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线下购物的缺点大全11篇

时间:2024-03-02 16:58:13

线下购物的缺点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1)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ABC分析法的概念

ABC分析法,又称ABC管理法、重点管理法、分类管理法或排列法。ABC分析法是从ABC曲线转化而来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ABC曲线又叫巴累托曲线,1879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巴累托在分析研究本国社会财富分配状况时,从大量的统计资料中发现,社会上的少数人占有社会的大部分财富,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仅拥有社会财富的很少一部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决定政策、左右企业命运的,也是这社会上的少数人。从而得出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这样一个结论。

后来,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在经济技术管理活动中也存在此种不均匀分布的规律。例如,在物质采购上,少数几种物质占用较大比例的资金:在商品销售中,少数几种商品的销售额占千百种商品总销售额的大部分;受季节影响的企业中,少数几个月完成的工作量超过全年计划的大部分;在质量管理中,少数不良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品,占据不合格品总数的大部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会迪基克和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分别把此种规律用在物质的分类管理和产品的质量管理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ABC曲线的构成

“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此种规律,我们可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管理对象(如物质)按照其所占成本比重、重要性、或供应难易等关系定量分析,依次排列,并在数学上常用的笛卡尔平面坐标系上反映出来。

举施工材料占用流动资金为例。在横坐标上,按照每种材料占用流动资金的比例依次排列,横坐标表示品种的个数(或占总品种数的比例);而纵坐标表示每种材料的占用金额(并表示前列各种材料的累计金额)。为了醒目起见,在纵坐标右方再加一个付纵标,用以表示每种材料的金额占总额的百分比(并表示前列各种材料的累计金额占总额的百分比),将横纵坐标上的相应之点连结起来就得到了所谓ABC曲线,如图1所示。

一般情况一下,在ABC分析法中,我们将管理对象品种数10%左右,比重70%

左右的称为A类;将品种数和比重均为20%左右的称为B类;将品种数70%左右,比重1 0%左右的为C类。这样就将实际中繁纷、庞杂的管理对象按照上述比例分成A、B、C 三类管理对象。

通过ABC曲线的绘制,确定A、B、C三类管理对象,我们便可抓住“关键的少数”A类进行重点管理,而对“次要的多数”B类和C类迸行分级管理。

当然,ABC三个区域的划分大致是品种数比例l:2:7和比重比例7: 2: l的关系,对于不同的分析对象这种区域的范围还可以作适当的调整,但不可相差太远。

3.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ABC分析法在质量管理中也称为“排列图法”,是质量管理中一种常用的重要方法,它运用ABC曲线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预以解决。

排列图的具体作法如前节“ABC曲线的构成”已介绍的那样,横坐标表示产生不合格品原因的个数,按影响大小,从大到小依次排列,而纵坐标表示产生不合格品每种原因的频数,纵坐标表示不合格百分率,这样就形成按频数大小排列的一种直方图,就叫排列图。

例1,某建筑公司,对其施工的152间楼地面质最不合格的房间进行了原因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及相应的房间数如表1。

表1

用排列图表示,如图2

从ABC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起砂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不合格率占51. 3%)属于A类;开裂和空鼓是次要原因(不合格率占40. 2%)属于B类;而不平整和其它原因是个别问题(不合格率占8. 5%)属于C类。通过上述分析,找出解决楼地面质量的主要关键是起砂,并采取相应措施,预以解决。

影响地面质量的主要原因找到了,这是第一轮ABC分析,而造成起砂的原因很多,ABC分析应进入第二轮,如表2、图3所示。

表2.

绘制排列图时,必须注明图名,说明每个数据的简历,这是质量管理中很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不可忽视。

4.在施工计划编制中的应用

例2.某建筑公司,根据2011年前连续15年逐月完成工作量统计资料,经过数理统计数据整理,发现有如下规律,见表3、图4。

每月完成工作量占全年完成工作量百分比(%)表3.

从全年各月完成工作量的ABC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建筑公司必须抓紧A类和B类(共9个月)施工期的计划编制工作,保证全年计划工作量的完成。

5.在物质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企业储备一定的物质是保证施工连续均匀的必要条件,但物质的储备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一般占整个企业流动资金的一半以上。因此,合理储备各种物质,使其既能证施工的均匀连续性,又能尽量少占用流动资金。

ABC分析法,把占用库存储备资金较多,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订购比较困难的物质作为A类:把占用库存储备资金较少,对施工进度影响不大,订购比较容易的物质作为C类;把介于A、C两类之间的物质作为B类。库存物质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既可以加强对重点物质的管理,又可以简化物质管理工作。

对A、B、C三个类别的库存物质实行不同的管理控制方法,其通常方法如下

表4.

A类物质是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A类物质占用库存储备资金较多,在保证供需衔接的前提下,做到既不发生缺货,也不发生超储,使储备处于最低水平,一般采用定期订货的方式。由于A类物质品种虽少,但库存储备资金偏多,保管费用也偏多,因此采用“经济批量法”订购进货合适。

C类物质占用库存储备资金较少,库存多寡对总资金变化影响不大,而且C类物质品种较多,为了简化管理,避免牵涉过多精力,适当加大订购批量,增加些库存是无关紧要的。订购过程一般采用订购点法。

B类物质介于A类和C类之间,在管埋上可酌情采用A类或C类的方法进行控制。

6.订购点法和定期订购法

6.1订购点法

所谓订购点法,即库存储备物质下降到一定水平(订购点)时,就提出订货,订货的数量是一定的,一般取最高储备量。

在确定订购批量和订购点前,先符合图5介绍必要的定义和符号。

g一一一一库存量(时间t的函数)

Q一一一一订购批量(常数,一般取最高储备量)

L一一一一交货期(一般是常数,有时是随机变量)

A一一一一保险储备(常数)

k一一一一订购(常数)

D一一一一单位时间的需要量(常数或随机变量)

视图5,确定订购点法计算公式如下:

订购批量:Q>LE(D)+A公式―1

订购点:K>LE(D)+A公式―2

保险储备:公式―3

其中:

E(D)――是需要量D的数学期望值。若D为常数,E(D)即为D

σ――是需要量 D的均方差(或标准偏差)。若D为常数,即需要最和

消耗量相等,且是一定值时,在交货期L保证的前提下,保险

储备则E必要,则A=0。

r ――安全系数。一般取1. 3~2. 0之间的数值,使用时取值方法见表5

订购点法安全系数r 表5

注:表5推算详见正态分布的性质。假设缺货现象u遵从正态分布N(0,1)

那么U>r时概率(缺货概率)为:

因此,当允许缺货概率不a时,缺货u便限制在r值以上,即安全系数为r。

例如:允许缺货次数比例a=5/100,查正态数值表,便知r=1.64485≈1.64,其它类推。

例3.某建筑公司,从电气仓库查得,2011年全年拉线开关实际消耗量加6,供货期为半个月。试求:每次订购批量Q。

订购点K:保险储存A(允许12个月中有一个月缺货)

表6.

安全系数r=1.42(根据1次/12月=8.33/100查表5)

解:

(1)保险储备,根据公式―3

(2)每次订购批量,根据公式一1

Q=LE(D)+A=0.5X2500+1485=2735个

(3)订购点(库存下降到k点订购)根据公式一2

k=LE(D)+A=2735个

验算,按题意允许12个月中允许有1个月缺货,因此11个月可保证供应,全年供货量即为:

2735个/每次订购X (12月一1月)=30085个/年≈30000个/年

上述验算与原题已知条件相符。就是说侮隔半月订购一次,每次订购2735个,一年中允许有一个月缺货供应,全年拉线开关的订购计划仍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不会因库存不足影响工程按期交工。

6.2定期订购法

所谓定期订购法,就是按照事先确定的订购周期,按时组织订购,而每次订购批量则根据下一段时间的需要量和现有库存量来确定。

在确定订购批量前,先结合图-6介绍必要的定义和符号。

T――订购周期(常数)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2)

电子商务作为商业贸易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以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手段挑战传统的经贸方式,并对传统零售业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把新兴的电子商务和传统的零售业结合起来,使之产生更大的效益,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那么,如何把电子商务真正渗透入传统的零售业,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且迫切的任务。

一、传统零售业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1.传统零售业的概念。零售业的概念是把农业或工业生产者产出的实物产品以商品交易的形式出售给百姓或销售给社会团体的商品销售行业。零售业包括电子商务中的零售形式。但是传统的零售业是指实体零售业,就是通过实体店铺进行零售活动的行业。

2.传统零售业的优缺点。(1)拥有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很多传统商店经营了几十年,顾客已熟悉那些中间商品牌,而网上零售商没有这种优势。实体商店可给顾客安全感,而这正是单纯网上零售商无法比拟的。

(2)分销基础设施。传统零售商已建立了自己的分销网络,包括商店门面、仓库、运输工具等,它们已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了传统零售的可靠性。

(3)购买经历。传统零售商与网上零售商相比较,其最大的优势是他们可让顾客体验购物的乐趣。顾客走进商店,可以触摸商品,试用商品,并可与售货员进行面对面交流。

但是,传统零售模式也有一些缺点。一方面,企业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占领新的市场,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地产或者租赁他人的店面,这些费用都是很大的。另一个缺点是传统零售业通常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全天候24小时营业的情况非常少见。而且,就算营业时间延长至深夜,那时候的顾客非常少,成本太高。

二、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1.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是指买者与卖者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便捷、低费用的电子通讯产品进行实物商品或其他形式商品的买卖活动。广义的来说,通过电话、传真等形式的交易也算电子商务。但是,人们说的电子商务通常是指以电子数据交换和因特网为媒介进行的的商业交易。

2.电子商务的优缺点。(1)网络技术打破了零售市场的时空界限,店面的选择不再重要。如何选择店面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非常重要,甚至有的人把经营成败都归结在店面的选择上。但是对于电商来说,不仅不需要实体店,而且能够展示更多商品。同时电商可以24小时营业,客户可以随时光顾,而传统零售店很难做到。

(2)销售方式发生了变化,使得消费者购买决策具有便利性和自主性。消费者不需要亲自到实体商店去,只要坐在家中的电脑前,就可以浏览比实体店中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商品。而且在网上购物不需要面对传统媒体的广告轰炸,完全自主。还有网上比价是十分容易的,只需点击不同的网页即可。

(3)经营费用大大降低,使得商品的相对价格降低。在网络化经营过程中,零售商的内外交易费用都会降低,进而节省经营成本,在保证一定利润空间的同时,使得所售商品的价格大大降低。

虽然电商有上述优势,但不足之处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由于网上品牌过多,所以想要建立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非常困难;其次,由于购销双方并不见面,所以很难建立信任感;还有,退换货也是非常麻烦的,人们更愿意到实体店里即时把商品换回来,而不是包装好了寄出去等很久。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电子商务已对传统零售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

1.来自于市场规模和竞争的冲击。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巨大,2010年全国总体规模高达15.7万亿且以年均18%的速度快速增长。相对于传统零售业规模,我国网络购物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速度惊人,近五年总规模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0%,二者间的距离在逐渐拉近。

2.来自于中高端客户群流失的压力。尽管我国网民总数占人口总数不到35%,但是80%以上的网民都是以年轻城市白领为主体的高端客户,是最具经济活力和商业价值的人群。统计发现,70%的高端客户年均消费支出在1万元以上,占据整体网络消费的40%。这部分高端客户和部分高端商品销售市场的流失,将使传统商业和零售业深深的陷入被动。

3.对不同零售业态的影响。根据电子商务对不同商品的冲击分析可以判断,家电零售店、传统百货店等受网购冲击会比较大,而购物中心、便利店、生鲜卖场等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小。美国全球最大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集团百思买,在过去的17年里始终保持对亚马逊的优势;但在过去的三年里,百思买的年度销售额增长幅度分别为2%、0%和10%,亚马逊则高达41%、40%和28%。

虽然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速度惊人,但终究是无法完全代替传统零售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电子商务无法替代传统零售业的社会功能。网上购物不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消费者无法体会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购物时的乐趣,也无法通过感官去感受商品的质地、气味等,而这些都是消费者购物过程中的重要心理体验。

四、传统零售业未来的发展模式

1. O2O商业模式。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O2O电子商务模式需具备四大要素:独立网上商城、国家级权威行业可信网站认证、在线网络广告营销推广、全面社交媒体与客户在线互动。

其实O2O模式,早在团购网站兴起时就已经开始出现,只不过消费者更熟知团购的概念,团购商品都是临时性的促销,而在O2O网站上,只要网站与商家持续合作,那商家的商品就会一直“促销”下去,O2O的商家都是具有线下实体店的,而团购模式中的商家则不一定。

对于传统零售商来说,开展O2O模式的电子商务,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自建官方商城+连锁分子店铺的形式,消费者直接向最近门店的网络店铺下单购买,然后线下体验服务,而这过程中,品牌商提供在线客服服务,及随时调货支持(在缺货情况下),加盟商收款发货,适合全国连锁型零售商。好处是可以线上和线下店铺一一对应。缺点是投入大,推广力度需要很大。

(2)借助全国布局的第三方平台,实现加盟企业和分站系统完美结合,并且借助第三方平台的巨大流量,能迅速推广带来客户。

(3)建设网上商城,开展各种促销和预付款的形式,线上销售线下服务,这种形式适合本地化服务零售商。

2. OAO商业模式。OAO(Online And Offline),即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网店)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双店”经营模式,可将线上消费者引导至线下实体店消费,也可将线下实体店的消费者吸引至线上消费,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通、信息互联、相互增值,是实体商业第四代交易模式和标准。

实体商业的信息化和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趋势。为此,传统零售业在运用该种商业模式时,必须再建一个与线下同步的线上网店,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模式。通过移动终端、PC端、入户视频终端等载体,实现线上网店与线下实体店商品同步展示和人网交互,使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获取与线下实体店相同的信息和优惠,甚至与商家即时互动沟通,进行在线交易和支付(或到线下实体店查看实物后再支付)。对于线下实体店,除了常规展示销售外,还可以利用地面触摸屏的人机交互,进行重点信息的集中展示和优惠下载,同时通过向附近移动客户端推送基于位置的优惠信息,吸引用户到店购物,同时提供快捷安全的近场支付服务。

虽然OAO的愿景很美好,但是想要实现它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关于实体门店与虚拟网购的同价问题、营销协同问题以及供应链一体化问题都是目前比较棘手却又十分关键的问题。如果传统零售商可以很好地解决了这三个问题,那么在未来他们就可以采用OAO商业模式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录贵.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8,(02).

[2]李翔,董凯.加快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J].现代物流报,2007,(10).

[3]肖玲诺.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零售业应对入世挑战的对策[J].商业研究,2002,(7).

[4]曹鸿星.零售业创新的驱动力和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05).

[5]申文果.传统零售模式与网络零售模式的融合[J].商业研究,2002,(08).

[6]http://.cn/stock/20120626/824944.shtml?.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3)

一、“淘宝村”现象概述

2003年,我国当前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淘宝网正式建立。建立之后的淘宝网网络购物平台发展十分迅速,其线上经济总量与销售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平台公信力与资本数量不断提升,加盟人员数量与加盟资本不断提升。而在线上购物平台火爆发展的背景下,由网络经济衍生而出的服务于网络经济的新型经济形式也开始逐步展现,即“淘宝村”现象。

对网络经济的发展而言,尤其是网络购物领域的发展,其生存发展均离不开线下实体服务的支持。缺少物流、原材料产品供应、仓储等基础,对于网络购物的实现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在网络购物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于满足其发展的需要,网络购物的线下服务商与线上销售商开始出现集聚现象,即“淘宝村”现象。

(一)“淘宝村”现象的特点

1.线下服务支持衍生服务行业的集聚

对于“淘宝村”而言,其形成与构成的要件均符合线下支持商与线上销售商集聚的特点。在网络购物平台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数量庞大的实体生产商、销售商以及衍生服务商。因此,在网络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受市场供需影响,诸如物流、仓储、原材料供应等周边领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线上销售商而言,做成一笔最基本的网络交易,在现实过程中往往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依次为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推广包装、配套仓储、产品销售、物流发送。通过对以上步骤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购物并非是简单的网络操作,而是线上与线下的紧密结合,是虚拟与现实的高效合作。与此同时,对于同一行业领域的线上销售商而言,其对线下服务的需求是近乎相同的。出于社会的产业化发展趋势,在原材料价格、商品采购价格等区位产业化优势的影响之下,线上销售商往往会受经济利益驱动,在线下集聚于某一地域。而一旦出现了线上销售商在线下的集聚现象,在市场需求的巨大刺激下,线下的相关支持商必然也会出现一定的集聚现象,例如物流公司的集聚、金融机构的集聚、批发市场的集聚。

2. 形成地域具备一定产业化发展优势

对“淘宝村”而言,其形成地域必然具有一定的产业化优势。通过对“淘宝村”形成地域的研究分析工作,我们不难发现,“淘宝村”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依托一定产业化优势进行。纵观我国当前“淘宝村”现象的主要聚集地区,以杭州市与义乌市为例,无不展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化优势。例如杭州地区,其作为淘宝网络购物平台运营公司的所在地,产品策划与推广方面的产业化集聚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淘宝网发展变化信息的,抑或是淘宝店铺的营销策划机构,以至于针对淘宝网的货物批发市场,大多均集中于杭州地区。出于对所需求服务便利性的考量,相当多的淘宝网络购物平台店铺经营者将自身网络店铺的实体经营地点或后勤保障基地选择在杭州进行构建。对于义乌市而言,产业化优势更为明显。淘宝网问世前,义乌市就是我国小商品生产销售的核心地区与集散地。无论从原材料的购进方面,还是从成品货物的购买方面,义乌市都具备着其他地区所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因此,围绕义乌市也形成了“淘宝村”现象。

(二)“淘宝村”现象出现的原因

对于“淘宝村”现象而言,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进步。线上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无疑需要强有力的线下实体服务保障。诸如物流服务、仓储服务等线下实体服务,其中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影响到线上网络经济的发展。在线上购物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线下实体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进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市场需求与经济利益的双重刺激之下,网络生态经济现象开始出现,网络生态经济的经济规模总量也在不断攀升。在当前的网络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折射出的是网络经济所具有的独特特点。

如果说网络生态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么诸如“淘宝村”等网络经济生态现象出现的表层原因则应归结为线上网络经济发展对线下市场的独特需要。以杭州地区为例,目前在杭州市区内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了多个“淘宝村”集群。淘宝网的店铺经营者们在线下保障基地的选址过程中,大多倾向于将虚拟店铺构建于杭州周边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首先杭州地区是淘宝网络购物平台运营公司的所在地,网络信息传递十分便捷,网络经济的发展动态也十分易于掌握。其次,受淘宝网络平台公司所在地的功能性辐射影响,杭州周边地区的淘宝支持服务往往比较发达。物流网络也十分发达便利,水陆空道路畅通。再次,杭州地区针对淘宝网络购物平台的进货渠道十分宽广多样,产品的市场推广与包装策划人才密集。这些无疑均为“淘宝村”现象出现并蓬勃发展的具体原因。

二、“淘宝村”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淘宝网络购物平台诞生于2003年,其发展进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低谷到辉煌的发展过程。“淘宝村”现象的出现往往面临一定的问题,例如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淘宝村”的发展需求。仅以浙江嘉兴著名的“户外用品淘宝村”为例,该淘宝村前身为一个普通的自然村落。2003年淘宝网草创之初,一名村民利用淘宝网络销售平台开始经营销售户外用品。由于经营获得了巨大成功,该村民迅速致富并在区域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村中其他村民纷纷进行效仿。短时间内,该村就转变为了一个集原材料加工、生产、仓储、线下批发销售、线上虚拟经营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户外用品“淘宝村”。然而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却是严重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

该“户外用品淘宝村”的前身为普通的自然村,区域人口数量不足3千人。在其向“淘宝村”的发展转变过程中,该村的常住人口数量开始急剧上升,目前已达到2.5万人的数量规模。村内目前有六家大型物流公司设置了办事处,承接各种物流运输工作。产品形象设计、包装公司及工作室共4家。大小餐饮机构数量近百余家,从业人员近千人。围绕户外用品线上销售的服务人员接近上万人。与线上经济蓬勃发展相对应的是该地区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村镇内道路拥堵,住房建设用地十分紧张,物价上涨明显,生活品质下降显著。与此同时,该村的社会基础服务设施也始终处于严重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小到洗浴中心,大到医疗机构,各种社会服务部门常常人满为患。

(二)政府管理职能缺失

在“淘宝村”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管理职能往往没有得到良好有效地发挥。“淘宝村”现象归根结底是受市场需求所左右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淘宝村”出现的过程之中,往往包含有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地区社会保障服务机构负荷加重、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等现象。诸如此类现象无疑会对区域范围内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如不开展妥善的管理工作,必然对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即便如此,诸多地方政府依然缺乏对“淘宝村”现象出现的重视与心理准备,也缺乏对其进行管理的相关方案、方法以及经验。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是在人口普查的过程中才恍然发现“淘宝村”的存在。

如果说在“淘宝村”形成过程中,政府是因缺乏相应的消息渠道,进而造成自身职能的缺失。那么在“淘宝村”现象形成之后,政府的不作为则有些令人难以接受。放任“淘宝村”自生自灭,似乎已经成了“淘宝村”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惯。

三、对促进网络生态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依托“淘宝村”现象,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

以“淘宝村”现象为代表的网络生态经济,其发展对于我国当前社会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同时其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助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非但不应将“淘宝村”现象的出现视作一种负担,相反应充分意识到其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一个“淘宝村”的出现,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往往意味着地区经济总量、人口数量与税收额度的大规模增长。依托“淘宝村”现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机遇,适时地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无疑是最佳选择。

(二)依法加强对“淘宝村”管理,促进其健康合理发展

在“淘宝村”现象形成的初始阶段,地方政府就应依法加强对“淘宝村”的管理工作,促进其健康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当也必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管理职能作用。首先,对于政府而言,应发挥自身对地区人口的管理职能。通过户籍制度、暂住证制度、人口普查、走访等多种方式,掌握地区人口的数量、年龄构成比例。其次,根据相关人口信息,地方政府应当依据人口规模与“淘宝村”的发展趋势,合理推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相关保障服务。这既是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淘宝村”健康合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线上电子商务在发展自身网络购物业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诸如物流、餐饮、原材料供应、产品推广设计等线下服务支持。对“淘宝村”现象以及网络经济生态而言,唯有依托政府对市场进行妥善管理,加快“淘宝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增添一份助力。

参考文献: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4)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3004103

Marriage of shopping malls with O2O― a new business model

MOU Yong ,WANG Zhao-peng, WANG We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positive effects on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city district network?to consumers,businesses and macro econom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to establish the city district shopping network.The marriage of shopping malls with O2O―a new business model, weakens the location of sellers,realizes?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ity regional and solves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after-sale service connected with online shopping, which ma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attracting investment to the Midwest cities so as to handle the unemployment, absorb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e.

Key words:O2O; shopping-malls; e-commerce; business model; the Midwest

城市商圈中以繁华商业区为核心的百货类、电器类、服装类实体店近年来业绩不佳,许多商家面临亏损甚至倒闭(正式数据无法获得,但店面经常换东家可以证实这一点),而相比之下,网上同类商品的销售却蒸蒸日上。实体店销售可以挽留部分消费者,但在网络时代,实体店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随着大批的消费者涌入网络市场,电子商务在市场交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高。对大多数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其本地的电子商务市场弱小,个别企业正在或者已经筹建网络营销,当地缺乏完整的综合性购物网站,建立一个主要服务于本地消费者的商务网站是必要的,这就是O2O。

自2010年底O2O(Online to Offline)的概念引入中国至今,其广阔的前景为各方所看好,O2O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亿万元。2013年O2O首次被参加两会的委员代表提及。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政协提案中建议“引导零售服务O2O转型”,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阐述了O2O相关的观点: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和消费,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在加速融合。到2014年,无论是线上的电商巨头还是线下的大型实体都开始积极部署实施O2O发展战略,O2O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零售业如果不跟上潮流,必将失去很多网络购物的消费者。

一、传统商业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商业模式包含了制造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供应链冗长,产品成本高,这种模式正在失去竞争力。传统商业模式按照其遵循的经营理念,无外乎两类: 4P理论和4C理论。

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提出的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这种理论把企业作为研究核心,在实现企业利润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地应对消费者的需求欲望。没有建立能够实现商家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导致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够及时反馈给生产者。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我生产什么,你们就买什么”,在当今消费者主宰市场需求的时刻,这显然已经不适用了。

罗伯特・劳特朋(Robert F.Lauterborn)提出的4C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4C理论强调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企业的生产活动要以消费者需求作为指导,生产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产品。它拥有能够与消费者及时沟通的平台,使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得到有效地处理,顺应了消费者市场的变化。 多数企业已经适应了传统模式,未引进电子商务,经营状况呈现大的波动,随着经营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商业模式的革新成为必然趋势。电子商务网站越来越多,以实体经营为主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传统商业模式的供应链冗长,产品成本高,价格高,与电子商务相比竞争优势正在下降。依靠消费者对商品及渠道的无知赚取超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 实体店、品牌分销商或商,如果不能线上交易,会失去乐于网购的消费者,无法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二、早期电子商务的缺限

在传统商业模式被颠覆的时代,电子商务表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因为B2C、C2C交易模式,省去了中冗长的中间环节,借助于电子银行,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搜索对比和多媒体界面,使得交易更加自由,下单即等待送货上门,免去自己车马劳顿,更加具有吸引力,最大化消费者的满足感。但是,已有的电子商务,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第一,以淘宝、京东、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网站,基本上把消费者锁定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消费者(尤其是第一次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对这种以异地网购为主的消费模式的信任度有限,网购维权、售后服务以及退换货麻烦,使得浏览者多,交易者少,转化率低。

很多购物网站允许个人在网上开店铺,无须拥有实体店。他们从商家手中获得商品的商品码,在自己的网店里推销,从中获取利润,其面向的对象范围较广,有的个人网店从事的是转手销售(厂家),消费者的售后服务不能得到直接的处理。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售后服务、退款问题、虚假促销、退换货物、网络诈骗、发货迟缓、质量问题、网络售假、订单取消、节能补贴是2013 年十大网络购物热点投诉问题,仅仅依靠购物条款规定,投诉问题很难解决。这些都降低了网购者成交的信心。

第二,买卖双方如果距离较远,物流费用较高,送货时间较长,如果本地可以购买到完全一样的商品,从宏观上讲,这种交易是缺乏效率的,是一种浪费有限的物流资源的交易。

三、商圈与新型电子商务O2O的联姻―城市商圈网

O2O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线下商品,再到线下去获得商品,从而把消费者留在本地区,把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转化到本地,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转化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冲击。目前,O2O的概念正在发展之中,有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等都在实践O2O的理论。

商圈一般是指不同行业经营者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商业活动。每个城市都有相对繁华的商业区,经营者多,行业分布广泛,产品丰富,基本上能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即便是核心商圈,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不如以前。原因大体上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很难,价格高,但这个两个缺点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可以很好解决。

如果把商圈的概念从实体移植到网上,建立以繁华商业区为核心的网络购物平台,实现商圈与O2O的联姻,消费者可以用线上筛选商品,在线结算,保持传统营销的优点(真实体验、就近的售后服务等),如此,牢牢地抓住本地的网购大军;新的商业模式在留住消费者的同时能够吸引制造业厂商落户本地,进一步拉动本地经济增长,呈现出以下优势:

1.交易在线上线下都可以进行,扩大消费者群体。到实体店购物会增加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时间成本以及人工费用,留住没有时间逛街的消费者;不同年龄的消费人群对于网购的偏向性是不同的,网购者大多是年轻人,中老年乐于在网上进行比价,合适才选择网购,或者在网上看好产品再到实体店里完成交易,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既满足了中老年的消费观,又为本地区挽留了大批的新一代网购者。

2.售后服务在线下进行。对于网上销售的商品,消费者最担心的是售后服务问题。比如买的衣服不合适或者电器损坏需要维修,售后问题产生的纠纷不易解决,消费者选择商圈网交易,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卖家享受售后服务。

3.营销效果是可监测的。新的经济模式,在运营中发生的交易数据完整的保存在数据库内,便于商家统计经营成果,对后期决策提供帮助。

四、商圈与O2O联姻的影响――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

淮南商圈以商贸、家乐福区为核心,其周围向外辐射依次为次要商业圈、边缘商业圈。结合O2O模式,将主要商圈、次要商圈以及边缘商圈的地段因素弱化,从而使淮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 对整体经济影响

1.淮南是建立在煤矿产业链上的新城市,自然环境较差。外出购物时,往往受到煤渣、尘土等干扰,夏季时的高温天气,冬季寒冷等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能网购本地商品会使成交量保持稳定,不会随着气候、环境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2.模糊商圈地段因素,忽略地理位置对销售的重大影响,使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圈、边缘商业圈协调发展,带动整个城区的协调发展。

3.将淮南本地消费者从异地网购的群体中拉回,购买本地产品及服务,拉动淮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4.淮南本地的制造厂商偏少,带动经济的主力是煤矿、化工、餐饮、零售,经济增长弹性较小。通过弱化地段因素,整合商家资源,促进销售额的增长,形成良好的商业环境,进而吸引大批的制造商在淮南建厂,带动经济发展。

(二)对加入商圈网站的商家的影响

1.弱化地段影响,当实体店的位置比较偏远时,消费者依然可以在网上搜到某种产品在本地区有售的所有商家以及其所在位置,使地段不成为成交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2.便于搜集分析商品的销售情况并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作出具体科学的分析。

3.便于及时向消费者发送最新产品以及最近的优惠活动等消息。

4.克服季节、天气、交通、线下服务受时段限制、线下商户的接待能力变数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只需要保持线上客服在线就可以随时随地为浏览本店商品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5.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个性化多媒体界面,吸引更多的客流量和成交量。

(三)对消费者的影响

1.立足于本地的商务网站会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即便遇到退换货,维权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由于实体店在本地,与商家沟通方便,可以快速响应服务。

2.需试用的商品,消费者可以现在网站上找到所要购买的产品并查找到实体店的位置,亲自到实体店体验产品,再进行购买决策。

3.较传统电子商务,城市商圈网由于只包含本地的商品,送货速度比一般的网购要快得多。实现2-6小时送货到手,物流费用也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免费送货上门。

4.可以忽略天气、交通、时间等因素,随时随地进行购买行为。

5.可以享受灵活的付费方式,线上线下均可付费。

当然,城市商圈网的运作将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这需要各参与方共同协调配合,其有利影响才能显露出来。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实体店与电子商务的优缺点,得出建立城市商圈网可以综合了实体店和网店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商圈与O2O联姻,对商家、消费者和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都有益,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商圈与O2O联姻,弱化了商圈内的地段因素,实现城市各区域协调发展;商圈与O2O联姻,形成城市商圈网,解决了网购时空限制,方便消费者享受售后服务;商圈与O2O联姻,可以提升招商引资能力。改善商业环境,吸引制造业聚集,进而解决就业、吸纳人才、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建议如下:

1.电子商务发展落后的地区,本地区的商家单独实现网上交易成本巨大,需要本地政府和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2.本地企业必须认识到O2O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这一新型商业模式中,否则会失去本地网络购物者。

3.政府招商引资部门应该重点引进合适本地区的制造业,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商品成本,用O2O实现本地区经济的复兴,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张波.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5)

一、连锁超市及物流管理的涵义

连锁超市是指经营同一类别的商品和售后服务的若干超市以一定的形式合并成统一的整体,通过企业外表形象的标准化、经营管理活动的专业化、组织人事规范化以及内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做到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实现相对的简单化,从而达到规模效应。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是指只在一个地区的范围内进行连锁经营、规模较小的超市。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二、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采购效率低、成本高。

通常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统一采购比例不足50%,其余商品都由各个门店单独采购。因为各个门店销售状况不一,对货品的需求情况比较复杂,超市在进行综合统计后进行采购,在采购环节的收集信息,询价,比价、议价,评估,索样,决定,请购,订购,协调与沟通等效率较低。构成采购成本的采购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订单费用等过高导致采购成本较高。

第二,配送中心作业效率低。

配送中心是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往往配送中心作业效率低,未能及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来配送中心的货物进行快速分拣,拣选、加工等作业低效迟缓。

第三,配送中心库存过大。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对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商品有着大批量的需求,导致桃心岛超市配送中心库存过大。很多储存期短的货品和滞销的货品占用配送中心的仓库场地和资金。库存过大对企业的资金流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四,配送成本过高。

配送是物流企业重要的作业环节,它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通过配送,物流活动才得以最终实现,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完成向门店的配送活动的代价较高。

第五,配送补货不及时。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配送计划性不强,发生缺货后的配送补货不及时,造成了缺货成本的提升,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商誉损失。由于缺货,可能造成一些客户会转向其他超市,在这种情况下,缺货导致失销,对于超市来说,直接损失就是这种商品的利润损失。

三、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物流管理落后的原因分析

第一,采购方式及采购制度落后。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采用传统的采购方式,仍然使用人工管理和电话联系和纸质订单等方式来进行采购活动,相较现在的网上采购等先进采购方式效率较低。超市的采购制度不够完善,物资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并不流畅,采购人员时常产生违规行为,采购成本随之增高。

第二,配送中心设备落后。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缺乏现代化物流设备,仍旧采用传统的人工来进行分拣,加工等作业。

第三,与供应商沟通不及时。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与供应商沟通不及时,物流负责人不能把握不同商品的流转速度和销售特点,不能保持合理的库存量。

第四,运输费用及其他费用过高。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向门店进行配送时,车辆满载率低。并且,和配送相关的费用如车辆费用、营运间接费用、分拣人工费用、分拣设备费用、配装材料费用、配装辅助费用、配装人工费用、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材料费用等都是使配送陈本过高的因素。

第五,销售门店预测不准确。

销售门店的经理缺乏销售知识,没有准确及时地了解销售现状,把握超市种类繁多的不同商品的流转速度和销售特点。对于畅销货物的销售情况没有进行合理的预测,并且及时补货,造成了超市的缺货损失。

四、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的优化措施

第一,采用先进的采购方式并完善采购制度。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网上采购的方式,对可以在网上采购的货品,尽量从网上采购,对网上采购物资信息进行严格的处理,力求降低采购成本。

可以学型连锁超市在采购制度上的成功之处,不断完善采购制度,制定采购的详细作业流程,并严格执行,一切作业从严按照制度实施,规范超市的采购活动,提高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的成本。在采购价格上进行进行成本分析,了解供应商成本的高低。通过对规格与品质,采购物料的供需关系,生产季节和采购时机,交货条件,付款条件等条件的分析,参考市场调研的结果,制作预算。

第二,引进先进设备。

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地区性小型超市引进先进的设备,可以提高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发挥配送中心的功能。

超市为了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有序的完成配送商品的任务,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保障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作用,配送中心通常要兴建现代化的仓库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仓储设备,存储一定数量的商品。不但要在配送货物的过程中存储货物,而且它所存储的货物数量较大,品种较多。由于配送中心所拥有的存储货物的能力使得存储功能成为配送中心中仅次于组配功能、和分送功能的一个重要功能之一。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在订货或进货时,每个门店对于货物的种类、规格、数量会提出有差异的要求。针对这种需求情况,为了使配送中心有效地进行配送,即为了同时向不同门店配送多种货物,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组织来的货物进行拣选,这时,使用先进的分拣设备将大大提高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

第三,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并且提高对仓库的利用。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可以通过合理的订货来保持库存,这要求物流经理必须要具有相当的销售知识,了解销售现状,把握超市种类繁多的不同商品的流转速度和销售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库存总量。不同的商品流转速度和消费的季节差别都很不同。物流经理了解到这些商品之间的差别,掌握其流转速度和销售特点,就能更好的和供应商共享信息,降低不必要的库存,保持合理的库存量。桃心岛超市现有的仓库并没有最大程度的利用,我们可以再重不压轻、大不压小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现有的空间和仓储能力,这样可以优化仓库的管理。我们可以根据商品的特质和存放规格要求的不同,科学地使用现有的仓储空间。当仓库堆放不合理,对仓库空间资源造成浪费的时候,要及时整理仓库。对破损或者过期的商品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在取货时才发现商品破损或者过期导致不能销售,而仓库的空间已经被占用很长时间。

第四,优化补货流程和方式。

配送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先进物流方式,是物流企业按用户订单或配送协议进行配货,经过科学统筹规划,在用户指定的时间,将货物送达用户指定地点的一种供应方式。从整个物流系统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活动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搬运、包装、保管、运输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物流活动将货物送达目的地。特殊的配送则还要以流通加工活动为支撑,严格来讲,整个物流活动,没有配送环节就不能成为完整的物流活动。

配送的主体活动是配送运输、分拣、配货及配载。分拣配货是配送的独特要求,也是配送中有特点的活动。以送货为目的的配送运输是最后实现配送的主要手段,常常将配送简化看成运输中的一种。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配送时,商品的出货拣选、组配、商品盘点、装车等一系列的作业大部分都是由人工完成的,没有一套完整的扫描、盘点设备。出货外包装不加贴或遗漏运输、送货的条码。根据超市分店订单和桃心岛超市分店的分布、所处位置、运输路线,配送货物的体积、重量、特性、运输要求的条件、装卸要求的条件等来完成桃心岛超市的配送计划,按照计划来组织配送。按天汇总门店的需求,了解配送到不同门店所需的时间,确定每日各配送点的计划。桃心岛超市可以按日期排定各分店所需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送达时间、送达地点、送货车辆与人员等。在此基础上,优化车辆行走路线与运送车辆趟次,尽量走最短的路线,出最少的车次,并将送货地址和车辆运送路线在地图上标明或在表格中列出、根据各分店的具置、沿途的交通情况来选择配送距离短、配送时间短、配送成本低的线路。

配送路线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合理的配送路线是配送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确定配送路线可以采用各种数学方法和在数学方法基础上发展和演变出来的经验方法。并且超市配送中心还必须满足这些要求:满足所有零售店对商品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满足零售店对货物到达时间范围的要求;在交通管理部门允许通行的时间内进行配送;各配造路线的商品量不超过车辆容积及载重量的限制;要配送中心现有的运力允许的范围之内配送。

在配送活动中,临时配送、紧急配送或无计划的随时配送都会大幅度增加配送成本。临时配送由于事先计划不善,未能考虑正确的装配方式和恰当的运输路线,到了临近配送截止时期时,不得不安排专车,单线进行配送,造成车辆不满载,里程多。紧急配送往往只要求按时送货,来不及认真安排车辆配装及配送路线,从而造成载重和里程的浪费。而为了保持超市的服务水平,又不能不进行紧急配送。但是如果认真核查并有调剂准备的余地,紧急配送也可纳入计划。随时配送对订货要求不做计划安排,有一笔送一次。这样虽然能保证服务质量,但是不能保证配装与路线的合理性,也会造成很大浪费。

第五,制定配送申报制度并、提高门店的预测能力。

地区性小型连锁超市为了加强配送的计划性,可以在尽量减少超市存货、尽量减少缺货损失的前提下,相对集中各门店的订货。应针对不同商品的特性,来制定相应的配送申报制度。

对鲜活商品,可以实行定时定量申报、定时定量配送。因为鲜活商品对于新鲜要求很高,门店一天申报一次,货量确保可以在当天销售完,卖完以后不再订货。由配送中心根据门店的定量,每天送货。

对普通商品,应实行定期申报、定期配送定期申报是指零售店定期向配送中心订货,订货量为两次订货之间的预计需求量。这种情况下,各门店的要货相对集中,配送中心可以将订货单按商品分类、汇总,统一完成配送。同时,门店不用高频率的清点库存,减少了工作量。门店是向众多单个消费者销售商品,不确定因素多。实行定期申报,零售店只需预测订货周期较短时间内的需求量,降低了经营风险。零售店定期发出订货申请,配送中心定期送货。送货的时间间隔与订货的时间间隔要做到统一。关键的地方是如何确定合理的时间间隔。间隔的时间过长,每次的发货量就会过大,配送难度就会上升,配送次数也会上升,最好的情况就是保持较少的库存而又不缺货的前提下,集中门店的订货。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6)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2-019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2.093

1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更加合理、科学,才能够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比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现在的城市轨道交通虽然已经成型,但是其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轨道、接触网、变电等关键系统备件配置不合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当前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政府要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视,当战略储备物资达到使用年限后,要及时进行更换,以确保战略物资的合理化配置。下文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详细分析。

1.1 无法实现网络化运营物资共享

通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战略储备物资配置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由于轨道交通设计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线路上相同设备的技术参数不统一,因此需要的储备物资就不同。虽然一些储备物资可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对储备物资的相关参数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任何差异都有可能对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战略储备物资无法实现网络化运营物资共享,只能采购与本路线相适应的战略储备物资,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战略储备物资采购的难度,而且还有可能导致战略储备物资利用率不高。此外,当某条线路上出现战略储备物资短缺现象时,只能继续采购,而不能从其他线路进行网络化运营物资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略储备物资的使用率。

1.2 战略储备物资管理者水平有待提升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战略储备物资配置过程中,由于战略储备物资配置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线路同一设备战略储备物资多少不一样。有的管理者未从长远的角度对战略储备物资进行考虑,从而仅配置一段时间内的物资量,但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有可能导致储备的物资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从而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也有一些战略储备物资管理者考虑得更加长远一些,所以采购了大量的战略储备物资,但是这样也可能导致战略储备物资被存在期间出现一些破损或者变形的现象,对战略储备物资的整体质量和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战略储备物资配置的效率,就需要提高战略储备物资管理者的整体

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采用了不同的运营模式,并且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设计、运营部门间往往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影响采购部门的采购效率和质量。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物资采购标准缺乏统一性,致使一些管理者过多地追求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未对后期的维护保养问题给予考虑,这样不仅会增加物资采购的成本,而且也增加了后期设备的维护、保养成本。同时一些管理者也未按照实际需求来进行提报物资的采购,经常出现物资缺乏或者物资过多的现象,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战略储备物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部分运营企业内部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生产技术部门为充分挖掘运营物资的性能,对战略物资的供应链缺乏有效的掌握,导致一些战略物资往往没有可以替代的产品,这样一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如果出现设备故障,将会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检修和更换,而且还有一些设备过多的依赖于国外生产商及供应商,这样也会造成设备故障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

1.3 采购周期过长,导致物资利用率不高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有些线路的战略储备物资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节省时间,一次性提报采购大量的物资,这样就可以确保战略储备物资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求。同时还有一些战略储备物资由于采购周期比较长,这样有可能导致一些物资出现缺乏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或者一些战略储备物资采购量比较大,被长期积压在仓库内,有可能出现生锈、腐烂或者变形的现象,如果这些已经发生质量变化的战略储备物资继续被利用,有可能诱发安全事故,危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略储备物资的利用率。

1.4 只强调一种轨道交通工具的创建,忽视了对其他轨道交通工具的发展

只有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在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中,很多城市只进行了一种轨道交通工具的创建,没有进行多种交通工具并存的发展模式,这给城市轨道交通的完善带了极大的不便,不仅没有解决当前交通堵塞的根本问题,还增大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从根本上抑制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例如,许多城市只进行地铁这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创建,而忽略了有轨电车、轻轨、市郊铁路等有轨交通方式的研究,这是一种极为不合理的城市轨道建设模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以一种为主、多种并存的方式进行建设,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1.5 城市轨道交通\营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缺陷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轨道交通短期内存在容量不足的现象,而票价、舒适性、便捷等因素直接控制着客流量的增加与否,而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的布局效果也会对客流量增加产生一定的限制。如今,随着轨道交通客流的不断增加,使线路的运输能力越来越紧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舒适性和便捷性,有效地推动了轨道交通的发展。但是我国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都面临着网络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比较先进的交通运行模式,要想使城市轨道交通真正建立,并且在有限的条件下得到发展,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模式进行管理、运营和市场营销。城市轨道交通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就必须以良好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新型的交通方式、新型的管理模式才是城市轨道交通建立的真正意义。在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中,运营技术、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战略等严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内部管理模式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只有对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才能弥补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上的不足。

2 如何采取措施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更加合理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现代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人们生活的改善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视,并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城市轨道交通要想得到合理规划,不仅需要对各种轨道交通方式的运行特点进行详细了解,还需要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布局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二者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如何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更加合理的进行,下文将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详细分析。

2.1 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合理布局

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过程中,要对城市的土地形态、人口分布、商业特点等进行详细了解,以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合理布局,以实现对客流量的合理控制,有效缓解城市轨道交通的紧张局面,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要尽可能的选择最短的运行距离,以便减少创建成本和运营成本。一般情况下,城市交通枢纽和商业街的人口流量比较大,所以轨道交通的建立也要以连接交通枢纽和商业街为主,这样不仅能够缓解人口带来的交通压力,还能够获得很大的交通收益。当然也要避免个别线路、站点负载过大或者过小的现象。要想建立合理的轨道交通网络,就要对未来城市的发展点做出很好的预测,因为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变动的情况也极易发生,所以交通部门要保持对人口变动的关注,以便及时的对交通布局做出调整。

2.2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如今,我国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方式主要包括城市轻轨、有线电车、市郊铁路和地下铁路,虽然每种方式所采用的运营模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乘客提供服务。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设计、运营部门等部门间的有效沟通,明确物资采购标准,做好战略储备物资的科学、合理规划,有效避免战略储备物资出现过多或多少的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而且还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

2.3 建立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只有建立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才能够使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下,各行车线路之间能够紧密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而且在人口流量发生变化时,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及时地做出调整。而且交通系统可以为乘客进行行车路线的分析,设计出合理的行车路线,使轨道交通更加人性化,获得大众的认可。轨道交通系统可以与城市公交系统相联系,根据轨道线路的走向,及时地对公交线路做出调整,使二者之间进行无缝隙连接,既能够及时疏散大宗客流,又能够减少与城市轨道交通平行的公交线路,避免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竞争客流。

2.4 注重对地下空间的开发

为了缓解大量人口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注重往地下发展,开发地下空间来进行交通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热点。在轨道交通车站的旁边设置一些商业街和娱乐场所,这样可以为乘客提供交通和购物的双重方便,大大减少了乘客购物和乘车的时间消耗。还有就是在城中心的轨道交通站旁边一般都是一些大型的绿化带,在这些绿化带的地下可以用于建造一些地下商业中心,这样也能够使轨道交通与商业中心进行很好的连接,这样可以大大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当然,在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时,也要注意绕开交通比较频繁的地区,不然很容易造成地面的塌陷,也有可能对地面的交通造成影响。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要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

3 结语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合理配置轨道交通关键系统鹇源⒈肝镒始岸猿鞘泄斓澜煌进行合理的建设与规划,并且建立合理轨道交通系统,才能够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且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7)

在楼市调控持续的当下,商业地产是一直被行情看好的“黄金行业”,千军万马各路资本汹涌而来欲抢食“十年蛋糕”,为何会出现与此高潮大势截然错位的“贴租”现象?显然,对于现实的正视,将直接关系到这波中国商业地产的热潮到底能持续多久。

开发商“赔本贴租”泛滥

“绝佳的180度街景位置、首次进场免3-5年租金、门店装修补贴费用到代垫首批货物的铺货费。”这是商业地产行业内一些二三线城市公开的面向国际一线品牌招商的“高规则礼遇”。这一度被国内品牌商斥为不公平的“非国民待遇”。

然而,这一极其优惠的“非国民待遇”近来已被开发商们竞相覆盖到更广大群体上。“现在国际上毫无知名度的国际二三线品牌甚至国内的一些品牌都提出了装修补贴的要求,甚至要求最佳位置、零租金,甚至代垫首期铺货费。”在日前的中国购物中心年会上,一位不愿具名的商业地产招商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无奈表示。

“放低身段贴租招商”的做法肇始于杭州大厦。2004年末,杭州大厦重新装修后亮相,为凸显其“精品化、国际化”的新定位,以免租3年和提供装修费的优厚条件吸引了世界知名品牌LV箱包入驻。在杭州大厦的示范效应后,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各大商圈纷纷效法免租3年甚至5年,慷慨补贴数千万元店面装修费,甚至代垫铺货费。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天津友谊商厦为吸引LV入驻,向LV承诺了单店销量,为此还发生过动员全商场的商户和员工购买LV箱包以完成所承诺销量的事情。而北京乐天银泰百货为其商场补贴国际品牌的装修改造费用高达2亿多元。

而现在,国际一线品牌商入驻的极其优惠待遇被无限制泛滥。“目前,除了一般性的装修补贴外,甚至出现了倒扣点的招租模式。”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主任郭增利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倒扣点”就是地产商必须承诺每个月门店能达到多少销量,否则地产商必须补偿这部分销售利润。一般而言,倒扣点为承诺销量的5-10%。郭增利说,“换句话说,当前国际一线品牌商在国内的投资开发已到了无需承担任何经营风险的地步。从场租到装修到建店铺货到销售量,所有的新店开发投资成本都为零,国际一线品牌商将此全部、完整地转嫁给开发商了。”

中国购物中心专家委员成路说,以往开发商还能通过把国际一线品牌商的高成本转嫁给国内的品牌商和中小的零售企业,要求入驻的国内品牌企业接受高租金、高扣点、差位置,但现在连国内一些品牌商也能开出“装修补贴”的要求了,开发商们似乎都在竞相做着明显的“赔本赚吆喝”的亏本买卖。

上述人士坦言,在商言商,谁都不愿意做“赔本的买卖”,但眼下同行都有这个趋势,别人给予优惠了你不给出同样的力度,结果只能导致招商无法推进。“现在优质商家越来越少,在同一个商圈或城市,进了你家就不再可能在同一个商圈内开出第二家,所以先下手为强。”这位人士说,目前招商的确难度非常大,稍微比较好的品牌在与商业项目谈合作时都很强势。不仅要求项目好、位置好,还要业主愿意提供装修补贴,同时以纯销售提成作为租金才有机会继续洽谈。

“僧多粥少”似乎已成为中国商业地产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日前意大利高级成衣品牌Versace Collectiony亚洲最大旗舰店正式落户北京庄胜崇光百货(SOGO)的仪式上,公司范思哲品牌部荣华就向中国商报记者坦言,近来全国各地邀约开店的地产商层出不穷,装修补贴、免租等优惠条件一个比一个“响亮”,但作为全球知名奢侈品集团Versace(范思哲)旗下高级成衣品牌,对于进入城市还是有着相当的考虑。

同业竞争的压力下,地产商们当然希望降低风险尽快有资金回报,于是,一场品牌争夺战就此拉开。荣华说,目前,被邀约参加的各个城市商业项目招商推广启动的盛典排场一个比一个大是其表现之一。

其次,为吸引优质品牌商入驻,一些商业项目的招商团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们现在普遍采取“先进来再谈价”的做法。“我们一些商场购物中心的门店开业半年了还未谈到收租,具体租金要看经营以及双方谈判的效果而定。”国内一品牌商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说。“在以往,如果项目首层招到一线品牌,二三层的招商就会相对容易。现在则不然,即使一层把GUCCI谈下来,剩下的二三层还是无法推进。”

据中国购物中心专业委员会的全国调查,按照目前的购物中心招商市场行情,部分一线品牌要求的装修补贴金额上升了50%-100%不等,相反,租金却反过来下调。

这是否意味着商业地产供需的天平也在悄然转化?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以往的业主市场正在转变成租户市场。”国际购物中心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克切维尔(Michael P. Kercheval)在亚太购物中心年会上表示,中国商业地产的集中迅猛增长正将商业地产的话语权转向租户,品牌商将拥有更多挑选和话语权,而地产商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高端井喷的同质化严重

上述案例并非孤案。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的采访中,多数人士都坦言目前国内商业物业正经历着更加残酷的竞争,大多数商业物业都坦言招商紧张或难以招租。眼下,中国商业地产是被各路资本行情看好的“黄金行业”,如此繁华大势下,为何会让国内商场出现大面积“亏本的买卖”呢?

“国内购物中心同时间明显放量,投资开发增幅巨大,必然导致众多开发商在同一时间段开始招商、运营,同业竞争当然会导致招商紧张。”郭增利说。

根据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的数据,仅东莞、石家庄、贵阳3个城市在2011年年底将迎来约780万平方米的商业供应。而在沈阳、成都等城市,商业地产开发火热状况更甚。沈阳目前开发超过10万平方米规模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达55个以上,购物中心的建造计划达100个;成都在建的城市综合体总数则超过80个,总体量近千万平方米。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的报告还称,珠海、中山、海口、银川、西宁5个三线城市商业建筑面积今年增幅将高达83.9%,出现过剩化的趋势。

在各种商业地产的行业性论坛和会议上,沈阳是被业内人士提及最多的一个城市,这是当前国内商业地产投资“疯狂城市”的典型代表。在沈阳市青年大街南段,规划的“金廊工程”迄今已吸纳投资逾1300亿元。据估计,其中规划和在建的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已超过40个。这已远远超出一座城市经济总量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因为“一条街上有一两个购物中心就足够了”。由于商业项目集中过剩,沈阳目前商业地产竞争相当激烈。对比来看,济南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比沈阳少,但商业地产的租金水平明显高于沈阳。

对此,成路质疑说,“国际国内优质品牌商家资源就那么多,再如何看好中国市场,再着急扩大规模也填补不了中国商业地产张开的血盆大口。”

在商业地产的投资开发热潮中,开发商们无不选择了高端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这两种最为高端的商业项目的开发。在成路分析看来,这就直接导致当前开发商招商紧张的局面。

成路表示,目前,国内的商业地产从上海的淮海路到重庆的解放碑,从天津的友谊商厦到杭州的湖滨新天地,“高端化”和“国际化”已成为商业街和商场定位、提升和改造的唯一主题,而地方政府也在进驻权、税收、补贴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主张商业项目往高端走。

今年12月,阳光新业从首创集团“接手”的新业中心?水晶宫将正式启动招商,这将是北京城内的又一高端购物中心,而在这之前,北京已掀起了一股高档商业项目开发的热潮。商业面积供应的集中放量,也导致招商竞争日趋激烈。从2007年以来,随着金融街购物中心、新光天地,以及乐天银泰百货、金宝汇的入市,高端商业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发展状态。仅在东三环沿线,就盘踞了国贸商城、银泰中心和新光天地三家大体量的高端购物中心,而目前国贸三期商城也处于密集开业中。

郭增利说,同一商圈的不同商城同质化定位,是招商工作的最大“杀手”。因为同一品牌进驻同一商圈,一些高端品牌商担心会对两处销售造成互相冲击,顾此失彼;另外,同质化带来的后果就是行业利润下滑,同质化的品牌不得不以打折促销来抢客源和提升销售量。有关数据显示,去年国内10多家百货类上市公司虽然多数实现营收增长,但过半企业的净利润却出现明显下滑,最严重的甚至创下10年以来新低。

实际上,按照业内普遍的观点,国内北、上、广一线城市和个别二线城市的中心区商业类物业早已严重饱和。参照国际标准,西方发达国家人均的商业物业面积也仅为1.2平方米。而根据上述数字,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人均商业物业面积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上海甚至超出了人均2平方米,甚至中山、沈阳、昆明等不少二线城市也在快速向这一数字靠近。

“中国的社会经济和商业展尚未成熟,居民消费能力水平较低,因此对于商业面积的需求也相对较少。太多的商业集中面市将会造成过量。”成路说,正是商业项目的集中放量导致招商紧张,扭曲的贴租赔本政策才会在全国大面积泛滥。

“国内购物中心为主的商业地产的开发一直没有创新,各开发商推出的产品大同小异,品牌几乎一样,走进哪个卖场都是一样的。”成路说,招商难就在于众多商业项目的集中推出都选择了同一个定位和模式,已是严重的同质化。

奥特莱斯是中国商业地产开发的另一个热点。对此,连国际品牌GAP的企业房地产部全球高级副总裁卓大伟都忍不住在商业地产大会上抨击国内开发商的“短视”。卓大伟说,目前年内中国建设的奥特莱斯多达四五十家,这些奥特莱斯无不是宣称要集中奢侈品牌,但他认为这一模式不太正确,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人数最多的阶层都是中产阶层,奥特莱斯应该吸引更多为中产阶层服务的品牌。

迈克尔-克切维尔也认同卓大伟的观点说,中国商业地产当前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缺乏足够多的零售品牌去填满要放量的这些购物中心。

“可以肯定,当这波热潮过后,国内有不少商业项目将陷入困境。”成路告诉中国商报,国内商业项目开发正与有限的零售品牌资源形成巨大反差,在如此一哄而上的同业竞争局面下,预计未来几年内,必然有很多商业地产项目会陆续出现问题。

商业规划缺失

实际上,尽管贴租招商已成为国内开发商运营商业地产普遍的“心头之痛”,但招商难或许只是揭开了当前商业地产疮疤的一角。

郭增利表示,与开发商招商难相对应的是,着急扩大规模的品牌商却也遭遇选址难。郭增利介绍,一些高端品牌仍向其抱怨在国内依然找不到合适的物业,而不得不延缓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这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郭增利说,这意味着在这轮商业地产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实则是有着大量激增的商业地产项目将得不到相应的匹配,意味着将空置和成为库存。

而眼下北京、上海甚至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库存量已是高居不下。以北京为例,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商业地产存量面积已达959万平方米,如果按较快的销售速度计算,也至少需要28个月才能消化完。在上海,据调查商业地产库存已超过千万平方米。广州在2010年新建商业项目建筑面积超过120万平方米,超过广州此前5年新建商业面积的总和,如此庞大的新增商业面积,至少需要3年才能消化完。同样,截至去年10月底,西安市商业地产库存达343.89万平方米,即使按照今年西安最火爆的销售速度来测算,仍需要将近四年的时间才能将这些存量全部消化。

但地产商们显然还未意识到风险。与上述巨大库存相对应的是,地产商们仍在源源不断地“跑步进场”,加速抢食所谓的商业地产“黄金十年”蛋糕。而让业界担心的是,三四线城市出现了太多的商业项目,而且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大而全的“综合体”,高端化的购物中心,而当地的消费市场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承受能力,当供应量超过市场的消化能力,就会有一大批商业物业滞销堆积,在融资渠道收窄的背景下,房企本已承受重压的资金链条很容易断裂,进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香港恒隆地产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即预言,未来一两年内,内地很多商业地产项目将陆续出现问题;3年左右,会有一批项目倒闭。

而对于造成这种以高端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为主的商业地产“疯长”现象的分析,中国商报记者采访中得到的是两种较为主流的观点。

一种是认为地方政府的助推当首。为提速城市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对于上述商业项目的开发大开“绿灯”,尤其是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纷纷为大型商业项目强制贴加“高端”标准,因此催生同质化的高端商业项目扎堆。

但以郭增利为首的中购联购物中心专业委员会的观点却认为,当前的商业地产开发热潮中,地方政府的干预和关联度越来越弱,主要还是开发商自身利益、利润的驱动使然。“相对早前刚刚改革开放地方政府需要借国际一线品牌、500强提升政绩,为此减少开发商拿地成本,近来地方政府对于此方面需求相对减弱,商业项目一味高端化主旨还在于开发商的动机。”

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的调查发现,国内购物中心“一味做高端”大都源于开发商希望“做高端”的主观动机,而不是本着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购物中心去开发。“本土开发商本身对品牌商的号召力不够高,又缺乏国际一线资源,还面临着诸多的同业竞争,可想而知遭遇的招商阻力就会更大,导致本土购物中心成功率低于外资购物中心。”

但政府规划的缺失却也是导致现在很多城市批量建设的商业地产缺少质量的症结之一。“主要是因为开发商拿到地时,所有指标都已被相关部门硬性规定出来,而没有商务部门的参与,未经专业的商业规划。”在郭增利带领国内购物中心企业考察澳洲市场时,郭曾发问澳洲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上市公司西田公司(Westfield):为何在全球披荆斩棘却迟迟未进军被视为最大潜力的中国市场? 西田公司表示,其对中国市场一直很关注,但难题在于没有一个城市能保证未来在其开店后三公里商圈范围内是唯一的一家购物中心。规划缺失导致的恶性竞争被西田公司视为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最大的难题。

业内人士都同意的一个观点是,规划缺失是导致商业地产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成路说,如果要对商业地产进行调控、实施干预,首要的落点,应该是“对商业地产的合理规划加强引导”,对于商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应该有专业、科学的规划,纳入整个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当地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商业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协调。郭增利也表示,地方政府对商业地产的规划应对整个城市当中设置的地段应合理布局的业态,同时采取多中心的规划层次去规避分布不均的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商业地产不断高涨的行情已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此前,银监会向多家银行下发关于风险防范的通知,要求对炒作升温的商业房地产保持高度警觉,各银行尤其是非金融机构不得头脑发热,盲目增加信贷投入。这已是银监会今年第三次对商业地产发出的信贷预警。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亦公开表示,将加强对商业物业抵押贷款等非住房类贷款的监测。同时,有关部门则继续对商业地产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风险保持“关注和警觉”。

但显然,更关键的还在于,商业规划始终未被列入城市发展规划,在市场有些扭曲和混乱的情势下,政府是否需要对于当前的商业地产规划缺失有所关注?尤其是各个城市的商业地产总体量规模和业态布局是否将有所控制?这恐怕是值得政府思考的问题。而对于开发商而言,如何从同质的同业竞争中走出来才是走远的关键。否则,面对已然供过于求的国内商业地产市场,即使开发商更努力地从免租金、贴装修到倒扣点“赔本贴租”也未必就能赚来“吆喝”。(据《中国商报》)

延伸阅读

王庆:2012商业地产走势及应对

2010-2011年,华岸商业走过了艰苦而又忙碌的一年,凭借对中国商业地产认知和摸索,华岸商业的服务逐步得到了开发商及投资商的认可,通过总结,我得出几个上年度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的关键要素:“货币的通胀压力,开发投资增速减缓,商业物业资产价值估值上升,机构投资物业比重增加”。

以国内众多餐饮、服饰、超市等商业机构大宗物业购买比例的增加,反映出商业资本寻求上市的渴望,但下半年资本市场的收缩,使得多数知名品牌的商业发展方向突然改变,例如“俏江南”下半年停止大宗物业的购买,转向国外基金偏好的2000-3000平米连锁餐饮的租赁市场。现在回顾过去,华岸对中国商业地产整体走势的判断和分析基本与市场吻合,这是商业管理公司的基础能力的体现,也保证了很多服务的项目没有走偏方向。

在2011年服务的基础上,华岸2012年对中国主流商业地产的经营策略初步判断为“商业资本对接、商业资产高配、商业服务跟进、商业模式优先”的方针,针对中国大多数商业地产发展商资金缺乏及资本运作欠缺的情况,2012年将出现中国商业地产大规模转让、商业物业大规模促销的局面。

华岸也逐步控制了扩大业务规模的节奏,谨慎选择项目,以促进开发商存量商业物业快速消化为主要方向,优化项目结构;在企业经营方向上抓住时机希望能实现由“商业地产系统服务商”向“中国购物中心及商业地产整合营销服务商”的转变。

2012年,随着经济增长率的逐步降低,势必会引发商业地产连锁反应,但将会促进形成中国商业地产理性的投资环境和专业化的营运管理,使商业物业的资产结构更加完善,低效不良的商业地产项目会逐步淘汰,在此过程中,中国商业地产的资产价格有可能会在下半年探底。

总结一下,中国商业地产2012年“两个逐步下降,两个逐步上升,一个快速发展”:经济增速和货币供给逐步下降;企业重组和项目交易逐步上升;商业地产理性营销和商业物业专业运营快速发展。

世邦:2012年全球房地产仍然前景不明

世邦魏理仕全球研究部的最新一份报告指出,宏观经济和政治前景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对于商业房地产的谨慎态度很可能将持续到2012年全年。这份名为《2012年全球视点》的报告指出,与二手楼盘相比,地理位置良好的优质房地产资产将会继续其良好的表现,与其它类型的资产相比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鉴于当今世界存在的不确定性及其所达到的程度,房地产业的前景在许多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不太明朗。"世邦魏理仕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雷蒙德・托特(Raymond Torto)表示,"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核心区域优质房地产的抗通胀能力的预期对于投资者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并且与许多其它类型的资产相比,在2012年投资商业房地产将提供更强的竞争力且风险适度的回报。"2012年租户在做出决策时将继续保持审慎态度,并且对于房地产的需求将维持在中等水平。欧洲和美国的投资者将因此倾向于采取更为保守的策略,重点将集中在流动性和透明度最好的市场中位于黄金地段的优质楼盘。全球范围内,许多市场都存在新开工楼盘数量不足的现象,这也将促进现有优质物业的市场表现。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8)

引言

随着我国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最大买家,如何打造自己的世界级奢侈品牌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奢侈品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被称为非生活必需品(李晓慧,2005)。作为在物质利益上可有可无的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的定价远远高于其生产成本和原有的使用价值,但它却能够得到消费者的持久选择。奢侈品具有较小的价格弹性和较大的需求量。如图1所示,奢侈品原来的使用价值D1已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奢侈品牌本身所创造并代表的新品类。由于消费者对这一新品类的需求敏感且迫切,从而使得奢侈品牌的消费需求D2呈现价格刚性。比如钻石这一奢侈品,它作为“饰品”的使用价值是非生活必需品,然而其衍生的新品类需求“永恒爱情”却是生活必需品。人们对这一新品类的需求敏感而迫切,新品类需求D2的价格弹性小且需求量大。因此,奢侈品牌获得市场成功的关键是如何在原需求曲线D1不变的情况下,创造需求量大且稳定的新品类需求曲线D2,使奢侈品牌成为新品类代表。

目前,对于奢侈品的研究主要基于管理学视角:从企业层面提出基于情感元素的奢侈品营销管理策略(郑玉香 等,2010);从中国目前奢侈品消费市场的调研出发,分析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行为特点(周晓鸣,2009);结合中产阶层群体特征分析新奢侈品消费动机(温韬 等,2006)并进行实证研究(朱晓辉,2006);还有学者对奢侈品税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 (闻媛,2007)。奢侈品牌的成功规律是什么?奢侈品怎样才能成为特定消费群体的生活必需品从而得到消费者稳定的选择?本文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奢侈品品类需求创新的机制,并以钻石为例,进行奢侈品品类创新的案例分析,解决新的品类需求曲线D2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理论问题。

一、品类需求的产生机制

所谓品类,指目标顾客购买某种商品的单一利益点。每一个单一利益点都由物质利益和情感利益共同构成。商品是某品类的承载者,只有在消费者对某品类具有需求的情况下,才会购买承载该品类的商品。品类实际上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商品分类结果。一个品类可以具体表现为一个商品群或一个商品组,而一个商品也可能具有多个品类。品类需求是指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品类商品的数量,表现为实际发生的购买数量。若以图像表示,便称为品类需求曲线,如图1所示。品类需求表现为实际发生的购买行为。购买行为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消费者的生理或心理需要形成购买的内在推力,在营销诱因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购买的外部拉力,推力与拉力共同构成购买动力;当购买动力达到临界值时,消费者会发生购买行为,品类需求产生。换言之,消费者对某些品类的需求呈现不确定性,表现为其购买行为缺乏稳定性,其实质就是在某些情况下购买动力不足。因此,品类需求问题可以从消费者的购买动力的角度进行研究。本部分将通过分析消费者购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拉力,研究品类需求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形成过程。

1.品类需求的内部基础:需要

需要是指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欲求,它可以刻画为个体内部心理或生理上存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当处于缺乏状态时,人的体内会出现自动平衡倾向和择取倾向,从而会把缺少的东西视为需要。为了求得心理平衡,人们必须进行相关的活动以获得所需之物来满足这些需要(邱泽奇,2002)。

根据需要的定义,某时点的需要缺口(Needs Gap)可用公式(1)表示

NG(t)=N(t)-R(t) (1)

N(t)表示某时点消费者对某品类的心理或生理需要量,R(t)表示该时点消费者对该品类的实际占有量,NG(t)表示该时点消费者对该品类的心理或生理需要量与实际占有量之差,即某时点的需要缺口。需要缺口NG(t)越大,消费者对该品类的购买需求越大。

需要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美国心理学家Maslow(1970)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品牌经济学将消费者利益需求分为物质利益和情感利益(孙曰瑶 等,2007)。物质利益是消费者从商品中获取的生理满足程度。例如,食物以自身功能满足消费者“不饥饿”的生理需求。情感利益是消费者从商品中获取的心理满足程度。如,文学作品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等。物质利益主要满足层次较低的生理需要,而情感利益主要满足层次较高的安全、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要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发展,从物质利益向情感利益转变。

2.品类需求的外部营销刺激

需要转化为动机,还必须有相应的外部条件(康树华,1992)。广告、试用、卖场促销等营销活动能够不断刺激消费者,形成外部诱因,吸引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从存在方式来看,诱因刺激可以是物质的或精神的因素;从刺激强度看,营销诱因对消费者的刺激有强弱之分,有的营销刺激能够直接、迅速地产生购买拉力,引起购买行为,而有的营销刺激则并不明显。

3.品类需求的发生机制:购买动力分析

消费者的内在需要与外部营销诱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终形成购买动机。消费者先产生某种需要,在与该需要相适应的外部条件也就是营销刺激下,形成购买动机。购买动力包括内在推力和外部拉力。内在推力是指由于个体生理或心理需要所产生的购买动机;外部拉力是指营销诱因。

根据公式(1),需求缺口越大,个体内部心理或生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越严重。为了求得生理或心理平衡,个体必须进行相关的活动以获得所需之物来满足这些需要,这就是产生购买行为的内在推力(push)。营销诱因刺激带来的外部拉力(pull)不仅与营销活动本身有关,还受一段时间内该品类需要的平均满足程度的影响。比如,在经常忍饥挨饿的时期,人们的饮食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就会对各种食品促销活动比较敏感。N(t)-R(t)N(t)为营销刺激敏感系数,表示消费者对于营销诱因刺激的敏感程度。

二、奢侈品的品类需求分析

奢侈品原有的使用价值往往是可有可无的非生活必需品,需求量较小且价格弹性较大,意味着原品类需求具有较大的产品替代性,需求量小且不稳定。只有通过创造消费者需求敏感、迫切的新品类,使得奢侈品成为新品类的代表,才能使奢侈品的需求量大而稳定。那么,奢侈品应该选择哪些利益作为品类创新的方向呢?奢侈品能否通过物质利益或情感利益创新获得较大的品类需求?能否通过营销策略来提高品类需求?本部分将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

1.物质利益的品类需求分析

根据物质利益的必要程度,可以将产品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根据需要缺口模型(1),对于非必需性物质利益,人们的生理需要量极为不稳定,消费具有随机性,其需要曲线N(t)较低。由于人们很少消费此类商品,实际拥有量R(t)基本为0;虽然可能存在需要缺口, 但由于需要曲线的不确定性,无法形成稳定的需要缺口。在拉力模型中,其购买拉力值较小,即Fpull=βN(t)-R(t)N(t)I的值较小。这表明对于非必需性物质利益,产品的物质功能营销活动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影响不大。由于对于这类产品的消费具有随机性,平均需求量较低,消费者将这类产品归于“非重要”类,因而对这类产品的物质功能营销刺激不敏感。根据消费者购买的动力机制模型, 当Fto

命题1:消费者对于非必需性物质利益的生理需要量小且不稳定,品类需求较小。在平均需要量较小的情况下,消费者对营销刺激敏感系数低,针对物质利益的营销策略对提高消费者的品类需求作用较小。

人们对必需性消费品的生理需要量是个稳定值,即N(t)=N(t),而对它的实际拥有量将随消费行为发生周期性变化,因而消费者对于必需性消费品会产生稳定的周期性需要缺口。如图1、2所示,消费者对于必需性产品存在稳定不变的需要曲线N(t),人们为了满足稳定的生理需要,会采取周期性购买和储存行为。

对于物质利益具备必需品属性的产品,在物质利益平均满足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外部诱因刺激为0,而生理需要量是外生变量,由人们的生理状况和生活习惯决定,所以消费者的生理需要是一定的,其品类需求仅由实际拥有量决定。当且仅当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实际拥有量为0时,购买的内部推力最大,为 aN(t)=A。综合以上分析可得:

命题2:消费者对于必需性物质利益存在稳定的品类需求,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其品类需求仅由生理需要和满足程度决定,针对物质利益的营销策略对提高消费者的品类需求基本不起作用。

奢侈品的物质利益主要指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如钻石的物质利益是“饰品”,劳力士表的物质利益是“计时”。劳力士表同价格几十元的普通表相比,其物质利益——计时功能是相同的。因此,奢侈品的物质利益具有可替代性,属于非必需品。物质利益的生理需要量小而不稳定,品类需求较小。提高物质利益品类需求的关键是提高人们的生理需求量,而生理需要量是外生变量,由人们的生理状况和生活习惯决定,是难以改变的。奢侈品的物质利益品类难以通过各种品质推广的广告刺激来增大需求量,除非改变人们的生理需求。

2.情感利益的品类需求分析

对于产品的情感利益,人们的需要程度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而不断增加。情感利益需要的产生以物质利益的满足为前提,而人们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即对情感利益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消费者情感利益的需要曲线N(t)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另一方面,在经济和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人们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困扰中,实际快乐情感的拥有量R(t)处于较低的水平。也就是说,一方面,随着低层次的物质利益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们对情感利益的需要呈不断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正处于从小康到比较富裕的过渡阶段,高强度的工作和竞争压力使人们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关爱,安全、归属感和爱的需要不断增大。换言之,由于实际情感利益的拥有量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情感利益的需求量却不断增大,这就会出现“情感消费”,表现为人们更加重视娱乐、休闲,追求细节和品质带来的除却功能之外的心理体验。由图2可知,人们对于情感利益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而实际拥有量却越来越小,导致需要缺口越来越大,个体内部心理上的情感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越来越明显,从而推动个体为满足心理情感需要而进行积极的活动。

根据以上分析,在公式(2)中,购买动力模型中推力项a[N(t)-R(t)]的数值较高。由于人们的情感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一段时期内的平均需要量N(t)与平均实际需求量R(t)差距较大,即购买动力模型中拉力项Fpull=βN(t)-R(t)N(t)I的数值也较大。 消费者先行产生了情感利益需要,并在此需要的基础之上形成内在购买推力;而长期心理上的情感缺乏又使其对于外部情感刺激非常敏感,一句富含情感的广告语都可能成为购买行为的外部诱因,从而推动个体实施购买行为。情感利益使得生活非必需品成为必需品,从而消除了需求的不确定性,由此可得:

命题3:消费者对于情感利益存在稳定的不断上升的心理需要,在平均拥有量较低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情感利益很敏感,富含情感利益的各种推广策略对提高消费者的品类需求作用明显。

在基本商品上增加了精神因素后,消费者就会乐于为这一捉摸不定的好处慷慨解囊,从而有效地强调了其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情感利益。由此可得:

命题4:对非必需性产品可以通过附加情感利益品类创造稳定的需求,使得非必需性产品“必需”化。

三、奢侈品的品类创新案例分析

20世纪30年代,钻石作为一种新兴饰品,还未被消费者广泛接受。钻石供应商戴比尔斯公司决定削减90%的产品以止住亏损。在美国市场,饰品的替代品很多,相比较而言,人们更愿意购买黄金。钻石饰品对于富人们也是可有可无的非必需品。打算退出钻石行业的总裁哈里受到影星琼·克劳馥的启发(孙曰瑶 等,2007),以“象征永恒爱情”作为钻石的新品类,以爱情为主线,打出了名噪全球的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象征爱情的钻石产品不仅改变了城市人的婚恋习俗,而且打开了普通消费者市场。到20世纪60年代,80%的美国人订婚都选择钻戒作为信物,而到21世纪,戴比尔斯公司在全球的年销售额已愈50亿美元。从昂贵的石头变为结婚的信物,钻石由单纯的物质利益——饰品,成为情感利益——永恒爱情的载体。在向钻石注入情感因素的时候,新的品类需求也就产生了。

钻石的饰品物质利益,属于非必需性需要。对于富人来说,物质利益需要缺口较小,因为富人们的需要量N(t)大,但实际饰品拥有量R(t)也大,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他们有多种选择。因此,钻石的内部购买推力较小。再来分析钻石的外部购买拉力。由于平均实际拥有量R(t)较大,所以富人对于“饰品”这一品类的营销刺激敏感度较小,“饰品”营销活动难以对他们产生较大的购买拉力。在内部购买推力和外部购买拉力均较小的情况下,根据公式(2),二者的合力Fto也较小,从而Fto

在向钻石注入情感因素的时候,就创造了新的品类需求。“永恒爱情”这一情感利益的需要缺口较大,因为人们对这一情感的需要量较大,不论贫富,人们都渴望拥有一份不变的感情,对于生存等基本物质利益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现代人,这种爱的需要尤为迫切。而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人们的感情生活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离婚率越来越高,“永恒爱情”的实际拥有量较小。因此,钻石成为“永恒爱情”的载体后,其内部购买推力较大。将钻石品类直接定位为“永恒爱情”的代表后,由于人们对“永恒爱情”的平均实际拥有量R(t)较小,所以人们对这一品类的营销刺激敏感度较大,钻石的外部购买拉力也就较大。在内部购买推力和外部购买拉力均较大的情况下,根据公式(2),二者合力也较大,从而Fto>F,消费者会采取对钻石的购买行动。从“饰品”变为“信物”,就创造了新的需求,因为消费者购买的是对“永恒爱情”的向往,而不是一块作为饰品的石头。“饰品”这一物质利益是非必需品,但“爱”这一情感利益却是必需品。

四、结论

奢侈品原有的使用价值往往是可有可无的非生活必需品,需求量较小且价格弹性较大,这意味着其原品类需求具有较大的产品替代性,需求量小且不稳定。只有通过创造消费者需求敏感、迫切的新品类,使奢侈品成为新品类的代表,才能使奢侈品的需求量大而稳定。本文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奢侈品品类需求的产生机制、品类创新方向,并以钻石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我们认为,在目前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物质利益具备必需品属性的产品,其物质利益需要缺口小,营销诱因的刺激强度系数为0,其购买动力仅由生理需要和满足程度决定,物质利益必需品的营销策略对消费者的购买刺激基本不起作用。奢侈品的物质利益具有非生活必需品的特点,只有提高奢侈品的生理需要量,才能提高其物质利益品类的需求量。但在生理需要量是外生变量的前提下,消费者对奢侈品不能产生较大的品类需求,因而奢侈品也就难以转化为物质利益必需品。情感利益具有需要缺口大、营销诱因刺激强度系数大的特点,其内部购买推力和外部购买拉力均较强,能够使消费者产生较大的品类需求,具有必需性产品的特点。 因此,选择消费者敏感、迫切的情感利益作为奢侈品的品类,并配合营销策略,是奢侈品品类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康树华.1992.犯罪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晓慧. 2005.透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J].华东经济管理 (10):118-121.

邱泽奇.2002.社会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曰瑶,刘华军. 2007.品牌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孙曰瑶,刘华军,曹越. 2007.品牌建设体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温韬,朱骥.2006.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12):77-79.

闻媛.2007.我国奢侈品税的政策目标与现实效应差异分析[J].税务与经济(5):86-88.

郑玉香, 王乙力.2010.基于情感元素的奢侈品营销管理策略分析[J].商业时代(1):32-33.

周晓鸣.2009.基于消费行为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12):26-28.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9)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一课,重点是第一目中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实质,难点是第二目中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主干知识理论性比较强,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教学难度比较大。若仅单纯依赖枯燥讲授,课堂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笔者备课时想着,再过几天就是2014年的“双十一”(俗称“光棍节”),对比电商的火爆经营额,在江苏范围内存在数量越来越少的传统简易小卖部如临生死大考。一边是热火朝天,一边则是无奈冷清,可谓是“赚钱买卖在前头,几家欢喜几家愁。”于是,笔者尝试着以“网络购物PK传统简易小卖部购物”为媒介,组合一定的生活元素进行问题创设,营造引人入胜、耐人思考的氛围,将学生引入活动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系列情境及以情境为载体的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实现情与境汇、意与象通。

情境一:网络购物PK传统简易小卖部购物。设计意图:让学生将网络购物与传统简易小卖部购物对比,感悟网络购物的优势,指出传统简易小卖部购物的不足,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网购还是传统购物,其购买商品、你交钱,我给货的本质始终未发生根本改变,变的只是购买方式。从而引出“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实质”的讲解。

情境二:阿里巴巴的成功。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15年、87年、90%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所指,感悟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从而引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的学习。

情境三:马云的商业模式。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感悟对阿里巴巴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全球互联网市场上独一无二商业模式,导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的学习。

笔者认为,一节课好不好,关键看脚本好不好。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脚本设计上。情境材料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起导航作用。情境材料要贴近学生,来源生活,要真实、可信,因为“最好的教育是用真实来教育”。此外,情境之间要连贯整体,一气呵成。

把握知识线:引领学生思维

伴随着层层推进的情境的展开,笔者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旨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依据相关情境设置了具有一定思维含量及思辨性的探究问题。问题设置轻巧,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求索规律以及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准确表达了问题的指向性,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主动积极探究。通过环环紧扣的设问,将课堂内容的讲授和知识点的落实做到了自然的推进。

问题设置:①为什么选择网络购物?它有哪些优势?②购物方式不同,“购”的本质是否发生根本改变?③传统简易小卖部购物有哪些优点和缺点?④上述两段话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⑤从哲学角度分析马云的商业模式是如何暗合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第一问、第二问、第三问,通过让学生自我总结网络购物的优点,进而引发“购物方式不同,‘购’的本质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思考,由此得出:无论是网购还是传统购物,其购买商品、你交钱,我给货的本质始终未发生根本改变,变的只是购买方式。导出辩证否定观的含义的讲解。第四问之前有一个过渡,即中国互联网传奇人物马云是怎样带领他创立的阿里巴巴商务平台由西湖里一叶小舟变成今天一艘电子商务的大航母。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马云的成功之处,进而将马云的成功和李嘉诚的成功放在一起对比,两人都是成功人物,虽事业的领域不同,但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相似的特质。让学生关注材料中15年、87年、90%的数字,要求学生思考两段话共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以此引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的学习。第五问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马云的商业模式是如何暗合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碰撞出思维和智慧的火花,进而导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可见,“网购、马云、阿里巴巴”活动情境是问题设置的中介和载体,它是为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服务的载体,是联系情境线与知识线的中介。笔者意在通过问题的设置把包含在情境中的知识点一个个挖出来,这样,知识在情境的衬托下通过师生互动有效的达成和实现,随着以上五个问题环环相扣的提出和解决,遵循逻辑思维顺序、严密有序的知识线跃然纸上,本课的重难点、主干知识也清晰呈现。

把握情感线:升华自觉自信

“网购、马云、阿里巴巴”这一条情境线为“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这条知识线起铺垫作用,要落实教材知识,突破这条情境线,实现预定教学任务,则需要一种高效、接地气的学习方式。笔者在组织“情境一”和“情境二”两个教学环节时,分别采用分组合作探究和角色模仿等方式。

情境一:网络购物PK传统简易小卖部购物。问题设置:①为什么选择网络购物?它有哪些优势?②购物方式不同,“购”的本质是否发生根本改变?③传统简易小卖部购物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在组织这一环节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对问题①②③以及问题③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组讨论思考,然后进行组别之间的PK较量,让学生在思索、争辩、阐述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最后老师对这一环节进行综合评价概括。

情境二: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只是阿里巴巴成功的开始。“今天还不能说成功,我们只是站在新的台阶上。上市只是一个加油站,上市的目的是为了加油从而走得更远。很多人说我们成功了,其实我们离成功还很遥远,我们走过了15年,还有87年……”在组织这一环节教学时,笔者风趣地称某生为马云的关门弟子,让他模仿马云读一遍上述文字。记得当时,该生表现从容,底气十足并富有感情地朗诵了一遍,同学们立马被逗笑了,课堂里洋溢着亲切、幽默、温馨与和谐的气氛。这种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平等对话等形式,增强了学生内心体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生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10)

一、 我国电子商务管理在网络购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诚信存在很大的危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渐渐被接受喜爱,因此,我国电子商物交易量在不断扩大,网络购物使用率为断提升,同时网络用户也在为断增加,由此可见网络购物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网络购物是把双刃剑,由于网络购物看不见摸不着等特点,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屡屡受到欺诈,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诚信问题成为人们网络购物的一大障碍和忧虑。

网络购物诚信的缺失表现在许多方面:

第一,电子商务的投诉不断增多。网购市场延续高速增长姿态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7735.6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67.8%,网络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3%,而在2011年这么数据为2.9%,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87亿人,去年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投诉在中消协受理的总投诉案例中据了第二电子商务投诉处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有37.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遇到的投诉渠道不顺畅,有45.4%的人则遇到处理问题速度缓慢或相互相推诿等情况,有54.7%的人表示他们遇到客服作出不真实的承诺等问题。

第二,网络欺诈是网民在网络购物时常见的问题。电子商务经营者实施的网络欺诈行为的主要是利用网络交易的虚拟性、间接性特征诈骗网上购物者的购物款。虚假的或者不完整的商品信息引诱网上购物者。比如一些商家只留下QQ联系,而没有其他联系地址等,这个时候购买者就要多留意了。当然,网络欺诈也存在着商品购买者发出虚假购物信息欺骗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情形。

(2)网络消费者维权困难较大

在网络购物法律上存在不少缺陷,网络购物的总体交易数量较大,但个人的消费度比较小,往往是几十元,甚至是几元,而且网络购物大多是易地交易,根据原告就被告原则,消费者通过诉讼费时费力,举证也很困难,诉讼程序也太过漫长,往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成本过高,所以消费者大多忍气吞生,放弃诉讼。

其次侵权主体难以确认,消费者一般只能知道网店页面提供的收款人,银行帐号,联系电话等有限信息,而其它信息却无法知道。

再者网络购物中证据难以认定,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消费者必须承担举证的义务,但在调取证据上,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在一般的网络购物中,买卖双方并不签定书面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直接影响发生纠分后双方责任的认定,即使保留的网页也很难取代合同的作用。而且卖方一般都不会主动出具发票,消费者如果没有要求,导致没有证据来主张自己的权利。

二、积极建立网络购物消费争议的解决机制

(1)建立小额诉讼程序

现在的网络交易中,多数都是小额交易,在合同履行出现问题后,面对救济途径费时,费力,诉讼成本过高,消费者往往选择放弃救济。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质是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救济小额权利的司法形式,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和台湾地区的小额诉讼程序,构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小额诉讼程序,以解决消费者跨地域、标的小、案情简单的网络纠纷。

(2)建立权威的在线争端解决机制

其主要包括在线协商,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诉讼等四种方式。网络交易中的交易额一般较少,如果要去法院诉讼,要遵循一套完整的诉讼程序,准备律师费,诉讼费等等,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网络在线解决机制相对于消费者来说,有成本低,花费时间少,花费精力少等优点。在线争端解决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全球性,虚似性,只要在电脑面前就可以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目前,我们解决网络购物矛盾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是《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是解决网络购物所存在问题的最基本得道理是在于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对于电子商务领域作出规范,解决消费权益保护问题,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稳定发展。构建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确定并加强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建立网络购物消费争议机制以及构建个合理的适合我国的制度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宋建文:我国网上购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8月

线下购物的缺点篇(11)

Abstract: For the shopping center (SHOPPING MALL) architectural space of thinking and summary,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lanning, building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shopping center; planning; architectural spac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study

中图分类号:TU2

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这个名词,在过去可能我们还比较模糊。可是当近几年这样的商业模式席卷中国,尤其是当我们的身边也出现该类型建筑时,我们对它的认识从仅停留在字面上而转换为实际的感受与参与。

SHOPPING MALL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形态最早盛行于欧美等国家,近年来迅速刮遍了中国内地各大城市。在中国它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大:面积大。提供比现有百货更加宽敞舒适的经营消费环境,二是全:功能全,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甚至金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场所。对于一个以倡导体验式消费为主的购物中心,要将众多功能集中在其内,同时最大的开发其商业价值,建筑的空间设计尤为重要。笔者在接触了几个SHOPPING MALL的设计后,对于该类建筑的空间设计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从其动线规划、建筑空间和环境特色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动线规划

合理动线规划是为了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吸引消费者进入其内消费,二是对在其内的消费者起到引导购物作用,使其均匀流动。

一个购物中心要达到吸引和汇聚人流的目的,必须考虑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对接,加强其易接近性。设计首先要充分考虑与周边公共交通连接的可能,同时还需考虑大量自驾车的人流引入。通常自驾车希望能够直接快速进入基地,因此设计应尽可能地在基地周边道路设置出入口。使进入基地的车辆就近方便停车,使下车的顾客步行至MALL入口的距离最短。对于MALL而言,沿街入口是一项重要的空间形象指标,它应具有明显易辨的特征,甚至成为公众对MALL的记忆载体。其形象应对外部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人流进入。通常会在入口设置入口广场及大型电子屏,在广场上组织各类型的活动。比如香港的时代广场的除夕夜迎新活动,成为香港除夕狂欢的代表性场景。

要引导消费,均匀人流,保证MALL内整体的人气平衡,不仅在商业业态上需要达到平衡,还需要通过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商业空间的布置购物中心一般采用商业街的布局方式,即有一条主要的商场购物动线,连接各个店铺。主动线将客流在商场内均衡,通俗的说就是要把顾客引导进入每个一个店铺。所以在流线设计时,流线距离不可拉的过长,也不能出现死角,特别是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单边店铺。单边店铺就是仅有一边有商家在经营的,而另一边则无任何商业气氛,这样的店铺在招商和经营上都是非常困难的。

如何设计主动线呢?应该注意几点,一个是购物空间的可视性,要引导顾客到达每个店铺,首先必须使得顾客能清楚自己的购物线路。一个设计的如同迷宫般的购物动线,是缺乏可视性的,也容易让客户搞不清自己所在位置,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另外是要强调引导性,让顾客很容易到达商场每个区域,购物更加的方便。一般购物中心的主动线不会是直线,直线的设计,顾客一眼就能望到底,看透整个街铺后,可能对后面的店铺缺乏兴趣,而不再往里走。所以一般弧线的主动线设计较多,透过弧线型,能让顾客视野更加的具有延伸性,且店铺的营业面更加长,同时也方便顾客的到达。而且弧线形又不那么容易让顾客看透,增加逛街的趣味性,使得顾客看完一间再看更加有惊喜感。

那么主要动线的宽度多少是合适的呢?必须要让购物者在这个空间里感觉到舒适性,尤其是动线比较长的时候。一般来说主街宽度在12米左右,当然有些购物中心为了突显中心概念,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会更加宽敞。而次级的街宽度一般在3米以上。需要根据购物中心尺度整体考虑,比较多的会考虑到4.5米,甚至是更宽。

另外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也需要配合建筑以外的东西,比如标识系统的设置。因为进入购物中心的人流比较复杂,有直接从街道上来的人、有地下车库上来的人、有天桥过来的人、地铁进来的人。怎么样去引导人流除了在空间设计上合理的处理,醒目明确的指示牌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商场内的人流,也需要楼层指示牌去引导消费。

2、建筑空间

说到建筑空间,不得不说中庭的设计。中庭的设置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购物中心讲究购物环境的舒适性,中庭是营造公共空间的核心。中庭的设置有较多方式,有退台设计的方式,随着层数向上延伸,形成层层后退的中庭。比如香港的太古城中心。这样的设计令购物者进入商场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激起购物欲望。另外比较大的购物中心会设置多个中庭。比如香港的又一城,杭州的万象城。中庭设置有大有小,这两个购物中心基本都是采用一个大的中心空间加线性小空间串联,将商场动线有机结合在一起。当然中庭的设计肯定是会牺牲一定的商业面积,但是因为有了中庭设计,将所有楼层在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商铺的对外面的长度,而增加了商铺的商业价值。

另外如何有效组织垂直交通呢?通常做法就是自动扶梯,自动扶梯是购物中心里人流垂直流动的主要设备。规划好自动扶梯的位置需要和平面人流动线相结合,从而达到最有效的人流动线组织。自动扶梯一般20到40米设置一组,以方便顾客的乘坐。而且自动扶梯一般设置在比较显眼的位置,比如中庭位置、商业的出入口等。中庭因为是整个购物中心的核心位置,基本上也是集中布置自动扶梯的地方,在这里带动商场内人流上下流动,到达每个层面。而且扶梯的设置还有学问,一般来说上下梯采用剪刀错位布置,这样人流在上下扶梯时会经过较多的店铺。商场里直上或者直下会错过许多的商铺。而换乘是会经过较多的商铺,达到均衡商场人流的效果。

随着购物中心形式的变化,很多购物中心已经不再是多层,而是高层购物中心。如何将人流动线引致上层商业,通天梯的设置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达到跨越几层的效果。正常来说可能1到4层商业肯定是价值最高的,那么5层、6层甚至更加高的楼层怎么办呢?可以3层直接到6层或者4层直接到7层的通天梯。那么6层、7层也就具有了和3层、4层同样的商业价值。当然这里面商业业态的布局也是至关重要的。

3、环境特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