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11-30 15:41:48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1)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成果 1999年,IIA了《内部审计职业胜任能力框架》(Competency Framework for Internal Audit,简称CFIA),这是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全球首个覆盖全面且分层次、成体系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根据所在层级和工作年限,又将内部审计人员划分为“首席审计师”、“经验丰富的审计师”和“新内部审计员工”三类,其中“首席审计师”又包括“首席审计执行官”和“审计主管”;“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包括“审计经理”和“高级审计管理者”;“新内部审计员工”包括“内部审计师”和“新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经验少于1年)”。由于员工所在层次不同,其工作重点和工作范围也不相同,则对于同一项职业胜任能力而言,不同层次的内部审计人员针对此项胜任能力被要求掌握的程度也有差异。如,与商业发展生命周期相关的知识对于首席审计执行官和审计主管来说非常重要,需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熟练掌握,而对于审计经理而言并非极其重要,只需能够理解并运用即可,对于刚刚加入内部审计部门的新员工则只需了解。比利时内部审计协会于2010 年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和任务》(Competency Framework & Tasks for internal auditors)手册。在人员的层次划分上,该框架将内部审计人员划分为新内部审计师、有经验的内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主管三个层次,与CFIA的六个层次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这与其本国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有重要关系。澳大利亚内部审计协会于2010年了《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该框架按照四个层次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区别要求,分别是新内部审计师、有经验的内部审计师、内部审计主管和首席审计执行官。人员层次的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组织的实际需要而进行适当改变。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内关于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的研究文献很少,只有陈佳俊和贺颖奇(2009)在其设计的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中,将内部审计人员层级简单分为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管理者,并分别给予了在职业胜任能力上的相应规定。我国关于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的分析研究与国外相比十分欠缺,为了使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更方便实用,研究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层次结构十分必要。

三、理论基础

(一)合理合法的权力基础是组织得以维系的基本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其管理学著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中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组织的连续和目标的达成,即:成员有固定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实行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关系是对事不对人;成员选用做到人尽其才;成员明确工作范围及权责;成员按职位支付薪金,有升迁制度。组织理论中的等级系统观点、必须规定明确的成员工作职责的观点,要求组织对从事同一职业的工作人员按照等级赋予相应的职责,且等级越高,权力越大,职责范围也越大,对工作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要求也就越高。根据这种观点,要设计某一职业的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必须按照等级层次,对处于不同等级的工作人员,在职业胜任能力的范围和掌握程度上进行有区别的规定,以保证工作人员所具备的职业胜任能力与其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相匹配。

(二)企业人员能力结构模型基础 法国“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对企业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在其设计的企业人员能力结构模型中,规定第二层次为职责性差别能力结构,即对处于不同职位和地位的人员,从六个方面的能力分别进行规定,如表1所示。根据韦伯的组织理论和法约尔的职责性差别能力结构模型,要设计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必须根据相应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重点,在职业胜任能力范围和掌握程度上进行有区别的规定,形成纵向体系,以适应不同层次内部审计人员为顺利完成其使命而对职业胜任能力的需要。

四、国企内部审计部门职位结构分析:以我国东部地区某大型国有钢铁上市公司为例

(一)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设置 该集团公司审计机构成立于1985年,2000年以前称审计办公室,2000年改为审计处,同时,撤销工程预决算审查处,其工程决算审查职能及相关人员划归审计处。审计处管理工技岗位定员15人,其中科级职数4个。现在岗职工15人,其中中层领导干部3人,科级4人,一般职工8人,全部为管理工技人员。审计处内设机构三个:经济责任审计科、管理审计科和工程结算审计科。如图1所示。

(二)内部审计机构职责 该企业总审计处主要负责制订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管理规定,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和计划,并组织贯彻实施;对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实施财务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对所属二级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合规审计、基建工程审计、物资采购审计、投资项目审计、风险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专项审计等审计业务;根据需要选聘社会审计机构,并对其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等。各下属审计科则根据本单位的主要功能实施具体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科主要负责对集团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实施财务审计、固定资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等审计业务,并根据需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管理审计科主要负责制订相关审计工作制度、管理规定,编制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和计划,对集团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根据需要选聘社会审计机构,并对其审计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管理审计项目台账、审计项目档案、审计软件,编制审计统计报表;工程结算审计科主要负责对集团公司及二级单位的基本建设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大中修、技术开发、福利设施修缮、环境绿化等工程项目实施基建工程审计、合规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

(三)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责任 该集团审计处有一位处长和两位副处长;经济责任审计科有一位科长和一位科员;管理审计科有一位科长和两位科员;工程结算审计科有一位科长、一位副科长和一位科员。每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都不尽相同,该集团公司进行了逐一规定。

(1)审计处处长主持审计处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审计制度;主持修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制定公司审计规划、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负责审计项目的立项及审计人员的安排;检查和考核审计工作质量;审定上报审计报告等文稿资料;落实内部审计监督方针;负责本处管理体系工作的组织领导,保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任务。两位副处长,一位分管基建、技改、大中修等项目结算审计工作,编制项目结算审计计划、方案,组织实施审计;协助处长不断完善工程结算审计的管理制度和投资控制的措施;对分管的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进行检查,对其准确性、合理性负责;协助处长完成全处审计工作计划、汇报、总结等文字材料的起草撰写工作和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工作;贯彻落实内部审计监督方针和目标等。另一位副处长协助处长分管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算和风险管理审计工作,起草审计计划并组织实施;评价风险隐患,提出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建议措施;检查评价审计项目的完成情况;协助处长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及培训计划。

(2)经济责任审计科科长主持该科管理行政工作,执行年度审计计划,起草公司年度二级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方案并执行;执行公司或处领导安排的专项或综合的财务会计和经济业务审计指令;起草审计报告、完成审计报告的科审;负责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文字材料的起草;保持本科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经济责任审计科科员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执行年度审计计划,完成领导分配的对公司年度二级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参加并完成上级安排的专项或综合的财务会计和经济业务审计任务;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起草审计报告并完整归档;负责审计资料及数据的统计整理编报工作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等。

(3)管理审计科科长的岗位职责与经济责任审计科科长基本相同。管理审计科第一位科员负责劳资、人教、保险、计生、工会等工作;负责全处审计统计资料、公文的编辑整理上报,负责OA办公网络、文件档案管理;会议准备、办公设备用具的管理工作,其余职责与经济责任审计科科员相同。第二位科员负责内部审计制度修改、审计规划的起草、本处文字材料的起草,其他岗位职责与第一位科员相同。

(4)工程结算审计科科长执行年度审计计划,负责组织对公司和二级单位的基建、技改、大中修、绿化及福利设施修缮项目结算进行审计;执行公司或处领导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算审计、专项或综合的工程项目资金、经济效益审计指令,起草审计方案并组织实施审计;参加公司有关工程项目、大中修项目和其他项目承包合同的招投标工作;负责对本科审计的工程结算和审计结果的检查、复审、验收、考核;其他岗位职责与其他科科长相同。副科长主要协助科长完成其职责。工程结算审计科科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检查职责,执行年度审计计划,按时完成领导分配的公司和二级单位的基建、技改、大中修、绿化及福利设施修缮项目结算审查任务;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算审计、专项或综合的工程项目资金、经济效益审计任务;参加公司有关工程项目、大中修项目和其他项目承包合同的招投标工作,其他岗位职责与其他审计科科员相同。

(四)实例分析 根据该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职责规定和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职责的规定情况可知:(1)从内部审计机构上看,审计处与各审计科之间的职责差异较大。审计处对所有类型的审计项目的计划、实施实行统一管理和考核,执行整个公司层面上的内部审计管理职责;下属各审计科则主要执行各种类型的审计任务,编写内部审计报告,执行二级单位层面上的内部审计实施工作。机构职责的侧重点不同,决定了对处于不同机构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要求的差异。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应当首先从人员层级上区别处级和科级领导。(2)从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职责规定上看,各审计科科员的职责与科长、副科长的职责也有类似差异。审计科科长主要对科内负责的审计项目执行起草、管理等事务,副科长则协助科长进行其本职工作,科员则主要执行各种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及科室的基础性工作(如档案管理等)。因此,在框架设计中,应将普通内部审计科员与科级领导相区别,分别在职业胜任能力要求和培训方面进行规定。此外,案例中审计处处长和副处长在职责上同样有所区别,而副科长的主要职责虽然是协助科长,按照法约尔的职责性能力结构理论,对相同的职责,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相应的能力要求上依然要有所区别。由于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对各层级内部审计人员在各方面职业胜任能力上的掌握程度要求十分细致,足以体现对同一机构内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要求上的区别,因此,在设计框架时,可将处级和科级层次的内部审计人员进一步细分为处长和副处长、科长和副科长四个层级。最后,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的CFIA中的层级划分方法,在普通内部审计科员层次上,应将工作经验在一年以下的内部审计人员单独划分出来,在职业胜任能力上给予更多基础性要求以保证框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五、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人员层次结构

设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应当将内部审计人员分为处级领导、科级领导和普通内部审计科员三大等级。其中处级领导、科级领导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位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具体层次;普通内部审计科员以一年工作经验为界限,进一步划分为新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经验在一年以下)和内部审计师(工作经验在一年以上)两个层次。如图2所示。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按照人员层级进行区别规定,既方便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对框架的查阅和学习,而且可以框架为标准,方便评估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对欠缺之处提供后续教育,达到全面提升各层次内部审计人员各方面职业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2)

2 市场部组织架构

3 市场部工作计划

4 市场部06年销售计划

实行精兵简政、优化销售组织架构

实行严格培训、提升团队作战能力

科学市场调研、督促协助市场销售

协调职能部门、树立良好企业文化

把握市场机会、制定实施销售推广

信息收集反馈、及时修正销售方案

一 市场部职能:

市场部直接对销售总经理负责,是企业的灵魂,其工作职能在生产、销售、服务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销售环节核心的组成部分,作为市场部,重要的工作是协助总经理收集、制订、执行。衡量市场部工作的标准是:销售政策、推广计划是否科学、执行力度是否严谨。

1.市场部作用:

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协助总经理进行市场策划、销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督促销售部对销售计划进行事实。

全面协调各部门工作职能。

是企业的灵魂。

2.市场部工作标准 :

准确性

及时性

协调性

规划力

计划性

执行力

3 市场部工作职能:

制定年度、季度销售计划、协助销售部执行。

协调各部门特别是研发生产部的协调工作。

组织销售部进行系列培训。

监控销售成本、对销售区域人员指导性的增减、调控

制定、督促、实施必要的销售推广。

专卖店形象的管理、建设、导购、督导的培训。

销售客户档案统计、归纳、整理。

全面收集销售、市场信息,筛选整理形成方案上交相关部门

三 市场部工作计划 2 实行精兵简政、优化销售组织架构:认真分析了解目前销售部组织架构、根据市场情况合理性、在市场精耕的前提下,精兵简政、调整局部人员、控制销售成本、挖掘人员潜力、激发工作热情、感受工作压力、努力作好各自市场销售工作。

3 严格实行培训、提升团队作战能力:

集中培训、努力使所有员工充分掌握公司销售政策、产品知识、应用技术知识、营销理论知识,形成学习型团队、竞争型团队、创新型团队。

品知识系统培训

销知识系统培训

业执行标准培训

“从优秀到左卓越”--企业人在企业自律守则培训

售人员职业道德培训

售人员必备素质培训

用技术及公司产品培训(应用中心或工程师培训)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3)

组织结构的类型基本分为三种:职能式、矩阵式和事业部式。企业究竟选择哪种形式的组织结构受企业所处行业、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家管理方式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等因素的影响。

职能式一般适合于规模小、管理难度低、还没有形成集团化运作的单个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往往是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业务模式简单、销售的目标市场跨度不大。

矩阵式结构一是适用于多项目运作的公司,各项目具有临时性,且每个项目均需要相同的职能技术方面的支持;二是适用于多地区运作的公司,同时各地区的职能与技术资源相对紧缺,必须共享总部的职能技术资源。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每个业务单元均有两条管理线,即行政管理线和技术/职能管理线。

事业部式结构多用于产品多元化的公司,大多数情况下,产品各自需要的职能技术资源各不相同;跨地区经营的公司,且各地区的职能与技术资源也不尽相同。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创造利润,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管理者在自己的领域内通过协调企业各项管理要素,运用各种管理职能,规范企业各类行为,求得管理的切实有效性,达到企业预定的目标。企业组织构架设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系统集成商了解工程企业组织构架能够更清晰的组织自己的内部结构;产品经销商和商、厂商销售部门了解工程企业组织构架,能够促进和系统集成商的商务关系融洽、商务效率提高;安防职业经理人了解工程企业组织构架可以得到借鉴和参考,并通过细分研究得出自己具有差异化能力的竞争手段。

工程商常用的组织架构剖析

众所周知,工程商都有自己的老板和技术权威。现在为大家呈现的将是一个省级资质安防工程商常用的组织构架。谈完构架,再一起研究功能和我们市场买家的切入点和方法。

在工程性的企业里主要围绕工程项目业务来组织工作,所以,一般都分三块来管理,即“企业内部管理-行政”、“项目销售-业务”和“技术实施-技术”。 企业内部处于首要位置的是销售,在销售板块里面一般只有两个部门,一个是业务部,另一个则是项目部。业务部针对的是售前,项目部则针对售中、售后。 这两个部门一般都有销售总监或者业务副总经理分管, 老板和技术副总一般不插手。

这两个部门都可以不用部门经理,除非项目很多或者业务的针对行业很多,但是在省一级的工程商一年下来四十个项目六个业务员也就够了。这样业务副总完全可以一个人兼管两个部门的日常管理和组织。

其次是技术方面,同样一般也有一个“总工”在“坐庄”。有时候也叫技术副总经理,下属设计部、工程部、技术服务部。设计部负责配合业务部售前,配合项目部跟进技术分解和指导;工程部负责对应跟进项目部工程实施;技术服务部是最全功能的技术部门,一般不正规的工程商都不会有这个部门。

技术服务部负责公司内部网络、办公自动化等技术服务、组织管理公司工程项目维护维修、市场信息和技术更新的支撑、客户培训等等一切跟技术销售相关的日常业务行为。 往往是总工的绝密武器,是技术销售衔接紧密的桥梁部门。

第三是企业的财务、行政、后勤保障等等。这里财务部和采购部(或者称商务部)是老板亲自管理的部门。财务是被动联系管理,采购是主动联系管理。行政部主要协调技术服务部门为企业所有的成员提供便利,以利于大家高效的执行公司的管理规则。后勤保障其中一部分归于行政部主理,仓库保管归于财务部主管,采购部和总工分管。

这样,一个工程性的公司就搭建起来了。这种格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所面对的客户特点、企业骨干成员的能力偏向进行整合和细分的。毕竟工程企业的利润来源于服务,服务的优劣和快慢直接影响到收益。

资源控制性结构

难以适应工程业务需要

以上是否已经看出工程企业清晰的工作流程设计和组织构架搭建目的?这种组织构架设计的缺陷在哪里?有没有改进的技巧和案例?

上面说的地方工程商组织构架,是按照业务需求配置组织内按功能划分的。工业工程性公司,比如监控、电梯、生产线、锅炉、中央空调等类型公司的企业管理。更加需要对成本进行管理,因为这些公司往往并不具备制造优势,赚取的是咨询设计、安装施工、维护保养等服务利润。良好的企业管理有利于保障“客户的价值”――服务的实施。也能有利于资源不能浪费,保持相对的可持续发展。

曾经有朋友尝试用资源控制性的组织结构设计来规划安防工程公司。对此,我只能一笑而对。

首先,也许他了解工程公司的组织构架设计,但他一定不了解安防工程公司的业务特点。他一直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安防工程公司,什么时候应该成立项目组,什么时候解散,什么时候派出做项目,为什么一个项目要做好几次,项目组之间如何去分配协调,为什么有的项目负责人会有六个以上的项目在手,又应该怎么去管理?

后来他带着这些问题又回到了我的身边。告诉我,他的资源控制型组织构架失败了。他原本要设立的人力资源、项目财务、采购分析等等资源控制强力部门,在做第三个项目的时候,仿佛大厦倾覆一般崩塌了。而奇怪的是资源损耗部门即项目业务部、工程技术部、技术支持部居然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自主完全抛离那几个强力部门并独自运转,成功挺过了那些关键时刻,并且撑到了第七个项目。

这是因为工程公司的业务过程安排不确定性、项目周期长、分阶段进行要求高、部门反应速度对销售利润的保障要求高等原因,但却造成了规划部门计划不如变化,形成资源浪费和决策、准备失误。规划部门的控制权限严重制约了业务、技术部门的反应速度。造成了业务现场的失误、演变成客户的反对,为了维持客情关系,不得不再次花费有限的资源用于沟通挽回。这就是资源控制型组织构架在前两个项目实施时还能勉强支撑的原因,到了第三个项目,互相之间的牵扯就引起了连锁反应。

职能部门组织致命弱点成隐忧

为什么“资源控制型组织构架”转变成“职能型组织构架”以后,无法应对第七个项目呢?其中的原因何在?怎么解决?

当这个工程公司做到第七、第八个项目的时候就发现。采购物料的速度跟不上,公司的流动资金跟不上,施工队出现几个项目工作不饱满,另外的项目缺人手,业务人员疲于应付多个甲方沟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新业务等等问题。其实这就是职能型组织构架在工程型公司中的缺陷――缺乏组织、缺乏后勤、缺乏机动预备措施的原因。

这位朋友后来在业务部、工程部、维修部等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增加和分化细设了:分流业务跟进工作的业务部和项目部;分化技术实施的设计部和技术部;分化维护和机动工作的技术服务部。设立了作为计划数据及正常资金准备的提供者――财务部,作为物料后勤保障的采购部、仓库,作为整体服务和接待、人力招聘、培训的行政部。这也就之前提到的省一级系统集成商的组织构架设计――增强型职能部门组织构架。 涵盖业务、技术、保障三大板块,分别由三位主要骨干负责;包括了业务部、项目部、设计部、工程技术部、技术服务部、行政部、财务部和采购部。这种企业的组织构架对于工程项目工作的流程应该是:业务规划―业务实施―售前支持―售中设计―业务落实―项目分解―人力准备―物料准备―项目实施―项目维持―项目收尾―项目收款―项目维护―客户回访等等。

当这种“增强型职能部门组织构架”应付了7-12个项目实施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困难?这种“增强型职能部门组织构架”的问题在哪里?又该怎么解决呢?

(1)对管理者个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因为所有部门均面对总经理(或分管副总)汇报,从而要求总经理个人对于各个业务模块都有较深入的了解;

(2)部门与部门之间主动的横向沟通相对较少,部门之间的协调经常要依靠总经理,许多问题以及部门之间的矛盾或争议都要汇报到总经理层面加以解决,从而导致总经理的工作负担很重,而且陷入过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时间思考公司发展的大事。当涉及到多个项目时,这些项目资源使用的优先权上必然会产生冲突,项目协调比较困难。

其实,职能型的组织构架对于安防工程商来说优势是很明显的。

(1)结构简单易懂,职责容易界定;

(2)指挥系统单纯,从而决策迅速,命令统一,很容易贯彻到底;

(3)有利于资源的集中利用,可以避免相同职能的重复设置,降低管理成本。

但是,由于这种组织构架确实对管理者,即这三个业务、技术、保障的主管的能力要求很高。协调要求也很高。比如,在业务方向开拓的战略管理上,技术必须做相应的储备才能胜任,采购需要摸索打通相应的供应商才能够适应。而业务必须协同技术服务部一起做深入的市场信息调查,拿出企业销售领域的战略规划和理解。

行业里面很多很多这样的案例:一个做得很好的工程商,由于一点点小的矛盾,导致了其中的一位主要成员的离开,结果这个企业一年不如一年。就是因为新来的不一定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也不一定能与原来的另外两位顺利沟通形成合力。而且,并不是所有工程企业都能够获得这样的人力配置,很多公司的老板求贤若渴一般的寻找技术骨干或者业务骨干。这种时候,怎么办?安防工程公司如何发展呢?

矩阵式双线管理 稳定成关键

我们首先看一看当职能型组织构架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多采用什么应对办法?

很多人会说,矩阵式管理。矩阵式结构一是适用于多项目运作的公司,各项目具有临时性,且每个项目均需要相同的职能技术方面的支持;二是适用于多地区运作的公司,同时各地区的职能与技术资源相对紧缺,必须共享总部的职能技术资源。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每个业务单元均有两条管理线,即行政管理线和技术/职能管理线。

矩阵式管理也称系统式或多维式管理,是相对于那种传统的按照生产、财务、销售、工程等设置的一维式管理而言的。矩阵式管理主要是将管理部门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职能部门,另一种是为完成某一项专门任务而由各职能部门派人联合组成的专门小组(项目组),并指定专门负责人(项目经理)领导,任务完成后,该小组成员就各回原部门。如果这种专门小组有若干个的话,就会形成一个为完成专门任务而出现的横向系统。这个横向系统与原来的垂直领导系统就组成了一个矩阵,因此称矩阵管理。

这种矩阵结构,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参加这一“规划――目标”组织的成员,即接受某项专门任务小组的领导,又受原职能部门的领导。双重领导是重要特点,矩阵式管理的优点:是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二是可将各部门专业人员集中起来,集思广益,互相协调,加强组织的整体性;三是可避免各部门的重复努力,因而减少了成本支出;四是可以加快工程进度;五是各部门专门人员可以借此机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六是管理技术可以更加专业化。其缺点是稳定性较差,小组成员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并且由于小组成员要接受双重领导,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因为安防项目大多时候只需要项目经理在就行了,完全的矩阵式管理很不能适应工程公司的选择。

多架构形式结合 探寻管理出路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4)

一、对工作岗位的认识

首先,办公室文秘这亿栋位是中介性的职位,整个集团的上传下达都是由办公室承洁办的,因此文秘工作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服从,一切工作要听从领导的吩咐和安排,行政文员工作计划。

2.领会,要完佺理解、遵照领导的意图办事。

3.执行,要坚决地落实贯彻领导意志,强化执行力,做好办公室文员工作总结。

然而服从并不是被动,很多工作可釉提前预测、积极主动地开展,及时准确地掌握各方面的工作动态,及时向领导反馈各方面的信息,注重调查分昔,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办公室工作还要讲策略,讲工作艺术,认真、科学地搞好领导与领导、同事与同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不能扯皮、推委、出现工作空档。其次,办公室文秘工作相当于集团的小管家,办公室日常的物品采购、发放;各子公司常用物品的登记、备案等都由办公室完成,因此办公室文秘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并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计划《行政文员工作计划》。

二、对未来工作的计划

1.在日常事物工作中,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1)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了各类公文的登记、上报、下发等工作,并把原来没有具体整理的文件按类别整理好放入贴好标签的文件夹内。

(2)做好了各冷钆件的收发工作。

(3)做好锻值易耗品的分类整理、出入库、各类帐务的报销工作。

(4)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公章的管理工作。公章使用做好详细登记,严格执行集团公章管理规定,不滥用公章。

(5)做好办公用品的管理工作。做好办公用品领用肚记,按需所发,做到不浪费,按时清点,以便能及时补充办公用品,满足大家工作的需要。

(6)做好办公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7)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节假日的排班、值班等工作,确保节假期间集团的安佺保卫工作。

(8)认真、按时、高效率地做好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在日常事物工作中,我一定遵循精、细、准的原则,精心准备,精细安排,细致工作,干标准活,站标准岗,严格按照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2.在行政工作中,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领导服务:及时完成办公室主任、集团各部经理和部门主管交办的各项的工作。要成为领导的助力、助手,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勤跑腿,多汇报,当好参谋助手。

(2)做好各部门服务:加强与各部门之间信息员纺联络与沟通,系统的、快速的传递信息,保证信息在公司内部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位。

(3)做好直工服务:及时纺将集团员工的信息向公司领导反馈,做好直工与领导沟通的桥梁。

(4)协助办公室主任完善集团各项规章制度。

(5)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保存好办公室常用文档,做好存档保密工作;要及时、准确、佺面的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做好存档工作。

(6)做好文书工作: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文稿,学习各种文字材料的写作,提高自身写作功底

行政工作计划的范文二

一、总体目标

1、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三年不再做大的调整,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

2、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3、完成日常行政招聘与配置;

4、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5、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雇员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6、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权威性、有效性。

7、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8、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传统,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

9、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10、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二、注意事项:

1、行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行政部在设计制订年度目标时,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如果一味追求速度,行政部将无法对目标完成质量提供保证。

2、行政工作对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需要公司上下通力合作的工作,各部门配合共同做好的工作项目较多,因此,需要公司领导予以重视和支持。自上而下转变观念与否,各部门提供支持与配合的程度如何,都是行政工作成败的关键。所以行政部在制定年度目标后,在完成过程中恳请公司领导与各部门予以协助。

三、实施目标注意事项:

1、公司组织架构决定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决定着公司组织的高效运作与否。组织架构的设计应本着简洁、科学、务实的方针。组织的过于简化会导致责权不分,工作负荷繁重,中高层管理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阻碍公司的发展步伐;而组织的过于繁多会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大,工作量大小不均,工作流程环节增多,扯皮推诿现象,员工人浮于事,组织整体效率下降等现象,也同样阻碍公司的发展。

2、组织架构设计不能是按现有组织架构状况的记录,而是综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未来一定时间内公司运营需要进行设计的。因此,既不可拘泥于现状,又不可妄自编造,每一职能部门、每一工作岗位的确定都应经过认真论证和研究。

3、组织架构的设计需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公司组织架构是公司运营的基础,也是部门编制、人员配置的基础,组织架构一旦确定,除经公司总经理研究特批以外,行政部对各部门的超出组织架构外增编、增人将有权予以拒绝。

四、目标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行政部经理

协同责任人:行政部经理助理

五、目标实施需支持与配合的事项和部门:

1、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和职位编制的合理性调查和公司各部门未来发展趋势的调查需各职能部门填写相关调查表格,行政部需调阅公司现有各部门职务说明书;

2、组织架构草案出台后需请各部门审阅、提出宝贵意见并必须经公司总经理最终裁定。

行政工作三计划的范文

20XX年已经过去,回顾过去的一年,我在公司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有很多的不足。今年,我将按20XX年度行政部的整体发展规划及企业发展方向,以06年工作情况为基础,本着“多沟通、多协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发扬“以公司管理者的角度看待公司发展和管理”的工作作风,本着主人翁精神全面开展20XX年度的工作。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由于大量的人才引入和公司办公区域的扩展,公司的组织架构也就相应的随之改变。组织架构建设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在20XX年首先应协助领导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完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责权明确,让员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岗位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条件、必备的岗位技能及与相关岗位的汇报与负责关系等,真正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良好、规范的发展

二、协助领导做好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业务的良性增长,需要不断增加员工数量;二是对稀缺专业和高端人才的需要无法得到及时满足;三是人才吸引与挽留的问题,能否确保核心员工持续恒久的为公司服务。招聘工作贯穿在公司发展的每个阶段,提高招聘效率,为公司及时供应人才,才能保障并推动业务的快速进展。招聘,表面上看是行政部的工作职责之一,但其实,它是融合了行政部门、人力资源部力量的全方位工作。要提高招聘效率,必须达成两者的和谐统一。

1、按完成20个亿的业务量计算,各部门均摊的年度业绩核定设计各部门人员定员数,保证公司员工的稳定性。

2、人才储备:一是优秀实习人员储备;二是管理人员储备。为中层管理人员的补充做好准备。

(1)在招聘过程中用人部门需要有明晰的用人需求

在人事部确定招聘人员的时候,招聘部门要求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哪些是主要条件,哪些是参考条件,什么样的潜质是被优先考虑的,该职位人员目前承担什么样的工作,可以在何方向上进一步培养,在组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目前完整的工作安排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找到合适的人选。只有知道要找的是什么,才能说,找到的人是不是合乎这个要求,才能保证招聘的效果。

(2)及时地信息沟通

用人部门将会对新进员工进行初试和复试的过程,考察基本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是否能适应公司的发展以便提高招聘的有效性。通知面试前及时与招聘部门主管决定面试的时间、地点并将不同部门面试者合理分批处理,提高招聘效率。

(3)为了保证公司招聘工作的及时有效性,主要采取以下招聘方式:

A、网络招聘:这是网络日益普及最好的招聘形式,招聘信息可以定时定向投放,后也方便管理和查询,费用相对比较低。通过在知名的人才网上招聘的信息,如公司的网站,可以快捷的接受到求职的信息。

B、内部竞争上岗:这种招聘的费用极少,能提高员工士气,者对公司相当了解,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操作流程,能较快进入工作状态;而且可以在内部培养出一人多能的核心人才。也能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同时内部招聘也能用于内部人才的晋升、调动、轮岗。

C、员工推荐:员工推荐在公司应用得比较广泛,主要是招聘成本比较小,应聘人员与现有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基本素质较为可靠,只要技能及品质相当一般可用考虑率用的。

三、薪酬福利的自我考核

对岗位的基础工作内容细分后,确定具体负责人。在完成岗位本身工作的基础上,配合公司的纪效考评制度,每月及时的做出月考核计划表。并积极主动的为公司的其它需要多提合理化见意,提高行政工作的竞争力度。

四、合理安排和完善公司各部门培训制度及计划。

尽管每位员工的成功标准各有不同,但追求成功却是每位员工的目标。因此,培训不仅是员工追逐的个人目标,是员工福利享受,也是企业培养人才的责任。给员工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是企业挖掘员工潜力,满足员工需求的重要表现。根据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及企业的整体需要建立和协助组织各部门培训活动来满足企业的需要。

五、积极提出对建立企业文化和团队文化建设相关有推动性的建议。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个企业没有文化,这个企业就没有了凝聚力,从而也会丧失了持久的竞争力。做为公司的一员应该用主人翁意识用心的去推动公司企业文化的进程。

六、充分发挥工作职能

要协助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维持健康的合作关系;使各部门员工能了解各项公司制度的制定目的,使得各部门员工能自愿的、积极主动的去遵守和维护。

七、公司制度的落实执行及督察工作。

公司过去颁布的刚性的制度已经不少,但如果没有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察制度的功效可能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最需要的对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维护。如何做到制度的刚性执行,首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再有对政策的执行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不能虎头蛇尾;工作不能要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八、公司项目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为了保证在公司运行体系中投资部门使用的项目文件的方便。

1、必须认真协助投资部做好项目资料的整理、编档、管理工作。

2、对借阅和领取操作的项目资料按照《项目资料领用规定》做好详细的登记并催促其及时归还,以便查询。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5)

未来组织的一大特点是管理的灵活性,是以科学设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为前提的。未来审计组织的使命要求加强审计管理。李金华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审计管理不到位、不适应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落实‘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出发,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现状。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政府审计管理进行一些思考。

一、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构建,应当公布《××至××年政府审计组织发展计划》(以下简称“组织发展计划”)予以确定。组织发展计划应成为政府审计组织未来几年计划编制、战略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审计组织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重点工作事项的具体发展目标和相应对策,以及为落实“组织发展计划”制定的各项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框架

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政府审计机关要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在分析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部门预算、审计业务(滚动)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舞弊控制计划和单项业务绩效协定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计划,共同构成政府审计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WwW.133229.CoM

外部环境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法律职责的履行会产生重要而又持续的影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越来越多,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不断发展的由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化管理责任和合同计划管理的必要性与服务需求;国家持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预期;越来越复杂的信息技术持续投入使用;为保持组织核心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职业会计和审计的不断发展。如对健全的公司治理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强调风险管理和健全的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对审计方法的重新评估,包括对合法性的评估;提供的审计和咨询服务更加合理,鉴证审计更强调“可持续性”和“三重底线”(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责任)以及其他关联需求。

根据上述变化,政府审计组织制定的战略计划主要有如下内容:

1、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每年由政府审计机关准备并向同级财政提供。主要是为实施“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战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提交财政部门时,还需列示所提预算的考虑和部门绩效考核,以及预期的产出和成果。

2、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实施“组织发展计划”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一,旨在明确提出如何逐步实现“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确定的审计项目和可利用的审计资源,政府审计机关在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应制定绩效计分表,以方便评估、监督和衡量自身的绩效。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以三年为周期的流动计划,但是每年都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3、风险管理计划。审计机关各项战略计划框架的实施需要风险管理计划的有力支持。审计机关每年要对其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修改业务要求,控制环境,分析“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主要风险水平,提出解决之道,并在向政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中专门陈述。

4、舞弊控制计划。舞弊控制计划是与风险管理计划直接相关的重要战略性文件,是风险管理计划的延伸。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审计机关至少每两年要检查一次舞弊风险评估和舞弊控制计划,重点是识别和分析所有与审计业务相关的风险,所有的舞弊风险都由风险所在单位的上一级部门确定和处理。

5、单项业务绩效计划。单项业务绩效计划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形成文件。单项业务绩效计划主要关注如何按照“组织发展计划”和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将直接相关的各项要素(如产品、服务、单项经费预算等)细化到具体的审计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其他方面诸如战略的、管理的或具体的实施计划的支持,这些计划更侧重审计机关业务或行为的某一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外部环境管理等。

(二)“组织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绩效考核

1、组织实施。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组织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执行委员会,由审计首长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审计组织实现“组织发展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协助审计首长履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在每年向人代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都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专门报告“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确保“组织发展计划”实施的保证。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既包括对审计组织事例的风险管理计划,也包括对每一工作领域的风险管理计划。

3、绩效考核。业绩考核是衡量“组织发展计划”实施效果的直接手段与方法。计分卡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根据“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和年度部门预算确定的绩效指标设立,旨在使审计组织能够随时掌握和关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绩效。

二、对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若干启示

以《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五年规划实施近四年来,审计署对强化审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先后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关于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的重要文件,但审计管理滞后于审计实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与实施给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个新的、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开展审计管理的启示。与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相比,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还缺乏从审计机关的内(内部管理)、外(外部环境)部,从审计业务的内(审计业务的自身管理)、外(审计业务支撑体系的管理)部综合开展审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当前的审计管理在管理制度框架的系统性(主要是框架的设计与完善,以及界定框架中不同计划之间的管理定位与职能)、管理内容(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具体目标与对策)的充实性和框架实施的制度保证程度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

尽管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收到较好效果,但从组织发展管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制度框架的内容比较单一,还缺乏与五年规划配套和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单项业务绩效协定;缺乏对五年规划实施中的风险分析与可能的舞弊控制;没有将五年规划中的重点工作与部门预算建立对应关系,部分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就是要以五年规划为核心,建立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支撑计划、单项审计业务绩效协定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含舞弊控制)为内容的战略计划框架,重视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对五年规划重点工作的支持,注意各个计划之间的衔接,使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清晰划分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不同计划或制度的管理定位

1、五年规划主要是确定审计机关的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对策(通过具体目标支撑总体目标),明确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包括的各项计划或制度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的实施步骤和绩效分解与落实。具体地说,一是将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和对策细化为具体的、以“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的审计任务计划;二是将“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确定的审计任务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衔接起来,切实发挥计划效能;三是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的选择,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并同部门预算挂勾。

3、单项绩效协定主要是结合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预算、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关注具体审计业务或审计支撑业务的绩效,实现已经明确的年度审计工作具体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与衔接。重点做好资金、人员等审计资源的管理,并通过审计机关与审计组织签订协定的方式将其确定下来,以便于落实与考核。为此,要通过审计成本管理,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对基本支出和外勤审计经费分别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和项目测算管理;在做好审计成本基础数据的分析和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审计项目要做到审前调查时有概算,正式审计前有预算,项目结束后有决算,实施结果有评估。

4、审计业务支撑体系主要是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业务工作之外的对业务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的其他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我国审计业务的支撑体系就是“人、法、技”建设,是今后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审计机关可针对支撑体系的某一方面制定发展计划,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计划;关于《审计法》的宣传与落实、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研究的发展计划等。

5、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和其他计划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它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各项审计工作,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每一个重点审计工作领域,从确定风险存在的环境、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等五个环节,合理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定期分析和总结回顾五年规划审计工作的各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措施,修订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政府审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改进和提高政府审计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其外部环境变化。在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意味着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以下几个外部环境问题:

1、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对政府审计管理的影响。一方面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针对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审计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已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社会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势必要求加快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从国际上看,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准则的技术方法上的趋同,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借鉴社会审计准则体系规范和其他一些好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政府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政府审计行为。

2、政府审计的国际潮流与我国政府的国际定位。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包括财务报表审计与效益审计两部分。各国财务报表审计多是基于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审计方法的运用方面多趋向于国际审计准则,较为规范,但各国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领域则有所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开展真正意义的、符合国际审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财务报表审计(或预算执行审计)仍停留在账户审计或交易审计的层面,很少运用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也没对单位财务报表的总体发表意见。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实现政府财务审计的规范发展,尽快并入国际审计潮流。在效益审计领域,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合法性审计纳入效益审计的范畴,赋予“经济、效率、效果”以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实现与国际同步的关键。

3、适应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基于这种判断,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工作如何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要求,寻求最佳途径,发挥更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舆论和社会监督,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重点和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6)

未来组织的一大特点是管理的灵活性,是以科学设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为前提的。未来审计组织的使命要求加强审计管理。李金华审计长在2007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审计管理不到位、不适应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落实‘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目标和任务,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出发,结合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现状。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政府审计管理进行一些思考。

一、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国家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构建,应当公布《××至××年政府审计组织发展计划》(以下简称“组织发展计划”)予以确定。组织发展计划应成为政府审计组织未来几年计划编制、战略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审计组织发展的主要任务与目标,重点工作事项的具体发展目标和相应对策,以及为落实“组织发展计划”制定的各项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框架

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政府审计机关要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在分析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包括部门预算、审计业务(滚动)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舞弊控制计划和单项业务绩效协定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计划,共同构成政府审计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

外部环境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法律职责的履行会产生重要而又持续的影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越来越多,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不断发展的由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化管理责任和合同计划管理的必要性与服务需求;国家持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预期;越来越复杂的信息技术持续投入使用;为保持组织核心能力,在更大范围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等。二是职业会计和审计的不断发展。如对健全的公司治理的持续关注;越来越强调风险管理和健全的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对审计方法的重新评估,包括对合法性的评估;提供的审计和咨询服务更加合理,鉴证审计更强调“可持续性”和“三重底线”(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责任)以及其他关联需求。

根据上述变化,政府审计组织制定的战略计划主要有如下内容:

1、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每年由政府审计机关准备并向同级财政提供。主要是为实施“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各项战略计划提供资金支持。提交财政部门时,还需列示所提预算的考虑和部门绩效考核,以及预期的产出和成果。

2、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实施“组织发展计划”的重要战略计划之一,旨在明确提出如何逐步实现“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确定的审计项目和可利用的审计资源,政府审计机关在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应制定绩效计分表,以方便评估、监督和衡量自身的绩效。审计业务滚动计划是以三年为周期的流动计划,但是每年都要进行更新和修订。

3、风险管理计划。审计机关各项战略计划框架的实施需要风险管理计划的有力支持。审计机关每年要对其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修改业务要求,控制环境,分析“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的主要风险水平,提出解决之道,并在向政府提交年度工作报告中专门陈述。

4、舞弊控制计划。舞弊控制计划是与风险管理计划直接相关的重要战略性文件,是风险管理计划的延伸。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审计机关至少每两年要检查一次舞弊风险评估和舞弊控制计划,重点是识别和分析所有与审计业务相关的风险,所有的舞弊风险都由风险所在单位的上一级部门确定和处理。

5、单项业务绩效计划。单项业务绩效计划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单独形成文件。单项业务绩效计划主要关注如何按照“组织发展计划”和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中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将直接相关的各项要素(如产品、服务、单项经费预算等)细化到具体的审计项目。

需要说明的是,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还需要其他方面诸如战略的、管理的或具体的实施计划的支持,这些计划更侧重审计机关业务或行为的某一方面,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和外部环境管理等。

(二)“组织发展计划”的组织实施及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绩效考核

1、组织实施。为确保“组织发展计划”的落实,一方面,组织内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执行委员会,由审计首长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审计组织实现“组织发展计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协助审计首长履行法定职责;另一方面,在每年向人代会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都会从组织管理的角度,专门报告“组织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确保“组织发展计划”实施的保证。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既包括对审计组织事例的风险管理计划,也包括对每一工作领域的风险管理计划。

3、绩效考核。业绩考核是衡量“组织发展计划”实施效果的直接手段与方法。计分卡是年度审计业务滚动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根据“组织发展计划”确定的重点工作事项和年度部门预算确定的绩效指标设立,旨在使审计组织能够随时掌握和关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绩效。

二、对我国政府审计管理的若干启示

以《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标志,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五年规划实施近四年来,审计署对强化审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先后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关于改进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加强和改进审计管理的重要文件,但审计管理滞后于审计实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已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的重要因素。

审计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的设计与实施给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个新的、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开展审计管理的启示。与以“组织发展计划”为核心的组织发展战略计划框架相比,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还缺乏从审计机关的内(内部管理)、外(外部环境)部,从审计业务的内(审计业务的自身管理)、外(审计业务支撑体系的管理)部综合开展审计管理的认识和实践。当前的审计管理在管理制度框架的系统性(主要是框架的设计与完善,以及界定框架中不同计划之间的管理定位与职能)、管理内容(主要是外部环境以及具体目标与对策)的充实性和框架实施的制度保证程度方面,还有一些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建立和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

尽管五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收到较好效果,但从组织发展管理的角度看,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管理制度框架的内容比较单一,还缺乏与五年规划配套和相互支撑的具体的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单项业务绩效协定;缺乏对五年规划实施中的风险分析与可能的舞弊控制;没有将五年规划中的重点工作与部门预算建立对应关系,部分规划内容缺乏应有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善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就是要以五年规划为核心,建立审计业务滚动计划、审计业务支撑计划、单项审计业务绩效协定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含舞弊控制)为内容的战略计划框架,重视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对五年规划重点工作的支持,注意各个计划之间的衔接,使审计管理的制度框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清晰划分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不同计划或制度的管理定位

1、五年规划主要是确定审计机关的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和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具体目标与对策(通过具体目标支撑总体目标),明确审计管理制度框架中包括的各项计划或制度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审计业务滚动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的实施步骤和绩效分解与落实。具体地说,一是将重点工作事项的目标和对策细化为具体的、以“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的审计任务计划;二是将“三年为一个滚动周期”确定的审计任务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衔接起来,切实发挥计划效能;三是通过年度审计计划的选择,确定具体审计项目,并同部门预算挂勾。

3、单项绩效协定主要是结合部门预算中的项目预算、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关注具体审计业务或审计支撑业务的绩效,实现已经明确的年度审计工作具体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与衔接。重点做好资金、人员等审计资源的管理,并通过审计机关与审计组织签订协定的方式将其确定下来,以便于落实与考核。为此,要通过审计成本管理,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对基本支出和外勤审计经费分别实行定额定员管理和项目测算管理;在做好审计成本基础数据的分析和测算工作的基础上,审计项目要做到审前调查时有概算,正式审计前有预算,项目结束后有决算,实施结果有评估。

4、审计业务支撑体系主要是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业务工作之外的对业务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的其他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我国审计业务的支撑体系就是“人、法、技”建设,是今后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审计机关可针对支撑体系的某一方面制定发展计划,如关于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计划;关于《审计法》的宣传与落实、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研究的发展计划等。

5、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主要是关注五年规划和其他计划和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它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各项审计工作,针对“五年规划”确定的每一个重点审计工作领域,从确定风险存在的环境、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和处理风险等五个环节,合理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定期分析和总结回顾五年规划审计工作的各个重点领域的风险水平和控制措施,修订风险管理(含舞弊控制)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政府审计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改进和提高政府审计管理必须高度关注其外部环境变化。在我国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下,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意味着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应该十分关注以下几个外部环境问题:

1、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对政府审计管理的影响。一方面要求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针对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的企业审计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已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接轨的社会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势必要求加快政府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从国际上看,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财务报表审计准则的技术方法上的趋同,要求政府审计机关借鉴社会审计准则体系规范和其他一些好的技术方法,建立起政府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政府审计行为。

2、政府审计的国际潮流与我国政府的国际定位。总体而言,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包括财务报表审计与效益审计两部分。各国财务报表审计多是基于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准则的建立和审计方法的运用方面多趋向于国际审计准则,较为规范,但各国效益审计的方法和领域则有所不同。在财务报表审计领域,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开展真正意义的、符合国际审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财务报表审计(或预算执行审计)仍停留在账户审计或交易审计的层面,很少运用风险基础的审计方法,也没对单位财务报表的总体发表意见。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以实现政府财务审计的规范发展,尽快并入国际审计潮流。在效益审计领域,我国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合法性审计纳入效益审计的范畴,赋予“经济、效率、效果”以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将是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关键,也是我国政府效益审计实现与国际同步的关键。

3、适应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管理的体制短期内不会改变。基于这种判断,管理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审计工作如何适应这种管理体制的要求,寻求最佳途径,发挥更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舆论和社会监督,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内容、重点和方法,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 :中小企业;组织架构;科学设计;规范运行;风险

企业组织架构作为组织在职、责、权方面的动态结构体系,其本质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其作用是对于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及权限的划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面临“快成长”时代,但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组织架构的设计与运行机制不容乐观,组织架构不完备及不健全所产生的后果,破坏力极大,企业面临内部的系统化挑战。因此,中小企业要尽早规划内部管理系统的搭建,建立科学高效、能随组织的重大战略调整而调整的组织架构,并将其作为一种管理程序,以适应自身不断发展更新的形势。

一、我国中小企业组织架构的现状

(一)集权管理,组织架构模式单一。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普遍为直线等级控制模式,企业内部按职能划分若干部门,其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实行统一指挥和控制,各部门没有相对的独立性。从上到下,不同层次上的岗位角色在所承担的子系统目标功能作用的内容上,没有质的区别,组织架构模式单一,不能承接企业发展战略。

(二)组织架构设计不科学。过于扁平的组织中管理幅度不平衡,管理层次少,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交流与沟通,造成工作难于协调,甚至出现互相扯皮或推诿的现象。

(三)家族式管理导致责权不分。在调查中,大多中小企业家族氛围浓重,其重要管理人员基本为家族成员,造成产权封闭、高度集权和一股独大的现状,以至于难以引进专业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阻碍了中小企业向正规化道路发展。

二、中小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

(一)组织架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采用盲目的组织架构进行企业运作,使得组织架构的发展跟不上战略发展的需要,从而阻碍了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约85%没有完善的企业组织系统,即便有系统,80%系统也都是伪系统,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与持续发展。

(二)组织架构设计不科学,运行效率低下。首先,中小企业组织架构的职能设计,特别是责权关系设计、业务流程设计很少考虑企业性质和企业文化,只是一些部门简单的堆积,完全与企业管理要求脱节;部分中小企业各职能部门存在本位主义,相互间缺乏横向交流与沟通,互相不了解对方的业务工作流程、制度,造成工作开展不畅,效率低下。其次,家族式管理模式和个人决策机制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也不利于企业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导致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趋势及竞争态势反应迟钝,阻碍企业前进的步伐。

(三)过多地强调组织架构的设计,而忽略运行机制的建设,视组织架构为框架图,而不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能力。大多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设计是按照有效分配和协调各种活动的要求进行的,它们更关注建立适合于稳定生产的结构,注重相互间明确的关系、清晰的职权和交往方式等刻板结构。却忽略了运行机制的建设,甚至将组织的结构(静态)与职能(动态)分离开来,不注重结构的过程,即组织协调性,不能创造出以结构为基础的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力。其结果是:组织架构欠灵活善变,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与战略的调整,削弱了企业在业内保持领先者的优势。

三、规避中小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风险的途径

组织架构包括静态的“基本结构”和动态的“运行机制”。基本结构考虑组织内部分工、任务和权责的有序安排,运行机制指的是控制程序、信息系统、报酬机制及各种规范化的规章制度,运行机制赋予企业基本结构以内容和活力,具有动态的特性。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运行机制来强化基本结构,才能规避企业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风险。

(一)科学设计

第一,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管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形成制衡。特别是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公司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决策意见。

第二,组织架构承接企业战略。企业组织架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目标管理,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等因素。企业战略不同,其组织架构的模式和职能也不同,并应随企业发展不断优化,使企业组织架构与发展战略相承接。对于那些战略不清晰,只有一些具体目标的中小企业,则可根据其具体的目标设计组织结构及岗位。中小企业战略规划一般为三至五年,组织结构则考虑三年内不变,至少一年内没有大的变动,否则,容易造成员工无所适从,管理局面混乱。

第三,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透明、制衡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设置时应对事不对人,因人设岗,会造成运行不畅。此外,企业应本着精干、高效、适用的原则分解管理层次、业务部门和职责权限,明确具体岗位的名称、职权和相互关系,并体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共同搞好综合管理。

第四,组织架构要能够很好的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设计组织架构,一定要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管控要求,考虑如何才能更快的响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做到组织内部分工明确、沟通协调、信息传递顺畅及时,避免多部门同时接触同一客户,提高市场开发和管理效率。

第五,企业应当制定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说明书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来帮助企业明确各部门在组织中所处的工作位置,使各部门按程序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也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同时出现各种疑难问题也可以相应地得到解决,对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促进力。

(二)组织架构规范运行的制度保障

1.管理沟通规范化,沟通是伴随管理全过程的管理行为,也是企业组织运行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沟通充分而有效,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下属员工做好工作的前提保障。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沟通的基本要求和技巧,确定每个管理岗位要完成的管理沟通内容及对象,并把这一工作列入岗位工作标准进行考核;统一制定管理沟通过程效果记录表,对管理人员所完成的管理沟通工作进行详细地记录。沟通时要避免让下属被动地接受指令,因为权力在沟通中只会起负作用。

2.管理授权规范化,授权是组织运作的关键,它是企业主管将人权、财权、事权等决策权移转给部属,不只授予权力,还托付完成该项工作的必要责任。授权规范化的有效途径是权力细分,以达到权力制衡。即把一个笼统的权力分割为对应具体岗位的具体职责、具体工作环节上的具体工作任务,让不同的主体来享有。充分而适当的授权能使员工释放身上潜在的能量,导致在组织中的竞争风气。同时,可以增加管理幅度,减少组织层次,增进组织沟通效率。

(三)保证组织架构运行规范应采取的措施

指挥规范化,指挥是公司主管把他的意志要求下达给特定下属员工,让其按照指令行动。指挥管理规范化的标准是:有节而有序。随意而无节制的发号施令,让下属被动地接受指令,不利于激发员工意愿,可以说:靠指挥推动的鼓励是最没有效率的管理。

1.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特别是重点关注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履行情况以及经理层的运行效果和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及运行的高效性,以确保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同时,企业应定期对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估,发现缺陷,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2.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管控制度,通过合法有效的形式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出资人权益,重点关注公司的发展战略、年度财务预决算、重大投融资、重大担保、大额资金使用、主要资产处置、重要人事任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重要事项。

3.对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由不同机构负责的,可从工作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工作执行的方法、程序等方面,将内部控制建设和风险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避免职能交叉、资源浪费,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企业组织架构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与运行,并不断优化。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劣势,经营能力有限、管理水平较低、竞争能力差,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其组织架构应该逐渐跨越传统的单一边界,健全以架构为基础的运行机制,使科学设计与规范运行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因组织架构不完善而带来的风险,使企业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8)

20*年至20*年,为实现产品组合产品的顺利过渡,作为一个设计室主管,组织完成了产品组合产品的整顿与整改,在保证产品组合产品顺利生产的同时,为满足用户对于发动机等多配置的需求,组织协调完成了组和产品的多发动机配置的开发。为了满足用户多功能配置的需求,实现组合产品变形产品的稳步投放,组织装载机室会同各专业室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LG933、LG936夹木机、抓草机、侧卸斗,组织完善了LG952所有的变形产品;LG953、LG956夹木机、抓草机、侧卸斗,LG918、LG936、LG938、LG956等快换装置、快换斗等。在保证产品组合产品顺利生产的同时,为满足国外客户对临工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公司20*年出口产品的需求,组织装载机室会同各专业室完成了LG918、LG936、LG938、LG956、LG958、959等出口产品的设计,发动机配置齐全,满足出口需求。特别在产品结构性能改进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解决了ZL50F双缸后车架、动臂、LG953后车架等故障问题。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9)

20**年至20**年,为实现产品组合产品的顺利过渡,作为一个设计室主管,组织完成了产品组合产品的整顿与整改,在保证产品组合产品顺利生产的同时,为满足用户对于发动机等多配置的需求,组织协调完成了组和产品的多发动机配置的开发。为了满足用户多功能配置的需求,实现组合产品变形产品的稳步投放,组织装载机室会同各专业室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lg933、lg936夹木机、抓草机、侧卸斗,组织完善了lg952所有的变形产品;lg953、lg956夹木机、抓草机、侧卸斗,lg918、lg936、lg938、lg956等快换装置、快换斗等。在保证产品组合产品顺利生产的同时,为满足国外客户对临工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公司20**年出口产品的需求,组织装载机室会同各专业室完成了lg918、lg936、lg938、lg956、lg958、959等出口产品的设计,发动机配置齐全,满足出口需求。特别在产品结构性能改进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解决了zl50f双缸后车架、动臂、lg953后车架等故障问题。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10)

1、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

2、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3、完成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4、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雇员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5、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6、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传统,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

7、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8、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9、公司形象建设工作。

10、公司市场营销活动的参与和服务工作。

二、工作原则

1、人力资源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人力资源部在设计制订年度目标时,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如果一味追求速度,人力资源部将无法对目标完成质量提供保证。

2、人力资源工作对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需要公司上下通力合作的工作,各部门配合共同做好的工作项目较多。因此,需要公司领导予以重视和支持。自上而下转变观念与否,各部门提供支持与配合的程度如何,都是人力资源工作成败的关键。所以人力资源部在制定目标后,在完成过程中恳请公司领导与各部门予以协助。

3、此工作目标仅为人力资源部今后工作的基本文件,而非具体工作方案。鉴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针对每项工作人力资源部都将制订与目标相配套的详细工作方案。但必须等此工作目标经公司领导研究通过后方付诸实施,如遇公司对本部门目标的调整,人力资源部将按调整后的目标完成年度工作。同样,每个目标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计划、制度、表单等,也将根据公司调整后的目标进行具体落实。

三、目标分解

(一)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1.目标概述

组织架构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公司的组织架构还有待完善的地方。鉴于此,人力资源部在未来的时间内应该首先应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完善。基于稳定、合理、健全的原则,通过对公司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公司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每个职位的职责清晰明朗,做到既无空白、也无重叠,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良好、管理规范、不断发展。

2.实施目标注意事项:

(1)公司组织架构决定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决定着公司组织的高效运作与否。组织架构的设计应本着简洁、科学、务实的方针。组织的过于简化会导致责权不分,工作负荷繁重,中高层管理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阻碍公司的发展步伐;而组织的过于繁多会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大,工作量大小不均,工作流程环节增多,扯皮推诿现象,员工人浮于事,组织整体效率下降等现象,也同样阻碍公司的发展。

(2)组织架构设计不能是按现有组织架构状况的记录,而是综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未来一定时间内公司运营需要进行设计的。因此,既不可拘泥于现状,又不可妄自编造,每一职能部门、每一工作岗位的确定都应经过认真论证和研究。

(3)组织架构的设计需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公司组织架构是公司运营的基础,也是部门编制、人员配置的基础。

(二)各职位工作分析

1.目标概述:

职位分析是公司定岗、定编和调整组织架构、确定每个岗位薪酬的依据之一,通过职位分析既可以了解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从而使公司各部门的工作分配、工作衔接和工作流程设计更加精确,也有助于公司了解各部门、各职位全面的工作要素,适时调整公司及部门组织架构,进行扩、缩编制。也可以通过职位分析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贡献值、责任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良好的基础。详细的职位分析还给人力资源配置、招聘和为各部门员工提供方向性的培训提供依据。

2.实施目标注意事项:

1、职位分析作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信息搜集过程中要力求资料翔实准确。因此,人力资源部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应注意员工的思想发动,争取各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通力配合,以达到预期效果。

2、整理后的职位分析资料必须按部门、专业分类,以便工作中查询。

3、职位分析必须注意:搜集的信息可能仅局限于公司现有编制内职位信息。但向董事会提交的公司职位分析资料必须严格参照公司组织架构对架构内所有职位进行职位分析。未能从职位信息调查中获取到的职位信息分析由人力资源部会同该职位所属部门进行撰写。

4、该目标达成后将可以与公司组织架构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减少人力资源工作中的重复性工作,此目标达成需公司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注意做好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工作。

(三)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

1.目标概述:

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不单纯是开几场招聘会如此简单。人力资源部要按照既定组织架构和各部门各职位工作分析来招聘人才满足公司运营需求。也就是说,尽可能地节约人力成本,尽可能地使人尽其才,并保证组织高效运转是人力资源的配置原则。所以,在达成目标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将对各部门的人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控制。考虑到公司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和变革时期,人力资源部对

人事招聘与配置工作会做到三点:满足需求、保证储备、谨慎招聘。2.实施目标注意事项:

(1)招聘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与用人部门沟通,了解特定需求;招聘广告(招聘职位与要求)的撰写熟悉;公司宣传品;一些必需的文具;招聘用表单。招聘人员的形象。

(2)安排面试应注意:面试方法的选定;面试官的选定;面试题的拟定;面试表单的填写;面试官的形象;面试结果的反馈;

(四)员工激励

1.目标概述:

员工激励是福利政策的延伸与补充,福利政策事实上仅是员工激励的组成部分。其物质激励落实到具体政策上即成为员工福利,而员工激励则涵盖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部分。做好员工激励工作,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稳定性、向心力、凝聚力、对企业的忠诚度、荣誉感等问题。人力资源部在工作中必须一以贯之地做好员工激励,确保公司内部士气高昂,工作氛围良好。

2.实施目标注意事项:

员工福利和激励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工作的认真与否直接影响到员工士气、人才流动率、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公司整体人才层次、企业运作效率和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人力资源部应站在公司长远利益的立场上,做好员工激励工作。

(五)员工培训与开发

1.目标概述: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公司着眼于长期发展战略必须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培养员工忠诚度、凝聚力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员工的工作技能、知识层次和工作效率、工作品质都将进一步加强,从而全面提高公司的整体人才结构构成,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投资不是无偿的投入,而是回报颇丰的长期投资。人力资源部计划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使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领先一步。20__年主要是根据公司整体的思路,围绕“1234”工程和时间管理来进行。同时,针对年轻同志进行一些业务知识的讲座和业务竞赛活动。

2.目标实施注意事项:

(1)人力资源部平时注意培训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及时搜集国内知名顾问咨询和培训公司的讲师资料、培训课目资料,结合公司需要和部门需求,不定期地向有关部门推荐相关培训课题信息。

(2)培训不能形式化,要做到有培训、有考核、有提高。外派培训人员归来后必须进行培训总结和内容传达宣贯,并将有关资料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应注意培训后的考评组织和工作绩效观察。其结果存入员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员工绩效考核、升迁和调薪、解聘的依据之一。

(3)人力资源部在安排培训时一要考虑与工作的协调,避免工作繁忙与培训时间的冲突,二要考虑重点培训与普遍提高的关系,尽可能避免某一部门某一个人反复参加培训,而其他部门却无机会参加培训的现象,综合考虑,以公司利益和需要为标准,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六)人员流动与劳资关系

1.目标概述:

协调处理好劳资双方关系,合理控制企业人员流动比率,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人力资源部将把此工作作为考核本部门工作是否达到工作质量标准的项目之一。要制订人员流动控制年度目标。

劳资关系的协调处理目标:完善公司合同体系,除《劳动合同》外,与相关部门一些职位职员签定配套的《保密合同》《廉洁合同》《培训合同》等,熟悉劳动法规,尽可能避免劳资关系纠纷。争取做每一个离职员工没有较大怨言和遗憾。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2.实施目标需注意事项:

(1)劳资关系的处理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工作,它既牵涉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也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劳资双方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相互需求的差距,是矛盾中统一的合作关系。人力资源部必须从公司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为员工争取合理合法的权益。只有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才能协调好劳资双方的关系。避免因过多考虑公司方利益而导致员工的不满,也不能因迁就员工的要求让公司利益受损。

(2)人员流动率的控制要做到合理。过于低的流动率不利于公司人才结构的调整与提高,不利于公司增加新鲜血液和新的与公司既有人才的知识面、工作经验、社会认识程度不同的人才,容易形成因循守旧的企业文化,不利于公司的变革和发展;但流动率过高容易造成人心不稳,企业员工忠诚度、对工作的熟悉度不高,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企业文化的传承无法顺利持续。人力资源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员工思想动态,并了解每一位辞职员工的真正离职原因,从中做好分析,找出应对方法,确保避免员工不正常流动。

(七)其他工作目标

1.目标概述:

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公司工作的各个层面,日常工作中人力资源部还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此处其他目标是部门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包括:建立公司内部沟通机制;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宣贯等。

建立内部沟通机制,促进公司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劳资双方的了解与合作,建立健康、和谐的内部关系,避免因沟通障碍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工作配合度低、缺乏互信等不良倾向;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宣贯,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累积、不断传承、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在一个拥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会不断增强,企业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也非常明显。

(八)企划工作

1.目标概述:

服务于公司的战略部署,服务于公司的业务需要,将公司不同的业务范围统一于公司整体的战略框架下,形成多元化经营的合力优势。为此,公司的企划工作要通过统一的对外形象设计、运用整体传达沟通系统,将公司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活动传递出去,以传达企业个性、品格和企业精神风范,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并形成相应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效益。企划工作将侧重于内部形象建设、外部形象展示、服务体系的形成以及对外广告宣传。

2.实施目标需注意事项:

(1)公司的内部形象系统建设:主要是设计制作完整的视觉形象手册(企业VI系统),制作完成公司统一的办公用品,着重统一信封、信纸、便签、行文纸、礼品等;

(2)公司的外部形象展示系统建设:在形成了公司统一的视觉

协会组织架构工作计划篇(11)

 

 

公司人事部工作计划一

一、总体目标

根据本年度工作情况与存在不足,结合目前公司发展状况和今后趋势,行政人事部计划从十个方面开展20__年度的工作:

1、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三年不再做大的调整,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

2、完成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分析,为人才招募与评定薪资、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3、完成日常行政招聘与配置;

4、推行薪酬管理,完善员工薪资结构,实行科学公平的薪酬制度;

5、充分考虑员工福利,做好员工激励工作,建立内部升迁制度,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雇员主人翁精神和献身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

6、在现有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参考先进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实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正常运行,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性、有效性。

7、大力加强员工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培训,加大内部人才开发力度。

8、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传统,用优秀的文化感染人;

9、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10、做好人员流动率的控制与劳资关系、纠纷的预见与处理。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又维护公司的形象和根本利益。

二、注意事项

1、行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行政人事部在设计制订年度目标时,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如果一味追求速度,行政部将无法对目标完成质量提供保证。

2、行政工作对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需要公司上下通力合作的工作,各部门配合共同做好的工作项目较多,因此,需要公司领导予以重视和支持。自上而下转变观念与否,各部门提供支持与配合的程度如何,都是行政工作成败的关键。所以行政人事部在制定年度目标后,在完成过程中恳请公司领导与各部门予以协助。

3、此工作目标仅为行政人事部20__年度全年工作的基本文件,而非具体工作方案。鉴于企业行政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针对每项工作行政部都将制订与目标相配套的详细工作方案。但必须等此工作目标经公司领导研究通过后方付诸实施,如遇公司对本部门目标的调整,行政人事部将按调整后的目标完成年度工作。同样,每个目标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计划、制度、表单等,也将根据公司调整后的目标进行具体落实。

(一)目标概述

公司迄今为止的组织架构严格来说是不完备的。而公司的组织架构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鉴鉴于此,行政人事部在20__年首先应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完善。基于稳定、合理、健全的原则,通过对公司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公司组织架构,确定和区分每个职能部门的权责,使每个部门、每个职位的职责清晰明朗,做到既无空白、也无重叠,争取做到组织架构的科学适用,尽可能三年内不再做大的调整,保证公司的运营在既有的组织架构中运行良好、管理规范、不断发展。

(二)具体实施方案:

1、20__年元月底前完成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和职位编制的合理性调查和公司各部门未来发展趋势的调查;

2、20__年二月底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的设计草案并征求各部门意见,报请总经理审阅修改;

3、20__年三月底前完成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组织架构图、公司人员编制方案。公司各部门配合公司组织架构对本部门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在去年基础上进行改造。行政部负责整理成册归

(三)实施目标注意事项:

1、公司组织架构决定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决定着公司组织的高效运作与否。组织架构的设计应本着简洁、科学、务实的方针。组织的过于简化会导致责权不分,工作负荷繁重,中高层管理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阻碍公司的发展步伐;而组织的过于繁多会导致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大,工作量大小不均,工作流程环节增多,扯皮推诿现象,员工人浮于事,组织整体效率下降等现象,也同样阻碍公司的发展。

2、组织架构设计不能是按现有组织架构状况的记录,而是综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和未来一定时间内公司运营需要进行设计的。因此,既不可拘泥于现状,又不可妄自编造,每一职能部门、每一工作岗位的确定都应经过认真论证和研究。

3、组织架构的设计需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公司组织架构是公司运营的基础,也是部门编制、人员配置的基础,组织架构一旦确定,除经公司总经理研究特批以外,行政部对各部门的超出组织架构外增编、增人将有权予以拒绝。

(四)目标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行政人事部经理

协同责任人:行政人事部经理助理

(五)目标实施需支持与配合的事项和部门:

1、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和职位编制的合理性调查和公司各部门未来发展趋势的调查需各职能部门填写相关调查表格,行政部需调阅公司现有各部门职务说明书;

2、组织架构草案出台后需请各部门审阅、提出宝贵意见并必须经公司总经理最终裁定。

公司人事部工作计划二

1. 负责建立、建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确保人力资源工作按照公司发展目标日趋科学化,规范化。

2. 负责公司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修订,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3. 每年度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及分公司人员需求计划审核分公司的人员编制,对分公司增减人员进行归口管理。

4. 定期收集公司内外人力资源资讯,建立公司人才库,保证人才储备。

5. 负责办理总部员工招聘、内部选拔、聘用及解聘手续。参与分公司高级人才的招聘。

6. 负责总部员工薪酬方案的制定、实施和修订,并对各分公司薪酬情况进行监控。

7. 负责总部员工的职称评定工作,对各分公司职称评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8. 负责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全面负责公司管理层的培训与能力开发工作。并对各分公司培训工作进行监督。

9.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组织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职务分析,编制总部各职务的职务说明书。

10. 负责办理分公司之间员工异动手续;负责协调分公司之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关事项。

11. 建立员工沟通渠道,定期收集信息,拟订并不断评估公司激励机制、福利保障制度和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12. 负责总部员工聘用劳动合同的签订、人事档案及劳工关系的管理,负责办理总部员工各项社会保险手续。

13. 负责总部员工日常劳动纪律、考勤、考评工作,并协助办理员工晋升、奖惩等人事手续,对各公司中层以上干部的年度考评进行统计、评估。

公司人事部工作计划三

为切实配合20__年公司盘算的顺利履行,按岗位职责及任务对20__年公司行政部工作做出如下分解:

一、深刻绩效考察成果

通过20__年近3个月的绩效考核及目标管理,公司各部门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及举动转变正在逐步改良,以工作目的结果为导向,用事实和数据谈话,本部门在20__年的工作中将全力配合公司的绩效改革,以提高员工满意度为引导思维,增强与各部门各级员工之间的沟通,切实提高工作绩效。

二、全面响应“全员营销”工作理念

配合公司与营销有关的职能局部,建立一套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行许诺制,对相关部门提出的辅助做出承诺,并写进绩效考核指标,保障公司销售目标的实现。

三、抓节省、保指标

在明年的工作中,行政部必需与各部分充分沟通,出台详细制度,大力抓节约,天天抓,时时抓,日常工作中多进行监督、检查、改进,从“节流”的层面确保公司利润指标的达成。

四、狠抓保险生产

以现有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平台为基础,多进行安全检讨、多进行平安生产管理常识培训,留神隐患排查,进步员工安全出产意识,保障保险生产零事变率。

五、企业文化建设

针对这一行政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咱们计划以日常企业文化建设为主,主题活动为辅的方法,通过接收别人进步企业文化教训,在明年内实现公司企业文明框架的搭建工作。

六、翻新十自动

作为行政部负责人必须花时间进行思考、针对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提出奇特的改良办法及方式,主动出击,将翻新治理分解到明年各月的绩效考核指标内,培养本人独特的思维方式,用创新精神跟意识为工作加上助推器。

七、完善自我、加强学习

在20__年的工作中,自己仍然存在良多问题。管理水平依然不高,要随时留心改正自己的性格毛病,始终进行自我否定,少谈话多做事,多做实事,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跟习惯,接受先进的教训,用常识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

公司人事部工作计划四

总结了20__年本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开展部门工作,20__年工作中,本部门将以提高办事效率为目标,以紧紧围绕行政人事工作为重点,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围绕行政人事部的工作中心,狠抓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集中清理现有的行政管理各项制度,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更新和完善相关的行政管理制度,为公司规范运营和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培训体系,加强新入职员工培训(如:企业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岗前培训),并做好相关培训效果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并改进培训机制;另外加强管理人员素质教育培训和销售团队培训等。

三、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切实开展各项企业文化建设(制作公司企业文化形象墙,开展各类员工团队建设活动),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四、由于企业订单量的增加,20__年的招聘任务非常繁重,20__年的员工招聘工作将成为本部门的工作重点,切实做好招聘费用的预算及招聘方式的改进,注重招聘工作的细节,保证完成招聘计划。

五、完善薪酬结构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岗位职责等因素,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根据考核指标体系指导各单位调整并完善本单位绩效考核方案,推动绩效考核工作的扎实落实。

六、20__年准备引进ERP系统,需要加强相关人员操作使用培训工作,保证ERP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给公司提高工作效益。

七、做好行政人事部日常事务工作,如车辆年审、公司证照年检、社保结算等日常事务工作,进一步对接好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并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的相关会议,落实会议事项。

八、认真做好各项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尤其是做好员工关系和员工福利等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归属感和忠诚度,减少核心人才流失,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永续的宝贵的人力资源。

总之,在20__年的工作中,要继续加强公司的各项内部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经营管理,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行政人事部不仅要作好协调沟通服务等工作,更要把行政人事各环节的日常具体工作做细、做好。

公司人事部工作计划五

一、人员调配管理

本年度重点做好新兴工业园投运期间的人员调配工作。

1、根据公司新的体制设置及人员定编,抽调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工业园工作,使技改项目投运后,能够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

2、根据公司各部门、单位人员岗位定编、缺编情况,随时作好调配工作。及时、准确下达人事调令和人事指令,力争使人力资源达到合理配置。

二、劳动合同管理

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及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本年度重点做好20__年_月__日___人劳动合同到期员工的续订工作。针对本次续签工作,在今年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运作新的管理办法,对生产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拟采用中期(2年)、短期(1年)合同,对部分人员采取不再续签合同的管理办法。

三、人事考核评价

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人事评价制度,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

四、奖惩管理

结合公司实际,对在生产、科研、劳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分别给予奖励。对有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情况的员工,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人才储备工作

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20__年招聘应届大学本科生10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5-7人,电气专业2-3人,化学专业2-3人。

六、员工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证年审工作

随着对人才资源的进一步重视,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与重视。

1、做好20__年度公司员工申报职称工作的办理,重点做好申报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手续办理。

2、做好公司员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与办理工作。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年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适时做好职业资格证的申报及办理。

七、其他人事管理工作

1、做好员工季度劳保及劳动用品发放及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员工劳保用品的补充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