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班教育随笔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9 08:56:42

小班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篇(1)

作为班主任的我注意到了他的这个变化,我感到家庭教育是主导学生性格的关键,只有家长配合才能更好进行教育。我多次与他父母沟通,最终使他父亲明白了溺爱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在家庭中也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式,控制他乱花钱,培养他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学校我利用放学和午休时间与小强谈心,我告诉他,你是个很有个性的学生,老师们都很喜欢你,你有许多优点,是个自尊心较强的人,这是你的有利条件,但你有时很迷茫,这是因为你没有正确的奋斗目标,你是学生,你的精力若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一是你会感到充实,其次你肯定会取得不小的进步,几次谈话,对他触动很大,使他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同时我把他在教室里的座位挪到了前排,确保他安心听课。

抓住他自尊好强这一特点,我就应势利导,告诉他成功的形式有多种,通过自己奋斗的成功才会使自己真正喜悦。我还知道他画画不错,何不利用他的这一特长来使他获得成功的感觉呢?我让他布置班级的墙报和学校的板报,赢得师生的好评。

小班教育随笔篇(2)

--2020年某小学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胡春梅,女,37岁,汉阴县城关镇太平小学二级教师,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兼任学校工会主席、语文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工作。自2005年任教以来,她一直耕耘在教育一线,工作态度认真,责任意识强,在15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不断探索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受到了上级领导、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好评。

细化班级管理  打造优良班风

俗话说“国有国法、班有班规。”班规班纪是对合格人才思想品质、个人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胡老师认为:想要有好的教学成效,首先要要先抓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习惯没有培养好,学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具体班务管理中她将班级事务具体到人,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设置相应的岗位职责,采取人人都是管理员的理念,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利用课余和下班时间,胡老师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班级学生为主体,精心创设好教室里的班级文化墙,班级文化墙分为班级班规、德育作业展示、作业书写展示、好习惯的养成等板块,每位孩子从家里带来绿植装扮教室的书架、柜台、讲桌等地方,孩子们身处温馨、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都有一种满满的归属感。

为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胡老师注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抓起:要求学生到校后将水杯和饭盒放到固定的柜子里,课桌上和桌兜里不允许放置。教室里从来不放垃圾桶,学生自己从家带塑料袋,随手产生的垃圾随手放进自己的垃圾袋。经过细心管理,尽管她所班级是一年级刚入学新生,但是孩子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做到井然有序,优良班风悄然形成。

强化养成教育  规范汉字书写

做为一年级班主任,同时也兼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她很清楚:想要把这些刚刚迈进小学大门的懵懂孩童变成一个个校园的小主人,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她从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抓起,例如:早上进校到教室后主动进行早读;课前做好学习准备,将课本、练习本、铅笔等学具统一放在课桌的左上角,然后左手在下,右手在上重叠对齐放在课桌上;抬头挺胸,双脚垂直并拢放于地面,安安静静地等待着老师来上课;上课发言要举手,声音要洪亮;学会倾听……下课后,要求学生将桌面收拾干净,学习用品收回书包和文具袋,然后把凳子整齐摆放到课桌下,才能离开座位做其他事情,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利用在校的每一分钟,在学习上做一个有计划、讲效率的人,在生活上做一个有安排、有品位的人,让好习惯在孩子们生根发芽,伴随孩子健康成长。

认识她的人都知道:胡老师写得一手好字,无论是毛笔、钢笔还是粉笔,她规范有型的书写都是其他同事和学生学习临摹的榜样。俗话说:“字如其人”。在给孩子们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她就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最初教学生字时就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汉字。首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然后从基本笔画的运笔、行笔、收笔方法开始教授,最后到多笔画汉字书写。日子一天天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由刚开始的歪歪扭扭逐渐到能写出一手规范的汉字!而她所带班级孩子们特殊有型的汉字书写也成为学校书法教学成效的有力彰显,孩子们不负众望的表现也给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带来了一份欣慰和惊喜。

关爱留守学生  立足岗位建功

小班教育随笔篇(3)

从大学毕业,笔者一直兼任班主任工作,每年要求班级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写随笔。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段见闻或者作者本人的偶尔经历,基本内容是写人叙事,并带有一定程度的抒彩。于是,学生出于对我的信任,出于自己内心的宣泄,把自己的个人隐私都坦然地反映在了随笔之中。那么班主任老师应该怎样对待学生随笔中的隐私呢?

学生在随笔中写到自己的隐私,其动机是主动地,并带有交流沟通的意愿。作为班主任就必须认真对待这种现象。处理不当,则会使学生正常的学习欲望受挫,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反之,则会使它成为一股活水,带动整个班级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首先是感化人、启迪人的过程。具体地说:班主任教师既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又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情绪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手段、形式及心理道德、气氛,让学生始终都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愉快的反省自己。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迅猛、最神圣的时期,但青少年的自尊心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思想情感、个人秘密不愿轻易向别人吐露,他们看问题不全面,比较偏激。此时,班主任教师面对学生主动在随笔中向自己倾吐的隐私,首先应认识到,在学生的眼里你是位满腔热情、平易近人、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的人。所以这时候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朋友、知己和指导者,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寻找沟通的时机,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纠正其心理偏差,开启其封闭之心,驱散其内心阴影;要用自己的这份仁慈和关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照亮学生的前程。

记得有一个学生的随笔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早恋的迷惑中,我竟然也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感情。在她面前,我很想表现我自己,什么事也不甘心落后,假如我在她面前出了丑,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惭愧和气愤。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常和男生说笑。看到这些,我生气,我难过,甚至会在我心里对男生产生敌意……”看了这位学生的随笔后我明白,这是正处于青春期生理的发育和性心理的发展,是青春期的重要社交方式,我该怎么去教育好他呢,如果武断的称之为早恋,并加以指责,不仅会刺伤这个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其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走向早恋的歧途。经过慎重考虑,我在这位学生的随笔后写了这样一段话:“友谊并不等于恋情。由于倾慕、好感,想与某个异朋友,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为什么想到‘恋’呢?鼓足勇气,战胜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迈好关键的几步,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谁是你的同路人?还需要你有了深邃的思想后才能寻得到。希望你开朗乐观,在你的身边建筑友谊,这要比不认真的‘恋’珍贵得多,高洁得多。如果你想不通,我们面谈,好不好?切记,千万不要为此烦恼。”过几天后,我找他谈话,又问及此事,他说:“没什么了,刚来一个新班级,谁也不熟悉,就很想和她在一起。现在认识的同学多了,学习也紧张起来了,心里就不想这些事了。”临走,这位学生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并说:“老师,谢谢您的提醒,是您给我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我心中的结,再见”。

在班主任对学生随笔的点化中,“笔谈”是点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看法和殷切的期望通过笔端传递给学生,教育感化他们。有一年当班主任的时候,班级有个女生,因为左脚天生有点小毛病,因此平时很自卑,不善言语,成绩也比较差,特别怕写随笔。一年一度的体育达标考试,由于这个特殊原因,她完全可以免考。但她不愿意自己“与众不同”,免考意味着自己的缺陷袒露无遗。所以她极力要求我让她参加考试。考试中,她热汗涔涔,各项都不理想,尤其是50米与800米。天生的缺陷,让她最后一个到达终点,并且成绩不及格。为此她很自卑,也很痛苦,之后将此写入了随笔;并告诉我:“老师,我只是想证明我与其他同学是一样的。”看了这位学生的随笔之后,我用热情洋溢的书面语言与她进行了谈心。我告诉她:“老师非常佩服你的勇气,同学们非常感动于你的坚强毅力,你很了不起。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改变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晴朗的,天空时常会有乌云。只有勇于克服困难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你的勇气告诉老师,你是个坚强的女孩。坚强的女孩能够坦然面对自我,实现自我……”之后,我细心观察,发现她有所触动,就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通过笔谈,她变得很喜欢写随笔,并且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成绩也随之提高。赞可夫说,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班主任教师对学生随笔中隐私的点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被重视、被关心的良好心理效应。

学生在随笔中向班主任老师透露自己的隐私,本身说明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他们渴望与老师沟通,希望得到老师的安慰、鼓励和建议等。因此,此时班主任教师真诚的爱心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学生一旦沐浴了这阳光雨露,就会提高自尊心,增强自信心,遵规守纪,发奋成才。并且随笔中的隐私首先体现出的是写作的核心:写作意识。当一个学生试着将自己的隐私写出来时,这已是一种不同于口语、体态表达的表达意识,即初步的写作意识。写隐私本身就为写作提供了原动力。写隐私让学生找到了写作的感觉,强烈的表达欲望使学生们变被动为主动。为班主任得心应手的开展班级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平台,也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同时,学生在随笔中的隐私也不免掺杂着不健康的猎奇心理和发泄心理。此时班主任教师面对学生交上来的随笔,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信任,并对这种交流沟通的意愿做出反应。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个别交谈、主题班会等形式充分肯定写隐私的随笔中的真情实感,同时又应针对写隐私的随笔中的不良心态,以平等的朋友身份给予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知识障碍,使学生的心理有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使学生产生自信,使学生在学习的进取中不断产生新的期望值。不仅如此,班主任教师还应用激情点燃学生的诗情画意,用激情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的扬弃,形成哲理。总之,班主任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播撒爱心,化人启智,使学生从消极的心态中走出来。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要我们的班主任教师将自己的爱心播撒在学生稚嫩的心坎上,并运用恰当的交流方式,正确地对待学生随笔中的隐私,相信这将会成为一股活水,能够很好地推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小班教育随笔篇(4)

笔者在日常教育中经常教育学生:“既然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热爱这个专业,同时也要为这个专业奋斗。”并明确告诉学生:“你既然是学院的一名学生,就要受学校所有老师的监督。”笔者提醒学生要顺利进入社会,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告诉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哪些方面是必须做好的,让学生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学生身份、能否胜任将来工作岗位的要求。笔者根据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化打分,每人建立档案,班干部轮流监督,随时做好记录,每周小计,每月总计,作为了解学生情况的第一手材料以及班级量化考核的依据,并作为学期末评三好学生的重要条件。从而强化行为规范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二、用细节传达师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无数的细节上。班主任要多观察,多留心,做到腿勤、嘴勤。周末离校,笔者会关切地询问学生钱够不够,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利用自己没有课的时候,巡视本班课堂,看看学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上状态如何,看看体育课间有没有逗留在教室的学生;每天放学前,嘱咐通校生注意交通安全;每逢天气降温,提醒学生添加衣服;学生生病了,第二天见面问候一声或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学校组织活动期间,笔者及时清点学生人数,严防学生擅自离校。学生生日到了,笔者会在微信里送上一句祝福。学生周末回家给笔者发平安短信,如果没发,笔者会主动给家长打电话。在这些细节中,笔者给学生以爱心、耐心、诚心、关心,和他们做朋友,在一件件具体的事中让学生感受师爱的力量,从而乐于接受教育。

三、在细节中做好学生的表率,做到“为人师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把遵守师德规范变成自己的信念,才能有为人师表的自觉行动。教师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就像一面镜子,点点滴滴随时都映照在学生的面前。试想一个上课迟到、不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一个见难不帮、言行粗鲁的教师又如何教出善良正直的学生?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也一定要做到。比如,笔者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经常开展“捡起一片纸,整洁我们的家园”“争做文明小卫士”等德育活动。要让学生养成自觉拾捡废纸废物、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那么当笔者看到一片废纸时,一定会自然而然地捡起来。因为笔者知道,只有班主任做到了,学生才会做到。当然,要做好表率教师还要做很多事情,这样虽累了点,但一份辛劳一分收获。当学生处处以教师为表率时,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就会轻松很多。所以教师要时刻严守班主任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四、在细节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加他们的上进心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班主任要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挖掘出埋藏在学生心头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并不断挖掘其潜能,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如笔者带级财会班时,有一天早上笔者去查宿舍,学生都在擦暖瓶,笔者就说只要摆整齐了就行,没必要擦。一名学生说:“管理员说了,今天学生处检查,如果不达标,班主任就倒霉。”笔者听了非常感动,就跟学生一起擦。到了教室笔者及时表扬了学生,说学生能够为班主任着想,就是为班集体着想。于是借这个机会笔者告诉学生们要想有好人缘,就要善于为别人着想。军训期间,一位学生得阑尾炎坐在地上捂着肚子感觉特别难受,笔者过去慰问了一下,这名学生忍着疼痛站起来回答教师。笔者觉得这名学生非常有礼貌。在这之前老师跟学生说话,学生坐着就坐着跟教师说,蹲着就蹲着跟教师说,但没有一个站起来的,当然这与军训期间劳累有关,也与刚到校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关。笔者就在班里及时表扬了这名学生的这一举动。后来很多学生都效仿这一细节,变得越来越有礼貌。当然表扬学生有时站在教师的角度应该表扬,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表扬可能不是很公平,那就不要当着全班学生表扬,可以采用发短信或QQ留言的方式,效果也非常好。

五、细心设计每一次主题班会课,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小班教育随笔篇(5)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孩子3岁前入园,这不仅标志着社会教育理念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高质量学前教育需求的扩大。按照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普九”任务基本完成后,基础教育将向两极延伸,即向上延伸到高中阶段,向下延伸到0~6岁。目前,很多省市根据本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建立0--6岁完整的早期教育体系,反映了政府对社会早期教育需求的关注与重视。

一、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社会需求现状

(一)幼儿园出现了多样化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

目前不少幼儿园应家长要求,开始开办托班(一般招收1.5岁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亲子班(一般招收几个月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及其家长共同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和随小班就读(一般是2.5岁至不足3周岁的低幼儿童被编到幼儿园小班生活和学习)等多种形式的低幼儿童教育。从笔者调查的103所幼儿园情况看,开办托班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3.69%,这说明随小班就读和托班是幼儿园两种主要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其次是开设亲子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20.38%;同时开办亲子班和托班的幼儿园也占有一定比例.为5.83%

(二)随小班就读现象突出

调查发现,虽然随小班就读的低幼儿童数量在单个幼儿园不是很多,但这种现象却较为普遍,许多幼儿园教师把“随小班就读”现象称为“中国特色早期教育形式”。从前面提到的数据来看,几乎半数的幼儿园存在随小班就读现象。因此,笔者采取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其开办原因做了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不开设托班是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重要原因,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因为缺乏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而让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0.77%;幼儿园受设施场地限制只能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6.89%;其他原因(如不少家长托关系,想让孩子尽早人园)占11.65%(注:回答此问题时,被调查幼儿园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笔者在此调查中还发现,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现象大都集中在办园时间长、不愁生源的公办幼儿园,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设施与充足的场地。众所周知,目前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基本上都是按照幼儿的发展水平来设计的,低幼儿童无法使用其中的很多设施,如在幼儿园配备的厕所里,便坑的蹲距是为幼儿设计的,低幼儿童的肌肉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加之自立能力差,不小心就会掉人便坑而可能引发生命危险。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园长为目前没有资金投人,改建、扩建园舍,以适应低幼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而流露出焦急的情绪;二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由于低幼儿童与幼儿在生理、心理、动作、自立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师资标准与规格、工作程序及要求等相应地有较大差异。而目前我国尚无正规的早教师资培养机构,一般的师范院校与幼儿师范院校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只有一些民营培训机构看准商机在开展早教师资培训。这些私立培训机构通常缺乏规范,而且大都只提供短期培训,因此不可能培养出胜任低幼儿童教育的合格师资;兰是幼儿园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把0~3岁儿童早期教育纳人正规的学前教育系列加以规划和管理,也就没有对这一年龄阶段的收费做出明确规定,公办幼儿园招收低幼儿童开办托班时只能以幼儿班的收费为参考,但在教师配备上却不能参照幼儿班,因为低幼儿童自制力特别差,言语表达能力低,许多孩子还没有养成自己大小便的习惯,经常会拉尿在身上,配备的教师少了根本应付不过来,这致使公办幼儿园开办托班的效益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影响了公办幼儿园招生向下延伸。

(三)幼儿园托班与亲子班有着巨大的潜在生源

笔者对部分尚未开办托班与亲子班的幼儿园进行了低幼儿童生源预期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回答“肯定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75.73%;回答“可能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14.56%;回答“说不清”的只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9.71 %。为了证实幼儿园低幼儿童生源预测情况,笔者还走访了一些私立的儿童早教训练中心,发现其生源的年龄大都在1~2岁之间,其中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2岁9个月,当问及家长为什么不送幼儿园时,接受访谈的家长大都回答孩子年龄小幼儿园不要。从其生源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来自附近的社区,也有路程较远的其他社区。如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就曾见到一位年纪大约50岁的老奶奶,她家距离孩子上的早教中心大概有15公里左右,需要换乘两次公交车。当问及为什么带孩子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学习时,她说早期教育这么重要,付出些辛苦也是应该的,居住小区的幼儿园只招收2岁以上的孩子,而她的孙子1岁半了,找关系托门子,小区里的幼儿园就是不接收。类似的J情况不胜枚举,从这些家长的语气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幼儿园不招收低幼儿童感觉很无奈。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幼儿园开设托班或亲子班的潜在生源的确很充足,社会对低幼儿童教育的需求已经十分强烈。

(四)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早期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笔者就家长希望低幼儿童进人幼儿园的原因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除了10.68%的家长说不清原因外,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是主要原因,占被调查家长总数的69.90%;其次主要是因为家长太忙无暇顾及孩子,此类情况占33.98%,说明社会节奏的加快对家庭的教育功能提出了挑战;再次是因为孩子不好管,希望儿童人园接受教育以改变在家形成的一些坏习惯,此类情况占4.85%(注:对此问题的回答,家长可以进行多项选择)。通过对部分家长的访谈,笔者还了解到家长认为送孩子人园是其理想的选择,雇保姆不仅开支较大,而且多数保姆文化层次较低,不懂幼教。这说明幼儿园教育在家长们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家长之所以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主要是以下因素导致的:一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每个家庭仅有一个孩子,而社会竟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家长由于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尽量向下延伸;二是随着家长文化层次和教育素养的不断提高,对儿童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访谈过程中,当笔者谈到低幼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关键期时,家长都会兴高采烈地交谈个没完没了,这与20年前做家访或讲座时,教育工作者必须花很多时间向家长解释这些陌生名词的情形大不相同了。可见,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大力发展低幼儿童早期教育。

二、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现状

(一)幼儿园开展低幼儿童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三岁前低幼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存在很大个体差异,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尚未形成,如果采取集体教养方式,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管理模式以及师资规格都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这是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托儿所教养方式,也不是幼儿园已有教育模式的简单移植。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私立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如亲子园在大中城市应运而生。进人21世纪以来,不少公办幼儿园也开始举办亲子教育,招收3岁前低幼儿童。但总体来看,目前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私立托幼机构看准家长舍得投资的心理,从硬件上高投人,人托年龄过分低龄化,教育形式上则是“洋”字当头,盲目引进外国教育模式,作为吸引生源的招牌,以获得经济上的高回报。这使低幼儿童教育明显地贵族化,有失教育公平;二是从事低幼儿童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应有的早期教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等,这使低幼儿童教育质量根本无从谈起。

(二)幼儿园普遍开展低幼儿童教育的条件尚不成熟

以河北省为例,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还相对较低。全省2004年学前一年在班幼儿620929人,占全省在园(班)幼儿总数的57.21 %。这也就是说,河北省以学前一年为主体的学前教育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使政府目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得不放在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上,而没有太多条件支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投入不足,现有幼儿园在满足学前三年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缺口,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布局不尽合理,或过于集中,或出现盲点。相当数量的农村幼儿园还处于初级办园阶段,“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玩教具、图书短缺,卫生保健工作比较落后,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幼儿园目前的师资力量也普遍明显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幼儿园没有单独的公办教师编制,还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社会力量办园又往往以营利为目的,无视教育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擅自办园,影响了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都无暇顾及低幼儿童教育的科学开展,往往不得不以应付的态度对待之。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把0~3岁低幼儿童教育纳人国家教育规划,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因此各地的教育政策也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0-3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把这一阶段的教育纳人政府规划,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而贵州、宁夏等不发达省份到目前都尚未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不过,从总体趋势来看,随着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与深人.0-3岁低幼儿童教育有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当前提出如何保障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稳步健康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及时而值得关注的。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对策

(一)把低幼儿童早期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随着生活水平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非常迫切地希望把低幼儿童送人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但我国政府至今尚未制定包括3岁前婴幼儿在内的一体化学前教育国家规划”,这使幼儿园开办低幼儿童教育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往往出现令人尴尬的情况。以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河北省为例,在我们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大多数城镇以上幼儿园都开设了托班或亲子班,加上没有开设但近期打算开设的幼儿园,基本上接近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80%。面对这一迫切的社会需求,各级政府有必要采取“分步发展战略”,率先在大中城市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人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并加大各级政府对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的投人、扶植和监管力度,为将来全面普及和规范0~3岁儿童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二)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

解决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从长远考虑,建设一支观念领先、业务精湛、道德高尚的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就必须采取学历教育形式,一是学历教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二是学历教育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专业理论系统、扎实、深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训练能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三是学历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较为稳定的职业理想、专业倾向,能够对将来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积极的长远影响。

(三)建立低幼儿童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体现了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公民获得教师职位的前提条件。针对低幼儿童教育的特殊性与相对独立性,国家还有必要在幼儿教师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认证制度。除了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自然获得早期教育师资资格证外,还可以鼓励非师范院校毕业生通过参加规定科目的培训与考试合格,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实习,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获得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资格证书。设置专门的资格认证这一准入门槛一方面有助于保证早期教育师资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早期教育师资的来源,吸引更多社会优秀人才,对建设高效、合格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小班教育随笔篇(6)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孩子3岁前入园,这不仅标志着社会教育理念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高质量学前教育需求的扩大。按照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普九”任务基本完成后,基础教育将向两极延伸,即向上延伸到高中阶段,向下延伸到0~6岁。目前,很多省市根据本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建立0--6岁完整的早期教育体系,反映了政府对社会早期教育需求的关注与重视。

一、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社会需求现状

    (一)幼儿园出现了多样化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    目前不少幼儿园应家长要求,开始开办托班(一般招收1.5岁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亲子班(一般招收几个月至不满3周岁的低幼儿童及其家长共同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和随小班就读(一般是2.5岁至不足3周岁的低幼儿童被编到幼儿园小班生活和学习)等多种形式的低幼儿童教育。从笔者调查的103所幼儿园情况看,开办托班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3.69%,这说明随小班就读和托班是幼儿园两种主要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其次是开设亲子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20.38%;同时开办亲子班和托班的幼儿园也占有一定比例.为5.83%

    (二)随小班就读现象突出

    调查发现,虽然随小班就读的低幼儿童数量在单个幼儿园不是很多,但这种现象却较为普遍,许多幼儿园教师把“随小班就读”现象称为“中国特色早期教育形式”。从前面提到的数据来看,几乎半数的幼儿园存在随小班就读现象。因此,笔者采取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其开办原因做了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园不开设托班是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重要原因,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3.98%;因为缺乏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而让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40.77%;幼儿园受设施场地限制只能开展随小班就读教育形式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6.89%;其他原因(如不少家长托关系,想让孩子尽早人园)占11.65%(注:回答此问题时,被调查幼儿园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笔者在此调查中还发现,低幼儿童随小班就读现象大都集中在办园时间长、不愁生源的公办幼儿园,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设施与充足的场地。众所周知,目前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基本上都是按照幼儿的发展水平来设计的,低幼儿童无法使用其中的很多设施,如在幼儿园配备的厕所里,便坑的蹲距是为幼儿设计的,低幼儿童的肌肉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加之自立能力差,不小心就会掉人便坑而可能引发生命危险。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园长为目前没有资金投人,改建、扩建园舍,以适应低幼儿童身心发展需要而流露出焦急的情绪;二是幼儿园没有合格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由于低幼儿童与幼儿在生理、心理、动作、自立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师资标准与规格、工作程序及要求等相应地有较大差异。而目前我国尚无正规的早教师资培养机构,一般的师范院校与幼儿师范院校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只有一些民营培训机构看准商机在开展早教师资培训。这些私立培训机构通常缺乏规范,而且大都只提供短期培训,因此不可能培养出胜任低幼儿童教育的合格师资;兰是幼儿园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把0~3岁儿童早期教育纳人正规的学前教育系列加以规划和管理,也就没有对这一年龄阶段的收费做出明确规定,公办幼儿园招收低幼儿童开办托班时只能以幼儿班的收费为参考,但在教师配备上却不能参照幼儿班,因为低幼儿童自制力特别差,言语表达能力低,许多孩子还没有养成自己大小便的习惯,经常会拉尿在身上,配备的教师少了根本应付不过来,这致使公办幼儿园开办托班的效益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影响了公办幼儿园招生向下延伸。

    (三)幼儿园托班与亲子班有着巨大的潜在生源

    笔者对部分尚未开办托班与亲子班的幼儿园进行了低幼儿童生源预期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回答“肯定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75.73%;回答“可能有”的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14.56%;回答“说不清”的只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9.71 %。为了证实幼儿园低幼儿童生源预测情况,笔者还走访了一些私立的儿童早教训练中心,发现其生源的年龄大都在1~2岁之间,其中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2岁9个月,当问及家长为什么不送幼儿园时,接受访谈的家长大都回答孩子年龄小幼儿园不要。从其生源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来自附近的社区,也有路程较远的其他社区。如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就曾见到一位年纪大约50岁的老奶奶,她家距离孩子上的早教中心大概有15公里左右,需要换乘两次公交车。当问及为什么带孩子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学习时,她说早期教育这么重要,付出些辛苦也是应该的,居住小区的幼儿园只招收2岁以上的孩子,而她的孙子1岁半了,找关系托门子,小区里的幼儿园就是不接收。类似的j情况不胜枚举,从这些家长的语气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幼儿园不招收低幼儿童感觉很无奈。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幼儿园开设托班或亲子班的潜在生源的确很充足,社会对低幼儿童教育的需求已经十分强烈。

    (四)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早期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笔者就家长希望低幼儿童进人幼儿园的原因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除了10.68%的家长说不清原因外,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是主要原因,占被调查家长总数的69.90%;其次主要是因为家长太忙无暇顾及孩子,此类情况占33.98%,说明社会节奏的加快对家庭的教育功能提出了挑战;再次是因为孩子不好管,希望儿童人园接受教育以改变在家形成的一些坏习惯,此类情况占4.85%(注:对此问题的回答,家长可以进行多项选择)。通过对部分家长的访谈,笔者还了解到家长认为送孩子人园是其理想的选择,雇保姆不仅开支较大,而且多数保姆文化层次较低,不懂幼教。这说明幼儿园教育在家长们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家长之所以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主要是以下因素导致的:一是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每个家庭仅有一个孩子,而社会竟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家长由于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尽量向下延伸;二是随着家长文化层次和教育素养的不断提高,对儿童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访谈过程中,当笔者谈到低幼儿童身心发展的各种关键期时,家长都会兴高采烈地交谈个没完没了,这与20年前做家访或讲座时,教育工作者必须花很多时间向家长解释这些陌生名词的情形大不相同了。可见,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大力发展低幼儿童早期教育。

二、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现状

    (一)幼儿园开展低幼儿童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三岁前低幼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存在很大个体差异,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尚未形成,如果采取集体教养方式,幼儿园的硬件设施、管理模式以及师资规格都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这是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托儿所教养方式,也不是幼儿园已有教育模式的简单移植。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私立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如亲子园在大中城市应运而生。进人21世纪以来,不少公办幼儿园也开始举办亲子教育,招收3岁前低幼儿童。但总体来看,目前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私立托幼机构看准家长舍得投资的心理,从硬件上高投人,人托年龄过分低龄化,教育形式上则是“洋”字当头,盲目引进外国教育模式,作为吸引生源的招牌,以获得经济上的高回报。这使低幼儿童教育明显地贵族化,有失教育公平;二是从事低幼儿童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应有的早期教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规范等,这使低幼儿童教育质量根本无从谈起。

    (二)幼儿园普遍开展低幼儿童教育的条件尚不成熟

    以河北省为例,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还相对较低。全省2004年学前一年在班幼儿620929人,占全省在园(班)幼儿总数的57.21 %。这也就是说,河北省以学前一年为主体的学前教育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使政府目前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不得不放在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上,而没有太多条件支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投入不足,现有幼儿园在满足学前三年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缺口,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布局不尽合理,或过于集中,或出现盲点。相当数量的农村幼儿园还处于初级办园阶段,“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玩教具、图书短缺,卫生保健工作比较落后,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幼儿园目前的师资力量也普遍明显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幼儿园没有单独的公办教师编制,还造成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社会力量办园又往往以营利为目的,无视教育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擅自办园,影响了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都无暇顾及低幼儿童教育的科学开展,往往不得不以应付的态度对待之。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

    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把0~3岁低幼儿童教育纳人国家教育规划,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因此各地的教育政策也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0-3岁低幼儿童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把这一阶段的教育纳人政府规划,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而贵州、宁夏等不发达省份到目前都尚未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不过,从总体趋势来看,随着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与深人.0-3岁低幼儿童教育有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当前提出如何保障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稳步健康发展的问题,是非常及时而值得关注的。

三、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发展对策

    (一)把低幼儿童早期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

    随着生活水平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非常迫切地希望把低幼儿童送人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但我国政府至今尚未制定包括3岁前婴幼儿在内的一体化学前教育国家规划”,这使幼儿园开办低幼儿童教育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往往出现令人尴尬的情况。以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河北省为例,在我们调查的103所幼儿园中,大多数城镇以上幼儿园都开设了托班或亲子班,加上没有开设但近期打算开设的幼儿园,基本上接近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80%。面对这一迫切的社会需求,各级政府有必要采取“分步发展战略”,率先在大中城市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纳人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并加大各级政府对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的投人、扶植和监管力度,为将来全面普及和规范0~3岁儿童早期教育奠定基础。

    (二)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

    解决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从长远考虑,建设一支观念领先、业务精湛、道德高尚的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就必须采取学历教育形式,一是学历教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二是学历教育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专业理论系统、扎实、深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专业技能训练能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三是学历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较为稳定的职业理想、专业倾向,能够对将来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产生积极的长远影响。

    (三)建立低幼儿童教育教师资格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体现了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公民获得教师职位的前提条件。针对低幼儿童教育的特殊性与相对独立性,国家还有必要在幼儿教师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认证制度。除了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自然获得早期教育师资资格证外,还可以鼓励非师范院校毕业生通过参加规定科目的培训与考试合格,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教育实习,取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获得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资格证书。设置专门的资格认证这一准入门槛一方面有助于保证早期教育师资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早期教育师资的来源,吸引更多社会优秀人才,对建设高效、合格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小班教育随笔篇(7)

一、上课

1.首先提出课堂要求,学生坐姿要端正,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后发言,没经过老师的允许不能随便讲话。

2.知道上课用眼、用耳、用脑的重要,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眼睛注视回答问题的孩子)。

3.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做“写字操”,(闭眼、吸气、头正、肩平、身直、臂开、睁眼、握笔、写字、足安)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写字时,做到:右手握笔背挺直,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随时纠正坐姿姿势,留心学生的握笔姿势。

4.上课时,不能随意吃东西、喝水,更不能随意大小便,如果有困难,应举手向老师报告。

二、课间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告诉学生遇到拥挤躲一旁,万不可像高年级学生一样高兴地前去。特别是早操要排好队,上下楼梯靠右行,注意礼让保安全。

2.追逐伤害。这类危险发生最多。小孩子精力旺盛,特别是男孩子喜欢满教室的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还不时的回头来看,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铅笔之类的小物件,危险性就更高了。因此,除了加强教育讲清道理,强化监督外,再就是绝对不许在教室内疯打闹,杜绝在跑的过程中从背后推人,这类事情在低年级中发生最多。

3.游戏伤害。教师要经常观察孩子玩的游戏,善于发现其中潜藏的危险性,及时提醒杜绝危险的发生。下课离开座位前,必须把铅笔装进铅笔盒,带的学具不到上课的时间不可以拿出来玩。

4.爱护公物。桌凳轻拿轻放,学会开关门窗,不乱动教室内的电器设备。

三、卫生

1.班级卫生。孩子很喜欢帮老师干活,认为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因此班主任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不太爱表现自己的、学习较差的孩子,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老师一定不要大包大揽,慢慢地培养勤快的小帮手。教室卫生可在第三周进行详细的分工,包括开窗通风。每天卫生委员要检查口头评比,表扬并奖励。

2.个人卫生。做好四勤。勤洗手(便后一定要洗手,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洗干净在吃饭)、勤洗脸、勤饮水(最好不用别的小朋友的水瓶喝水)、勤通气。教育学生打喷嚏、咳嗽、清洗鼻涕不要对着人。遵守上厕所的制度,不得随意大小便。教室内老师可以准备好卫生纸。

3.书桌及书包卫生。和家长沟通,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教会学生收拾文具,整理书包(书本的摆放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的进行分类),养成及时清除垃圾、废物的习惯(放学后课桌的抽屉内清空)。不许随便撕纸。

4.让学生充分的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是家庭形象、班级形象、学校形象),约束自我,做到不乱扔,随时弯腰,做文明人,创洁净校。

四、排队、路队

具体的要求提出后,必须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每次排队时,教师可以从1数到10,告诉学生这就是排队的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站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说话、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队排齐。如果有一个学生没有做到,就重排,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虽然花时较多,但这样几次三番的强化教育后,行为的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地行为,良好的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路队开学初一个月里,可以提前一些时间排队,并且要做到班主任举牌领队,下班班主任压阵,共同协作做好路队的护送;在头一个月里假如家长没有来接送孩子,班主任教师一定要留住孩子,等家长来接,但是必须告诉家长接送孩子到指定位置,不可随意进校园进教室;教育孩子路队行走保队形,拿旗孩子做表率,最后孩子做提醒,好队形,靠右行,走斑马线、人行道;三岔路口停一停、看三看、没有车辆快速行;交通规则渐渗透,上学放学讲安全。

五、落实奖励机制

1.利用好我们的班级光荣榜,并制定好奖励机制。最好是开学前就张贴好,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利用,打印或彩绘的各种颜色的小花、小蝴蝶等学生都很喜爱。

2.小商店里的各种小贴花也很好用。站队的时候贴在站队好的学生的胸前所起的作用比你大喊要好用的多。

3.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拉拉孩子的小手,和他们说几句话,听听他们的小秘密,摸摸他们的小脑袋,抱抱他们,接受他们画得画(要丢弃一定不要让他们看见),给他们剪剪手指甲,偶尔吃他们个小水果等等,这样他们就会亲近你,愿意听你的话。

杂事:

建议在学生报到的当天以年级组

的名义致家长一封信,把有关的一些家长和学生需要知道事项写清楚,减少开学后的一些麻烦。

(1)上学的时间及家长接送的地点。

(2)不回家吃饭的学生名单要统计,路途遥远的学生要知道。

(3)书包的准备。告诉家长桌洞的高矮,备好合适的书包。

(4)铅笔盒的要求。尽量简单,不要有各种开关和活动的图案。不能带铅笔刀到校。每天家长协助削好5到8支铅笔,不要用2b铅笔,颜色太深。

(5)本子的要求。带田字格的本子和纯拼音本,每天要带两本。(学生经常上课没有本子用)

(6)自带喝水的瓶子,最好是矿泉水瓶,利索干净。

(7)要求填报相关表格,附家长通讯录,正楷书写,注明如有变动第一时间通知老师。如果是老人来接孩子,最好能留下老人的电话。

(8)书包内要备好纸巾。

(9)要学生自己带钱到校给老师。钱上用铅笔写好孩子的名字,最好是合适的钱,家长不要进教室交钱。不见老师不要把钱拿出来。

(10)一年级孩子突然延长了上午的吃饭时间,建议家长给孩子的早点一定要营养和吃好吃饱相搭配,严禁不吃早餐进校园

,以慢慢适应学校生活。

(11)强调孩子,在家长没有告诉的情况下不能随便跟熟识的人回家,如果家长没来,到办公室找老师。

小班教育随笔篇(8)

近几年,随着大学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技工院校的生源数量不断减少,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一些后进生的入学,给技工院校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后进生包含两类学生:一类是因为智力原因或学习习惯不好导致成绩落后于其他同学的学生;另一类是本身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伴随着学习困难、成绩不佳的问题。本文提到的后进生属于第二类。行为习惯不良的后进生不仅本人学习成绩落后,而且会对班级的班风、学风,甚至校风都a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培养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技能人才,为社会贡献力量,是教育者应当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下面通过学生管理的案例,简述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的过程和具体方法。

新生入学,笔者担任中职技工班级的班主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正当笔者要大刀阔斧地整顿班级纪律、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时,“三剑客”的到来却着实给笔者烧了“三把大火”。“三剑客”是指笔者班级的三个学生:小张、小吴和小马。第一天上课,小张以请同学吃早饭为由,带着整个宿舍的六名学生旷课两节。开学第二周的返校日,小吴无故夜不归寝,返校后又与宿管教师发生争执。开学第一个月末,小马放学后带领班里的十几名同学去操场打群架,被保卫科及时发现并制止。情况还远不只这些,这三个学生接二连三地出现旷课、吸烟、等问题,这让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笔者也应接不暇。

每当班级中出现这样的后进生时,相信班主任都会感到头疼。如何转化这些个性极强又难于驾驭的学生呢?笔者陷入了沉思……

一、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情感基础

爱心是教师高尚职业品质的表现,是打开师生心灵沟通大门的钥匙;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转化后进生的情感基础。

案例一:小张的“自由之剑”。

小张总是逃课去上网,有几次因为上课迟到还和任课教师吵了起来。所谓“自由之剑”,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管不了。对于小张这样叛逆心极强的孩子,传统的说教明显已经不起作用了。

1.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

对小张的教育是从了解他开始的。小张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虽然小张名义上是跟着父亲生活,可实际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小张的爸爸常年在全国各地跑运输,父子俩一年也难得见几回面。父亲与小张的联系就是每个月按时往银行卡里存生活费,而爷爷奶奶更注重小张是否吃饱穿暖了,对小张的在校表现很少过问。久而久之,小张养成了自由散漫、骄横任性的性格。

2.爱学生就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

这天,笔者把小张叫到办公室。他一进办公室,脸上就露出了一种满不在乎和无所畏惧的表情。笔者微笑着让他坐下来,和他聊起了家常。聊他小学时因为被同学嘲笑是没妈的孩子,和同学打架,几天没上学;聊起初中时,他因为迷恋上网差点被学校开除;聊起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地里的活干不动了……当聊到他已经几个月没见到父亲时,小张的眼睛里浸满了泪水。后来,按照笔者的建议,小张每天给父亲发一条短信汇报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同时嘱咐父亲保重身体。笔者也会不定期地与小张的家长联系,联系的频率取决于小张的在校表现。

3。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

接下来的一个月,小张的旷课情况明显变少了。笔者从来没有问过小张是否每天给父亲发短信,因为笔者相信他一定会发的。而笔者每周都会和小张的家长联系,家长和笔者谈到了父子间的情感变化,话题变多了,儿子会主动关心父亲了等。偶尔,小张还是会有迟到的情况,但每次都会主动找到笔者承认错误,而笔者选择相信孩子的承诺。慢慢地,笔者与小张家长的联系从一周一次变成了一月一次,因为小张已经不再旷课了。

二、引导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

引导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或方法去带动某种事物的发展方向。巧妙地运用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主动改正错误,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案例二:小吴的“个性之剑”。

小吴是家里的独子,他家境富裕,从小父母对小吴有求必应,娇惯纵容。这导致小吴花钱无节制、对人没礼貌。“个性之剑”就是要追求标新立异,我行我素。小吴的朋友很少,经常迟到,课上纪律散漫,还顶撞教师,课下稍不顺心就大声辱骂同学。

为了帮助小吴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笔者和班干部精心安排了一次主题班会――即兴小品《上课》。没有剧本,每位演员只有角色名称,小吴的角色是“老师”。

演出开始,小吴无奈地站到讲台上。“上课”,小吴刚说了一句,教室的门“咣当”一声就被踹开了,一名学生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教室。接下来,教室里聊天的、接打电话的、随意走动的状况频频发生。小吴显然对眼前的一切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演出结束,笔者让学生说说小品中有哪些课堂上的不文明行为。小吴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声把不文明行为说了个遍。笔者先肯定了他的回答非常正确,接着又问他:“刚才你回答问题的方式文明吗?”小吴也意识到了错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班会很成功,学生们畅所欲言,说了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及改正的方法,小吴听得很认真。从那以后,小吴非常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个人纪律有了很大改观。

三、激励是转化后进生的必要手段

学生都是有上进心的,如果他们的表现得到了教师的表扬或鼓励,便会激起更强烈的进取心,这对后进生的转化大有益处。

案例三:小马的“正义之剑”。

小马性格急躁,易冲动,爱打抱不平,号称“正义之剑”。小时候,父亲对他的管教很严厉,经常对他大打出手,导致小马从小就崇尚暴力,“就是欠揍!”是他的口头禅。

自从组织同学打群架后,小马就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他的情绪非常低落,不听讲、不做作业、不参加班级活动,有点自暴自弃的意思。笔者无意中发现小马经常和小张、小吴一起打篮球。此时,恰逢学校组织篮球赛,笔者便提议让小马当队长,带领包括小张和小吴在内的九名同学代表本班参赛。比赛前,笔者特意找小马谈了一次话,叮嘱他无论比赛名次如何,不能急躁,更不许打架。篮球比赛很激烈,全班学生都到场助阵,虽然笔者的班级没有进入决赛,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赛后,笔者在班会上表扬了小马和其他参赛同学。从那以后,小马在班级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同学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经过大家的帮助,小马慢慢跟上了学习进度,成绩提高很快。

小班教育随笔篇(9)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8-0132-02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层单位,班主任,一般在班级中充当着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但笔者通过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认为,班主任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不能被忽视的:那就是班级的协调者。

一个小小的班级,实际上却是一个微型的社会,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要建设一个积极向上、团结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沟通协调者,妥善地处理各种纷繁的人际问题,特别是同学生、教师、家长、社会进行各方面的有效交流,才能带领这个集体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真正创设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一、生生关系的协调

一个班集体,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个性格迥异的个体。而今天的中国,独生子女居多,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的孩子都得到了来自家庭的过多关爱,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性格,很难做到宽容待人。因此在学校,就很容易因为一些琐事而互不相让,班主任就必须及时发现协调,避免矛盾的激化。

小A和小B两个学生,平时关系很好,可以说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但有一天,却有同学跑过来对说:老师,他们在打架。笔者大吃一惊,慌忙跑过去,一询问,事因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原来,小A有天没饭钱了,小B就慷慨解囊请了他一顿,现在,小B就硬要小A帮他买一个面包,而小A认为,你有钱,为什么要我请?小B却认为,我帮过你,你现在就该反请我。最终,两人从动嘴就发展到了动手,两个好朋友瞬间翻脸相向。经过和两个孩子耐心的沟通,两个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归于好。

所以说,在班集体中,老师要随时处于戒备状态,关注细节,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思想动向,也要关注孩子们的互动。比如在竞争激烈的班上,彼此都是对手,难觅知己;成绩不好,被同学取笑,看不起;班干部要求太过分;自己是干部,不被同学理解;好同学突然不理自己;因为成绩好,莫名其妙受到同学嫉妒等。这些都是矛盾激化的潜在根源,做为班主任,我们要用耐心和细心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协调好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二、与科任教师关系的协调

马卡连柯说:“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哪里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班主任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不仅仅取决于班主任个人的工作态度、能力,还取决于科任教师的协同努力。任何学生的成长,都是教师集体通力合作的结果。

教师集体力量发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协调得如何。在班集体中,班主任不能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要让科任教师主动参加班级的管理和活动,增强他们对班级的参与度,以及对班级的认同度;并且,要经常与科任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商讨教育的对策,征询对班上事务的意见,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随时随地维护教师的形象,不能在学生和家长面前去议论科任教师的是非,这也是维护我们班级教师的群体形象。这样才能让各位科任教师对班级有更用心的付出,大家也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再如马卡连柯所说:“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理想,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通过集体才能教育儿童。”这个集体的形成,就在于班主任协调好与科任教师的人际关系,与科任教师一起充分发挥教育的潜力,带领班集体大跨步向前。

三、师生关系的协调

在实际工作中,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这样,很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还影响着师生双方的心理发展。那么,这时班级的大家长——班主任就应该及时地参与进来,作好沟通协调工作,妥善地解决问题。

笔者现在所带的班级,有一位老师的性格比较要强,教书很认真,当然,对学生的要求也就较严。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该科个别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有了逆反心理,双方逐渐开始敌对。发现这个情况之后,笔者就当机立断加入矛盾的漩涡,从中进行了有效地调解,让双方冷静了下来,重新走上了教学的正轨。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在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诚心、客观、公正地处理。在平常的工作中,更应积极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维护教师的群体形象,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科任教师的辛劳和对学生的挚爱,并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增强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同时,也要经常与科任教师沟通,了解他们对班级管理的看法,充分地做好协调工作,这样才能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四、家校关系的协调

苏霍姆林基说:“两个教育——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做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深入。

班主任,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结者,必须在中间发挥好沟通协调的作用,以便两种教育真正在孩子的教育上能够形成合力,促使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却多有冲突的时候,比如,现在大力提倡学生的减负,教师布置的作业少了,学生的测验少了等,家长就可能会认为老师不够负责了,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做好解释工作,把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及学校的出发点,同家长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

同时,进行家校联系时,也不应该是只为了告状。笔者认为,家校联系的主要目的是双方共同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可能完全是两种表现,我们就必须通过沟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了解。而且,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孩子的不同性格,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深入进去,找到问题的根源,共同解决,以便孩子在两方面都能够收到正确的人生信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家与校的关系,核心是学生,联结主要是班主任,我们应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家长校访、电话联系等形式,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间建立和谐、有序的联系,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好培养学生的教育目标。

小班教育随笔篇(10)

建立班级文化,形成正确导向

朱永新曾说过: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为打造高品质的教室,笔者经过和学生商量,首先将班名定为“太阳花”,意为希望孩子们一个个向往光明,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其次,将班歌和班诗均定为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最后,制定了班级愿景: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会获得尊重和赏识,每一个人都在不断进步,我们是一家人,共享知识的快乐。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里,每天清晨,学生会用晨诵开启新的一天,在诗歌的浸润下享受道德熏陶。

培养良好习惯,建立一日常规

初接手班级时,学生们刚上二年级,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学生从入学进校门到教室物品摆放再到上课纪律、午饭时卫生,直至放学都有一套详细的规矩,以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到了高年级,笔者在与学生商讨后建立了班级“一日常规”,将班级每日工作安排具体到分钟,旨在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做事效率,使一天的工作更加有序。坚持了一个学期,学生们已经做到进班不用看计划,各自主动做自己的事情,从进班上交作业,做好每节课前准备,到放学按照班级提示板的内容记录作业,3分钟之内走出教室站队,一切井井有条。

民主管理,班级事务学生做主

为了落实民主管理的理念,从接班开始,班干部就由学生自主竞选和投票产生,班会由班长和组长召开,发言以提醒鼓励为原则,少批评,多帮助,教师再做最后点评和总结。

随着学生逐渐长大,他们的能力越来越强,笔者也一直在放权,将班级职务划分成了学习、卫生、宣传、文艺、财务、体育、生活等部门,下设多个分支,力求将班级需要承担的各项事务分派到人,细化管理,充分地锻炼每一个人,使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多余的事情争着做。

在民主管理之下,学生们人人都觉得自己是班级主人翁,班级做事效率变高,也不用老师提醒和监督。

真心相待,融洽师生关系

高尔基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因此,作为老师,和孩子相处时应该用“真心”来和他们沟通、交流,你用了真心,孩子自然还以真心。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真心”就是为学生设身处地着想,并通过自己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诚。虽然笔者有时候说话很严厉,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在教育学生时一直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当学生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惩罚时,无论他们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都会不高兴,加上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仅仅会通过老师处理事情的结果来判定老师的好恶,一旦受到头#就会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了,也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低落,建立错误的自我评价。因此,批评过后,还要告诉学生自己的用意和自己对学生的期待,由此学生就可以理解老师批评的初衷,不至于产生对立情绪或者负罪感。

保护学生自尊,幽默化解矛盾

学生虽然年纪小,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因此在教育时不能因为教师是成年人而不考虑其感受采取一些伤害他们幼小心灵的做法。学生群体中,后进生常常是多方面都有待于提高的,他们缺乏的是自信和他人的关爱。比起成绩,他们更需要的是尊重下的成长,生命的成长。

在处理班级学生矛盾时,尽量用幽默的方式化解,既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还能化解尴尬,转移大部分人对不良行为的注意力,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会使当事人没有太大的负罪感。现在笔者的学生们也都学会了这一招,如做测验时有同学忘记带文具,其他同学就会幽默地说:“考场如战场,我把笔借给你相当于战场上把枪借给你,过命的交情啊!”同学们会心一笑,化解难题。

适度家校沟通,促进学生发展

小班教育随笔篇(11)

【摘 要】高质量、高水平地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其中一个根本落脚点就是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内均衡发展,笔者认为,这里的均衡发展还应该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班级的均衡发展,这也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所体现的内容。早在2008年秋季开学,笔者所在的寿阳县教育局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依据,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新生实施了“阳光分班”办法, 后又进行了完善。对此,笔者作为寿阳县教科局的兼职督学在对此项工作的督导过程中深入其中,深有所悟,有感于义务教育校内均衡发展之难题忽于一夜破解,遂作小议。【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阳光分班 所谓“阳光分班”是指实行常态编班,不设重点班、实验班等,不按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班,而用抽签(俗称抓阄)的方式选择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进入哪个班由电脑随机组合产生,也可以说是信息化技术解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问题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大环境下,某些区域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热和“分班”热愈演愈烈,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针对该现象,“阳光分班”这一举措正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进行的改革,是旨在推进教育公正与公平,解决在教育资源区域内不平衡现实情况下,落实义务教育标准化并保证在质与量上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探索。 一、山西省寿阳县东关小学2016年“阳光分班”过程简介在学生分班过程中,首先,学校教导处把216名新生分别按报名序号分了范围生、外籍借读生和本县借读生三块,又分男女两条线排序,以一条龙流程由电脑随机抽取进行了均衡编班,共分了6个组,造册情况经县教科局复核,最后让家长代表和参与领导进行了验证;其次,根据学校实际,配备了相应的教师。当年配备的6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和3名数W教师由学校原来的4名骨干教师和当年从乡镇交流进城的5名骨干教师组成,并依据教师的年龄结构、职务职称等几个方面考查结果进行科学均衡搭配;分班过程由县教科局、纠风办、公证处等单位现场监督以现场抽签的方式组建教师队伍,然后,家长代表现场以抓阄的办法抽班级,最后当场宣布班主任、教师、学生对应情况,学生及家长全程参与并监督均衡分班全过程。最后,学生与班级教师见面,到指定教室入班。二、“阳光分班”的重要意义 “阳光分班”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教育本是帮助每个学生在他已有的起点上前进,学校与班级不仅是求知的地方,而且是培育健全人格之处,传统的等级分班以成绩和分数来衡量和考评学生,破坏了学生学习的健康心理,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其次,“阳光分班”体现教育公平与公正。教育公平首先表现为教育机会公平,“阳光分班”以抽签的方式分班,保证了教育机会上的平等,而在操作的具体过程中吸收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及政府监督部门和学生家长等各方人员组成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透明操作,同样体现了教育公正。相对于日益激烈的依靠经济手段择校和择班而言,“阳光分班”是实实在在地维护并体现了教育公平,体现了《教育法》所规定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地受教育的机会”。三、在“阳光分班”的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根据对分班过程的分析,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阳光分班”效果的落实最终还需要国家、全社会和学校几方面的努力。就学校而言,学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每个学生全面自由发展,而非采取以分数定学生的应试教育。就国家而言,应在学生考评录用考核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注重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考量。因此,学校在实行“阳光分班”时,应注重落实,而非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国家提倡教育公平时,应加大对学校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强对“阳光分班”后续效果的监控,以及对问题改进措施的关注。2、应坚持榜样示范,分层推广的原则。笔者认为“阳光分班”是一次大胆的改革,尝试固然在实行前会有很好的准备与规划,但又可能因为操作不当适得其反,因而实行时应先建立示范点,树立榜样,再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推广。当然寿阳在实行“阳光分班”时是坚持了示范点原则的,即首先选择了二中、三中这两所初中作为示范点进行,在其成功的基础上,于逐步向小学进一步推广。这符合了科学发展观所提倡发展理念。 总之,笔者认为,实现区域内学校班级的均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实现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欣慰的是目前我们已经看到这个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2]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 第9期 ) [3] :芦扬:《贯彻教育均衡指导思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年 第24月 00卷[4]肖生波:《加强小学教育督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2016年 第01月 0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