题准确的同学,通过表扬、加分的形式,激励学生。另一方面,对一些在案例讨论中表现稍差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积极引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分析,解决其在案例讨论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努力提高这些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一些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更要鼓励其大胆发言,锻炼、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案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精心选择教学案例

为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慎重地选择案例。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的真实性。案例事件必须要真实、客观。教师从网上获取的案例,要进行核实。案例编写时应保持客观,在案例中,不能出现个人的观点或信息,应如实介绍案例的背景、过程与结果。但有时,可对案例进行一定的加工,使案例具有一定情节来吸引读者的兴趣,提高案例的学习效果。

(2)目的性。应根据各章节的教学目的来选择案例,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包含各章节的知识点和教学重点。在保证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还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此外,由于学习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的学生专业可能不同,熟悉与关注的行业可能也不同,选择案例时,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来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行业、企业,可以根据文科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学习特点、学习方式的不同,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对组织行为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2]

(3)启发性。案例中蕴含具有能启发学生思考的开放性的问题。学生需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认真思考,充分讨论、交流,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案例问题本身较浅显或者直接可以从案例中获得,则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

(4)时效性。如果选用的案例内容陈旧,则相应的对策就缺乏可借鉴性,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可能就会降低。[3]所以,选编案例时,应注意贴近学生社会、生活环境,考虑学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尽可能选择最新的案例,结合当下政治、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又应关注社会发展现状,对现实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在与学生讨论中能自如地应对各种问题氛围。为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自己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第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组织行为学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对教材内容准确的把握与透彻讲解,教师应及时关注该学科理论、实践发展的前沿动态,深入进行学习研究、不断地充实提高,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应对常见的案例中涉及的企业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在案例讨论中能更好地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案例。第二,提升实践水平。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去企业工作、下厂锻炼的机会几乎没有,仅仅通过调研或网上的资料来了解企业,对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了解很有限,教师实践能力比较缺乏。[4]为更好地进行案例教学,教师要首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要主动走出校门,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例如利用寒暑假在企业兼职、去厂矿企业挂职锻炼,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把课程作业、毕业设计等与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

4.完善激励机制与考核体系

完善激励机制与考核体系是案例教学开展的根本保证。

(1)对教师的激励与考核。案例教学的教学任务更为繁重,工作量大,准备案例需要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组织的难度更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教学技巧、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等要求较高。如果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教师很可能不会主动尝试案例教学法。[5]所以,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支持教师去厂矿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作兼职。改革现有的教学考核体系,对于较好的自编案例进行奖励。

(2)对学生的激励。为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可将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及发言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录下来。评分应注意不仅要重视观点的新颖性、正确性,还应关注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参与的积极性、学习态度等。

5.要善于借鉴案例教学法的成功经验

课后总结是教师为了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成败,进行修正、完善。在实施案例教学后,教师应及时、全面、深刻地进行总结。教师通过总结可发现自己所选的案例是否恰当,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大纲要求,案例能不能达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拓展学生思维的效果。总之,通过总结,克服案例教学中的缺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无论是对学生还是针对教师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实施的具体办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晓君.案例教学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15-17.

[2]孙宁,彭萍.浅谈案例教学法[J].教书育人,2011,(18):24-26.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04-02

2011年,我校在经过大量调研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始了“2+1”学期制改革, “2+1”学期制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在春季长学期之后安排4周的夏季短学期。夏季短学期是整个学年正规学期的组成部分。“2+1”学期制通过调整和重构课程,使我校课程结构体系更为灵活、多元,实现整体优化,夏季短学期主要侧重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侧重解决我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际问题。要有效提升夏季短学期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改革。文章就“2+1”学期制下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案例研析——师生交流——理论建构——学生演练——反馈评价” 教学模式,即“CECDF”教学模式进行论述。

一、“2+1”学期制下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CECDF”教学模式的理论

(一)舒尔曼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理论

舒尔曼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教育观念、决策判断的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原理规则知识,专业案例知识,运用原理规则与特殊案例的知识。因此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就不仅要进行传統的教师讲解,更需要进行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亲自实践。这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需要改革传統的教师教育和培养模式。

(二)“知识冰山”模型理论

“知识冰山”模型理论认为:知识可分为明言知识和默会知识。明言知识就如同浮出水面的“冰山尖端”,而默会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底端”,是冰山的绝大部分。几乎所有明言知识都植根于默会知识,明言知识的理解、应用、增长都依赖于默会知识。明言知识主要通过概念、原理、法则的学习而获得;默会知识主要通过参与、体验、感悟而获得。明言知识通过反复实践、演练而转化为默会知识。

(三)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与他人协作、交流,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在教学设计中,要创设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建构意义的情境极其重要;引导师生协作、交流是重要手段;意义的建构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都要围绕这种最终目标来进行。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选用典型的教学案例,创设有建构意义的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案例研习;在研习的基础上,充分组织师生协作、交流;通过师生协作、交流来建构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演练,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提升教师教育实践能力。

二、“2+1”学期制下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CECDF”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2+1”学期制下教师教育实践教学“CECDF”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程序是:案例研析——师生交流——理论建构——学生演练——反馈与评价。具体操作策略:

(一)案例研析(Case research analysis)

“C”,指案例,案例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教学案例就是基于教学的需要和教学目标,所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它是在广泛吸收案例素材的基础上编撰的。教学案例主要有文本案例、视频案例。案例研析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研析,并提升构建相关理论。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案例研析要做到:

1.教学案例筛选与组织

案例是案例研析的核心,离开了案例,案例研析就无从谈起。因此案例筛选与组织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案例研析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

案例筛选要遵循如下原则:(1)要有目的性。教学案例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或培训任务而编撰、使用的。(2)问题要有开放性。教学案例选定的问题要能引发思考与研究,问题是多类型的,其答案是多元的,其解决方案与方法是多样的,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3)教学案例描述要客观。教学案例描述一般不加入编撰者的评论与分析,只是原原本本地描述出事实发生的情节和过程,呈现的实际情境是真实的。(4)案例事实的过去时。教学案例描述的某一实际情境,是发生过的事实,是事实的过去时。或者说它反映的是“已然”,不是“未然”。(5)难易程度要适中。教学案例的内容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大部分反映出教育或教学中的普适性问题,有的还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阅读、理解、思考和解析的难度以适中为宜。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10)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233-02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作为行为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它着重向学生们提供对组织环境中的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认识。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除了用有限的课时力求将其理论体系完整地分析、解释透彻之外,还应该立足理论重点,积极尝试运用案例教学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与教学案例的理论认识

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相关案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某一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了解实践中有关的典型事例、领会某些理论观念及道德两难问题、掌握某些教学及管理策略、扩大学生的想象力和视野,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过程。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达到特定的目标而采用的分析和讨论案例的一系列方法,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被描述为“苏格拉底式”方法的一个分支或变体,苏式方法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别称,这种方法主要采用提问与回答的形式。教师的提问是教师将要传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容,通过提示与学生已有经验相矛盾的事实、指出学生知识的漏洞等方式来打破学生原有思维的内部平衡,迫使学生尝试重新恢复思维平衡的过程。

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教学案例不同于一般案例,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引人课堂的方式,这样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处理这些真实或现实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像从业人员一样进行思考和行动。因此,要求教学案例必须具有教学价值。具体应该表现为:第一。应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环节,每一个案例都需要一种理论的支撑,通过学习案例,使学生掌握、理解理论;第二,案例要能引起争论,通过不同观点的思考、争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对决策分析起重要作用,案例一般都是围绕决策问题来进行的,案例提出了管理者或政策分析人员面临的选择或必须做出的决定,但不把实际上采取了什么行动或行动结果告诉读者,迫使学习者做出抉择;第四,要有概括性,要将现实中较大的管理问题加以提炼,把案例中关键点展示给读者。

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好的教学案例是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根本保障,因此,选择优秀的、适合的案例成为案例教学的关键。

二、案例教学在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如果不能独立地运用事实、观念和概念要点去解决问题,学生就不会真正掌握知识。概念的应用涉及较高层次(等级)的分析技巧,而这些是能够在一个教育与培训的环境中学到的。使用案例教学就是一种激励学生掌握知识并加以运用的手段。如教学案例中的“应用题式案例”。这种案例的案情与学习中的某一知识点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情节比较简单,篇幅一般在数百至千余字,一般是围绕主题展开表述,没有冗余或干扰性信息,有明确的、唯一的答案,多用于教师对该知识点的例证或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这种案例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具有较好效果。

组织行为学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经由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概念发展而来,包括直接面向社会生活实际、直接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的形成均是建立在大量翔实、权威的第一手资料上。因此,这些理论观点都很抽象。而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一般都是围绕特定的理论内容展开,案例中所提供的信息是现实问题或现实情境的再现,其中既包含了明确的理论知识点,也包含了有关组织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等方面的知识或深刻见解,而且案例具有典型、形象、直观等特点,带有很强的解剖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案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案例问题的分析、讨论,使得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个人的思路成为集体的智慧,战略性的束之高阁的理论知识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实践。通过反复思考、讨论、争论,课本理论知识与技巧不断得到强化,对复杂的、抽象的组织行为理论获得了比较清晰、感性的认识。

2 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建立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的心理条件和解决问题的心态

当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和技术设备被引入到工作中。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希望学生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希望学生具备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为组织创造价值。这些择人标准的提出,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挑战。需要高校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育重点。

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教师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剖析,使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环境的复杂性、现实问题的不可控制,体验实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和困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交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使学生学会用现实的眼光审视问题,做出抉择。因此,现实案例的系统性学习与讨论为准备参加专业性和实践性工作的从业者提供了间接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建芷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的心理条件和解决困难问题的心态。

三、案例教学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实施环节

(一)案例教学前提―选取适合的案例

选取适合的案例是课堂案例教学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典型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特定情景,其中涉及《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个或几个理论知识点,这类案例是对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际调查之后的客观书面描述,是管理中遇到的难题,能够帮助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理解案例中的问题,抓住潜在的学习机会。威廉姆・克利夫说:“完全开放的案例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因为他们在寻找一个问题的解决方式时可以考虑相反的或替代的方案。尽管如此,如果学生不具备适应这种开放性方法所必需的智力成熟度,这样一种设计也可能造成混乱和认识上的障碍。我们已经发现直接的案例分析对部分较为弱势的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应该准备给缺乏经验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反馈信息。”

因此,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提出一个没有明显正确答案的问题。案例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

情感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通过充分挖掘使得这些能力得以加强,而且应当提供多种合理答案以激发学生批判性的思考;第二,案例中必须有一位特定的、可辨认的关键人物,否则案例分析可能会模糊不清过分理想化;第三,需要学生运用案例中的信息去思考、评价、运用问题;第四,需要学生进行批判性、分析性思考,以便对问题及潜在的解决方式进行评估。

(二)案例教学实施――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方式设计的目标,是学生参与程度的最大化。参与程度的高低绝不是形式的要求,是决定案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首先,教师要能激起学生投入案例学习的热情。有经验的教师把学生分为三类:俘虏型,这类学生的学习是被要求或被强制的;好奇型,这类学生对课堂持观望态度,如果认为符合他们的兴趣,将会倾注很大精力;投入型,这类学生准备充分,愿意并具备相应的能力,自发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对于前两类学生有必要通过案例的趣味性和外在的驱动手段来转变或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评分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外在激励手段,特别是学生面对不喜欢的资料时更为有效。

其次。教师的课前准备与课堂引导对学生深入研讨案例至关重要。教师课前一定要精通案例材料,对案例事件要有一个完整的掌握,想象案例讨论的进程情景或细节,预料学生可能出现的反映。

组织学案例分析篇(11)

作者简介:陈姮(1963-),女,辽宁沈阳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中文类基础教学及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资助)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程改革项目“高职教育应用文教学改革模式实践研究”(编号:GB201003)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0-0033-02

一、案例教学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的适用性

(一)高职传统应用文教学模式的反思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一门基础课,其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写作的综合能力,成为提升学生未来核心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然而,高职院校传统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模式却制约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纯粹的理论性教学。即老师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以自我为中心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学内容仿照传统的“填鸭式”模式,将各种文体的定义、结构和写作方法按部就班陈述后布置作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缺乏针对性的实训练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在传统的理论性教学中穿插举例说明分析。即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通过分析一些典型例文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有独创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围绕标准答案的分析与讲解为主,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知识还只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当学生遇到实际的写作问题时,仍然会感到无从下手。”[2]

以上两种倾向都不能真正结合《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的性质和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应用写作本质上是一门写作技能课,在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写作技能。即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只是这门课的基础,只有形成相应的能力才是这门课的侧重点。如果不明确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优越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知识传授和问题解决结合起来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具有启发和实践性。其基本思路是“教师提供背景材料—学生分析材料—学生寻找问题,教师提点—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点—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归纳评估”。[3]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统筹,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估,不仅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克服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高职应用文知识结构和核心技能要素来看,应用文写作课涵盖的内容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不仅包括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用文写作的事务问题,还涉及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问题,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强。这就要求在实施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中,迫切需要借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和素材来实施教学,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案例式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投入到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也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案例教学法不是传统的“举例说明”式教学,而是将案例分析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改革。

二、高职应用文教学中“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法从理论分析上无论多优越,如果不能有效地付诸实践也只是空中楼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实际操作和微观指导,这是其区别于传统的注重“理论分析和宏观教育”的教学模式的一大亮点。而要成功实施这一亮点离不开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组织能力的提高。

(一)角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