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外交艺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4 02:45:35

外交艺术论文

外交艺术论文篇(1)

微信的功能逐渐丰富,集合了文字、图片和影像等功用,微信中的各种功用和元素让其成为各类人群推崇的社交工具,其中以年轻人为主要人群。大学生作为这群人群的主要组成人员,这是因为大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和乐于接受新工具的心态。各个高校伴随着微信平台的传播和应用,逐渐在高校内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开启了高校内运用微信进行教学和管理的时代。将微信运用到传播文化内容当中,可见微信开启了发展传统高校文化建设的方式,还为高校内的文化生态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时机和契机。如何充分使用微信并且抓住发展机会,来研究该新兴的工具如何适应校园并且为学生所使用,充分利用微信的优点和科学的方式,将微信这个平台充分运用到校园文化传播和传授、建设之上,全方位地来提高学生的精神和文化的双重建设成为了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微信平台的交互特点、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中的微信运用模式以及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中的微信运用所体现的价值进行探索。

 

一、微信平台的交互特点

 

(一)即时和便捷传递消息

 

微信是以一个移动数据端的软件存在于手机当中,建立在广泛的、大量的手机用户之上,使得微信成为了社交软件中遥遥领先的平台。手机与其它智能终端相比而言,携带的便捷性和使用的简单化,成为了微信能够传播的重要条件。有了这个便捷性的首要特点之后,微信还凭借消息传递的时间的迅速性,使用户通过手机这个平台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即时随地的浏览信息和更新内容。微信中朋友圈功能中的传播等功能使得信息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可以用来即时和便捷地传递消息。

 

(二)消息的精准性

 

群众之间的消息传播是以点到面的传播方式,消息传递的属性就是单向的流动方式。由于大众传播所面对的受众呈现出大量化、分散、难管理的效果,致使大众传播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微信传播方式是建立在真实和有效的交际关系之上,这其中凝聚了共同的爱好和对行业、商品以及其它服务等不同信息需求的用户。通过微信能够将文字材料和影音数据等讯息定向、定时地传送给微信用户,这使微信中的信息传递能够直接、精准地到达不同的用户手中。高校中的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环境等方面都十分接近,是微信公众平台中所面临的较为稳定的群体,也正是这个原因有效地推动了高校文化内容的建设。

 

(三)充分的自由度

 

微信之所以能够有着如此强大的发展空间,是基于真实的人脉社交脉络的搭建。自主、真实的交流意愿使得使用微信时,能够很容易就完成了朋友圈内所分享的信息之间的交流。不论是图片画面还是文字材料都很容易引起朋友圈内其他朋友的情感波动和交集。微信用户使用了朋友圈中的功能来完成与相熟者的沟通和交流,还能够通过建立的群组来即时地交流信息和讨论话题,推动信息的传播和发散,形成有效的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发展方向。高校内的学生是使用微信的用户中充满活力的一个群体,在微信中既能够传播生活、社会、新闻等内容,也可以来建设文化内容,这正是微信平台所具备的充分的自由度才能够完成的。

 

二、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中的微信运用

 

(一)艺术理论的讯息传递

 

在高校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微信将艺术理论的讯息来进行传递,实现艺术理论的文化传播。借助相关的艺术理论微信公众账号来实现艺术理论的知识内容的,将文字素材和影音材料充分运用其中。在传递艺术理论讯息的过程中,高校利用微信来传送艺术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将课堂上所讲述的重要内容提炼成为几个简短的知识点,通过人工传送的方式来传递给平台的关注者。因为高校中艺术理论的微信公众平台中所面临是高校内的众多学生,借用微信平台来传授课堂消息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和媒体单向传播信息的方式,能够精准、迅速地将艺术理论传递到高校学生面前,以多样化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理论化的知识点带给学生,有着强力和针对性的传播效果。

 

对于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来艺术理论的操作者来说,其推送的内容要贴合学生的审美趣味和需求,用生动的文字和巧妙的图片来讲述艺术理论的知识。除了艺术理论课堂上的专业知识点之外,在传递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选择其它相关的艺术内容和讯息,针对学生的爱好和时下的艺术内容来更新学生的文化涵养,因此,高质量的艺术理论知识和巧妙的艺术内容对于高校学生是十分有必要的,既能够使得学生反复巩固艺术理论的相关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之余感受到艺术理论相关的讯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师生间教和学交流

 

除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来传递艺术理论的讯息之外,还可以通过微信来完成师生间教学和学习的交流。通过手机号码和QQ号码能够成为微信好友联系的凭证,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通过微信来分享艺术理论相关文字和图片,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聊天和朋友圈的交流来完成互动,微信这个平台包含了交流的私密性和传播信息的公开性,可以轻松地展现出属于师生间沟通的模式。而这样的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交流方式正符合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

 

目前,高校内都会开通相关的课程的微信平台,这不仅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知识,也可以使得除了学生之外的领导、家长等人员也通过微信平台来关心教学的进程和效果。这也方便学校的教职人员、领导以及家长能够重视艺术理论,帮助这些人员之间的良性沟通和交流。通过微信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拉近高校内部的人员关系,也可以缩小高校内和外的距离,进一步拓展了学校艺术文化发展和建设。如何完成师生之间交流同样也是运用微信来进行教学的重心所在,成为艺术理论运用微信的探索教学的重点领域。学生可以在课堂后通过微信来向教师进行提问,可以通过微信中的群组功能来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来提醒学生相关的教学活动和内容,使得师生之间完成良性的交流。

 

(三)艺术文化的引导

 

微信是一个为广大群体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平台,随着高校中使用微信进行交流的用户逐渐增多,高校和班级也逐渐开始使用微信作为固定消息的平台。但是在目前各个高校内开通艺术理论的公众平台来学科内容和艺术文化的同时,教师和相关的艺术文化管理部分并没有树立起相对应的正确意识。特别是通过微信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信息,这对学生的理念、意识和价值观念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的冲击。这对于学校的公众平台的操作者来说,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艺术文化的引导,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来培养学生接受艺术理论。在微信这种建立在真实社交关系的软件中,学生之间会有相似的观念和意识,对于相同的艺术文化容易展开讨论。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对有关艺术理论的文化建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联以及学习和生活这些方面的关注热诚要十分高涨,高校的用户通过微信中的讨论来完成艺术文化的舆论发展。

 

以各个系部或者各个班级为单位建立起来的群组成为了微信中信息和引导学生艺术观念的重要场所,教学的管理者对这些群组十分重视,除了公众平台之外,这些群组也是教学者能够引导学生观念的地方。利用群组来传递知识和信息,做到真实的共享。但实际上,高校对于运用微信教学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高校应当对微信教学进行专门的管理,实时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和状态,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艺术文化的欣赏和思考。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所出现的错误观念,用积极的方式来化解和调整学生的状态,引导校园艺术文化的建设方向。

 

三、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中的微信运用所体现的价值

 

在高校的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微信来完善教学过程,体现出运用微信教学的价值所在。校园内教师和学生通过微信这个平台相互成为好友,在朋友圈内即时地分享生活和学习动态,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交流,搭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新的沟通桥梁。不仅如此,还能够更加完善艺术理论和文化建设的方向,拓展文化的发展,具体如下所示:

 

(一)突出艺术文化

 

在过去的高校文化建设中,学校和管理人员是高校文化的引领者。这些人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媒介和文化资源来传播艺术,这些教职人员往往只是站在高校管理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和考虑。高校的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为了培养高等人才。但由于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地位一直没有被高度重视,师生所参与的文化发展和建设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微信是新时代下的一个交流平台,不需要过高的门槛、过高的成本以及复杂的操作方式,高校的学生只需要关注艺术理论的公众账号即可,就能够实时地收到艺术理论的知识和信息。在接受艺术文化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轻松的方式来转发和评论艺术文化,甚至能与教师随时随地联系,来获得全新的艺术文化。

 

(二)丰富艺术内涵

 

微信为高校的用户提供了较低的使用门槛,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成为了高校学生所热爱的交流方式。微信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其中所涵盖的类别十分广泛。在微信中的朋友圈中极易形成交流和互动,这也使得微信中所关联的教学、管理、社会和制度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内容不断地传播,改善了过去高校中教学管理的方式。在艺术理论的传播中,学生已经不再是单向地接受艺术文化,还是通过微信这个平台,来实现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交流,也正是因为这种交互方式,才使得校园内的艺术内涵有所增长。

 

(三)拓展相关文化

 

外交艺术论文篇(2)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外交艺术论文篇(3)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

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外交艺术论文篇(4)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wwW.133229.cOM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外交艺术论文篇(5)

第一,学科专业归属不明晰。艺术管理是艺术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艺术学与管理学学科特点不同,研究对象也不同,因此在学科专业定位上应注艺术管理专业的伦理性与价值性,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国内高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但是各学校艺术管理专业在涉及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定位的问题上,观点和论证存在着较大分歧。例如,有的高校把艺术管理专业划为管理学院的一个分支,隶属于管理系,而有的将其作为艺术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对艺术管理的专业学科定位不同,各学校学者在对专业理论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把握上,以及在理论体系建构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大相径庭的。这种情况表明,艺术管理的专业学科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地分析和厘定。艺术管理专业发展方向模糊,专业学科定位不明,缺乏可论证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都不利于该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课程专业设计较为散乱。艺术管理专业,从本质上讲,培养的是艺术管理专业人才。这种人才既需要具有对艺术的高度理解和鉴赏能力,又需要对各级各类的文化组织及其运行管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H,除此之外,还强调对市场营销和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和掌握。具体地说,首先,在课程设置当中如何把握理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现实实践中,很多院校在专业设计和论证的过程当中,仅仅用一句“艺术与管理并重”就草草了事,这在理论上是可能是讲得通,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从艺术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来看,艺术管理需要将管理学、艺术学、文化政策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经济学等专业和课程相结合,这在现实中对于各学校、各学院以及各专业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战。最后,在进行具体课程的设计和论证时,必须尊重艺术的内在规律性和特殊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管理所具有的比较严格的外部约束性。在任何社会中,艺术管理的实践都不能忽视外部合目的性的规范,都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为创造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而努力奋斗,这也是由艺术管理的艺术属性决定的。

第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艺术管理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专业和学科。近年来,随着国家GDP总量的不断攀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等都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一定意义和一定层面上都推动了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迅速崛起。但是,相对于繁荣发展的艺术管理实践,国内艺术管理理论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由于对艺术管理的某些相关理论还存在分歧,缺乏统一的认识,各级各类学校在设置艺术管理专业时的专业重心、学科建设、运行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在艺术管理专业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各教育主体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足。艺术管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管理主体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和途径对艺术组织实施管理,以达到促进艺术组织发展,最终实现对艺术价值的追求的目的。艺术管理是连接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艺术管理专业的核心研究对象是艺术家、艺术成果和艺术市场,管理学的各种理论和手段是帮助实现其研究目的重要工具。总之,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亲疏程度,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思考和改革。各学校需要结合本校优势资源,办出特色,以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专门艺术管理人才。

二、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问题的量性分析

前面阐释了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问题中有关质的维度的分析与研究,以下将对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量的维度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师资投入数量不足。师资力量投入不足问题是目前各大高校在开设艺术管理专业中所面临的严重的发展瓶颈。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配备明显不足,个别大学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仅仅只有两名。更有甚者些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是在学校创办该专业后,通过自学,临时顶替作为该专业的授课教师的。由此可见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师资源十分缺少,师资力量十分有限。虽然这个新兴专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是真正专心于该专业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师资人才确实是“凤毛麟角”。我国高校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吸纳那些在艺术管理专业领域有作为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年轻学者,设立重点扶持项目,加以重点培养。另外,各高校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资金和基础教学设施的投入和改善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为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学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明显滞后于招生工作,尤其缺乏既熟练掌握艺术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又具有艺术管理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教师。

第二,人才培养数量缺乏。在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师资人才和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问题;二是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生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素养的培养、教育问题。我国最早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上海戏曲学校举办的“艺术管理专修班”,被普遍认为是艺术管理专业最早开展的人才培养实践。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各大艺术院校以干部培训、成人教育为主要培养形式,培养出一批当时国家急需的文化管理人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注意到艺术管理专业相关学科的建设,全国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并且以本科教育为主,开始系统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艺术管理人才。2005年,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CAAEA)成立,为全国高等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一个更加广泛、有效和实用的研究交流、信息沟通平台。近几年,艺术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不仅各艺术类大专院校纷纷建立起艺术管理系,而且国内各大综合类大学也分别以学科交叉的形式开办艺术管理类专业。尽管如此“艺术管理”在我国仍属新兴专业,目前尚未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专业建设体系,因此在人才培养数量方面,更是存在很大的缺口。如何保证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三,内外交流数量不多。在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经验交流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是国内交流不足;二是国际交流不足。一方面,国内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经验交流数量不多的问题,主要指的是随着目前我国创办艺术管理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该专业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也显露出了供不应求的苗头,因此,如何整合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现有的教育资源以扩大有效供给,以及如何促进我国综合类高校在管理学专业方面和艺术类高校在艺术学专业方面的优势资源的融合与交流,进而更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将成为一个意义深远、影响深刻的重大课题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在国际交流层面也明显存在着数量不足之欠缺。这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国内只有少数较早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高校正在筹划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和联系。除此之外,我国国内其他的普通高校及艺术院校都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与国外艺术管理专业进行交流合作、协同创新的经验和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保证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在起步阶段就能与国际接轨,是不利于吸收、借鉴国外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的。

三、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发展问题解决的质量策略

党和国家都十分注重创新,作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同志也不断强调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创新。党和国家制定的近两个五年规划都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想要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一项关键任务就是必须要为文化经济社会培养出一大批既有艺术素养和眼光,又有管理、决策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艺术管理人才,因此,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发展策略,以促进其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

首先,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创新,明确专业学科属性。想要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艺术管理专业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倡导对艺术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索。社会对于艺术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是我国目前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必然。艺术管理专业在国外已经开设了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也开办了十余年左右。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或方向的高校已经超过百所,其中不仅有综合性大学,也有艺术类院校和财经类大学。但是,纵观这些高校已经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有的是按照普通类方式招生,有的则是按艺术类招生,招生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生源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了相关政府教育部门没有给艺术管理专业指定统一的培养目标与方案,这些因素毫无疑问地都是不利于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如果我国高校能够在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上达成一个基本的共识,这对于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将是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众所周知,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趋向于艺术学学科,其旨在培养适应于我国当今经济文化建设领域,可以从事艺术创意与策划、艺术经纪活动、艺术传播以及艺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创意人才。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突出的学科交叉性的特点,然而将其设置在艺术学院更为合适。艺术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方针应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指导。基于艺术管理活动的复杂性特点,只有在充分遵循经济规律和管理规律的同时,又谨慎地遵循艺术活动的特殊规律,才能取得艺术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只有坚持以艺术为基础,以管理为指导的基本方针,才能促进我国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外交艺术论文篇(6)

一、我国本土美术文化的特性与内涵

(一)我国本土文化的总体特征

增强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主意识,就要掌握我国本土文化的总体特征与内涵。我国的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艺术家,一般更倾向于自身的直觉,在审美方式方面更倾向于意象的审美,在画作的表达方式上重写意,轻写实,这些特征不仅是我国传统美术艺术的主要特征,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核心部分,其涵盖范围之广,从中国油画、建筑物、雕塑这些静态物体到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领域。

(二)我国艺术文化的表达方式及内涵

我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最大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中国的艺术作品在艺术的表达方式上重写意,而西方的艺术表达方式更倾向于写实,我国的艺术表达比较委婉、含蓄,西方的艺术表达大胆、直白,因此,在文化互相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和弘扬自身的文化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勿削足适履。

二、当代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代美术理论家自主性理念的缺失

目前,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给我国当代美术理论不仅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带来了生存的挑战。为了实现我国本土文化美术理论的发展目标,在美术理论的自主性理念方面,我国美术理论家要做到立足于本土文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美术理论,有选择性的吸收优秀的美术理论精髓,而目前,部分美术理论家不论是对艺术理论的教育与发展,还是对艺术史的学习,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大都是照搬西方美术的模版,缺乏对本土文化特色的深入研究和发展,除此之外,部分美术学者关于美术理论的文化起源与归宿的观点都是照抄西方评论。这种对于本土文化美术理论自主性理念的缺失使得我国美术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阻碍了美术理论的发展。

(二)当前美术教育体系自主性意识的缺失

目前,由于建设经验不足,众多高校美术教育体系都缺乏对本土文化自主性的表达与认识,无论是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还是本科生招生考试的题目要求,无一不充满着浓重的西方色彩,例如在每年本科院校的美术生招生考试中,考试的形式大都是考学生素描及色彩的运用,对于类似传统的美术艺术如水墨画、书法等考的比较少,使得美术生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本土美术文化,不利于我国当代美术理论的发展。除此之外,在美术的基础理论的教育方面,由于西方的美术造型已经逐渐定型到部分美术家及学生的心目中,使得在进行艺术的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西方美术造型死板的套用在我国艺术形式上,例如我国的书法艺术、人物、自然风景及事物的水墨画等,未能立足于本土文化自身的特点及发展需求,对于我国传统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认识不足,因此,给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力。

三、我国当代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的策略与途径

(一)审视自身文化价值,探索正确的文化发展路线

为了避免在不同文化潮流的碰撞与交流的过程中淹没自己文化的声音与特色,我们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价值。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脱离西方的美术文化评价观念与体系,拓宽自身对于艺术发展的视角,杜绝潜意识套用西方艺术观念进行艺术的创作与评论,时刻保持对本土文化的深刻认知和自豪感。其次,要敢于融入到世界文化交流的文化海洋中,始终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在继承上发展原有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明确本土文化的价值定位,发展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

(二)转变文化发展理念,构建本土文化价值体系

外交艺术论文篇(7)

此次高峰论坛是目前艺术品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民间高峰论坛,参与人数之多、媒体关注度之强、藏友期待度之高都超乎想象。在欢迎晚宴上,网友之间虽只识网名,然见面后并无陌生之感,觥筹交错,处处可见友情。原定为18:00-21:00点的欢迎晚宴,一些网友纷纷退场,各自回住所拿出自己的藏品在网友之间交流。

在第二天的高峰论坛中,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单位的十多名专家到场祝贺。下午全体参会人员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学习,这也是“雅昌艺术论坛”的一个特点。在每次论坛上,主办方都会安排参会人员在离主办地较近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晚上的分组讨论会上,组委会按照陶瓷、玉器和杂项将参会人员分为三组,在不同的会议室中进行研讨。主办方还为每组请来了行业的专家一起进行研讨,使会员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火爆。许多网友打成一片,标本交流和口头交流并存,各网友抓准机会向同行讨教学习。10月7日,“雅昌艺术论坛”又将阵地移至中国陶瓷馆,在此地进行了实地交流、义拍,现场十分火爆。

在笔者与各地网友的交流中发现,此次论坛到会的网友都绝非等闲之辈,许多网友本身即是某项古玩的精通者。以陶瓷为例,有许多网友来自各个古窑址,他们对本地窑址的瓷器都有独到的研究。能得到第一线的考古发掘资料,随时掌握市场的行情,可以说,在对文物的研究中是目前文物研究人员所不能及的。

高峰论坛:左右民间古玩市场

梁小新:顶级艺术品在价位上没有所谓的上限

(前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驻北京总代表,艺术品投资高级顾问)

通过对比近两年海外和国内的艺术品拍卖成交数据,我们发现,代表国内市场的两家龙头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北京翰海)迅速崛起,逐渐与代表国际市场的两家老牌拍卖公司并驾齐驱;国内拍卖公司的组织能力较强,规模和成交量增长速度惊人,显示出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消化能力。但是内地的艺术品市场也有一些问题,在成交额与拍卖场次上,香港两家拍卖公司每年所组织的拍卖场次(即拍品数量)温和增长,但成交总额大幅增长。这说明其单件艺术品成交价格大幅增长,总成交率也在增长。而内地两家公司所组织的拍卖场次大量增长,但成交总额相对增长不多,说明成交率不高,单件艺术品成交额也不高。此外,从近两年的数字统计也可看出,代表国际市场的香港拍卖公司逐渐占领高端的市场部分,而内地的拍卖交易市场则以中低级价位的作品为主,市场的分化局面已经形成。

通过海内外近两年的拍卖我们可以看出,顶级艺术品并没有所谓的价格上限,随着大批的基金进入,艺术品的价位还会上涨。从长期来看,元明清的宫廷艺术精品仍然是市场的主力,受到海内外市场的普遍认可和追捧。书画作品在内地的市场较大,比较活跃,而当代油画作品也逐渐受到国际和内地的认可与青睐。从国际领域来看,要想成为一件国际公认通行的艺术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技术性、艺术性、启示性。而在平时的艺术品交易中,买家也常常将以下三个问题相混淆:技术=艺术?价格=价值?投资=投机?其实弄清这个问题对我们投资艺术品是有好处的,只有艺术性的存在才能保证投资的成功。

在投资艺术品时,收藏家还应注意,首先要选择一个自己喜好的门类,切忌什么都买卖,什么都玩,结果什么都玩不好。如果是纯粹性的投资,应当找一个可靠的专家或资深的业内人士咨询。其次,收藏家的投资要量力而为,古玩艺术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不能盲目地购藏。在投资时尽量遵循精品原则,集中投入在少量的精品上,其回报肯定比散布投资在二三线的作品上要高得多。

张永年:海外回流概念将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点和主流

(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主任)

内地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带动了文物回流热。为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征集海外回流文物。我们希望海外文物艺术品回流的方式是由政府主导、民间补充、市场推动的方式进行。国家文物局在中国文物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专设了文物鉴定研究室,主要负责文物征集和回流的工作。从2002年起,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了国家重点文物征集专项资金,每年拨付5000万元用于征集流失海外的文物,但随着艺术品市场价位的上涨,这笔资金能够购入的精品就会减少,因此还有待于民间资金的支持。不过我们推出的国宝工程所倡导的公益回归方式是回购、回赠、讨还等方式。最后一项在施行中虽然会有难度,但还是希望民间团体能够支持。今年我们就组织了多次海外淘宝行动,以团体的力量,组织一批民间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与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专家顾问一起到海外淘宝。

高培之:民间收藏要衡量自己实力

(雅昌艺术网总版主、收藏家)

此次来参加“雅昌艺术论坛”的网友多处于艺术品市场的第一线,多在网上进行交易或学习,真正到拍卖公司购买文物的人不多。虽然这些网友也关注拍卖,但却并不在拍卖公司购买艺术品,他们到拍卖公司去多为了练眼,再者是随时了解市场行情。他们的藏品多经过一级市场或者朋友和网络进行交易,这样的话,在他们手中流通的艺术品就会降低许多成本。甚至捡到大漏也未尝不可。

“拍卖行业的不规范行为严重地损害了艺术品市场。”雅昌网友会总版主高先生如是说,不规范的拍卖让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越来越乱,使得更多的收藏家对拍卖失去了信心,选择进行私下交易。其实收藏家是可以到拍卖公司捡漏的,毕竟有一些机会,甚至有时拍卖公司的价位比一级市场的价位还低。但是要选择那些信誉度高的拍卖公司。

通过这两年的艺术品拍卖,精品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一些残器精品的市场价位也迅速上涨,许多拍卖公司都有精品上拍。例如苏富比曾拍过一件宣德残器以近200余万美元成交,内地的中国嘉德也多有精品残器上拍,这说明精品越来越少,随之精品残器的价格也将上涨。因此在民间收藏的过程中,如遇到精品残器千万不可错过。

高古瓷市场在内地一直不火,主要是价位一直上不去,其实在交易过程中还是较多的,但由于内地的政策原因,高古瓷在长时间内还会出现国际价格高于内地价格的现象。甚至目前的价位不足国际市场价位的1/10。但是在民间收藏中,高古瓷精品仍是民间收藏的有效途径之一。

佛教艺术品在2006香港苏富比秋拍中的优异表现,今后市场价位一定会有所提高,在民间收藏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此类艺术品的收藏。同时我们在收藏的过程中不要只局限于国内藏品的收藏,其实国外许多艺术品都值得我们去收藏,如果我们的视野放宽一些,所收藏的范围就会广一些,而投资的价值就会得到更多的体现。

外交艺术论文篇(8)

    艺术学科体系由关于人类艺术实践的全部知识构成的。正如马采先生所说:“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的本质、创造、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规律的科学。这是艺术学的目的,同时也是艺术学的意义。”②整个学科体系基本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

    1.艺术史论体系

    如果把艺术学科比作一幢大厦,那么艺术史论体系则是整幢大厦的基石。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艺术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与消亡。人类艺术史与人类社会史相伴相生。考古学的发现证明,数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就已经开始了早期的艺术实践活动,直到今天,艺术实践在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发展时期从未间断过,而且正在继续,并将一直继续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超越万年的艺术史为人类社会留下了无比丰厚的艺术遗产,积累了极其宝贵的艺术实践经验,这些都为今天和以后的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营养和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艺术史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中的第一块基石。具体说来,中国艺术学科体系中艺术史部分主要包括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人类艺术通史,如中国艺术史、外国艺术史等;以及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门类艺术史,如中外音乐史、中国书画史、西方美术史、中外雕塑史、中外建筑史、中外戏剧史、中外舞蹈史、中外电影史等。艺术理论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对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起源、本质、特征、功能等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归纳、概括和抽象。艺术学理论体系主要研究艺术的本质、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分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等内容,具体学科包括艺术学原理、艺术美学、艺术哲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类型学等。艺术史论体系奠定了艺术学科体系的基础,是整个艺术学科体系的血脉和灵魂。没有艺术史论体系,艺术学科体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

    艺术史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艺术实践规律的基础上为艺术创作与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进一步推动人类艺术实践的创新、发展和繁荣,进而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让人们在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以陶冶,人格更加完善。艺术史论研究最终要回到艺术创作实践中,没有对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的关注,艺术史论研究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如果说艺术史论体系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逻辑起点,那么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则是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旨归。具体而言,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包括对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设计艺术、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等各门类艺术创作规律、创作技法、创作方式的研究。

    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学科体系内涵包括艺术史论和艺术创作实践与应用两大体系。具体到每一个门类艺术学科,其内涵也主要由这两个部分组成。如美术学科体系里既包括中外美术史、文物鉴定与修复、民间美术研究等史论研究内容,也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等美术应用研究与实践等部分相关学科。戏剧戏曲学科包含戏剧戏曲发展史论的教学与科研,以及为戏剧戏曲编导、表演舞台实践的教学与科研。前者是戏剧戏曲学的主导、核心部分,侧重于学习、研究中外戏剧史、戏剧理论、戏剧批评、比较研究,兼及剧场建设、舞台设计、戏剧管理,着眼于从案头艺术、舞台艺术、综合艺术等不同角度,对中西戏剧戏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后者是前者的衍生与辅助环节,包括剧本编辑理论与实践、戏剧导演理论与实践、舞台设计、灯光技术、化妆技术等具体内容。

    艺术设计学科包括艺术设计史论和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前者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历史脉络、艺术发展规律、美学流派表现、理论方法呈现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三大构成规律的学习、设计素描、色彩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等内容。电影学科包括电影历史及理论与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电影历史及理论系统,主要研究电影艺术历史、发展演变规律、美学思潮、理论方法等内容。电影创作及制作系统,主要包含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和电影艺术制作技巧的提升两大范畴,涵盖了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剪辑、动画、管理等全部的电影制作部门。此外,音乐学、舞蹈学、书法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其他门类艺术学学科体系内涵也同样主要由史论体系和创作实践与应用体系两大部分构成。

    二、四大部类: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外延

外交艺术论文篇(9)

艺术美学被归属于人文学科久矣,从方法论上看,主要还是借重文艺美学(其实也就是文学美学)和艺术风格学的人文学研究方法。《艺术美学新论》显然对这一学科定位以及方法论取用有所不满,因此它尝试着重引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艺术美学重新焕发出交叉学科的光彩。

事实上,实验美学与心理学美学自19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以后,曾一度兴旺发达,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仍有重要成果问世,但之后却开始在美学研究中走向边缘。中国美学刚开始建立学科时,也曾出现过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显示出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交叉学科的身份。但新时期以来,艺术美学研究的自然科学路向却似乎走得并不顺畅,迄今为止,国内坚持结合自然科学方法的美学研究团队,恐怕只有西南大学美育研究中心等少数几家单位。《艺术美学新论》的作者能够在这样的研究现状下重新结合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最前沿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探讨艺术审美活动中用单纯的人文学方法所难以解答的课题,体现出过人的自信心和学术眼光。

《艺术美学新论》共分三卷,分别阐述“艺术认知的哲学与美学原理”“艺术认知的神经科学原理”“视听觉艺术审美创作心理观”三大问题。但整体看来,作者主要就艺术审美活动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艺术的创作与欣赏都要倚仗一座桥梁——以间体世界的方式存在的镜像时空。全书即围绕此一理论展开各个层次和各艺术品类的论述。

仔细分析,这一理论其实包含两重思想内容。首先是审美间体,意指主体为了与作为异质性存在的客体达成情感与经验的交流,以感觉方式析出客体的外观形式及符号形式,进而在内心形成感性表象,从而借助这一感性表象与客体在共时空中发生交互性投射。这个使主客体得以共时空交流的感性表象仿佛是一个间体世界。审美间体理论的提出显然受到了美学的移情说和哲学的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说的影响。其次是镜像时空。这一思想来源于前沿的心理学概念镜像神经元。后者是西方心理学界最近十年所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设,认为人类大脑皮层各区可能存在一种触感模拟体验与对象化认知活动的神经元网络系统,它可以使人脑产生幻象,作为个体与他人产生共同体验的媒介。《艺术美学新论》正是从镜像神经元的心理学假设中得到启发,同时结合了审美间体理论,认为艺术审美活动的心脑机制的核心环节在于间体性的镜像时空的创生。

《艺术美学新论》之新,即在于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的提出与阐说。应该说,这一理论对于艺术审美活动的心理学本质有着很好的阐释效力,也因此而能够对艺术创作与欣赏过程中的许多现象予以透彻的分析。从方法论上看,该著很好地结合了现有哲学美学、文艺美学与神经科学的理论成果,为艺术美学研究的人文学偏向做出了一些纠正的工作。

譬如作者在解释音乐艺术审美活动时指出:“人的音乐审美体验与认知均发生并统一于个性化的‘镜像时空场’。其中的‘镜体’是含纳审美主客体价值互动关系的共时空表征体;‘镜’中的主体体现了‘审美间体’的认知特点,即能折射对象化的主体特征与客体属性,又能与主体自身及镜内外的客体发生互动映射而妙不可言……而此情此景之中的主体间性又使作曲家、演奏家与听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了一个共时空平台;它又通过音乐想象而实现了表象转换或角色移情。”[1]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音乐这样一种在作曲家、演奏家、听者三类主体之间发生审美交流活动的艺术的内在机制,使以往音乐美学界对音乐本体究竟是趋于抒情表现还是审美自律的争论可以暂时告一段落。另外,作者还据此探讨了音乐审美教育的问题,对现有音乐教育中仅仅关注外在性、实体性和对象化的音乐经验的现状表示了不满,提出应该在音乐教育中重视审美主体时常面向内心、指向自我和观照本体的这种更深幽的返身审美经验。这一基于科学论证的真知灼见,体现了作者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对更为宽广的美育实践问题的关注。

不过,作为一本艺术美学专著,《艺术美学新论》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全书对于具体的艺术作品或现象的美感分析尚显不足,尤其少有紧密结合艺术技巧与风格的细读,从而很难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艺术作品的个性之美,也很难使读者学会如何更好、更体贴入微地进行艺术审美感受。又如,审美间体和镜像时空理论对艺术活动的道德涵养问题似乎阐述力度不够,从而难以在美育的层面上发挥更大的理论效用。

当然,就本书所设定的预期而言,《艺术美学新论》已经达到了很好的论述效果,其结论对艺术美学研究有着很好的推进作用,其研究方法使学界重新看到了结合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路向的前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贡献。可以断定,这是一本走在学术前沿的不可多得的理论专著。

外交艺术论文篇(10)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艺术理论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引入我国,50年代,我院著名翻译家、电影理论家郑雪来先生翻译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部分重要著作,为国内学者、艺术工作者借鉴、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后,郑雪来先生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研究方面继续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先后出版了相关的学术论著。50多年后的今天,郑雪来先生主持编译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全六册)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再版,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著完整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为学术界全面、深入地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艺术理论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对推动我国戏剧、电影等门类艺术的发展,以及对我国戏曲表演体系研究与构建都具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对深化中俄人文艺术交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历史,从它的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等艺术机构算起,已有60多年的时间,60多年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逐步奠定了注重艺术实践,注重艺术理论建树,注重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优良传统。包括郑雪来先生在内的我院一大批著名学者以自己的理论建树,为新中国各门类艺术史论研究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这些都令今天我们这些后来者为之骄傲与自豪。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辈的学者、艺术家不仅以学术、艺术建树为我院的发展树立了目标,他们也从事业发展方面建构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发展基础。

外交艺术论文篇(11)

如何推进艺术类高校国际化

基于以上讨论,本文认为,艺术类高校国际化的内涵从横向来看,具体包含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功能方面的国际化意义,而从纵向来看则包含了国际交流活动等方面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层面,也包括办学文化及精神方面的国际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在艺术类高校国际交流活动中大致包括:课程国际化、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合作进行艺术创作展演等内容,因此,我们可根据这些活动内容并入下面的类属划分,

1、课程及教学过程国际化在课程及教学过程国际化方面,主要是在课程中引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在学生方面,他们能接触到国际上有关本学科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艺术创作精品,他们能有机会在国内或出国聆听外籍教师的讲座和授课,并将国外的授课内容与本校的学习相结合,以学习成果的形式进行展示,供同学们共同学习促进。而在教师方面,则需要引进国外专家教授来国内进行长期或短期的授课或开展讲座,并有机会与本校教师共同合作开设同期授课,促进学科交流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应给本校教师创造机会赴国外进修,与国外教师共同合作的机会,鼓励本校教师引进国外课程,开发新的学科兴趣点及教学方面的创新主题。课程国际化的内容还有很多,如引进国外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最新研究成果等,而这些都属于间接性的学习和借鉴,缺乏互动和沟通的环节。这种间接学习多以教师的单方面努力为主,对于学生而言,多是被动接受,缺乏参与和深入了解的机会,他们也无从判断教师所给予的信息是否全面有效,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是否有所帮助,因此缺乏深入探讨的兴趣,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由于授课语言以中文为主,故无法真正达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了课程国际化的效果。就南京艺术学院而言,学校设计出国外教师与国内教师共同开设主题“工作坊”(workshop)的形式,很好地促进了学校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具体实施过程是建立国外专家教授与国内教师的长期沟通机制,他们通过商议确定工作坊的主题、目标、授课形式、时长及最终衡量和评价方式之后,由国外的教师带领学生与本校教师及学生共同参与授课。国外和国内教师会分别就学生们的想法和创意提供意见和建议,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创作,国内外的教师会对此过程进行全程辅导和参与,学生们最终会以视觉或表演艺术小型作品的形式进行集体展示,课程内容结束学生和老师还会就创作出的作品进行共同讨论,总结他们在创作思维和方法方面的收获。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这种工作坊的益处在于,本校的师生不必花费大量费用出国参与课程的学习,他们可以在短期内就一个明确的主题了解到国外的创作思维、教学方法、展示方式,同时也起到很好的交流和沟通的效果。因为整个课程是以英语授课,所以对于学生们的语言沟通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能够在文化背景的对比之下了解到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认知和应用方式,这为两国的教师都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反馈和反思的机会,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而对于学校的国际化课程建设而言,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以最少的成本和花费促进了整个教学过程,起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并真正使课程的授课语言、授课环境、授课理念及内容都达到了国际化。如果加强教学效果,就需要将这种工作坊的形式长期坚持开展,如南京艺术学院就曾四次邀请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的克里斯坦教授就不同主题为我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开展过工作坊,其中以“水是生命”为主题的工作坊成果海报展还在德国柏林展出,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它发挥了跨文化背景下交互式教学的灵活性、参与性、有效性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国际化的教学内容与本校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从另一方面看,相对于派遣师生出国参与国外课程教学,这种方式能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并为师生节省费用,通过这种合作式教学,中方教师可以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对自身教学进行改进,从而更加经济有效地推进国际课程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