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1 22:17:11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1)

疾控中心是维护民众生命健康的重要组织机构,其内部档案是疾控中心在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健康教育宣传及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累积的数据资产,对其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注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能够为其今后各项疾控工作高效进行奠定基础,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疾控中心档案特点

①信息来源复杂。疾控中心档案来源繁多,不仅涉及有人类疾病、各种传染病、流行病,还包括有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环境污染、地质水质等。②客体对象群集。疾控中心肩负维护社会民众生命健康的重任,涉及最多的便是各种传染病及自然灾害,疾控档案反映客体对象的群集性特点十分明显。③信息主体民主性。疾控中心档案内容与社会亿万民众具有直接关系,以免费接种项目为例,民众具有选择或拒绝的权利,这体现了我国基本卫生保健的民主性,因而疾控中心档案信息主体具有民主性特点。④档案内容全球性。疾控中心档案中涉及的传染病、流行病等内容并不受地理位置局限,全球范围内均可发生,因而档案内容还涉及许多国外相关信息资料。

2疾控中心档案管理质量提升策略

2.1增强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属性,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做好服务工作始终是档案部门的努力方向。因此疾控中心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提高档案开发利用率,以便于为疾控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资料依据[1]。要想提升疾控中心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重点在于加强疾控中心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比如可以将档案管理质量规划到管理人员效率考评内容当中,以此来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并针对档案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竞争和奖励制度,激发管理人员积极性。另外,建立起良好的档案工作环境,真正提高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政府、民众及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

2.2制定完善档案管理法规体系

疾控中心应根据自身档案管理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法规体系,对档案管理原则、主体、方法、开发准则、利用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还要确定疾控中心档案管理范围、责任人、归档期限、归档标准及相关流程手续等内容;制定保管期限规定、保管期限表和疾控档案保密规定;应明确档案开发利用相关章程内容,包括档案开发原则、开发权限、开发时间等;制定档案分类标准及档案类目级次,构建疾控中心档案分类体系;明确疾控档案档号编制规则及档号代码编制疾控档案类目、归档、保管期限、密级一览表,规范疾控中心档案全国统一分级管理,提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2.3构建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安全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加大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效率及质量都得到的进一步提升,但随之而来的信心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存在使用权限问题,容易被黑客攻击、病毒侵袭,或第三方入侵者恶意篡改或监视,安全问题难以保障[2]。因此,疾控中心针对自身信息化档案管理还应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安全性和保密性。严格依照国家及教育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章程制度来进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安全防患意识,避免档案泄密、失密情况的出现。另外,还可利用电子身份认证、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杀毒软件等技术来提高档案安全性。

2.4注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要想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必须要重视管理人才培养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①重视档案管理人才选拔工作,强调优秀档案管理人才的选拔,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入门槛,实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避免因为管理人员自身素质问题而阻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②可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要做好档案管理就应当努力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培训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鼓励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在实践训练中增强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另外,疾控中心应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深造,参与各种职称考试,要求他们掌握必备信息化管理技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创新提升。

3结束语

在当前时展背景下,必然会对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增强服务意识、制定法规体系、确保档案安全、提升人员素质,实现依章、依规、依法档案管理,是推进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2)

作者简介:罗禹,吉林省安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档案馆(室)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整体管理并提供服务的工作总称,而人事档案管理是档案管理的一个部分。各单位、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基本组成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卫生医疗部门不可或缺的组成单位,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简介、政治面貌、工作能力等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中心的各项工作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事档案管理能够为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提供工作人员的优点与缺点及工作情况等信息。所以,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日常工作及人员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能够真实地记录员工的成长、工作成果等,通过一份详细的档案能够了解一个人从学校开始的人生经历及工作、学习表现等,所以人事档案管理在各行各业均有重要的意义。[1]

1.保障档案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编辑、录入及存储工作。通过网络化及计算机技术与档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使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发展,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档案进行更好的分离、记录,将不同的档案分类,且能够快速查找,并且减少了档案丢失的现象,还可以保证档案的真实性。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事档案管理不断地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包括人才的基本信息、学习情况、工作能力等,以便更直接地体现人才的情况,以此优化人力资源,将不同专业的人才应用于不同的岗位当中,在各自擅长的岗位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二、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心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足

在疾病防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较为繁忙,甚至会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这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2]这一方面会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也会对人才的记录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其工作性质具有保密性强的特点,但由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使得工作人员产生懈怠情绪。

2.档案信息管理问题

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觉得档案工作就是简单地将信息进行记录及保存,往往忽视了档案信息的重要性,工作中常常出现记录错误或者信息登记缺失等失误,甚至有档案丢失的现象发生。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档案管理中,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从事管理工作,二是因为档案管理不规范,这些都会造成档案的使用效率较低。

3.档案工作管理人员问题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份较为专业、具体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学历和软件办公的能力。但在现在的疾病控制中心,大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4.忽视了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但在疾病控制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缺少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管理中的事例。[3]较多防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还使得管理工作很繁琐,且容易出现纰漏。若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便可以更好地将档案信息进行统计并记录,不仅节省了人力和工作时间,而且能够在各部门之间实现人才信息的共享,使得各部门对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有基本的了解,使中心的各部门领导掌握每位员工的基本情况,分析他们更适合的岗位,使疾病防控工作更高效。

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档案重整的重要性

1.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更科学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处在改革的浪潮当中,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自我,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在社会拥有一块立足之地。对于疾病防控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一定的重整工作,以保证其在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首先,档案重整能够使疾病防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更加现代化、科学化。通过互联网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地管理档案,例如:更科学的分类、分析甚至可以通过网上云盘等储存软件进行档案的海量储存。并且,档案重整工作还能够通过使用电脑、软件等工具,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与时俱进。[4]

2.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疾病控制中心中有大量的工作人员,各部门的领导想了解这些工作人员的社会背景、工作状况、学业状况等基本情况,都需要通过查阅人事档案的方式,所以重整人事档案是其中心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档案管理的不断更新、重整,更新每位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使得领导能够用较为便捷的方式对每位员工有全面的了解,包括他们的优势、专业等,以便更清楚全面地考虑到员工能够胜任的岗位,及其在岗位中能够作出怎样的贡献,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3.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更加信息化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3)

XX年年以来,支行党委高度视案件防控工作,充分依靠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工作查找问题,重点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查缺补漏、剔旧补新,使制度与实际工作相符;对内管内控、工作落实和业务流程等层面存在屡查屡犯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分类汇总,通过查找基础管理工作中深层次的问题和漏洞,剖析根源,制定方案及时整改。

1.年初全行员工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1194份,(支行行长与分管行长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分管副行长与部门、机构网点负责人签订、部门负责人与员工签订案件防控责书)实行分管责任,使案件防控责任到人,不留死角。

2.认真落实《关于在全省建行开展员工不良行为排查工作》建鄂函[XX年]231号的通知精神,在支行开展了全方位对员工不良行排查工作,以提高员工防范道德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的能力,对员工不良行为排查率为100%。

3.认真传达案件防控工作动态及上级文件,根据支行机构网点分散特点,XX年年采用电子邮件方式转发案件防控工作动态及上级等文件,以部门、机构网点为单位组织员工学习传达,提高了全体员工案件防控意识。

4.条线管理部门深入机构网点搞好案件防控及整改,促进整改工作落实。为了加强基层机构关键环节操作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高网点工作效率和抵御风险能力,防止出现因“管理疲劳”产生的操作风险和案件,条线部门、机构网点负责人加强积分管理工作,对违规行为员工现场积分,XX年年至今全行员工违规行为137人次,共积分201分。

二、案件防控具体做法

认真贯彻落实省分行《关于在全省建行开展员工不良行为排查工作的通知》(建鄂函[XX年]231号)文件精神,我行结合实际,全行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对员工不良行为的排查工作。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落实

班子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专题会、推进会、督导会,对总行和省分行案件防控视频会精神的落实工作进行明确部署和严格要求,不等不靠,提早下手。成立了由蒋勇行长任组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监察合规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排查领导小组,并对排查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各部门、网点负责人必须本着对建行事业、对员工和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认真扎实地抓好排查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严以律己,自觉抵制、检举和纠正违反总行九项禁止性规定的行为,做到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二)明确责任,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一把手”负总责,亲自过问、主动协调、直接参与;在此基础上,逐一分解细化整改措施,逐项明确牵头、协办和督办部门,各部室加强沟通,充分信息共享,形成了各部室齐抓共管、全部整体联动的格局。截至目前,各项措施已经全部启动,有效地遏制各类案件和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筑防火墙,注重预防,适时预警

认真开展专项排查,加强员工行为管控,先后开展重要岗位员工不良行为排查,员工挪用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专项行为排查,排除隐患;组织开展典型案件警示教育活动,警示全员珍惜拥有、珍爱职业生命,深入开展“员工行为九项禁止性规定”,要求各部室负责人带头学,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学,做到人人知晓,入脑入心,进一步增强员工合规经营、按章办事的自觉性。

一是紧密结合支行实际,注重工作措施的针对性,重视工作方法的有效性,抓住自查、互查、民主测评和综合考评三个阶段,合理安排各阶段工作进度。并在排查过程中注重“三个延伸”,即:在时间上向八小时外延伸,在思想上向可能产生道德风险的行为表现方面延伸,在业务上向操作细节上延伸,做到排查工作深入、彻底。

二是首先采取全行员工自查、互查的方式,然后排查工作组分成两个小组深入到部门、网点听取负责人对每位员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并组织员工对本部门、网点负责人进行民主测评。部门、网点平常也较注重员工的思想状况,与他们交心谈心,沟通思想,同时,在工作上帮助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为员工排忧解难,使员工感到支行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重点突出排查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及其他重要岗位人员、前台操作人员。着重抓好防范挪用资金购买股票、、参与、炒期货、炒卖房屋、经商办企业以及利用职务之便、工作之便收受贿赂、向客户索要财物、好处费等问题。4月下旬至5月份,全行排查613人,排查面达到100%。收回排查表3846份,其中自查表613份、互查表2764份,民主测评表469份。通过这次排查,使全行员工提高了思想认识,自觉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增强了员工防范道德风险的能力。在这次员工不良行为排查工作中,未发现有不良行为的员工。

这次员工不良行为排查工作,大多数网点、部门负责人能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上级行的文件精神,严格按通知要求分阶段进行不良行为的排查工作,对照排查内容及禁止性规定逐条自查、互查。排查期间,支行按要求设立排查(举报)信箱,明确双人负责,并公布排查(举报)电话及联系人。排查工作的进行,加强和规范了员工行为,提高了员工防范道德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的能力。当然,也存在极个别网点负责人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对排查工作没有足够重视,没有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不良行为排查工作的关系,思想认识不足,在组织员工学习、传达上级行文件精神上,没有做好记录,排查表、互查表上交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支行汇总统计工作。今后,我们将此项工作常抓不懈,逐步建立防范道德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为支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共4页,当前第1页1

(四)及时用电子邮件方式转发案件防控工作动态及上级文件精神

要求部门、机构网点负责人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传达,并做好学习记录,根据下发文件条线部门深入机构网点进行抽查传达文件学习情况,了解员工学习文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指导,提高员工案件防控意识。

三、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情况

为了加强基层机构关键环节操作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高网点工作效率和抵御风险能力,防止出现因“管理疲劳”产生的操作风险和案件,根据《关于监控检查基层机构关键风险点的通知》(建总函[XX年]132号)、《关于加强基层机构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建总函[XX年]590号)文件要求,在现有业务经营管理部门加强内控管理的同时,支行建立了专、兼职风险经理对基层机构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制度。几个月以来,基层机构关键风险点再监督工作得到了支行领导高度重视,配备了监控人员,落实了监控职责,实施了监控检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检查发现的问题已得到积极整改,风险监控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支行从3月中旬开始,按照总行要求的检查频率、13个风险点的监控检查内容,历时7个月对全行44个网点、294名柜员进行了基层机构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被检查柜员总人次为7730人次,被检查营业网点总次数为2133次。支行风险管理部在营业网点兼职风险经理监控检查的基础上,还重点监控检查了44个营业网点。全行共检查发现问题27个(其中超库限16个,监控有死角9个,重空保管不合规1个,印章保管不合规1个),截至9月底对检查发现问题已整改27个,整改率达100%,同时对监控检查发现问题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违规行为积分处罚。至此监控检查发现问题逐月减少,基层机构关键操作风险点防范意识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提高。

监控检查采取的主要措施:

1.我行每月初组织44个网点的基层风险经理对基层机构关键风险点进行一次交叉检查,月底组组织各基层风险经理再进行一次自查。

2.风险管理部专职风险经理对各基层网点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对发现问题的网点现场签发《基层机构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发现问题通知书》,要求3个工作日内由问题网点将整改结果回复风险管理部,同时抄送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协同监察合规部实行条线配合、跟踪整改;对无法整改或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违规,由问题网点书写情况说明,同时递交业务归口管理部门确认情况属实后,由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和经营部门共同整改。

四、个金部案件防控工作做法及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总行、省分行案件防控及整改的相关要求,支行个金部及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印发<×××××支行统一配送重要空白凭证和现金流程的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江岸关于协助有权机关查询、冻结、扣划单位或个人存款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印发<建行江岸支行现金集中整点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江岸支行离行式自助设备集中管理操作规程>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建行江岸支行工资业务集中处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同时根据检查情况制定了《×××××支行营业网点柜员交易主管工作质量考核办法》和《建行湖北省分行×××××支行柜面人员服务考核及星级评定办法》。

支行在制定相关规定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检查力度,每月由支行督导人员检查一次,检查覆盖面达到100%;并组织各网点柜员(会计)主管每月进行交叉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对业务操作熟练、制度执行规范的柜员和网点进行表扬奖励;对督导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并实行积分处罚。通过对支行网点每月二次的现场检查,有效的减少了网点差错,规范了网点的操作,降低了风险。

五、财会部案件防范工作采取的具体措施

1.加强集中采购管理,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

根据支行实际,制定了《×××××支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把全面推行集中采购作为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促进业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采购程序、采购范围、采购方式等三个方面进一步规范集中采购行为。采购程序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集中采购操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严格监控集中采购环节,提高采购透明度和效率。逐步建立从业务部门提出需求、落实指标到集体决定的规范化集中采购程序。采购方式上,根据采购项目的不同特点,通过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等多种采购方式。集中采购的推行有效降低了我行的采购成本,1-9月份,我部先后对12个项目进行了集中采购,集中采购金额达1000万元,节约采购成本达100万元。

2.夯实会计管理基础,切实防范风险

一是夯实基础,梳理风险控制措施。以“提高效率、杜绝真空、信息共享、避免重复”为目标,对事前、事中和事后各环节的控制职责、措施、方法进行梳理。针对两行制度理解和执行中的差异,制订了大额现金支付报备流程、单位账户管理流程、同城票据小清算业务流程、资金调度业务流程、教育储蓄税务上报业务流程、现金单证配送业务流程、应急、查询、错账报调业务流程、单位对帐业务流程、****上交流程等11个业务统一文件,及时解决了网点制度执行中的难题。 共4页,当前第2页2

二是加强配合,做好会计检查组织工作。按照会计管理和营运管理体制改革及公私分离相关文件的要求,营业网点的管理职责分属于会计部、个人金融部等不同部门,会计部门作为会计检查工作的牵头管理部门,针对营业网点管理操作风险的关键环节,我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现金尾箱、重要单证、印章、印鉴卡、柜员管理、业务授权、大额支付等重要部位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理清了薄弱环节,对差错和违规行为下达了整改通知,加强了风险管理控制,及时稳定了前台业务运行安全。

三是加强现金管理,杜绝风险隐患。严格控制库存限额。结合网点现金收付额、周边网点现金备付以及atm(cdm)的设备的具体情况核定现金库存。将原网点现金库存支行按年度核定一次改为每季度核定,大大提高了对网点现金库存调整需求的反应速度,适应业务发展。同时,对以往未涉及的外币库存进行核定,实现了全现金核定管理。以上工作的改进,特别是部分网点执行零外币库存,要求各网点改进现有现金管理思路,做好现金备付计划预测,严格执行现金预约制度,提高现金使用效率。开展上门收款业务清查,研究上门收款业务集中管理工作,解决该业务风险大、监控难的问题。按照支行现金管理集中的要求,将分散在各行的上门收现业务整合集中到支行营业部,成立专班负责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操作风险。

六、安全保卫部案件防控工作做法及具体措施

1.认真做好营业网点安全检查工作

为规范两行合并后的安全保卫工作,安全保卫部迅速制定《营业网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营业网点安全检查制度及检查内容,切实贯彻“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督促营业网点负责人和安全员按照营业场所安全管理检查内容40条进行逐条对照检查,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同时,安全保卫部指派专门的保卫人员,加大对营业网点的夜间巡查力度,明确每周不低于两次的夜间巡查,每月网点夜间巡查覆盖面达100%。

2.狠抓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和积分管理工作

安全检查是做好安全防范、案件防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其落脚点就是放在对存在问题的督促整改上,及时堵塞管理和操作中的漏洞,增强安全系数,杜绝案件的发生。截止三季度,安全保卫部共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88起,发现整改安全隐患39起,下达违规行为整改通知单28份,同时对照《营业网点安全保卫违规积分标准》对9个营业网点及个人作出积分处理,从而从根本上扭转了重查处、轻整改的工作倾向,也进一步提高了营业网点对安全防范及案件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规范了员工的安全防范操作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切实加强我行营业观点技防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

安全保卫部通过对营业网点监控录像的随机回放检查,一方面促进网点对技防设备的清洁、维护保养,一方面通过对监控资料回放调阅,复制拷贝发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不规范行为,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整改,防患于未然,杜绝操作风险的形成和案件的发生。

4.整理制定×××××建行安全保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加强案件防控力度,维护我行的正常经营秩序,建立支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责任明确的应急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使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和责任化,最大程度的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害,安全保卫部重新调整和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从工作职责、组织架构、人员分工、保障支持、处置流程等方面规范和细化预案内容。从上半年营业网点预案演练的情况来看,我行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均能切实指导网点针对突发事处乱不惊,有条不紊的做好处置工作。

5.认真规范运钞车辆及守押人员的管理工作

随着我行押运工作社会化改革,运钞车辆及接、送现(重空)工作是银行押运安全工作中风险较为突出,而且最容易疏忽的一项工作。针对两行合并后,押运工作量成倍上升的工作状况,我行安全保卫部抓紧与押运公司的衔接配合,进一步规范网点接、送现(重空)、上门收款及运钞车辆调度管理工作,细化工作流程,加大对押运队伍的学习教育,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促进守押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物质保障和思想防线两方面切实抓好案件防控工作。

案件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行安全保卫部将进一步查找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细化防范管理手段,加大工作力度和深度,切实做好防范案件和风险,为我行各项业务工作的持续开展保驾护航。

七、下一步工作开展计划

1.进一步提高认识,确保案件防控工作取得实效。支行要求各基层网点充分认识开展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落实监控检查职责,防止“检查走过场”和“检查疲劳”,确保监控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2.加大监控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力度,确保检查发现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对于监控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落实整改,并做到举一反三,杜绝屡查屡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网点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网点负责人要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针对《基层机构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发现问题通知书》提出的问题做好整改工作。各条线管理部门加强与网点、业务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起到督促整改,促进业务管理再上台阶。对发现问题多、频率高、问题突出的关键风险点要在督促相关网点进行整改的同时,采取措施,研究解决当前在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关办法,避免因管理不到位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 共4页,当前第3页3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4)

根据五大系列活动工作思路,我行在传达五大活动精神时,认真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业务发展和案件风险形势,特别是针对多年无案件的麻痹心理和简单、低级错误屡查屡犯问题,提出把20*年确定为“规范经营年”,花大气力抓好安全运行、规范经营和风险控制工作,并提出了开展“规范经营年”活动要达到的“三个规范”的预期目标,即规范支行的经营行为,规范人员的从业行为,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

在此基础上,深入揭摆问题,查找管理和业务岗位存在的风险点,提高案件防控工作水平。以认真落实八项制度为重点,开展查找管理和业务岗位存在的风险点讨论。讨论的关键环节为帐户管理、重空及单证管理、对帐管理、银行卡及储蓄存折管理,公章业务用章及个人名章管理、会计凭证管理、尾箱管理、密码管理、日始签到日终退签离岗退屏管理等。结合案件对照网点相应部位、环节,认真查找出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通过遏制违规经营行为,遏制可能导致案件的操作风险发生,提高员工职业操守,促进我行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二、严格按照上级行要求,扎实开展员工行为排查活动。

在这次员工行为排查活动中,成立了员工行为排查工作领导组。组长由行长担任,成员由支行领导和会计主管担任。排查工作由纪检特派员负责组织实施.

在排查形式上,我们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制订排查方案,通过发放员工自查排查表,先由员工自查、互查,再通过行长办公会议进行评定,最后由负责人签字,对排查结果负责;在排查内容上,严格从涉嫌案件的行为、存在隐患可能诱发案件的行为、其他等三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在排查中,对可能涉嫌案件方面,着重排查员工是否存在贪污侵占挪用、贿赂、其他犯罪以及是否被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传唤、拘留、取保候审等情况;对存在隐患可能诱发案件方面,着重排查员工是否存在工作表现、经济往来、社会交往和家庭状况等方面的异常现象;在其他方面,着重排查员工是否有商业贿赂苗头等异常现象。除了例行日常的内部排查外,我行还组织到员工家中,和员工家属进行谈话14人次,外部排查超过我行总人数的20%。通过经过排查,我们虽未发现员工有任何不良苗头倾向,但我行将会对员工行为继续进行追踪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

三、以案件防控及整改落实为重点,稳步推进效能监察工作。

我行多次利用晨训时间,组织全行员工学习省市分行关于案件防控与整改效能监察方面的文件,并结合审计整改平台,提升员工对案件防控与整改的标本兼治意识,教育全行员工重在治本,将案件防控及整改与全行体制机制改革、业务流程优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行案件防控与整改的工作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以业务条线为单位,对近年来上级行下发的各项有关案件防控的文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各部门组织本部门人员对这些规章制度进行重点学习,使员工在具体工作中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做到有章可依、按章操作。

四、全方位的、创造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努力杜绝不良行为和不良思想。

今年以来,我行把“警示”教育作为案件防范一个有效手段来进行,出发点是不仅加强员工的职业操守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从员工的按章操作意识上下功夫,从员工的自我保护上,预防他人违规上下功夫,整体来讲就是自控、互控、他控三道防线都做到,让员工自觉地做到。

同时,我行还把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学习、开会说教组织了多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除了结合行长谈话制度和行长接待日制度,加强与员工的沟通,营造和谐氛围外,还坚持“警示日”活动,每个月的28日前后,组织全行员工进行形式多样的警示活动。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5)

疾控部门的档案有党政管理档案、医疗技术档案、公共卫生档案、卫生防疫档案。其中,医疗技术档案是疾控部门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包括各类医疗病历、处方、检查单据等方面的档案,还包括各类医疗纠纷的相关档案。公共卫生档案记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流行抢救等方面的内容,包括青少年健康检查、生长发育、疫苗接种情况等。

疾控档案具有阶段性、保密性、专业性等特征。疾控档案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就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特征,处置也具有阶段性,由此产生的档案也就必然会有阶段性特征;疾控档案属于国家档案法和保密法所规定的档案,档案的密级也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很强的保密性;疾控档案是记载当地疾病控制方面的重要资料,与医疗技术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二、疾控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疾控档案管理重视度不高

虽然档案工作是疾控部门的重要工作,但普遍存在对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仅将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常规工作,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疾控部门在人员配备时,倾向于安排能力相对较弱或者是年龄较大的人员,疾控部门内部普遍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岗位属于养老性质的岗位。这无形中让档案仅仅成为了一个记载历史的载体,归档之后就基本不会去开发和利用,无法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

(二)档案管理经费投入不够

疾控部门属于事业单位,经费划拨要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而疾控部门的经费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设备添置、药物采购、场地建设等方面。不可否认,这些经费都是对当地疾病控制所必需的,也为当地的疾病控制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然而,部分地区受经济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对于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却是极少,甚至有的地方还会将档案管理经费挪作他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单位的档案管理必然会走上信息化道路。疾控档案信息化是疾控档案长期保存的关键,也是优化利用疾控档案的重要举措。档案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其中包括设备投入和人员投入、软件投入等。

(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疾控档案管理对工作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必须要有医学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目前,在疾控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自然大打折扣。档案管理工作不被疾控部门视为主要工作,而且短期内也很难体现其价值,所以优秀的人才不愿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也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本职工作做好。疾控部门的重点工作放在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青少年健康等方面,在遇到重点工作需要突破时,疾控部门人员的主要力量都会集中,档案工作人员也会被抽走,甚至有的疾控部门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档案管理工作交给了办公室工作人员或者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其忽略程度可想而知。而且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各大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及信息技术培训,在档案管理与利用中没有采用信息化手段,在检索档案时耗费的时间很长,也没有采用有效的手段对电子档案进行保护,致使档案不便于管理而且利用率很低,导致档案没有充分发挥应用作用。

(四)疾控档案管理制度不到位

档案管理规范与否,首先要看是否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是少部分疾控部门的档案管理并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档案也由各个科室自行安排人员负责归档管理,档案存放比较随意,甚至出现档案丢失的现象。在档案查阅方面也没有严格执行保密法的规定,没有进行严格的登记和查阅制度,在档案查阅后不及时归档而造成档案遗失以及人为泄密。尤其是疾控部门内部工作人员借阅和查看档案的时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放任自由,档案丢失、泄密情况屡见不鲜。

三、加强疾控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重新审视疾控档案的重要性

疾控部门的档案是记载疾控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和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依据。疾病控制工作如果没有历史档案作为依据,没有历史经验的积累,无法在当地实施因地制宜的疾病控制措施。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完善和管理档案,最终达到充分利用疾控档案为疾病控制工作服务的目的。各级疾控部门的领导和主管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到疾控档案的重要性,应当成立疾控档案管理领导小组,由疾控部门内部各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一个领导重视、人人有责的疾控档案管理体系。

(三)增加疾控档案管理的投入

档案管理不仅仅是将已有的档案进行简单的统计归档,而是要利用现代技术管理好档案。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趋提高,疾控档案信息化是疾控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因此投入计算机硬件设施及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对疾控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必须的。运用信息技术管理疾控档案方便查询和借阅,但应当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网络的安全,对病毒的入侵和黑客的攻击积极进行防范,保证疾控档案的安全。疾控档案的管理应当考虑到档案的分级管理和利用,同时充分注意档案的保密性,在档案归档和查询过程中应当设定不同的权限,以免档案泄密。

(三)提高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首先应当加强培训。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际需要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都是从医疗技术岗位上转岗的,所以,应当加大对疾控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及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档案管理工作和日常的疾控业务工作在内部管理方面的考核标准较为宽松,这也就导致疾控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最终导致疾控档案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疾控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还应当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疾控档案为当地疾控工作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是被动的,但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对疾病控制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如编撰疾病控制宣传资料,利用档案记载的相关案例和病例,积极、主动的开发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教育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接受宣传和了解相关知识后做好疾病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疾控档案的价值。同时,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总结和综合历年的档案数据,为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制定相关文件和政策时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

(四)健全疾控档案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有规矩。所以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对档案进行管理。在档案归档、保密、查询、借阅等方面做到管理措施到位,才能确保疾控档案长期合理利用。

四、疾控档案的利用与开发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和开发档案,所以疾控档案在完善管理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和开发。

(一)疾控档案服务政府决策

当前疾控工作职能已深入到群众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疾控档案不仅是记录疾控部门的载体,而且也是当地疾病控制的重要依据。疾控部门应当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让疾控档案主动服务社会。疾控档案可以为政府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疾控部门所在地域的疾病预防、疫情监测和预报数据主要来源于疾控档案,只有对历史档案进行分析,查找规律、发现规律,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政策和措施才能有的放矢。

(二)疾控档案服务人民群众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6)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基层检察机关,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现有工作机制如规范化管理机制、检务督察机制、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有效对接,在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运行的同时,促进检察工作各项管理机制的协同发展。本文结合基层检察院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作一初略探讨。

一、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内涵

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点,是指公共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出现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廉政风险的具体环节或岗位。廉政风险点及其相对应的廉政风险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权力运行的变化或岗位职能职权的调整,而相应发生变化。Www.133229.COM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对权力运行各个方面和重要环节的廉政风险实施有效防控,实现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行政业务与廉政工作、思想防范与制度约束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的发生。

所谓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是指基层检察机关在运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过程中,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现有工作机制如规范化管理机制、检务督察机制、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有效对接,在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运行的同时,促进检察工作各项管理机制协同发展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运作方式。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理论基础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对检察人员实行廉政风险管理,提高其拒腐防变能力,是当前各级基层检察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才能有力地促进检察干警廉洁执法、高效履职,从而使检察机关各项职能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一)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科学合理、系统配套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整体效能。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进一步明确: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坚持统筹推进、综合治理,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发文中提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工作规划》涉及到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级检察机关应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既要立足当前,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又要着眼长远,科学筹划安排,分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实施。

由此可见,《实施纲要》、《工作规划》中所描述的惩防腐败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思想,惩防腐败体系的生存与发展与其外部机制息息相关。因此,基层检察院贯彻执行《实施纲要》、《工作规划》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基层检察机关的现有工作机制相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实施。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现实基础

基层检察院建设是检察机关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事关整个检察事业的发展全局。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及《基层人民检察院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我省也专门下发了《湖南省基层检察院建设考核办法及量化评分细则》,对基层检察院建设进行督导和规范。应当说,从中央到地方,对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是非常支持的,特别是近几年来,上级院一直将基层检察院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加大指导力度,使基层检察院干警的执法能力、执法形象、执法公信力、科技装备等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员短缺、案多人少,仍是制约基层检察院发展的突出问题。  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在整个国家权力机构中,担当着反腐倡廉的重要司法职能。如何规范检察机关自身的执法行为,确保检察人员自身的廉洁性,作为检察机关承担内部监督职能的纪检监察部门也“从幕后走到台前”,肩负起做好检察人员廉政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责,除了开展日常的纪检监察外,如何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需要制度与方法的创新。

然而,人员短缺、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依然制约着基层检察院的各项工作,基层检察院的纪检监察工作也不例外。据统计,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专职人员一般为1-2人,却要承担日益繁重的内部监督职责,而且这种状况还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笔者认为,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要缓解当前任务重人手少的矛盾,必须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方能履行好自己的内部监督职能。实际上,为缓解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将尽可能多的人员安排到业务部门办案,有些基层检察院不得不将纪检监察、检务督察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合署办公或多个部门人员交叉任职。这就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基层检察院的规范化管理机制、检务督察机制、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现有工作机制相结合,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提供了现实基础。

三、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表现形式

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基层检察院的现有工作机制如规范化管理机制、检务督察机制、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存在诸多共性,正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才有了现实可能性。下面,笔者就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作一简要论述。

(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规范化管理机制相结合

规范化管理机制,是指检察机关为了确保检察人员的管理、检察办案工作的开展、检察机关的运作均按照既定的程序、规则、制度进行,而建立的一套现代的、科学的、符合法律监督职能要求、检察执法特点和检察队伍构成的机制。实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规范化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一是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对干警执法活动的全程监督,突出防控重点人员、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二是规范同步录音录像,专人负责管理录音录像和其他各种资料。三是层层签订办案安全责任书,强化办案工作区各种安全措施,加强对办案过程的安全检查。

(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检务督察机制相结合

检务督察机制,是指检察机关的检务督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和规定对督察对象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遵章守纪、检风检容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督促落实的一项重要内部监督工作机制。实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检务督察机制相结合:一是加强对重点部门办案纪律、重点办案环节、办案安全等方面进行督察,发现风险点及时加以督促改进。二是加强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督察。三是是加强对外出执行公务人员检容检纪以及对警车涉足酒店、娱乐场所的督察。

(三)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相结合

执法档案管理机制,是指检察机关为了保证检察人员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而将检察人员办案的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执行法律、遵守纪律、接受奖惩等情况全部记录下来形成档案并加以动态管理的机制。实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相结合,一是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考核情况记入检察人员的执法档案,通过对检察人员的执法行为的全程监控,促进检察人员依法办案、廉洁办案。二是在执法档案的管理上,采取“一案一登记”、“一案一测评”的方式,对个案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三是依据个人执法档案实行错案追究制,对检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情况,进行责任倒查,追究办案人员及相关领导责任。

(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7)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基层检察机关,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现有工作机制如规范化管理机制、检务督察机制、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有效对接,在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运行的同时,促进检察工作各项管理机制的协同发展。本文结合基层检察院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作一初略探讨。

一、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内涵

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点,是指公共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出现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廉政风险的具体环节或岗位。廉政风险点及其相对应的廉政风险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权力运行的变化或岗位职能职权的调整,而相应发生变化。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对权力运行各个方面和重要环节的廉政风险实施有效防控,实现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行政业务与廉政工作、思想防范与制度约束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的发生。

所谓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是指基层检察机关在运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过程中,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现有工作机制如规范化管理机制、检务督察机制、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有效对接,在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有效运行的同时,促进检察工作各项管理机制协同发展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运作方式。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理论基础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对检察人员实行廉政风险管理,提高其拒腐防变能力,是当前各级基层检察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才能有力地促进检察干警廉洁执法、高效履职,从而使检察机关各项职能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一)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科学合理、系统配套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整体效能。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进一步明确: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坚持统筹推进、综合治理,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增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发文中提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工作规划》涉及到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级检察机关应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既要立足当前,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又要着眼长远,科学筹划安排,分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实施。

由此可见,《实施纲要》、《工作规划》中所描述的惩防腐败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思想,惩防腐败体系的生存与发展与其外部机制息息相关。因此,基层检察院贯彻执行《实施纲要》、《工作规划》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基层检察机关的现有工作机制相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实施。

(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现实基础

基层检察院建设是检察机关全部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事关整个检察事业的发展全局。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及《基层人民检察院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我省也专门下发了《湖南省基层检察院建设考核办法及量化评分细则》,对基层检察院建设进行督导和规范。应当说,从中央到地方,对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是非常支持的,特别是近几年来,上级院一直将基层检察院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加大指导力度,使基层检察院干警的执法能力、执法形象、执法公信力、科技装备等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员短缺、案多人少,仍是制约基层检察院发展的突出问题。  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在整个国家权力机构中,担当着反腐倡廉的重要司法职能。如何规范检察机关自身的执法行为,确保检察人员自身的廉洁性,作为检察机关承担内部监督职能的纪检监察部门也“从幕后走到台前”,肩负起做好检察人员廉政风险管理的重要职责,除了开展日常的纪检监察外,如何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需要制度与方法的创新。

然而,人员短缺、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依然制约着基层检察院的各项工作,基层检察院的纪检监察工作也不例外。据统计,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专职人员一般为1-2人,却要承担日益繁重的内部监督职责,而且这种状况还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笔者认为,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要缓解当前任务重人手少的矛盾,必须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方能履行好自己的内部监督职能。实际上,为缓解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将尽可能多的人员安排到业务部门办案,有些基层检察院不得不将纪检监察、检务督察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合署办公或多个部门人员交叉任职。这就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基层检察院的规范化管理机制、检务督察机制、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现有工作机制相结合,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提供了现实基础。

三、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表现形式

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基层检察院的现有工作机制如规范化管理机制、检务督察机制、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存在诸多共性,正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才有了现实可能性。下面,笔者就廉政风险防控结合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作一简要论述。

(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规范化管理机制相结合

规范化管理机制,是指检察机关为了确保检察人员的管理、检察办案工作的开展、检察机关的运作均按照既定的程序、规则、制度进行,而建立的一套现代的、科学的、符合法律监督职能要求、检察执法特点和检察队伍构成的机制。实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规范化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一是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对干警执法活动的全程监督,突出防控重点人员、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二是规范同步录音录像,专人负责管理录音录像和其他各种资料。三是层层签订办案安全责任书,强化办案工作区各种安全措施,加强对办案过程的安全检查。

(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检务督察机制相结合

检务督察机制,是指检察机关的检务督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和规定对督察对象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遵章守纪、检风检容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督促落实的一项重要内部监督工作机制。实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检务督察机制相结合:一是加强对重点部门办案纪律、重点办案环节、办案安全等方面进行督察,发现风险点及时加以督促改进。二是加强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督察。三是是加强对外出执行公务人员检容检纪以及对警车涉足酒店、娱乐场所的督察。

(三)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相结合

执法档案管理机制,是指检察机关为了保证检察人员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而将检察人员办案的数量、质量、效果以及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执行法律、遵守纪律、接受奖惩等情况全部记录下来形成档案并加以动态管理的机制。实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执法档案管理机制相结合,一是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考核情况记入检察人员的执法档案,通过对检察人员的执法行为的全程监控,促进检察人员依法办案、廉洁办案。二是在执法档案的管理上,采取“一案一登记”、“一案一测评”的方式,对个案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三是依据个人执法档案实行错案追究制,对检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情况,进行责任倒查,追究办案人员及相关领导责任。

(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8)

1.1 内控管理工作的氛围不浓

氛围不浓主要表现为受“四少四怕”困扰。“四少”是:专题会议研究得少、内控活动开展得少、支行下基层督导落实得少、阶段性活动推进措施触动得少。导致内控工作在整体策划、组织和运作上无影响力、号召力和整体合力,显得在全行业务经营管理活动中营造的声势明显不够,甚至偃旗息鼓,没有把内控管理工作当成促进业务稳健、高效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系统工程来抓。“四怕”是:管理层面一怕得罪人,对一些问题和苗头,甚至是不可饶恕的严重问题,处理起来轻描淡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敢于碰硬,以歪就歪,求得一团和气,存在过多的迁就、遮掩、隐瞒,甚至是护短,在内控监管过程中,监管人员发现的重大违规问题,没有严肃查处一个,很多都“石沉大海”。二怕对一线会计人员处理过重会带来消极影响和抵触隋绪,甚至担心一些思想波动较大的一线柜员产生对抗心理,做出偏激举动。三怕成为众矢之的,当老好人的思想严重,以信任代替制度,以感情代替原则,致使大部分操作人员对不良的操作习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对支行监管发现的问题不屑一顾,步入了前查后犯,屡查屡犯的怪圈。四怕冲淡中心工作,没有摆正内控管理工作的位置,畏难情绪严重。认为内控管理工作不做也可以过得去,做了反而自讨苦吃,而且吃亏不讨好。因此,内控管理工作就是几个内控管理人的事,而几个人在这样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面前显得元助、无力、元为。

1.2 内控管理工作的重点不突出

一是缺乏对重点人的行为管理,主要是对家庭婚姻不幸者、赌马者、思想异常活跃者、情绪不稳定者、社会背景复杂者、性格极端者这六类人缺乏最基本的调查、引导、教育和管制,在行为管理上,在道德风险防范上显得力不从心。二是把握不准内控管理工作的重点,费时费力,得不偿失。支行监管员、坐班主任在日常监管中缺乏对新时期风险特点的研究,把握不住重点时段、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人。眉毛胡子一把抓,监管无头绪,检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三是缺乏对新业务的跟进监督与检查,特别是考核员工绩效的业务品种的控制和管理。主要是对业余揽存、代收代付、基金、质押、票据贴现、农户小额贷款的监管乏力。四是缺乏对会计主管的准确定位,没有把会计主管当成财会监管队伍的中流砥柱来对待,会计主管在营业网点充当着一线“万精油”的角色,当“顶班主任”、“外勤主任”现象比较普遍,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除了参与营业网点业务经营挂钩,编报近20种表格外,还要承受各种检查罚款,导致会计主管应付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多,在监管工作方面失之偏颇。

1.3 内控管理工作的方法不对路

支行财会监管员长期采取“老一套”的常规监管方式方法,会计主管长期充当事后救火员的角色,下班后整整凭证账簿,不规范的就要求柜员补一补,反而把不规范的做成了规范的,甚至“隐藏”案件,使案件更加隐蔽。

1.4 内控管理工作的机制不新

罚款而已,其他没有了。比如财会监管员、坐班主任的资格考试准入制、末位淘汰制、工作质量考核制、黄牌警告制、安全责任制、岗位轮换制、强行休假制、异地轮换制、等级考核、质量考核等等一些机制都没有,更谈不上这些机制能量的放大。

2 开展内控案防工作的主要措施

2.1 突出一线柜员在内控案防中的基础地位

突出一线柜员的基础地位,一是适度提高一线柜员的工资标准,从2009年的每月1500元提高到2300元,基数工资从800元增加到1300元,大大地提高员工收入,使一线员工有盼头、有想头、有搞头;二是推行星级柜员等级管理,按月考评、按季调整、工资每月高于一般柜员150元计发;三是大力开展岗位技术比武,并给予奖励,对优秀人才变相提高待遇;四是实行优秀会计人员人才储备制,采取按月内控评价到人,按季统计违规差错率排行榜,从中确立优秀分子纳入人才库管理,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岗位择优流动上优先考虑;五是配给一定的中餐补贴和延时补贴,对异地轮岗人员较多和偏远的分理处,在生活补贴上实行倾斜,保证员工的基本福利;六是对人员偏紧、人均业务量和劳动强度较大的分理处,配备相对优秀的会计人员,并给予适度的超劳补贴,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七是严格实行业务量计酬的计件工资制,按期以全行业务总量配比计件工资总额,按统一的单笔业务计价标准计酬至每一员工;八是力所能及地解决会计人员的合理要求,急之所想,谋之所急,在柜员休假、合理安排岗位、安排住房整理维修等问题上绝不含糊;九是建立沟通机制,按季开展“面对面”谈心活动,现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十是对城乡轮岗人员采取优惠政策以及开展节假日送温暖活动等等。

2.2 突出会计主管在内控案防中的核心地位

一是把准会计主管在防范一线会计操作风险的定位问题、会计主管是安全门上的“守护神”,是农业银行内控案防的最前沿哨所,把握着全行的安全命脉,是内控管理队伍的中流砥柱。提高会计主管的监管质量,抓好会计主管的队伍建设,是为全行业务经营保驾护航的关键,是内控案防工作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二是坚决解决会计主管的待遇问题,将会计主管的收入纳入支行财会部门单独进行考核,实行委派制,不准与各项业务经营指标挂钩。三是坚定不移地实行会计主管岗位轮换制度和能上能下机制。我行采取了按季会计主管流动监管,就是让网点会计主管彻底交清自己经管的工作,按季轮流安排到其他网点接手会计主管工作。同时,实行会计主管“飞行药检”,选派一名业务过硬的财会监管员担任流动会计主管“药检员”,不定期对内控管理薄弱的分理处的会计主管实行强制休假。同时对会计主管实行一年一度的上岗资格考试,支行按年实行竟聘上岗。四是实行会计主管监管例会制度。每月分管行长、财会部门所有负责人,必要时支行“一把手”组织召开会计主管例会,做到月月有研究、有督导、有发动、有部署。五是推行会计主管等级管理,工资拿到支行,分一、二、三个等级依照会计主管例会现场评定其内控管理质量,按季动态调整,严格与报酬和任免挂钩。六是解决对会计主管的再监督问题,支行监管员到营业网点的监管,主要精力就是放在检查会计主管的职责履行是否到位上。七是实行强力的行政推动。对于一贯思想麻木、管理松懈、有老好人思想导致会计核算与管理质量低下的会计主管一律给予免职和换岗。

2.3 突出监管员队伍在内控案防中的关键地位

一是确保会计监管员待遇上靠一级,并实行等级质量管理,完善各种奖励办法进行激励;二是配备充足的人员。目前配备了4名会计监管人员,还增加了1名专职在线监管、在线监控员;三是重新划分财会监管员的监管职责。事实证明,由于多种原因,财会监管员在防案控案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般情况是案件爆发后,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查,掘地三尺尚且不容易查出来,更何况日常漫无边际地查?况且案件发生后根本于事无补,悔之晚矣。因此,会计监管员的监管职责应该重点放在事前、事中的有效防范上,要到一线业务柜台上去,要到监控系统上去,要到在线监管上去,要到新业务上去,这才是财会监管员要做的。要弱化事后监管,强化事前、事中监管;四是把好会计监管员的按年考核准入关,不爱岗的下,不称职的下,不符合条件的下。

3 抓好内控案防工作的体会与启示

3.1 要着手解决一线柜员的“内控”盲点问题

所谓盲点问题就是事后检查不出来的问题,比如:盗用密码和身份证件复印件、伪造客户签名私下提取客户存款案件就无法检查出来。应采取的办法:一是大力推行城乡轮岗,每半年进行一次一线柜员的城乡轮岗,使一线柜员在短期内违规违法操作不想为、不敢为和不能为,震慑其违法犯罪行为,到目前为止,支行共组织三次异地轮岗达103人次。二是严格落实强制休假制,防止在长期岗位出现松弛和麻痹思想,全行共对8名满三年的中层干部、17名一线柜员实行了强制休假和异地轮岗。三是推行柜员间相互监督制,支行设计出柜员相互监督日志,出台了柜员相互监督告知书,对不准自办业务、不准带包人室、不准动用密码小键盘、不准临时离岗不退出系统、不准剽窃授权密码等五种行为进行互相监督。四是推行走动式实时监督制,原则上要求会计主管在柜员后面实时走动监督,充当“监班”角色,起到震慑作用。五是实行会计监管员驻点监管,支行所有财会监管员对营业网点的主任岗、坐班主任岗、业务操作岗全部实行强制休假,全面接管营业网点的业务操作,少则半月,多则20天以上,主要负责两件事,一方面负责业务操作,一方面上门核对对公存款账务、系统内往来账务以及在柜台上核对储蓄账务。

3_2要抓好员工的行为监管,在人防上做到心中有数

柜员不良行为是诱发各类案件的根源性因素,因此员工行为管理是会计监管工作的根本着力点。全行安排专人开展对员工的行为排查,通过对人员的行为监测、客户走访、员工座谈、所在地派出所调查等方式排查出在个人感情上出问题导致夫妻关系紧张的、交友不慎的、同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经常的人混在一起的、买马的、做生意的、有外债的、嗜酒如命的、情绪不稳定的,对这几类人建立档案,实行跟踪盯防、教育、轮岗、强制休假、调换岗位等,有效地控制、震慑和打消少数有行为不良嗜好者铤而走险的想法。

3.3 要重点抓好授权管理,在线监管和新业务专项监管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9)

1.1 全面性

疾控机构人事档案全面记录了职工科研、学历、职务、年度考核、继续教育、技术职称和职称的政审、任免、调资、晋升等资料,内容全面、范围广泛,全面反应了个人在疾控机构的品德、能力和工作经历等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做好干部工作不可或缺的信息,通过查阅人事档案,了解该职工的党龄、工龄、学历、职位待遇等信息。这是都是全面选拔和了解用人干部的信息基础,在选人用人中提供了参谋作用。

1.2 真实性

疾控机构人事档案作为人事档案的凭证,原始记录了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的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不可伪造、修改,必须完全真实可靠。

1.3 保密性

疾控机构人事档案涉及个人功和过的许多信息,人事档案管理者需要及时处理档案的利用和保密的微妙关系,个人隐私信息只可提供给拥有知情权的合法使用者,不可透露给个人和不相关的其他机构,如果需要公开也必须采用审核程序按照人事档案的规定予以公开,信息公开后遵循相关责任的追究制度。

2 疾控机构人事档案中的现存问题

2.1 不健全的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由于疾控机构把疾病监督检测、技术指导、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作为工作重点,缺乏建立规范、完备和系统化人事档案管理职责,有些疾控机构虽然建立了人事档案制度,但是缺乏具体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无法落地实施,影响了人事档案实际工作开展。

2.2 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随着疾控机构人员队伍壮大,职工和干部的人事档案逐渐成倍增加,各种个人材料借阅、整理档案和进出频繁,导致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呈现明显不足,还有一些疾控机构甚至没有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如果再加上缺乏系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培训和专业知识,可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于疾控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

2.3 信息化程度落后,缺乏科学化管理

一些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甚至依然停留在纸质档案的保管层面。由于人事档案管理采用实体管理方式,致使没有采用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技术方式,也没有采用电子化保管手段。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应用计算机技术,导致调阅人事档案、档案资料检索依然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人事档案的有效利用和信息化保管。

3 做好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管理建议

3.1 加强领导和管理

首先必须明确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疾控机构的一把手作为人事档案工作的负责人,负有疾控机构的总体责任,要对人事档案工作高度重视,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单位必要日程中;而人事档案的第一责任人是主抓人事的科长或者部门主管,需要经常听取人事档案的汇报工作,及时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情况、解决和研究新举措;而人事档案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是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者,必须狠抓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持按章办事、按照制度办事的原则。

其次,对疾病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不断引进人才,因其专业性强,需要不断引进业务素质强、思想觉悟高和工作作风好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落实现有人员和所引进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确保人事档案管理专职人员拥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建档、归档工作。

最后疾控机构单位领导还要保证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力、物力和经费的投入。一是保证优先安排人事档案的人事人员,力求人员的稳定;二是在物力上,满足人事档案管理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硬件条件和软件设施等所需的物质条件;三是把人事档案管理的经费必须优先拨付,专款专用,保证经费的统筹安排。

3.2 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信息化时代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要求,结合本疾控机构的工作实际,逐步完善人事档案的借出、查阅、使用、保管的管理制度。无论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的收集、移交还是归档,全部由人事档案管理室统一管理,严格规定人事档案的借阅、整理和保管,培训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执行人事规章制度,逐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例如在保密制度上,不准私自向任何人泄露档案内容,不准携带档案出入公共场所和进行走亲访友、参观游览,不准私下议论职工人事档案内容;在人事档案的借阅制度中,明确按照规定流程办理审批手续,不可借阅亲属或者本人的档案,借阅人事档案获得合理审批手续后,要爱护原始人事档案资料,保持档案整洁干净;严禁查阅档案时进行吸烟、喝水、拨打电话等无关事情,档案的出入库做好先清点后归位的原则;当人员发生职务变动、单位调动时,及时要档案完整转出,转递档案资料保证安全、准确、完整、保密和及时;档案必须严密包装后转出,收到人事档案的归属单位确定人事档案确定密封完整后在回执单上签字盖章,如果发生超过一个月转出的档案未回执的,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管理者及时催交回执单据,严禁丢失人事档案。

3.3 依靠现代技术加快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10)

(一)抓组织机构建设,明确工作目标。__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案件防控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农村信用社成立了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案件防控办公室职责,落实了工作任务,并指定了承办部室;为了把案件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全市农村信用社层层签订了《案件防控责任书》。通过这些工作措施,有效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案件防控工作体系。同时结合上级监管要求,制定了《案防信息专项报送制度》、《案防协调联系制度》、《案件防控评价试行办法》等制度,深化了与各级农村信用社、各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实现系统内案防资源互联、信息互享、执行互动,充分发挥领导管理机关的“牵引机”功能。在实际工作中,__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以“五抓”(抓分类治理、抓高发部位、抓跟踪整改、抓内部控制、抓案件问责)、“五结合”(整治与教育相结合、案件查纠与防范相结合、制度完善与制度执行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内部控制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为工作方法,开展“两项检查”突出“八个领域”,全面实现“三个目标”(继续降低案件发生率,提高案件成功赌截率,严惩犯罪分子、重处违规行为”)。

(二)抓活动开展,积极开展“案防成效巩固年”。为巩固案防成效,确保实现“无新发大要案件”目标,案件防控工作已成为促进本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__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延续了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继20__年成功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后,20__年又被确定为“案防成效巩固年”。__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认真按照监管部门下发的方案并结合本行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主要开展了内控制度“大学习”,操作风险“大讨论”,三德“大教育”,典型案例“大警示”,科技信息系统风险、重点机构风险、重岗人员风险、金库管理和现金守押(包含现金押运外包给专业押 运公司的)风险等四个大排查。

(三)抓协调联动,形成案防合力。__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一是完善了案件防控会商机制,搭建好案件防控会商平台,实现案件防控办公室与各职能部室的有效沟通,形成案件防控的信息互通、举措互联。案件防控办公室除在现场检查中向农村信用社发出检查意见书外,还向对口部室发出了意见反馈书,力求形成监管督导合力。二是完善案件防控经验交流机制,按季(月)召开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形势分析会议,分析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防控措施建议,及时进行风险警示。三是完善与公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做好保额系统安全评与检查工作。

(四)抓重点领域检查,明确风险管控。__州市各级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部门采取随机随时检查的方式,会同安保、稽核(内审)部门,对金库值守、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内控关键领域进行调查,实地查看各营业网点案防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__州市农村信用社案件防控态势得以持续优化。

(一)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高管案防意识进一步提高。通过外部监管部门对各级农村信用社的巡查督导和内部案件防控责任的进一步明确,将发现问题与高管人员的任职考核挂钩,各级管理人员案防意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得以持续改进就是有力的佐证。

(二)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对各项业务的风险管控。通过对账户管理、对账、大额支付、人员排查轮岗强制休假、风险提示、票据业务、sc6000操作系统等反复检查,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梳理了业务流程,加强了易发风险业务的管控。

(三)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级农村信用社除不断改进流程,修复风险漏洞外,还进一步加大了制度回检力度,努力做到业务全覆盖,风险全覆盖。

(四)促进各级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全市农村信用社以开展“案件成效巩固年”为契机,强化职工行为排查,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大力构建“合规”文化,坚持合规经营、合规操作,同时大力增强职工归属感,努力形成稳定的“大后方”。

三、存在的不足

案件防控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农村信用社持续改进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其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较为充分的发挥。但存在以下不足:

(一)稳定性不足。案件防控的 人力资源体系对案件防控工作的高效开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一是案件防控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监管规制掌握不一。二是案件防控工作人员的监管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够。案件防控人员往往只能以会代学和从实际操作中学,业务技能不系统。三是对案件防控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监管业务技能培训,存在一定的“瞎子摸象”现象。四是案件防控工作人员身兼多职,这种案件防控职能由部室兼业的做法容易造成案件防控工作开展不细以致深度不够。

(二)案件防控工作内容不系统。一是由于营业网点点多面宽与案件防控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难以解决,以致案件防控检查内容不全面,可能存在风险隐患遗漏的情况。二是时效性和有效性不相容,由于检查网点时间短,以致对检查内容的风险发现不足。三是案件防控检查内容与其他专项检查、稽核内审和安全检查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

(三)案件防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案件防控独立性不充分,相关监管法规和行业规章没有明确对案件防控工作的独立性作出明确的规定,其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法规支撑。二是案件防控职能与业务监管的某些职能形成了模糊交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管成本,形成监管资源浪费。三是由于案件防控检查内容覆盖的全面性,案件防控机构有形成监管机构外的监管机构的趋势。

(四)案件防控效果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对案件防控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不够,以致有些案件防控检查发现问题屡查屡犯。二是被检查机构对巡查发现问题整改力度不够。

四、改进途径

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方案篇(11)

,我行曾连续发生四起案件,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两起,案件的发生在行内外引起了较大震动,教训十分深刻。近年来,虽然通过专项治理员工合规意识、风险意识有所增强,内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没有发生案件和严重违规违纪问题,但是,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屡查屡犯、屡改屡犯已经成为一个顽症,甚至与一些案件所暴露出的问题是同质同类,如不及时根治则极容易酿成案件。痛定思痛,通过查找原因看到,案件和违规问题主要发生在基层网点,反映出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也验证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的真谛。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年,省分行新一届党委提出,狠抓基础管理,前移案件防控关口,努力构建案件防控长效机制,筑牢案件防范的第一道安全屏障。为此,新一届党委第一次会议所研究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如何“加强基础管理,做好案件防控,确保安全运营,切实维护稳定”;第一次提出进一步完善案件防控约束激励机制,用捆绑式的约束激励机制管人管事;第一次在收尾开局、分秒必争的年末黄金时段,由省分行行长召集各二级分支行“一把手”专题研究安全运营案件防控工作,通过现场播放检查录像的形式剖析和解决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省分行党委的清晰思路和工作力度,影响和带动了全行认识的提高。目前,全行上下更加重视基础管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正在不断加强。

二、从抓教育入手,夯实案件防范的思想基础

思想教育工作是基础工作中的基础,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失,也是引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项工作常常说起来重要,但实际上却最容易被忽视,在基层则更显薄弱。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思想教育的对象上突出重点。我们开展思想教育的对象是全员性的,但同时又注意到,各级机构负责人身在基层,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肩负着“守土一方”的重任,他们的思想状况对基层工作和员工思想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组织大家剖析丹东分行四纬路分理处发生的石琦案件,使大家认识到,石琦案件的发生除了在管理上、制度上的漏洞外,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在开展全员普遍教育的同时,又突出各级机构负责人这一重点,着力>文秘站:

二是在思想教育内容上提高针对性。近年来,我们把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作为重点,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年,我们组织全行观看《诱惑的黑洞》警示教育片,重点宣传《中国建设银行员工职业操守》,坚持不懈地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把培养个人良好的职业操守作为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促进了员工思想素质的提高。分行网站还开辟了学习专栏,有的二级分行还设计了专门的考试软件,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

三是在思想教育方式上不断创新。从年9月份开始,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学规章、重查防、强双基、保平安、促发展”为主题的安全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以倡导合规文化、安全文化为切入点来强化“双基”管理。活动通过全员学习、笔试初赛、现场决赛等形式进行,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基层机构负责人带头参加学习、考试,带头登台演讲、表演,生动形象地诠释了“领导带头合规”、“制度大于一切”、“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的安全文化理念。我们还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员工思想上产生共鸣,更好地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例如,阜新分行结合身边的案例开展了“齐向飚、宋建军两起案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的大讨论,使员工认清了案件给个人、家庭、单位和社会等造成的严重危害,增强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三是继拍摄《规范操作行为,防范操作风险》专题教育片后,省分行又在组织拍摄《用文化筑起安全屏障》的专题教育片,力图从全新的视角和高度来诠释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从安全文化建设这一更深的层次去查找原因,根治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这一顽症,努力用文化筑起安全屏障。

二、从抓管理入手,把基础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高度重视规章规章制度的执行。基层机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对于防控案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开拓和发展各项业务特别是新业务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抓好案件防控工作的前提。几年来,我们在内控管理、合规经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有效的制度、流程和内控机制。我们不缺乏制度,缺的是对制度的严格执行,基层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执行力不足有关。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规章制度在基层的执行,特别是注意抓身边的“小事”,比如,在检查中通过调取录像的形式,查看柜员离柜退屏、印章管理、现金开封包、安全联动门使用、守押接送款等情况,利用录像这双无形的眼睛,督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遵章守纪习惯。再比如,去年在全行范围内对容易被忽视、容易出问题的安全用电情况进行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彻底整改,使规章制度覆盖基层管理的方方面面。

二是高度重视基层机构负责人的选配。管理需要人抓,队伍需要人带,基层机构负责人选配不好,加强基础管理就无从谈起。从以来,我们吸取石琦案件的惨痛教训,对全行101个基层分理处负责人以考核和竞聘形式过了一遍“筛子”,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几年来,经过调整后的基层机构负责人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基层机构负责人在执行和落实制度方面能够率先垂范,给员工做出表率。

三是高度重视对基层机构的检查指导。第一,抓好团队作业,强化各行、各业务条线的责任制,发挥好“三道防线”联动、协防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各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多头检查。同时,改进管理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非现场检查力度,既减轻了基层负担又提高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二,突出重点,紧紧围绕总行提出的业务条线的“八个风险点”,抓好“六 项制度”的落实。在推进《方案》过程中,我们注意把落实《方案》同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目前,全行各基层网点都推行了会计主管委派制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作业制度;岗位轮换和交流已被广泛接受成为常规性工作;基层机构更加重视道德风险的防范,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员工行为排查,机构负责人对所属员工做到心中有数;各基层网点都在录像监控范围内设立封包区,定期抽查录像已经成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第三,开展“合规经营、防控案件”联合检查。年3月,全行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合规经营、案件防控”联合专项检查。在各行全面自查基础上,省行派出六个联合检查组,重点对基层机构的会计、运营、个人金融、资金管理、安全保卫等部门和岗位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共发现各类问题302个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四是高度重视发挥纪检监察特派员的作用。按照总行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省分行向沈阳地区部分直属支行派出纪检监察特派员,部分二级分行也向所属机构派出纪检监察特派员。特派员认真履行职责,敢说敢管,督促驻在行落实案件风险防范措施,研究改进案件风险防范工作,协助驻在行开展员工不良行为和业务风险点排查工作。目前,在一些驻在行形成了“特派员说不行的事不能办”的合规意识,特派员已经成为基层监督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从抓惩戒入手,完善案件防范的约束激励机制

从严治行是加强“双基”管理的基本要求,“严是爱、松是害”,各类案件的频发和违规问题屡查屡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问责不够、惩戒不严。分行党委在分析几起案件教训时意识到:抓案件防控一方面是靠把“功夫”下在日常管理工作之中,练好“双基”管理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是对于案件或违规问题要严厉问责,“板子”要打得狠一点儿,让违规者付出成本,使之产生既教育本人也警示他人的震撼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加强基础管理。为此,我们坚持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监督措施要到位。省分行党委提出,防范案件不能总当“事后诸葛亮”,要通过加强对业务经营和操作风险的监督检查工作,防患于未然。近两年,为了保障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督促员工依规经营,我们按照总行《案件防控及整改方案》的要求,通过开展“三查一审”工作,来落实完善检查监督机制。我们通过会计辅导、事后监督和稽核审计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对各业务部门和基层机构的检查监督力度,尤其是借助内部稽核审计力量,对案件高发机构、高风险业务、易发案件部位,增加了督查深度、广度和频率。这对于规范全行经营行为,防范案件风险,加强基础管理起到了良好作用。事实上,只要是监督和整改工作都做到位了,就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就把防控案件的“篱笆”扎紧,从而保护我们的资金不受损失,员工不受处罚,干部不受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