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9 07:51:45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1)

二、教学内容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重要篇目的教学。

2、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第六册相关内容的选讲。

3、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要点的回顾与整理。

4、第一轮复习: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归纳。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的障碍。

5、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查缺补漏。

6、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研读考纲,回归课本,看纠错本,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准备作文,做真题,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

三、教学设想

这一学年的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的教学,我们将择取重要的篇目,培养学生各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围绕高考考点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应的主观阅读题答题能力。

2、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的复习中,着重要点的回顾与整理,巩固已有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理性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为总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高考应考技巧指导与能力训练中,主要介绍高考最新信息、发展动态,分析考试大纲,评价近年高考试卷,预测命题趋势,归结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语文试卷的应考中的实用方法技巧。简言之,就是专题复习,梳理知识,解读政策,预测命题,指导学法,指点秘笈,示范解法,规范答题,综合训练,提升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我们学生的实际,弱点主要表现为:

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

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5、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

五、具体教学措施:

1、结合高考,把五六册的课文划分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三大块,将它们的教学目标与高考的对应点结合起来,分别确定为:现代文(主要包括第五册的文学评论、小说和第六册的说明文)-----在巩固快速阅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意的习惯的基础上,侧重提高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和深层次分析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文言文------以第五、六册的课文为纲,归纳、整理1-4册的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强调以新带旧,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诗歌------根据第五、六册诗歌的体裁、题材特点,把握其中景、物、事、典与诗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2、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3、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4、现代文采取精读文章、分点设题、演练评点、归纳提升的训练,有层次的提高学生能力。

5、强化语文积累

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6、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阅卷现状,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大体上,单周为作文指导,训练题(即小作文)由各语文老师自定;双周训练题原则上应统一。

作文训练暂分点如下:

高考作文全程训练

a、基础等级写作训练

(一)写作技巧训练

1、审题 2、立意 3、选材4、构思 5、行文 6、拟题 7、修改

(二)文体写作训练

1、记叙性文章写作 2、议论性文章写作

b、发展等级写作训练

(一)常规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分析(训练目标:深刻)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善于叙写(训练目标:丰富)

3、善于表达(训练目标:有文采)

进行排比句、转折句、比喻句、对偶句、是字句、因果句等文采训练。

(二)创造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突破(训练目标:有创新)

2、善于出新(训练目标:有创新)

六、教学进度表

第一阶段:教材疏理:(9。3——9。24)

内容

周数

课时

日期

五、六册教材

1

7

9.3——9。10

一、二册教材

1

7

9.11——9。17

三、四册教材

1

7

第二阶段:第一轮复习(9。25——3。7)

内容

周数

课时

日期

古诗鉴赏

2.5

17

9.25——10。14

文言文阅读

3.5

25

10.13——11。12

现代文阅读

6

42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7

49

12.28——3。8

文学常识和名句默写

1

7

3.9——3。16

第三阶段:第二轮复习:明确重、难点,把握内部联系(3。17——5。15)。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查缺补漏(5。16——5。31)。

七、教师具体要求:

1、备课

(1) 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发挥资源优势,避免内耗,力求高质高效

(2)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3)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充分利用早自习,抓紧抓好古诗文背诵和默写。

(3)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每两周的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4)狠抓知识点落实,印发学案、专题练习,利用好学生手中的复习资料,注重课后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回复。严肃课堂纪律,优化课堂教学秩序。

3、听课。

同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老教师先上。尽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4、辅导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2)专题辅导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3)分层培优补困,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4)对艺术体育类学生加强文化专题训练和能力训练。

(5)关于培优补困。鼓励语文“跛脚生”和“希望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关注他们的进步,适时适当进行辅导。具体办法是:一抓二提示三检查。抓听课状态;提示改进不良行为,提示做好笔记;检查落实复习效果,进行爬黑板、听写训练,检查知识点。

5、作业与考试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2)

我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讲、批、辅等方面,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了事,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

2、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工作总结_二年级上册语文工作总结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不做。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工作总结_二年级上册语文工作总结

5、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达到了开学初制定的学习目标,掌握了以下知识:

⑴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⑵学会了使用音序查字法,学生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⑶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⑷通过学习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了爱护图书的习惯。

⑸认识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会了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⑹通过这学期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有了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⑺ 在语文教学中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二、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学生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3)

1.认真作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系统复习的重要资料;

2.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以保证听课效果;

3.尽可能抽时间做配套的练习册,巩固所学知识。

第1周

1.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词汇为857个,自我检查词汇量是否到要求。如果已经达到要求可以直接进入课堂第二册学习,否则,需要安排1周时间背诵词汇(可结合背诵四级词汇),作好听课前的准备。

2.根据教材给出的测试题,作一个自我测试,了解自己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1)整体能力是否已经达到学习要求;

(2)对四方面能力的强弱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过程中加大对弱项的训练。

第2-19周

听课要求

1.课前预习要求能够背诵下一课的生词并复习上一课的单词;结合上课语法要求、关键词组,能复述文章大意;

2.根据录音朗读课文,每天至少坚持1个小时以上;

3.完成教材要求的课后练习,不懂部分及时向老师反映解决;

4.完成老师要求的背诵内容,并根据磁带听写课文内容;

5.掌握老师教授的基本语法以及词汇、短语的用法;

6.课堂上要踊跃发言,让老师有机会给您纠正错误,有助于提高口语水平。

备注

1.第25、55课时的学习完成后,建议安排阶段复习;

2.全部课时结束之后,安排时间进行总复习,根据课堂笔记,复习重点内容;

3.教材第4单元课文的生词和语法已在前面课程中通过同义、近义和类似的联想教学作出了讲解。据统计,新概念教材第二册词汇量为1126个,而课堂实际要求掌握的词汇则达到了3000个;

4.第二册学员应在40课以后听懂纯英文授课,能进行简单的书信写作,在听、说、读、写方面水平显著提高;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55-01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张丽娜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本文只针对第一册的练习设计进行分析。本教材由二十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由3―4篇相关的阅读课文组成,总82篇。每篇课文后设计了若干习题。题型包括HSK的一些客观性习题,如,单项选择、判断正误,还有一些主观性习题,如,填空、连线、简答等。

一、对练习题量的统计及分析

(一)每学时的练习题量统计

通过对教材练习题量、教材课时、单元课数的统计分析,得出下表:

由表可知,《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每学时的平均题量比较大。教材为单元主题式,每个单元包含4篇相应的阅读课文,可见编者的设计思路是:每篇阅读课文及其课后对应练习应在一个学时内完成,学生在一个学时内,既要完成300、400字的文章阅读,又要完成30多道练习题。这对于学习初级汉语的留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虽然练习题量较大,但是题型设计偏重客观性的习题,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判断等。根据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反馈,学生在完成客观性习题的时间比主观性题目要少,因此,以客观性习题为主的练习编排方式还是合理、科学的,符合留学生的语言习得特点。

(二)每单元的练习题量统计

通过对每单元的练习题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题量最大的为第二单元,有146题;最少的为第二十单元,有93题,相差53题。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到第三、第九到十一、十九和二十单元,这几个课段间题量变化幅度较大,第三到第九、十一到十九单元这两个课段的题量变化幅度相对缓和。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每单元的练习题量遵循着高低起伏变化的趋势,呈不规则的波浪式。这种分布比较科学,第一单元给学生较少的练习题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单元练习题量上升,使留学生意识到练习有一定的难度,为后面单元练习的进行做好心理准备。第十和二十单元题量达到最少,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厌学情绪,适当减少题量,能提高学习积极性。这种有多有少的题量设计,符合留学生的语言习得规律,既能达到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又可以减缓学生对汉语的畏惧感,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逐步提高。

二、对练习题型的分析

(一)普通题型分析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制约着对外汉语教材的题型设计。通过对《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的练习题进行统计分析,该教材共有18种题型。这18种题型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练习(一)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中某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一般都采用“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的提问方式。练习(二)和(三)通过选择和判断的形式考查学生对阅读课文文意的理解。这两个题型主要侧重于对阅读课文进行多角度理解,如句意再现、段意总结、文章主旨、作者态度等等。练习(四)一般为“根据课文填空”。练习(五)着重训练学生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一般采用“回答问题”这种题型。

教材着重训练留学生的速读能力、综合能力、推断能力。“根据文意选择答案”,这种题型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速读能力,培养了学生进行快速浏览、跳读的能力和习惯,跨越词语障碍,迅速捕捉、获取所需的信息。“根据文意判断正误”“回答问题”这两种题型有助于学生在速读基础上进行详细阅读,对阅读课文进行综合概括,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二)独特题型分析

《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有一些自身比较独特的题型,如,“连线”“把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连成一段话”“根据课文填表”等。这些题型只占总题量的10.1%。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设置阅读技能的讲解和练习,但从习题的设计中,可知既有从词语、句意、段意等方面检查阅读效果的练习,也有训练总结、概括问题能力的练习。主要的题型都是围绕着检查课文理解程度和训练总结概括能力这两个教学目的进行的。

三、结语

本文运用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练习题量、题型两个方面分析了《汉语系列阅读(第一册)》在练习设计与编排上的特点、规律,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以后阅读教材练习的编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050-04

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据较重地位,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有学者甚至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1]教材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依据,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也需要在教材中得以体现。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种类不断丰富,各种教材对词汇的处理情况也不尽相同。本文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以下简称《桥梁》)这部教材,试分析其词汇处理情况,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一、生词量及生词等级分布控制

《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是国家汉办规划教材,也被列为北京语言大学精版教材。正式出版后,该教材在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赵金铭曾评价这部教材:“……编者深入钻研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探讨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在教材的框架设计、选材目光、训练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新编的教材耳目一新。”①在词汇处理方面,《桥梁》汲取了较新的研究成果,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为重要依据,控制生词量和难易程度。

(一)《桥梁》的生词量

1. 生词总量。《桥梁》分上下两册,每册各15课,共30课。每课由正课文、生词、词语搭配与扩展、语法释例、副课文和练习组成。正副课文后都附有生词表和专有名词表。生词总量见表1。

由于《桥梁》中的专有名词往往是对课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进行说明,因此下文的统计将不再讨论专有名词。生词量是否得当,要综合考虑课文篇幅。据统计,除个别篇目外,《桥梁》正课文上册每篇课文字数大致在1 000~1 500个,下册字数大致在1 500~2 000。上下册字数平均为1 500个左右。仅从主课文生词来看,《桥梁》词汇每课上册平均为60.6个,下册为77.7个。有研究指出,篇幅为1 500字的文章,生词控制在40个之内较为适宜,超过该数量将增加学生负担。从教学实践看,教师在使用该教材时,的确容易占用较多时间处理生词。有些学生看到教材生词部分的篇幅即产生畏难情绪,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效果。

2. 分课生词量。具体到每课,生词量的差别比较明显。落差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下册的落差达到71个,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从落差数量可以看出,每课的生词量的控制仍受到课文内容的影响。由于《桥梁》在课文选择过程中较为重视语料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又需照顾到话题和体裁,课文很多选自报刊或电视广播,下册还选用了小说和话剧节选,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词汇数量和难度的选择。每课生词量的变化情况见图1和图2。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桥梁》的上册每课生词量总体平稳,终点略高,但起点不低。而下册虽起点较低,终点较高,但中间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变化不规律。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词汇量的分布,也应是逐渐增加才较为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桥梁》下册的总生词量比上册有了明显的增加,这说明编者宏观上把握了生词量由低到高的趋势。但是,每课的生词量分布仍不太均匀,稍显安排的随意性。

(二)《桥梁》的生词等级分布控制

在难度上,《桥梁》以丙级词为主,“有目的有计划地重现、扩展、深化部分甲、乙级词汇”。②《桥梁》生词表中对词条的等级加以标注,按照标注统计,笔者发现编者在难度上有比较明确的控制。具体比例见表3。

主课文中甲级词在上册数量较少,下册没有出现。乙级词在上册占据一定比例,下册也未出现。而丙级词在上下两册比例均超过30%,且下册少于上册。丁级词在上下两册也占有一定比例,下册多于上册。副课文中甲、乙级词在上下两册均未出现。丙级词在上册占到半数以上,下册也超过30%。丁级词在上下两册均有一定比例,且下册明显多于上册。

总的来看,《桥梁》的词汇难度大致符合对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的要求。但《桥梁》的上下两册均出现大量超纲词语,下册主课文的超纲数量甚至超过40%。上下两册的丁级词和超纲词语的总和超过了50%。北京语言大学张宁志教授采用计算语料平均每百字中包含的非常用词(甲乙两级以外的词)的数量方法分析教材难度[2],根据他的统计,《桥梁》上册难度属于中级教材,而下册则应归为高级教材。可见,作为一部面向已掌握2 500个左右词汇的留学生的中级教材来说,《桥梁》在词汇方面难度略大。

二、生词的注释

(一)《桥梁》生词注释的科学性

《桥梁》主课文及副课文后的生词表均注有词性、拼音及英文、法文翻译。利用母语或者媒介语的翻译给生词释义,是初、中级阶段教材较为常用的方式,其优点在于简单明了。英语也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语言,能够为大多数学习者接受。但由于语言间词语的义项往往不能精确地对应,因此在选择对译成分时,《桥梁》作者不拘泥于词或者语,也不拘泥于对译词的数量,以能够解释清楚为目的,方式较为灵活,体现出科学严谨的态度。

1. 释语尽量与被释生词词性、用法对应。被释词条是词组的,也尽量使用用法相同的词、词组或者句子与之对应。比如:

偶尔(副)occasionally(上册第12课)

“偶尔”是副词,释语“occasionally”也是副词性的。

各行各业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上册第5课)

“各行各业”是个名词性的词组,释语“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也是名词性词组。

老实巴交honest,frank(下册第18课)

“老实巴交”是个形容词性的词组,释语“honest,frank”是形容词。

2. 多义词主要注释课文内出现的义项,兼顾其他常用义项。比如:

跨bestride,step(上册第4课)

“bestride”对应的“两腿分在物体的两边坐着或立着”这个义项,是课文中使用的义项,而“step”所对应的“抬起一只脚向前或向左右迈(一大步)”也是汉语中较为常用的义项。教材在注释中也体现出来,以增加学生对该词的了解。

3. 释语中的英语词语有多义现象的,或者词语搭配范围不同的,利用括注的方式限制词义。比如:

开幕(of a meeting,exhibition,etc.)open(上册第6课)

“open”在英语中是个多义词,通过括注限制“open”的搭配关系,让学习者了解“开幕”的确切含义。

嫁(of a woman)marry(上册第12课)

英语的“marry”,对应汉语的“嫁”、“娶”、“和……结婚”等词语。为明确汉语“嫁”的搭配对象,采用括注方式限制词义。

4. 设立“词语搭配与扩展”版块,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词汇的搭配规律,且按照充当句子成分不同分条列项,条理分明。一些词语的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利用这一版块加以明确,为教师讲解和学习者自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比如:

充满

[~宾]~阳光|~泪水|~欢笑声|~信心|~力量

[状~]对前途~希望|应该~(信心)|永远~(活力)

(1)客厅里充满了阳光,显得特别明亮。

(2)别人怎么说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要充满信心(上册第6课)。

(二)《桥梁》生词注释存在的问题

《桥梁》在生词注释的处理上总体较为科学细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仍有一些方面值得商榷。

1. 采用翻译的方式给生词释义,不容易消除学生对等词观念,也容易造成非母语背景学习者的负担。鲁健骥先生曾指出:“在课堂教学和教材中对词语加英文释义时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事实上,除了很少的词以外,两种语言中有对应关系的绝大部分词语之间都存在着程度不同、方面不同的差异。”[3]对于中级阶段的学习者而言,如仅采用翻译释义容易受到语言差异造成的局限,若适当增加汉语释义,则能够起到明确生词意义、培养汉语语感和巩固汉语知识的作用。

2. 有个别词条注释词语与被注释词语词性不太一致,同类词语是否加注搭配对象的标准未能达到完全统一。比如:

保障(动、名)ensure(上册第7课)

“ensure”在英语中是动词,而“保障”在汉语中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可增加与名词“保障”对应的英语词,例如“guarantee”。

似笑非笑 a faint smile(上册第4课)

“似笑非笑”在句子中可以充当状语、定语和谓语,充当主语、宾语的情况不常见,因此不应属于名词性词组。而英语的释义倾向于名词词组的用法。

量词是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桥梁》给量词的释义常增加搭配对象。比如:

股(量)(a measure word for strength,smell,or a long,narrow thing,etc.)(上册第3课)

座(量)(a measure word for buildings,mountains,etc.)(上册第3课)

但也有些量词的释义没有注明搭配对象。比如:

场(量)(a measure word)spell,period(上册第3课)

释语中体现了“场”本身的意义,但是没有提到搭配对象。《现代汉语词典》对“场”量词的释义是“用于事情的经过”。可见“场”在教材中未注明搭配对象并非由于对象过于广泛而无需标注。

三、生词的练习

练习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计划;学生则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强化训练,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李扬指出:“在参加评估、检查教学时,看一部教材编得好不好,除了语料的选择、整体框架安排外,主要看练习的编排。”[4]可见教材练习设计十分重要。

《桥梁》在练习的词汇部分题型丰富多样,既重视机械性训练,也重视有意义的训练和交际技能的培养。比如熟读词语、选词填空、词语搭配、辨字组词、画线连词等,从形、音、义等多个角度对词语进行训练,促进学习者对词语的认知。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等题型,为词语的使用提供上下文语境,让学生深刻理解意义,掌握在句中的用法。“交际训练”部分在大段表达、讨论或者语言游戏部分都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尽量使用这些词语表达。多层次多角度的词语训练,能有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词语。

此外,《桥梁》的词语练习内容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做出及时的调整。比如下册课文生词中熟语数量增加,在练习中就出现“成语填空”、“熟读下列成语并讲讲它的意思”的题型。在交际训练中,也有“熟读下列广告语,并分析其中成语的含义”的内容,灵活多样,生动实用。

四、结语

目前对外汉语教材种类繁多,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也不断涌现。科学性与趣味性并存,实用性与系统性并重是教材发展的趋势。从《桥梁》对词汇的处理方面来看,编者以学科理论为基础,在生词量和生词等级分布控制、释义和练习等方面均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教材词汇处理中存在值得商榷的方面,说明基础研究工作仍需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需更好地运用到教材编写之中。

注释:

①《桥梁·序》。

②《桥梁·编写说明》。

参考文献:

[1]李如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4):22.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85-02

从2001年,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通过教育部审查开始使用,至今已有十五年时间。教材以其设计新颖、题材丰富、语言活泼生动、情境自然、内容积极向上等鲜明特色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喜爱。随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调整,教材编者根据使用地区广大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了修订。修订工作从2010年开始启动,历经五年。修订原则是保留冀教版的优点、特色,吸收中国教师及学生建议,使其更符合中国课堂教学实际。截止2014年12月,从三年级(上)到六年级(下)全部1~8册送审通过、出版完成。现将本次修订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修订目标

1.遵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发展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

3.保持教材先进的教学理念、地道活泼的语言特色,并保持教材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特点。

4.在实用的基础上提高教材的可操作性,调整教材内容的容量和难度。

二、修订依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综合分析2001和2011年两个版本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遵循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注重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教材的实验情况。根据2001年以来教材的使用情况,吸取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及英语专家等对教材的建议和修订意见,增强教材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继续保持教材内容生动活泼、语言自然地道等特点。

三、整体修订内容情况

1.调整话题内容,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渗透,加强人身安全教育及绿色环保健康生活观念的形成。例如四年级上册的故事The Black Bike提倡环保出行,六年级上册Unit 2,坚持早餐和刷牙,健康饮食,按时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六年级上册单元小故事中体现安全意识、交通规则,乐于助人、互助友爱等价值观念。

2.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使用英文介绍自己民族传统的能力,彰显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五年级上册,利用将近一个单元的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及民俗,有春节中国人通常怎样度过:包饺子、打扫房间,走亲访友,有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传统文化。这种编排既介绍了本国文化,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适应中国教师需求,加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适当减少新授内容,增加各类活动和练习,方便教师使用。教材中加入了大量原来在教参中体现的听、说、读、写、玩、唱、演等活动,方便学生练习。例如通过Memory Game,Stop!Go!等喜闻乐见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练习所学内容。

4.降低教材的难度及总体容量。1~8册书中,每册书减少4课新授课,即每单元减少1课。同时,将原来学生感觉难的部分话题内容简化、分散,调整顺序,不再集中出现。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2,原来星期、月份、节日、序数词都在此单元,学生反映难于掌握,此次修订,将这些知识点分开排布,星期前移到四年级上册,序数词只讲到1~12。同时,对一些有规律的词在颜色等表现形式上进行提示。以此降低难度,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

5.强化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复现率。每单元的最后一课改为故事课(三年级上册1~2单元除外),既能体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又符合儿童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复现率。

6.科学分类词汇。教材将词汇分为三类:掌握词汇、认知词汇和接触词汇。其中掌握词汇是要求听说读写的,认读词汇要求听懂、会说、认识就行,听说词汇是要求听懂、会说的。小学阶段1~8册共出现词汇约800个,其中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词汇控制在450左右,其余为认读词汇和听说词汇(包括短语)。

四、修订后教材的基本框架体系

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按学期分册,从小学三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下册共八册书,每学期一册。每册书包括4个单元,每单元包括6个教学课和1个复习课共24课和4个单元复习。

1.新授课。每单元前5课是新授课,每课两页。新授课采用学习内容加活动的形式,即首先呈现学习内容,然后设计相应的活动练习所学内容。新授内容的标题是学习内容的重点提炼和概括,活动标题通常以Let’s play!Let’s do it! Let’s act!等形式出现。在版式设计上,新授内容标题是黄颜色字体,活动标题是白颜色字体,区分明显,非常清晰。

2.故事课。从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开始,每单元有一课故事课即每单元第6课。故事课围绕本单元主题,主要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及语句编写而成,注重知识性与思想性、趣味性的统一。冀教版教材的故事均为作者原创故事,而且生动有趣、可读性强,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3.复习课。每单元最后一课是复习课。根据单元重点,设计包括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练习,训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音素(Letters and sounds)。修订后的教材加入了语音内容。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每单元第5课有Letters and Sounds板块总结归纳语音知识。包括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常见发音规律。小学高年级涉及单词重音、连读,语句升降调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小学生单词拼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5.评价。修订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评价的体现。在每单元复习课专门创设一个“How am I doing?”版块,用于体现学生在校、在家,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形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多元评价形式,有助于全方位观察学生。

6.词汇表。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建议,本次教材修订在教科书后附两个词汇表。第一个词表words in each unit是掌握词汇表,列出每单元需要听说读写的四会词。第二个词表是整体词汇,按字母排序,列出本册出现的所有词汇,用黑体、星号等标注学习要求。

五、修订后教材的主要变化

(一)结构变化

1.在保持原教材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由每单元7个新授课加1个复习课的模式改为6个新授课加一个复习课,即由每册4单元共32课,减少到每册4单元共24课加每单元一个复习课。以此方便教师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安排教学。

2.修订后的教材内容基本遵循每课“新授+活动”的形式,即每部分新授后面跟随相应的活动,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3.将原来附在教科书后面的故事编排到每个单元中,作为新授一课。从第1册第3单元开始每单元最后一课编排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再现单元重点。

4.从第1册第3单元开始增加了letters and sounds部分,总结字母及字母组合的简单拼读规则。本套教材将在1~8册中系统呈现音素的拼读规律。

5.复习课结构调整由原来重点词汇罗列调整为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练习形式,涵盖单元重点,形式活泼多样。这样,单元重点融入练习中,再次进行复现和巩固。复习课增加了评价部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6.每册书附两个词表。表一为掌握词汇表,表二为总词表,包括掌握词汇、识别词汇、听说词汇三类。

7.为了便教利学,把新授内容和活动通过标题颜色进行区分,以免有些老师把活动作为新内容教授。内容标题由整条变为色块,使页面更清晰,脉络更明了,给人轻松、清新、错落有致之感。

(二)话题变化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在保留原来整体安排的基础上,对单元话题进行调整,使前后内容更连贯,主题更突出。比如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其兴趣和好奇心,原第3册中的动物话题调整到第2册,服装话题相应后移。

(三)难度变化

总体难度降低。

1.教材总容量减少。由原来每册32课减少到28课。

2.新授内容减少,活动增加。每课新授内容控制在两部分以内,充实、丰富了教科书中的练习,形式多样、活泼,内容紧密结合课本,增强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其创造力。

3.学生反映较难较集中的内容简化、分散。

3.游戏、歌曲难度降低。游戏用图示,简单易懂,易操作。改写歌曲,减少生词。低年级增加了一些歌词简单、曲调优美、琅琅上口的经典儿歌,既能提升孩子的素养,又能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4.词汇量减少。根据课标要求,总词汇量由实验教材时1100个,缩减到800个左右,掌握词汇控制在课标要求的范围内。

六、修订后教材特色

1.修订后的教材使小学生更能感受到真实的语言情境,话题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够培养其有意义的交流能力,更好地体现了“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学习情景。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7)

比如说,每一册要求背诵的诗文就有两首词、两篇文言文。第二册要求背诵的文言文有五篇(有的要求背全文,有的只要求背重点段落)。如果说,第二册主要是文的话,那么第三册则主要是诗,整个高中阶段,要求背诵的诗词主要都集中在这一册中。此外,还有两篇文言文。第四册又侧重于文,在这一册中,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多达五篇,且篇篇都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第五册又侧重于诗,第六册要求背诵的只有一段文言文。

通过这样的回顾与梳理,再一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便在复习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可以说,要求的背诵的这些诗文,也就是考试的重点所在。

每二步是对语文知识进行分块复习,即分为语音,字形,标点,词语(正确使用实词、正确使用虚词、正确使用熟语),病句,语句、语段,句式,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若干块。每一块的复习步骤和方法都是先理论,后实践,先讲后练,练后再讲,讲练结合,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主要还是于学生的实践(练)。

逐块瓦解,层层推进,自然不是平均用力、平均用时,每一块需要投入多少时间,需要印发多少资料,要视情况而定。比如说,语音和字形方面,看似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实际上,却是最难的,涉及的点和面也是最广的,光常用字就有3500个,要做到都能读会写,而且读音要准确,书写要规范,谈何容易。正因如此,这两块所投入的时间就要多一些。这也是打基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梳理、盘点和分块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有计划地适当穿插必要的测试,通过各种形式的测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梳理、盘点、分块复习的过程,也就是发现问,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次测试都不是只停留在平均分、及格率、从高分到低分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的统计上,也不是考完,讲完了事,而是每一次测试之后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与反思。也只有通过总结与反思,才会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才会发现哪一个环节薄弱,也才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便在后面的复习中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达到既定的目标。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8)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更是中华文库的瑰宝。人教版教材非常重视这一瑰宝,在每册书日积月累中都有安排十二个成语,它的教学要求是:熟记,大概了解成语的意思,高年级能适当运用。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把握成语的教学和运用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粗浅地谈谈我们在成语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把握四个成语之间的联系,适当补充人教版第十一册教材日积月累中有十二个成语和成语故事,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教者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例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的第八单元日积月累练习中,安排了十二个关于建筑奇特、音乐脱俗、构思巧妙等的成语: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引人入胜、古色古香、余音绕梁、不落窠臼、雅俗共享、美不胜收、脍炙人口、曲高和寡、妙笔生花、阳春白雪、笔走龙蛇、不同凡响、别具一格。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想一想十二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后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这十二个成语都是介绍什么的成语。接着,再逐一讲解,配合每个成语的运用,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了直观的形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接着,再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从类似的成语,和与“余音绕梁”一样出自成语故事中的成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积极回答:“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同时,相应补充学习了“愚公移山”“指鹿为马”“惊弓之鸟”井底之蛙“等词语,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二、把握成语和本单元课文的联系,适当运用教材中每个练习中的成语不但各自相关,而且和本单元的课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教者应该注意这种联系,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成语。例如,第十一册第八单元中的成语故事:响遏行云。这个成语的教学,我们并没有在教学练习时才讲解,而是安排在本单元的《伯牙绝弦》这篇课文中教学的。《伯牙绝弦》这篇课文叙述了伯牙在去远方出行途中,因躲雨而弹琴遇到钟子期,俞伯牙弹的琴声响遏行云,吸引了钟子期,懂得音乐的钟子期道出了俞伯牙弹琴的真正内涵,使得二人结成知己。后来,钟子期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从此世间在无象俞伯牙那样弹得如此响遏行云的琴声了。在小结课文时,这样问:学了课文,你们觉得俞伯牙是个怎么样的人?学生七嘴八舌,这时,老师适当总结,同时出现了以上这个成语故事,学生一下子理解了这个个成语的意思,这时让学生用这个成语再说一说学了课文后的体会,学生自己体会出了俞伯牙真的非常的有才气。这样,课文、成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整体把握全册成语,融会贯通人教版练习中的成语不但和本单元的课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成语和成语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那么教者在教学时应能及时地复习、巩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第六册日积月累中有关描写景色的成语时,就可以复习第十一册中的有关的成语。同样,在教学第一单元时有关描写景色的成语时,可把描写四季景色的成语进行综合,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

总之,成语的教学重点在运用和积累,然而,靠教材中这仅有的成语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在课外还应该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籍,查阅资料,每天摘抄五个成语和成语的意思,来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写作中。这样,中国的成语文化才得以传承。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9)

本学期我代九三、九四两个班的语文,中考平均成绩为:九三班101.4分,在全局排名第九。九四班101.84分,全校语文最高成绩九三班黄倩同学119分,第二李丽117分,平均分和其他学校相比,不是十分理想,下面我就一学期来,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两个班级,我都是中途接上的。九三班,八年级第二学期李正玮老师请假,学校安排我接代这个班的语文课。九四班,王校长来了之后做了调整,接替高洁老师的课。

(一)九三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变动频繁,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没有紧迫感,学习自觉性较差。最大的问题是不交作业,逼急了就抄作业。在这方面我也下了不少功夫,具体如下:

(1)抓抄作业的学生。早上到校那段时间抄作业的人多,指定班长负责抓抄作业的学生,被抓到的,第二天早上站在讲台上抓其他抄作业的人,被抓到的接替前一个。执行了两天,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抓不到抄作业的人了。但并没有完全杜绝,只是早上到校这段时间没有了。

(2)成立语文学习小组,组长检查并收交作业,给课代表提供不交作业的名单,课代表交给老师,有老师处理,如扣德育分、课堂上点名批评、课下做思想工作等。

2.背课文慢,能按时完成背诵任务的寥寥无几。在提问检查背诵方面浪费了不少时间。

3.好学生少,差学生多。学习自觉、主动的少,女生好于男生。不学习、不交作业的多。如张涛、詹培琛、杜生贵、于腾飞等,从不交作业。后面复习时,早上到校迟,杜生贵还经常不上课。

4.字写得认不出来的多,如朱宏亮、何翔霖、詹培琛、石瑞、杜生贵、于腾飞、张涛、张晓海等,字迹潦草,奇形怪状,影响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成绩。

可喜的是,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在李正玮老师代课时,一直高于同行班其他班级,我接上之后,也一直保持这一良好势头。

(二)九四班存在的问题

1.作业收不上来。全班31人,作文收的最好的时候能收上18本。练习册十来本,由于收不上,五一后再没收过作业,在抽查时多数学生没完成作业。

2.好学生少,差学生多。尽管是补习生,但学习自觉性也差,课文背诵总有部分学生完不成任务。一部分男生上课说话,不学习。

3.对语文复习不重视。由于是补习生,从接上这个班,就着手复习,先复习了九年级上下册,之后是八年级上下册,最后是七年级上下册,同时穿插复习《中考通》。《中考指导》,八套卷子全部复习完,另外还印发了中学生必备50首古诗词、2009年各省古诗词默写汇编等,作为老师,我尽心尽力了,但部分学生并不领情,有厌烦情绪。不过中考成绩还算可以。

二、复习工作

九四班是补习班,复习工作做得扎实,按九年级、八年级、七年级的顺序,复习了课本。现代文,重点复习了字词、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词是复习的重点。复习课本时,同时做《语文中考通》。之后做《语文中考指导》,还给学生印了一些2009年各省中考古诗词默写。后几周又第二轮复习了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初中六册书中的古诗词。冲刺阶段,做了几套卷子。总的感觉,九四班复习的比较扎实,按计划圆满前完成了复习任务,没有什么遗憾。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10)

    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上去看,要求小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阅读中,达到“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 报。正确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大纲的“各年 级的具体要求”上去看,对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语文,速度合适,停 顿恰当,能比较准确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②“能背诵指定的课文。”③“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有一定 的速度,养成良好的习惯。”④“能体会文章的含义;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 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给课文加小标题。”⑤“练习创造性复述课文。”⑥“养成预习的习惯。”⑦ “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是大纲为短文命题考查的依据和标准。

    再从小语教材中去看,除课文的阅读要求之外,小学语文基础训练中的阅读短文专门训练,始于小语第五 册,一直到小语第十二册,一共有16次。这16次阅读短文的专门训练,为小学生的阅读短文训练,提出了五个 基本要求。它是教材为短文命题考查界定的具体标准。我们在小学生毕业的短文命题考查中,应遵循这些基本 要求。否则,都是不符合大纲和教材为我们界定的命题标准。

    1.给短文分层。这种训练,在小语基础训练中,有三次:①小语第10册基础训练6的第五题,要求学生读了 有关橄榄坝人的故事之后,回答“这个故事是分几层意思写的。”②小语第12册基础训练5的第四题,要求学生 在读了有关汽车和路面的短文后,“想一想这篇短文一共说了几层意思,可以分成几个自然段。”③小语第12 册基础训练8的第四题,要求学生“默读短文,说一说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分几层意思写的。”从这 三次训练中,我们可以看出,给短文分层的命题,应遵循这些要求:①所提供的短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是明确的 ,或者说比较明确。因为,层次是文章中心思想表达的顺序和区划。如,小语第12册基础训练8第四题给学生所 提供的短文,中心思想就比较明确,讲了“学习中爱问、善问、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这个道理。学生明确了这 篇短文的中心思想,将其分为爱问、善问、学有收获这三层就比较容易了。②所提供的短文的层次应该分明或 比较分明。为了做到这一点,所提供的短文,其层次间应以顺承式、总分式、并列式、因果式、转折式为好, 因为这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能力。如,小语第10册基础训练6第五题所提供的短文,从全篇文章去看,是 一个因果式的层次结构。学生弄清了因果结构,就可以将这篇短文分成四层了。③如果提供一段话,让学生给 段分层,也应做到段意清楚,句间关系分明。如,去年上海市南市区小学升学语文试题的短文阅读,就提供了 小语第9册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第7自然段,让学生给段分层,这段话的段意就很清楚,讲董存瑞炸暗 堡。句间关系也很分明,是个顺承式的自然段:先讲放炸药包的困难;接着讲战斗形势的紧迫;最后讲董存瑞 准备牺牲自己,炸掉暗堡。学生就易于将这段话分成三层。

高二上册语文总结篇(11)

威尔金斯(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东西有限;但是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1]。外语的习得离不开词汇的积累,体育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就是词汇量不够。德卡里科(DeCarrico)认为,学生的二语习得应使用词组或短语来生成、理解、分析新的语言,语言的流利程度和词块的存储量有关,所以词块应成为语言教学的中心[2]。语言学家贝克尔(Becker)和博林格(Bolinger)把词块定义为:具有词汇和语法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语言块状结构[3]。既然词汇的积累与词块的习得密切相关,要提升体育高职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就需要从提高学生的词块习得着手。因此,笔者开展了词块教学理论运用于体育高职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旨在探索词块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体育高职学生的英语词汇习得和词块意识的提升。

一、发现问题

为了解学生词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词块学习方法的使用情况,笔者在研究之初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象选取的是笔者所在高职院校2015级大一新生。共发放问卷203份,收回203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无效问卷3份,问卷有效率为98.52%。问卷调查发现,体育高职学生词块认知的情况一般,词块的记忆能力不强,对词块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较好,学习词块的方法单一,词块的敏感度不高,记忆词块的方法缺乏。

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笔者在基于词块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改革了教学方法:一是针对学生词块敏感度不高的特点,专门为学生印制词块记录手册,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课本中出现的词块并记录在手册上,手册里每个单元安排三项任务:首先,学生把课程内容中出现的词块记录下来;其次,学生通过查找字典把含有该词块的句子抄录下来或者自己用该词块造句子;再次,学生完成教师设置的词块测试题。二是针对学生词块记忆能力不强的特点,教师制作词块卡,每次上课前让学生随机抽取一个词块说出该词块的意思并运用该词块造句。每个单元学完后,进行词块知识测试,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学过的词块。三是针对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的特点,教师进行定期检查,加强监督。每学完一个单元要求学生上交手册给老师批阅,词汇手册的完成情况作为成绩总体评定的一部分。同时,采用“组长负责制”,小组组长每周查阅小组成员词块手册的完成情况,督促组员按时完成。四是为激发学生词块学习的兴趣,分别在学期中和学期末举行词块知识抢答竞赛并设定奖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每个学期末,奖励词块记录手册完成情况优秀的学生。

三、实践教学方法

为检验词块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体育高职学生的英语词汇习得和学生词块意识的提升,研究选取了笔者所带班级———2015级酒店管理专业2班的39名学生作为被试,研究时间为一个学期。研究采用测试和访谈的方式评估学生词汇习得的效果,测试包括前测和后测。测试卷是一份自制的词块知识问卷,总分100分,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题是词块中英文匹配(10题,共20分);第二题是选择合适的词块填空(10题,共20分);第三题是写出词块的中文含义(15题,共30分);第四题是找出短文中的词块写在横线上(10个词块,共30分)。实践结束后,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性访谈。

四、研究结果和讨论

(一)后测的词块测试卷总成绩较前测的总成绩有显著提高

实践前后分别给学生进行了词块知识测试,测试成绩经过SPSS19.0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实践后,被试班级学生的总成绩均值为61.97,与前测的总成绩均值52.05相比较有显著提高,P值是.012(P<.05)。

(二)后测的单个词块知识测试题成绩较前测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本研究对试卷中四个大题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实践后,被试班级学生的单个词块知识测试题成绩较前测的成绩都有所提高。其中,选择词块完成填空和找出短文中的词块这两道题的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有显著性提高,P值分别是.015和.000(P<.05)。

(三)实践后,多数学生在词块敏感度、词块意思的记忆以及词块运用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有92.3%的学生匹配题后测成绩≥10分(总分20分),比前测的人数多了8.3%;有61.5%的学生翻译题后测成绩≥15分(总分30分),比前测的人数多了5.1%。匹配题和翻译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块意思的记忆能力,从数据可以看出,词块意思记忆能力提升的学生人数增加了;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块的运用能力,有82.1%的学生选择题后测成绩≥10分(总分20分),比前测的人数多了10.3%;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块的敏感度,有84.6%的学生填空题后测成绩≥15分(总分30分),比前测的人数多了38.4%。以上数据说明,在词块运用和词块敏感度方面有所提升的学生人数增加更为明显。

(四)学生普遍认可词块教学方法有助于词汇习得

实践结束后,为了解学生词块学习的效果和对词块教学方法的看法和意见,研究者按照学生名册随机抽取了学号为单数的10名学生逐个进行半结构性访谈,每个学生的访谈时间为6分钟。访谈期间,研究者围绕事先准备好的几个核心问题询问被访者,并记录下被访者的谈话内容。访谈结束后,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归类、整理,概括出了10名被访谈者的谈话信息,出,学生了解了词块的含义,通过系统地学习,在词块记忆和积累上有了提高,掌握了一些词块学习的方法,学生十分认可教师的词块教学方法,并对改进教学方法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五、结论

如何提高词汇的有效教学一直受到语言教学界的关注[4]。自词块教学理论提出以来,许多外语教学研究者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之中,提出了各自的词块教学方法,有的学者还开展了实验研究,他们得到的结论都显示词块教学有利于语言学习者的词汇学习。在基于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把词块教学方法第一次运用到体育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中,并进行了新的尝试,采用适合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专业技能的研究方法[5]。得到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词块教学方法的确有助于学生的词汇习得,特别在词块敏感度、词块意思的记忆以及词块运用等方面,这一结论是词块教学理论运用到外语课程教学之中的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61.

[2]桂诗春.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7):243-249.

[3]彭永爱.词块———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J].当代教育论坛,2010(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