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流体力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1 19:55:47

流体力学论文

流体力学论文篇(1)

作者简介:宿程远(1981-),男,河北晋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黄智(1972-),男,壮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1JGB0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88-02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工程实际意义,具有理论不易掌握、概念和方程较多、对学生高等数学和物理知识要求较高等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借助于书本、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这些方法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因枯燥的理论及公式推导而产生厌学的现象。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情·知·感”理论的“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开发。

一、设计理念

本课题以“情·知·感”为支撑,以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将身边问题、工程实例、教学科研成果等有机的融入到“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开发过程中,同时注意“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简约美、和谐美与立体美。以“情·知·感”为支撑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为“流体力学”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为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现实可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乐学”、“会学”的能力;[1,2]同时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使学生“闻其生、见其形、入其境”,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流体力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实施措施

1.“情”——以多种学习理论为指导

在设计制作“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时,充分运用多种学习理论为指导,制作出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也适合“流体力学”课堂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3]

(1)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组织“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内容与目录导航设计。制作“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时,将流体力学基本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流体的物理性质及分析方法、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这种结构以图示的方式在课件中显示,使学生对课件内容形成清晰的概念,养成“流体力学”课程的思维图式。学习流体力学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核心的基本的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抓住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如在讲解等压面时,可以将等压面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在设计课件时,提供丰富的多媒体情境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在制作与开发“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时,将北京奥运会“水立方”水面扰动时产生的阻力情况、中央电视台记录片《水问》以及“神舟七号”飞船的资料等,以优美的文字、活灵活现的画面、动听的声音进行展示,能使教师轻松地授课、学生愉快地学习。而且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化难为易,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激发形象思维,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与表达流体力学知识的价值与文化。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学习时的情感需求,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只限于教授学生知识或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感需求,从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3]在“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增加其人文色彩、文化意味,以适时地向学生传达人生哲理,开启他们的心智。在绪论部分,可用古代的诗词引出学生对流水的思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在讲授虹吸原理时,可向学生讲述宋代苏轼《东坡志林》卷四中,四川盐井中用唧筒把盐水吸到地面的故事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被赋予了灵气。

(4)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在课件中设计练习模块。在“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中设计练习模块,以提供覆盖重要知识点的习题及反馈。让学生的学习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同时也突出了“流体力学”课件的交互性,将更能促进学生的横向思维,延长课件的生命周期;同时设计了部分流体力学的英语题目,实现了双语教学理念的渗透。

2.“知”——以“三引入”与“一结合”为指导

为了结合课程内容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在“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强调“三引入”与“一结合”,以突出“流体力学”教学的宽泛性、时代性和应用性。[4]

(1)将身边问题引入多媒体课件。在“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时,结合具体课程内容,设计具有新颖、独特、能够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力争做到在每一章的“流体力学”课件开讲前都提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避免平铺直叙地讲授。同时在教学中注意收集身边有趣的流体力学问题,比如一滴牛奶的流体力学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其实流体力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2)将工程实例引入多媒体课件。为了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将工程实例引入多媒体课件。如在讲授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静压力和恒定总流动量方程时,补充三峡水坝的视频,让学生对恒定总流动量方程有更为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3)将教学科研成果引入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适时地介绍一些教师的研究成果以及正在开展研究的工作,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好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当前相关学科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他们对科研的浓厚兴趣。正如张爱玲所说“出名要趁早”,对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也要趁早。

(4)注意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实验教学是学习流体力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贯穿于课程始终。采用多媒体方式如录像、Flas等增加演示性实验,既丰富了实验内容、扩展了学生视野,又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讲解流体力学最重要的“伯努利方程”时,除了传统的公式推导之外,可辅以实验、Flash等多种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3.“感”——以美学理论为指导

教学是一种艺术,课件也应是教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要实现“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中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关键在于设计中美学的运用。[5]

(1)“流体力学”课件制作的简约美。“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开发时,背景画面的设计要做到:简单大方,清新淡雅,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内容应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2)“流体力学”课件制作的和谐美。首先背景图片应服务于课件内容,不能喧宾夺主,在色调处理上应保持统一性,不出现突跃;其次应根据各种字体的表现力,选择一种与课件内容相和谐的字体;再次应选择与背景色协调的文字颜色;最后应注意文字经投影仪投影后的效果。

(3)“流体力学”课件制作的立体美。图像所表现的内容应围绕课件内容展开,通俗易懂,可将水利工程、航天工程等工程图面以及身边的流体力学图面有机的穿插到多媒体课件中,简洁明快地使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主题。首先动画设计在构图上要做到布局合理,造型优美,以求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其次动画构图要形象且具有鲜明的直观效果,并符合学生的视觉规律,如在雷诺实验、伯努利方程的讲述中,应合理运用动画技巧,以扩大课件的表现力。

三、结语

以“情·知·感”为支撑,以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将身边问题、工程实例、教学科研成果等有机的融入到“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开发过程中,同时应注意“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简约美、和谐美与立体美。以“情·知·感”为支撑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为“流体力学”教学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手段,为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现实可能,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乐学”、“会学”的能力;同时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激发形象思维,以促进“流体力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情·知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课程之情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47-51.

[2]赵青.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2):153-155.

流体力学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86-02

水力学是建立在流体力学基础之上的一门既有较强理论性又有较强工程实际意义的技术基础课程,广泛应用于水利、土木建筑、给排水、水文环境、地质勘探等专业。水力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水的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工程应用,它具有理论性强、经验公式多,概念抽象,推导复杂,易混淆、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等特点。水力学与其他各门力学课程一样,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认为最为难学的课程之一,它对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作为水利等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水力学是学生专业能力形成与未来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依托,它不仅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解决工程实例的技术依据。连续性方程是水力学三大基本方程之一,它总结和反映了水流运动过程中水流的过水断面面积与断面平均流速沿流程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水力学问题的重要公式。本文从质量守恒定律出发,针对流体的连续介质特性,分别从“微元体”与“元流”两个切入点推导连续性方程,并进行对比分析,为连续性方程的专题性教学改革探索提供参考。

一、连续性方程的“微元体”推导过程

连续性方程的“微元体”思想是依据连续介质假设把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用微分方程的形式表述的方程式。

1.连续性微分方程。在流场中取微小直角六面体空间为控制体,正交的三个边长dx、dy、dz,分别平行于x、y、z坐标轴(图1)。

2.连续性微分方程对总流的积分。设恒定总流,以过流断面及侧壁面围成的固定空间为控制体,体积为V(图2)。

式中A为体积V的封闭表面,上式u1的方向与dA外法线方向相反,取负号。由此得到:v1A1=v2A2上式即为总流的连续性基本方程,式中v1、v2为总流的断面平均流速。

二、连续性方程的“元流”推导过程

1.微小流束(元流)的连续性方程。在采用“元流”思想推导连续性方程的过程中,取上游过流断面A1和下游过流断面A2之间的总流管作为控制体(图3),在恒定流、无流体流入或流出、连续介质等假定条件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元流”连续性方程ρ1u1dA1=ρ2u2dA2;对不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有ρ1=ρ2=ρ,得不可压缩流体“元流”连续性方程u1dA1=u2dA2。

2.总流的连续性方程。将微小流束(元流)连续性方程对过水断面A1及A2进行积分得:ρ1v1A1=ρ2v2A2上式表明可压缩流体做定常流动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A1流入控制体的流体质量等于通过A2流出控制体的流体质量。对不可压缩流体,ρ为常数,则v1A1=v2A2。

三、讨论与分析

无论采用“微元体”思想还是“元流”思想推导连续性方程,都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根据连续性方程的适用范围,推论如下:

1.有“固定边界域”的总流连续性方程:适用范围:恒定流、非恒定流、可压缩、不可压缩流体、理想流体、实际流体。

2.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适用范围:恒定流、可压缩、不可压缩流体、理想流体、实际流体。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有v1A1=v2A2。

3.分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v1A1=v2A2+v3A3。

针对连续性方程的不同推导过程,结合《水力学》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制定的教改思路如下:(1)水力学教学宜采用由一元、二元到三元,由可压缩到不可压缩,由理想到粘性的系统化理论教学体系;(2)注重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3)吸取国内外水力学教材精华,拓宽学生的思维结构与知识体系;(4)在课堂上善于举实例说明问题;(5)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四、结论

本文就《水力学》中连续方程的推导进行了对比分析式教学改革探索,结论如下:

1.采用对比分析方法推导水力学基本方程式,可以达到授课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方程。

2.采用“微元体”或“元流”对比分析式的教学模式推导基本方程能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实现水力学教学方式创新性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宏兴,裴国霞,杨玲霞.水力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流体力学论文篇(3)

从形式上讲,国外的很多大学在本科阶段没有毕业论文,也没有毕业论文答辩,但这不代表对学术论文没有要求。实际上,国外的许多大学,每一门课都要写许多小论文,每门课程的成绩往往是由多个小论文成绩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研究与写作学术论文能力的训练过程。需要写毕业论文的国家也会给予足够的教学延伸、时间、政策等方面的支撑,澳大利亚的大学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纳入课程体系,日本留给大学生一年的时间专门用来写论文,德国的论文答辩只有一次机会。国内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研究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以及提升措施,归纳影响论文质量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不重视、缺乏写作时间、师资不足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不完善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提高论文的方法和措施,如加强过程监管、增加指导经费、增加撰写时间、改革评定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等。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特别是广西的物流管理专业进行的论文质量研究还很少见。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从而形成一套强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1。

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型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地位的提升,广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通道和交通枢纽作用越发突出,广西政府在近年来对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硬件设施建设上不断加大投资,物流业的规模也随着传统物流企业的壮大、新兴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物流企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不断扩大,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制约是在物流业硬件提升的同时也急需解决物流人才方面的软件配备。在广西物流产业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从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入手,构建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广西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文通过对2010级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论文写作以及论文答辩过程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五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即使进行第二次答辩也肯定会通过。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去完成,极少数学生到了论文提交时才着手去做,从而严重降低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二,由于物流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短暂,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只是从其他专业中转化过来,缺乏足够的物流活动实践经验。造成了在选题过程中为了向物流方面靠而牵强地将相关理论生搬硬套。因此导致论文选题狭窄,过于追求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追求论文的层次,而没有考虑论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及与自身能力相结合,导致最终脱离实际。选题应结合学生兴趣与特长、体现专业特色、难度适宜和选题可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2。

第三,时间不够,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能等同于某一门课程或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但实际情况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求职、备考研究生等学生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是冲突的。造成了真正用到毕业论文的时间很少。

第四,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期间与导师没有任何交流,最终的方向也可能与之前的方向相差较大,论文的质量在撰写期间没有控制。导师指导风格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

第五,评阅者给出的评价和导师给出的评价是基本一致的,在论文质量特别是跟研究方法方面评阅者往往会给出比导师低的分数。

本科毕业论文的实施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即选题阶段、实验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因此建立的指标体系需要在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时期,通过阶段性小组答辩的形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成绩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状态进行追踪,通过成绩的反馈及时调整学生的工作状态,从而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最终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为了评估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结合前文的分析,本研究设计了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重视度、选题质量(难度)、论文工作量、互动性、导师评价成绩、答辩成绩。其中选题质量这一指标是为了改善物流管理专业论文选题与实际的偏差而提出的,与专业结合越紧密则分数越高;互动性指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交流越多、效果越好则互动性的得分也越高;导师评价成绩为该轮答辩中,导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答辩成绩为答辩小组在该轮答辩中给出的学生答辩分数。各准则层和指标的重要性由参与教授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老师共同制定。而制定的原则是从教师以往教学、指导毕业设计中的经验中总结。

3.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现

流体力学论文篇(4)

新闻研究刊物要推动主流舆论传播,首先应该对主流舆论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办刊的指导思想就有可能不到位,甚至可能发生偏差,好比盲人骑瞎马,十分危险。

何为“主流舆论”?国内关于这一提法有不同的理解(尽管总体来说含义差异不大)。学者郑保卫认为:“主流舆论”就是代表主流人群的主流思想和情感意志的强势舆论。“主流舆论”是正向舆论,是能够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反映时代主流与本质、真正代表民心民意的舆论;是积极的、进步的、建设性的、正义的舆论。①此外,也有人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主流舆论是指代表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的群众的言论。”②这两个定义都将“主流舆论”的“主流”理解为舆论主体的特征描述,认为“主流舆论”是主流人群的舆论。换言之,这种观点认为主流舆论是主流公众的意见而非公众的主流意见。刘洪流、张杰两位作者在《高度公信力铸就主流舆论――论新华网的十年发展》一文中认为,主流舆论“是多数公众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的一种正向舆论,它反映社会发展趋向,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③该文认为主流舆论的目的应该是:设定社会目标,建构政府权威,整合社会意识。

综合以上这些观点,大致可以认为,主流舆论具有接受面较广的影响力,具有涉及国家的“大事”的重要性,具有体现时展的特征。当然,主流舆论必须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繁荣稳定。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转型期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2008年6月20日,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同志强调:“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④这次讲话的意义重大。

2008年11月7日,在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发表讲话强调了新闻战线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此外,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发表讲话时,也表达了对新闻宣传工作尤其是对主流舆论的重视。这些讲话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把主流舆论的导向工作上升到事关国家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

在我国现行的传媒体制下,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是传媒的职责。因此,新闻研究刊物的编辑,尤其是主编(总编辑)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充分认识主流舆论的内涵和重要性,并在办刊中,既要遵循新闻宣传规律和学术研究的规律,又要把党性原则贯穿到办刊的策划、选题、编辑的每个环节中,力求办出高质量、高品位、影响大的新闻研究刊物,持续提升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新闻研究刊物要积极探讨新闻热点

2011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文章。文章认为,社会热点问题带有普遍性、综合性、代表性,很多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都关系和影响大局。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突出任务。⑤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应回避社会热点问题,而应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负责任地解释和引导,让舆论有利于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社会长久的稳定和发展。由此,社会热点就可能成为新闻热点。作为与新闻密切相关的新闻研究刊物,要主动从新闻学、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些新闻热点进行分析,总结报道经验,发现传播规律,丰富主流舆论宣传的形式和内容。

例如,最近重庆市奉节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重大项目暨乡镇“10+1”工程建设大会,具体部署全县城乡统筹工作,要求单位“一把手”参加,但是不少部门都派出单位副职参加。随后,奉节县委办公室发出通报,对缺席的25个部门“一把手”提出严肃批评,责令他们在电视上对全县群众作检讨。群众对此议论纷纷,质疑有作秀成分。《重庆晚报》等报刊对这一热点事件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⑥《新闻研究导刊》采用了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的新闻案例解读文章,对这一新闻热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董文着重谈到记者“发现新闻背后真相”的价值,通过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彰显了记者的良知和新闻敏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⑦此文总结了解释性、揭露性新闻报道的原则、特点和方式,指出了解释性、揭露性新闻报道是传播主流舆论的一种方式,为此类新闻热点报道提供了范例。

主流舆论并不是要一味地“唱赞歌”,它本身并不否认批判性,从根本上讲,主流舆论是为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服务的,是为促进社会整体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因此,在形式上“以团结、稳定、鼓劲为主”。正如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讲话中所说,媒体要“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媒体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对一些不正之风、不合理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有破有立,本身就是弘扬主旋律、传播主流舆论的好方式。

新闻研究刊物要积极追踪行业的新问题

同志在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必然出现新事物。新闻研究刊物要从新闻传播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解释这些现象,引导新闻报道的快速有效地运行,提高主流舆论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例如,网络实名制问题是网络传播时代必然面对的问题,任何一个新闻研究刊物不能回避这类问题,媒体记者也希望从这些刊物中寻找到具有深度解释力的文章指导新闻工作。因此,《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以特稿的形式刊发了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和同志合著的文章《网络实名制是个系统工程》。⑧这篇文章有理有据,论证严谨,持论公允,富有建设性,对于理性地看待网络实名制的作用及其实现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网络法制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实名制对舆论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研究刊物在跟踪行业新问题时,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政策层面和新闻传播理论层面进行研究,以事实为依据,以学理说服人,见解独到,鞭辟入里,这既是新闻研究刊物学术性的内在体现,也是新闻研究刊物推动主流舆论传播的必然要求。新闻研究刊物作为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站在时代的高度,回答行业的新问题,这就是先进性的一种体现。高度决定影响力,“高度”也能提升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是新闻研究刊物推动主流舆论传播的一大优势。

新闻研究刊物要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和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和工作作风,也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办好新闻研究刊物的根本方法。新闻研究刊物是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桥梁,是学界与业界沟通的纽带。只有为两者服好务,才能赢得受众,才能提升自身影响力,才能在推动主流舆论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好舆论导向的导向。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提出,《新闻研究导刊》要对新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体现实践价值取向,并将其定位于实用型传媒理论刊物。刊物创办以来,努力实践集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办刊方针。在栏目设置上,每期固定开设有“传媒实务”专栏,选用业务指导性强、能“接地气”的文章,如《如何使新闻价值更大化――五要素新闻发现法》、《新闻特写应注重现场细节》、《时评写作的材料来源和语言运用》等文章,注重对新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探讨了新闻报道创新的路径和模式,指导了新闻实践。

同时,《新闻研究导刊》编辑部围绕传媒业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前沿性话题,积极向新闻宣传战线上的高层领导和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约稿。先后在每期固定专栏“特稿”、“传媒观察”、“专题讨论”等栏目上发表了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李东东的《谈谈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的《努力打造“渝派文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的《“亲和力・影响力・公信力・竞争力”――论党报改革发展的四个着力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生导师陈力丹教授的《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马胜荣的《报道事实是新闻传播的首要原则》、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强月新的《我国财政报道的现状、问题与思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天策的《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透视》等文章。这些文章关注前沿,立意高远,理论夯实,论述严谨,使刊物不仅在学术质量上,而且在主流思想的传播影响力方面,都能产生重要影响。

无论是“接地气”的业务指导性文章,还是高深的理论研究性文章,归根结底都是指导新闻实践、服务新闻一线的。通过持续传播这些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增强了媒体的学习研究氛围,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从而不断地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有效地推动了主流舆论的传播。

新闻研究刊物要加强品牌建设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品牌定义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所谓报刊品牌,就是围绕目标读者群的新闻资讯需求,以特定的名称,全方位建立的一种受众对报纸的认知关系,它意味着客观公正的、特定风格的新闻资讯呈现形式,使目标读者产生“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报刊”之认同感。⑨报刊品牌是读者的路标,是占领市场的旗帜。如何在新的传播格局下加强新闻研究刊物的品牌建设,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推动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呢?笔者提出几点肤浅认识,仅供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新闻研究刊物367家,其中有公开刊号的67家,内部刊物300家。几乎每个传媒集团都有一份新闻研究刊物。这些刊物的办刊指导思想、受众对象、栏目设置大同小异,同质化倾向严重。再者,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产生,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新闻研究刊物面对如此的生态环境,如何生存和发展呢?除了研究新闻热点、追踪行业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路径外,还要突出自身特色,着力打造品牌,提高影响力,增强推动力,提升传播力。

1.突出定位特色,推动品牌建设

好的定位是品牌成功的一半。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规定,《新闻研究导刊》是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刊物。而全国此类刊物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传媒高等院校师生和研究机构人员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学术型新闻期刊;二是以传媒从业人员和新闻爱好者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实践型新闻期刊。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提出了《新闻研究导刊》定位于实用型传媒理论刊物,具体表现为:学界业界结合点,理论实践引领点,今天明天制高点。鲜明准确的定位,确保了《新闻研究导刊》品牌建设方向的正确和推进的顺利。

2.突出地域特色,促进品牌建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地处西南腹地的重镇,全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重庆市历史文化厚重,尤其是清末民初和抗战时期的新闻史料丰富多样,是新闻研究的富矿。在办刊中,开设了以此为内容的专栏,体现了独特性和唯一性,目的是通过3~5年的栏目建设,努力形成全国新闻研究刊物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从而促进《新闻研究导刊》的品牌建设。

3.突出栏目特色,带动品牌建设

杂志的内容由栏目结构体现,因此,栏目设置很重要。在栏目设置上,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原则,确定栏目;在约稿选稿上,本着“要精,要新,要有用”的原则,筛选符合栏目要求的稿件,经年积累,自然形成特色,形成品牌栏目,推动《新闻研究导刊》品牌建设。比如,《新闻研究导刊》设置了“专题讨论”栏目,自创刊始,每期策划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多方约稿,深度探讨,吸引受众。目前,受众反响强烈,认为该栏目有高度、有深度和有读头。

4.突出视觉特色,加强品牌建设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服,马靠鞍”。新闻研究刊物的封面(底)、版式、插图、标识、字号等,是此类期刊的视觉识别符号。系统、独特、符合此类刊物定位和内涵的视觉设计,就能展示鲜明美观的期刊外在形象,就能迅速吸引受众注意力,为品牌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支撑。比如,《新闻研究导刊》每期根据“专题讨论”栏目的主题,自主设计封面图案,力求风格现代和美观,具有视觉冲击力,获得读者和行家好评。

注释:

①郑保卫:《掌握驾驭和引导舆论的艺术 提高应对和化解舆论危机的水平》,《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②徐胜:《主流舆论的特点及风格》,《党建》,2006年第7期,第32页

③刘洪流、张杰:《高度公信力铸就主流舆论――论新华网的十年发展》, 《青年记者》, 2008年第14期

④:《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⑤任理轩:《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日报》2011年5月10日

⑥何英:《用“替身”参加会议 重庆奉节25部门一把手公开检讨》,《重庆晚报》,2008年8月20日

⑦董小玉:《用“替身”参加会议解读》,《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

流体力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89-02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叫做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包括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其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入侵,经济基础的变化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动甚至质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课堂主渠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一、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的现状分析

在大学,对青年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过程是个既教书又育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因此,我们需要认清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的现状。

1.思政课没有充分发挥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才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开始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企图变动和颠覆我国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变化的新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政课课堂在面对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仍然还存在着教学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在小范围存在政治虚无情绪和“非意识形态化”观点,也是不争的事实。[2]

2.思政课专业教师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素质仍存在不足

当今的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缺乏,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思政课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质存在不足。思政课专业教师的理论深度以及个人的教学素质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接收、认同和内化的重要因素。

3.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信息源和信息量,但也使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同时对思政课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师们不断更新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高校思政课专业教师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而较少的利用微博、微信、MSN等新媒体载体进行双向式互动教学来增强认同效果。

二、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的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影响的现状分析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实效性仍存在不足。下面将从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影响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入侵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动甚至质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现代大学的主题,在文化传承、创造思想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这种文化层面的传承使大学生群体既吸收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精髓,又直接为社会创造和更新了文化的内容,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1]

2.思政课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绝大多数为枯燥的政治理论,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发生的新的变化,对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缺少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依然存在着语言生硬呆板,缺乏亲和力的情况。[6]

3.思政课教学主体

思政课专业教师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中承载着重要使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将关系着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效果。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要求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的高度保持一致,要对青年大学生负责,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效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教育。[3]

4.思政课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陈旧,只采取单项的灌输式授课方式。思政课教师在实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照本宣科,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不太注重对学生个人价值发展的引导,难以满足大学生认知规律的新变化,缺乏互动式灌输授课方式。

5.思政课教学对象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重在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体现在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本质是解决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在思政课教学教师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以前的学生认知模式是教师讲授什么教学内容,学生就接受相应的知识,然后产生认同,从而升华内化,即是所谓的“灌输―接受―认同―内化”规律。现在学生的认真模式发生了变化,他们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不再只是单纯地满足于被动地做信息和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教师传授教学内容,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知识基础、兴趣和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判断,然后再选择自己所能接受的来消化吸收,最后在达到认同,从而升华内化,即是所谓的“判断―选择―接受―认同―内化”。

三、思政课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的路径

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重大课题,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和思政课专业教师光荣且崇高的历史使命。

1.思政课堂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通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科学理论同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转化为大学生个人的观念结构和行为准则,从而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即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只有通过科学的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枯燥的政治理论课堂仍占绝大部分比重。因此,将思政课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用大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达到对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意志、情感、认知的统一。

2.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主流意识形态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校园文化是透视和整合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平台。[4] 21世纪也意味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文化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将思政课的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感染为依托来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充分运用校园网络文化以及手机文化来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产影响,进而增强了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

3.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通过将思政课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深当代当学生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和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效途径。即在提高实效性的过程当中,应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的灵活性,应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贯穿在社会实践当中,以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力和实践感受力为目的,建立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社会实践方式,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参与的角色意识,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自主性。[5]

4、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通过在思政课课堂上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这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而且还有利于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从而提高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认同的实效性。即在互联网对大学生有极强吸引力和极大影响力的现状下,将思政课认同教育采取校园红色文化传播途径,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传播渠道,以崭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不断满足大学生多样化、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继而增强实效性。高校要大力建设思政课与校园红色文化相结合体系,帮助青年学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认识价值和精神价值,教育大学生从思想上、行为上去理解和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

5.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

通过创新思政课教育载体,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课堂用语与网络化语言和符合大学生时代特点的潮流话语相结合,进而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实效性。即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形象性来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教育信息的主要方式,使大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缩短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的心理距离,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效果,从而增强实效性。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可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传递,激发学生的思考,达到双向的灌输式教学。

参考文献:

[1]路海华,余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文化传承作用探析[J],社科纵横,2003,(1).

流体力学论文篇(6)

一、提炼课程核心思想、调整教学内容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及上海市海洋战略布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以海洋、水产和食品为特色的高校,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工程流体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其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其中海洋学院、食品学院和工程学院几十年来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一直将《工程流体力学》和《高等流体力学》作为一门相当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特别是,工程学院的机制专业将《工程流体力学》作为该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随着学校的发展,这门课程必将渗透到生命学院的水产、水生物、设施渔业、水环境等专业和方向中。目前根据已定的教学计划,每学年有近650名学生学习这门课,由于各专业对其内容眼球的不同,需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提炼课程核心思想、调整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模块组合,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流体力学》任课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大纲及要求编写了“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同时完成了配套教材的ppt电子教案,要求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静平衡微分方程、流体对固壁的总压力、流体运动的描述、伯努利方程、动量(矩)方程、量纲分析、相似原理、绕流阻力等。在弄清概念,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从事专业工作、科研和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了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出版了配套教材的“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解析”一书。同时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将《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内容分为3个层次,即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流体力学知识与进展、流体力学应用与实践, 克服了以往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介绍,轻视其应用的弊端。此外,还相继开出了流体力学独立实验课、计算流体力学等。

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都作了许多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全校新开了“工程流体力学的应用”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选修这门课的学生相当多,容量达95%以上。并设计了不同的模块组合,对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已完成《工程流体力学》教材的二版修订中,在第8章中增加了明渠流动内容,增加了水波理论等内容;针对食品专业的需要,增加了气体及热力学类内容,并补充五套自测题供学生选用,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加强教学互动

由流体力学团队编写的《工程流体力学》教材,于200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出版了与之配套的“工程流体力学习题解析”,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同时制作了与本教材配套的制作精美、图文并貌的CAI课件,生动地描述了流体力学的一些理论及现象,大大减轻了流体力学理论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这些系列教材的出版,对该课程的建设和质量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受到了本校学生的好评,同时还受到陕西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及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许多学校的欢迎,这些学校对系列教材给予了充分肯定。图书发行突破2万本,出版方已无库存。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理论教学教案、主讲教师课堂教学的部分录像进行网上共享,使用录像片、流体力学演示实验教学片、电子教材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的流动力学概念变得十分生动具体,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随时复习、预习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充分利用上海海洋大学的E-Class网络平台,进行网络实时习题、例题解答,以及课后答疑网络资源及软硬件的建设,形成师生交流的互动平台,真正提高网络教学的实用性。强调计算机在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本课程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图像清晰生动的特点, 结合传统板书讲解复杂理论推导的优点,不仅直观清晰,一目了然,而且对重点部分又能反复讲解,以达到学生基本理解并具有一定想象能力。例如在讲解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质点法和空间点法时,多媒体上会出现公交车客流量观察方法的动画,使学生既易于分清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同时又强调一个相同的目的。又如在讲到流体的漩涡运动时,有龙卷风作强烈旋转运动的画面;讲到伯努利方程时,有踢任意球进球门的画面。理论教学上严谨,但是动画及多媒体生动、形象,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既不感到枯燥,同时又能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由于学生数很多,教学上采用大班课的形式(基本上每个教学班有近100名学生),多媒体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使繁冗的公式推导成为一个简单的讲解过程,将复杂的流体运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同时对重点和难点反复在黑板上演示讲解。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承,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授课方式既有利于避免研究生因长时间精力高度集中而产生疲劳,又有利于他们理解并掌握复杂的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2008年“工程流体力学”教材获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普通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之一,2009年被上海市教委评为优秀教材三等奖,2011年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沪教委高〔2011〕48号),极大地提高了上海海洋大学来在流体力学行业的影响力。

三、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形成完整的教学实验体系

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验教学环节,2011年3月由上海海洋大学主编的《力学基础实验指导-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其中的流体力学部分(第三大部分),从根本上解决了实验指导书与实验仪器不配套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流体力学实验教学质量。2009年下半年新添置了多功能流体力学实验装置、动量定理实验仪、流动图形显示仪、毕托管测速实验仪、虹吸管实验仪、势流叠加仪、空化实验仪等流体力学实验设备,新开设了大量的设计型和创新型流体力学实验,使学生、教师互动,用实验数据来验证理论,来观察抽象的流体运动;用理论知识解释一些流体现象,发现新的现象。这种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在互动中,将有关科研上对于流体力学的一些热点问题以讨论的形式引入教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验证加强感性认识:在许多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基本上有配套的实验,从实验中学习,既能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的思维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是加强印象、加深理解、克服难点的手段之一。

针对个别专业的特殊需要,开设了流体力学独立实验课。实际的流体运动非常复杂,因此通过流体力学实验是揭示流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更好的用所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经过多方筹建,2009年我校海洋环境专业开设流体力学独立实验课,共16学时,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能量方程实验、雷诺实验、动量定律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毕托管测速实验、管道测流量实验、流动显示实验、虹吸实验及势流叠加实验等;针对食品专业的需要,开设了气体及热力学类实验。

四、实现教学和科研的互动

在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的学习与培训的同时,强化任课教师的科研观念,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进行有效的纵、横向科研联合。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如深水网箱水动力研究、渔船螺旋桨软件系统设计、人工鱼礁流场分析、海洋结构物的流固偶合分析、海洋波浪能的研究开发等。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加深了对流体力学在海洋科学中实际应用和最新进展的了解。在毕业设计环节,每年选作以流体力学基础理论及其工程应用为毕业论文课题的本科学生20余人,研究生10人。取得多项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如流体力学团队教师编制的“渔船螺旋桨系统设计软件”获得2007年上海海洋大学科技成果三等奖,该软件目前已被潍坊柴油机厂、玉林柴油机厂等国内主要柴油机生产厂家广泛应用。我校工程学院羊晓晟、侯淑荣、马利娜、沈小青同学的“一种新型海洋波浪能发电装置”项目,参加2011年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的第十二届“挑战杯”终审决赛,在全国1935所高校选送的16976件作品中突颍而出,获得“全国竞赛三等奖”。该项目由流体力学老师指导,并突破了波浪及流固耦合理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今后,本课程将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教学效果的考核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公式多、数理基础要求高的特点,为帮助学生的学习,仅仅通过教材讲解还远远不够,需要配套必要的习题。在现有基础上,更新试题内容,完善试题库建设,考虑到我校研究生教学的特点, 团队根据新编著教材的主要内容, 以章节为单位,精心筛选和编写了典型习题集,力图做到其中的习题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习题的数量不能多,更不能类似和重复,学生通过习题练习,能有效地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提高试题质量,真正做到教考分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该试题库具有以下功能:平台提供自动组卷、手动组卷、互动组卷,条件设定灵活全面;试卷自动转换成WORD文档,方便打印输出;自定义追加试题入库,采用WORD文档格式编辑批量入库。

在考核中,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和期末成绩比例为15%、20%和65%。实践证明,该考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结语

总之,对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初步探索分析,可以促进教学观念的改变,按此目标授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可以促进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其仪器设备的更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从而实现“学有所用”,“教学相长”。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和长期艰巨的实践过程,专业教师任重而道远。只要不断努力和探索实践,就可以开拓出一条符合各个专业需求的、更加富有成效的新途径,取得更好的教改成果。

本文受“2011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沪教委高〔2011〕48号)”资助

[参考文献]

[1]袁恩熙.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James A.Fay.Introduction to Fluid Mechanics.Cambridge: MIT Press,1994

[3]Bruce R Munson, Donald F.Young and Theodore H.Okiish. Fundamentals of Fluid Mechanics,5th Edition, New Delhi:John Wiley &Sons,2002

[4]Robert W.Fox,Philip J.Pritchard and Alan T McDonald. Fluid Mechanics,7th Edition. Hoboken:John Wiley&Sons,2009

[5]Frank M.White.Fluid Mechanics,6th Edition.New York: McGraw-Hill,2008

流体力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D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0-0188-02

一、概述

由于裂隙岩体内部构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注浆理论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浆液在裂隙岩体中的流动规律、扩散范围、浆液扩散压力以及注浆加固体强度和变形特征等与裂隙岩体几何形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隙度特性等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人们研究浆液在构造面中流动和在孔隙中渗透扩散时均把浆液简化为与时间无关的牛顿流体,而绝大部分浆液属非牛顿流体的时变性宾汉姆流体,这就导致了注浆过程中的理论计算与实际相差太大。

在裂隙岩体中注浆,是长期以来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宾汉姆流体在裂隙岩体中渗透扩散过程 (运移规律)及渗流机理对注浆加固工程的设计和注浆效果预测等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随着注浆实践发展,目前已发展的注浆理论有渗透注浆理论、劈裂注浆、压密注浆、电动化学注浆、低渗透介质注浆理论。但由于浆体运动是隐蔽于地下复杂性的地基构造中,且缝隙分布又难于模拟,因而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

注浆理论是借助于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的理论发展而来的,对浆液的单一流动形式进行分析,建立压力、流量、扩散半径、注浆时间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注浆工艺是以“渗入性理论”为基础,注浆时只采用相对较低的注浆压力,使浆液在孔隙或缝隙中扩散时不致破坏岩土的原有结构。

渗透注浆是指在压力作用下使浆液充填土的孔隙和岩石的裂隙,排挤出孔隙中存在的自由水和气体,而基本上不改变原状土的结构和体积 (砂性土注浆的结构原理),所用注浆压力相对较小。代表性的注浆理论有球形扩散理论、柱形扩散理论和袖套管法理论。

球形扩散理论虽然考虑了浆液性质随时间变化对渗透规律的影响,但仍然把浆液简化为了牛顿流体,这也正是他们的不足之处。

柱形扩散理论和袖套管法理论研究中,仍然把浆液简化为了牛顿流体,没有考虑浆液性质随时间变化对渗透规律的影响。

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在目前的渗透注浆理论研究中,人们多是把浆液简化为牛顿流体,而且没考虑浆液的时变性,没有任何一个公式能真正准确地反映出浆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这些公式各自存在着某些缺陷,甚至与实际之间相差很大,公式的结论多为指导性的,因此,大多数注浆工程报导或论文中,只介绍注浆工艺过程和注浆效果,很少进行注浆理论的分析研究。因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影响了注浆效果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造成人力物力的许多浪费。

(二)存在的问题

1.大多浆液为非牛顿流体,而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均简化为牛顿流体。

2.在注浆过程中,浆液的性质随时间而变化,而目前的理论研究中视浆液的性质与时间无关。

目前,人们研究浆液在构造面中流动和在孔隙中渗透扩散时均把浆液简化为牛顿流体且与时间无关,而绝大部分浆液属非牛顿流体的宾汉姆流体,且具有时变性,这就导致了注浆过程中的理论计算与实际相差太大,甚至是荒谬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际需求,尚需进行研究的方面有:浆液流体力学及其本构方程、浆液在多孔松散介质中的渗透扩散规律、多孔松散介质的渗透力学模型、多孔松散介质的空隙度特征、浆液的充填机理、注浆加固的力学作用、注浆基本理论与观念、注浆工艺等。

3.注浆设计随意性太大,注浆效果难以估计。注浆方法主要是压入法,浆液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从注浆孔向岩体裂隙内扩散,其扩散距离 (常称为扩散半径)决定着注浆孔的布置和浆液消耗量,也是选择工艺参数、评价注浆效果的重要依据。但浆液在裂隙岩体内的扩散过程是隐藏的,目前还不可能在施工中对这一过程进行监测,这样,浆液的扩散距离只能靠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而现有的计算浆液扩散距离的理论公式还远未成熟,实用价值有限,经验公式又往往是针对某些特定浆液 (主要是化学浆液)总结的,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目前在裂隙岩体中注浆还没有可靠的预先确定浆液扩散距离的方法。

由于这一理论缺陷,给裂隙岩体注浆带来了如下问题:(1)注浆工程的投资和效果难以预计。当工程目的明确、场地条件清楚时,由于浆液的扩散距离不能预先准确确定,钻孔数量和材料消耗量的预算便没有依据。如果凭经验或工程类比法确定了钻孔数量和材料消耗量,则在这些工程量完成之后所能取得的效果又难以准确预计 (如注浆帷幕是否已形成要求的封闭条件),这样,在方案论证阶段,难以将注浆法与别的方法作对比。由于这一原因,注浆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国内矿山帷幕截流技术的推广中便遇到了这一问题,国外有些水利工程的业主也是因为这一原因而不愿进行坝基注浆。(2)确定孔距、浆液配比和注浆压力时的随意性太大。许多工程都需要通过多孔注浆,且要求注入的浆液能形成连续、稳定的胶结体。这时注浆孔的距离必须依浆液的扩散距离而定。当地质条件一定时,浆液的扩散距离又主要取决于浆液的性质和注浆的工艺参数。因此,孔距应该根据所选用的浆液在允许压力和时间内可能达到的扩散距离来确定。但在目前的注浆设计和施工中,注浆孔距和注浆材料都主要是凭经验确定的,这样便很可能因孔距太大或太小而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或投资上的浪费。

三、结论

1.部分学者已验证了裂隙岩体结构面的分布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因此,裂隙岩体结构面分布应具有分形特征,并可计算出其分维数。

2.岩体的分维数可以反映出岩体的破碎程度、节理发育程度、可灌性。而裂隙岩体的这些特征又严重影响着注浆扩散规律及注浆效果,因此可以尝试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注浆工程,用裂隙岩体结构面的分维数来定性的确定注浆参数。

3.工程岩体往往被节理和结构面所切割形成明显的节理岩体,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用离散单元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处理,因此,可以将分形理论与离散元方法相结合,模拟出浆液在裂隙中扩散的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1]葛家良.注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矿业世界,1995,(1).

[2]杨米加.注浆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6).

[3]李长洪.碎裂岩体注浆理论及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1999.

[4]谢和平.分形―岩石力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5]徐光黎.岩石结构面几何特征的分形与分维[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3,(2).

流体力学论文篇(8)

 

国内的煤矿水文地质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突水防治思想和方法沿袭前苏联的大疏干开采经验。60年代末,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水源勘察和开发,为中国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经验,对地下水岩溶形态、赋存方式以及运移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对基岩裂隙介质和岩溶发育与富水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论文大全。1964年原燃化工业部组织全国的煤矿防治水拔尖人才开展焦作水文地质大会战,水文地质工作者提出了突水系数的经验公式,并很快在全国推广使用。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了欧美的地下水动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展了地下水的研究范围和方法,由单一的稳定流抽水试验发展到非稳定流,评价、计算方法由解析、经验到有限元、边界元的数值模拟。80年代初期,李白英、高延法等提出“下三带”理论,王作宇、钱鸣高等学者从采矿工程角度相继提出“零位破坏与原位张裂”理论、板模型理论以及KS理论等等,对认识和评价非构造性突水问题具有指导意义。90年代至世纪初,尹尚先等提出陷落柱突水的圆壁桶模型,对煤矿充水陷落柱防水煤柱和隧洞岩溶管道安全厚度的了留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这些成果为防治煤矿、隧道、水电站等地下工程突水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逐渐形成了包括防水煤岩柱留设、双降采煤、底板预注浆以及平导洞迂回绕行等突水防治方法。但相关研究均不能把岩体和水分开,没有考虑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作用,尚且无法解释涌水量与岩层破坏程度的关系,与实际突水规律吻合度不甚理想。论文大全。

早在1856年,H.Darcy就在法国Dijon城的水源问题研究中创立了著名的Darcy定律。20世纪30年代,Jacob根据热传导理论建立了地下水渗流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人们开始重点研究岩层的贮水性质及水头随时间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Lomize首次提出平行板模型。此后50年内,Pomm、Snow、Louts、Wittke等相继进行了裂隙岩体水力学的试验研究,建立了裂隙岩体渗流模型,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渗流力学的发展。随着工程岩体渗流的应用的发展,Schneebeli、Louts、Zeisler以及Rissler等建议用岩体渗透系数的实测方法取代传统的Lugeon压水法,提高了计算的准确度和精度。在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方面,Oda[48]由裂隙网络三维几何形态出发,建立了较严密的裂隙岩体渗流特性与应力特性之间的关系。Erichsen[49]由岩体裂隙变形分析为基础建立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程序,首次在耦合分析中不是以应力而是以应变为直接耦合对象,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郭雪莽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此外,张金才研究了煤层开采后底板岩体的破坏、渗流及突水规律。张玉卓、Y.P.Chugh等研究了裂隙网络的流动网格和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耦合机理。论文大全。近20年来,随着试验能力和方法的不断提高,特定条件下岩石变形、渐进破坏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引起渗透演化规律及其宏观力学行为的响应研究逐步开展,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关于岩石应力应变渗透率方面的试验研究和理论探索工作。

在数值模拟方面,突水机理的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渗流-损伤耦合作用上,基于FLAC、UDEC、RFPA等商业程序或弹塑性、断裂和损伤数值模型,引入介质断裂、损伤判断准则,并嵌入描述介质破坏膨胀区渗透性-损伤演化方程,以此来研究岩体突水过程的渗流-损伤耦合行为。基于传统的弹塑性理论和有限元的数值模型,其本质是通过判断塑性区或变形引起的渗透性的改变来定义突水通道。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数值分析模型,一般以线弹性或非线性的断裂力学理论为基础,主要分为分离裂缝模型、分布裂缝模型和内嵌单元裂缝法三种,C.Wolkersdorfer和R.Bowell、K.Noghabai等[17]应用断裂力学方法或数值模型研究隧道开挖、矿山开采中的水力劈裂现象,分析了水压力对裂纹扩展的力学机制。连续损伤力学模型在岩体力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P.Valko和M.J.Economides用Kachanov和Perkins-Kern-Nordgren损伤模型模拟分析水压致裂作用下岩石的损伤和开裂过程。杨延毅、朱珍德和朱维申等建立了裂隙岩体渗流场与损伤场耦合分析模型,并成功应用于边坡渗流破坏、矿井突水灾害发生机制的模拟。

突变理论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非线性科学,国外学者Henley最早应用突变理论研究了火山爆发、相变、浊流和断层运动的定性模型。在我国,最早介绍突变理论的是凌复华的中译本《突变理论入门》,近30年来,突变理论在我国岩石力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工程岩体突水机理研究方面。李顺才利用突变理论研究了破碎岩体中渗流灾变的非线性动力特征。王连国]基于尖点突变模型开展了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的研究。邵爱军建立了预测矿坑底板突水的尖点突变模型;中国生应用尖点突变原理分析了承压水底板关键层失稳突水的力学机制;王凯分析了单变量序列尖点突变模型及其稳定判据;周辉运用突变理论求得了井筒底板隔水层的最小理论安全厚度,并与典型案例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显然,突变理论已经在煤矿突水预测与防治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动力扰动诱发突水方面尚无相关成果,爆破、开挖等外力扰动诱发突水的动力灾害机制是突水机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禹群, 朱学愚. 地下水动力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0.

[2] 肖楠森. 新构造分析及其在地下水勘察中的应用[M].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0.

流体力学论文篇(9)

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认为,中国流通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1)有利于流通产业的重组整合,为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提供机遇;(2)有利于国内新兴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流通业的现代化进程;(3)有利于流通企业,特别是国有流通企业的改组、改造,为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提供机遇;(4)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加快新型宏观流通管理体制建设提供机遇;(5)有利于扩大国家调控商品市场的空间,为我国产品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

加入WTO后,我国流通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不利因素有:(1)由于我国商品流通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不强,必然会丧失一部分国内市场;(2)商品流通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流通企业将可能被外资并购;(3)对我国商品流通管理体制、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对于应对战略,他们认为:(1)实施“以全面提高商品流通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我国流通业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中期战略;(2)实施国有流通资本有进有退战略;(3)实施流通企业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战略。

对于应对措施,他们认为:(1)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有组织地采取应对各种挑战的措施;(2)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大走出去的步伐;(3)加快流通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4)树立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意识,积极推进流通企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重组,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我国流通企业生力军。

对外商进入中国零售市场走势分析,有人认为,“重点对峙、三分天下、立足中小、稳住农村”。所谓重点对峙,即从外资与内资的关系来看,今后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和重点业态。所谓三分天下,即国内连锁超市将形成外资连锁、国企连锁、民营连锁三足鼎立、互相制衡的基本局面。所谓立足中小,即从中国零售业发展前景和自身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来看,本土商业总体上应立足于中小城市,占领中小城市市场。所谓稳住农村,即农村市场外资难以占领,国内商业能够站稳,并有发展空间。

有人认为,入世后我国市场竞争将发生十大变化:(1)市场竞争由国内的局部的,不完整的竞争转向国际化的,全方位的竞争,将由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变为国际市场的国内化;(2)市场竞争将由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3)市场竞争将由生产能力的竞争转向生产能力×流通能力的竞争;(4)市场竞争将由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5)市场竞争将由行业存在形式的竞争转向商业存在模式的竞争;(6)市场竞争将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的竞争;(7)市场竞争将由直接争夺客户的竞争转向争夺销售终端、创造客户价值的竞争;(8)市场竞争将由价格战、广告战等单一形式的竞争转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层次的竞争;(9)市场竞争将由对货币资本投资的竞争转向对人力资本获取的竞争;(10)市场竞争将由完全决定于企业效率的竞争转向政府行政效率的竞争和政府管理经济能力的竞争。

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是一种古老的经济文化现象,但对商业文化的研究和商业文化的创建,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提出来、重视,90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并曾一度形成“商业文化热”。

1988年有人首倡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指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流通领域各行各业、各个过程、各类商品所创造、反映、传播的具有商业特质的文化现象。”分为商品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4个组成部分。

商品文化是指商品的设计、生产、装潢及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文化价值,它侧重于研究商品的文化特色、审美功能、时代感和适应性、市场形象和社会功能等;

营销文化是指以文化观念为前提,以切近人的心理需要、精神气质、审美趣味为原则的营销哲理、营销艺术。它侧重于研究具有文化品格的营销手段,以消费者、社会利益为中心的营销原则,以竞争意识相统一为核心的营销力等;

商业伦理文化是指在商业活动中,调节商业从业人员之间,商业从业人员与社会各消费领域、消费层次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首先原则和惯例,它侧重于研究商业经济活动中的伦理价值取向、商业活动中的规范、商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等;

商业环境文化是与指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地赋予商业主体以感染力、驱逐力、约束力的各种文化背景的总和,它侧重研究商业建筑的文化意蕴、经商的社会心理环境、城市环境文化,以及商业活动中的人的文化素质等。

这一时期以商业文化、商业道德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有:1989年、1991年首届和第二届商业文化研讨会,以及96’商业道德国际研讨会,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商业经济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许多商科院所先后建立了商学(贸易经济学)本科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专业,进行了商业经济(产业)学、流通经济(产业)学、贸易经济学、商学等教材建设,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贸易经济这一学科,并不断地完善她。

(一)从未停顿的学科建设

从学科建设角度而言,贸易思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经济学科在中国也有半个世纪了,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科建设处于一种持续低迷疲软状态,研究队伍、水平和情趣不断处于跌势,这里有教育部调整学科专业目录的客观影响,也有对该学科的主观认识的原因。全国高校商经教学研究会主持《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课题报告认为:(1)西方理论缺少对交换问题的专门研究;(2)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报告提出了构建贸易经济学科的3点设想:

(1)贸易经济学科学化。贸易经济学所以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是因为具备特定的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研究对象,即它是一门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交换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也可以将其概括为“关系论”、“规律论”。“关系论”认为,缘于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贸易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外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商业内部关系。“规律论”认为社会商品交换过程既受普遍经济规律的影响,同时更受交换过程特有的经济规律的作用。贸易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商品流通活动中的这些特殊规律。

(2)贸易经济学经济学化。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条件除研究对象清楚外,还应有属于本学科的一整套概念、术语和理论体系。贸易经济学的研究框架是由本学科所特有的一些核心范畴来支撑的,它们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石,应始终不渝地重视对这些基本范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一般性理论框架,来对流通实践进行描述、分析、解释。该学科的核心范畴应由下列内容组成:①交换;②市场;③流通;④贸易;⑤商业。

(3)贸易经济学的中国化。贸易经济学是不能引进的,因为西方经济体系中没有这样一门独立的学科,贸易经济学发展要始终强调中国特色,使之成为一门本土化的应用经济学。其中国化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要继承原来的;二是要借鉴西方的;三是要吸收实践的。贸易经济学还就应注意研究“过渡”问题,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一系列流通实践问题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和预言能力。

在中国商品流通论坛第30次会议上,会议一致同意中国人民大学等专家向国务院学位办提出的建议:(1)将一级学科中的“应用经济学”改为“商学”或“商科学”;(2)将二级学科中的“国际贸易”改为“贸易经济学”;(3)一级学科为“商学”在二级学科中设立“贸易经济学(含内贸与外贸)、服务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市场管理学(含工商行政管理)、市场营销、消费经济学,并建议将此建议提交国家教育部。

(二)商学研究的取向

有人认为,当前商业经济领域应当特别关注的难题有5个方面:(1)对多主体参与的商品流通过程的系统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企业大量介入流通,当前商品流通过程多主体参与(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消费群体)的情况已相当普遍,应当对商品脱离生产领域到进入消费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正确认识商业“生产”的全过程及各参与者在其中的作用、价值和相互关系。(2)对商业活动服务性质和服务价值的研究。商业生产的直接产品是为商品交换所提供的服务,而服务的价值一方面是商业劳动创造的,另一方面又要得到市场的认同,对商业服务的性质及其市场价值的认定是商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问题。(3)对商业生产力组织和效益问题的研究。(4)重视高科技发展对商业组织和流通方式的影响;(5)重视对流通产业竞争与规制的研究。有人认为,应把流通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中去。有人认为,商贸院校应保留贸易经济专业。

(三)商科教育的比较研究

1998年《国际商科教育比较研究》、2002年7月《国际商科教育比较研究(续)――21世纪高等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先后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次有组织(有14所院校参加)、比较系统的中外商科教育比较研究。

20多年是我国商业改革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理论成果最丰盛的时期,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又有一部分商业理论新著问世,仅举例说明:

――2002年出版的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的《商业理论创新丛书》,第一批主要有:《交换经济论》、《商业制度创新论》、《国家经济安全与流通》、《物流系统论》、《商品分销体系建立与创新》、《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流通》、《政府采购制度创新》、《商业产业组织创新》、《网络营销》、《市场失败与企业失败》。有三个特点:

(1)适应商业社会的发展需要,填补了社会对商业理论研究的不足,以商业通则和国际惯例为指导,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商品流通的特点、规律和存在形式,针对我国商品流通、商业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见解、设想和对策;

(2)在观点、体系和结构上有所突破,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商业现象做出了一些新解释;

(3)丛书的作者都是经济学博士,甚至是同学科全国学术带头人,即使个别刚走出校门的博士,也是研究生的姣姣者,学术研究颇丰,他们各有所长,形成本书丛书的作者群体,使丛书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读性,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2000年、2001年先后出版的《中国商业理论前沿》、《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组织许多专家学者撰写,涉及加入WTO与中国商品流通业发展、电子商务与流通革命、商业模式及其价值评估、商业增长问题研究、商业制度创新研究、特许连锁经营研究、零售业态问题研究、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物品定价理论、信用消费问题研究、商品市场反垄断理论研究。专著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专”都是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二是“新”,许多问题都是近两年来商业理论界与实际部门讨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三是增加了有关价格、旅游、消费方面的内容;四是以阐明作者的看法和观点为主。

――2001年7月丁孝智《五四以来中国商业经济思想的发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研究了自1919年至1992年以来70年跨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中国商业经济思想和理论,特别是1919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的商业经济思想和理论,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填补了学术界的一个空白。

――2001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商业发展的规模、规划、规范》,分别论述了城市商业发展的规模、规划与规范问题,各部分既独立成文,又浑然一体,较好地体现了由“三规”构成的城市商业数量、形态、形象三足支撑的关系。

总之,20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还对商业劳动的性质、商誉、商业运行模式、社会主义市场模式、粮食等农产品流通、民族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餐饮服务经济、消费和消费经济、会展经济、期货市场、租赁、消费信贷、假日消费、旅游与餐饮、电子商务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20多年来,中国商业经济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硕果累累,但由于篇幅有限,许多成果没有介绍。由于时间跨度较大,许多在当时属于新颖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又被新的观点所覆盖。同时,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即使已综述的观点也难免挂一漏万,恳请学界商界同行予以修正和补充。

展望21世纪的商业理论研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流通产业正面临着进入WTO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商业理论还有许多难点、热点问题需要去探索,如商业基础理论研究、商业现代化、业态结构调整与创新、现代物流与配送、电子商务、流通产业贡献率、商业企业改革与创新、商业行业协会及制度、西方商业理论、贸易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中国商业领域重大对策等。在最近几年,流通理论界应重点研究以下十大问题:

(1)国有控股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深入改革;

(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性,现状和规律;

(3)商品流通企业的信息化;

(4)评估城市流通渠道合理化的指标体系;

(5)商品分销渠道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6)中小商业企业现状评价及其发展对策;

(7)农工、工商、商商一体化以及农村流通与城市流通互动;

(8)流通领域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和制度建设;

流体力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具有磁效应,展开了电磁学的研究。1821年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设,提出了电动力学。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并用它设计制造了人类第一个发电机。1873年麦克斯韦在著作《电磁学通论》中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基本完善了近代电磁学的理论体系。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开始研究磁流体发电。磁流体发电利用磁场实现能量转化,达到高功率、低污染的效果。本文将从磁流体发电机开始,逐渐深入探讨电力学体系,类比热力学体系,提出能够研究新型电机甚至深化电磁学理论研究的理论体系,电力学熵的概念,对一些电磁学现象进行讨论,为设计新型电机打下基础,并为电磁学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磁流体发电机

磁流体发电机将带电的流体(离子气体或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喷射到磁场中,正负电荷受到洛伦兹力发生相对运动,利用极板收集在磁场中相对运动的正负电荷,通过电荷积累在正负极产生电势差,从而起到发电作用。

磁流体发电机极板间饱和电压研究:不同于多数文献中的推导过程,下面的推导考虑了更实际的情况,得出不同于其他文献中U=Bvd的结果。

考虑到极板间距较小,磁感应强度较大,磁流体流速大等因素,稳定运行时单位时间内输入电荷量视为定值,等效于输入恒定电流I,设i为外电路电流,q为极板电荷,c为极板电容,u为路端电压,R为外电路等效电阻,于是由电荷守恒列出极板电荷微分方程:

由基尔霍夫第二定律(KVL)可知极板间电势差=路端电压u,由一段含源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于是上式可化为:

显然上式是个一阶线性齐次常系数微分方程由于u、i、q都是关于时间t的函数,采用分离变量法对方程求解并代入初值i=0,t=0可以得到:

饱和电压即为

umax=IR(无限接近)

基于下文内容,新的推导结果能够支持磁流体发电机和普通发电机的稳定状态是等效的。当然,这种新型电机与传统电机也不尽相同,由于引入了电场、磁场,一些相关指标的计算和理论问题的处理不能只用电路知识解决,我们需要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来研究包含场与电荷体系的新型电机。

二、对比热力学体系建立新的电力学系统

人们曾利用热力学定律研究、设计制造了一系列实用的热机,我们也可以仿照热力学体系利用已有的电磁学定律,建立一个新的电力学体系:

第零定律:等势体、稳恒电路中没有电荷交换。由稳恒条件下电流密度与时间无关得稳恒电流连续性方程可证。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采用电动力学中已有的能量守恒定律表述形式:由坡印廷定理和Maxwell方程中的两式:

联立,可以得到场和电荷系统能量守恒定律表示式,其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分别为:

第二定律:电荷(正)在自况下只从电势高处移向势低处。

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阐述了熵增加原理及完美晶体熵为零的结论,那么不妨假设电力学中也存在熵增加原理。当然这里的熵不是已有的热力学熵,我们不妨称为电力学熵,简称电熵,符号暂定为SE。对于绝电体系(与外界无电荷交换),dq=0,因此熵变恒为零。对于具体熵值的确定,请参看后文的电力学熵的玻尔兹曼定义。

以上3条定律构建了新电力学体系的框架,可以作为电磁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三、电力学熵

下面我们对定律中最重要的物理量――电熵进行讨论。

1.电熵的定义(微分形式):设系统的电荷量为q,平均电势为Φ,则

2.电熵的物理意义:判断电学过程的自发性,或者说是否对外界造成影响。

描述场与电荷体系能够做功的程度。类似于温度升高,不能做功的能量增加;电势升高,可以做功的静电能增加。

反映电荷分布的混乱程度。不同于中性分子,电荷在导体上均匀分布时更为秩序,因为电荷分布受导体自身物理性质影响,如导体表面曲率。

3.计算:利用带电体系静电能微分方程dE=Φdq,可得Φ2dSE=-dE可见静电能自发地耗散导致电熵增加,符合实际。上文定义的电熵同克劳修斯熵一样只适用于平衡体系,因此有关电熵的计算要借助坡印廷定理及后文中的玻尔兹曼定义。但上述变换技巧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甚至可以应用于微观,因为后文将体现Φ2具有特殊意义。

四、实际问题

电场力做功:假设在真空中有一对孤立的充满电的理想极板,让带电粒子横向通过,粒子将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发生偏转并被加速,消耗了电场的能量。由电容器静电能公式

可知,能够维持板间电压的有效电荷减少了,这是电荷分布改变导致的。电荷向边缘集中加剧边缘效应,导致了能量的损失。

当将上述极板接如电路维持其电压恒定时,外源提供的能量既要供给电场力做功,又要维持电荷分布,其值应大于粒子增加的动能。电动力学已经证明,这个值是静电场做功的2倍。

由于该系统能够做功程度下降,可知电熵增加,便捷的解释了上述现象。

磁流体发电机:从对磁流体发电机启动过程的讨论,我们看到磁流体发电机能够输出稳定电流是有理论依据的,电动力学指出电路中的电能都是由运动的电磁场传输的。从电熵角度看,磁流体发电机启动时由于外电路电流趋于与输入电流相等,即电荷增量趋近于零,电熵趋近于一个定值,说明整个电机趋向于一个稳定状态,类似于传统直流发电机形成的稳恒电路。

上文还提到磁流体发电机与传统电机略有不同,是因为磁流体进入磁场后,在没有能量输入的情况下电熵减小,这意味着磁流体对外界一定造成了其他影响。不妨利用电磁学中的磁荷理论,将其与上一个问题类比,我们可以得出磁荷分布改变的结论。因此要维持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只是磁场力对外不做功,这解释了磁铁需要“充磁”。

在上述问题中,电熵在定性描述电荷分布上取得了成功,但这种描述很模糊,并且与热力学中的克劳修斯熵类似,它们都只能描述体系的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下,定义无法描述熵变,但玻尔兹曼熵的提出使熵的概念在自然科学中被广泛应用,并有学者证明了两种熵是等价的。为了扩大电熵的适用范围,我们尝试赋予电熵玻尔兹曼定义形式。

五、电力学熵的玻尔兹曼定义

在玻尔兹曼孤立系统中从微观角度可以证明克劳修斯熵和玻尔兹曼熵的等价性。由克劳修斯熵的定义以及dQ的微观意义,在玻尔兹曼孤立系统中

进而,利用全微分变换和斯特令公式可以推导出玻尔兹曼熵S=k1nΩ

基于这个思路,我们对电熵定义式做相似的处理,根据玻尔理论中能级的概念,我们认为能级上粒子的电势能与能级能量成正比,于是有

e为粒子平均电荷量,m、n为常数,对比可知,电熵具有玻尔兹曼熵的形式,只是温度T被参量-nΦ2替代,因此电熵与玻尔兹曼熵的形式呈线性关系,所以

SE=k′1nΩ

k′Q为电力学熵的玻尔兹曼常数,其值与玻尔兹曼常数k有关。

综上所述,在玻尔兹曼孤立系统中,我们证明了电力学熵具有玻尔兹曼熵的形式,这意味着电熵是场与电荷系统的状态函数并能反映电荷分布的结论同时得到证明,电力学第三定律得到补充(完美晶体电熵和热力学熵均为0)。我们预期电力学熵与热力学熵一样具有重要意义。再开系中有关电熵形式的问题暂不讨论。

结论

流体力学论文篇(11)

    目前,从中学化学教学总体上看,存在着一种弊病,学生所学知识面狭窄,思维不够活跃,缺乏科学方法训练,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不强,老师和学生仅满足于考试所得的表观成绩。试问,书面考试成绩真的能从根本意义上反映出学生实际能力的强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考试往往只有利于习惯知识的单纯积累的学生,而不利于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如果我们的化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和实验技能的辅导,而忽略了在化学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以严格的、系统的训练,那么,长此下去就会延误化学人才甚至科学人才的培养。

    当前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摒弃单纯地传授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既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向多元化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学日益理论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笔者理解,这迫切需要营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氛围,这种课堂文化的灵魂就是围绕着发现、探究和交流去设计教学和设计课堂。教师首先要注意加强自身在科学方法方面的修养与素质,同时还要提高对科学方法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发现是根本,去“探究”??探究是动力,去“交流”??交流是渠道。围绕这个主题营造课堂文化,使学生获得“能力”。

    一、发现??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

    有机化学家伍德瓦德(R?B?Woodward)和量子化学家霍夫曼(R?Hoffmann)都是伟大的发现者,他们分别在有机合成实验和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上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恰恰是两者的发现,揭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那么,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当然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要引导、培养和鼓励学生一同去发现。例举:

    酚类与醇类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为什么酚表现出明显的酸性?

    苯酚显酸性是学生熟知的,但为什么具有同样官能团的醇类却不具有酸性?这个问题显然还是要从结构出发去探究。中学生不具备大л等方面的知识理论,但交流中学生提出了苯环是一种特殊结构,会影响羟基而使其变的容易电离。这时教师就可以即时归纳得出“物质分子中,基团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这一重要结论。这对培养学生善于从结构角度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学阶段,我们的学生可以从教材中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我认为,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迸发出发现的火花,为今后的学习、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发掘问题,同时应当鼓励、提倡学生发现问题,保护学生的发现热情,并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二、探究-?提升能力的必备手段

    探究是建立在发现基础之上的,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应当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新的课堂文化,因为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探究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种能力提升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意义更深远。例举:

    (实验探究):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

    加碘食盐已进入千家万户,目标是彻底消除碘缺乏病。于是我设计了这节实验探究课。

    步骤如下:

    1、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以下由学生完成)

    2、  提出假设:碘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I-、I2、IO3-及可能的组合,包括先期排除)

    3、  设计实验:设计的科学性、试剂的选择、操作的规范性。

    4、  现象结论:实验现象,理论解释,得出结论。

    5、  交流归纳:

    思考提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和实验

    反思与交流                 解释和结论                实验的现象

    探究离不开方法,而化学知识和能力的增长,需要两类化学方法的结合:一类是化学实验技术手段(实验方法),另一类是化学逻辑思维工具(理论方法)。思维是“软件”,实验是“硬件”,两者互补,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化学认识活动,并起着开拓化学知识新领域的杠杆作用。以上两例,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等手段得出结论。完成这个探究过程,对学生来说,懂得了探究的过程性和一般方法,其意义是深远的。

    三、交流-?获取新知的完美渠道

    要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就是要求教师一定要把课堂上单纯“教课”转变成“交流”。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对课堂交流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但在我国,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课堂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与教材,教学媒体(如计算机)的交流。除知识信息的融汇碰撞之外,交流还表现在语言、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流通感应上。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过去严肃、安静却僵化的课堂转变成轻松、活泼与和谐的课堂,才能提供给学生一个更易汲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理想氛围。

    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相互讨论、上台演讲、自由发言、书面表达、课后交谈等,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课堂环节。例举:

    1、给出结构,讨论“尿不湿”原理。

    尿不湿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探讨尿不湿原理,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为什么会尿不湿?真的尿不湿吗?这样的问题出发,根据物质结构,应用极性基团的亲水性理论,顺理成章地解释了这个问题。这样设计问题,学生不会感到空洞无趣,反而能够饶有兴致地去探究,去交流,从探究和交流中得到启发,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2、从化学平衡原理出发,讨论自然界与平衡相关的问题。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