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

时间:2022-08-01 03:01:28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 要】小学体育教师要研究当前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弊端,重视提出一系列措施和建议,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也在逐渐增大。小学生也因为沉重的课业负担而忽视对身体的锻炼。小学体育教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转变分数和竞技的目标形式,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培养。小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团队观念,积极推动学生的发展。我们小学体育教师要增强教学的效率,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改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和时展共同进步。

一、传统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弊端

1.课的设计不科学不合理

过去的体育课程设计采用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的策略,没有照顾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没有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男生女生的爱好和追求,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例如,男生往往喜欢足球、篮球,女生往往喜欢温和的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因此,教师不能把男生和女生共同对待,而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选择不一样的课程进行教学。

2.体育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合理

传统的体育教学,人们对体育活动存在着误解。人们总是将体育当作单纯的竞技项目,忽略体育活动对身体素质的培养。我们应该注意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个人的成绩,带来的人的身体素质的提升,带来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了身心素质的长远发展。

3.文化课的地位不断攀升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压力在逐渐增加。学生往往为了升学,大量挤压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也是这样。一些学校教师为了学生小升初取得好的成绩大量占用学生的体育课的时间,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不好的影响。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和建议

1.体育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进取精神

伴随着世界上各个重大的体育盛事的举办,各个小学也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都能培养小学生的进取精神,也能塑造小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当前,我国人民对体育认知不够成熟,大多数人觉得体育比赛就是竞技比赛,容易忽略体育带来的快乐,而重视选手的比赛成绩。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并能影响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看法。小学生容易受到影响,在体育运动中追求成功,而忽略体育带来的快乐,忽略体育带来的学习品质的锻炼。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不要看重比赛的成绩怎么样,这只是体育竞赛的一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而要看到竞赛的全部价值和意义。我们要让学生从竞赛本身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2.体育教师要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

任何体育锻炼都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一朝一日就有锻炼效果的,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可以达到效果。当前时代的发展,顽强的意志品质已经成为人们非常重要的品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铸造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小学生的锻炼或者比赛活动中,小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也会承受各种失败的痛苦和压力,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克服一次次的困难,勇敢地面对失败,提升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要铸造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小学生能够从失败中享受到输也要输得精彩,享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和意义。

3.体育教师要养成小学生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教学不是靠课堂上的点点时间就能够有好的效果的,教师要引导并帮助小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激发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引导小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养成好的锻炼的习惯。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参加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让小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4.体育教师要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重视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过程中,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地引导和指引,让小学生充分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因此,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缺少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学生的球类竞技比赛,例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也可以开展拔河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增强心理素质,增加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5.教师要指引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

小学生年龄太小,身体正处在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教育家长给学生营养的补充,引导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小学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多参加正确的体育活动,课余也要开展健康正确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防止对身体造成损伤等不好的后果。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白体育课的意义和价值。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小学体育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引领小学生开展健康快乐的体育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体育的目标,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小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愉悦身心、放松身心,促进学习和体育素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关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讨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人们对教学有效性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作为一门具有特殊价值与教学意义的重要学科,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激发其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本文拟从如何提高小学阶段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出发,从多个方面做出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教学 体育课堂 有效措施

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不只是传统意义上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体育本身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教学是否有效对学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同样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就注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增强体育学习兴趣,锻炼自身体质,愉悦身心,并进而推动教学效果取得更明显进步。

那么,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呢?具体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在对小学生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必须首先制定明确的教学规划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所具有的引导性会让下小学体育课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更易达成预期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知越深刻,就越能有意识的使教学效果趋向于预期价值标准。具体来说,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全方位思考各种因素,并且认真考虑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和小学生性格特点,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有的放矢,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增加一些游戏性、趣味性的项目,会很好的激发其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想象成是“青蛙过河”,在进行投掷教学时,可以将其设定为是神游戏......这样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课堂知识,同时还能启迪他们的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寓教于乐,将成为老师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3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对良好教学效果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求,所以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自己的认知,合理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才能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从“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向因材施教方面转化,从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向既注重传播知识又开拓学生能力、启发思考方面转化,从封闭的课堂教学向开放式教学方面转化,从单纯的“应试教育”向注重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面转化。

4利用多种教学器材

场地和器材的选择,对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场地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课程任务与课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场地真正的为教学服务,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同时,在对器材进行选择时,必须首先对其进行清点与检查,确保所有器材是安全的、够用的。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安全、简单、实用、高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井然有序。此外,教师还必须结合课堂教学任务,选择最适合小学生使用的体育器材,让他们在体验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以往的体育教学更多是局限于课堂讲解--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等三个环节,内容枯燥,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指导,因此教学效率低下。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尝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并根据特殊情况灵活运用来达到目标。比如,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也可以制作相关课件、播放相关视频录像,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某一种体育运动,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帮助他们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6形成科W教学评价体系

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初衷本身是好的,但如果过分追求有效性的实现,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认为,无论是体育,还是其他课程,最重要的价值是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消化与利用。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必过于功利性,只要严格做到从学生角度出发,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就一定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国家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后,教学评价的标准与之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由原来以重视“结果”为中心转向现在的更注重“过程”,这一变革更符合现实情况。

总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毕竟课堂教学说到底还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唯有创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不仅能够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能灵活运用。以上所提到的一些措施与策略,只是本人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想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有多种方法和手段可以选择,在结合小学生群体特点的基础上,真正让他们在玩的同时自觉愿意学习,才能更好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老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本文探讨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新课改理念为小学体育教育引入了新的观念,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小学体育从观念、教材、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到评价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能否适应和完美地执行新的理念,对小学体育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1.改变教学方式

开展体育课程能够让小学生接触到体育,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大多数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实践,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较为死板,也无法让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缺乏交流与互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比如,通过各种动作的演示方式让小学生了解到每个动作背后的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展现出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的优势,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运动能力。

2.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使得小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为了有效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有组织地让他们通过团队竞争的方式打球或者参与其他的运动项目,调动其积极性,使得体育活动能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顺利开展。同时,总结此次活动的优缺点,以对下次活动提供借鉴。另外,教师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从当前小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热点话题及健康的时事报告等出发,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体育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产生体育学习的动力,进而积极、努力地学习,同时还能使小学生发现自己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不足,更好地了解体育这门课程,为其后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基础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游戏、活动等形式,调动小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3.教学方法要趣味性与游戏性相结合

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趣味课堂中学生能够得到身体的感官刺激和愉悦的精神刺激,获得强烈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参加体育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针对小学生好动、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讨厌单一的重复练习等心理特点,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兴趣爱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室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不断地重复练习带来的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师有多种方法去激发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缓解课堂气氛,比如多采用竞赛机制和游戏环节。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制定与之年龄相匹配的“儿童化”创新尝试,将游戏性贯穿教学实践始末。游戏的方法通常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因为它不仅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更能使孩子们在运动中克服枯燥单调的反复练习带来的抵触情绪和身体上的疲劳。为此,变换教学模式非常重要,要加深形象化教育教学,通过进行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爱好。

4.优雅标准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是必须的,动作示范并不是专指教师为学生进行的示范,还包括了以图片形式或者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的教学示范。标准、优美的示范,不仅能够为学生展示标准的动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进而实现对其学习兴趣的有力引导。以篮球教学为例,可以在课前以多媒体的方式对于国内外知名的篮球赛进行播放,从而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视频观看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此外,还可以请动作熟练的同学进行相关动作的示范,这对于其他学生的带动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最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动作进行分解讲解,并且对技术要点进行归纳总结。

5.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的目的是能够推动学生能力的有效提高,能够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这也是教学活动应该持有的价值理念。新课标中对此进行了明确界定,在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时,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活动是否具有有效性,也就是教学活动对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程度。在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时,学生是否取得进步是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注重从学生需要的角度进行考虑,而不是为教而教。新课标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原来的评价机制中将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新课标中则更加注重过程评价,虽然对于具体该如何实现过程评价还未形成系统的体系,但是新课标的这一改变意味着对于教学评价活动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并且需要对学生体育学习状况进行真实的反应,同时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都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小学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有效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道路。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

摘 要:小学体育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小学体育是一门兼具户内和户外的课程教学。它不仅教授学生体育技能,还能够帮助学生如何开展更好的体育锻炼。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对于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小学各科教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体育也不例外。小学体育是小学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小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认知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小学体育是一门既有课堂内的教学又有课外教学的课程。教师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真正融入进去,专心致志地学习。在操场上进行教学时,学生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小学生本身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注意力会不集中,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教师要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比如进行群体训练、个体训练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扮演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融洽。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固定的,而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合适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进行课堂教学

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教学乐趣,体育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如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沙包投掷大比拼”这个游戏来让学生进行投掷的训练。将男女生各分为两组,在同一时间内看哪一组投掷的沙包更准,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大胆的品质。

2.教师要利用比赛进行教学

体育蕴含许多竞技运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赛来进行,通过比赛,学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更愿意进行相关的学习。比如在枯燥单调的队形、队列训练过程中,通过比赛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3.教师要采用树立典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

在小学阶段,树立典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树立典型来进行学习,比如有的学生在短跑方面最好,教师要进行宣传,让其他学生以此为榜样进行学习。又如在进行体操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某个学生在体操方面有天赋,训练得好,把他树立为典型,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枯燥的体操也是可以得到认可的,其他学生也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来进行学习。

三、要对场地器材进行合理布置,提升教学效果

体育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不同的课程,它需要有一个大的环境来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场地,合理布置各种场地器材,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在教学前滚翻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呼啦圈形成一个大的山洞,让学生形成认同感,增强了学生对这个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精神。

四、注重教学评价用语

体育比赛中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极其重要,它对于提升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良好的作用。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对体育课程更加热爱,要注重教学评语的运用,要多用各种鼓励性的语言,比如教师在教学蛙跳这节课时,可以对跳得好的学生这样鼓励:“真棒,你们继续。”对于那些不敢向前跳的学生这样喊道:“加油,努力向前。”在W生进行短跑训练时,教师通过对学生喊各种口号来激发学生向前奔跑的热情,这样喊道:“加油,快跑,用尽全力,冲向终点,拿到冠军”等等。这些口号不断鼓舞着学生向前奔跑冲刺,让学生充满比赛的激情,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十分好。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让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变得更好。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融入各种教学模式,让各种口号成为教学的重要支撑,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分析:和谐互动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略谈

摘要:体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时下的小学体育尚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和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许多地方小学体育教学尚未完全摆脱身体活动能力培养而轻视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以及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迫切的。要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互动的体育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培养兴趣,激活思维,实现新课堂教学的多维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体育;和谐互动;课堂教学

体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面创新的教育,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但拓宽了体育教学课堂,使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也使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和谐互动,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谐互动,主要是指教学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通过和谐交往,互动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过程的多维目标,使学生真正做到懂体育、会体育、爱体育。可见,创设和谐互动的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一、和谐互动的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内驱力。在现实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原本是有兴趣的。但迫于文化课学习繁重的压力,以及体育锻炼的手段与教法单一泛味,过于成人化、竞技化的招法,呆板而缺乏活力的课堂运作机制,造成学生喜欢体育而不爱上体育课。而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促使和谐互动,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例如,在学习纵箱分腿腾越这个动作时,教师采取了和谐互动共同参与的问问、议议、答答、练练、比比的互动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急着去做示范,而是先提示,让学生观察面对的是什么器械?如何跳过?以前玩没玩过类似的游戏等等。然后,让各个小组带着这些问题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去练习,练习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讨论结束后,各小组自行学练。教师审时适度地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造性学习,看哪一组的动作舒展优美等等。最后,组织学生评委对各个小组的练习过程(如安全意识、认知程度、团结协作、创新动作等方面)进行评比。在这样的问、答、议、练、比的课堂上,学习气氛热烈奔放,沉闷的局面一扫而光,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习兴趣自然而然被激发和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极好。

二、和谐互动的课堂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技能的学习有肢体的参与,也有思维和情感的参与,想练结合。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还包括发展思维、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育课的核心是进行身体练习,但身体练习,也要有思维的参与。对于学习任何一项运动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指挥枢纽是人的大脑。学习与掌握的程度,既受学习时间、练习次数、学习兴趣、运动表象的影响,同时也受思维的影响。而和谐互动的课堂无疑就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妙方。

教师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方法,展现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注入催化妙方促使互动,让学生的展开思维去感知、去质疑、探疑、解疑,去理性思考,这是有效的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如在学习“障碍跑” 主题教学时,教师可设问同学:“你们平时走在乡村的小道上遇到过什么障碍?”同学们会马上回言:“有水沟、大坑、山洞、树木等等。”教师又直言发问:“你们会怎样通过这些障碍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遇到水沟就跨或跳过去,遇到山洞就钻或绕过去。”……“好,请同学们利用垫子、标杆自己设置各种障碍,并自选合适的方式通过障碍。”同学们立刻忙碌起来,开动脑筋,去质疑、探疑、解疑,自己O置起了各种形式的障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哪组的障碍设计别具特色,既快又新颖。老师别具一格的问题情景创设,深深地激发学生全力以赴,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

三、和谐互动的课堂能有效地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

由于体育课本身的特殊性,它是学校各门功课中危险系数最大的,这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对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以避免或减少给学生造成的身体伤害。尤其是激烈的游戏比赛组织要严密,讲解要明确,示范要规范,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懂得只有安全地进行活动才能夺取“双丰收”,才会有幸福感。比如游戏“开火车”、“蜈蚣行”、“牵手跑”等集体项目,教师应讲明游戏规则――以中途无同学脱手、无同学摔倒,安全抵达终点为胜利的先决条件,以此督促学生小心“开车”,增强同学间的合作和责任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高游戏活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对活动中出现的摔倒现象教师要及时正面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违规必然造成危险,安全重于一切的道理。最后通过教师表扬性的总结,深切体会安全活动给自己和同伴带来的快乐情感,共同品尝胜利的果实。这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出来的安全意识,必定对学生在课余进行体育活动或者其它活动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也因此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现代教学思想,使学生养成小心行事的良好习惯,让安全的理念植根于一生中,融入于和谐社会中。

和谐的教学课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有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探究的心理,激活学生思维,使情、景、人在生活之中融为一体。教师应怀有光荣的使命感,从平凡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尊重个体差异,并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学生增强安全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遵守规则,自理自律,奋发向上,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体育锻炼,实现教学的多维目标,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传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