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11-09 08:59:09

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1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1林业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

客观分析林业生态修复的综合性效益,它能够创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1.1.1生态效益。林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林业生态环境的营造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增加物种的多样性、能够改善空气质量、能够稳固水土,逐步优化生态系统,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条件。但以往为了创造较高经济效益,极大程度上破坏林业,比如乱砍乱伐等,导致林业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今时今日,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与发展,注重林业生态修复,意味着积极解决森林资源不足、树种单一性等问题,那么有利于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从这一方面来讲,林业生态修复可创造较高的生态效益。1.1.2经济效益。林业生态修复,不单单进行公益林的修复,还包括经济林的生态修复,这就意味着经济林规模将不断扩大,能够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木材砍伐,用以创造经济效益;能够将促进林业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进行有机融合,通过丰富农业生产多样化或者打造生态化旅游路线来实现经济创收,同样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1]。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林业生态修复还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1.1.3社会效益。社会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了能够推动林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林业生态修复之中,实现生态资源再生,即可持续且良好地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扩大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促使林业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始终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推动我国社会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林业生态修复还能够创造社会效益。

1.2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客观分析林业生态修复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林业生态修复的影响,可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1.2.1林业生态修复是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发展状况,可知很长一段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利用生态资源来创造社会经济,虽然使得我国经济状况有很大程度而改善,但由此诱发的环境问题较多,比如林木乱砍乱伐严重之后,地表土层裸露出来,在受到雨水冲刷后就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如果发生在较陡的山坡,还有可能引发泥石流灾害;森林资源被大量利用之后,林木净化空气的功能大大降低,国内空气质量持续下降,常常出现雾霾天气等,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及危害人们的生存家园。为了能够改变此种情况,近些年我国大力提倡生态保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颁布实施相关政策意见,要求地方政府积极落实林业生态修复工程,也就是深度调查研究地方林业发展状况,掌握林业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合理规划并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性的林业生态修复方案,将该方案落地,使林地生态系统得到改善,环境保护目标也得以实现[2]。所以,林业生态修复可以看作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1.2.2环境保护可减轻林业生态修复的压力。在林业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之后生态修复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实现,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逐步改善、恢复至原貌。所以,林业生态系统破坏的代价非常之大。又因为林业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诸多问题,比如林木遭受病虫害的侵害、林木遭受火灾的侵害等,导致林木生态修复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前期付出付诸东流。而基于地方发展实际情况,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制定可行性的、针对性的、有效性的环境保护政策,将环境保护或者环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即可加大当地环境破坏行为的整治,即可从源头上遏制林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问题或者能够降低林业生态系统所面临的负面影响,相应的林业生态修复的难度及压力将有所降低。1.2.3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都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虽然在开展工作的角度、采取的具体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终都会服务于林业事业发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持续向前推进,使之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那么在综合性效益作用下林业事业发展将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向前推进,能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也可更好地维护森林资源,有利于促进森林资源规模扩大、利用率提高,同样可以支持林业事业稳步向前发展[3]。

2林业生态资源发展现状

2.1林业生态资源发展现状

回顾分析我国近些年林业生态资源发展实际情况,整体发展状况良好,林业生态资源逐渐丰富,林业建设始终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迈进。如若要深入了解各地林业生态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旧会发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2.1.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近些年我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要求各地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结合当地林业建设与发展实际情况,要求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及地方性政策,以便组织相关从业人员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地执行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地维护林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结果来看,部分地区林业部门领导或者从业人员环保意识淡薄,并没有正确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没有深入地了解林业发展实际状况,合理地安排和执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导致森林资源依旧容易遭到自然灾害或者认为因素的侵害,使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4]。2.1.2林业生态建设质量有待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并且科学合理地展开环境保护及林业生态修复工作。但通过大量调查能够发现,很多基层地区在林业生态修复过程中根本没有建设相应的工作方案,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新建成的林区后期缺乏针对性的养护管理,原有的经费根本不能够满足后期的维护需求。虽然我国高度总是林业生态建设,颁布相关政策、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意在通过政策鼓励、法律约束,规范各地方林业生态建设,使之能够持续向前推进,促进林业事业持续且稳定地向前发展,但在生态修复方面收效甚微,比如林业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受到地势陡峭、干旱、山洪等自然因素的干扰,导致林业生态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难以改善当地林业发展状况。

2.2林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挥不充分

林业的生态效益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防风固沙,二是保护水土,三是调节气候等。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灵活运用林产品得到的经济提升等。从理论层面来讲,林业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够使林业创造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即可促进林业事业持续且稳定地向前发展,又可为构建和谐友好型社会创造条件。但当前林业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可行性的修复方案落实到地;亦或相关部门监管工作执行不到位,未能全方位跟踪监督林业生态修复工作,未能及时发现工作问题予以处理,导致林业生态修复与现实情况不符,生态修复效果大打折扣;亦或所制定并实施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或者漏洞,导致林业生态修复缺乏有力管控,容易出现问题,降低林业生态修复效率[5]。

3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3.1林业生态修复要坚持质与量并重

林业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保持长期动力,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的落实一项又一项工作计划,如此才能够逐渐取得新成果,逐渐改善林木生态系统。当然,为了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学习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结合当地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情况,认清林业生态系统破坏的状况,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可行性的、有效性的林业生态修复方案,按照该方案安排好具体的生态修复工作,组织从业人员认真负责地落实好各项生态修复工作。比如充分认识到当地林业树木树种单一性的实际情况,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其他树种,将树苗栽种在林区,以此来逐渐丰富林区树种的多样性;正确认识到当地林区森林资源甚少的局面,应当积极落实人工造林工作,实施科学地、合理地植树造林,以便逐步扩大森林资源;加强林区巡查,了解林区生态修复情况,做好林区清理等工作,以便营造良好的林区环境。

3.2构建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的指导体系

实践证明,要想促进林业事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那么在林业资源管理上应当高度重视林业生态修复,并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为此,应当深入地了解当前林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明确该项保护工作实施存在的实际问题,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可行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针,安排好环境保护工作,即:总结性分析以往林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制定可行性的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引用先进技术来构建信息化系统,通过运行该系统来跟踪管控林业,了解林业内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林业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组织人员实施针对性地保护,消除负面影响,更好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6]。例如甘肃省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火令明确指出,目前我省仍然处于森林草原高火险期。作为森林防火的“前哨”,我省各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时刻保持警惕,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火源管控,杜绝火灾隐患。甘肃太子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作为我省中部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按照上级指示,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贯彻落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加大了森林防火措施的实施,包括宣传教育工作的落实、消防设施的配备及林区的全面排查,通过行之有效的预防,尽可能地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持续不断地修复林区生态系统创造条件。

3.3注重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无论是林业生态修复还是环境保护都需要林业资源的支持。以往某些地区林业建设状况不佳,与当地经济匮乏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能够真正改变此种局面,使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通过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的作用,势必能够创造较高的林业生态建设效果,为推动林业事业良好地、稳步地向前发展而努力。为了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应当总结性分析当前林业产业发展状况,客观分析林业产业结构问题,与此同时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地方实际状况,探究适合的、有效的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可行性方案[7]。例如在甘肃太子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内积极引用先进技术来构建区域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收集区域林业相关信息,通过整理、处理及分析信息数据,在较高应用价值的信息数据支撑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区域林业生态修复技术标准,指导相关人员规范化、标准化、合理化应用生态修复技术,以便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操作,改善林区生态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适合林区应用的生态修复管理平台,以便技术人员通过操作该平台来掌握林区生态环境现状,制定可行性、有效性的生态修复计划及环境保护计划,通过树苗种植、病虫害防治、防范人为砍伐等做法,使林区生态系统逐渐得到恢复,为更好地发展林区而努力。

4结束语

从理论层面来讲,林业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关系非常紧密,在推动林业事业发展之际,应当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林业生态建设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并且所实施林业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计划,那么将逐渐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经本文分析可知,当前林业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不佳,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探究行之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以便加强林业生态修复及环境保护,为更好地发展林业而不懈奋斗。

作者:马少龙 单位:甘肃太子山部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