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国培自我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5 01:20:21

国培自我总结

国培自我总结篇(1)

一、中外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

 

培养目标是大学根据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在一定的专业人1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的。培养目标决定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设计,而课程设置直接服从于知识结构,因此培养目标是影响课程设置的最主要因素。我国大学对培养目标的阐述比较重视,在培养计划中一般都包括培养目标,并置于首项,有的还包括培养规格和要求及就业方向。但在培养目标的设计方面与国外存在显著区别:一是培养目标过大。一段时期中,我国大多数高樹巴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与国外大学具有明显区别。在美国,大学本科培养的是一种“毛还”,髙级专门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在日本,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本科生是当“未来商界领导人”;在香港,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主管级、经理级的未来人才”。

 

本科培养目标定位过髙势必造成在课程设置上的过深过多的倾向,我国一些工商管理类专业把美国等国在研究生层次上的课程拉入本科课程,与这一定位不无关系。二是培养目标过空。我国许多学校的目标阐述不具体,相关要求较空泛。国外大学的培养目标在阐述形式上没有统一格式,有的单列陈述,有的在专业介绍中陈述,但都比较具体、指导性强。学生能根据目标的说明了解就业去向,设计学习计划。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大学工商管理科学学士市场营销专业的目标是“毕业生能设计和管理一些创新和销售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是面向顾客的”。市场营销工作职位包括广告和促销经理、会计主管、市场分析员、营销主管和公共关系经理。市场营销专业培养计划通过课程和学生亲自参与的案例研究活动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融合在一起。

 

二、中外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

 

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设置,目标中所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或素质要求直接影响着课程的结构和课程的水平,因此,培养目标既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同时又是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中外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当然导致了课程设置上的差异。

 

(一)课程设置总量方面

 

课程设置总量指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各个专业的学生毕业所需学完的课程和课时总数,反映课程设置总量的基本指标有课时总数和课程总数。在学年制情况下,课时总数一般以总学时数表示,在学分制情况下,则以总学分表示,当然,学分数也可以折算成学时数,课程总数则相同。

 

我国大多数髙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总量和课时总量高于国外同类院校,课时总量最高时达到3000左右(含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下同),课程门数也高于国外同类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大约要学习45门课程,有的甚至更多。近年来各高校都注意压缩课时,部分学校的课时已经压缩到2600课时以下,但课程总数却未见有相应减少,这与各校主要通过压缩毎门课程的课时数来实现总课时的减少有关。这与国外大学有很大区别:美国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许多学校的学分总量在120—128,折算成学时数,约为2000—2200学时,课程数总量约为32门;日本的大学都实行学分制,许多学校把最低总学分数基本控制在130-140学分左右,折算成学时数约为2200—2400左右,课程总数为35—40门,英国本科教育大都是三年制,且每学期所学课程较少,有的学校每学年才5门课,共需15门课。

 

造成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时总量和课程总量均偏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两课教育、外语、数学的课程和课时多;同时为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专业课的课程和课时也多;我国传统上重视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学时多。课程设置总量偏高势必使学校重视第一课堂而忽视第二课堂,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事实上,高级专门人才不是光凭理论教学就能产生的。

 

(二)课程设置结构方面

 

课程设置结构是指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种不同性质类型课程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着学校的培养质量和人才规格,因而受到各国高校的普遍重视。按课程的性质可以把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按学生对课程选择权利大小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按知识范畴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外语、体育保健类等。各种课程形成各自的结构关系,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结构。

 

我国大学的课程结构与国外有较大区别。首先,在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上,我国专业课的比例大,通识教育课一般只占总学分的33%,同时,我国的通识教育课中,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必修学分还占有相当的比例,一般占通识教育课的71.45%。而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一般占总学分的46%以上,通识教育课中,必修学分一般占30%以下。日本、加拿大和新加坡大学的通识教育课一般占总学分的25%以上,通识教育课中,必修学分一般占30%以下。其次,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上,国外大学选修课所占的比例较大。例如,部分美国大学选修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达1/3之多;在法国,大学选修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髙达40%—60%。再次,在课程类型上,我国大学普遍实施的是分科课程,而国外大学更加重视课程的整合。

 

在美国,大学就普遍以“综合核心课程”的形式去要求学生进行一种“并非毫无目的的跨学科界限”的冒险。总之,从课程设置看,美国的课程结构总体上呈“树状型”,“根底厚,树干精,枝叶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成长的生物学原理,因此,美国的管理人才知识通融面宽,具有个性特色,富有创新活力,从而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保证。日本呈“倒立金字塔型脚轻头重”,注*专业教育,不过专业分流性强,此与曰本技术立国的教育背景相关。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专业技能高,善于技术改造,但缺少原创力,这也许是曰本经济近年来持续低迷的原因之一。我国呈“圆柱型”,上下比例几乎接近,但是由于底部结构不合理,且选修少,所以专业技能趋同,创新不足。

 

(三)课程设置的特色方面

 

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即没有个性。尽管从理论上讲,课程设置权在学校,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行政管理还较强,对许多课程的设置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比如“两课”、体育、外语等,即使专业课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这就势必造成这些课程的雷同。此外,各个髙校之间联系和交流的加强,也导致互相之间在课程设置上的相互借鉴,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的课程设置被广泛效仿,导致个性化的缺乏。西方国家重视个性化发展,在课程设置上也较有特色。在美国,大学与大学之间的课程差异,比美国大学与国外相应大学的差异还要大,美国坚持发展学生的个性,许多大学允许学生个人根据自身特点提出学校尚未,存在的专业,如加州大学就允许学生自己设计课程体系,有特别兴趣与才能的学生如果从课程中选择—些形成一个围绕特定知识领域的课程计划,经一个特定的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开始学习,完成计划便可授予特别专业的本科学位,这类专业被称为非固定专业或个人专业。

 

(四)课程的组织方面

 

在课程的纵向组织上,我国大学普遍实施“二二分段”的组织模式,即在大学低年级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而在大学高年级设置专业教育课程。这种课程组织方式目前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脱节,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联系,学生缺少学习动机;学生知识面不广,社会适应差等。国外课程的组织和我国不同,在美国,虽然有些学校采取和我国类似的模式,在一、二年级实施通识教育,三、四年级进行专业教育,但二者存在明显区别。我国大学教育,专门教育是目的,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美国的大学教育,通识教育是目的,专门教育是作为实现通识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当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时间安排出现矛盾时,通常的做法是将专业课后移。在日本,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组织已由原来的“二二分段”转向“四年一贯制”,其特点是普通教育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而专业教育课程也从学生人校开始就有所涉及。

 

三、启示与借鉴

 

西方国家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是经历了市场经济的长期实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体现了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与国外比较,我们发现了我国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的诸多不足,也发现了国外许多成功经验,在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的方面,为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开拓思路。

 

(一)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设置的方向,决定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也决定着学生的市场定位。我国大学对培养目标的阐述不具体,相关要求较空泛。学校间格式统一、内容雷同,而且主要是专业技能目标,缺少人文内容。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还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细分。结果,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就业困难。我们也应像国外那样采取市场机制,教育主要面向“客户”——学生,为学生服务,为市场需求服务,制定具体的、务实的培养目标,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二)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结构

 

从课程设置看,美国的课程设置结构更适合我国下一步的发展,我国21世纪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模式是宽口径、厚基础、重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美国的课程结构总体上呈“树状型根底厚,树干精,枝叶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成长的生物学原理。其培养的人才知识通融面宽,具有个性特色,富有创新活力,从而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保证。这种课程设置的模式对解决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专业课比重偏大、通识教育课比例偏小,必修课的比重偏大、选修课的比重偏小,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比例偏大、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比例偏小的问题和面向21世纪工商管理课程改革有很大的借鉴。

 

(三)适当减少课程设置总量

 

与国外相比,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总量偏高,这不利于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的两课教育、外语、数学的课程和课时多,学生的时间总是被排得满满的,即使在大三、大四,学生也没有时间去参加社会活动,没有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甚至没有时间参加人才交流会。面对上课和考研、考公务员、择业的矛盾,学生很累,上课的老师很无奈。由于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外语、数学等与考研有关的课程上,而忽视了专业课的学习,相反学校为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设置较多专业课的课程和课时,并且大量都是课堂教学,学时多,这样,就有许多学生在专业课课堂上学数学、外语,课堂教学没有效率。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减少课程设置总量,当然,也不是课程总量越少越好,课程总量应与专业、与学生、与市场相适应,做到少而精,给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工商管理类的学生真正懂工商管理,会工商管理。

 

(四)增加课程设置的特色

 

通过比较,我们能够看出国外许多大学课程设置具有相当的自由,个性化十分明显。而我国在这方面差距太大,这一方面是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学缺少设置课程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各高校办学缺少社会责任感,在利益的驱动下,一味地扩招,一味地模仿,造成各个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基本上没有区别。不仅同种类型的学校之间没有区别,普教、职教、成教、电大、函授、自考等不同类型的办学单位之间也没有太大区别,不同的学校培养出一个模式的学生,共同涌向有限的市场。这几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择业困难,和我们课程设置的同一化不无关系。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更好地为学生的前途着想,我国髙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应增加特色,虽不能像美国那样根据学生要求设置学校不存在的专业,但在课程设置时应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明确本校工商管理各专业的特色,设置有特色的工商管理课程,培养有特色的工商管理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文英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国培自我总结篇(2)

一、充分认识本期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首先,举办这期培训班,是适应**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已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在率先发展的征途中,我们**的民营经济也迅猛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创造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在座各位是**民营经济的带头人,也是**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大家会发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不断适应企业加快发展的需求。举办企业总裁境外培训班,就是要让大家通过学习,培养国际理念,熟悉国际惯例,通晓国际商务,运用开放的眼光和气魄,施展改革的勇气和胆略,率先作为,大胆实践,推动我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进而推动**更好更快地发展。

其次,举办这期培训班,是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需要。我区自**年开始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开展“企业创新与发展”系列培训、开设“企业家高层论坛”、举办清华大学—**企业总裁工商管理研修班等一系列高层次培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满足了我区企业家自我提升的需要。但从全区来看,我区的企业家队伍仍存在许多不足:譬如素质参差不齐,领军人物较少;务实精神较强,科学决策能力较弱;摹仿能力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粗放型管理居多,现代企业管理能力较为缺乏;对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认识差异较大等等。因此,区委区政府把“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作为我区干部能力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列入每年的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在今年年初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我们还决定要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展螺旋式深化培训,不仅要把企业家送到国内一流高校学习,而且还要把企业家送到国外著名高校和世界500强企业学习考察,以加快培养一批引领**发展的领军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相信通过举办这期培训班,对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举办这期培训班,是提升企业家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需要。企业家是专事经营管理的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需要有更强的政治素质、经济本领、市场意识和奉献精神。因此这次境外培训班不仅重点安排了企业管理与发展战略、资本市场的融资与集资、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策略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而且精心安排了新加坡的一些跨国企业以及本地的中小企业供大家考察学习,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让大家在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找出存在差距,规范企业管理,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促进企业在新形势下能够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一要尽快转变角色,聚精会神地学。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既然大家能投身到培训学习中来,就要尽快转变好自己的角色,完成由工作岗位到培训课堂、企业老总到普通学员的转变,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把学习培训看成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严格遵守学员守则,认真执行培训纪律,牢固树立团队观念,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二要明确学习目的,专心致志地学。我们不远千里到境外去培训,就是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每一位老总都要充分利用这较短的学习考察机会,学习国外和发达地区的现代管理理念、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体验国际大公司的实战案例,掌握国际现代物流等行业的相关信息,训练战略思维,培养世界眼光。当然10天的培训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培训,在企业战略决策、内部管理方面有所启发,或者找到了我们自己某方面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我认为,这个学习就是非常值得的。

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地学。这次境外培训的地点选在新加坡,一方面新加坡著名大学的专家、教授及新加坡大型跨国企业资深高级主管等专业人士,他们熟悉中国情况,精通中西方管理的精髓,能以较流利的中文授课。相对于欧美的培训来讲,新加坡的培训具有中西合璧的优势,能够有效地将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与东方的文化和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小岛国,总面积仅为680平方公里,人口近400万,没有腹地,各种资源匮乏。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家,现在却是世界最富裕的25个国家之一,它创造了很多值得我们认真探讨、认真学习的经验,它也确实有一些大的跨国企业以及现代化的中小企业可供我们学习借鉴。希望大家在培训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认真听课、积极提问、深入思考、主动交流、热烈研讨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三、把境外培训作为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树立起**企业家的良好的精神风貌

国培自我总结篇(3)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坚持以境内培训为主,发挥境外培训的补充作用”的教育培训方针,从2006年至2008年10月,中总协在国内举办培训班148期,培训9.847人次:组织国(境)外培训班7期,参训194人次。2008年,我国遭遇汶川强地震和全国大部分地区强降雨,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大家积极应对,克服困难,确保了培训工作的持续、稳定进行。2008年3至10月,共举办培训班57期,有60多个单位(含3家外资银行)组织高中级财务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人员达3,562人:仅3、4两个月,就举办4个专题13期培训班,培训人员达1007人。

紧随国家改革开放,中总协的教育培训工作日臻成熟,探索和总结了既适应形势发展,政策转换和广大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及其后备人员需求,又具有协会特点、能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教育培训的规律,做法与模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紧密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实践党中央关于“坚持以境内培训为主,境外培训为辅”的原则,积极贯彻国家和政府机关制定的法律条规;认真落实为会员服务和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中级财务会计管理队伍服务的宗旨,紧密围绕协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实际,力求做出切实有效的成绩。

二、确定了培训内容

中总协的教育培训主要是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中国总会计师行业实际,当前重点搞好三个方面的教育培训 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政府和机关新的财务、审计、税务和内部控制等准则,通则、条规和指南,帮助和提高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与水平;认真学习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资本运作,风险管理等最新理念与实务。各方面,各层次的教育培训,既要紧跟形势,又要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内容的确定,都要从实际出发,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三、坚持了服务宗旨

尽职尽责,会员需要是培训工作第一要务。几年来,应会员单位要求,先后为首钢、新兴铸管、中国农业发展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力、金融系统、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广西国资委 华中电力会计学会、上海汽车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广东粤电集团等单位举办专题培训班,注重效果质量,反映较好,此后,他们经常、连续派员参加协会举办的培训班。特别是新疆财政厅及各地财政局和生产建设兵团,一直转发并组织人员参加协会举办的培训。2008年,有60多个单位(含3家外资银行)组织高中级财务管理人员参加协会举办的培训班。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中介院校、科研、金融等单位,加拿大皇家银行北京分行、日本山口银行大连分行也派员参训,南洋商业银行先后派员参加了6期培训班。尤其是山西省电力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2008年6月4日致函,请协会支持和帮助,于6月8日至14日,23日至30日在大连为公司举办两期“新所得税实施条例与会计准则及通则执行中重点、疑难问题解析”高级培训班。培训部随即联系落实办班地点和授课教师,并做好课件连同《结业证书》快递到大连。后公司财务总监6月5日晚8时突来电话,说因支援抗震救灾,上级通知不让去旅游景点办班,但车票已买好,只能中途下车改在北京举办。为此,培训部临机应变,连夜与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联系;次日下午,又到学院协商落实,并告大连将课件等培训资料再以快递返寄北京,请老师改变行程。第一期6月7日早上4:00。到京,培训部人员凌晨3点起床赶往北京站,接到后在豪华大巴上向大家问候并致欢迎辞,还以汶川地震锻炼了我们的应变能力来调整大家的情绪;在前门安排早餐,餐后到天安门广场稍事活动,上午参观恭王府,下午参观奥运场馆鸟巢和水立方;次日8:30准时开班,和公司财务总监一同做动员,至10日,先后请北京,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中央财大的教授上了四天课。优质的教学、积极的服务和细致的工作,受到大家的肯定与欢迎。他(她们)在刚接站时流露出被“忽悠”了的情形;事后却说,老师讲得好,很适用,和家,奥运新场馆还真没去过,不虚此行。公司凝聚力强、组织纪律性好,上课无缺席。

积极应对,因地,因时制宜确保培训班持续稳步进行。2008年,突遇“5.12”汶川强地震,培训班按预定5月10日在重庆开班,地震时大家团结一致,沉着应对,先是组织全体学员安全转移到广场上:在确定情势安全和学员认可的情况下,又及时恢复上课,做到井然有序。事后有参训学员5月15日在博客中发表评论:5月12日下午两点半,我在重庆鹅岭宾馆参加一个会计准则方面的培训班。两点半是下午开始上课的时间,大家陆续坐齐后,老师开始上课。这时,大家感到地面有明显的晃动,桌子也开始摇动,老师居然还坐在那儿没动,我看了看天花板的灯在晃动,可能一分钟的时间,平静了下来。大家纷纷猜测是怎么回事,一会儿传来消息说,四川地震了。老师又继续上课,但我的心有点慌……大家总结课程安排与教师安排均不错,组织有序:有了这次经历,提高了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原计划安排的培训班,有的在地震波及地区,震后适时调整时间,地点,及时印发补充通知,确保了预先

安排的培训班安全顺利办好。人少也要上好课。凡是按计划安排的培训班,只要报到了,不管人多少,都坚持按时开班,教师、课程如期进行,课时、质量如期落实。“2008年5月18日至22日在厦门举办”企业内部控制、财务舞弊欺诈防范 高级研修班,报名48人,受地震影响14人到班,仍坚持开班把课授完。

贯彻培训工体现会员权利和优惠的精神,培训费标准确定为:凡单位组织人员参训,按参训10人免缴1人培训费用予以优惠。实际上,有的单位参训7-8人,要求免1人,也同意了;有的会员单位就近组织人员参加培训班,培训费每人只收了标准的百分之几十;有的二次到班要全免,个别人员要求随班听课不想缴费,也都照顾了,为支援抗震救灾,甘肃组织的培训班费用标准由1.680元降为1.280元,还有11人优惠、7人免费。

四、规范了工作程序

教育培训工作(含论坛、研讨等,下同)由协会全面规划、统一安排。组织指导、督促落实,做到年度有计划,定期做安排,着力抓落实、注重质和量。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理事会设立教育培训委员会,由三家国家会计学院、地方协会、分会、政府机关的领导和专家组成,指导、管理、监督协会的教育培训工作。协会组织编写《中国总会计师培训系列教材》,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注意吸收国外经验,以培养具有国际首席财务官水准的总会计师为目标,将首席财务官所需的知识、技能、思维及行为方式纳入其中,以统一和规范教育培训的内容,确保培训质量。协会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兼职师资队伍,教员由来自政府机关,知名高等院校与科研、中介与企业等单位领导、专家、教授、总会计师、首席财务宫组成,在广泛征求、各方推荐和通过教学实践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可以保障协会随时举办各类高级和高质量培训(研修)班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教育培训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培训基地,与地方协会合作,建立了海南、浙江、湖北、湖南、大连、西安等六个教育培训基地,依托民用航空分会建立了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财务审计培训中心。2008年6月,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武汉大学出版社承办,在深圳举办《新时期全国高校财会教学改革研讨会暨财会教材编写会议》。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31位院系领导和教师参会:为协会培训系列教材的编写出版扩大了视野,增加了力量。

协会举办的专题培训班,课件规范、资料齐全:地点设在教育培训基地或三星级以上宾馆;教室有投影,可录音。学员反映,办班时间虽短,注重操作,很实用。

五、探索了培训方式

根据协会工作特点,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一般采取脱产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几个结合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拓展训练、座谈、讨论等交互式、体验式相结合,专题讲座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苦练内功与巧借外力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教育培训的组织,一是依托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和各地方协会(研究会)、分会(工作部)与各培训基地、培训中心:二是通过培训实践筛选合作单位。

合作培训的方式臻于成熟。考虑到协会培训量大任务重,工作人员少,从2006年9月起试行与专职培训机构合作承办的形式进行。为维护协会培训工作的次序和形象,经过培训实践审慎选择,实际进行合作的保持在2至3家:这样做,也有利于相互激励,促进提高质量和效果。选择合作单位的条件是:有资质,有生源、有经验(有承办全国性培训的良好记录),都是与国家机关合作过或有紧密联系的单位。原则是:主办与承办,协会为培训班主体、以协会名义行文,承办单位组织生源和班务、负责收费和税务。协会对培训班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不放权、不授权、不撒手:一是不定期派员到班,协助组织、开班动员、宣传协会和培训工作,二是未到班的都要在开班前和办班中,与承办人及时联系,协调指导,应即处理相关事项,确保培训班安全,顺利进行;三是将培训考核表,评估表在开班前随培训结业证书一同印制和发出,并督促办班结束时收回,四是每期培训班都有小结、并附参训人员名单,坚持做到常抓不懈、有始有终,及时总结,确保质量。

六、统一了结业证书

协会组织举办的国内培训班,学习期满,完成规定课程,考核合格后准允结业。交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总会计师岗位培训,学员学习期满,完成规定课程,国家会计学院与主办单位共同负责培训的考核评定工作,并建立学员档案,考试和考核合格后准予结业,结业时由国家会计学院代表六部委颁发《总会计师培训证书》,获得该证书,表明已达到岗前培训要求,证书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证明效力。与国家会计学院合作举办的短期培训,国家会计学院负责培训的考核评定工作,学员学习期满,完成规定课程、考核合格,结业时由国家会计学院和协会同时盖章颁发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结业证书》;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在三家国家会计学院、各培训基地、各地方协会(研究会) 各分会(工作部)、培训中心及与合作单位举办的短期培训,由协会负责培训的统一领导和组织管理,派员具体指导、监管、考评,颁发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结业证书》;获得该证书,表明已完成后续教育计划规定的本年度专业学习任务,可作为《会计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后续教育的记录登记证明。

协会组织赴国(境)外短期培训,选择知名大学办班授课,由该大学颁发《结业证书》。赴美国攻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长期培训,学员按规定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可获得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颁发的EMBA学位证书;该证书获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认证,自动加入美国大学全球校友网络,与此同时,可申请获得中国驻美国使馆教育处签发的留学人员证明,并在回国后持该证明到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学位认证,同时享受中国留学归国人员待遇。

协会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培训部门和机构齐心协力、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形成合力;学习和借鉴政府部门及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的经验与做法,听取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加强指导、积极监管,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水平,注重培训实效,得到了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的的认可,肯定,支持。王军副部长2007年3月14日在《关于印发协会2006年培训工作情况和2007年计划安排的通知》(中总协2月27日印发[2007]6号文件)文件上批示:“请抓好落实,讲求实效、表彰先进、督促后进,总结提高。”这是对协会培训工作的肯定和鞭策,为协会培训工作的稳定、持续、协调,有效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家改革开放还在发展前进,中总协教育培训还耍开拓创新。财政部领导在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致辞中指出:“希望大家多交流、多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好;同时,要更加注重带兵育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后备人才大军。”我们要以此为鞭策,认真总结,不断提高,将协会的培训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形势在发展,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中央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指南,适时改进内容和形式,使协会培训与时俱进、紧随时代脉搏。

国培自我总结篇(4)

根据区进修校的安排,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总结提升”阶段的培训活动于2018年12月24日在长寿区晏家实验小学校召开。在这个环节中,13名学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现将这阶段小结如下:

一、领取任务,准备充分

我组的舒良成、陈静、樊凌艳三位老师在分别领取微讲座、微故事、微课的任务后,很早就确定课题,自己查阅资料,做好PPT,几位老师做好后把文稿早早地交给我,要我修改。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们听后,他们又拿回去进行修改,这样反反复复几次,直至定稿。定稿后,几位教师在学校多次试讲,陈静、樊凌艳两位老师还到我办公室试讲,请教管中心的领导指点。

二、共同学习,相互提高

三位老师在领取任务后,13名学员教师就三位教师的主题集中研讨、教师们畅所欲言,这些问题也得到指导专家和领课老师的高度重视,对于我们13名学员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12月24日的展示活动中,我组的舒良成老师的微讲座《相互合作齐参与,轻松愉悦晓算理》、陈静老师展示的微故事《学习与收获--我的国培故事》樊凌艳老师的微课《多位数乘以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焦洪兵主任的项目总结《国培,让我们一起成长》,得到进修校领导、指导专家和其他国培学员的一致好评。这充分展示了我们小组的集体力量。

三、国培之后,任重道远

国培自我总结篇(5)

一、宣传培训主题

本次宣传培训活动主题为“识灾、避灾

,家喻户晓,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主要内容是对我县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地质灾害易发区群众、乡(镇、街道)村监测责任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应急知识培训。

二、宣传培训目的

宣传培训活动旨在提高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向社会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氛围,促进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宣传培训对象

本次宣传培训对象是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乡(镇)村地质灾害监测人、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的全体群众和成员单位负责人。

四、宣传活动内容及形式

本次宣传培训采取省、市、县三级结合,分类培训方式进行,以集中学习、室外宣讲和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形式开展,主要围绕识灾、防灾、避险自救、灾情报告等内容进行宣传。国土资源所要结合实际,室外宣讲要深入乡村、学校、厂矿、企业、旅游景区和在建工地等开展宣传活动。做到电视有影,报纸有字。

五、培训安排

(一)省国土资源厅主要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分管局长、科(股)长、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培训,分2批5期进行。

第一批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工作的分管局长和科(股)长,分2期进行。我县参加第2期培训,培训地点为太原。

第二批为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分3期进行。我县参加第5期培训,培训地点为临汾。

(二)我局主要负责对乡(镇、街道)所长以下工作人员、监测责任人、监测员、地质灾害防治成员单位负责人的培训。

以上培训,时间自定,总体培训要在7月中旬前结束。

六、总结评价

各有关股(室)、所要对宣传培训工作进行自我评价、认真总结、上报好的经验做法。

七、有关要求

国培自我总结篇(6)

收稿日期:2006―12― 20

项目来源:本项目属学校教改立项课题:学历教 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研究,课题编号:230-11-44032。

作者简介:李亚春(1972―),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北京 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研究。

一、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当今世界的特点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竞争日趋激烈。以经 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水平的竞争, 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的科学家和培养“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师 为目标,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应用型高等工程教育要 突出应用型,面向工程,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强工程的实际训练, 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虑工程的综合性,突出工程的特点、注重市场需要、技术水平领先 ,以培养现代工程师为主要目的。

为了培养和造就新形势行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从终身教 育和大工程教育的新观点出发,构建一个院校工程教育和继续工程教育培训有机结合、协调 发展的现代工程教育体系,并加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合理使用与科学管理,以适应社会经济 发展的需要。

二、行业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人 才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我国人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 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 。然而,在实现行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是关键。而行业现有的人才资源还远远 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以铁路为例:根据铁路“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专家预测到2010年,铁路运输业人力结 构调整优化为橄榄型,即大专以上人员的比例要增加,至少应达到30%左右(研究生等高层 次技术人才要占很大的比例),初中及以下人员的比例要减少15%。只有这样,才能为铁路 运输业成为具有一定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人力保障。

三、人员结构中高等人才的不足

1以铁路运输业总体情况为例:

目前,铁路运输业的人力结构呈金字塔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全员的12%左右(研究 生毕业不足01%,本科、专科毕业生各约占5%、7%),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员占20%,高中毕 业生占30%左右,而初中及以下人员约占40%。大专以上学历层次人员的比例大大低于邮电、 冶金等有关行业,这样的人力结构越来越不适应铁路行业的发展。

2从全路干部的总体情况来看,据铁道部人事司2001年对全路干部的统计:

2001年全路干部总数574 818人,全路固定职工2475 496人,干部占职工总人数的2322%, 从 文化程度上看:干部中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上的有100 997人,占干部总数的1757%;大专18 6 592人,占干部总数的3246%;中专153 408人,占干部总数的2669%;高中以下133 82 1人 ,占干部总数的232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干部中受过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占干部总数 的5003%;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为289 164人,占干部总数的5031%;41至50岁为2 00 747人,占干部总数的3492%,51至59岁为84 078人,占干部总数的1463%;60岁以上 为829人,占干部总数的014% ,总体上来说,铁路干部的队伍还是一支比较年轻的队伍。 他们还正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来为铁路的发展作出贡献。

3从铁路专业技术干部的情况来看:

铁路专业技术干部总数227 064人,其中,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有125286人,中专82 258 人 ,高中11 780人,初中以下7740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人员占专 业技术干部总数的5518%,这些人需要进行继续教育,而另外近一半的人则需要进行提高 受教育文化程度的教育。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铁路高等工程人才的数量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的 时代,还远不能满足行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四、行业没有能力全面开展高等工程教育

1从目前情况来看,因为大部分行业高校都以划转,行业办高等工程教育缺乏举办高等工 程教育所必备的条件,而行业现有的条件只能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就 很困难。特别是当今社会,行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幅上升,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不断提高,行 业更是无能力直接培养。

2从教师方面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师。但现阶段,除了实习指导 教师外,行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的作用也有限,“双师”教师必须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培养 。实际上,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师除了应掌握一定专业基本理论之外,还应有作为教师必备的 基本素质要求,比如具有系统讲授一门课程的知识储备,懂得教学基本规律,有必要的语言 表达能力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培养过程,不是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或中专、技校教师 所能做到的。

3从应用型高等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来看,他们需要经过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严谨科学 的实验训练,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掌握探索未知领域的基本方法,更需要有创新思维。而 这些都不是行业自身能做到的,行业充其量还只能培养高级技工,而很难培养高级工程师。

4我们还应当看到,非技术教育越来越成为现代工程师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现代 工程已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问题,它往往广泛地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甚至影响到人类 的生存。

五、行业高等工程教育目前的优势与不足

1行业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

(1)高等学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大学还是专业学院)均无一例外地是高等工程教育的 主体,行业(企业)则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介入高等工程教育中。高校不但储备了工 程技术类专业知识,还储备了非工程技术类跨学科知识,这些正是现代工程师所需要的。行 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等行业教育活动的存在和近年来的大力发展,普通高等学校正在我国的 行业高等工程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2)据发达国家预测,行业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务将逐渐与常规教育任务有同样的比重。我 国的各类高校都在扩大行业高等工程教育办学规模,为行业培养人才,解决实际问题,使科 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基于我国的国情,我们有十几年的行业高等工程教育培训的办学经验,摸索出来一套 管理办法,有强大的教育培训队伍和完善的教学设施。

(4)当前我国各行业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急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去研 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以求得行业(企业)经济的振兴和发展。通过行业高等 工程教育来培育行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一条迅速、有效的途径。但从当前我国大多数行 业(企业)的现状来看,都显得力不从心,把希望寄托在高校的继续工程教育。

(5)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保证行业高等工程教育顺利开展。

2行业高等工程教育的不足

(1)落后的体制和机制束缚行业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面对行业高等工程教育市场的挑战,政府和市场尚没有达成有效的统一,现有政府的职能对 行业高等工程教育还有相当程度的束缚力,如硬性要求行业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达到50%~ 60 %的比例。这种忽视具体地区差异的指令,易于造成行业高等工程教育脱离实际,产生教育 、效用“两张皮"的后果。

(2)观念上的偏差,是造成行业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人们追求管理型、高新技能型人才的意识逐步 强化,但是,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不够。在结构调整之前,一系列国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通 过制定政策和措施,较好地保证了其主管高校为本行业的技术人才进行的行业高等工程教育 和培训。但这些行业在并轨和转制后,不再主管自己行业的学校和企业,不能系统有效地进 行行业高等工程教育和培训,这已成为我国行业高等工程教育不得不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难题 。

(3)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将对我国行业高等工程教育产生冲击。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外更多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进 入中 国市场,瞻前而实用的教育培训观念和措施将赢得用户欢迎。而目前我国的行业高等工程教 育体制仍然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办学规模、管理方式等基本没有脱离传统约束。由此带给行 业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战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及时借鉴,开拓求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行业 高等工程教育,迅速缩短差距;二是迫于应付,无法与之竞争,以至于被挤出人力资源开发 市场。

(4)传统的行业高等工程教育现依然是发展行业高等工程教育的瓶颈。在传统行业高等工程教育制约之下,我们还是从简单的从业需要之角度来确立行业高等工程 教育原则,让接受行业高等工程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这种教育思想没有看到当今世界发展 之迅速,技能人才不断提高自己之重要意义,从而忽视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迫切性。国 外发达国家以人为本的行业高等工程教育倾向不仅使受教育者从中学到了技能,而且突出地 发展了自我,提高了开发创新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我国的行业高等教育定位 中国际化的意识、培养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国外学习和实践环境的机会几乎为零 。据企业专家反映,国内若干知名企业均曾选送人才进行相当于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培训,但 常常效果不好。培养的人才在国际竞争和挑战性方面适应性不很强。我国的行业高等工程教 育应该在尊重受教育者、服务受教育者、满足受教育者个体要求方面形成着力点,培养跨文 化、跨学科的全面发展型人才,采用国际惯例设置教育培训的评估标准,以期我国的行业高 等工程教育走向国际化轨道。

(5)高校对继续工程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投入不够,政策、措施不配套;教学大纲和教材不适应行业高等工程教育的特点,没有跳出 学历教育的模式。

(6)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行业甚至有不少行业的领导对开展行业高等工程教育的目的和任 务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才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与高校的合作力度不 够。

六、高等工程教育需要与行业教育培训相结合

1高等工程教育应服务于行业。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为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服务,而高等工程教育则应该把培养 社会各行业合格的工程师作为使命,在为行业的服务中办出自己的特色。工科院校的一切工 作和活动都必须服从于履行这个根本职能。

当前,行业在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难题就是人才个 体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群体结构不能满足客观需要。具体地说,从人才个体知识结构来看,一 是知识面窄,专业理论知识单一;二是对新兴学科知识和高科技术掌握不多。 而从人才的群体结构来看,一是专业结构不太适应客观需要,新兴技术专 业和新兴学科的人才太少;二是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才太少;三是能级结构不合理, 一些长线专业人才过剩,而短线专业和关键技术专业人才短缺。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行业在 进行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时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制约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因此,高等 工程教育应充分了解行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从而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以此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优化知识和专业结构,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2在为行业服务中,科研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在为行业服务中,随着行业的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科研教育水平也得到提高。

(1)结构的调整将影响高等工程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高等工程教育在为行业的服务中,从行业获得了人才需求信息,这对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专业 结构调整、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努力办出特色都是至关重要的。

(2)提高了高等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行业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场所,使他们感悟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受到基本的技能训练,尤其是 在行业文化熏陶下,培养树立了学生敬业爱岗、与人合作的职业道德,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 不到的东西。

(3)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影响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正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学科迅速分化,综合性的边缘学科、交叉和新兴 学科不断涌现,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问世,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 快,市场对科学技术需要的反馈速度也越来越快等等。这些对目前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更具 有挑战性。

(4)行业还为教师提供了经常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在教师走出实验室,带领学生下厂实习的同时,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 不足,还可以在实践中发现新课题,找到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渐提高自己的“双师”素质, 成为“双师”型教师。

(5)深层次的合作,就是校企联合攻克技术难关、开展技术革新,从而达到学校培养人才 、行业谋求发展的利益双赢。高等工程教育在参加行业的创新项目的实施中,锻炼和培养科技人员接触新知识和交叉学科 知识,拓宽了知识面,使得技术创新过程成为既出成果又培养人才的最好形式,“产学研” 结合使得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水平得到提到。

参考文献:

〔1〕朱高峰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1998,(5)

〔2〕顾志良等关于高等工程教育本科培养目标的探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4)

国培自我总结篇(7)

教育管理实践呼唤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并成为滋养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沃土。当时的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室接受任务,编写培训中小学校长的学校管理教材。由于历史的原因,参与编写的教师本身也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管理理论。当时国家还未完全对外开放,他们很难找到国外有关的参考书,唯一的办法,就是总结老校长的经验。1977年,教研室组织了北京市最有经验的36名老校长,举办研究班,采用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的方法,对已有的教育管理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研讨。经过近3年的努力,《学校管理》一书正式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学校管理学教程。尽管用今天的观点看,这本教程的内容显得有些陈旧、稚嫩,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依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特别是其编写过程和基本思路都给教育管理研究以久远的启示。

同时,教育管理实践也推动着校长培训事业的发展,并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动力。学校管理实践需要正确的管理理论的指导,教育管理理论需要学校管理实践的支撑与检验,而校长培训则是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实现形式。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校长队伍的建设得益于校长培训,教育质量的提高得益于校长培训,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学术繁荣也得益于校长培训。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学术繁荣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有影响的教材的编写、教育管理专业的产生、教育管理学术团体的创建与发展等,总是和校长培训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不是所有的专业人员都可以进入教育管理专业,甚至也不是所有的管理人员、教师都可以进入教育管理群体或成为校长的。进入这个群体或从事校长工作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并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能胜任。

在我国,对校长专业发展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古代曾经政教合一,“以吏为师”,教育者和政府管理者不分。后来有“学者为师”,即有学问的人才能当教师,当学校负责人。进入近现代后,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当教师、做校长必须经过师范专业教育,进行专业训练。20世纪初,新学思潮兴起;至20世纪中,教育行政、教育管理等理论才被社会认可,并成为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和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的培训内容。在校长的职责、选拔任用、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那时的学者曾经进行过认真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可惜后来,我们在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失误,错误地认为教育管理不是专业,将高校教育专业和中等师范学校中的教育管理专业课一律取消,教育管理类教师被迫转业。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基本上不承认教育管理专业,不开设相关课程,不组织教育管理研究队伍,不出版教育管理类的学术著作,致使校长专业化的进程停滞不前。同时,极“左”思想对校长专业化也有很大的冲击。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选拔、任用和培训校长,都要服从政治斗争的需要,校长培训只开设政治类课程,基本上不开设专业类课程,致使校长专业化的过程逐步变成了政治化的过程,校长的管理也与行政官员的管理并轨。校长专业化走了一条畸形之路。

改革开放,给校长专业化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人们逐步认识到:校长是从事教育管理的专业人员,校长在学校的职业特性得到认可。校长作为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的地位被重新确立。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关于校长的调查研究和培训。比如: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承担了国家教育科研“七五”重点课题“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与管理”,课题组曾组织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04位研究人员,对全国11244位现职校长和128位获得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优秀校长进行调查走访,就校长素质、成长规律、校长培训和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当时的国家教委组织和领导,通过试点,在全国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了校长培训。这些都大大推进了校长专业化的进程。  1980年~1985年,在全国中小学校长中普及哲学、学校心理学、普通教育学、学校管理学等基础理论。

1986年~1990年,在全国试行和推广持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上岗的制度,在百万校长中实行全员任职资格培训。

1991年~1995年,在全国校长中试行并推广任职资格培训后的提高培训,校长全员接受每5年240课时的继续教育。

1996年至今,针对校长专业化发展的不同水平,分别进行不同的培训,将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成熟校长的研修结合起来,初步形成我国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的体系,有力地推进了校长专业发展的进程。

这30年的培训,在我国百万校长的专业发展中功不可没,如此深刻的变革在国内外的教育史上也是少有的。它为今后加快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进程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逐渐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相对完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体制,它包括:

1.领导体制

国家层面由教育部统一领导,教育部人事司负责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校长培训领导小组,由省(市、自治区)党委、政府、教委和培训机构的领导人组成,领导本省(市、自治区)的校长培训工作;地(市)和县(市)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规划与实施本地区的校长培训。

2.办学体制

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的培训,一般由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学院或师范大学负责实施;小学校长的培训由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成立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负责协调本省(市、自治区)普教干部的培训工作。

除发挥专门培训机构的作用外,干部培训还充分发挥本地区高等院校的优势和各系统培训干部的积极性,建立了以培训机构为主体、多渠道办学的体制。

3.培训体制

在总结近30年校长培训经验

的基础上,中小学校长培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制。这一体制包括:

(1)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校长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而进行的一种专业资格培训,其目的是提高即将上岗校长的政治、业务素质,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在任职资格培训的基础上,我国实行校长持证上岗的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1979年起,凡未接受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干部,都不得任命为校长。

(2)提高培训。属学历和任职资格培训合格后的继续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学习理论和交流先进的管理经验,使校长适应时代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有关政策规定:中小学校长每5年轮训一次,形成校长定期接受继续教育的制度。

(3)学历培训。是为校长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标准而进行的培训。其中教育管理专业的学历培训要达到双重目的:其一是要使学历未达标校长,通过培训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其二是对学历已达标的校长,通过第二学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学历培训是特定时期内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专业补偿性培训。

(4)成熟校长的研修。是促使成熟期校长向专家型校长发展的培训。这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修,总结校长的办学经验,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促使他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比如:北京教育学院通过建立校长工作室和导师制的方式组织成熟校长的研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还有培训者的培训制度等。

以上4个主要层次的培训,是互相联系和衔接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培训机构总结已往经验,通过学分制将4个主要层次的培训互相连接,避免了课程重复设置,提高了培训的整体效益。

4.教学体制

(1)教学原则。校长培训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原则: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并重,理论联系实际,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培训进度与培训效益尽量统一。

(2)教学内容。校长培训的内容,必须具有先进性(指教学内容要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教育实践的最先进经验)、针对性(指教学内容能解答校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性(指教学要围绕学校管理实践展开,使校长从各个侧面吸收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性(指教学内容能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在体系上要突出实践环节)和启发性(指培训内容要有利于校长思考和研究问题)。

(3)教学方式。校长的继续教育,属于在职培训,以业余学习、自学和短期脱产培训为主,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建国以来,特别是近30年来校长培训成功的经验证明,在考虑培训形式时,要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

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的关系。为了提高培训效果,让校长参加短期脱产培训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做可以使校长暂时摆脱繁杂的行政事务,集中精力读书、研究问题和总结经验。但是,不能搞过多的脱产培训,特别不能搞过多长期的脱产培训。这是因为,校长若长期离岗,必然会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校长培训的经常性方式是业余培训,即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学习和学校管理的节律紧密结合,以缓解工学矛盾。

面授与远程教学的关系。在校长培训中,面授是不可缺少的,即使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学,也要使面授达到一定的比例。但是,远距离进行教学能节省校长往返路途的时间和办学经费。这种教学形式,特别有利于边远山区的校长就近接受培训。

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针对我国中小学校长人数众多且分布极为分散的特点,校长培训一般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采用集中的方式。即使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培训的时间和地点,也需要适当分散,尽可能让校长就近入学。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提倡各培训机构的教师下到基层,就近培训校长。这种送教上门的培训方式,由于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工学矛盾而深受广大校长的欢迎。

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的关系。校长的学历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5年,属于长期培训;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的时间,一股为3个月~6个月,属短期培训。校长培训最经常的方式是短期培训。即使是学历培训,由于大多采取的是半脱产或业余培训的方式,所以实际上也是分成若干个培训小阶段完成的。

国培自我总结篇(8)

唐继卫: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和各行各业骨干力量的主要来源,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工作的研发力量中,90%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神十”运载与飞船系统的正副总指挥、总设计师,三分之二是我国培养的研究生。我国新型舰载歼击机研制总指挥,“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同志也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生前仍在攻读博士学位。

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大局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还不适应,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尤为不足,制约培养质量提升的深层次障碍有待破除。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加大投入和支持。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地位,迫切需要对研究生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加快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与职业》:我国研究生教育曾有多次改革,也取得了不少成效,这次综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唐继卫:前几次研究生教育改革,使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发展方式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2012年,全国在读研究生总数达172万人,位居世界前列。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研究生教育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上来,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培养类型结构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应用人才。2012年,我国在读博士研究生中,98%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中,学术学位占69.1%。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类型结构仍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促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三是培养模式从注重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偏重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不够,突出表现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科教结合不紧密,与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紧密衔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没有形成。必须根据人才多样化需求、学科特点和研究生个性化要求等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四是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转变为学习期间的学业表现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能力并重。以往我们主要以研究生在学习期间的学业表现、科研产出等评价教育质量,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潜力、职业适应性、创业能力等要素缺乏关注。今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质量评价单一化、平面化的状况,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通过改革,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行列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与职业》:深化改革的主线是什么?有哪些要求?

唐继卫:深化改革以坚持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全面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结构上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上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方式上更加突出开放合作。

《教育与职业》:如何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服务国家需求?

唐继卫:层次类型上,基本稳定学术学位研究生规模,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学科设置上,下放二级学科设置自,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在总量不变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规划,以单位自主调整为基础,加强省级统筹,尽快建立学位授权点“有上有下”进行动态调整的机制。计划安排上,积极支持优势学科、基础学科、科技前沿学科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发展。

《教育与职业》:研究生教育计划管理方式和招生选拔办法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唐继卫:加强改进招生计划管理是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重要抓手。改革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形式,取消国家计划和自筹经费“双轨制”。逐步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纳入计划管理,实行宏观指导。

国培自我总结篇(9)

我这次去汽轮机公司和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进行为期8天的学习培训和参观,除了参观汽轮机公司和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外,重点是学习国外机组的构成与工作原理,在仿真机上多次操作,使自己切实了解国外机组的情况,掌握有关技术性能,为在乍得管理操作国外机组打下扎实基础。

一是认真学习国外机组的原理。通过老师分类详细的讲解,我了解掌握国外机组的原理。国外机组技术规范:机组型号:N12-3.43;型式:单缸直连冷凝式;额定功率;12MV;额定转速3000r/min;进气压力3.43MPa+0.19,-0.29;进气温度:435C,(+10、-15);机组结构:主蒸汽系统、抽气系统、真空系统、气封系统、调节和保安系统、供油系统。

二是重点学习冲动式汽轮机典型结构。通过老师详细的讲解,我了解掌握了冲动式汽轮机的典型结构。比如调节系统中的油动机的结构(主要由断流式错油门滑阀、壳体、活塞和反馈系统组成,油动机活塞和错油门滑阀组装在一个壳体内,活塞杆上装有反馈板及调节器阀杠杆相连的连杆和关节轴承,错油门滑阀的上端是转动盘,转动盘与弹簧座之间装有推力球轴承,弹簧的作用力取决于调节螺栓,弯角杠杆的位置。),调节系统中油动机的功能(油动机蒋由调速器输入的二次油信号转换成油动机活塞的行程,并通过杠杆系统操枞调节系统的开度,使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与所要求的流量或功率相适应。)

三是重点学习冲动式汽轮机的工作原理。老师详细讲解了在二次油压变化过程中错油门的动作原理和反馈系统的作用,还学习危机遮断油门的功能、结构和作用方式以及和原来机组不同的速关阀!功能、结构、动作原理。

在上课学习过程中,在书面讲解的同时,我还结合大量的图纸到汽轮机厂现场参观了速关阀、油动机、危机遮断器,就有关技术问题向汽轮机厂师傅请教。在和利时学习时,对国外12MV机组的DEH电液调节系统的调节和ETS中的动作保护和保护值的进行深入了解,在基本了解掌握的同时在仿真机上多次操作,并参观了电液调频柜的安装调试现场,听取老师的现场讲解。

二、学习培训和参观的收获

1、学好各项课程,提高技术水平与业务工作能力

8天的学习培训和参观,我认真听讲,虚心学习,仔细摘笔记,不懂就问,在仿真机上多次操作,切实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与业务工作能力,对国外12MV的新型机组在原理和构成上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和利时仿真讲座结束后对DEH、DCS、的数控调节更加熟练,对DEH和ETS中的动作保护和保护值有了明确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和参观,初步掌握了国外12MV机组的构成与原理,具备实际操作与管理的能力,能够到乍得切实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总公司赋予我的工作任务。

国培自我总结篇(10)

一、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1)政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政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一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基本要求》等等。这些、法律、政策、文件集中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实施思路与逐步规范的具体措施,属宏观的指导性文件。使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高等学校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培养形式多样化。近年来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较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和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较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体系。”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我国初步建立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二,高等学校日益重视,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日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研究与实施硕士研究生穿心能力提高的各种途径:

二、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在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参会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

已有的许多调查数据也显示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国务院学位办专项课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共选择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发放了3500份问卷就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上一般,其中9%和38%的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为“优”和“良”, 53%的导师和47%的教育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自我评价也较低:硕士生创新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和“差”的分别为51%和34%;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的比例达68%。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数目少。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因其较强的客观性而成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近几年我国高校发表国际学术榜论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但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不只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偏少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方面。即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我国2005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2006年我国的Nature论文被引次数超过期刊IF值的,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Science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IF值的,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三。”

此外,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是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但在我国当下的硕士生培养中,学位论文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第一,相当一部分硕士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第一手资料,多是“闭门造车”,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所限,搜集的资料不全面,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学位论文。第二,部分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题目由导师指定,忽视选题过程学生发现研究创新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第三,硕士研究生文献检索和资料处理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四,部分硕士研究生研究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逆向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足,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盲目信任、赞同,而较少的思考、质疑,较少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或实践表达出来,难以得出严密的结论。第五,论文答辩形同虚设,答辩组的成员多为校内相近专业的老师,彼此间互相照顾,论文通过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导师以及学生放松了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保证。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参与科学研究少。硕士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既要学习又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所创造。硕士研究生要在科学研究中培养自身独立科研的能力,科研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参与课题研究其实就是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实践过程,它与硕士研究生学习是相互补充的,硕士研究生能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推动自己进一步扩充知识。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硕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太少。

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少。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能力可得到巩固和发展,使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硕士研究生要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服务于社会,就必须走出校园,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参与实践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动手能力水平低历来是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国培自我总结篇(11)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我国现行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重课堂理论、轻课外实践,从而导致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1]。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就推动高等教育工程类教学改革,建立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提高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2]。该计划旨在造就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服务,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各类人才,从而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中国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总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在2014年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世界竞争力分析报告中,我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位列前茅。但实际上,我国卓越工程师技术人员虽然总量大,但工程师人均创造价值低于发达国家,在质量和结构上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3]。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中,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华盛顿协议》成员国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其中,《华盛顿协议》成员国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欧洲大陆模式以德法为代表。美国模式的培养目标主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实践创新性;欧洲模式的培养目标主要注重培养工程师的实践能力。美国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自身的特点,采用“核心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形式,课程设置上体现出跨领域、宽口径、重实践的特点;欧洲模式课程设置体现了以企业需求为主要特点,以若干的模块组成教学系统。从实践教学方面来看,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具有相同之处,他们的学生都较早地开始工程综合训练。自动化学科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早已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当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分析和综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优势在于专业知识面较宽,能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4]。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毕业生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市场意识比较薄弱、语言勾通能力欠缺等。因而,针对自动化专业具有实践性、时代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结合我国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际要求,改变传统培养模式并创新适应时展的新的培养模式,对我国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三、人才培养原则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多学科交叉合作成为工程教学的常态。一个优秀的自动化工程师仅仅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是“卓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培养优秀的自动化卓越工程师至关重要。

1.培养能力要求。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动手能力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以及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熟练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自动控制技术、单片机、通信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知识。

(3)毕业生应具有较好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管理等能力。

(4)能及时了解和把握本专业技术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

(5)具有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和外语应用能力,有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6)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与管理能力。

2.培养模式原则。知识是载体,素质是灵魂,能力是核心。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总原则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特点。素质和能力应当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环节的训练来培养。因此,根据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总体原则,我们可以得到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卓越”为目标,通过“多样化、开放式和递进式”的“以人为本”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

3.培养方案构架。在教育部应用型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基础上,自动化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秉承淮海工学院“严谨、求实、团结、献身”的校风以及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制订的。淮海工学院自动化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构架如下图所示。

四、课程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目前,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授课学时过多、选修课太多、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衔接较差、多门课程的内容存在着重复、创新性实验较少、毕业设计内容偏离工程实际应用等。主要思路包括以下两点。

1.根据我国教育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本校专业特色,确定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并修订专业课程体系。

2.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个性发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以我校《自动化装置》课程为例,该门课程由PLC、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三个专业技术子模块构成,是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照新的教学理念重新整合而成的教学课程。将原来的教学内容分解到模块和实验当中,大大促进了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不同模块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师资,教学任务选择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过硬实践操作水平的教师来担当。模块内部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有序性。

五、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通用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要求,来进行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总体框架的整体设计。从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来说,应考虑的主要内容有下面几点[6]。

1.坚持理论教学、综合实验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校内工程实训项目和校外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将自动化专业培养总目标进行分解,建立各年级、各学期的专业培养子目标。围绕子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建设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的高质量的实训项目。

3.注重成本效益,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可操作性。

4.从新生开始就要坚持工程实践教育的原则,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加强校企联盟合作,提高学生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的能力,通过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完成自动化专业企业阶段的训练。根据上述要求和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及各方面的要求,按照实践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实践操作能力由低到高的思路,将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按总体培养目标划分为4个层次,每个层次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实验、工程项目相结合,循序渐进,互相结合,构建“四层次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六、结论

总之,建立完善的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热情,也可以促进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作,有待高校教育者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2]韩璞,林永君,刘延泉,等.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10):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