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12-30 03:21:12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1)

(一)绵阳市基本情况。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距省会成都98公里,具有*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川西北经济、文化、交通重地,素有“川西北第一重镇”之称。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527万,其中农业人口410万。辖六县两区,27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453个行政村,363个社区,代省管江油市、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396.6亿元,人均7518元,财政收入30.75亿元。全市有乡以上计生工作人员1498人,其中有专业技术人员654人(1997-*年人口变动、计划生育财政投入、各级计生干部队伍构成情况详细数据列表附后)。

(二)本次评估的基本作法。一是依据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意见》(绵委发[*]16号)和《关于全面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决定》(绵委发[*]15号),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市上成立了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期评估领导小组,制定了评估方案,召开了县(市、区)计生局长会议,部署评估工作、培训评估骨干、动员相关部门、计生工作者及广大群众参与评估工作。二是分两个层次进行评估。一是由市计生委确定3个县(市、区)、9个乡镇、27个村作为样本点,并与县计生局统一组织人员进行评估;二是其余县(区)由各县(市、区)计生局牵头组织评估,市计生委对其进行质量抽查。全市9个县(市、区)及一个开发区共抽取22个乡镇、65个村作为评估样本点。三是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通过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评估。评估中,全市召开了75个座谈会,调查访谈了县、乡党政领导119人次,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176人次,县、乡计生工作人员308人次,育龄群众1002人次。

二、开展综合改革,促进全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绵阳市委、市政府十分珍惜国家把绵阳列为试点城市这一机遇,一方面积极争取省计生委的指导和支持,一方面遵照国家和省对试点工作的要求,有序开展试点,使综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把综合改革作为推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迈向更高更新层次的契机,切实加强领导。*年初,绵阳市被国家人口计生委确定为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市后,省计生委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绵阳市委、市政府党政一把手及分管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计生领导小组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问题,制定方案,解决困难。省人口计生委给予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一是省计生委党组三次专题听取绵阳综合改革的汇报,并提出针对性极强的指导意见;二是省计生委认真总结了绵阳综合改革的成功作法,并两次在绵阳召开全省性会议进行推广;三是省对绵阳作出了免于年度检查考核的决定,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支持。

(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指导综合改革扎实有序地开展。三年来,绵阳市的综合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启动准备阶段(*年初至同年6月)。主要是成立领导小组,在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制发《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意见》(绵委发[*]16号),明确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以及内容和任务,提出“一个确保、两个明确、三个重点”的综合改革基本思路,并通过会议、文件、媒体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二是试点示范,积极稳妥实施阶段(*年7月至*年7月)。主要是把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化整为零,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和代表性的县、乡先行试点。*年5月,在试点示范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市计生委围绕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制发《绵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推进方案》(绵计生发[*2]31号),建立综合改革项目管理、加强指导督查和分年度进行考核评估制度。同时,对承担重点项目的县给予年终免检的政策,使其放手推进综合改革。

三是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阶段(*年8月至现在)。*年7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分析全市综合改革的形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决定》(绵委发[*]15号),调整确定了以完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制度为切入点,实行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建立机制与完善提高相结合,创新机制与配套改革相结合”的综合改革工作思路。全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市委《决定》,努力创特色,求突破,带动综合改革全面整体推进。市委、市政府也因势利导,先后在全市总结推广了盐亭县探索建立的财政转移支付计划生育经费“指标到乡,乡有县管,乡镇审查,财政监督,节余留用”管理体制的经验;推广了三台县在村委会中建立村计划生育委员会,村计生委主任实行竞聘上岗,乡聘村用,兼职兼薪,动态管理,报酬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村级计划生育干部管理制度的经验;推广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建立县、乡技术服务站一体化管理新机制和乡镇服务站由乡办乡管改为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的经验;推广了江油市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经验;推广了平武县“旅游搭台、计生宣传、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山区旅游生育文化建设的经验。

(三)综合改革促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与时俱进中稳步发展。通过三年多的努力,绵阳市综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委、政府改进和加强了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得到坚持和进一步完善。通过综合改革试点,特别是严格实行“三线”(党政线、相关责任部门线、计生业务线)考核制度、把计划生育纳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进行督查的制度和把严重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管理行为纳入计划生育“一票否决”的内容,使各级党委、政府从职责定位上,由过去只对出生人口控制结果负总责转到了对建立和完善新机制负总责亲自抓上来;在领导方式上,由过去单一依靠计生部门转到了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施治上来;在领导作风上,由过去的原则领导转到具体领导上来,切实解决影响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问题,尽力为计生事业提供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使计生经费投入从*年的人均4.06元,逐年递增到*年的人均6.63元,人均增长2.57元,增幅达63.3%。

2、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体现,对计划生育的满意度有所提高。随着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综合治理、利益导向等计生工作新机制的建立,广大群众特别是育龄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计划生育多种优质服务,尤其是通过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村民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评议权和生育安排自得到落实,使人们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力、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本次评估问卷调查表明,群众认为近两三年计划生育工作有大的变化的前三项是:服务周到、管理规范和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意识普遍增强,对计划生育工作满意或基本满意在95%左右。

3、以人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化,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和方法有所创新。通过综合改革试点,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强化,服务意识逐步增强。生育文化服务、政策法规服务、生殖保健服务、统计信息服务、生产生育服务伴随“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日益制度化、规范化,基本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由管制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4、现行生育政策深入人心,低生育水平更加稳定。近年来,全市人口出生率和出生数量却呈稳步下降趋势,*年,绵阳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降到了6.15‰和0.56‰,与*年比较,人口出生率下降了1.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了0.7个千分点。人口出生数也由*年的40424人降到了*年的32448人,下降7976人,下降1.9%。

三、坚持重点突破,带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和方法创新

(一)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在全面、整体推行中提高

绵阳市把建立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管理体制,既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又作为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体制创新的根本,坚持从改革管理体制入手,带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建立,促进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强化。

1、抓住“两个关键”、“五个环节”,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

第一,抓住“两个关键”,建立村级计划生育工作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绵阳市在建立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中,把解决村级在计划生育中的管事权和有钱办自治之事作为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的关键进行突破。一是通过建章立约,明确村民委员会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的权力与责任。尤其是为了确立村级在计划生育干部的选人用人权,绵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改进和加强村级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绵委办发[*]07号),建立起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相配套的村级计划生育管理组织及选人用人制度。截止目前为止,全市已有40%的村建立了村计生委并公开选聘了村计生委主任。二是通过建立乡对村“两包、一挂”(包任务、包经费,与工作奖惩挂钩)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制度和“以奖代补”、“三级”配套制度,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经费。对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村每年由市、县补助工作经费500元,对被命名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红旗村、先进村的,由市、县分别奖补一定的工作经费。*至*年,市、县投入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经费已达到410多万元。

第二,把握“五个环节”,制定确保自治制度落实的措施。一是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计划生育法规政策,增强村(居)民的主人翁观念和自治意识、增强村民委员会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定责任感;二是自治《民约》、《协议》一般经过“三上三下”,由村民反复讨论修改,并经村(居)民大会或代表会表决,村(居)民“四民主”权力初步得到体现;三是建立简明扼要,综合性、操作性强,包括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村民自治工作制度,精减、规范村级计划生育帐、卡、册、单和上墙图表,使村级将过去的“两帐”、“八册”、“十大制度”改为“一帐”(台帐)、“两单”(人口变化报告单、育龄群众需求报告单)、一版(上墙的综合性告知内容);四是落实自治监督,完善村(居)计划生育公开制度,实施村民自治的村都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相关内容及其实施结果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流程及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承诺公诸于村民,并建立有计划生育村(居)民代表议事制度和人大代表视察评议制度;五是加强村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与计划生育协会两位一体的“自治”体制,加大“自治”实施力度,增强“自治”活力。目前,全市已有95.5%的村实行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近30%的社区实行了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梓潼的南桥村、游仙的温馨社区等实行自治制度的村(居)还组织了自愿者生育文化宣传队伍,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先进的生育文化;盐亭的林园、江油的中河等村还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相结合,为提高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在中期评估中对育龄群众问卷调查表明:在村民自治制度产生方式上,由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占36%,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占62%;在自治协议签订上,村民亲手签的占71.4%,请他人代签占6.8%;在落实监督权上,参加全村计生重要事项讨论的占76.7%。

2、抓住“三个重点”,努力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

绵阳市按照“在推行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的思路,针对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意见》,重点从三个方面完善“自治”制度,促进自治水平提高。一是在保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内容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中的计划生育部分和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及服务协议,剔除不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措施。纠正了在“民约”、“协议”中违法设置的收取押金、保证金、滞纳金,甚至罚款的条款。二是提高“四知道”的措施基本完善。乡镇、街道办事处一般都知道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提供工作指导、政策和财力支持、培训村干部等职责;村“两委”知道在“自治”中的职权、责任和任务目标,广大村民尤其是育龄群众知道在“自治”中的权力、义务和服务协议的基本内容,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都要知道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意义和目的。三是体现“自治”民的措施基本建立,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村一般都建有3-5人组成的自治监督组,并制定有对申请再生育对象进行评议、宣传资料发放、群众意见收集反馈、评议“自治”工作等制度,群众参与“自治”的权力基本体现到了具体活动中。本次评估问卷调查和座谈情况表明,调查对象知晓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相关内容的占92.1%,参加过对村民自治工作评估的占67.8%,认为村民对计生村民自治能履行监督权的占95%,认为计生村民自治能促进村民民利落实的占89.7%。

3、开展争创活动,引导乡镇政府加强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指导和支持。

绵阳市在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坚持建立并不断完善激励村级深化自治工作,引导县、乡不断加强对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指导和支持,全市在两个层面上开展“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先进单位”评审活动。一是采取分级评审的办法,在村(居)开展了争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先进村、红旗村活动。经*年年终初评,全市3453个村中进入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先进村、红旗村行列的分别达到30%、15%、3%。市上对98个红旗村已给予了每村500元的奖励。二是市政府在县(市、区)和乡镇中开展创建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模范单位评审活动。“创先评审”活动的开展,对理顺政府指导、服务与村级组织自治的关系、村级组织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从形式到内容逐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自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与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制度相适应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

绵阳市在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制度中,遵循体制决定机制的原理,坚持以先进的体制、科学的机制推进计划生育由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确保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制度在与之相适应的新机制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1、建立优质服务机制,促进生殖保健服务,进村到人,实现“自我服务”。在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中,绵阳市根据实施村民自治对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项目的需求,按照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努力建立和完善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基层服务网络,依法规范服务行为,为村计划生育自治组织承诺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提供支持。

在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上,绵阳市按照“加强县级站,建设中心站,稳定乡镇服务站,夯实村服务室,用好服务车,积极探索计卫合作,努力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思路,巩固发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217个,村计划生育服务室2971个。其中,县级站90个,乡镇站207个。市计生指导所和9个县级站均获得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江油、北川、盐亭、安县等县、市完成了乡镇站布局调整,建立了一批中心站或县级分站,依法规范了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卫生、计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准入资格及服务质量的监督制度。同时,市委、市政府还确立了以县管为主,乡镇协管的技术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在市、县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增设了基层指导科,加大对乡镇技术服务的指导和监督。完善管理体制、调整布局后,确保了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的经费保障,整合了乡镇计生技术服务资源,提高了技术装备的利用率,提高了技术服务质量,提高了受术群众的安全度。中期评估调查问卷显示,127名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和156名计生行政管理人员中,月平均工资达到704元,其中,按月足额领取的占80%以上。

在技术服务内容上,绵阳市在对群众尤其育龄群众技术服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避孕节育、生殖道感染、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把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不孕不育、防病治病、随访咨询服务确定为优质服务重点,全市各地相继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展以生殖道疾病、乳腺疾病为主要项目的普查和优惠治疗及医疗建议指导活动。*年以来,全市对102.1万育龄群众进行了普查和治疗。同时,还改革和完善了避孕药具管理发放制度,在农家乐、文化活动场所、村及社区医疗点等人群集散场所,增设了避孕药具发放点,在城市安装了150台自动售套机,把避孕药具单一的避孕作用拓展到了预防艾滋病、性病等疾病上。

在技术服务方式上,绵阳市把服务目标由单纯的提供避孕节育服务转移到帮助育龄人群解决好不同生理期所遇到的问题,健康地渡过育龄期。由此,重点推出了“三改”、“一加强”政策措施。一是改避孕措施由服务者安排为受术者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自主选择,并建立健全了包括服务内容、程序、方法和考核评估、行政监督的避孕措施知情选择实施细则。二是改“三查”(查环、查孕、查病)以查环查孕为主为健康检查为主,在“查病”中进行环孕监测。三是改乡镇技术服务机构孤军作战为乡、村联动服务,明确乡镇技术服务站、村组各自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中的职责任务。四是加强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健康普查、技术服务、咨询服务、随访服务制度和培训制度,尤其在各县(市、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免费项目中列出15%—20%的经费作为术后随访报酬,切实加强了随访服务。这次评估问卷调查表明,全市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推广面已达到95%左右,术后随访率达到90%以上,有70%的乡镇开展了健康普查,其普查率达到73.7%,育龄妇女收到生殖健康小册子达到77.94%,接受出生缺陷预防宣传面达到90%以上,农村孕妇服用叶酸等的比例达到38%左右。

在政府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上,绵阳市建立了“考核评估”制度。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是否提高,乡、村互动服务规范是否健全,机构队伍建设及人员培训是否到位,服务站的环境是否整洁、优美,群众对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的基本需求是否满足。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育龄群众对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识的参学率、知晓率、期内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有效率、随访率、生殖健康普查率、意外妊娠率和群众对服务的满意率。与此同时,绵阳市还开展了以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四优一满意”乡镇服务站创建活动。去年,经专家组评审,已评选出16个“四优一满意”服务站,*年,预计将有20多个服务站达到标准。这些管理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服务机构的自身建设。经过对1002名育龄群众对技术服务部门服务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有949人认为服务态度好,占94.7%;有858人认为技术服务水平较高,占85.6%;有788人认为技术服务环境好,占78.6%。

2、建立依法管理机制,加强法律法规服务。绵阳市坚持行政执法讲责任,行政管理讲服务的理念,制定和完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行政执法错案追究责任制度》、《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建立起了集“制度约束、来信来访、义务监督、政务公开”于一体的计划生育执法监督体系,改变了过去计划生育执法监督主、客体倒置现状。游仙、涪城、安县等县还推出了“监督卡”,卡上印有问候语、计生局地址及举报电话、五项服务承诺,广大育龄妇女能从监督卡上掌握办理证件、申请再生育程序和法定回复期限,避免跑冤枉路,非常便民。

特别是在政策法律服务上,重点推行了“三改”,“两取消”,“一规范”措施。即改重点向群众宣传应尽义务为把法律法规内容全部交给群众,并建立义务监督员制度,改一孩生育审批为在政策指导下由群众自主安排生育,改群众“跑腿”自办法律法规规定“证件”为按生殖服务项目上门服务;取消《生育证》,实行《生育服务证》,取消为方便管理者违法授权和违法设置的政策措施,废止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的上墙图表、标语口号和公开栏中的相关内容;规范生育服务证、再生育审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办证服务流程。通过这些改革,加大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服务力度,仅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上,全市就印发“一法三规”及省《条例》小册子130万份,“一法三规”合订本3万册,分发到农户和村以上干部,其发放入户率达98%,干部群众的知晓率达95%以上,96.7%的群众认为计生部门办事程序合法规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认真。

3、改进宣传教育,深化“三结合”,为村民实行“三自”提供服务。

一是以实施生育文化建设工程为载体,改进和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服务。绵阳市在综合改革中,探索并确立了“深入开发计生网络阵地,充分利用经济社会事业资源,强化结合、融入、渗透,全方位多层次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工作思路,提出了精化环境宣传,深化新闻宣传,做实入户到人宣传的路子,依托大众传媒、城镇社区、旅游景区、文化站、“农家乐”等,建设多种类型的信息传输阵地,依托卫生、科技等部门建立融生产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生育文化科普知识于一体的宣传咨询服务队,全方位、多层次传输以新型生育文化为重点的科技信息。去年以来,全市建设了新型宣传阵地150多个,购买、制作入户宣传品100余万份,投入宣传经费近100万元,为群众建立文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

二是深化计划生育“三结合”,为计划生育户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绵阳市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机遇,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计划生育“三结合”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以农村产业化项目为依托,对计划生育户实行政策帮扶、项目帮扶、科技帮扶、成片帮扶、生产生活生育一体化帮扶工作机制。在抓“三结合”工作落实中,形成了“政府总揽、农办牵头,计生服务、部门参与、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的三结合工作机制。北川县、梓潼县还创造了引导计生户发展经济的“五个一”措施,即每个计生户有一个稳定创收的科技多经示范园,有1-2口山平塘和沼气池,有一条进出方便的泥碎路或硬化路,有一个适宜种草养畜的养殖园。到*年,市、县两级建立帮扶基地352个,落实帮扶项目70多个、帮扶资金2500多万元,帮助20870户计划生育户脱贫致富。

(三)建立县指导、乡服务、村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模式

绵阳市委、市政府认为,综合改革的本质要求,是使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影响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下”改“上”不改,上下改革不配套,在全面推进综合改革中,首先需要县、乡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把计划生育工作重心转到为基层和育龄群众服务上来,把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群众需求上来,摒弃以往繁琐的考核和复杂的管理工作程序。因此,绵阳市制定了上下联动,分级定改的措施。

1、确立了市、县重点服务基层,乡镇(街道办事处)服务村(社区)和育龄人群的职能定位,明确了各级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2、指导县(市、区)重点突破审批管理和用繁琐的考核推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方式,在统筹规划、宏观指导、政策推动、协调部门做好综合治理、督促检查上完善工作规范,在服务优质、指导有力、督查到位、支持和帮助基层创新发展上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在降低考核频率、简化考核指标、突出考核重点、引导服务上改革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及考核办法。

3、引导乡镇(街道办事处)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摒弃以“权”服人、大包大揽、为管理而管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方式上,侧重建立以开展政策法律服务、生育文化服务、生殖保健服务、生产生活服务、统计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服务规范,使各级把精力集中到搞好计划生育“三结合”,为群众提供生产服务;建设生育文化大院,搞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群众提供文化生活服务;搞好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为群众提供免费的生育服务。

4、指导村、社区居委会重点搞好村(居)民自治,建立村(居)为主、社配合、户落实的“自治”运行格局,健全村(居)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的“自治”机制,把计划生育落实到每个家庭。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及设想

(一)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入不足和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困难。绵阳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少,人口密度大,农业人口多,生育政策相对从紧,独生子女比例高,财政面临巨大的收支压力,争取对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到位难,争取法定奖励经费的到位更加困难,使综合改革措施落实到位缺乏经费保障,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难以建立和完善。

2、推进综合施治存在一定难度。部分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对综合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降低生育水平阶段,甚至有的认为生育水平降下来了,计划生育工作已经不重要了。因而,对综合改革的支持力度不够,职责法定的意识不强,出台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配套政策措施比较困难,即使制定了政策措施,也难以落实。

3、深化综合改革缺乏外部大环境。综合改革的部分内容与国家经济体制、社会事业改革的关系难以理清。尤其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立法滞后于综合改革所需,难以处理好综合改革与依法行政的关系。如生育间隔、社会抚养费征收、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服务等。

4、技术服务设备陈旧。由于经费紧张,部分技术服务站,特别是乡镇服务站的设备简陋、老化,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无法开展基本的技术服务。加之,有部分技术服务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仅受过短期专业培训,又无技术职称,过去长期在计生部门工作,现年龄偏大,且政府又无力把这些人纳入失业、养老保险中解决,分流这部分人困难很大,阻碍了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改革进程,直接影响到技术服务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今后工作的建议及设想

1、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综合改革重要性的认识。综合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步到位,要从西部地区,从绵阳实际出发,加大对综合改革的宣传力度,增强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意识。重新审视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理清综合改革思路,采取切实措施,重点突破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综合施治机制的建立,积极推进而不冒进,真抓实干而不蛮干,开拓创新而不标新。促进综合改革深入开展,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2)

办事处位于首府新城区总面积达11平方公里。办事处辖区、大街、七条主干道环绕,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地区人口总户数21829户,人口总数87225人,由16个民族组成。2008年底社区居委会调整以后,现下设社区居委会9个(即:长海社区居委会、公安厅社区居委会、军区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工业大学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公主府社区居委会、八一路社区居委会、气象局东巷社区居委会),基层党支部10个(其中包括9个社区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和部队院校等56家,驻军、驻警、驻边集中于辖区内,其中团以上驻军部队8家,部队和地方干休所7家,同时也是新城区大、中专院校较为集中的办事处,共有院校5所。

办事处设有党政综合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精神文明办、城市卫生综合管理科、计划生育科、民政民族宗教科、民生办、经济委委、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武装部、地税所、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多个部门。

多年来,在新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办事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发扬“团结、奋进、勤政、为民”的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广泛开展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活动,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挥社区潜能,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经济建设、党建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突出成绩,经济发展迅猛。通过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措施,2008年财政税收全年完成1202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5%。工作中,把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作为统领总体工作的灵魂,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责任制,切实维护好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司法调解、妇女维权、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双拥优抚、社会救助、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社区服务等方面,最大限度的为居民提供服务,从而使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繁荣发展。

辖区内的9个社区居委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民政民族、城管卫生等工作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二00八年海办事处被新城区委、区政府评为“二00七度信息召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长海被评为全国绿色示范社区;工大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公安厅被评为市级“绿色”和“卫生”示范社区;长海、公安厅、军区、工大、哲里木、气东、公主府、体校巷社区居委被评为新城区“平安社区”;长海、公安厅、军区、工大被评为级“充分就业社区”。办事处曾多次被呼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社区服务先进示范办事处”、“科技工作先进办事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全市示范办事处关工委”、“双拥模范单位”;新城区委、区政府评为“经济工作突出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社区建设工作示范办事处”、“乡镇党政领导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绩突出单位”。办事处创建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占地约1200平方米,是社区居民健身、娱乐、学习的良好场所。

总结过去,办事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展望未来,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精神的指引下,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立足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建设一个经济腾飞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新。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3)

2012年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将继续坚持综合提升与城市创建相结合、建设管理与素质提升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完善基础、提升功能、惠及民生”,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以中心城市的全面提升,带动和辐射城乡互促共进,实现城镇跨越式发展。

二、具体任务与标准

2012年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计划投入资金17800万元,实施项目10大类123项(具体工作任务见附件)。其中城市区域整治提升项目28项,社区提升项目4项,道路硬化项目5项,特色精品街项目6项,游园绿地移交项目28项,强电弱电入地项目3项,河道治理项目1项,公厕中转站建设项目11项,“一居一街”提升工程17项,公交站点提升项目20项。

(一)城市区域整治提升项目

对城市主干道两侧视野范围内,影响城市形象的破旧建筑物(主要指土房、有碍城市景观的残墙断壁等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拆除,按规划建设或实施绿化,增强城市景观效应。

计划投资5992.02万元,完成宣化大街区域、工业大道区域、大道区域、火车站区域、北海东路区域5处、65470平方米的破旧建筑物拆除、道路两侧牌匾整治、墙体刷新、门前绿化等整治工作。

(二)社区建设提升项目

社区服务体系健全,医疗所、文化活动中心、便民超市、警务室、各种线路规范,维护维修及时,公益设施到位;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环卫、园林管理队伍健全,制度完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到位。创建市级以上物业管理先进单位和园林居住小区。

计划投资400万元,主要完成水岸名家—宏图—龙源—紫罗兰—鹏源片区、沁园—香园—设计院—隆兴片区、建业—丽城—星湖湾片区,实验中学家属楼周边片区等4个社区及周边区域建设提升。

(三)各街道、居委会道路硬化项目

重点对城市主干道与街道居委会相衔接的道路出入口,未硬化及严重破损的道路硬化维修,达到出入口道路干净、整洁。

计划投资105万元,由街道办事处负责路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铺油。主要完成伯王庄村至北环连接路、东高庄村北出口路(南北路3条)、神龙花卉市场对面出口路,共计5条路,长870米、面积7100平方米进行改造提升。

(四)精品特色街提升工程

增强商业氛围,突出传统特色,提升优化业态。高标准实施道路铺装,街景亮化、绿化,广告牌匾规范高档,强、弱电线路规范。环卫设施齐全,管理到位。

计划投资4280万元,完成宣化大街关帝街—汤帝路段、工业大道、凯旋路、民族南路(北海路—健康路)、健康路、屯水街等6条长8530米。

(五)街道、居委会管理的绿地、游园移交工作

计划投资300万元,对紧连或相临市政绿地、主次干道、河道周边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管理的西街(西街新村南侧游园)、东马蓬(临黄河路游园)、富康苑外侧临街绿地等28处、276亩居委会游园、绿地工作,由市园林局接管(游园、绿地接管后,管理经费由市政府投资办审核,市财政负责落实),加大绿化管理力度,提升绿化品位和绿化档次。

(六)强电、弱电入地工程

对城市主干道实施管线入地工程,逐步消除城市蜘蛛网现象,提升城市品位。

计划投资1470万元,完成沁园路(强电:黄河路至南环、北海大道至北环)、大道(强、弱电:星光变至天坛路)、愚公路(强电:济水大街至大道)总长9000米的强、弱电入地工程。其中:其中强电长5800米,概算投资1310万元;弱电长3200米,概算投资160万元。

(七)河道治理开发

实施高档次、高标准综合治理,改善河道区域两侧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营造良好的水景观。

投资4200万元,对蟒河(沁园桥—清趣园)段长2800米河道进行综合开发治理。

(八)实施街道居委会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计划投资330万元,完成龙潭生态园、天坛创业园B区、西关恒泰、御驾村、庙后村北、柿摈小区东南角等11座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

(九)街道“一居(村)一街”提升工程

对城市主干道两侧居委会主要街道进行整治提升,达到路面平整、排水顺畅、绿化、路灯到位、墙壁涂白、强弱电线路规范、环卫设施完善、日常管护到位等要求。

计划投资510万元,完成西关胡同、狄庄大街、东夫局门前路、下街西大街等17条街道进行提升。

(十)公交站点提升

对城市主要干道公交站点按照国家规范,提高建设档次和品位,打造城市亮点。

计划投资248万元,完成新党校、建业森林半岛、汤帝路等20个公交站点的新建、改造提升。

三、时间要求

2012年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月20日—4月30日)

重点开展街道、居委会土路硬化项目;街道、居委会管理的绿地、游园移交工作;街道“一居(村)一街”提升;公交站点提升等工程项目。

第二阶段(5月1日—9月30日)

重点开展城市区域整治项目;社区建设提升项目;精品特色街提升工程;实施街道居委会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第一阶段考核项目的后期巩固提升工程。

第三阶段(10月1日—12月31日)

重点开展弱电、强电入地工程;河道治理开发工程等项目。

四、考核奖补政策

为保证工程进度,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创建办、市中心城市综合提升指挥部办公室联合组成考核组,按照三个阶段节点,对照工程台账任务,对各责任单位2012年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2012年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的奖补,由中心城市综合提升指挥部办公室制定详细的奖补标准、奖补办法,根据每个阶段实际考核情况报政府同意后市财政拨付奖补资金。需市财政投资的项目待工程竣工后由政府投资办审核后报政府研究确定。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严格台账管理,实施项目并联审批,落实限时办结。将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纳入各街道、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健全检查、考核、验收、激励机制,层层抓好落实。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4)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镇负责、村自治、户落实的工作机制,有机结合政府服务和村民自治,通过完善自治章程、自治制度、自治组织、自治形式,不断提高村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引入到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有机统一的发展轨道,实现人口计生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全镇人口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和谐。

二、主要目标。从年始,至2014年止,用5年时间,万顺村、治华村、三水村、新场社区创建为区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先进村,龙泉村、合作村创建为区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合格村,力争把万顺村创建为市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示范村。建立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长效机制,完善自治章程、自治制度、自治组织、自治形式,形成村级规范化管理、镇监督服务的工作格局,达到“两委负总责,协会唱角,村民搞自治,主生上水平”的目的。

三、自治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自治章程。自治章程是村民自治的“宪法”,自治制度、自治组织、自治形式都是基于章程衍生出来的。章程内容要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机结合,如依法行政、流动人口管理、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等,同时要充分体现群众意志。章程是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政策与群众意志的有机结合体。制定章程时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合法的程序,经过法定村民代表人数表决通过。

(二)进一步完善自治制度。自治制度是自治内容的具体表现。自治制度项目要有针对性,内容要具体有操作性,奖励和惩处有机结合并准确把握分寸。制度要经过法定村民代表人数表决通过,用文本固定。

(三)进一步完善自治形式。自治形式是落实自治制度的方式。自治形式要灵活多样,以达到自治效果为目的。可以采用与对象签定《协议书》、收取违约金等方式。

(四)进一步完善自治组织。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治的监督者和实施者,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自治组织至关重要。自治组织必须坚持村(居)党支部的核心作用,与村委会紧密结合,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自治中做到表里如一、一视同仁、内外一致。

四、主要任务

(一)镇制定《创建活动方案》,下发区级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先进村(居)和合格村(居)标准,各村(居)完善自治章程、制度、组织、形式。

(二)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组织网络。加强村(居)党支部对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领导能力建设,强化村(居)委会的自治能力,按照“五有”(有活动场地、有服务项目、有活动制度、有宣传队伍、在文体器材)的标准,加强计生协会建设,形成党支部、村委会、计生协会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自治新格局。同时逐步推进村(居)计生专(兼)职人员与村(居)计生协会干部一体化。

(三)广泛宣传,调动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各村(居)要利用组长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院坝会、书写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群众对《创建活动方案》、自治章程、自治制度、协议内容、计生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自觉履行违约责任。

(四)规范运行,完善档案资料。在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过程中,及时做好各种活动记录和资料的留存归档,主要包括推选自治组织的有记录,《自治章程》、《自治制度》、《自治公约》和《协议书》的草稿、征求意见稿和表决通过的定稿,召开会议的记录和表决记录,协会活动记录,表彰惩处记录等。

(五)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创建村(居)。今年万顺村创建为区级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先进村,治华村创建为区级合格村,其他村(居)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今后4年按年度把创建任务下达到相关村(居),2014年完成目标。

五、加强领导

(一)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工作,下设办公室在计生办,负责日常工作。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5)

1、党建工作首先从两委班子抓起,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订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充分发挥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设立了党代表工作室,安排每周一次党代表接访群众。社区党委真正体现了在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

2、加强居委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务实的作风和清廉的形象,提升为民办事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素质,增强本职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网络,重点抓好社区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把服务窗口改成开放式办事柜台,让群众坐着办事,与办事员零距离接触,加深了群众与办事员的沟通,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做到依法、规范、高效、廉洁服务。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党委制度,开展理论学习,增强党员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想信念,促使党员进一步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增强党员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党员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党员拒腐防变能力,一年来没有发生党员违法乱纪行为。今年发展一名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

二、落实基层民主自治,抓好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工作。

今年初顺利完成社区居委会第四届换届选举工作,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选举,居民参选率为92.3%,选出新一届居民代表55名,居民小组长7名,社区居委会成员4名,居委会成员全部以得票率95%以上的高票当选,并通过、健全社区各项制度。我们还利用佛山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网、 顺德xx人民政府网、 新浪博客名称:“xx市居委”、新浪微博名称:“xx社区”,及时把党务、居务、财务公开,提供更好地与居民群众沟通的平台,纳民声,畅民意,与时俱进,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稳定社区基层大局。

同时创新工作思路,把居民代表分成社区调研、居务监督、资产管理、民生福利、文教卫生、社区治理等六个小组,明确各小组职责,对居委会各项具体工作进行更细化的监督、提议和调研等,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发挥居民代表参与社区管理、监督、自治的积极作用。通过这样的分组责任,得到更多有效的建议,对社区自治更现效果。

三、集体经济收入保持稳定,为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XX年xx市资产办上缴居委会567万元,主要用于整治社区环境卫生、居民城乡合作医疗补贴、治安防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困难补助、特困户救济、老人慰问、对原xx市股民生活补贴等公共福利事业开支,为社区造福xx市居民提供有力物质保障。

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居委会每年开支近40多万元,支持社区治安巡逻队建设,建立巡逻队员奖励制度,充分提高治安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居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社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规范的治安作用,安排治安队员加强巡逻,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犯罪率下降,破案率增加。

2、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综合管理,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治安、卫生、房屋租赁等方面规范管理,减少流动人口对本社区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的隐患。

3、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群众确实得到实惠。居委会加强对清洁公司的监督管理,严格要求,重点整治市场、公园、街巷等公共场所的卫生,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发挥城管部门的积极作用,在上下班高峰期,在xx市几个主要交通要道设置交通杆,安排专人指挥、疏道交通,受到居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4、加强市场综合管理。为使关系到居民群众菜篮子健康的民心工作上规模、上档次,整顿市场管理队伍,提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加强管理力度,整顿摆卖秩序,今年重点整治乱停放现象。配备专人负责,积极推行蔬菜准入制,使居民群众吃上放心菜。特别加强对鸡鸭禽鸟档的卫生管理和准入制,严格预防禽流感。

5、加强失业人员再就业管理。居委会设立了失业求职登记处,做好失业登记、技能培训和就业推介工作,今年登记处收集招工信息190条,公布信息XX多条,在居委会登记失业55人,其中有32人重新就业。

6、依法做好调解工作,努力化解邻里、家庭矛盾,消除社会隐患。工会、妇联、义工等群众性组织积极开展工作,成为外工、妇女、弱势团体等的贴心人,为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7、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计划生育政策,完成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各项任务。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浓厚的文化体育氛围。

1、关心社会福利事业,XX年5月份成立了社区福利会,得到了广大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共筹得善款160多万元,加上居委会下拨的100万元,到目前为止,xx市社区福利基金共有260多万元,XX年制定了xx市社区福利会帮扶居民实施细则,使这笔资金专款专用于社区老人和其他慈善福利事业。今年开支50多万元用于春节、重阳节,为社区60周岁以上1000多名老人发放慰问金、设敬老晚宴,还邀请艺术团等前来敬老演出。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在xx市尉然成风。

2、走xx市特色的文体新路,今年下拨文体事业经费20多万元,充分发挥康乐活动中心、文体中心文化体育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支持文艺社、曲艺社、舞蹈队、太极拳队、歌唱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等团体开展活动,推进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今年开展的文体活动、比赛有:①迎春节、元宵系列文体活动、比赛;②与区文明办共同举办顺德区“幸福顺德文明人”社区邻里节暨“文明单位创文榜样”主题活动启动仪式;③庆祝“五一”大型文艺汇演;④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⑤缤纷暑假系列活动;⑥重阳节xx退休职工艺术团表演;⑦何源海师生书法、美术展⑧春节前乒乓球、中国象棋、拔河比赛等。

3、积极开展创文工作。以创文工作为契机,按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各部门分工合作,通过给居民群众的一封信、宣传栏、横额、“邻里节”活动、落户调查等,大力宣传倡导邻里文明公约,引导群众开展互助活动,形成家庭和睦、邻里融洽、互敬互爱的良好社区文明风尚。

四、加强社区综合管理,社区建设规范有序,社会大局稳定。

2012年工作思路和计划:

2012年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指导下,全体工作人员将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发展社区服务,强化社区管理,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区稳定,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感指数,努力建设环境整洁、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文体活动活跃的新型社区。具体在资产管理、民生福利、社区治理、创新、发展等方面工作计划如下:

1、资产管理:

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点抓好市场、商贸业发展,保证集体经济收入有一个稳定的来源,为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2012年计划资产办上缴居委会550万元。

2、民生福利:

民生福利工作是关系到社区和谐稳定的大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规范运作社区福利会,多方面筹集资金,细化民政工作,积极主动帮扶弱势群体,提高社区民生福利事业,尊老爱幼,为困难群众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社区“守望相助、互帮互爱”的良好风尚。

3、社区治理:

解决群众热点问题,提高城市化生活水平,为居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①多方面、多渠道配合努力,全面建设安全文明小区,解决治安问题,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家庭纠纷逐年下降,努力使社区长治久安,使居民群众安居乐业;②落实卫生工作,提高居民群众卫生意识、保洁意识,共同创造卫生清洁、环境舒适的xx市;③抓好城管工作,提高城市化管理水平,解决城市管理难题,特别是停车难问题;④建立社区矛盾化解小组,逐步建立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社区矛盾的机制,建立及早发现、及时应对的应急处突机制。特别针对楼盘小区发生的问题,将社区不稳定状态消灭于萌芽之时;⑤加强为外来人员服务,注重人文关怀,减少外来人口、出租屋为社区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4、社区发展与创新:

要因地制宜,根据xx市的特点,走出xx市社区发展的新路。

①文化繁荣、教育普及。继续对社区教育事业支持,按照xx街基础教育股的统筹计划,配合做好xx市小学搬迁到新地中学的校址、新地中学并入容里中学的工作;②计划2012年办社区报,创出xx市的品牌,提高xx市的文化体育档次,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的文化体育阵地,对社区建设创新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走出有xx市特色的文化体育新局面。

5、建立社工工作室,把社会管理工作做细做好。

2012年,我社区将计划适应社区发展的要求,落实社工工作在社区的发展。XX年我们根据社区的需求,在居委会换届选举中适时开展了居民小组的社工进入工作,现在我们的7个居民小组长平均年龄35岁左右,6个大专,1个高中,全部为专职居民服务的工作。他们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丰富的社区服务、调解、心理疏导的工作经验。明年我们将计划聘用一名社工师,和七名居民小组长搭档,建立社区的社工工作站,发挥社工师的专业优势和知识,加入居民小组长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熟悉本社区情况的优势,互帮互补,走xx市特色的社工工作之路。

6.加强纪律教育,把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工作做到实处、落到民心。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6)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村(居)委会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规范和落实村(居)委会治安防范各项工作措施,努力营造更加安定、和谐的村(居)委会治安环境,把邾城街建设成为"经济强街当龙头,商贸大街创特色,文明兴街争一流",提供有力保障。

二、成立村(居)委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村、社区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并兼任治保民调主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由村副书记或副主任担任,小组成员可从该村退休干部、退休老师、劳动模范、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治安积极分子、致富带头人、复退军人等人员中选配。小组人员原则上1000人以下的村按4-6人配置,1000人以上的村按6-10人配置。村、社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街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本村、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计划、实施方案和创建平安工作,并组织实施。

2、领导和组织本村群众、社区居民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做好普法、治保、调解、帮教、消防、巡逻等日常工作,确保本村社区稳定和安全。

3、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增强村民、居民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4、协助公安、派出所、司法等机关做好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问题青少年的教育和“”人员的帮教、监督、管理工作,协助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分子。

5、对辖区内重点部位、地段、重要设施、要害场所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6、每月定期向邾城街综治领导小组报告该村、社区社会治安工作情况,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7、定期召开村(居)委会社会治安工作会议,分析情况,制定措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8、积极认真地完成上级交办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工作任务和其他事宜。

三、村(居)委会建立“治安中心户”。

各村、社区按10-20户中选出一名治安中心户长,治安中心户长可以从退休干部、劳动模范、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复退军人、治安积极分子和致富带头人中推荐。村、社区治安中心户长的职责:

1、警民联系:对群众的需要及时与派出所、村(社区)综治领导小组或治保民调会联系;

2、信息报告:一旦获取不安定因素、事故隐患、违法犯罪线索、辖区人员和大型财物等变动情况,迅速向管段民警、村(社区)综治领导小组或治保民调会报告;

3、纠纷调解:对一些小的矛盾纠纷就地、及时调解,实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减少民转刑案件发生;

4、法制宣传:利用红白喜事聚会、召开群众大会、调处民事纠纷等机会,向群众宣讲政策法规;

5、治安防范:组织农民、居民轮流开展巡逻打更、邻里关照、邻里守望等,预防和减少耕牛、农机具及农民、居民的其它财产被盗,防范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6、交通协管:登记掌握辖区机动车辆和机动车驾驶员底数,告诫本地机动车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督促办齐各种证照;

7、帮教转化:掌握辖区“两劳”释解人员和问题青少年底数,关注其思想动态,认真做好帮教转化工作;

8、权益维护:依法维护片区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目标

以创建平安新洲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创建平安街,平安村(居)委会和平安小组,星级安全小区、星级楼栋等安全活动。在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公安派出所的具体指导下,全面加强村(居)委会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建设,组织发动村、居民开展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村(居)委会基层社会治安各项防范措施,建立以"技防为主导,物防为基础,人防为保障"的安全防范网络,做好以防火、防盗、防抢、防破坏、防毒、防爆、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防范工作,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创建平安街、村(居)委会、居民小组、村民小组,安全小区,创造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的社会治安秩序。主要目标是:

1、全街各村(居)委会社会治安防范保卫工作分类管理。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要求,全街各村(居)委会要制定治安工作计划、措施和实施方案,分一般和重点保卫单位,实行分类管理。

2、各村(居)委会治安责任区(单位)应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各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为第一治安责任人,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统筹安排部署,定期检查考核,每月专题研究一次。重大问题,第一治安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抓。

3、大力开展创建安全社区,星级安全小区,安全村(居)委会创建活动。“创安”面达到100%,确保辖区创安达标率不低于80%,深入推进烟草专卖社区化管理,60%以上社区达到“三无”社区。

4、力争责任区(单位)内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集众闹事,对责任区内(单位)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渠道畅通,防控措施得力。把各种紧急事件和突发事件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突发事件发生,能依法及时果断处置,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不发生影响全街、全区、全市稳定的重大事件。

5、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针对突出治安问题,重点部位地段,利用各种形式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打击流氓恶势力,车匪路霸、村霸、湾霸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斗争,切实抓好学校企业财力治安环境以及交通要道和重点地区的整治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

6、坚持“严防”、“严控”、“严管”与“严打”相结合。加强内部单位和城镇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社会防控能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刑事案件发案数要比上年下降20%。力争刑事重特大案件,人口犯罪率稳中有降,破案率有所提高。

7、暂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寄住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两劳”释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安置帮教率不低于96%。三年内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不超过4%,人口犯罪率控制在万分之三点五以内。

8、积极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成“四五”普法年度计划,普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骨干,有阵地,讲求针对性、实效性,组织干部群众学法、懂法、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及时表彰奖励见义勇为维护社会有功人员,民事纠纷调处及时,调处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非正常死亡和民转刑案件有所下降。

9、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火灾发生和交通事故控制在区下达的目标管理规定之内。

10、教育本单位干部职工遵纪守法。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干部职工违法犯罪率不超过本单位总人数的2%。

11、坚决制止公路打场晒粮。凡未达到禁止公路打场晒粮目标的单位,严格按责任书的条款进行处罚。

12、切实认真做好防范和处理“”问题工作,确保辖区内无“”违法犯罪活动,无进京赴省、市、区等上级机关滋事、闹事,无“”反动宣传节目插播,无“”反动宣传标语、条幅。其清除、覆盖率为100%,监控率达100%,信息反馈率达100%。

五、工作措施及步骤

村(居)委会社会治安工作分二步实施时间从今年8月上旬开始,至9月25日结束。

(一)工作步骤

1、各村、社区于8月20日至9月10日建立“治安中心户”,报街综治办;

2、各村换届选举结束后(9月11日至20日),迅速成立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名单报街综治办;

3、各村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治安中心户”名单由街综治办发文确认;

4、制定本村(居)委会社会治安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及重点,一般防范分类及管理办法。

(二)主要工作措施(9月1日至30日全面实施)

1、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建设。实行运用“四前四早”的方法。即超前掌握信息,做到问题苗头早发现;提前进行调解,做到矛盾纠纷早处理;事前开展教育,做到重点对象早转化;靠前处置问题,做到平息事态早动手的方法。确保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2、强化村(居)委会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以“治安中心户”为载体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建立51个行政村(居)委会治安领导小组,建立“治安中心户长”约3000户。挂牌服务,不计报酬。社区要加大物防、技防、人防措施,大力推广使用电子报警器,电子对讲防盗门。形成“七位一体”[即特派员、协管员、管段民警、安保队员、治安志愿者、居民小组组长(治安中心户长)、低保对象]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分日排班,按时巡逻。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7)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进行综合治理,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镇、街道与相关部门、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局观念,按照《决定》的要求,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切实落实《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区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责任主体考核的实施意见》。镇(街道)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协调派出所、工商、税务、农贸市场、综治办、人口计生办以及相关村、居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经费保障问题。镇、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费要求达到人均1元(按常住人口数计)。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有关部门的职责,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制,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区人口计生委要主动协调公安、工商、劳动保障、卫生、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为强化属地管理提供有效服务,从而形成镇、街道一级政府领导、计生指导、部门配合、村居负责、管办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与源头管理的工作制度

(一)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两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文本,区、镇(街道)两级人口计生部门按流动人口迁入情况与流出地政府签订双向管理协议。

(二)由区人口计生委联系区劳动保障局共同实施流动人口源头管理工作。

1、区劳动保障局指导全区各用工单位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应根据各单位岗位技术与劳务要求,进行必要的培训。可在外省市委托培训也可在本区劳动技术培训中心安排上岗培训,在开展上岗培训时纳入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作VCD播放)。

2、各镇、街道外劳力管理所督促、检查使用外劳力单位对外来流动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技术、计生等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协助当地人口计生办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管理、服务工作。

3、各使用外劳力单位在录用外来流动人员时,应检查其是否已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到镇外来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办理计划生育验证手续与补办手续(每年验证一次),并及时填写市人口信息个案信息单。

4、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并进行每季度一次执法检查。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六个告知单,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培训及有关宣传资料的发放。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一门式制度

(一)在镇、街道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事程序纳入镇、街道社区事务办理中心(镇、街道外来人口综合服务站),实现一站式服务。由区、镇(街道)两级共同投入经费落实一名计划生育协管员。区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网络设施,制定工作职责,开展业务培训,发放管理手册,制定考核制度。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具体工作指导,联合执法,办证验证考核工作。

(二)规范流动人口一门式计划生育协管办理事务流程:

1、补办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及验证并现场发放免费药具。

2、采集外来育龄妇女信息,并输入人口信息交换系统。

3、发现外来育龄妇女无计划生育现象及时通报镇、街道人口计生办。

4、在镇、街道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安排,会同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定期开展流动人口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5、签订租赁房屋计划生育管理协议书。

四、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合

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员会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同时,有关单位对下列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日常性管理:

(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雇用的流动人口由用工单位管理;

(二)集贸市场中属流动人口的私营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由市场管理机构管理;

(三)从事各类承包经营的流动人口,由发包单位管理;

(四)在租(借)房屋和旅馆居住的流动人口,由居委会落实出租(借)房主和业主管理并加强检查,对未办理手续的流动人口住户,及时向镇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提供信息。

(五)未设居委会的住宅楼群和别墅区中的流动人口,由物业管理部门或小区管理机构管理。

(六)镇人口计生办会同公安、综治办等部门根据外来育龄人口数据库情况,经常性对流动人口集中生产生活区域开展综合执法与宣传教育。

以上负有经常性管理责任的单位应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并接受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监督和检查。

(七)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的公民、单位组织,将按照《市外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理。

五、加强各镇、街道人口信息交换系统数据库建设,实现传统的“人对人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化

推广运用“一办两站(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外来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三级网络(镇、村、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将外来人口与人户分离人口纳入信息管理网络,掌握外来人员流动底数,开展与外省市及时交换人口信息的网上管理。

(一)推广应用“一办两站三级网络(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及时采集输入育龄人口信息,要求户籍人口信息入库率在90%以上,外来人口信息入库率在70%以上。

(二)继续加强村、组两级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建设,村(居)委会要将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负责全面落实村、组信息员例会制度,明确任务,兑现报酬,畅通计划生育信息反馈渠道,使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由“人盯人管理”向“网络化管理”的转化。

(三)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运用计划生育人口信息交换系统及时与外省市进行双向信息查询,收到外省市查询一般信息的,10个工作日予以回复,查询生育信息的,5个工作日予以回复。同时,本镇、街道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外省市通过专网或者电话查询(信息交换不少于20条)。

六、加强外来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分娩点和孕检管理服务工作

(一)流动人口要求在本区医院生育的,须向其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准生证》,并到现居住地镇人口计生办办理《生育联系卡》;各级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对流动人口的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检查时,发现无计划怀孕的,应及时报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并动员其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二)开展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定期查环查孕工作。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采取放环措施的对象提供尿验与查环服务,村(居)委会负责组织、通知居住在本辖区内的外来妇女定期接受检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督促外来妇女定期将《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往户籍所在地。

(三)对于有用工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查”工作,可根据管理实际,由镇、街道或居(村)委会与用工单位联系共同配合抓好检查工作的落实。

七、逐步形成基层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在全区推广建立私营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采用社会团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参与形式,把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与促进企业发展、弘扬企业文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基层的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一)各镇、街道运用统一建立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方法,在原有镇、街道计划生育协会网络的基础上,将工作点拓展到私营企业,凡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的企业均设立计划生育理事与联络员1名,各企业的理事与联络员人选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会长由党委分管书记担任,副会长由政府(办事处)分管领导担任,并按照实际情况聘任1名专(兼)职秘书长,镇(街道)计生协会全面负责开展组建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协会的工作经费列入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经费预决算,以保障协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流程:

1、每年用宣传版面、讲座等形式为私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1至2次。

2、开展便民利民活动,主动上门为私企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与再生育申请工作。

3、设立企业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点,形成企业免费药具发放渠道。

4、了解企业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与厂方进行沟通协商,督促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5、了解企业吸纳外来劳动力情况,督促其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开展上岗培训,并纳入计划生育培训,督促办证。

八、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

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两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8)

一、我镇当前社区发展概况

我镇下辖的XX、XX、XX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都是在2002年3月换届期间按照市政府加快农村向城市化进程迈进的发展战略而撤并和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四会、金海岸、草堂湾社区管辖的面积分别是:13平方公里、27平方公里、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分别是:4328人、15165人、3547人。

社区居委会成立以来,我们以党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居民小组为基础,区内各部门及企业为共建单位,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随着四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事务不断增多,我们社区工作与日俱增,压力越来越重。面对压力大、任务重、人员不足等不利因素,社区“两委”班子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始终围绕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目标,同心同德,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凝聚力得到增强,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个团结、务实、创新的社区班子,开创了社区工作的新局面,保障社区各项工作顺利正常开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镇的社区建设在摸索中逐步完善和发展,形成一个不断完善、充满活力新型的社区。

二、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的发展,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是社区居委会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社区成立后,镇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镇委专门安排一名领导负责社区建设工作。为加强社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镇委安排了4名镇委政府领导和13名镇府干部到各社区挂钩驻点。镇还安排了多位镇部门领导及多位优秀退伍军人充实社区居委会两委班子建设,如金海岸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年轻退伍军人就有4位。我们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重点,不断健全党建工作的机制,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实现“一居一支”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党建联络站,加强社区内单位党组织的联络沟通。为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凝聚作用,在近年来,我们不断培养年轻党员干部,充实社区“两委”班子的力量。在今年5 月换届选举中,全镇3 个社区14位当选的社区居委会成员中,30岁以下的4人,31岁—40岁4 人,41岁—50岁6人,文化程度全部高中以上,党员就占了11位,而3 个社区居委会的书记、主任职位均为1 人兼任,四会、金海岸社区共配备了交叉任职的三位副书记和三位副主任,大大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战斗力,把社区群众团结、凝聚在党周围。

三、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建设设施。

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建设和谐文明社区。首先解决社区办公场所,镇委通过多方面的灌渠道去解决了3 个社区办公场所,三个社区均由镇财政出资装修及配置办公设备。目前社区办公条件比较好,最大的社区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300平方米。我镇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社工工资列入镇财政配给。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委员、社工工资待遇分别为:XX0元、X0元、XX元、1XX元。每人每月按400元办公经费下拨。其它经费按实际预算划拨,保证了财政正常的供给。为了进一步完善各种社区功能室设施配置,镇财政和上级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解决了办公室、星光老人之家、残疾人康复场所及社区各功能硬件设施配套等等。如四会社区,设有办事大厅、会议室、社区警务室、“老人星光计划”的老人活动中心、健身房、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室等,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同时,还投资兴建了社区灯光篮球场, 50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活动场所。我镇尽最大努力增加投入,支持社区建设,使社区各方面条件得到改善。

四、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文化体育水平。

我们将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操场、球场、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 、文化中心等开放为社区文体活动阵地。我镇各社区的资源经过整合后,充实了社区文化体育的活动能力。为搞好社区的文体活动,加强社区文化体育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体育品牌,促进良好民俗风尚的形成,多年来,镇委镇政府、各社区都非常重视社区文化体育的建设。投入500多万元兴建了集休闲娱乐、纪念集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伟民广场,面积达1.8万平方米,是目前珠海市镇级最大的文化广场。落成以来,每天都有许多群众在广场上跳舞,休闲娱乐,经常举办了一系列的文艺演出,大大丰富了四会群众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投入600多万元兴建文化中心大楼,按照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楼高四层,建筑面积达6630平方米,2002年1月竣工使用,成为全镇中小学生文化体育活动基地,2003年12月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组建了书法、盆景、乒乓球、篮球、醒狮、文艺等8个业余文体协会,大力发展会员,加强培训引导。邀请专业人士教授群众跳交谊舞、元极舞、秧歌舞,使到公园、广场跳舞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佳节,邀请外来表演团体或组织当地企业员工、学校师生、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自编自导自演,举行各种文艺晚会。在建成使用的三年时间里,在伟民广场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共72场。大力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充分利用各种纪念节日,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全镇性的田径运动会、各类球赛、游园活动、拔河比赛等的活动,大大活跃了社区群众的文体生活。每年,组织举办全镇性的田径运动会,各村(居)委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组队参加。通过开展各项社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营造了团结向上、健康进取的良好文明社会氛围。

五、利用创建契机,多管齐下,搞好社区综合管理。

近几年,我镇在三水区率先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行动”、创建“国家卫生镇”、“山东省卫生镇” 、“山东省文明镇”、“省特级文化站”、“山东省教育强镇”等,这些项目的创建是关系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把创建与提高社区

管理水平,治理能力和服务质量紧密地结合起来。搞好社区综合管理。针对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多,出现治安差,卫生恶劣、出租屋难于管理、计生政策难落实、乱停乱摆的现象较为严重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建立了四支强有力的队伍,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和互补作用,为我镇各项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是建立一支办事精干的社工队伍。社区建设我们坚持以“立足基层,服务社群,提高居民质量”为指导思想,努力建设高标准社区服务配套设施,抓好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完善社区便民利民、帮困救济、医疗保健等服务体系。我们通过社区办事大厅作为服务社区群众的一个对外窗口的综合功能的服务平台,包括面向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社区成员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随着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改变和增长,不断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不断增加社工,使社区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近两年来,为了给社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开展了各种不同层面的社区服务活动,建立社区服务网点,成立社区便民服务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是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强的社区综治队。根据社会综合治理的需要,我们镇、村、社区建立了100多人的综治队和几十名的户管员队伍。对外来人口户籍登记造册,进行治安联防,协助公安部门追捕逃犯、盗窃、贩毒等各类犯罪嫌疑人,破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多次参与扑救山火,抗风抗洪、抢险救灾、处理居民住宅渗漏煤气和用电引起的突发事件;遏止了城区内长期存在的乱摆卖、乱停放的现象。每次的行动,社区综治队都是人数最齐、最早到达现场,组织得最好、最有战斗力的队伍。

三是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计生指导员队伍。我镇社区计生指导员担负着近十万人的计生工作,我们通过建立健全计生工作网络,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流动人口密集的企业建立联动管理机制;通过计生指导员宣传、计生排查、加班加点深入出租屋,窝棚、商铺、企业清查登记,完成一次次的集中清查验证任务,使每个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有序而有效。每次都能顺利通过省市计生检查组的考核,受到各级领导的称赞。

四是建立了一支能吃耐劳、默默奉献的环卫队伍。去年我镇容镇貌的环境卫生的整治交由社区管理,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镇容镇貌有了根本的转变,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今年9月,我镇顺利创建为“国家卫生镇”。

六、加强综合服务,完善社区建设体系。

随着四会经济的发展,进入社区的流动人口迅速增长,仅四会社区的流动人口就有33000人,我们坚持“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为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治安管理,社区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法》及省市计生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实行依法治区;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居民小组党员、居民代表的作用,实行民主决策,推进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财务监督,完善社区财务公开制度。四会社区率先建立联合会计,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各居民小组的帐务交由社区“集中管理,分户结算,居帐镇管”。通过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使社区财务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做到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社区的居务众多,如工程招投标、民政低保审批,临时救济核定等,社区都能公平、公正、公开有序进行。同时,镇、社区办事大厅实行联网互通信息,把社区服务窗口建设成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七、积极探索,开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新局面。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9)

一、我镇当前社区发展概况

我镇下辖的XX、XX、XX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都是在2002年3月换届期间按照市政府加快农村向城市化进程迈进的发展战略而撤并和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四会、金海岸、草堂湾社区管辖的面积分别是:13平方公里、27平方公里、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分别是:4328人、15165人、3547人。

社区居委会成立以来,我们以党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居民小组为基础,区内各部门及企业为共建单位,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随着四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事务不断增多,我们社区工作与日俱增,压力越来越重。面对压力大、任务重、人员不足等不利因素,社区“两委”班子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始终围绕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目标,同心同德,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凝聚力得到增强,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个团结、务实、创新的社区班子,开创了社区工作的新局面,保障社区各项工作顺利正常开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镇的社区建设在摸索中逐步完善和发展,形成一个不断完善、充满活力新型的社区。

二、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的发展,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是社区居委会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社区成立后,镇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镇委专门安排一名领导负责社区建设工作。为加强社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镇委安排了4名镇委政府领导和13名镇府干部到各社区挂钩驻点。镇还安排了多位镇部门领导及多位优秀退伍军人充实社区居委会两委班子建设,如金海岸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年轻退伍军人就有4位。我们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重点,不断健全党建工作的机制,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实现“一居一支”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党建联络站,加强社区内单位党组织的联络沟通。为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凝聚作用,在近年来,我们不断培养年轻党员干部,充实社区“两委”班子的力量。在今年5 月换届选举中,全镇3 个社区14位当选的社区居委会成员中,30岁以下的4人,31岁—40岁4 人,41岁—50岁6人,文化程度全部高中以上,党员就占了11位,而3 个社区居委会的书记、主任职位均为1 人兼任,四会、金海岸社区共配备了交叉任职的三位副书记和三位副主任,大大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战斗力,把社区群众团结、凝聚在党周围。

三、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建设设施。

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建设和谐文明社区。首先解决社区办公场所,镇委通过多方面的灌渠道去解决了3 个社区办公场所,三个社区均由镇财政出资装修及配置办公设备。目前社区办公条件比较好,最大的社区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300平方米。我镇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社工工资列入镇财政配给。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委员、社工工资待遇分别为:XX0元、X0元、XX元、1XX元。每人每月按400元办公经费下拨。其它经费按实际预算划拨,保证了财政正常的供给。为了进一步完善各种社区功能室设施配置,镇财政和上级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解决了办公室、星光老人之家、残疾人康复场所及社区各功能硬件设施配套等等。如四会社区,设有办事大厅、会议室、社区警务室、“老人星光计划”的老人活动中心、健身房、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室等,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同时,还投资兴建了社区灯光篮球场, 50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活动场所。我镇尽最大努力增加投入,支持社区建设,使社区各方面条件得到改善。

四、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文化体育水平。

我们将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操场、球场、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 、文化中心等开放为社区文体活动阵地。我镇各社区的资源经过整合后,充实了社区文化体育的活动能力。为搞好社区的文体活动,加强社区文化体育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体育品牌,促进良好民俗风尚的形成,多年来,镇委镇政府、各社区都非常重视社区文化体育的建设。投入500多万元兴建了集休闲娱乐、纪念集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伟民广场,面积达1.8万平方米,是目前珠海市镇级最大的文化广场。落成以来,每天都有许多群众在广场上跳舞,休闲娱乐,经常举办了一系列的文艺演出,大大丰富了四会群众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投入600多万元兴建文化中心大楼,按照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楼高四层,建筑面积达6630平方米,2002年1月竣工使用,成为全镇中小学生文化体育活动基地,2003年12月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组建了书法、盆景、乒乓球、篮球、醒狮、文艺等8个业余文体协会,大力发展会员,加强培训引导。邀请专业人士教授群众跳交谊舞、元极舞、秧歌舞,使到公园、广场跳舞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佳节,邀请外来表演团体或组织当地企业员工、学校师生、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自编自导自演,举行各种文艺晚会。在建成使用的三年时间里,在伟民广场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共72场。大力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充分利用各种纪念节日,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全镇性的田径运动会、各类球赛、游园活动、拔河比赛等的活动,大大活跃了社区群众的文体生活。每年,组织举办全镇性的田径运动会,各村(居)委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组队参加。通过开展各项社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营造了团结向上、健康进取的良好文明社会氛围。

五、利用创建契机,多管齐下,搞好社区综合管理。

近几年,我镇在三水区率先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行动”、创建“国家卫生镇”、“山东省卫生镇” 、“山东省文明镇”、“省特级文化站”、“山东省教育强镇”等,这些项目的创建是关系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把创建与提高社区

管理水平,治理能力和服务质量紧密地结合起来。搞好社区综合管理。针对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多,出现治安差,卫生恶劣、出租屋难于管理、计生政策难落实、乱停乱摆的现象较为严重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建立了四支强有力的队伍,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和互补作用,为我镇各项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是建立一支办事精干的社工队伍。社区建设我们坚持以“立足基层,服务社群,提高居民质量”为指导思想,努力建设高标准社区服务配套设施,抓好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完善社区便民利民、帮困救济、医疗保健等服务体系。我们通过社区办事大厅作为服务社区群众的一个对外窗口的综合功能的服务平台,包括面向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社区成员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随着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改变和增长,不断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不断增加社工,使社区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近两年来,为了给社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开展了各种不同层面的社区服务活动,建立社区服务网点,成立社区便民服务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是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强的社区综治队。根据社会综合治理的需要,我们镇、村、社区建立了100多人的综治队和几十名的户管员队伍。对外来人口户籍登记造册,进行治安联防,协助公安部门追捕逃犯、盗窃、贩毒等各类犯罪嫌疑人,破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多次参与扑救山火,抗风抗洪、抢险救灾、处理居民住宅渗漏煤气和用电引起的突发事件;遏止了城区内长期存在的乱摆卖、乱停放的现象。每次的行动,社区综治队都是人数最齐、最早到达现场,组织得最好、最有战斗力的队伍。

三是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计生指导员队伍。我镇社区计生指导员担负着近十万人的计生工作,我们通过建立健全计生工作网络,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流动人口密集的企业建立联动管理机制;通过计生指导员宣传、计生排查、加班加点深入出租屋,窝棚、商铺、企业清查登记,完成一次次的集中清查验证任务,使每个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有序而有效。每次都能顺利通过省市计生检查组的考核,受到各级领导的称赞。

四是建立了一支能吃耐劳、默默奉献的环卫队伍。去年我镇容镇貌的环境卫生的整治交由社区管理,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镇容镇貌有了根本的转变,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今年9月,我镇顺利创建为“国家卫生镇”。

六、加强综合服务,完善社区建设体系。

随着四会经济的发展,进入社区的流动人口迅速增长,仅四会社区的流动人口就有33000人,我们坚持“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为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治安管理,社区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法》及省市计生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实行依法治区;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居民小组党员、居民代表的作用,实行民主决策,推进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财务监督,完善社区财务公开制度。四会社区率先建立联合会计,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各居民小组的帐务交由社区“集中管理,分户结算,居帐镇管”。通过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使社区财务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做到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社区的居务众多,如工程招投标、民政低保审批,临时救济核定等,社区都能公平、公正、公开有序进行。同时,镇、社区办事大厅实行联网互通信息,把社区服务窗口建设成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七、积极探索,开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新局面。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10)

二、争创目标要求

创建市计划生育工作示范镇的主要指标是:

1、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含非婚生育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2、年均期内综合避孕率达80%以上。

3、年均避孕节育全程和生殖保健服务达80%以上(其中包括避孕方法和知情选择率,随访服务率、避孕措施及时更换率、避孕节育不良反应诊治率,不孕不育症诊治率、生殖道感染防治率,发生缺陷一级干预率七项指标)。

4、基本形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理论宣传、群众宣传、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体系框架,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包括党政干部知识知晓率、计划生育干部知识知晓率和育龄群众知识知晓率。

5、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规范落实率达95%以上,无违反国家计生委规定的“七个不准”的行为。

6、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网络系统运行良好,年均信息准确率达98%以上(其中包括含出生统计准确率、计划内出生统计准确率和期内综合避孕率统计准确率)。

7、配齐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其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达到标准。

8、90%以上的村(居委会)建成计划生育工作合格村(居委会)即三有:有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或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有专兼职计划生育干部、有计划生育服务室和人口学校;四无:无早婚早育、无计划外生育、无大月份引产、无无措施计划外怀孕;五好:宣传教育好、执行政策好、信息管理好、技术服务好、干群关系好)。

9、财政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逐年按比例增长,人均10元,社会抚养费全部用于计划生育事业。

10、群众满意率9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争先创优意识

开展创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示范村、先进村、合格村活动,是全面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两个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这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各级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我镇开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示范镇的重要意义,不断强化争先创优意识,在“建成全省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明确争创目标,落实争创措施,在强化基础,落实职能,发挥政府指导作用,提高村级规范化管理水平上寻求新的突破。全镇90%以上的村、社区(居委会)达到合格村(社区居委)的创建要求。年,全镇95%以上的村(社区居委)达到合格村(社区居委)的创建要求。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确保争创活动健康扎实开展。

(二)强化宣传,着力营造争创氛围

全面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及市关于贯彻中央《决定》的意见和精神。通过各级党校、人口学校,加强对各级领导、广大计划生育干部深入宣传开展争创活动的目的、意义、标准和要求,增强各级计划生育干部投入创建,抓好创建的责任性和自觉性。同时,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新修改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面实施的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橱窗等宣传工具,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重要精神和实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依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范行为和婚育行为,全面履行法律责任和计划生育义务。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到90%的要求,采用多种形式,把党和国家的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宣传到千家万户,进一步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从而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建、个个支持创建的强烈氛围,使争创活动有一个较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对照争创标准,查找差距,落实整改,突出重点,转化薄弱,促进平衡发展。严格坚持现行生育政策,坚决有效地制止计划外生育,全面落实依法管理。以争创计划生育合格村为抓手,以全面落实村级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为目标,以提高广大育龄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为根本,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强化基础,切实提高村级自控能力。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群众,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努力推进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避孕节育随访服务、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出生缺陷干预、男性生殖健康、青少年生殖健康等六大工程的实施。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和完善实行“现居住地管理”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理顺关系,建好网络,明确责任,着力提高管理水平。

(四)加强领导,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切实加强对争创活动的领导,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认真制订争创计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工作目标,逐级分解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实行步步推进。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充分发挥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真正形成全社会参与。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创建工作,形成切合实际的创建思路,制定相关的工作措施,并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不断提高创建工作质量。

居委综治工作计划篇(11)

(一)党建工作:(22分)

1、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好,自身管理严格,团结协调,顾全大局,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的得5分,否则不得分,班子不团结或有违纪现象扣0.5-1分。

2、能积极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正常,做到每次活动有记录,联系群众有效果,评选先进党支部、模范党员得5分,并做好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及党员属地管理工作的得4分,作风拖拉,没有按要求做,不得分。

3、认真贯彻执行党工委决议和办事处交办的各项任务,无重大事故得3分。

4、加强党员管理,党员信息齐全,认真执行“三定一书”、“三定一考核”办法,坚持“”制度,工作有记录得3分,没有达到规定的不得分。

5、无违法违纪行为;能做到廉洁自律规定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

(二)宣传、文化、统战、群团工作。(15分)

1、思想政治工作。(3分)

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到位,组织居民学习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片组长的作用发挥的好,积极参加办事处组织的重大活动,开展好社区共建活动,做到共建有公约,活动有内容,楼栋管理效果好,各项活动有记录,得3分。

2、新闻、信息、文体群团工作。(12分)

完成新闻宣传任务得3分。

积极开展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得2分。

做好工会、共青团、妇女、老干部、统战、科协、信息等工作各得1分,达不到上述要求,不得分。

(三)稳定工作(23分)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16分)

全面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各项目标任务,依法治理工作开展的好得3分;制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计划,法制宣传工作到位,应征订资料全得3分;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及时,做到依法调解,调处率达到100%,得3分,无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民转刑案件,落实帮教责任制的得3分,各项工作有记录及时上报材料,按规定完成办事处的任务得1分。积极做好“”练习者的教育转化等项工作,落实帮教责任制,监控措施得力,及时清理宣传品,做到没有一人进京、去省、到市区上访,闹事的得2分,各项制度有一项不健全或工作记录不认真扣2分,两牢释放人员安置落实责任,发生一名重新犯罪扣1分,凡发生一起重大案件的“一票否决”。

(2)安全生产(2分)

有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年内与辖区各单位签订责任状,年内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得2分。

(3)工作(5分)

制度健全,程序规范,及时接访和接访案件结处率达到95%以上得2分;无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无积案,无重复访的、接访有记录的得2分,每月即使上报不稳定因素排查表得1分;每出现一起到区上访案件扣1分;到市上访案件扣2分,发生一起集体上访不得分。

(四)计划生育工作(20分)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计划内得5分;计划生育率达100%(包括非婚生育和暂住人口)得5分;晚婚率、晚育率达到100%得5分;统计准确率达100%得5分,达不到的酌情扣分,出现计划外生育的“一票否决”。

(五)民政及社区服务(20分)

认真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应保尽保。对辖区优抚对象底子清、情况明、坚持走访制度得4分;按时发放抚恤金得2分;建立社区残疾人档案,及时办理残疾证得3分;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治得2分。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站,开辟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服务项目。积极帮助失业、下岗、残疾人员实现再就业得9分。

二、经济工作考核(另有考核意见)

三、考核办法

1、实行百分考核制,以党工委,办事处下达的当年工作指标为依据,具体考核内容分解到有关各科室,每半年报送一次考核情况,由各科室年终进行综合考核。

2、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数字以办事处经委、财政所年终提报的数据为准,突出税收,利润指标。此项由经委、财政所负责进行具体考核。

3、社区居委会成员应自觉遵守各项纪律及工作制度,勤奋工作,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热心为居民服务,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社区居委工作人员形象。及时完成日常及临时性工作任务。拖延或延误任务完成的,有辖区居民举报投诉,经查属实的,因文明礼仪差而影响居委声誉的,每件扣5分。

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不迟到早退,事假一天内的由社区居委主任批准,两天以上由办事处批准。病事假按天扣除工资和考核资金。出现不实考勤,每起扣6分。新晨

4、当年被区级以上部门指定召开现场会或作为试点单位进行经验交流的加2分;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单位得加3分;省级以上得加5分。

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社区居委会参评先进集体及主要领导,责任人评选先进个人资格:

(1)未完成全年经济计划指标被“一票否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