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7 03:11:19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基本的物质上的满足,我们对于基本的饮食更追求精益求精。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日本的文化就深受中国的影响,即便日本早期的饮食习惯来自于中国,但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一、食材选择的差异

中国以陆地居多,而日本是一个典型围海而生的国家,中国的海岸线虽然很长,在近海地区也会有大量的海洋类菜式,但烹调上也与日本有着根本的差异。处于亚洲的人们,基本上都能很轻易的分清何种食物属于中方、何种属于日方,而且能随口就说出日本的一些传统食物,如寿司、拉面等。

中国的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都是以谷物,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依靠肉类和乳制食品。中国人的菜肴原材料多为陆生的动植物,也有江海湖泊的鱼类,在吃鱼这一方面中日还是存在差异。在日本,由于围海而生的地理特征,菜肴的原材料多为大米、鱼介、海藻类,日本每人每年平均可以吃掉70公斤左右的鱼类;中国每人每年平均食用鱼类约十几公斤,这个数字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差异很大。

1.烹调的方法有讲究

(1)烹调观念:烹饪中国菜时,烹调食物尤其讲究火候,他们认为食物经过烹煮才能消灭细菌和微生物,加以佐料带出食物原本的营养物质,也能对身体进行温补,使之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其做工精细,在食物上雕琢的样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种类繁多。而日本,除了注重食物的样貌还注重健康性,按照他们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营养价值最高的,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即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

(2)烹调过程:在对食物进行烹调的过程中,中日两国也存在着差异。日本料理注重“新、奇、鲜”的统一,为营养型菜肴,日本人对食材的处理方法十分简单,就鱼类而言,他们在获得新鲜的鱼介之后尽量不加工,仅仅蘸佐料直接食用,像拉面、寿司等必须用火烹煮的食物才以热食方式加工,日常烹煮方法只有煮、烧、烤、炸等有限的几种;中国菜注重“色、香、味”的结合,属美味型菜肴,中国人对于食材的烹制方法有“烧、炒、爆、煮、炸、蒸、煎”等二十多种,喜欢对食材进行腌制、风干、火烤等处理之后加上各种香料佐菜烹煮,力求做到色香味俱全。

2.餐具的使用

在中日的饮食文化中,饮食工具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用餐工具是筷子、碗、盘,在用餐前必须把餐具摆好才能就餐,我们中国人还习惯用汤匙舀汤或者流食,但日本人除了吃西餐喝汤时用汤匙之外,其他场合只用筷子。对比中日两国的筷子,有以下的差异:

(1)日本的筷子较短,筷子尖较锋利,多是木制品,这是因为他们经常吃鱼,用筷子的时候没必要用很大力气,为了防止食物滑落,所以筷子尖锋利些可用于穿刺食物;中国的筷子长而厚重,多是木制品或竹制品,因为我国的食物都是油料理,用木筷子夹住食物的时候,可以防止打滑。

(2)同是“用筷大国”,日本人换筷子的频率远比中国的高,他们平均两三个月换一次,而中国的却是两三年才换一次,不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对筷子的卫生问题日益关注,现在缩短为一年左右换一次。

(3)在中国,用餐完毕后,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子上,并等众人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离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就扔下筷子离席;日本的筷子礼仪也相差无几,用餐既毕,筷子不可随意摆放,要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碗的旁侧,并要再次向桌面鞠躬道“谢谢招待”,不仅在家是这样,公众场合更是如此。

二、中日酒水文化差异

自古以来,酒就成为了用于交朋结友等多种用途的神奇工具。且不说古人写的那些“借酒浇愁愁更愁”等华丽诗词,也不说国人对饭局中“无酒不成欢”的传统观念,其实酒还另有妙用,适量饮酒,可以缓解疲劳,疏通筋脉。

关于酒文化,多见于社交场所。中国人不仅喜欢在宴席上满布菜肴,还喜欢配上陈年佳酿与亲朋好友佳宾分享,很多人还会在下班后或者在家时来一杯酒做自我休憩,他们认为边吃边喝才能畅所欲言,使吃饭时的氛围变得轻松欢快起来,因而很多生意人在与客户应酬时都是边喝酒边谈生意,促成生意的成功率超乎你想象,这也造就了中国人喝酒也是工作的思想。日本人也爱喝酒,却绝对不允许在工作时喝酒,他们认为喝酒是放松娱乐的时候,不可以谈正经事,尤其是工作上的事,这样会显得很不严谨,即便是出于公司应酬,也只是谨慎的表面形式与人喝酒。

三、历史角度看中日饮食习惯

日本的饮食习惯往往都带着“清淡、量少、精细”等的评价,从总体上看,其饮食属于植物型饮食。中国的料理会大量使用油,亦称为“油料理”,做法也是纷繁复杂,几乎每样食材烹煮的时候都离不开油;而日本的料理几乎不怎么用油,精进料理用的均是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等,使得其料理具有少油、清淡的特点。

在古代,中日两国的饮食观念大有出入。中国的饮食观念是“民以食为天”,对饮食非常重视,而日本的饮食观念与中国的截然不同。以前,日本人是通过一个人的穿着、交通工具和住宅等来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和教养,对饮食也就不关心。在发展的历程中,日本人不断受到我国及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影响,逐渐重视起饮食的营养健康,饮食的地位逐步提高。由于这些饮食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现今的中日两国人民食水平和健康水平也产生了差异。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长寿国家,人均寿命高于中国人。中国的人均寿命值快速增长,但仍然没能达到日本的寿命值水平,这就要从经济水平与饮食习惯进行分析。我国当今社会许多中老年人所患的心脑血管病与摄入的脂肪和胆固醇过高有关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认为,日本人之所以长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讲究营养清淡,不暴饮暴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吃的观念在逐步改变,国人喜欢宴请聚餐大吃大喝、不讲营养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结论

通过本文对中日饮食文化差异的剖析,我们发现其中既存在着差异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这样才更能体现中日两国自身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大学出版社,2008

[3]徐静波.《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蔡 澜.《蔡澜谈日本:日本料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2)

【Abstract】During the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China and America has formed their own special food culture. So,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ng Chinese dish names with traditional and romantic meaning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Chinese food culture. The thesis will discuss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lity of Chinese dish names from the aspect of different foo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nd hope to provide some advice for futur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so as to widely spread Chinese food culture.

【Key words】Difference of food culture; translatability; untranslatability; translation method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饮食文化也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传播,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关注。《美食译院》和《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跟饮食文化息息相关的作品的出现,也体现了对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视。因此,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异性的时候,如何将中餐菜名翻译得准确和优美,是使中国饮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的关键。

二、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源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其差异除了体现在中美食物的不同以及烹饪方式的差别上,还体现在中美饮食观念上。

1.情感VS.实用。对中国人来说,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一不跟吃的息息相关。无论是小孩出生、庆祝生日、举行婚礼还是老人去世,中国人都会准备丰盛的食物来表达庆祝之情或者是怀念之情。无论任何场合,中国人总是赋予了饮食无限的情感意义。亲戚朋友一起聚餐,对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升华。在美国人看来,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人类补充营养的方式。美国人崇尚快餐主义,并不像中国人会花很多时间准备食物和品尝美食,对他们而言,饮食更注重的是实用性,而并未赋予饮食太多的情感意义。

2.复杂VS.简单。中国人十分注重饮食本身,愿意花时间精心准备丰盛的食物,一般除了酒水、小吃、甜点、米饭和面条,还会准备十道主菜,每一道菜都包含复杂的准备工序,准备的食物越丰盛,就越能表示主人的友好和好客之情,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在美国,跟中国比起来要简单很多,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超过六道主菜。美国人一般聚餐,都是每一位客人带一道菜跟大家分享。对他们而言,聚餐的意义是为了交流分享,而不在于事物本身。因此,美国人的聚餐一般都比较简单。

3.精致VS.营养。从古至今,中国发展了菜系。每一大菜系都有各自的特色菜肴。从食材的选择、烹饪、食物搭配以及环境的布置,都体现了各大菜系的精致和心意。相比而言,比起菜肴的味道,美国人更注重的是营养。他们始终坚持认为饮食只是保持健康的一种方式,只有平衡食物的营养,才会最有利于人的健康。

三、中餐菜名的翻译

中餐菜名不仅仅是中国饮食产业的交流工具,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工具。鉴于中美在饮食文化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为了中国饮食在美国更好的传播,中餐菜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1.中餐菜名的可译性。就语言本身而言,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的形式。每一个国家之间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当然也体现在语言层面。正因为有这种相似性,所以两种语言之间必然能够相互转换,这就是可译性。菜名,饮食文化的传播者,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的菜名必然也具有这种相似性,因此中餐菜名和其他菜名之间的共通性让中餐菜名具有可译性。

2.中餐菜名的不可译性。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地区文化差别,从而造成了语言的差异,此外,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显著差异导致了理论层面上语言的不可译现象。这种不可译主要体现在文化和语言层面上。中餐菜名是中国饮食文化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传达了中国菜肴的特征和烹饪技巧,也蕴含了浓厚的中国饮食文化。因此,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中餐菜名又具有不可译性。

3.不可译的中餐菜名的翻译方法。

(1)音译法。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地域、文化以及语言差异,使得中餐菜名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译的,但是在翻译实践中,不可译现象是可以使用必要的语言手段和翻译技巧来避免的。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音译法。音译能够避免直译或者意译带来的误解,是一种以原语言发音为依据的翻译形式。许多中餐菜名在英语中难以找到对应的目标词汇,因而音译在菜名的翻译中十分常用,特别是翻译用地名、人名或地方语来命名的中国菜时,为了保持原有特色风味,往往可采用音译法,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和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比如:“麻婆豆腐”(ma po toufu)“东坡肉”(dongpo pork)“馄饨”(wonton)等。

(2)意译法。对于含有典故的中餐菜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找到对应的目的语表达形式时,一般采用意译法,用解释、删减、借用、改写等手段来翻译。比如,“芙蓉鸡片”译为“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egg white”,就准确地将菜名翻译出来,还对菜的原材料做了简单的介绍,让读者能够明确地了解到“芙蓉鸡片”的原料和内涵,此意译的翻译方法直观而且通俗易懂。

(3)直译加注法。直译法是保持原文内容和形式的翻译方式,但简单的直译往往容易引起外国读者对中餐菜名的误解,从而达不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来翻译。对于本身含有典故,直译无法体现其食材和做法的,我们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比如,“锅贴”,翻译为“Pan-Fried Dumplings”。

四、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不断发展传播过程中又吸收了新的特点,正因为如此,中餐菜名的准确优美翻译显得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要翻译好中餐菜名,必须要熟知中国菜系,了解中餐菜名的历史文化风俗传统,还必须要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找到中餐菜名与西方菜名的异同点,尽量让菜名的翻译越来越规范和标准化,从而准确地传达中餐菜名所赋予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分考虑中美饮食文化观念的不同,进而使中国美食闻名世界。

参考文献:

[1]刘闯.浅析中餐菜名英译的不可译性及解决[J].校园英语,2012,(7).

[2]侯雪菲.从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差异看中式菜名英译[D].黑龙江大学,2009.

[3]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4]王才英.试论中国菜名的相对不可译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7).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53-03

中华民族是个古老而智慧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许多璀璨的文化明珠,其中凝聚了民族语言之精华的中华谚语和成语,即是光彩夺目的一颗。谚语作为民间口耳相传的量大面宽的民俗文化珍品,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而成语被称作汉语言和文化的活化石,言简意赅,表现力较强。作为民族语言的重要部分,中华谚语和成语以其精练却富有内涵,真实而又生动,并且朗朗上口而为大众广泛接受,因而被相沿袭用,流传广远。其强大的社会感染力,可以说,深入到了各家各户,影响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文明创造了灿烂的饮食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与饮食相关的民谚成语。它们中既有丰富的经验总结,也充满了智慧和哲理,能更好地传承饮食文化,弘扬了饮食文明。目前在中国,食育的概念可能还没有为大众所熟知。然而,其倡导和贯彻的一些科学的饮食知识、健康的饮食思想和深刻的教育理念,却早已在历史上为人们所认识并运用,并且被总结成许多我们喜闻乐道的食谚、成语,广为传播,影响深远。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大地上流传的一些饮食谚语和成语进行搜集、整理,尝试在食育文化视野下对其进行考察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蕴涵的食育思想以及对食育文化的意义。

一、强调了饮食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生万事,吃饭第一”、“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几句在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谚语,认为吃饭问题是国计民生中最大的事情,强调饮食关系民生,在民众生活中事关重大。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七天不吃饭,便要饿死”、“三日不吃倒在床,七日谷水不进见阎王”等谚语,都说明了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拥有健康的生活,首先就要重视饮食。

二、合理饮食习惯与饮食禁忌

健康和长寿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理想和追求。从先秦道家“吐故纳新”的“导引”气功,到封建社会达官贵人的服食养生,再到社会民众普遍的饮食养生观念,健康益寿的饮食养生思想一直贯穿于我们的饮食历史的始终。而从科学与否的饮食习惯,到食物的宜忌,再到烟酒伤身的利害,健康养生的食育思想也包涵和体现在饮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从反映饮食各方面的成语民谚中表现出来。

1.要想健康生活,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人体要健康,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看似烦琐而重复的生理活动,其实包涵了非常多的学问在里面。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并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中国民间有许多强调合理饮食的谚语,如:(1)教导人们吃饭要细嚼慢咽,要保持认真的饮食态度。体现这方面食育思想的谚语有:“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跳”、“食不语,睡不言”、“若要身体棒,饭菜嚼成浆”、“吃饭慢慢吞,赛过吃人参”、“吃得快,咽得慌,伤了胃又害肠”、“饥不暴食,渴不狂饮”等。(2)注意饮食卫生,才能身体健康。谚语“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就时时在对我们敲响注意饮食卫生的警钟。有关饮食卫生食育思想的谚语还有:“预防肠道病,吃喝要干净”、“吃瓜果,要去皮,吃了才不坏肚皮”、“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等。(3)主张饮食有节制,才能保健康。首先,是主张饮食定时定量食育思想的谚语:“吃喝定量,身体强壮”、“食多伤胃,忧多伤身”、“饮食贵有节,锻炼贵有常”、“美酒不过量,好菜不过食”、“食多伤身,气大伤神”、“贪吃贪睡,添病减岁”、“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少食为健康之本,纵口为百害之首”、“宁可锅中存放,不可肚子饱胀”、“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每餐少三口,饭后百步走”、“饿鬼饱食,顷刻命丧”、“ 狂饮伤身,暴食伤胃”、“食不过饱,饮勿过量”、“按时饮食,身必无疾”。其次,主张晚餐减少食量的食育谚语:“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等。(4)运动有助于食物消化的食育谚语:“饭后走百步,永不进药铺”、“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吃饭少一口,饭后走一走”等。(5)关于伤食症结治疗的食育谚语:“伤食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2.生活中也有一些关于饮食的禁忌和注意事项的食育谚语:“甜言夺志,甜食坏齿”、“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嗜味纵口,必致伤生”、“贪多嚼不烂,胃病容易犯”、“莫饮卯时饭,莫食酉时酒”、“好饭莫饱,饭后莫跑”、“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多吃咸盐,少活十年”、“隔夜茶,毒如蛇”等。我们要在生活中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重视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个一日三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健康的饮食则为我们提供了革命的原动力。此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吸烟嗜酒有害健康的食育思想的民间谚语。如“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饮酒不节,杀人顷刻”、“酒多伤身,气大伤人”、“酒要少吃,事要多知”、“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酒色祸之媒”、“饮酒乱性”、“一分醉酒,十分醉德(意即:大醉有损于德)”、“烟酒不分家,害了你我他”、“不嗜烟,少饮酒,病魔见了绕道走”、“戒烟限酒,健康长久”、“一生身体强,烟酒不要尝”、“勿贪意外财,不饮过量酒”、“药不治假病,酒不解真愁”、“喝了粥,尿多;喝了酒,话多”、“戒酒戒头一盅,戒烟戒头一口”等。

三、食疗与食补的养生食育思想

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药补不如食补”,传统中医很早就主张利用食物的营养来治疗或预防疾病,进而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在填饱肚子的同时又能治病养身,这种既方便又实惠的养生方法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因为制作材料的丰富,方法简单,而被不断的发扬光大,有关饮食治病养生食育思想的谚语数量众多。

1.关于一些调味食料与健康养生的食育思想:葱姜蒜以及油盐、酱醋等食品调料,不仅能够调和美味,而且具有很好的疗病和保健效果,反映该思想的谚语有“鼻子不通,吃点大葱”、“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只要三瓣蒜,痢疾好一半”、“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冬吃生姜夏吃蒜,有病不用背药罐”、“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上床萝卜,下床姜”、“早喝盐水胜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多食一点醋,不用到药铺”。

2.蔬菜、水果和豆类等素食的营养与治病养生的食育谚语。如:关于蔬菜与养生:“蔬菜是个宝,餐餐不可少”、“三天不吃青(菜),两眼冒金星”、“蔬菜是一宝,赛过灵芝草”、“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大夫满街爬”、“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白菜萝卜汤,益寿保健康”。水果与养生食育:“常吃大枣,抗癌防老”、“苹果每日啖,不用去医院”、“一日三枣,长生不老”、“萝卜杏仁干姜梨,治咳有效不求医”、“核桃是个宝,补肾又健脑”、“绿豆甘草,磨粉调服,能解百毒”、“酸枣桑葚汤,安眠帮大忙”、“若要不失眠,煮粥加门莲(去皮心)”、“韭根韭叶,散瘀活血”、“鲜藕止血,熟藕补血,妇女产后禁生冷,唯独不忌藕”、“猪胰淡菜汤,消瘿润发不尿糖”、“热天一块瓜,胜如把药抓”、“紫苏一枝花,散寒不离它”、“老翁目不瞑,长年食决明”、“鼻子爱出血,赶快吃藕节”、“冬瓜黄瓜西瓜皮,消肿无须他药医”等。豆类与养生的谚语:“豆豉不起眼,能防脑血栓”、“宁可无肉,不可无豆”、“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吃肉不如吃豆腐”、“豆腐配海带,常吃保健康”等。

3.关于五谷杂粮营养全面保健康的养生食育谚语:“粗粮杂粮营养全,既饱身体又省钱”、“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吃全杂粮不生病”、“人参一斤,比不上糙米一升”、“滚粥三碗,遍身都暖”、“稀饭烂粥不伤人”等。

4.关于饮食与美容纤体的谚语:“蔬菜水果都是宝,天然美容不可少”、“百合加绿豆,消斑不用愁”、“少年白头发,首乌能治它”、“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黄瓜丝瓜加番茄,美容不找郎中爷”、“合理饮食形体美,游泳减肥效更佳”等。

5.关于荤素搭配,汤与饭搭配健康养生的食育谚语:“荤素搭配,长命百岁”、“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饭前喝汤,胜过药方”等。

6.平淡饮食与养生食育的谚语:“膏粱厚味生毒疮,粗茶淡饭寿命长”、“素食者长寿”、“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常吃素,好养肚”等。

7.有关茶水与养生的食育谚语:“好茶不怕细品”、“好茶一杯,精神百倍”、“酸倒牙,嚼点茶”、“茶水喝足,百病可除(维吾尔族)”、“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开水常喝,强似吃药”、“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午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等。

四、传授美食美味的饮食方法和技巧

1.介绍特色美食的谚语:“王母仙桃,食之解劳”、“剔螺蛳过酒,强盗赶来不肯走”、“吃了河豚,百样无味”、“不吃河豚,不知鱼味”、“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吃了狗肠,(热得)不穿衣裳;吃了狗肝,(热得)不穿衣衫”。

2.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中,人们常常会将自己或别人在制作和品尝鲜美食物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加以总结,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关于饮食的美味方法和技巧的食育谚语。如:有关畜禽水产美味技巧的谚语:“公鸡的腿,鲤鱼的腰”、“鳙鱼头,青鱼尾”、“若要鱼好吃,洗得三筋白”、“猪前(腿)狗后(腿)”、“鱼吃跳,猪吃叫”、“鲤鱼不满斤,好像白菜根”、“青鱼尾巴白鱼头”、“生吃螃蟹活吃虾”、“夏鱼吃鲜,腊鱼吃腌”、“生葱,熟蒜,老鱼,嫩猪”、“咸鱼就饭,锅底刮烂”、“肉的精华是汤汁,奶的精华是酥油(藏族)”、“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等。有关调味食料的美味的谚语有:“大葱蘸酱,越吃越胖”、“干姜有枣,越老越好”、“生姜老的辣,甘蔗老的甜”、“三斤子姜,不如一斤老姜”、“生姜越硬越辣”、“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吃山芋拣心,吃胡萝卜拣头”、“葱辣眼,蒜辣心,韭菜专辣舌头根,辣椒辣的是上嘴唇,芥末辣断鼻梁筋。”“辣椒无补,两头受苦”、“韭菜、葱,八月老,九月嫩”等。蔬菜、水果也要会吃才能美味的谚语:“韭菜、黄瓜两头香”、“歪瓜裂枣甜”、“青椒吃辣的,柿子挑软的”、“茄子越大越嫩”、“青皮萝卜紫皮蒜”、“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等。食宜节令的美食教育思想: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而不同季节会出产的食物可能也会相异,那么在不同季节适合什么样的饮食?各种食物适宜在什么季节食用呢?在人们总结的饮食谚语中给出了相关的答案。如:“冬至馄饨夏至面”、“春鲢夏鲤,秋鳜冬鳊”、“霜蟹雪螺,什么味也比不过”、“立冬白菜赛羊肉”、“花下韭,莲下藕,正好吃”、“七月菱角八月藕”、“吃柿宜红黄”、“霜打过的柿子才好吃”、“柿子开花吃枇杷,枇杷开花吃柿子”、“吃葱吃白胖,吃瓜吃黄亮”、“到了三月三,芥菜可以当灵丹”等。

此外,还有一些传授有关烹饪的基本常识的饮食谚语。如:“好厨师一勺汤”、“十个厨师九个淡”、“厨师无巧,烂淡就好”、“大锅饭,小锅菜”、“紧锅粥,慢锅肉”、“气上房,不用尝”、“烧火瞅着锅肚脐”、“蒸咸煮淡”、“油多不坏菜”、“咸鱼咸肉,见火就熟”、“老姜蒸牛肉,子姜好炒鸭”、“千滚豆腐万炖鱼”、“葱是和事老,做菜不可少”、“头锅饺子二锅面”、“煮饺子要水多,蒸包子要猛火”、“油多不坏菜”、“一滚胡椒千滚姜”、“一香能解百臭,一辣能解百瘟”等。

五、一些儒家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思想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代表,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也渗透到饮食成语和谚语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品读出一些反映儒家思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今天的食育文化,也有一些指导和借鉴意义。

1.反对豪奢浪费,倡导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儒家文化中也宣扬了尚勤俭,戒奢侈的思想。如孔子在《论语・八佾》中“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的言语就体现了他的节俭思想。历史上有很多成语被用来形容封建社会上层人士饮食生活的豪奢:如成语“食日万钱”和“无下箸处”均出自《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讲的是西晋武帝时,权臣何曾生活极度奢侈,每天用于吃饭的钱就上万,却还说饭不好吃。它们被用来形容封建社会上层人士饮食生活的豪奢。与之意思类似的成语还有“食前方丈”、“食味方丈”、“耳视目食”、“饮金馔玉”、“食玉饮桂”、“钟鸣鼎食”、“酒池肉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烹龙炮凤”、“肉山脯林”、“暴殄天物”等。在儒家主流文化的影响下,这些成语自然也体现出儒家思想里尚俭、戒奢的价值观。反映这一思想谚语有很多,如:“杯杯酒吃垮家当,毛毛雨打湿衣裳”、“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男要勤,女要勤,三时茶饭不求人”、“爱惜衣服不受冻,珍惜食物不饿肚”等。

2.孔孟食道指导下的人生观:很多古代成语中反映出以遵循孔孟食道,天下为己任,推崇淡泊高远的人格和气节为主题的人生观。如“箪食瓢饮”源自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成为赞美那种清高,安于贫苦之美德的成语。孔子《论语・学而》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以及《论语・里仁》中“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的言论,也体现他主张人要志存高远,淡漠物质享受,安贫乐道的思想。孟子主张“士无事而食,不可也”认为要用劳动来换取饭食,不能碌碌无为吃白饭。而《孟子・告子上》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言论,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追求义理和人格,淡泊物质和个人利益的人生观。体现这种思想的成语有:“箪食瓢饮”、“箪食壶浆”、“褐瓢箪”、“山居谷饮”、“貂裘换酒”、“尸位素餐”、“舍生取义”、“不饮盗泉”、“去食存信”、“不食周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士不受嗟来之食”等。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4)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05-01

餐厅文化是关于餐厅饮食的生产与消费、习俗和艺术等文化现象的综合体表现,是人们在日常饮食方面的创造。所有涉及到人们在餐厅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或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属于餐厅文化的范围之内。饮食使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餐厅文化是人们在饮食的基础上反映出来的文明素质,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正是由于饮食的重要性,餐厅饮食文化常常居于人类文化的核心位置。

一、餐厅文化语言符号的研究方法的探析

1.实地调查法:这一方法主要是到现场去进行调查,记录现场的情况,并根据现场人员对相关问题的解答进行综合分析。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主要分为谋食方式的调查和饮食的调查。饮食调查不仅要了解到社会平均饮食情况,还要注意到不同社会地位及年龄的人在餐厅饮食方面的差别。

2.跨文化比较研究法:不同的人群所在的地区不同、国家不同,餐厅饮食文化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异存在,包括饮食搭配、餐具摆放以及日常饮食或节日请客、都有不同。在不同的地区调差,就可以感受到地区性和名族性的差异。

3.历史文献法:对饮食的研究并不是近代才有,历史上也有很多文献书籍。今人的研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了解餐厅饮食的来龙去脉,研究结果才会更有根据、更准确。

4.跨学科综合研究法:餐厅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关系到社会各个层面。所以,在研究餐厅饮食文化的时候,不能只片面的研究这一种文化,要联系、参考到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吸收他们的精华,把他们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研究,找到最合理的答案。

5.结构研究法:应该也要学会在空间的角度考虑餐厅饮食文化,从而全面准确的理解调查对象,这是研究餐厅饮食文化一种行为有效的方法。

6.文化人类学理论法:文化人类学走过的历程与餐厅饮食文化基本一样,但文化人类学理论更为完善,借鉴文化人类学理论来研究餐厅饮食文化有及其重要的现实理论。

二、餐厅文化中语言符号研究的思路及工作方案

首先来说思路,大体上来说有四点。首先,选择好“语言符号”这一餐厅文化中的研究课题,确立好研究方向。其次,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文献整理以及做好实地调查,全面系统的了解语言符号在餐厅文化中的应用。再次,在力求保证能够凸显现语言符号重要地位的基础上,综合兼顾餐厅的经营内容、餐厅的文化氛围等各方面的问题,考虑餐厅的发展方向,使得餐厅的发展更加整体化。最后,综合调查全国各地的大小餐厅,分门别类,各成体系,形成不同的应用方式和原则,以此还可以确保研究的成果可以在全国各个餐厅发挥作用。

接下来来说工作方案:具体的工作方案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明确项目研究的具体内容,并且要制定好相应的研究规划。确立各个项目的研究成员,并且成立各个项目的研究小组,在小组内展开工作内容的说明工作,另外,小组内也要积极讨论,明确分工,做好日程的合理安排,建立好一个整体的研究框架,使研究具体化,研究步骤有理有据。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做好餐厅文化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制定好一套完备的研究总结性文稿,为正式的研究工作打下牢靠的基础。第三个阶段,在第二个阶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实用的应用方案,尽可能形成创新性的成果,并且要对成果优化和完善。第四个阶段,做好餐厅选择工作,与餐厅的管理者协调沟通,达成共识,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这期间,要以理论成果为指导,完成语言符号在餐厅中的实际应用,同时要做好研究的统计工作。第五个阶段,数据整理分析,并且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餐厅文化语言符号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和去向

餐厅文化语言符号的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去向,大体上来说,有两种趋势。一是可以拿餐厅文化中语言符号的研究结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层的剖析,而是对食品的烹饪技术研究规划。前一种趋势侧重对饮食文化的历史、习俗等进行穿插,侧重在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比较重视的是理论研究。后一种趋势主要是对烹饪技术进行规划,以及餐厅内部配置等进行要求,同时也涉及卫生安全重视实践上的操作,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6)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我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也很大,这种情况大概始于秦代。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这么多的中国居民来到朝鲜,自然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朝鲜。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更大的国家是日本。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如干薄饼、干蒸饼、胡饼等糕点,还有制造这些糕点的工具和技术。日本人称这些中国点心为果子,并依样仿造。当时在日本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糖果子就有20多种。

鉴真东渡还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国的影响。唐代时,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的全套岁时食俗带回了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三月上巳摆曲水宴,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酒等等。其中,端午节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后,日本人又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作了一些改进,并发展出若干品种,如道喜粽、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唐代时,日本还从中国传入了面条、馒头、饺子、馄饨和制酱法等等。

中国菜对日本菜的影响很大。17世纪中叶,清代中国僧人黄檗宗将素食菜肴带到日本,被日本人称之为“普茶料理”。后来又有一种中国民间的荤素菜肴传到日本,称为“卓袱料理”。“卓袱料理”对日本的餐饮业影响很大,它的代表菜如“胡麻豆腐”、“松肉汤”等,至今还列在日本一些餐馆的菜谱上。

日本人调味时经常使用的酱油、醋、豆豉、红曲以及日本人经常食用的豆腐、酸饭团、梅干、清酒等等,都来源于中国。饶有趣味的是,日本人称豆酱为唐酱,蚕豆为唐豇,辣椒为唐辛子,萝卜为唐物,花生为南京豆,豆腐皮为汤皮等等。为了纪念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还将一些引进的中国食品以传播者的名字命名。如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僧人泽庵学习中国烹饪,用萝卜拌上盐和米糠进行腌渍,日本人便将其称之为泽庵渍。清朝顺治年间,另一位日本僧人隐元从中国传入菜豆,日本人便称之为隐元豆。

除了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扩大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泰国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加上和我国便利的陆上交通,因此两国交往甚多。泰国人自唐代以来便和中国的汉族交往频繁,公元9世纪至10世纪,我国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居民大批移居东南亚,其中很多人在泰国定居,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很大,以致于泰国人的米食、挂面、豆豉、干肉、腊肠、腌鱼以及就餐用的羹匙等等,都和中国内地有许多共同之处。

在中国的陶瓷传入泰国之前,当地人多以植物叶子作为餐具。随着中国瓷器的传入,当地人有了精美实用的餐饮器具,这使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大为改观。同时,中国移民还把制糖、制茶、豆制品加工等生产技术带到了泰国,促进了当地食品业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对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影响也很大,其中以缅甸较为突出。公元14世纪初,元朝军队深入缅甸,驻防达20年之久。同时,许多中国商人也旅居缅甸,给当地人的饮食生活带来很大的变革。由于这些中国商人多来自福建,所以缅语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名词,不少是用福建方言来拼写的,像筷子、豆腐、荔枝、油炸桧油条等等。

距离中国稍远的几个东南亚岛国,像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也不小。

菲律宾人从中国引进了白菜、菠菜、芹菜、莴苣、大辣椒、花生、大豆、梨、柿、柑桔、石榴、水蜜桃、香蕉、柠檬等蔬菜和水果,菲律宾人还爱吃中国的饭菜,如馄饨、米线、春饼、叉烧包、杂碎、烤乳猪等,日常饮食则离不开米粉、面干、豆干、豆豉等,使用的炊具也是中国式的尖底锅和小平煎锅。菲律宾人特别爱吃粽子,他们不但端午节吃,圣诞节也吃,平时还把粽子当成风味小吃。菲律宾的粽子,造型依照中国古制,呈长条形,而味道则很像浙江嘉兴的粽子。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4)02-0137-5

“儒家之道”曾以“精神儒家”、“政治儒家”与“民间儒家”的三重架构在中国古代社会绵延数千年,无论儒家以何种形式存在,儒家都贯彻了一种“道在人伦日用间”的思想、实践原则。换用现代术语,儒家之道是面向日常生活世界,并适应古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儒家之道”之所以生生不息,绵绵不断,是因为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人伦日用”为“儒家之道”创造了生存和延续空间。但晚近(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受西方近代文明之刺激而发生现代转向,此一转向逐渐动摇“儒家之道”所依赖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以及生活方式,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儒家伦理与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不复发生密切联系,儒家伦理自身亦似乎成为书斋中的学问。鉴于此,本文回到历史深处重新回顾并尝试理解儒家伦理何以能够在传统中国生机活泼的原因,并希望能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提供一点思考。

一、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架构及其内容――“人伦世界”与“日用常行”

儒家伦理道德与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世界究竟有何种关联?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就儒家视野中的“人伦日用”作一解读。确切地说,“人伦日用”应是“人伦”与“日用常行”两组内容的连缀。若加以具体分析,两者各有其侧重之处。

现代学者对“人伦”有多重解读。在本文中我们是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将“人伦”视为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类型化规定。在儒家看来,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从静态上观察首先呈现为一种“人伦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为架构或纽带组成的一张人际网络。但这种人际网络是如何形成的?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哪些人际关系最为重要?儒家删繁就简,由孔子肇始,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化约化为五种类型,“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之所以将命名“五达道”,在儒家看来此为“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范围天下而不违。“五达道”既是典型性人际关系,也就具有最大普遍性。从“五达道”所呈现状态来看,虽为五种相对性的人际关系,但同时隐含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所有的信息密码。“君臣关系”是对政治人际关系的写实,“父子、夫妇和兄弟关系”是对家庭人际关系的白描,“朋友关系”可视为家庭之外的社会人际关系。“五达道”有三类人际关系是由血缘和婚姻的联系而自然产生。由此可见,“五达道”反映了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世界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家庭,几乎绝大部分的日常人际交往活动都是在家族内部进行的。即便如“君臣”、“朋友”一类不属于家族人际关系范畴,在儒家的解释框架内,仍将其纳入其间。“君臣”虽各有所自,却亦有其父子、夫妇的家族人际关系。于是外而君臣、朋友关系,内则“父子、夫妇、兄弟”关系,家族人际关系占据传统中国日常人际关系的主导性和统制性位置。

由于家庭人际关系为古代“人伦世界”的主导。围绕家族生活和家族人际交往活动就构成了传统中国人的“日用常行”。那么,古代“日用常行”的主要内容究竟为何?《礼记・礼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以此为线索,按图索骥就能明了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首先,“日用常行”主要围绕家庭(家族)日常经济生活。古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诗经・天保》亦明载:“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可见古代民众日常生活主要是围绕“衣食住行”展开的。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颜氏家训・治家》颇能道出传统中国人日常经济生活状况:“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蘸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业。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显然,以家族为中心的日常经济生活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方式。其次,“日用常行”是围绕家庭生育功能而展开的。“饮食、男女”之为“大欲”,前者是为了维持个体和家族的生存,而后者却是为了个体繁衍后代,延续家族,两者缺一不可。而为遂男女之欲,则导出婚姻制度,“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婚义》)因婚姻而组成家庭,继而才有家庭生活。再次,“日用常行”尚需面对“死亡贫苦”之“大恶”,具体表现为“养生送死”之事。“养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既意味着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教育,也意味着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照顾。另外,还包括对族人的生计关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送死”意味着生者对死者举办送葬仪式以至于祭祀仪式,此种活动亦为家族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简言之,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以“人伦”为人际纽带,以家(家族)为中心开展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内容主要为实现“饮食男女”、“养生送死”目的,进行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生产和日常消费、为繁衍后代的婚姻生活以及尊重死者的丧葬和祭祀仪式活动。这种日常生活世界特点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自在的、未分化的、自然而然地运行的领域。”其内在结构和基本图式表现为: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占主导地位的活动领域;呈现出经验主义的主导倾向;表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主要由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而加以支撑和维系以及表现为一个自发组织、自发运行的系统等四个方面的特点。

二、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与儒家伦理(道德)的内生关联――“道”与“人伦日用”的并生

儒家之认定“道在人伦日用间”,既有理想成份,也不无现实根据。“人伦世界”谓儒家伦理道德所承载的社会根基。对于具体个体而言,日常生活世界是一种“自然态度悬置”的世界,即是一种存而不疑的世界,是我们所有行动和思维的出发点。显然,礼坏乐崩的春秋时代即是构成孔子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图式,但如顾炎武所见,春秋与战国相较,“(春秋)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此一历史线索相当重要,在孔子看来春秋虽然是“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但礼乐显然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春秋礼俗从而奠定了儒学的社会基础。孔子认识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春秋社会人伦秩序的主干,一方面从“人伦世界”自然导出儒家所珍视的“道德”,另一方面亦有意识地将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植根于此人伦世界之中。由前者来看,“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属于家族人伦关系,其根本特点在基于血缘和类血缘关联而自然形成。三种人伦关系,以“父子”关系尤为重要,孔子抓住“父子有亲”这一自然情感而作为“仁道”的内在根据。他在论“三年之丧”古礼之时,道明“三年之丧”的人性和人情根据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礼制因于人情,因而“守礼”充满温情和感激。显然,“孝道”正是基于此种感激和温情。“孝道”基于“亲爱父母”,由是“仁”之规定是“爱亲之谓仁”,如有子所道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由此可知,儒家的“仁道”是由人伦自然情感自然生长出来。由后者来看,当春秋之时,宗法封建制度趋于崩溃,“春秋无义战”即意味着君臣关系的不稳定性。当宗法社会稳固之时,家国一体并无问题,“君臣关系”与“父子关系”同构也有历史根据。但春秋时期,“父子关系”显然与“君臣关系”疏离,如此,“臣弑君者”有之,诸侯僭越天子之礼有之。作为脱离血缘的政治人伦关系,很难从中自然生发出相应道德情感和要求。鉴于其相对地位,更要强调双方伦理义务的对等性,这即是“义”,即各方行为之得当合宜,所以谓之“君臣有义”。如此孔子就将儒家道德植根于此种人伦关系之中,若“君臣关系”则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臣对君的“忠”是因君以礼待臣。此一思想发展到孟苟则有更激烈的表达。朋友之道是古代人伦关系最为平等而自由的人伦关系,正因为此,则强调“言可复也”,即“言必可践”、“言必行,行必果”之义。“信近于义”也正好道出“君臣”、“朋友”两类人伦关系之相同处,亦即在道德要求上都有相近之处,儒家如此规定当不是空穴来风。

“日用常行”又何以能见“道”呢?要解释此一问题,不得不言及礼。春秋时代虽濒于“礼坏乐崩”,但礼已成俗却是不争事实。孔子论及“三代之礼”虽有“文献不足”之憾,但熟悉夏、商、周“三代之礼”却也是不争事实。上文已论及“礼俗”仍是春秋时期日常生活重要内容。徐复观先生干脆将春秋时代定为“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是有道理的。《大戴礼记・本命》所记载“九礼”几乎涵括当时政治、社会和家庭等各个领域活动,“冠、昏、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而“九礼”在当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各有偏重,“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以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由此亦可见,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与“礼”可谓密不可分。《论语》言及“(君)所重民、食、丧、祭”,亦可谓看到民之重在于“饮食”、“丧葬”、“祭祀”等活动。

首先,饮食成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古人的祭祀礼仪就是发端于饮食行为,盛放食物的食器则成为礼器。“饮食成礼”揭示饮食习俗乃为饮食礼仪形成之基础。顺其发展,“礼仪”又反过来规范人们的饮食行为。《论语》记载孔子“饮食行为”如:“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g,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馁,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论语・乡党》)凡此行为,都表明孔子饮食行为是循礼而行。其次,婚姻为礼之本。《礼记・昏义》道明男女婚姻之为礼的根本:“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婚礼者,礼之本也’。”再次,生死有礼。用孔子的话就是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礼”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各个阶段。显而易见,各种礼仪已成为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儒家自孔子开始即致力于“复礼”,其关键处一是引“仁”人“礼”,以“礼因人情而生”、“礼者,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礼之用,和为贵”几个命题系统地为“礼仪”植入了“仁”的精神。一言蔽之,如《礼记・中庸》所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二是“循礼”而“体仁”。这层意思在孔子与颜渊关于“仁”的对话中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视听言动”都必须循礼而行,这要求行为主体高度的自觉,即“克己”。“克己复礼”何以就能达道“仁德”呢?“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很能说明这一点,“礼”是“道德仁义”的承载体,或者说,“礼”是儒家道德仁义的具体行为规范,只有在日常言行举止中践行这些礼仪,才能逐渐体会“仁道’’,并进而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8)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美食佳肴众多,而且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活动就与人的审美理念,礼仪活动,文学艺术,人伦之常,乃至于政治哲学紧密相连。由于中国的饮食活动更重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所以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饮食的特点。第一,风味多样。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东西南北的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差异巨大。所以长期以来在饮食习惯上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风味多样。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在口味上又有“南甜北咸西辣东酸”之分。例如,四川的川菜火遍大江南北,口味以麻辣为主。与此相反,苏杭一带却又喜爱清淡的口味。广袤的国土、不同的地域气候造就了不同的性格,也形成了不同的美食。第二,四季有别。我国四季分明,季节变换明显。因时而吃又是我国饮食的一大特点。自古以来,我国的烹饪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配。冬季寒冷,一般味醇浓厚,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夏季炎热干燥,以清淡凉爽为宜。中国有二十四节气,不同的节气也有不同的美食习俗。例如,立春要吃春卷,春饼,嚼萝卜,为“咬春”;清明时节,在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不过“青团”也有分别,江南吃甜的,岭南确实咸的;在立夏要吃面,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日短一线”的说法;“立冬”北方要吃饺子,寓意“交子之时”,立冬是冬季的开始。第三,讲究美感。中餐的烹饪,不仅对食材火候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很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中餐非常讲究刀工,经过厨师长时间的时间钻研,创造了各种刀法,可以把食材加工成片、条、丝、块、丁、粒、茸、泥等多种形态,还能将不同食材雕刻成各种美丽的花朵或者刻成“喜”、“寿”、“福”、“禄”字样,增添喜庆的气氛,达到色、味、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第四,情调优雅。中国饮食文化讲究优雅艺术。具体表现在对于食器对于氛围对于菜名的讲究。中餐的食器选择十分讲究。从质地上可以分为:陶器、瓷器、玉器、金银器、漆器等等。食器还要与菜肴相搭配,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食器,例如碗、碟、罐、杯、盆、瓮、鬲、盒、壶、甑。同时,与美食美器相得益彰的是各式各样雅俗共赏的名称。菜肴命名,多根据食材和烹饪技法命名,也有很多以成语、历史典故命名的。比如“狮子头”“东坡肉”“龙凤呈祥”“蚂蚁上树”等等。第五,医食同源。几千年来,中国的饮食就讲究“医食同源”“药膳同功”的做法。讲究利用食材的药用价值,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餐的礼仪。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是礼仪之邦,自然中餐的礼仪也源远流长。中餐的礼仪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上菜的顺序,座次以及筷子的使用。中餐上菜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清淡后浓烈,最后才是水果点心。有些时候处于季节的考虑,则还有冬重红烧,红焖,红扒和沙锅,火锅等;夏季则会以清蒸,白汁,清炒,凉拌为主。此外还要考虑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中国人就餐时候座次是大有讲究的,也是中餐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长时间以来,随着餐桌的不断演变,所以座次的排法也有很大变化。总的来说,左为贵,东为尊,宴席中面朝大门为尊。所以家宴中辈分最高者应坐首位。如果宴席采用圆桌,则正对大门的座位是主客,右边依次为2,4,6;左边则是3,5,7。

筷子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从商代开始就有了筷子。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不过最早的筷子是用象牙做的,是富贵的标志。现在筷子的材料也分很多种,比如金筷、银筷、竹筷、塑料筷等等。在使用筷子过程中人们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礼仪:

首先、忌敲筷。拿著筷子无聊敲敲碗碟都是很忌讳,不礼貌的。

其次、不要扔筷子。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的能不能随便扔过去。

再次、忌插筷。在用餐中途有事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搁在筷架上或者餐盘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最后、不要拿着筷子挥舞。就餐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不要拿着筷子在盘子里翻来翻去,或者拿着筷子挥舞着高谈阔论。

日本饮食文化

提起日本的美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寿司。其实日本的美食很多,不仅仅限于我们熟知的寿司,拉面,天妇罗,生鱼片等。日本的饮食已经从只追求吃饱到了追求美食和精神愉悦的阶段。日本的饮食文化也多姿多彩。

日本饮食的特点。首先、日本是一个国土狭长,四面环海的岛国。国土面积狭小,所以不适合牛羊等大型牲畜的饲养,因此饮食中牛羊类较少。毗邻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海产丰富。很多人认为日本的饮食就是“稻米加鱼类”。稻米是日本的主食,鱼类蔬菜是副食。日本的稻米主产区有关东和东北地区。每年的10月份,当年的“新米”就会走上人们的餐桌。其次、与中餐的浓油赤酱不同,日本的饮食讲究生鲜清淡。日本人追求食材的新鲜,也讲究加工方式的简单,以期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同时也极大程度上保留了食物的营养。和中餐的烈火烹油,煎炸卤炖不同,日本饮食“少盐,少油”更加健康。这也是日本是长寿大国的原因。据统计,日本百岁以上老人超过两万,男女平均寿命均为世界第一。再次、日本饮食讲究“雅致”。这一点体现在日本餐饮的就餐环境和摆盘艺术。讲究料理的刀工和摆盘是日本饮食的重要特点。所以很多人说日本的饭菜好看多过好吃。味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过于寡淡,但是视觉效果却很好。中餐也注重事物器皿对食欲的影响,但还是以食物的烹饪为主。日本人则不同,对于餐具会以节日、季节、菜色不同而选择。所以日本料理不仅用嘴吃,还要用眼睛吃。日本人常说:“菜肴是盆子的装饰,美丽的盆子里盛放的菜肴就是那样被提炼出了美味。”美味的品尝不仅仅是味觉的刺激,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日本饮食礼仪。首先、餐具。世界各国的餐具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刀叉类、筷子类和手指类。用手指进餐的一半分布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约占44%。使用刀叉的一般是欧美和俄罗斯;使用筷子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和越南。中日两国虽然都使用筷子,但是两国的筷子却也不尽相同。中国的筷子是平头细长,而日本的筷子尖头并且较短,拿在手里会觉得特别短小。中国使用筷子是在商代,而日本的筷子大约是在弥生时期,最初是把竹子削的很细,弯成与现在镊子似的形状,顶部相连,被称为“折箸”。后来在圣德太子时期,遣隋使将筷子使用的方法带回了日本。不过最初是贵族才使用,到了八世纪筷子才在普通百姓中间广泛使用。

日本大多是定食,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份饭菜,不需要去夹距离较远的饭菜。而且,日本的寿司,生鱼片等比较湿滑,筷子长了不好夹起。而中国人是共餐制,筷子长了能够夹到较远的食物。中国家庭里筷子不分彼此,没有专人专属。但是日本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筷子,不会混用。一般女人的筷子稍短一些,孩子的筷子比女人的更短一些。日本人一般不会互相夹菜,即使要夹也会使用公筷。而共餐制的中国人,互相劝酒夹菜是热情的象征,是对客人表示亲切友好。中国人一般将筷子竖着摆在碗或者盘子的右边,而日本人一般将筷子横向摆放在碗的前方。但是中日两国都忌讳把筷子插在碗里,视为不吉。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9)

前言

大家都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社会都呈现出不同的进步情况,特别是中日两个国家的文化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和渊源,而饮食文化作为中国的基本文化,这一点对于我国周边的国家都有着比较特殊的影响。我国有一句古语说的主要就是“民以食为天”,由此能够看出在我国发展的五千年历史中,饮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日本国家在唐朝开始就和我国有着非常深厚的交流,同样这一点也注定日本的饮食文化在根本上和我国有着不解的渊源。而就是在唐朝时期开始,中国的饮食文化对于日本国家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并且筷子的使用方式也是在中国流传给日本的。下面本文就针对中日的饮食文化展开分析,以火锅为例,重点了解到中日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在人们吃火锅的过程中所食用的菜品种类,以及汤底还有蘸料的区别,重点研究中日饮食文化的区别,为各个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一、中日两国的饮食习惯

(一)中国饮食习惯

在中国人们的饮食习惯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其中热门主要的主食就是五谷杂粮,这也是人们所谓的食五谷不生病,其中辅食就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类,这就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同时我国的很多地区都以农作物为经济产物,中国的饮食还习惯性的以热食和熟食为主要食物,同时中国还习惯聚食,也就是烹饪和饮食相结合,人们在篝火周围吃饭,这也是中国长久以来流传下来的主要习惯。还有中国的饮食习惯性的使用筷子,在古代称为箸,人们能够自如的使用双手夹食物,这也是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进食方式。因此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重点是农作物,肉类为辅食,同时也比较喜欢食用熟了的食物[1]。

(二)日本饮食习惯

日本人经常把饮食称作料理,并且主要以鱼、虾和海鲜贝类为主要食物,同时在食用的过程中一般以冷、热、生和熟几种方式。日本人在饮食方面比较讲究的是营养,同时也比较讲究色泽和形状,一般的口味都是比较咸也比较鲜的食物为主。食物比较清淡少油,或者是酸甜口味带有辣味。同时日本人在饮食过程中主要以鱼、海鲜还有瘦猪肉和鸡鸭肉,还有蔬菜和豆腐为主,日本人不习惯吃羊肉和内脏以及肥肉。这些都是日本人日常的饮食习惯。传统的日本国家中习惯吃蔬菜和水果以及大豆,很少购买红肉和红糖以及饼干等加工好的食物,同时日本人也习惯直接去超市购买新鲜的蔬菜,很少在冰箱中存放食物,这些都是日本人的饮食习惯[2~8]。

二、中日两国火锅习惯的差异

(一)中国火锅饮食习惯

中国人在传统上就比较喜欢红红火火,传统的中国火锅都是使用明火以及中国传统的铜质锅,同时人们还会在制作的前期利用牛骨或者是猪骨熬制高汤,最后把高汤放在铜质的锅中,在高汤煮开了之后,人们围着火锅放入自己比较喜欢的食物,例如:青菜、牛肉、鱼丸、内脏等等。同时中国人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还习惯性的食用蘸料,传统的火锅蘸料都是用芝麻酱、腐乳、韭菜花等等调味料加在一起,调和而成,人们在食用的过程中用煮好的青菜沾上蘸料,这样的味道比较鲜香,也是中国人普遍比较喜欢的味道。这就是中国人在食用火锅的饮食习惯[9~11]。

(二)日本火锅饮食习惯

说到日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寿司和料理,日本的火锅也有着非常纯正的日本风味,其感觉和味道绝对不逊于中国的火锅。据介绍,日本火锅有着比较著名的由来,其种类繁多,汤底也比较讲究,其中就包括海鲜火锅、高汤火锅等等。据传说日本人在古代就有着吃火锅的习惯,人们把鱼肉和蔬菜放在锅中,一边煮一边吃。随着时间的流逝,火锅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被普及,并且经过演化和发展,人们开始把牛肉切成薄片,加上海鲜和蔬菜在锅里煮熟了食用。而日本人比较喜欢的蘸料则是由生鸡蛋汁、酱油和糖做成的。现阶段随着日本的进步和发展,日本人的火锅不仅仅是汤底还是作料以及材料上和原来相比都变得非常讲究,其火锅更加注重健康和营养,这也是日本火锅饮食的习惯和特点[12~15]。

三、中日两国饮食观念的差异

(一)中国饮食观念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饮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样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也呈现出很大的变化,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认为不吃早餐的害处比较多,特别是老年人都认为每天吃早餐能够保证人们具有充沛的精力,同时中国人还认为,早餐要吃的像皇帝一样、午餐要吃的像平民一样、晚餐要吃的像穷人一样,这样的饮食习惯才健康。同样的中国人还认为,不能够在睡觉之前吃东西,这样会严重的影响水民质量,这也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饮食习惯和思想行为。在饮食的过程中,人们一般以谷物类为主,并且辅食以蔬菜和肉类为主,同时每餐都需要食用主食,这就是中国人的饮食观念。

(二)日本食观念

在日本这个国家,很早以前就开始吧粗粮作为健康的饮食进行推广,同时在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上能够看出,日本主要的主食就是玄米,副食相对来说比较少,即便是需要摄取也是简单的动物蛋白,并且摄取的量非常少。虽然日本人的饮食比较单调,但是非常健康,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日本人在肉类的摄取上比较注重的就是鱼肉,还有海鲜类,不习惯食用动物内脏和肥肉。同样日本人在使用鱼肉的时候,比较习惯选择生鱼片,还有寿司也是人们在饮食过程中的首选。这些都是日本人的饮食观念和习惯。

四、中日两国饮食种类的差异

(一)中国饮食种类

中国的饮食一般情况下由于地理因素、气候和风俗习惯以及特产等形成了不同种类的风味,因此也划分出了不同的菜系,其中在汉族的饮食特点中来说,主要有四大菜系和菜系以及十大菜系的说法。同时这种划分方式还呈现出了持续增加的趋势。并且在几大菜系之中,每一种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同时在中国主要的食物就是谷物类,北方主要以面食、米饭为主,还有大米和小麦加工出来的食物。同样的中国的菜肴一般也以陆地上的生物为主,也有水中的鱼类。

(二)日本饮食种类

日本的料理中有着自己特有的风味,这种风味的形成主要和其地理环境有关,日本人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习惯性的吃主食和副食,主食主要以米饭和面条为主,副食则是海鲜和鱼虾等等,并且在饮食的过程中经常都配上日本酒类。同时日本的饮食种类中,具有比较强的季节性,味道比较鲜美,同时还需要保证原有的味道,清淡不油腻,因此日本很多食物都是生吃的。在日本的菜品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食用生鲜和海味,这也是由于日本四面环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海产品生产地,因此这也奠定了日本食物的发展方向。

五、中日两国在烹饪过程中存食材的区别――以火锅为例

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中日两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食材的烹饪中,中国人的火锅一般选择的就是青菜和牛肉类,还有猪肉,中国人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喜欢把猪肉中肥瘦结合的位置切成比较薄的肉片,放在汤中煮熟之后食用,人们认为这样能够把猪肉自身的油脂煮到锅中,这样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也能够品尝到猪肉的香味。但是在日本的火锅烹饪过程中,一般都选择海鲜类的产品,在火锅的食用过程中也习惯性的选择生鱼片和牛肉等,并且并不会煮的特别熟,日本人喜欢保留食物的原有味道,这也是日本人烹饪火锅过程中非常常用的食材和习惯。

六、中日共有的饮食文化――以火锅为例

中国人和日本人所共有的饮食习惯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喜欢喝酒,日本人喜欢喝清酒,这种酒的度数相对比较低;而中国人喜欢在吃火锅的时候喝度数比较高的酒,这样能够在吃着火锅的过程中把酒精挥发,达到喝了很多却不醉的目的。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比较喜欢敬酒,这也能让客人感受到热情的感觉。而在火锅中煮鱼也是两个国家人共有的爱好,虽然中国人习惯食用牛肉和蔬菜火锅,但是鲜鱼火锅也是比较受到欢迎的一种,而日本人本身就非常喜欢生鱼片火锅,这也是两个国家在火锅饮食上所共有的文化。

七、中日两国不同饮食习惯――以火锅为例

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饮食的分餐制与大锅饭,日本人不论家中有多少客人,都会选择每人一份食物,在一个大的锅中煮好之后分给大家,然后在自己的餐具中食用,这也是日本人长久以来养成的一种习惯。而中国人不论是火锅还是炒菜,都会所有人聚集在餐桌上,共同食用一个盘子中的食物,这也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八、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能够看出,日本属于岛国,在日本这一国家开始建立的初期就位于岛上,因此其国家中非常容易出现资源的缺乏,以及文化的闭塞现象。同时日本的国家并没有与之相接壤的国家,因此导致自然灾害的危机意识非常浓重,经常会害怕由于自热灾害导致过国家的灭亡,因此日本国家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并不会选择需要比较长时间生长的植物,同时在饮食的过程中也并不会非常的复杂,特别是在食用火锅的过程中,日本人习惯性加入日常比较喜欢吃的东西,例如:生鱼片和比较爽口的寿司等等。而日本的火锅有着比较大的来头,并且种类也比较多。而中国的传统火锅基本上只有一种类型,是在近些年才逐渐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种类的。因此就能够看出中日饮食文化中存在着比较多的差异,这也是由于国与国之间发展和国情不同的主要原因,所以各个国家之间还需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才能够保证饮食文化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YunJungChoi,KatalinMedvedev,YuriLee,PatriciaHunt-Hurst.HowChina,JapanandKoreaareperceivedbyVogueUSAinthelast10yea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FashionDesign,TechnologyandEducation,2009:21.

[2]M.Ma,G.Dong,X.Liu,E.Lightfoot,F.Chen,H.Wang,H.Li,M.K.Jones.StableIsotopeAnalysisofHumanandAnimalRemainsattheQijiapingSiteinMiddleGansu,China[J].Int.J.Osteoarchaeol,2015:256.

[3]王新惠.论周作人对饮食文化的传播[J].甘肃社会科学,2011(04):151-154.

[4]侯巧红.浅析中日饮食习俗的差异及形成原因[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113-116.

[5]李想.浅谈中日饮食文化礼仪的差异[J].群文天地,2011(24):5.

[6]芦英顺.中日两国饮食文化的对比[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127-128.

[7]尹文华.浅谈中日两国饮食文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228.

[8]井利.日语对日本多元文化的体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6):84-85.

[9]蔺艳娥,高健.日本幼儿健康行为研究――以电影《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1):87-91.

[10]周大坤.中日两国筷子的设计艺术[J].科技与创新,2016(09):28.

[11]殷小凤.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研究[J].才智,2014(06):251+253.

[12]董芳.\谈中日“四大”文化的异同[J].赤子(中旬),2014(04):312.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0)

中国因跨地域广,食物种类繁多,饮食文明源远流长,吃法更是层出不穷。笔者虽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吃过的食物却比较单调。前不久有幸看了央视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但展现出人们的生活喜好,更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因为所有食物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人们在征服大自然的同时,也被大自然深深地影响着。日本的饮食因地域关系与中国的饮食截然不同,主要以海鲜为主。本文以中日饮食当中较有特色的食物为视角,进行中日饮食文化的对比和交流。

一、中日饮食的地域分析

中国幅员辽阔,跨温带、热带、亚热带三个自然带;地形复杂多样,内陆面积广大,这就造成中国的食物取材广泛,风味众多。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小,所以日本饮食最大的特点就是生鲜海味 。

二、中日饮食的特点和习惯

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有五大特点。

1.四季有别。中国大部分国土在季风气候区,四季明显,饮食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秋天排湿滋补,夏天清淡凉爽,春天健脾补阳,宜甘而温。

2.注重情趣。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狮子头”“叫花鸡”“鸿门宴”“东坡肉”等。

3.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影响,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

4.医食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5.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常用的就是用萝卜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美感享受。

人们常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非常讲究“色、形、味”,主要有两个特点。

1.生鲜海味。日本四面环海,海产丰富。

2.清淡,精巧,简约。

三、中日饮食文化交流课堂实践活动

了解了以上中日饮食文化的各自特点后,我组织设计了相关的课堂实践活动。活动的宗旨是让学生在品尝日本特色食物的同时,了解日本饮食文化,并结合中国饮食文化体会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说出自己的心得。活动分三个步骤。

1.准备阶段。我把此次活动的构想传达给主讲人,主讲人根据我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随后着手准备相关的资料和食物。我所任课班级的学生属高职类,与师范类的学生相比学习习惯差,学习目的不强,缺少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此次活动不但要讲、看结合,更要“吃”,只有这样才能勾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活动的目的。主讲人了解到我的想法后表示赞同,根据设计理念、班级情况和自身情况搜集了很多中日美食的图片、视频,还查阅了大量中日饮食的资料,采购本地原味日本料理和中国传统食物,可以说准备得非常充分。

2.展示、实践阶段。主讲人从日本的标志性食物――寿司讲起,介绍了寿司的由来、种类、吃法,图文并茂,引得大家垂涎欲滴。趁此机会主讲人让大家品尝准备好的寿司,同时不忘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吃寿司的感受,引起大家的共鸣。主讲人接着介绍了日本的纳豆、点心、馒头、章鱼小丸子、生鱼片;中国的饺子、粽子、汤圆、月饼等,每介绍完一种食物就让大家品尝,共同分享吃过的感受。

3.总结阶段。本次活动非常圆满,主讲人丰富的饮食知识让在场的每个人折服;色彩斑斓的图片、引人入胜的视频、诱人的食物使现场气氛一度火爆。在此过程中,大家不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日饮食文化,懂得了尊重异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还增强了彼此的友谊。此次活动中学生展现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在以往的课堂上难看到的,学生把自己对饮食文化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活动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美味的食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生活的镜子、人性的窗口,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念想以及遇到的各方面的困扰、体验几乎都能从电影艺术中管窥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我们猛然发现,当今世界影坛上,以各国美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饮食电影”层出不穷,成为一个热门的电影类型。柏林电影节更是新设立了一个“美食与电影”单元,集中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与食品有关的电影。[1]29从华语电影《喜宴》、《饮食男女》到日本的《海鸥食堂》、《南极料理人》,从脱胎于真实故事的《美食、祈祷、恋爱》、《朱莉与朱莉亚》到深邃隽永的《香料共和国》、《巴贝特盛宴》,一系列优秀的饮食电影,叫好又叫座,它们情调各异,共同点是饮食被当作电影中的主要符号、核心元素。作为现代电影一个重要场域,饮食呼应时代特质,进入电影叙事空间,带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样貌。

何为“饮食电影”?沈宏非认为:“以做饭或吃饭为主题或卖点的电影,通常被称为美食电影。”[2]聂俊珍对饮食电影的归纳是:“以饮食为主题或借喻主题来展开剧情,或者以饮食为线索推动故事向前发展,饮食活动对主要角色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或起着点明和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这一类影片,称之为饮食电影。”[3]5

饮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孟子说:“食色,性也。”相对于色,食物是人类可以公开表达的本能之欲。《饮食男女》的编剧王蕙玲宣称:“吃,饮食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则是台下面的东西,台下面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上面来讨论,这也是主角荒谬行径的来源。”[4]8人与人生活理念的差别以及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冲突,往往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而人们在饮食中显现的人生观、文化观和价值感都是具有电影表现意义的。这里笔者选取《饮食男女》、《海鸥食堂》和《巴贝特盛宴》三部电影来谈饮食电影的独有内涵和艺术风韵。

一、情理冲突中亲情的回归

当代饮食电影就整体而言,更着眼于普通人的情感而非那种高概念的艺术。在《饮食男女》中,早年丧妻的大厨父亲与亲手带大的三个女儿,不可避免地在食物的选择和调料的口味上冲突不断,归根结底这是代际冲突和情感冲突的集中反映。整部影片可以说是在五次家宴的串联中完成了主题的书写,即借“饮食”说“男女”,用可被感知的食物来说秘而不宣的人物内心世界。基本上每一次的家宴都伴随着一位家庭成员的脱离,日渐疏离和淡漠的人际关系在活色生香的食物面前显得愈加冰冷,形成巨大的反差。直到第五次家宴,父亲宣布与锦荣的爱情,实现了自我的解放和回归,也意味着以“饮食”为代表的旧的家庭秩序的解构和瓦解、新家庭模式的重建与确立。《海鸥食堂》继承了日本饮食电影的“治愈”系风格,远离日本的幸惠将迷你温暖的海鸥食堂开在芬兰静静的海边,坚持用“梅干、鲑鱼、鲣鱼”所制作的日式传统饭团作为餐厅的主菜单。小绿与正子的到来,为食堂带来了不一样的色泽,三个女人用对食物的热爱与淡然的坚持让这家小小的食堂征服了异域的味蕾,赢得了来自芬兰小镇人们的善意,这是一部从孤独中任性出走、寻找内心快乐的影片。而《巴贝特的盛宴》的主人公是一位丈夫与儿子丧生战争,而自己独自在丹麦村庄避难的巴黎名厨。她默默地伺候着一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信仰的清教徒姐妹。这对姐妹几乎顿顿吃着清水煮鱼干和面包糊,拒绝了一切世俗的享乐。巴贝特用赢得的一万法郎精心准备的法式大餐融化了心存芥蒂的教徒们冰封已久的内心,她们互相体恤并真诚赞美。影片投射的是人性节制与生活情趣间的美妙平衡,令人唏嘘不已。

显然,饮食电影中的各种戏剧冲突并非刻意张扬的一种噱头,而是随着不同饮食的把握自然而然彰显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饮食电影的风格大多平和宁静,少了许多剑拔弩张的刻意和辛辣,深入生活的细节空间。女儿家倩的童年,有爸爸为她做的面手镯和戒指,还有糖浆做的钻石,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小物什诞生于父亲的厨房,是不爱言语的父亲对女儿的真情和疼爱。虽然成年后的女儿们各有天地,对鸡鸭鱼肉一应俱全的丰盛晚餐已司空见惯,二女儿说“鱼翅的火腿耗了”,小女儿则抱怨父亲做的菜忘了打虾浆。父亲依然每周不遗余力、精心烹制着这维系家庭成员间情感的纽带――周末家庭晚宴。《饮食男女》一片结束于二女儿为父亲准备的朴素日常的一餐,欣喜的是父亲丧失许久的味觉在新生活中再度恢复了,这多少让怅然若失的观众多了一丝美好的安慰。关于这点,李安是这样解释的:“父亲郎雄,在《饮食男女》中是位外强中干没用的父亲,面对女儿和乱糟糟的家,束手无策,当他离家出走、离开传统的定位后,方再度找回自我。”[4]85让饮食代替人物说话,用圆柔的方式去调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内心,让传统与现代言和,是李安饮食电影最打动人心的所在。

《海鸥食堂》没有对女主人公的家庭关系做太多诠释,观众直面感知的是人们内心孤独与快乐的争斗。细细品味,你会不难发现,这种孤独同样源于亲情的羁绊,快乐则来自于隐性的亲情表达。幸惠为何要坚持以很难被芬兰人接受的日式正统饭团为主菜单?因为每年远足和运动会的时候,并不擅长厨艺的父亲总是给她做这样的老式饭团,北欧的驯鹿和龙虾固然很高级,但她做的饭团永远不会有父亲的味道,她说:“有些东西虽然很朴素,但是很好吃。”这份简单而随意的坚持,让海鸥食堂始终洒满温情的阳光。小绿会唱gatchaman是由于小时候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而正子则是在照顾多年的双亲相继过世后出走异国,没有计划、不定归期,卸下多年重担后的心灵空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亲情逝去的伤痛与茫然。这些含而不露的深层情感是在制作肉桂面包、咖啡和日本美食的过程中含蓄显露的,如一杯温茶在手,沁人心脾。

在《巴贝特盛宴》里,已迈入中年的两姐妹看到那船专门从法国运来的高级食材后噩梦连连、寝食难安。对于多年来秉信“舌头只能用来感恩赞美,而绝不可耽溺于口欲诱惑”的清教徒来说,法国红酒、鹌鹑海龟、奇珍异蔬是必须拒绝的红尘享乐。然而就是这餐耗费一万法郎的巴贝特盛宴却意外地让教徒们感受到生活的外化之美,鲜活的世俗世界以它自己的方式赐予了教徒们生活的恩典,人们敞开心扉,收获和谐的爱意与阳光。苦行并不是神的宗旨,食物告诉我们,通过一切美丽和正常的欲求,才能领悟光明的源头。在西方电影中,美食常被定义为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的彻悟,作为追求真情、解放性灵的助推力,它们与压制人性的教义、规约、陈俗和理性成为对立。然而,这顿奢华的“四步式”法国大餐又何尝不是主人公巴贝特对过往法兰西岁月的深情回望?

二、异质文化:细密的交集与融合

由于受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的饮食会在食材、口味、烹调方法、饮食趣味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东西方习惯上的差异自然导致饮食文化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从一定角度又来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比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的宴席,大家喜欢围坐在圆桌旁,闲话家常,重视情感的交流。西方的宴会多采用分餐制,重视的是对个性自由的尊重。中国人喜欢五谷杂粮,西方人喜欢面包黄油。跨文化研究专家罗伯特・科奥斯(RobertKohls)在他的《国外生存锦囊》(SurvivalKitforOverseasLiving)中专门讲到“文化冲击”,他说:当人们到一个与自己原来的文化迥异的地方时, 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种生理上的不舒服和心理上的迷惑,这就是文化冲击。[5]63另一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日趋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艺术以人类最为熟悉的饮食作为触摸的“物质桥梁”,将隐晦的文化指涉融进具体的饮食元素中,用直观的美食来表达深层的文化语义,使伦理和文化因为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更便捷地被异域接受,赋予了影片鲜活的生命质地和存在感。

比如,看《饮食男女》,我们感受到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与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海鸥食堂》弥漫着东洋文化极度考究而不失质朴的气质,《巴贝特盛宴》则诉说着法国文化浪漫而又精致的格调。这种非同质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本族观众的共鸣和异域观众的猎奇。当一道道让人叹为观止的美食被异彩纷呈的端上银幕,本国观众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菜肴,心中涌现的则是动容的回想和记忆,随即领悟到食物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与文化,心中产生深层次的认同和理解。异域观众看到的是魔术般的新鲜与好奇,继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种丰富的观影感受使饮食电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期待。本来,人类对于美和愉悦感的追求都是一致的,饮食在非同质的文化间实现了细腻而温和的沟通,就像海鸥食堂的日式饭团赢得了芬兰小镇的赞赏,而巴贝特的法国盛宴在遥远的丹麦小村庄熠熠生辉,就连传统固执的父亲老朱也与吃麦当劳的女儿握手言和。

美食可谓人生存的本能需求,也是情感表征和沟通桥梁。而电影则是当下最具全球性景观的一种消费,是展现个体品味和审美价值的重要场所。当代饮食电影是电影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以极具“观赏性”的饮食作为直观文本,精准表达不同情感的冲突与回归以及异质文化的细腻对话与融合,凸显了与当下所流行的金钱文化相背离的价值观,当代电影由此弥漫着温情的烟火气和令人动容的生命气息。

三、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愉悦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社会批评学家之一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6]54“目前居‘统治’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54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电影在表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时候,对形式的通俗性要求更多。电影对于观众的吸引,无疑是以视觉图像为基础的。“民以食为天”,食物在我们的感官经验里,占有特殊地位,当代饮食电影由此将视觉性与美学性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通过特技和光影的美感化包装,为观众呈现出视觉和心理味觉的双重盛宴,形成银幕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我们重点考察的三部电影中,《饮食男女》开篇便连续运用了恣肆的特写镜头和大量蒙太奇镜头,将父亲精湛的厨艺通过杀、切、洗、烹、蒸、煮、炒等一连贯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色泽诱人的鸡鸭鱼肉接连登台,“挂炉烤鸭”、“梅菜扣肉”、“冬瓜盅”成了画面的主角,完全吸引住了观众的视线。华夏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变幻被奇观化的呈现。一条鱼的烹饪就需要捉、杀、刮、片、挂糊、炸……一个完整的流程。当整桌菜全部制作完成,在镜头中冒着热气的时候,观众仿佛可以透过荧幕闻到诱人的香气。而美食如同音乐,是无需解释便可读懂的世界语言。如果把电影看作文学的某种延伸的话,电影的声画效果让那些酒肉饭菜在情节烘托下变得格外生动有趣,在这些有趣的串联背后又揭示出许多文学语言不曾表现或者未能充分表达的主题和面向。“叫花鸡”、“甩水”这些弥漫着温情的日常食物激发了父亲的情感,也在唤醒父亲细腻味觉的同时带领观众经历了一种共通的爱的情感体验。

《海鸥食堂》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日本美益求精的色泽搭配和摆盘造型。那种小心翼翼近乎虔诚的态度让人相信三个可爱的日本女人对本土食物发自内心的热爱。没人能忘记三文鱼在小火上烘烤时发出的曜躺,从热油里捞起的肉排,一刀一刀下去所感受到的松脆感,肉桂卷和咖啡弥漫出的甜美香气,当然还有幸惠拿手的日式饭团的精美诱人。烹饪的器具、考究的碗碟,拼摆得法的日餐菜点宛如艺术佳作,还有人们在品尝食物时近乎夸张的幸福表情,均渗透着别具一格的东方情怀。观影者在接受视觉冲击的同时,味觉也自然被撩拨,可谓是垂涎欲滴。此外,影片导演还运用了清新温暖的电影色彩,空灵的蓝与充满幸福感的奶黄色穿插在芬兰小镇的洁净阳光里,使得海鸥食堂永远像明信片一般的纯净和美。这种特别的和煦的美感仿佛微风吹过林间,让人从心底里泛起微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贝特用了影片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带我们领略法式大餐的骄傲与奢华。这场盛宴从前期的采购到制作和分享以及不同的餐酒搭配,其繁复程度令观影者惊诧不已,感慨良多。海龟汤配雪利酒、比利尼饼配凯歌香槟、鹌鹑千层酥配红酒、各式奶酪、萨瓦兰蛋糕、佩里戈尔调味酱,眼花缭乱的时鲜水果……,在美酒与美食面前,教友们超越了严谨教义的束缚,冰释前嫌、友爱如初。一位法国的烹调大师曾说:“发现一道新菜要比发现一颗行星给人类造福更大。”[7]6可见饮食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巴贝特将精妙的烹饪技术与法式餐饮优雅的色彩、造型艺术结合,真正给观众奉献了一餐美的盛宴。

显然易见,饮食之于电影是好空间、好题材。饮食不仅是“果腹”的,以影像方式呈现更能让人产生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愉悦,同时传达内心的。美食作为载体,在影像空间里将人类吃的本能和本能反复揉捏合为一体,观影者很容易通过意象的表征领悟电影创作者的叙事主题,这就是饮食电影的“好看”与“观赏性”。

参考文献:

[1]达达.第60届柏林电影节“美食与电影”单元[J].天下美食,2010(5).

[2]沈宏非.如何定义“美食电影”[N].东方早报,2010-3-7.

[3]聂俊珍.舌尖上的狂欢:中国饮食电影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杨志兰.通过《朱莉和朱莉亚》和《饮食男女》品味中西文化[J].电影文学,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