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大全11篇

时间:2022-03-07 12:16:26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1)

坚果:最大众化的休闲食品(八)2014-10

香榧子

香榧子又称香榧、玉山果、玉榧等,香榧子富含特有香气的乙酸芳樟脂和玫瑰香油等挥发油,所以特别诱人。

保健功效:中医认为,香榧子具有消除疳积、润肺滑肠、化痰止咳之功能,能改善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便秘、痔疮、咳痰等症状。现代研究发现,香榧子中含有铁、锌、钙、磷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E、烟酸和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含量居各种坚果之前列。经常食用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香榧子中所含的四种胆碱成分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辅助治疗和预防恶性程度很高的淋巴肉瘤有益;所含的榧子油,能驱除肠道中绦虫、钩虫、烧虫、蛔虫、姜片虫等各种寄生虫;香榧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有益于保护眼睛,对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等症状有预防和缓解功效;所含的脂肪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改善胃肠道功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具有润肺止咳祛痰、润肠通便的作用;对小儿遗尿症也有一定的食疗功效。

选购须知:抓一把香榧子,拿到耳边振摇,如果没有声音,表示里面的果仁饱满。未加工的香榧子壳面洁净,黄褐色或紫褐色,核仁微白淡黄,富有特殊的香气,里面的种衣(包在果仁外的衣)呈深褐色。炒制后,香榧子外壳变棕色,里面的种衣呈黑色,果肉为金黄色,口感细腻,味香酥脆,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沾手留香,则为优质品。如果种衣呈暗淡灰色,果肉呈白色或灰色,则是劣质品。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2)

(一)面积、产量均占全省一半

诸暨是香榧(细榧)的原产地,细榧品种是由赵家镇的杜家坑、里宣等村的宣氏祖上选育出来后,通过嫁接繁育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不断向嵊州、绍兴、东阳等县市传授和扩散。20世纪50年代末又发展到建德、富阳等县市。1997年诸暨市攻克香榧落果难关,并在整个榧产区推广,使香榧获得前所未有的丰产丰收后,全省掀起了香榧大发展热潮,细榧良种已成为各地争相种植的主栽品种。目前全省香榧林面积3.9万亩,产量1000吨左右,其中诸暨1.95万亩,处于盛产期的香榧林面积0.54万亩,1998年起平均年产量500吨以上,**年达到687吨,创历史最高记录。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50%以上。

(二)科技兴榧取得显著成效

诸暨市历来重视香榧的科研。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榧人工授粉、圃地育苗、小苗嫁接,到七、八十年代成立林科所,专攻香榧科研,取得了种砧、根砧嫁接育苗、扦插繁育等科研成果,特别是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施科技兴榧举措,进行科技攻关,并重点抓好成果推广、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使全市的香榧产量从推广香榧保果增产技术前的年均130吨猛增到500吨以上,发展香榧面积从原来的年不到300亩猛增到现在的3000亩,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县市的发展。香榧科研推动了整个香榧产业的发展。

(三)加工企业注册商标快速增加

随着香榧连年丰产丰收,产量翻番增加,诸暨市的香榧加工企业不断增加,且商标意识明显增强,注册商标连年递增,品牌大量增加。1994年前全市香榧没有注册的商标品牌,都叫枫桥香榧。1994年6月,赵家镇工贸实业总公司申报注册诸暨第一只“枫桥”牌香榧商标,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加工生产。至2004年,全市已拥有注册商标46只,在市区开设专卖店的企业达到25家,年加工销售规模在100吨以上的企业有3家,涌现了“冠军”、“老何”等一批龙头企业。同时厂房、设备不断更新,加工方法也从传统的铁锅手工炒制发展到现在的用铜锅机器炒制,产品的花式品种不断增加,外观包装也越来越精美。

(四)注重名牌产品的保护和发展

为利用枫桥香榧的名牌优势,保护和发展香榧产业,市有关部门多次组织“枫桥香榧”参加国际国内农业博览会、名特优农产品质量评比等,并获得了金奖产品称号。近年又将“枫桥香榧”创建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和首批浙江省绿色农产品,枫桥香榧(细榧)基地获得了绍兴市级绿色农产品基地的称誉,冠军、老何、榧皇等品牌也相继通过了绍兴市级绿色农产品认证,并已申报省级绿色农产品和森林食品基地。

诸暨市也先后获得了“中国香榧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香榧之乡”等称号,同时开展了《枫桥香榧原产地保护》的申报,建立了《枫桥香榧自然保护小区》,开展香榧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和保护、省级林业特色基地——《诸暨万亩枫桥香榧示范基地建设》、《香榧品种改良、技术改造》、香榧质量评比等工作,制订了一系列标准,规范了栽培与加工,使创牌、提质、扩产工作不断深入,促进了全市香榧生产的良性发展。

二、香榧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低

诸暨香榧基地的经营水平虽比周边县市高一些,但集约化经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基地发展上偏重数量扩张,而忽视质量提高;在基地管理上大都是粗放管理,雄树不足,陡坡土薄的榧树不砌坎培土,只进行劈草抚育,盲目施肥施农药,乱授花粉人为形成大小年等,其结果是香榧的质量和效益相差悬殊。如去年好的村亩产高达106千克,而差的村亩产只有40千克,相差一倍多。

(二)榧农的质量意识有待提高

近几年应用保果技术后,香榧产量大幅度增加,但质量反而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家一户传统的小农经济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所造成的。一是摘青,因香榧多、劳力少,怕偷窃等原因而提早采摘;二是处理不及时,因采摘时间长,没及时剥壳处理,或堆放场地不足,堆放过厚导致发热腐烂而变质;三是为省时省力而单纯施化肥、不施有机土杂肥,使香榧的香气、鲜味、松脆度有所下降;四是长期用外地的劣质花粉授粉,导致香榧的外形和品质发生变化。

(三)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大

香榧虽然是高产出的干果树种,经济收益期长,但其产前生长期长,进入盛产期需15年以上,且苗木投入较大(香榧嫁接苗每亩需400元以上),管抚费用较高,因而一般农户难以承受。

(四)宣传缺乏力度,科研经费短缺

诸暨于1997年8月获得当时全国唯一的“中国香榧之乡”称号,**年3月获得“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香榧之乡”的荣誉称号,但至今未立一块香榧之乡的宣传广告牌。枫桥香榧多次荣获国内外优质农(林)产品金奖,**年评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除当时诸暨报上有报道外,也未见有大的宣传动作。诸暨市林科所成立后,政府每年下拨的只有人头费,项目经费极少,近20年来林科所很少添置过新的仪器设备。

(五)品种选优改良工作落后

由于长期的无性繁育、随意采穗和不同的栽培环境和管理,品种内已发生较大的分化,在结果习性与产量品质等方面产生较大差异。长期来又忽视香榧品种的改良,至今没有建立良种采穗圃和规模较大的良种壮苗繁育基地,良种化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较大地影响了香榧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六)经营分散,品牌杂乱,产业化程度低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香榧树零星分散地分到一家一户经营,难以进行统一的集约化管理。同时,加工企业(农户)多、规模偏小,46只注册商标加上没有商标的杂牌,使销售市场鱼龙混杂,销售的香榧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标准。而作为行业管理的协会组织不够健全,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发挥不了产业协会的应有作用,也影响了产业化发展进程。

三、香榧生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共性技术之一是科学施肥。香榧生产涉及千家万户,除榧农对科学施肥的认识有差异而没有做到合理施肥外,缺少对香榧树需肥情况和检测土壤、肥力情况的简易仪器,也是香榧难以实现科学施肥的重要原因。因香榧树的大小、结果的多少、立地条件的不同、生长的好坏等因素不同,香榧树的需肥情况也不同,使得榧农不知道香榧树缺什么肥、缺多少肥。

共性技术之二是优选法授粉。人工盲目授粉是当前人为形成香榧大小年的主要原因。因香榧树高大、榧果细小而无法疏果,用授粉控制大小年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而目前我们缺少对香榧科学授粉,以防止香榧大小年技术的研究,其结果是香榧的效益和质量相差悬殊。

关键技术是香榧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研究。目前除在传统的加工方法上略有改进外,产品种类单一,没有大的突破;对新产品的开发和加工机械的研制滞后;每年4000~5000吨的香榧假种皮没有较好利用,缺少对香榧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四、香榧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明确产业发展导向

市委、市府要把香榧发展列入今后诸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增加资金投入,出台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高质量地建设好省级林业特色基地——万亩枫桥香榧示范基地,搞好香榧品种改良、技术改造试点工作,加快香榧发展速度,在2010年前保质保量地完成省下达给诸暨的8万亩香榧基地建设任务,使全市香榧总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量达到1500吨。

设立市香榧发展基金,每年切出专项资金50~100万元,用于香榧科研、新产品开发、加工设备研制、《无公害香榧》标准推广应用、古树保护、质量评比、协会建设、扩大宣传,创立名牌、实施奖励等方面。

(二)加大科技兴榧力度

一是要加强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项目这个载体,把研究责任落实到项目承担者。二是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开展诸如良种选育、遗传育种、密植速生丰产、香榧剥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科研成果和营林新技术,不断吸收、借鉴和应用其他产业的先进技术,促进全市香榧生产的发展。三是要加强林科所建设,建立“中国香榧研究所”,引进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为科技兴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原则,市有关部门已先后制订了《枫桥香榧(细榧)技术条件》、《香榧良种与丰产栽培》、《无公害香榧》等系列标准,今后要大力宣传推广这些标准,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来规范香榧产业。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和奖惩制度,使严格按标准生产加工的榧农和企业得到鼓励,不按标准生产的受到处罚,以提高香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加诸暨香榧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

(四)加强宣传,提高诸暨香榧知名度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3)

中图分类号 S791.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189-01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又名细榧、真香榧、枫桥香榧、羊角榧等,属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rreya)常绿乔木,自然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等省份[1]。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榧全身都是宝,树干、树叶具有独特香气,香榧果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等矿物元素,且具有寿命长、栽培易的特点,因而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被群众称为“摇钱树”[2]。香榧是徽州地区的特产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实践表明种植香榧对于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将香榧的栽培及抚育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1 种植地选择

香榧原产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为浅根性树种,性喜温湿、凉爽,幼树需要庇荫,成年结果后则要求光照充足、通风,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要求,香榧的种植地以选择交通方便、通风向阳、土壤肥沃、土层较厚、排灌方便、地势较高(海拔在200 m以上、800 m以下)、通气性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的砂质壤土为宜[3]。种植地的环境应为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区域,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且远离城区、工矿区、工业污染源、养殖小区、交通主干线、生活垃圾场等的地区,相隔距离至少在5 km以上。种植香榧前对园地进行整地施肥,采用水平带整地,带宽1 m,定点挖穴。

2 精细定植

种植香榧以选择在秋末冬初和早春进行为宜。定植前挖定植穴,定植穴的规格为长80 cm、宽80 cm、深60 cm。选择生长旺盛、苗木粗壮、根系发达的壮苗于阴天或降小雨天种植,以提高成活率,株行距为4 m×(6~8)m,栽植密度300~400株/hm2。香榧为雌雄异株植物,风媒授粉,因此在营建香榧示范林时应注意在林中和主风的上风口适当栽植雄株树,以利于授粉,增加挂果量。种植后立即浇透水,在苗木周围覆草,以保持土壤湿润。此外,香榧可与速生早产的梨、李等水果营造混交林,这样的混交林能给香榧树以早期的蔽荫和起到“以短养长、提高综合效益”的作用。随榧树的生长,逐年伐去上层林木,增加透光,以至最后形成香榧纯林。

3 日常管理

香榧的生长期长,结果期很晚,一般要25年以上才开始结果,如果立地条件较差,40年都不能开花结果,因此可通过科学的日常管理缩短其投产期,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4]。一般于每年春、秋两季施肥为好,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少量化肥。幼年香榧树每株施肥1~2次,施腐熟的人畜粪肥5~10 kg/株或45%氮磷钾复合肥1.5~2.0 kg/株,成年树施腐熟的人畜粪肥10~15 kg/株或45%氮磷钾复合肥6~8 kg/株。香榧喜阴,对高温十分敏感,因此夏季高温时节注意在香榧树周围盖遮阳网罩,保湿防晒。适时剪除密生枝、枯死枝、病虫枝。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选择晴天对香榧进行人工授粉,以改善香榧授粉条件,提高香榧授粉率。授粉用的花粉溶液宜随配随用,不可存放过久。

4 病虫害防治

香榧幼树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主要有苗木立枯病、细菌性褐腐病、白蚁、小地老虎等。病害虫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在弄清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发生情况的基础上,以改园地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拒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并选用科学的施药方法,提高防治效果,达到控制直至消灭病虫害,保证香榧果实的产量和食用安全的目的。注意合理施肥,加强土、肥、水的管理,促进香榧树的生长发育,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

5 采收与贮藏

香榧的采摘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当香榧假种皮由青绿转为黄色并裂开时即可采摘。采摘时间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采用人工采摘,用手指旋转果实使其脱落,严禁使用击落法采摘后应立即进行后熟处理,一般堆放存阴凉通风处7~10 d,堆积高度不应超过20 cm。堆放环境要保持阴凉,四周通风。选晴天洗净晒干至种仁呈玉石色,即可进行贮藏,可用干净容器贮藏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要避免阳光直射,并防鼠害。

6 参考文献

[1] 黎章矩,戴文圣.中国香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4)

中图分类号:S664.5+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2-2294-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2.023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 to

Torreya grandis cv. Merrillii Cutting

LI Peng1, GUAN Zhen-ni1, QIU Peng-ying2, HU Shao-quan1,WANG Guo-fu1, SUN Xiao-hong1

(1.Yuanpei College,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 Zhejiang, China;

2.Forestry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Shengzhou City, Shengzhou 31240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five different substrates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three kind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 on the rooting of cuttings of 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 cv. Merrillii were studi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rooting matrix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 and concentr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suitable matrix for the cutting of T. grandis cv. Merrillii was grass carbon with perlite(3∶1) as the average root length and rooting rate were the highest(8.1 mm and 54.10%, respectively). Treatment with NAA was better than IBA and rooting powder.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was 2000 mg/L as the rooting rate was 72.11%.

Key words: 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 cv. Merrillii; cuttings; substrate; plant growth regulator; rooting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 cv. Merrillii)是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rreya Arn.)常绿乔木,是榧树中的自然变异经人工培育而成的优良类型,也是目前榧树中惟一人工大面积生产的栽培种[1]。作为中国特有的果树种类,香榧的栽培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香榧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为干果中的珍品,并集药用、食用等多种功效于一身,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3]。香榧分布仅限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一带,产量有限,所以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在100~150元/kg水平。为解决香榧供不应求的现状,加速发展香榧产业,必须改良现有的繁殖培育香榧幼苗方式。香榧从古至今的繁殖方式都是人工嫁接,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了小苗嫁接,一般采用多年生香榧实生苗做砧木,选择壮年树的主、侧枝延长枝作为接穗,但穗条利用率比较低。由于嫁接使用本砧,难以改变香榧特性,也难以培育出良种。香榧幼苗生长速度慢,一般需要8a左右才能投产,所以育苗周期长、成本高。现在出现了新的培育方式,如香榧扦插,香榧的组织培养等[4,5]。试验通过香榧扦插最适基质选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的比较,旨在进一步完善香榧扦插技术,为香榧快速繁育及尽快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插穗 2015年在香榧产地于树龄20~30a的无病害大树上选取发育健壮、生长旺盛、完全木质化或者半木质化的香榧枝条作为插穗。

1.1.2 基质 选用河沙、园土、珍珠岩、草炭、砻糠灰、粗煤渣等材料作为扦插基质配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5种扦插基质,分别是草炭+珍珠岩(3∶1)、河沙+园土(1∶1)、珍珠岩+园土+草炭(1∶1∶1)、河沙+@土+草炭(1∶1∶1)、下垫粗煤渣(7 cm)并上铺砻糠灰(13 cm),在插穗插入前5种基质都用多菌灵消毒。

1.1.3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参试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NAA、IBA、国光生根粉大树根动力2号,均购自当地园艺公司。

1.2 方法

1.2.1 插穗制备与处理 每支插穗上至少要留有2~3个枝节,保留2个以上的芽,叶片都去掉1/2。插穗的下切口必须在芽的下端,紧靠枝节,下切口切成斜面的马蹄形。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插穗基部15 min后,再冲洗干净。

1.2.2 扦插方法 基质装好消毒后,每个容器插入3~5个插穗。扦插前要把所有基质浇透水,扦插时用小木棒在基质表面中间插一个小孔,插入深度3~4 cm。然后将插穗插入,再将插穗附近的基质压实。

1.2.3 扦插后管理 扦插完毕将容器放入绍兴文理学院温室中,每天换气通风,注意插穗不能置于阳光下暴晒,上面覆盖透光率25%的遮阳网,因为在此条件下植株高度增加了155%,直径增加了440%,生物量增加42.2%,最利于香榧幼苗的生长发育[6]。生根后逐渐增加光照,温度保持在20 ℃左右;经常给扦插基质松土,可用小木棒在表面插孔,以松土透气,特别是基质中含有河沙的,基质容易板结,所以要隔数日插孔通气。

1.2.4 基质对比试验 5种扦插基质的pH都调整为5.4~5.6,每种基质扦插30个插穗,重复3次,90 d后观察并记录插穗生根率及根长。

1.2.5 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试验 将NAA、IBA、国光生根粉大树根动力2号原液分别配成500、1 000、2 000 mg/L浓度稀释液,扦插前将插穗基端浸泡于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稀释液中,保持时间10 s,然后再插入基质中,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扦插基质为河沙+园土+草炭(1∶1∶1),每处理插30穗,重复3次,90 d后起苗,调查生根数、平均根长和最长根长,统计生根率。

1.3 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处理,并用其制表,运用SAS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质对香榧扦插生根的影响

5种扦插基质对香榧扦插生根的影响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香榧插穗的生根率以草炭+珍珠岩基质最高,达到54.10%,与其他基质差异显著(P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榧扦插生根的影响

采用河沙+园土+草炭基质扦插,则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香榧扦插生根的影响情况见表2。从表2可见,低浓度(500 mg/L)的IBA、NAA对香榧扦插生根率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浓度(2 000 mg/L)的NAA对香榧扦插生根的效果最佳,其生根率达到了72.11%,最长根长(18.3 mm)和平均根长(15.1 mm)最长,3个浓度处理的平均生根率(55.25%)和平均根长(11.66 mm)也是最高的,与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和对照相比均为差异显著(P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里不同基质对香榧扦插生根有不同的影响,草炭+珍珠岩(3∶1)为香榧扦插生根的最佳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对香榧的扦插生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生根率分别为55.25%、48.15%,与对照的平均生根率40.13%相比差异显著。NAA和IBA对于香榧扦插生根的促进作用均优于国光生根粉大树根动力2号。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不仅有利于根原始体的诱导,而且能够促进不定根的生长。试验中以NAA 2 000 mg/L处理插穗的综合作用大,不仅最长根长达到18.3 mm,而且生根率和平均根长分别达到72.11%、15.1 mm。

何小弟等[7]的日本榧[T. nucifera(L.)Sieb. et Zucc]扦插试验结果显示,NAA生根率为对照的165%,IAA生根率为对照的122.8%。本试验中,NAA生根率为对照的166%,IBA生根率为对照的145%,说明NAA对榧类植物扦插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 阳,孙小红,陈祉旖,等.香榧假种皮挥发油及石油醚提取物的GC-MS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670-1672.

[2] 陈振德,郑汉臣,傅秋华,等.国产榧属植物种子油含量及其脂肪酸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8):456-458,482,511.

[3] 陈振德,陈志良,侯连兵,等.香榧子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J].中药材,2000,23(9):551-553.

[4] 刘海琳,陈立耕,童品璋,等.香榧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J].果树学报,2007,24(4):477-482.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5)

收稿日期:2011-04-28

作者简介:刘红兰(1967―),女,江西南昌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S79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73-02

1 引言

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又名细榧、榧树、香榧子,属常绿乔木,且雌雄异株,浮梁县瑶里镇汪湖村有栽培香榧500年历史,现有香榧林26.7hm2,属省内面积最大香榧人工林。多年来开展香榧研究,掌握了一整套以上多项技术组装后高新技术,为江西省林改后林农发展香榧产业提供技术保障。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几年来应用香榧培育技术,已培育优质(播种)苗3.2万株,嫁接苗1.2万株,为浮梁县发展香榧提供了种苗基础。

育苗圃地建于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浙、赣、皖3省交界处,地处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境内多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1 577mm,年均气温18.6℃,无霜期242 d,pH值为5.5~7.0适宜香榧林木生长。

2 材料与方法

2.1 种子采收与催芽技术

2.1.1 采种

育苗用的香榧种子,采用细榧或和尚榧的种子,发芽率高,出苗整齐。育苗用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在9月下旬、10上旬当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开裂露出种子,有少量开始脱落时采收。每4kg榧蒲可出种子1kg左右,每千克种子420粒左右。

2.1.2 催芽

常用湿沙层积贮存,使其完成生理后熟和达到催芽目的,选阳朝南向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一层(8cm厚)种子一层(3~5cm)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的相间沙层积法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保湿作用。

2.1.3 采穗

香榧枝条分延长枝、侧枝、结果母枝、结果枝、萌芽枝等5种。为了使嫁接苗生长有力且早实早丰,在选优基础上,应在树冠中上部选用1年生侧枝或带1年生三叉枝的2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粗度而定。穗条随采随用,若在阴凉处把穗条基部置于湿沙中可保存1个月左右。

2.2 苗木繁育技术

2.2.1 砧苗培育

(1)播种。育苗的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pH值在5.5~6.5的沙质土壤上。10月上、中旬整地,要施足有机肥,每亩施入腐熟栏肥1 000kg或腐熟菜饼300kg。播前需用托布津800倍液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分冬(12月~1月)和春(3月上、中旬)二期播种,行距30~35cm,株距8~10cm,种子胚根向下放在播种沟内,每亩播种量为发芽种子50~60kg,上覆一层细肥土,厚度为种子横径3倍,约1.5cm左右,上盖稻草等物,保湿和防止表土板结。

(2)管理。包括遮荫、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播种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陆续出土。幼苗紫红色,极脆嫩,幼根肉质黄白色,分布浅,揭去盖草后,香榧苗怕日灼,要及时搭棚遮荫,荫棚高1.8m(有利于圃地和护理),透光度40%左右。香榧苗怕旱需水,尤其在盛夏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要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第1年除草要用手拔,次年可轻锄浅削,避免碰断苗木和伤动根系;肥料一般用10%左右的淡人粪尿,施2~3次。梅雨季节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须拔除销毁病株,松土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防止病情蔓延。当年生苗平均高25~30cm、平均地径0.3~0.4cm,每亩产苗10 000~15 000株,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3)病虫害防治。香榧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为蚯蚓、地老虎、蛴螬、蜘蛛和蚜虫等。发生猝倒病可用0.5∶0.5∶100或1∶1∶100倍半量和等量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3~5次,效果良好,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500倍溶液进行防治,每隔5~7d防治1次,连续3次,可抑制病害扩散蔓延,但也要及时拔病株就地烧毁。发现蚯蚓、地老虎、蛴螬为害,可用呋喃丹挖条撒施于苗床上防治地下害虫,蜘蛛、蚜虫可用敌敌畏、乐果类农药喷杀防治。

2.2.2 嫁接

(1)嫁接时间与方法。苗木嫁接的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方法有挖骨皮接、劈接、切接等。当树液开始流动,皮层尚难剥离时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粗度要大致一样,或接穗略小于砧木;在离根颈高5~8cm处截断,再在砧木横截面中央垂直下切一刀,深2.5~3cm;抹去接穗下端2/3的叶片,把接穗基部二侧相对各削一刀成楔形,斜面长2.5~3cm,与砧木下切长度相一致;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掰开砧木切口,对齐一边插入接穗,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将砧木断面和接口严密绑扎等。

(2)接后管理。嫁接后,大田育苗的仍须搭棚遮荫。到9、10月高温过去、天气凉爽后拆去荫棚,拨开培土,露出接口,接穗抽出的新梢幼嫩,基部萌蘖需抹去。培育2年后,嫁接苗高5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3 实验结果分析

浮梁县具有优良品种细榧、和尚榧,细榧的当年发芽率在95%,和尚榧可达88%。采用湿沙层积贮存,使其完成生理后熟和达到催芽目的,选阳朝南向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一层(5cm厚)种子一层(3~5cm)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的相间沙层积法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并具保湿作用,天气干燥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沙子的湿润,发芽率在92%以上。

最佳嫁接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接穗选择在树冠中上部选用1年生侧枝或带1年生三叉枝的2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而定。当年生苗平均高25~30cm、平均地径0.3~0.4cm,每亩产苗10 000~15 000株,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4 结语

关于香榧种子贮藏方法,采用层积砂藏法和进行催芽播种育苗是成功的,种子发芽率达92%以上,香榧种子贮藏和科学催芽方法在育苗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

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利用该成果技术与浮梁县山区乡(镇)村,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开展技术培训人员累计50人;已培育优质(播种)苗3.2万株,嫁接苗1.2万株。为景德镇市林改后林农发展香榧产业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6)

香榧为我国著名干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集食用、用材、观赏、生态于一体的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宁国市的香榧资源位居安徽省前列,过去宁国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甚至几年不结果,人工种植也很少,现由于采取了低产改造和丰产早实栽培措施,使宁国市香榧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林业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大户和农户积极跟进,大力发展香榧人工栽培和低产改造利用的良好局面。

1宁国香榧的发展前景

1.1资源状况

1.1.1资源分布。经调查统计,宁国香榧成年树有5.5万余株,其中甲路镇有近万株,其余主要分布在胡乐、万家、南极、霞西、青龙、方塘等山区乡镇,生长在海拔200~600m之间的谷地、沟边、山的中下部,与山核桃、毛竹及杂灌木混交在一起,在很多自然村边可见百年以上的大树,成散生或块状分布。

1.1.2品质。宁国市的香榧属于天然林,没有经嫁接改良,但是品质中上等的小籽长形榧和中籽长形榧在各个产区都有分布,其中甲路镇略多,总体上是口感一般的实生榧占多数。

1.1.3产量。统计资料显示,在1983~2002年的20年中,香榧最高产量在1986年和1995年,均达到240t,另有3年达到上百吨,其余年份产量较少,在产区各乡镇都有单株蒲包产量超过500kg的大树。产量主要来源于村落边上的大树,混交林中的成年树数量多但产量少。

1.2经营现状

长期以来,榧农缺乏管理技术,大批天然榧树林处于自然野生荒芜、靠天收状态,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使榧农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香榧育苗及造林的成功率较低,经营周期长,制约了香榧的人工栽培;没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缺少优良种苗与接穗;采收及收购香榧子时不分品质等级、收购价格偏低;政策和资金支持及社会各方的参与力度不够。

1.3发展优势

1.3.1自然优势。香榧是红豆杉科榧属常绿植物,为高大乔木,幼时耐荫,成林较喜光,浅根系肉质根,适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宁国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皖东南山区丘陵带,天目山脉与黄山余脉在宁国市南部交汇,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林相混交,林木生长旺盛,林地资源丰富,是香榧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

1.3.2经济优势。宁国市人工林有山核桃、板栗、毛竹、元竹、杉木等,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是安徽重要的山区林业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及人均收入均居安徽省前列。省级林业企业詹氏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山核桃加工企业,年销售量上百吨,从2004年开始发展香榧人工种植,现已有香榧育苗基地13.3hm2,香榧造林基地逾66.7hm2,野生香榧经嫁接改造少数已开始结果。

1.3.3市场需求。目前我国香榧面积和产量少,市场需求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销售价格每500g已超过100元。香榧已成为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干果之一。

2低产林改造

2.1人工授粉

2.1.1授粉不良的原因。香榧雌雄异株,雄花在每年的4月中旬初成熟,雌花在4月中旬末成熟,花期往往不一致,还有雄树缺少、授粉期天气阴雨连绵等都可能造成雌花授粉不良,因此必须人工授粉,否则产量没有保障。

2.1.2授粉方法。将成熟雄花枝采集下来并立即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薄保管,待雌花成熟时用喷雾机将雄花粉15g对水10kg喷到雌花上。雄花与雌花的开放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往往每年都可能不一样,所以必须认真地做好花期观察[2]。

2.1.3授粉时间。人工授粉适期胚珠珠孔出现水滴,即在上午肉眼能见到“传粉滴”。最适于授粉的时间是在其出现“传粉滴”的第2~4天。确定最佳授粉期,是保证人工授粉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2保花保果

香榧落花落果比较严重,一般分为生理原因造成的落果(如授粉不良、树势衰弱)和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的落果。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落果高峰,采取人工授粉和在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中旬用喷雾机将爱多收、万果宝5 000倍液或复硝钾2 000倍液喷到树冠上,都能大大地降低落果率,增加产量。细菌褐腐病、蚜虫等均能引起落果,应及时进行防治。另外,及时、合理施肥增强树势也是防止落花落果的关键技术之一。

2.3科学管理

2.3.1土、肥管理。砍除林中杂灌,清理树桩和石块后挖穴,树冠内浅挖,树冠外深挖,冬季多施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生长季节增施45% n、p、k三元复合肥3次,每次1~3kg/株。施肥时间:第1次在3月中下旬施催芽肥,氮肥比例可略大一点,同时可喷一些叶面肥及中微量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硼肥;第2次在5月中下旬施壮果肥;第3次于9月中下旬在香榧采摘后施产后肥,氮肥的比例应小一些。施肥方法是:树冠沟施覆土或撒施后垦复,肥料能集中施入根系上。提倡种植油菜、紫穗槐等绿肥,以施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更好地改善土壤,促进榧树生长旺盛[3]。

2.3.2采收管理。严禁采果时乱打猛敲,损伤枝叶及幼果,要求上树摘果或让其自然落果。

2.3.3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作业道、树基部修小平台、排水沟与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2.4人工嫁接

为实现优质、早实、丰产目标,必须对野生低产香榧进行嫁接,改换好品种。凡胸径25cm以上的野生香榧以保护为主,管理方便的可适当嫁接一部分;而对胸径25cm以下的(基本上是实行林业“三定”以后培养的),实行全面改造,嫁接优良品种,争取3~5年后结果。

2.4.1嫁接方法。小树以低干嫁接换冠为主,大树以高位主枝多头嫁接为主,应从树的上部开始,分2~3年完成,采用切接、劈接、插皮接,成活率均可达80%以上。

2.4.2接穗选取。从优良、健壮、丰产、稳产的三十至五十年生的雌树冠中上部采取或从优良采穗圃中剪取,应选取粗壮、充实、顶芽健全、有3个以上分枝的二年生枝做接穗。

2.4.3嫁接时间及接后管理。嫁接多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接后做好保湿遮荫以及除萌工作,秋后要及时解除捆扎物。

2.5病虫害防治

2.5.1营林措施。适时清理灌木杂草,翻耕松土,种植绿肥,多施农家肥、有机肥,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提高抗性。

2.5.2物理防治。冬季及时清理烧毁枯枝落叶及病残果;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在蛾类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以减少虫口基数。

2.5.3药剂防治。选用无公害农药如吡虫啉、苦参烟碱、菌毒清、梧宁霉素、甲基托布津等,适时对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瘿螨、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等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 。

3丰产栽培

3.1造林地选择

应在谷地、山的中下部位选择坡度较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块,土质粘重、地形开阔的丘陵地不适合[4]。宁国山区的地形不开阔,阴坡和阳坡都可以种植,但在温暖迎风的阳坡生长好,而且结实性能好。

3.2整地与挖穴

山区不提倡全面整地,以水平带状整地为好,方法是沿水平线砍去和保留各2m宽的杂灌木,在砍去的地方进行块状挖穴和修作业道,保留侧方小灌木进行遮荫,这样既不影响造林作业和整地的质量,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苗木生长和节约经费。栽植穴宜大不宜小,长、宽、深以各不低于60cm的为好,大穴为将来根系生长提供必要的生长空间。

3.3种苗选择

实生苗生长较慢,15年后少量结实,嫁接能使香榧提早5年以上结果,因此种苗必须用二年生实生苗经嫁接培育2年的嫁接苗造林,要求苗木品种优良,根系发达、完整、无损伤,地上部分叶色浓绿,叶子硬实,手触时具扎手感,有大量分枝,顶芽饱满,嫁接口平整牢固,不见明显缢痕。在嫁接苗缺乏的情况下也可用二年生的实生苗上山造林,栽植成活2年后在造林地上嫁接。

3.4栽植

3.4.1栽植时间与密度。一般在早春3月初,气温上升,幼芽即将萌动时开始栽植。株行距一般为5m×5m,栽植375株/hm2左右,在地块上方另配置1株授粉雄树。

3.4.2栽植方法。由于香榧属于肉质浅根系树种,根系特别需要通气,所以香榧千万不能深栽,深栽是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栽植时先将表土回填至穴内,保持苗正根舒,填土上松下实,底土铺于表面,用以保墒、防草。香榧苗应随起随栽,长途运输务必做好枝、叶、根的保湿工作。

3.5施肥

土壤肥力好可以促进苗木生长,也可以提早结实。以有机肥为根本,化学肥料为补充,复合肥应少量多次。施肥时可将深挖与施肥结合起来。香榧的根系对肥料反应强烈,如果肥料直接接触根系,会产生腐烂,引起苗木死亡,因此根系不能直接接触肥料。

3.6抚育管理

3.6.1栽植当年管理。重点是保成活,主要工作是做好遮荫、抗干旱及苗木保护工作。侧方保留小灌木、间种豆类作物、林地覆盖都是好办法。在水土流失不严重的地方可以合理间作,实现以种代管、以短养长。

3.6.2幼林管理。成活后要人工松土除草,1年2次,时间分别在6月和8月左右。根系深挖20cm以上,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使根系往深处生长,又不伤害根系。化学除草省工省时,但是没有松土的作用,不提倡长期多次使用化学除草剂。

3.7整形技术

通过摘顶修剪整形,调整树势,可以促进植株提早结实,并保持高产稳产。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资源保护

野生香榧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严禁乱砍滥伐,优良单株选取与雄树保护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严禁破坏性地采集雄花粉。

4.2制定产业政策与规划

由于香榧生长周期性长,投入大,收益高,风险也大,因此需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政府要有政策与资金支持,要建设香榧示范基地,搞好香榧品种改良与引进,政府要给予香榧良种补贴。培育香榧龙头企业,引导榧农成立香榧专业合作社,加快香榧产业化进程。

4.3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目前,没有良种壮苗已是宁国市发展香榧产业的一个制约因素。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是一项投入成本大、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严、建设周期长、涉及香榧产业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必须以林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4.4加强科技培训与推广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香榧培育专家来讲课、现场指导、作技术顾问,让所有的榧农都能接受到科技培训,同时也必须派人到浙江香榧主产区实地学习取经,要多培养出本土的香榧管理专家。

4.5加大香榧低产林改造和人工丰产早实栽培的力度

争取5年内实现低改与人工栽培面积达到1 000hm2,实现年产值5 000万元以上。

5参考文献

[1] 韩宁林,王东辉.香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7)

香榧为我国著名干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集食用、用材、观赏、生态于一体的国家二级保护树种[1]。宁国市的香榧资源位居安徽省前列,过去宁国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甚至几年不结果,人工种植也很少,现由于采取了低产改造和丰产早实栽培措施,使宁国市香榧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林业龙头企业带动,种植大户和农户积极跟进,大力发展香榧人工栽培和低产改造利用的良好局面。

1宁国香榧的发展前景

1.1资源状况

1.1.1资源分布。经调查统计,宁国香榧成年树有5.5万余株,其中甲路镇有近万株,其余主要分布在胡乐、万家、南极、霞西、青龙、方塘等山区乡镇,生长在海拔200~600m之间的谷地、沟边、山的中下部,与山核桃、毛竹及杂灌木混交在一起,在很多自然村边可见百年以上的大树,成散生或块状分布。

1.1.2品质。宁国市的香榧属于天然林,没有经嫁接改良,但是品质中上等的小籽长形榧和中籽长形榧在各个产区都有分布,其中甲路镇略多,总体上是口感一般的实生榧占多数。

1.1.3产量。统计资料显示,在1983~2002年的20年中,香榧最高产量在1986年和1995年,均达到240t,另有3年达到上百吨,其余年份产量较少,在产区各乡镇都有单株蒲包产量超过500kg的大树。产量主要来源于村落边上的大树,混交林中的成年树数量多但产量少。

1.2经营现状

长期以来,榧农缺乏管理技术,大批天然榧树林处于自然野生荒芜、靠天收状态,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使榧农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香榧育苗及造林的成功率较低,经营周期长,制约了香榧的人工栽培;没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缺少优良种苗与接穗;采收及收购香榧子时不分品质等级、收购价格偏低;政策和资金支持及社会各方的参与力度不够。

1.3发展优势

1.3.1自然优势。香榧是红豆杉科榧属常绿植物,为高大乔木,幼时耐荫,成林较喜光,浅根系肉质根,适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宁国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皖东南山区丘陵带,天目山脉与黄山余脉在宁国市南部交汇,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林相混交,林木生长旺盛,林地资源丰富,是香榧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

1.3.2经济优势。宁国市人工林有山核桃、板栗、毛竹、元竹、杉木等,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是安徽重要的山区林业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及人均收入均居安徽省前列。省级林业企业詹氏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山核桃加工企业,年销售量上百吨,从2004年开始发展香榧人工种植,现已有香榧育苗基地13.3hm2,香榧造林基地逾66.7hm2,野生香榧经嫁接改造少数已开始结果。

1.3.3市场需求。目前我国香榧面积和产量少,市场需求旺,供需矛盾突出,市场销售价格每500g已超过100元。香榧已成为目前经济效益最高的干果之一。

2低产林改造

2.1人工授粉

2.1.1授粉不良的原因。香榧雌雄异株,雄花在每年的4月中旬初成熟,雌花在4月中旬末成熟,花期往往不一致,还有雄树缺少、授粉期天气阴雨连绵等都可能造成雌花授粉不良,因此必须人工授粉,否则产量没有保障。

2.1.2授粉方法。将成熟雄花枝采集下来并立即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薄保管,待雌花成熟时用喷雾机将雄花粉15g对水10kg喷到雌花上。雄花与雌花的开放时间受各种因素影响往往每年都可能不一样,所以必须认真地做好花期观察[2]。

2.1.3授粉时间。人工授粉适期胚珠珠孔出现水滴,即在上午肉眼能见到“传粉滴”。最适于授粉的时间是在其出现“传粉滴”的第2~4天。确定最佳授粉期,是保证人工授粉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2.2保花保果

香榧落花落果比较严重,一般分为生理原因造成的落果(如授粉不良、树势衰弱)和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的落果。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落果高峰,采取人工授粉和在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中旬用喷雾机将爱多收、万果宝5 000倍液或复硝钾2 000倍液喷到树冠上,都能大大地降低落果率,增加产量。细菌褐腐病、蚜虫等均能引起落果,应及时进行防治。另外,及时、合理施肥增强树势也是防止落花落果的关键技术之一。

2.3科学管理

2.3.1土、肥管理。砍除林中杂灌,清理树桩和石块后挖穴,树冠内浅挖,树冠外深挖,冬季多施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生长季节增施45% n、p、k三元复合肥3次,每次1~3kg/株。施肥时间:第1次在3月中下旬施催芽肥,氮肥比例可略大一点,同时可喷一些叶面肥及中微量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硼肥;第2次在5月中下旬施壮果肥;第3次于9月中下旬在香榧采摘后施产后肥,氮肥的比例应小一些。施肥方法是:树冠沟施覆土或撒施后垦复,肥料能集中施入根系上。提倡种植油菜、紫穗槐等绿肥,以施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以更好地改善土壤,促进榧树生长旺盛[3]。

2.3.2采收管理。严禁采果时乱打猛敲,损伤枝叶及幼果,要求上树摘果或让其自然落果。

2.3.3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作业道、树基部修小平台、排水沟与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2.4人工嫁接

为实现优质、早实、丰产目标,必须对野生低产香榧进行嫁接,改换好品种。凡胸径25cm以上的野生香榧以保护为主,管理方便的可适当嫁接一部分;而对胸径25cm以下的(基本上是实行林业“三定”以后培养的),实行全面改造,嫁接优良品种,争取3~5年后结果。

2.4.1嫁接方法。小树以低干嫁接换冠为主,大树以高位主枝多头嫁接为主,应从树的上部开始,分2~3年完成,采用切接、劈接、插皮接,成活率均可达80%以上。

2.4.2接穗选取。从优良、健壮、丰产、稳产的三十至五十年生的雌树冠中上部采取或从优良采穗圃中剪取,应选取粗壮、充实、顶芽健全、有3个以上分枝的二年生枝做接穗。

2.4.3嫁接时间及接后管理。嫁接多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接后做好保湿遮荫以及除萌工作,秋后要及时解除捆扎物。

2.5病虫害防治

2.5.1营林措施。适时清理灌木杂草,翻耕松土,种植绿肥,多施农家肥、有机肥,以促进树木健壮生长,提高抗性。

2.5.2物理防治。冬季及时清理烧毁枯枝落叶及病残果;用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在蛾类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以减少虫口基数。

2.5.3药剂防治。选用无公害农药如吡虫啉、苦参烟碱、菌毒清、梧宁霉素、甲基托布津等,适时对香榧细小卷蛾、香榧瘿螨、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等主要病虫害开展防治 。

3丰产栽培

3.1造林地选择

应在谷地、山的中下部位选择坡度较缓、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地块,土质粘重、地形开阔的丘陵地不适合[4]。宁国山区的地形不开阔,阴坡和阳坡都可以种植,但在温暖迎风的阳坡生长好,而且结实性能好。

3.2整地与挖穴

山区不提倡全面整地,以水平带状整地为好,方法是沿水平线砍去和保留各2m宽的杂灌木,在砍去的地方进行块状挖穴和修作业道,保留侧方小灌木进行遮荫,这样既不影响造林作业和整地的质量,又有利于水土保持、苗木生长和节约经费。栽植穴宜大不宜小,长、宽、深以各不低于60cm的为好,大穴为将来根系生长提供必要的生长空间。

3.3种苗选择

实生苗生长较慢,15年后少量结实,嫁接能使香榧提早5年以上结果,因此种苗必须用二年生实生苗经嫁接培育2年的嫁接苗造林,要求苗木品种优良,根系发达、完整、无损伤,地上部分叶色浓绿,叶子硬实,手触时具扎手感,有大量分枝,顶芽饱满,嫁接口平整牢固,不见明显缢痕。在嫁接苗缺乏的情况下也可用二年生的实生苗上山造林,栽植成活2年后在造林地上嫁接。

3.4栽植

3.4.1栽植时间与密度。一般在早春3月初,气温上升,幼芽即将萌动时开始栽植。株行距一般为5m×5m,栽植375株/hm2左右,在地块上方另配置1株授粉雄树。

3.4.2栽植方法。由于香榧属于肉质浅根系树种,根系特别需要通气,所以香榧千万不能深栽,深栽是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栽植时先将表土回填至穴内,保持苗正根舒,填土上松下实,底土铺于表面,用以保墒、防草。香榧苗应随起随栽,长途运输务必做好枝、叶、根的保湿工作。

3.5施肥

土壤肥力好可以促进苗木生长,也可以提早结实。以有机肥为根本,化学肥料为补充,复合肥应少量多次。施肥时可将深挖与施肥结合起来。香榧的根系对肥料反应强烈,如果肥料直接接触根系,会产生腐烂,引起苗木死亡,因此根系不能直接接触肥料。

3.6抚育管理

3.6.1栽植当年管理。重点是保成活,主要工作是做好遮荫、抗干旱及苗木保护工作。侧方保留小灌木、间种豆类作物、林地覆盖都是好办法。在水土流失不严重的地方可以合理间作,实现以种代管、以短养长。

3.6.2幼林管理。成活后要人工松土除草,1年2次,时间分别在6月和8月左右。根系深挖20cm以上,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使根系往深处生长,又不伤害根系。化学除草省工省时,但是没有松土的作用,不提倡长期多次使用化学除草剂。

3.7整形技术

通过摘顶修剪整形,调整树势,可以促进植株提早结实,并保持高产稳产。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资源保护

野生香榧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严禁乱砍滥伐,优良单株选取与雄树保护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严禁破坏性地采集雄花粉。

4.2制定产业政策与规划

由于香榧生长周期性长,投入大,收益高,风险也大,因此需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政府要有政策与资金支持,要建设香榧示范基地,搞好香榧品种改良与引进,政府要给予香榧良种补贴。培育香榧龙头企业,引导榧农成立香榧专业合作社,加快香榧产业化进程。

4.3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目前,没有良种壮苗已是宁国市发展香榧产业的一个制约因素。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是一项投入成本大、技术含量高、管理要求严、建设周期长、涉及香榧产业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必须以林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

4.4加强科技培训与推广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香榧培育专家来讲课、现场指导、作技术顾问,让所有的榧农都能接受到科技培训,同时也必须派人到浙江香榧主产区实地学习取经,要多培养出本土的香榧管理专家。

4.5加大香榧低产林改造和人工丰产早实栽培的力度

争取5年内实现低改与人工栽培面积达到1 000hm2,实现年产值5 000万元以上。

5参考文献

[1] 韩宁林,王东辉.香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8)

1景德镇市香榧分布和优良类型

景德镇市3个乡(镇)均有香榧自然分布,有天然生长的香榧(古树)355株,其中有300年以上并且胸径在40cm以上的30株,胸径在30cm以上的有90株,生长发育良好,结实量多。这说明景德镇市具有香榧生长发育的良好立地条件和品种优质的优良类型,为今后进一步开发香榧优良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为进一步研究香榧优良类型的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环境提供充分的条件。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35.47万公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和散生香榧遍布全市山区各乡(镇、村),是种植香榧得天独厚的好地方。我所近几年来应用香榧培育技术,已培育优质(播种)苗4.5万株,嫁接苗3.6万株,为景德镇市发展香榧提供了种苗基础。

2景德镇市发展香榧经营策略

2.1加强宏观指导、发扬资源优势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香榧发展非常重视,“香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省、市领导在考察香榧育苗培育基地时作了指示:“香榧发展市场潜力大,开发价值高,要在现有规模上,加大科技投入,把香榧作为一个产业抓,发展为全省香榧示范基地,为林业经济增长点作贡献”。政府部门要对香榧资源发展规模进行宏观调控,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预测预报,主动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林业部门应根据市场体系建设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特征、栽培技术等条件,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有组织、有选择地搞好香榧培育基地的发展规划。要搞好信息流通,认清发展形势,扬长避短,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香榧培育基地,做到发展与市场供需基本保持平衡,防止盲目发展,造成浪费。

2.2香榧经营策略

2.2.1选择优良品种。发展香榧选择品种是关键。景德镇市地区有2个优良品种:细榧、和尚榧,应尽快发展这2个优良品种。要根据香榧的生态特性,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立地布局培育基地,以目前已经确定的2个优良品种作为主要的选择繁育对象,并继续调查和发掘优良类型和单株。调查、分析香榧优良类型和单株的生长环境,以研究香榧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2.2.2营造模式。必须将立体结构与层次经营相结合,要采取企业+农户、股分制合作经营等多种责、权、利结合又明晰的经营体制,稳步推进、持续发展香榧产业。如2004年,景德镇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以技术入股与香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股分制公司,聘请徐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为技术指导,2004~2005年播种(条播)繁苗1.5万株,平均苗高22.6cm,产苗15万株/hm2;2006年,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播种育苗技术又上了新台阶,采用洒播、叶面追肥、浇水渗药(防治小苗立枯病等其他病虫害)等技术又繁育苗木3万株,平均苗高28cm(一年生苗最高为42cm),产苗22.5万株/hm2。

2.2.3基地的选择与建设。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每片基地要相对集中连片,并有一定的面积,使基地建成后都能形成规模。要严格按工程管理强化集约经营,并建立一套由可行性报告、立项、规划设计、作业实施方案、检查和验收到建立技术档案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科学管理体系,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投入,做到造一片,成林一片。

2.2.4关于投资机制。发展香榧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种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内资、外资等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效廉洁的审批管理程序来吸引投资者。要着力抓好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转化应用,防止生产大而无当,使这些环节紧密相连,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和信息“高速公路”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使景德镇香榧产业化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3香榧培育技术

3.1种子采收与催芽技术

3.1.1采种。育苗用的香榧种子,一般采用细榧或和尚榧的种子,其发芽率高,出苗较整齐。种子要在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树上采收,育苗用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在9月下旬、10上旬当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开裂露出种子,并有少量种子开始脱落时采收。一般每4kg榧蒲可出种子1kg左右(1kg种子约420粒)。细榧的当年发芽率在92%以上,和尚榧可达85%以上。

种蒲采回后,堆放在阴凉通风处(堆厚不超过20cm,以防止发热腐烂),堆放5~7d,以利于种子与假种皮分离。当假种皮微紫色时,剥去假种皮,取出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

3.1.2催芽。成熟种子胚胎未发育完全,须用湿沙贮藏,完成生理后熟,并达到催芽的目的。选朝南向阳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1层(5cm厚)种子1层(3~5cm厚)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相间层积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并起保湿作用,天气干燥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沙子的湿润,发芽率在92%以上。

3.1.3采穗。香榧枝条分延长枝、侧枝、结果母枝、结果枝、萌芽枝等5种。为了使嫁接苗生长有力且早实早丰,在选优基础上,应在树冠中上部选用一年生侧枝或带一年生三叉枝的二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粗度而定。穗条一般随采随用,若在阴凉处把穗条基部置于湿沙中可保存30d左右。

3.2苗木繁育技术

3.2.1砧苗培育。具体内容如下:

3.2.1.1播种。育苗的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pH值在5.5~6.5的沙质土壤上。10月上、中旬整地,要施足有机肥,施入腐熟栏肥15t/hm2或腐熟菜饼4.5t/hm2。东西向作高床,床宽1.2m,床面要平整,步道深浅要一致,纵向开沟条播。播前需用托布津800倍液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分冬(12月至翌年1月)和春(3月上、中旬)二期播种,行距30~35cm,株距8~10cm,种子胚根向下放在播种沟内,播种量为发芽种子750~900kg/hm2,上覆1层细肥土,厚度为种子横径3倍,约1.5cm左右,上盖稻草等物,用于保湿和防止表土板结。3.2.1.2管理。主要是遮荫、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播种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陆续出土。幼苗紫红色,极脆嫩,幼根肉质黄白色,分布浅。香榧苗怕日灼,揭去盖草后,要及时搭棚遮荫。荫棚高1.8m(有利于圃地和护理),透光度40%左右。香榧苗怕旱需水,尤其在盛夏要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要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第1年除草要用手拔,次年可轻锄浅削,以避免碰断苗木和伤动根系,肥料一般用10%左右的淡人粪尿,施2~3次。梅雨季节幼苗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须拔除销毁,病株松土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防止病情蔓延。当年生苗高15~30cm,地径0.3~0.4cm,可产苗15.0~22.5万株/hm2,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3.2.1.3病虫害防治。香榧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为蚯蚓、地老虎、蛴螬、蜘蛛和蚜虫等。发生猝倒病可用0.5∶0.5∶100或1∶1∶100倍半量和等量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3~5次,效果良好;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500倍溶液进行防治,每隔5~7d防治1次,连续3次,可抑制病害扩散蔓延,但也要及时拔病株就地烧毁。发现蚯蚓、地老虎、蛴螬为害,可用呋喃丹挖条撒施于苗床上防治地下害虫,蜘蛛、蚜虫可用敌敌畏、乐果类农药喷杀防治。

3.2.2嫁接。具体内容如下:

3.2.2.1接穗采集。在12月至翌年2月,选生长健壮、结实性能好、盛产期的母树,在树冠的中上部剪取生长粗壮、顶芽饱满的一年生侧枝作接穗,要求长15cm以上、粗0.4cm以上,同时采集5%左右的优良雄树接穗,要求花期相遇、花蕾较大、单枝花蕾数多、花枝比例高、年度间变化小、花期长的优良雄株,作造林时配置的授粉雄树苗用。接穗采后要保湿,可用湿毛巾或湿苔藓包裹,长时间贮藏用湿沙露头埋藏于荫凉处,并上盖苔藓。

3.2.2.2嫁接时间与方法。苗木嫁接的时间一般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方法有挖骨皮接、劈接、切接等。常采用劈接法:当树液开始流动而皮层尚难剥离时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粗度要大致相同或接穗略小于砧木。接前略挖去苗木基部土壤,在离根颈5~8cm处截断,再在砧木横截面中央垂直下切一刀,深2.5~3.0cm;抹去接穗下端2/3的叶片,把接穗基部两侧相对各削1刀成楔形,斜面长2.5~3.0cm,与砧木下切长度相一致;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掰开砧木切口,对齐一边插入接穗,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将砧木断面和接口严密绑扎,保证接口不露白、不进水,用黄心土将接苗培成馒头状,覆没接穗2/3,只露出梢头。

3.2.2.3接后管理。嫁接后,大田育苗的仍须搭棚遮荫,到9~10月高温过去、天气凉爽后拆去荫棚,拨开培土,露出接口。接穗抽出的新梢幼嫩,过长倒伏时需用小竹竿逐株支撑扶正,基部抽出的萌蘖需及时抹去。培育2年后,嫁接苗高5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4参考文献

[1]万小金,吴晓明,程小东.香榧采穗圃营建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6(3)32-36.

[2]王向阳,修丽丽.香榧的营养和功能成分综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20-22.

[3]汪兆炎,黄元照,李忠泉.黟县香榧速生丰产技术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1997,23(3)20-21.

[4]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71-474.

[5]徐石华,钱觉寿.香榧早产高产技术[J]新农村,2003,(3)10-11.

[6]徐小彪,李卫华,蔡祖国.香榧的发展前景与栽培利用[J].江西园艺,2004(6):49-50.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9)

1 香榧概述及意义

香榧(Torreya grandis)系裸子植物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nga),又名细榧、真香榧、枫桥。香榧是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等多用途的优质经济品种。香榧果食用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除了加工成干果作为美味食品外,而且是名贵的中药材,其性味甘平,入药具有杀虫、消炎、润肺的功效,除外,香榧的树皮可提制工业用的栲胶,香榧木材纹理直,硬度适中,为制船、建筑、枕木、家具及工艺雕刻等良材。

2 外形特征

香榧为常绿乔木,自然生长的香榧实生树,直立高耸,一般形成挺拔的尖塔形树冠。香榧树树皮有纵裂,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叶片披针形,革质,花单性。雄株树冠高耸,枝粗长,叶片长而色较淡,雄球花着生于枝条叶背面,单生干叶腋,每1花枝有雄花芽12~28个。雌球花生于结果枝中上部,成对着生于叶腋间,每结果枝有雌花6~9对,少者仅l~2对。果实椭圆形至长圆形,在植物学上属于种子。香榧种子即果实剥去假种皮部分,通常称香榧子,也称种子。

3 栽培技术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林果,国外没有种植香榧的记载,就连国内也少有研究。香榧虽然在我国栽培已有1300多年,但栽培成活率和存活率低是长期以来香榧无法实现大规模发展的根本原因。了解香榧的适应性掌握其栽培技术,对积极推动和合理开发这个优良物种,实现香榧的产业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1 培育壮苗

3.1.1 实生苗繁育。9月上旬果实假种皮由青绿转成黄绿时即可采收,去除假种皮,种子进行层积沙藏,保持适中的干湿度,沙藏种子11月下旬开始陆续发芽,至翌年3月底发芽率高达90%以上,当胚根长0.5~1.5 cm时即可播种。播种株行距15 cm×30 cm,种子横放胚根向下,浅覆土(约为种子横径的3倍),以柴草覆盖,保持床面疏松湿润。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土。苗期不耐强光高温,须及时遮荫,荫棚高1.8 m,透光40%~50%;盛夏视干旱情况每隔10~15天浇透水1次;除草要及时,第1年尽量用手拔,第2年可轻锄浅铲;适量施肥,以稀粪和0.1%尿素液较安全;害虫主要是地老虎,播前进行土壤消毒,出苗后进行诱杀防治,霉季易发根腐病,须拔除烧毁病株,然后松土,用1%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控制蔓延。

3.1.2 嫁接苗繁育。接穗从优良、健壮、丰产,稳产的30~50年生的树冠中上部采取,嫁接2年生小砧木的接穗用1年生枝;嫁接大砧木的接穗,应采用粗壮、充实、顶芽健全有3个分枝的2年生枝。嫁接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树液已经萌动而芽尚未萌发时进行。嫁接方法:小砧木接采用切接、劈接,大砧木接采用插皮接。嫁接后再培育2年后,苗高50 cm左右时可定植造林。

3.2 幼树抚育管理

栽后第1年重点是做好夏天高温天气的抗旱保苗。香榧树易遭日灼危害,需采用鲜草、松枝、竹枝、竹编筐或遮荫棚适时遮荫。一般3月底或4月初进行,宜早不宜迟。有条件的地方应采用遮荫棚,以减轻病虫发生,提高成活率,无条件的地方应在7月至翌年2月,在树冠投影下覆盖蒿秆或杂草等,以减少蒸发、降低土温、促使根系正常生长;冬季覆盖起到保温的作用,厚度一般10~15 cm。但在伏旱期后覆盖,严冬后应立即将覆盖物埋入土中,以避免霉变而引起立枯。幼树起每年松土锄草3~4次。除冬季施用有机肥外,其他季节追施尿素3~4次,薄肥勤浇,不施重肥。香榧生长缓慢,幼龄期宜适当套种豆类作物,既可为幼龄树提供侧方庇荫,改善土质,又能以耕代抚,增加近期收入。

3.3 成年榧树管理

成年榧树管理,重点是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

3.3.1 加强土肥管理。每年1~2月,深翻榧树周围的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并清除枯枝、落叶并埋入土中,7~8月浅锄1次,并割取杂草、嫩柴覆盖榧树根际,以降温保湿,提高抗旱能力。每年施肥2~3次,施肥时做到土肥拌和,施于根系(树冠正摄影)周围,不伤根,不集中施肥。

3.3.2 整形修剪。要求树冠低矮,以减少风害,以便于采接和管理。用大砧木嫁接的植株可采用多干圆头形;用2年生砧木嫁接的植株可采用单干自然圆头形整形,使树冠高度控制在4~5 m左右,不再向上生长。只疏剪部分过密枝、枯枝和病虫枝,不必精细修剪。

3.3.3 雌雄比例。对雄树加强松土、锄草、施肥等抚育措施,促使其生长旺盛,多开雄花。雄树不足或分布不均匀的地方,可在临风位置配置中花型授粉雄树,雌雄比例100:5;也可以用高接技术在雌株的直立骨干枝条上接上雄性接穗,一般5年即可开花授粉,逐步达到满足自然授粉所需的雄树数量。

3.3.4 保果措施。香榧的过度落花落果是造成香榧长期低产的主要原因。香榧落花落果有2个时期,一是发生在幼果发育膨大的前期(开花后的当年梅雨季),二是发生在果实膨大发育的中后期(翌年梅季)。对落花落果严重的香榧树适时适量地喷施“爱多收”1.8%水利剂能防止落花落果,增加产量。防止落花的稀释4500~5000倍液,用于保果的稀释4000~5000倍,即10kg水加2ml药。第1次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作用是促花保果;第2次是5月上旬,主要是保当年可收获的香榧果;第3次5月下旬,年喷2~3次。

3.3.5 病虫害防治。成年香榧的虫害主要是白蚁和香榧小卷蛾。白蚁危害根部和树身,用白蚁专用诱杀包在蚁路上诱杀。香榧小卷蛾1年2世代,以幼虫危害,春季危害新梢,秋季危害叶。第1代危害期4~5月,第2代6~7月,一般在5月、11月下旬人士化蛹。防治方法:春季可与金龟子防治结合,在当年生结果枝尚未完全展叶时用10%吡虫啉粉剂0.1%~0.08%溶液喷雾防治,秋季防治方法相同。

4 香榧的采摘与后熟处理

香榧一般在白露前后成熟,但各产地的香榧所处的立地条件和管理状况不同,导致香榧成熟的时间也不同,所以香榧的采摘时间应因地因树而定。即在香榧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并有少量香榧的假种皮开裂露出种子时为最佳的采收期。要做到成熟一株采摘一株,不成熟不采摘。摘青的香榧由于未成熟,既影响产量,又极易腐烂变质,影响总体质量。香榧采摘后,要经过2次堆沤后熟,第1次是采摘后,将榧蒲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面上,厚度30 cm左右,堆头大的要在中间立柴片桩或稻草束通气,时间5~7天,在假种皮呈微紫色(脱核)时,即可剥壳。剥壳后将毛榧子进行第2次堆放,进行脱涩处理,即生理后熟。在室内地面上堆高30cm左右,上覆3 cm左右香榧假种皮保湿,经过15~30天,当香榧种衣由紫红色转为紫黑色或深褐色(表示已经完成脱涩)时才可食用。但以堆放到10月下旬~11月初为好(香榧的风味好),选晴天洗净晒干至种仁呈玉石色,即可贮藏或加工。

参考文献

1 韩宁林,王东辉.香榧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10)

景德镇市3个乡(镇)均有香榧自然分布,有天然生长的香榧(古树)355株,其中有300年以上并且胸径在40cm以上的30株,胸径在30cm以上的有90株,生长发育良好,结实量多。这说明景德镇市具有香榧生长发育的良好立地条件和品种优质的优良类型,为今后进一步开发香榧优良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为进一步研究香榧优良类型的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环境提供充分的条件。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35.47万公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和散生香榧遍布全市山区各乡(镇、村),是种植香榧得天独厚的好地方。我所近几年来应用香榧培育技术,已培育优质(播种)苗4.5万株,嫁接苗3.6万株,为景德镇市发展香榧提供了种苗基础。

2景德镇市发展香榧经营策略

2.1加强宏观指导、发扬资源优势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香榧发展非常重视,“香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省、市领导在考察香榧育苗培育基地时作了指示:“香榧发展市场潜力大,开发价值高,要在现有规模上,加大科技投入,把香榧作为一个产业抓,发展为全省香榧示范基地,为林业经济增长点作贡献”。政府部门要对香榧资源发展规模进行宏观调控,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预测预报,主动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林业部门应根据市场体系建设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特征、栽培技术等条件,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有组织、有选择地搞好香榧培育基地的发展规划。要搞好信息流通,认清发展形势,扬长避短,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香榧培育基地,做到发展与市场供需基本保持平衡,防止盲目发展,造成浪费。

2.2香榧经营策略

2.2.1选择优良品种。发展香榧选择品种是关键。景德镇市地区有2个优良品种:细榧、和尚榧,应尽快发展这2个优良品种。要根据香榧的生态特性,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立地布局培育基地,以目前已经确定的2个优良品种作为主要的选择繁育对象,并继续调查和发掘优良类型和单株。调查、分析香榧优良类型和单株的生长环境,以研究香榧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2.2.2营造模式。必须将立体结构与层次经营相结合,要采取企业+农户、股分制合作经营等多种责、权、利结合又明晰的经营体制,稳步推进、持续发展香榧产业。如2004年,景德镇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以技术入股与香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股分制公司,聘请徐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为技术指导,2004~2005年播种(条播)繁苗1.5万株,平均苗高22.6cm,产苗15万株/hm2;2006年,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播种育苗技术又上了新台阶,采用洒播、叶面追肥、浇水渗药(防治小苗立枯病等其他病虫害)等技术又繁育苗木3万株,平均苗高28cm(一年生苗最高为42cm),产苗22.5万株/hm2。

2.2.3基地的选择与建设。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每片基地要相对集中连片,并有一定的面积,使基地建成后都能形成规模。要严格按工程管理强化集约经营,并建立一套由可行性报告、立项、规划设计、作业实施方案、检查和验收到建立技术档案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科学管理体系,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投入,做到造一片,成林一片。

2.2.4关于投资机制。发展香榧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种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内资、外资等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效廉洁的审批管理程序来吸引投资者。要着力抓好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转化应用,防止生产大而无当,使这些环节紧密相连,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和信息“高速公路”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使景德镇香榧产业化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3香榧培育技术

3.1种子采收与催芽技术

3.1.1采种。育苗用的香榧种子,一般采用细榧或和尚榧的种子,其发芽率高,出苗较整齐。种子要在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树上采收,育苗用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在9月下旬、10上旬当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开裂露出种子,并有少量种子开始脱落时采收。一般每4kg榧蒲可出种子1kg左右(1kg种子约420粒)。细榧的当年发芽率在92%以上,和尚榧可达85%以上。

种蒲采回后,堆放在阴凉通风处(堆厚不超过20cm,以防止发热腐烂),堆放5~7d,以利于种子与假种皮分离。当假种皮微紫色时,剥去假种皮,取出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

3.1.2催芽。成熟种子胚胎未发育完全,须用湿沙贮藏,完成生理后熟,并达到催芽的目的。选朝南向阳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1层(5cm厚)种子1层(3~5cm厚)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相间层积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并起保湿作用,天气干燥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沙子的湿润,发芽率在92%以上。

3.1.3采穗。香榧枝条分延长枝、侧枝、结果母枝、结果枝、萌芽枝等5种。为了使嫁接苗生长有力且早实早丰,在选优基础上,应在树冠中上部选用一年生侧枝或带一年生三叉枝的二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粗度而定。穗条一般随采随用,若在阴凉处把穗条基部置于湿沙中可保存30d左右。

3.2苗木繁育技术

3.2.1砧苗培育。具体内容如下:

3.2.1.1播种。育苗的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pH值在5.5~6.5的沙质土壤上。10月上、中旬整地,要施足有机肥,施入腐熟栏肥15t/hm2或腐熟菜饼4.5t/hm2。东西向作高床,床宽1.2m,床面要平整,步道深浅要一致,纵向开沟条播。播前需用托布津800倍液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分冬(12月至翌年1月)和春(3月上、中旬)二期播种,行距30~35cm,株距8~10cm,种子胚根向下放在播种沟内,播种量为发芽种子750~900kg/hm2,上覆1层细肥土,厚度为种子横径3倍,约1.5cm左右,上盖稻草等物,用于保湿和防止表土板结。

3.2.1.2管理。主要是遮荫、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播种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陆续出土。幼苗紫红色,极脆嫩,幼根肉质黄白色,分布浅。香榧苗怕日灼,揭去盖草后,要及时搭棚遮荫。荫棚高1.8m(有利于圃地和护理),透光度40%左右。香榧苗怕旱需水,尤其在盛夏要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要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第1年除草要用手拔,次年可轻锄浅削,以避免碰断苗木和伤动根系,肥料一般用10%左右的淡人粪尿,施2~3次。梅雨季节幼苗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须拔除销毁,病株松土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防止病情蔓延。当年生苗高15~30cm,地径0.3~0.4cm,可产苗15.0~22.5万株/hm2,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3.2.1.3病虫害防治。香榧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为蚯蚓、地老虎、蛴螬、蜘蛛和蚜虫等。发生猝倒病可用0.5∶0.5∶100或1∶1∶100倍半量和等量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3~5次,效果良好;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500倍溶液进行防治,每隔5~7d防治1次,连续3次,可抑制病害扩散蔓延,但也要及时拔病株就地烧毁。发现蚯蚓、地老虎、蛴螬为害,可用呋喃丹挖条撒施于苗床上防治地下害虫,蜘蛛、蚜虫可用敌敌畏、乐果类农药喷杀防治。

3.2.2嫁接。具体内容如下:

3.2.2.1接穗采集。在12月至翌年2月,选生长健壮、结实性能好、盛产期的母树,在树冠的中上部剪取生长粗壮、顶芽饱满的一年生侧枝作接穗,要求长15cm以上、粗0.4cm以上,同时采集5%左右的优良雄树接穗,要求花期相遇、花蕾较大、单枝花蕾数多、花枝比例高、年度间变化小、花期长的优良雄株,作造林时配置的授粉雄树苗用。接穗采后要保湿,可用湿毛巾或湿苔藓包裹,长时间贮藏用湿沙露头埋藏于荫凉处,并上盖苔藓。

3.2.2.2嫁接时间与方法。苗木嫁接的时间一般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方法有挖骨皮接、劈接、切接等。常采用劈接法:当树液开始流动而皮层尚难剥离时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粗度要大致相同或接穗略小于砧木。接前略挖去苗木基部土壤,在离根颈5~8cm处截断,再在砧木横截面中央垂直下切一刀,深2.5~3.0cm;抹去接穗下端2/3的叶片,把接穗基部两侧相对各削1刀成楔形,斜面长2.5~3.0cm,与砧木下切长度相一致;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掰开砧木切口,对齐一边插入接穗,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将砧木断面和接口严密绑扎,保证接口不露白、不进水,用黄心土将接苗培

成馒头状,覆没接穗2/3,只露出梢头。

3.2.2.3接后管理。嫁接后,大田育苗的仍须搭棚遮荫,到9~10月高温过去、天气凉爽后拆去荫棚,拨开培土,露出接口。接穗抽出的新梢幼嫩,过长倒伏时需用小竹竿逐株支撑扶正,基部抽出的萌蘖需及时抹去。培育2年后,嫁接苗高5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摘要:对景德镇市香榧资源的分布以及香榧经营策略进行了叙述,并从育种、苗木繁殖、嫁接等方面介绍了香榧的培育技术,以期能指导香榧的生产和经营。

4参考文献

[1]万小金,吴晓明,程小东.香榧采穗圃营建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6(3)32-36.

[2]王向阳,修丽丽.香榧的营养和功能成分综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20-22.

[3]汪兆炎,黄元照,李忠泉.黟县香榧速生丰产技术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1997,23(3)20-21.

[4]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71-474.

[5]徐石华,钱觉寿.香榧早产高产技术[J]新农村,2003,(3)10-11.

[6]徐小彪,李卫华,蔡祖国.香榧的发展前景与栽培利用[J].江西园艺,2004(6):49-50.

香榧的功效与作用篇(11)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034-02

在如今的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中,犯罪新闻报道有所增加。虽然电视媒体中的这类新闻报道能吸引观众眼球,可以获得较高收视率,但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弊多利少。笔者认为,电视媒体在传播犯罪新闻时要把握好尺度,努力去降低其负面效应,突出其警示性,力争通过报道起到应有的普法效果。

一、尽量避免负面效应

“犯罪新闻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关现象和事实。[1]”犯罪新闻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特殊题材,特征是故事性、刺激性、震撼性、腐蚀性和法律性。犯罪新闻如果在报道中把握不好,其负面效应非常明显,如诱发作用、模仿作用、破坏作用和异化作用等。因此,电视在报道时不能去迎合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感官刺激。有的电视媒体,为了增强犯罪新闻报道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公安机关的破案过程进行披露。这样做,弱化了对犯罪行为的威慑作用,反而为有可能伺机作案的人员提供了作案办法借鉴,提高了他们的反侦查能力。

“对犯罪行为的长期考查也发现一个规律,即媒体传播与犯罪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近年来,劫持人质案、校园‘袭童’案、越狱案、金融诈骗案、银行抢劫案、文物盗窃案、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等频繁发生,这些事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相似性和高模仿性令人关注。”“以福建南平郑民生校园砍杀事件为例,该事件经一些媒体详细追踪报道后,在一个月内全国又发生了五起类似事件,未遂多起;有统计表明,报道郑民生事件多的地区,发生的类似事件也多。[2]”犯罪新闻一般都具有曲折情节和暴力色彩,有时比虚构的影视作品有更强的吸引力。如果电视媒体仅靠这个来拉动收视率,那么就会进入犯罪新闻传播的误区,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为此,记者在对犯罪新闻的报道中,不能披露骇人听闻的犯罪细节,不能为了追求感官刺激去展示血腥的凶杀现场,不能出现令人作呕的色情场面。否则,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如果电视媒体对犯罪新闻报道不当,还会起到示范诱导犯罪的作用。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犯罪倾向深植于人的潜意识中,犯罪新闻报道则可以使这种潜意识得以复苏。此外,即使个人由于法律威慑、社会伦理、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因素不能直接参加犯罪,但是,犯罪新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人性中对恶的需要,这也可能是犯罪新闻被广泛所热衷的重要原因。[3]”对于犯罪新闻,电视记者还要真实客观并把握好报道时机,充分发挥犯罪新闻报道的正面效应,规避其消极影响。例如:不能在案件最终宣判前就称呼“犯罪嫌疑人”为“犯罪分子”或“罪犯”,也不能为出身官员或富裕家庭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贴上“官二代”、“富二代”的标签。记者编辑在感情上憎恶犯罪嫌疑人是正常的,但体现在犯罪新闻报道中,用词还是要符合法律规范,尤其是对犯罪新闻所发表的评论,更要把握好尺度,避免“媒介审判”。

二、重点突出警示作用

电视媒体在传播犯罪新闻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积极思考,突出其警示作用。通过对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的揭露及对犯罪嫌疑人作案新动向的曝光,让观众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如何有效防犯,保护自己。针对今年以来诸暨境内盗窃案多发的趋势,诸暨市广播电视台在最近的每期《暨阳警方》栏目中,都会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反盗典型案例进行报道,如《揭开奥迪A6车内财物被盗之谜》《偷油梦的破灭》《单身公寓的贼影》《香榧大盗落网记》等,在介绍一些盗窃案例的同时,向观众进行警示教育,以提高观众的防盗意识。

香榧是诸暨市赵家镇一带山区百姓的“摇钱树”。最近几年,随着香榧产业的不断壮大,培育香榧树苗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然而,这里的“商机”也被一些不劳而获的窃贼瞄上了。2014年1月28日,赵家镇榧王村的骆先生起了个大早想去打理一下种在山上的香榧苗,没想到,到了山上后,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自己亲手培育的许多香榧苗不见了,山地上一片狼藉。附近的村民蔡何苗听说山上有香榧苗被盗,也赶到自家的香榧林里去看,结果他辛辛苦苦栽下的香榧苗也被盗了。情急之下,他们只得报警。经调查,这里总共有5户人家的香榧苗被盗。榧王村是赵家镇有名的香榧专业村,村民的收入大多依靠香榧产业。随着香榧销售形势逐年看好,勤劳的村民除管理好原有的香榧树外,还培育繁殖香榧苗,扩大香榧种植面积。由于香榧苗繁殖期长且不容易成活,市场价格不菲,被偷盗后村民十几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诸暨台记者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采访,当地警方也成立专案组,全力以赴加以侦破。民警通过现场勘查,发现香榧苗被盗后留下的几个坑都不深,根都留在里面。说明这个偷盗者不可能是本地人,因为他挖坑不够专业。后来民警在摸排时了解到有一辆外地牌照的面包车,发案那天凌晨曾从村里开出了萧山,于是民警就去车主所在的萧山某村暗访,终于查到了被盗的大量香榧苗。这条犯罪新闻报道在《暨阳警方》节目中播出后,当地村民的防范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村民们认为,防盗这样的事要村里人团结协作才会有效果。自此以后,村里香榧苗被盗现象就从来没有发生过。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报道犯罪新闻完全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满足公众知情权,便于公众对社会环境作出全面的了解和判断;通过报道犯罪新闻,媒介得以发挥社会环境‘监测器’的功能;可以对社会起到预警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对具有犯罪倾向的人产生警示的作用。[4]”同时也可以让观众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违法什么是合法;什么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什么是对社会有破坏性的行为。

惩罚是阻止犯罪的最有手段,对于有犯罪倾向的人来说,犯罪新闻报道中对犯罪事件的严厉处理能够产生吓阻效果,使他们不敢以身试法。“犯罪新闻报道可以让受众知道社会上种种犯罪行为的存在,以提高警觉,防止自己的生命财产及家庭受到损害;可以让受众知道犯罪行为发生的各种诱因及其状况,知道如何避免引发犯罪行为和在犯罪事件中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5]”当然,在电视媒体的犯罪新闻中,除了报道案件,还可以警事信息、公告、悬赏、通缉等,以突出公众信息服务功能,以引起观众的关注。

三、力争取得普法效果

法律是严肃的,电视媒体在犯罪新闻报道过程中所进行的普法教育,应该传递实用法治信息,讲究传播手段,让观众乐于接受。要把电视特有的传播优势和具体案例、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结合起来,突出实用性、可看性和普法效果;要结合犯罪新闻中的典型案例,来鞭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电视记者在对犯罪新闻个案报道的同时,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为普法作出贡献。

有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犯罪新闻时,过分渲染犯罪过程,把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进行故事化;有的电视节目则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介绍嫌犯如何作案的细节上。这样的犯罪新闻报道普法效果不佳,负面作用却很大。笔者认为,电视媒体的犯罪新闻报道要把定位放在普法上面去。现在,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已越来越强,他们希望了解到更多的实用性法律知识。当电视媒体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解读,把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化时,受众就能更好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以便拿起法律武器与各种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作斗争。犯罪新闻的传播也要用实事说话,力求客观公正,既要注重报道内容的准确性、报道程序的严肃性,更要坚持报道立场的客观性。对于犯罪新闻的报道,也有一个舆论引导问题,要防止对刑事案件的恶意炒作。只有通过对犯罪新闻的报道,起到打击犯罪、震慑犯罪、稳定人心、弘扬正气的作用,才能达到普及法律知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效果。

电视媒体在报道犯罪新闻时,还要顾及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一个普法问题。“坚持犯罪嫌疑人人权优位的原则,就要求在新闻报道自由与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后者。”“媒体有职责、也有权利收集案件情况,向公众传达案件信息,但这种自由不能侵犯司法独立,不能违反无罪推定原则。[6]”对于地方电视媒体来说,与当地公安机关合作、像诸暨台的《暨阳警方》之类的警事节目,能发挥电视媒体的特长,及时、传播警事信息,发动群众提供破案线索,同时还能沟通警民之间的联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及法律知识,实用性很强。

总的来说,电视媒体犯罪新闻报道的主要功能应该是警示作用和普法效果,这是传统主流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普法效果放在首位,还是只追求收视率,这是衡量电视媒体能否正确对待犯罪新闻传播的主要尺度。电视媒体要搞好犯罪新闻报道,记者编辑必须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深刻领会法治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业务水平。要防止犯罪新闻报道中的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把犯罪新闻中的反常成分和戏剧内容,化作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的媒介元素,努力通过反面典型去传递社会正能量,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朱颖,汪武.犯罪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J].新闻界,2004(5).

[2] 孙静.新媒体在违法犯罪事件传播中的负导效应[J].青年记者,2013(8).

[3] 宋远升,高玉冰.犯罪新闻报道的双向效果与少年犯罪[J].犯罪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