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空气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11-03 09:20:00

空气教案

空气教案篇(1)

田莉莉

科目

道德与法治

2019年5月16日 第13 周星期四上午第 三 节

科组长签名

授课内容

《清新空气是个宝》

授课班级

二(5)班

授课地点

二(5)班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列为本课程培养的“行为与习惯”目标之一。内容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第8条,要求低年级学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本课是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中的第二课,保护空气质量、学会应对大气污染天气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觉维护空气质量的环保意识,知道并掌握在大气污染的环境里自我保护的简单措施。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清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保护;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空气污染尝试,用行动共同保护生存环境。

教学难点:学会分辨污染空气的行为,从自我做起保护清新空气。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设计详案)

设计意图

(一)、视频对比—我们生活的地方空气清新吗?

1.师:请“小小蓝天调查员”们把你们事先调查记录的湛江一周空气质量表拿出来,各小组进行一个统计,由统计数据和同学们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湛江这座海滨城市是一个空气质量非常棒的地方。我市城市环境综合质量连续4年排名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前5位、广东首位,是名符其实的“花园城市”、宜居城市。那么同学们,是不是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像湛江一样碧海蓝天、绿树银沙呢?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视频。

2.学生认真观看,对比分析空气好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师: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污染了我们身边的空气吗?

(二)、观察讨论—是什么污染了空气?

 (播放污染空气的科普视频)

1.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视频短片后有何感想呢?

2.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试着举例说说你们生活中有这样污染空气的行为吗?

(三)、知法守法—让我们从小懂得敬畏规则。

(播放习爷爷瞩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视频)

1.师:为了防治大气污染,国家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课件出示相关的内容。

2.生:通过分析交流,将法治的种子埋在心里。

(四)、探究交流—我能做些什么呢?

1.师: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果空气受到了污染,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那么,你们计划怎样保护空气清新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敢于举报严重污染大气的行为,做到环保出行。

(五)、课堂小结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空气是生命世界离不开的重要资源。

 

让学生通过课前调查,掌握统计一个时间段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感知空气质量好差的变化,培养从生活中收集数据、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比感知,学生初步树立保护空气清新的重要性

 

空气教案篇(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价值观: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三、教学理念:

课程理念规定: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贯彻了这一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独自感悟,自己发现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2作者简介。邵燕祥,1933年出生,50年代有影响的青年诗人。期间遭到迫害后被,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点击课件中的“作者简介”)

(二)读

1教师配乐范读。(点击课件中的“音乐”)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配乐朗读。学生评价。

(三)悟

(A)整体感知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首写得比较抽象难懂。)

(B)阅读分析

1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作一些现代诗歌阅读方面的指导。(点击课件中的“诗歌鉴赏”)

2速读课文思考:(点击课件中的“思考”)

(1)从诗中找出暗示人物经历的句子,暗示了一种怎样的经历?

(2)在诗人经历这一切时,诗中说道:“你不肯把我抛弃;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文中的“你”指什么?仅仅指空气吗?

学生讨论回答:空气可能代表友情,亲情、希望、信仰等。诗人借空气这一具体事物来歌颂友情、亲情、人的信念和理想等。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知课文,感悟课文思想内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C)问题研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如有难度、深度组内不能自行解决的,可提交全班共同探讨。

(1)生提:“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生答: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2)生提:“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生答:主人公获得自由之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3)生提:“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答: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教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影片。请同学们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景。可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学生活动

(D)小结

(1)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等的歌颂。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信念、对希望的歌颂)(点击课件中的“小结”)

(2)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

(点击课件中的“背景音乐”)

(四)赏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朗读,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学生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练

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让学生任选一个,赋予新的象征意义,来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六)布置作业

《致空气》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友谊和真情。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首诗或一段话,来歌颂友谊和真情。

板书设计:

致空气

空气教案篇(3)

2.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难点: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

3.疑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原理。

4.解决办法:

(1)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学生对空气及其成分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边讲解、边实验、边引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而得出结论。

(3)以投影或录象的形式讲述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介绍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或由学生搜集、讲述一些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或组织学生对当地有关的企业所造成环境污染做一调查了解,以培养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常识。

(4)至于实验中为什么以红磷做燃料,而不用碳、铁、硫等,待学习完氧气的化学性质就会解决。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这一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初中化学中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本节介绍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最为熟悉的空气,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气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一个引子。

为了分散重点,本节就可以介绍几种元素的符号,如O(氧)、N(氮)等。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有燃烧现象

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加热碱式碳酸铜。

3.描述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小结]:观察、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

(1)光、焰、色;

(2)放出热量;

(3)生成物的色、味、态。

[提问引入]: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不过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提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

[小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提问这是空气的性质),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共同组成的。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讲解]:在学习空气的组成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

[板书]:1.体积分数: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

[举例]:以1L空气中含0.21L氧气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讲解]:下面继续看空气的组成。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测定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教师活动]:利用挂图介绍空气的发现史,介绍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利用图片或录像来讲述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板书]:

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及杂质

%

78%

21%

0.94%

0.03%

0.03%

[学生活动]:打开课本P7阅读[试验1-1]。

[板书]: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教师活动]:介绍实验装置及原理,演示[实验1—1],按以下三步演示:

1.实验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燃烧的明亮程度与在罩外空气中一样。证明罩内气体为空气——空气的检验方法。以水面为基准,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5等份。

2.引导学生依据观察红磷燃烧现象的方法观察、描述燃烧现象,并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水面上升的原因,上升的水的体积约占罩内体积1/5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实验结束后,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熄灭——氮气的检验方法。从而得出结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板书]: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1)发出白光;

(2)发出热量;

(3)生成大量的白烟。点燃

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试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

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教师活动]: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利用投影或图片介绍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环保知识。

[学生活动]:讲述有关大气污染的事件,讨论发生在身边的能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阅读课本第9页内容,划出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及来源。

[板书]:1.空气的污染主要分为:

(1)粉尘: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沙尘等。

(2)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

(四)总结、扩展

本节的重点是空气的成份,但应注意是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如果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氮气各占空气的百分之多少呢?(已知标准状况下,氧气、氮气、空气的密度依次是1.429g/L、1.2505g/L、1.293g/L)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料之所以选择红磷是因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为固体,而无气体生成,能使钟罩内压强减小。

空气教案篇(4)

认知目标:1、了解空气的重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4、初步了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技能目标: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难点】学生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集气瓶、燃烧匙、吸管、水槽、塑料袋。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引言】师: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对于人类是如此重要,我们做一个深呼吸,那么我们便吸入了空气,空气对于我们又是如此亲近和熟悉,但是有谁摸着了它?看到了它吗?哦,没有。那么我们本节就是要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还要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提问】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但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2、以上事实说明了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如何证明这些气体的存在?

【总结】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了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提问】那么,空气中还含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

二、探究活动

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师边介绍演示新教材[实验2-1]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三、归纳总结

师:从实验2-1中得出以下结论;

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

教师简介空气的其他成分,同时讲清三个概念: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

四、课堂练习

【投影】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2、在标准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熔点为-209.9℃,沸点为-195.8℃。从红磷在氮气中不能继续燃烧的事实,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许多实验事实都表明,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活泼。

五、学生自学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保护空气。

【板书设计】

课题一: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占1/5;

3、氮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从集气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判断。)

4、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从燃着的红磷熄灭了这一现象判断。)

5、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三、保护空气

【教学后记】

课题二:氧气(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铝箔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铝箔等物质的燃烧现象。

【教学难点】对“氧气不易溶于水”这一结论的探究活动。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已制备好的氧气、木条、木炭、燃烧匙、酒精灯、火柴、坩埚等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引言】师:什么是物理性质?(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展示】一瓶已制备好的氧气,正放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氧气的物理性质?

生: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师: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如下表:

颜色

气味

状态

标况下密度

与空气密度的比较

熔点

沸点

是否易溶于水

无色

无味

气体

1.429g%

略大

-218℃

-180℃

不易

【演示】教材中[实验2-2]。

(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2-3,实验2-12,然后填好下表: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文字表达方式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教师必须强调硫、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

【提出质疑】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讨论】

【现象】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请该生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感觉烫。)

【结论】铝+氧气氧化铝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老师与你们一起做过四个实验,这四个实验的反应文字表达式告诉了我们: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对吗?

师:由于空气中的氧气会计师相对较少,所以物质燃烧的程度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第二环节:归纳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用实验探究法探究了氧气一个重要物质性质——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标况下),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师生的合作实验,探究了氧气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较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2、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

1、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相同之处是都能生成气味的气体,并且都放热,不同的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

2、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并生成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物质是。

3、空气中有氧气,用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么?

第四环节:作业布置

1、写出木炭、硫、磷、铁、镁、铝及蜡烛分虽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庆的文字表达式。(用填表格式)

2、预习第31-32页的教材内容。

3、讨论:空气中也有氧气,为什么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纯氧中剧烈?

【板书设计】

课题二: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教学后记】

课题二:氧气(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认识什么是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进一步学习物质的分类。

技能目标: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烧杯、玻璃棒、水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激发兴趣

(1)化学小魔术:不燃的小手帕

(2)影片片断欣赏: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

二、导入新授

上节课我们做的一些实验和刚才小魔术中酒精的燃烧都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我们能不能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呢?

三、探究合作

1、分组讨论:

(1)下列反应有哪些共同点?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E、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2)联系实际谈谈氧气有哪些用途?

2、师生共同总结:

(1)从(1)(2)(3)(4)四个反应中归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化合反应。

(2)从(1)(2)(3)(4)(5)五个反应中归纳:物质夺取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其中提供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3)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具氧化性。

四、创新应用

1、在一只集气瓶中充满空气,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A、木碳B、铁C、磷D、硫

2、酒精在氧气中燃烧是不是化合反应?为什么?

四、板书设计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1)从(1)(2)(3)(4)四个反应中归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化合反应。

(2)从(1)(2)(3)(4)(5)五个反应中归纳:物质夺取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其中提供氧的物质是氧化剂。

(3)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具氧化性。

【教学后记】

课题三:制取氧气(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取气体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药匙、氯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纪录片欣赏:中日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

2、

二、导入新授

氧气除供给呼吸与支持燃烧外,还广泛用于气焊、炼钢、登山、潜水和医院抢救病人。我们需要的氧气包括上节课中用到的氧气是怎样来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四、究实验

1、实验探究

1)加热纯的氯酸钾并观察。

2)加热纯的二氧化锰看是否有氧气放出。

3)在热的氯酸钾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锰并观察。

4)怎样才能制取氧气并收集?

2、实验总结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8)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四、创新应用

1、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气轻且极难溶于水,选择怎样的装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2、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酸钾2)电解水3)在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哪一个?为什么?

五、书设计

氧气的制法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8、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教学后记】

课题三:制取氧气(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取气体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大试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药匙、氯酸钾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a)纪录片欣赏:中日登山运动员征服喜马拉雅山。

b)抢救“非典”病人时为什么要输氧?

六、导入新授

氧气除供给呼吸与支持燃烧外,还广泛用于气焊、炼钢、登山、潜水和医院抢救病人。我们需要的氧气包括上节课中用到的氧气是怎样来的呢?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三节《氧气的制法》。

七、探究实验

1、实验探究

1)加热纯的氯酸钾并观察。

2)加热纯的二氧化锰看是否有氧气放出。

3)在热的氯酸钾中迅速撒入二氧化锰并观察。

4)怎样才能制取氧气并收集?

2、实验总结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8)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比空气重)

四、创新应用

a)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制取甲烷,甲烷比空气轻且极难溶于水,选择怎样的装置制取并收集甲烷?

b)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酸钾2)电解水3)在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哪一个?为什么?

八、板书设计

氧气的制法

1)纯的氯酸钾必须在高温下才能缓慢放出氧气。

2)加热二氧化锰始终不能放出氧气。

3)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稍微加热就能放出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5)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6)制取氧气的装置:固固加热装置

7)氧气的制取步骤:A、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B、装药品于试管中并固定在铁架台上C、加热D、收集氧气E、将导管移出水面F、熄灭酒精灯

空气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92-01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用一定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教学方式。它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旨在通过对探究教学相关方面的总结,结合课程标准,从教学环节、师生关系等各方面出发,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案例,探求适合初中科学教学的探究教学方式,为初中科学教师在课堂中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一些建议。

1.案例描述

情景一:

教师:空气就在你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学生:无色无味气体

教师:既然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你怎么能肯定空气的存在呢?

学生1:空气的流动。

学生2:风吹来头发飘起。

学生3:给轮胎打气轮胎鼓起来了。

学生4:……

教师:那空气里究竟有些什么物质?你的猜测是什么?

学生:氮气,氧气,水蒸汽,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尘埃等。

教师:以你目前所学,哪些事实依据、现象或实验过程能支持你的猜测?要求:尽可能多的记录验证方案,同桌相互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发言人。

小组讨论汇报表

负责人 尤某 小组成员 王某、史某、潘某

空气里究竟有什么?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你的猜测:空气里有氧气

依据:人类只有在含有氧气的环境里才能生存。

学生1:我的猜测是其中含有水,因为有下雨、下雪、下冰雹的天象。

学生2:我的猜测也是水,因为家里的饼干放置的时间长了以后,就变"软"了。

学生3:我的猜测是氧气,因为人呼吸需要氧气,没有氧气人类无法生存。

学生4:我的猜测是二氧化碳,因为人类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排到空气里。

学生5:我的猜测还是水,夏天时冰饮料瓶外出现大量的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等等。

情景二:

活动1: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到石灰水中。

问题: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变浑浊的速度怎么样?

结论: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活动2: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放入一瓶空气中,木条是否能继续燃烧?

现象:木条继续燃烧,燃烧程度没变化,最后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

活动3:先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水具有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的性质,再将一些无水硫酸铜放入一装有冰快的烧杯上面的表面皿中。

现象:白色粉末变蓝色

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结论:空气中有水蒸气。

活动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按图把装置连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成5等份。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产生浓重白烟

3.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白烟逐渐消失,瓶内水位升高,消耗的空气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1:4

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比大约为五分之一。

思考:①为什么烧杯内的水会进入到集气瓶内?

②集气瓶内的水面为什么只上升了大约1/5?这说明什么问题?

③在一切正常下,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④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2.案例反思

主体性教育理论要求在《科学》探究教学实践中应做到在设计探究教学内容和过程时,应积极创设条件和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而为了使科学教育更加贴近现代的科学技术,施瓦布更主张将学生带入实验室。通过实验这种方法,学生们可以提出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收集证据,最后为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本节课设计时特别注意突出了实验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在这种氛围中,自己去理解和掌握空气的成分和用途,并且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思维、分析能力。在空气用途的教学中,注重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同时又特别强调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这一部分内容恰好联系当今社会关心的热点,具有相当的时代性,同时使得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情景一这个环节中,学生发言十分积极,也很投入,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让人吃惊。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证据都说明空气的确是混合物,而且物质种类也较多。为实现科学探究,施瓦布建议科学教师首先要带学生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动运用知识,获得成功的乐趣。因此笔者设计情景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探究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验,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能够用实验记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

3.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案例教学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上要比传统教学法优越得多。传统教学法的缺点是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案例教学是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弊端的好形式,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好办法。那些经过学生思考的汗水浇灌出来的知识是最真切、最扎实、最活泼的知识。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锁、智慧之窗的一把钥匙。案例教学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好形式。我们的教学应当面向社会,联系实际,注重实践。但是,拿出更多的时间到社会实践中去教学则不可能。而案例教学能把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真实客观地反映给学生,给学生以真实感、投入感,仿佛置身于现实的实践之中,训练学生分辨是非、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总之、案例教学在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虽然,案例教学也有不足之处,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但只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将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是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空气教案篇(6)

1.案例描述

情景一:

教师:空气就在你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学生:无色无味气体

教师:既然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你怎么能肯定空气的存在呢?

学生1:空气的流动。

学生2:风吹来头发飘起。

学生3:给轮胎打气轮胎鼓起来了。

学生4:……

教师:那空气里究竟有些什么物质?你的猜测是什么?

学生:氮气,氧气,水蒸汽,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尘埃等。

教师:以你目前所学,哪些事实依据、现象或实验过程能支持你的猜测?要求:尽可能多的记录验证方案,同桌相互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发言人。

小组讨论汇报表

负责人 尤某 小组成员 王某、史某、潘某

空气里究竟有什么?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你的猜测:空气里有氧气

依据:人类只有在含有氧气的环境里才能生存。

学生1:我的猜测是其中含有水,因为有下雨、下雪、下冰雹的天象。

学生2:我的猜测也是水,因为家里的饼干放置的时间长了以后,就变"软"了。

学生3:我的猜测是氧气,因为人呼吸需要氧气,没有氧气人类无法生存。

学生4:我的猜测是二氧化碳,因为人类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排到空气里。

学生5:我的猜测还是水,夏天时冰饮料瓶外出现大量的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等等。

情景二:

活动1: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到石灰水中。

问题: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变浑浊的速度怎么样?

结论: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活动2: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放入一瓶空气中,木条是否能继续燃烧?

现象:木条继续燃烧,燃烧程度没变化,最后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

活动3:先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水具有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的性质,再将一些无水硫酸铜放入一装有冰快的烧杯上面的表面皿中。

现象:白色粉末变蓝色

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结论:空气中有水蒸气。

活动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按图把装置连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划成5等份。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产生浓重白烟

3.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白烟逐渐消失,瓶内水位升高,消耗的空气跟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大约是1:4

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比大约为五分之一。

思考:①为什么烧杯内的水会进入到集气瓶内?

②集气瓶内的水面为什么只上升了大约1/5?这说明什么问题?

③在一切正常下,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④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2.案例反思

主体性教育理论要求在《科学》探究教学实践中应做到在设计探究教学内容和过程时,应积极创设条件和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实现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而为了使科学教育更加贴近现代的科学技术,施瓦布更主张将学生带入实验室。通过实验这种方法,学生们可以提出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收集证据,最后为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所以本节课设计时特别注意突出了实验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在这种氛围中,自己去理解和掌握空气的成分和用途,并且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思维、分析能力。在空气用途的教学中,注重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同时又特别强调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这一部分内容恰好联系当今社会关心的热点,具有相当的时代性,同时使得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情景一这个环节中,学生发言十分积极,也很投入,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让人吃惊。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证据都说明空气的确是混合物,而且物质种类也较多。为实现科学探究,施瓦布建议科学教师首先要带学生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动运用知识,获得成功的乐趣。因此笔者设计情景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探究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验,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能够用实验记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

空气教案篇(7)

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其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方式,加强对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初中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教师需要积极配合国家人才培养要求,以及适应初中科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善初中生的科学观念,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续力量。

一、运用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

案例一:我们居住的地球

[案例背景]此案例取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教材,在内容上应归为空间科学领域之内,目的是从科学的角度让具有丰富科学想象力的学生认识自己生活的家园。本案例围绕着科学理论,以科学探究的方法,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以及球体模型来给学生呈现地球的形状,体现了新课改规定下的科学教学方法,另外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科学就在人们身边这一道理。

[案例简述]

1.查找资料,了解古人对地球外形的描述;

2.查找关于地球形状的相关论据。

首先:通过展示“神舟六号”拍摄的地球图片,了解现在人们知道的地球形状。提问:古代人对地球的形状有何认识?

笔者在教学过程的提问中,提倡学生首先进行自主思考,然后自由交流,之后再得出结论。因此,学生之间的各种观点相互碰撞。

学生1:古代人对地球的看法是“天圆地方”;

学生2:古代人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圆盾;

学生3:古代人认为地球是四方形,天是盖在地球上的大圆罩;

学生4:……

以学生的答案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疑问:谁能阐述自己所了解的古代人对地球的想法?

此时学生再次进行思考,自由回答问题。教师随之引出问题:为什么古代人没有得到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呢?

首先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假如你回到了古代,你又怎样站在古人的角度上得到正确的地球形状的结论呢?无论学生的答案如何,让其他学生思考并讨论答案的科学性并最终找出最佳答案。

案例分析:以科学的问题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案例展示,利用层层深入的提问方式,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另外,在上述步骤中,学生在进行资料查找时,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相互之间的组织合作能力,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在课堂提问的同时,刺激学生主动思考,锻炼表述能力,在评价中还能够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判断能力,使他们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运用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

案例二:日食

[案例背景]让学生明白并深刻理解探究活动是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思考,体会思维转变的过程。活动中,教师承担着课堂的管理任务以及发挥课题的思路引导作用,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直到最终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并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案例简述]由教师运用极具吸引力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听闻在古代时,我国便观察到了日食这一天文现象,但不知为何,古人将此现象视为灾难即将来临的征兆,于是众人纷纷烧香祈祷这种天象不要发生。接着老师向学生们展示古生日食时的图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日食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接着提出疑问:各位同学,你们有谁见过日食吗?谁能描述一下你们看到的日食?你们知不知道日食在何种情况下发生?请用图形与文字的形式进行描述。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实验和讨论工作。

首先,进行模拟实验:给每个小组发两个小球,让他们探索发生日食时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们分组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涉及问题:其一,日食的类型有哪些?其二,出现日食的原因?其三,什么原因使得各位观察到的日食有所不同?其次,学生进行上述问题的思考时,由教师带领学生阐述所画图形,并对其进行分析、分类。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们观察日环食的全过程,并思考怎样描述日食发生的全过程。最后,组织学生再一次进行模拟实验,回答实验报告上的问题。

[案例分析]教师以不同科学教学内容为问题的源泉,从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始自主思考与学习,到此案例中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已经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由自己主动思考,并在思考中经过反复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形成面对问题时主动思考的习惯。

三、运用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案例三:空气

[案例背景]初中八年级下第二章中的主题就是空气与生命的关系。首先以空气为出发点,介绍空气的成分与重要性,开篇的第一小节不但是整章的引导而且是基础。本节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置了有关方面的实验,以空气的成分以及相关成分的性质为基础引出实验。因此,更加注重对探究学习方法的应用,使得知识体系以具体的形式进行呈现。

[案例描述]

1.讨论

教师:每个人的周围都是空气环绕,那么谁能对空气进行一个整体的描述呢?

学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讨论,说一说我们怎样证明空气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们带着问题开始讨论与争辩,有的撕出长长的小纸条,相互吹气,有的直接吹对方的头发,从这些行为之中,看出学生都在主动思考问题。

学生1:空气具有流动性;

学生2:空气可以吹动头发飘起来;

学生3:……

教师:谁可以向大家说一下空气的组成成分都有哪些?

这时学生们首先是查找资料或者教材,然后开始交流,最终得出答案: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教师:下面请大家自由讨论,举出生活实例来证明你们猜测的正确性。

学生们带着对问题的好奇,互相开始不断提问与应答,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对问题作出了回答。

学生1:因为有雨雪等降水天气现象,所以空气中应该含有水;

学生2:人呼吸需要氧气,没有氧气人就无法生存,所以空气中一定有氧气;

学生3:人呼吸时吸入氧气然后排出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应该有二氧化碳;

学生4:……

2.实验

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仪器展示给学生,并提出了小木条燃烧实验与无水硫酸铜的实验,要求学生自由发挥作出实验来证明上述理论的正确性,下面是两组实验中的实例。

实验一:将一根燃烧的小木条放入空瓶中,观察木条燃烧的变化。

现象:小木条燃烧,之后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氧气。

实验二:将一定量的无水硫酸铜装进玻璃表面皿中,并将表面皿放在装有玻璃的烧杯上。

现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

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为液态水使硫酸铜变蓝。

[案例分析]实验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参与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亲身体验并理解到空气中含有的各种成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运用能力,提升其观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四、运用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

案例四:密度实验的复习

[案例背景]对已有实验的复习是九年级学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复习能够强化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之下,如何才能给学生指出正确的复习方向,加强其相互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创新能力,是实验复习的核心目标。

[案例描述]

场景一:开放的实验方法

教师:根据你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实验方法来测量石块的密度。

学生1:根据密度公式,首先用天平称量得出石块的质量,然后用量筒或者量杯测量石块的体积,就可以算出密度。

学生2: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重量,再用量筒或者量杯测出石块体积,然后根据公式算出石块密度。

场景二:开放的实验仪器。

目标:测量已有食盐水的密度。

要求:方法不限,可以选择任意已有实验仪器,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以上要求,从这次开放实验中得出两种最为典型的实验方法:

(1)密度计测量法。把密度计放于盐水容器中,直接根据密度计的读数测量得到盐水的密度。

(2)量筒、天平测量法。首先用天平称出空量筒的质量,然后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盐水,读出盐水的体积,同时测量盛有盐水的量筒质量,最后根据公式算出盐水的密度。

案例分析:开放式的实验方法,在进行前将所有实验仪器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任意选取方法,然后不断地调整,最终完成实验目标。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初中科学探讨教学中学生的核心作用,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这个知识化、科学的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在初中阶段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科学认知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全面认识科学的本质属性,指导学生正确体会科学探究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伟毅.初中科学课程中的探究教学初探[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

空气教案篇(8)

化学实验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内容、学生的发展相匹配,达到实验原理科学严谨,使用常见的仪器和药品,且药品的用量较少、无毒、无害,操作过程安全可行,实验现象明显清晰等基本要求。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环境,保护师生的身心健康。但在现行化学教材中有不够科学严谨的实验原理、不易于进行的操作、危害师生健康的药品和实验,教师必须进行适当改进,避免不够科学严谨的实验原理、不易于进行的操作、危害师生健康的药品的使用对学生学习的困扰。

在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三个实验用到磷,它们分别是: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中的[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中的[探究]“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实验7-1]“燃烧条件的实验”。我发现这三个实验的设计中存在不足之处:白磷属有毒物质,燃烧的生成物中有P4O6,有毒的P4O6在空气中会发生转化,生成有剧毒的PH3等物质,同时生成的P2O5(白烟)也让人相当难受。磷燃烧时在开放体系或半开放体系中进行,生成的白烟弥漫讲台,进而使整个教室的空气受到严重污染,结果会出现老师为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而坚持“吸毒”(现在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演示实验在教室进行,没有通风橱这样的昂贵设备),学生难以忍受而离席“避毒”的局面。课堂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受到很大伤害。

鉴于此,在目前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无毒物质代替磷的情况下,可以从实验方案的设计上做一些改进,让磷在密闭体系中燃烧,不让生成物排入空气,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

以下是我设计并反复实践、效果比较好的改进方案。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改进

原方案要点:用酒精灯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不足之处:(1)红磷用量较多,会产生较多影响环境的污染物;(2)操作无论多么快,都有生成物P2O5扩散在空气中,严重危害教师和学生的健康;(3)空气受热会逸出集气瓶,误差较大,这从原理上看是不严谨的。

改进方案:

操作要点:(1)向一支大试管(25 mm×200 mm)内加入2粒绿豆大小的白磷后按图装好,夹好止水夹;(2)用手指稍用力按紧橡皮塞,用电吹风热风吹试管底部,使白磷燃烧;(3)燃烧结束后,用电吹风冷L吹试管,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

优点:(1)实验原理严谨,空气恒量,误差较小;(2)磷未在空气中燃烧,不伤害师生;(3)节约药品(试管容积小于集气瓶),未燃烧完的白磷可以回收(白磷冷却后呈块状);(4)增加了加热方法,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2.“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

原方案要点:用酒精灯加热玻璃棒,再用灼热的玻璃棒接触红磷,使红磷燃烧。

不足之处:(1)空气受热时膨胀,少部分空气逸出锥形瓶,从原理上看是不严谨的;(2)用玻璃棒接触红磷,不便于操作。

改进方案:

(1)向一支大试管(25 mm×200 mm)中加入2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橡皮塞塞紧并用托盘天平称出其质量;(2)用拇指压住橡皮塞,用电吹风热风吹试管底部,使白磷燃烧;(3)试管冷却后称其质量。

优点:(1)空气未逸出试管;(2)便于加热;(3)拓宽了学生对加热工具的认识。

3.“燃烧的条件”实验的改进

原方案要点:(1)将红磷、白磷置于铜片上,用沸水加热;(2)用玻璃管向水中的白磷表面吹氧气,使其在水中燃烧。

不足:(1)生成物大量弥漫在教室中,让人无法忍受;(2)白磷、红磷间距控制不好,燃着的白磷会引燃红磷;(3)用玻璃管向水中的白磷表面吹氧气时,白磷会“游动”,不能持续燃烧。改进方案:

空气教案篇(9)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7-003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09

一、相关理论

课堂设计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适合学生特点的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才能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学习活动指向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经历过程,形成体验,再内化为经验。通过外在的活动提升学习内在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未来教室”基于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和云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未来教室中的教学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起到促进作用,师生是共同的学习者。未来教室中的先进设备为师生互动构建了多元回路,为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了可能。在未来教室中进行学生活动研究,有了充分技术支撑的学生活动,就可以使学习过程、结果可视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中应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验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1]。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尝试了在未来教室中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与数字传感器技术以及Starc双板技术相融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资源共享、解读曲线变化,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进行思维碰撞,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化学学科的学习成就感。本文选取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上册书本第46页练习与实践的一道习题,设计成学生活动,进行实践研究。

二、活动案例:验证呼吸作用产物

1.活动环节一: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验证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可以是文字表述或绘图)。每组选出一个优秀方案,用学生端的IPAD拍摄下来,发送至主屏,全班分享,进行评价。

初次提出方案:

方案①:往澄清石灰水中直接吹气,看是否变浑浊。

方案②:取两支试管,装入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一支吹气,一支鼓入空气,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师生讨论点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人体吸入空气中本身就含有二氧化碳,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所以设计的方案要排除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作用。方案①不可行。方案②设计了用空气做对比实验,还注意控制变量,使用了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但是如何使呼出的气体和鼓入的空气做到等体积呢?还需改进,确保实验方案确实可行。

学生继续讨论,改进方案……

改进后的方案:

方案③:设计成如图装置: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观察到Ⅱ瓶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方案④:取两支试管,分别收集1试管空气和1试管呼出的气体,再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师生点评:

方案③的灵感来自《化学教与学》第22页上的一道习题,可以借助瓶I中的石灰水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无需控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体积相等。但是组装这套装置,操作不是很简便。

方案④收集两试管气体,就可以做到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体积相等,空试管中本身就含有空气,那么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呢?学生再次陷入了思考中……

经过激烈的探讨,同学不停地提出、又不停地否定再修改,最终达成共识,提出了解决方案: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呼出的气体。

通过第一环节设计方案、点评、修改、再提方案的活动过程,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验和观察,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他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方案,并不断完善,具有了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另外也知道了设计的方案不但要理论可行,还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操作要简便、现象要明显。学生的思维层次得到了提升,初步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严谨、也享受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

2.活动环节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验证,复习排水法收集气体、滴加液体、振荡等基本操作,享受实验成果。

实验步骤: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呼出的气体,集满后塞好橡皮塞,另外取一支空试管做对比。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半滴管澄清石灰水,立即塞紧橡皮塞,上下颠倒摇匀相同的次数,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比较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这一环节的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完成得很是轻松。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针对操作上的不当之处加以指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到了用所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轻松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这种成就感正是化学教师应该尽力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化学,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3. 活动环节三:数字化实验改进,利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探究呼吸作用

通过实验,验证了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CO2,但是无法清楚地了解 CO2、O2含量变化的情况。

点击Starc外部工具,在双板副屏上打开威尼尔传感器软件,将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置于密封袋中,由一位学生负责呼气,同时点击采集。然后将曲线图分享到学生手中的IPAD上,由学生分析数据,进行解读。在副屏上呈现如右下图的两条曲线。

学生解读曲线变化: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由0.03%上升到0.35%,证明了呼吸作用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氧气含量由21%下降到18.3%,氧气并未完全耗尽。实验结果与书上数据基本吻合。通过数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避免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呼吸作用吸进去的是空气呼出来的全部是CO2。至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何没降低到0,这是因为肺一分钟呼吸 60 多次,氧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完全吸收并转化。

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并以曲线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呼吸作用的过程可视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活动经验结合起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数据,解读曲线变化趋势的能力。

4. 活动环节四: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提出问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容易发生事故,是什么原因?植物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吗?

设计装置,模拟密闭环境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笔者定制了一个塑料容器,容器盖子上有两个孔,直径与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一致,能形成密闭的空间。将一颗娃娃菜置于容器中, 再⑷萜鞣胖迷谥胶兄校避光保存,然后采集数据。由于植物呼吸需要长时间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所以这一环节在解决了实验装置分析后,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视频资料,再将曲线图分享到学生的IPAD上。

得出结论:植物细胞也要进行呼吸作用。只是相比人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速度比较慢,短时间内难以测出气体含量的变化。但是在密闭空间中长时间持续作用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会显著增大,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做灯火试验,避免发生事故。

到此学生对呼吸作用应该是具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再给出一段资料,让学生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

资料链接: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又称为细胞呼吸。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最后以葡萄糖(C6H12O6)为例,在IPAD上写出其与氧气反应发生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巩固书写方程式的技能。

三、结语

化学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重要规律都是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之上的,本活动案例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将传统实验和数字化实验相结合,充分发挥未来教室的先进技术,将学生对呼吸作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未来教室中,通过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能力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空气教案篇(10)

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大力倡导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型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它与“试错”“质疑”“假设”“推倒重来”紧密相连,比有些照方抓药式的实验目标教学模式要灵活得多。在实验探索中包含的想象和创造性,比传统实验更丰富,思维的空间更广阔。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问题情境是经常被应用的教学情境。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例如,在“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会在实验前反复强调“待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收集氧气”的正确操作,仍有很多同学在加热前就已经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内,使收集到的氧气不纯,从而造成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预先装配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然后开始加热并收集气体。收集满第一瓶后,贴上标签“A”,立即收集第二瓶,集满后,贴上标签“B”。接着,用收集好的这两瓶氧气做了一个细铁丝燃烧的对比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观察到A瓶中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时间都不如B瓶。这样,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进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2.创设探究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实验型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开放的化学问题情境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练习形式。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讲出心中的疑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同样条件下收集的两瓶氧气在对比实验中存在差异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经过讨论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有同学提出:“A瓶中铁丝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时间都不如B瓶,说明A瓶中的氧气没有B瓶多,不如B瓶纯净。”这个观点得到其他同学的一致赞成。这位同学又提出:“是不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A瓶氧气不纯?”马上有另一位同学反驳这个观点:“如果是气密性不好,应该两瓶气体都不纯。”又有其他同学提出:“是不是因为试管及导管中的空气混入了A瓶,造成了A瓶中氧气不纯,而B瓶是在收集完A瓶后马上收集,所以B瓶收集到的氧气就比A瓶纯净。”这个观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教师提出:“我们假设这个观点正确,那么应该如何操作避免产生这个问题?”学生提出:“在加热前,不能把导管口放入集气瓶内,当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将导管口放入集气瓶内。”马上又有同学提出:“怎样才能知道空气已经排尽了呢?”教师让学生回想前面实验中在加热后,导管口产生气泡速度的变化情况。学生马上能得出答案是氧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推断,并让学生用正确的操作再做一遍验证假设。

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后,发现按正确的操作方法制得的两瓶氧气在铁丝燃烧的对比实验中,现象基本一样,从而证明前面实验中A瓶中氧气不纯是因为错误操作导致空气混入造成的。在通过探究性练习后,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来收集氧气,实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发展学生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

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从实验中搜集证据,验证假设,获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成为实验的设计者,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设计的引导者、实验的指导者,观察、发现问题,进行启发指导,提出建议,回答质疑。例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组讨论,甲同学提出:“取一定体积的空气,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师激励学生大胆参与,再引导学生发现方案中的不足,鼓励学生一起完善、改进。乙同学说:“按他的方案,我觉得气体的体积减小量无法测定。我的设计是,将一只较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再点燃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置在蜡烛的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示氧气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经过议论,同意该方案。教师说:“我也很欣赏这位同学的方案,他巧妙地运用物理学知识,利用倒吸入瓶内水的体积,明确地表示出被消耗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很有创意。那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接着,教师请乙同学演示刚才的设计方案,结果水上升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1/10。教师问:“科学家的结论是氧气体积约占空气的1/5,而在他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却远远小于1/5,为什么?”丙同学说:“蜡烛燃烧放热,使剩余气体膨胀,所以液面上升的体积分数偏小。”随即,大家就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后,再观察。两分钟后,观察到的结果仍然偏小。教师说:“看来还有别的原因?想想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状态?”学生回答:“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一定的体积,所以,结果偏小。因此应选用燃烧后不生成气体的可燃物。”教师及时肯定,同时适时向学生介绍一种可燃物――红磷,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展示红磷样品),并给出这个实验的装置和药品,可谓是水到渠成。

空气教案篇(11)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教师应思考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浙教版初中科学新课程,理念先进,是一门综合的自然科学学科。初中科学教师,应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具体谈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科学课堂。

一、完善和提高初中科学教师的科学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初中科学教师知识结构较单一。初中科学学科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而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以一门见长。特别是初中科学知识中的地理知识,据笔者了解,较多教师是比较欠缺的。

案例1:

新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有很多的科学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地理学科知识的欠缺。

《地球表面的板块》是应该深挖的一节课,但一些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因而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从魏格纳发现大陆可拼接性,引出大陆漂移说;因为大陆漂移说没有很好解决大陆漂移动力问题,所以没有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后来由于二战时期,科学家对海底地貌的研究,发现大洋中脊岩石年龄最年轻,越往大陆边缘,年龄增大,但不超出2亿年。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很好地解释了大陆漂移动力来源问题,也较好地解释了大洋的形成。但海底扩张说也存在缺点,不能解释一些地壳变动现象,比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后来,在多门学科技术支持下,科学家建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较好地解释了地壳运动和地质现象,是较完美的学说。

教科书中的知识比较简单,一些教师单纯深挖教材知识,学生科学素养没有得到提高。

笔者上课时,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以科学史发现为主线,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魏格纳发现大陆可拼接性为引题,调动学生积极寻找大陆漂移证据,很好地落实了科学知识和科学史人文情感的教育。以大陆漂移不能解释动力来源为起点,引导学生研究洋底地貌,以一张大洋洋底岩石年龄结构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建立初步的海底扩张学说。又以其不能较好地解释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引入,指导学生学习板块构造学说。

笔者为了完成此节课的教学,花了很多心思了解学科知识,整整打印了三十几张A4纸,以此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案例2:

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第一课时,酸的定义是: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对于此定义的教学,一些教师会举例说明。比如有教师举NaHCO■,认为碳酸氢钠会电离出氢离子,其实不然,它是电离出碳酸氢根(HCO■■)在这里应该举硫酸氢钠NaHSO■。

初中科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科学素养,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师课堂教学理念

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现象是,学生的厌学情绪非常严重。教师普遍抱怨、埋怨学生,很少找自身的原因。

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从课堂教学入手,抓住课堂这个关键,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应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变得乐学,要学。教师应有这样的基本认识,离开了学生的学,任何形式的课堂教学都是无效的;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才会有效、高效,才会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据笔者了解,农村初中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基本上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发展为核心,采用以导学式训练、互助式学习、模块式教学、跟踪式评价为主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生本教育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很好地实现了高效课堂,教师对此课堂教学模式应加以重视。

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三、提高教师课堂执教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活动,课堂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较全面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开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活动。高效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本身能力有较高要求。

1.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案例:空气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一节为《空气》。本节从了解空气的成分、空气的用途入手,因此,第一节《空气》可以说是整章的基础。本节课结合相关的知识内容安排了较多数量的实验,如空气的成分、各成分的性质均以实验引入。上好本节课,关键在于教师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只有教师预设到位,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本节课设计过程中,以生为本,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学习空气的相关知识。

片段1:

师: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师: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怎么就那么肯定它的存在呢?

生1:有风。

生2:国旗会飘。

生3:……

师:那空气里究竟都有什么物质?你的猜测是什么?

生: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尘埃等。

师:以你目前所学,哪些事实依据、现象或实验过程能支持你的猜测?要求:尽可能多地记录验证方案,同桌相互讨论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发言人。

本节课的亮点是这张表格的设计,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从生活知识出发,归纳、小结,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该片段的设计是高效的。

片段2:

活动1: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到石灰水中,用嘴巴向石灰水吹起。

问题: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变浑浊的速度怎样?

结论:空气中还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此处是教师精心设计,用对比手法,很形象地表现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

活动2: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放入一瓶空气中,木条是否能继续燃烧?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放入一瓶氧气中,木条是否燃烧得旺?

现象:木条继续燃烧,燃烧程度没变化,最后熄灭。

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

此处教师设计对比试验,较好地展示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得出空气中有氧气。

2.提高教师课堂演示试验设计能力

《月相》是一节很不好上的课,该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运动和光学知识。如何做好演示试验,是本节课取得高效的关键。在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过程中,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改变是关键。如何选取月球模型,且体现“昼半球、夜半球”思想,很有技巧性。若选取乒乓球,在学生演示时,由于乒乓球本身偏小,就很难观察得出月相图。只有选取体积较大的泡沫球,试验效果才会显著,课堂教学效果才会理想。

在上弦月、下弦月讲解中,由于学生对空间位置认识不到位,很难理解为什么上弦月是右半边亮,而下弦月是左半边亮。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演示试验,请两位同学上来做。拿一个地球仪模型,让这两位学生背面而站,用背夹住地球仪,两同学位置可以模拟上弦月、下弦月位置,教师手拿月球(一面涂黑,一面留白),问其中一位同学:亮部是哪边?问另外一个同学:亮部是哪边?这样会得出左右相反,学生就能较好理解上下弦月亮部是不同方向。

3.提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能力

例子1: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层层深入向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运动中的小车继续前进?物体做各种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你认为正确吗?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在学生观察“斜面小车实验”后可继续提同:从刚才实验现象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小车为什么在毛巾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短?而在光滑的玻璃上滑行的距离为什么会变得长?假设小车在比玻璃更光滑的物体表面上运动,即看成“没有阻力”小车将会如何运动?在上述情况下小车运动速度是否改变?小车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小车处于这种状态需要力吗?这样通过一系列提问,学生最终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的。这类有设计性的提问对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帮助,它能使学生在掌握研究方法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由此可见,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从而逐引导学生探求新知,使学生学习更高效。

例子2:《地球表面的板块》海底扩张学说中主要内容,由几个关键性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较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的问题,实现了高效课堂。

由此洋底地貌,标上年龄特点。问题一:洋底岩石年龄有什么特征?问题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问题三:据此你有什么观点?

4.学会设计和编写导学案

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个重要的支撑点是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它是教师教案与学生学案的二合一,是教师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应与教材紧密结合,应是学生自学的导航、课堂学生、师生交流的文本材料、学习效果的检测和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法指导、情景导入、自学与交流、文本拓展、课堂小结、当堂反馈等。

案例:光学复习导学案设计

片段:

一、光的直线传播

现象:?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且V空气?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V液体?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V固体。

二、光的反射

1.作出法线、反射光线;标出入射线、反射线。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布在法线?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角等于?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角。

实例分析:跳水运动员在跳台上可以看到游泳池中的自己的像,这相当于成像,成的像有何特点??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当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离水面的距离将?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增大、减小或不变)。

3.平面镜成像特点:?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2]史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管理策略刍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3).

[3]马雪.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