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6 13:31:01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法学专业的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我国高校传统的法学专业的授课特点更注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造成法学专业大学生在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将法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现象,致使新毕业的法学专业大学生要用很长时间来适应所从事的法律工作。近年来,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不是单纯的讲解法律条文,更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法律条文的能力。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高校法学专业培养学生将法学理论应用到实践案例的有效方式。但是,目前各高校在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致使该课程的教学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标准。

一、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式开展的现状

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指在高校法学专业教学中将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各高校法学专业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开展模拟法庭时间教学时,仍存在很多问题。

1.分配给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偏少,教学内容单一

各高校在法学专业课程各阶段教学课时的分配中,整体上仍然是偏向于法学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实际分配o模拟法庭时间教学课程的课时非常有限。受教学课时的限制,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偏于单一化,造成及时设立了实践教学的课程,但是对法学专业大学生在将法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面无法满足大学生毕业后的执业需要。

2.在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过程中,重“模拟”而忽视了“实践”

由于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需要,加之受到教学课时的限制以及在实践中各种案例的多样化等因素影响,在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会更偏向与将已发生过的典型的完整的案例作为模拟实践对象,在模拟法庭实践过程中将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模拟”案例上,并且在模拟法庭的审判过程中,往往忽视各种实体法在案件中的具体运用,而将模拟法庭变成了一场场法学专业大学生辩论赛。这样的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很难促进法学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如何将理论结合实际。

3.在高校中负责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教师缺乏丰富的法庭实践经验

在高校中开设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该课程本身就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负责该门课程的高校教师也应具有丰富的法庭实践经验,能够熟练地将理论教学中的法律条文应用于各类案例中。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法学专业指导教师只能熟练掌握自己所负责的法学专业课程,而缺乏对其他法学专业课程的了解,同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无法满足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需要将法学专业课程是实践相结合综合教学的需要。

4.在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结束后,缺乏综合性的分析

在存在前述三项问题的基础上,负责该课程的大学教师很难运用自己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来为大学生在模拟法庭实践课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长此以往,使本应具有极强实践性的模拟法庭实践课程转变为一门用案例进行程序法教学的课程。

二、对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的思路

1.对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由于在进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运用法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辅助运用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高校法学专业在设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过程中,在相应增加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课时的同时,应该根据课程需要为法学专业大学生增设其他相关学科的选修课,拓展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知识面。

2.更加真实的进行现场模拟

为了更真实的进行模拟法庭实践课程,高校应为该课程准备模拟法庭专用教室,教室中基础设施应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中的具体要求,置备国徽、审判桌椅等,并参照真实法庭的布局进行摆放。在进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强调实践,遵循各庭审环节的完整性。杜绝为了节省课时而出现省略某些非重点的庭审环节的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案件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避免在进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前透露该案件的真实审理结果的情况,以免影响学生在进行模拟法庭时无法自由发挥。为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创造条件,训练学生在面对各种状况时候的应变能力和谈判技巧。

3.具备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

教师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中的角色是无法被替代的,面对当今高校法学专业学生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日益重视,不仅要求该门课程的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更要求该门课程的教师具备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教师也应该不断向实践学习。高校法学专业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联系当地司法实务部门为教师搭建实践学习平台,为培养高素质的法学专业大学生做好基础建设准备。

4.设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后的考核评价,应该完整考虑该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的具体表现情况。将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态度、在模拟案件中担任不同角色的表现情况、以及学生面对未知状况的应变水平都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来,全面综合考核评价学生,为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和明确自身弱势做出辅助总结,明确自身努力方向。

三、结语

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是法学专业非常有效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在实际运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各高校法学专业仍然要不断探索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同时,高校法学专业应该邀请或者聘请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法官等实务人员为学生讲解在实务中如何应用法学专业知识或者为学生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中的表现进行现场点评,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平台学习各种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持续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2)

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情景,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建立在情景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的。1989年布朗、科斯林与杜吉德在《教育研究者》杂志上发表著名论文《情景认知与学习文化》,提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根据这一理论,理想的教学应是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工具的应用、角色的扮演来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特征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1.实践性

传统教学侧重于理论的传授和知识的讲解,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与用相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动手操作能力差。情景模拟教学法则突出实践模拟演练,让学生扮演角色,模拟演练生活中的特定场景,在演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趣味性

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这样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习效果当然不理想。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则是在仿真的情景中,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在表演、游戏中学习运用知识。这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也局限于教材,是封闭性的,与社会发展相脱节。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在其著作《教育目的》一书中强调:“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识的方式导致了‘惰性知识’的产生。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做准备,而不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在无背景的情境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而情景模拟教学法则以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为目标。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需要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场景,把社会场景搬入课堂,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具有开放性,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秘书学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应用型秘书人才

秘书作为一种社会化的职业,从业人员非常多,分布也极为广泛。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秘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的是基础知识广博、专业知识精深同时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秘书人才。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传统的理论教学来完成,而实践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则无济于事。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不容许学生把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参加工作之后。所以,需要运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受到实践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公文处理、会务安排、接待来宾、商务活动管理及现代办公设备使用等一系列工作,让学生进行真刀实枪的“演练”,亲身体验秘书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办事能力、应变能力及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应用型秘书人才。

2.符合秘书学学科性质要求

秘书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知识体系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秘书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另一大块是秘书实务与基本技能,包括秘书应用写作、公文处理、会议组织、工作、日程安排及接待工作、商务活动管理等。秘书实务与基本技能这一块的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可操性、可模拟性。对于这样一些内容单纯的理论讲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如果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把学生放置于仿真的情景中,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演练,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获得一些基本的技能。

3.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情景模拟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趣味性,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情景模拟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演员。学生要扮演不同角色,按照既定的情节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回顾、思考,并且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实质上是在表演中学,在学习中表演,很好地把学与练结合起来,教学效果当然更好。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组织过程

我根据实际教学经验,认为情景模拟教学的完整过程包括:案例选择―场景设置―分组、角色分工―场景讨论―模拟实施―总结评析。下面我就结合签字仪式的筹划和组织工作来详细地介绍整个过程。

签字仪式是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在会谈和谈判取得成果,达成协议,缔结条约、协定或公约时举行的仪式。筹划和组织签字仪式是秘书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签字仪式的各个环节及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我在讲解完基本知识后安排了情景模拟。

1.案例选择

教师选择情景模拟案例的时候要紧扣教学内容,注意贴近秘书工作实际,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模拟性。选择的案例不能太简单,否则不能起到锻炼学生的作用;也不能太复杂,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本次模拟所选择的案例是:赣州明达电子有限公司准备与广州新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决定于2008年8月18日在赣州明珠大酒店举行签字仪式。新盛公司赵总经理和秘书林小姐一行6人在赣州出席签字仪式。

2.场景设置

案例选好后要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适宜的场景。场景的设置要符合秘书工作的实际需要,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和趣味性,而且尽可能地逼真。各个场景要有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结合上述案例,我围绕制定签字仪式程序、准备待签文本、签字仪式现场布置及签字仪式过程这几个环节设置了以下几个场景。

(1)明达公司总经理秘书余某走进了总经理李某的办公室,李总说董事长仇某很重视这次两家公司的合作,他让余秘书认真拟订这次签字仪式程序。请演示这个过程并制定一份签字仪式程序。

(2)余秘书从技术执行经理周某那里,拿到了已经起草好并经双方同意的《技术合作协议》。余秘书将协议书进行严格的校对,确认无误后,印制、装订成待签文本,文本包括正副文本各两份。请演示秘书准备待签文本的过程,并制订一份《技术合作协议》样本。

(3)余秘书到明珠大酒店,与酒店大堂经理许先生共同布置签字仪式会场。余秘书告诉许先生,此次签字仪式双方共有12人参加,其中双方主签人各一名、助签人各一名、陪签人各四名。请演示布置签字仪式会场的过程。

(4)7月5日上午9:00,签字仪式正式开始。出席人有主方主签人:仇董事长,助签人:余秘书,陪签人:总经理李某、商务执行经理顾某、人事行政执行经理何某、技术执行经理周某。客方主签人:新盛公司总经理赵某,助签人:林秘书,陪签人:新盛公司副总经理王某、技术部主任沈某、开发部主任钱某、销售部主任孙某。签字仪式由总经理李某主持,双方按预定位置入席,双方签字完毕,余秘书推出已经斟好的香槟酒,双方共同举杯庆贺。请模拟签字仪式的完整过程。

3.分组、角色分工

根据情景模拟需要,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个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教师要根据模拟内容从中协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角色的扮演。当然学生也可以交叉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根据本案例,模拟4个场景需要13位人员,因而每13个学生分为一组,教师为13名学生编上号数,即1至13号。

4.场景讨论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商讨模拟情景中需要运用的知识和技能,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合适的模拟计划,明确模拟的程序。就模拟场景3来说,学生要讨论签字需要准备的物品、签字桌椅及席位的安排、参加人员的位置、讲台的摆放及会标的设计等。

5.实施模拟

学生扮演角色进行仿真演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根据自己的创造力自排自演。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进行合理角色定位。教师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能随意打断学生的表演,对学生的表现也不能妄加评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合理解答,学生遇到困难要适时地引导。教师要注意监控整个场景,妥善安排和控制时间,使模拟的整个过程紧凑而有序。

6.总结评析

这个环节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总评。学生要进行自我评析,分析认识自己在模拟中哪些做得不够,是什么原因。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更深刻的的认识,进而进行反思,可以有效地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其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教师还要对整个模拟过程进行评价、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设计模拟案例,如何更好地安排模拟程序,如何更好地控制模拟过程,为以后的模拟教学积累经验。

四、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要求

1.教师

在整个模拟过程中,教师既是编剧者,又是导演。作为编剧者,教师要收集秘书案例,编定情景模拟指导书(“剧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企业及其它组织,收集秘书活动素材,并编写成剧本;或者从电影、电视中收集相关素材编写成剧本。作为导演,教师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要有较强的情景设置和控制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深入企业实践,去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各项活动,熟悉秘书工作内容和技能。

2.学生

为使情景模拟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要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理论知识是情景模拟的基础,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要认真对待模拟。模拟虽然是角色扮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模拟的目的并不是角色扮演本身而是通过模拟巩固所学知识及提高实践能力,所以不能为模拟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要不断思考问题。最后,学生要有吃苦耐劳和潜心钻研的精神,要花工夫去钻研和琢磨背景材料和角色特征,这样模拟才能更逼真。

3.学校

情景模拟属于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在作课程计划的时候要保证一定的实践教学课时,提高校内实践教学课时量。实施情景模拟教学需要一定的实践场所和设备。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秘书活动室的建设和设施的配备。学校应出台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组织进行调研或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综合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办文、办会、办事”的技巧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秘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性的应用,同时也是高校本科教学实践的一次检验。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关系着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然而,传统的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通病:选题大,观点旧,理论脱离实际,内容空泛,由此带来的拼凑现象,甚至是涉嫌抄袭现象在所难免,此种现象已经严重背离了法学教育的宗旨,尤其是对于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更应当与应用型综合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更应当强调学生毕业论文的应用型和实践性,因此,必须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模式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和创新。

1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目标及措施

受大陆法系法学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法学教育长期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能力的训练,存在着一个理论到实践的鸿沟。鉴于法学教育天然具有学术研究性和职业技能性两方面的特点。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法律人才需具备三个要件:一是法律的学问;二是法律的道德;三是社会的常识。他指出,在法律的学问的培养方面,“第一个步骤,当然是在认识法律,究竟法律是怎么一回事,怎样一个东西。第二个步骤是在运用法律于认识法律之外,再注意如何运用这个法律。最后一个步骤,我们于认识法律,于运用法律之外,应当知道哪种法律是适应现实的时代和社会,并且如何可使法律现代化、社会化。”我国的现代法学教育普遍忽视了第二个和第三个步骤。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法学专业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技能培训,综合素质较差。我国的法学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化和改革,改革的目标应界定为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具备问题解决、法律分析和推理、法律研究、事实调查、交流、咨询、谈判、诉讼、法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了解并应对职业道德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法律人才。

我院立足这一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科毕业论文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中增加模拟法庭演示考核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案例、设计模拟法庭,并通过模拟法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自己体会、感受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最后针对所选取的典型案例中其感兴趣的法律问题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2 注重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前伸性”能力培养

按照上述毕业论文的改革模式,要求法学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能力:第一,运用法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第二,熟悉司法审判技能,完成法律职业角色的扮演;第三,分析总结法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研究。这些能力的培养绝不能靠毕业生最后一个学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准备一蹴而就,而是要将完成毕业论文所需能力的培养进行“前伸”,拓展并延伸到整个法学本科教育培养过程中,与日常教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案、课程论文、学年论文、课堂案例讨论、模拟法庭、社会实践、法律援助等等)相协调,并融入其中。

我院开展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增设模拟法庭演示考核的实践环节的改革模式,就是希望通过模拟法庭这种跨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式,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了实用型法律人才的素质。按照这一毕业论文的改革模式,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作为考核的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教师需要协助学生依次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如何选取典型案例。社会纠纷层出不穷,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案件不断涌现,然而何种案件适合学生进行模拟法庭的设计和再创造,适合学生编写各种证据材料和法律文书,值得考量。

第二,如何避免模拟法庭设计及毕业论文流于形式。尽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模拟法庭的特定情境中,身临其境地进行演示,但个别学生草率应付的情况很难避免,如何要求学生提高认识,并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第三,如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创新。创新是学术的价值和生命所系。学生的认知水平所限,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有限,如何通过教师有限时间的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

为此,笔者将以本人承担的模拟法庭实践课程为视角,来具体探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培养法学本科生撰写论文的能力。

“前伸性”能力培养注入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 模拟法庭是为法学学生举办的讨论模拟或者假设案例的虚拟审判,是教授审判程序、证据规则、法律辩论、庭审技能、具体审判制度以及法律文书写作等职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和课程,是法学本科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模拟法庭的实践课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承担了某一特定身份的法律职业人(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的责任,需要将其掌握的法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具体案件中。这一教学方法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以本人承担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而言,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具有内容琐碎复杂、实践性强的特点。这决定了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必须设置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亲临其境地参加法庭审判过程,感受诉讼的环节及规则,远比教师在课堂中的单纯讲授要生动得多、形象得多。

2.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作为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的指导者,应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明确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模拟法庭教学的目标应立足于实用性法律人才的培养,渐进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第一阶段,让学生熟练掌握民事审判的法律法规及基本程序步骤;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像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那样去思考,培养其法律实践应用能力,包括如何分析案情、收集和运用证据、适用法律规定、制作法律文书、进行法庭辩论等;第三阶段,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通过模拟案件的审判让学生产生对法律的兴趣及对法律职业的认同感,进而转化为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并将这种感受自觉演化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2.2 选择模拟案例

社会纠纷众多,案件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必须考量哪些案件适合学生进行模拟法庭,进而实现由教师指定案件逐步演变为学生自己选择案例进行模拟审判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指定案例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要紧扣课程内容,设置模拟法庭的教学环节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希望学生通过模拟法庭加深对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因为案例的选择必须与课程内容有衔接,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课程进行理论上的延伸和拓展;二要难易程度适中,简单的案例会让学生觉得容易,无法激起学习讨论的兴趣,而过难的案例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此时,指导教师要掌握好“度”,合适的案例应该是能让学生经过认真地思考和分析后,运用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解决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同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去触类旁通地整合运用其他的相关知识;三要预留争议的空间,案例中的争议问题往往会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为学生提供辩证分析问题的空间,激活学生的学术创新精神;四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选择他们生活中熟悉的案例,增加其学习兴趣。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笔者的民事法学课堂的模拟法庭案例选择了“学生溺水死亡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一方面,案件当事人角色扮演涉及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案情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另一方面,考虑到大二学生已掌握的法律知识,该案涉及的人身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规定是学生能够通过查找资料找到和掌握的法律依据。

2.3 组织模拟审判

模拟法庭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应该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按照模拟法庭的审判规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分派角色。指导教师应先对学生介绍模拟案例的案情,但要注意对一些细节交代不必过于详细,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以发挥的空间。学生在了解案情的基础上,自愿报名选取模拟角色。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并征询其意见后,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分派角色完成后,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模拟法庭角色组,如法官审判组、原告与律师组、被告与律师组、书记员等其他诉讼参与人组等,便于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教师可对每一组学生下达具体的任务,让其分头进行准备。

(2)开庭前的准备工作。为了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庭审程序,可组织学生观看法庭民事审判的教学视频资料。 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应详细介绍整个庭审流程,如开庭前的准备程序、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辩论阶段、法院宣判阶段等,以及每一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同时,给予学生搜集资料、讨论问题的时间,教师此时只需做一个旁听者,不应主动提供意见,但可以给予指导性意见,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下转第59页)(上接第48页)方法。

(3)开庭审理。为使模拟法庭的效果贴近真实的法庭审判,笔者所任职的法学院专门改装了一间教室作为模拟法庭,供学生模拟审判之用,并且配备了法官服、律师袍及法锤等装备,设置“审判人员”、“当事人”、“人”及“证人”席等。整个审判过程严格按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由学生承担法官、辩护人、证人、书记员等职能,组织法庭审判、出示证据,询问证人、进行辩论。指导教师应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庭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程序是否遗漏或错乱、法律语言是否规范、法律知识是否运用准确、辩论逻辑是否清晰等。

2.4 模拟审判结束后的总结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69-01

伴随着我国财会教育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应用型的财会工作人员的需求呈增加的发展趋势[1]。财会专业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财会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而本文结合财会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财会教学现状

从现有的财会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财会教学中忽视了财会课程本身的特点。财会课程本身有着体验性与判断性强的特点,该特点决定了财会课程的初学者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够真正的掌握业务处理方面的技巧[2]。但是,现有的财会教学中教师确过多的关注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财会人员应该有能够对复杂的经济做出判断与正确处理的能力。而财会课程教学中过多关注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对财会教学任务的实现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2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模拟公司”教学法指的是在不同的分公司产生以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项目,以这些具体的工作项目作为基础,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要求不同的分公司通过真实情景的模拟,以课堂教学所确定的项目为导向,通过明确课程目标、分解课程任务等等诸多的实践教学环节来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也就是说,“模拟公司”教学法是作为实践教学方式存在的。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课程中的应用,不断可以改善教师过多关注理论教学的现状,同时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参加财会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该过程中进行搜集信息、制作计划、确定决策、实施决策、反馈控制、考核以及评价等财会工作的操作[3],进而提高实践应用方面的能力。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财会教师本身是作为组织者、合作者以及咨询者存在的。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财会操作中,将财会理论知识应用的实践中,促使学生提高财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其所具有的实践性与多样性是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如“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应用中还可以包括案例教学法。通过“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把学生带入实际的财会工作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等。简而言之,现有财会教学的现状决定了“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3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通常的“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 财会教学模式应用“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应用基础

“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应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并做好教学考评工作。教师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要全面负责模拟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地做好财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指导不同模拟公司分析目前市场运行和公司经营的情况,并在模拟公司操作上出现明显失误是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提示[4]。

3.2 财会教学模式应用“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应用步骤

财会教学模式应用“模拟公司”教学法的应用步骤包括设置模拟公司、模拟实践操作以及实践案例分析三个步骤。在本研究中,为了更好对该教学法进行说明,以财务核算理论的教学为例来对“模拟公司”教学的运用作具体的论述[5]。

第一步,教师应设置模拟公司,并确立相应工作岗位以及工作岗位的工作标准。在财务核算理论的教学中,教师以某家电生产企业为例设置公司,将该公司的工作流程确定为筹资、项目投资、项目经营以及分配利润等不同的工作流程。然后,模拟业务设定相应的岗位。在财务核算理中教学重点是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模拟,即可设置出纳、会计、报告以及复核等财务核算岗位。并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把财会实践中财务核算的一般工作标准与具体业务标准进行总结。

第二步,模拟实践运作。让学生以所确定的模拟标准为基础进行实务操作。在财务核算理论教学中,主要的实务操作包括公司的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教师以具体的财务核算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对模拟公司五大业务循环来取得或填制业务中各种原始凭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模拟原始凭证审核,让学生模拟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并以此进行模拟账簿的启用、登记以及结账。最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公司月报的编制。

第三步,实践案例分析,教师结合财务核算理论教学的要求,拿一些案例让学生在“模拟公司”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并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该教学模式应用完毕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总结。

总之,“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具体的财会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动态的财会工作中,强化财务工作给学生带来的体验和感受,进而促使学生在体验职业角色的同时,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共同学习和练习,提高了财会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斌.财会专业教学之注重财会模拟教学[J].中国对外贸易,2012(6):251.

[2] 张新美,李素霞,朱熊英.高校财会模拟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J].当代经济,2009(17):123.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寻找不足,探索一套计算材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索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是计算材料学教学的必备,也是材料基因组计划的背景需要。

一、“材料计算与模拟”课程特点

“材料计算与模拟”是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尺度分类、常用材料结构建模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理论和实践、密度泛函理论和实践、蒙特・卡罗方法等。

具体来说,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多学科交叉:该课程涉及的理论基础知识融合材料学、物理、化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还包括生物、电子、机械等方面的知识。

(2)课程培养目标明确:该课程是在材料基因组计划大背景下开设的,旨在培养具有材料基因组计划视野、具备一定材料计算设计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类似课程均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该课程更加偏向于实践教学部分,在实践教学中穿插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4) 课程覆盖面广:课程内容涉及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密度泛函理论、蒙特・卡罗方法等多尺度计算模拟方法,可应用于纳米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诸多领域。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涉及计算机应用的课程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先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上机实践练习,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练习为辅。此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材料计算模拟软件实际应用操作与其内在基础理论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脱节,更像是“黑匣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难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引入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作为补充。

(1) 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该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材料计算模拟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侧重于上机实践课程。通过简单案例的演示及实践操作,使学生对材料计算模拟过程有一个大致了解,针对实践过程中各个操作部分涉及的基本原理知识进行讲解,并对整个知识点进行串联梳理。学生对整个计算过程熟悉后,教师再不断增大案例难度和理论深度。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现有材料计算模拟软件平台的使用方法,理解操作背后的基本原理。

(2)不断更新丰富教学实践案例。目前“材料计算与模拟”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已经定型,应用分子动力学、密度泛函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实践案例也有很多。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再以固定案例作为教材,而是根据最新材料对计算文献不断地进行更新,保证实践教学案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补充当前材料基因组计划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实践教学的与时俱进。

(3) 引入慕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在材料计算与模拟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理解力不同。慕课的引入可使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程度进行课后学习,便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操作。

总之,在材料基因组计划的教学背景下,培养和强化学生在材料计算与模拟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大势所趋。调整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比例,不断丰富实践案例,引入慕课等新教学模式,都有利于提高“材料计算与模拟”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材料基因组大背景下,“材料计算与模拟”课程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长时间不断加以改进,积累经验。但我们相信,坚持以人为本,将实践应用作为最终目标,坚持改进教学环节中的每个细节,提升“材料计算与模拟”课程的教学效果。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6)

(一)模拟教学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模拟教学的过程我们分为三个阶段,根据教学实践,不同阶段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前期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包含了教师指导下的庭审观摩、案例选择、司法文书的起草和移转等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遗漏或忽视庭审观摩,直接进入下一环节。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被告具有特殊性,导致我们很难邀请法院到学校现场开庭,这是客观上难以解决的问题。(2)虚拟案例,直接编造或杜撰案件事实,以追求其“典型性”。(3)法律文书的起草不规范,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4)司法文书的移转不遵循法定时限。

2.中期开庭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模拟实践教学的中心,开庭又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宣判三个主要环节,其成败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审判人员的发问缺乏明确的目的性,有时问题过于简单,致使案件事实难以明确清晰。(2)发问带有明显倾向性,与法官中立地位不符。(3)调查阶段出现对案件定性及法律适用问题的辩论,导致程序混乱。(4)举证内容缺乏关联性,并只简单列举缺少质证过程,致使证据证明力不足,影响到对事实的认定。(5)法庭辩论不是围绕事实证据及法律法规的适用展开,片面强调个人的口才,法庭辩论成了“辩论会”。(6)审判长不能及时规范辩论行为,致使辩论失控,出现混乱。(7)不顾庭审内容,直接宣读庭前拟定的判决书。(8)判决书没有必要的论证过程,只是简单罗列事实和法律法规,既不规范更难以令人信服。

3. 后期夯实提高阶段。主要包括庭后讨论和书面总结。这是模拟教学活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庭后讨论流于形式,不能从知识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有的甚至只是在开庭结束时由指导老师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学生根本就不再参与讨论,遗漏了重要的环节。(2)没有书面总结或书面总结过于简单,总结不够全面和深刻,不能挖掘深层次的问题,达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模拟教学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分析。一是对模拟教学理论认识不足。如前所述,模拟教学理论现在从研究上讲还有很多不太成熟的地方,老师和学生对其认识还有很大差异,容易导致出现“硬伤”。特别是在对模拟教学的内容和环节的把握上往往容易出错。二是组织者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模拟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还未被老师和学生普遍接受,一部分院校组织模拟法庭只是走个形式,有的甚至只是作为党团活动或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部分。三是学生参与此类教学活动少,精神高度紧张,慌乱中出错。四是不排除部分学生思想上懈怠,准备不足。

2. 客观原因分析。一是对实体法和程序法中的知识点把握不够深透。模拟法庭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全程模拟参与司法实践的过程,参与主体对基本知识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模拟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很显然,如果学生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模拟行政诉讼过程中必然捉襟见肘、漏洞百出,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二是某些院校和法院等司法机关合作联系少,难以搞观摩开庭类似教学活动,甚至可怜到连现场开庭的一些影像资料也没有,学生仅凭借书本知识进行模拟活动,此过程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三是现有课程设置模式不尽合理。在实践课中还没有把模拟教学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主干课设置,所以课时不足,导致经验缺乏。四是缺少一支强有力的指导教师队伍。模拟教学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的培养是第一位的。而我们的教师多数热衷于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五是模拟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缺乏。规章制度为模拟教学的开展设定了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保障教学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的必要条件。而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模拟教学效果的跟踪和测评,是师生总结经验教训的重要指标。

三、模拟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要搞好模拟教学,就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模拟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软硬件两个方面着手组织建设,其中软件建设是核心。

(一)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是指模拟法庭实验室及其配套建设,这是搞好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我们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标准的模拟法庭实验室并配备了齐全的配套设施。包括可同时容纳500人的模拟法庭会堂,多媒体、录音录像设备、照相器材、国徽、法槌、法官袍、律师袍、法警服及席位牌等等,为搞好模拟实践教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二) 软件建设

1. 现有课程设置模式的转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法学院校还只是在实体法和诉讼法的教学过程中偶尔运用模拟教学法,并没有单独设立模拟法庭教学课程,这对模拟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及作用的发挥构成极大的障碍。毕竟,由于课时或教师工作重点等各方面的原因,传统教学过程中对模拟法庭教学的适用往往暴露出许多弊端,比如模拟次数少、走形式或忽略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等重要环节。现在的法学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专门设立模拟法庭教学必修课或选修课,真正的把模拟教学法充分运用到模拟实践教学中来以发挥其最大功用。

2. 模拟教学教师队伍的组织和加强。模拟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和方法,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的指导。我们强调的高水平教师既要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又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对司法实践有较好的把握),还必须对实践性教学方法有研究有热情。如本文起始所述,我国传统法学教育过多的关注于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缘于对实践性教学方法研究的匮乏,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理论(知识)+实践+研究(方法)型的师资。我们的教师队伍中60%以上具有律师资格和实践经历,同时我们不断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并取得突出的成绩。

3. 制定和完善模拟教学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建设是模拟教学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我们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先后研究、制定了《模拟法庭实验室管理办法》、《模拟法庭教学人员岗位职责》、《模拟法庭教学教学计划》、《模拟法庭教学程序规范》等较为全面的规章制度。

4. 制定模拟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模拟教学效果的评价实质是对模拟实践教学的跟踪测评,有利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提高模拟教学的水平。这方面的指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主体在单位模拟案件中的具体表现的评价,比如对知识运用是否灵活,法律程序是否正确,逻辑思维是否清楚,语言运用是否流畅以及法律文书的写作是否规范等等。另一个方面是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的评价。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又自成体系,因此具体量化指标应从两个不同的层次分别编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法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不能脱离实际而进行孤立的理论研究和知识传授的。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和方法已远远达不到现代法学教育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在1972年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说,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个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②因此,我们必须在法学教育中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模拟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应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结合模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也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对模拟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模拟教学必将在法学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注释:

①何勤华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粹(第一卷)[M].法律出版社,2003.247.

②《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18-119页,第115页,第284-285页。

参考文献:

①邓建民 李芽.论法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完善和更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 ,( 10).

②王龙.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J]. 《法治论丛》 第20卷第5期,2005年9月.

③李殿英.利用高校模拟法庭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7)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桂教高教(2015)20号,项目编号:2015JGB338)。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48-02

随着时代的进步,麻醉学在医学中已占据较大的比重,而且在医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从而麻醉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医学院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并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方法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弥补,从而使得麻醉学教育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当前麻醉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较为特殊

目前麻醉主要运用于临床手术实践过程中,而且伴随着整个手术的进行,那么麻醉学教育的理想环境就是手术室,但是由于医院手术室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在手术室中大范围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困难。而且手术难度有高有低。那么在进行难度较高的手术过程中进行教学就会严重影响手术过程[1]。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较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行操作,这无疑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2.操作受限

麻醉运用于手术的各个环节,所以难免会涉及到有创操作,一旦学生操作不当就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危险。基于这种风险性,高难度的有创操作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麻醉。同时麻醉也是一项风险性较高的操作,少部分患者进行麻醉之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这就需要麻醉医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处理[2]。

3.学习课时较少而内容丰富

在麻醉学教育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学科知识,那么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发掘学生的知识深度。在当前医患纠纷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及家属对于临床实践教学有明显的抵触心理,这样无疑会减少学生的临床学习机会,同时由于涉及的学科较多,教师难以有效的进行授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的运用

1.合理的使用局部模拟训练模型

在进行局部训练之前需要对临床手术中常见而且操作性强的部分进行理论培训,在进行相应的理论培训之后即安排对应的局部模拟操作。目前医学模拟技术的仿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在真实授课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理论知识并操作要点,之后便针对不同的训练模型进行专项性的训练,这种模拟训练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克服心理困难。运用局部模拟训练模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延长学生的实践操作实践,有效解决临床操作实践时间不足的问题。

2.使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对学生进行考评

局部模拟训练模型只是初级的模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麻醉实践操作,而生理驱动模拟系统便是高级的模拟教学,该系统的仿真程度更高,可以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全面的仿真模拟。另外该系统还可以设置所模拟的病例情况,让学生适应不同的麻醉操作,此外模拟系统可以还原真实的临床病例,在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之后总结写出相应的医疗文书,在模拟训练完成之后可以用真实的医疗文书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会在模拟训练中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教师也能够从中来对学生进行考评,达到要求的进行临床实习,没有达到要求的继续进行模拟训练,这样便可以更大限度的避免医疗事故,降低医患纠纷的事情,有效对学生进行教学。

三、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模拟教学设备的发展,模拟教学设施越来越接近于真实病例,学生在进行模拟教学之后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而且模拟教学有着其独特的重复性与安全性,学生即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失误也不会造成医患纠纷的产生,同时学生还可以针对同样的病例进行专项性的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达到熟练的程度。

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并且创新了麻醉学教学方法,促进了麻醉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提高教师教学成果的情况下,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34-02

一、引言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认为:大学应传授能力非理论知识。然而,传统教学的瓶颈就是无法将理论知识转换成为能力。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实践能力差的“三差”现象。因此,在高校教学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中,加强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不仅因为实践教学的设置深刻地体现着一种教育指导思想,更在于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尤其应当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本领以及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针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

目前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验、专业实习、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和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并与经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的地方;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训,由于时间过于集中,形式单一,往往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社会实践当然是实践教学最好的方式,既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又能使学生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会促使学生重新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但目前在高校扩招背景下.受教学经费的影响,相对于学生数量。校外实习基地数还少些。另外,企业处于经济利益考虑,一般也不愿意承担额外的负担,由此实习基地很难接纳较多的学生。即使接纳了一部分学生,也对实习学生不重视。不安排实际工作,学生也就失去了实践学习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加强课内实践教学,可行性更强,效果更好。

二、基于“虚拟公司”的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一种虚拟公司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模仿实际公司的情景.创建虚拟公司,在教学中贯穿能力培养的思想和理念。

1 基于“虚拟公司”的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本文设想,以“虚拟公司”作为课内实践改革的平台。开展虚拟公司实践教学不只局限于某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或者某一个实习实训环节.而要把虚拟公司实践教学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始终。在专业必修课内。结合虚拟公司的具体岗位,进行岗位训练;能力构建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可操作能力;再以学生虚拟企业作为管理综合模拟课程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发现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最后,在毕业实习阶段,通过在现实企业的锻炼。既检验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又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尽可能做到应对真题,即结合实习单位实际要解决的问题。

2 基于“虚拟公司”的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思路。

(1)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旨在形成工商管理学科核心基本理论与基本管理知识,了解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方面理论、知识及能力与素养。

为了进行课内实践教学,首先需要联系一家企业作为伙伴公司。通过参观等方式。让学生大致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然后以这家企业为参照在学校建立虚拟公司,设立各个业务部门和工作岗位,并根据伙伴公司提供的真实的市场资料进行模拟商务活动。它涉及到与工商管理专业关系比较紧密的市场调查、商品采购与销售、进销存管理、财务核算、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活动。对应地设立营销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以及进行综合管理的经理部。

教师在相应的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具体岗位的职能及一般的工作流程,然后学生在实践环节,以企业模拟实际的业务流程作为牵引。针对一个特定企业的业务,由学生模拟该工作岗位,独立完成业务处理,目的是熟悉企业的职能作用,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相应的“职业角色”的感觉。

(2)能力构建课。能力构建课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拟分为各八周的两个阶段,上半个小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下半小学期则停课进行集中实践训练。

教学环节主要训练学生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活动进行合理诊断的能力;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对新项目进行组织策划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成为虚拟公司的“正式员工”,根据工作能力竞争上岗,参与虚拟公司的各项模拟业务过程。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学生会逐渐体会到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及自身工作能力的匮乏,并进一步思考未来就业岗位对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3)综合模拟课。综合模拟课旨在培养学生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独立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该课程拟在工商管理专业高年级(第六或第七学期)开设,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专业课程,有利于学生利用综合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系统教学的需求。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使学生对整个公司的运作及管理有个全面的认识。学生在实践环节,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虚拟公司,按照公司运作的完整程序.制订出商业计划书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具体实施步骤:一是学生根据优势互补进行分组。以6人左右为一个小组;二是组建虚拟公司,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三是制定计划。由学生按公司运作方式制定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商业计划书,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四是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虚拟企业内的分工以相应的岗位职责,并确立相应的工作步骤和工作程序。五是项目考核,以创造性能力考核为主,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试。

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各门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能够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脉道。使之能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上下和横向沟通的能力,以及观察和思考问题时的全局观念。

(4)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个环节。它是课程教学环节的延续,也是以前所学课的一个总结性的成果体现,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毕业论文教学比专业课程的教学更重要。

毕业论文的教学环节设在大四第一个学期.通过学科文献读写议课程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的读、写、议能力。实践环节主要是通过毕

业实习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熟悉企业的运作过程和各岗位的要求,并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运用掌握的理论或方法加以解决。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能力在现实环境的综合检验。

三、基于虚拟公司的工商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

1 注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和紊质培养。当前,高校教学更多侧重于理论知识和书本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过于关注一些直接的目标,如学生的考试成绩、考级、考证、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就业率、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等,从而忽略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逐渐地从重视知识转向重视综合素质。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统一的人才。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根本。因此,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是高校教学的三大目标。

本文提出的基于虚拟企业的工商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便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岗位操作能力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等,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一套基于感知的“源于实践,归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学课堂应是学生乐于参与、勇于争论、善于反思的场所。可目前高校课堂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积极的参与。通过对笔者所在的浙江树人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各年级学生的调研发现.造成此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所学的课程不够了解,不清楚所学知识的用处,导致学生对学习无所谓。

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目前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偏少、实践内容不充实.课内缺少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感性认识与实践机会,课外缺少使学生理解社会、理解专业、理解知识运用的途径。使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学生虚拟企业教学模式的特点就是通过学生在岗位模拟过程中产生对相关知识的需求,进而主动地去探寻需要的知识,这样就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很好地发挥内隐学习的能量。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9)

政府工作不同于一般组织工作,程序复杂,且涉及利益众多,这使得政府工作要求公正、严谨。这就使得大学生介入或者参与政府实际工作的可能性降低,实际操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除了参观见习的形式以外,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比如民意调查活动、宣传类活动或者少数与大学生利益相关的政策听证会活动,政府会允许并组织大学生参加,仅此而已。这样的活动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参与政府实践活动、发展实践能力的需要。

2、现有实践教学的作用有限。

对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对政府工作的熟悉与了解有助于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入掌握, 并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而目前的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提高的程度有限。正如前文所述,即使通过直接的实地参观(见习),也难以达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的。这是因为,行政管理工作多为程序性的操作过程,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较为完整的呈现,而参观见习时间大多属于短期活动,仅仅通过观察来获取短期信息,又鲜有允许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综合来看,目前行政管理教学过于片面追求理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应用实践能力方面缺乏重视与训练,这最终将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政府现实需求脱节,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更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二、情景模拟教学在现阶段教学中的可行性

分析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必须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以适应现实社会发展需求。这特殊的专业属性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针对本学科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注意提高实践教学比例,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从现实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有使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法、专题研讨法、角色互换法、见习考察法和模拟教学法。其中模拟教学法值得一探。情景模拟教学法,主要指通过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情景,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展具体的活动和工作,从而体会工作中的不同感觉。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在中国国内,已经有部分学校开始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实验性模拟教学探索和设计,如石家庄经济学院就设计了《行政管理综合实验》作为该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展行政管理过程的模拟实验,以提高学生行政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某些院校也开展了听证会模拟、新闻会模拟、决策模拟、公务员面试模拟等多种形式的模拟教学活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情景模拟教学的优势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说,简单通过将讲授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完善地建构理论体系的。而情景模拟的方法正好弥补了单纯讲授的局限。教师通过对某一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进行模拟,要求学生在模拟现实情景的条件下扮演某个角色,与其他角色产生互动。在互动中,学生相互间加深对事件与所学理论知识的感受, 深化认识,在自觉接受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也锻炼提高了实际能力。这是一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迅速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这种教学方式集情境教学、模拟训练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于一身,能够迅速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弥补学生实践机会少的缺憾。具体来说,情景模拟教学具有传统讲授式教学不能比拟的优点。

1、模拟教学通过情景的营造,能形象直观地将事件发生环境、发展过程、涉及人员等因素较为逼真地标示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地起到辅助教学、加强认识的作用,能够使某些理论性较强、口头讲授难度大的原理进行形象化模拟。教师更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方向性地选择和设计事件、情景开展模拟,比如增大情况的复杂程度,对某些难以通过实践加以验证的问题进行演练与探讨,比如 2011 年,笔者所在单位就由专业教师设计相关因素针对核电站建设选址问题展开听证会模拟活动,效果显著。通过模拟听证会,首先让学生对听证会这一政府活动有了形象的认识,对演练过程中所涉及岗位的地位、职能、工作要领有了一定的体会;其次,在模拟听证会的各个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关于听证会、公民权利、公民参与等理论知识有一个形象化的掌握;更重要的学生还可以在模拟过程中,对现实的听证会制度进行思考,对相关问题弊端提出疑问甚至开展更深入的研究。通过这次活动,取得的效果是单纯课堂讲授知识难以比拟的。

2、模拟教学相较于其他实践教学方法而言更加便于组织、经济实用。情景模拟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通过网络、电脑完成,也可以通过组织人员演练,不论哪种方式,对技术、设备、资金的要求较低,对外界其他组织的合作需求较小,可独立展开,有利于降低教学成本,是目前进行教学现代化的一个绝佳选择。

(二)模拟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当然,模拟教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

1、模拟教学一般耗时较长,一项模拟活动需要进行比较多的前期准备,一般在准备时间都在 2~3 周以上,所以这种方式一般不能频繁使用, 否则可能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 而 1、2次的模拟演练难以实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显著提高。

2、模拟演练容易发生头重脚轻的情况,也就是过分重视了对事件或者活动发生过程的模拟演练,而忽视了对深层次理论问题的思考。

3、也应该注意到在模拟环境中提高的能力与实际环境中需要的能力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开展模拟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具体开展方式的选择。

三、展开行政管理专业模拟教学的具体建议

如上文所述, 模拟情景教学有着一般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也应该加入模拟教学的方法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注意趋利避害,制定合理有效的模拟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组织准备完善教师在模拟教学开展前准备必须充分。

1、最重要的是对教学目标明确定位,明确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是模拟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完整的模拟教学,这包括模拟课题的选择、模拟方案的设计、背景材料的准备、模拟角色的分配,模拟演练的准备、实际模拟的实施、模拟结果的讲评、模拟报告的完成八个环节,缺一不可。

2、对教学准备要充分,要求教师必须熟悉相关理论原理,这包括事件展开的正确方法、完整的发生过程,同时熟悉实际生活中相类似事件或活动的具体情况。并对模拟教学开始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困难有充分的准备。

3、努力营造仿真情景,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他们在知识方面吃透,在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二)织准备完善教师在模拟教学开展前准备必须充分。首先最重要的是对教学目标明确定位,明确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分析和实践能力是模拟教学的重要目标,。

正如笔者上文中提到的,从目前高校课程课时安排的情况加上模拟教学本身的耗时量综合考虑,可有两种教学设计的选择:

1、设计专门性的模拟教学课程。这指的是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进行多次不同主题的模拟教学,集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培训。这样的方式一般考虑应在已经完成了行政管理主干课程学业的高年级学生群体中展开,而且其题材的选择应该均衡地选择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基本内容,但同时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前沿理论和改革热点进行实验内容的更新设计。

2、一个学期进行一次模拟教学。而一个学期内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所学习到的课程不止一门,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一次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的模拟教学进行合理的综合选题设计,使之能囊括该学期学生所学知识的大部分,例如上文所提到的笔者单位所设计的核电站选址听证会这一主题就囊括了该学期学生所学的公共政策分析以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 再配合 2011 年日本海啸之后引起的人们对于核电站问题的相关思考,这又涉及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内容。 选取这一问题进行模拟演练,不仅可以对政府听证会这一行政程序进行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由此问题出发对公共决策、公共管理、民主参与等问题进行综合讨论。选择合适的题材,是模拟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三)活动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模拟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1、营造工作情景的真实性,引导学生真正如同政府活动参与者一样,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去处理问题。

2、引导学生将实践与理论比对结合思考。在模拟教学演练中,教师的作用就是进行引导, 在深入浅出地介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以便在出现演练或研讨方向发生偏移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纠正。

3、通过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的交互使用,让学生了解模拟情景中的各种因素,与理论原理相结合进行理想情境下的模拟活动。 同时,还应在模拟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想情景与实例中的现实情境进行比对,对现实中的政府具体决策或活动展开讨论,避免过分重视演练流程而忽视理论172学习研讨的情况发生。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与所选模拟题材活动有关的政府相关人员参与进来,与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指导,这样有利于将更贴近于实际的经验引入模拟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进行理论与现实的比对分析,一方面也可以缩小模拟教学与现实政府活动的差距,有助于学生切合实际的能力培养。

(四)重视活动后的总结反馈,并展开讨论模拟教学实施后应该特别注意总结和反馈讨论,这是模拟教学的重要环节。

模拟教学大体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仿真情景下对主题进行演练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着频繁的互动与沟通,共同完成对某一事件或活动的模拟。这类似一个脑力激荡的过程,其中许多观点与想法频繁出现, 这都是模拟教学的成果所在。在实施完成后对它们的总结,是对整个模拟教学活动成果的汇总。通过汇总,将模拟过程中参与者们的思想进行整合,同时开展相关讨论,有助于活动成果的系统化和升华。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10)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其专业性质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操技能。为了给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级应用人才,会计教学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实用型人才成为教学难点。本文结合会计教学经验,对会计专业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索。

一、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模式对会计教学的重要性

参加实践对会计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亲自接触会计实务,通过处理凭证、账目、报表等财务问题,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培养能够与社会接轨的专业会计人才。

然而,会计行业具有信息安全和保密的特殊性,这使得学生的校外实习通常难以深入,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经验的进程受阻,可能导致会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创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以及解决会计实务的能力,培养真正懂理论又熟悉会计实务的应用型人才。

二、会计专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模式。笔者认为,对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就此展开,将理论基础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创新实践方式。

1.会计基础课程与校内实践相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与会计基础课程相配合,用于巩固课堂知识。会计基础课程是学习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密切相关,校内实践包括课堂实践与校内模拟实验室实践两部分。

(1)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是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与对初学基础课程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有关会计的原则、假设和理论等知识相对抽象,这就需要与课堂实践相配合。例如,对于《基础会计学》或《初级会计学》中的“会计分录”章节,这部分内容是为后续的“记账凭证”教学打下基础,如果在教学之初,就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模拟训练,通过幻灯片或实物的方式,向学生们讲授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填写方法,同时通过课堂实例演练巩固知识,迅速与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则学生在对以后的“记账凭证”学习中,也能够较快掌握更深入的知识点。

(2)校内模拟实验室

校内模拟实验室是对课堂实践的拓展和延伸,主要是阶段性的岗位模拟实习。会计课程的教学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实习期,配合会计课堂知识,根据相关知识的会计岗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校内模拟实验室内,可以让学生模拟分岗实习,根据岗位和职责划分,制定实习任务书,以企业中实际进行的经济实务为例,模拟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以一人多岗,或者模拟轮岗实习,提升不同岗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另外,还可以结合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制定财务报表,处理财务数据,针对课本中的专项知识进行训练,使得学生对所学习到的基础知识通过实践尽快消化,为学习更深入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会计专业课程与综合模拟实践相结合

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会计知识的相关概念将更加的抽象,通过模拟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化的理解专业知识。一般在会计专业知识结束后,会安排约2个月的综合模拟实践时间,与此前的课堂实践和校内模拟实验室相比,综合模拟实践更加注重对会计流程的把握和实际能力的锻炼,一般选择某个实际企业完整的会计实务,包括建账、编制报表、资料分析等一系列过程,以及一些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和业务。

通过综合模拟实践,结合企业实务,使用仿真的实验材料和工具,充分利用学校搜集和掌握的资料,让学生接触到原始的发票、账簿、报表、凭证等会计资料,学校根据所教学的专业知识情况,为学生布置综合模拟实践任务,学生仿佛身处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能够针对一段时间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总结,对会计核算工作取得全面、直观、系统的认识。

此外,综合模拟实践中,应注重会计电算化与纯手工处理相结合。随着专业财务软件的普及,电算化在辅助手工作账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应该注意对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的锻炼,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做准备。

3.会计应用知识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课堂实践和综合模拟实践完成后,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基地实践和顶岗实践,进入真正的会计工作环境。学校可以选择若干财务制度成熟规范的企业,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作为实习基地,以分批分期的方式选派学生入驻实习,学生通过实际工作环境观摩和学习,掌握到更多的会计实务,提升实践和操作技能。

顶岗实习是学生完成会计专业知识学习后,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最好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学习参与会计实践,体会出纳、稽核、成本核算等会计相关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过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三、结语

探索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会计专业教学永恒的主旋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当前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本文总结出“理论教学―课内实践―模拟实验室―综合模拟实践―实习基地实践―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旨在构建多元化、全方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良性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会计实务,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益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模拟实践教学论文篇(11)

[摘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众多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模拟实训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模拟实训教学的授课理念是“换位思考、同理设计”,设计思路分别是理论整合、同理设计、材料收集、授课技巧的设计和选择,特征和优势是模拟实训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启发引导与头脑风暴相结合、案例展示与实践调研相结合、自由组织与愉快学习相结合。

[

关键词] 模拟实训教学;应用型人才;同理设计;理论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30-05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1-26

[作者简介] 王庆(1972-),男,河南商丘人,福州大学阳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品牌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日趋多样化,从而使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显著地凸现出来,并日渐成为当前高教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也日益成为当今高教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本科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模拟实训教学的新模式,希望通过此模式带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变革。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现状概述

近年来,应用型人才培养得到了上至国家,下至各高校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把自己定位为应用型高校,宣称要培养应用型人才[2]。针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笔者对一些学者有关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十篇论文进行整理和总结,发现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定位构建研究日益得到认可。如张兄武(2012)、徐银香(2012)等认为应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高校、企业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作用。赵志华(2011)、 贾丽红(2011)等提出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应采取以下策略:明确指导思想,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强基础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车承军(2004)、 苏群(2004)等提出了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多元的质量观和就业导向观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措施以及建立分类型高校评估机制和应用型人才市场准入制度的政策建议。

(2)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训练教学平台构建的研究有待完善。在建设实践教学训练平台方面,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鲁越青(2009)、朱小芳(2009)等提出要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地方院校和地方产业特征的创新实践训练平台体系。刘生(2010)、李桃(2010)等提出“双轮驱动”模型,通过课程体系、课堂模式的创新、多元化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构建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教学实践。

(3)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待深入。王剑(2012)、张凤岩(2012)等提出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管理具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以及创新等六大职能。刘大军(2011)提出高校应该主动认识、研究及利用好社会力量对课程管理的影响,提高课程管理水平。肖华(2009)、王萍霞(2009)等认为应有效建立“辅导员+班导师”的育人机制。常晓薇(2011)提出经管类应用型教育以“一般职业经理人”为培养目标,构建“平台+模块+案例”的理论教学体系、以提高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体系。

综上所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方面研究有待深入,特别是关于具体的教学过程的研究偏少,仅有的研究也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从本质上来说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应用能力[3],这些主要应该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去实现,因此教学过程的革新是整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中心环节。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改革教师的教学过程,使其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在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模拟实训的教学新模式,该教学新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把旧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辅”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启发引导为辅”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模拟实训教学的原理、理念和模式

(一)模拟实训教学的原理和理念

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核心的工作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导入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课程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否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只是老的教学模式新的说法而已。而采用模拟实训教学方式教学,则是真正做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模拟实训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把实践应用导入到理论课程中去的独特的教学方法,其最基础的工作是模拟实训式的课程设计。

模拟实训式的课程设计是模拟实训教学的中心工作,也是最困难、最关键的一环。解决这个困难的方法就是要树立“换位思考、同理设计”的教学理念。所谓“换位思考”指的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学生在这门课里的收获,想象自己是一名学生,从每节课中会得到什么,能够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是否真正掌握应用能力。如在讲授品牌管理的品牌定位时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问问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品牌定位的概念、技巧与方法,是否真正能够去设计一个品牌的品牌定位。教师通过“换位思考”就能够弄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希望掌握些什么,能够掌握些什么,就可以运用“同理设计”去设计、策划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所谓“同理设计”指的是要顺应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去设计课程。如在讲授品牌定位时,就可顺应学生们的思维从产品特征、物质利益、情感利益、个性、生活方式等五个层次依次递进地去讲授和训练[4],并分别列举大量的案例,通过与学生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来引导学生掌握实践动手能力。

(二)模拟实训教学的两种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模拟实训教学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课堂式模拟实训教学,可简单总结为“理论讲授+教师引导”。这种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目前应用比较少,操作难度比较大,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后面将用大量篇幅讨论。另一种模式是实验式的模拟实训教学,可简单总结为“软件模拟+学生操作”,这种模拟实训教学的模式由于其应用简单,操作方便,所以应用比较广泛。实验式的模拟实训教学主要通过购买设计好的软件或者设备去实现模拟实训教学,其授课逻辑和方法已经设计好,教师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胜任,因此比较容易实施。但这种实验式的模拟实训教学也有些不足之处,如实验式的模拟实训教学的理论讲授和模拟训练是脱节的,虽然软件也有理论讲解,但基本上是对操作流程的补充说明,与课程的理论并不一致。再如实验式的模拟实训教学课程一般是独立开课,学生还是一边独立学习理论,一边独立进行模拟训练,上理论课还是以前老模式老方法,上实验课光操作无多少理论解释。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课堂式模拟实训教学,试图通过课堂式的模拟实训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进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模拟实训教学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对所讲授课程进行理论整合

模拟实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指对所讲授课程的理论体系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整合,这是整个模拟实训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最困难的一步。这一步在实验式模拟实训教学课程中较为简单,软件的设计者已经按照一定的逻辑把理论整合好,并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模拟实训实验流程,教师和学生只要按照软件安排的流程去讲解和操作就可以了,但在课程式的模拟实训教学中需要教师自己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进行理论整合。

由于不同的课程知识结构和逻辑不同,因此在进行理论整合时的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无论什么样的课程在进行理论整合时都适合以下几点经验规则:

经验规则一:简化原则。所谓简化原则,就是在对自己所授课程进行理论整合时要抓重点、要点,把繁琐复杂的理论体系简单化,具体有两要点。要点一,要根据自己对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提炼整个课程的理论骨架。如公共关系课程可提炼为公关原理、公关技能、公关形象与公关策略四大部分,这就是公共关系这门课程的总的理论框架,然后再针对每一个理论框架再次细分,形成一个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要点二,在讲授理论时要主次分明,要重点围绕理论框架去讲解,重点讲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对于其他理论知识,如原理、意义、优缺点等可略讲。

经验规则二:分块原则。分块原则指的是把整个课程分成若干个有一定关联的理论模块,每一个理论模块包含一个或若干个理论要点,整个理论体系是由很多小的相互之间有一定逻辑联系的理论模块组成,可与简化原则中提到的思维导图相结合,形成一个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理论知识的逻辑体系。

经验规则三:联实原则。联实原则是指在进行理论整合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说,整个课程的理论整合要符合实践应用的逻辑。在具体整合中,可把一个个小的理论模块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也就是说,由分块原则所形成的理论框架也是所授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框架,这是模拟实训教学中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基础。如在品牌管理课程中品牌创立整个理论模块可细分成品牌命名、品牌标识设计、品牌定位策划、品牌个性和形象设计等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理论模块,这些理论模块同时又是企业在管理品牌问题中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5]。比如具体到品牌标识设计这个理论模块,该理论模块既要讲授品牌标识设计理论,又要讨论设计品牌标识,因此在模拟实训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难题是通过理论模块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双重性来解决的。

(二)对所讲授课程的同理设计

这里所说的同理设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与实践应用同理,即模拟实训课程设计要符合实践应用的要求。二是要与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同理,即在设计中要应用一些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社会学等知识,要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思维方式的方法和流程。在对所授课程进行同理设计时可参考以下经验规则:

经验规则一:同理实践应用,在模拟实训教学中不仅理论整合需要联系实际应用,在具体的授课流程中也要与实践应用同理。所谓同理是指根据所讲授理论的实际应用的逻辑、思路、方法和策略去设计课堂上的授课流程、方法和策略。同理实践应用的课程设计需要细化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理论模块。如在讲授品牌定位这个理论模块时,可采用产品特征定位、物质利益定位、情感利益定位、个性定位和生活方式定位等五个层次,再结合实际案例依次寻找品牌的定位策略。

经验规则二:同理学生学习与思维模式。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独特的学习和思维的模式和习惯,教师只有适应学生的学习思维的习惯和模式,模拟实训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学会怎么使用理论知识,而不是仅仅知道、弄懂理论知识。因此在进行模拟实训教学同理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去设计适应学生学习思维模式的授课方法和技巧。如可运用思维导图的技巧去帮助学生建立所授课程的理论框架体系,可运用多次重复关键点的技巧去帮助同学们牢固记忆,可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故事、动作等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运用参与性活动设计去加强学生的体验等等。

(三)对所讲授课程材料的收集和积累

在模拟实训教学中,模拟实训的依据和基础是与课程相关的真实的实践材料,因此实践材料的收集和积累是整个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践基础,也是模拟训练的案例参考。在收集实践材料时有以下经验规则。

经验规则一:所收集的实践材料要与理论模块相对应。模拟实训中所使用的实践材料是根据所授课程的理论模块体系去收集和积累的,也就是说,理论模块讲的是什么样的实践应用,其所对应的实践材料也应该是这一方面的真实案例材料,这样才能有效的在授课中应用。如在讲授品牌管理中的品牌定位这个理论模块时,就应该大量收集和积累现实中的品牌定位案例,并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在讲解品牌定位时加以应用。

经验规则二:收集的材料要提炼、归纳与聚焦。一般情况下收集的原始材料比较杂乱,并且包容很多的理论知识点,在模拟实训教学中,需要把这些原始材料进行提炼、归纳,使其聚焦在某一理论模块上,这样才能和同一理论模块一起使用,从而实现模拟实训教学。比如品牌管理的案例材料比较好收集,但刚收集的材料往往包含众多的理论知识点,如品牌命名、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发展,等等。对于这样的原始材料,教师需要进行提炼、归纳与拆分,把每一理论模块的内容单独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一的与某一理论模块相联系的实践材料。如上述品牌管理材料就可拆分成品牌命名、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发展等四个单独的案例材料。

(四)所授课程的授课技巧的设计和选择

应用模拟实训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体现在独特的课程设计上,还体现在各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上。模拟实训教学最终的目标是用模拟实训同理设计去传授学生实践应用的理论和技能,用模拟实训的授课技巧的设计和选择去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模拟训练的兴趣。所授课程的授课技巧的设计和选择有以下经验规则。

经验规则一:授课技巧要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模拟实训教学的核心动力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要运用一些授课技巧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通过不断的鼓励、参与量化考核、幽默点名参与、小组讨论参与等技巧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经验规则二:授课技巧要能提高课堂的愉快氛围。模拟实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参与掌握实践应用的能力和技巧,而且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提高课堂愉快氛围有以下技巧: 幽默语言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哲理故事与启发提问相结合、活动设计与快乐参与相结合,等等。

经验规则三:授课技巧要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模拟实训教学是对现有的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刻变革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学生自主训练、教师启发引导”。因此在设计具体的授课技巧中一定要选择能够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方法。如在具体授课中可应用教练技术,如可应用教练技术中的发问技巧去启发引导学生,也可通过设计一定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去解决实际问题。

四、模拟实训教学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与优势分析

模拟实训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设计独特的教学模式,它的特征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结合中。

(一)理论讲授与模拟实训相结合

模拟实训教学最大的特征和优势是能够真正实现边理论、边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边理论、边实践指的是一边讲授某一理论模块,一边模拟实训该理论模块相对应的实践应用,理论讲授和模拟实训的结合往往是通过某一具体的理论模块讲授和模拟实现的。具体到一门课程如何实现模拟实训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模拟实训教学中并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教学方法,因为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理论模块,甚至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师在模拟实训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可能不一样,这与课程的性质、某一理论模块具体的特点和教师的授课特点密切相关,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实现理论讲授与模拟实训的结合,其关键是教师要在“换位思考、同理设计”的模拟实训教学的理念指导下选择、设计或者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在公关与营业推广教学中可应用策划讨论、实践应用、实施策划与项目训练等模拟实训教学方法[6],如在礼仪教学中可应用语言模拟、演练模拟、情景模拟与角色模拟等模拟实训教学方法[7]。

(二)启发引导与头脑风暴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提倡启发引导,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因此启发引导就成了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机械形式,启发引导在传统教学中很难真正实现。模拟实训教学的独特设计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模拟实训中去,通过主动参与模拟实训去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能力。学生在主动参与模拟实训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会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在教师的有意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就会更深一层的思考问题,通过头脑风暴式的自主讨论去解决问题。模拟实训教学就是在授课中加入大量的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设计,去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这必然会产生启发引导的授课效果。而学生的自主思考,再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就必然导致学生之间,甚至教师和全体同学之间产生头脑风暴式的思维碰撞,引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更深一层的理解,对实践应用更深一层的掌握。因此模拟实训教学本身的授课设计是引发启发引导和头脑风暴相结合的核心动力。

(三)案例展示和实践调研相结合

模拟实训教学是通过针对某一具体的理论模块的理论讲解和实践应用的模拟来实现的,因此为了真正实现模拟实训教学,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去准备模拟实训中所需要的实践材料。教师通过收集和积累得到一些针对某一理论模块的实践材料,而学生也需要在课下通过网络、实践参与、观察等方式去收集这一理论模块的第一手实践材料。比如关于品牌定位这个理论模块,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分别收集实践材料。学生需要通过实践调研来收集,教师可通过课前实践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做关于品牌定位的调研,并且强调只做关于品牌定位的调研,这样做可以减少学生调研的难度,并且提高调研的针对性。教师和学生收集的关于某一理论模块的实践材料需要教师有选择地在课堂上展示,并引发讨论。

案例展示和实践调研相结合是模拟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案例展示和实践调研,模拟实训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在课堂上的完美结合。

(四)自由组合和愉快参与相结合

根据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在大脑愉悦的情况下,学习记忆效果比较好,因此如何在愉快中学习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模拟实训教学由于其独特的设计,使在愉快中学习成为可能。正是因为模拟实训教学强调让学生参与,这种设计导致教师的授课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课堂就会脱离教师在讲台上拼命的讲,学生在讲台下努力记的旧的教学模式,而转为可以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某一理论模块模拟实训的需要自由组织的新的授课形式。所谓自由组织是指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模拟实训授课的实际要求而自由选择教室的布置与学生和教师的位置角色的安排。如教室可以根据模拟实训授课的需要布置成各种形式,可以是组织活动型的,也可以是讨论问题型的,教师既可站在讲台上,也可四处走动,也可坐在同学们之中,甚至可以成为模拟实训中一个角色。模拟实训教学的自由组合的课堂设计理念可以大大提高愉快学习的氛围,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愉快参与,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愉快氛围,从而真正实现在快乐中学习。

五、结语

总之,模拟实训教学是通过对课程独特的授课设计,通过引入实践应用的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模拟实训教学可分为课堂式和实验式,由于实验式模拟实训教学比较容易操作,因此使用比较广泛。很多人往往把实验式的模拟实训等同于模拟实训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实验式的模拟实训教学仅是对现有旧的教学模式的补充,并没有改变现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辅”的旧的教学模式[8],但课堂式的模拟实训教学则是对旧的教学模式的颠覆性的改变,把现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辅”的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教师启发引导为辅”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由于课堂式模拟实训教学是一种产生了深刻变革的教学模式,因此课堂式模拟实训教学应用起来难度很大。它需要教师对所授课程的理论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所授课程的实践应用技能全面了解,并且在实施时,它也需要教师所在学校的全力支持。如学校需要提供合适的授课场所,提供教学所必须的各种软件、设备、物料和经费,并给予教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课堂式模拟实训教学虽然难度很大,但只要教师牢固树立“换位思考,同理设计”的教学理念,就一定能够设计出适合自己所授课程的模拟实训教学的授课设计,带来整个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志华,贾丽红,王平.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议[J].教育探索,2010(12):72-75.

[2] 常晓薇.试析“一般职业经理人”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08):66-70.

[3] 车承军,苏群.应用型人才培养: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责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36-40.

[4] 王庆.我国企业品牌定位的五个层次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546-549.

[5] 王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项目训练式教学新模式研究——以品牌管理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6):44-47.

[6] 王庆.应用型高校模拟实训教学法研究——以市场营销类课程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6):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