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沁园春长沙原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03 03:30:25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1)

《沁园春・长沙》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远望岳麓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湘江,涨满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扬起风帆在江流中飞驶争渡。作者在一片鲜明壮丽的山水图上,进一步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仰视,雄鹰在长空奋击双翅;俯看,鱼儿在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竞相生长,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一幅浓丽的江南秋色图,山红江碧,鹰击鱼翔,寥廓万里,绚烂多彩,全然不见历代文人笔下秋景中的那种肃杀萧条、哀伤慨叹。

《沁园春・雪》开篇总写北国雪景,千里大地坚冰封冻,万里长空雪花飘舞。登高远望,长城内外,只见一片白茫茫的大雪;黄河的上游下游,顿时失去了往日那滔滔滚滚的水势。群山像舞动的银蛇,高原像奔驰的白象,它们飞舞、跃动,好像要和天公比试高低。看着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象,诗人禁不住遐想:雪后天晴之时,红日映照着白雪,大地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将会是多么的娇媚动人!这是一卷壮美的北国雪景画,蜿蜒的长城,滔滔的黄河,崛起的高山,广阔的高原,银装素裹中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冬的单调、冬的枯槁在这里一扫而光。

《沁园春・长沙》描南国浓丽的秋色,《沁园春・雪》绘北方壮美的冬景,但画面都一样壮丽,意象都一样壮美,意境也都一样高远。一样的绚丽多彩,一样的生机勃勃,一样的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再来感受两首词的抒情

《沁园春・长沙》上阕结尾面对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激起了诗人的万端思绪,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开始又自然地由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联想到当年“携来百侣”的“峥嵘岁月”。正当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革命青年,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激清扬浊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粪土不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当年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速前进的船只。何等的气概!这里实际上是对上阕“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革命青年要像当年中流击水一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任。同时这里又是灵活运用晋代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晋书・祖逖传》说:“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作者借用来表示同伴们立志革命,改造国家的坚定意志,意味深长,含蓄不尽。

《沁园春・雪》下阕与上阕的博大空间相照应,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这几个人物,从他们对历史所作出的贡献,从他们在武功方面的建树,都可算是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可惜他们在“文治”方面都差了一些。诗人既肯定和赞赏他们的才能,又叹惜他们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最后用“俱往矣”结束历史,并发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吞山河的结语,这不但是一种坚强的信心和伟大的抱负,而且是一种昂扬的斗志。这一腔豪情古今罕见,这一种胸怀难以企及!

两首词都表达了一个具有博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凌云壮志和改造旧世界的坚强决心。《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青年热情奔放,敢作敢为,以天下为己任;《沁园春・雪》更雄视千古,抒发开辟民主幸福繁荣昌盛新时代的伟大理想。但两首词又展示了不同时期革命领袖的思考与情怀。1925年10月,革命形势还不十分明朗,因此在《沁园春・长沙》中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坚定的信念中又流露出丝丝怅然。而到了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胜利到达陕北,之前的遵义会议又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以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成为民族救亡的中心。所以,1936年2月写下的《沁园春・雪》便有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宣言。两首词主旨相连,而又遥相呼应。从《沁园春・长沙》到《沁园春・雪》,反映着中国革命历程的光辉片断,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从20年代到30年代,经过10年国内革命斗争的洗礼,已经由一个充满理想、抱负远大的革命青年成长为具有雄才大略、叱咤风云的成熟的革命政治家。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2)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25-01

文章诗词,作为艺术之一种,自以尽善尽美为佳。善在内容,贵在立意。美于形式,巧在构思。伟人,作为空前绝后的政治家,其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已早为人们所熟知,作为艺术家的,其诗词宏章脍炙人口,构思既巧,立意乃大,其艺术造诣之深,上追屈原、李白。《沁园春·长沙》一词可以一窥作者作为大家之堂构。

《沁园春·长沙》一词,作者自置时日,说写于1925年。《年谱》(1893—1949)把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定为1925年秋,即在8月28日离开故乡韶山去长沙至9月上旬由长沙动身赴广州之间。吴正裕先生《诗词全编鉴赏》认为:“这个判定是有依据的。(一)当时按四季划分已到初秋季节,并早在是年8月8日已立秋。这个时候早晚已能感到秋天的微寒,词称‘寒秋’,就是这种情景的写照。词中的‘寒秋’和‘霜天’,应解在秋天,不应解作深秋。诗人写诗,有时会把多年的观察和通常季节的写法融入诗中,未必像照相或速写那样捕捉景物。仅根据诗中景物的特征来判断季候,并进而判断写作时间是不可靠的。……(五)‘独立寒秋’之‘独立’,颇有深意。《易·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走无闷’。孔颖达疏:‘君子于衰难之时,卓尔独立,不有畏惧。’金圣叹在《杜诗解》中说:‘操危虑深,故云独立’。”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04-01

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全方面、多层次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适应了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展现了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教学的期待,充分体现高中语文课程追求实践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变革目标。“突出语文知识”,到“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现在的“突出多维语文素养” 是新课标的新要求,这种目标理念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概念上的更替,而是其内在理念的更新。仔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课程目标理念的演变,是引导语文新课程不断发展的根基。因此,教师应深刻领悟新课改的目标理念和渗透在其中各层次目标的具体要求,精确把握高中语文课改的方向,促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向健康、稳定、长久方向发展。

一 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沁园春·长沙》选自《诗词集》,作者通过描绘长沙的秋景和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的生活抒发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情怀以及蔑视反动派的革命战斗精神。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采取一些能激发学生斗志、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导入方法,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中,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讲故事、谈背景等。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人们常说:名人少年多立志。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也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一些统计和研究,他们发现:在50位名人中,有90%的人在20岁之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和目标。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以及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这些宏伟的愿望是名人在青少年时期所确立的志向。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等学生说得差不多的时候,我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表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志向和抱负,你们知道他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吗?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学生听了之后便七嘴八舌地讲起自己的愿望,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样的导入,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优化教学效果。

二 创设情境,整体感知文本

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天性,创设故事情境,以故事带动学生学习。如《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北上与金国开战时创作的,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爱国爱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以收复山河为己任的英雄气概。由于这首词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章中所描写的情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关于岳飞的小故事,如岳母刺字:岳母把“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激励儿子到前线杀敌,击退侵犯我河山的敌军;三拒诏书:岳飞反对议和,力主抗战金军,议和达成后,为表痛心,不顾个人安危,三次拒绝高宗的大赦诏书,并再次声称要收复中原;十二道金牌:为保宋朝江山,岳飞以性命为赌注,不回应皇上的金牌召回,坚持在前线杀敌等。在学生心中激荡着岳飞爱国主义情感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这篇文章,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词所展现的奋勇杀敌时岳飞的思想感情和期盼,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 多媒体教学,营造学习氛围

多媒体教学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不知道《沁园春·长沙》属于哪一类词,更不知道词牌名和题目是什么。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简介词的分类、别称等,给学生演示词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掌握“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这一教学重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的视频资料,演示1911年18岁的来到长沙开始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的生活,让学生充分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教学效果。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4)

2.对“探究案”部分内容必须深入思考,谈出自己的理解,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了解诗歌的意象、语言特点,初步把握诗歌鉴赏的规律,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襟和慷慨豪情。

【预习案】

1.(1)词的知识

词,又称?摇 ?摇?摇。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摇?摇”。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所谓“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是指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词以字数多少可以分为?摇 ?摇(58字以内)、?摇 ?摇(59到90字)、 ?摇?摇(91字以上);以片数多少可以分为单调词、双调词以及三叠词、四叠词等。词的流派可以分为?摇 ?摇?摇派和?摇 ?摇?摇派。“沁园春”是?摇 ?摇名,“长沙”是?摇 ?摇。沁园: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

(2)背景知识

这首词作于?摇 ?摇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2.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沁园春( ) 百舸( ) 怅寥廓( )

峥嵘( ) 方遒( ) 浪遏( )飞舟

3.通读全词,有感情地朗读,(力争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4.本词可以用四个字来理清思路,你认为是哪四个字(从词中找出):

?摇 ?摇、?摇 ?摇、?摇 ?摇、?摇 ?摇

5.上阕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探究案】

1.鉴赏本文的语言: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认为用得最好的字并加以分析。

(1)万山红遍

(2)鹰击长空

(3)鱼翔浅底

(4)层林尽染

2.诗歌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

探究:(1)词的上阕有哪些意象?共同构织了怎样的一幅湘江秋景图?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人们评论本词说上篇“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2)下阕“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一群怎样的青年?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有什么含义?

3.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检测案】

1.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由谁掌握的问题。

2.对《沁园春·长沙》中的有关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像是染过一样。

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义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3.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指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设问和拟人。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D、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5.背诵默写全词。

6.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采桑子·重阳》

1929.10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本词依长短来看,属(?摇 ?摇?摇),从片数多少来看,是(?摇 ?摇?摇)。

(2)词的上阕由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起笔,然后点明时间(?摇 ?摇?摇)、地点(?摇 ?摇?摇),并调动了视觉和嗅觉来写,所见之景(?摇 ?摇?摇)、所嗅之气(?摇?摇 ?摇),表现了一种战斗者的(?摇 ?摇?摇)精神。

(3)词的下阕先写秋风劲吹的秋天不似春风和煦的春天,然后一转,指出却“胜似春光”,原因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对打破旧世界的战场上的秋风进行了赞美,而实际上是赞美:(?摇?摇 ?摇)。

(4)“寥廓”一词在《沁园春·长沙》指(?摇?摇 ?摇),在此处应指(?摇?摇 ?摇)。

(5)“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好在哪里?请加以赏析。

【素材积累】

7.准确理解并尝试引用经典语句。

(1)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2)不打无准备之仗。

(3)不到长城非好汉。

(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5)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6)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

(7)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8)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9)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0)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11)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1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5)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其承载的内容也是丰富、高度浓缩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味、揣摩,朗读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学情,指导学生朗读,可以教师范读,或是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听名家朗读,让学生感受朗读要领,体会诗歌情感,领略诗歌意境之美。如在教学的《沁园春・长沙》时,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朗读,然后把握背景、理解内容之后再读,通过名家的朗读对比、感受。让学生说说从名家范读中听到的诗歌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二、感受现代诗歌提高鉴赏能力

在现代诗歌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把握。当然,我们不能按照现代散文、小说那样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肢解的方式让学生提高概括归纳和综合分析能力,也不能像文言文学习那样逐词逐句地翻译。要引领学生带着情感、思想去分析诗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谈谈个人对诗歌中的词句甚至情感的独到理解,如此,他们就能提高对诗歌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如让学生理解《雨巷》中首尾两节“逢着”和“飘过”的含义,从而体悟诗歌中表现的两人相逢却又离散的让人痛苦的情愫。再如《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写景角度的变化;《相信未来》中暗喻、反复手法的好处;等等。

三、领略现代诗歌掌握前后联系的方法

现代诗歌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教学中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我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前后联系地看待现代诗歌。

的《沁园春・长沙》延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其一韵到底,但在平仄上又有变化,相对而言通俗易懂。在学习时可前后联系,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描写了秋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其中“染”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天景色的变化。将《长亭送别》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染”进行对照学习,这里的“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关系,情景交融,表现出离别的凝重离愁,从而营造出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再如《再别康桥》一节一韵,在意象的选取上又继承了传统。食指的《相信未来》通过不同含义的意象选择来表达情感。我们可以从它们与古代诗歌的联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和诗意的隽永。

四、品赏现代诗歌提高理解能力

近年来有些省份的高考语言运用仿句题可以说是现代诗歌的转换形式。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5小题,对“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进行仿写,就是一道现代诗歌的仿写题。如果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现代诗歌进行研究,这样的题目就难不倒他们。

近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题已经占主流,其中一些材料就是现代诗歌或是其中的节选。如2012年四川高考作文材料就是聂沛的《手握一滴水》,这是一首现代诗歌,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阐释后,以“水”为话题进行写作。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材料中的第二则材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选自艾青的现代诗歌《我爱这土地》。如果学生读过这样的诗歌,理解过这一诗歌的主题,就能很快地审出“忧与爱”的写作角度。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6)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7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译文: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7)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高中语文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指导学生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进行学习时,如果仅仅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这篇课文中所展现的情景,对《沁园春•长沙》的印象较为模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笔下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壮阔之景直观呈现,在学生观看“万山红遍”、“鹰击长空”等多媒体景象之后,就会课文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够站在当时写下《沁园春•长沙》的角度,深刻理解这篇课文内容,感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心态和志愿,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2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单一的“黑板+粉笔”组合,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顺序,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节省教师黑板上书写内容所浪费的时间,打破原有的固定教学模式,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指导高中学生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劝学》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在课堂教学前收集一些有关《劝学》这篇内容的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完善。在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和学习《劝学》这篇内容。

1.3借助多媒体技术,发散学生语文思维

灵活借助多媒体技术中融合声像、图片、动画等一体的手段,能够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指导学生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赤壁赋》这篇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PPT等软件,将《赤壁赋》的文字输入并设置相应的动画和背景音乐,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与以往词赋学习所不一样的感受,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适当的词汇拓展和练习,提升学生对《赤壁赋》的全面理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散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8)

第1大呼伦贝尔旅游区

以海拉尔区为中心,呼伦贝尔市所辖的5市7旗全部范围。呼伦贝尔旅游区是全区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以草原、森林、冰雪、民族风情、口岸,湖泊为主题。

代表景观: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北方第一淡水湖一一达赉湖,北国冰雪风光,蒙古、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牧猎民族文化,华俄后裔民族风情,全国最大的铁路口岸。

旅游产品:草原生态观光游,森林生态观光游,森林、草原、湖泊度假游,牧猎民族风情游,社会历史、文物古迹考察游,口岸、界河游,冰雪游,漂流游,原始森林探险游。

第2大科尔沁旅游区

以通辽市、乌兰浩特市为旅游中心城市,包括通辽市辖各旗县市区和兴安盟所辖地区。该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是蒙古族聚居集中的地区。

科尔沁旅游区有草原、森林、沙地、湖泊、温泉、火山熔岩、科尔沁蒙古族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其中科尔沁草原、阿尔山矿泉、大青沟自然奇迹、科尔沁蒙古族安代舞,在全区乃至全国,最负盛名。

代表景观:阿尔山旅游区的矿泉群、熔岩堰塞湖、熔岩山石、原始森林;通辽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兴安盟察尔森水库、乌兰浩特成吉思汗庙、通辽珠日河草原民俗景区等。

旅游产品:科尔沁草原民族风情游,温泉疗养度假游,森林度假游,熔岩地质科考游,冰雪游等。

旅游节庆活动:科尔沁草原赛马节、安代舞文化艺术节、阿尔山圣水节。

第3大赤峰旅游区

以赤峰市为旅游中心,包括赤峰市行政区内的3区7旗2县。

赤峰旅游区,是全自治区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重点旅游区域,有草原、森林、沙漠、山峰、湖泊、温泉、冰川遗迹、辽文化遗址、古人类文化遗址等。

代表景观:马鞍山、红山国家森林公园,达里诺尔湖多样性生态系统部级保护区,大青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敖汉温泉,巴林奇石馆。

旅游产品:辽历史古迹考察游,红山文化、辽文化考古游,蒙古王爷府观光游,冰雪游,水上娱乐及漂流游。

旅游节庆活动:克什克腾旗草原文化节,赤峰冰雪旅游节,马鞍山登山节,黑里河杜鹃节,巴林金石节。

第4大锡林郭勒旅游区

以锡林浩特市为旅游中心,包括锡林郭勒盟2市、9个旗、1县,该区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代表景观:锡林郭勒天然大草原生态系统,游牧民族在草原上的历史遗迹,元上都遗址。

旅游产品:游牧民族民俗风情游,草原“马背文化游“,自行车草原观光游,摩托车、汽车草原越野游,浑善达克沙漠探险游,元上都考古游,草原牧羊游,恐龙墓地游等。

旅游节庆活动:草原那达慕,马文化节,牧业珍珠节,马奶节,元上都文化节等。

第5大中部旅游区

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个城市为中心,包括三市所辖市区及旗县、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的部分地区。该区内中心城市较多,资源类型较丰富,文物古迹集中,旅游基础设施齐全,旅游饭店、旅行社最集中,旅游业的软硬件条件最佳,是全区旅游客源集散中心。

代表景观: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园,库布其沙漠一一响沙湾,乌兰察布大草原,岱海、温泉、哈素海、乌梁素海。

第6大阿拉善旅游区

以巴彦浩特镇为中心,包括阿拉善盟、乌海市、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和巴彦淖尔市西部地区。

代表景观:世界著名大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西夏要塞、元代要塞一一黑城遗址;居延文化古迹;世界古老艺术珍品一一曼德拉山岩画、乌海卓子山岩画;中国第一座航天城;贺兰山原始森林;黄河滩岛。

旅游产品:沙漠探险游,贺兰山度假游,“驼乡”民俗风情游,黑城考古游,居延文化考察游,黄河滩岛观光游等。

旅游节庆活动:金秋十月胡杨节,“驼乡”那达慕节,乌海葡萄节。

旅行指南

气候

内蒙古绝大部分位于温带,从东北向西南跨一个干旱四个干湿区,季风仅影响东南部边缘的狭长地带,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是寒潮进入我国首当其冲的地方,全年的平均气温在-1℃~10℃之间,一月-23℃~10℃,七月达17℃~26℃,北部气温偏低,西部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都很大。

交通

无论航空还是陆路都十分便捷,适合自驾车旅行。推荐两条自驾车线路:

一、穿越浑善达克沙地(越野族适用)

D1正镶白旗善达(150公里)

D2善达查干诺尔渔场(200公里)

D3查干诺尔渔场锡林浩特市(190公里)

D4锡林浩特市浩束呼热(200公里)

D5浩来呼热多伦(100公里)

线路长度:840公里

驾车时间:5天

适用车型:四驱越野车或SUV

线路特点:此条线路分别穿越浑善达克沙地的东西两段,风景大为不同,西侧地势平缓,但沙化严重,无植被,且多处水泡极易陷车,建议单车或无绞盘等自救工具的车辆慎行。而达来诺尔至多伦段植被较多,秋季色彩艳丽,风景甚美,多丘陵、树木,适于拍摄。但整条线路食宿均需自备,宿营、野炊注意防火及环保。因草原毛道没有路标及明显标志,如有迷路,不要慌张,检查油耗及油量储备,辨明方向即可驶出。

二、最经典的自驾草原线路(普通自驾游适用)

D1、D2济南承德(745公里)

D3承德塞罕坝(215公里)

D4塞罕坝红山军马场(100公里)

D5红山军马场达里诺尔湖(45公里)

D6达里诺尔湖正蓝旗(396公里)

D7正蓝旗北京(392公里)

D8 北京济南(497公里)

线路长度:1800公里

驾车时间:7~8天

适用车型:一般家用小轿车即可

线路特点:视野的开阔孕育心胸的宽广。当偌大的草原只有你的时候,内心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此条线路从山东开始,跨越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沿途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大草原:坝上草原、乌兰布统草原、贡格尔草原,最远到达内蒙古第二大的锡林郭勒草原。一路上风光如画、步步皆景。

内蒙古重点开发的7条旅游线路

1.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一一呼和浩特(昭君墓、大召、五塔寺、哈素海)一一乌兰察布草原(希拉穆仁、格根塔拉、辉腾锡勒)一一包头(五当召、工业旅游)一一库布其沙漠(响沙湾、穿沙公路风景带)一一东胜(工业旅游)一一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一一准格尔旗(黄河峡谷旅游区)

2.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海拉尔――呼伦贝尔草原(呼和诺尔、白音呼硕)――满洲里(中俄互贸区、国门、达赉湖)

3.北京、天津、沈阳一一赤峰一一宁城或喀喇沁(温泉、辽代古迹)――翁牛特旗(玉龙沙湖生态旅游区)一一克什克腾旗(达里湖自然保护区、白音敖包草原生态旅游区、地质遗迹公园、温泉度假区)

4.北京、天津、河北一一锡林浩特一一西乌珠穆沁(游牧部落旅游区)一一正蓝旗(元上都文化旅游区)一一多伦县或太仆寺旗(明清古迹、西山湾生态旅游区)

5.北京,长春、沈阳一一乌兰浩特(成吉思汗庙)一一阿尔山市(温泉疗养、冰雪旅游、石塘林、天池、杜鹃湖、好森沟等)

6.北京、辽宁、大连、长春一一通辽――珠日河草原旅游区―一科左后旗(大青沟自然保护区)

7.甘肃、宁夏一一巴彦浩特(贺兰山南寺旅游区、月亮湖、延福寺)―一额济纳旗(胡杨林、黑城遗址、航天城)

蒙古族生活禁忌

主要有火忌、水忌、做客忌等。蒙古族崇拜火神,灶神,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和用脚蹬火炉;不得用刀子挑火或插入火中等。蒙古族认为水是圣洁的神灵,忌在河水中洗手和沐浴,在河水中洗脏物等;客人进蒙古包时,切忌卷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不可提着马鞭进去,要将鞭子立放在门右;进包后,切忌坐佛龛前。此外,还忌蹬门槛,忌摸头,忌打狗等。

蒙古族问候语

其赛白努――你好

白亿曰太――再见

把搭以弟――吃饭了吗

阿卜――爸爸

额吉――妈妈

依贺白亿曰啦――非常感谢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9)

一堂课就是一次演出,演出中,导入新课是第一幕,如何演好第一幕,如何在第一幕中让你的学生被你的台词所吸引,并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念奴娇o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代表作,上课时如何创设情境导入这首气势恢宏、高唱入云笔力遒劲的豪放词之力作?你不妨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o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在这里,他还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观赏古人笔下的赤壁,聆听古人心灵的独白……再看《再别康桥》的导入: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别之情……这样的导入,自然而然,毫无雕饰,这样的创设,让你乘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

2. 利用妙联旧知来提醒学生

“联”,即把学生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并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及其特点导入新课。因为有已学过的知识及曾体验过的生活,所以在进入新课时学生会感到很亲切,便于学生们快速入题并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学习的词《沁园春o长沙》时,我采用了这样的导入方法:“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的词《沁园春o雪》,我们为主席所描绘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词《沁园春o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这样,我就驾轻就熟,既回顾了旧知,又轻而易举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运用妙设故事来吸引学生

即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个故事,先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学生在急于弄清原委时就拉开了新课的序幕。比如我在执教《雷雨》时是这样设置导语的:“有这样一个大家族,本来也和一般的家族一样有父亲,母亲和子女,但是在这个家庭的上空却始终笼罩着重重的阴云,空气在变质,关系在复杂,人伦天伦在扭曲,从而使夫妻不像夫妻,父亲不像父亲,母亲不像母亲,兄妹不像兄妹,这是怎样的一个奇怪的家庭呢?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禺先生的《雷雨》,走进这个奇怪的家庭。”在这个故事的引导下,学生马上进入了对课文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能达到最高,老师教起来省劲,学生学起来也轻松,何乐而不为呢?再如,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是这样设置的:“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女子却爱上了一个奇丑无比的男人,这个丑人莫名其妙的被绑在绞刑架上,受到围观群众的唾弃和毒打,而这位勇敢的女子却不顾所有人的眼光,毅然决然的走上邢台亲自给干渴的丑人喂水,当无尽的磨难压向这两个人时,他们却双双从钟楼上跳下,用不屈向这个世界表明什么是真正的美和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的节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分析到位,理解的很好!这节课很成功!

4. 善用前后联系,轻松导入

前后联系,即前后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上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来导入新课。因为有已学过知识及曾体验过的生活,所以在进入新课时学生会很感亲切,并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在上的词《沁园春o 长沙》(高中语文第三册)时,这样的方法导入也许会更好: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的词《沁园春o雪》,我们为主席所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伟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o 长沙》,看看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学生们驾轻就熟,便会顿时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5. 巧设一些问题,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上课之初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话,我想会对一节课的教学起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10)

中学语文体裁多样,风格各异,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看来毫无共同之处的作品的共性,挖掘表面一致的作品的个性,从而揭示作品的区别与联系,这是语文“比较・探究”教学的途径。例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郦道元的《三峡》和徐迟的现代散文《黄山记》,都是写景的名篇,虽然对象不同,但抒写山水却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充分说明了作者对山水的感悟的确是心有灵犀,它们的“可比点”正是文章作者对山水云雾的抒写的相似之处。教师在讲解《黄山记》时引入《与朱元思书》及《三峡》进行比较鉴别,面对同样对象的山写作手法却有异同,例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与朱元思书》)。“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而立”(《黄山记》)。这里吴文、徐文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拟人手法,以静写动的方法。再如郦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仅仅通过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三峡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的特点,但是没有使用拟人手法,原来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本地理学著作,主要介绍我国的大江河流以及沿河风土人情,侧重写实说明,这样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通透。

二、从比较探究中寻找区别

语文老师都比较重视和提倡“比较・探究”教学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鉴别中探究差异找寻原因,让学生在比较探究中寻找规律,掌握写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目的,借鉴他们独特的创作方法。如,教师在讲陆游与的《卜算子・咏梅》时常要做这样的比较探究: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陆游:低沉孤高。: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通过比较,学生明显加深了对两首词的理解,也学会了鉴赏词的微妙意境。比较探究法可以说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一种较佳教学法。

三、比较探究的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要给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提示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扩大阅读范围。”为了围绕教学大纲,也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选一些内容上、体裁上与课本范文相同、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读物,或者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作品进行比较探究。例如,在讲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为了使同学们对苏轼这位豪放词的创始人有更全面的了解,可给学生推荐这位词人的豪放词的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简要分析,请学生比较探究二者有何细微的差别。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将苏轼的生平事迹贯穿其中,那么两首词的写作背景也就非常明了。甚至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苏轼的悼念亡妻的词与前两首词比较探究,使学生从中悟出伟大的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也有不朽的婉约词作,从而在比较探究中更凸现出豪放词的特点。另外,在同一文章中,也可以运用“比较探究”,对课文加以分析,如徐迟的《黄山记》第一段在写黄山的险峻时“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而立”,仔细分析用“高风”而不是“高峰”,原来这三个词都是顺应了拟人写山的需要,一词一状,全然是人的情状。再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见”而非“望”,东坡曾评曰:用“望”,便“神气索然矣”,因为“见”是无意的,彼此之间,本自无心,不期而遇,它与表现诗人悠然、怡然的自由心态是一致的,“望”就差一点,因为其中隐含着主体寻觅的动机,这与表现随意、恬淡、自由是相违的。经过比较探究,学生掌握了这些词之间细微的差别,也明确了遣词造句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意识。

四、“比较・探究”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注意点

沁园春长沙原文篇(11)

语文教学需要学生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前置性学习和拓展延伸性的学习,是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人们所形成的共识。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学生前置性学习方式的优化,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话题。平时的语文教学,注意自己教学课堂的先学后导,获取着一定意义上的积极效应。现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拙于笔端,期求同仁不吝赐教。

一、语文阅读教学先学后导课堂模式需内容有积极意义

以往的语文教学,我们都强调学生的预习,但学生有没有去预习?相当多的学生是没有进行比较理想的预习的,究其原因我们让学生进行预习仅是口头一说了之。开始进行先学后导模式构建时,我们也给学生以一定先学的要求,但学生也是没有能够先学好,究其原因是我们所布置学生先学的内容,缺失于导学生进行先学的质量,缺失于一定程度上的积极意义。作为高中教材当中的必修和选修文本,都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意义,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也需要我们去做出知人论世的探讨,由于作者社会际遇和语言风格迥异,更需要我们去做出这些方面的了解。从这些意义上讲,让学生进行先学,其学生先学的内容一定要具有极其积极的意义。我们不能以简单意义上的读作为学生的先学之唯一而有效的方式,应当根据具体文本去确定学生所先学的内容。譬如让学生去先学一代伟人的《沁园春・长沙》,这是运用沁园春词牌进行直抒伟人情怀的第二篇入选于语文教材作品。初中阶段学生所涉猎的是《沁园春・雪》,让学生先学,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去温习《沁园春・雪》,再让学生去读《沁园春・长沙》,然后让学生去比较这词牌相同的作品。学生虽然鉴赏的能力还可能比较意义上的不足,但这样的前置性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感悟水准和能力的提高。

二、语文阅读教学先学后导课堂模式需形式有积极意义

高中学生阅读感悟的思维,已经具备一定意义上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学生的先学后导,就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积极地思维起来,语文阅读感悟应当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从这些意义上讲,学生语文学习的先学,不仅仅就是让学生能够学到比较理想的东西,而且就应当为学生去提供理想的学习形式,说得形容一点就当是我们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平时我们所让学生进行先学的形式都是让学生去思考,却过多地忽略着学生的读。我们可否让高中学生也能够实现着比较意义上的读甚至就是多种形式的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文本本,文笔都非常精美,适宜于学生去以多种形式读的。如相关的古诗文,我们多让学生进行朗读、诵读、唱读或者就是相关意义上的吟读,对学生的感悟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先学,作为高中学生的先学,应当能够在学习中爆发出属于自己的思维火花来。所以,我们让学生进行先学的形式必须力求做到能够引爆学生进行思维。能够引爆学生进行思维甚至创新思维的因子比较多,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文本字里行间的神游。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间着实有着许许多多可引爆学生创新思维的东西,如一些文本句子中的实词,对人物形象产生一定的作用,可那些默默无闻的虚词也应当就是功不可没的。我们让学生能够学起这样的词语来,抑或就是让一个个学生去先学起来,那肯定也会获取着别样的效果的。譬如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量词,也完全可以产出诸多的修辞效果的。

三、语文阅读教学先学后导课堂模式需学导有内在联系

应当说学生的先学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的渠道之一,新教育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其中就有让以学生为主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课堂的全程。我们也应当这样去说,让学生先学,不完全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学生学,还有个课堂教学中导学生去学的问题。学生的先学其实就是在为后导奠实基础,但如果学生的先学所学的东西有所偏向,那后导也是导不出任何意义上的效果来的。因此,对学生的先学我们所必须做出的思考是,学生所先学的一定要与后来教师的导具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而且就应当是比较内在的联系。这比较内在的联系应当体现在文本内容的感悟上,更应当体现在文本语言表达的风格上。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文本本,古今中外无所不掠,文本作者灿若繁星,是文学长河中的一颗颗极为璀璨的明珠。当我们的学生已经通过一定资料获取到相关作家之语言风格时,我们则必须在相对的课堂中引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当我们需要学生去感悟相关大家所创作的作品所处不同时期的特殊意义时,那学生的先学则应当多让学生去了解相关作品之历史背景、自然地理风光,则应当多让学生去了解当时当地的民情风俗。譬如,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古代的相关剧本,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剧本的故事结局,尤其是相关的悲剧或者就是一些比较悲壮的结局,学生是比较难以产生正确感悟的。那么,我们则应当让学生去先学起这些内容来,如作品所处朝代的相关历史,作品所描写时期之民情,作者本身的际遇,尤其是作者创造作品时所碰上的际遇。这样的先学就完全可以为后导奠定起坚实的基础,当学生有了如此之先学的前奏,那学生则可能在后导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地产生理想而又正确的感悟。

先学后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构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践行中,人们都已经开始获取到一定甚至就是比较理想的效益。不得不承认,在具体的践行中,我们也遇到不少的磕磕碰碰。其实,进行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就是那样的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上肯定就会是那样的荆棘丛生的,但只要我们去披荆斩棘,那肯定会获取更多丰硕之果实的。

【参考文献】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