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会计信息失真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6 02:59:44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篇(1)

从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现状来看,不论是国内的学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会计确认的研究上,即主要针对会计的相关性、可靠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进行研究。学者们对会计确认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计入到会计系统和会计报表中的事项进行明确的规定。我国学者张天西教授认为仅仅针对会计确认进行研究难以解决当前会计理论和会计实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范围的会计信息失真。从总体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涵盖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隐匿会计对象。会计制度和会计规范并没有对企业某些资产和价值的计量提供明晰的依据,比如说企业的无形资产、商业信誉、人力资源和环境成本都是难以用金额来计量的资产或者成本;第二,会计确认基础本身带有主观性。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会计确认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主观性,这种主观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会给企业进行会计信息造假提供机会和动机。

2.从合约、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舒尔茨认为制度是一种涉及到政治、社会和经济的行为规则。社会制度主要通过物质、精神的奖励或者惩罚来引导或者禁止人们的某些行为。我国学者刘峰通过对红光实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研究发现会计制度本身的存在和安排就会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产生排斥,并且诱发企业做出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理论上讲政府并不参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它只是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但是从我国具体的国情来看,政府对具体经济活动往往难以置身事外,一般情况下都会亲力亲为。这就导致了一些政府部门为了使得自己的业绩看起来完美或者达到一些特殊的政治目的,忽视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本地区的市场状况,给企业制定超出其能力的经济指标,并以行政命令的形式要求企业务必完成,以使得本地区政府的业绩看起来完美无瑕。这使得企业迫不得已走上弄虚作假、篡改会计信息的道路,大多数企业的会计报表显示盈利,而实际上却面临亏损。同时,各级政府致力发展经济,将一个亏损企业通过虚假的会计信息包装推向资本市场。

3.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王秋红、雷又生认为社会伦理道德的缺失和滑坡使得人们在市场竞争中丧失诚信和诚实原则,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变得普遍而泛滥。不良的社会风气在无形中影响了会计工作者、企业领导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思想观念。政府工作人员受到官僚主义思想的影响,对数字经济进行盲足追求,在执政的过程中违背诚实守信道德原则,对会计信息弄虚作假;会计工作人员为了单位或者个人的利益可能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吸引客户、扩宽业务范围,在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做出违背职业道德之事,没有履行其经济监督和会计在监督职责,忽视了其社会职责的履行,甚至为企业进行会计造假提供方法和便利,不但不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进行揭露和改正,反而成为会计信息造假的保护伞。

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对于会计学本身的限制,会计学界对此有很多的研究

比如,对环境成本的计算、人力资源的核算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等的研究。会计学界很多研究比较狭隘,难以解决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说企业的人力资源、商业信誉和环境成本难以用现有的会计确认计量标准计量;比如说在通货膨胀时期难以计量泡沫经济对会计计量单位和属性的冲击。有一些研究旨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而很多会计学本身的限制尚处在研究之中。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在权利分配、权利制衡和信息披露上实现有效衔接、相互影响,这种制约和制衡迫使管理层披露会计信息,实现信息的均衡分布,充分解决逆向选择的问题,使得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循环式良性发展。政府通常采取间接调控手段行使其经济管理职能,政府不能在当裁判的时候又当运动员,直接干预应该尽量减少,使得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得以捋顺。

3.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基本道德强有力的保障手段

会计信息失真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会计信息质量在经济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论文百事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占据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就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失真这一背离真实性原则的现象却大量存在,国内有“琼民源”、“银广夏”等,国外有“安然”“阳光”等,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达到自己谋利的目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使得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降低了社会的诚信程度,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会计制度的健全完善程度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跟不上时展的需要。会计人员担负着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任务。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国家政策法规的监督者,在此条件下,会计人员不可能以“独立会计”的身份完全按会计准则要求,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这样就使会计失去“独立性”和“公允性”,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所披露的信息不可能是真实的。

2.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处理会计信息的主体,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判断与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失真。

3.会计监督落后于现实要求

外部监督是内部监督机制缺失后的又一道保障,即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都有权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这种政府监督通常仅仅限于对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核对和分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各自进行监管,没有达到各家齐抓共管,没有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补充的监管机制,仅仅流于形式,很难全面揭露会计业务中的造假行为。

4.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失控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有企业改制,私有企业、合资企业也大批兴起。其中,有些企业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机构,导致内部监督机制缺失,企业的财产物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严格的控制,甚至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账实不符,这样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往往就成了牺牲品。为了实现管理层特定的目的,他们通过不公平、不正常、不合理但合法的经济业务来“提升”其经营业绩,这种不择手段的做法就一定会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虚假,在财务会计上的直接体现就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二、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从表面上看是纯会计业务上的具体现象,但是其实质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中不正常、不协调经济内容的具体反映。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必须运用法律、经济、文化等手段综合治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内控制度,完善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并适当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监管等。

1.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内控制度

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全面地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加强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严格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必须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通过制度来消除个人说了算的现象,确保经济业务合规合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内部分工及交叉稽核和内部审计的独立稽核,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失误,以此从源头和制度上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2.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规章制度

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全的、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动态性和连续性,因此会计制度的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市场环境,而且也要体现市场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其规范化的要求,以便能指导和规范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新事项的会计处理。

会计制度的改革要在范围广度和领域深度上下工夫,广度要覆盖到不断拓展的新会计领域、新会计分支,进而规范这些会计领域的会计行为,深度是构成层次上要具有完整性,以便适应集团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结构层次的不断增多,进而使企业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的层次不断增加。同时要参考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继续完善和健全现有的规章制度,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有关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的规定,不断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3.进一步强化企业法人和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

一是要求从事企业财务会计的人员一定要具备起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具备经过严格审核的上岗资格,以保证企业在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之初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要坚持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与主要经营者之间的近亲回避制度,按财务制度认真办事,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二是对企业法人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定期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培训和知识更新活动,以及必要的法律、法规学习,以增强其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4.健全会计监督体系,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监管

会计信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社会信息,对社会的各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各方包括社会公众、国家各职能部门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等都应发挥各自的监管作用。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计监督不力,表现为内部监督不健全,国家监督不充分,社会监督受限制。因此,强化中介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的工作力度,健全会计监督体系,要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国家的必要监督和社会的广泛监督,凡是企业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依法严惩,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运用法律手段,加强监管,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新晨

5.加强企业财务的会计信息化网络建设

随着信息化网络建设,将传统的企业会计业务融入到现代科技当中去,大力开辟计算机在企业会计业务中的应用领域。选用最新应用软件,将信息网络应用触角伸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领域,同规范、严密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紧密相连,消除在会计基础信息取得方面人为因素造成的随意性,力争将不确定的人为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中。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很大的。正因为如此,现在我们全社会都在关心会计信息的的质量、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需要我们社会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会计信息失真是可以有效抑制和避免的。

参考文献:

[1]田莹黄本段霞:会计失真的成因及对策.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4)

会计信息失真篇(3)

一、国家审计在会计信息失真中的治理作用

首先,审计工作能够在被审计单位并未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之前,主动的向单位管理人员给出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借助于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采集更多的一手材料,进而真正及时找出其中的风险隐患,借助于风险分析才能够制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审计计划,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其次,借助于审计监督工作能够更好的发现与纠正问题,让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可以坚持遵纪守法,贯彻落实相关制度规范,对单位的业务活动实施客观的会计核算,同时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确保财务报表中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在此,对内控管理系统是否完善予以更加科学的评价。审计工作人员能够依靠采集相关的经营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进行了解,借助于流程图法、调查法以及记述法等手段,对内控管理体系的全面性与科学性进行评价。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之处,及时发现内部管理控制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并最终给出改进的建议。全面性评测一般来说是为了验证单位内控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和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完善[1]。

最后,审计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会计风险管理工作同时真正参与其中,对会计风险予以有效控制。在现代管理理念下,单位建立了全过程的风险管控机制,审计工作也能够有效的承担风险控制职能。

二、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审计对策

(一)完善会计监督

第一应当强化内部管控,构建由会计工作人员行使的,对单位领导直接负责的,确保本单位资产安全的内控管理机制,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流程予以严格控制,完善财产物资、财务收支,对财会人员实施定期审计;第二必须要建立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政府监管的重点是强化中介机构的管理同时借助于中介机构来了解与监管企业的内部控制;第三应当充分发挥出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会计监督功能,健全中介机构管理制度,营造出更加和谐公平的环境,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让会计人员能够对单位的财务和纳税行为予以监督。另外还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防止会计人员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

(二)强化法律责任

首先,从责任承担着角度出发,企业董事会以及管理者能够对外承担责任,包括内控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进一步发挥出审计作用的责任。国家《审计法》中明确提出:国家审计人员应当获得被审计单位领导和群众的支持。所以,国家审计的特殊属性也决定了要进一步发挥出国家审计工作的价值,就应当强化责任承担着的责任。其次,从国家审计职能角度而言,国家审计职能主要是是服务。国家审计不仅是代表国家对被审计单位所实施的监管工作,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程度、财务报表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政策法规的遵守情况予以合理评价,从而为被审计单位领导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决策支持,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出现。最后,应当明确规定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同时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让财会工作者可以真正认识到提供正确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三)确保审计独立

审计部门必须确保自身的独立性,审计回避是保持审计独立性的重要防线。审计机关应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对需要回避情形、申报渠道、审核流程、回避方式以及违规责任追究等进行明确规范,指导和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审计人员也要充分认识计回避制度的重要性,审计中遇到直系亲情、直接利益、自理业务等有可能损害审计独立性情形的,应主动向审计机关报告,并自觉执行审计机关决定。审计机关还应建立审计人员交流制度,实行人员定期轮岗、单位定期轮审等审前预防性措施,避免审计人员长期审计同一家单位,保持审计的独立性[2]。

(四)创新管理体制

首先,应当积极推行落实单位会计人员委任机制,如此才能够确保单位内部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可以独立行使自身职权,会计人员的委任和调动必须要由专门的机构进行负责,从而确保会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不会因为受到单位领导的影响和干涉。与此同时,会计人员委任机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单位会计监督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确保会计监管职能的充分发挥,有效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其次,应当对各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实施严格的考评,确保会计工作者能够主动自觉的规范自身工作行为,让他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职责,进而在制度与组织的双重保障之下促进会计信息准确性的提升,防止会计人员存在的现象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给单位带来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应当站在审计的角度出发,强化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促进财会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要让单位内部各部门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强化会计审计信息披露,坚持多方共同发力,多措并举的原则,真正实现审计工作目标,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参考文献:

会计信息失真篇(4)

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同时为利益对立双方所使用,但是会计信息可能是由利益对立集团的一方或其人编制,这样信息不对称现象就出现了。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稀缺的特点,所以在其生成、传递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易双方及复杂的交易关系,交易双方可能的利益冲突导致了高额的交易费用。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会计信息交换中的外部性和各种可能的利益冲突,客观上要求采用一定的规则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就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所谓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H.Demsetz,1967),会计信息的交换实质上是一种权利的交换。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研究的中心论题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重新安排会计信息提供中的产权结构,降低和消除会计信息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会计信息市场运行的效率,以达到改善资源配置的效果。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虚假会计报告,虚假审计报告等。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存在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会计信息失真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国家和企业的决策,扰乱市场资源配置。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失真的会计信息必然影响企业融资、投资和生产经营的决策,继而严重损害企业形象,降低企业在投资者、债权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威胁企业的生存。从宏观角度看,失真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可能引起一系列决策失误,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使市场经济失去活力,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2)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经济秩序,助长腐败行为,诱发经济犯罪。通过做假账,使得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表面合法化,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侵占公款公物、化公为私、等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3)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性,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

(4)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极大地破坏了会计队伍自身形象。

二、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

1、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主体

单从会计信息的生成来看,仿佛其供方主体就是会计人员。但是,切莫忘记会计信息的作用之一就是反映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用以解除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而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扮演的应是独立于委托方和管理当局(受托方)的中立角色。同时由于管理人员努力程度的不可观测性,所以会计信息反映的相关指标就成为委托方评价其经营业绩的主要尺度。这些特点决定了管理当局比会计人员更关注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和结果,也必然会参与乃至干涉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递。由于会计人员可能受到管理阶层不同程度的干预,甚至在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左右会计人员,因而将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定位于管理阶层比定位于会计人员更合理。这一点在西方研究会计准则的实证文献中屡有涉及,如Watts和Zim-merman在《确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导论》一文中就将理解管理阶层的动机作为准则确定的实证理论的前提(Watts,andZimmerman,1978)。另外在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时,实证会计文献认为会计选择的主体是管理阶层而非会计人员(WattsandZimmerman,1986)。事实上,将管理阶层而不是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得到证明:(1)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而言,尽管由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意见,但审计委托书中要求公司的管理阶层(而不是会计人员)必须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2)从国外审计案例的分析看,一旦审计失败,如果不是由于审计人员的重大过失,那么最终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责任的正是管理阶层。

2、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主体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对股票不公开上市交易的有限责任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二是对股票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在第一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需求方较易辨明,一般是少数债权人和股东,他们同时也是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就属于这种情况,国家作为最大的股东理所当然地成为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会计信息只在这些少数债权人和股东之间传播,其他人不能也无权得到这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可认为是一种私益物品(PrivateGoods),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一种俱乐部物品(ClubGoods)(张军,1994)。在第二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就比较复杂。首先,类似于第一种情况,债权人和股东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但就股东来讲,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公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权已脱离企业而单独存在,股权交易使得股东经常处于变动状态,以至很难辨明公司的股东是哪些人,最终形成所谓的委托者“虚位”。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即所谓的潜在的投资者),因而他们也都有权获得公司的会计信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信息已经由“私益物品”演变为“公益物品”。

3、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之中的受益方和受损方

由于产权是一种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所以产权界定的另一个关键是确定会计信息交换中的受益方和受损方。我们简单列为以下四类:

(1)管理阶层受益,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受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管理阶层经营有方,公司发展状况良好,能够安全、及时地偿还债务并向股东支付较多的股利,这些信息通过会计报表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利于他们及时正确地作出相关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结果,管理阶层将会得到高额的红利收入,投资者也可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

(2)管理阶层受益,会计信息使用者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阶层虽经营业绩不佳,但通过干预会计人员进而操纵会计报表的生成,在会计报表上虚增利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欺骗或串通审计人员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结果,管理阶层仍得到优厚的报酬,而投资者却承受着各种潜在的损失。纵然可得到分配的股利,但这实质上是一种投资偿还。

(3)管理阶层受损,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受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传统会计模式所造成的。传统会计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原则、实现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之上(葛家澍,1996)。在传统会计模式下,许多有价值且与决策十分相关的信息在会计报表中得不到确认,如房地产的涨价(持有利得),已经发现并且价值得到基本估计但未开采的油田,已经签订并对企业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合同等等,就因为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现原则而得不到确认。但这些信息对使用者来说无疑是十分有用的,得不到此类信息将会使投资者丧失一次很好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会使管理阶层的业绩得不到承认,并产生一种“有功却不受禄”的消极情绪,这对会计信息的供需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4)管理阶层受损,会计信息使用者受益。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将管理阶层经营绩效不佳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可据此作出提前收回投资(债权投资),或更换管理人员的决策,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但需说明的是,尽管理论上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和使用方都有受益和受损的可能性,但是会计信息使用方的受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受损的可能性,究其原因就是会计信息供需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做好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工作,才能使我国会计工作步入正轨,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会计信息产权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06).

[2]冯秀建.会计信息产权与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毛长珍.基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6.

会计信息失真篇(5)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会计报告会对股东、政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及企业本身决策行为产生巨大影响,而不只是反映决策结果。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是有关各方据以进行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谭劲松等,2000)。会计信息占经济信息总量的70%以上,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从而影响经济决策的质量,进而对企业甚至整个社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和进一步采取行动的基础,有利于有效协调与整合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总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理性发展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生命力。

然而,由于现实中许多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有效保证,常常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会引起严重的经济后果,导致投资决策失败和经济资源无效配置,增加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企业无法有效融资而生产停顿甚至破产。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信息失真。在我国,过高的盈余管理导致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和财务造假突出。由于误导性陈述、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等问题,2002―2006年间中国证监会和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共下达了264次处罚通知书,涉及186家企业。而同期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也不过1 500家左右,被处罚公司数量超过了上市公司总数的10%。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社会交易费用高昂、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企业难以有效融资,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甚至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计失真的负面影响会越加严重,会计失真问题引起了政府、投资者及债权人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要保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认真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最大范围内和最大程度上防止和纠正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和市场发展服务。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由公司供给,使之具有部分私人物品属性。然而,由于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使之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会计信息的双重属性,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是公司治理体系、市场治理体系、国家会计管制体系、社会中介机构治理,以及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柏子敏,2007)。与之相对应的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诱因也是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学者们运用会计学、制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从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信息产权、会计准则制定、独立审计等角度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谭劲松等,2000;张晖,2006;崔刚,2009)。

(一)会计制度和准则本身不够完善

理想的会计制度应该能够充分兼顾诸方利益,成为博弈各方自愿遵守的社会契约。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制定都欠缺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虽然近些年《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不断得以制订和修订,但由于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使得会计人员无法有效应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业务和经济情况,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

(二)会计监督和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实施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由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执行。由于众多原因,许多企业不愿受内部控制的约束,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控制体系,内部审计部门是为企业服务的,因受到内部干扰,其监督职能难以得到正常发挥。外部审计独立性虽强,但亦存在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利益而对被审计单位出具失真的审计报告。此外,国家监督机构众多、财政监督、会计监督和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难以统一,无法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三)市场经济各行为主体利益冲突

市场经济中有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和债权人等与企业相关的各个主体。由于具有各自的经济特征和行为目标,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各方在经济交往中难免会出现利益冲突。与其他主体相比而言,经营者即会计信息提供者的处境相对特殊。经营者直接负责企业的经营和运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会计信息优势。然而,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经营者仅会提供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的信息。尽管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许多会计信息应当予以披露,但在正常情况下管理者只会提供利己的会计信息,从而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四)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和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在一线从事具体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难以驾驭和处理复杂多变的会计业务;另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因受到外部、内部等因素的影响,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一些会计从业人员难以按照会计道德职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价值链会计推动会计信息化

自1985年价值链概念提出以来,价值链的实证和理论研究日益丰富完善。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协作策略,价值链管理扩大了企业资源管理的范畴,不再仅局限于企业本身,而是着眼于企业所处的整个价值链,通过优化跨企业的业务流程,从而获取最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但会计管理则并未形成与管理领域发展相适应的态势,以记账、算账和报账为中心的传统会计流程和模式仍普遍存在,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批评。随着价值链研究的不断深入,在20世纪90年代会计领域也开始应用价值链工具来分析和整合会计流程。阎达五(2003)以价值管理为中心,以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标,借助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拓展会计管理对象的外延范围,构建以价值链为载体、以事中实时控制为核心、融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于一体的价值链会计。他认为,“价值链会计可以表述以价值增值为目的,为对以战略联盟为表现形式的价值链加以追踪、核算、预测、控制、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

(一)价值链会计有助于促进会计管理理论的创新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杨纪琬两位教授认为,会计管理是宏观价值管理和微观价值管理联系的纽带;企业财会部门是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部门和价值管理的汇集点。由此,价值链会计成为价值链管理理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的融合点。价值链会计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快速和准确地反映整个价值链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价值链会计拓宽了传统会计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创新。用创新的会计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活动,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二)价值链会计可以对企业信息流进行实时控制

在核心企业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建立网络价值联盟的环境中,基于企业纵向价值链与横向价值链交错形成的网络,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方法,价值链会计可以及时快速地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控制企业风险,保证企业物流和资金流的平稳有效运行,最终实现价值链价值增值。通过实施控制机制,价值链会计可以有效降低会计信息失真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价值链会计有利于协调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

价值链会计的对象是价值链信息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涉及的范围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张华伦等,2006)。价值链会计的目标旨在疏通信息传递通道,提供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协调和优化各部门、各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的决策而服务,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綦好东等,2004)。作为价值链管理的重要手段,价值链会计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围绕价值链进行搜集、加工各种价值信息,为企业管理当局优化业务流程和实现价值增值决策而服务。这些信息通常包括上游价值创造者(供货商)和下游价值接收者(客户)的价值信息,甚至包括竞争者――同行企业的价值信息。通过更广泛的会计控制领域,价值链会计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化。

(四)价值链会计有利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化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初期,相关单位对会计信息化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认为引进会计电算化、MRP和ERP等软件系统即可提供安全、可靠的会计信息。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各方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会计管理软件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要。会计软件必须和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起来加以应用,才能满足会计信息高标准的需要。会计信息系统(AIS)发展初期与业务管理系统是相互独立的,然而在供应链管理(SCM)阶段,作为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的子系统,它已经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高度集成。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模式,在价值链管理环境下与相关业务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和整合。实施价值链会计管理可以使会计业务和企业联盟其它业务实现有机的系统集成和一体化。价值链会计理论体系架构的实施和完善,将会促进价值链管理理论在会计管理实践中的运用,由此推动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而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四、实施价值链会计的主要措施

目前,价值链会计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客观研究的成果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价值链会计服务的特定对象是实施了价值链管理的企业。以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只有少数企业实施了价值链管理,多数企业的价值链管理观念淡薄,如严重的部门主义倾向、价值链结构的松散与断裂和忽视对整体价值链的审视和分析等。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紧紧把握好价值链会计的实时评价与反映这一核心的职能和内涵,从现实需求出发采取有效措施,让实施价值链管理的企业真正运用上价值链会计的研究成果,才能发挥价值链会计的优势,从而防止和纠正会计信息失真,进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一)合理使用价值链会计相关信息

在价值链会计管理背景下,按照既定的价值链业务活动流程和权限,借助于先进的网络和电子技术,财会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得从采购、仓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所有环节的实时数据,财会人员的传统工作量得以大大减轻,此时要求财会人员转移工作重心,把主要精力放在相关财会数据的分析和监控上来,进而提出科学的分析结论,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支撑。

(二)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

不管是在企业之间还是在企业内部,由于多层级复杂的委托―关系的存在,各市场主体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利益冲突。因此,理清委托方和方的利益关系十分重要。委托方可以根据经济行为的结果,为人确定一个合理的报酬方案。在这个方案下,人和委托人可以实现自身的最大效用。这样,双方在经济利益上就有了一致性基础,使得责权利分明,为价值链会计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强化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会计理论的新发展,价值链会计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位不仅要为财会人员提供业务培训的机会,财会人员自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抓紧时间为自己充电。此外,《会计法》第五条规定“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这是对职业诚信道德的具体要求和体现。财会人员应培养自己依法理财和秉公办事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在财会人员的专业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的前提下,价值链会计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柏子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理性思考:一般框架分析[J].经济问题,.2007(1).

[2] 谭劲松,丘步晖,林静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0(6).

[3] 吴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及其提高质量的措施[J].南北桥,2009(5).

[4] 崔刚.浅谈会计信息质量[J].中国经贸,2009(18.)

[5] 阎达五,李勇.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开创会计理论研究新局面建立“价值链会计”的新思考[J].财会月刊,2003(3).

[6] 张华伦,董红果,冯田军.价值链会计框架下的价值链基础预算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6(5).

会计信息失真篇(6)

从现有文献分析,我国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介绍与认识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①,近十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围绕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念

虽然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②,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定义与分类却有不同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会计信息失真“三分法”。

以吴联生教授(1998)为代表的多数学者认为会计规则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故意违背会计规则;二是会计规则执行人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在会计规则的执行上存在偏差。据此,对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三分法”,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等三类。

2、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谭劲松、丘步辉、林静容(1997)

从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过程分析,将其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前者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业务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3、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会计造假和会计操纵。

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上王跃堂教授(2001)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造假,这是企业违反会计管制的违法行为;二是会计操纵(西方称之为盈余管理),这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③。

4、也有少数学者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信息失真。

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还有学者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性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众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探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笔者在此归纳了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1、从会计学自身的限制探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学者对于确认理论的研究,都还是集中在对确认(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讨论上,确认标准的制订旨在解决哪些事项可以计入会计系统和会计报表。张天西教授(1998)认为会计确认标准不能解决几点会计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会计确认对象的隐匿。由于没有合适的会计规范为依据,企业有些价值不能确认,例如人力资源价值、企业商誉价值、环境成本的确认等。其二,会计确认基础的主观性。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基础,其确认过程带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性的确认必定为制造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了可能和动机。

也有很多学者指出现有的会计理论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如会计期间假设,是人为地划分时期,其结果必然与客观事实有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假设币值不变,遇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上核算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真实的现在情况;这些会计学自身因素的缺陷都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从合约、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舒尔茨认为,制度是行为规则,他们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④。社会制度还通过鼓励和惩罚某一行为,以诱导或禁止该项行为。刘峰教授通过对红光实业的案例分析得出现有的会计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诱发会计信息失真。

理论上,政府只是经济规则的制订者和监督者,本身不参与市场运行。但我国政府对具体的经济活动不能“置身事外”,总是存在“亲历亲为”的冲动。一些政府部门为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不顾企业实际情况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状况,往往以行政命令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以便迎合有关部门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和诱发企业弄虚作假,人为地调节会计信息,使企业会计报表虚盈实亏。同时,各级政府致力发展经济,将一个亏损企业通过虚假的会计信息包装推向资本市场。

同时,从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上看,绝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形式⑤,而有限责任制可以使其机构和从业人员在获得高额利润后只承担有限的经济责任,客观上助长了从业者的冒险心理,必然使CPA在“让客户满意”的幌子下弱化其客观公正职能。我国不健全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没有严格的民事赔偿制度,也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中介机构的冒险意识。

3、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雷又生、王秋红(2004)等学者认为社会伦理道德滑坡,人们在竞争时违背诚信的原则,使会计信息失真具有了宏观社会背景。这种虚伪欺诈的社会习气对会计工作者、部分政府人员以及进行社会会计监督的会计事务所产生了不良影响。作为经济信息提供部门的会计,为了单位或个人的利益可能会丧失诚信原则进行造假;部分政府人员官僚作风严重,盲目追求“数字”经济,进而放弃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在会计报告上弄虚作假;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了稳定客户,拓宽业务,在相关法规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违背会计职业道德,丧失了其客观公正的立场,忽略了其社会责任,出据虚假的证明,为企业作假账提供便利,成为会计造假的保护伞。

杨雄胜教授也认为会计诚信的缺失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但他认为制度的原因、监督不力的原因等等不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机理。会计造假损害的主体不确定使会计诚信缺失成为一种必然,会计造假问题泛滥成灾就不足为奇了。

4、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吴联生教授(2004)认为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存在。他指出人类的有限性在会计的生产过程中表现为:会计规则执行者对会计规则理解得不完美性、会计规则执行者对客观经济活动把握得不完美性以及会计规则执行者具体执行行为的不完美性。

从整个会计人员队伍的现状来看,冯淑萍司长(2003)在中国会计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国尚缺乏通晓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人才,整个会计队伍素质也参差不齐,加上这几年会计新准则、新制度的变化很快,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掌握和消化这些新知识,致使会计准则在执行中碰到一定的困难。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是许多社会问题在会计上的综合反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采取措施,综合治理。针对以上归纳会计信息失真的几个原因,笔者罗列目前存在的主要几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对于会计学本身的限制,会计学界对此有很多的研究。如对采用会计确认标准无法计量的企业商誉、人力资源价值以及环境成本等的研究;对在物价变动时期,在泡沫经济环境下引起的对会计计量单位和属性的冲击的研究等。有些研究可以解决部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但有更多会计学本身的限制还处在研究之中。比如,对环境成本的计算、人力资源的核算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等的研究。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通过权力分配、权力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机制,迫使管理层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以缓解不利选择问题,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在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时只能是多采用间接调控手段,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减少直接干预,理顺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学者提出将事务所改制为合伙制,加大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从而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风险意识。这样有望促进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职能,抑制部分会计信息的失真。

3、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基本道德强有力的保障手段。目前,道德水平滑坡干扰了经济的正常运行,雷又生、王秋红建议此时国家需要调整、完善调整法规使之适应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公正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他认为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对规则的遵循状况直接关系到道德建设的成败。市政府要带头认真遵守市场规则,不制定违背市场规则的规定。

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追踪评价。有学者建议可以对全国持证的会计人员建立道德行为档案,对在各类检查中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登记,以采取相应措施;对企业建立起一套诚信评价体系,评价监督企业的诚信状况,并及时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借助公众的舆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杨雄胜教授(2002)提出解决会计诚信缺失从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行方法是让单位领导人成为会计法律责任的唯一责任人。

4、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对于由于人类的有限性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吴联生教授认为其治理措施则主要在于加强会计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及加强会计工作中的核查与验证工作。同时,通过改革会计机构人员组成、调整会计规则内部结构以及增强会计规则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提高会计的可操作性、一致性以及明晰性。

冯淑萍司长认为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地开展工作⑥。比如,会计学会可以承担一部分培训任务,开展对会员的培训;理论界和教育界也可承担一部分培训工作。

二、评价与总结

根据前述的简要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研究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有了更深的研究对其成因的研究不是停留在会计准则制订不完善、法规不健全以及会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等表面现象,而是透过这种表面现象找到问题的实质。如雷又生、王秋红等学者通过分析道德缺失的原因来探析会计失真的原因。

(二)研究过程注重充分吸收相关学科的已有成果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不仅仅只停留在会计学基础上进行研究,而是引进合约、制度经济学、伦理道德、哲学等相关学科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也体现了现代会计科学所呈现的交叉、渗透与融和的趋势,进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有了科学的解释。

(三)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研究很多学者还存在着片面性

从目前很多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研究的文献来看,有很多学者仍认为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正如一棵树枯萎了可以说是树本身的原因,可是成片的树都枯萎了那就是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如此盛行,从说谎的产生到问题的蔓延,都是和病态的社会行为、私利主义的道德规范及不健全的管理体制息息相关。如果让会计人员的素质来“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话,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是“不尽长江滚滚流”!

(四)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成果尚欠实践指导性

笔者认为所提出的建议应当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法律上允许、操作上可执行、政治上能为各方所接受,以尽量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有很多学者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然而没有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提出任何方案。还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但笔者认为其有些缺乏可实施性。例如,很多学者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在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时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可具体如何实施、由谁执行以及怎样执行的问题不能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当然不能解决。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是许多社会问题在会计上的综合反映,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会计理论学术界的专家和学者,还需要社会贤达及政府官员的积极参与。

注:

①从目前包括《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核心期刊所登载的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文章数量得出会计信息失真研究主要在90年代中期。在会计相关的杂志上发表的与会计信息失真的文章,94年两篇,99年200篇左右到2002年400多篇。

②参见唐国平,2001,《会计?;企业?;市场经济:会计信息失真的广角透视与思考》,会计研究,7P44.

③参见王跃堂,2001《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7P16.

④参见林毅夫,1994《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出版,P63

⑤参见丁平准,2002《中国注册会计师:世纪末的回眸》,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P243

⑥参见冯淑萍,2003《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中国论坛”上的演讲》,上海会计,1P3.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10

綦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2002.8

张天西。论财务会计不真实的会计背景[J].会计研究,1998.11

唐国平,郑海英。会计;企业;市场经济:会计信息失真的广角透视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7

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划分及其治理[J].浙江财税与会计,1998.4

刘峰。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研究,2001.7

会计信息失真篇(7)

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伊始,人们责备的目光就投向了属于企业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以及用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然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和企业会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却末能根本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反思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科学界定会计信息“具真(具有真实性)”与“失真(失去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认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从不同经济层面分析制约、左右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二、理论前提:会计信息“具真”与“失真”的判断标准

1.主要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

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并试图界定“真实性”标准的含义。

为明确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0年5月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在该公告中,FASB正式将“反映真实性(representationalfaithfulness)”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并确立了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以下观点:①认为真实性“就是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它意在反映的现象”。②认为反映真实性与"可核性"、“立性”等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之一。③反映真实性存在“反映真实性的程度”、“精确和不肯定性”“偏向的影响”、“完整性”等问题。该公告分别进行了阐述。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FASC)在1989年7月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真实反映”作为“可靠性”质量特征的首要内容,并认为:①“信息要可靠,就必须真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②由于“所应计量的交易或事项的鉴定,或是能够确切传达相应信息的计量和列报技术的设计与运用,存在内在困难”,所以“大多数财务信息都可能存在不足以真实反映所拟反映情况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没有正面界定会计信息“真实性”之所指。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将“真实性”作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首要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其并未解释会计核算所要求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含义。

据此可以得出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标准的几点初步结论:①尽管不同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都明确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其各自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含义值得进一步研究。②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者总是将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质量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可靠的信息首先必须是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反映真实”特征存在“程度”问题与“风险”问题。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真实程度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具有差别,会计信息完全真实地“再现”企业经济活动的要求具有“风险性”。

2.“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概念的存在

正是由于会计信息“反映真实”的“风险”问题,因而有必要区分会计信息“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不同要求。

会计信息"绝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本来面目的"再现"。这种"绝对真实"是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在“百分之百“程度上的原本表现。实际上,绝对真实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真实性“。而且,绝对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一定就是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

“相对真实”是指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准确描述,其以“不歪曲”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为基本判别标准。相对真实是一种现实的“真实性“。在会计实务中,相对真实的判别标准是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是否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来进行,是否符合会计标准的要求。因而,相对真实也可称为“合法性真实“。对于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则达到了”可接受真实程度“。

区分“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标准的意义在于:

第一,对于会计学者、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绝对真实”是其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终极目标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高目标,就是制定出在确保实现会计目标前提下,能够产生“绝对真实”信息的会计行为标准。追求“绝对真实”,正是不断优化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会计制度质量的动力。

第二,“相对真实”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的最低要求,也是对会计实务处理的基本要求。就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而言,其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必须能够导致“相对真实”的信息。否则,依据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所提供的信息歪曲了“企业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其所制定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

第三,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而言,会计信息“真实性”意味着其必须依据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要求,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达到“合法性真实”的要求。实际上,会计人员只要严格而准确地按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规范处理会计业务,提供会计报告,其行为和结果都应当被认为是“合法”的,其会计信息也是“相对真实”的。以“绝对真实”信息质量标准来要求会计实务工作者,既不现实,也无必要。

3.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本把握

用量化标准看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本身不可能是一个绝对数,而是一个合理的“区间值”。这个区间值的上限是"绝对真实程度",下限是"可接受真实程度"(即合法性真实)。当会计信息质量低于“可接受真实程度”(合法性真实)时,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应当在“合法性真实”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会计信息更高程度的“真实性”,这是由会计学者追求真理的科学研究精神、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等所决定的;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者,则必须便会计信息质量达到“可接受真实程度”,符合“合法性真实”要求,这是由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等所决定的。

三、原因分析: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解剖

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准则精神、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实际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目的出发,有必要确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点”和“难点”。

笔者以为,区分“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十分必要。前者是指“蓄意造假”或“故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这是我国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要“追根溯源”的主要方面。后者则是指“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由于企业会计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与企业、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时,应将企业会计系统置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将企业置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考察。

从宏观层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制度基础和环境状况,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判断: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程度。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关系制度的确立,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理念,等等。②市场秩序的规范化程度。包括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市场监管制度体系及其执行的有效性,等等。③投资者行为理性化程度。包括投资者群体的理性投资理念,投资风险防范与约束机制,等等。④法律约束的有效性。包括对资本市场各个参与者行为的法律约束,对资本市场监管者的法律约束,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约束,对企业会计行为的法律约束,等等。

从微观层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影响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各个决定性因素是否以合理的方式存在,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从企业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机制、(现代大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内部产权规制、企业创新机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等;从企业会计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包括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机制、会计核算规范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等。

笔者认为,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在于:

(1)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环境条件。主要包括:①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大量存在;②市场管理者及监管者的非理;③市场参与者的非市场经济意识。

(2)“人的有限理性”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因。主要包括:①经营者利益与产权所有者利益的矛盾;②经营者约束机制失灵;③经营者激励机制不合理;④企业整个管理控制制度失效或虚设,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3)硬性法律法规制度的“软约束”。主要包括:①执法不严;②执法不及时;③对资本市场各参与者的法律约束失衡和软化。

四、基本结论,建议与思考

对于处于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笔者的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主要根源尚不在会计系统与会计制度本身,而是左右企业会计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为此,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以及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

2.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3.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界定以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权利、责任和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

4.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规)的同时,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基于正在逐步建立但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末能真正规范运作的市场化企业体系,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也是一种意料之中的结果。笔者认为,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特殊时期。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关系,必须予以正确认识。

1.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制度建设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世界各国会计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低水准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环境中,同样也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正如用质量糟糕的菜刀肯定切不出样式好看的菜来,用质量上乘的菜刀却也未必会切出漂亮的菜样。在美国等会计准则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它们也十分重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往往通过极为严厉的法律法规来惩处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行为。

会计信息失真篇(8)

会计信息是一个既关系到微观经济管理,又关系到宏观经济评估、调控的重要因素。会计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应该指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会计信息不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或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

会计信息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的当事人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此种行为具有欺诈的主观意向,以蒙蔽会计信息的使用人,逃避检查监督、为谋取不当利益为目的。结果必然是与会计法规相悖,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扰乱经济发展秩序。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不利影响可概括为:可能导致宏观决策的失误;导致利益和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使造假者谋取私利的目的得以蒙混过关,使经济运行趋于畸形,资源的流向不符合社会总体利益;使投资者无法作出正确决策,影响资本市场正常的发育和发展;影响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影响会计信息其他用途的实现;影响研究人员的研究结论等六个方面。

此外,会计信息失真还主要表现为腐蚀会计队伍和干部队伍。有关生产的各要素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会计队伍是一具有专门技能的人员集合体,而干部队伍则是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员集合体。会计人员或管理干部被腐蚀,向社会抛出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更深远的危害是败坏了人们的思想。培养会计人员和管理干部的成本,反而会成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垫底。

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

会计信息是指关于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是对会计主体经济业务活动中以货币计量反映的价值运动的一种客观表达,具有质、量、度三方面特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它包括经济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它既是关于其主体系统、连续、全面的信息,又是历史信息,是对主体经济活动的价值层面的近似反映。会计信息的这部分特征,为会计信息的失真成为可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信息不实

这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或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即因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估计,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导致会计信息不实的特征表现。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率、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等等,再加上外部经济环境变动剧烈的影响,会计核算遵循复式记账、货币计价、历史成本三原则,就必然是不可避免会计信息严重背离现实情况即会计信息不实。

显然,这是会计业务在现有会计规范下无法避免的。换句话说,这种会计信息失真不是会计主体主观因素所致。

(二)会计造假

这是会计主体(人员)主观因素所致。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阿克尔洛夫通过“旧车市场”这一个简单模型揭示了两层道理:

1.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市场并没有把好车从卖主手里转移到愿出高价的某买主手中。

2.这种市场失灵具有“不利选择”或“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市场上只剩下次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与“旧车市场”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偷漏税现象,但最典型、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尽管它本身还没有像一般商品一样进入市场进行所谓的“等价交换”,但它却已具备了商品的不少特征: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才能生产出这种东西;会计信息具有相当的交换价值,并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尽管现阶段会计信息大都停留在无偿使用的状态下,但仍不乏花钱买信息的实例。这时,会计信息作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就得以充分体现。这就是说,会计信息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但是,今天的现状是会计信息还不被当作商品进入市场流通,信息的需求者无偿使用着会计信息,而信息的生产者(或会计主体)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承认和回报。会计信息作为经济社会人们经济活动的一种产物,必然烙上经济规律的烙印即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或会计主体)必定为追求本身利润的最大化而千方百计对会计信息进行利己的加工和处理,制造一些有利于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信息的使用者。这些经过利己方式加工处理的会计信息,对信息提供者来说,保全了自身的利益,但对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只能是无选择地被动接受,既使在虚假信息较普遍流行的情况下,也别无选择。虽说有审计等形式的监督参与,但由于信息提供者的技术处理及监审难到位的事实,会计信息的失真,就必然遵循“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规律而频频出现。因为如果提供真实信息的话,提供假信息者就相对占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真信息提供者就可能在市场竞争博弈中处于较假信息提供者更为不利的位置。也就是说,会计主体乐道于会计信息造假是因为其边际损失小于边际收益。这样一来,会计信息也就像“旧车市场”一样,假信息泛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旧车市场、偷漏税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等三个事例的存在说明市场在某些方面是失灵的。只要存在信息非对称的前提条件,市场失灵的现象就会发生。而市场一旦失灵,就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去矫正。会计信息失真是一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成因。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要根据其形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机理来看,其治理应从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最根本的是实施法制规范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但由于本文着重讨论会计信息造假问题,因此下文所谈“治理”多系围绕“造假”问题而展开,即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遵循和利用经济活动规律,讨论如何割断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产生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防止或减少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一)完善会计核算中心制度和信息化建设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才能胜任。因此必须严把入口关,凭证上岗。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会计业务、会计制度也不断创新,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才能较好地避免或减少技术错误造成的失真。由于会计人员处于经济监督前沿,则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有坚强的意志,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从业务技术上和思想觉悟上自觉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有了这道防线,会计信息失真就失去了基本的人为基础。会计核算中心制度是为了加强会计监督而采取的制度创新措施。尽管这几项创新制度牵涉到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和会计核算资料保管等方式的创新,在实践中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项创新对遏制会计造假、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用明显,可较广泛地适用众多会计主体的选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另外,会计电算化的信息化进展,也有助于防控会计造假,也应不断加以完善。

(二)规范会计信息制作制度

由于会计信息制作的不确定性,即凡是符合公允性原则的会计信息就是真实的,因此会计造假相当一部分是借助合法的估计、主观判断等方法来实现的。而一旦事情败露,则可藉口“这是一种估计错误,不是故意的”,这就从技术上找到了逃避制裁的借口。

因此,规范会计信息制作制度,就能堵住一些制度漏洞,尽量减少造假的可能。

(三)建立良好的会计监督机制

良好的会计监督机制包括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广泛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使会计系统的各个岗位职责分明、各负其责、互相牵制监督。广泛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不仅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如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等,还应包括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监督。

由于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重点不同,且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会对要使用的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行必要的检查,使造假被发现的几率加大。因此,充分发挥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监督,就等于引进了市场的监督机制,使造假者不仅要面对法律制裁,同时也要面对无情的市场约束。

(四)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

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应包括适当奖励对会计制度有创新的、诚实执行会计制度的以及揭露或举报造假的单位和个人。会计主体(或个人)诚实执行会计制度,相对而言承受了因造假获利的机会成本;会计准则、制度发生变化时,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会增加会计信息的维护成本;对会计制度进行创新,要承担风险成本等等。

此外,有效的奖励制度,就能化解这些成本问题。这就必须引进有效的、广泛的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五)增大造假成本

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边际损失小于边际收益时,理性的经济人才会为之。也就是说,只有当会计主体从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为中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会计主体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不论会计造假的社会原因还是经济学根源,都是为了获得不当利禄。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劣币驱逐良币”的背后,其造假者的动机都是利益驱动。因此,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增大造假成本,使造假者不仅得不到造假的利益,还要承担声誉损失和经济处罚,并视其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会计信息失真篇(9)

把会计信息失真定义为“丧失真实性”,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公允信息之中仍有可能包含着部分丧失真实性但不失公允的所谓“失真信息”。而只要不失公允的信息就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

其二便是如何找到失去真实性的信息。不少专家学者均提到了“真实性审计”。的确,真实性审计是比抽样审计更为可靠,然而面对当今业务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现实,“真实性审计”根本不可能成为主流。现代审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发表意见,根据公允性定义可以看出,“真实”的要求是高于“公允”的。真实要求丝毫不差,现代审计只能检查出“低层次”的公允性,无法企及“高层次”的真实性。而现实的情况是,除了通过审计,我们没有其他方法来检查会计信息。也就是说,“丧失真实性”的失真信息是不能最终消灭而将永远可能存在的。既然这样,把失真信息界定为“丧失真实性”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其三是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强调真实是为了有用。对会计师而言,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以万元甚至亿元为计量单位就具备了真实性,而在计算股东的每股盈余时,只有精确到0.01元才具有真实性。可见真实性存在着一个在不同情况下取不同标准的问题。显然在不同层面上对真实的要求是不同的,真实性存在着多重标准,而唯一的标尺应该是有用,即所提供的信息要能够帮助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无法确切地说应该真实到什么程度才够得上是真实。真实是相对的,真实也并非会计的目的。单纯地罗列真实数据是毫无意义的。更何况,从国内生产总值与每股盈余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中不难看出,对真实性存在着一个主观判断与取舍。我们依据判断决策时的需要,对它们各自的真实度作出了选择,显然经过这样的选择,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如实精确地反映实际了。然而我们依旧认同它们的真实性。可见我们在判断真实性的时候,也下意识地把不影响决策的差错也包容了。既然是这样,所谓的失真信息显然不能定义为失去真实性。

其四在于会计中也有重要性原则,它与真实性、谨慎性并存。所谓重要性是指对于不影响决策者的不重要信息可不予以披露。如果把失真信息定义为失去真实性的话,那么符合会计重要性原则而提供的信息一定会“失真”,因为这样的会计信息已与真实有偏差了。对干决策者来说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堆繁冗的真实会计信息重要,还是符合重要性原则且不影响他们正确判断的这样的“失真信息”有用?且不提能否依靠现代审计找到失真信息,即使找到又如何?在花费大量审计成本后决策者还是作出了相同的判断,这样追求真实性,是否违背了成本与收益的原理和会计重要性原则制定者的初衷呢?

因此,失真并不能解释为失去真实性,而是应有其自身的内涵。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只要是公允的信息就不会有危害。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失真的信息进行重新界定:所谓失真的信息也就是会造成危害的信息即不公允的信息。简单用等式表示即为:失真=不公允。

二、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重要性”

现代审计中的“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漏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个程度在特定环境下足以改变或者影响任何一位理性决策者依赖这些信息所作的判断。根据重要性的定义,可概括出其基本特征:(1)重要性概念的核心是不能遗漏或错报重要的会计信息。判断会计事项是否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若对使用者的决策来说无关紧要,则不是重要的,否则就不能遗漏或错报。(2)重要性概念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的。因为财务报告是为信息使用者而编制的。这个信息使用者应该是一个理性人,是对企业和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3)重要性的判断不能脱离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的企业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判断的标准也是不相同的。

评价重要性的时候,通常分两个层次,即财务报表层和帐户余额层,而在讨论信息失真的时候也应分层次——整个报表层次的信息失真是属于显性的,而帐户余额层次的失真则可能是隐性的,只有通过验证各个帐户余额,才能得出整体结论。

假设财务报表中所含的错误,不论从单项考虑或综合考虑,其影响都很重要,也就是这份报表会引起任何一位理性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判断错误,那么该份财务报表存在重要的错报,即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失真的。但并非所有错报或漏报我们都认为是重要的,只要不会引起使用者发生判断差错,那么,该错报信息不属于重要的错报,也即并未失真。

从重要性的要求看,判断一项经济业务是否重要既取决于该经济业务的数量,也取决于其性质。虽然现行的会计准则或审计准则都还没有明确地规定重要性的量化标准,然而实务中经验积累所得也有一些数额可以用于判断重要性。如:(1)税前净利5%一10%(净利较小时用10%,较大时则用5%);(2)总资产的0.5%-l%;(3)权益的1%;(4)总收入的0.5%-1%;(5)根据总资产或总收入两项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其次是应根据错报的性质来判断其重要性。也就是说,即使某项错报的金额并不大,但由于它是舞弊或者违法行为造成的,那么仅就性质而言,该项错报也是重要的,这种错报也属于信息的失真。

根据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失真信息的特征,比如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或是足以导致某项财务指标发生质的改变,例如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净资产由正数变成负数等;或是其性质比较严重或比较敏感,例如现金、有价证券盘亏等。对于频繁发生的单项额度较小的经济业务通常应根据总发生额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来判断是否会引起信息使用者判断错误,是否属于失真信息。

另外,会计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对于重要事项除了在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以外,还要通过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方式对其性质、原因、影响等作适当说明。

尽管我们认为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失真信息的判断都带有主观性,但这并不妨碍其具有客观的一面。重要性是外部环境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其判断要受到会计系统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制约,它不以信息提供者的意志为转移。就此而言,重要性是客观的。此外,重要性的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并注意前后一致。也即在相同的环境下,对同样的业务所适用的重要性标准应一致;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业务的重要性标准应相同。总之,应使不同的理性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对同一会计信息进行判断时,结果相同或相近。

由此可看出,失真的信息也就是超过重要性水平那些使得使用者的判断被误导的信息,两者密切相关。失真=超过重要性临界点。

三、会计信息差错、虚假与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差错和虚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两种主要表现,但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所谓会计信息差错是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这种出入具有以下特点:(l)当事人无造成虚假的主观愿望;(2)差错在会计核算资料中暴露得比较明显;(3)差错责任人一般得不到经济及其他利益;(4)差错的纠正比较顺利。

会计信息虚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单于种种目的或虚构盈利,或隐瞒营业亏损,或者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或甚至逃避纳税等等,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此种行为虽然都不是以个人的利益为目的,但显然会破坏会计信息真实性,歪曲财务报表内容,具有欺诈的意向以使利害关系人的判断和决策错误,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就会计信息差错的后果来看,信息差错未必会达到影响使用者判断的程度,凡差错超过重要性水平的才能算作信息失真。

而会计信息虚假则一定是有关人员出于种种原因故意弄虚作假,以达到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的目的。所以虚假信息一定是失真信息。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失真信息=虚假信息十一部分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差错信息。

会计信息失真篇(10)

管理者凭借信息进行决策,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人为的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为私利而编造假帐、假表或虚盈实亏、或假亏实盈,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单位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它作为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可能导致经营决策失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医院会计信息失真的表象及原因

从产生过程上看,会计信息失真分为合法性信息失真和非法性会计失真。合法性会计失真是由会计事项失真引起;而非法性会计失真是由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

(一)医院合法会计失真

旧《医院会计制度》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且往往会混淆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可能导致信息失真,同时,不能做到收入与支出合理配比,不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绩效和预算执行情况。2011年我国颁布了《医院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该理论虽然较好解决收入与费用配比问题,但同时在确认过程中加入了主观的方法,如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确认等。

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根据资金来源分别列支可能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并且有些业务不能确切反映业务内涵。固定资产使用方面,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存在着缺陷,如价值背离,成本不完整等。医院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方面也存在弊端,如医疗药品收支核算违背配比原则;管理费用分摊方法缺乏合理性;会计报表体系不完善等。

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会计失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如适应医药分开、改革药品加成政策;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强化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和控制;单独核算科研、教学项目收支;改革会计确认基础,全面采用权责发生制等。这些都将对医院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医院会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然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动的信息。另外,从计量上看,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会计所描述的经营业绩就会受到扭曲,不能反映单位的真实经营情况。

(二)医院非法会计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自身因素限制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拒绝或偏离执行“会计准则”(国家统一制订的会计法律、准则、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医院内部会计政策)造成的。会计自身因素限制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则是指由于会计判断的复杂性,货币单位计量限制、以及会计政策或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不同造成的合法性失真。由于会计从业人员素质问题,主观上造成的会计信息“主动失真”。这是常见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因财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对现行经济法制度理解不透,日常核算工作不规范,从而导致技术性失真。如一级会计科目使用错误,明细科目设置不合理等。其次是会计人员不能依法核算,忘记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甚至为了一己私利,知法犯法,与领导同通作弊。

医院经营者对会计人员施加影响而造成的“会计信息被动失真”。医院的真实目标是医院总收入最大化,其中包含对会计行为的安排。因此,医院在各项行为的安排中,就会考虑环境约束,作出最优选择。如果采取违规的会计行为符合其目标,那么它必然会采取违规的会计行为。

二、防范医院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源头管理

明晰产权,产权不明晰容易导致权力的让渡不足,使得企业行为有偏离市场行为的风险,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并未按市场需要提供。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并完善法律体系。从而使医院摒弃弄虚作假等不法手段,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和市场行为来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强化审计的检查、监督职能,建立防范体系,通过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能够增强信息的公正性和公开性,约束医院行为。

(二)建立约束机制

1、做好单位内部监督工作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医院内部治理结构,明确责权利,使所有者、会计人员与经营者三方达到经济利益上的一致性。完善医院内部会计制度,严格惩治管理人员弄虚作假的行为,并健全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2011年我国颁布《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应加强学习和贯彻实行,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建立内部监督责任制,提高内部监督的有效性,通过管理与监督的分离,加强控制环节,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2、强化政府监督

财政部门要加大会计管理力度,对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依法实施监督。财政、审计,税收、银行等部门必须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密切配合,相互作用,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促使医院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3、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作为社会中介机构,会计事务所依法对医院会计进行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形成社会对医院会计信息监督的有力保障。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信息失真篇(11)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03-02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1.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在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界定上,首要我们必须明确,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包含哪些方面,概括性地来说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包含三大方面要素:会计信息是否客观地对于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反映,会计信息是否能够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利益以及冲突进行反映,企业会计信息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要求。对于以上三大方面要素的满足情况展现上,只要出现不符现象,那么其会计信息就存在失真的问题。进而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对于企业市场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映;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具体展现为数据不实,事项不真,编造假证、假账、假表,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

2.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概括性地来说,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展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会计原始资料失真。其主要是在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原始资料进行账簿或是账号的设定,在实际的工作推进过程中通过以表代账的方式进行,进而会计原始资料中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也就大量地存在。

其次,会计利润信息失真。部分企业在经营周期进行会计报表的上报时,其会计信息往往并不是按照企业的经营利润现状进行如实记录,而是根据企业或是个人的需要进行人为的调节;一些企业在进行贷款时,都是通过对于企业利润信息的调节,通过对于自身利润的夸大以及自身的不良资产掩饰。

再次,企业成本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在具体的反馈中,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其折射出的信息也不同;在企业对于原材料的核算方法采用上,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会计信息中对于原材料的成本显示也不一致。

最后,企业账外设账信息失真。为应对主管单位或是工商税银等机构的审计检查,部分企业通过分别建账的方式以应对以上不同的机构的检查,故而其账面中的会计信息也是以针对性的需求展现为主,严重地与会计原始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其成因

1.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伴随着当代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大众资产性投资的兴起,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作用展现也越来越大。就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会计信息现状来看,部分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低劣,不仅相关性不高,而且可靠性缺失,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会计信息失真。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同时也成为了我国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隐患。据调查,92.9%的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质量不满意。根据国家审计署2012年下半年组织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32份上市公司2000年的年报中,有23份严重失真,造成的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金额高达71.43亿元。

2.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成因。概括性地来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成因主要展现为以下方面:

(1)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展现,不同素质的人员在会计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也会有所差别。就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来说,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是其核心成因展现,其素质不高主要展现在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秉持高职业道德标准,同时在会计工作的进行中缺乏法制观念,对于领导的违规行为一味顺从等方面。

(2)法律监督效应弱化。我国现有法律条款对于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弱以及相关制度监管说明的滞后性,都无法有效地对于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以及监管,进而导致了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还有就是我国法律条款在相关机构监管职能或是行为推进的过程中可执行性不强,条款内容不能为相关机构的行为采取提供严格的参考性。

(3)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科学。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作为企业会计信息控制的核心机制,我国企业内部治理机构的不科学从一定程度上无法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质量形成监管。其中主要展现在企业董事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以及企业内部监事会职能的弱化。

三、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