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0 23:14:42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1)

1研究背景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小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育的学校体系研究与变革受到了极高的重视。由早期的在独立建制的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学,发展到现在构建的民汉合校、民汉合班,开放兼容的双语教育体系,打破少数民族中小学与汉族中小学相互分离、相互封闭的状况。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新疆双语教育工作提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3月自治区政府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规定了双语教育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75%左右;到2020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90%以上。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新疆双语教育发展得如何,少数民族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成绩如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现以伊犁河谷的民汉合校伊宁市某x中学处不同教学模式班级的2014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总结该校双语教育成功的经验及不足,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实践有一定的借鉴。

2研究对象概况

伊宁市某x中学是一所完全高级中学,是伊犁河谷开展双语教学最早的学校之一。教学模式有三种:

模式一(汉语班):学生除汉族学生外,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锡伯族、壮族等多种民族学生。化学课本使用的是人教版汉文教材;授课教师是汉族教师,均采用汉语授课。

模式二(双语班):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占96%以上。化学课本也使用的是人教版汉文教材;授课教师主要是维吾尔族双语教师,课堂授课以两种语言授课。开设一门维吾尔语文课程。

模式三(民语班):学生全部是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占96%以上。化学课本使用的是维文教材(和汉语教材内容相同,文字不同),授课教师是维吾尔族老师;课堂使用维吾尔语授课。

2014级学生高一学段共有25个教学班级。其中模式一(汉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14个,学生总人数802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成分的学生共146人。模式--(X2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7个,学生总人数359人。模式三(民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4个,学生总人数236人。高二学段分科后,理科教学班级共有18个,其中模式一(汉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9个,学生总人数508,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成分的学生共87人;模式二(双语班)的教学班级共有6个,学生总人数398人,维吾尔族占95%以上;模式三的教学班级共有3个,学生总人数160人,维吾尔族占95%以上。

3研究方法

(1)数据分析法:对伊宁市某x中学2014级就读高一、高二时不同教学模式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2)访谈法:通过对教师和对各种模式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少数民族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师生实施双语教学的困难、意见和建议。

4数据统计分析

抽取汉语版和维语版试卷的题目、分值完全相同的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成绩和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成绩以及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成绩作为分析样本。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数据显示,高一第一W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92分、93分(由于本次考试民语班单独命题,所使用的试卷与汉语班和双语班不一样,所以,民语班成绩未做统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88分、91分、70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83分、81分、98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最高分分别是84分、78分、56分;由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每次考试中的最高分几乎相当,而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最高分与前两个班的差异比较大。

表2数据显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46.8分、32.1分(由于本次考试民语班单独命题,所使用的试卷与汉语班和双语班不一样,所以,民语班成绩未做统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42.5分、42.2分、35.7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45.9分、37.8分、55.3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分分别是31.9分、27.4分、27.9分:由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每次考试中的平均成绩存在差距,但是不大。而且,随着年级的递增,差距在逐渐缩小。

表3数据显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15.1%、6.2%(由于本次考试民语班单独命题,所使用的试卷与汉语班和双语班不一样,所以,民语班成绩未做统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15.4%、12.2%、2.9%;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14.9%、7.8%、41.5%;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班、双语班、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及格率分别是6.8%、1.5%、O;由数据可以看出,汉语班和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考试的及格率相差较大。

调查结论:(1)汉语班和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考试及格率相差较大。(2)汉语班和双语班少数民族学生的平均成绩存在差距。(3)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每次考试中的最高分几乎相当。

5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成绩的因素

通过调查访谈,笔者发现,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成绩差距较大的原因如下:(1)有些双语教师汉语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专业基础知识薄弱。(2)有些双语教师专业素质偏低,教学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欠缺,教学方法陈旧。(3)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4)少数民族学生择校的结果。

如:汉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从小,甚至从幼儿园时候,上的就是‘民考汉’(汉语班或汉族学校),现在肯定继续选择汉语班,不能去双语班,因为双语班要学习并高考维语文,我们现在再去学习维语文,就如同学习一门外语一样,很不占优势的。”

双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从小上的就是双语班,虽然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去汉语班无障碍学习,但是我们还是选择双语班,因为我们想两种语言都兼顾,我们想坚持维语文的学习。”双语班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原来上的是‘民考汉’,现在在双语班,是为了上八中。因为当时八中民考汉的分数线太高,我们没有过线,但是我们过了八中双语班的分数线,我们宁愿改上双语班,也要上八中。”

民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们说:“我们从小上的就是民语班,现在只能选择民语班,因为汉语授课,我们跟不上。”

6对策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支撑双语教育模式的内在和外在条件是否充分具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和加强双语教学:

(1)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学习成绩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语言方面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知识点方面的理解能力。这两方面都过关,学习成绩才会好。这就对双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影响学生双语学习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师资水平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对双语教学师资的能力并没有明确的定位和要求。“一般来讲,双语教育系统中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对他们用来教学的那种语言具有很高的熟练程度,并能熟练地以另一种语言进行交际。”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招聘精通或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双语教师。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秀的民汉兼通的师范类毕业生到基层任教。及时补充有志于双语教师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和代课教师。强化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建立竞争机制。学校经常深入开展听课、评课和组织教学研讨、指导活动,帮助双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定期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工资、评优奖励挂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开发双语教学资源。开发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教材内容的动漫、语音等辅学习资料。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2)

2019年冬季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8日-12日,逾期不予补报。

报考对象

文化科目: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高三年级、往届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

凡未取得我省普通高中学籍的考生不得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

报名办法及流程

2019年冬季学考实施网上报名,报名工作分信息录入、科目报考、信息确认、考场编排四个步骤完成。

(一)信息录入

1.9月16日至26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负责将本辖区参加本次考试考生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民族、学籍辅号等基础信息按照统一格式导入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平台(管理部门登录网址:http://missys.ganseea.cn)。

2.录入工作完成后,由省、市两级考试管理部门对录入信息进行校验及资格审核。校验重点包括考生信息是否完整、身份证号是否、学籍辅号是否准确等项目。9月26日前,各市(州)完成校验工作。

3.参加考试的考生须进行图像信息采集,没有图像信息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在校生由学籍所在中学负责采集,往届生由县级考试管理部门指定地点采集。采集工作完成后,由报名中学负责将考生图像信息于9月30日前上传至网上报名系统平台(中学登录网址:http://gssch.ganseea.cn),市、县考试管理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信息校验。图像采集时,严禁翻拍或扫描照片等。

图像信息要求:考生本人正面免冠彩色头像,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背景颜色为蓝色,像素不小于240×320,高宽比为4:3,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K。采集后的考生照片要求使用身份证号命名,照片为JPEG格式。

(二)科目报考

1.10月8日至12日,考生自行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平台(学生登录网址:http://xkwb.ganseea.cn)进行网上报名,登录地点不做限制。用户名为考生本人身份证号(尾号为X须大写),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8位(尾号为X须大写)。首次登陆的考生须更改初始密码。

2.登陆报名页面后,考生首先查验本人基础信息是否准确,再选择本人所在年级和当次考试科目,并填写联系方式,无误后确认提交。如发现本人基础信息有误,可携带相关证件向报名学校申请修改,学校汇总后报县级考试管理部门,县级考试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统一修改。修改正确后考生再次进行信息确认。

3.报名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反复修改科目信息;报名工作结束后停止修改。

4.系统平台默认科目全选。小语种考生自主选择外语语种。补考生自主选择补考科目;已取得考试合格的科目报名无效。

5.有学籍但系统平台无基础信息不能报名的,考生携带相关证件向报名学校申报,学校、县级考试管理部门逐级汇总上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经市级考试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导入基础数据,再参加网上报名。

(三)信息确认

1.科目报考工作结束后,报名学校负责打印《甘肃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报名确认表》(详见附件1)。考生到报名学校领取本人纸质确认表,经核实无误签字后上交学校。报名学校要再次审核信息是否准确、照片是否为本人等,核验工作结束后按班级汇总后交县级考试管理部门存档备查,10月18日前完成确认工作。具体流程按各市(州)要求组织进行。

2.信息确认过程中,如发现科目信息错误,考生可向学校申请修改,再进行信息确认。再次发现基础信息错误的,考生携带相关证件向学校申请,学校、县级考试管理部门汇总后逐级上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统一修改,修改正确后再次确认。

3.凡不在纸质信息确认表上签字的考生,均视为自愿放弃报名考试资格。

报名入口

2019年冬季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入口 点击进入

考试科目

冬季学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藏物理(翻译卷)、藏化学(翻译卷)、藏历史(翻译卷)、藏地理(翻译卷)。

2019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按照《关于2019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的通知》(甘教考院〔2019〕12号)执行。

考试时间

2019年冬季甘肃高中会考时间安排在2019年12月12日-12月13日,每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普通类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科目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备注 冬季学考 物理 12月12日 9:00-10:30 1.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允许高三年级学生及往届结业学生参加考试。

2.思想政治和历史科目为开卷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考试。

3.外语不设听力测试。

4.考试时间:语文12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 化学 12月12日 15:00-16:30 历史 12月13日 9:00-10:30 地理 12月13日 15:00-16:30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的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一)以藏文答卷为主,加试汉语文的考生

科目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备注 冬季学考 藏物理 12月12日 9:00-10:30 1.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允许高三年级学生及往届结业学生参加考试。

2.思想政治和历史科目为开卷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考试。

3.英语不设听力测试。

4.考试时间:藏语文、加试汉语文12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 藏化学 12月12日 15:00-16:30 藏历史 12月13日 9:00-10:30 藏地理 12月13日 15:00-16:30

(二)以汉语答卷为主,加试藏语文的考生

科目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备注 冬季学考 藏物理 12月12日 9:00-10:30 1.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允许高三年级学生及往届结业学生参加考试。

2.思想政治和历史科目为开卷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考试。

3.英语不设听力测试。

4.考试时间:语文、加试藏语文12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 藏化学 12月12日 15:00-16:30 藏历史 12月13日 9:00-10:30 藏地理 12月13日 15:00-16:30

(三)蒙文:以蒙语答卷为主免试外语,加试汉语文的考生

科目 考试日期 考 试 时 间 备注 冬季学考 蒙物理 12月12日 9:00-10:30 1.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允许高三年级学生及往届结业学生参加考试。

2.思想政治和历史科目为开卷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考试。

3.考试时间: 蒙语文、汉语文12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

4.蒙文(含汉语文)试题单独命制。 蒙化学 12月12日 15:00-16:30 蒙历史 12月13日 9:00-10:30 蒙地理 12月13日 15:00-16:30

考场编排

1.考点原则上应设在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确因困难需要在乡(镇)设考点的,应报请市级考试管理部门批准。

2.考试要求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确因考生集中到现有标准化考场存在困难的,可将考点设在具有电子监控、安装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的考场,其考试监控数据必须留存三个月存档备查。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3)

2019年冬季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8日-12日,逾期不予补报。

报考对象

文化科目: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高三年级、往届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

凡未取得我省普通高中学籍的考生不得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

报名办法及流程

2019年冬季学考实施网上报名,报名工作分信息录入、科目报考、信息确认、考场编排四个步骤完成。

(一)信息录入

1.9月16日至26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负责将本辖区参加本次考试考生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民族、学籍辅号等基础信息按照统一格式导入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平台(管理部门登录网址:missys.ganseea.cn)。

2.录入工作完成后,由省、市两级考试管理部门对录入信息进行校验及资格审核。校验重点包括考生信息是否完整、身份证号是否、学籍辅号是否准确等项目。9月26日前,各市(州)完成校验工作。

3.参加考试的考生须进行图像信息采集,没有图像信息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在校生由学籍所在中学负责采集,往届生由县级考试管理部门指定地点采集。采集工作完成后,由报名中学负责将考生图像信息于9月30日前上传至网上报名系统平台(中学登录网址:gssch.ganseea.cn),市、县考试管理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信息校验。图像采集时,严禁翻拍或扫描照片等。

图像信息要求:考生本人正面免冠彩色头像,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背景颜色为蓝色,像素不小于240×320,高宽比为4:3,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K。采集后的考生照片要求使用身份证号命名,照片为JPEG格式。

(二)科目报考

1.10月8日至12日,考生自行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平台(学生登录网址:xkwb.ganseea.cn)进行网上报名,登录地点不做限制。用户名为考生本人身份证号(尾号为X须大写),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8位(尾号为X须大写)。首次登陆的考生须更改初始密码。

2.登陆报名页面后,考生首先查验本人基础信息是否准确,再选择本人所在年级和当次考试科目,并填写联系方式,无误后确认提交。如发现本人基础信息有误,可携带相关证件向报名学校申请修改,学校汇总后报县级考试管理部门,县级考试管理部门汇总后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统一修改。修改正确后考生再次进行信息确认。

3.报名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反复修改科目信息;报名工作结束后停止修改。

4.系统平台默认科目全选。小语种考生自主选择外语语种。补考生自主选择补考科目;已取得考试合格的科目报名无效。

5.有学籍但系统平台无基础信息不能报名的,考生携带相关证件向报名学校申报,学校、县级考试管理部门逐级汇总上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经市级考试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导入基础数据,再参加网上报名。

(三)信息确认

1.科目报考工作结束后,报名学校负责打印《甘肃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报名确认表》(详见附件1)。考生到报名学校领取本人纸质确认表,经核实无误签字后上交学校。报名学校要再次审核信息是否准确、照片是否为本人等,核验工作结束后按班级汇总后交县级考试管理部门存档备查,10月18日前完成确认工作。具体流程按各市(州)要求组织进行。

2.信息确认过程中,如发现科目信息错误,考生可向学校申请修改,再进行信息确认。再次发现基础信息错误的,考生携带相关证件向学校申请,学校、县级考试管理部门汇总后逐级上报市级考试管理部门统一修改,修改正确后再次确认。

3.凡不在纸质信息确认表上签字的考生,均视为自愿放弃报名考试资格。

报名入口

2019年冬季甘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入口 点击进入

考试科目

冬季学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藏物理(翻译卷)、藏化学(翻译卷)、藏历史(翻译卷)、藏地理(翻译卷)。

2019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按照《关于2019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的通知》(甘教考院〔2019〕12号)执行。

考试时间

2019年冬季甘肃高中会考时间安排在2019年12月12日-12月13日,每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普通类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科目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备注 冬季学考 物理 12月12日 9:00-10:30 1.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允许高三年级学生及往届结业学生参加考试。

2.思想政治和历史科目为开卷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考试。

3.外语不设听力测试。

4.考试时间:语文12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 化学 12月12日 15:00-16:30 历史 12月13日 9:00-10:30 地理 12月13日 15:00-16:30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的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一)以藏文答卷为主,加试汉语文的考生

科目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备注 冬季学考 藏物理 12月12日 9:00-10:30 1.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允许高三年级学生及往届结业学生参加考试。

2.思想政治和历史科目为开卷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考试。

3.英语不设听力测试。

4.考试时间:藏语文、加试汉语文12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 藏化学 12月12日 15:00-16:30 藏历史 12月13日 9:00-10:30 藏地理 12月13日 15:00-16:30

(二)以汉语答卷为主,加试藏语文的考生

科目 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备注 冬季学考 藏物理 12月12日 9:00-10:30 1.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允许高三年级学生及往届结业学生参加考试。

2.思想政治和历史科目为开卷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考试。

3.英语不设听力测试。

4.考试时间:语文、加试藏语文12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 藏化学 12月12日 15:00-16:30 藏历史 12月13日 9:00-10:30 藏地理 12月13日 15:00-16:30

(三)蒙文:以蒙语答卷为主免试外语,加试汉语文的考生

科目 考试日期 考 试 时 间 备注 冬季学考 蒙物理 12月12日 9:00-10:30 1.主要面向高二年级考生,允许高三年级学生及往届结业学生参加考试。

2.思想政治和历史科目为开卷考试,其余科目为闭卷考试。

3.考试时间: 蒙语文、汉语文120分钟,其他科目90分钟。

4.蒙文(含汉语文)试题单独命制。 蒙化学 12月12日 15:00-16:30 蒙历史 12月13日 9:00-10:30 蒙地理 12月13日 15:00-16:30

考场编排

1.考点原则上应设在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确因困难需要在乡(镇)设考点的,应报请市级考试管理部门批准。

2.考试要求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确因考生集中到现有标准化考场存在困难的,可将考点设在具有电子监控、安装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的考场,其考试监控数据必须留存三个月存档备查。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4)

现状分析

教育涉及到考核方式,不同的考试及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培养,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笔者对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做过一次关于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考试主要存在三个不足:内容结构单一,主要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考试方式保守,一张试卷考之大吉;考试评价不公平,学生的语文成绩仅靠一张试卷便一锤定音,这是不科学的。从学生的反映来看,这种考试索然寡味,既没有趣味性,更没有开放性,大部分学生对考试内容不感兴趣,对考试形式不满意,认为语文考试忽略了他们语文能力的考核与人文素质的检测,更没有发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面对如此尴尬状况,高职语文课程如何实施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就是摆在高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只有对现状进行改革,才能还高职语文课程考试一个崭新而又鲜活的面貌。

改革原则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要实现改革,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一)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

同其他课程相比,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语文学科赋予他们更多的是其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只有在考试命题、考试操作上努力体现这些特点,才能做到以课程为核心,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考试内容来源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应由教室小课堂拓展到社会大课堂,导引学生走进社会、关注人生,感受时代气息,使课内与课外相通、基础与能力互现。这是大语文观所倡导的,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学科的体现。考试方式也需要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表现欲,如采取朗诵、辩论赛、调查报告、职业角色模拟等活动方式。

(三)体现专业培养的需要

高职语文课程担负着使学生适应社会、满足职业需要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直面现实,调整考试结构,优化考试内容,紧密联系高职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也就是说,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体现一定的专业特点,真正为专业教学服务。比如,进行语文能力考核,文秘专业应重在口才和写作能力;美术专业、服装专业等应重在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模具专业应重在说明书写作而非法律文书写作。

(四)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我们关注较多的是教与学的过程,而对语文教学效果评价的探讨却很少。其实,教学效果评价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激励、调节、诊断的作用。何为考试评价?它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活动。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毫无疑问应有相应的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来保证。因为:第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其评价内容由片面走向全面;第二,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决定了其评价形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第三,语文学习的渐时性决定了其评价运作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总而言之,语文考试改革在试题设计、考试过程、考试结果分析等方面都要考虑到测量统计和评价的科学性。

改革构想

针对目前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不足,其改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的组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内容应包括:(1)语文基础知识。一般地把语文知识,包括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称为语文基础知识。之所以突出“基础”二字,是因为这些知识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而言是最基本的。现在,有人忽略语文基础知识对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作用,认为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素质中可有可无的部分,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一般不是很好,考基础知识有正面导向作用。但在考试命题时要注意基础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不宜太高。语文基础知识检测的目标重在帮助学生将积累的知识加以整理,使之序列化、结构化和熟练化。(2)语文能力。一般认为语文基本能力即是人们所说的也是学生必备的听、说、读、写能力。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际交往范围进一步拓宽,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语文能力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还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湖南师大程大琥教授提出,学生在加强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具备“录”、“译”两种能力。所谓“录”的能力,是指记录文字的能力,包括笔录和机录两种,尤其是后者。学生要提高使用电脑记录文字的速度和准确度。所谓“译”的能力,主要是指对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雅俗对译、古今对译、中英对译。雅俗对译主要是指普通话与方言之间、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转化;古今对译主要是指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转化;中英对译主要是指中文与英文之间的转化。(3)文学鉴赏。人在不同阶段的语文学习有不同的重点,婴幼儿主要是口语模仿;小学生重在字、词、句、篇的学习;中学生强调文章分析。而大学生的语文学习重点则应放在文学鉴赏和文化体味,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这是由大学生的心智发展程度决定的,此时强调的是思维的宏观性、联系性、思辩性,达到对人学、文学、社会学的个人体悟和深刻理解。这应成为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一个重点。(4)人文修养。这里所说的人文修养主要是指语文人格要素,也就是情感、意志、习惯、性格、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内容。其实,语文考试的内容远不止这些,生活处处有语文。在考试命题时,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要有一种系统思维。

考试内容的转变现在的语文考试过分地依赖教材,为考试而考试,导致学生为了追求学分而死记硬背;考试重点偏颇,不注重考查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缺乏综合性,也缺乏时代感,更缺乏训练学生应对生活的准备的内容。从被调查的几所学校的现行语文试卷来看,仍然重在识记题、静态题,缺乏知识运用与理解的题目,学生的学习潜力得不到进一步激发。这样的考试单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总而言之,高职语文课程考试在试卷内容上要实现两个转变:由知识题为主转变为能力题为主;由识记型为主转变为应用型为主。

(二)考试方式的改革

考试形式的改革语文考试的方法,既取决于考试内容,又取决于考试目的。我们可以摒弃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与阶段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法,用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这种考试形式的改革是符合语文学科教学改革要求的。

考试类型的改革职业类院校语文课程考试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概括为两种,即单一型和综合型。所谓单一型考试,是指每次考试的内容只有单项,专门考查学生的某一项语文能力或语文知识,可以是文书处理,也可以是演讲比赛。这种考试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进行的,而且一个学期可以多次进行。这样的单项考试要求学生全部参加,并将成绩记录在案,并允许考得不好的学生自愿多次补考,一直考到满意为止。所谓综合型考试,是指期末的考试,这种考试要求考试内容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能力题目,尤其是综合性的主观题目,以考综合题为主。

(三)考试评价的改革

语文考试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激励、调节、导向作用,怎样评价学生成绩是关键所在。恰当的、合适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学习成就感;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原则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全面性原则;第二,过程性原则;第三,个体差异性原则;第四,多主体参与原则;第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

评价途径在进行评价时,要拓宽评价渠道,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方式为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互评,还有学生自我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模式。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评价范围高职语文课程考试的评价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平时考查、观察并记录;(2)期末考试;(3)课外学习。我们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在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中,突出平时成绩的价值。对学生平时语文成绩的考核评价,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学习努力情况的不可测性及思维的多样性,宜粗不宜精,以模糊为主。同时,课外知识有助于深化课堂语文学习,所以语文成绩评价中不能忽略课外知识学习。课外语文学习指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考察、写作、查阅工具书、上网查阅资料、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等等。

成绩计算(1)成绩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两结合”,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课内成绩与课外成绩相结合。(2)具体方法。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30%,课外成绩占30%;具体操作就是:学期成绩=平时以能力与活动为主的单一型考试成绩+期末综合性考试成绩+课外成绩(若有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获奖等情况可以加分或免试,课外学习检测可口试,也可笔试,如“课外知识抢答赛”)。这种成绩计算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发展,从而让学生注意语文的多元性,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习自信心,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

采取以上所述的考试方法,可以达到以下教学效果:第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语文能力的分项考核,使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将“平时不翻书,考前要恶补”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平时常翻书,考前不忙乎”。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口语练习等方面的学习热情。第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分项考核中,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自控的机会,比如,听、说题目可以自拟;读、写篇数可以自定;活动奖励分数更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机会等。在这种考试中,学生真正变被动为主动;而教师所起的作用也由控制变为引导、帮助。第三,密切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这种考试方法改过去一贯以课堂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考试为兼顾课内与课外的多种评价形式,将学生的学习视野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他们关注、分析、思考各种自然、社会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总之,这种语文课程考试改革使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得以强化,增强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传勋.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J]学科教育,1998,(10).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5)

对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所谓“哗众取宠”“劳命伤财”的时尚玩意儿,对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所呈现的知识,它是教学现代化的体现。

随着高校的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如何面对这100人左右的大课,保证教学质量并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外语公共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于2005年试着在自己的教学班中率先应用多媒体教授外语,摸索外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价值与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效性实验研究

1.实验阶段一。

研究假设:从短期授课效果(一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研究对象:2005年9月,江苏教育学院决定对2005级普本新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即将学生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共分出6个教学班,A1,B1,B2是文科班,A2,B4,B5是理科班,其中A1(65人),A2(6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B1(78人),B4(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为110一119分,B2(77人),B5(70人)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在110分以下。B2,B4班的大学英语教学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实验班,其他4个班为实验的对照班(按高考英语成绩与实验班同水平的B1,B5为对照班1;而高考英语成绩好于实验班的A1,A2为对照班2),使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B2,B4(高考英语成绩120分以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实验班(147人);B1,B5(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下)*传统教学模式一对照班1(148人);A1,A2(高考英语成绩在120分以上)。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班2(125人)。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非实验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时间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2005级实验班,对照班共6个教学班2005 - 2006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1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班高考英语成绩还略低于对照班1(M实验=107. 46<M对照班1二107. 89 ),所以对这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效果的比较我们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P<0.05;**P<0.01。

由于实验班与对照班2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二107. 46 < M对照班2=123. 38 ,**P=0.000 <0.01),所以对这两个班的英语教学效果的比较我们采用了协方差分析,即将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即高考成绩)作为协变量,将学生英语学业成绩作为因变量,把两种教学手段作为主效应因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协方差分析,得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

注:*P < 0. 05;**P<0.0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1在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分别为77. 95 , 76. 74,虽然实验班均分高出对照班1,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两组均分分别为72. 2和68. O1 ,74. 5和71.32,P=0.000实验班<0. O1,由此可见实验班英语期末及总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1。

表2的结果则告诉我们在剔除了人学成绩(即高考成绩)对学生英语学业成绩的影响之后,代表两种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学生期中英语成绩的调整平均数分别为79.784和81. 774,多媒体教学模式没有显现出它的优势。但到了期末考试和学期总评,我们可以看到两组在调整了人学成绩影响后的平均分分别为75. 266和72. 752 , 77. 073和76. 361,虽然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 01),但实验班的班级平均分高于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对照班2。

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短期授课(一学期)效果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

2.实验阶段二。

研究假设:(1)从长期授课效果(3个学期)来看,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2)多媒体教学更能帮助学生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研究对象:由于从2005 - 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有些班陆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所以我们选了B2班(77人)作为实验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模式),BS班(70人)作为对照班(该班一直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两个班学生的人学成绩(即高考英语成绩)均在110分以下,经过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M实验=103. 96 , M对照班=102.1 >,可以看作是同质的两组。

实验材料:实验班及对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学英语新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一至三册(外研社)。实验班的每节英语课均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多媒体教案附后),而对照班则没有采用。

实验时间:这是个长期跟踪教学效果的教学实验,为期3个学期,时间跨度为2005一2006学年第一、二学期及2006一2007学年第一学期。

数据收集与统计:收集了实验班、对照班3个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和总评成绩,及两个班学生2006年12月参加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并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统计及结果:由于实验班有1人,对照班有2人没有参加2006年12月的四级考试,所以在进行教学效果的长期跟踪数据处理时是按实验班人数=77一1 = 76人,对照班人数=70一2 = 68人来录人的。为了检验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我们所使用的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即以各学期总评成绩,四级考试分数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l.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统计结果如下:

注:(1>实验班、对照班真实教学效果均分是利用协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语成绩、性别比例差异影响后的估计均分。

(2)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是以各学期总评成绩为因变量、以高考成绩、性别为协变量、以班级为自变量,利用SPSS1 l . 0统计软件计算出来的。

注:T分数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历次成绩参照全年级的478名学生历次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计算出的Z分数,按照lOZ+ 50转换而来的。

从表3和趋势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历次英语考试成绩在年级中的相对位置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快于对照班。表4报告的是对两种教学模式真实教学效果进行协方差分析后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从3个学期的学期总评成绩来看,实验班的教学成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班,P第一翔=0. 012 < 0. OS ,P第二翔=0. 005<0. O1,P第三物=0. 003<0. O1。但从四级考试成绩来看,虽然实验班在四级考试总分及四级考试的写作、综合部分高于对照班,其中四级综合部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但从总体上来看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并没有显现出明显差异水平。表5则告诉我们实验班人学后各次英语成绩与高考英语成绩(T分数)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00 <0.01),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多媒体教学模式还是很有成效的。

为期3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部分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从长期教学效果看,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公共外语的大班授课,但对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

二、分析与讨论

两次教学实验的结果都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实验班英语成绩比没有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照班上升较快,前者的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根据笔者自己亲身的体验,分析出相关原因。

1.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深度备课。

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是一种促进。多媒体要求用最精炼的语言突出重点并在每张幻灯片上得以体现,必然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抓住要害。

2.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材料。

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相比,词汇量很大,课文长,练习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节省大量板书时间,加大授课容量,甚至可以补充许多好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6)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后,将实现一考多用,让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各地学校不得再另行组织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据了解,目前沈阳市已经实现了“两考合一”。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覆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口语测试)、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科作为考试科目;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作为考查科目。

考试内容将注重引导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及综合性。各学科试题的难易程度按低、中、高三档划分,试题的分值比例为7∶2∶1。命题采取省、市分级负责方式进行,计入高中学校招生总分的科目委托省招考办组织命题,市里统一组织考试。

物理、化学动手实验操作将占20分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同科目考试方式不同。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实行纸笔考试;物理、化学、生物采用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方式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实验操作将在“物化综合”考试总分120分中占到20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各10分;物理和化学、生物和地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的纸笔考试采取同场分卷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以纸笔开卷考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考试采取上机操作方式进行;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考查科目,由各市根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学完即考”且全省统一考试

考试时间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生物、地理考试安排在学生八年级学年末或九年级学年末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

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口语测试)、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或历史、生物或地理等科目计入学业水平考试总分。其中,语文150分(汉字书写考试赋分不低于3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100分笔试+20分人机对话),物化综合120分(100分笔试+20分实验操作,100分笔试中物理为60分、化学为40分,20分实验操作中物理、化学各10分),体育与健康60分。

高中将有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

《实施意见》指出,将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生物地理由各市选择一科以分数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意见》提出,道德与法治、历史二科,地理、生物二科,各市须结合本地实际,分别选择一科以分数呈现,均为50分(二选一科目也可以采用等级方式呈现,然后各市依据等级每科以适当分值计入总分),所有文化课计分科目总分不超过700分。未选择计分的科目均采取等级呈现的方式,一般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各等级的划分由各市根据本市初中考生数量和高中招生计划合理确定。

目前,辽宁省各市中考具体政策略有差异,从沈阳市来看,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理综合150分、文综合100分,生物、地理90分(初二已考),文化课计分科目总共是700分,再加上体育60分,全部总分就为760分。这里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科不是选择一科以分数呈现,而是同场合卷开卷考试,生物、地理也不是选择一科以分数呈现,而是同场合卷考试。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7)

一、引言

有关泰国高考汉语PAT7.4效度问题,已经有若干研究成果。但由于历年考生的答卷都是保密的,不能对测试的成绩进行统计,所以前人研究结果基本都是基于试卷的内容、题型、试卷结构、时间或部分考生考试的感受及反馈的问卷,并结合某种测试理论或语言教学理论对其效度做出推断和提出改进建议,如:春丽娟(2012)、周国鹃和春丽娟(2013)、泰宗(2013)、万惜春(2014)、李颖(2015)、杨凯(2016)等。这些论文由于缺乏大样本的答卷统计数据的支持,显得不够客观。为此,本文基于大规模模拟测试被试的成绩统计,对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效度进行研究。

二、被试、试卷及测试的实施

(一)被试

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一共有120人参加,考试模拟被试为泰国文科汉语班的高中三年级学生以及考过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大学生。参加模拟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学生分为三组,这三组学生分别来自泰国不同的地方:玫瑰园中学是在首都曼谷的学校、宋卡沃拉娜丽查棱学校是在宋卡南方的学校、考过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大学生是宋卡王子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年龄一般在18~20岁之间。

(二)试卷

模拟试卷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高中阶段六个学期内的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的模拟命题。泰国高考汉语的命题内容和要求如下:

1.泰国高考汉语试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简体字,另一部分用繁体字,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部分。

2.所有的试题均是100道题目,分数为300分,考试的时间是180分钟,每道题的平均使用时间是1分钟30秒。

3.泰国高考汉语试题的内容所占比重:语法知识占40%,词汇知识占40%,语音知识占5%,文字知识占5%,文化知识占10%。

4.泰国高考汉语试题只测试“阅读能力”,没有测试听力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

5.泰国高考汉语试题分为七个部分:正确选择词语的位置、词语辨析、判断正确、同义词替换、阅读理解、选词填空、句子的排列。

总体来说,模拟测试的内容与真题涉及的考查内容一致,对学生的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了综合性的考察,同时也对学生关于中国文化历史风俗等的了解情况进行了测试,试题难易结合,由浅入深。

(三)测试的实施

本次测试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宋卡沃拉娜丽查棱学校进行,宋卡位于泰国南部,是一个港口城市,沃拉娜丽查棱学校是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签署合作教学点的三所学校之一;第二次在玫瑰园中学进行,玫瑰园中学坐落于曼谷的唐人街,该校建于一百二十七年前,已经成立孔子学堂,这是泰国第三家正式的孔子学堂;第三次在宋卡王子大学,对象是参加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大学生。此次调查选取的三所学校都是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的学校。

在正式测试开始的前一周,我们会通知学生进行PAT 7.4模拟考试的日期,并且告诉学生可以就测试的项目有意识地进行必要的考前准备,在指定的日期参加模拟考试。虽然已经告诉学生这只是模拟考试,但有些学生在模拟考试过程中依然比较紧张,这说明了学生对模拟测试的重视程度很高。

三、PAT7.4模拟测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效度分析

这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试卷分为八个部分:选择词语正确答案(判断正误)、选择填空、同义词替代、词语辨析、完成对话、理解句子、阅读理解、按要求选择、句子排列。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试卷题型及得分率

题型 题量 分值 总计 得分率

一、判断词语正误 10 3 30 56.25%

二、选择词填空 10 3 30 57.08%

三、同义词替代 10 3 30 59.25%

四、词语辨析 27 3 81 45.49%

五、理解句子 8 3 24 55.83%

六、指定词语完成对话 7 3 21 49.40%

七、按要求选择 10 3 30 47.41%

八、句子排列 3 3 9 53.88%

九、阅读理解 15 3 45 53.66%

合计 100 300 53.14%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试卷的题量总数为100题。其中让考生从事先拟定的答案中辨认出正确答案的客观题为82题,包括第一部分选择词语正确答案、第二部分选词填空、第三部分同义词替代、第四部分词语辨析、第七部分按要求选择、第九部分阅读理解,共计246分;考察考生理解能力的主观题共18题,包括第五部分理解句子、第六部分完成对话、第八部分句子排列,共计54分。这次试题题量适中,主客观题比例分布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

(二)考试总体成绩分布

120名考生的考试成绩中,最高分是279分,最低分是54分,平均分是151.6分。

表2: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成绩分数段人数及比重统计

分数段 0~30 31~60 61~90 91~120 121~150 151~180 181~210 211~240 241~270 271~300

人数 0 2 29 13 14 19 17 20 5 1

得分率 0% 1.6% 24.1% 10.8% 11.6% 15.8% 14.1% 16.6% 4.1% 0.8%

由表2可以看出,考生分数基本上集中在30~180分,211~300分的人数明显减少,150分以上的人数为62人,占整个考生人数的51.67%。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考生平均成绩为151.6分,说明本次模拟考试考生的成绩不太理想,大多数考生成绩在61~90分,因而拉低了平均成绩。

(三)试卷各题型的难度

难度(得分率)是测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试卷的五种题型的得分率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各题型得分率很低,说明简单题目较少,难题很多,该试卷偏难。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呈两极分化状态,其中失分最严重的是完成会话与改错句等主观写作题,这说明学生汉语综合运用能力较低,尤其是对汉语的语感与写作还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试卷的内部信度分析

根据表3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软件,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文化、阅读六个方面以及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表3:试卷测试内容相关性分析 Inter-Item Correlation Matrix

语音 文字 词汇 语法 文化 阅读 总分

语音 1.000 .348 .454 .485 .437 .489 .566

文字 .348 1.000 .441 .421 .389 .431 .504

词汇 .454 .441 1.000 .860 .673 .798 .920

语法 .485 .421 .860 1.000 .704 .792 .928

文化 .437 .389 .673 .704 1.000 .871 .824

阅读 .489 .431 .798 .792 .871 1.000 .945

总分 .566 .504 .920 .928 .824 .945 1.000

根据教育测量学家的研究,相关值介于0.71~0.99属于高度相关,0.5~0.7属于中度相关,0.3~0.49属于低度相关,低于0.3说明相关性过低。通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在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中,阅读和总分的相关性最高,达0.945。阅读、词汇、语法、文化与总分都呈高度相关。

2.语音、文字和总分相关性为0.566和0.504,属于中度相关。

3.词汇、语法、文化与阅读的相关度分别为0.798、0.792和0.871,属于高度相关。

4.语音、文字和阅读的相关度分别为0.489和0.431,属于低度相关。

(五)模拟成绩与PAT7.4真实成绩比较

120名考生的模拟考试成绩与泰国高考汉语PAT7.4真实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数据表如下:

表4:模拟考试成绩与真实考试成绩的相关性数据表

Paired Samples Statistics

Mean 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Pair 1 模拟成绩 151.6000 120 61.18074 5.58501

高考成绩 120.9333 120 52.20028 4.76521

表4给出了泰国高考汉语PAT7.4模拟考试成绩与泰国高考汉语PAT7.4真实成绩的平均分(Mean)、参考数目(N)、标准差及标准误差(Std.Deviation&Std.Error Mean)这四项基本的描述统计指标。

表5:模拟成绩与PAT7.4真实成绩相关检验

Paired Samples Correlations

N Correlation Sig.

Pair 1 模拟成绩&高考成绩 120 .948 .000

表5是泰国高考汉语PAT7.4模拟考试成绩与泰国高考汉语PAT7.4真实成绩相关检验表。该表显示共有120对参考值,相关系数为0.948。

表6:Paired Samples Test

Paired Difference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Lower Upper t df Sig.(2-tailed)

Pair 1 模拟成绩―高考成绩 27.00411 34.32923 16.579 119 .000

从表6可以看出标准差及95%的置信区间。配对成绩T测试结果表明,t值为16.579,双侧显著值为0.000。0.000小于0.05,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这说明泰国高考汉语PAT7.4模拟考试成绩高的考生,其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真实成绩也比较高。

四、结语

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尽管总体分数与真实测试的总体分数具有较大差异,但二者在平均分、标准差等指标方面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模拟测试具有较高的质量,可以将其作为PAT7.4的一个样本分析。从题型角度分析,各题型得分率比较接近,说明题型没有对难度造成较大影响。从试卷各部分的内容构成看,汉语词汇量、汉语语法、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化知识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相关性也较高。这说明试卷各部分内容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考察对象具有同质性。例如第一大题中的选择词语正确答案,既有对学生汉语词汇量的考察又有对其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可以看出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的首要目的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就本次模拟测试成绩统计而言,2015年的泰国高考汉语PAT7.4考试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春丽娟.泰国汉语高考PAT7.4调查[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泰宗.泰国高考汉语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周国鹃,春丽娟.泰国汉语高考PAT7.4分析调查[J]海外华文教育,2013,(1).

[4]万惜春.泰国高考汉语试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李颖.泰国汉语高考PAT7.4试题分析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杨凯.对泰国汉语高考试题PAT7.4的研究分析[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8)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1现如今,上学、就业都需要考试,那位什么要考试呢?单单像父母所说的“为检验你们”吗?不,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

一人参加了某公司的三次考试,第一次是99分,排行第一。第二的名叫小米,是95分。第二次考试,题目竟和第一次一样!这人懒得去想,自信的把笔一挥,不到考试时间的一半,她就交了卷。这次她还是99分,第二的还是那个小米,98分。第三次的试题仍是一样的,她连试题都没看,挥笔把答案都写上了,这次她又是99分,但没有独占鳌头,那个小米也是99分,第一。这个人并没紧张,认为她不可能挤下自我。但第四天公布的名单上竟没有自我!

她去找经理,经理说:“我们很欣赏你的考分,但我们没许诺谁分高就录用谁分数的高低对我们来说只是录用职员的一个依据,并非最终结果。我们需要的职员不单单要有才华,她更应当懂得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漏洞的人才能有提高职员有提高的公司才有发展,这三次考试主要考的是你们的反思本事。”

考试另一方面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在考试后进行反思。这一次次考试犹如一面面镜子,它是用来照出你的不足,并进行反思的,不是让你伫足欣赏自我的美貌的。考试并不是白考的,要把反思后的经验、教训作为帮你进取的一根拐杖,充分发挥反思的力量,考试也算是物有所值。考试,便要清除我们那清高心,不经过考试,我们会自命不凡,不再反思,停滞不前。但考试会毫不留情的把我们的缺点抖出来,让我们进行深刻反思增加进取的热情,努力奔向成功。不要最好,只要更好。反思会推动我们不断向前冲的!

不要畏惧那些花样多变的考试,它们的共同理由仅有一个?在考试后反思!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2时间就像流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期末考试终于都结束了,初二的“称号”很快就要离我们而去,只要再过一个来月的时间,我们就从一个初二生“变成”一个初三生了。

回忆起初二的学习生活,真是有点舍不得,因为到了初三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将会边的更紧张,从此以后就没有这么自在了。在初二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例如: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等比证明题、说明的方法、句式的运用……真是非常丰富。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终于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可是我并不会骄傲,因为我的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我回继续努力,直到满意为止!当然,有高兴的事也必定会有不高兴的事了。而最令我不高兴的事就是我对物理越来越搞不懂,在第一学期的时候还好,可是一到了第二个学期,我和物理就好像成为了两个“陌生人”一样,互不相识。不知道为什么的,凡是一到了上物理课的时候,我很自然的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当我集中精神的听的时候,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地发起呆来,等我“醒”来后,老师要讲的内容都已经讲完了。就这样,日复一日,我和物理怎么会不变得“陌生”呢?但是,我绝不会放弃物理,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会继续努力,为求做的更好!我要在初三的“来临”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初三的“来临”。

老师们都提过,初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转折点,能否升上好的高中就要看你在这个阶段中学得好不好,知识掌握得牢不牢。所以我决定在正在到来的暑假里发奋!我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3考试后反思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怎样样,可是我明白父母、教师对我还有着很大的期望。这次考试我却又考砸了,并且考得异常糟(数学倒数第二),教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仔细地浏览了一遍,考砸的主要原因是:粗心、马虎。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必须要端正我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我要改掉做题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就看题目的前半段,就开始解答题目了,结果是答非所问。这也许和其他一些学习技巧有关系。总之,以后必须会在做题的过程中认真审题,细心读题,把题目看准、看清楚。做完题目后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我再犯相似的错误。其次,我最主要的是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学习。在平日大家都聚在一齐做同样的题目,我都觉得会做。可是一旦题目稍作变动,我就不会做了。我最终明白:其实,平时我没有真真正正地去理解它,也许有时是碰巧做对的。我不能允许自我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必须要加倍努力,赶上其他同学。吸取教训,为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在下次考试中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学习的技巧在于不断的练习,生活中,我要多多加强自我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我期望教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不梦想,可是我相信自我。我要经过自我的奋发努力,必须不使教师失望。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4这一学期,真的觉得自己收获不少,能成熟的看待成绩的进与退,冷静的面对学习上的起起落落,长大了,懂事了,不再因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闷闷不乐。

这一学期,我也明白了,随着课程的增多,我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增多,我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

这一学期,我比以前更认真了,但解题的技巧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以后在这方面还应加强。

好的成绩是靠良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绝对离不开预习、认真听课和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我认为听讲最重要,只有听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预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书,对于语文,应画重点字词、概念和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数学则要着重看例题和定理、概念;英语要了解基本句型构成,多背单词。复习很重要。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复习,一个月后,来一次总复习,就可以牢牢记住了。

通过一个学期学习,我得出了三点启示:

1、学习必须循序渐进。

学习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2、学习必须勤于思考。

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3、学习必须一丝不苟。

学习切忌似懂非懂。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一定要坚持不懈,加倍努力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5经过了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我感觉我自己迈进了一个全新的殿堂,不管从学习或生活上来说,都跨越了一大步。在这学期我经历了许多活动,增长了许多经验,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能力。

在这半个学期,我完成了从一名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转变,适应了中学——这个新的环境。在本学期我参加了定向越野、知识竞赛、艺术比赛等各种活动,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许多综合能力。学习提供了很多新奇的活动。如:科技节知识问答,这类有趣的活动让我收获了不仅是快乐,更重要的是学习上的收获,在这方面我觉得当初选择北师大朝阳附中是个极其正确的选择!

在学习方面上,我是一步一步在进步,从第一次考试到最后一次进步了20多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收获了一条条数学公式,听懂了一种种英语语法,写出了一片片语文作文,读懂了一本本深奥的书,这都是我在这学期以来的收获。当然知识是无止境的,我希望下学期期末坐在这里写个人总结的我能收获、体会的更多。

下一个让我吃惊的收获是体育。还记得刚开学那时的我最多只能跑5圈,因为在小学的我根本没有好好上过体育课,更别说跑5圈了,最多的一次还是3圈。所以当开学的我跑步是最让我头疼的了。没想到的是学期末的我对于跑圈是感觉最轻松的了,随便的10圈已经对我们来说是很轻松的了,这在以前我都没想过!现在我的意志竟然增强了这么多,真是太神奇了!我觉得这么三年下来后我的体质一定比别的学校的同龄人好很多。

这学期收获的东西令我吃惊,我希望下学期的我继续进步,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在体育上更加棒!

中学生期末个人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学期末个人总结范文五篇精选

初中学生个人期末总结范文3篇

初中生上学期个人总结范文5篇精选

中学生个人总结范文3篇

中学生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

中学生学年个人鉴定个人总结

初中学生期末总结范文

中学生学期总结范文3篇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9)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在高考中出现,在最后的两个多月的复习中应就基础知识部分的复习加大力度:结合教材,反复复习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词汇、句法结构、语法要点。即词汇: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3500个词汇中,挑出自己感觉较为生疏的单词反复记忆。对于常用的和重点的词汇,一定要做到会写、会用,了解这些词的搭配,使其变为积极词汇。

如发现有遗漏现象务必及时补救。借助词汇复习以及词和词组的用法,通过联想串联语法考点也是达到基础知识系统化的手段之一。

二、加强定时练习,保持题感,提高高考应试的技巧

1、听力理解题的分值比较大,接近全卷总分的四分之一,所以,考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坚持每天至少听一套题,对错题应当反复听。如果反复二三遍还是听不明白,可以参照录音稿找出错误的原因,特别是一些简单的判断推理题,一定要通过参照原稿找出答案与信息之间的联系,整理出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对星期、月份、普通人名、地名等专项名词加强训练。

2、高考中对写作的考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作文的得分,考生在最后阶段需要对写过的作文按体裁或题材/话题进行归纳总结,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各类文章中有针对性地挑出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优秀范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或默写,并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考生需要每天练、每天抄、每天背,并在实战演练中,有意识地提取积累过的知识,尽力做到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3、建议时间:听力20分钟,英语知识运用(包括单项填空和完型填空)25分钟,阅读理解35分钟,写作(包括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40分钟。当然,在考试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某一项的用时,但在练习时,希望学生严格按照这个建议时间,以达到练习的目的。

在冲刺阶段认真研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从而提高答对率及得分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注重应试技巧,合理发排时间,做到有条不紊。

三、找准症结,攻克难关,提高语言层次

(一)词汇关:考生在做题时总是感觉词汇障碍困扰着他们,这些词汇有的根本不认识,有的是旧词新意,有的是词根派生,有的是词性转换。由于缺乏一定的词汇猜测能力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那么,中学生应怎样突破词汇关呢?笔者认为:

1、熟练掌握教材中出现过的所有基本词汇。如遇陌生词汇尽力查找是否有熟悉的词根在里面,再结合语境推测词意。

2、在平时的阅读中滚雪球式地积累词汇。克服只重答题不重词汇积累的毛病。

(二)语法关:不少学生抱怨说,自己的语法规则背得不少,语法专项题也没少做,但总是在做单项填空时过不了一个坎。综观近年来高考单项填空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其特点是把普通语言知识放在丰富多变的题干中来考查,因此考生应在后期的复习中注意以下几点:

1、重点训练那些有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丰富、灵活性强的题目,切忌死抠语法条款。

2、要培养自己对题干的分析能力,善于弄清题意,明辨语境。

3、善于总结归纳平时练习中常考语法考点的出题趋势。

四、慎重审题,规范答题

1、慎重审题。读题目时,不能匆匆“扫描”,而要逐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这样,可以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题目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不至于漏掉任何信息。例如,在审作文题时,要求考生认真分析试题提供的表格、图片、提纲或文字说明等,仔细阅读每一个细节,弄清背景、要求、任务类型和内容。明确文章的体裁,把握中心思想,归纳内容要点,确定写作态度以及应采用的时态和语态等,确保不离题,保证会做的题目拿到尽量高的分。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10)

(一)公平性目前,高考成为我国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保障,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高考科目设置首当其冲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保障公平。科目设置的公平包含着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城乡差异为代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下的考试公平;二是以性别差异为代表的考生群体思维结构差异下的考试公平。科目设置改革方向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本身没有错,但是也应当考虑到当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下降的时候,而受教育的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有所上升的时候〔5〕,事实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城乡不公平。目前,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在现行的高考方案中都是必考科目,其中包含了两门语言类科目,必然造成现行方案有利于语言天赋高、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女生。

(二)三个“有利于”教育部对高考科目设置提出了三条基本原则: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就应该根据高校不同层次的要求分类考试,而不能实行报考所有高校的考生一张试卷。从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到最高分与最低分往往相差上百分,所有考生一张试卷是难以实现高校选拔人才的个性需要的。在考什么学什么这一难以破解的难题下,要有利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考试内容做设计和调整,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中等学校教育目标开设多层次的考试科目。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一是允许高校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开展单独测试,两者结合录取,如现行的自主招生模式。二是对于那些暂无资质实行自主招生等单独测试的更多的高校,应当在考试科目中设置一定的可选科目,由高校自主提出成绩要求,考生自行选择参考科目,这也符合进一步减少统考科目的改革目标与要求。

(三)引导性与时代性学科知识应当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能够反映时代的学科知识发展,并能够引导社会的知识价值取向,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对科目设置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历史实践来看,外语科目从无到有,从权重低到权重高,生物科目也逐步纳入到高考考试科目中也正反映了这一点。而当外语技能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内生需要,同时社会上已有多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外语社会化考试的时候,高考是否还需要对外语科目进行定量测试就成为一个必须研究的命题。高考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与招生录取紧密联系,为了实现统一录取的需要,客观上需要考生成绩以分数定量的方式呈现,以实现对考生的排队区分。而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层次的高校录取已经从选拔性向着合格性转变,部分科目也可以实现从定量向定性的转变。

(四)可行性高考科目设置须考虑到操作层面的问题,由于其承上启下的功能,既要使中学的教学组织工作便于开展,又要使高校录取时易于操作,并且还需要被社会、高校、考生和家长认可和理解。所以,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应考虑实际的国情与社会环境,制定可行的方案,使其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在进行高考科目设置时,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超前性与现实性、科学性与可行性三种关系。可行性是评价高考科目设置合理性的最终依据,也是最现实的依据〔6〕。

二、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

(一)现行方案的分析我国现行的高考考试科目方案多为本轮新课程改革后推出,主要以“3+综合(文科/理科)”为主,是“3+X”方案的完善和发展〔7〕。“3+X”之所以最终走向了“3+综合”,其原因在于“X”考生的选科不统一,但是最终录取划线、投档时却又需合并处理,而不同科目的试题难易程度常常不一致,极易引起社会和考生不满,同时其科学性也确实欠缺。一方面,减少考试科目,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保持一定的学科覆盖面,希望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于是纷纷设置了综合科目,看似减少了考试科目,实际上只是将不同科目的考试合并成一张试卷。另外,各省通过会考或者学业水平测试此类标准参照性考试来考察考生在高中所学学科的水平,其目的在于试图纠正高考分科录取带来的偏科问题,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取得平衡。但综合来看,所有的科目设置改革均在语文、数学、外语之外展开,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始终在高考考试科目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自从外语科目被加入高考统考中,就从来没有哪个地区将语文、数学、外语从高考统考中剔除。“3+综合”在“3+X”推出后最终成为主流,应该说是实用主义的结果。这样的改革让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的重要地位愈发凸出。综合卷看似考一门,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考生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减轻考生负担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中学教学与高校选拔的关系,这些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新的改革呼声越来越大,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改革方向被提出。以江苏省为例,2008年推出新高考方案,以三门总分划线排序投档录取,而其他科目分别以学业水平测试选测或必测科目的形式呈现,供高校录取参考。该方案尊重了高校及考生的选择权,让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组合,高校也可以自主提出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但在实践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对除语文、数学、外语之外的科目只提供等级成绩,认为区分度不够;二是尽管从大方案设计上给予了高校足够的自,但在具体执行中高校从方便出发,对提出等级的要求往往不予深究。比如,提出物理化学组合AB的等级要求,说明其接受物理A化学B或者物理B化学A的组合,但为何物理B+化学B+的等级组合院校就不予接受呢,这与物理化学AB究竟有何区别,暂时还没有被考虑。该方案仍然实行了文理分科考试、分科录取,同时,虽然是语文、数学、外语加学业水平测试选拔考试,但是后者也是在高考统考期间进行,实际高考统考5门。可见,高考科目设置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和开放性,其突出表现在扩大考生选择权、高校自。科目设置承认了考生个体差异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均衡,承认了高校不同专业的选拔要求,将对学科的基本素养的考察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性考试中去。那么,未来的科目设置改革未尝不可以考虑将更多的考试科目交给高校来确定,可通过增设学业水平选测科目的形式来满足高校对统考科目外的学业水平考察,同时高考也应该接纳一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较高信度的社会化考试项目,将这些考试成绩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

(二)外语科目替代效应分析教育部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顶层设计,拟选择英语科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探索英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究竟这种改革是否有科学依据,本文将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高考考生的实际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江苏省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投档录取,同时由高校自主提出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的等级要求,考生根据高校要求在考试科目范围内选择对应的考试科目。以江苏省某年实际考试结果为例,对341277人的实际考试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首先检验江苏省现行三门总分投档录取方案是否可行,接着检验如果取消英语科目,而代之以二门总分投档录取方案是否可行。分别就五门总分与三门总分的关系、五门总分与二门总分的关系、三门总分与二门总分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可知,五门总分与三门总分、五门总分与二门总分、三门总分与二门总分之间的回归模型均具有显著性与适用性。三门总分对五门总分的解释性为92.1%,二门总分对五门总分的解释性为87.1%,二门总分对三门总分的解释性为96.7%。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分析的前提是考生均认为五门科目需要参加考试。替代效应是指在教育测量中,不同学科之间的能力替代,即考生可能学好该学科的潜质,而不是指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显而易见,当考生放弃某门学科学习时,知识必定下降,所以取消某一科目在高考中的统考,并不意味着取消该科目的考试。

三、高考考试科目设置建议

(一)高考减少统考科目是可行的,语文、数学两门可以对其他科目的能力做出较好解释尽管两门科目的总分可以解释能力,却不能代替知识,所以,其他科目仍旧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等标准参照性考试的模式在高中学习中展开,而不能一减了之。外语科目可以纳入到学业水平测试中,也可以采取直接认可现有的社会化考试的成绩,提供给高校供录取使用。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总结篇(11)

一、日语能力考试简介

日语能力测试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及其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自 1984年起分别在日本国内和国外举行的世界性日语考试,以测试母语为非日语的日语学习者的日语水平、认定其日语能力为目的。成绩合格者由国际交流基金以及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发放相应级别的日语能力认定书,即我们所说的日语等级证书。这一考试于 1987 年首次在我国举办,1993 年开始面向全社会推开。

国际日语能力考试分为四个级别, 即从一级到四级。四级最低,一级最高。四级水平要求掌握初步的语法,100 个左右的日语汉字,800 个左右词汇,能进行简单会话,能读写简单的句子及简短的文章;三级水平要求掌握基本的语法,300 个左右的日语汉字,1500 个左右词汇,能进行简单会话,能读写简单文章;二级水平要求掌握较高程度的语法,1000 个左右的日语汉字,6000个左右词汇,能进行一般性的会话,具备阅读和写作能力;一级水平要求掌握高程度的语法,2000个左右的日语汉字,10000 个左右词汇,除能够进行社会生活方面的会话外,还要具备能在日本大学进行学习、研究等的综合能力。四个级别的考试分别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文字与词汇;二是听解; 三是阅读理解与语法。试卷总分为 400 分。文字与词汇部分占 100 分,听解部分占 100 分,阅读理解与语法部分别占 200 分。二、三、四级均以 240 分为及格线,一级则以 280 分为及格线。该考试每年举办一次,原则上于每年 12 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一直以来日本的许多国立、公立和私立的大学在录取外国留学生时都要参考他们在日语能力测试中的成绩。与日语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日语人才时也要求应聘人员提供一定级别的日语能力证书。

二、日语能力考试反应教学中的问题

1.一些高校追求能力考试通过率而打乱教学安排。日语能力考试由于题型长期不变, 给一些老师和学生增加了模拟的机会, 有的院校为了提高通过率, 不惜牺牲优质的教学资源, 甚至是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做模拟试题, 从而使大学日语教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 忽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偏离了设立日语能力考试的初衷。而且,能力考试的成绩影响今后的工作以及留学,结果便是导致一些学校为追求通过率而刻意扭曲安排教学活动。

2.试题本身的构成存在问题。试题只分为“文字?词汇”、“听力”、“读解?语法”3个部分,而且都是客观选择题,没有翻译、写作、口语等主观题目。也就是说日语能力考试只是片面地侧重了对“听、说、读、写、译”的五种综合能力中的“听”和“读”的能力的考核,偏重于对语言知识的考查,而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不够。在教学中如果片面地强调语言的知识结构!而忽略了其交际的本质,这势必会使“学”与“用”脱节,违背高职教育的宗旨。

3.加剧应试教育与应用教育之间矛盾的激化。无论是三级还是二级日语能力考试、学生的听力成绩都没有很高,与总平均分有很大的差距,更远远低于日本国内的平均分;而其它两部分却相对较高,基本与总平均分以及日本国内的平均分持平。这说明我们的学生普遍拥有很好的词汇、语法和读解能力,但在听力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单纯就日语能力考试而言,较之听力,文字?词汇和读解?语法是相对容易得分的,而听力水平的提高历来都是日语教学的难点。在没有语言环境的前提下仅仅通过课堂的训练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效果,再加上合格的标准只是要求总分达到60%、70%以上,而对各部分没做具体要求,所以为了获得能力证书大部分学生和教师都采取避重就轻的方法。即对文字?词汇和读解?语法这两部分下大工夫,采用强化训练的方法来提高成绩。一般来说,这样都能做到尽量多得分,少失分,同时也能弥补听力部分的不足。这也无形中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是一味地死啃书本,硬背语法,却忽略了听力、会话、翻译以及写作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如果在教学中我们一味地围绕“应试”这根指挥棒,片面追求合格率,采取应付考试的教学方式来教学的话,必然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也就必然会使高职的日语教育陷入一个“应试”的误区中。从而无法实现培养具有听、说、读、写、译等均衡的综合能力人才的目的。

三、日语能力考试对教学带来的作用

1.日语能力考试已经举办了 24年,试题由主办单位聘请日本着名的语言学者和教育专家命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测试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能力上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2. 试题的所有题目均为客观选择题,并由计算机阅卷,能客观、公正、合理地反映应试者的真实水平。所以考试成绩又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能较客观地反映出日语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日语水平。

3.日语能力考试各级别的试题均由“文字?词汇”、“听力”、“读解?语法” 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其中“文字?词汇”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日语单词的识记,包括日语汉字的读音、书写、单词,尤其是外来语的释义、用法等。“听力”部分主要是测试学生的听力水平和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应试者听一遍录音,然后能从所给出的4个选项(图)中选出 1个正确的答案。“读解?语法”部分主要是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日语语法的掌握程度。读解,即我们常说的阅读理解,每段文章后都会提出若干问题。每道问题给出 4个选项,要求应试者从中选出1个最合适的作为答案。 语法则考查学习者对助词、助动词、惯用句型、习惯表达等方面内容的掌握情况。所以该考试涵盖了对学习者的单词、语法、读解、听力等方面的考核,能阶段性地为教学提供参考标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考试情况的积极总结与认真分析也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语言测试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 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利用好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有效克服日语能力考试在教学中的消极作用,正确认识日语能力证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制定既能有利于能力培养又能做到与能力考试紧密结合的教学大纲及考核方式,做到应试与能力培养并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