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03-29 06:51:44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1)

[作者简介]张稷锋(1980- ),男,重庆人,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0020)陈国梁(1963- ),男,辽宁昌图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学生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深圳 51805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8年度课题“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测试运作模式探索”(项目编号:130120080307)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测试运作模式探索”(项目编号:0922040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79-02

一、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2009~2010年期间,高职院校综合素质测试运作模式探索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专题,在广东、湖北、上海通过专题调研、定向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

1.问卷调查。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调查: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六所高校为数据采集点,发放《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测评状况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调查内容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基本情况、综合素质自评、综合素质培养和测评状况、重视的素质类型四部分,共25项具体内容。用人单位调查: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招聘为依托,向用人单位发放《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7份。调查内容包括单位类型、在岗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重视的素质类型、对学校培养建议四部分,共19项具体内容。上述调查均采用无记名、非强制方式。

2.典型高职院校专题调研。课题组选择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方面具有典型特色和突出成效的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三所高职院校开展专题走访调研。

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调查数据

1.学生综合素质的自评。综合素质自评:与社会一般劳动者相比较,高于、相当、低于、说不清分别占33.7%、40%、5.8%、20.5%;卫生习惯:很好、较好、一般、不太注意分别占51.6%、40%、6.8%、1.6%;不良嗜好:无、吸烟、饮酒、网络游戏、晚睡分别占71.1%、9.5%、13.2%、19.5%、1%;精神生活:很充实、较充实、不充实、空虚分别占22.6%、55.3%、19.5%、2.6%;专业水平自评: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分别占9.5%、28.4%、52.1%、10%;学习习惯:高效学习、很少自习、偶尔自习分别占28.9%、39.5%、31.6%。

2.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综合素质总体状况: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分别占5.1%、56.1%、38.2%、6%;综合素质相较于本科生:无差别、较差、较好、很好分别占55.4%、5.1%、28.0%、11.5%;专业能力: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分别占1.3%、57.3%、40.1%、1.3%;道德修养:很好、较好、一般分别占17.8%、61.8%、20.4%;工作责任感:很好、较好、一般分别占18.5%、52.9%、28.7%;组织纪律性: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分别占20.4%、55.4%、23.6%、0.6%;赞赏素质依次为积极进取、为人朴实、团结协作、踏实肯干、作风扎实、吃苦耐劳。

3.高职院校学生受重视的素质调查。学生最为关注的素质依次为:诚信、坚强、知识、心理、社交。学生希望在校期间提升的能力依次为:沟通、专业、自学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素质依次是:性格、成绩、能力。用人单位认为重要的职业素质依次为:责任意识、专业技能、团队精神。

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状况的调查数据

1.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调查数据。综合素质测评的必要性:必要、一般、没必要分别占64.2%、33.7%、2.1%。曾接受综合素质测试的学生占84.7%,其中收到结果和发展指引的情况:均未收到、收到结果但无指引、均收到分别占49.7%、33.5%、16.8%。测评应否包括专业水平:认为是的占77.9%。测评的应然主体:学校、社团、自评、社会机构、家庭分别占56.3%、32.6%、28.4%、54.7%、17.4%。测评的应然周期:半学期、学期、学年、仅毕业前分别占34.2%、44.2%、16.3%、9.5%。

2.重点院校调查情况。(1)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情况。制定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开设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案》,成立综合素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下设机构,统筹全校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课程包括人文艺术与修养、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创业方法与创新精神、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课程均为选修课,每科2学分,上课时间均安排在周六、日。课程成绩仅作为优秀毕业生的评定指标之一。(2)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专门负责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教学组织和测评,下设成功素质教育研究所、理论教学部、素质拓展部、实训测评部等机构。将非专业素质教育和学分纳入教学计划,总学分240个左右,必须修够80个非专业素质学分才能毕业。非专业素质教育涉及创新、创业、素质拓展、演讲、读百本好书、一笔字、一口话、一手文章、社会实践等40多个方面。特色为:成绩单管理,将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学分所涉及的成绩分别设置成绩单;非专业素质学分分级评价,同一科目的学分,根据分值等因素的不同,设置为2、4、6、8四个等级;非专业素质测评的实施机制,学生自主申请,测评由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教务处、学生处共同实施。

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建构的思考

1.指标结构及层次。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根据对高职院校学生各项素质的调查以及用人单位的重视程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建议将测评的一级指标设置为德、识、能、身心四个方面。德的本义是道德或品行,作为综合素质测评指标的德,主要指品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是培养具有良好品行素质的人。德作为测评一级指标,可设置行为操守、政治表现、社会活动、信用记录四项二级指标。识即为见识、知识,包含专业、通识两方面内容。专业指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识指学问广博,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测评一级指标,可设置课程成绩、专业表现、通识素养三项二级指标。能的本义是才干、本事,主要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的表现,以及素质拓展和生涯规划情况,反映学生的生存、适应和发展能力。能是学生综合素质重要的载体,是综合素质展示和发挥功能的外化平台。作为测评一级指标,可设置工作表现、实践情况、特长优势、生涯规划四项二级指标。身体和心理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条件,作为测评一级指标,可设置体检报告、体能状况、心理健康报告三项二级指标。

2.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机构。校内测评机构。建议各高职院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测评中心(下称测评中心),下设德测、识测、能测、身心测四个分中心及数据中心。测评中心的职责在于定期出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报告》及《学生素质发展指引报告》,分中心的职责在于整合校内外资源及机构,建立科学的测评机制,完成相应指标的测评工作。数据中心的职责在于建立全校学生综合素质数据库,建立网上评价(含自评和他评)、数据查询、修改、申诉、报告的系统。校外测评机构是测评中心功能的重要补充,在对某些指标测评难以在校内完成、新建机构成本较高、校外测评能够实现功能的情况下,可选择有资质的校外测评机构进行测评并提供数据。可与校外机构建立长期关系,通过测评外包、软件授权、师资培训等方式,实现测评目标。

3.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工作机制。(1)数据收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行的第一阶段为测评数据的收集,包括自动导入、学校组织测评、学生主动测评、自主录入等。在数据收集前,测评中心需对每一个在校学生自动生成或新建个人综合素质(测评)档案。数据类型方面,包括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量化数据和描述数据、自评数据和他评数据、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关于数据收集的周期,建议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以学期、学年为固定周期临界点,建立实时开放的数据库模式,保证数据收集工作的及时、灵活、有效。(2)数据查询、使用及变更。数据输出包括测评数据和信息的查询、使用和变更。数据查询的主体包括在校学生、学校有关部门,对于校外机构需学生素质报告的情形,应由校外机构经由校内有关部门批准后,向测评中心申请。学生可以自主、实时查询个人测评数据信息,无须申请,对于临时性测评报告的需求,应向测评中心申请,由测评中心按程序提供;学生对于数据有权提出异议和修改申请,由测评中心审核是否修改并通知申请人。学校有关部门取得查询资格应以测评机构的书面授权为准,且每次查询均须经过申请、审批程序,上述部门负有数据保密、用于规定目的的义务。关于测评数据、结果、报告的适用范围,应制定规范,并严格限制评优评奖用途。(3)数据反馈。数据反馈区别于数据查询,主要指学生数据经过整体统计分析后,由测评中心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及变化以报告的形式在校内予以公布,学校有关部门通过上述信息了解综合素质培养的情况及效果,并以此为依据评估相关综合素质培养制度,为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在关注整体数据的同时,应认识到综合素质个性化的重要性,在数据反馈的共性面前,保留综合素质测评的个性化特征,争取做到对学生个人的全面评价。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2)

综合测评,打造购房“专业点评”

有别于当下房地产网站的漫天广告,克而瑞房价点评更像一个在线的“房价专家”:严谨的评测报告、楼盘推荐排行榜、在线房价分析师及克而瑞指导价格从不同的角度对楼盘进行综合测评。

在房价点评网首页,输入楼盘名称或地址,就可以即时获取一、二手房的克而瑞指导价格和评级信息。在楼盘首页,购房者可以同时点击查看楼盘详情、分析师意见、房价测评报告、一房一价表,优惠折扣、楼盘PK等,一旦选择了心仪楼盘,房价点评系统会自动推荐同区位、同价位四个不同楼盘进行对比,便于购房者挑选出性价比更高的楼盘。

克而瑞信息集团董事长丁祖昱表示,克而瑞房价点评开启了项目测评模式,所谓的项目测评服务,即是为在售楼盘做一份“测评报告”,亮点是以价格为核心给出第三方指导价格一一克而瑞指导价格,购房者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在有网络的状态下都可通过个人设备进行免费接收、免费点播实现对目标楼盘的查询、咨询及下载。

为了打造这个专门为消费者提供专业购房指导的网站,克而瑞花了1年半时间,利用克而瑞积累12年之久的CRIC数据库以及超过200人的专业分析团队,对全国21个城市4038个一手房楼盘(首批)进行了全方位的楼盘分析、价格测算和购买评级,另外对5个城市3万多二手房小区(首批)进行了房价自动测算,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对购房者的购房指导和辅助决策。

专业团队,免费提供买房“咨询”

房价点评之所以拥有精准项目测评及克而瑞指导价,基础在于其背后一支庞大的运营团队――克而瑞房价分析师。据了解,房价点评网上的2000多份报告均是由克而瑞专业房价分析师团队根据实地调研得到的情况和多年的工作经验,综合楼盘的房源、折扣、户型、装修标准、物业服务、生活配套、不利因素和置业等多种因素给出的综合评定,因此往往有别于楼盘的实际销售价格。

克而瑞价格中心总经理葛文翔透露,克而瑞房价分析师团队以首席分析师为主导,多位高能级分析师鼎力配合,深入一线楼盘,从不同角度就项目的“核心卖点”和“购房隐患”等进行剖析,一语中的呈现楼盘真相。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3)

【abstract】has discussed the county leve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environment quality generalized analysis importance, asked the present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key words】county leve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environment quality generalized analysis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就是科学地解释环境监测数据和资料,并合理地运用这些数据资料,和其相应的技术,并且还是一门以信息、系统论为指导的,专门研究监测住处流通规律及效应的综合技术,是环境监测学的组成部分,属软科学的范畴。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是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监测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手段之一。它包括环境监测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和环境质量表征技术三部分。随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技术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内涵也得到不断明确,现已发展成为综合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等多门科学的综合性技术。

1 重要性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是环境监测为环境决策管理服务水平的标志,它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是用数据说话,它通过对监测部门取得的大量监测数据进行规类整理、统计计算,以环境质量报告的形式反映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状况、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箅服务。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中心任务是及时、准确、完整的向政府部门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环境监测站综合分析水平就是其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县级环境监测站按照《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试行)为三级站,相对一、二级站,县级环境监测站数量大,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监测设备相对落后,加强先进站的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提高环境质量报告的及时性、全面性,保证环境管理的科学化,是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与发展的关键。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及计量认证工作的开展,监测站的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相应有了很大提高,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县级站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现就唐山市各县区环境监测站简要分析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县级站进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仅靠监测数据,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不够全面。

由于受人员、技术等限制,环境质量报告还停留在就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论质量,不能与污染源监测综合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不能与排污状况有机地结合,对环境质量的变化不能准确解释。

受服务收费等因素限制,环境监测站缺乏与其它部门的支持配合,例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中,缺乏气象部门提供的环境质量监测对应的同步气象数据,使得环境质量报告缺乏说服力。

2.2 低水平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环境质量综合分析。

受资金技术限制,县级站的信息化建设很不平衡,计算机技术在县级站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中应用不广泛,不深入。县级站的监测数据收集传输手段落后,难以满足环境管理部门的时效要求,不能迅速向社会和一、二级站提供环境质量信息服务;环境质量报告的表征形式以文字报告为主,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声像报告基本没有,报告形式单调,信息量小、实效性差,失去了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服务的意义。

2.3 环境质量报告的质量及数据汇总处理。

监测项目、监测方法、采样频次不统一导致监测数据结构、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影响环境质量报告的质量,同时增加了上级监测站数据汇总、处理的难度。

目前,各站承担的监测任务较为明确,但各站监测能力、监测设备不平衡,例如水环境质量监测中部分县区项目的开展及部分项目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同,采样时间的差异造成同一河流的环境质量报告可比性不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部分条件好的县市已采用自动监测系统连续监测,有的采用隔日采样,有的县市还采用每月12次采样甚至5次采样,影响了环境质量报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4 各站综合分析队伍建设急待加强。

受机构人员编制限制,县级站人员少,知识更新相对滞后,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人员既需要熟悉环境监测相关领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政策、管理措施、社会经济学等知识,又需要精通计算机知识,会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大型网络数据库等技术,会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声像环境质量报告。县级站缺乏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人员,尤其缺乏既精通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又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全能型综合分析人才。

2.5 评价方法问题。

另外目前广泛使用的评价方法还存在缺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要素评价阶段,只能作一些横向比较和年际比较,在主要污染因子的筛选、污染程度的判别、污染趋势分析等方面显得不足。例如定量评价中,既对某河流将污染指标的浓度数值无量纲化,用综合污染指数的高低表示污染程度时,污染指数受参与评价的污染因子的不同而具有不确定性。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的投入,提高监测站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为监测站配备必须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必要的软件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中,灵活多样的采用多种表征形式制作环境质量报告。

3.2 引进人才和增加培训与交流。

引进人才,同时加强综合分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组织综合分析工作人员到上级监测站及其它县级站学习、考察,学习其它站在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学习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特色及先进多样的表征手段和表征方法,培养符合型、全能型的综合分析人才。

3.3 组织与协调。

加强协调,做好与其它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资料齐全。与相关部门联系,以全局上加强合作,为上层决策改善人居环境,服务人民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忠勇.环境监测综合技术概论.第1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4)

一、考核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

(二)坚持民主公开、群众评议。

(三)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四)坚持动态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五)坚持能上能下、优胜劣汰。

二、考核范围

(一)公司直属单位领导班子。

(二)公司董事会、党政发文任(聘)用的现职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

三、考核内容

(一)对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分为四个方面:政治素质、经营业绩、团结协作、作风形象。

(二)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分为五个方面: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勤奋敬业、工作业绩、廉洁自律。

四、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党委政工部。办公室主任(兼)。

五、考核方式及程序

(一)动态考核

1、公司党委每年6月底或7月初组织一次半年动态考核。

2、考核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班子学习情况,阶段性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的落实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履行职责情况,领导干部素质提升情况,“五为”活动开展情况,深入基层和一线、服务职工情况,“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等。

3、考核形式:一是听取被考核单位党政主要领导汇报;二是组织职工代表对被考核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公司机关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二)年度考核

1、召开考核筹备会议。召开直属单位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会议,对考核工作进行部署;成立考核组,召开考核组工作会议,确定考核组内部分工和考核具体时间。

2、准备述职和述廉报告。述职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对自己一年来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勤奋敬业、工作业绩、廉洁自律,即德、能、勤、绩、廉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其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应简明扼要地说明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其次,要真实陈述自己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本年度个人的学习情况,要求用写实的方式,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成绩和不足;第三,要写出主要经验教训和今后打算;要求3000字。述廉报告要求形成单独材料,要求1500字。直属单位副职的报告要由其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别签署意见,直属单位正职和公司机关领导干部的报告要由公司分管领导签署意见。

3、选好职工代表。按照品行端正、办事公道、有责任感、议事能力强的标准选好职工代表。代表人数要求:柳沟煤矿、下辛佛煤矿职工代表人数为本单位职工总数的10%;洗煤厂、设备检修厂职工代表人数为本单位职工总数的20%;其他单位要召开全体职工大会。

4、被考核单位召开预备会议。被考核单位在正式考核前一天召开考核预备会,会上向职工代表通报班子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和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指标和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工作完成情况,并在会上分发《职工代表对领导班子量化评分表》(表一)、《职工代表对领导干部量化评分表》(表二)和《基层单位评价公司机关领导干部测评票》(表五)。要求职工代表在预备会后填写,待考核专题职代会时,和现场发放的民主测评票一同交给考核组。

5、召开考核专题职工代表会议。会议由被考核单位工会主席主持。首先由考核组组长作考核动员,然后由被考核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代表党政班子及个人作述职报告,行政主要领导代表班子作述廉报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不在专题职代会上述职述廉。

6、进行民主测评。领导干部述职后,由考核组副组长主持民主测评,向职工代表分发《领导班子民主测评票》(表三)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票》(表四)。职工代表以无记名方式对本单位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分别进行档次评定,并填写对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测评票当场填写,当场收回。

7、代表个别谈话。考核组分别找班子成员、副总和部分职工代表进行考核谈话,了解情况、调查核实和征求意见。被考核单位需向考核组提供到会职工代表名单,参加谈话的职工代表由考核组根据名单随机确定,谈话人数不少于代表总数的60%。

8、数据统计汇总。考核组对民主测评、量化打分表进行统计汇总,由考核组组长就民主测评基本情况向被考核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反馈。

9、提供相关材料。被考核单位向考核组提交述职、述廉报告的同时,须向考核组提供中心组学习记录、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记录、党政联席会议记录。

七、考核结果评定

(一)赋分模式。按照“334”模式进行综合,即每个被考核对象的最后综合量化得分应为:1.动态考核得分的30%;2.年度考核量化得分的30%(表一、表二);3.年度民主测评得分的40%(表三、表四)(分管领导测评得分占20%,职工代表测评得分的20%)。

(二)评定等次。对领导班子划分为优秀、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90分(含)以上为优秀;70分至89分为较好;60分至69分为一般;59分以下为较差。领导干部划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90分(含)以上为优秀;70分至89分为称职;60分至69分或不称职票达到15%为基本称职,59分以下或不称职票达到30%为不称职。

(三)综合分析。考核组分别撰写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的考核材料,提出考评意见向公司党委汇报。考核材料要存入单位及个人的考核档案。

八、机关领导干部考核

(一)评价赋分模式。对公司机关领导干部考核采取“343”加权模式。即每个被考核对象的最后综合量化得分应为:1.动态考核得分的30%;2.年度考核量化得分的40%(分管领导量化得分的20%,职工代表量化得分的20%);3.年度民主测评得分的30%。

(二)召开考核大会。分发量化评分表(表二)、民主测评票(表四),由公司机关工作人员对公司机关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量化评分和民主测评(评分表和测评票须现场收回)。机关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按照要求写好述职报告,交考核组。

(三)征求基层意见。对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时,由考核组分发、收回《基层单位评价公司机关领导干部测评票》(表五)。

九、考核结果综合运用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quality assessment reports, supervision enterprise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o write quality assessment report.Key words: assessmen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the main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是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重要的分项工程完工后,在施工单位自检质量合格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根据日常巡查、旁站掌握的情况,结合对工程初验的意见,编写对工程质量予以正确评定的报告。它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客观、真实的评价,是监理资料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质量监督站核验质量等级的重要基础资料。笔者对建筑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写有以下体会:

1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总体要求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所评估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状况,能对监理过程进行综合描述,能反映工程的主要质量状况、反映出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及观感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2应随工程进展阶段编写质量评估报告

监理单位在工程进展到以下阶段时应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1)地基与基础分部(包括桩基工程土0.01以下的结构及防水分项)工程工之后、基础土方回填前,应编写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2)整个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装饰工程施工之前,应编写主体工程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3)工程竣工后、各方组织验收前,应编写单位工程(包括安装和装饰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应分阶段编制的质量评估报告主要有:桩基子分部、基础分部、主体分部、幕墙子分部、钢结构子分部、节能分部、预应力分项、内装饰、竣工预验收等9项质量评估内容。

3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制要点

由于目前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并没有从统一的角度来规范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写模式,包括《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 19---2000)中也未明确具体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标准格式,《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现场用表》(第四版)也只是泛泛地把主要格式简单描述。根据相关工程建设法规文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验收标准,以及多年从事实际监理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制要点,主要应从:工程建设概况;评估依据;评估范围;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评定;安全及使用功能检测结论;竣工预验收遗留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复查结果;竣工预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质量评估结论等8个部分进行评述较为翔实、客观

3.1工程建设概况。该部分内容是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开端,应简明扼要地反映出工程的规模、功能、所在地理位置、结构型式、技术复杂程度、装饰特色等,同时还应注明该工程的开(竣)工时间、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监理质量评估范围和各有关参建单位的基本情况,让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本工程的基本情况。

3.2质量评估依据。工程质量评估依据既是质量评估工作的法规依据,也是编制质量评估报告的重要依据。它要求严密准确、客观,符合现行法规及标准。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第5.7.1条对工程竣工验收作出的规定,笔者认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估依据综合归纳起来,有以下内容:

3.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3.2.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应的国家、地方现行标准

3.2.3国家、地方现行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等

3.2.4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行政性文件的要求;

3.2.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3.2.6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变更等);

3.2.7合同文件包括施工承包合同、投标商务标、技术标文件等;

3.3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应为整个单体工程。

3.4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评定。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叙述分项工程进行划分及施工单位自评质量等级情况,要着重反映监理工程师日常对分项工程质量等级的核查情况。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还应重点说明桩基的施工质量状况,主体工程分部应增加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情况,砖混结构应说明对砂浆强度的评定情况。编写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时,要简述各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情况,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转情况。重点叙述对质量保证资料的审查、观感质量评定等,反映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装饰工程的质量特色等,此外还应说明建筑物有无异常的沉降、裂缝、倾斜等情况。

3.5安全及使用功能检测结论

该部分主要描述各项检测的内容和检测结果,从而反映出各方面是否达到设计或规范的要求。包括桩基检测、地基及基础、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测、幕墙检测、内装饰检测、室内环境检测、通风与空调调试检测、消防工程检测、线路绝缘电阻、防雷接地测试、建筑排水管道通球试验。

3.6竣工预验收遗留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复查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有些问题在过程控制中已经得到解决,有些则没有得到解决。对于这些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应当在质量评估报告中提出来。此外,在预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有些问题,有可能不能一下子解决,监理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应当在竣工验收会上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向验收组报告,并对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

3.7、竣工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

笔者建议分成土建组和安装组两个大组比较好,分别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专业人员组成。人员名单和分组宜事前明确并形成书面材料。

3.8质量评估结论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6)

一、我国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问题

(一)综合素质界定不清

目前我国对什么是综合素质这个根本的问题认识并不统一。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界定尤其是在高校的自主招生中通常是将综合素质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看似有一定的操作性,实则不易操作。这六方面的叠加并不等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由此发展而来的指标会有重复叠加。

(二)部分评价指标不合理

评价指标制定不合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运动与健康及审美与表现两方面。这两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不但不能有效地达到合理公平评价的目标,反而给被评价者带来了更重的学习负担,并引发了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三)评价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现有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的操作性不强主要体现在具体评价指标难以测量,如在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设置了学习动机、意志、个性、心理健康等指标,而实际上,这些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评价难度很大,并且容易受到个人爱好、性格、心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在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升学等高利害情境下,学生个体在评价时受到的影响更大。

(四)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定位不明确

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高考构成了我国当前高中阶段评价体系的主体部分。在设计综合素质评价的当初,是将其定位于作为高中毕业依据的规定,作为高考报考和高校招生依据的规定,但综合素质评价与后两种评价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澄清。

二、美国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在美国,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各高校衡量是否录取的重要标准。 美国没有专门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或考试,但高中生要想进入大学深造,得向高校提交入学申请书。学校会根据入学申请书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确认其是否具备入学的条件。

(一)美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构成

在美国,一个完整大学入学申请材料主要包括了入学申请和附属材料两大部分,而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在这两部分中均得到了充分体现。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其入学申请主要由入学申请、中学报告、中期学校报告、两份教师推荐意见、备选知情人推荐意见、备选人才艺补充等组成。可以看出美国入学的申请材料十分全面地反映出一个高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它既有反映学生学业水平的总结性的标准化考试,又有过程性的课程选修情况和平时成绩(主要表现在中学报告和中期学校报告部分), 同时还有包括教师、学生、知情人等多主体参与的定性的推荐意见,因此对申请人综合素质的评价渗透于各个方面,可以从多侧面客观地表现出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

(二)美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方法

美国对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采取了一种与我国不同的方式方法,它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个整体,采取了模糊评价和总体评价的方法,是一种基于教育活动和课程的评价,它与学生的教育活动和课程结合紧密,更偏向一种经验性的信息收集,通过这种方式方法所收集的信息既是可测的,又是真实的,从而保证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三)美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主体

美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主体主要有学生、教师、校长、知情人,它们主要通过评语的方式,反映不同的内容。一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其内容主要有课外兴趣活动、学术荣誉、课外的工作经历、初步的学术兴趣、专业和职业兴趣、生活细节、最喜欢的书和网站及电影、自写短文、才艺等,且学生的自我评价占据重要的地位,目的在于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二是教师的推荐意见,要求学生自愿地出示两位教过自己的教师的推荐意见,包括背景信息和具体信息及与其他学生相比较的信息,背景信息即是对学生认识的经过和主观评价,具体信息是学生课堂参与和表现的情况;三是校长或学校官员,校长或学校官员参与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提供的中学报告和中期报告中,中学报告提供学生在学校时的官方成绩单,还会反映学生在学校中的综合表现,如学业上的优缺点、对学校和团队的贡献等,主要评价平时学生所选的课程及所获得的成绩,具有过程性的特点。四是知情人评价,学生可以让自己所认为的能了解自己的人给出推荐和评价意见。

(四)相关管理部门和监督机制

美国高校自主招生,每所高校都独立负责招生入学的事务。在审核的过程中,各所高校都充分利用其校友会网络,让校友就近对申请人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面试,考察申请人的综合素质,为学校提供录取与否的参考意见,同时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提供由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开出的成绩单。在诚信和监督机制上,美国遵循法制意识和诚信文化。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得到了社会认可,被视为选拔人才的手段。在工作过程中相关人自觉遵守评价伦理,同时多元主体的参与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之间的相互印证,杜绝了因为信息源单一可能带来的以偏概全和弄虚作假。当出现评价失实的情况,大学有权对弄虚作假者做出退学等相应处罚。

三、美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美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经验,针对当前我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从其设计思路、功能定位、监督管理等方面有所参考。

一是在设计思路上,综合素质评价的维度和指标必须是可操作的,要做到评价的维度是能够全面,典型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做到评价指标是可以观察、评量的;要做到观察的结果能切实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应尽可能地简化。在如何加强高中学校日常工作中做好学生信息采集工作,收集典型性的评价材料,方便知情人参与评价等方面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7)

关键词:环境监测,问题,环境质量分析

Abstrac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the central task of timely, accurate, complete to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ay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tus and trend, in a sens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is the overall level of an important sign.Strengthening the advanced st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port timeliness, comprehensiveness, assuranc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to promote the wor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key.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qua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是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监测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手段之一。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监测与评价提出了新要求。而构成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大部分环境监测、环境答理、环境监察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工作部门,负责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工作又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正确处理好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察的关系,对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更加有效地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监测,主要是从保护环境出发,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环境监测计划,以监控环境污染、防止环境质量下降、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技术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内涵也得到不断明确,现已发展成为综合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等多门科学的综合性技术。2环境质量分析的重要性

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是环境监测为环境决策管理服务水平的标志,它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是用数据说话,它通过对监测部门取得的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归类整理、统计计算,以环境质量报告的形式反映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状况、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及发展趋势,为环境做服务。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信息是否准确,分析的结论是否客观,将直接影响到环境决策的正误,而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是监测工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分析判断环境问题最基本的前提,获取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是环境监测的直接目的;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中心任务是及时、准确、完整的向政府部门说清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环境监测站综合分析水平就是其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县级环境监测站按照《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试行)为三级站,相对一、二级站,县级环境监测站数量大,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监测设备相对落后,加强先进站的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提高环境质量报告的及时性、全面性,保证环境管理的科学化,是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与发展的关键。

3 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

随着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及计量认证工作的开展,监测站的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相应有了很大提高,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县级站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现就各县区环境监测站简要分析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3.1 县级站进行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仅靠监测数据,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不够全面。在环境监测中,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限制,致使监测频率低、监测点位不全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获得的监测数据不具代表性,某些监测数据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的实际状况。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由于方法、技术及数据表述形式等方面的不足,造成该工作目前处于空白状态或无实际运用价值,大多数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只是走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监测数据准确性不高,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从而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

3.2 由于受人员、技术等限制,环境质量报告还停留在就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论质量,不能与污染源监测综合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不能与排污状况有机地结合,对环境质量的变化不能准确解释。受服务收费等因素限制,环境监测站缺乏与其它部门的支持配合,例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中,缺乏气象部门提供的环境质量监测对应的同步气象数据,使得环境质量报告缺乏说服力。3.3 受资金技术限制,县级站的信息化建设很不平衡,计算机技术在县级站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中应用不广泛,不深入。县级站的监测数据收集传输手段落后,难以满足环境管理部门的时效要求,不能迅速向社会和一、二级站提供环境质量信息服务;环境质量报告的表征形式以文字报告为主,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声像报告基本没有,报告形式单调,信息量小、实效性差,失去了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服务的意义。

4 解决方案

首先,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不能仅靠监测数据,应该提高监测站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为监测站配备必须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必要的软件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中,灵活多样的采用多种表征形式制作环境质量报告。其次,注意人员和技术的相结合,多引进人才,同时加强综合分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组织综合分析工作人员到上级监测站及其它县级站学习、考察,学习其它站在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学习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特色及先进多样的表征手段和表征方法,培养符合型、全能型的综合分析人才。最后,加强协调,做好与其它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资料齐全。与相关部门联系,以全局上加强合作,为上层决策改善人居环境,服务人民更好的服务。

结束语

总之,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提供依据,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的基础,只有加强监测质量管理,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才能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只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真正体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8)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程度。论文开题报告做的细致,前期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写起论文来就很顺手,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从而保证论文在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如果不重视论文开题报告,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写起论文来就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弯路,也很难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与企业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聘请1~2位相应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同学科的论文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规定学生必须进行论文开题报告,并规定了统一的格式,设计了专门的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研究生应对课题进行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问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论文开题报告的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小组成员最后签名并给出学生是否合格的评审意见,并以百分制打出具体的分数。论文开题报告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课题研究。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论文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通过理论思维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一、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 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 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 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 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1) 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 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 (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 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 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 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 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 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 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 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 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 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 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 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 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 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 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 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 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 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 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 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 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 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 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 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 先从某一行业出发, 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 然后, 逐步扩展, 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 进行实证研究, 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 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 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 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 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时, 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 所以,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 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15.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15.01-2015.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15.03-2015.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15.04-2015.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 傅家骥、仝允桓等. 技术创新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02] 吴贵生. 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03] 柳卸林.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04] 赵志、陈邦设等. 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00/2.

[05] 王亚民、朱荣林. 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 风险投资. 2002/6

[06] 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 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 2002/6

[07] 夏清泉、凌婕. 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 2002/5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9)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二、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具体进展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详细,资料引用的针对性、可比性不强。有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搞清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的区别,他们的论文开题报告有很多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叙述,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甚少。

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这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同时,文献综述还是评论性的,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要想写好论文开题报告,必须认真研读文献,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别人都做了哪些工作,哪些方面可以作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文献调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会相当程度地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基础。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文献资料是撰写好学术论文的基础,文献越多,就越好写,选择文献时应选择本学科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等,要注意所选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及科学性;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广泛阅读资料,有必要时还应找到有关文献所引用的原文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做好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

整理资料时,要注意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不是将看过的资料都罗列和陈述出来,而是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将其提炼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献综述,也才能写出好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而为写出好的论文打下基础。

(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一般论文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的研究目标,但笔者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规定得太死板,这是因为,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求知因素,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也不同。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

三、论文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论文质量,就必须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会由3~5位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与企业合作的重大科研项目可以聘请1~2位相应企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同学科的论文开题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规定学生必须进行论文开题报告,并规定了统一的格式,设计了专门的论文开题报告评审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研究生应对课题进行详细汇报,并对专家提问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论文开题报告的成绩考核以合格、不合格记。评审小组成员最后签名并给出学生是否合格的评审意见,并以百分制打出具体的分数。论文开题报告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课题研究。

为了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生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论文开题报告,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从各个方面提高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通过理论思维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开始,良好的开端为优秀的学位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一、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 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 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 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 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1) 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 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 (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 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 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 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 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 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 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 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 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 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 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 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 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 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 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 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 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 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 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 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 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 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 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 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 先从某一行业出发, 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 然后, 逐步扩展, 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 进行实证研究, 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 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 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 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 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时, 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 所以,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 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03.07-2003.09:完成论文开题。

2003.09-2003.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03.11-2015.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15.01-2015.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15.03-2015.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15.04-2015.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 傅家骥、仝允桓等. 技术创新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02] 吴贵生. 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03] 柳卸林.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04] 赵志、陈邦设等. 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00/2.

[05] 王亚民、朱荣林. 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 风险投资. 2002/6

[06] 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 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 2002/6

[07] 夏清泉、凌婕. 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 国际商务研究. 2002/5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10)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4(b)-0155-04

[Abstract] The study summaries different evaluation index and methods of health hazard from disease, such as incidence rate, mortality rate,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is article contras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 evaluation indexes and methods when they are used in macro perspective, finding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an be better for macro level evalu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single index is simple in calculation, single point of view reflects the health hazards.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is complex in calculation and can reflect disease health hazard from multi angl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ith the flexibl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diverse evaluation angle, can evalute the health hazard of disease by constructing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sease surveillance in our country, try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index of disease hazard,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health risk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Health hazards; Incidence rate; Mortality rate;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解决我国居民主要健康问题,降低疾病负担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科学评价疾病的健康危害程度、识别主要疾病,并围绕主要疾病进行资源的优势配置,是相关规划和决策制订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宏观群体层面评价疾病健康危害程度有多种方法,可以分为单一指标(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等)评价法、综合指标(伤残调整寿命年)评价法以及综合指数法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疾病监测数据日趋丰富,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不断发展,关于疾病健康危害程度评价的研究发展迅速[1]。迄今为止,基于不同的研究需求,单一指标评价、综合指标评价及综合评价法等各类评价指标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健康危害评价[2-3]。不同评价方法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评价疾病的健康危害程度,在评价、对比疾病健康危害程度中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系统回顾各类疾病健康危害评价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在宏观评价疾病健康危害程度中的优缺点,为客观反映不同方法的评价特点,进一步研究探索适用于宏观层面疾病健康危害评价的方法提供参考。

1 单一指标评价

单一指标评价是使用发病率、死亡率等单一指标评价疾病健康危害,该评价方法在国家宏观评价疾病健康危害、筛选和识别重点疾病领域应用广泛[4]。世界卫生组织的《2010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以全球范围内慢性病的患病率、死亡率为指标,评价各类慢性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5];汇集国内多位专家编写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以国家疾病监测系统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死因顺位等为指标,列举发病和死亡数量较多的疾病为重点疾病[6];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国家癌症中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等国家宏观层面的疾病研究报告,以疾病死亡率为指标,评价疾病对不同人群和地区危害程度的大小及其变化[7-8]。现以应用最为广泛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为例,其计算公式及主要特点汇总见表1。

单一指标计算过程简洁,当前我国国家卫生信息系统可提供大部分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数据,如《国家死因监测系统数据集》、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等提供我国主要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数据[9-11]。但是单一指标通过疾病对人群健康某一方面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价,认为造成发病或死亡数量越多的疾病,疾病对健康的危害越大[12]。例如,发病率指标从疾病发病频数上反映疾病的危害大小,死亡率、病死率反映疾病发生发展的严重程度,死因顺位则从疾病造成死亡的相对重要性角度进行评价。在实际工作中,研究者常常根据研究需要和所评价疾病的特点,选取恰当的指标进行评价,如对于发病急、病程短、致死率低的传染性疾病多使用发病指标进行描述和评价[13-14],对于病程长、致死率高的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则多使用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由于疾病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宏观层面需要对疾病健康危害进行综合评价时,常常通过列举不同指标评价的结果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如《健康中国2020》《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等研究报告结合了疾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不同指标的评价结果,再结合所评价疾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重点疾病。

2 综合指标评价

综合指标评价是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 DALY)及其衍生的各类指标评价疾病对健康的危害,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疾病负担的测量、国家和地区间疾病负担的研究与比较、宏观层面重点疾病的识别等方面[15]。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以DALY为指标开展了两次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1990和GBD2010),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DALY值的比较评价不同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负担的差异,识别不同国家的重点疾病。现以最为广泛的DALY指标为例,计算方法及特点如下[16]:

DALY指标计算主要包括疾病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两部分,即DALY=YLL+YLD。

对于个体来说,YLL和YLD的计算公式如下:

YLL/YLD=

式中,x为年龄;a为发病年龄;l为残疾/失能持续时间或早死损失时间;D为残疾/失能权重,取值0~1,0表示完全健康,1表示死亡;Cxe-β为年龄权数的函数,用来计算不同年龄的生存时间,其中C为年龄权数调节因子,常取值0.162,β为年龄权重函数的参数,常取值0.04;r为贴现率,常取值0.03。

疾病可带来死亡和伤残两种结局,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总疾病负担中,疾病所致伤残的贡献率(YLD/DALY)为36%[17],疾病伤残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DALY评价疾病健康危害程度时,不仅考虑了疾病死亡结局的影响,还考虑了疾病所致伤残对健康的影响,用疾病所致伤残/失能权重和伤残/失能持续时间两个指标来衡量疾病所致伤残的危害,最终用量化的健康寿命损失进行评价[18]。

DALY指标计算过程复杂,所需数据除来自于国家卫生信息系统外,还有大量数据需通过估算获得。我国在应用DALY指标评价疾病健康危害时,除疾病发病数/率、死亡数/率、疾病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等数据可通过国家卫生信息系统计算获得,疾病所致残疾的危害需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估算方法。其原理是假设疾病死亡是发病的结果,则死亡率高的疾病其发病率也一定高,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认为发病和死亡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即可通过选取与评价地区或人群YLL负荷及分布最为相似的地区,通过对YLL值的加权和运算来估算YLD。我国学者夏毅等[19]在计算上海市DALY指标值时,对YLD采用了此估算方法。研究者先通过计算得到上海市YLL值,选取与其YLL负荷及分布极为相似的一个地区,根据公式YLDA=YLLBi,j/YLLA×YLDBi,j(i为各年龄组,j为各性别)估算出上海市各性别、年龄别YLD数值。除英美等发达国家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缺少DALY计算所需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两次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1990和GBD2010)也通过估算获得的大多数国家的YLD数据,导致其结果准确性存在争议。

3 综合评价法评价

综合评价法是把描述评价对象不同方面的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无量纲的综合评价值,由此对评价对象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判断,TOPSIS法、秩和比法和层次分析法等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质量评价、卫生绩效评估等方面,近年来开始有学者尝试将其应用于疾病危害程度评价。我国学者黄鹏[20]应用TOPSIS法、层次分析法和秩和比法,从疾病发生发展特征、疾病所致寿命损失、疾病所致劳动能力损失、疾病所致生活质量损失和疾病所致经济损失5个维度,选取了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误工误学时间等24个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慢性病的危害程度。杨春梅等[21]和姚炯[22]分别采用秩和比法评价医院中住院疾病的危害程度,由于两个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所评价人群与地区特点不同,分别选取了不同指标构建了评价体系。姚炯[22]选取出院人数、治愈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日4个指标评价浙江省91所农村医院住院疾病中疾病的危害程度;杨春梅等[21]则从住院疾病构成比、治愈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5个角度选取指标,综合评价得到某部军队中对高级干部危害最大的疾病是恶性肿瘤和心脏病。张冉等[23]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指标,根据传染性疾病的特点设定指标权重,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疾病的健康危害程度,识别重点传染性疾病。

虽然不同的评价方法各有特点,但综合评价法评价疾病健康危害的主要包括指标筛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设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模型几个步骤。综合评价法的实施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和指标的可操作性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数据既可来源于国家卫生信息系统,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实地调查获得。指标选取过程中可综合考虑疾病对健康造成的多方面的危害,如疾病对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健康等多方面,分别从不同角度选取代表性较好的指标,根据不同指标对评价疾病健康危害影响的大小设定权重,进行权重分配,使得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24-26]。综合评价法评价疾病健康危害时,在保证评价过程科学的基础上,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待评价人群和地区的特点以及研究实施过程中可获得的指标数据等因素,选择最为恰当的评价角度。

4 各类评价方法汇总与比较

4.1 不同疾病健康危害评价方法各具特点

通过分析以上三类疾病健康危害评价方法,可以看出,在国家宏观层面应用不同指标和方法评价疾病健康危害时,各类方法都具有其优缺点。见表2。

4.2 综合评价法更具灵活性

单一指标评价疾病危害程度虽数据直接来源于疾病监测,但难以满足综合评价的需求。应用DALY评价疾病健康危害,其指标计算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世界银行提出的公式进行复杂的运算,指标的选取也需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进行选择,评价过程工作量大,对数据质量要求较高,我国目前的疾病监测系统难以支持从国家宏观角度对该指标进行计算。世界卫生组织虽提出可通过间接估算和模型推导的方法拟合数据进行计算,但是其所得结果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评价人群和地区的实际情况[27]。综合评价法在满足评价过程科学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基于我国卫生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和指标的可获得性,灵活选取评价指标进行评价[18]。

疾病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使用单一指标评价时仅能从某一角度进行评价,仅以某一指标评价难免存在片面性,例如,若单以发病率衡量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会认为发病相同的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并无差别,但实际上,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于其病程长、复发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明显要远大于前者。不同指标由于其评价角度不同,仅仅通过列举不同指标评价结果难以得到统一、确定的结论。DALY指标虽综合了疾病发病、死亡和伤残等角度的影响,但是其计算方法和所需指标固定,难以满足不同研究的需要,且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死亡和伤残,还体现在心理和行为受限等方面。综合评价法评价疾病健康危害时,可根据研究需求,筛选代表性、确定性较好的单一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疾病健康危害。与单一指标评价相比,综合评价法更具综合性;与DALY等综合指标评价相比,综合评价法的评价角度的选取更为广泛和灵活,可满足不同研究的需求。

基于我国当前疾病信息监测现况,采用综合评价法构建疾病健康危害综合指数,可在宏观层面较好地评价对比疾病的健康危害程度。

[参考文献]

[1] 方博,靳文正,宋桂香.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7):1665-1667.

[2] 王书平,时景璞.疾病负担评价常用指标及其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2007,21(5):321-324.

[3] 欧崇阳,张鹭鹭,宁慧杰.疾病负担研究及其在人群健康状况描述中的运用[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 21(2):69-73.

[4] 王平,王红,马利杰.糖尿病疾病负担评价的方法学进展[J].青岛医药卫生,2008,5(5):378-380.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2010 [R]. 2011.

[6]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5-118.

[7]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115-118.

[8]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20-25.

[9] 李立明.临床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5-137.

[1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8-59.

[11]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报告[R]. 2009.

[12] 吕繁,曾光.疾病负担评价的理论框架及其发展[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59-260.

[13] 王英,倪大新.2004-2007年中国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8):481-483.

[14] 李欣,裴娇.我国六年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25-27.

[15] 王斌,徐凌中.衡量疾病负担的新指标――DALY[J].中国卫生资源,2002,5(5):230-231.

[16] 贾铁武.疾病负担(DALY)的评价与应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5):304-308.

[17] 郭世成,梁晓峰.疾病负担研究――失能调整寿命年的应用[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1):72-75.

[18] 孙振球.医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2-65.

[19] 夏毅,龚幼龙,顾杏元,等.上海市疾病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0,17(4):211-214.

[20] 黄鹏.湖南浏阳农村慢性病疾病负担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21] 杨春梅,钟志宏,高琨,等.某部中高级干部住院疾病构成及危害程度综合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8,(2):181-182.

[22] 姚炯.浙江省91所农村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危害程度的秩和比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1,8(4):207-208.

[23] 张冉,代涛,贾晓峰,等.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健康危害程度综合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50-53.

[24] 王宗军.综合评价的方法、问题及其研究趋势[J].管理科学学报,1998,1(1):75-79.

[25] 王一任,孙振球.医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2005,30(2):228-232.

综合测评个人自评报告篇(11)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和山东省、滨州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素质教育推进的实际,特制定程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一、评价内容

1.检测性学科评价(50%)。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所开设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美术、音乐、体育、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根据学生各类作业的检查、各项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性检测、学期末的考试,以及学生的其他表现,实行等级制进行评价。

2.考查性学科(项目)评价(50%)。

(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内容以我们中国传统的艺术项目为主,有花样跳绳、转手绢、剪纸、球类、竹竿舞、丝网花、折纸、串珠等项目。学生们选修活动项目,学校效果评分为入门(D)、合格(C)、优秀(B)、特长(A)四级,学期末学生自主申报验收,成绩计入学生素质评价手册。

(2)地方课程:各门地方课程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意见制定的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阶段性评价。

(3)综合实践活动:依据每次活动效果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A)、良好(B)、及格(C)、不及格(D)。

(4)读书工程:依据各年级等级考评细则确定学生等级,特级、五级=A,四级=B, 三级=C, 二级、一级=D。

(5)成长记录袋评价:按成长记录册中设计的栏目,让学生定期认真填写,教师要写好综合性的鼓励性评语。评价结果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优秀(A)、良好(B)、一般(C)。

(6)参与各类竞赛活动:依据活动结果等次转化为A、B、C、D四级计入学生素质评价手册。

二、评价形式

1.检测性学科评价。

学生检测性学科评价按时间关系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终结性评价指学生在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结束时开展的集中性评价。评价方式分为书面测试和非书面测试两种,书面测试和非书面测试都贯穿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中。

2.考查性学科(项目)评价。

学生考查性学科(项目)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级评价、综合评价的形式。

(1)学生自评。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反思品质,自评正是促进学生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通过自评,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步和努力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自我提醒、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促进成长。

(2)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即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作为评价的主体,也是被评价的对象,通过互评,全面、真实地形成对被评价者的认识,看到他人眼中的自我,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对自身也进行反思。

(3)班级评价。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班主任任组长。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在学习、活动、生活等过程中的了解和观察对全体同学进行等级评价。

三、评价结果的运用

在评价过程中,单项科目直接进行等级评定,综合评价时采取“等级——分数——等级”方式转换。其转换方法一般为:单项科目A、B、C、D等级分别转化成4、3、2、1分(重要科目提高分值);检测性学科和考查性学科评价结果最终分别按50分转化。综合评价时,把以上两项得分相加后再转化成等级:低年级90分以上为优秀(A),75分——89分为良好(B),60分——74分为及格(C),60分以下为不及格(D);高年级85分以上为优秀(A),75分——84分为良好(B),60分——74分为及格(C),60分以下为不及格(D)。

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填写《学生素质报告手册》。《学生素质报告手册》放假时交给学生拿回家向家长或监护人报告,并由家长或监护人写上“家长的话”和签名,开学后学生把《手册》拿回学校交给班主任保管。

通过两学期的运行,本办法激起了师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信心和激情,教法、学法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和校内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实现了学校健康、科学、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