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嫉妒心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11 03:45:39

嫉妒心理论文

嫉妒心理论文篇(1)

引言

嫉妒一词源于希腊语"zelos",该词意为争胜、热情和强烈的情感。嫉妒这个词在中外历史上对其含义解释颇多。确切地说,嫉妒是人的一种不平衡的心理。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阶段,但是嫉妒心理却普遍存在于中学生群体之中。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危害,因此,分析和矫正中学生的嫉妒心理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基于上述原因文章将从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特性、嫉妒心理的危害出发,根据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原因提出其矫正嫉妒心理的一些重要方法。

1.嫉妒心理的特性

1.1内隐性

嫉妒心理具有内隐性。个性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嫉妒心理,只是平时隐藏在灵魂深处,很少显露表面。一有机会,邪恶的动力才曝露出丑恶的面目。

前人的研究不仅确认了嫉妒心理内隐性的存在,而且确认了妒忌心理内隐性的强烈。同时,这种强烈的内隐性还提醒我们嫉妒心理是可怕的,因为嫉妒心理很少有理论的监督、极易使人们"稀里糊涂"地做出害人害己的蠢事。

1.2普遍性

嫉妒心理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情感,是人类活动中动物本能的一种表现并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消极心理,会危害人类正常的心理发展,它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心理。

经过前人的调查证实:嫉妒心理在人类中存在的普遍性,其实比我们以前所观察、所推测、所调查的要"广泛"得多。

2.嫉妒心理的危害

现代精神免疫学研究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嫉妒心理导致的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可引起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免疫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减少,因而使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因此,必须坚决地彻底地与嫉妒心理告别。

2.1影响人的情绪

嫉妒心理会使人产生诸如愤怒、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导致烦恼丛生,并忍受精神的折磨,这不利于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在妒火中烧时丧失理智,诽谤、攻击、造谣中伤他人,而不能腾出足够的时间来提高自己,并因此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而不可自拔。

2.2容易引起偏见

嫉妒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偏见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嫉妒有多深,偏见也就有多大。有嫉妒心理者容易片面地看问题。因此会把现象看作本质,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猜测他人。而当客观地摆出事实真相时,嫉妒者也能感到自己的片面、偏激或是误会。

2.3影响人际交往

嫉妒心理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首先,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嫉妒心理强烈的学生一般不会选择能力等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同伴交往。更有甚者,诽谤、诋毁自己身边优秀的同学。其次,它会压抑人的交往热情。交往时总有所保留,不情愿真诚相待。另外,妒忌心理重者,甚至能反友为敌。他们一般不能忍受朋友超过自己,并怀恨在心,展开暗中攻击。

3.中学生嫉妒心理的成因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差异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发展状态,其存在的绝对性决定了比较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比较中处于劣势者也因此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可以说,差异是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嫉妒心理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后天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中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有多种来源,我们将它们分为两类: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3.1外部因素

3.1.1家长的教养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造成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一个在溺爱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必然"自我中心"严重,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优秀,而产生嫉妒心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的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孩子在高压下勤奋刻苦,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这些孩子的心灵深处往往存在着嫉妒心理。

3.1.2学校教育

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现在大张旗鼓地实行素质教育,但"应试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依据。另外,教学中还存在不恰当地增加教学难度的现象,这难免会使一部分原本优秀的学生出现会成绩不理想的现象,他们就会因此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常担心别人会超过自己而不安。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埋下了嫉妒的种子。

第二,过度表扬。优秀的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也是老师过度表扬造成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后遗症。而过度的表扬和奖励却会刺激优秀生一味追求奖赏、追逐名利,以满足个人狭隘功利要求的强烈欲望。久而久之,一旦他们的成功欲得不到满足或看到别人成功就自然而然会产生嫉妒心理。

3.2内部因素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定的时期,他们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在此期间,他们喜欢同周围人进行比较,开始注意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

3.2.1自我中心

多数中学生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一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认为个人的利益压倒一切,而且特别希望在各个方面超过别人,一旦自己无法超过他人,便会产生对他人的嫉妒。

根据罗杰斯的理论,人人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有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认为人固有为善的潜能。自己一旦落后或者说他的价值不能体现时,心理便会失去原有的平静,为了重新达到这种平静,便产生了嫉妒心理。

3.2.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源于与别人不合理的比较,它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在内心深处将自卑心理引发的消极情绪归因于比自己优秀的学生。这种错误的归因使他们"努力"地寻找机会排斥、诽谤、甚至攻击别人。从而滋生嫉妒心理。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补偿理论认为,有自卑心理的人觉得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人,这样他们便会产生不平衡心理。所以,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去补偿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一旦努力也无济于事时,便会滋生嫉妒心理。

4.怎样克服妒忌心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嫉妒心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同时,它的成因也有规律可循。下面就根据这些成因提出几种克服嫉妒心理的策略。

4.1要正确认识自己

摆正自己与别人的位置,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别人又在另一方面胜过自己,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冷静分析嫉妒的不良作用的同时,还要正确地评价自己,从而找到与他人的差距,扬长避短,开拓自己的潜能。

4.2转变观念

首先,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竞争意识,实质就是把消极的心态转化为积极的心态。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挫折或失败,只能是使他达到更大成功的阶梯,把中伤他人的精神用于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上,这是转化的关键所在。其次,学会公平竞争,竞争应是激励人奋进的过程,而不应成为目标。

4.3学会从嫉妒中突围

从嫉妒中突围的战术有三种:一要开阔胸怀,以大雅的态度做人处事。生活中,成为情感的主人,消除可能能致疾的一切隐患,在承认他们的优越、承认差距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创造自己。二要充实生活,用知识丰富自己。一个为奋斗目标,而生活得紧张而有节奏的人,是没有空闲去嫉妒别人的,在受到良性调控的情绪状态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三要自我反省,从痛苦中觉醒。当人们用赞赏的目光注视着某人时,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在用"充满血丝"红眼睛看着别人,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妒忌,你就有勇气让自己突围。

参考文献

[1]陈康.嫉妒分析[J].思想与时代.1991,3(18):25-28.

[2]赫尔穆特.舍克.嫉妒与社会[M].台湾:台湾近代工作者思想图馆,1995.7:120-128.

[3]赫o舍克.嫉妒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5:102-106.

[4]Go墨菲等著.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45-49.

[5]Freud.SSomeneuroticmechanisminjealousy,paranoiaandHomosexuality.InJ.Strachey(Ed.andTrans.),ThestandardeditionofthecompletepsychologicalworksofSigmundFreud.London;HogarthPress,1992.18:267-273.

[6]PeterSlovey.Thepsychologyofjealousyandenvy.TheGuilfordPress,1991.6:218-226.

[7]皮内丝.情人间的妒忌[J].心理健康.1995,6(17):30-33.

[8]南希.弗赖达.男女情感的困惑[J].思维与智慧,1996,2(11):11-15.

[9]诧摩武俊.嫉妒心理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5:243-249.

嫉妒心理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64-02

嫉妒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且十分复杂的消极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调适和疏导,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和毁灭性。嫉妒作为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对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情感生活的稳固、人格形成和临床心理健康影响巨大,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心理学大辞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是人的一种主观、消极、甚至抱有敌意的情绪,是人在对自己与他人的主观距离(价值的认知)比较中,感到受威胁时产生的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两层内涵:一无心理障碍或疾病;二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态。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业及就业压力可能会使大学生压抑、紧张甚至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障碍;而且成长中的大学生个人家庭环境、自身人格、自身经验等因素的差异,使之产生不同程度的嫉妒。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嫉妒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人际关系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是人的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人际关系的发展影响内心世界的发展。而个体人际关系发展的方向、好坏程度,常常由很多因素所决定的,嫉妒作为消极的情绪,很可能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了解大学生嫉妒心理与人际关系状况,关系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一、国际国内嫉妒的研究情况及研究趋势

在国际嫉妒心理研究方面:1981―1998年共发表的论著总数为626篇/部,其中研究论文59篇,专著36部。在国内嫉妒心理研究方面:“中国报刊索引光盘”数据库统计,1986―1996年国内发表嫉妒的相关文章49篇,大多停留在描述议论阶段;“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数据库资料显示,1980―1998年出版的嫉妒专译著11本(译著7本,著作4本);国内心理学刊物甚少刊登嫉妒研究论文,与国际嫉妒研究的繁荣景象相比,显然我国嫉妒研究相对沉寂。照国际嫉妒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趋势分析:嫉妒理论的融合将缓解不同理论各领的局面;嫉妒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将不断趋向于为实际咨询和治疗服务;统计方法不断向更加高级的方向发展;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定量研究已成趋势。

二、大学生嫉妒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国际嫉妒相关研究的深入,我国关于嫉妒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危机感增强,使得大学生陷入紧张、压抑,调整不好,甚至出现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和大学生自身的人格因素、心理防御机制与挫折体验,使他们或多或少产生嫉妒心理。嫉妒会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嫉妒心重者与同学很难和平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谈不上心理和谐。嫉妒这种情绪状态持续下去会使人人际关系敏感或偏执,甚至产生病态人格,或产生抑郁性神经症。当嫉妒心理得不到适宜的发泄,会带来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长期累积会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三、大学生嫉妒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学生嫉妒心理的现状:嫉妒心理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嫉妒是比较的产物,一般是由于把自己的才能、品德、名誉、地位、成绩、境遇乃至容貌和他人进行了不合理的比较,从而形成心理不平衡。嫉妒总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并且是发生在性别、文化、职务、境遇、地位相等或相近的人际圈子里,大学生正处在这样的一种氛围当中。欧阳文珍对嫉妒的内隐性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有嫉妒之心。王极盛也对我国城乡青年男女恋爱中的嫉妒心理进行了调查,发现男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嫉妒心理。在大学生嫉妒心理外在影响因素方面性别、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女方面、城镇与农村、家庭排行等方面的差异,已有研究结果不一致。大多数研究在White嫉妒维度上嫉妒在各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但在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上所得的女生嫉妒水平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嫉妒心理明显高于独生子女。这就为嫉妒心理的研究提出疑问。大学生嫉妒心理与人格特征有关,与自尊有关,自尊越高其嫉妒的体验越弱。大学生嫉妒心理与人际信任也有关系。人际信任水平高的个体受到嫉妒困扰的程度低。大学生嫉妒心理与社会支持有关,大学生嫉妒心理与应对方式有关。个体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嫉妒心理关系密切。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积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嫉妒维度关系密切,与各种广泛情境中的嫉妒维度关系不显著。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缓解人际关系嫉妒体验。人格特征、人际信任、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两个嫉妒维度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这些因素可以预测到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嫉妒维度及其影响因素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嫉妒情绪较少的、外向的、经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人际信任水平、自尊、社会支持、社会朴实性水平越高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嫉妒心理强烈、高神经质、精神质,经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低。嫉妒维度及其影响因素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这些因素可以预测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嫉妒心理严重的个体可能存在各种心理症状和心理障碍。

四、大学生嫉妒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人的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处在学习和成长之中的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有助于大学生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和恐惧。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则阻碍了大学生基本需要的满足,因而增加了大学生的挫折感,激发了内心的矛盾冲突,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生理、心理疾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人际关系对青年人的重要性,正如德国学者斯普兰格描述的:“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在遥远的地方呼唤”。嫉妒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嫉妒心重者与同学很难和平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大学生嫉妒心理的改善对人际关系的和谐有重要作用。要顺利的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减少影响交往关系中的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

大学生的嫉妒心理普遍存在,嫉妒心理的改善对人际关系的和谐作用重大。嫉妒心理的产生复杂,其影响因素很多。外部环境对嫉妒心理起间接作用,即要通过个体自身对他们的认知来起作用;而人格特点及其对内外部因素的认知对嫉妒作用巨大,而人际关系的改善也会改善嫉妒心理,所以顺利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改善嫉妒心理。

参考文献:

[1]王晓钧.嫉妒论:人类嫉妒心理,行为及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欧阳文珍.嫉妒心理及其内隐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4):446-449.

嫉妒心理论文篇(3)

1.对象

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河南信阳师范学院的160个本科女生为研究对象,除去13份无效和信息缺失的问卷,有效问卷为137份,有效率为91%。大一女生占40.5%,大二女生占30.7%,大三女生占28.8%。文科女生占69.8%,理科女生占30.2%。

2.方法

布伦格尔嫉妒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主要测量个体在各种情景中广泛的自我嫉妒体验,采用三级评分。在信度方面,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07,分半信度系数0.743,在效度方面,此量表与其他嫉妒量表的内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而且呈现出十分均衡的水平。

幸福感指数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幸福程度。此量表包括两部分:总体情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八个项目组成权重为1,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后者只有一项,权重为1.1,且采用七级评分法。总分为两部分分数相加,分数范围为2.1(最不幸福)和14.7(最幸福)之间。根据姚春生(1995)等人的资料,重测信度为0.849。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的各项目分析

参与数据统计的137份布伦格尔自我报告问卷中,每个项目的平均成绩均在1分以上。布伦格尔自我报告量表评分规则规定,项目超过1分,表明被试存在嫉妒心理。因此,从统计结果来看,几乎全部被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嫉妒心理,即师范院校女生普遍存在嫉妒心理。

2.不同学科女生嫉妒心理的差异

文科女生的嫉妒量表平均分为45.71,理科女生的嫉妒量表平均分为44.07,对不同学科的得分进行T检验,得出t=10.873,且df<0.05。此结果表明,不同学科的师范院校的女生在嫉妒心理上存在差异。

3.师范院校女生主观幸福感基本概况

理科女生的平均分为11.04±2.56,文科女生的平均分为12.74±2.54。对学科进行t检验得出2.78,p<0.05。由此可得,文科女生的幸福感显著低于理科女生的幸福感。

4.师范院校女生嫉妒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师范院校女生的幸福感总得分和嫉妒得分相关系数为-0.601,即嫉妒感得分越高,幸福感得分越低。为进一步考察幸福与嫉妒的关系,按照布伦格尔自我报告量表得分,把得分低的27%作为低嫉妒组,得分高的27%作为高嫉妒组,其余的为中嫉妒组。对不同嫉妒感的3组女大学生进行t检验。

由表1可以得出,低嫉妒组、中嫉妒组以及高嫉妒组两两之间主观幸福感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三、讨论

1.嫉妒心理的普遍性

从本论文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有效的布伦格尔自我报告嫉妒问卷每个项目的平均得分都大于1分,这就说明,师范院校中大多数女生都存在嫉妒心理,即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与嫉妒心理研究专家Mathes,深圳大学的王晓均教授,欧阳文珍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嫉妒如同愉快、悲伤、愤怒一样,是人的基本情绪。当人们与外界事物进行相互作用时,经过认知系统的加工,人们会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态度。而嫉妒,就是在与同水平且物理距离较近的人进行人际互动时,由于认知或者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基本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是人人都会有的。加拿大约克大学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嫉妒的行为。实验中,研究人员如果和婴儿的母亲进行交谈,并且不时发出笑声时,此时儿童就会表现出蹬腿、哭闹等烦躁行为。由此,我们可以说师范院校的女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嫉妒心理是正常现象。但是,对于嫉妒得分较高的同学,势必会在同学交往过程中出现消极处理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入不良情绪,在合作竞争中出现不正当竞争等。这些行为的出现,预示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降低。

2.不同学科的女生嫉妒心理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文科女大学生在布伦格尔嫉妒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女生。这可能与每个学科的女生思维特点有关。文科女生长期处于人文科学的专业熏陶下,对人际关系更加敏感,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检更加细腻,思维导向更趋向感性思维模式。而理科生长期处于纯科学研究的情境中,她们的大部分时间会用在实验处理或者数据分析上。长期的纯科学学科背景,使理科女生的思维更具有逻辑性,他们思考问题会立足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对周围事情做出判断,而感性思维只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对事物进行判断。这可能就是文科生的嫉妒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的主要原因。

3.师范院校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指数处于中等水平

师范院校女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尽管不同学科的学生的幸福感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看,女生普遍都处于幸福的心理状态之中。这可能与女生本身的未来目标比较相关。进入师范院校的女生都希望自己未来从事教师行业,而自己现在所学习的内容又和自己未来的目标相符。因此,她们会安心学习,努力为自己成为教师的目标奋斗。至于理科女生与文科女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可能是文科女生学业相对较为轻松,并没有太多枯燥的数字题目,更多是关于人文方面的学习。

4.嫉妒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

嫉妒心理论文篇(4)

引言

嫉妒一词源于希腊语"zelos",该词意为争胜、热情和强烈的情感。嫉妒这个词在中外历史上对其含义解释颇多。确切地说,嫉妒是人的一种不平衡的心理。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阶段,但是嫉妒心理却普遍存在于中学生群体之中。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危害,因此,分析和矫正中学生的嫉妒心理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基于上述原因文章将从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特性、嫉妒心理的危害出发,根据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原因提出其矫正嫉妒心理的一些重要方法。

1. 嫉妒心理的特性

1.1 内隐性

嫉妒心理具有内隐性。个性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嫉妒心理,只是平时隐藏在灵魂深处,很少显露表面。一有机会,邪恶的动力才曝露出丑恶的面目。

前人的研究不仅确认了嫉妒心理内隐性的存在,而且确认了妒忌心理内隐性的强烈。同时,这种强烈的内隐性还提醒我们嫉妒心理是可怕的,因为嫉妒心理很少有理论的监督、极易使人们"稀里糊涂"地做出害人害己的蠢事。

1.2 普遍性

嫉妒心理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情感,是人类活动中动物本能的一种表现并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消极心理,会危害人类正常的心理发展,它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心理。

经过前人的调查证实:嫉妒心理在人类中存在的普遍性,其实比我们以前所观察、所推测、所调查的要"广泛"得多。

2. 嫉妒心理的危害

现代精神免疫学研究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嫉妒心理导致的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可引起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免疫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减少,因而使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因此,必须坚决地彻底地与嫉妒心理告别。

2.1 影响人的情绪

嫉妒心理会使人产生诸如愤怒、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导致烦恼丛生,并忍受精神的折磨,这不利于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在妒火中烧时丧失理智,诽谤、攻击、造谣中伤他人,而不能腾出足够的时间来提高自己,并因此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而不可自拔。

2.2 容易引起偏见

嫉妒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偏见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嫉妒有多深,偏见也就有多大。有嫉妒心理者容易片面地看问题。因此会把现象看作本质,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猜测他人。而当客观地摆出事实真相时,嫉妒者也能感到自己的片面、偏激或是误会。

2.3 影响人际交往

嫉妒心理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首先,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嫉妒心理强烈的学生一般不会选择能力等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同伴交往。更有甚者,诽谤、诋毁自己身边优秀的同学。其次,它会压抑人的交往热情。交往时总有所保留,不情愿真诚相待。另外,妒忌心理重者,甚至能反友为敌。他们一般不能忍受朋友超过自己,并怀恨在心,展开暗中攻击。

3. 中学生嫉妒心理的成因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差异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发展状态,其存在的绝对性决定了比较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比较中处于劣势者也因此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可以说,差异是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嫉妒心理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后天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中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有多种来源,我们将它们分为两类: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3.1 外部因素

3.1.1 家长的教养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造成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一个在溺爱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必然"自我中心"严重,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优秀,而产生嫉妒心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的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孩子在高压下勤奋刻苦,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这些孩子的心灵深处往往存在着嫉妒心理。

3.1.2 学校教育

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现在大张旗鼓地实行素质教育,但"应试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依据。另外,教学中还存在不恰当地增加教学难度的现象,这难免会使一部分原本优秀的学生出现会成绩不理想的现象,他们就会因此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常担心别人会超过自己而不安。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埋下了嫉妒的种子。

第二,过度表扬。优秀的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也是老师过度表扬造成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后遗症。而过度的表扬和奖励却会刺激优秀生一味追求奖赏、追逐名利,以满足个人狭隘功利要求的强烈欲望。久而久之,一旦他们的成功欲得不到满足或看到别人成功就自然而然会产生嫉妒心理。

3.2 内部因素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定的时期,他们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在此期间,他们喜欢同周围人进行比较,开始注意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

3.2.1 自我中心

多数中学生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一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认为个人的利益压倒一切,而且特别希望在各个方面超过别人,一旦自己无法超过他人,便会产生对他人的嫉妒。

根据罗杰斯的理论,人人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有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认为人固有为善的潜能。自己一旦落后或者说他的价值不能体现时,心理便会失去原有的平静,为了重新达到这种平静,便产生了嫉妒心理。

3.2.2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源于与别人不合理的比较,它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在内心深处将自卑心理引发的消极情绪归因于比自己优秀的学生。这种错误的归因使他们 "努力"地寻找机会排斥、诽谤、甚至攻击别人。从而滋生嫉妒心理。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补偿理论认为,有自卑心理的人觉得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人,这样他们便会产生不平衡心理。所以,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去补偿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一旦努力也无济于事时,便会滋生嫉妒心理。

4. 怎样克服妒忌心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嫉妒心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同时,它的成因也有规律可循。下面就根据这些成因提出几种克服嫉妒心理的策略。

4.1 要正确认识自己

摆正自己与别人的位置,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别人又在另一方面胜过自己,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冷静分析嫉妒的不良作用的同时,还要正确地评价自己,从而找到与他人的差距,扬长避短,开拓自己的潜能。

4.2 转变观念

首先,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竞争意识,实质就是把消极的心态转化为积极的心态。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挫折或失败,只能是使他达到更大成功的阶梯,把中伤他人的精神用于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上,这是转化的关键所在。其次,学会公平竞争,竞争应是激励人奋进的过程,而不应成为目标。

4.3 学会从嫉妒中突围

从嫉妒中突围的战术有三种:一要开阔胸怀,以大雅的态度做人处事。生活中,成为情感的主人,消除可能能致疾的一切隐患,在承认他们的优越、承认差距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创造自己。 二要充实生活,用知识丰富自己。一个为奋斗目标,而生活得紧张而有节奏的人,是没有空闲去嫉妒别人的,在受到良性调控的情绪状态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三要自我反省,从痛苦中觉醒。当人们用赞赏的目光注视着某人时,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在用"充满血丝"红眼睛看着别人,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妒忌,你就有勇气让自己突围。

参考文献

[1] 陈康. 嫉妒分析[j]. 思想与时代. 1991,3(18): 25-28.

[2] 赫尔穆特. 舍克.嫉妒与社会[m]. 台湾:台湾近代工作者思想图馆,1995.7:120-128.

[3] 赫o舍克.嫉妒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5:102-106.

[4] go墨菲等著.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45-49.

[5] freud . s some neurotic mechanism in jealousy, paranoia and homosexuality. in j .strachey (ed. and trans.),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london; hogarthpress,1992.18:267-273.

[6] peter slovey. the psychology of jealousy and envy. the guilford press,1991.6:218-226.

[7] 皮内丝. 情人间的妒忌[j]. 心理健康. 1995,6(17):30-33.

[8] 南希.弗赖达. 男女情感的困惑[j]. 思维与智慧, 1996,2(11):11-15.

[9] 诧摩武俊. 嫉妒心理学[m].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5:243-249.

嫉妒心理论文篇(5)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保持优势是日后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为此,大学生们会为拥有某个领域的能力优势而努力。然而,当进入新的环境或加入新的团体后,他们经常会发现别人在那些领域的表现超过了自己,由此导致内心产生痛苦,这在大学校园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感觉和现象。这种痛苦会激发其潜在的嫉妒心理,使人际沟通变得紧张且无效,最终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为此,洞察大学生之间这种嫉妒情绪并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一、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

嫉妒是对在才能、地位、成就、机遇和条件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情绪。每个大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并努力在某些领域超越同学,一旦发现原来的专业或技术优势被同学赶超后,他们通常会变得不舒服、焦虑和紧张。尤其当其他同学在那些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领域中拥有出色的表现,而这个领域正是嫉妒者定位自己的中心要素时,一些大学生会对胜过自己的同学不服气,当对自己的失败不甘心却无法改变时,就会冲动地批判、抵制、对抗,甚至打击、报复同学,以此来缩小相互之间的差别,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对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一种解释是自我评价维护理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的程度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程度,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因此,如果对方与自己关系十分亲密,但超过我们的领域并不被自己看重,则彼此间的关系并不会受到影响,反而还可以为朋友的成功和优秀而感到高兴。但当好朋友对自己很看重的领域或能力有比自己更出色的表现,各种心理失调情绪就会被激活。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嫉妒与其所处的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规范有关。特定的文化形成特定的嫉妒情境,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嫉妒心理和行为反应,因此,嫉妒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和跨文化的普遍性特点。嫉妒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根植于特定文化中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行为理论认为嫉妒是人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行为习惯,是刺激——反应模式的产物,嫉妒受一个人周围所发生事件的直接冲击或塑造成型。

在人际沟通中,嫉妒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情绪,会阻碍嫉妒者和被嫉妒者双方的正常交往。正如斯宾诺沙所说:“嫉妒是妨碍一个人努力或活动能力的情绪。”嫉妒者会把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行为和成绩上,对别人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关注。对他们来说,让别人失败可能比自己成功所获得的快乐更大。这种扭曲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的精力无端地被消耗和消费,阻碍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嫉妒情绪会迫使大学生去面对自我概念与行为之间的差距,并不断减少这种认知失调。大学生或者改变自己今后的行为,使行为与失调的认知相一致;或改变某些认知,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又或者增加新的认知,来为自己行为寻找理由。

二、嫉妒心理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

保持自我形象,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是一种极为正常的自尊心表现。与自尊相伴的嫉妒,由于是一种不为社会所认可的情感,就一直隐藏在大学生内心深处。一旦大学生的嫉妒情绪被激活,则校园中的一些平常事很容易被过分放大。为维持自我评价,大学生嫉妒心理活动必然反映到个人在人际沟通中的表现。

1.嫉妒心理的疏远效应。为克服由嫉妒心理引发的认知失调,大学生会选择疏远这个胜过自己的同学,认定对方不再是自己的亲密朋友了。尽管可以选择与对方建立良性互动和挑战,但嫉妒者无法克服向对手学习或彼此合作的心理障碍。嫉妒心理的疏远效应会导致人际沟通的中断和失败。大学生为何会与自己嫉妒的朋友如此疏远?根据心理学家Abraham Tesser的观点,当一位十分熟悉的好友在相关领域取得成就时,比起陌生人取得的成就,更令人感到不愉快。因为陌生人是抽象的,他们的成就仅是统计数字,而自己熟悉的朋友的成就是生动的。

2.嫉妒心理的蔑视效应。为减少嫉妒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会选择改变对原来看重能力的评价。一旦同学拥有自己无法轻易获得的那些优势,大学生在公开场合就会贬低那些优势的价值,表现出不屑一顾和冷嘲热讽。例如,原先在羽毛球上拥有出色的技术,当朋友圈中多了一位羽毛球水平更高的朋友后,就会对此失去原来的兴趣,而认为游泳才是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属。只要有嫉妒,就不能够和谐、融洽地相处。当他人得到自己所得不到的奖项时,便会散布各种小道消息,从而使其他同学也感到生活在不公平的环境中没有好处,从而影响到集体的团结。

3.嫉妒心理的破坏效应。大学生处理自尊威胁的第三种选择是对同学的努力加以破坏。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一旦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比上同学,则会采取恶劣的手段——暗中给同学制造障碍。例如,某个团队有两位出色的同学,最初关系亲密,学习和工作时互相鼓励,追求团队的成功。当A同学在其他同学中的威信不断上升时,B同学的嫉妒心理便会被激活,但开始还能自我控制,暗示自己的价值迟早也会被同学认可,但不安和焦虑感已经形成。当其他同学对A的领导能力形成了稳定的评价时,B的情感再也无法抑制,猛烈地爆发出来。B开始贬低A,在同学之间用开玩笑的方式评论A,并制造关于A的非正式新闻,继而在人际沟通中公开对A表现出冷淡、敌意,甚至是采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行为。同时,B对集体事务不再主动进取,态度变得消极,甚至可能与A翻脸,终结了彼此的专业合作关系而离开团队。

4.嫉妒心理增加了人际沟通成本。与成功的同学刻意保持距离的态度,导致了沟通机会的错失,以及学习效率的下降。我们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向外部人群学习而不愿向周围同学学习。例如,同样的方案,若被告知来自外部,则评价很高,若被告知来自周围同学,则评价一般。不难理解,如果人们向外部学习,说明很有事业进取心;如果向周围同学学习借鉴,则衬托出对方是这个集体中有智慧的领导者,无异于贬低自己了。 转贴于

三、大学生克服嫉妒心理的对策

正如英国思想家罗素所认为的:“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的毁灭。”嫉妒心理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种力求上进的表现。如果对大学生的嫉妒心理进行有效管理,则可以促使他们去奋斗进取。

教育大学生克服人际沟通中的嫉妒心理,首先要靠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其次,教师要注意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不要触发他们的嫉妒情绪。

1.引导大学生发掘嫉妒情感的价值。嫉妒情绪暗示了极具价值的信息,可以把它视为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要敢于承认自己所嫉妒的其他同学拥有的条件和品质。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坦白被自己感情所掩饰的那些最恐惧缺乏的优势。一旦将掩藏在内心的嫉妒显露,就有利于在同学之间形成坦诚的气氛,为良好的人际沟通、互相学习和进步打下基础。

2.引导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要肯定并关注自己的优势。尽管可以让嫉妒者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触动因素并加以控制,或者回忆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就而淡化因别人的成功而引发的焦虑,但确实很难让他们做到为其他同学的成功而喜悦。一种可行的干预策略是,让大学生学会肯定自己所拥有的独特力量和优势,以减少由同学的出色表现而引发的威胁和压力。不可否认,将自己与同学做比较是大学生的天性,也是一种积极的动力,然而,过分比较就容易导致嫉妒,尤其是当不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时候。因此,控制和管理好大学生的嫉妒情绪,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将精力集中在自己最关心的领域,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周围同学的业绩,要鼓励大学生善于与自己的过去做比较。

3.引导大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单一的价值观会使大学生陷入有限的目标竞争。如果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在其他的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就能避开偏执的竞争,减少令人厌恶的比较,使大学生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价值。

4.鼓励大学生学会资源分享。要强调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但团队成员在争夺他们认为是有限的资源时,就会表现出相互排斥。当某些资源确实稀缺时,教师要强调其他资源是容易得到的。引导大学生与其他团队共享资源也有助于一定程度上消除嫉妒情绪。鼓励大学生学会与其他团队分享资源,才能赢得在大学生活中的利益互惠和未来合作的基础。

嫉妒心理论文篇(6)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保持优势是日后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为此,大学生们会为拥有某个领域的能力优势而努力。然而,当进入新的环境或加入新的团体后,他们经常会发现别人在那些领域的表现超过了自己,由此导致内心产生痛苦,这在大学校园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感觉和现象。这种痛苦会激发其潜在的嫉妒心理,使人际沟通变得紧张且无效,最终会对人际关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为此,洞察大学生之间这种嫉妒情绪并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一、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

嫉妒是对在才能、地位、成就、机遇和条件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情绪。每个大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并努力在某些领域超越同学,一旦发现原来的专业或技术优势被同学赶超后,他们通常会变得不舒服、焦虑和紧张。尤其当其他同学在那些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领域中拥有出色的表现,而这个领域正是嫉妒者定位自己的中心要素时,一些大学生会对胜过自己的同学不服气,当对自己的失败不甘心却无法改变时,就会冲动地批判、抵制、对抗,甚至打击、报复同学,以此来缩小相互之间的差别,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对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一种解释是自我评价维护理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的程度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程度,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因此,如果对方与自己关系十分亲密,但超过我们的领域并不被自己看重,则彼此间的关系并不会受到影响,反而还可以为朋友的成功和优秀而感到高兴。但当好朋友对自己很看重的领域或能力有比自己更出色的表现,各种心理失调情绪就会被激活。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嫉妒与其所处的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规范有关。特定的文化形成特定的嫉妒情境,不同的文化导致不同的嫉妒心理和行为反应,因此,嫉妒具有文化的多样性和跨文化的普遍性特点。嫉妒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根植于特定文化中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行为理论认为嫉妒是人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行为习惯,是刺激——反应模式的产物,嫉妒受一个人周围所发生事件的直接冲击或塑造成型。

在人际沟通中,嫉妒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情绪,会阻碍嫉妒者和被嫉妒者双方的正常交往。正如斯宾诺沙所说:“嫉妒是妨碍一个人努力或活动能力的情绪。”嫉妒者会把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行为和成绩上,对别人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的关注。对他们来说,让别人失败可能比自己成功所获得的快乐更大。这种扭曲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的精力无端地被消耗和消费,阻碍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嫉妒情绪会迫使大学生去面对自我概念与行为之间的差距,并不断减少这种认知失调。大学生或者改变自己今后的行为,使行为与失调的认知相一致;或改变某些认知,来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又或者增加新的认知,来为自己行为寻找理由。

二、嫉妒心理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

保持自我形象,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是一种极为正常的自尊心表现。与自尊相伴的嫉妒,由于是一种不为社会所认可的情感,就一直隐藏在大学生内心深处。一旦大学生的嫉妒情绪被激活,则校园中的一些平常事很容易被过分放大。为维持自我评价,大学生嫉妒心理活动必然反映到个人在人际沟通中的表现。

1.嫉妒心理的疏远效应。为克服由嫉妒心理引发的认知失调,大学生会选择疏远这个胜过自己的同学,认定对方不再是自己的亲密朋友了。尽管可以选择与对方建立良性互动和挑战,但嫉妒者无法克服向对手学习或彼此合作的心理障碍。嫉妒心理的疏远效应会导致人际沟通的中断和失败。大学生为何会与自己嫉妒的朋友如此疏远?根据心理学家abraham tesser的观点,当一位十分熟悉的好友在相关领域取得成就时,比起陌生人取得的成就,更令人感到不愉快。因为陌生人是抽象的,他们的成就仅是统计数字,而自己熟悉的朋友的成就是生动的。

2.嫉妒心理的蔑视效应。为减少嫉妒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会选择改变对原来看重能力的评价。一旦同学拥有自己无法轻易获得的那些优势,大学生在公开场合就会贬低那些优势的价值,表现出不屑一顾和冷嘲热讽。例如,原先在羽毛球上拥有出色的技术,当朋友圈中多了一位羽毛球水平更高的朋友后,就会对此失去原来的兴趣,而认为游泳才是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属。只要有嫉妒,就不能够和谐、融洽地相处。当他人得到自己所得不到的奖项时,便会散布各种小道消息,从而使其他同学也感到生活在不公平的环境中没有好处,从而影响到集体的团结。

3.嫉妒心理的破坏效应。大学生处理自尊威胁的第三种选择是对同学的努力加以破坏。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一旦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比上同学,则会采取恶劣的手段——暗中给同学制造障碍。例如,某个团队有两位出色的同学,最初关系亲密,学习和工作时互相鼓励,追求团队的成功。当a同学在其他同学中的威信不断上升时,b同学的嫉妒心理便会被激活,但开始还能自我控制,暗示自己的价值迟早也会被同学认可,但不安和焦虑感已经形成。当其他同学对a的领导能力形成了稳定的评价时,b的情感再也无法抑制,猛烈地爆发出来。b开始贬低a,在同学之间用开玩笑的方式评论a,并制造关于a的非正式新闻,继而在人际沟通中公开对a表现出冷淡、敌意,甚至是采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行为。同时,b对集体事务不再主动进取,态度变得消极,甚至可能与a翻脸,终结了彼此的专业合作关系而离开团队。

4.嫉妒心理增加了人际沟通成本。与成功的同学刻意保持距离的态度,导致了沟通机会的错失,以及学习效率的下降。我们发现,大学生倾向于向外部人群学习而不愿向周围同学学习。例如,同样的方案,若被告知来自外部,则评价很高,若被告知来自周围同学,则评价一般。不难理解,如果人们向外部学习,说明很有事业进取心;如果向周围同学学习借鉴,则衬托出对方是这个集体中有智慧的领导者,无异于贬低自己了。

三、大学生克服嫉妒心理的对策

正如英国思想家罗素所认为的:“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的毁灭。”嫉妒心理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种力求上进的表现。如果对大学生的嫉妒心理进行有效管理,则可以促使他们去奋斗进取。

教育大学生克服人际沟通中的嫉妒心理,首先要靠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其次,教师要注意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不要触发他们的嫉妒情绪。

1.引导大学生发掘嫉妒情感的价值。嫉妒情绪暗示了极具价值的信息,可以把它视为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要敢于承认自己所嫉妒的其他同学拥有的条件和品质。要鼓励大学生敢于坦白被自己感情所掩饰的那些最恐惧缺乏的优势。一旦将掩藏在内心的嫉妒显露,就有利于在同学之间形成坦诚的气氛,为良好的人际沟通、互相学习和进步打下基础。

2.引导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中要肯定并关注自己的优势。尽管可以让嫉妒者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触动因素并加以控制,或者回忆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就而淡化因别人的成功而引发的焦虑,但确实很难让他们做到为其他同学的成功而喜悦。一种可行的干预策略是,让大学生学会肯定自己所拥有的独特力量和优势,以减少由同学的出色表现而引发的威胁和压力。不可否认,将自己与同学做比较是大学生的天性,也是一种积极的动力,然而,过分比较就容易导致嫉妒,尤其是当不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时候。因此,控制和管理好大学生的嫉妒情绪,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将精力集中在自己最关心的领域,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周围同学的业绩,要鼓励大学生善于与自己的过去做比较。

3.引导大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单一的价值观会使大学生陷入有限的目标竞争。如果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在其他的专业领域发挥作用,就能避开偏执的竞争,减少令人厌恶的比较,使大学生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价值。

4.鼓励大学生学会资源分享。要强调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但团队成员在争夺他们认为是有限的资源时,就会表现出相互排斥。当某些资源确实稀缺时,教师要强调其他资源是容易得到的。引导大学生与其他团队共享资源也有助于一定程度上消除嫉妒情绪。鼓励大学生学会与其他团队分享资源,才能赢得在大学生活中的利益互惠和未来合作的基础。

嫉妒心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7-0007-05

一、问题提出

嫉妒具有跨文化普遍性,是现代社会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特质。对于学生而言,往往表现为学习嫉妒[1]。学习嫉妒是指个体与竞争对手在学习上比较,发现自己不如对手时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2]。虽然有些学者认为学习嫉妒能对某些个体产生积极作用,但已有研究更多地表明这种现象对人的自尊、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都将产生负面影响[3-7]。高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明显的身心亢奋、思想动荡、求知与创造欲望强烈等心理特征,加之面临升学压力,所以学习嫉妒现象相较于大学生而言更为普遍。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个体及他人带来严重危害[8-9]。近年来由于高中学生嫉妒他人学习优秀而出现的伤人事件屡见报端,可见学习嫉妒的疏导和干预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要题。

回顾已有研究发现,国内学习嫉妒现象的研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国外的研究却早在近三十年前就已开始。国内学者王晓钧[8]曾最早对此现象开展系列研究,并对国内外嫉妒心理的实质差异做了深刻剖析,他指出:“国外的嫉妒一般表现为爱情嫉妒或关系嫉妒,而中国的嫉妒大多表现为才能的嫉妒,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学习嫉妒。”王晓钧在早期研究中屡次呼吁国内研究人员应该对此现象给予一定的重视,然而将近十年过去了,国内有关此领域的研究依旧较少,并且大都集中于大学生群体。

最近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学习嫉妒总体水平并不高,并且推测学习嫉妒水平较高的群体应该在高中学生群体中[10]。然而开展中学生实证调查又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国内对此现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国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并未提出新的理论。其次,调查高中学生学习嫉妒缺乏有效的工具,直接将大学生学习嫉妒问卷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修订和推广显然不合理也不准确,因为高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特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本文以扎根理论为指导拟编制一份适合测查内高中生学生群体学习嫉妒特点的问卷,希望能给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调查工具,也希望能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侦测和干预严重学习嫉妒倾向的个体提供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对象

为了解当下高中生的学业嫉妒心理,对河北省某高级中学30名高中生进行了访谈,每个年级各10名学生,男女各15名学生。将访谈结果加以整理并综合文献分析结果编制半开放式问卷。半开放式问卷的测试对象为90名高中生,其中每个年级各30名学生,每个年级男女学生各15名。

2.正式施测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沧州市某高级中学中随机选取高一至高三的学生作为施测对象。被试按指导语匿名作答,用时约5分钟。本次施测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问卷312份,回收率为97.5%。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291份,有效率为90.9%。其中高一学生126名,高二学生82名,高三学生83名;男生110名,女生181名。

(二)研究程序

1.中学生学业嫉妒理论维度构想

参考以往相关研究并考虑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概括了当前我国中学生在学习上的嫉妒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通过分析国内关于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的结果发现,一般都将学习嫉妒划分为三个维度:王晓钧[8]将学习嫉妒划分为人际适应、情绪控制和主动攻击,问卷的维度是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得来的;林宜君也将大学生学习嫉妒分为三个维度,即认知比较、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10]。但本研究通过查看每个维度中的项目发现,二者均存在题不符名的情况,即某些维度下的项目与维度名称不相容。以上两位作者也在各自研究中都阐述了有关学习嫉妒未来维度探索的可能和建议。因此本研究初步认同学习嫉妒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三分法,但研究中不限维度数目。

2.访谈及开放式问卷调查

为探讨中国高中生学业嫉妒心理的特点,对河北省某高级中学30名高中生依次单独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场所固定在标准化的教室中,访谈之前,告知对方所问及内容及所收集的资料只供研究使用,不会泄露给他人。被试被问及包括 “谈谈当下高中生关于学习嫉妒的心理”等4个问题,每个被试访谈大约15分钟。

根据访谈结果总结开放式问题,自编开放式问卷对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学业嫉妒的认识。开放式问卷共设有5个题目,如“您认为什么是学业嫉妒?”“学业嫉妒有哪些表现?”等。半开放式问卷回收后,对调查结果加以整理和分析。

3.高中生学业嫉妒初测问卷的形成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学业嫉妒的文献以及现有的研究工具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参考自编的半开放式问卷结果编制高中生学业嫉妒测试题库,共计58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将拟定好的项目交予多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2名心理测量领域专家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作出必要调整,如删除或合并高度相似的陈述题目,更正语义模糊题目,简化个别题目言语表达等[11-12]。修订之后,剩余46个题目,形成高中生学业嫉妒预测问卷。预测问卷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完全不符合计1分,完全符合计5分。

(三)数据处理

数据录入过程中剔除无效问卷,录入完成后对数据再次核查保证数据真实有效。最后剩余有效数据291条,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结果

(一)项目分析

计算每个项目的区分度和鉴别度,对试题进行筛选。区分度运用题总相关系数表示,根据美国测验专家Ebel(1965)提出的项目鉴别指数标准,每个题目分数与测验总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要在0.4以上,才能表明该题目具有很好的区分效果[13]。因此,为了保证测验题目具有足够的区分度,将项目鉴别指数低于0.4的4、5、7、8、9、10、11、12、13、14、22、24、25、27、28、32、33、36、37、38、40、45等21个题目予以删除,保留剩余的24个题目。

项目的鉴别度是将问卷总分由高到低排序后分别抽取高端和低端各27%的数据,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运用独立样本 t检验检验两组被试在每个项目上的差异,差异显著则表明鉴别度较好,反之则鉴别度较差。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题目t值均显著(p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根据项目分析的结果,对保留的24个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以进一步明确问卷的结构因子。结果显示,高中生学业嫉妒预测问卷的KMO值为0.866,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预测问卷取样的适当性较好,样本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14]。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Kaiser 标准化最优斜交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对于题目的选择参考以下几条标准:(1)因素的特征值要大于1;(2)各项目的共同度要大于0.4;(3)每个因素涵盖的题项至少要有3题;(4)因子负荷具有唯一性;(5)因素要能够比较容易命名。结合以上5条标准,经过多次因素分析,并参照碎石图,删掉42、46题。最终形成5个维度,共计22个项目的最终问卷,累计解释率为56.13%,具体数值见表1。最后进行维度命名。

因子一:认知比较,主要是指与他人比较时的感受,如着急、担心、难受、压抑、烦躁等。

因子二:自我保护,主要是指对自我价值的维护,对手表现比自己差时,幸灾乐祸、暗自高兴。对手表现比自己好时感到气愤、说其坏话、不借笔记等。

因子三:人际疏离,与嫉妒对象不进行学习交流、不在一起玩耍、很难成为朋友等。

因子四:贬损他人,对嫉妒对象表示鄙视、不屑并可能谩骂、挑毛病、搞小破坏等。

因子五:厌恶他人,对嫉妒对象表示不喜欢、讨厌、不舒服等。

(三)信度分析

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计算各因子及问卷总分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表明问卷信度符合测量学要求,各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67~0.77之间,总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具体结果见表2。

(四)效度分析

本问卷编制过程中主要考察了内容效度和实证效度。

1.热菪Ф

为保证本问卷能够精准地测量出高中生的学业嫉妒水平,编制问卷前查看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认真总结了学业嫉妒心理的一些表现。除此之外,本研究还注重调查对象的适用性和特殊性,因此以高中生为对象做了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掌握更加详尽的资料,在题目的拟定上保证了科学性。除此之外,本研究还请专业的心理学研究生以及心理学专家对初次拟定的题目加以批改和指正,进一步保证了问卷准确性。

2.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根据心理学家Tuker的理论,构建健全的项目所需要的项目与测验分数的相关应在0.30~0.80之间,项目组间的相关应在0.10~0.60之间。本研究结果表明,问卷总分与各项目之间的相关在0.34~0.78之间,因子间的相关在0.11~0.45之间,结果见表3。各维度之间呈现中低度相关表明个因子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因此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3.实证效度

本研究在数据处理完成后,随机在各班抽取20%的被试请班主任为学生进行学业嫉妒水平评分,评分区间为1~10,得分越高学业嫉妒水平越强。最后根据教师评分与问卷得分求取积差相关系数,结果显示相关显著(r=0.784,p

四、讨论

(一)高中生学业嫉妒问卷的项目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文献和访谈等手段编制了高中生学业嫉妒问卷,问卷最终保留了22个题项,每个题项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从项目反映的特点看,初步证实了高中生群体学业嫉妒心理不同于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比如挑毛病、搞破坏、不借笔记等均显示出高中生的阶段性特征。除此之外,本问卷中的某些项目与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中的项目较为一致,这也说明了学业嫉妒的普遍性[15-16]。

(二)高中生学业嫉妒问卷的结构

本研究主要探索得出高中生学业嫉妒的5个因素,不同于之前王晓钧和林宜君探索得出的三因素模型,初步证明本研究的假设前提――高中生学业嫉妒的特点不同于大学生,但其中个别维度与二者的研究不谋而合。

问卷得出的首要因子命名为“认知比较”。这与王晓钧问卷中涉及的因子较为一致,但本研究中,认知比较更侧重于个体在同竞争对象比较时产生的主观感受。该因子能解释总变异的29.42%,主要解释了被试在和竞争对象在认知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的焦急、压抑和烦躁的感受。问卷的第二个因子是“自我保护”,解释了总变异的10.30%。这是本问卷与之前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的不同之处,说明了个体在学业上嫉妒竞争对手主要是为了维护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感,一旦个体发觉对手比自己差则感到高兴,反之则会产生愤怒情绪。问卷的第三个因子是“人际疏离”。该因子说明,学业嫉妒不仅仅体现在个体的内部感受上,更体现在外部的人际交往中。有研究表明嫉妒会损害和谐的人际关系,嫉妒心重的个体难以同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会使个体的人际敏感性增强或产生偏执型人格[8]。问卷的第四个因子是“贬损他人”,解释了总体5.32%的变异。该因子与王晓钧编制的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中的主动攻击性因子比较接近,但避免了王晓钧问卷因子名称与题项之间名不符实的情况。本问卷中的相应因子能很好体现题项反映的学业嫉妒的特点。问卷的第5个因子为“厌恶他人”,解释了总变异的5.037%,主要表现了个体对竞争对象的厌恶感。本研究意在探讨高中生学业嫉妒的结构,所以问卷的五因素模型为探索性质的,未来可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三)高中生学业嫉妒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判定一个标准化测验工具是否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一般考察多种信度指标,本研究主要计算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Guilford 认为,内部一致性信度大于0.7表明信度比较高,当系数介于0.35和0.7之间时,表明信度可以接受,若小于0.35则表示信度较差[17]。本研究中总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88,各维度内部一致性除人际疏离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低于0.7外,其他各维度都高于0.7,信度指标可以接受。人际疏离维度信度低的原因可能与该因子的题目数量有关,未来可增加m量题项进行修正。

效度即测验实际测量的欲测特质的程度,一般要兼具测验的目的和用途,问卷的测量结果与目的相一致,才能说明工具的有效性[18]。本研究意在探索高中生学业嫉妒心理的内部结构以及问卷工具的鉴别程度。因此,研究着重考察了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问卷编制的初期我们请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和研究生进行了项目的鉴别,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使得项目的表达能够凸显中学生学业嫉妒的特点。此外本研究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完成后又分析了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除此之外,本研究还选取部分被试让班主任对学生的平常学业嫉妒的表现进行评定打分,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高相关,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实证效度,也间接表明嫉妒具有外显性。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初步探索了高中生学业嫉妒心理的结构,但研究对象并未涉及初中生。主要原因是,在调查之前对初中生进行的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中,学生并未反映出明显的学业嫉妒心理,因此并未涉及初中学生。但并不代表本问卷的效度不佳,未来如有需要可以在初中生群体中继续探讨本问卷的适用性。除此之外,本研究所得出的一些测量学指标虽然符合测量学标准,但某些维度的指标还有待完善和改进。再次,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只有当地的中学生,问卷的被试选取范围较小,未来可以将取样的范围扩大并验证问卷的指标是否可靠。最后由于高中生匆忙的课业要求,本问卷仅做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未做验证性因子分析,未来可在高中生群体中验证该模型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韩丽芬,陈朝阳,谭雪晴. 大学生学业嫉妒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223-226.

[2]宋迅,王晓钧,张晓娣. 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的编制[J]. 心理研究,2010,3(6):38-44.

[3]夏冰丽,朱利娟,郑航月. 西方妒忌研究介绍(综述)[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 22(7):526-528.

[4]赵娟娟,司继伟. 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嫉妒行为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 (2):222-224.

[5]唐海波,胡青竹. 大学生自我分化、成人依恋与嫉妒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 (5):739-742.

[6]李曙亮. 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探讨嫉妒产生原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 12(5):398-400.

[7]罗贤,蒋柯. 大学生的嫉妒体验及与依恋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 30 (3):231-236.

[8]王晓钧. 嫉妒与人格的关系[J]. 心理学报,2002, 34(2):175-182.

[9]朱奕达. 社会排斥、自尊对嫉妒的影响[D].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10]林宜君. 大学生学业嫉妒、归因方式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14.

[11]龚文进,罗燕婷. 儿童普遍信任量表中文版的适用性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6):930-932.

[12]张倩.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他评问卷编制及信效度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6):692-694.

[13]陈玉霞,杨升平,戴育红,孟宪璋. 儿童拒绝上学行为问卷的初步编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1):843-847.

[14]高国朋,谭晖,张秀军,伍晓艳,赵玉秋,华文娟,金菊香,裴晨璐,郝加虎,汪玲,陶芳标. 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456-1459.

[15]葛元V,凡丽芬. 大学生学业嫉妒心理的人口学差异分析――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8(32):155-156.

[16]张玉洁,许远理. 0~5岁儿童嫉妒情绪的发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3):249-251.

嫉妒心理论文篇(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21—01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心理品质和知识能力同样重要。而当下的现状不容乐观,现代教育往往注重于孩子的成绩与技能,忽视淡漠了心理品质的培养。由此导致在中学生的心理品质中嫉妒心理日益显得突出。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些现象:因为嫉妒,打小报告,散布流言;某同学的作文被老师表扬了,就说是抄袭的;别人的分数考的好了,就说是作弊等等。嫉妒心理正越来越严重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的绊脚石。

从心理学角度讲,嫉妒是恐惧或担心他人优于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在他人比自己占优势之后,试图削弱或排挤对方的一种带有攻击性的消极个性品质。

一、嫉妒心理的产生原因

从家庭方面来讲,这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对子女施加的心理压力有关。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这与教师的表扬批评不当有关。也与学校理想教育和目的性教育不够有关。从学生自身方面来看,则与其心胸狭隘,缺乏自信,心理不够成熟有关。

二、嫉妒心理的表现

从起因上来看,嫉妒的表现主要有:因竞争受挫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因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因自己的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产生的嫉妒心理;因自己家境贫寒而产生的嫉妒心理。

从程度上看可以有以下表现:不承认别人的成绩或进步,贬低别人的成绩或进步。贬低的方式常见的是:把别人的成绩进步说成是偶然的,投机的,有时候也以明褒暗贬的方式出现。对成绩进步比自己大的人表现出整体的怨恨,也就是说对嫉妒对象的所有行为表示怨恨。

此时,嫉妒者的理智已被嫉妒所占据,造谣中伤,幸灾乐祸,挑拨离间,公开侮辱等极其错误的行为都有可能发生。其后果是破坏性的,必须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

三、嫉妒心理矫正方法

嫉妒的心理不仅有碍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嫉妒实质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变态心理。必须加以矫正,我们在引导学生嫉妒心理矫正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努力竞争法。即帮助学生正确剖析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一般来说,嫉妒之心许多人都有,它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绪。不服气,不认输,并非坏事。因此,青少年产生一定程度的嫉妒心理也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为师者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所产生的嫉妒心理,并举例说明其危害性,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别人的进步,把强手视为对手,见贤思齐,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把嫉妒心理变成一种行为的驱动力,来推动自己产生更大的进取心。

2.正确比较法。即教育学生面对现实,树立克服嫉妒心理的信心和决心。克服和预防嫉妒心理产生的最理想方法,就是要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各个方面都超过别人是不可取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万事都如意,事事都领先。要正确分析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目标,期望值不要过高。

3.自我安慰法。即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安慰,永不言败。青少年要学会以平静客观的态度审视事态的发展,既不可因有一技之长而狂妄自大,也不可因他人胜过自己而滋生妒心。蓄意贬损别人,只能败坏自己的心情和声誉,于己于人毫无益处。

嫉妒心理论文篇(9)

嫉妒一词源于希腊语"zelos",该词意为争胜、热情和强烈的情感。嫉妒这个词在中外历史上对其含义解释颇多。确切地说,嫉妒是人的一种不平衡的心理。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阶段,但是嫉妒心理却普遍存在于中学生群体之中。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危害,因此,分析和矫正中学生的嫉妒心理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基于上述原因文章将从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特性、嫉妒心理的危害出发,根据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原因提出其矫正嫉妒心理的一些重要方法。

1. 嫉妒心理的特性

1.1 内隐性

嫉妒心理具有内隐性。个性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嫉妒心理,只是平时隐藏在灵魂深处,很少显露表面。一有机会,邪恶的动力才曝露出丑恶的面目。

前人的研究不仅确认了嫉妒心理内隐性的存在,而且确认了妒忌心理内隐性的强烈。同时,这种强烈的内隐性还提醒我们嫉妒心理是可怕的,因为嫉妒心理很少有理论的监督、极易使人们"稀里糊涂"地做出害人害己的蠢事。

1.2 普遍性

嫉妒心理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情感,是人类活动中动物本能的一种表现并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消极心理,会危害人类正常的心理发展,它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心理。

经过前人的调查证实:嫉妒心理在人类中存在的普遍性,其实比我们以前所观察、所推测、所调查的要"广泛"得多。

2. 嫉妒心理的危害

现代精神免疫学研究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嫉妒心理导致的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可引起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免疫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减少,因而使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因此,必须坚决地彻底地与嫉妒心理告别。

2.1 影响人的情绪

嫉妒心理会使人产生诸如愤怒、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导致烦恼丛生,并忍受精神的折磨,这不利于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在妒火中烧时丧失理智,诽谤、攻击、造谣中伤他人,而不能腾出足够的时间来提高自己,并因此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而不可自拔。

2.2 容易引起偏见

嫉妒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偏见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嫉妒有多深,偏见也就有多大。有嫉妒心理者容易片面地看问题。因此会把现象看作本质,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猜测他人。而当客观地摆出事实真相时,嫉妒者也能感到自己的片面、偏激或是误会。

2.3 影响人际交往

嫉妒心理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首先,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嫉妒心理强烈的学生一般不会选择能力等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同伴交往。更有甚者,诽谤、诋毁自己身边优秀的同学。其次,它会压抑人的交往热情。交往时总有所保留,不情愿真诚相待。另外,妒忌心理重者,甚至能反友为敌。他们一般不能忍受朋友超过自己,并怀恨在心,展开暗中攻击。

3. 中学生嫉妒心理的成因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差异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发展状态,其存在的绝对性决定了比较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比较中处于劣势者也因此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可以说,差异是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嫉妒心理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后天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中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有多种来源,我们将它们分为两类: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3.1 外部因素

3.1.1 家长的教养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造成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一个在溺爱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必然"自我中心"严重,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优秀,而产生嫉妒心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的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孩子在高压下勤奋刻苦,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这些孩子的心灵深处往往存在着嫉妒心理。

3.1.2 学校教育

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现在大张旗鼓地实行素质教育,但"应试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依据。另外,教学中还存在不恰当地增加教学难度的现象,这难免会使一部分原本优秀的学生出现会成绩不理想的现象,他们就会因此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常担心别人会超过自己而不安。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埋下了嫉妒的种子。

第二,过度表扬。优秀的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也是老师过度表扬造成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后遗症。而过度的表扬和奖励却会刺激优秀生一味追求奖赏、追逐名利,以满足个人狭隘功利要求的强烈欲望。久而久之,一旦他们的成功欲得不到满足或看到别人成功就自然而然会产生嫉妒心理。

3.2 内部因素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定的时期,他们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在此期间,他们喜欢同周围人进行比较,开始注意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

3.2.1 自我中心

多数中学生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一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认为个人的利益压倒一切,而且特别希望在各个方面超过别人,一旦自己无法超过他人,便会产生对他人的嫉妒。

根据罗杰斯的理论,人人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有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认为人固有为善的潜能。自己一旦落后或者说他的价值不能体现时,心理便会失去原有的平静,为了重新达到这种平静,便产生了嫉妒心理。

3.2.2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源于与别人不合理的比较,它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在内心深处将自卑心理引发的消极情绪归因于比自己优秀的学生。这种错误的归因使他们 "努力"地寻找机会排斥、诽谤、甚至攻击别人。从而滋生嫉妒心理。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补偿理论认为,有自卑心理的人觉得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人,这样他们便会产生不平衡心理。所以,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去补偿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一旦努力也无济于事时,便会滋生嫉妒心理。 4. 怎样克服妒忌心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嫉妒心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同时,它的成因也有规律可循。下面就根据这些成因提出几种克服嫉妒心理的策略。

4.1 要正确认识自己

摆正自己与别人的位置,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别人又在另一方面胜过自己,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冷静分析嫉妒的不良作用的同时,还要正确地评价自己,从而找到与他人的差距,扬长避短,开拓自己的潜能。

4.2 转变观念

嫉妒心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C912.69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Semantic Differences of Envy and Jealousy

HE Tengteng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 field of performance experience and behavior as a kind of negative emotions of jealousy and envy has never been ignored in the western scholars.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for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envy and jealousy.

Key words envy; jealousy; semantic difference

快乐、悲伤、恐惧和生气等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人类通过这些基本的情绪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自Darwin于1872年发表的《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一书开始,Lewis M、Robin、Paul Ekman等大批的学者致力于基本情绪的研究。与基本情绪相比,自我意识情绪是近些年才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关注的课题。这是一种对自我逐渐产生认识,并通过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而产生的情感,它在情绪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内疚(guilt)、羞耻(shame)、尴尬(embarrassment)、妒忌(envy)、自豪(pride)等都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许多的研究者也分别对不同的自我意识情绪进行了研究。

自我意识情绪中最引人关注的领域就是妒忌和嫉妒的研究。妒忌(envy)和嫉妒(jealous)是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在研究初期,妒忌和嫉妒是没有区分的,可以交替使用。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嫉妒的研究逐渐进入高潮。Salovey、Rodin、Parrott等人对嫉妒的概念、测量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界定,使得嫉妒区别于妒忌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对于嫉妒的研究也涉及到了更加宽广的领域。本文主要对妒忌与嫉妒概念和测量进行阐述。

在早期的研究中,妒忌(envy)和嫉妒(jealous)这两个词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并代表几乎相同的含义。 Carroll认为,envy和jealousy是一对同义词,均指的是对一个人的优越感或平等情境的挑战。但同时,他认为二者之间也有一些差异:嫉妒既可适用于社会比较情境,又可适用于爱情威胁情境,但是妒忌则只可适用于社会比较情境;嫉妒往往涉及第三者,但妒忌往往针对对方;妒忌往往涉及金钱、名誉、地位、美貌等,但嫉妒则更多的涉及爱情;自卑、敌对、渴望、自我批评是与妒忌相联系的情绪体验,而怀疑、恐惧、害怕失去、拒绝、欺骗则是与嫉妒相联系的情绪体验。Smith和Kim认为这种混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含义的杂糅不清。在Smith等人的研究中,要求被试描述妒忌和嫉妒的情境,结果发现妒忌的描述都符合标准定义,但是嫉妒的描述却唤醒了妒忌和嫉妒两种情绪体验(smith 1988);妒忌和嫉妒在使用上的同时性;嫉妒较妒忌的强度更大,两种体验中的不同可能受到这一强度掩蔽。Clanton指出,在使用的过程中,妒忌更多的会被当作嫉妒,这可能是因为嫉妒的强度要高于妒忌,且妒忌具有道德意义上的不适感。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妒忌和嫉妒的清晰的界定成为了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于是大批的心理学家致力于对二者做出合理的区分。他们认为虽然妒忌和嫉妒在语义、情绪反应的时间及反应的强度上相似,但在出现的情景、引起的评价和产生的具体情感体验不同。嫉妒,是指个体和另一个人(指伙伴)之间已有的某种重要关系面临丧失,而被第三者得到时,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Mathes,1985)。常见的嫉妒发生在恋情关系中,但在其他的关系中也会发生。嫉妒一般发生在三者之间,强调的是由于关系丧失的恐惧产生的情绪,妒忌则一般发生在两个人之间,强调一方具有另一方所不具有并且渴望的到的东西。妒忌的主要的情绪特点是:渴望和自卑;而嫉妒的主要情绪特点是焦虑、不信任和对关系丧失的恐惧。

首先,由于妒忌与其他的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对于妒忌的精确界定极其困难,但仍有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了定义。Foster在1972将妒忌定义为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是在不同的文化中普遍存在的。Feather 和Sherman认为个体倾向于同那些与自己有相似背景的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如果个体发现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就会出现妒忌。Parrott等人认为,妒忌是个体意识到他人拥有自己没有并渴望得到的某种品质时而产生的以自卑、敌对和愤恨为特征的消极情绪体验的集合。Smith和Kim(2007)回顾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提出: 妒忌是嫉妒是在社会比较中,当个体知觉到另一个人或其他许多人拥有某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他(她)所缺少并竭力想得到的东西时,所经历的包括焦虑、敌对、痛苦、自卑、憎恨等复杂的主观情绪体验。虽然不同研究者对于妒忌持不同的观点,但都普遍强调妒忌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强调妒忌的自卑、敌意等特征。

其次,对于嫉妒,大多数学者认为嫉妒同妒忌一样,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同样对于嫉妒的含义,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Hupka认为“嫉妒是面临失去和在想象中面临失去所爱的人的情绪反应”。White也认为“嫉妒是指当个体在现实中或想象中要与对手在爱情中竞争所产生的复杂的情感”。较公认的关于嫉妒的定义是:“嫉妒是指个体和另一个人(指伙伴)之间已有的某种重要关系面临丧失,而被第三者得到时,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Mathes,1985)。

于是,凡是涉及到该领域的研究者在研究中几乎没有一个不提及关于嫉妒和妒忌的语义区分。他们都致力于给予一个明确的界限来划分嫉妒和妒忌。但是后来,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被试对于妒忌和嫉妒在使用上是没有像研究者那么明确的区分的,给研究带来了困难。Silver和Sabini(1978)于是提出,严格区分妒忌和嫉妒的语义没有什么实际的应用价值。Bers和Rodin(1984)也认同这个观点,并进一步建议采用诱发嫉妒或妒忌的情境来区分。经过预测验和简单的分类后提出了社会比较嫉妒和关系嫉妒。其中的社会比较嫉妒类比于妒忌,关系嫉妒的核心是爱情嫉妒。Salovey和Rodin(1986)又将关系嫉妒和社会比较嫉妒做了更加明确的介绍,并首次使用实证的方法来做以区分。当个体渴望得到的客体是人或者某样东西,但是这个获得的过程又受到另一个人威胁时就会产生嫉妒。当个体渴望得到的目标或客体是人时,产生的是关系嫉妒,而关系嫉妒中最核心的就是爱情嫉妒;当个体渴望的客体是人所具有的品质等时,产生的就是社会比较嫉妒。使用social-comparison jealousy取代envy在语义上更加清晰和明确,易于理解。同样切合了妒忌和嫉妒的诱境,在实证研究中更易操作。同样在中文中,使用社会比较嫉妒也较妒忌更加容易理解。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jealousy和envy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别。汉语中,“envy”一词多被翻译为妒忌,而“jealousy”一词多被翻译为嫉妒。《张氏心理学词典》中将envy翻译成为妒忌,是指别人具有自己所爱者,而自己尚缺的不愉快心情,当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漂亮时就会产生妒忌。Jealousy被翻译为嫉妒或妒忌,指对人的一种憎恶态度,有两种情景诱发:一是第三者威胁到二人的关系,二是比较中产生的他人具有而自己没有的品质等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同时,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将envy翻译成羡慕,但是在汉语中的羡慕是一个褒义词,羡慕是指因喜爱而希望得到,与钦羡、仰慕等词义相近。羡慕中并不包含envy词义中的自卑、敌意、愤恨等负性情绪。因此将envy翻译成羡慕不甚妥当。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嫉妒是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有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妒忌是指在某人想法中,某种重要关系被第三者所破坏削弱或影响,或者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某种资源或特点。汉语中的嫉妒和妒忌存在相当程度上的语义重叠,如果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将envy理解成妒忌,jealousy理解成嫉妒,中文中二者的差异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英文中的区别。

在中国汉语中,妒忌和嫉妒在含义上基本重叠,可以互换。妒忌和嫉妒都是指,他人具有自己所没有却想要得到的某种东西,如名誉、地位、金钱等诱发的一种情绪状态。《辞海》中,对于嫉妒的定义是“嫉妒、憎恨”;而妒的含义则是“妒忌、嫉妒”。如《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叔向之母妒叔虎之母美而不使”。《古今汉字词典》的妒的含义是“因别人好而忌恨”而嫉则是指“因别人比自己好而怨恨;憎恨痛恨”。由此可见,在中国文化下,妒忌和嫉妒基本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因此许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对其做区分。但是在科学的研究中,抛弃一个重要的区分要比保留一个不重要的区分的代价更大,而嫉妒和妒忌也适用于于这样一个原则(White&Mullen,1989)。Bush等人(1988)的研究正是这样的例子,如果将嫉妒和妒忌做出区分的话,不管是在操作变量还是测量方面都可以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科学的研究中还是要对妒忌和嫉妒的含义加以区分。但仍有许多的研究者(杨丽娴,王晓钧,史占彪等)意识到了区分妒忌和嫉妒的重要性。

嫉妒心理论文篇(11)

继“山寨”族新词、“晒”族新词、“玉米”、“凉粉”、“灰机”、“火星文”等之后,互联网及各大报刊杂志上又浮现出能用来形容各行各业、各人各物的新词——“羡慕嫉妒恨”。笔者于2012年5月11日在“百度”搜索引擎以“羡慕嫉妒恨”为关键词,搜索所有包含“羡慕嫉妒恨”的网页,得到的相关网页结果约为3320000页。尽管在“羡慕嫉妒恨”的流行后又频频出现各类新词,但它的热度仍然不减。

一、“羡慕嫉妒恨”的起源、词义分析

(一)起源

1.关于“羡慕嫉妒恨”在网络上的引用可以追溯到CUCN201[最近网络上人气爆棚的网配组合,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6级语言传播系的201宿舍的四个男生组成]在《搞笑漫画日和》之动画第一季的第十话西游记。在旅程的终点,唐僧所说一了句:“这才是为师的完全体,羡慕嫉妒恨的话,你们也去买呀”。

2.“羡慕嫉妒恨”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引用是在2009年。张艺谋贺岁喜剧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不到3天,票房接近7千万,很多地方都出现排队购票的场面。但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被骂得也很惨,有说低俗、像二人转、像小品、就是不像电影的,也有说美术风格陈旧、全靠摔跟头博取笑声的。当年12月13日,新浪娱乐独家连线张伟平,他对这此一一回应:“电影圈的很多人对他和张艺谋就是5个字:羡慕、嫉妒、恨。”

3.然而,在大陆地区这个词语的最新流行应该是出自于2010年综艺类节目的收视冠军——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嘉宾武潇,主持人孟非以及点评嘉宾乐嘉老师都多次使用了这个词语,由于《非诚勿扰》的高收视率使“羡慕嫉妒恨”也在大陆地区开始广泛地流行开来,在2009年热播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男主角余味说过“羡慕嫉妒恨”。2009年热播电影《夜店》中,徐峥扮演的何三水也说过“羡慕嫉妒恨”。此后,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于是这个词语真正成了又一个词语新秀。

(二)词义分析

1.“羡慕嫉妒恨”是一种特殊的由三个动词组成的形容词,是一种修辞形式。这个词用的很精妙,羡慕-嫉妒-恨,层层递进,形象地展现出人类某种特定情感的发展轨迹,从善意到恶意,没有停顿、无须过度、一气呵成。而且,“羡慕嫉妒恨”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即嫉妒,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现代汉语中还没有直接表达这一语义内涵的词语,是一种语言表达系统的缺位现象[1],“羡慕嫉妒恨”的创造使这一语义空位得以填补。

2.动词的基本用法是作谓语,当然也有作主语或宾语的时候,然而,在“羡慕嫉妒恨”出现以后,我们发现,几个动词的连用也可以作定语。例如,“亚马逊电子书作者可拿到相当于销售额70%的版税,而大出版商向作者支付的电子图书版税仅为17.5%。对此,国内一大批作者似乎只能发出“羡慕嫉妒恨”的感慨。[2]”从这个例句中可以看出,“羡慕嫉妒恨”被当成了形容词来修饰“感慨”。则可以证实此词有作定语的功能。与此相似的形容词也有一些,例如:“空虚寂寞冷”、“无聊孤独闷”等。

3.“羡慕嫉妒恨”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把同义词或近义词反复叠加,通过紧凑、复沓的形式,表达鲜明、强烈的情感,追求一种奇特、夸张的效果。现如今,这三个动词连用组成的形容词或动词生动灵活地表达出人们的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修辞手法在传情达意是的巨大作用。也就是,修辞的实质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3]。

4.根据对该词的调查,我认为,这三个动词的连用增进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换言之,几个动词的连用可以增强句式语气,起到强调的作用。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这个词分开,不要写成“羡慕、嫉妒、恨”或者“羡慕·嫉妒·恨”,那将会削弱它的表达效果,甚至使之韵味尽失。

二、由“羡慕嫉妒恨”的产生窥探出的社会文化心理

许多学者在研究一种语言现象的时候,必然会顺理成章地迈上研究该语言背后或是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文化心理的道路。同样,当我探索“羡慕嫉妒恨”时,也发现,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及社会的某一方面的心理和特性。“羡慕”、“嫉妒”、“恨”这三个词原本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只是一个中性词(“羡慕”带有褒义之意)。然而,在把这三个词连用之后,其褒、贬之义立即分明。从“羡慕”生“嫉妒”,再由“嫉妒”生“恨”,这样一个词义、情感层层递进的词汇反应出当今社会人们心理的最重要的特征——嫉妒。正因为如今社会压力加大、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挑战从四面八方扑来,才使得一部分人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或是冒失冲动,或是焦躁不安,亦或是畸形变态,这些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反映在人们的日常表达之中。而更多的人们注重社会中的财富、物质和名声,才促使“羡慕嫉妒恨“的产生,用以表达深层次的“嫉妒”之意。人们用其中的某一个词已经不能完全表达因无法得到某些华丽的身外之物而产生的“酸葡萄”心理,更不能充分发泄出自己“由爱生恨”的内心情绪,所以才下意识地从口中迸出“羡慕嫉妒恨”一词,以展现层层递进的内心“热火”。或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

在语言演变中,出现了“葛氏定律”这一名词,也叫做“劣义驱逐良义定律”[4]。也就是说,当一个词在产生之初,同时兼有褒义或中性和贬义时,那么在该词的发展过程中,表贬义的部分一定会吞并另一部分,从而占领上峰位置。其表示褒义或中性的部分或是渐渐消失,或是被应用于其他语言形式中。然而,对于“羡慕嫉妒恨”一词,我认为,它并不符合“葛氏定律”。尽管这个词也同时具有良义和劣义,但从其流行之初,其贬义之意就自动占据上峰,成为名人和普通人表达因嫉妒而产生的内心愤恨情绪。相反,该词中的褒义意(“羡慕”)从一开始就几乎未出现过,至今更是消失殆尽。这是由这个词的特殊结构决定的,即三个动词连用,层层递进,表强调。

“羡慕嫉妒恨”以其独特的语言内涵及语用价值为大众所喜爱,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用语。而它所反映出的语言现象和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样值得我们继续探索,这也必定会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单威.“羡慕嫉妒恨”的流行.语文建设.2011年第5期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