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英美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08 01:51:53

英美文化论文

英美文化论文篇(1)

英美文化;文化差异;文学评论

一.文学评论的内涵

文学评论,顾名思义,评论文学。用专业的术语来讲,是应用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特定的文学内容,比如说文学作品,文学思想等进行探讨、研究等一系列文学性质的活动,以解释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帮助相关的文学家进行文学创造,推动整个文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英美文学的相关内容

英美文学是对英、美两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总称。同样的是两个现实生活的生动反应。我认为文学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表述功能,而且英美两国的文化比较多元化,决定了其文学风格的多元化,戏剧、小说、诗歌等类型多样,各具特点:(1)英国文学的特点英国是一个临海国家,不仅气候极具海洋性,其文学也是如此,包容性十足,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再加上英国的经济、历史发展传统,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英国的文学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开始转向写实主义,这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般趋势。(2)美国文学的特点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建国的时间比较短,在19世纪之前,美国文学可以说是依附于英国文学,具有英国文学的一些特征,但是在19世纪末期之后,美国文学开始脱离英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多方面、平民化、自由化等。就像美国的社会一样充满着自由、民主的气息。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内容

各国的文学评论各具特点,但是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文学伦理问题,这是要放在首位进行考虑的问题;其次是道德评论,这是进行文学评论的关键所在;最后是审美评论问题。具体到英美两国来说,文学评论与该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女权主义、殖民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文学评论研究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方向。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1)英美两国的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英国的语言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拿英国的官方语言:英文来讲,许多的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进行评论时,使用语言十分的谨慎,这既能说明文学评论家谨慎的态度,同时也更能说明英文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说英文便是英国的象征,因此出于这样的态度,英国文学评论是相对拘谨的、缺乏新时期的创新与个性;

2.美国的语言美国官方使用的语言也是英文,但是却是美式英文,虽然说在本质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就是美式英语的称谓便能很好的说明问题,美式英语是美国的创造,是美国争取独立的体现,众所周知美国发展历史比较短,而且是移民国家,文化发展多元化特征十分显着,在独立之后,美国在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美国的民主革命是十分成功的,相应的在文学评论方面美国的文学评论就彰显个性和创新性。

(2)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人本主义是英美两国共同宣扬与崇拜的,但是英美两国的人本主义又存在着具体的差别:

1.人本主义是英国发展历史上很早便出现的,但是在文学评论领域人本主义是十分保守的,神权和禁欲主义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我认为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生动体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在文学领域的再现,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为伟大的文学家,我认为没有之一,莎士比亚不仅影响了英国一代人,更影响了整个世界。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对其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人文主义在其作品中有很多的体现。

英美文化论文篇(2)

纵观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英美文学评论受社会环境、文化内涵、语言特征、生活习惯、知识结构、文学家主观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文学评论家依据的评论方法不同,从而造成评论的结果不同。因此,正确认知和理解英美文学相关概念,对加强英美文学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英美文学的形式和作品中,通过研究英美文学的特点或者英美文学中存在的特殊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来鉴定英美文学,从而得出英美文学差异的具体表现。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可以将文学评论的形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在英美文学评论体系中,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一个全面性、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品读与鉴赏是英美文学评论的最终目的。比如在评论英国著名文学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美国著名文学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两部文学作品时,评论家们就需要对这两部文学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学表现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对文学进行理解与鉴赏,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性的评论方案,从而为提升其鉴赏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较于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英美文学评论的层次更加鲜明。文学评论家们对英美文学作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分析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基础,也是英美文学综合评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评论家们要想完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就需要对作品从背景、时间、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做出深刻的文学评论。由此可见,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文学评论之间的最大差距是英美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艺术表现特点。因此,文学评论家们要将评论的着重点放在英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属性上,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

二、评论视角选取策略

1、时效性策略

时效性是文学评价家评论视角选取策略考虑的首要策略,其原因是英美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文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评论家要想达到英美文学评论可以启发文学创作思维的目的就需要把握时效性策略和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保障。时效性策略研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特征、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为研究内容,以文学作品自身艺术属性和作品特色作为时效性策略的研究重点,以推动英美文学的发展作为研究目的。因此,重视英美文学评论的时效性是推动英美文学评论得以快速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英美文学评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脚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2、差异化策略

文学表现形式和文学作品体裁的多样性赋予了文学作品文学样式的多元化特征,因此不同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也是区分文学作品差异的主要方式。针对文学评论体系中的文学作品差异认识,评论家需要正确把握差异性策略在文学评论体系中的应用原理,把提升英美文学评论质量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以提高英美文学评论水平、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整体效果、帮助文学阅读者正确理解文学内涵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由此可见,评价家要以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作为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从全新的角度把握差异性策略,从而为英美文学评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基之一的语言,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英语是英美文学作品创作的工具,也是传达文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主要方式。英美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表现形式、抽象概念表达方面极具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浓厚想象力。英美文学评论家就需要利用英语传达出文学作品的精髓,为文学阅读者们提供简洁、华丽、通俗或者高雅的评论与见解,帮助文学爱好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内容。由此可见,作为语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了和文体风格。

英语与汉语一样,在表达文学思想内涵方面会受到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英语在英国和美国的发音、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造成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异元素有很多,主要包含谚语、典故、俗语等。谚语、典故、宗教的不同,一方面造成英语的语法结构不同,另一方面使英语表达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他国家理解别国的文学作品含义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英语是英国的母语,国家在传承与发扬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会根据英语文化的“正宗”结构和表达形式来表达文学作品。虽然正宗的英语表达形式会给文学评论家和文学阅读者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造成英国文学作品没有美国文学作品的随意洒脱。其原因是作家在表达语言时严格遵循英式英语的正规表达结构,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庄严”色彩。

相较于英式英语而言,美式英语在表达结构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没有完全遵循英式英语的传统文化,在美式英语结构改革方面加入了创新元素,使美式英语充满“叛逆性”和“革新性”。另外,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没有英式英语那么浓厚,人们在传承语言文化时没有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作家在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方面更加开放、随意,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美国文学评论的特色是自由、创新,与英国文学评论相比,美国文学评论不仅可以激发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还可以促进美国文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2、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

相较于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继承英语传统文化与坚持自由开放、创新的评论体系之间挣扎。英国文学评论创作手法在17世纪与18世纪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遵循浓厚的宗教色彩向创新的创作表现方向发展,从思考历史文化向思考人性力量方向发展。创作手法在英国文学评论体系中的不断变化表明文学家和评论家在以一种创新发展的相关思考文化差异对文学的作用,以传统文化内涵作为依托,将传统文化理念结合后现代文学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向独立、个性、自由的文学方向发展。作为英国文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构主义,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体系中具有引导作用。文学是文学评论产生的理论基础,英美文学评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英美文学研究结构体系息息相关。在文学价值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评论具有相同的文学价值:构建一个独立自由、共性与个性并存、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学评论价值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文化、结构等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大,相较于英国文学评论而言,美国文学评论注重创新思维理论的应用。英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评论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英国文学评论体系遵循的传统语言文化对美国文学评论体系具有指导作用,美国文学评论是对英国文学评论的传承与创新,从而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化视角的英美评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才智,2015.03.282-283+285.

英美文化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习语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音律协调,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语言是为人类各种活动服务的,而习语恰好生动地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广义的习语包含比喻性词组、俚语、格言、俗语、谚语、典故等,是语言发展的结晶。英语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语言增色不少。

二、英语习语中隐含的历史背景

1、罗马帝国时期产生的习语。

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庞贝和元老院共谋进攻恺撒。当时恺撒的领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处有条小河Rubicon。恺撒不顾一切,悍然率领军队渡过此河与庞贝决战。在渡河时他说“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表明义无反顾。过了河,他还烧毁了渡船,(bum the boats)逼得士兵毫无退路,只好勇往直前,打败了敌人。

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故事,在英语中留下了几个常见的习语:cross the Rubicon(渡过鲁比肯河)喻意决定冒重大危险,采取断然行动;burn one's boats(烧掉自己的船)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预示着事情已经决定,再也不能改变。

2、a baker's dozen:面包师的一打

典故:15世纪,英格兰出售面包是论“打”(一打十二个)的。那时面包师的名声很坏,面包常不够份量。因此,官方立下法规:凡出售不够份量面包的面包师要受重罚。手工造的面包很难每个重量一样都合标准,面包师为了避免受罚,每打面包再增加一个,故有a baker's dozen=13之说。又有人说,面包小贩以一打(12个)的价钱购进13个面包,其中一个作为赢利。

3、a bed of roses:安逸的生活;舒适的生活;玫瑰花坛

典故:玫瑰花是英格兰的国花。自古以来,玫瑰花被西方人看得特别高贵,它不仅被当作欢乐、安逸、荣誉、幸福的象征,而且被誉为尽善尽美的典型。相传古罗马人炫耀其生活的极度豪华舒适和无比欢乐安逸时,常把玫瑰花撒在床上。本语a bed of roses便来源于此。本语常用于否定句中,多含有贬义。

三、英语习语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四、与有关的习语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语语言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现代英语中大量习语,源于宗教活动、仪式和《圣经》故事。《圣经》已然成为英美每一个家庭必备的读物。随着基督教义的传播,《圣经》中的许多句子和短语被人们广为传颂,久而久之就成了习语。

如:Drop in the bucket/ocean沧海一粟。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枣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五、结束语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语音和语法规则,还应包括对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知识的获取。因此,如果不清楚习语的文化背景,或单从字面上进行解释、翻译,难免误入歧途。

我们学习习语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它的“认知意义或词典意义”,而要了解语言词汇特定的文化内涵,也只有做到对词汇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习语。习语不仅有助于英汉互译水平的提高,它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美国家的民族习惯和民族心理,所以学习语言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一切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英美文化论文篇(4)

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世界文坛的绚丽多彩,使世界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社会大潮下,对在世界文坛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英美文学评论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对英美文学评论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的当属英美文化差异。世界文坛的绚烂性和多元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文学评论的内容包括戏剧评论、诗歌评论、影视评论、小说评论和散文评论等。加强对英美两国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对英美文学正确的、合理的作出评论,促使文学评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英美文学及英美文学评论的发展概述

通常,文学评论与文学自身是相伴而生的。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艺术结晶,是英美文学的文艺性的表现形式;而英美文学评论则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英美文学的深刻剖析与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广泛而深刻的。同时,在探讨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时,应该站在对英美文学发展史了解的基础之上,故而,对英美文学发展时进行简要梳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英美文学发展史概述

英国历史悠久,其文学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从盎格鲁 撒克逊时代的史诗到中世纪文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到十八世纪的新古典文学,之后又迎来了英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相辉映的时期,进入二十世纪,虽然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逐步降低,但其对于世界文坛发展仍是举重若轻。由于受多元化社会大潮的影响,当下英国文学正朝着多样化方向健康发展。

相对于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的英国文学而言,美国文学的历史是较为短暂的。自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建国至南北战争,其在文学上较多的模仿之前的宗主国英国,文学成就较少。但自南北战争结束后,奴隶制度废除,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其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在十九世纪末突破了英国文学的藩篱,开启了一条具有强烈的美国特色的自主发展的道路。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也逐步提升,甚至发展成了世界文坛的执牛耳者。

2.英美文学评论发展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通过文学理论来研究英美文学的实践活动,旨在研究英美文学的内在规律,为英美文学创作提供参考。其形式多种多样,可根据文学作品的形式分为散文评论、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等等。其对读者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文学作品主旨,提高读者文学阅读与鉴赏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文学作品创作者掌握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了解旁观者的建议与意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工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以来,由于英美文学的繁荣发展,英美文学评论也在蓬勃前进,进入辉煌时代。受多种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时至今日,英美文学评论可谓发展的十分成熟了。评论手法的多种多样,评论思想的日益革新也是英美文学评论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语言差异的影响

英国文化源远流长,同时,英式英语作为英国文化的嫡传正宗,极大的保持了英国良好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方面英式英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很好的表现英国的文化传统。可能是语言方面的原因,多数文学评论家从潜意识里发出对古老语言的崇敬与膜拜,而总是十分小心翼翼的评论英国文学作品,在使用语言方面十分的谨慎、小心。相对于奔放创新的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显得十分中规中矩,缺乏张扬创新的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英国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传统有关系,因此可以说是英国的民族传统在很大成上影响着英国文学评论。

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和近代较大的移民国家,其语言使用的仍是英语,但受当地印第安文化影响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移民者影响,越发的脱离英式英语的藩篱。同时,美国作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共和国,其几乎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一个新生体。这些反映在文学评论的语言使用层面上,文学评论家则无须小心翼翼,显得十分张扬,且极具个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家的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

2.人本差异的影响

人本主义是一种理念,它体现了人类价值、本质、地位和使命。虽然,英美文化传统中都极力的推崇人文主义思想,但由于二者的发展历史、实际情况不同进而决定了对二者的文学评论中人本主义的表现不同。在英国的文学评论中对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是趋于保守的,这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其文学评论较多的表达的是禁欲主义和神权思想。相对而言,美国文学发展时间较短,受世界多种优秀文化的影响,且美国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在之后的发展中又形成了自由、民主、创新的文化创作氛围,所以其文学评论极具民主、自由、创新、冒险的特色,其文学评论思想较为激进。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虽然,文学评论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以及评论者自身的素养;一个人的个人阅历、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和社会环境等都会对英美优秀文学评论造成一定影响,其中由于文化背景产生的文化差异对评论的影响最大。但通过以上的一番论述,不难发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影响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占主导作用的。同时,英美文学评论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英美文化论文篇(5)

一、新世纪的英美文化教学

(一)演进中的交互式教学理念

交互式语言教学(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当今越来越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核心在于交际,将语言视为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工具,H.Douglas Brown的主要原则是自动性、内在动机、策略输入、面对风险、语言和文化的联系、交互性语言以及交际能力,也即交互式的教学同时涉及了学生和教师两个角色的元素,师生通过语言交际和互动来完成课堂实践,传统的交互式教学理念只是要求一个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展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交互教学的课堂已经拓展到,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等多维的模式。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学生,即是交互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应该和老师之间有互动的过程,还必须投入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游戏与竞赛的环境当中去。英语教学课堂搭建了一个人与人对话,人与人沟通的平台,更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有效利用,进行尽可能多的交流和互动。这一模式无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培养一定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还能够树立团队意识与合作观念,将语言学习有效性最大化。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必然联系

在二十世纪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英语教育必须紧跟步伐,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针对生源的特点,结合办学的条件,才能走出有特色的英语教学道路并取得相应的成效。英语教育并不满足于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将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学习策略、文化交流广贯穿一致,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美文化教学主要指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教与学。从英美文化知识的功能角度看,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知识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领域。这类知识常被称为事实文化和成就文化,关于此类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交际文化则侧重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一个民族的日常言语行为,包括问候、致谢、道歉、称呼语等;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委婉语、谦逊语、客套语、禁忌语等词语的运用。这种文化知识常被称为行为文化,是属于英语文化意识范围的知识,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对这种文化意识差异的理解是决定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是否顺利和成功的关键。英语学习者只有掌握好这两类英美国家文化知识,才能较好地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英美文化论文篇(6)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深入、经济的飞速进步,中国也在承受着世界各国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冲击,尤以作为西方经济支柱的英美等国为最。英美文化通过国际贸易、文化交流、旅游、外交和大众传播媒介等渠道,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如何正确面对英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冲击,在学习其有益内容的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际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本文叙论的重点。

定义文化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基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对文化的定义也在不断演绎发展,特别是中西之间的差别,更是越来越独自有自己的定义体系。但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笔者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都能够称之为文化。不同时期会诞生不同的文化,同一文化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些文化的影响是长盛不衰的,如中国提倡的集体主义,西方的个人主义,就可以称为长期文化,有些文化却如昙花一现,一些村落里一时兴起的文艺娱乐,一段时间过后人们玩腻了就不再玩了,这种文化便慢慢消失,例如这样的文化就可以称为短期文化,所以文化也可以分为长期文化和短期文化。

英国和美国。英国的通用语是英语,实行君主立宪制,有上议院和下议院,政党分为保守党和劳工党。其领导者为国王(King)或女王(Queen),但并没有实权。其文化延续传统、保守,维护上层利益为先决条件的贵族式文化传承。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洲原是印地安人与因纽特人的栖息之地。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其后欧洲的西班牙、荷兰、瑞典、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居民相继向美洲移民。大量的移民带来了各自本土的文化,不同文化相互冲突、融合造就了美国与众不同的独特文化背景。北美洲曾作为英属殖民地,所以其文化同样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至今其通用语仍是英语,后随着北美洲经济的发展和英国对殖民地的过度剥削、掠夺,殖民地居民在激烈的反抗战争中,融合了各自的文化内涵,并在独立战争后形成了美国所独有的文化:个人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勤奋工作和冒险精神、物质追求和实用主义、道德关心和人道主义以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作为资本主义代表的西方两大经济支柱性大国,西方的大部分文化习俗也是以英美文化习俗作为延伸,所以相同的现象很多。比如,社会行为上的文明行为,商务行为上分寸的把握,生活礼节上的女士优先、绅士风度等。当然,正统的文化思想也是由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样的政党制度统治下管理的结果。人民历来有较为明显的等级之分,一切以法律为依据,人们的思想意识程度比较高,在文化方面对国家和个人的要求也较高,良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人们高尚的文化素质,也随之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人在文化方面的与众不同。

中国。作为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超过五千年历史的悠久传承。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三纲五常、信孝礼仪、典著《四书五经》充斥整个封建社会时期,更灌输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当中。黄老中庸之道,儒家孔孟之道,还有佛家、道家等众多学说。自汉武帝始,儒家学说在中国影响之大,使国人凡事以孝为先,以传统大家族为中心,待人接物以其诚信之心,孝悌礼仪深入民心。在现代社会当中,传统式的大家庭模式逐渐被打破,亲人之间的联系有减少的趋势,因此,“孝”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单纯地认为就只有中国古代观念文化,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历史文物,如: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书法、绘画、建筑、陵墓、服饰等艺术品;还有社会制度以及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牧等。当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应该包括中国人的勤劳、勇敢、正直等等优良传统,这些都足以让中国人引以为傲。正是这些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我们五千多年的辉煌华夏历史。但另一方面,如中国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拼命寒窗苦读只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为功名不惜代价,充斥着尔虞我诈,这同样造就了中国古代腐朽黑暗的官场文化。

所以总体来讲,中国文化是注重伦理型的文化,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文化。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人均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等都较低,这也导致了我们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封建思想意识的影响依然存在,各民族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也还不够,无法达到大融合状态,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奇偶”精神,如孔子的“中庸”,宋儒的“一分为二”等理论。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评论也应讲求“奇偶”精神,要一分为二看待,舍弃糟粕而取其精华。

简析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间的异同与冲突

我们谈到不同的文化,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说法很多。然而,比较差异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可比性存在。对可比性的另一种解释,就是有共同之处。所以讲到文化差异,必须以文化的类同为基础。

可以说英汉文化相通之处甚多,甚至大部分文化基础都是相通的。虽然英美和中国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宗教相异,但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一致的。比如世界上的日月星辰是相同的,江河湖海到处都有;都要为了生存而奋斗,都希望生活更好;都有喜怒哀乐,都渴望友爱。所以说,英汉文化中有太多东西是东西方共通的,或者说是相互都可以理解的。随着世界流的日益广泛,这种相通点也必然会愈来愈多。

中西文化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思维差异的不同自西方黑格尔哲学体系形成以后越发明显,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不同的行为方式。首先,是社会制度不同。英美国家实行的是更注重个人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实行的是注重群体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同背景导致人民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随之习俗也就不同了。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隐私权是个人主义的直接产物,它被当作是合理的、合法的,或人们的最高需求,得到了它,人们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隐私权受到了侵犯,个人就如同受到了侮辱;而中国人崇尚群体主义,强调整体意识,这是与西方人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这些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认知心理的区别。

从比较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一种强调人文精神、伦理道德、重视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性”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克己复礼,是一种“德性”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种注重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追求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性”文化。综合来说,英汉文化各有所长,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道德理性正是西方世界开始进入后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而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技术、创新精神也正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急需的。

英美文化论文篇(7)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着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四、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英美文化论文篇(8)

    英美文学是英国民众和美国民众艺术化地使用英语的体现,是他们对现实生活审美的体现。英语这个语种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英美文学的风格和问题灵活多变,或者婉约如少女窃窃私语,或者粗狂如野马狂奔于野;或者高雅如阳春白雪,或者庸俗如下里巴人;或者含蓄如弱柳扶风,或者明快如急雨直下。可以说英美文学表现力丰富等,魅力独特,可以感受到英语所带给我们的色彩斑斓的英语词汇和音乐节奏鲜明的语调。英美文学的分类主要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文学批评理论等。

    (一)英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文学可谓是源远流长,它的演变过程可谓是长久而复杂,在这个过程当中,英国文学受到了文学本体之外的宗教、政治、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二)美国文学的特点

    19世纪末,美国文学脱离英国文学而自立,正如胎儿脱离母体一般,虽然初期仍然带着英国文学的特点,但是在以后的岁月当中,它逐渐在漫长的成长过程当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美国文学表现为平民化、多元化,富于阳刚之气,热爱自由,追求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梦。美国文学大致出现过三次繁荣:19世纪前期形成民族文学。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两度繁荣并产生世界影响,已有近10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代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十分活跃。30年代重视文本研究的新批评派,到50年代便失去权威,此后兴起的文论派别繁多,主要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解构主义等,呈现出多元和非主流化的态势。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伦理学批评仍要直面三个敏感的问题:一是文学伦理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二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问题;三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审美的关系问题。而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的关系问题仍是进行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的关键问题。20世纪被称为“品评的世纪”,文学品评理论沿一条从“内在的研究”到“外在的研究”轨迹生长。“新品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精神阐发、读者应声品评、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种种品评思想和理论,改造了文学观念,从基础上转变了人们对文学传统、典律构建、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关连的认识,为文学研究开发出新的天地。

    二、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一)英国式英语和美国式英语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大约有了1500年的高龄。英语漫长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OldEnglish,时期为公元450年至公元1100年;第二个阶段是MiddleEnglish,时期为公元1100年至公元1500年;第三个阶段是ModernEnglish,时期是公元1500年至现在。在早期,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还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随着英国英语和北美大陆的印第安土着语接触,并且在适应北美大陆的同时,许多新的词汇出现,在这个时候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英语。语言作为一国文化的载体,起着传承和发扬本国文化和思想的作用,文学评论作为文学的一个种类,其语言是经过加工和整理的,其本身往往含有特定的含义,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至此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差异对文学评论的深远影响。英国英语作为英语语言的“正宗”,因为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在语言的使用上就显现了出来。可能是由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们在英语的使用张狂程度上有所顾忌(当然这种顾忌可能是潜意识的,也可能是出于对语言传统神圣性的由衷地尊崇),英国英语在文学评论中的语言使用上就显得中规中矩,这种中规中矩的原因正如前文所说,可能是对随意破坏语言传统的顾忌,也可能是出于对语言传统神圣性的由衷地尊崇。美国英语作为英国语言的衍生,虽然一些核心的东西没有改变,但是,美国作为一个新生的国家,它的一切包括国家本身、政治制度、本地文化、美国民众都是新的,新生的事物充满了叛逆和创新。因为美国本身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包括历史、政治和文化方面),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大胆张狂之极,没有丝毫的顾忌,充满了创新的精神,这也与美国一直标榜的“一切皆有可能”的美国精神相符合。一切皆有可能,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是如此。

    (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英国文学评论的文化内涵英国的文学评论在继承和反叛之中挣扎。《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作品在英国非常具有代表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在替父复仇和力挽狂澜之中苦苦挣扎,经典名句“生存还是灭亡,是一个问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然而,性格决定命运。英国文学评论似乎也具有哈姆雷特的性格,从17、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具有的神秘宗教色彩,到现在的边缘体验创作理念、荒诞派的创作手法、非个人化理论等一系列的文学评论的新理念的提出,都表明了英国的文学评论在继承传统和突破传统之间徘徊不定,犹豫不决。20世纪以来,英国文学评论界正在经历着蜕变,正在重新理解、重新铸就和重新阐释先前的理论成就。客观地说,英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没有出现能在世界文学理论与批评界呼风唤雨的泰斗、明星人物(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除外),但是它的影响是深远的,至今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感觉得到,甚至在当今那些非常有影响的文艺理论那里都可以感觉得到它的影子。我们无论从结构主义还是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还是后殖民主义等文学理论那里都可以找到英国文学思想的痕迹。在这里可以对英国的文学评论作一下简单的展望———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在英国文学评论应该不会再向《等待戈多》这样的荒诞力作来挥舞大棒,因为“世界末日”的预言在今天看来是十分可笑和荒诞的,是作者撒的弥天大谎。文学评论界不但要对以往的荒诞、绝望和迷离进行深刻的反思,而且还要对以前的理论成就进行纵向的和横向的重新理解、重新铸就和重新阐释。

    2.美国文学评论的文化内涵自从有了文学,就有了文学评论,所以在谈论美国文学起源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对美国文学评论起源的探讨。欧洲大陆的文学还是当时已被殖民化的北美大陆的印第安土着文学是美国文学的起源,历来争论不休。但是笔者认为,既然美国文学被冠之以美国之名,就充分说明美国文学的独立性。美国文学的起源与其说是欧洲大陆的文学或者是当时已被殖民化的北美大陆的印第安土着文学,还不如说是起源于美国本身。当时的欧洲文学对于北美大陆来说就像是一粒陌生的种子,而北美大陆对欧洲文学而言更像是一片陌生的土壤,当陌生的种子和陌生的土壤相遇之时,只能结出全新的果实,虽然美国文学有两者的影子,但是它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了。美国的文学评论就更是如此了。

英美文化论文篇(9)

虽然英美两国文学有了彼此不同的发展土壤,但在英美文学的交融中仍然体现出了文化的同源性特征。文学具有民族和时代特征,英国的社会变革对英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文学中处处显露出时代变革的烙印。英国文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作品中存在乌托邦情结和帝国情结。帝国情结主要来源于英国的殖民文化和国家性质,它随着英国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同时也随着它的没落而消失。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体现出强烈的侵略意识和民族意识,因此战争文学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乌托邦文学起源于几个世纪前英国的政治猜想热潮,它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文学,尽管这种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但是它的出现曾经推动了人们对强权的戒备和反省。相比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由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较短,缺乏历史沉淀,但是为世界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讨论。美国文学发展到今天,其最大特点就是对现实的剖析。美国文学作品善于描写和揭露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并通过对现实的揭露反映社会的本质。此外,由于受到社会历史的影响,美国文学的创造性较强,并朝着浪漫主义的方向发展。英美文化差异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影响,文学评论的差异同样离不开历史的影响。例如时代和继承历史的抉择中犹豫不前。尽管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思维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英国文学和文学评论,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文学评论还是进入了蛰伏期。与英国文学评论不同,美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几乎是同时产生的,这个文学体系的形成源于美国自身,它形成于欧洲大陆,然后在北美得以发展,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文学体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国的文学评论是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新旧文学交替出现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学体系。美国的文学评论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相比于英国文学,它在文化底蕴方面仍然存在一定欠缺。文学评论的发展具有偶然性,这使我们在研究英美文学评论时也可能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如评论家个人的喜好和专长等。

总体来看,英美两国的地域性差别对两国文学和文学评论的差异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同时对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首先来看英美文学评论中语言差异的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受到语言差异及各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评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当语言接受一定程度的加工与再创造后,文学作品便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文化差异。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一方面推动着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即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历史感,最大程度地促进文学评论的顺利开展。英国文学评论的主要特点为保守、中规中矩,这与英国人思维及个性带有保守、低调的特点有关。除此之外,英语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且作为英国的母语,人们对其的尊重与敬仰也能极大地影响到文学评论。对于美国人而言,历史上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英语的运用方面受到了英国人的影响,但美国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经历过封建时期,直接移植了欧洲的资本主义,这样的历史背景使美国文学评论中使用的语言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常带有夸张语气,非常直接与大胆。再来看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从英国文学评论方面来看,评论语言主要处于继承与摒弃之间。英国人思维的固守性,使英国文学评论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带有宗教色彩还是现代诙谐色彩的文学评论手法,都展现了英国文学评论领域渴望突破自我与探索新兴评论方式。从美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其文学评论发展方向与美国文学趋同,不但没有历史厚重感,缺乏深层次的含义,而且缺少了历史文化的积淀,难以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些情况都与美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美国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决定了美国文学评论语言上的直接与大胆,加之受到印第安土著文化及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文学评论的角度更为灵活与全面,因此美国文学评论在世界文学领域中的意义愈来愈重要。

美国文学和文学评论没有英国那样的历史包袱,因此在文学的发展中显然更富于创新性,这种文化差异对两国的文学评论影响深远。影响不同国家文学评论的因素很多,如社会背景以及评论家自身的喜好等,但是不难发现,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起着支配作用。美国文学评论在创新方面要胜过英国文学评论,而在历史积淀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则更有优势。

作者:肖莉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

英美文化论文篇(10)

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的变革都会对英国文学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文艺复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莎士比亚、萨里、斯宾塞、华埃特、海伍德等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过后,又先后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发展阶段。到了18世纪初,又兴起了新古典主义,这使得宗教神学开始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到19世纪,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渗透到英国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的文学家更加追求自由和解放。到了19世纪后半期,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学的题材逐渐扩展,文学也被赋予了某种经济和政治色彩,大多数文学作品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在此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英国文学趋于写实,在选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促使英国文学顺应时展,呈现出更加全面、多元的特点。

(二)美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相较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美国民族较多,且有大量移民。这就使得美国文学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复杂性、庞大性的特征。总体而言,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后等阶段。在最早的殖民时期,美国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早期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时期的美国大陆相对落后,文学仍源于生活和劳动,因此,文学作品多是赞颂人们的品格和自然风光。到了一战前后,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出现在美国文学中,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美国文学的现实性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文学的转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饱受战争摧残,对社会和人性开始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善与恶,美国文学也一度陷入迷茫时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文学逐渐进入第二次繁荣时期。到了19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展时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矛盾逐渐暴露,各种文学流派也相继出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更加鲜明。30年代的美国文坛则以左翼文学为主导。而到30年代后期,文坛上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流派纷纷出现,且大胆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彼此之间相互争论、交流和借鉴。在此过程中左翼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文学思潮的主要引导者。与此同时,美国文学逐渐与世界相互交流,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打击,二战后,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格局。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内涵

英美文学评论随着英美文学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评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严格,理论指导也越来越系统化。英美文学评论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并依据相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进而探索英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便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推动英美文学更快、更好发展。文学评论家通常综合考虑作品的写作手法、表现特色、思想观点、创作风格等要素,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主旨。此外,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得到更加客观的反馈,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反思,并不断进步。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在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英国文学评论常遭遇矛盾和挣扎。17、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创作手法也相对荒诞,在这种文学背景下,文学评论就陷入矛盾中。到了20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之前的理论,并朝着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向发展,逐渐进入转型时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对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的早期殖民历史,使其文学创作接受了印第安文学、英国文学等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当然,美国文学并非单纯地模仿和复制这些文学,而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并日趋成熟,最终从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学演变历程,促使美国文学具有更加自由、开放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对应的,美国文学评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反而更加重视作品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性。

(二)文化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还是民族文化根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又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基础。因此,语言差异也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的评论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也会略有差异。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谚语、典故、习俗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若无法准确把握这些差异,就会影响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论。相比较而言,英式英语较为严谨,英国评论者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对语言的运用更加谨慎,同时,受语言习惯影响,英国评论者对所评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抱着一种尊敬的心理,这也正是英式英语沉稳、庄严的表现。而在英式英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式英语则相对自由、随意,其对英式英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同时,美国评论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相对轻松。相较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发展历史较短,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文学作品受传统束缚也相对较小,更加关注创新和个性特点。在文学评论中美式英语的用词也更加自由和开放。文学评论也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因此,受英国文学评论理性、传统特点的影响,英国的文学作品更加规范,在语言运用方面更加严谨,带有浓重的历史感。而自由、独立的美国文学评论则会让文学创作更加关注个性展示,这更容易引起文学思潮。正是受文学载体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文学评论也反作用于文学创作,使美国文学创作在短短的发展历史中,越来越具有独特性,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纵观英国文学发展史,其创作演变历程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本主义只是相对于禁欲主义与神权主义来说的。整体而言,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还相对保守,这主要源于英国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英国文学评论的这一特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相较于英国,美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就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发展历史较短,没有沉重的传统束缚,文学评论不必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美国在独立战争后,逐渐形成了自由、独立、民主的文化氛围,这也促使美国文学评论更富创造力。

英美文化论文篇(11)

1.英美文学所具有的特点

1.1 英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文学的历史悠久,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大繁荣了,自文艺复兴后,英国文学经过发展相继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阶段。在这些阶段中,英美文学得以快速的发展,并在不同时代掀起了一股股文学思潮。在每一股文学思潮的背后,都有一大批的文学追捧者和拥护者,当然每个时期也有批判主义思潮的出现。对于英国文学来说,这些思潮都不影响英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反而进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步推进了其文化的发展。对于一些读者来说,英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也是许多学者争先学习模仿和研究的对象。英国文化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写实了,也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更加注重实践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英国文学目前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化更加发展完全。

1.2 美国文学的特点

对于一个民族历史并不悠久的国家来说,美国文学的成长是短期的、多元集合的。美国是在二战后许多移民的迁入才逐渐的壮大发展的,对于美国来说,它的文化具有模仿他国的现象。不可否认,美国的移民政策为其争取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口,美国这个新生代国家因此汇集了不同种类、不同肤色和不同国度的人民。当然,随着这些不同地方的人来到这里,带来了他们各自地区的思想文化、民风习俗以及科学技术,其中许多不同的文化思想在这里得到大融合、大碰撞,并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

美国文学深受其它国家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繁荣的英国。在19世纪以前,美国由于自身特殊的国情,对于文化的接受都是从别的国家“移植”过来的。但是随着民族的融合,思想的交流和发展,在20世纪之后美国逐渐的形成了自身独立的文化,这个文化是建立在多民族融合的基础上的,这也是由美国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所决定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历的文化斗争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名族文化,即多种文化的汇合。

也正是由于美国文化的特色,使得美国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很快的壮大并对一些其它的国家造成“唯马首是瞻”的影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逆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全球化逐渐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现如今美国文学又逐渐的多元化起来,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所在。

2.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文化因素

2.1 语言文化的差异

文化认识决定了文学发展,文学发展又决定了文学评论的发展。对于文化差异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语言文化的差异。语言文化的是一个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没有统一的约定俗称的语言,那么群体就不会形成,相对应的国家也就不会形成。虽然有些国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他们还是对这些语言都能理解和够运用的。拿印度来说,印度的语言就有许多种,常见的就有印地语和英语两种。通常情况下英语是作为官方语言进行运用的,而印地语则是人们平时使用的语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掌握这两种语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人们通常会根据场合来选择语言的运用,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在社交场合会习惯性的使用英语,而在与自己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候则会选用印地语比较多。

对于英美两国来说,他们一般都采用的是英语(美国北部有少数印第安人除外),但是即使是同样的英语也有不同之处。随着各自民族的发展变化,一些合成词和新生词的不同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行成的特殊词汇的衍伸,导致了英语在两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特点,我们一般情况下会把这两种语言区分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对于这两种英语来说,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发音和词义时有发生,尽管他们本来是“本家”的,都是由原始的英语衍伸而来的。语言差异是造成英美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