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彩陶艺术融入专业课程的探析

时间:2023-03-24 14:48:57

彩陶艺术融入专业课程的探析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对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专业课既是大学生接受德育的主渠道,又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艺术类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彩陶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与“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要求有着密切关联。作为中国文化的文明之源,彩陶艺术以鲜明的形式美与充沛的精神力量成为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发展的原动力。各高校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已有不同程度的尝试。已有研究大多重点围绕某一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如包装工艺学或色彩学等设计相关课程,也提出以红色文化、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引入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有着引人深思的文化与思政基因,国内设计课程中往往有以黄河文化、彩陶艺术等为主题的设计研究,但是针对该思政因子的挖掘度与利用度相对不足,其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也难以较好呈现。目前,艺术设计教育出现重设计、轻理论的问题。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深挖设计类课程思政与彩陶艺术的契合点,使专业课程向纵深发展,以实现艺术学生专业知识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发挥彩陶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政优势,架起艺术设计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桥梁。

一、彩陶艺术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设计类专业课程中蕴含对世界的理解、审美的塑造、文化觉醒与文化自信等丰富的思政因子,符合与课程思政结合的底层逻辑。当前,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与彩陶艺术的结合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教材:对彩陶艺术的思政元素的挖掘较为表面

教材是学生初步认识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亟须完善的重要内容。部分高校设计类专业存在重设计、轻理论的问题,脱离教材的教学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依据教学大纲与教材开展教学,深入挖掘彩陶艺术中的意识、观念与感悟,是确保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不偏离轨道的重要手段[1]。近几年,如何以设计的力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一直都是各大美术学院与相关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各大院校应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学科的德育功能,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艺术专业学生。彩陶艺术以直观的形式美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但其不限于表面的华丽。彩陶艺术的相关研究基本将重点放在探索纹样演变的规律上,没有过多考虑其为何而变,也没有自觉地围绕其中是否隐含了思政因素解释这一转变过程。因此,如果将彩陶艺术引入设计课程,在编写教材时就需要有意识地突出彩陶艺术中的思政内涵,同时专业课教师需要加以归纳与引导,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示彩陶艺术。

2.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的理解出现偏差

首先,思政工作长期以来被视为思政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一些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忽视将其贯穿课堂的必要性,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2]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认识不够明晰,难以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并传授。其次,一些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对理论的理解与研究欠缺深度,习惯于以案例的形式单向度地强调主观感受[3],因此导致课堂互动性低,学生培养工作偏离预定的目标,难以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与学习积极性。最后,部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把握与其融合的关键点相悖,课程思政强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非直白刻意地说教。

3.现实考虑: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脱节

彩陶艺术中蕴含把握事物的能力、非理性的直觉[4]、诚实质朴的表达欲望与引人向往的工匠精神,这些都是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构建与价值观塑形的内生动力。设计专业学生在创作艺术作品时要把握形态、色彩等直观性元素,同时其自身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积累、传承意识、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等,这与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社会主义艺术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不谋而合[5]。目前,设计类专业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设计实践,鼓励学生学习构图、色彩等视觉元素。然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铺垫,一些学生就会一味地模仿优质的设计形式,虽然能呈现出带有一定个人风格的设计作品,但作品会存在文化内涵不足、缺乏理论依据以及难以深入推敲等问题,甚至会影响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发展。

二、彩陶艺术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将彩陶艺术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需要解决融入的必要性、相融相通的途径两大问题。彩陶艺术走进设计专业课堂是较为常见的,但要想与课程思政结合,关键在于充分挖掘彩陶艺术的思政底蕴,将文化、设计与思政三者有机融合,从而解决如何开展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问题,全面增强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

1.彩陶艺术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必经之路

“以形表意”是彩陶艺术的显著特点,彩陶艺术绝不是随意捏制与刻划,恰恰相反,它是创作者用原始、直观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自然、情感、思想观念的理解。设计类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要想实现同频共振,应以彩陶艺术文化为基点,寻找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契合点。彩陶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意味”与“形式”是相对的概念,但两者在彩陶艺术中实现了巧妙的融合。人们的愿望、情感与感知在纹样、曲线中得以表现,数千年前的先民用智慧赋予了这些优美的纹饰感性的光辉与生命力。在育人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彩陶艺术文化中蕴含的人类对艺术的认知、人生感悟与审美观念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要想将自身的意识对象物化,可以参考、临摹传统的创作手法,赓续我国彩陶艺术的文化基因。将彩陶艺术的思政因子与设计专业相融合,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知情达理、信义兼备的素质,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深化并巩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彩陶艺术。文章聚焦彩陶艺术,以彩陶艺术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述我国传统文化,把其中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内容联系起来,并加以提炼。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的思想内涵,是如今大力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彩陶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及深厚的历史积淀,蕴含深刻的德育内涵。因此,将彩陶艺术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相结合是设计类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艺术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探究和思想品德养成过程中的必修课。

2.将彩陶艺术纳入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中具有可行性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看,彩陶艺术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具有相通性。解读彩陶艺术中的思政元素,涉及“道”与“器”之间的联系。《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即自然之道,“器”即物之形态或器物之意。从这两方面分析,“道”其实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能被具象化,只能通过造型表达。“道”与“器”两者的关系,从本质上看就是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最早把“器”与反映人的文化精神的“道”相联系的器物是陶器,因此与陶器相关的审美范畴,就是对“道”与“器”关系的拓展,这是彩陶艺术融入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出发点。“道”和“器”虽然在名义上可分,但从本质上看是分不开的。教师要让学生体悟“道”与“器”的关系、“形”与“意”的关系以及“设计”与“思政”的关系等概念,指导学生学习彩陶艺术,发现二者对立统一关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动作用,帮助学生把学习的理念与设计手法结合在一起。在学习、厘清抽象道理和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时,要做到与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相吻合,需要解决“强调实践而忽视理论”的问题。所以,把彩陶艺术纳入高校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特殊功效。

三、彩陶艺术在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创新教学路径

把彩陶艺术融入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团队应根据学科优势、专业强项、教师队伍和学生特征,建构闭环模式,即全方位的协同合作教学体系。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从理论基础到实践操作再至应用效果三个层面开展课程设计的思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料这一重要抓手,切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建课堂教学的核心阵地。

1.以彩陶艺术教学资料架构为抓手,精准提炼课程思政因子

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建设“主战场”[6],主要从内容和要求两个维度把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落地性,为了最终呈现出具有人文情怀、创新意识的现代设计作品,必须把握好课程教学这一关键环节,尽可能地使课程思政浸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讲,在教材编排中应把重点放在彩陶艺术的基础概论、转化设计技能和视觉要素、专题设计项目创作方面,从这三个角度推进课程思政的开展。首先,教师需要提取彩陶艺术的基础概念,包括彩陶艺术形式与审美意象[7]、彩陶艺术的地理分布、器物造型与纹饰,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彩陶艺术的悠久历史。专业教师通过总结与梳理彩陶文化的历史脉络,让学生构建初步的轮廓,使其感受中国彩陶艺术的文化魅力,自发思考如何用设计的力量重新诠释自己眼中的彩陶艺术。其次,彩陶艺术是一种以实用为目的、以装饰为主线、以物喻义的艺术形式,它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和价值。教师要让学生从各地区彩陶的纹饰形象与构图韵律中体会史前社会的自然景象、生活状态与人文面貌,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的思想观念等。基于对彩陶艺术基础概念的理解,学生在思考彩陶艺术审美意象的过程中探究先民为谁创造、创造了什么、如何创造等问题。再者,从彩陶艺术的思维方法、表现形式与创意方法三个角度将学生带入审美的艺术世界,学习古人对于事物保有的心态、对于眼睛看到的与心中感受到的内容的表达,都在彩陶艺术中表现出独特的美感与精神内涵。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自然与生活。从彩陶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彩陶艺术的形式是先民观念的物化的结果,不是为了所谓的形式而形式,这是需要学生思考的概念。随后,教师带领学生逐步了解彩陶艺术融入视觉设计的相关要素,如将观念转化成实体、图形力量与色彩传达的内在情绪,引导学生培养知识基础、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既能驾驭知识又能抓住灵感,将文化符号与价值观融入设计作品。最后,可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彩陶艺术、黄河文化、公益科普等方面的竞赛,也可以与当地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教育机构联名打造彩陶艺术文创产品设计展览等类型的推广项目。在推进落实阶段,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精准推进彩陶艺术融入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

2.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夯实彩陶艺术课程的思政根基

教师通过课程设计理念发挥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在教授学生彩陶艺术理论的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材、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的内容。设计类专业教师由于学科背景的限制,对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要求理解不多,缺乏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融入对思政元素的研究与认识。设计专业教师可以主动利用自身的艺术思维与专业优势。彩陶艺术对于设计类专业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对其进一步探索主要体现在准备教材、具体讲解与实践辅导等环节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彩陶艺术的专业知识,挖掘原本被忽视的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概念。如,抛开以往仅针对设计形态演变讲解案例的教学模式,转而提倡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形成为人民而创作等观念。因此,教师要探索出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应突破沟通的藩篱,扩大思政教育队伍,充分利用高校教师团队资源,组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与辅导员三方协作的教学队伍,打造新型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这一全新的教学队伍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根基。在具体实施中,专业教师利用专业强项,融合策划与彩陶艺术有关的思政元素;思政教师基于专业教师的梳理,提供更精准的思政方向,厘清彩陶艺术观念的特定思政指导;辅导员扮演好辅助角色,协调处理学生、教师出现的状况,如果遇到学习积极性不高、亟须心理建设、教学落地不理想等问题,均需要辅导员配合解决。三方各司其职,使专业优势最大化,共同推动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不断向前发展。

3.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最主要的载体和途径之一。课程思政必须牢牢依托课堂教学、牢牢把握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凝聚力、感染力、号召力和辐射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教学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环节,而课堂教学通常也是教学全过程中最具感染力、最见实效的一环。专业教师在深刻理解彩陶艺术思政理念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理想信念以及道德素养等思政教育与设计专业教学有机融合。尤其是在融入彩陶艺术资源时,教师要让艺术学生在思政视角下领略古人艺术创作过程的艰辛,更多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创作出更好的设计作品。由此,可以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使其努力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然而然地将彩陶艺术中的设计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连,让彩陶艺术和与课程思政相互交融,以培养全方位发展的艺术学生。结语彩陶艺术教育的“思政+设计”模式,是基于彩陶专业知识的思政元素激活过程,二者有机结合并发挥功效。首先,基于彩陶艺术融入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问题导向,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解读并分析彩陶艺术融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通过彩陶艺术专题设计的具体课程,介绍系统的课程思政创新路径,提出明确的步骤措施,从而有助于彩陶艺术中思政因子的融入与浸润。这一进程是由各方面协调进行的。建构设计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模式,可以凸显整个课程的美育功能,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要点,提高设计专业的整体育人实效,培养追求真、善、美,具有爱国情操、国际视角、创新意识与实践水平的全面发展型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良.高校艺术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困惑与化解路径[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3):61-67.

[2]王晓红,徐敏,王新月,等.基于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包装工程,2020,41(S1):116-118.

[3]王兰.体验式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个基本点[J].包装工程,2020,36(3):73-76.

[4]彭燕凝.精神的呼唤是形式的灵魂——从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解析原始艺术创作的原动力[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0(3):50-51.

[5]刘贲,董玉敏.艺术设计专业通识教育策略的文化自觉及其内涵释义[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75-77.

[6]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2-04-22].

[7]宗立成,尹夏清.史前彩陶造物设计艺术的形式与审美意象[J].包装工程,2020,41(18):378-383.

作者:袁旭婷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