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3 10:57:19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1)

【论文摘要】:针对部队潜水医师在职培训工作实际,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潜水医师岗位培训的可行性和优势,并设计了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方案,同时针对应用效果提出了改进措施。

潜水医师主要担负潜水作业或训练的医学保障工作,此项工作具有人员数量少、专业性强、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工作单位分散等特点。近年来,部队潜水医师的教育培养模式由专业教育培养转变为临床医学教育加潜水医学专业培训。但是,由于潜水医师工作的实践性较强,专业知识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是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通过岗位培训加强其实际保障能力。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的承训机构和进修单位,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周期和时间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基于上述情况,迫切需要探索创新潜水医师岗位培训的途径和组织方式。为此,课题组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完善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为提高潜水医师岗位培训的效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1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在潜水医师岗位培训中应用的优势和可行性

1.1优势

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建立潜水医师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其最大优势在于可实现潜水医师的在岗培训。学生可随时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结合岗位工作实践,反复学习,持续时间长,教学培训内容易于更新。同时,可减少集中培训占用时间甚至影响单位执行任务,节约了人力、财力等。

1.2可行性

运用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进行潜水医师在岗培训,不同于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套培训系统,实现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接受潜水医师应具备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其可行性体现为以下几点:

1.2.1潜水医学保障的专业性和医学基础知识的有界性潜水医师的主要职责是为潜水员进行潜水活动提供医学保障,其工作内容与潜水活动非常密切,专业性较强。潜水医学基础知识虽然与普通临床医学有交叉,但支撑潜水医师工作的潜水医学基础知识具有明确的边界,大小适中的文件能够涵盖其全部信息,确保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能够满足学习培训的要求。

1.2.2潜水疾病种类的确定性和致病原因的单一性预防和治疗潜水疾病是潜水医师的核心工作,也是培训的核心内容。潜水疾病种类比较确定,主要包括减压病、肺气压伤、潜水挤压伤、氧中毒、二氧化碳中毒、氮麻醉等。而且,每种潜水疾病的致病原因非常确定且单一,病例的代表性较强。这样,通过信息技术,全面地分析、整理潜水疾病的治疗规律和建立程式化的医学保障方案得以实现。

1.2.3潜水减压方案选择的规律性和数量的确定性事关潜水活动安全最重要的潜水减压方案是由潜水医师选择和确定的,并负责在潜水现场根据水下停留时间变化调整减压方案。依据高压惰性气体在机体内的溶解和逸出规律,根据潜水深度、水下停留时间这两个变量,可以生成不同深度下的潜水减压方案。这些方案具有选择的规律性和数量的确定性,这样就能够建立潜水减压方案数据库。潜水医师通过查阅数据库资料进行岗位学习,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方便地选择所需的减压方案。

2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

为适应潜水医师岗位培训要求,应该设计制作便于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利用的普通个人计算机,综合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以较小的容量及简便的操作即可进行自学。考虑到以上特点,结合部队保密的要求,该系统采用microsoftvb.net和access数据库进行开发,设计成单机版的应用系统,关键的教学资料在个人电脑中不予加载。因此,可以dvd光盘为载体进行应用分发,达到按需发放,即时回收的目的。

2.1系统层次模块图

该系统设计了6个模块:潜水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授课课件模块、实操演示模块、模拟病例处置模块、减压方案数据库模块和考试模块。系统层次模块如图1所示。

2.2模块功能设计

该系统涵盖潜水医学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遵循有利于自学、理解和便于操作的原则,满足内容全面、信息丰富的要求。

2.2.1潜水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建立相关文档,内容涵盖高气压生理学、潜水医学、潜水装具设备等基础理论知识;常规潜水医学保障规程、饱和潜水医学保障规程、快速上浮脱险医学保障规程等法规性标准以及潜水疾病治疗、潜水事故分析处理案例等,供学生学习和查阅。

2.2.2授课课件模块对潜水医师必须掌握的潜水医学保障规程、各种潜水疾病的诊治与处理,以及潜水医师在潜水作业现场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等重点内容制作成课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教授讲解,便于学生重点理解掌握。这一模块的内容通过与实操演示模块的内容相结合,方便学生学习。

2.2.3实操演示模块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录制潜水疾病治疗过程、加压舱操作、潜水现场医学保障等方面的视频资料,采用adobepremiere或quiketime等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编辑,制作成avi、mov、mpeg等格式的视频文件,供潜水医师观摩学习,提高潜水医师现场处置能力。

2.2.4模拟病例处置模块为解决无法通过人体实验设计或实际潜水活动中取得真实影像资料的问题,我们运用flash矢量动画技术,模拟潜水事故过程中潜水疾病的发生。主要包括:潜水员放漂时发生减压病、潜水员下潜速度过快或在水底停留过程中突然下沉发生潜水挤压伤、潜水员上升速度过快发生肺气压伤等动态过程j。同时,可用画面对肺气压伤、肺型氧中毒以及呼吸道灼伤等机体内部组织病变状况进行描述。

2.2.5减压方案数据库模块选择减压方案是潜水医师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应遵循全面、准确的原则,建立减压方案数据库,供潜水医师在实际工作中方便、准确地选择减压方案和提出气体保障要求。表1是教学培训系统中根据潜水活动的特点,按照三种潜水方式、潜水深度(m)、水下停留时间(min)编制减压方案的数量情况。

这一模块对编制完成的减压方案按照潜水深度和水下停留时间分别排序,便于检索和学习。同时,可以根据工作任务方便地选择减压方案。后续需要设计潜水深度变化和水下停留时间间隔等参数更加详细的减压方案,或增加大深度饱和潜水减压方案等,减压方案数量将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选用access作为该教学培训系统的数据库,以适应各种方案的灵活调用。

2.2.6考试模块该模块精选了潜水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考核点和实习操作关键环节的规范标准,并包含了部分考试题库。学生可利用该模块检验个人学习效果。利用该教学培训系统进行集中教学时,可为教师选择考试内容提供方便,进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2.3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

2.3.1 vb.net开发环境下的数据库应用vb.net采用ado.net(activexdataobjects)数据访问技术。ado.net是.netframework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构建数据库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接口,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都使用统一的方式管理和访问数据源中的数据,它是一个类的集合,包括了连接对象(conncetion)、命令对象(command)、数据适配器(dataadpter)和数据集对象(dataset)等j。ado.net数据访问依赖于两个组成部分:dataset和数据提供程序,如图2所示。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ado.net数据访问技术,vb.net内置了4套访问数据库的控件对象,该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故使用oledb为前导名的数据对

象,通过oledb接口访问数据库。vb.net的应用程序数据访问过程为:先使用连接对象创建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使用命令对象配置sql命令,最后由数据适配器对象将获取的数据填充到数据集供程序使用。

2.3.2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处理教学培训系统授课课件、实操演示和模拟病例处置三个模块中应用视频资料较多,为适应教学对画面运动状态或色彩校正的需求,在视频资料制作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技术处理。运用premiereprocs3进行原始视频素材运动效果处理,包括创建运动关键帧、画中画运动效果等,实现视频资料顺序调整或镜头叠放以及病例整体与局部的切换显示;在原始视频资料弥补性修复方面,针对sd.1v水下电视系统采集的原始画面色彩差异影响病例表征问题,根据病例水面病理反应实际,采取rgb色彩校正滤镜制作视频特效,运用gamma校正滤镜制作视频特效,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解决视频失真和根据需要调整视频的目的。

在实际的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vb.ne3"的picturebox和image控件可以显示jpeg、gif、bmp、ico等文件的图形,其picture属性决定控件中所显示的图形文件。在vb.net中显示视频则首先要确定播放的视频格式,若是windowsmediaplayer支持的格式,则直接使用ole对象链接与嵌入控件,在对象类型中选择“视频剪辑”即可,若不是,则需先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做一定的转换。

3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的应用情况

潜水医师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设计完成后,共进行了两次集中应用。2009年l0月,结合潜水医师集中培训进行了试用。在为期20天的集中培训中,除专家讲座外,采用该教学培训系统的数据,进行了24学时的理论授课,8学时的教学操作观摩。实习阶段,减压方案的选择实现了减压方案数据库自动选择。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单机版教学培训系统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只需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中满足cpup4,内存512mb,硬盘空间40gb即可运行,无需单独安装其他软件,即可通过光盘分发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课题组针对系统使用情况对潜水医师培训班的18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征求了改进意见。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2)

【论文摘要】:针对部队潜水医师在职培训工作实际,探讨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潜水医师岗位培训的可行性和优势,并设计了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方案,同时针对应用效果提出了改进措施。

潜水医师主要担负潜水作业或训练的医学保障工作,此项工作具有人员数量少、专业性强、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工作单位分散等特点。近年来,部队潜水医师的教育培养模式由专业教育培养转变为临床医学教育加潜水医学专业培训。但是,由于潜水医师工作的实践性较强,专业知识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是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通过岗位培训加强其实际保障能力。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的承训机构和进修单位,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周期和时间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基于上述情况,迫切需要探索创新潜水医师岗位培训的途径和组织方式。为此,课题组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完善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为提高潜水医师岗位培训的效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1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在潜水医师岗位培训中应用的优势和可行性

1.1优势

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建立潜水医师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其最大优势在于可实现潜水医师的在岗培训。学生可随时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结合岗位工作实践,反复学习,持续时间长,教学培训内容易于更新。同时,可减少集中培训占用时间甚至影响单位执行任务,节约了人力、财力等。

1.2可行性

运用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进行潜水医师在岗培训,不同于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一套培训系统,实现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接受潜水医师应具备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其可行性体现为以下几点:

1.2.1潜水医学保障的专业性和医学基础知识的有界性潜水医师的主要职责是为潜水员进行潜水活动提供医学保障,其工作内容与潜水活动非常密切,专业性较强。潜水医学基础知识虽然与普通临床医学有交叉,但支撑潜水医师工作的潜水医学基础知识具有明确的边界,大小适中的文件能够涵盖其全部信息,确保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能够满足学习培训的要求。

1.2.2潜水疾病种类的确定性和致病原因的单一性预防和治疗潜水疾病是潜水医师的核心工作,也是培训的核心内容。潜水疾病种类比较确定,主要包括减压病、肺气压伤、潜水挤压伤、氧中毒、二氧化碳中毒、氮麻醉等。而且,每种潜水疾病的致病原因非常确定且单一,病例的代表性较强。这样,通过信息技术,全面地分析、整理潜水疾病的治疗规律和建立程式化的医学保障方案得以实现。

1.2.3潜水减压方案选择的规律性和数量的确定性事关潜水活动安全最重要的潜水减压方案是由潜水医师选择和确定的,并负责在潜水现场根据水下停留时间变化调整减压方案。依据高压惰性气体在机体内的溶解和逸出规律,根据潜水深度、水下停留时间这两个变量,可以生成不同深度下的潜水减压方案。这些方案具有选择的规律性和数量的确定性,这样就能够建立潜水减压方案数据库。潜水医师通过查阅数据库资料进行岗位学习,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方便地选择所需的减压方案。

2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

为适应潜水医师岗位培训要求,应该设计制作便于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利用的普通个人计算机,综合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功能,以较小的容量及简便的操作即可进行自学。考虑到以上特点,结合部队保密的要求,该系统采用MicrosoftVB.NET和Access数据库进行开发,设计成单机版的应用系统,关键的教学资料在个人电脑中不予加载。因此,可以DVD光盘为载体进行应用分发,达到按需发放,即时回收的目的。

2.1系统层次模块图

该系统设计了6个模块:潜水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授课课件模块、实操演示模块、模拟病例处置模块、减压方案数据库模块和考试模块。系统层次模块如图1所示。

2.2模块功能设计

该系统涵盖潜水医学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遵循有利于自学、理解和便于操作的原则,满足内容全面、信息丰富的要求。

2.2.1潜水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模块建立相关文档,内容涵盖高气压生理学、潜水医学、潜水装具设备等基础理论知识;常规潜水医学保障规程、饱和潜水医学保障规程、快速上浮脱险医学保障规程等法规性标准以及潜水疾病治疗、潜水事故分析处理案例等,供学生学习和查阅。

2.2.2授课课件模块对潜水医师必须掌握的潜水医学保障规程、各种潜水疾病的诊治与处理,以及潜水医师在潜水作业现场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等重点内容制作成课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教授讲解,便于学生重点理解掌握。这一模块的内容通过与实操演示模块的内容相结合,方便学生学习。

2.2.3实操演示模块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录制潜水疾病治疗过程、加压舱操作、潜水现场医学保障等方面的视频资料,采用AdobePremiere或QuikeTime等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编辑,制作成avi、mov、mpeg等格式的视频文件,供潜水医师观摩学习,提高潜水医师现场处置能力。

2.2.4模拟病例处置模块为解决无法通过人体实验设计或实际潜水活动中取得真实影像资料的问题,我们运用Flash矢量动画技术,模拟潜水事故过程中潜水疾病的发生。主要包括:潜水员放漂时发生减压病、潜水员下潜速度过快或在水底停留过程中突然下沉发生潜水挤压伤、潜水员上升速度过快发生肺气压伤等动态过程j。同时,可用画面对肺气压伤、肺型氧中毒以及呼吸道灼伤等机体内部组织病变状况进行描述。

2.2.5减压方案数据库模块选择减压方案是潜水医师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应遵循全面、准确的原则,建立减压方案数据库,供潜水医师在实际工作中方便、准确地选择减压方案和提出气体保障要求。表1是教学培训系统中根据潜水活动的特点,按照三种潜水方式、潜水深度(m)、水下停留时间(min)编制减压方案的数量情况。

这一模块对编制完成的减压方案按照潜水深度和水下停留时间分别排序,便于检索和学习。同时,可以根据工作任务方便地选择减压方案。后续需要设计潜水深度变化和水下停留时间间隔等参数更加详细的减压方案,或增加大深度饱和潜水减压方案等,减压方案数量将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选用Access作为该教学培训系统的数据库,以适应各种方案的灵活调用。

2.2.6考试模块该模块精选了潜水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考核点和实习操作关键环节的规范标准,并包含了部分考试题库。学生可利用该模块检验个人学习效果。利用该教学培训系统进行集中教学时,可为教师选择考试内容提供方便,进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2.3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

2.3.1 VB.NET开发环境下的数据库应用VB.NET采用ADO.NEt(ActiveXDataObjects)数据访问技术。ADO.NET是.NETFramework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构建数据库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接口,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库都使用统一的方式管理和访问数据源中的数据,它是一个类的集合,包括了连接对象(Conncetion)、命令对象(Command)、数据适配器(DataAdpter)和数据集对象(DataSet)等J。ADO.NET数据访问依赖于两个组成部分:DataSet和数据提供程序,如图2所示。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ADO.NET数据访问技术,VB.NET内置了4套访问数据库的控件对象,该系统采用Access数据库,故使用OleDb为前导名的数据对

象,通过OLEDB接口访问数据库。VB.NET的应用程序数据访问过程为:先使用连接对象创建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使用命令对象配置SQL命令,最后由数据适配器对象将获取的数据填充到数据集供程序使用。

2.3.2多媒体教学资料的处理教学培训系统授课课件、实操演示和模拟病例处置三个模块中应用视频资料较多,为适应教学对画面运动状态或色彩校正的需求,在视频资料制作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技术处理。运用PremiereProCS3进行原始视频素材运动效果处理,包括创建运动关键帧、画中画运动效果等,实现视频资料顺序调整或镜头叠放以及病例整体与局部的切换显示;在原始视频资料弥补性修复方面,针对SD.1V水下电视系统采集的原始画面色彩差异影响病例表征问题,根据病例水面病理反应实际,采取RGB色彩校正滤镜制作视频特效,运用Gamma校正滤镜制作视频特效,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解决视频失真和根据需要调整视频的目的。

在实际的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VB.NE3"的PictureBox和Image控件可以显示jpeg、gif、bmp、ico等文件的图形,其Picture属性决定控件中所显示的图形文件。在VB.NET中显示视频则首先要确定播放的视频格式,若是WindowsMediaPlayer支持的格式,则直接使用OLE对象链接与嵌入控件,在对象类型中选择“视频剪辑”即可,若不是,则需先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做一定的转换。

3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的应用情况

潜水医师数字化教学培训系统设计完成后,共进行了两次集中应用。2009年l0月,结合潜水医师集中培训进行了试用。在为期20天的集中培训中,除专家讲座外,采用该教学培训系统的数据,进行了24学时的理论授课,8学时的教学操作观摩。实习阶段,减压方案的选择实现了减压方案数据库自动选择。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单机版教学培训系统设计简单,易于操作,只需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中满足CPUP4,内存512MB,硬盘空间40GB即可运行,无需单独安装其他软件,即可通过光盘分发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课题组针对系统使用情况对潜水医师培训班的18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征求了改进意见。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3)

面向岗位合格,遵循专业能力生成规律,立足现有装备和场地勇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探索有效组训模式,培养胜任本职岗位的应用型保障人才一直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初步探索出一套有线类通信专业技术学兵实践教学组训模式,在培训中极大的促进和提升了教学有效性,现在介绍如下。

有线类通信专业技术学兵有效教学组训模式由装备操作训练、专业交叉训练、方案预案式训练和综合组网训练等模块有机组合而成,整个训练过程再辅助严格的考评监督机制。采用这种组训模式,目的是要培养专业技术学兵娴熟的装备操作技能、规范的业务流程和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

一、装备操作训练,固化专业基础

有线类通信专业主要包括传输、交换及通信线路等三个专业,培训之初先进行一定学时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教学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岗位要求就可以进入实践教学阶段。专业技术学兵岗位任职培训基本目标是能熟练的操作装备,所以首当其冲的就是装备操作训练,因此装备操作训练就成为有效组训模式的基础阶段。训练中根据本专业涉及装备类型和功能用途,细化装备训练模块,人员按编组以 “滚动法”的方式对各个装备训练模块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进行学习。以传输专业为例,相关装备可以划分为SDH(PDH)光端机操作维护、T2000网管系统操作使用、ODF架操作使用、DDF架操作使用、常用仪器仪表操作使用等模块。专业技术学兵为了打牢基本操作技能,要利用较多的时间按专业在各自装备操作训练模块中滚动进行,训练期间要严格操作标准要求,严密组织考核,直至达到各项考核标准后方可结束装备操作训练,进入下一个实践教学的新进程。实践证明此阶段的装备操作训练不仅提高了专业技术学兵单装操作能力,而且在各个装备训练模块的考核中大大的激发了其学习热情。

二、专业交叉训练,强化系统概念

有线通信系统是由交换、传输及通信线路等设备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线类通信专业技术学兵未来的工作岗位就是基于此系统,保障平时和战时情况下的语音、数据、传真等信息的有效传输与交换,所以,要想达到培训目标就不能仅限于本专业内容,必须对有线通信系统内相关专业有所涉猎,因此,专业交叉训练就成为有效组训模式的发展阶段。为了达到有线通信系统内装备互联互通互操作的目的,根据各专业特点需要增加相关专业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及考核标准可以按照与其专业关联程度的紧密性进行细化。如传输专业其核心装备为光端机,光端机在系统中运行时一侧连接交换设备,另一侧连接光缆线路,因此专业交叉训练阶段可以为传输专业技术学兵增加交换设备日常维护、光纤接续、光时域反射仪及线路故障测试仪操作使用等相关训练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专业帮带互训”的方法,由不同专业的学兵结成“一对一”互学对子,取长补短,互授经验。专业交叉训练体现了系统组训思想,打破了专业界限,拓展了专业知识层面,培训效果显著提高。

三、方案预案式训练,理清值勤业务程序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上岗工作的专业操作维护人员,方案预案式训练就是在预设的工作环境下对专业技术学兵上岗值勤能力和机上业务处理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因此,方案预案式训练就成为有效组训模式的提高阶段。在此阶段科学合理的训练预案是训练的重要保证。因此方案预案式训练不仅训练专业技术学兵同时也锻炼教员队伍,由于预案的典型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因此教员必须根据有线类通信专业技术学兵所担负的的通信保障任务、通信条件和通信资源,认真分析各种任务对机上业务和值勤维护的需求,依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群策群力突出重点难点问题,设置训练方案预案的训练内容、训练科目。训练中要严格依据预案规定的业务流程、方针原则、具体任务、方法步骤、指挥关系、协同方法、保障方法等进行训练。方案预案式训练目的是要锻炼专业技术学兵的值勤维护能力、业务处理能力、常见故障排除能力及与相关要素沟通协调能力等。事实证明这种训练对专业技术学兵理清值勤业务程序脉络,提高业务处理能力非常必要。此阶段的训练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员在训练后要及时总结讲评,才能到达显著提升训练效果的目的。

四、综合组网训练,提升装备组织运用能力

有线类通信专业技术学兵实践教学要面向岗位合格,在综合组网训练中必须坚持走按通信保障任务要求编组训练的路子,真正使训练内容与部队通信保障需求一致,条件设置与业务实际一致,训练标准与考核要求一致,突出抓好实装实联实通的综合训练,因此,综合组网训练就成为有效组训模式的飞跃阶段。从综合组网的前期准备开始,一切要从部队通信保障任务出发,加强各种战术背景下的训练,在班台站开设、班架设战斗行动中,要多在生疏地形条件下,设置复杂情况的通信保障组网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对各编组进行评判,训练学兵综合组网情况下装备组织运用能力。为了加强战场环境下有线通信保障能力,以及提升有线通信专业固野结合、有无互通组网能力,可以在综合组网训练中与无线通信专业学兵进行短期合训,在装备组织运用中发挥装备最大效能。通过综合组网训练专业技术学兵装备操作技能、组织运用能力、战场适应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都将产生一个飞跃,将为其岗位任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专业技术学兵任职教育通过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和探索有效组训模式,无形中激发了专业技术学兵和教员的内在活力,促进了良好的教学互动,大大的提高了训练效益。初步探索出的有线类通信专业技术学兵有效培训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岗位任职培训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大大提升了其岗位适应能力和战场保通意识,同时也拓宽了专业技术学兵岗位任职实践教学思路,锻炼了教员队伍,提高了授课质量,大力推进了专业学科建设,希望对其他专业任职教育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4)

一、建设方案

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思路、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是学校得以发展的精髓。而实训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是学校发展中最重要的硬件条件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实训中心建设存在投人大、规划难、设备淘汰快、实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此,我们构建了现代化实iJl}中心,以最少的设备投人、多样的实训方式、优良的实训效果、优异的性价比,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

1.在内容上以规范、标准、安全要求为重点,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线。现代工业逐渐向大型化、复杂化、连续化、集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达到高产、优质、低耗、低污染、无人身设备事故,因此对工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培训平台”素材采集均以规范、标准型号的设备和标准操作控制为依据,从而达到安全、可靠地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岗位操作的应用能力的目的。

2.在形式上是计算机仿真十真实装置。仿真培训在国内外已开始广泛应用。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个新的生产工艺、新的装置的制造都有仿真模型的产生,以便对系统进行分析论证,同时在人员上岗之前通常需通过仿真培训,我国的许多大型企业也都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员工进行在职和r’馆`u培训。但是,无论是国内国外的计算机仿真都是基于某一对象或某一过程的培训,而职业技术类院校是面向多专业、多技能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网络化的包含计算机仿真的教学培训平台规划和目标,以此提高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实验实训效果,同时提高经费投人的性价比。

3.在管理上实行集中管理、联合开发,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培训平台”把各专业的典型案例进行集中整合、统一管理,再配以实际装置和合适的仿真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满足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真实的仿真效果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院在实习、实训中因为学生多、设备少、在规定的实习实训时间内使每位学生的知识技能都能得到提高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培训项目进行操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4.在服务上为社区、地方、行业的培训事业提供平台。由于“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培训平台”是一个开放系统,其素材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更新和设定,同时也可以按照不同行业的培训要求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学生通过在教学实训平台的培训,再结合一些真实装置的操作,可以很快适应岗位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设内容与规划原则

在建设内容上,一方面满足专业实验和实训要求,配置、规划、建设好电子教室和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另一方面着重规划技术研发中心,锻炼并打造一支具有较强能力的科研队伍。

基本方案:计算机仿真与实际工业对象相结合。教学内容可分为知识的理论部分(应知)和知识的应用操作能力(应会)。计算机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手段,把应知和应会内容分别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件)和仿真实训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理论学习、机理研究中的实验(验证型和研究型)和对问题的理解主要用教、课件描述,而实训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同一动作过程精细、准确、稳定性的培养则采用大型仿真培训软件培训。

三、采用三层局域网模式实现方案

采用三层局域网模式可以方便地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统一维护管理。包括进行远程登录、调试、系统组态。所有资源共有共享。第一层,操作层面(实物层面);第二层,方案组态对象及连接层面(同一对象下可进行多个实验实训项目);第三层,对象模型或实际对象层面。 四、计算机仿真和实际装置结合方案的主要特点

1.投入大大下降,实验实训效果大大提高.没有实训平台时:(1)设备投人一个标准班10组(每班40人计);(2)设备需维护、维修(需投人人力、物力);(3)设备的更新、淘汰快(财力不断投人);(4)实验实训的能耗和耗材。有了实训平台后:(1)每人一台,各自互不干扰,并可反复练习,任意起点;(2)可以改变时标,太快的可放慢,太慢的可加快;(3)具有在线帮助系统,实时提供学习提示;(4)自主选择培训内容;(5)在线考试系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2.将不易实训的内容变为可能。(1)消防过程(危险过程)的实训;(2)易燃易爆环境下(危险场所)的实验实训;(3)易损设备的操作实训;(4)一次性设备的实验实训等均可以实现。

3.满足培训和专业调整后,新建、重组实验实训环境。(1)培训:高职学院的发展必须走学历教育(全日制、成人)和各类培训相结合的道路,从国内外高职学院典型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各类培训年学生数一般都超过学历教育的年学生数,同时不难算出各类培训的经济效益更高,其培训的特点是岗位多、专业广、同阶段学习人数少。该平台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岗位方向的培训人员同时在线进行不同的培训,同时达到在不同的实验实训环境中进行培训的要求。(2)专业调整、新建、重组后的实验实训投人不大,建设周期短。

4.计算机网络方案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合法用户学生和教师可在任何一个终端登录使用资源库的教学资源,合法用户们可在同一个机房进行不同的实验实训练习,集中管理资源更安全,添加、修改更方便。

五、结论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培训平台”采取计算机仿真与实际工业对象相结合的方案,在专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与考核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5)

护士在职培训是一种继续职业教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诊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也提出新的要求,需要现代护士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改善公众健康[1]。以往在职护理人员常用的培训方法包括教学查房、专题知识讲座、情景模拟演练等,虽形式多样,但培训效果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为进一步探索有效在职人员培训方法,我院现开展系列教学法联合教学查房,起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我院内科106名在职护士进行培训。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名,观察组中男护3名,女护50名,年龄<40岁者37名,≥40岁者16名;对照组中男护2名,女护51名,年龄<40岁者39名,≥40岁者14名。将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中分析处理均显示无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教学查房进行,由主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有教学意义的典型病例进行查房,准备患者病历及医疗文书,参与查房的护士应认真阅读,找出案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讨论;查房当天,由1名主查房护士负责床边收集资料,结合患者个人病史,现场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束返回办公室,共同分析患者当前病情状况及护理相关问题,最后由带教老师点评。观察组在对照组教学查房中实施系列教学法,即多媒体课件+传统式方法讲授+不断提出问题+导入典型病例或举例等一系列方式。组织护士参与课堂培训,应用电子幻灯片,将逼真的视听信息融入教学中;通过传统式讲授法,在讲课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讲解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授课老师的个人阅历和经验在讲课中适当举例或按章导入典型案例,分析病例中隐藏的重点、难点及需要共同讨论的问题,通过看书、查资料、上网等方法找出答案,并在课后留下案例的思考题,在下堂课程开始前用10-20min做讨论解答。

1.3观察指标

[2]①操作技能考核:标准为我院护理部制订的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操作技能评分流程,满分100分。②理论知识考核: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年度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试卷和评分均由护理部负责完成,满分100分。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χ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前,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掌握以及操作技能水平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为提高护理人员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四个方面的行为,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和任务,提升业务水平和沟通水平,进一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医院急需开展对护理在职人员的专业培训。在职护理人员培训是临床护士上岗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关培训的方法也花样百出,目前系列教学法作为我院独有的一项特色方法,其包含了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临床护理学的内容,形成一种系列,将护理人员在以往工作当中尚未遇见过的案例与临床护理知识密切结合,从而激发护士学习兴趣,联合护理教学查房培养护士自觉性和创造性,提高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本研究数据显示,为观察组护士实施系列教学法联合教学查房培训,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结果较培训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综上所述,通过系列教学法联合教学查房的培训方式,既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也有利于培养护理人才,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兰,李晓玲,蔡有弟,等.角色扮演操作示教法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0):479-481.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6)

大港油田天然气处理站是大港油田唯一的一座天然气处理站,集天然气净化外输、液化气、轻烃生产为一体,是天津市甲级防火防爆单位。站场安全方面要求较高,单位在对新员工进行操作规程、故障处理、应急预案、危险点源等培训时,以前多采用书面材料培训形式,由于内容繁杂、文字枯燥、针对性不强,且培训者无法身临真实现场操作,培训效果无法令人满意。

1安全仿真系统的开发研究

为不断丰富员工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全面、快速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天然气公司和北京华康达计算机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一套适合天然气处理站工艺特点的安全仿真系统,该系统依托动态仿真开发平台WinBASEPROS和三维虚拟现实平台VESSA,以天然气处理站进口LPG回收装置为模拟对象,以装置实际操作规程和步骤制作的动态仿真操作系统,可用于操作员工上岗前培训、日常操作考核(含操作规程、应急故障事故设置和处理)、应急演练等操作。

2安全仿真系统的内容

(1)工艺的模拟

①模拟范围及要求.液化气回收工艺装置。主要包括压缩机组(进口压缩机组、国产压缩机组)、分子筛脱水单元、膨胀制冷系统、轻烃分馏系统、硅油炉供热系统等的正常操作(含整套装置启停车)、应急预案、危险点源、故障设置和处理、参数变化调整模拟显示等。②模拟的主要内容。针对天然气处理站的36单体操作规程、3个全厂操作规程、33个应急预案、22个故障处理,以及全部危险点源进行模拟,还有针对上述内容设计的培训考核模块。模拟范围以内的所有关键设备,根据设备资料开展,并与实际操作情况一致。各分离设备的工艺计算将以设计数据为基础,结合设备数据如塔体尺寸、塔板数、板间距等进行逐板气液平衡计算。③模拟技术要求。以逼真的虚拟现实的方式模拟装置内的已确定工艺范围中的主要装置及与操作过程密切相关的辅助装置的指定操作步骤。模拟生产数据应与实际生产数据一致。在培训阶段,仿真系统计算的主要变量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应在±3%的误差范围内。

(2)故障设置的模拟

该部分的模拟内容主要是针对整套装置或特定的设备设施所对应的特定故障进行的模拟。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①影响全装置的故障;②局部关键设备故障;③局部转动设备故障;④变送器漂移;⑤静止设备故障;⑥生产参数变化故障模拟。

(3)培训考核评分系统

WinBasePROS评分系统是该系统的特色之一,它为教员对学员的操作水平的考核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手段。系统的模拟功能将分五种:参数监控,正常操作语音提示,工艺、设备操作步骤图文提示,教学模拟演示,培训考核测试等。WinBasePROS评分系统支持试题库和试卷的定义,考评人员可以根据工艺流程的具体情况在试题库中定义试题或试题组。该评分系统提供运行管理功能,用于管理启动、暂停、继续和停止评分过程,生成评分报表和得分成绩单,评分报表详细列出了学员考试的综合信息。

3安全仿真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员工培训和员工考核,从操作模式上分为单人模式和多人协同模式,从操作目的来分又可分为训练模式和考核模式,由于该系统具有极好的可重复性操作的特点,该系统较常规培训模式具有较大的优势。

(1)员工培训

不同岗位的员工,可以依据自己的级别或岗位类型,自由选择题目,在培训模式中,如有需要可以有正常操作语音提示,工艺、设备操作步骤图文提示等方式伴随,以引导员工进行正确操作,当熟练后可进行考评模式自己独立进行操作,每次操作后可获得相应的得分。对于复杂的操作,可通过联机模式由几人合作完成。

(2)员工考评

通过考评系统,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在考评系统可选择对应的岗位,随机得到相应的考题,考试完成后,系统依据员工操作质量、报警情况、操作步骤等进行自动打分,保证了每名员工的得分的客观公正。

(3)装置运行模拟、检验

由于该系统对各种压力、温度、流量等工艺参数的变化提供瞬时动态响应,还可模拟反映正常、瞬间、事故、事故后的参数及后果。检验控制设计方案:应用仿真系统检验控制方案,提前发现系统、联锁回路以及控制回路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降低装置正式投运时的风险。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  实训中心   培训平台

    一、建设方案

    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思路、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是学校得以发展的精髓。而实训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是学校发展中最重要的硬件条件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实训中心建设存在投人大、规划难、设备淘汰快、实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此,我们构建了现代化实iJl}中心,以最少的设备投人、多样的实训方式、优良的实训效果、优异的性价比,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

    1.在内容上以规范、标准、安全要求为重点,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线。现代工业逐渐向大型化、复杂化、连续化、集成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达到高产、优质、低耗、低污染、无人身设备事故,因此对工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培训平台”素材采集均以规范、标准型号的设备和标准操作控制为依据,从而达到安全、可靠地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岗位操作的应用能力的目的。

    2.在形式上是计算机仿真十真实装置。仿真培训在国内外已开始广泛应用。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个新的生产工艺、新的装置的制造都有仿真模型的产生,以便对系统进行分析论证,同时在人员上岗之前通常需通过仿真培训,我国的许多大型企业也都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员工进行在职和r’馆`u培训。但是,无论是国内国外的计算机仿真都是基于某一对象或某一过程的培训,而职业技术类院校是面向多专业、多技能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网络化的包含计算机仿真的教学培训平台规划和目标,以此提高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实验实训效果,同时提高经费投人的性价比。

    3.在管理上实行集中管理、联合开发,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培训平台”把各专业的典型案例进行集中整合、统一管理,再配以实际装置和合适的仿真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满足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真实的仿真效果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院在实习、实训中因为学生多、设备少、在规定的实习实训时间内使每位学生的知识技能都能得到提高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培训项目进行操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4.在服务上为社区、地方、行业的培训事业提供平台。由于“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培训平台”是一个开放系统,其素材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更新和设定,同时也可以按照不同行业的培训要求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学生通过在教学实训平台的培训,再结合一些真实装置的操作,可以很快适应岗位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设内容与规划原则

    在建设内容上,一方面满足专业实验和实训要求,配置、规划、建设好电子教室和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另一方面着重规划技术研发中心,锻炼并打造一支具有较强能力的科研队伍。

    基本方案:计算机仿真与实际工业对象相结合。教学内容可分为知识的理论部分(应知)和知识的应用操作能力(应会)。计算机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手段,把应知和应会内容分别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件)和仿真实训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理论学习、机理研究中的实验(验证型和研究型)和对问题的理解主要用教、课件描述,而实训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同一动作过程精细、准确、稳定性的培养则采用大型仿真培训软件培训。

    三、采用三层局域网模式实现方案

    采用三层局域网模式可以方便地对系统进行扩充和统一维护管理。包括进行远程登录、调试、系统组态。所有资源共有共享。第一层,操作层面(实物层面);第二层,方案组态对象及连接层面(同一对象下可进行多个实验实训项目);第三层,对象模型或实际对象层面。

 四、计算机仿真和实际装置结合方案的主要特点

    1.投入大大下降,实验实训效果大大提高.没有实训平台时:(1)设备投人一个标准班10组(每班40人计);(2)设备需维护、维修(需投人人力、物力);(3)设备的更新、淘汰快(财力不断投人);(4)实验实训的能耗和耗材。有了实训平台后:(1)每人一台,各自互不干扰,并可反复练习,任意起点;(2)可以改变时标,太快的可放慢,太慢的可加快;(3)具有在线帮助系统,实时提供学习提示;(4)自主选择培训内容;(5)在线考试系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

    2.将不易实训的内容变为可能。(1)消防过程(危险过程)的实训;(2)易燃易爆环境下(危险场所)的实验实训;(3)易损设备的操作实训;(4)一次性设备的实验实训等均可以实现。

    3.满足培训和专业调整后,新建、重组实验实训环境。(1)培训:高职学院的发展必须走学历教育(全日制、成人)和各类培训相结合的道路,从国内外高职学院典型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各类培训年学生数一般都超过学历教育的年学生数,同时不难算出各类培训的经济效益更高,其培训的特点是岗位多、专业广、同阶段学习人数少。该平台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岗位方向的培训人员同时在线进行不同的培训,同时达到在不同的实验实训环境中进行培训的要求。(2)专业调整、新建、重组后的实验实训投人不大,建设周期短。

    4.计算机网络方案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合法用户学生和教师可在任何一个终端登录使用资源库的教学资源,合法用户们可在同一个机房进行不同的实验实训练习,集中管理资源更安全,添加、修改更方便。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8)

二、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的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的意义所谓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企业培训档案电子化,实现资源的及时、高效利用。培训档案信息化后,使用便利、查询高效,员工使用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可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此外,信息化的培训档案易于保存,容量大,并且易于高效传播培训知识。(二)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1.技术视角的可行性分析。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要求实现以人力资源部门为核心的管理员后台管理、学员与讲师前台查询、录入等独立的子系统。当前较为流行的B/S架构系统能够实现系统高内聚、低耦合的要求。2.法律视角的可行性分析。培训档案信息化主要牵涉的法律问题包括著作权及商业秘密权问题。现行的《著作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上述问题有一定约束与制约,特别是随着以依法治国为核心主题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通过立法抑制计算机技术带来的法律难题将进一步得以实现。3.应用视角的可行性分析。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涉及三种角色,分别是管理员、培训师、学员。管理员通过后台操作实现需求。培训师与学员在前台中具有不同的独立子系统,实际操作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三、企业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方法

1.面向全员需求的培训档案网站建设。网站建设是实现培训档案信息化的必要部分。对于“用户”而言,培训档案网站是“用户”查阅、获取相关信息的载体与直接界面,“用户”通过登录培训档案网站进入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获取自身的相关信息。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网站进行具体设计,如可将企业培训新闻与培训档案网站相结合。培训新闻作为外显内容,宣传企业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在培训新闻页面上设置登录进入培训档案系统的链接。2.面向长期保存的培训档案数据库整合。根据培训档案类别,培训档案信息化系统需分别整合工作档案、课程档案、讲师档案、学员档案四个数据库。四个数据库应分类独立整合,整合过程中应借鉴人事档案整理方法,确保规范、完整。实际使用时,每个数据库面向不同用户的“可见级别”不同,但其中的课程档案应该面向全员,特别是课程档案中的视频文件可以成为构建企业网络管理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3.面向实际应用的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该系统后台由管理员管理,具有培训管理、学员管理、讲师管理、课程管理、职位管理等功能。前台包括学员子系统与讲师子系统两个独立系统。学员子系统包括个人信息、课表查看、课程检索、课程评价、意见反馈、讲师查询等功能;讲师子系统包括个人信息、查看课程、查看学员、考勤录入、成绩录入、意见查看等功能。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各角色的具体权限进行有保留的设置。三个角色均通过培训档案网站登录、验证身份进而进入系统。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9)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047-01

1 DTS的概念

随着电网安全性的要求,在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DTS概念,之后美国电研会组织讨论后推广使用。DTS(即调度员培训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它为调度员提供一个和平时完全相同的操作平台,调度员可以在这个模拟平台上进行实时仿真,模拟现场操作和反事故演习,它不仅满足与主系统的同步实时性,又因其与主系统通过防火墙隔离,还可满足操作的安全性,作为先进的调度培训手段已逐步取代传统培训模式。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网省地调的调度员培训工作中。

2 DTS的用途

主要用于电网调度员的培训,可以实现模拟现场操作和反事故演习,也可用于运方专业的潮流计算分析和断面控制等。

3 DTS的设计原则[1]

(1)实用性:满足调度员实际工作需求,包括正常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

(2)真实性: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而调度培训过程中调度员面对的只是仿真电网,电网状态的变化是通过模拟操作、电网相关计算及继电保护逻辑判别仿真而来的。

(3)先进性:先进的硬软件平台和先进的仿真技术。

4 DTS的培训方式

主要分为教员机自学培训、调度员技能考核和反事故演习三种方式。

5 DTS的结构[2-3]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电网仿真子系统:频率计算、动态潮流计算、继电保护及安自装置仿真等;

(2)SCADA/EMS仿真子系统:包括日常工作中所使的EMS系统中的各项功能使用;

(3)教员监控子系统:包括教案编制、故障设置、学员操作监控和培训流程控制等。

教员机DTS系统中设备操作主要包含有参数检索、变位操作、故障设置、故障解除、继电护查询及设置、保护故障设置、保护二次回路故障、重合闸查询及设置、同期装置操作、旁路代路操作、综合令操作及定值保护查询、遥控遥调、出力调整等,这些操作均可通过设备菜单轻松实现。

教员机主要进行教案编制和反事故演习的故障设置,也可作学员自学培训使用。培训过程中教员机可以执行学员下达的各项指令。在教员机DTS系统上统计信息的操作信息表中监控到学员进行的一系列操作,还可以在事故情况表中对照故障点位置、保护动作逻辑及开关跳闸行为,掌控整个培训的流程,其间也可以根据学员的被演情况暂止、继续和插入事件。

培训结束后DTS系统可以将整个培训过程保存下来,还能通过快照演示实现对培训过程进行反演。教员可以根据培训的总体情况对学员进行考评打分。最后教员可以将所选的整个培训过程和打分结果生成一个培训报告,以文本的形式保存或打印归入培训档案中。

6 DTS各模块关系[3-4]

DTS主要包括9大模块:动态频率/潮流模块、保护自动装置模块、画面响应监控模块、事件信息管理模块、数采仿真模块、快照评估模块、初始化模块,保护参数录入模块。

其中初始化模块和保护参数录入模块均属于非常驻模块进程,即它们都是在某一状态下只需要执行一次的模块,而潮流模块、保护自动装置模块、画面响应监控模块、事件信息管理模块、数采仿真模块都属于常驻模块进程,即它们都是在某一状态下要循环运行的模块进程。下图1DTS各子模块关系图。

以培训状态为例,调度员在培训时面对的是一个仿真电网,教员操作、学员操作指令都送到事件信息管理模块,然后对电网模型做出调整,动态频率模块和潮流模块对所下达的指令进行仿真,得到新的电网状态,这些状态信息送入数采仿真模块,经过处理(RTU、通道处理等),把量测数据送入学员控制中心模块,提供给调度员新的电网状态信息。

7 结语

DTS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涉及到调度、运行方式、保护、自动化等各专业的紧密配合,DTS系统相比传统培训模式,培训方式更加灵活,系统平台贴近现场实际操作环境,可以模拟真实电网中各种类型故障,有效提高调度员的事故处置能力,适合在调度培训工作中长期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玉辉.地区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0.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10)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227-01

前言

随着电力设备制造水平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不断增强,电网发生恶性事故的几率不断减小。但是,与此同时,电网调度运行人员经历电网事故减少,反而不利于积累事故处理经验、提高电网事故处理能力。如果对调度运行人员的培训质量不能保证,一旦发生罕见的电网事故,调度运行人员就会因缺乏经验而容易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无法迅速正确地处理电网事故,也就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ispatcher Training Simulator,以下简称DTS)就是基于该目的而设计的为调度运行人员提供的一个培训平台[1]。本文结合滨州电网调度仿真培训DTS系统的应用实际情况,对DTS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1 DTS系统的特点

1.1安全性。DTS系统必须与调度实时系统进行有效隔离。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要求,将DTS服务器与实时服务器分别设置在电力二次系统不同等级的安全区内,并通过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这样就避免了发生在DTS环境下误操作电网设备的情况发生。

1.2实时性。为了达到模拟真实电网环境的目的,DTS系统中的电网设备参数、接线方式、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等必须与实际一致,可以从实时系统中直接获取,也可以读取历史断面。

1.3灵活性。为了使调度员可以快速掌握DTS的使用,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DTS系统必须操作灵活,教案设计、故障设置、故障处理应方便简单,使调度运行人员经过简单的学习后就能熟练使用系统。

2 DTS系统的基本组成

DTS系统是基于SCADA系统的一套数字仿真系统,通过对实际电力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真实再现各种调度操作和故障后的系统状态,为调度员提供一个真实的培训环境,达到既不影响实际电力系统的运行而又使调度员得到身临其境的实战演练的目的。DTS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下[2]:

(1)控制中心模型。控制中心模型应与实际控制中心的环境一致,并且具有 EMS的各种功能。为达到逼真的效果,DTS系统应该可以模拟在SCADA/EMS所有的功能,并尽可能地一致,包括具有相同的显示、相同的人机界面、实现相同的控制和操作。

(2)电力系统模型。电力系统模型模拟电力系统网络及各种设备的响应,包括网络拓扑、动态潮流、频率计算、稳态计算、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操作培训等模型。

(3)教员系统。教员系统具有监视和控制培训过程的功能,包括初始化参数、调整控制参数、教案管理和制作、仿真过程控制、事件处理和数据申报等功能。教员系统具有灵活的培训支持功能,教员可灵活的设定各种事件、编制各种教案、建立初始条件进行演示和培训;培训过程中可方便地进行事件的设置、插入、修改和删除,并具备暂停、恢复、快放和慢放等功能。

3 DTS系统的基本功能

DTS系统不仅可以培训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操作任务,而且可以在实时方式的基础上预演将要执行的操作,在观察系统状况和采取控制措施的同时能够高度逼真地体验系统的变化情况。其主要功能如下:

(1)正常状态的培训。调度员可以在DTS上对各种运行方式进行计算、分析,包括各种操作调整,使调度员熟悉电网的运行方式,了解电网的薄弱环节,建立起电网的概念。

(2)事故状态的培训,包括单重、多重、永久、短时故障,以及设备异常、保护及自动装置故障等。可以自由组合故障,通过观察电网事项,判断故障情况,采取处理措施,积累运行经验,提高处理事故的能力。

(3)模拟事故后恢复操作。调度员对系统操作中的不安全性进行评估,达到熟练的应用规程对系统进行正确操作。根据现场资料,在DTS对事故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结果与现场进行比较,为事故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对系统发生过的事故进行仿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现象,使学员吸取经验教训,提高分析事故处理能力。

4 DTS系统在电力调度防真培训中的应用

(1)电网事故的仿真及反事故演习。DTS具有继电保护仿真、低频减载仿真、联切装置仿真、备用电源自投、自动重合闸等完整的计算模块,能够仿真网、省、地调的电网,可设置电网的常见事故及复杂事故,并计算出假想事故发生后,继电保护的连锁动作和电网潮流的变化,并显示越限设备的报警提示。

(2)培训值班调度员,进行事故返演,积累处理对策。

1)培训基本的调度运行技能。对新调度员进行上岗培训,对老调度员的基本运行能力进行培训及测试,使调度员熟悉电网结构、正常方式、运行方式、电网潮流,掌握基本运行操作及调度规程。

2)事故分析及处理的培训。培训调度员能够根据人机界面的提示信息发现事故,依据仿真的电网环境判断故障和处理故障。通过DTS训练可以了解各种事故发生的现象、原因及变化过程,积累各种事故的处理经验,增强事故处理时的自信心。

3)事故后系统的恢复操作训练。培训调度员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倒负荷、甩负荷;故障恢复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使系统恢复正常方式。

4)事故分析和典型事故的演示。训练结束后对事故进行分析,重放事故发生和处理的全过程,分析调度员每一步操作的正确性,并给予正确的提示。可以对电网中曾经发生过的重大典型事故进行演示和培训,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时的现象,使学员从中吸取教训,总结分析事故处理经验。

(3)运行方式研究。DTS系统是电网运行方式人员研究和安排电网运行计划的重要工具。运行方式人员利用DTS可完成以下研究工作:

1)事故分析研究,即利用DTS能够模拟全网的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特点,进行电网的研究,并提供丰富的数据输入输出显示手段;

2)进行运行规程、操作顺序的研究,校核各种特定情况下规程的正确性;

3)对运行方式人员进行培训,使得运行方式人员能够熟悉电网的物理特性,通晓操作规程,了解电网SCADA、EMS及网络通讯系统,提高方式制定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5 结语

目前,滨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依托DTS系统,已累计完成调度员培训21人次,进行反事故演习达上百次,并多次进行迎峰度夏和地县一体反事故演习,取得了良好的培训和演习效果。下一步,结合滨州公司调度自动化系统改造,将对现有DTS系统进行同步升级。升级后的DTS功能将更加完善,使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能够在线运行,不仅可以提高电力调度人员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系统操作培训方案篇(11)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方式,让本单位职工掌握一定的运行管理方面的电气、机械基础知识、安全消防知识、事故应急处理;掌握本单位管辖范围等设施设备的基本情况并能正确操作运用;更深入的了解机组运行操作规程、闸门启闭操作规程和基础知识、自动化系统运行操作方法;熟悉预案内容、岗位职责、期间请假流程和值班制度,提高职工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有效对管辖设施设务的在启用时能正常运转,确保安全,发挥效益。

二、培训目标

1、按照2020年度预案要求参训人员能基本了解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设施设备的基本情况;能基本掌握设备正确的开关机步骤并能进行独立操作。

2、了解机械设备的基本情况;懂得应用基本的安全消防消防器材;了解基本的突发事件、应急事件处置流程并能有效的处置。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1、时间:从5月7日~5月27日

2、地点:管辖范围内的设施

四、参加培训人员

所有人员。

五、培训内容及实施安排

1、《运行基础知识》

2、运行操作规程、闸启闭操作规程;

3、自动化系统运行操作方法。

六、考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