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扶贫办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0-18 14:24:41

扶贫办工作总结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1)

扶贫办半年的工作总结范文一__县扶贫办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乡镇、有关部门和重点村的支持配合下,我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坚持以党的十_大和县委十_届五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邓-小-平理论和“_”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20__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立足实情,勇于创新,扶贫开发“四项”重点工作有新进展。 根据《__市20__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的要求,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社会扶贫这四项重点工作的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整村推进工作扎实推进。 整村推进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了使申报的项目更具科学性和可操性,我办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地进行指导,反复进行研究和权衡,按轻重缓急程度对各重点村申报的项目进行筛眩根据群众意愿,组织__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20__年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__个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20__年度扶贫项目计划,县扶贫办积极争取各项扶贫项目,20__年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__余万元。 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在资金使用和运作上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截用、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同时建立项目监督和财物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审计和检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为止,大多项目都已基本完工。

(二)、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加大。

20__年度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工作有效加强。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人员负责,健全了工作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示范引导,抓住__县跃民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覆盖面,增强企业的辐射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开展麻鸡养殖、优质稻栽培、大棚蔬菜等技术培训__期,直接参与培训__人,辐射带动___余人,各重点村农民素质普遍提高,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我县__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开发村,他们各具特色,陈坊村发展木竹加工业,争取林业部门中、幼林抚育及阔叶林封山项目,实现人平均增收___元;航埠村引进上海客商投资种植树莓、引导村民种植黄杞子;南门村村民刘勇在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养猪___多头,实现脱贫致富;七分村支部书记合股兴办粮食加工厂、机制砖厂,解决贫困劳力___人就业。曹坊、张家两村还发展板栗、茶树等种植业,大力扶持村民养殖麻鸡,村民的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三)、创新方式,“雨露计划”。

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创新方式,实施好“雨露计划”。会同就业局举办 “雨露计划”。因金融危机提前返乡的人中,绝大部分是初级务工就业者,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__县扶贫办针对这一现状,在原有的县劳动力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将高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培训课堂放入生产车间,极大的提高了“雨露计划”的效果,提升劳务技能培训的层次,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加大就业机会。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今年,我县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___人,其中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任务15名。截止到目前,我县培训已全部完成,占任务的100,实现转移就业___人,转移就业率为___,其中在园区就业的有__人,省内就业率为__。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

1、社会扶贫工作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县8个扶贫重点村已安排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全面500名开展党员干部“1+1”结对扶贫工作,并建档立卡。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__县跃民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采劝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农民养鸡,公司提供鸡苗并进行技术指导和负责回收,有效降低了农户养鸡的成本和风险,带动了广大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2、重点组织实施好“爱心包裹暨‘5.12’灾区学生‘六?一’关爱行动”。

“爱心包裹”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县委宣传部、邮政局、教育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会、县关工委八家单位联合在全县发起“5.12灾区学生六一包裹”发起的爱心活动,通过我办及兄弟单位的努力,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扶贫办半年的工作总结范文二20__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的指导下,我办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__丘区强县的总体要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契机,以贫困户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增入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现将我办20__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

(一)中央基金项目完成情况

中央基金4698万元,涉及33个乡镇、98个村。108个小项目全部开工,到12月底能完工107个项目,占任务的99%,新建水泥路147.7公里,占任务数100%;恢复水泥路1.7公里,占任务数100%;垫层3公里,占任务数 100%;渠道5.8公里,占任务数100%;供水站1座,占任务数100%;修建桥梁2座,占任务数66.7%。

(二)扶贫系统试点村项目完成情况

1.第一批灾后重建试点村(富兴镇光明村、集凤镇云梯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建成村社泥碎路 17.2公里,整治渠道4.5公里、堰塘9口,新建饮水井20口,新建供水站1座,扩建自来水管网1处,建入户道路及院坝7307平方米。组建村级妇女互助社2个,为120户农户修建圈舍,为 181户农户购买仔猪、种子和化肥。

2.第二批试点村(仓山镇朝元村)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新建饮水井25口,整治堰塘6口、囤水田6块,建水泥路1.8公里。

3.第三批试点村(高店乡万坡村)灾后重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水泥路2公里已经比选招标,工程正在实施中;

乐施会捐赠资金项目水泥路3.4公里,泥碎路0.5公里,蓄水池1口,项目建议书已报乐施会批准,即将动工。

二、扶贫开发项目完成情况

(一)新村扶贫:全部完成任务,新建饮水井160口,蓄水池10口;整治修建山茅坑135口,整治石河堰5节,新修整治堰塘15口;建村公路42.25千米,其中:泥碎路15.8千米,水泥路26.45千米;新建、改造农房149 户,发展生产项目569户、1857人脱贫;种养业等实用技术培训19800人次。

(二)劳务扶贫:省扶贫部门下达的800名劳务扶贫培训任务已全面完成。

(三)产业化扶贫:一是无公害药源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丹参、白芍种植3014亩,占任务的100%;二是楠竹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栽植楠竹823亩,占任务数100%。三是地震灾区产业化扶贫试点项目(仓山镇人和寨村)按上级要求推进。

(三)村道扶贫:修建村社道路3公里,占任务数100%。

(五)互助资金:全县25个扶贫互助社成立互助小组611个,入社农户 4100户,互助资金总额362.19万元,其中:入社群众缴纳互助资金77.19万元,财政补助资金285万元。累计发放借款388.81万元,收回借款218.5万元。所借资金用于发展养殖业302.1万元,种植业28.3万元,其它行业58.41万元。

(六)亮化工程:为11个村的集中居住地安装节能、环保太阳能led路灯79盏,完成100%。

(七)民生工程:2686名贫困人口已脱贫,占任务的100%。

三、社会扶贫

一年里,通过市县领导、部门和各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贫困村争取和落实帮扶、捐赠资金538.91万元(不含扶贫资金),其中:市级领导和部门206.01万元,香港乐施会捐赠150万元;县级领导及部门帮扶资金121.9万元;企业帮扶资金61万元。通过社会帮扶,2686名贫困人口(其中:扶持地震重灾区农村贫困人口1340人)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社会扶贫取得了显着成效。

四、工作措施

(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一是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将扶贫开发任务分解下达到各项目乡镇、村,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和各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及要求,使项目乡镇、村明确了建设目标、任务、阶段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二是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项目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扶贫开发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的目标考核范围,落实了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年终逗硬考核的机制。三是做好了宣传发动工作,做到了项目规划群众议、补助办法群众知、项目建设群众办,增强了政策的透明度,让群众充分了解了本村项目的数量、资金、质量要求和工程进度,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二)完善机制,强化管理

一是在全县实行了扶贫项目分级管理机制。县扶贫办负责全县扶贫开发项目的规划、论证评审、组织协调、项目验收、技术培训和指导,督促检查扶贫工程质量和进度;县级各有关部门协助做好相关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专项指导;乡镇全面负责辖区内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制定实施方案,解决本乡镇扶贫工作中的具体问题;项目村具体负责新村扶贫项目的实施;通过扶贫项目分级管理机制的实施,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充分调动了各方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积极性。二是强化了资金管理。实行了扶贫资金专户专人管理,在资金的拨付上,实行了由村委托、乡镇监督,拨付到村到项目的办法,在贫困户建设上,实行了由村组织、乡镇监督、农户委托拨款的方式,减少了扶贫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杜绝了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确保了资金到村到项目。三是实行了扶贫项目、资金上墙公示,村建流水帐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提高了扶贫项目、资金的透明度。四是加强了对扶贫工程项目和资金使用的检查、指导力度。按照年初工程进度安排,我们多次与县财政一道组织检查组对全县新村扶贫项目进行了逐村逐项目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在全县通报,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扶贫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五是实行了驻片人员定点包片指导、督促,责任到人、量化考核、定期汇报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全县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瞄准贫困群众,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新村

1、在规划项目上,一是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生产作为重中之重,首先解决贫困群众的住房,使“居者有其屋”,其次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达到每一个绝对贫困家庭有一个长效增收项目,彻底解决脱贫又返贫的现象。

二是继续按照优先满足最低层次需求和受益人口数量最大的原则,确立“水、路”为新村扶贫开发的重点。三是在项目的选择上按照“选择投资少、受自然条件制约小、发展潜力大”的原则,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2、在项目的实施上,积极引导贫困村群众参与开发式扶贫,各扶贫新村不仅成立了项目质量、进度、群众理财等小组,加强了群众自身对项目的管理,群众还积极投资投劳,逐步形成了“项目群众议、资金群众管、工程群众抓”的良好局面,保证了村级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机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一体两翼、构建和谐新村”的扶贫开发目标,加大扶贫工程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力度,实现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是领导重视,确定了分管领导和专职人员负责灾后重建工作,做到了责任落实、人员落实。二是做到了扶贫开发工作与灾后重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三是积极与县上相关部门联系,加强了协调工作,确保了灾后重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四是加强了灾后重建工程项目的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确保了信息畅通。

扶贫办半年的工作总结范文三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意见,立足镇情,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真抓实干。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着力精准扶贫,做实产业到户项目,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增强致富后劲,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脱贫目标,在县政务中心、县科技局、县编办、金寨二中、县文广新局、县国税局等帮扶单位的鼎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拟定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现将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是农业大镇,誉称“金寨粮仓”,辖11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233个村民组,总户数9452户,35697人。201_年度贫困监测在册贫困户1794户,贫困人口4419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为12.38 %。年初,镇党委政府围绕县下达的扶贫工作任务,以整村推进村九术村、凉井村为重点,扎实推进全镇扶贫开发工作。一是整合资金,大力加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二是突出产业扶贫到户和干部结对帮扶,着力精准扶贫;三是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彻底清理201_年以来财政扶贫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提高扶贫资金利用率;四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信息流通工作,拓宽增收渠道,增强贫困人口致富后劲。五是采取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努力营造“扶贫助困、你我同行”的浓厚氛围。在县对口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及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整村推进、土地平整、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整村推进村群众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全镇共减少贫困227户840人,完成了拟定的脱贫任务。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_年的8105元,提高到9088元,比上年增长13%。

二、主要工作及成绩

1、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工作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

及时调整充实领导组,明确专人办公。立足镇情,制定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工作意见,明确目标任务、明确镇主要领导联系帮扶到村、县镇帮扶贫单位定点帮扶到村、干部产业扶贫结对帮扶到户、明确工作职责和奖惩办法,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2、下达、分解扶贫工作任务。

在贫困人口监测范围内,深入农户调查核实,确定对整村推进村26个贫困户实行光伏产业扶贫,采取“一帮一、二帮一、多帮一”结对扶贫186户,根据贫困户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选定发展项目,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实现帮一户,脱贫一户。

3、开展“献爱心捐款、捐物送温暖”活动。

境内机关单位干部职工316人带头捐款达2.56万元,社会各界资助贫困学生 人共20万元。

4、组织农技、林业、畜牧、水产等技术人员及能人大户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次,培训新型农民260人。

采取集中培训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让贫困农户掌握种养实用技术,科学发展生产。

5、争取农村土地整治、库区移民后扶、一事一议等项目,投入4300多万元,贯通村际水泥路15公里,修整砂石路10公里,全镇通村水泥路达162公里,机耕路260公里,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

6、继续加大招商力度,扩大贫困人口就业渠道。

截止目前共落户招商企业18家,新增注册企业2家。全年政府投入产业园区建设资金达500余万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523余人。

7、继续做好劳动力输出转移及培训等工作。

今年我镇共输出劳力8700人,转移培训劳力70余人;248名贫困劳动力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贫困家庭子女扶贫助学58人。圆满完成县下达的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任务。

8、关注民生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截止目前,全镇共打卡发放各类惠民资金34项1800余万元;为参保人员5853人打卡发放养老金386余万元;审理申报152户产业发展贴息贷款资金2257万元(其中农民合作社39家贷款1180万元),必将加速全镇的经济发展;全年危房改造60户,打卡补助资金60万元;绝对贫困人口1296人纳入低保范筹,实行分类施保,打卡发放14.08万元。

9、光伏产业扶贫98户,年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368名县镇干部结对贫困农户225户,送肥料、送种子、送技术、送资金;

10、整村推进村九术、凉井两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生产生活面貌极大改观:

(1)九树村在县政务中心县科技局、县编办、金寨二中、宏拓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等扶贫单位的大力帮扶下,充分利用扶贫、水毁复垦、危房改造、建设用地增减挂等项目资金169.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和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等。村容村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一是利用扶贫资金15.06万元用于茶叶低改230亩,受益人口680人;二是利用扶贫资金9.94万元用于帮扶光伏发电,受益13户,户均增收3000元;三是利用扶贫资金5万元,改良板栗260亩,受益人口230人;四是利用扶贫资金20万元,修建上楼水泥路600米,受益人口126余人;五是利用扶贫资金4万元添置环境治理设备,受益人口达2176余人;六是争取灾毁耕地复垦项目资金18.726万元,修河堤、刘楼堰坝107米,受益人口达768余人;七是争取库区后扶资金9万元拓宽整修上楼砂石路600米,受益人口达126余人;八是争取水泥路水毁工程项目资金49万元,修复护岸、桥、边沟,受益人口1780余人;九是利用危房改造、建设用地增减挂等项目资金18.9万元,受益人口200余人。

(2)凉井村在县文广新局、国税局等扶贫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充分利用扶贫、库区移民等项目资金共706.49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整治。一是利用扶贫资金共53万元,用于养黑毛猪、光伏发电、环境整治、修水泥路等,受益人口达1700余人;二是争取项目资金653.49万元,新修小冲至霍邱水泥路3.1公里、平整土地500亩、整修砖楼大塘、危房改造等项目,受益人口3500人。

10、互助资金运作良好,作用明显。

全镇累计已发放互助资金517户,166.7万元支持户发展产业。通过互助资金的扶持,农村蔬菜、中药材、畜禽、水产等小型种养业不断发展壮大,收入增幅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存在问题

1、因病、因残、无劳力、意外事故是导致脱贫的主要原因,因学、智弱、产品老化是脱贫较慢的因素之一。

2、我镇是农业大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抗灾能力弱,后续管理经费难落实,农副产品单一且不成规模,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

四、下步打算

1、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致富信息的传递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劳务输出意识,增强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

2、加大和争取社会帮扶、干部结对力度。

充分整合并利用好各类资金,重点支持整村推进村、贫困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土地分散到集中,形成扶贫向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大力扶持脱贫支柱产业发展。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就业,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2)

一、工作情况

(一)、认真做好了扶贫项目专项资金自查和迎检工作。

根据省、市、县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布置和要求,3、10月份我们会同县财政局深入到有关乡镇和项目上,对年年和的扶贫资金使用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5月份,市扶贫办、财政局赴检查组对至年年度扶贫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认真整改。年、年年我县共有扶贫开发资金363.9万元。年173.1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46.9万元(整村推进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1万元,“雨露计划”培训资金5.2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3万元,移民扶贫资金11.8万元,项目管理费2.6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26.2万元。年年190.8万元,其中发展资金178.7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5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54万元,“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6.9万元,省配套机动项目资金29万元,项目管理费2.2万元,统计监测费1.3万元,科技培训费2万元,市配套项目资金20.30万元,县配套项目资金13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12.1万元。从检查情况看,扶贫资金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二)、扎实做好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

整合力量,整合资金,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从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村容建设、科技培训等方方面面着力,抓好重点村整村推进建设。认真组织好重点村扶贫项目的实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抓好了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8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13个项目。已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104万元。

(三)、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积极探索“雨露计划”新途径。

1、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2、“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乡村。在市扶贫办及技术学院关照和支持下,我们在镇、乡举办“雨露计划”走进农民走近农民培训班,针对留守农民,特别是留守妇女,拓展培训内容,请本县种养高级农艺师、拔尖人才讲授通俗易懂的果树栽培和麻鸡散课,受到农民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培训人数600人。以县培训基地为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人,本县工业园区培训40人。根据市场和县工业园区的需求,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有一个劳动力接受培训,并稳定转移就业。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一是争取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冰冻灾害救援物资26万元。今年1月12日到2月4日,出现历史罕见冰冻灾害,给农村经济和群众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们积极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冰冻灾害救援物资,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扶贫基金会及时援助万元支持我县抗灾自救,其中乡救灾粮食万元、桥乡村救灾化肥20万元。二是省委党校第32期青干班学员来我县六家桥乡结对帮扶。6月4日,省委党校第期青干班全体学员在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冒着烈日酷暑,来到中心小学开展献爱心捐助贫困学生活动。结对帮扶名贫困学生,并决定将一直帮扶这些贫困学生至中学毕业,并解决学校一些基础设施。三是落实党政部门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

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十一五”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四是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全县结成470对帮扶对子。(五)、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办和县政协到武汉和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恰谈,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来我县投资上亿元,下半年将落户工业园区。

(六)、扶贫办自身建设的到提升。

进一步组织扶贫办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上级扶贫项目和资金申批到位较慢。申批到位较慢,影响了扶贫工程进度。在此方面我们望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好相关工作,使之达到更快的效率。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3)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的情况

1、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扶贫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69个整村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任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35万元,项目工程已于3月底全面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3182户12124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百年未遇的抗旱救灾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全面完成了第一批9个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第一批争取实施的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涉及4个乡镇8个村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受益农户497户1297人。项目总投资428.91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3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7.0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6.83万元。二是加强与上级对接沟通,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对接协调,省州初步确定下达我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个,国家补助资金8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搬迁安置特困农户300人;第二批省级整村推进项目26个;农村安居房改造10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100万元。

2、扶贫到户贷款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按期全额收回发放的1700万元小额贴息到户贷款;二是争取并及时发放第一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1500万元;三是争取第二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万元,使的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达到3500万元以上,创历年新高。四是创新小额信贷工作机制,使我县的小额信贷工作在全州成为亮点,工作经验被其他县市借鉴推广。

3、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为劳务输出奠定基础。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4000人次。上半年争取到第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0万元。目前已组织完成引导性培训12期1500人次。

4、社会挂钩扶贫不断深入,“大扶贫”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是各级挂钩扶贫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今年,我县共有1家中央单位、2家省级单位、15家州级单位、79家县级单位参加挂钩扶贫和4名厅级领导联系我县贫困地区挂钩扶贫工作。半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和领导积极为贫困村出谋划策,向贫困地区捐款31.5万元,捐物折资46万元,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82万元,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发展。在挂钩扶贫工作中,很多单位都比较重视,挂钩扶贫工作开展比较扎实。例如,挂钩扶贫大姚县的中智公司为支援我县抗旱捐款40万元。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到赵家店打苴基指导扶贫工作。副州长左荣贵亲临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州民委领导到扶贫联系点赵家店乡打苴基村委会走访慰问贫困农户,捐赠4000元。州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到扶贫点湾碧乡高坪子村委会,损赠现金15000元,捐赠电教设备1套价值元,共计17000元。州统计局为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村委会捐款10000元。州民族艺术剧院为扶贫点金碧镇涧水村委会捐款元,捐赠被子20床,并到金碧、三岔河等乡镇开展送剧下乡活动。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帮扶项目。通过协调,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一件,为我县27所小学和5329名小学生争取到价值66.79万元的“爱心包裹”。

5、“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按期完成。通过广泛调研,实地查看,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要求,充分尊重贫困地区群众的真实意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办将针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在今后的5年中,将重点推进以下四大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一是计划在7个乡镇完成600个整村推进项目,在5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项目,帮助群众改善基础设施;二是在产业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计划发展优质核桃50万亩,葡萄3万亩。每年发放小额信贷到户贷款2500万元,五年共计12500万元。争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5家,每家贴息贷款800万元;三是争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个,就地就近安置贫困群众4000人。实施危房改造15000户,茅草房拆除重建3675户;五是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5000人 ,技能性培训4500人。

6、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我办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坚持专户运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帐制。严格按省、州批复的项目组织实施,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按项目实施进度核拔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

7、各项中心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按县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切实抓好烤烟、核桃、党建、扶贫挂点联系工作,挂点联系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认真落实好抗旱救灾工作。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我办度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安排多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组织干部职工捐款,落实包保责任制,投入抗旱经费21000元,确保所包挂的龙街乡鼠街村委会抗旱与春耕生取得阶段性胜利。三是普法与依法治理、平安单位创建、信访维稳、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扶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落实。二是调整充实了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和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三是建立工作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将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到单位,明确到项目,考核到个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全县上下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四是县委政府督查室把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了督查内容之一,定期进行督查。五是完善了挂钩扶贫工作机制,把挂钩扶贫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全面推行贫困村首扶制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农村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收缩战线、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切实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的工作要求,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自然村,以贫困农户为扶持对象,把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等项目安排在最贫困的村,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严格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以优化财政扶贫资金效益为着力点,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是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二是严格实行资金项目公示制。在项目村设立扶贫项目永久性公示牌,对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性质、资金额度等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有效遏制了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现象,确保了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项目上。三是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和县级回补报帐制,严防出现资金滞留、挪用、虚列支出现象,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四是实行项目建设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管理制度。五是实行项目定期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在项目建设中组织人员定期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项目建设结束后,实行县乡两级竣工验收制度。六是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在以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对扶贫资金进行分配为主的同时,引入以奖代补机制,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对扶贫工作成绩不明显的乡镇减少投入,将扶贫资金的分配与扶贫的绩效挂起钩来,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七是切实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健全完善项目建后管理制度,保证了项目效益。

4、实行挂点联系制度,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扶贫办干部职工分片联系乡镇,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将所联系乡镇的各项扶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科技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社会挂钩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整治村容村貌,村风民风明显提升。四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半年来,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解决了0.7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全年计划数1.5万人的47%。五是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及时投入在今年的大旱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今年3月底完工的69个整村推进项目复修坝塘2件,畜水6万立方米,新建三面光沟56千米,水池1206个,畜水24898立方米,架管59千米,设u型槽537米,复修水井1口。今年4月中旬发放的150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为1886户贫困农户春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放使项目村的用水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极为薄弱,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遇到自然灾害时返贫率高,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调查测算,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153793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57%,特别是今年又遭遇特大旱灾,使我县的扶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个别乡镇和单位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现象,单位挂钩扶贫工作开展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选择项目、参与实施项目、参与监督管理项目。

四是扶贫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由于扶贫资金投入有限,每个贫困村仅投入15万元,许多贫困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贫困村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在一些产业发展上,没有形成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2个,占1919个村组的13%,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五是资源整合有差距,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由于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有不同的投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帮扶贫困村的难度较大,整合的力度还不够,扶贫项目的亮点不突出,示范作用不明显。

六是扶贫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我县每年争取的各扶贫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资金项目覆盖面广点多,工作量大,扶贫任务艰巨,现有工作人员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我办现有在编人员12人,其中一名副主任至今抽调到招商局任副局长,剃除驾驶员1人、新农村工作队员1人,实际从事扶贫业务工作的仅9人。

三、下步主要工作计划

(一)认真落实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提高法制政府四项制度落实水平、强化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巩固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在县扶贫办推行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把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认真做好相关项目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1、做好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一是做好省级第二批26个扶贫整村推进规划评审,争取在7月初批复实施;二是做好第三批州级扶贫整村推进规划,争取实施20个左右,使的整村推进项目达到50个以上,比年初计划的40个净增10个以上;三是对争取的整村推进项目按要求组织实施好,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工。2、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争取扶贫资金150万元,搬迁安置农户300人。3、做好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以上。4、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00万元的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项目。5、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00户农村安居房改造工程。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4)

一、20*年农开扶贫工作的主要特点

1、项目资金幅度大。我们把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作为全办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谋划,积极跑办。20*年共争取到位省以上农开和扶贫无偿财政资金14293.62万元,比20*年(9350.79万元)增长52.9%。一是农业开发资金8226.12万元,比20*年(4461.79万元)增长84.4%。二是扶贫开发资金6067.5万元,比20*年(4889万元)增长24.1%。

世行项目20*年省以上无偿财政资金为1564.79万元,因国家政策调整,20*年河北省没有世行项目。因此按常规计算(扣除世行项目资金),农开资金比20*年(2897万元)增长283.9%。自07年起国家每年给河北省部级贫困县一个1000万元资金整合项目,我市武强、武邑2个县分别于07、*年争取到此项目,*年因再无国定贫困县无法争取该项目。因此按常规计算(扣除资金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扶贫资金比20*年(3889万元)增长56%。

因此,我市*年争取省以上农开和扶贫财政资金按常规计算,20*年应该是比20*年(6786万元)增长110.6%。

2、业务工作成绩突出。农业开发工作,土地治理项目接受了由省农开办组织的20*年度项目检查验收,饶阳县被评为全省项目建设“先进县”第一名,全市整体验收成绩良好;世行项目接受了省办组织的20*年度检查验收中,*县代表*市参加验收,获得第一名,*市获得扩权县第一名;扶贫开发工作,20*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到我市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20*年12月30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到我市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和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对我是扶贫开发也给予高度评价;6月16日,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臧胜业对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评价为“坚持了开发式扶贫的路子,产业化扶贫的方向,目前已建立起充满活力的、长效的扶贫工作机制”,要求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年省扶贫办首次对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综合评比大排队,在全省9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市和52个扶贫重点县评比中,我市获得第一名,我市四个扶贫重点县一举取得县级评比前三甲,阜城、武强、饶阳、武邑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十名;全省共10个先进县以奖代补项目,我市获得2个,阜城、饶阳各获得奖励150万元;在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省扶贫办提出“敬业、善学、创新、求实”的*扶贫精神,号召全省扶贫开发系统学习;武强县代表河北省接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核。

3、信息宣传取得新进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河北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共富天地》杂志、《*日报》等多次报道了我市的农开扶贫工作。中央电视台三次报道我市农开扶贫工作。1月6日,中央电视台以我市*市世行三期项目区为典型报道河北建设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2月5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以我市饶阳县农业开发项目区为典型报道河北省抗旱夺丰收工作;另一次是以我市武强县为典型报道农村社会低保与扶贫开发相衔接工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年活动中,《*日报》先后两次在头版报道了我办的活动开展情况。陈贵书记对报道作出批示:“市农开扶贫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真正实现了‘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本年度省农开办共编发《农业综合开发简报》8期,刊发我办稿件16篇。

二、抓重点,求突破,农开扶贫工作登上了新台阶

(一)关于农业开发工作

1、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土地治理项目:一是全面完成了20*年度项目建设任务。二是顺利实施了20*年度土地治理项目。全市20*年计划改造中低产田12.94万亩,新打机井292眼,修复配套590眼,咸淡混浇276组,安装防渗管道577.96公里,清挖渠道60.86公里,建桥闸涵353座,新上变压器88台,架设输电线路17.58公里,修建农路410.64公里,(其中:水泥路12.5公里,建砖路159.1公里,砂石路18公里,灰渣路10.56公里,石灰土(半硬化)路20公里,普通农路190.48公里),植树71.*万棵,造林5176亩,上述建设已完成计划任务的80%。饶阳县、深州市、桃城区及市级科技推广项目也都按计划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的90%。同时,规划建设2010年度项目林网框架8.97万亩。世行三期项目:全面完成了20*年度项目建设任务,做好迎接省办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产业化经营项目:一是全面完成20*年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二是顺利实施了20*年产业化经营项目,涉及全市8个县(市、区)15家企业,目前项目建设情况良好。

2、努力建设精品工程。我们坚持抓重点、抓示范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力争把每个项目区都打造成精品工程。一是高标准规划。科学规划是项目建设的根本。在土地治理和世行三期项目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整体规划,连片开发,分步实施。编制规划时,认真执行专家评审制度,全面实行竞争立项。只要立项准确,达到项目建设要求,不得随意调整乡镇,坚持一期三年乃至多年,连续投入,整体检查验收,既实现了连片开发,又避免了项目建设单位的短期行为。在产业化经营项目上,突出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以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为重点,连续扶持,形成了一批在我市以及全省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桃城顺尧养羊项目已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技术、品种最好的种羊场。二是高质量建设。为提高项目建设水平,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行工程物资招投标制,对20*年度土地治理项目的防渗管道、出水口、水泵等大宗物资市级进行了集中招采;对机井建设、渠道扩挖等项由县级统一进行了招标,组织专业队施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质量。我们依照国家和省办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进一步研究制订了具体实施细则,将每一项工程细化、量化,使之更具操作性。在项目实施中,委托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理,发现问题及时查纠。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按工程进展情况,组织召开林路框架现场会、全市观摩拉练会,到项目建设先进县市参观学习,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不断提高。三是高水平管护。坚持工程开工,管护上马,根据“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和“实用、持久”的原则,工程管护费由受益单位或个人负担,做到人员、资金、具体工程、制度、责任五落实。项目区的单项工程能卖则卖,能承包则承包,形式多种多样。如水利、农电等工程,由建设初期井域范围内所筹集资金的农户,与村委会签定管护合同,明确责、权、利。林路工程以竞争的方式进行个人一次性买断承包,到期后经成材树木经批准砍伐,树权归承包人,承包人保证路畅、林茂。通过落实管护制度,使土地治理项目工程有人建,有人管确保完好率,使其长期发挥效益。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在项目和资金管理中,我们坚持阳光操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每个项目、每笔资金都经得起检验。一是全面公开项目内容。对所有项目我们都按照国家和省办要求,对投资数量和来源、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的起止时间等全部以村为单位通过公示牌、公示栏等进行公示,主动接受村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赋予农民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二是严格资金报账程序。在报帐主体上,采取以项目承建单位和物资供应商为报帐的基本单位,资金直接拨付报帐单位,项目乡村见物不见钱,严格资金流向,规范报帐程序和票据凭证;在报帐的资金数量上,采取合同化管理,严格按中标合同、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的资金数量进行报帐;在报帐的手续上,依据《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管理办法》(试行)凭采购招标结算书、购货合同、质量检测报告、正式发票、收货验收单、提款申请书、项目费用汇总表等,按市、县招标分别由市、县财政统一支付公开透明。三是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在加强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同时,我们聘请会计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农业开发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审计,确保农业开发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4、突出资金整合。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放大资金效益,是解决资金制约、提高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将农业开发资金与扶贫开发、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村村通、土地整理等项目相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正在建设中的武强县北大洼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就是由农开部门牵头,以农开项目为平台,引导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实施的。目前,已投入农业开发财政资金600多万元,引导部门投资2600多万元,20*年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建设有机蔬菜基地3600亩,改扩建奶牛养殖小区5个,奶牛存栏达到3100头,新建和改扩建肉鸭养殖小区13个,肉鸭存栏达到30万只。经过三到五年的连续投入,该项目将建成集科技先进、特色明显、产业高效、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粮食生产示范区、畜牧发展优势区、生态农业展示区和观光农业休闲区。

(二)关于扶贫开发工作

1、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年,全面启动了8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参照县)及*湖区共260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共为贫困村发展斯格猪3155头、奶牛470头、鸭457.2万只、修建鸭棚91525.5平方米,建设温室棚415个、春秋棚3764.8亩、小拱棚260亩,裸地菜3240亩、沼气池169个,青贮池30座、育苗温室棚7000平方米、修路15427米,打井48眼、安装变压器44台套、铺设高压线2100米、安装防渗29855米,培训转移劳动力4451人次、实用技术培训4800人;扶持武邑、武强、阜城、饶阳14家扶贫龙头企业,新发展互助金试点村41个。通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大投入,使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5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2、加大整村推进工作力度。加大了衡发[2003]10号文件和衡办字[20*]13号文件的落实力度,以扶贫开发为平台,整合各方面扶贫资源集中投入,整村推进,整村脱贫,按照20*年各县第三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承诺,加大督察和调度力度,目前已投入行业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450万元,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采取内引外联,大力整合社会资金。各县结合本县主导产业,通过内引外联,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解决产品销售难题,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市已争取到3个项目,投资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

3、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细胞工程”。按照“政府主导、部门组织、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周转项目的有效机制,大力推广“龙头+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新模式,坚持连片开发,逐步建设一批有龙头企业带动、有规模、有特色的扶贫集群项目片区,带动贫困户兴业脱贫。重点扶持以奶牛、斯格猪、肉鸭为主的“周转畜”和以棚菜为主的“周转棚”。一是奶牛产业。按照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防疫规范化的思路,采取武强托牛所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周转奶牛养殖。通过民间集资、财政补贴的办法兴建托牛所,以扶贫周转金的形式,扶持贫困户入托发展奶牛养殖。同时,对奶牛养殖我们实行了“四统一分”的管理模式,即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产品销售和分户饲养,实现奶牛养殖的规范化运转、标准化生产,既能保证奶源质量,又能保证养殖户有稳定收益。二是斯格猪产业。利用部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省裕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京安分公司的带动作用,在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参照县)实施斯格猪“周转”扶贫工程。在饲养模式上,借鉴武邑县朱洼村养殖模式,引导贫困户建养殖小区,适当集中养殖能繁种母猪、分户育肥仔猪,并为养殖户提供“五统一”服务(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种猪、统一防疫治病、统一免费配种、统一保护价回收),确保斯格猪“周转”扶贫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与沼气池建设相结合,以养促建,以建保养,改善贫困户养殖生态环境。三是肉鸭养殖产业。以武强正大公司为依托,按照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五位一体”的模式,建成集饲料加工、种鸭孵化、肉鸭饲养、屠宰分割、羽绒加工为一体的肉鸭一条龙产业经营体系,带动贫困户发展肉鸭养殖。通过养鸭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并负责鸭苗的发放和成品鸭的保护价回收,降低市场风险,保护贫困户利益。四是蔬菜产业。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为重点的“周转棚”。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当地优势,按照“市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培育典型,建设产地市场,发展合作组织,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在种植形式上,日光温室、春秋大棚、小拱棚、露地菜多样并举。

3、努力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坚持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贫困县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继续实行“培训资金集中到市,统一管理,竞争培训”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把“规范管理,提高培训转移的质量”作为考核各基地培训资格的重要指标,实行订单培训和证书培训,保证培训质量和稳定就业水平,确保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4、组织实施好“三帮一”扶贫工程。一是鼓励引导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下移重心,进村入户,努力争取市级领导帮扶贫困乡,落实县级干部帮扶贫困村,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更多的为困难群众提供稳定增收的脱贫项目;二是定期调度,细化分工,使社会帮扶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继续完善例会制度,确保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队员调度会,每次会议都要认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做好会议记录。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对社会帮扶单位进行年终回访,对年度帮扶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不但要在报刊、电视上鼓励表彰,严格落实评优制度,在抓典型、评先进的同时,对先进单位的先进经验进行推广,营造社会扶贫的浓厚氛围;四是继续做省直帮扶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常沟通、勤汇报,引导他们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对我市贫困地区进行支持和帮助。20*年我市共为第三批贫困村协调社会帮扶资金859万元。

5、扎实做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从2006年开始,武邑、武强两县在10个贫困村进行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目前8个县市及*湖区已发展到71个乡镇102个村。各县成立了互助资金管理办公室,出台了互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分工和责任;把筛选试点村作为整个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选择班子硬、村风正、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群众积极性高的贫困村作为试点;广泛深入宣传互助资金的相关政策,提高群众的认识;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根据国开办发[20*]103号文件精神和《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操作指南》制定《村级互助资金实施细则》和《章程》,明确管委会管理人员和股民的权利、义务,强化管理。采用“政府推动、民主管理、村内运行、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实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互助资金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增收项目的发展。20*年我市新增互助资金试点村41个,安排财政资金400.19万元,吸纳1538个农户(其中涉及1462个贫困户)缴纳互助金139.7万元,累计为1156个农户发放借款401.25万元,发展产业15个,培训农户2458人,为借款户创收2*.56万元

6、加强资金监管,加大考核力度。一是加强资金监管,公开公示。市级将每年的扶贫项目资金通过《*日报》公示到村,接受全社会监督,县级以电视、报刊等形式公示到村,村以公开栏在村长期公示。落实好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直通车制度。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计,每年各县要由审计部门牵头对扶贫资金进行一次审计检查。二是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各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并加大督察力度,严格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三是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年终市扶贫、财政两部门按验收办法对各县扶贫工作进行一次综合验收,验收结果全市通报,并作为年终评选先进、奖励项目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队伍建设,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各项要求,紧密结合农开扶贫工作实际,狠抓队伍建设,努力转变作风,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上不断有新的作为。一是开展学习培训。制订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内容,保证学习时间,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坚持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自学与辅导相结合,学理论与学业务相结合,把党的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部署、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农开扶贫工作的各项政策作为学习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深学透,学以致用,有效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企业,深入农村,广泛征求意见,倾听群众反映,查找农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办法和建议,有效解决了当前工作中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具体问题。三是狠抓机关建设。以完善制度为抓手,先后完善、制定了20项工作制度,实行了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考核奖惩制、调研服务制等多项工作制度。做到职责明确、岗位清晰、各负其责,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显著改变,形成了“领导亲自干、骨干带头干、科室配合干、全员齐心干”的浓厚氛围,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有效地保证各项工作超常运转和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四、2010年工作思路及主要措施

(一)关于农业开发工作

按照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精神,结合*市情,2010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按照“围绕一条主线,贯彻‘两个聚焦’,着力两个打造,强化两个管理,确保两个安全,落实四项任务”的总体工作思路,努力开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局面。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继续抓重点、抓示范,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资金将继续向示范县、重点县、粮食大县倾斜,特别把饶阳县作为第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县给与重点支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谋划起点高,设计标准高,建设质量高,着力把项目区建成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抓住国家给予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三年过渡期有利时机,将其打造成高标准农田亮点工程项目,使其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快速发展。二是抓好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结合项目。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原则,对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进行统筹规划、配套实施、相互促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衔接紧密的典型和样板,以加快项目区产业化经营进程,在土地治理项目区大力推广与产业化项目配套、适宜*生长且抗旱、节水的优良新品种。同时推广小麦无垄栽培、玉米密植、测土配方和科学施肥等新技术,加快培育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突出建设节水型高标准农田。结合*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抓好管网式输水的同时,继续大力推广双眼机井咸淡混浇技术,同时利用单眼机井咸淡混浇装置新技术,逐步扩大推广咸淡混浇适宜区,结合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等节水措施,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提高整体节水水平。四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认真总结武强北大洼项目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引导部门资金投入,提升农业开发效益。五是完善资金、项目管理分配办法。在项目管理上,从选择项目、分配资金开始,就根据年度工作和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完成情况,综合考评,激先惩后,竞争立项。完善项目现场与资料评审方法,细化评审标准,严把项目立项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继续坚持推行项目“四制”管理办法。在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三专”管理和县级财政报账制,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的农发资金使用范围和报账办法支付,坚决杜绝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空转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发生,确保资金安全、合规、高效。六是严格考评验收,实行动态管理。认真落实省办《开发县动态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明责任,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充分调动各县市区争先创优积极性,推动农业开发工作上台阶。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5)

一、紧紧抓住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典型事迹,有针对性地加以报道。

20xx年**县扶贫办主要突出8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乡的**村及**镇的**村在我县重点村中体现特色。

1、科技扶贫在我县形成亮点,创办了农村贫困户 “培训超市”,建立了科普长廓为农民“充电”,贴息贷款扶持3家企业,解决千余贫困劳力就业,为贫困户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崇仁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抓产业化扶贫,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也有典型,如**镇**村农民郑子清、谢国发返乡合伙投资办厂,**乡**村部分贫困户养牛致富;**镇**村村民刘勇养猪致富;**支部书记创业安置贫困农户就业等这些先进事迹我们在媒体作了宣传报道。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6)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镇共有享受政策贫困户1100户1786人,其中未脱贫27户54人,今年全部脱贫,目前正在进行贫困人口退出程序。

二、主要工作

(一)数据清洗工作

为了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子系统数据,打牢精准脱贫基础,确保扶贫开发系统内各项数据准确无误。我镇根据上级反馈的数据疑似问题名单,安排乡镇扶贫工作人员进村入户,逐户校验贫困户系统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数据清洗有无逻辑错误,并做好修改备案,确保贫困户的数据清理准确无误。已核实7户23人贫困户名下有车,1户2人有房,已在系统标注清退。

(二)核实疑似问题工作

上级陆续反馈的建档立卡子系统中存在的疑似问题27条,其中包括建档立卡系统中重复户、证件号码不复合校验规则、残疾人无残疾证等等。目前已全部核实做好台账,并在系统内修改相关信息。

(三)产业项目建设工作

1、县统筹建设温氏养猪扶贫项目

某某镇共投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78万元,涉及12个村庄。

该项目与广东温氏集团合作,各村委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明确帮扶措施和增收脱贫目标,采取资产收益的形式,由县里统筹建设养猪场统一对外承包,所得租金扣除地租外按照乡镇投资占比进行分配。今年的收益37.8万元在9月份已发放到位,帮助324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2、刘屯村民生养殖场扩建项目

某某镇刘屯村,争取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在民生养殖场原基础上再建设16米*77米的猪舍1个。养殖场建成后对外承包,进行收益分成,今年两期的收益90320元,已发放到位,帮助137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四)危房改造工作

经过村级上报,扶贫办结合镇城建部门入户实地走访,确定危房15处,其中13户改造、2户修缮,已上报县级相关部门。县级反馈的疑似居住在危房的三户贫困户,经核实,杜行村杜同彦、冯西村冯子河所住房屋均不属于危房,刘屯村刘银龙,房屋确实老旧,目前居住在已修葺的西两间房屋,村委会正在协调安全住房帮助刘银龙搬离。

(五)雨露计划工作

“雨露计划”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对有子女在校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生每年补助3000元,对解决“因学致贫”有着重要作用。我镇扶贫办已经协助审核上报了5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后期有开展了“雨露计划”回头看活动,核实适龄学生,确保该项政策应享尽享、不漏一人。

(六)贫困户特惠保险及慢性病长期服药补贴工作

特惠保险是从去年开始,为贫困户减轻负担,减少致贫风险的一项新举措,其中贫困户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惠及所有贫困户,医疗补充保险只涉及缴纳新农合的贫困人口,工作人员已核对相关信息并上报,保险卡已发放。

慢性病长期服药补贴是县卫生部门给予长期服药的贫困户减轻负担的优惠政策,经过扶贫办与镇卫生院结合,一期共核实460人,发放补贴30060元;二期核实456人,发放补贴29540元。

(七)扶贫物资捐赠工作

根据县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组织全镇员工向县众筹平台捐赠扶贫物资,共计85人参与捐助,共捐赠衣物195件(大部分为全新)、食用油39桶、其他生活用品53件。

(八)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中调整工作

根据县里安排,以及前期的大量摸排核查等工作,在刚刚过去的七月份,我们对贫困人口进行了年中调整工作。本次动态调整前,某某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95户2412人。其中享受政策1065户1699人,不享受政策430户713人。

经本次动态调整后确定不享受政策列入享受政策范围71户148人;享受政策列入不享受政策8户25人;村庄上报新增贫困户3户8人,其中前要庄2户7人(因系统未开放新增户功能,未录入系统);上报补录25人(后东汪村及前要庄村俩人因无户籍未录入系统);人口自然增加2人;人口自然减少59人,其中死亡54人(整户死亡27户28人,家庭成员死亡26人),出嫁1人,迁出4人。经本次动态调整后,某某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69户2379人,其中享受政策贫困户1102户1789人;不享受政策贫困户367户590人。

(九)光伏收益分配工作

按照县里安排部署,共计确定林洋光伏收益190户,凯尔盛光伏收益56户,华博光伏123户,烟庄街道张庄村光伏收益228户,目前林洋光伏收益已发放。

(十)其他日常工作

1、金融扶贫方面,帮助东焦庄村常允岭申请扶贫小额信贷,已获得润昌行授信,预计发放贷款2万元,目前正在公示期间;

2、组织帮扶人员完善扶贫手册并保存复印件,第三季度的手册、联系卡、脱贫路径及成效手册已填写完整并发放;

3、完成扶贫APP的定位工作;

4、孝善扶贫方面,共计收取2025610元赡养费用,发放到老人账户,帮助564户贫困户稳固赡养收入。

5、完成其他扶贫日常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手册信息不规范,不准确。

扶贫手册仍然存在收入填写不规范,收入信息填写不够准确,有漏写的、也有填写不真实、不合逻辑的,并不能准确把握贫困户的收入支出信息。

(二)扶贫相关资料档案整理不及时不规范

因为扶贫资料过多,又比较复杂,除了贫困人口调整相关手续比较规范以外,其他资料存放归类不及时、杂乱,导致应对上级检查时,不能够及时找出相应资料,给检查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宣传稿件发表量较少

宣传稿件质量不高,发表量也较少,过度依赖个别文笔较好的工作人员,导致在做的工作不能行至成文,我镇的扶贫工作以及好政策不能有效的得到宣传,相关宣传考核成绩不是很理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扶贫手册填写的督促落实。

每季度落实扶贫手册的填写,督促各帮包干部及时填写,并积极提供相关信息,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尽可能的让手册上的收入信息真实准确不漏项,得到贫困户的认同。

(二)及时归纳保存档案资料。

针对扶贫资料较多交杂的现状,除规定的相关调整手续以外的资料,扶贫办准备把这些扶贫资料分为金融、教育、住房、信息核查等大类,分类按年度保存,一项一整理,做到资料规范有序。

(三)提高稿件质量,加大宣传力度。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7)

1、互助组织基本情况。2015年我县新增英川镇英川村、毛垟乡毛垟村和秋炉乡半山村三个省级资金互助组织。加上08-12年的梧桐乡梧桐坑村、澄照乡三石村、景南乡忠溪村、鹤溪镇三枝树村、郑坑乡郑坑村、沙湾镇叶桥村、东坑镇马坑村、大漈乡茶林村、葛山乡葛山村,鹤溪街道惠明寺村和大均乡伏叶村,共计成立14个省级资金互助会组织。14个村共有农户2833户,其中低收入农户719户;加入资金发展互助会的农户527户,其中入社低收入农户131户,累计收取会费19.23万元。

2、资金互助组织资金运行情况。我县2015年底前启动的省级资金互助会共有14个,其中有11个互助会已通过民政部门审核并正式登记注册,3个正在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过程中。

3、主要措施。一是完善政策。结合已经出台的《关于印发自治县村级资金互助组织示范点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景政办发[2011]48号),明确资金互助社社员的资格和权利、义务,以及资金互助社的运行、章程和各职能部门的分工等意见。同时今年结合我县扶贫改革试验区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任务,出台了《中共自治县委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政府办

公室关于推进扶贫改革试验的实施意见》(景委办〔2015〕10号)和《关于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在一定区域内组建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并在此基础上在全县范围推进组建农村资金互助联合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支持效果。二是部门协作,确保互助社健康发展。为确保村级互助社健康发展,首先由扶贫、财政部门对各村的章程、实施意见、财务管理办法等进行了完善和备案。其次由各村统一制定了互助社操作流程图,以方便试点村按科学流程运作,避免走弯路。再次进行民政注册,确立村级互助社的法人地位,确保其独立承担民事和法律责任。最后建立资金专帐。由乡农经站到信用社建立专用集体帐户。三是狠抓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试点村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学习、交流。主要培训工作方法,业务技能。同时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工作。通过培训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为互助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控制互助风险,实现持续发展。互助会一方面严把会员入口关、严格限定互助金使用方向、及时掌握会员交纳的互助金不同情况及信用、资产情况;另一方面制定了互助会办公室内部管理制度、资金互助运行制度、部门监控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实行互助金审批权限,明确各级审批权限,设定单笔互助最高限额,对受理、调查、审查、发放等各环节作了明确规定,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解决了农村发展资金短缺难题。我县农民收入较低,发展生产的启动资金缺乏,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成本偏高、手续繁杂。村级互助组织把农户个体零散的资金特别是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资金量,再按照章程,在本村内将资金发放到有需求的会员手中,使会员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有效地缓解了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紧缺的问题。二是促进了产业发展。利用村级资金互助组织这一载体,有意识地引导农户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如鹤溪街道三枝树村、梧桐乡梧桐坑村等借资金给农户发展茶叶、香菇、高山蔬菜等,促进了当地农民就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而实现增收。三是促进了农户自我发展。资金互助组织的成立提高了村民及低收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能力,也为生产发展注入了一定的资金,为农民发展创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有效促进了农户的自我发展。

5、存在问题。一是低收入农户入会率低。宣传发动工作不深入是导致低收入农户入会率低的主要原因。各别乡镇及试点村工作人员对互助会的开展目的、意义、原则理解和认识不够到位,入会宣传发动不够深入,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知晓较少。二是工作人员知识不全、业务不精、运作不规范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互助会管理人员对政策法律、经营管理、资金营运、业务操作、财务知识等业务能力不强,导致管理混乱,程序不到位,潜伏风险较大。如,账务处理不规范,做帐不及时,资金管理不严,业务操作缺乏约束行为,发放借款随心所欲。三是互助组织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管理运行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四是金融部门对互助组织的认同度还不够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广泛宣传互助会相关政策,使互助会的性质、用途、管理、使用及运转程序等政策规定为广大农民群众所熟知。及时总结推广互助会试点中好的经验做法,通过先进典型带动新的试点开展,采取多种形式展示成效、鼓舞士气、展望未来、振奋人心,为开创试点工作新局面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二是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为确保互助资金规范、安全、有序开展,通过多种形式,切实抓好互助资金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和能力、政策法律、资金营运、业务操作、财务知识等,使全县互助资金管理能力及业务技能上一个新水平。三是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力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简便、易操作的资金管理新办法,进一步简化借贷程序,方便群众发展生产致富项目。对互助会资金运行质量、效益、扶持发展产业项目、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完善村级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审查评估。

二、扶贫小额贷款情况

1、扶贫小额贷款执行情况。截至2015年底,我县共计对1970户低收入农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339.5万元。农户借用资金主要用于茶叶、笋竹、食用菌、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上面,有效帮助低收入农户致富增收。

2、主要措施。一是建立机制。出台了《关于印发自治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发展扶贫贷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景政办发[2011]59号),每年安排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中低收入农户产业发展项目特扶资金1000万元,对全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开展产业发展贴息贷款,确保有发展能力和愿望的低收入农户能够得到基本的资金保障发展。二是认真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备选户的筛选工作。通过认真细致把关、筛选,把符合贷款条件贫困户全部提供给信用社,并对低收入农户每家每户制定发展规划,采取金融机构贴息贷款、保险公司参保的方式,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短平快项目,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增加收入。三是严格审查把关。为了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我县严格审查把关,首先是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控制发放范围、对象。其次是确定放贷的对象必须是项目已经启动,或者在做项目前期准备,在发放的额度上,充分考虑项目资金总投入,提倡小额、多户、短期放贷。再次是充分考虑还贷能力,一般贷款资金主要用于见效快、周期短、增收明显的项目,把贷款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8)

根据《**市2010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的要求,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社会扶贫这四项重点工作的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整村推进工作扎实推进。

整村推进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了使申报的项目更具科学性和可操性,我办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地进行指导,反复进行研究和权衡,按轻重缓急程度对各重点村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根据群众意愿,组织**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2010年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个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2010年度扶贫项目计划,县扶贫办积极争取各项扶贫项目,2010年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余万元。

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在资金使用和运作上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截用、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同时建立项目监督和财物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审计和检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为止,大多项目都已基本完工。

(二)、产业化扶贫工作力度加大。

2010年度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工作有效加强。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人员负责,健全了工作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示范引导,抓住**县跃民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覆盖面,增强企业的辐射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开展麻鸡养殖、优质稻栽培、大棚蔬菜等技术培训**期,直接参与培训**人,辐射带动***余人,各重点村农民素质普遍提高,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我县**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开发村,他们各具特色,陈坊村发展木竹加工业,争取林业部门中、幼林抚育及阔叶林封山项目,实现人平均增收***元;航埠村引进上海客商投资种植树莓、引导村民种植黄杞子;南门村村民刘勇在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养猪***多头,实现脱贫致富;七分村支部书记合股兴办粮食加工厂、机制砖厂,解决贫困劳力***人就业。曹坊、张家两村还发展板栗、茶树等种植业,大力扶持村民养殖麻鸡,村民的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三)、创新方式,“雨露计划”。

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创新方式,实施好“雨露计划”。会同就业局举办 “雨露计划”。因金融危机提前返乡的人中,绝大部分是初级务工就业者,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县扶贫办针对这一现状,在原有的县劳动力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将高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培训课堂放入生产车间,极大的提高了“雨露计划”的效果,提升劳务技能培训的层次,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加大就业机会。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今年,我县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人,其中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任务15名。截止到目前,我县培训已全部完成,占任务的100%,实现转移就业***人,转移就业率为***%,其中在园区就业的有**人,省内就业率为**%。

(四)、社会扶贫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

1、社会扶贫工作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县8个扶贫重点村已安排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全面500名开展党员干部“1+1”结对扶贫工作,并建档立卡。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县跃民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农民养鸡,公司提供鸡苗并进行技术指导和负责回收,有效降低了农户养鸡的成本和风险,带动了广大贫困农民增收致富。

2、重点组织实施好“爱心包裹暨‘5.12’灾区学生‘六•一’关爱行动”。

“爱心包裹”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县委宣传部、邮政局、教育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会、县关工委八家单位联合在全县发起“5.12灾区学生六一包裹”发起的爱心活动,通过我办及兄弟单位的努力,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小编推荐与 扶贫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查看更多>>

3、全力帮扶及支持新农村建设。

我办特别重视新农村的建设,今年挂点礼陂镇洋陂村委会柿坑村。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经多次实地勘察,了解了当地实际情况。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支持**万元用于该村至**公路的水泥路建设。

二、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宣传调研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有新起色

以科学发展观—机关效能建设年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为民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凝心聚力,不断加强宣传调研力度,取得了新起色。

(一)、科学发展观—机关效能建设年工作不断提升。

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观—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成立了由主任担任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加强和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比如上下班签到制度、公车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等,以制度来管理人和事,做到了“事有人管,人有事做”。目前,全体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体人员心齐气正,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十分高涨。

(二)、宣传调研工作不断强化。一是成立了宣传调研工作小组。成立了副主任为组长,办公室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宣传调研小组,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了职责。二是建立了激励机制。制定了宣传调研奖励办法,按照上稿的媒体级别、数量以及信息的报送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严格兑现。同时,积极鼓励全体工作人员和其他单位、部门的人员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报道和调研。截止到11月底,全县已完成总上稿**余篇,其中中央级**篇,省级**篇,省《老区建设》**篇,省“两报”**篇,市级上稿**篇,市简报**篇,县级**篇(次),出版**扶贫开发工作简报4**期。

三、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监督检查工作有新成效

我办始终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在监督检查工作中,认真自查自纠,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改善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干群感情。

(一)、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开展。

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办对照要求,深入开展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早在3月底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召开之后,我办就已积极行动,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制定了工作方案。二是认真做好了自查自纠。组织了两个检查组深入到全县3个乡镇和8个重点村进行自查自纠,重点查看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帐目情况,项目的建设情况,摸清底数,不留死角。三是加强了与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协作。会同财政、审计、监督等部门对XX年-2010年的扶贫资金和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做好迎接检查的充分准备。

(二)、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加强县城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工程

我们在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的战略部署,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成功引进江**有限公司。2010完成招商引资工作任务**万元。

2010年我办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扶贫攻坚难度大。

目前,大多重点乡村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素质低等综合贫困因素交错制约,又因今年情况特殊灾后返贫现象严重,农村低保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小,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缺乏必要的救济保障,解决温饱问题和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二)、龙头企业弱小。

全县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对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发不足,加工转化率低,“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还不健全,辐射和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能力不强。

(三)、资金投入少。

按照“十一五”五年规划,我县**个重点村年均扶贫资金仅**万元,要实现贫困村脱贫目标,靠现在投入的扶贫资金是远远不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影响了扶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加之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足,全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进程缓慢。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要完成我县扶贫开发的规划任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突出重点,整合各种扶贫资源和力量,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整体推进为载体,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预定目标。力求实现三个突破,即促进农产品专业化发展,在改变贫困村基础条件上实现新的突破;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实现产业化转移;进一步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在培养创业型农民上实现新的突破。

明确扶贫目标,着力抓好88个重点村的整体推进工作。坚持“一个中心”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把握“一个重点”即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重点,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整体推进实现实施“一大战略”,就是着眼新的形式和贫困村的实际,大力实施贫困户增收战略。做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扶助一批龙头企业,培训一批创业型农民。   2  

小编推荐与 扶贫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查看更多>>

(一)、进一步加强重点村的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推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以班子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等六大建设,重点抓好重点村项目实施,确保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二)、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

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户运行。年底前全面完成项目,确保8个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农民收入有所提高。

(三)、切实抓好产业化扶贫。

2010年度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工作有效加强: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产业化扶贫和“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人员负责,健全了工作制度;二是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示范引导,抓住**县跃民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覆盖面,增强企业的辐射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密切配合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继续在**个重点村搞好产业化扶贫,因地制宜实施好“一村一品”。在航埠镇推广树莓栽培;在***乡两个重点村培育更多麻鸡散养大户;在**搞好木竹加工产业。充分发挥优势农业产业,使其真正成为重点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从而以点带面,推动扶贫产业和“一村一品”逐步发展壮大。此外,我们将大力扶持村民养殖麻鸡,运用各种条件和技术,使村民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四)、切实加强扶贫开发项目及资金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对扶贫开发项目的后续管理和跟踪问效工作,加大对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扶贫开发项目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提高工作实效性,切实巩固扶贫开发成果。

(五)、认真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

充分发挥扶贫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符合扶贫贴息贷款的企业争取扶贫贷款。

(六)、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积极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

(七)、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将再举办一期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

(八)、完成县委、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

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抓好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为社会主义扶贫建设奠定基础,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九)、抓好扶贫办自身建设。

认真组织扶贫办干部进一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中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自身的实际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9)

(二)按照要求推进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以“扶贫智能软件操作系统”为平台,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工作。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扶贫、民政、统计(农调队)、财政、公安、经管、人社、教育、工商等县直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组成的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县扶贫办。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按照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规模控制数9.55万人分解指标到乡镇、村。

(三)中央公益金项目有效实施。今年3月份,在三乡镇启动中央公益金项目。上半年已完成招标工作,目前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预计今年8月底可全部完工。

(四)有序推进到村项目建设。继续对整村推进村实行“1321”帮扶模式(由1名县级领导带领3个以上部门,连续2年帮扶1个整村推进村)。今年启动的9个整村推进村实施期内项目总投资达1111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37万元(含搬迁和危房改造资金),整合行业部门资金7336万元,村民自筹资金2739万元。规划发展特色产业56900亩、硬化公路52公里、新修34.5公里、扩建310公里,解决6179人的安全饮水困难。

(五)积极开展扶贫实用技术培训。全力支持全县“五个一”工程的顺利推进实施,以“县产业扶贫科技顾问团”为依托,以产业发展和老百姓的需求为标准,开设“扶贫流动课堂”,实施农村实用技术“点菜式”培训,培养一家一户的“科技明白人”,解决科技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今年已实施55场次近3000人次,占全年培训计划的40%。

(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2月以来县扶贫办严格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立了专班负责活动的具体落实。在第一阶段中,重点抓好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边查边改等重点环节,并结合扶贫工作实际,开展了“情系三农,走进贫困村”“六送”活动,为贫困村人民群众送卫生、送政策、送项目、送文化、送技术,共有2000余人参加,让老姓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让干部实实在在接到了地气。同时在所联系村实行“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活动,为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想办法。目前,已经摸清了底细,分户制订了帮扶措施。第二阶段活动中,将结合践行“一切为了贫困父老乡亲”的扶贫理念及一系列专项扶贫工作,把“”方面的突出问题查找准、剖析透,以整风精神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

(七)抓好机关各项管理工作。一是抓好相关考核工作。筹备迎接了省级2013年度扶贫绩效考核、2013年度党政主要领导考核、2012年整村推进考核等考核工作。二是做好联系点工作。在鸭子口楠木坪村、杨溪村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和高家堰镇佑溪村“第一书记”联系点开展“三万”、“三联一转”、“三进五访”等活动,大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树立了贫困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机关管理。按照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等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了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出差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等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管。编制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操作手册》,并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原则,确定了新的报账管理流程。进一步完善并优化程序,切实加强扶贫项目监管力度。四是其他工作有序开展。党建、“六五”普法、政务公开、综治维稳、档案、保密、计划生育与扶贫工作结合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10)

一、主要做法

1、注重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制订扶贫开发规划。制订扶贫开发规划是做好整村推进的基础,做好规划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十一五”期间,我县有8个扶贫重点村,辖有69个自然村,共有2346户、9584人,其中贫困人口4557人,有23个自然村未通公路,有44个自然村未通有线电视和广播,有34个自然村未通电话,有3858人存在饮水困难。绝大多数自然村分布在崇山峻岭中,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为扎实开展好8个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我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资溪县“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对8个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县总共计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64万元。

2、注重结合新村建设,扎实推进整村扶贫工作。以来,我县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五新一好”的目标,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扎实推进整村扶贫开发工作。一是突出生态特色。建设中紧密结合资溪山区地形和良好生态环境,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着力打造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富有乡村气息的生态型新农村。二是坚持因村制宜。在开展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针对区域差别、生态类型和农民生产习惯等不同,区分为生态服务型、生态旅游型,生态庄园型、生态产业型和生态社区型等5种类型新农村,实行分类指导、科学实施。三是构建长效机制。专门对理事会成员进行政策、法律和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运作机制,如指导示范点理事会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通报制度、村民建议办理反馈制度、村民自我管理和服务机制等,并以“卫生放庭院”、“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评比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理事会定期巡查、户主民主评议等办法来组织实施,使生态型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到目前为止,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共投入资金514万元,硬化进村路及村内主干道8700米,硬化入户路7300余米,新引山泉水10座,受益农户1011户,落实沼气项目67个。以来8个重点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试点村已成为全县先进示范点,如三江村的熊家村小组被评为风光自然村、卫生村,初居村的安德村小组被评为环境整治先进自然村、生态村。

3、注重发展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格局。以来,我县积极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五大产业”目标任务,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扎实推进产业扶贫,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一是大力增值主导产业。通过对各重点村进行了深入调查摸底,根据各地资源情况、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县场需求,确定一批无公害农产品项目作为重点村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并逐村安排落实好生产、扶贫项目资金。如多种渠道筹集10万元扶持里木村建立烤烟基地200亩,每亩年纯收入达1600多元,村民因此人均增收400余元,烤烟已成为里木村、翁源村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三江村和下长兴村以生猪、吊瓜为主导产业;初居村以巴西蘑菇为主导产业。二是切实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结合林改,加大毛竹产业扶持力度,使自生自灭的山林,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如港东村、榨村有万余亩毛竹资源,因交通问题不便,有80%的毛竹资源没有得到开发,通过扶贫修路项目实施后,丰富的毛竹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村民因此人无增收300余元。

4、注重特色产业培训,引导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扶贫必先扶智,治标先治本。我县紧紧围绕面包特色产业,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依托省级扶贫培训基地全龙面包培训学校和市级扶贫培训基建生艺术蛋糕培训学校,积极开展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在全力打造扶贫开发重点村农民职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同时,整合了有关部门的扶助资金,对参加培训的重点扶贫村贫 困户给予400元/人的补助。此外,我们还积极为贫困群众搭建就业平台,联合县面包协会和培训基地推荐其就业。近两年,我县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458人,其中有80%学员自己开起了面包店,走上致富之路,另外20%的学员在面包店打工,月工资达1000元以上,基本上实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富裕一人”。与此同时,还围绕“发展五大产业”(毛竹、烟叶、鳗鱼、面包、白茶),加大了对贫困农民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力争使每位贫困农民能掌握1-2门技术,增强脱贫致富能力。两年来,我县累计举办培训班20期,参训人数达6000多人次,印发资料2万册,为贫困村组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示范户。今年6月份,我县代表全县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扶贫开发“雨露计划”成果展,扶贫办主任沈建华同志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5、注重创新资金管理,努力提升扶贫开发效益。近年来,为使扶贫资金能全部使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县积极创新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一是在项目管理上,严格规范了项目的选择、论证、申报、审批、实施、检查、验收程序和办法,建立了县村两级扶贫开发项目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切实把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实行“三专一封闭”报账管理机制,即县村两级在县会计管理核算中心设立扶贫资金专账专户,实行专门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和报账程序。三是根据项目工程进度按3:4:2:1的比例分期分批划拨资金,即在项目实施时,预借30%项目资金,工程完成60%-70%时,施工单位核销预借的30%,并凭正式发票拨付40%项目资金,项目全部完成时,再拨会20%项目资金,剩下10%作为项目保证金,待项目使用一年,经验收合格后,给予支付,如发现工程质量问题,责成项目单位无条件返工,否则,不予拨款。同时,对于资金额度较大的项目进行招投标制,实行公平、公开招标,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扶贫资金违纪规使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使扶贫资金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

6、注重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形成扶贫帮扶合力。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扶贫办由副科级单位升格为正科级单位,配强了主任,并从乡镇选调了2名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副科级干部充实到扶贫办工作,购置了工作新车,财政每年安排2.5万元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项目配套资金。县主要领导经常亲自过问、高度扶贫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二是积极整合资金。为了更好的完成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县政府对实施整村推进资金整合,把县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赈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集中捆绑使用,统一充分发挥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加大帮扶力度。广泛调动各近挂点单位参与扶贫工新农村建设点,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各单位都选派得力干部组成扶贫工作组,认真帮助重点村实施扶贫规划和新村建设。以来,我县共争取定点帮扶单位资金和86物资万元;动员各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协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形成了“定点帮扶”、“对口帮扶”、“一挂三帮”等社会帮扶合力,全县共有137名党员干部与1070个贫困户结对子,组织开展了“手挽手”和“春蕾计划”,组织社会捐款4.1万元,衣物600件,扶助12位贫困学子入学,赠送书籍3000余册。

7、注重改善生存环境,扎实推进移民扶贫。是我县实施移民扶贫第一年,移民搬迁扶贫工程投入24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含市、县财政配套资金35万元),县政府鼓励移民进城购商品房实行无土安置,补助资金52.85万元,累计投入资金297.85万元。我县移民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到县城购商品房无土安置成效较明显。今年我县700人的移民搬迁计划,超额完成任务。在农村分散安置135户,589人,到县城购房35户,151人。一是加强领导,高位推动。今年,移民扶贫列入“民生工程”,移民扶贫工作提升到“情系百姓,关爱民生”的高度,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以县政府名义印发了《资溪县移民扶贫实施方案》,要求乡镇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对移民扶贫工作要求一把手亲自挂帅,亲自协调,确保移民年度目标的实现。二是早安排部署,高标准设计。在省里任务下达后,就立即启动移民搬迁工作程序,使今年的移民搬迁工作一开始就“高速运转”。在移民搬迁工作中,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五通一气”(通水、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建沼气)和亮化美化的要求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使各集中安置点既是移民扶贫集中安置点,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三是严格要求,强化措施。为确保移民扶贫任务的完成,我办在电视台、手机信息等多种媒体上大力宣传移民搬迁政策,并创新了动态管理办法,根据各基层单位重视程度和群众搬迁所具备的条件成熟情况来确定搬迁指标,取得较好成效。目前已落实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5个,移民搬迁人数达740人,农户建房已接近竣工,部分村民已入住新房。

二、存在问题

在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实践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我县属山区县,自然村分散,整村推进难度大;

2、上级扶贫资金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所需,而且产业扶贫项目周期短,短时间内难见成效,有一些贫困群众还没有完全脱贫;

3、在贫困村搞新农村建设,建设点与整村推进存在矛盾点和面如何结合需要探索和创新,而且重点村普遍存在基础条件差,同样资金建设与其它村相比,要求达到同样标准有难度。

4、因为贫困,大部分重点扶贫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乡村配套和自筹资金难以落实,也无法垫付项目实施有关费用。同时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群众参与项目实施力度不够等。

三、下步打算

我们将认真按照省县统一布置,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1、健全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加强督导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表彰项目实施好的,处罚项目实施差的,我县将拟制《资溪县扶贫规划项目实施奖惩办法》、《资溪县县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实施细则》促进扶贫项目的实施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使重点贫困村管理进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夯实扶贫工作基础。

扶贫办工作总结篇(11)

1、重点扶持村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2、年内脱贫目标 3、配合做好易地移民开发区的林改工作

结合开发区的实际,我办在职责范围内积极配合区林改办做好易地移民开发区的林改工作。

4、小额信贷扶贫任务 5、积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抽调2位领导参加箐门口水库移民搬迁工作;1位领导参加糯扎渡水库移民搬迁工作。积极参与区人大组织的对库区移民情况的调研工作,同时对大中河片区易地移民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参与倚象镇营盘山茨竹林安置点的小额信贷续贷工作,目前,46户农户已办理续贷手续39户。我办根据大中河片区易地移民的专题调研,形成文件上报区政府,得到区政府批复大中河片区土地租金34.1万元,已拨付相关乡(镇)兑现土地租金。贫单位,有319人到7个乡镇挂钩村蹲点。其中:科级以上干部158人,科级以下干部161人。共有889名干部分别下到乡镇、村、社开展调研、考察、慰问和送温暖活动,全年各部门共投入资金214.23万元,其中:现金137.78万元,物资折合人民币76.4 7、认真履行思政办发2007119号文件规定的实施教育法律法规职责,2009年扶持、帮助家庭特别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经费共计2000元。

8、积极开展2009年度扶持重点村规划编制工作 二、共同工作目标

按照考核内容和要求,积极组织学习和认真贯彻落实,并制定具体措施方案。能较好完成上级交办各项任务,坚持各项制度,积极为挂钩扶贫村办实事,完成了3个村组垃圾池建设,建好了气象显示系统。共投入帮扶资金2.4万元,有6名科级以上干部到挂钩村调研,全年无上访事件发生。党建目标能较好执行,并积极争创群众满意机关部门,能坚持廉政有关制度和规定,无违法违纪行为。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积极参与牵头单位深入挂钩联系的老街社区开展禁毒防艾工作,深入到挂钩联系社区帮教活动3次,了解禁毒工作情况,存在的困难,查看禁毒工作台账等方面工作,帮助老街社区筹集工作经费1000元。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均能较好落实。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我区虽不属贫困县(区),但边远山区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而上级给我区的扶贫开发项目数量少,远远满足不了贫困乡(镇)、村(社)的需求,制约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2、项目建设资金补助低。现在实施的整村推进扶持自然村无偿资金投入少,而我区财政资金困难,没有更多的资金配套,给项目安排带来一定的困难,许多与贫困群众脱贫有关的项目不能全部进行扶持,若要面面具到,只会出现投入分散,造成规划与实施脱节,达不到项目扶贫的效果。 四、2009年工作计划 2、认真做好2012年重点扶持村项目、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及扶贫信贷项目的前期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