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写作灵感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6 20:24:03

写作灵感论文

写作灵感论文篇(1)

很多人听到论文写作时都会连连摇头,掌握不了论文的写作技巧,无法写出自己满意的论文。这是一位内论文的写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提升写作经验的,不仅要搜集相关资料、选定题目,还需要完成开题报告的写作和提纲的拟定。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提高创造性思维对论文选题创新的影响,以供大家参考。 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而人类一切复杂的创造活动的进行,都要以创造性思维为心理过程的核心,科学研究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进行创造性思维,要求研究者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发现问题、感知外界信息,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发端,也是引发灵感的契机。一个人的感知力强,感觉灵敏,才能对外界信息的刺激迅速作出反应,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接通信息点。这是取得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必要条件。 集中精力、潜心思索,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必由之路。思维成果的取得要以紧张的思维活动为前题,即便是以灵感状态出现的思维成果的取得,也是如此。科学创造需要灵感,而突如其来的灵感,正是研究者潜心思索的结果。 以上简单介绍了提高创造性思维对论文选题创新的影响,大家想要完成论文的写作还需要了解论文各个部分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大家在进行论文写作的时候,要多写多练。只有多多锻炼才能提高论文提高的写作水平。掌握论文写作技巧能够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有助于作者从全局出发,论文主次分明,结构清晰。祝大家顺利的通过答辩!  

写作灵感论文篇(2)

一、丰富积累,蕴育灵感

在现实生活中,灵感的产生或出现确实是非常迅速突然,以致不少人把它看成是天才的一种灵机。而实际上灵感思维是通过学习、积累、酝酿、激发而突然产生的综合性效应。具体来说,知识经验是灵感产生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储存,使大脑经常处于蕴育灵感的氛围之中。

1.要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这是蕴育灵感的关键途径。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作文是一个人生活、知识储备的竞赛,生活之水积蓄到什么程度,灵感的光临和对创作者的眷顾就到什么程度。因而,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累积生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写作灵感的火花。

2.要努力积累知识,从阅读中寻找灵感。这是蕴育灵感的最佳途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的“神”就是灵感,它是从苦读中培养出来的。我们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处处留心揣摩,坚持不懈地广泛阅读,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读自己喜欢的读物,使文章的立意构思、语言特色、人物形象、精彩场面、美好意境等深深地植于自己潜意识中,那么学生一到写作时,马上会联想到读过的同类文章,极大地开拓了写作思路,激发了写作灵感。

二、巧思善想,引发灵感

写作灵感,是作者在艺术构思或行文过程中,由于某种事物的启示,突然茅塞顿开而捕捉住的富有创造性的构思。它是人们在精力充沛、情绪高涨、钻研积累、长期探索、某种启示的条件下产生的。由此可见,要让学生进入写作的灵感状态,除具备丰富的知识经验外,还必须想方设法给学生提生灵感的外部诱因。否则,即使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再多,也不会在思维中产生美丽的光环。

1.要善于开拓教材阵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领悟。语文课堂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阵地。语文教材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素材,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具有经典性和范例性。文中那多彩的语言、丰富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都能让人启心智,长见识,诱发灵感。因此,教材是引发学生写作灵感的最好的媒介,是学生产生写作灵感最直接、最广泛的诱因。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培育学生的写作灵感,应高度重视教材的作用。

2.要善于创设课文情境,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和想象。灵感是一种激情的产物,谁将激情融入知识最多,谁就能有“顿悟”的灵感。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即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带领学生进入一种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让学生的思维达到兴奋的状态,从而闪现灵感。

3.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方式,采取机智性措施激发灵感。在新课标学习中,教师要做一位智慧型的教师,突破传统思维,采取多样化的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激发灵感思维。另外,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偶然现象,包括学生的动作、口语表达、师生交流等,让它同你头脑中想着的教学问题联系起来,不断进行理性的、逻辑的比较、沟通、类推,就可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进而用这种灵感之火照明每一个学生渴求智慧的心灵,使学生在终生受益的顿悟中不断进步。

三、积极实践,捕捉灵感

灵感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具有突发性,它往往是由外界事物触发的,也可由大脑内部思想闪光而激发,是一种突发现象;还具有奇异性,往往来无踪去无影,不能预期,难以寻觅。因此在考场作文中,有的学生会迅速把握灵感,思如泉涌,神魂摇曳,收到妙笔生花、机杼天成的效果;而有的学生则不能快速进入写作的自由境界,抓耳挠腮,难以成篇。那么怎样才能在写作实践中有效地捕捉灵感呢?

1.培养写作兴趣,以积极有效的写作来催生灵感。培养学生灵感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激发其写作兴趣,使其作为促使学生主动写作的强大动力,让学生把写作当成学习、生活之必需,写作就会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就会孜孜以求,笔耕不辍,练就快速写作能力。

写作灵感论文篇(3)

产生灵感的关键信息,途径不一,大致可以分为:

1、外界信息。伟大的古典物理学家牛顿散步中苦苦思索,只因一个苹果的落地,茅塞顿开,豁然贯通,发现了万有引力。列夫·托尔斯泰看到路边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牛蒡,联想到一个民族英雄,于是写出了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唐代李商隐的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中可以看出诗人看到夕阳这一信息后陡然联想到大唐帝国的没落,写出了这首意象雄浑的小诗。

2、思维信息。在苦思冥索中,潜意识的大海里突然跃出一个信息,使已有的多种信息一下子沟通,形成一个创造性整体。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绞尽脑汁,苦求多时,在洗澡时却忽然来了灵感,高兴得不顾一切地冲上街道大喊;柯岩一直想写一首怀念周总理的诗,感情十分真挚,却苦于构思平常,“突然,我想到我们的民族有一个为逝者喊魂的习俗……”于是,《周总理,你在哪里?芽》这一反映全国人民心声的绝唱诞生了。论文、哲理诗的写作往往更多地出现这一类信息,造成顿悟型灵感。

写作灵感论文篇(4)

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要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所以,开头应尽力写得新颖、别致一些。

二、理清层次写好中间

分段的技巧说白了就是多分段。中间部分要多分段:一件事一段,略写的是一段,详写的内容再分为二、三段,并用恰当的词、句、段进行过渡。这样便会给人以脉络分明之感,自己也便于在分段中调整思路。

另外,当你的文章以精练取胜而显得文字不足时,多分几段可以增加篇幅。例如,可将人物之间的对话用分段的方式来排布。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字数的不足,还可以收到利于阅读的奇妙效果,使阅卷老师很轻松地把握你的文章的思想内容及结构。

写好中间的技巧就是精心设计出一两个精彩片断来,或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或饱含深情,抒发感慨;或画龙点睛,揭示哲理……这种文字看似短,但“磁力”大,它往往能像闪光的珍珠一样,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三、控制字数应变意外

要控制好作文字数,构思时就必须把握住内容的要点,将这些要点加以分析比较,确定好行文详略,对次要的材料略写,对重要的材料详写。接着进一步具体考虑,根据字数要求,全文大体分几段来写,每一段大体安排写多少字等。

作文一般要求“不少于600字”,初中生最头痛的往往是字数太少达不到要求。下面几个小技巧也许能使你的难题迎刃而解:

①增加细节描写。这样的处理往往还会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②增加抒情和议论的成分。多写抒情和议论的句子,还会使文章的中心思想得以充分体现。

写作灵感论文篇(5)

“好的,既然你们对水精灵这么感兴趣,那请认真观察,水精灵是什么样儿的?它们住在哪里?这小玩意儿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然后同桌讨论讨论。”我刚说完,教室里马上炸开了锅,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拿出自己的水精灵,仔细地看着、小心地摸着,兴奋地和同桌讨论,那神情比得了一百分还高兴。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孩子们灵动的语言让我暗暗吃惊。

“可爱的水精灵,胖乎乎的,披着一件件五颜六色的泳衣,剃着个小光头,正躺在水里呼呼大睡呢!”凌湘云同学的描述让孩子们哈哈大笑。

“亮晶晶的水精灵,好看极了!粉的如霞,黄的赛金,绿的如玉,蓝的似碧波,紫的如罗兰,透明的似水晶,挤挤挨挨的在瓶中相亲相爱。”蒋则通同学流畅、优美的语言让大家啧啧称赞。

“为什么叫它水精灵呢?因为它泡在水里,像一个个小精灵,把它放在瓶子里灌上水,盖好盖子,摇起来,水精在水里转呀,转呀,好象小女孩在翩翩起舞。我们全班的小朋友都喜欢水精灵。”朱易同学的想象力太丰富啦!

“水精灵是透明的,一旦进入水里,便会自动隐形。听爸爸说水精灵的奇妙之处还不光这些,那些彩色小球不用喂食,只需换水就可以快速生宝宝。喏,老师,你看,这就是水精灵的宝宝。”说完,这个孩子拿起装水精灵的瓶子,让我看里面的小宝宝,满脸得意的表情。

“好的,既然大家对它这么感兴趣,了解得这么全面,咱们今天的写话就是写它了!”我马上拍板。

第二天,写话本交上来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批改过的质量最高的写话,孩子们捧出了一颗颗纯净的心。我读后心灵被震撼了,也深受启发。

启发之一: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

平时的写话课,我总是提供好段落句式,让孩子用填空的方式填入好的词语,这样,使孩子的思维受到了束缚。而这次写话,却让我发现孩子的语言能力超出了我的想像。特别是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已经能运用得较好。有的同学写道:“水精灵真是名副其实的小精灵!它圆溜溜的,滑滑的,像好吃的橡皮糖。五颜六色的,红得如火,黄的赛金,绿的像碧波……十几粒水精灵一齐装在了透明的小玻璃瓶里,似珍珠般圆润,似宝石般璀璨,似水晶般透明。它们泡在水里,像一个个小精灵,把它放在瓶子里灌上水,盖好盖子,摇起来,水精在水里转呀,转呀,好象小女孩在翩翩起舞。”读着文字,我完全可以想象,在大人眼里平淡无奇的小玩意,孩子们竟然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小心翼翼地把玩着,孩子们当时是怀着一颗多么炽热、好奇的童心呀!有的同学写道:“水精灵可神奇了!只要把它放进一个大瓶子里,再倒些清水,慢慢地,它的个子越长越大,外衣的颜色也越来越淡。水精灵长到一定的程度就要生宝宝啦。宝宝如米粒般大小。”孩子们之间口耳相传的话,再加上自己个人的想象力,记忆多深刻,语言表达多么流畅呀!由此可见,二年级上学期的写话教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放得更开一些,给孩子充分自由的表达空间。

启示之二:要善于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

新课标提出:“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并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现在的孩子普遍怕写作文,觉得事可写,无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只会读书的两脚书橱,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并把捕捉到的精彩镜头及时写到日记中。即使孩子做出了一些出格但又无伤大雅的行为,我们也不要先一味地指责孩子,过早下了定论,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多替孩子想想。我们要巧妙地抓住契机,使坏事变成好事,让孩子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样,才能写出精彩的作文。

启示之三:要善于挖掘孩子感兴趣的事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培养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原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也才会真实生动。我们的写话教学就要努力创设出使孩子兴趣盎然的话题、内容,让孩子去写。这水精灵又美丽又好玩,孩子们怎能抵制住它的巨大诱惑呢!如有同学写道:“听说水精灵离不开水,我就拿了一张餐巾纸垫在底下,又洒了一些纯净水在上面,让它始终保持湿润。我一下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它洒水,我多么希望它能早日生下小精灵陪我玩呀。可是,第三节课下课时,我发现它被文具盒压碎了,我的心快要碎了。”透过孩子们稚嫩的文笔,我触摸到了孩子水晶般的心灵,明白了属于孩子的情感需求。

尾声:

写作灵感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它的成功与否牵动着整个语文教学。然而,在中学作文教学的领域里,却存在着一些“痼疾”。

首先是偏重“表现”,忽视“吸收”写作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平时的训练违背写作规律,无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作文时不得不超越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捕风捉影,或无中生有,假话、大话、空话连篇;不少学生写作时搜肠刮肚,作文变成了“挤”文;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甚至畏惧情绪,有“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之感;更有相当多的学生写作时在结尾处极力升华,“目的是要使文章显出更高的思想境界。但这类升华绝大多数不是文章的自然发展,而是外贴的‘膏药’” [1],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造作。

其次是偏重“最佳”,忽略大多数学生,把重点放在有较高写作水平的极少数学生身上。而且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命题,忽视“需求”作文教学,忽视个性作文训练。让学生一味地按考试需求在统一规定中训练,要求他们完全按照命题者的规范去写“填空”式的作文,作文成了同一种规程制约下的技术加工。其结果是: 多数学生没有表达欲望,或拒写、或瞎编、或迫于无奈而抄袭。

再次是偏重语言,忽视思维文章。表现为有的学生在语言上刻意追求华丽辞藻,文章缺乏思想内涵;有的学生为追求“独创”,体现“与众不同”,写作时钻入死胡同,文章思路狭窄,内容单一;有的学生写作时无病、故弄玄虚,文章立意肤浅,缺乏灵气,甚至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学生则盲目模仿、人云亦云,文章缺乏新意,内容空洞,读来平淡乏味。

平时老师的写作理论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或津津有味或云遮雾罩,但在实际写作中,学生们的感觉都是:老师的“理论”一点儿都用不上。

为什么会成为“痼疾”?其本质何在?笔者认为其本质在于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悖论”现象。

一、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与中学写作教学本质任务之间的“悖论现象”

可以这样说,至少在我们国家,还没能形成一套根植于中学生写作实际的“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

现行的理论,无论是教材中编写的,还是中学语文教师实际操作中使用的,都是脱胎于大学写作教学中所使用的“写作理论”,这种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对文学创作现象的总结,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正是对这一部分再简化再抽象,如“文体训练体系”、“模仿—创造训练体系”、“三级训练体系” [2]、 “三阶段训练体系” [3]等无不如此。

这种理论体系有一个预设前提:中学生作文是一种文学创作。在此前提下,才有所谓“积累”、“感悟”、“观察”、“内化”、“文体”等一系列概念的产生。

现在“创新教育”、“创造力培养”满天飞,其实对于中学生写作教学来讲,它并不新鲜,中学生写作教学一开始便定位于“创作”的层次上,关键是这种“定位”是否准确。

先来看一看什么叫创造力:“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处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种产品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理论、新设想,也可以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这是目前比较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的创造力的定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里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这一句,“已知信息”是“创造”的一个前提,今天大家大谈“创新教育”的时候,很少有人提到“已知信息”这个前提。

再来看一看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什么?中学教育连同小学教育一起被称之为“基础教育”,不需引用资料,我们就知道“基础教育”的本质任务是为中学生今后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孩子们今后的“创造”构建起“创造”必须的“已知信息”这个前提条件。我们不否认在中学时候应该培养其“创造力”(“创新教育”的本质),但它不应该是中学教育的本质任务。

因此,“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基础)本质任务不应该是“创作”,而应该是“创作”必须的前提条件——“运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考力”是“创造力”的前提不必论证,“语言表达能力”同样是“创造”的前提条件,一是思考是凭借语言的,二是思考的结果要靠语言来表达。

文学上的“创作”更离不开这两种能力,超越“语言力”和“思考力”大谈“创造”和“创作”就只能是构建空中楼阁,因此,中学生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便是中学写作教学的本质任务。

在如今的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中也有“语言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但它不是把这两种能力培养作为培养目的而建立起的理论体系,而是为达到“创作”的目的而创设的相关理论。

“创作力”与“语言力”、“思维力”是相关的,关键是谁主谁次,主次不一样,建立的理论体系自然不一样,中学生年龄层次决定了他们是处在为“创造”而蓄积基础的阶段,因此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应该围绕“语言力”和“思维力”的培养而建立起一套体系,而不应该像如今这样围绕着“创作力”建立起一套体系。

中学生写作教学的本质任务是培养“语言力”和“思考力”,而现在的中学生写作教学理论却是以培养“创作”作为终级目的的一套理论体系,理论与本质任务构成了一对“悖论”。

二、中学写作教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价值取向之间的“悖论现象”

上文已经论述到,中学写作教学理论是脱胎于大学写作学理论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大学写作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的总结与概括,因此构建在这套理论之上的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便是“文学家”或“准文学家”式的文学人。

中学写作教学在现实中也正是如此,在中学写作教学者中或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群体无意识”,中学作文成熟的标准应该是:语言上辞藻丰富而飞扬;造句上生动而富有形象感;语言上含蓄而富有韵致;结构上迂回而曲折,圆润而完美;内容上丰富而有情趣,博大而又丰满;主题上深刻而富有哲理,新颖而又独特,等等。在中学写作教学的实际中,无论是教学者平常的作文批改,还是大、中、小型的各种考试;无论是各种作文类刊物编辑们的选编标准,还是多如牛毛的各种作文大赛评委们的取舍标准,无一不使用着这种标准。例如高考作文中的“发展等级”标准[5]。

“发展等级” 标准就是加分标准,它是衡量中学生作文终极目标的一个标准,代表着标准制定者意识里中学生作文的理想境界,而这个标准恰恰正是一个典型的文学标准。

这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是大相径庭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也就形成了“悖论现象”。

现行的授课模式是“班级授课制”,被称为“是目前占压倒性优势的基本的教学形式”。[6]其教学目标的定位原则之一应是面向大多数同学,也就是既不迁就少数达不到这个目标的同学,也不迁就极少数超越这个目标而继续发展的同学。

定位原则之二是面向大多数同学的未来,也就是大多数同学走出中学校园后,他们对“写作能力”的需求是什么。大多数中学生走出中学校园后,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应该是能够运用规范通畅的语言,条理清楚地表达出自己应该表达的和需要表达的信息,而不是什么“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力”只是中学生中极少一部分同学的需要,而我们中学写作教学的培养目标恰恰就定位在这极少数同学的实际需求之上,而忽略或无视大多数同学的需求。其具体表现是:

首先,在作文训练方面,要求过高。

其次,在作文评析方面,教师常作如此“公允”的评价:大多数学生作文平平,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偏离题意,极少数学生的作文立意新,语言流畅、生动等。

再次,把作文课上成文学创作课,使大多数学生处于虚拟状态。

而大多数同学的需求构成的恰恰正是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的价值取向,这样,中学写作教学的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与中学生写作实际需求的价值取向之间就构成了一种“悖论现象”。

这种“悖论现象”还体现在中学写作教学的“思维训练”上。在中学生思维训练上,人们极力推崇“独创、发散、反弹、奇异”等思维特性,这种价值取向正与当前的“创新教育”相适应,似乎无可厚非。是的,单纯就学生的“思维训练”来讲,这是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倘若把它定位在写作教学的目标上,则是不符中学生未来需求的。

上文已经论述,中学生将来大多数不是去当文学家,不去进行文学创作,他们的文字工作只是社会交际中一般性的文字工作,而这种一般性的文字工作对思维力的要求正与“发散、奇异”之类相反,而是“规整、严谨、条理”。社会交往中所需求的文字表述中文化性质很强,它强调的是在某种固定格式下把你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说出来,包括学术论文。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他们的写作能力中的思维能力是绝对不能定位在“独创、发散、反弹、奇异”等特质之上,而现实中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训练正定位在这个标准之上,这又构成了一种“悖论现象”。

三、现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的核心——“创作发生(灵感)理论”与中学生写作中的“遵命作文”实际之间的“悖论现象”

以文学创作为重点构建起来的“写作学理论”的核心是“创作欲的产生”,于是围绕这个核心就诞生出了很多学说,其中大家认同的是“灵感说”,于是由“灵感”衍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的运动,就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写作学学说。现行的中学写作教学理论也就由此而诞生,下面我们通过陆机的一段话来加以剖析。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7]

这段话的第一句说的就是现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中的“积累”理论,积累于对万物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伫中区以玄览),积累于古书典籍(颐情志于典坟)。引文的第二句是现行的“感悟”理论,感悟于社会生活(遵四时以叹逝);感悟于自然万物(瞻万物而思纷)。引文的第三句是“灵感”的产生,由于积累和感悟做基础,接触到“落叶”与“柔条”便会产生创作的冲动,“灵感”就产生了。

这些理论是绝对没错的,但它与中学生的写作实际是格格不入的。中学生的写作基本上都是“遵命作文”,也就是老师给题或规定话题限时而写作。由上文论述可见,“灵感”的产生主要是主体由客观引发而产生的一种生命体的冲动,这种冲动不可外力强加,也不可给以时间限制,它是“绝对自由”的。因此,中学生写作时,有的学生由于没有表达欲望,或拒写,或瞎编,或迫于无奈而抄袭。中学老师教给学生有关写作的理论,写作时也一点儿都用不上。

有人可能会用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来反驳笔者,在中学生遵命写作中不是常常出现达到文学水平的优秀作文吗?这不错,但用个别极端例子去反驳普遍现象是不合逻辑的。极端例子的诞生很有可能是因为老师的命题或规定话题触发了某些学生的灵感,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暴发“灵感”。

一方面在那里大谈处在“绝对自由”状态的“灵感”,一方面又去命题或规定话题限时让学生写作文,于是,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另一种“悖论现象”出现了——强调“绝对自由”的“灵感”理论与“绝对不自由”的写作实际构成的“悖论现象”。

也许有人说,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写作,什么时间有“灵感”什么时间写,那么我们说,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倘若有学生说,我这一个学期一学年都没有产生“灵感”(这在作家中也经常产生),那么是不是就一学期一学年也不让其交送作文呢?倘若你让他交,那么就不符合“灵感理论”,这不就成为“悖论”了吗?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临风在她的《中学作文困境思索》一文中如是说: “翻开一些报纸杂志,常能看到文采飞扬兼有思想力度的散文、随笔(我猜测,这些有灵气的作品八成可能是小作者的自由投稿),其中一些篇章还让我们这些中文系的高年级学生心生惭愧。这说明我们的中学生并非不会写作,他们只是被僵硬的作文体系套上了枷锁。”[8]她还给传统作文教学提供了解困的思路:“中学作文教学应该采取富于勇气和远见的变革,彻底突破作文题材、体裁的束缚,不设置写作的,散文、随笔、寓言、小说、诗歌甚至戏剧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写,不拘一格,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学生的写作激情,发掘他们的写作潜能,让他们独有的灵性和个性得到淋漓尽致地挥洒。没有了命题作文的板滞与僵硬,中学生作起文来自然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这样,困扰中学生的两个作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是对作文的畏惧或厌恶情绪,二是模式化写作的惯性思维”[9]。她的这种提议固然可取,你平时可以不限题不限时,但学生考试时还要限时限题,那又怎么办呢?

另外,教学大纲里对作文的阶段要求经常改变,作为施教者——老师,也感到无所适从。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确实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因此,我们认为中学生作文当中的很多久治不愈的“痼疾”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原因就在于上述种种“悖论现象”的存在。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彻底打破现行中学写作教学理论体系,重建一套中学写作理论体系(尽管很难),重新定位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目标,重新确立中学生写作的价值取向,“严格区分作文教学与文学创作,让作文教学回归初级性、学习性和技巧性” [10]。正视并承认“命题或规定话题作文”自身规律并重新定位它的作用。

与修正作文的命题相配套,中学作文评价体系也应改持一种开放性的姿态。即不再以脱离中学生年龄、心理、生活特点的说教和宣讲为准绳,而“以写作技能的高低作为评判的最主要标准” [11],“淡化作文的道德评判,淡化教化功能。真正让中小学生写‘放胆文’,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12]还作文的本身面目。

此外,如果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能得到确实减轻的话,那么,社会、教育机构、学生个人应联手改善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向多学科开放(不仅包括人文学科,也涵盖自然学科),向自身经验开放和向生活开放。换言之,就是提供开放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方面扩充中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其阅读层次;另一方面又培养他们对社会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从而令他们的写作能基于一个较高的层面,突破作文困境,写出佳作妙文。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一环的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在我国倡导了多年,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争论与探讨一直在继续,社会各界广为关注,人们曾寄予很高的期望,但至今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比起其他基础教育学科的迅速崛起仍显得步履蹒跚、困难重重。有人打了个比方:我国基础学科教学像一支登山小分队,理工科攀跃在山顶上,文科综合类悬挂在半山腰,语文中最基础的作文教学始终徘徊在山脚下。比喻虽不完全恰当,却也真实道出了作文教学总体的发展现状。

直面现实需要勇气,改革现状会有阵痛,但如果不这样,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悖论”现象又势必持续下去。因此,是时候拿出勇气放出眼光了。果能如此,我们便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学作文教学必将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近年来,在多种压力和社会的普遍呼吁声中,我国许多省、市、区也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试验,如取消命题作文,推广有一定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实行自由命题或选择命题,实施自由讨论式的课堂讲评等,收到了一定成效。作为施教者——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推进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也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如广东揭东县曲溪中学林建南老师研究出有利于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渗透各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作文活动课,卓有成效。江苏省泰州中学丁翌平老师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采用了“分组合本”的课外练笔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当然,作文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会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但思想理念的转变最为重要。一是作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头戏,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作文教学改革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统筹规划,对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计划中那些已远远不适于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部分作出及时的调整和修订,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加以实施推进,及时解除学校和教师对作文教育改革承担风险、影响升学率等方面的重重顾虑。二是作为教学大纲和课时教学计划的直接执行者的教师,更要有一份紧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放下包袱,抓住契机,切实提升对作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这将对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文教学也才能真正走上一条光明之路。

【注释】

[1]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11页.

[2]全称“作文三级训练体系”,197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高原、北京景山学校教师刘腓腓夫妇提出并同年开始实验.

[3]由辽宁省鞍山市第十五中学特级教师欧阳黛娜提出.

[4]俞啸云.中学创造性教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7):24.

[5]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有关“发展等级”:

(1)深刻透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③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结果。(2)生动形象:④善于描写;⑤记叙生动,形象丰满;⑥有意境。(3)有创新:⑦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⑨有个性特征。(4)有文采:⑩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引自《高校招生》,2010年第11期,第32页)

[6]刘宝超.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J].现代教育理论,2011(4):78.

[7]陆机.文赋[J].古代文论名篇选读,1998(7):108.

[8]临风.中学作文困境思索[J].兴宁教育(双月刊),2003(6).

[9]临风.中学作文困境思索[J].兴宁教育(双月刊),2003(6).

[10] 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23页.

[11] 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23页.

[12] 谭海生.写作专题研究,第23页.

参考文献

写作灵感论文篇(7)

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的作文,不要总是用成人社会的要求来规范儿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他们写想象中的事物,有创意的表达。选材、立意、结构、语言,不管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加以鼓励。

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思想个性是创造的重要内涵,教师要时刻去发现,大胆去肯定,积极去引导。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千人广面”,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的个性思想往往无法表现出来。

给学生心灵的自由,让学生感受生活,写生活中的真情。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的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组织班队活动,编辑手抄报,参加文体表演……充分放进学生的感官。

写作灵感论文篇(8)

关于写作责任意识这一概念,许多专家、学者业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没有形成一致性结论。马正平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圣贤们赋予了文章以“个体生命的存在功能”,具有现实生命永恒的理想价值;写作者应把自身道德人格心灵境界的培养视为最基础的任务,把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道德的养成放在首要地位,这种注重人格心灵塑造,注重精神价值养成作为主要写作目的,[1]突显的是写作的社会责任和生命个体成长的责任意识。学者张声怡和刘九州认为,古人为文的目的是“言志”“尽情”“载道”“立政”“适事”等,那么,为文应当“为世用”“为理”“明道”,应当“为君、为民、为物、为事而做,不为文而做”,[2]强调的是“有为而作”的社会责任意识。现当作理论突破了“代圣人立言”“文以载道”的思想桎梏,提倡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3]等等,凸显的是基于生活积淀的真实写作、负责任地写作、个性化写作、规范写作、创造性写作等写作主体素质提升的责任意识。综合学者观点,我们认为,写作责任意识是对社会、对国家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意识,是作者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观照下,对生命主体基于“生存秩序的憧憬与建构”[4]而从事的写作动机、构思、选材组材、行文表达、意蕴呈现、文章修改等写作内容,所进行的审视、矫正、提炼、完善等的道德、情感、价值等方面的认知心理活动。它包括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责任意识两大方面。社会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美学意识、道德意识、科学意识、历史意识、家国意识、文明意识、环境意识等。个人责任意识:真实写作意识、修炼品格意识、辨证思考意识、主体成长意识、敢于担当意识、写作规范意识、能力提升意识等。其内容主要指向是:首先,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坚持正确的写作导向;其次,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再次,对社会负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次之,对历史负责,能顺应历史的潮流,拒绝消极和虚无的思想;次之,对文字符号负责,能规范、准确的表情达意;最后,对自己负责,坚持在写作中修炼品格,提升人生境界。[5]

二、写作动机和写作责任意识关系

关于写作动机,古人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动机理论,如“发愤著述”说、“”说、“著文自娱”、“不平则鸣”、“穷愁著书”说、“泄愤”“怨毒”说、“娱己”“自快”说、“遣兴”“悦情”说、“恬神”说等[6],从而形成了古代创作动力论的理论系统。写作是生命赖以存在的重要形式,是生命“自我实现”的主要途径;写作是主体对社会生活的主体性观照,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产物,是作者按照自己的认知、欲求、情感和意志在客观世界中肯定和实现自己,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与物化。因此,凡为人所反映的或创造的对象世界里,都无例外地渗透着人的主体意识,体现着人的认知、欲求、情感、意志等,也应该体现出一种责任意识。中外的写作理论一致认为,主观的写作动机和客观效果并不完全统一:纯正的写作动机不一定产生良好的写作效果,驳杂的写作动机肯定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之所以如此,与文章的选材、内容、表达技巧和表达的意蕴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保证文章效果呈现“正能量”,需要有一个监控机制,即从写作动机,到布局谋篇、选材组材、行文、内容表达、文章修改等,都要进行反复地审视和修改,以臻于完美。而审视所依据的主要核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责任意识。

因此,修炼高品质的写作责任意识攸关写作的质量和功效。它促使写作者着力获得人格、修养、精神等方面的积淀和陶冶,培养高远、空灵和博大的主体境界;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为社会和人生奔走呼号,为未来呐喊助威;着重培养观察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提升主体素质;追求自由写作、有个性表达、有创意的表达、真实表达、真情表达、规范表达、负责任表达,努力建构一种新的人类生存秩序、发育人的本质。

三、写作责任意识的发生机制:审视―评估―矫正-优化

写作主体在构思和行文过程中,应对即将“物化”或正在“物化”的成果反复地进行前瞻性评估,预设写作将产生的功用――作用、影响、意义和后果等,并能在反复的调整、增删中逐渐完善,优化写作成果,以期能彰显最大的写作功效,充分释放“正能量”,消减或消除有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个反复评估和修改的过程就是作者的责任意识外化的过程。写作责任意识的发生机制共分三级。具体如图所示:

一级优化阶段:构思酝酿。当写作者对应着自己生命存在的生态有所感,产生写作动机,就要考虑选材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立意,然后就要思考布局谋篇问题。文章的思维轮廓基本成型时,就要用写作责任意识初步审视一下,写作动机和命意是否驳杂,所选材料是否真实、有效,布局谋篇能否表达胸臆,文章形成后估计会产生怎样的功效等。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对思维方案雏形进行适度矫正。

二级优化阶段:写作过程。是写作思维方案雏形的物化过程。作者依照构思的草案进行写作,但不是固守既定的既有的构思,而是在不断地调整、增删、丰富、完善中扩展式写作:一方面,随着作者思维的深入,内容、思路要进行反复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是作者自觉地用写作责任意识进行反复的理性审视,及时删除驳杂成分,丰富合理因素。这两种心理活动几乎是同步进行并维系整个写作过程,但是后者对前者起支配地位。

三级优化阶段:初稿修改。是对思维物化的成果进行反复修改,覆盖写作的所有环节和诸多的写作元素。作者立足于写作责任意识,分别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对上述内容进行反复审视、梳理,评估将会产生的成效,并依据评估的结果对文章各环节进行认真的矫正、提炼、优化和升华,以臻于完美。

四、写作责任意识的涵养策略

㈠树德立人、强化责任。写作的终极本质,不仅仅是反映生活、感物抒怀,更重要的是作者“精神秩序(情思理想、价值取向)与书面语言符号秩序(语流符号结构)的创建、缔造而已”[7]。而这种创建、缔造需要学生主体心灵素养(社会责任、思想素养、人格素养、心灵与思维空间)的培养。学生只有获得了人格、修养、精神、性灵方面的陶冶、积淀,涵养成高远、空灵、博大的主体境界,蕴含浩然大气的品质,才能写作负责任的“经世致用”文章。主要策略:⑴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辩证统一于一体,决定了生命的高度、宽度和深度,深刻影响生命的发育的状态和生命成长历程。在此基础上,才能以符合时代和历史内涵的审美视角,以博大的胸襟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拥抱火热的生活,为社稷和天下苍生奋笔疾书;才能直面人生百态,学会分析、归纳,学会评价、批判;与时代同冷暖共呼吸,歌唱真善美,鞭挞假丑恶。⑵引导学生形成写作道德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美国作家托马斯・摩尔的说过:“人生的过程永远是灵魂的关注过程,也是个人生命的成长与完美的过程。”对灵魂的关注过程实质上是对生命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观照,对人的灵魂自我修养和完善的观照。而这种对灵魂的观照体现在写作上就是要强调思想的纯粹、圣洁、真诚、启迪、抚慰、通达和崇高、尊严、自信。表现在写作的自觉意识上,这种灵魂观照的鲜明特点是:坚守立场,真正担负起社会历史责任;坚守灵魂,绝不是宣泄不满、为所欲为;明确各种社会规范,负责任写作。如此,文章既有思想的深邃,认知的闪光,教化的清润,审美的兴感,娱乐的快慰,同时也有个人的心灵发现心灵倾诉,语言风格和气韵文采。因此,要引导学生努力涵养写作道德的自觉意识。其次,强化写作道德的自律意识,时刻以理性思维审视并反省自己的写作状态和结果,张扬美善、扬弃芜杂,净化灵魂,以高度的责任感维护写作的尊严、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以对写作文化高度的神圣感和崇高感,真实写作、创造性写作。⑶修炼、涵养深邃的思想。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写作的功用就是要表达深刻的思想以启迪人,鼓励人,促进人,发展人。文章要有真知灼见,发人所未发;善于洞察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黄沙披尽,洞幽烛微,悟得深邃的哲理;敢于振臂一呼,为天下苍生呐喊。要注重实践,历练人生;深入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深刻观察世相,形成独到认知;博览群书、培育人文情怀;扬弃小我和狭隘意识,立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俯瞰世态万象,“为天地立人,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此,立德与树人、做人与作文,人品与文品形成和谐统一,就会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佳作。

㈡科学选材、表达得当

现代反应理论认为,文章作为一种意识,是写作主体对社会生活的能动性反应,而不是机械的复制或模仿再现,这是为人类意识的本质所决定的。人类出于类本性,总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欲求、情感、意志,在客观世界中肯定自己,实现自己,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与物化。因此,文章必须科学选材、巧妙表达。主要策略:首先引导学生应善于围绕要表达的主题科学“吸材、聚材和选材”[8]。首先,面对芜杂纷繁的的人生世态万象,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善于甄别材料的内涵和性质,抓取能反映(折射)时代本质和社会历史进程的典型事件(材料),扬弃孤立的、片面的、浅薄的非典型性事件(材料);撷取能发人深思、启人振奋、催人奋进的典型性事件(材料),扬弃消极的、颓废的、芜杂的、虚无的非典型性事件(材料)。其次,对初选的材料还要进行第二次的“提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证所选材料能完美诠释所要表达的主题,不能残留芜杂的元素;材料所诠释的内涵和蕴含的情感切合时代和社会主流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潮,能有补于社会和人生。⑵用适切的形式完美表达深刻思想。首先,依据表达的需要,选用适宜的文体――记叙、议论、说明或其他文体,特征鲜明、疆界明晰,杜绝“非驴非马”、文体不明;其次,构思、布局谋篇、表现手法、语言等设计要和谐统一,形成有机的整体,不能东拉西扯、支离破碎、引喻失义、表达失当;再次,表达形式要有独创性,彰显写作主体对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独到的认识,不能抄袭套作、蹈袭他人、装腔作势、人云亦云;最后,表达要充分展示写作主体的的写作个性和真实的审美体验以及情感流变,反对隐蔽主体、逃避现实。

㈢涵咏经典、勤于练笔

涵咏经典。经典文本是人类优秀的文化瑰宝,往往承载着人类对真善美永恒的感思、追寻与弘扬,具有“普世”价值;以典范的样式凸显了写作主体精神的境界和人格的品位,成为后学自我完善的标杆和文化创造的指南。通过经典文本的研读和熏陶,可以使学生建构起独特而高远的心灵图景,积聚文化创造的心灵动力和精神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位。王蒙先生在《谈谈我的读书生活》一文中说道:“读书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通过书发现世界,发现人生……一个人总要找到几本适合自己的书,因为他们能给生命以深刻和美丽。”而“经典作品是沙里淘金的产物,是被时间和读者选择过的,希望青年学生还是要多多接触,多多熟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因此,要充分利用经典作品的规范性、人文性、永恒性价值,培养学生经典作品阅读的良好习惯。依据学段学习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应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通盘安排;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读什么、怎么读都要有合理筹划;阅读时一定要做读书札记,及时记录好的语段、思考、感悟等;在扩大阅读面的同时,要重点精读几本自己最喜欢的书,要细细研读,反复玩味,就能升华为人生的文化储备和写作优秀经验。通过对经典的整体感悟,涵咏体味,不断加厚、刷新自己的人生底色的同时,文章也会变得厚重,散发灵性的光辉,充盈鲜活的思想。同时通过对经典文本的立意、结构、语言、技巧等方面的解析,切切实实给学生在写作上提供一定的写作规律和规范,从而强化写作责任意识和写作规范意识。

勤于练笔。中外很多文坛的大家巨擘,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勤于练笔,不仅是练文章技巧,还是要磨练思想,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人生境界。因此,要写出一手好文章,就必须狠下苦功,勤于写作。坚持写日记,记录每天的生活素材和感思;坚持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观察世态人情,关注热点问题,表达独到认识;坚持写读书报札记,汲取文学营养,感悟名家的普世情怀和伟岸的品格,丰富人文涵养,化为生命成长的“玉液琼浆”;积极参与各种文学笔会和“写作沙龙”活动,在群体性文学活动中,通过技艺切磋、交流争鸣等,明确写作责任、感悟写作规律,提升写作境界,从而实现做人与作文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7-59.

[2]张声怡・刘九州.中国古作理论述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03):96-1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

[4][7]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6]陆桂生.文责自负[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08-111.

[7]吴建民.古代创作动力论的生命学阐释[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9):19-23.

写作灵感论文篇(9)

起源于草根的随笔化作文,是一种朴素而简约的写作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因势利导,除旧布新,随笔成习惯,也就会取得一定成效。

一、随笔是一种简美的写作

叶圣陶曾经指出:“中学生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这才可以使写作能力越来越强,所以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既可以是洋洋洒洒的几千字,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几十字。”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抒情议论等形式,目的在于“排除束缚,排除教条,排除虚假”,让学生自由活泼的书写来反映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和认识。所以,随笔化作文的精髓突出一个“随”字,这样就大大解除了人为捆绑在写作上的重重枷锁。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随意而写,随意而止,我口说我话,我手写我心,易于动笔,更能真实地记录学生的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也正是作文中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当灵感闪现之时、情感涌动之际,均可以挥笔作文,让真情在笔尖涌动,正所谓“文章本是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学生的随笔中感受到鲜活的思想和跳动的生命。

二、随笔是真情的载体

随笔写作中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抒情、议论,都要真实地反映自我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它拒绝矫揉造作,摒弃虚情假意,它反对刻意为文,提倡真实再现、真切反映、真纯表达、真率为文。某种意义上,随笔就是作者与自己心灵的真诚对话,就是真挚地向读者袒露自己的灵魂。

曾经偶然的机会,我模仿着上了《残酷的游戏》这堂课,初中的孩子对社会的焦点关注甚少,我想,就从情感着手,用创设的游戏情境去触动学生心中最柔软的情感。课堂上孩子们也真切地体验、动情地讲述,为后面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来没有一节写作课像这样,整整一节课都非常安静,孩子们只是埋头写着,沉浸在各自的习作中,而且大多数当场完成,连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同学在模拟的情景中,心中生情,情随境动,最后也忍不住潸然泪下,挥笔疾书,悟出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应在生活中珍惜拥有。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做到了以我手写我心,而我也备受启发。所以,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载体,能将学生的写作兴趣扬帆远航。

三、随笔写作,丰富情感体验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我们的习作之源,看似平常,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真切体会,就能为我们打开认知社会生活、认知万物的灵感,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诉求。可以说,生活的舞台有多大,写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要想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除了观察还不够,还得对生活多体会、多感悟、多思考。一个人如果对生活不会细致观察,没有真切的体验,缺乏深层的思考,怎么能写出感情真挚、朴实感人的文章来。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看美文,多读报纸,多观察生活,体验社会,感悟自然之美、道德之美,比如当下的国际焦点、国内焦点、道德焦点等,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所以,随笔写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及价值取向。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我想对学生而言,他们的收获不仅在于作文水平的提高,还在于写作心理和写作态度的良性发展。学生接触到随笔化作文后,不再厌倦写作,绞尽脑汁,视之如畏途,而是有话可说,乐在其中,甚至欲罢不能;对教师而言,写作课不再无章可循随意调节,也不再隔靴搔痒不见效果,老师在课堂上也能感受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一样,用随笔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抒写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育收获。

生活海洋中不乏晶莹美丽的浪花,心灵底处也不乏会闪现思想的灵光,倘若我们不及时捕捉,时间一久,曾经趣味横生的事件就会淡出我们的视线和记忆,曾经光芒四射的灵感火花也易熄灭,当你再想动笔的时候,几乎是写不出来的了。所以,只有随心所想,随意所录,写作才会宁静而从容的前行!

【参考文献】

[1]孙玉梅. 随笔,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

写作灵感论文篇(10)

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解读,也可以适用多个范畴。“妙悟”作为理论,可以与西方的“迷狂”互阐,也可以与西方的“直觉”互释,作为范畴,它可以看作是创作论,亦可以看作是鉴赏论。中国诗性的文艺理论,没有西方那么严密的逻辑思维,没有他们那么明白的话语系统,但是它的朦胧却带来文艺多义的可能。“迷狂”理论一直被看作是灵感的创作论,这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学者更多的是关注它的精神内核,研究柏拉图的这一学说到底是理性还是非理性。为了这两个理论更好的比较,“妙悟”在这里只作创作论来看。

“迷狂说”和“妙悟说”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算的上是一种灵感现象,都是创作中的“狂”的精神境界。同时二者又有根本的区别,他们的理论对创作者地位的认定、创作技巧的看法、创作结果的评价都有不同之处。下面我就其相似处和不同点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二者理论都是关乎“灵感”的学说

柏拉图曾在《斐若篇》的对话里提出“迷狂”这个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说:“柏拉图所谓‘诗人的狂热’就是灵感”[1]。曹顺庆先生在《中西比较诗学》中也写到:“‘迷狂说’就是柏拉图的灵感理论”[2]。把“迷狂”看作纯粹的灵感论的,还有很多学者,如郝云峰、井伟、陶伯华、王圣等等。严羽也曾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妙悟”这一诗学概念。曹顺庆先生认为“妙悟”即是中国的灵感说,学者强东红、惠传太、昊阳等也持相同的看法。同样,也有学者把“妙悟”比作西方的“直觉说”。陈伯海在论文中就说:“‘妙悟’相当于今天的所谓的形象思维,近似于西方美学家所讲的‘艺术直觉’”[3]。将妙悟比作直觉,也不在少数,如刘绍瑾、苏菲等。

把“迷狂”与“妙悟”放在一起比较,肯定有相似之处,都说它们的一个共同点便是关于灵感的学说。那么有何证据呢?这里用曹先生总结了众所公认的关于灵感的几个特征:“其一是灵感具有非自觉性;其二,当灵感袭来之时,作家就会进入一种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佳境;其三,当灵感袭来之时,就呈现出一种‘万象毕来’的巨大的……创造能力”[4]。关于灵感较权威的界定有了,我们就具体来分析下这二者的本质。

首先来看西方古希腊时期的“迷狂说”。柏拉图在《斐若篇》篇说:“神力绛附于诗人之身,催使他激动莫名,写下传世佳作。[5] ”神力的绛临与附体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的,也是不期而至的,这可以说是作者创作是非自觉性的,并且柏拉图也否定作者自觉创作的作品。灵感袭来时,“催使他写下传世佳作”,可以看作是作家进入一种得心应手的状态。因为在柏拉图看来,如果不进入迷狂状态,没有诗神附体,诗人是不能写出优秀的诗篇的。而第三个特征,一种万象毕来的思维,可以说是一种很快的创作速度、很好的创作效果。如歌德的例子,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全书纲要就是在某个灵感的撞击下很快完成的。我们没有必要一条一条去套用灵感的特征来检验柏拉图的“迷狂说”是否是关于“灵感”学说,因为他在《伊安篇》进一步说:“不得到灵感,不是失去平常理智而进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6]可见,他的迷狂说确乎是关乎灵感的理论。

再来看看源自中国本土的“妙悟说”。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7]。什么是“妙悟”?“妙”是道家与“道”紧密相连的一个范畴,“道”是一个无规律性和无限性的概念,那么“妙”当为与之相应的意思。“悟”源于佛教禅宗常谈的一个术语。冯友兰说:“禅师们往往把‘顿悟’称作‘见道’”[8]。严羽将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概念,来品评诗歌的等级。在严羽看来,能算得上“妙悟”的诗歌,必是众多诗文中的佳作。同时,“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9],这有点万象毕来的巨大的创作现象,其不假思索、落笔纵横的活动方式等,都有灵感的因素在内。作家在创作的刹那,有时是无意识的,如谢灵运写出的那句传唱至今的诗句,他否认是自己写的。另外,孟襄阳学力远不及韩退之,可是孟浩然的诗却比韩愈的诗好,严羽认为这是“悟”的原因。可见严羽的妙悟确乎有逻辑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应该也算是灵感的现象吧。

但“妙悟说”又不全是灵感,因为灵感的第一个特征便是非自觉性的,而妙悟并不是一个非自觉的创作活动,它只在创作那刹那有这神秘的因素。因为妙悟是有意识地渐进积累活动,是作家久而久之培养的创作能力。因此妙悟有其灵感的袭来时巨大的综合性的创造的现象,也有灵感之外作家修养学力的因素。

二、二者实质都是一种“狂”的精神境界

西方讲求个人主义,注重情感的宣泄,推崇酒神的狂欢,柏拉图的“迷狂”说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生发出来的。“迷狂”是诗人感到酒神的狂欢,心中莫名的激动,这是一种激烈而热烈的灵感状态。他认为当诗人陷入狂的状态时,“就感到酒神的狂欢”[10]。酒神的狂欢是一种狂热的高度兴奋状态,这与中国道家的“心虚坐忘”以及佛教的“静默参禅”截然不同。道家的哲学精神是一种避世,是求仙,追求仙风道骨的“齐万物”思想,齐万物即是虚静与自然一体,化而为一。佛家要求于“坐禅”的宁静中“了群动”、“纳万物”。严羽的“妙悟”说针对学诗而言,他认为写诗先要慧眼识诗,识得好诗便要枕藉观之,熟读参之,这是一个漫长的修养过程,浮躁学不来、短期学不来。这就要求学者要在平静中参之悟入,全然没有一点狂热激动的状态。

因为一个灵感的状态是狂热迷醉状态,一个灵感的状态是虚静凝神的状态,故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中西方灵感说的不同之处,但我并不以为然,因为二者灵感思维本身存在热情激动和自然平静两种状态,且这两种状态都是一种“狂”的境界。

柏拉图在《伊安篇》中说:“优美的诗歌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11]。由此可见,柏拉图信奉的迷狂说是诗人与天神合为一体,我降至为客体,而神上升为主体,我作为神的代言人而写下优美的诗篇。而这种感到意不由己、如有神助的创作,也可以说是主体进入创作艺术角色,因此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丧失理性的莫名激动,有如痴如狂、飘逸恍惚,不分物我的迷幻状态,实则完全忘记自己本人于本人的关系,是个体与美的本体契合无间,是达到一种虚实不分的“狂”的精神境界。诗人进入“狂”的精神状态,不知何是真实,何是虚幻,是我在作诗还是真有神人的相助,真有狂欢忘我、酒神迷醉的意味。由此观之,迷狂的创作精神境界是一个“狂”字。

严羽的“妙悟说”,是说作诗要达到妙悟的境界,就要求诗人熟读优秀诗人的诗篇,沉淀丰富的知识,反复咏叹以至冥思静虑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妙悟”如佛家的“见道”,有如“桶底子脱”,是刹那间的心了万事。而“悟”的过程则是一个漫长的参禅修养的过程,参禅就是要去生活,要在这个过程中超越现实的功利与欲望,要静默会心,泯灭主客物我界限,才能得到佛家“真如”,才能顿悟。中国古代哲学的“虚静”是一种忘我的精神状态,要做到“虚静”,其旨要是无思无欲。只有放下心中杂念、心无杂物方可纳万境。“‘虚静’从根本上要求主体的超然、旁观、舍弃一切感性意念,与自然之道的完美结合。[12] ”达到无物所累、心如明镜般澄澈,达到物我两忘、心如死灰般虚静,从形而上升到与自然万物的契合,不也是一种“狂”的精神境界吗!

“‘迷狂说’的虚实不分与‘妙悟说’的物我合一,表面看具有天壤之别,共实在心理层面上相同。[13] ”其实柏拉图的这一理论和严羽的这个理论不光是心理层面是相同的,而且其创作过程的精神状态也是一样的。

尽管“迷狂”说与“妙悟”说有这两大方面的相同点,这二者的不同点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三、主客体关系的不同:“迷狂”是客体的被动、“妙悟”是主体的主动

柏拉图的“迷狂”说强调的是天神对作家的凭附,驱动作家进行创作。他在《伊安篇》中说:“凡是高明的诗人……都不是凭他们的技艺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 [14]。在神的凭附下,诗人莫名的激动,莫名的狂热,他们陷入非自觉的状态,语不由己,落笔纵横,写出来的作品还比平时的高明。这伟大的诗篇是神赐的,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他否定诗人主体的客观努力与修养,因为没有进入迷狂状态,所有的作品都是平庸的,相反,有了神助,最平庸的诗人也能写下传世佳作。在柏拉图看来,诗人主体只用坐等机缘,等待诗神的将临,自有天神来凭附与驱动作家创作。

严羽“妙悟说”并不认为灵感来自神力,而是来自诗人平时有意识的积累,要写得好诗,主体就得留心体察客体,方得一日自然悟入。这里的主体是诗人,这里的客体是好的艺术作品,与柏拉图完全不同。“悟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要求诗人识得好诗,好的诗有助于人们“悟入”,因此他将诗分成几等。识得好诗后便要反复吟咏熟读,要枕藉观之,要博取名家酝酿心中,久之自然悟入。这个繁琐仿佛无零头的枯燥工作,其实是于无目的中指向一个目的地,于有意识的无意识,便是达到“下笔如有神”的佳境。迷狂中的诗人只需等诗神的将临,而妙悟的诗人不仅要阅读前人的作品,还要深入社会,体验生活百态,亦从生活中汲取真切经验。由此可观,严羽的“妙悟”对其主体对客体的追逐、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是非常重视的。

在柏拉图那里,诗神升格到主体的地位,而作为主体的人则退居到无关紧要的地步,传世佳作似乎也没做过多说明。严羽还是很看重诗人的主体作用的,看重诗人的自身修养,看重诗人的亲身经历。这一点,严羽比柏拉图的分析似乎更合理。

四、对技巧看法的分野:迷狂否定技巧、妙悟肯定技巧

西方人对灵魂、神灵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思考的较多。柏拉图就认为存在这些东西,灵感也正是从高于人本身的神灵或灵魂带来的,即柏拉图认为灵感的两个源头。不管是这两个来源中的哪一个,都不涉及主体创作的创作技巧,因为他认为灵感的获得是神的直接恩赐。“在现实中最大的天赋是靠迷狂状态得来的,迷狂状态是诸神的一种赏赐。[15] ”他不肯定诗人创作技巧的运用,他还否定诗人运用任何技巧。他说:“不失去平常的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16]。可见柏拉图所推崇的便是神灵的附体,将诗人从世俗的世界带到一个虚实不分的世界,代神写下优美的诗篇。所以我认为,在柏拉图那里,诗人有无创作技巧是无关紧要的。

有学者认为严羽的“妙悟说”也痛恨技巧说,因为他不满江西诗派的创作诗歌态度,但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首先,严羽作《沧浪诗话》提出“妙悟”是针对如何获得“悟”,讲求的是方法,而他提出“诗材”,才是针对当时宋诗流弊。其次,严羽提出“识”、“参”、“熟读”,等概念,都是创作的前提条件,都是创作技巧。同时,“悟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这也属于技巧。中国人一直都重视的一种技巧――积累,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严羽也在诗辨中谈写作的五大要求,即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在诗法篇中大谈写诗的方法。可见,严羽的“妙悟说”讲求作诗方法和创作技巧的。

最不谈技巧的诗作家,如李白、如陶渊明,但李白也曾说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陶渊明靠自己的真性情创作,他也说自己“好读书”。由此观之,技巧对于诗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柏拉图完全否定作家的创作技巧,这便是不可取的。

五、对创作出来的作品的评价:“迷狂”状态下的作品都是佳作、“妙悟”状态下的作品因“悟有浅深”而不同

柏拉图认为只要有神助,“最平庸的诗人有时也唱出最美妙的诗歌”。 [17]可见在柏拉图的理论里,只要有诗神的凭附,诗人不管修养如何、学力如何,都能创造出绝妙的诗篇来。这一点与严羽的看法也不一样。

严羽在诗话中说:“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18] ”“透彻之悟”的诗如谢灵运至盛唐诸公,“一知半解之悟”的如大历以还的诗人诗作,“不假悟”如汉魏诗人诗作。在严羽那里,因“悟”的程度不同,诗歌的玲珑程度有别,诗歌的高低品味有分野。因此,张鑫认为严羽的“妙悟”说带有浓厚的贵族色彩,因为因诗人悟的程度不同,直接决定了诗歌水准的高低优劣。其实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给“妙悟说”冠以贵族色彩的帽子。如果对某类文体、某个文类做个品评,便说他的学说有什么什么平民气息、贵族色彩,便是多此一举的。

理智的批评活动是比较严肃的,也是比较严谨的,因此,严羽对前人所作的诗作分几个等次是可取的,也是有益的,这是严羽比柏拉图严谨之处。

结 语

“迷狂说”很好的揭示了灵感来临时的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比较集中的、用感性的话语解释了“迷狂”的诗人创作时的精神状态,极大程度地展示迷狂这种特殊的创作情况,这是严羽“妙悟说”不够的。总而言之,“迷狂说”和“妙悟说”有其相通之处,也有殊异之处。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说创作的一种特殊现象,灵感思维,而且当创作者进入创作状态,进入灵感状态,作者陷入了一种“狂”的精神境界。他们的不同之处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一,他们对主客体关系认识不同:“迷狂”是客体对主体的驱动、“妙悟”是主体对客体的追逐;其二,他们对作家创作技巧的看法也存在分野:迷狂否定技巧、妙悟肯定技巧;其三,柏拉图与严羽对创作出来的作品的评价态度也不同:“迷狂”状态下的作品都是佳作、“妙悟”状态下的作品因“悟有浅深”而不同。

从二者的不同之处,反探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于各自的优点互补,于各自的缺点避免,建构更融通的文艺理论。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87.

[2][4]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8,138.

[3]陈伯海.“妙悟”探源――读札记之二[J].社会科学战线,1985(1).

[5]周津.中西灵感说比较――试论“迷狂说”与“妙悟说”[J].金田,2013(5).

[6][10][11][14][16][17]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商务印书馆,2013:8,7,8,7,8,9.

[7][9][18]何文焕.历代诗话[M].中华书局,1980:686,694,686.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28.

写作灵感论文篇(11)

现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南省油画学会执行秘书长、湖南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美协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写意油画在近百年的探索积淀下,在一大批当代艺术家的实践拓展中,出现了新鲜多元的研究角度及丰富多样的探索表达,虽面貌各异,但有一种血脉相连之感。自由感、情感化、精神性、文人画倾向是写意油画的共同特质。在艺术实践和表达过程中这四个特点每个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兼而有之,但更多的是各有侧重,下面就我作为油画创作实践者的角度对当意油画家的创作特质进行挂一漏万的粗略阐述和分析。

自由感。具体地说,写意油画的自由感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写意油画从西方的写实性与再造性的造型观念中挣脱出来,吸收了东方写意之精髓,它不求形象的准确与逼真,而求形象的内在神似与气韵的生动;二、它不受严谨、僵化的造型规律的限制与束缚,它根据主体心绪与意趣的支配,追求一种新奇的构图方式和鲜活生动的造型手段;三、写意油画打破了现实对象的原初结构与特征,重在抒发主体自由的心理体验与心灵感受,它以反常规的点、线、色和非常态的肌理、质感来表现主体内心世界的创造性表达;四、它摆脱了陈腐观念与程式化语言,往往以奇取胜、以新悦人,充满了视觉活力与美感变化,使人感到一种审美上的陌生感与愉悦感,因此观者常常被艺术家奇妙的构思和新鲜的视觉所感动和折服。写意油画中的自由特质在当代的油画作品中随处可见,如戴士和的《金山岭》《金融街》《兰溪春暮》《司徒亮先生》等作品,艺术家以别出心裁的构图和既主观又客观的色彩来自由表达他的审美世界,抒发自己人格化的物象感受,作品在形式语言上强烈奔放,酣畅淋漓,给人以很强的视觉享受和冲击;周春芽的《桃花》《绿狗》等系列作品以粗犷松动的笔触,主观强烈的造型和激荡奔放的色层、肌理表现出画家对艺术自由感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