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7 17:32:41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1)

前言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以及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等多种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造成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对体育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不断的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问题,确保体育教学的质量,实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长远体育学习非常不利。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教学方法单一。很多小学体育教师秉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且教学流程多年不变,主要为:热身、体育项目动作要领的讲解、学生自主练习,最后教师检查,了解学生体育项目动作的掌握情况。而此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在课堂上无精打采,学生只是机械的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从而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的质量[1]。②教学内容陈旧。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方面来看,主要由长跑、短跑、立定跳远、足球、接力赛跑等等,这些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导致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较低,从而也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的质量。③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互动,无法全面的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进而也无法采取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策略,严重的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针对于此种情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全面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实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2]。

2 小学体育教学优化设计策略

2.1 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快速的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学生体育学习的有效性[3]。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此种体育教学目标高质量的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全面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确保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快速的掌握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上不断的进步,实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

2.2 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教师应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以充分的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教师可以采取如下体育教学方法。①合作学习教学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学习,采取此种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方式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同时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质量[4]。②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当讲授某个体育动作要领学生无法全面的了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体育动作的分解,并且进行慢动作的回放,通过采取此种方式,能够降低体育教学的难度,确保学生体育学习的有效性。此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够显著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实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2.3 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教师应确保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将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教学项目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例如,自行车、游泳等,能够快速的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5]。其次,教师应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包括课前热身、课上教学、课堂指导以及学生自由练习等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化设计,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快速的提高体育学习能力,更为全面的掌握体育知识,夯实学生的体育基础,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实现最佳的体育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长远学习和长远发展。

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化设计策略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由于小学体育教学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体育学习质量的低下。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优化设计策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确保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最佳的体育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上不断的进步,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黎明.构建小学体育和谐课堂的实践探索[J]. 教育科研论坛. 2006(08).

[2]孙萍.小学体育学科研训一体的几点尝试[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2)

要使游戏情节化、故事化更具有其本身趣味性特点,这种设计理念容易让儿童进入情境,纳入角色性游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以青蛙妈妈带领小青蛙们在荷叶上蹦蹦跳跳地嬉戏、玩耍这一情境,使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在游戏中达到了锻炼的目的,而且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游戏的趣味性是让他们真正参与的快乐的源泉。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好游戏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发展个性、开发智力。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启发兴趣、富于娱乐,从而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要突出针对性

体育游戏符合儿童认知和情感的特点,合乎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儿童精神寄托、情感表达和能力发展的一种游戏。它有歌、有舞、有动、有静,富有竞赛性、生活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最易满足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因此,体育游戏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供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在一年级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提高体育游戏教学设计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课的准备部分的游戏设计

课的准备部分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投入到课堂的重要环节,好的准备部分可以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活动各个关节,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打好基础。教学中的队列队形练习,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好。站队时,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我把基本体操也编入了游戏“猜猜谁是带头人”“跟我学”,还可以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像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从而达到了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目的。

2.基本部分的游戏设计

小学体育教材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这些技术,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的巧妙,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只片面地强调整齐,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在这类教材中我多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听数报团”“钻山洞”“拉网捕鱼”“传球触人”“老鹰捉小鸡”“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等,可使学生玩出欢乐、玩出兴趣。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但教学的组织形式如果毫无变化,孩子也就会很快失去兴趣。我在教学中加入了一些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抓尾巴”“蛇形跑”“螺旋形跑”“小动物赛跑――圆周跑”“迎面接力”,也可以用“接物”“通过障碍”“跳绳跑”“运球”等一些接力的方法来灵活运用,学生就会自发地在教师的引导下高兴地玩耍着、奔跑着,欢笑着,这样他们不但学会了动作技术,而且还真正得到了锻炼。

3.结束部分的游戏设计

放松的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都是一样,都使学生的身心放松、愉悦。游戏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手指”“给球打气”“模仿各种小动物”“高人、矮人”等,这些游戏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三、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个别学生对游戏兴趣不高,甚至不参与游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角色任务法

在活动中让他们每人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从而让他们对该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运球接力”“看谁传得快”等游戏,对学生的出色表现我及时给予了表扬,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学生通过游戏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既达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又使学生充分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2.新异有趣游戏法

好奇是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学生对事物产生了好奇心,常常想亲自体验,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是在学习了。所以,我在上课时,多采用新异有趣的教学方法,并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来引导他们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如“投篮比准”“跳跃争先”“捕鱼”等。遵从学生好玩的天性,教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参加集体活动的方式,在克服自身和自然障碍过程中,使身心得到承受外来冲击和打击的锻炼,并产生积极地情感,通过遵守游戏规则和服从裁判来逐渐了解群体活动的各种规则,学会了自己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3.团队协作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给予一定难度的活动,如“单脚跳接力”“攻守堡垒”等游戏,对取胜的小组给予表扬,以后又多次分组,打乱学生的组合,使多数学生都有取胜的机会。在为小集体努力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集体团结气氛的感染,在同伴的鼓励和影响下,当发现自己的小集体处于不利地位时,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不言而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就会对活动产生了兴趣,体现出了较强的责任心,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在低中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更为明显。所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需适当地、巧妙地安排一些游戏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让体育课堂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蔡锡元,李淑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3)

课程改革集中地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只有做好课程改革,才能实现不同时代和社会的培养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体育课程发展历史以及专业定位,参考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尝试从课程设计的不同阶段、概念取向以及结构层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为我国小学体育本科专业的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及定位

(一)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历史自1980年至今,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用三个词语进行概括: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普遍、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具体来说,小学教育专业经历了三个阶段:民间协作实验阶段、国家立项阶段、深化提高实验阶段。小学教师的培养对应的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每一个时期,因为社会时代被寄给你不同,培养模式、培养方式、培养层次、培养机构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各阶段小学教师具体的培养层次和课程方案见表1。

(二)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本科小学教育创始初期,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只有做好定位,才能为教师培养指明方向。因为小学教师专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定位也呈现出相应的层次性,具体表现为不同的高效,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重点师范大学面向全国范围,教育定位是复合型教师,旨在培养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创新型专任教师。一般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面向各个省内,教育定位是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教师,旨在培养具备一定教研和管理能力,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各个课程的教师。

二、发达国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体育课程设计的特征

(一)重视职业能力培养教师的职业能力包含两方面内容:学术基础;对教育学性质、教学方法整体性的认知。比如,目前法国在培养体育教师的时候,应用的主要培养模式为:定向和非定向相互结合的模式,小学体育教师先要通过大学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学习期满后,经过相关机构的考核和认定,只有考核认定合格的才能进行师范培训,然后上岗教学。

(二)重视教学实践和国内相比,国外教师教育的理念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所以教师教育过程非常重视教学实践,具体来说,教育理论知识是教育工作者从业的基础性知识,而知识指向的终极目标就是专业实践。比如,目前英国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时,比较重视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关系,旨在通过综合大学体育教育对担负起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任务,针对综合大学和中小学,制定共同的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三)体现了较高的专业化水平目前,诸多教育发达国家的教师培养目标都是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培养。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国外大学开始提升教师培养层次和延长教师培养时间。使得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体育课程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课时量也有所增加,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研究成为最终重要的内容,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教育工作的专业性。

三、小学教育体育本科专业项目课程设计概念取向

(一)学术性取向学术性取向认为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的额过程,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教师掌握的知识越专业、越全面越扎实,代表教师的教学素养水平和教学能力就越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也在想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很多国家的教师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学术性取向,他们认为,素养水平低、学术知识浅薄的学生往往也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目前我国三年制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培养就比较重视学术性取向,表现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将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

(二)师范性取向在过去,教师大多都是生活或生产技术的传播者,教学过程中比较依靠他人设计好的课程。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认识到,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课堂教学知识,还应该具备知识传授的方法和技巧,只有具备良好的技能和技巧,教师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云:“给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反映出,即使在古代,我国就已经开始重视传授学习方法的教育。1990年后,我国各大教育机构开始重视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培养,旨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水平,但是整个过程却没有体现出教师教育“师范性”培养。

(三)运动健康取向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已经形成,教材也突出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也愈发向着多样性、选择性、趣味性和健康行的方向发展。

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体育课程实施对策

(一)课程设计综合化目前,几乎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领域都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必须持续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该共识的形成也推动了各个国家新型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建立。在专业化要求下,小学教育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知识,还要具有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因此,在设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体育课程的时候,必须围绕示范性和学术性相互统一的观点,同时确保教学内容可以覆盖课堂教学知识、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以及教育专业知识等。

(二)课程设计针对性我国范围内,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具有定向在小学、定格为本科、定性为示范的特点,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点,再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当前要求,本着满足小学生发展需求为根本,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以校为本,确保可以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符合学校发展的教育课程。

(三)课程设计自主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气候条件都具有较差的差异,所以,不同地区的学校的体育教育传统项目也有所不同,这些都会对体育课程设计的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地区在设计体育课程的时候,注意从教学实践出发,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灵活的设计符合地区发展的课程,确保可以培养出符合社会时展需求的各种人才。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4)

一、?跑练习的情境设计

1.?耐久跑是跑教学中最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内容,教师如果教得毫无情趣,那么学生会学得身心俱疲。为了引起学生的练习兴趣,我创设了“传递奥运圣火”的情境,将学生分成5―10人一组,由第一人举着圣火领跑50―100米后将圣火传递给第二人,自己则跑至队尾,依次传递圣火,直至最后一人。传递奥运圣火是每个小学生心中的梦想,虽然只是一个模拟的情境,但举着奥运圣火的学生无不露出自豪的笑容。正是这种发自学生内心的情感,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也使得情境教学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2.?快速跑的教学在小学也是相当难的教学内容,从起跑到加速到最后的冲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掌握会有相当的难度。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冲过雷区”的情境,将起跑线和终点线都用醒目的红色标示出来,并用严肃的神情告诉学生:“当你的脚离开起跑线开始,你脚下的定时炸弹就开始计时,你必须在它爆炸前以最快的速度冲出爆炸区!”在整个过程中,从枪响到秒钟紧急响起到最后的爆炸,都配上音乐背景,使得情境更加逼真。学生在此情境中练习,起跑和冲过终点这两个较难掌握的技术重点得到了很好的练习。情境教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从无意到有意的过渡,在以后的练习活动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快速起跑,有意识地冲过终点。

3. 情境“送鸡毛信”,适用于障碍跑的教学。在战争年代,鸡毛信是紧急又重要的信息,送信时会有很多困难(障碍),要快速成功地完成任务,就必须克服这些困难(障碍)。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当学生克服重重关卡,勇敢地完成使命时,会产生满足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乐此不疲地练习。

二、?跳跃练习的情境设计

1.?立定跳远的情境设计自然和青蛙联系在一起,但是“青蛙跳荷叶”的练习做得多了,学生也难免会觉得无趣。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在荷叶上跳来跳去交换位置,于是我想,为什么不创设一个“青蛙抢占荷叶”的情境游戏呢?在整个荷塘里,有一两只青蛙没有荷叶,只能在其他青蛙交换荷叶之际乘机抢占。事实证明,这个情境游戏的创设,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立定跳远的积极性。

2.?蹲踞式跳远从技术上而言,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步骤,但这些步骤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把蹲踞式跳远的步骤完整、自然、协调地连贯起来完成?练习时,我设计了一个“跳跃小水沟”的情境,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要,在水沟的另一侧把垫子由近渐远地铺开,使水沟由窄渐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水沟的宽度。由于水沟前方是软垫,学生在练习时踏跳准确率高,腾空也较充分,很多学生都积极大胆地向跳跃更宽的水沟进行挑战。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的自信心得以迅速提升,表现欲望大大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 在跳高教学时,我们通常会发现,面对着跳高架,学生助跑时就显得胆怯和动摇,往往还没有起跳就以失败告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跳高的技术动作和学生胆怯的心理,我设计了“跨跳上床”的情境练习: 将大垫子叠成一定高度,就像一张很高的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高度的床。练习时,学生将重心和摆动腿跳上垫子,起跳腿跟上,使身体平坐在垫子上。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有了起跳的意识和一定的起跳高度,面对跳高架时就不会产生畏惧心理,自然而然一跃而过。

三、?投掷练习的情境设计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5)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特别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而且跳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重点教材,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一年级跳绳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多地是让学生自己学,因此一年级就能跳得很好的学生并不多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很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技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肠胃功能。

三、学情分析:

1、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跳绳这一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学生接触过跳绳。

2、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学中也可能会对跳绳产生厌烦心理。

3、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的会模仿跳的好的学生学习,有的会向老师询问,有的可能会放弃。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在教师地引导下,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敢于表现自己。

运动技能目标:7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并能将动作运用到其他活动中。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双脚连续跳发展学生腿部力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敢于挑战自我,并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通过集体学习、互相观察与讨论,增进友谊,发扬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重难点:

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跳绳学习的常见错误,在本课教学中灵活安排了多样的练习方法,如徒手空绳练习、跳低台阶练习等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学习的课堂气氛,多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乐学、自学、勤学。通过观察跳得较好的同学,让其他学生思考得到启示,促使他们与同伴合作、帮助,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一种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的开心和自豪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常见错误和解决办法:

1、手摇绳错误。

有的小朋友摇绳时会将手内旋,或摇绳不连贯,或所用力量不均匀而造成摇绳间断。解决办法是一手并抓两绳头,一只手一只手的练习。老师可手把手――握着小朋友抓绳头的手一块摇,帮助学生找到感觉,熟悉绳性。用此种办法20%的学生初步能连贯跳起来。但要注意必须散开,以免被绳甩到。

2、脚跳跃错误。

初学跳绳的小朋友应以双脚并跳为佳。练习时请一个跳绳节奏较好的学生在中间摇绳跳,其他学生站在四周徒手模仿跟跳,练习并脚跳节奏。练习时要求学生紧盯跳绳,以找到感觉。还可以以一帮一,即一个会跳的学生带一个不会跳的同学一块跳。用此种方法15%左右的学生能初步连贯跳起来。

3、手、脚配合错误。

手快脚慢,手慢脚快,手、脚配合不够协调,是学生最易犯的错误。针对此错误的解决办法有:

(1)跳空绳。学生左右手各持一绳,双手同时甩,双脚并跳。

(2)集体跳空绳。两个学生在场中间甩长绳,其他学生看绳双脚并跳。此方法比单人跳空绳效果好。十几个学生同时跳起落下,容易让学生掌握节奏。

(3)摇绳、跳跃的强化训练。让学生自己持绳,甩过头顶落地后停顿一拍,然后双脚轻跳过绳,同时双手将绳后拉。一个能熟练跳过后,连着跳两个,然后逐个增加。这种方法针对节奏感较差的学生效果较好,但易出现摇绳动作变形的现象。所以教学时应因人而异。

跳绳教材在小学体育课时中所占比重毕竟有限,要想让学生掌握跳绳技术,还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勤练,少数仍掌握不好的学生应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络,请他们在课余、在家中进行辅助。

一、开始部分—时间:3分钟

(一)常规内容

组织:师生问好,宣布学习内容

形式:四列横队(如图)

要求:精神饱满,体委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二)队列练习:踏步走,立定(一)齐步走,立定(三)跑步走,立定(五)

组织:教师喊口令,统一指挥

形式:四列横队(如图)

要求:队列整齐,口号洪亮

二、准备部分—时间8分钟

(一)一般性准备—时间:4分钟

内容:系列操《七彩阳光》

组织:教师领做,学生喊口令

要求:动作舒展,准确有力

(二)专项准备—时间:4分钟

内容1、徒手跟着节奏跳,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跳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四列体操队形(如图2)

要求:跳得要有节奏感

三、基本部分—时间26分钟

(一)单摇并脚跳

--18分钟

动作方法:两手握绳的两端,并脚跳过由后向前摇转的绳(加一次垫跳或不加垫跳)连续做数次。

教学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环节:

1、教师讲解示范握绳和掌握适宜长度并脚跳的方法--时间:

组织:学生观察,并模仿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方法

2、按节奏徒手模仿跳绳动作--时间: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按照在专项准备训练中已熟悉的节奏

3、单手拿绳跳,(左右手交替练习)--时间:

次数:左右手各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

4、两手各握一条对折绳的两端跳—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5、并脚跳绳练习—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6、优秀学生展示—时间:

组织:学生观察并加油鼓励,教师重点提示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7、并脚绳再次练习—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二)游戏:并脚跳比赛--时间:8分钟

游戏方法:1、10秒、20秒、30秒单位时间内跳绳比多

2、一次性跳绳(失误为止)比多

游戏组织:体操队形

游戏要求:动作协调,速度快

四、结束部分—时间:3分钟

(一)放松

组织:教师领做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全身心放松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6)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抑制过程微弱,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较差;体育又多在室外进行,往往经受不住外界条件的引诱和干扰,注意力不易集中;传统的体育教学使得学生被动接受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学游戏化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因此,加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体育游戏的分类

游戏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缺乏新意、组织调控不力等原因,使游戏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应该从游戏的选择、设计、组织等环节入手,精心准备,科学安排,提高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游戏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体育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根据体育游戏中所使用的工具或者是器具的不同对体育游戏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具体如下:

1.徒手游戏

顾名思义,徒手游戏就是不借助任何器具来进行的体育游戏,而是借助自身的器官例如手、腿等进行的抓、走、跑、跳等一系列游戏。它主要是应用于体育课程的准备阶段和即将结束的阶段。对于准备阶段而言,主要是通过跑步来实现的。

2.器械游戏

器械活动和上面提到的徒手活动是相对而言的,它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相关的器械来进行的。它主要是应用于体育课程的准备阶段和基础阶段,特别是在进行球类体育教学和体操体育教学过程中。在这些类型的体育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通过提供一些体育器材,有选择的创编一些适合体育教学的游戏。这种器械游戏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熟悉、尽快地了解相关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另一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体育课程中的基本阶段做好了准备工作。

3.技术辅导性游戏

为了进行技术教学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辅游戏称之为技术辅导性游戏。它实际上包括徒手游戏和器械游戏两者的一些方面,但又不是它们两个的简单结合体。技术辅导性游戏可以加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正确理解,提高学生对体育练习的兴趣,同时也为技术教学的传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使用幽默轻松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轻易理解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为课堂带来更多轻松和愉快的气氛,使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转移到课堂中来,能够让学生轻松的融入课堂,并且通过这种游戏,培养他们与亲人的交流,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喜新厌旧的心理阶段,无论多好玩的游戏,当反复几次之后,就会失去新鲜感,无法再提起他们的兴趣,容易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的变化游戏的内容和玩法,使他们保留对学习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并且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游戏中,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健康的成长。新课程一直倡导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编排体育游戏时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选取某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融于游戏之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游戏的编排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更加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不分队的集体游戏要选择好引导人,分队游戏则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高低、训练水平等情况,使各队的实力大致均衡常用的分队方法有:报数法队长选人法固定分队法单位组织法等,教师应酌情采用一个游戏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有直接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掌握进程,控制局面教师对在游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补充说明,加以诱导,使游戏正确顺利地进行对违纪犯规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教师还要善于观察游戏者情绪及活动量,运用增减比赛次数,扩缩场地距离等办法来调整游戏的活动量游戏的裁判通常由教师担任,也可由学生推选或教师指定见习生担任,但教师要全面观察游戏全过程,保证游戏在公正#准确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三、应注意的事项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游戏,对提高整个教学效果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有一些细节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体育游戏教学一定要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把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教师要根据游戏的内容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提前做好各种措施保障教学的安全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活动经常会涉及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跑、追击、躲闪等,教师要有预见性,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教师要珍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游戏规则,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控制学生的运动负荷,并重其视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自觉积极性,将游戏和体育教学完美融合,进而取得增强学生体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赢。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孩子每天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教学这个有效功能,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乐趣和成功.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7)

班级:一年级四班

一、整体设计思路

首先,在设计理念上,我认真渗透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创新体育教学形式,把融创课堂带到体育教学中,将体育与数学学科紧密练习,使学生在运动锻炼、强健体魄的同时巩固数学知识,为学生创造活学活用的学习环境。其次,具体实施过程主要依赖学生模仿小青蛙跳“数字房子”游戏活动来展开,模仿小青蛙跳跃不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特点,而且可以强健学生体质。“数字房子”则可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强化数学知识,具体步骤和规则将在接下来的分析中一一详细展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喜欢表现的特点,当然一部分同学也存在任性、娇气等不良的个性倾向。因此,针对他们喜欢游戏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我选择以跳房子游戏为活动主形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营造浓厚个人竞争和团体竞争氛围。

三、教学内容分析

立定跳远是发展低年级学生跳跃能力的主要内容。对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能力,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以及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知识和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亲自体验立定跳远起跳前两臂的摆动和膝关节弹性屈伸,塑学生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和全面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蹬地跳起、轻巧落地

难点:屈膝缓冲、身体协调用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1、热身游戏“石头、剪刀、布”

方法:用脚并立来代表石头,前后开立代表剪刀,左右开立代表布。在一起喊出石头、剪刀的时候,原地双脚跳两次,在喊出布时游戏双方一起用脚做出动作,落地以后不能再改变动作。然后,胜方可以有一次机会双脚跳一次去踩负方的脚,负方也同样只有一次机会跳着躲开,完成之后两个人一起回到原位开始下一轮比赛。

教法: a、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并示范。

b、请一名学生出列与教师一起做示范。

c、内圈学生向后转与外圈相对应的学生结对子开始游戏。

d、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的游戏当中。

e、三人或者四人游戏。

教学意图:与学生拉近情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自主性学练

教师活动:

a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动作方法,并示范。提示儿歌:小青蛙跟我学,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轻又巧。

b向学生展示带有数字的一排“房子”,先引导学生站在一个房子的一端跳向另一端,要求学生能向前向上跳起。

c看谁跳得又准又稳,并且分组展示,老师做到随时表扬鼓励,乐于表扬“玩”的好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学生活动:

小青蛙体验性活动,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练习,小组内自评,演示的同学要认真演示,围观的同学要积极评价同学的动作。

教学意图:让学生通过看、练、思完成动作,为接下来的接力游戏做好准备工作,使学生舒展开身体,让学生在“玩”中学会跳跃。

3、探索性创新

教师活动:

a教师讲解接力算术游戏要求和规则:全班学生分为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其中男生为加法,女生为减法,每一轮游戏老师对结果进行积分,最后看男生组积分多,还是女生组积分多,胜利者将进行奖励。每轮每组派出三位同学参与比赛,“房子”一共十格,前九个格子内写有数字,学生需要接力跳远并且将格子内的数字正确算出得数,即第一位同学在跳到第二位同学的位置时,还要将他跳过的格子内的数字算出结果告诉第二位同学,三位同学接力完成游戏。直至两组同学全部参与完游戏,每轮数字由老师进行更换。

b教师选出两位学生进行示范,确保每位学生了解游戏规则。

C学生练习比赛

d教师评定胜负

学生活动:

a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b学生练习比赛。   

c分组比赛。

教学意图:巩固练习跳跃姿势,并且结合算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合作精神,让他们积极参与,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整队,总结本课教学内容,师生告别。

七、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对学生一定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这节课中我的优点是:

1、注意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强调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注意了在练习中让学生自己找寻方法和教师提示相结合。

2、教学目标明确,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意志品质、团结协作、自信心、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3、课程环节清楚,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游戏;设计与合理应用;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中,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在不断增强,给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更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的设计和合理应用充分利用小学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学体育中各种运动的技巧,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小学体育游戏设计与合理运用应采取的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一、选取富有特色的体育游戏活动,激发小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竞技前的热身活动感到单调乏味,不喜欢这一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游戏热身活动,来提高学生兴趣。

例如,在进行“跳远”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跳房子”的游戏作为热身活动。再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不适合于弯道速跑、篮球竞技能要求相当高的游戏。低年级的学生身高较矮小,其力量也不能胜任投篮活动,这些活动也无法调动低年级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因此,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常常采取富有地方特色的“老鹰捉小鸡”、“跳皮筋”、“丢手绢”等体育游戏活动。对高年级学生可以采用“拔河比赛”、“斗鸡”、“跳格子”等运动量及难度较大的游戏项目。这样,各年龄段的学生都可以从富有特色的游戏中得到锻炼,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为于下一环节的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做好了准备。并且,游戏热身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新运动项目的好奇心与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诉求,选取富有特色的体育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二、选取要结合学校的体育器材进行游戏活动

小学的体育设施与器材的建设,还存在着短缺不全的现象。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与器材以及学校的体育场地来安排体育游戏教学活动。例如,学校有足够的场地可以从事足球教学活动时,教师自然可以将学生分为组进行足球体育竞技,这种竞技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在活动中可以丰富自身的足球知识。而在进行足球比赛之前,教师可以学生讲述足球发展的历史,例如,我国宋代游戏“蹴鞠”据考证就是足球的雏形。当学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时,教师可以开展富有特色的拔河游戏活动,拔河游戏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将来踏上社会树立团队意识、发扬协作精神打下基础。也就是说,体育游戏活动要从学校的实际及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地方游戏简单易行、不需要太多游戏器材的特点,有效地穿插于体育教学当中,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三、选取具有思想性和智能性的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中蕴含着教师和学生的智慧,无论是单人游戏、双人游戏、多人游戏,往往都涉及到“游戏战略”安排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集思广益,进行充分的思考。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主要来源就是“竞争”,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在游戏中合理的引入竞争因素,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四、选取具有竞争性和知识性的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的设计要与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相呼应,任何一项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游戏的内容,很多游戏环节都有评判输赢的环节,体育游戏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和智能性,只有合理的安排才能取得游戏的胜利。例如,在以时间为评判标准的游戏中,学生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综合考虑个人的能力和特点,通过积极的思维选择最佳方案,以赢得游戏比赛的胜利。可以说,游戏是生活的体现,是辅助小学体育教W的最佳方法之一,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开发体力、智力,此外,游戏的开展也要符合游戏的规则,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组织开展体育游戏。

五、进行体育游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体育课作为一个以身体活动为主的课程,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游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通过体育游戏帮助小学生开发智力,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也帮助他们消除疲劳,释放天性。首先,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游戏时要注意游戏开展的方法和形式,常见的游戏形式有规则性游戏、创造性游戏、个人游戏和集体游戏等。此外,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耐力较差,爆发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比较弱,教师要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为学生提供游戏所需的空间、时间和教具,努力创造体育游戏所需的外部条件,并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保证游戏教学有序进行,确保游戏的公正。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锻炼的自觉性,这对于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个性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游戏活动,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通过游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勇敢、机智、诚实、坚强的精神品质,并在游戏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教师应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认真备课,更新教学观念和自身的知识系统。

总之,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的保障,而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重要意义在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课堂中,在游戏中找到自信。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体育课堂游戏进行探索和应用,使学生在学到体育技能的同时让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培养高尚情操和热情的人生态度,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晓红,唐讯.体育游戏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J].宜宾学院报,2008(6).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9)

一、活动材料的设计

(一)准备的材料考虑多功能性

比如一张报纸,材料虽然简单,但在体育活动中其功能就很多,可以将纸放在胸前快速跑,可以放在地上练习跨越,也可以卷成纸棍玩击剑,还可以学生间合作玩冲破纸的游戏,最后破的报纸团卷起来可以练习投掷等等。多功能性的器材才能体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根据学生的差异,准备的材料也应有所不同

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小学生因为年龄、性别、身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体育活动时所需要的器材类型和型号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正确观察、评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材料的拿取和摆放要尽可能方便

一节好的体育活动课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充分而有合理地利用一节课时间,以达到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如果教师在活动中途摆放教材,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因等待而使练习密度降低的情况。活动器材的摆放应该适合小学生的取用,不致于影响学生的正常使用,或者需要花费小学生太多的练习时间。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应考虑仔细,“怎样的材料会更方便?”“是不是可以让学生来摆放?”等等。

二、活动过程的设计

(一)活动过程

问题假设初步体验实验性探索验证性学习结论评价

举例:内容――《好玩的小砖块》

教师提出问题:“小砖块除了可以用来坐,还能怎样玩?”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反应,在学生对小砖块的玩法已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上举砖块走怎样最稳?”“怎样跨跳最安全?”等等,这也就是学生的实验性探索过程。接下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好的玩法、掌握好的玩法,最后得出结论(小砖块有哪些玩法、怎样才能玩得更好)。

(二)根据动作形成规律设计活动过程

动作形成一般要经过粗略掌握动作、改善和提高动作、巩固和运用自如三个阶段。据此,我设计出相应的活动过程结构,并经过实践证明,有一定的可行性。如下:整体认识分解学习完整串联熟悉巩固

举例:内容――学习第八套儿童广播操第一节

首先教师完整示范儿童广播操第一节,使学生对第一节操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然后分解动作教学生学习。当他们能做出每个动作后,教师就带领学生把动作连贯起来,先是跟练,再边说口诀边练,然后听口令放慢速度做,到最后听音乐做操,使他们轻松地掌握了这节操。体育教学的精髓就是通过动作的训练最后使学生把运动内容达到熟练并自动化的程度,在这期间有规律的强化训练必不可少,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

三、活动方法的设计

1.主动探索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学法,然后请学生自己总结经验,然后经教师指导练习巩固动作的方法。

2.非言语指导法。非言语指导法的基本原理是心理暗示,是指教师利用表情、动作、手势等手段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方法。

3.榜样激励法。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体形象性、模仿性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善于发现榜样,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以鼓励、刺激学生的学习。一是教师的表现作用,二是同伴的影响作用。

4.儿歌辅助法。就是把动作的基本要领或游戏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教给学生,使他们在理解儿歌的同时记忆动作的要领或学习的规则。

四、几点体会

(一)激励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欲望

同样是教学生画苹果,中国教师往往是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苹果,日本教师则是在讲台上放一个苹果,而美国的教师则是每人发一个苹果,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如果学生画得像胡萝卜,就鼓励他,能否种出长得像胡萝卜的苹果来。而在我国,则早已把这类学生打入异类,严加批评。美国教师的可鉴之处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创造的个体。由此可见,没有了创新,哪来的进步呢?所以,要从小就激励每个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案例:玩呼啦圈

一般在玩呼啦圈中,大部分是在腰间转动,学生乏味,兴趣也不浓。我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1.扩散思维。圈可在手上、颈上、上臀中、膝中旋转,也可单脚进行等,总之,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和表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让呼啦圈在学生的手里成为转动的精灵,学生则是和精灵共舞的仙子。

2.求异思维。一组学生手持圈成一排,另一组玩“钻山洞”游戏;把圈当成铁环,可进行滚圈游戏;两人一组,两圈放在地上,互相进行“绕8字”游戏;也可以站在圈中进行“推出圈、拉进来”的素质练习等。

经过以上的创新练习,学生由乏味变成兴致勃勃,变体育的枯燥教学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游戏,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产生了创新欲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育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增进和道德的养成,还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成为学习、锻炼的主人。可让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归纳得出新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

案例:学习弯道跑技术

在“弯道跑”技术讲解中,一般都是教师示范一次,学生练习几次,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这样做,学生难以专心听讲、专心练习,仅是完成任务的观点。这次,我改变一下方法,先不讲解示范,而让学生先自己进行练习,在跑动中提示学生注意直道和弯道上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弯道上左脚和右脚着地部位,两个手的摆臂幅度大小,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身体验得出弯道跑的技术要领,教师适时进行表扬鼓励,认可学生的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10)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情境讨论学习,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90%的学生能模仿老师做出武术的连贯动作。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学生跑的能力,提高学生灵巧、协调等素质,促进健康。

4.心理健康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运动中的心理感受,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点,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大胆运用创新教学,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武术组合动作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采用镜面示范法,以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我很想学”的情感,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

2.学法:学生主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会组合动作(二)通过搂手、弹踢理解攻防意义。2.掌握游戏方法。

难点:1.组掌要坚、出掌要快。2.负重跑的动作。

五、设计意图

(一)诱导兴趣 活跃情绪

1.师语言提示,以学做小武警引出课题:小朋友,你们长大了想当什么?老师童年的愿望是长大了当一名武警战士。你看,电视中的武警威风凛凛,出手不凡,多神气啊,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来做一回小武警!

【利用情境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学生崇拜武警战士这一心理特征,创设具体的情境,促使学生尽力去模仿武警战士,为顺利完成任务(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2.在节奏强烈的音乐中和老师一起做搏击操。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以激兴搏击操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提高了学生的兴奋点,活动了身体的各个关节。】

(二)培养兴趣 合作探究

1.游戏:剪刀、石头、布。【以游戏的形式复习武术的基本步伐,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让学生愉快地动了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为下面的教学创造积极、愉悦的氛围。】

2.小武警学本领。①分组看挂图自学动作,熟悉动作路线。【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由学习空间,因此在学组合动作二前,教师不急于教,而是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看图解学习动作、琢磨动作、体会动作,通过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初步掌握动作的路线。】

②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教师以自身刚劲有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教学由易到难,从上肢和下肢的分解动作到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通过模仿练习,强化学生的动作,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③学生自主练习动作。【本环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④集体练习,纠正错误的动作。【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学生自主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在集体练习时重点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

⑤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切磋,体验攻防的含义。【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小组长的作用,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保持兴趣 发展能力

游戏:抗洪抢险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2.分四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尝试练习。3.创编游戏,小组讨论进行。4.以本队讨论出的方案进行游戏。5.师生评价,评出最佳小分队。

【通过教师语言提示,使学生很快进入“小武警抗洪抢险显身手”的情境角色,在搬运沙袋的练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聪明才智,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用什么方法搬运最快,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忘却疲劳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通过游戏竞赛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英勇顽强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篇(11)

一、引言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12月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对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标准》的颁布,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也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笔者有幸参与了由祝智庭教授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的编写工作。并于2006年1月和7月分别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江苏地区部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通过以往参加过的多次培训,笔者深切体会到,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势必会造成培训质量和效益的下降,也达不到培训预期的目的。

二、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学习者群体,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也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参加培训,是为了获得实际运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单纯地听一些理论的讲授。再者,从学习过程来看,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只有通过在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中观察、交流、研讨,或在亲身实践中加以理性化反思、分析,才能有效地将所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因此,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合于体验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

然而,目前的教师培训大多采用大规模的集中讲授方式,,忽视了参训教师的学习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培训的内容不够丰富,与参训学员的学习需求不相适应,知识陈旧,理论性太强,与实践脱节,对参训学员的教学实践帮助很少:其次,培训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与参训学员的学习特点相脱离,而培训教师通常一讲到底,缺少与学员互动和交流有研究表明,对于这种“专家说教式”的大班“输血型”的培训,83%的教师持反对的态度,所以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往往不能“言传身教”,教授教育技术却不能灵活使用教育技术参训教师要么听到的是高高在上、毫无可操作性的空泛理论,要么进行的是与其教学工作实际脱节、难于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一般操作内容,这往往使得教育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许多看似追求高效益和高质量的“培训”活动,培训者往往没有安排受训教师参与培训过程因而,当前的教师培训在疏离了培训对象直接体验的同时,也弱化了他们作为培训活动不可替代的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呼唤学生主体性的今天,教师在自身继续教育和培训中本应具有的主体性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导致了当前的教师培训耗资费时却事倍功半的状况。波斯纳(g,j,posner。1989)关于教师成长曾给出这样一个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从中可以看出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在目前的教师培训中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培训中都没有安排反思性的活动以上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培训效益和质量的低下。所以,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和质量,我们势必要寻求一种适合教师群体的培训方式。

三、体验学习概述

什么叫做“体验”?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心理学中,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那么何谓“体验学习”呢?体验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参加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不断地观察、交流和反思,从而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美国著名学者davidko1b指出,体验学习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它从具体的体验开始,然后对体验过程进行观察和反思,反思被抽象化为概念和普遍的原理,最后概念和普遍的原理被运用到新的情境当中检验这个循环的过程就是体验学习圈,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不是简单地主张在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而是更关注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强调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知识并进行一定的实践,而且还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与反思的过程来获得成长性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可以将体验学习看作是“做中学”与“反思中学”的结合。因此,体验学习的引入将为教师培训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方式。

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体验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根据上述体验学习理论,尤其是kolb的体验学习圈,笔者在参与全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江苏地区部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教材为祝智庭教授主编、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以下简称《培训教程》)过程中,亲身参加并总结实施了一些体验学习活动的案例,现与大家分享,也为培训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案例一:

游戏作为能大大调动学员积极性的一种方式,是本次培训的一个亮点。培训中,通过一个个小游戏,让学员亲身参与,进而感受培训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要学习的知识。在《培训教程》模块三《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的培训过程中,设计一个“过障碍”的游戏游戏需要三位学员参与,分别扮演三个角色:盲人、哑巴、瘸子,三个人要一起合作跨越事先设置好的障碍。在实际游戏的过程中,当遇到一个障碍时,瘸子向盲人描述障碍的形状以及应该怎样跨越,哑巴帮助行动不便的瘸子和盲人跨越有难度的障碍三个人在游戏中互相配合,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别人,借助别人的优势来帮助自己,共同达到了游戏的目标——跨越障碍游戏带给学员欢笑并活跃气氛的同时,也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游戏结束后,培训者马上引导学员切人本模块的主题——媒体的使用。很多学员都讲到,以前也接受过一些培训,培训者总讲“各种媒体应该组合使用,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化”,但是总是没有什么感觉和体会,直到今天,才切身体会到每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一样,只有将各种媒体组合起来使用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模块中,没有死板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实实在在的体验学习的例子,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感受培训内容,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案例二:

同样是一个利用游戏来进行体验学习的例子:在《培训教程》模块六《教学实施计划设计》的培训过程中,设计一个“我说你画”的游戏,要求学员5~6个人一组,每组一幅图片,其中一个人负责解释这幅图片的内容,其他人根据解释和自己的理解画出图片的内容,游戏要求学员在10分钟内完成游戏过程当中,所有负责解释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向同组内的其他教师解释图片的内容10分钟后,教师分别将自己画的内容与标准图片的内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人画得完全正确。游戏结束后,培训者要求学员发表自己在游戏后的感想一位教师这样说,在过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他经常会因为一些学生不能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或者自己讲授的知识点而大发雷霆,认为学生很笨。经过游戏后,他才体会到尽管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已经设计得很完美,而且自己的讲授也已经很清晰,但是如果缺少了对实施环节的有效设计,没有考虑到各个学生的差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别,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他深有感触地说,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应该再因为学生的不理解去责怪学生,而应该从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寻找原因,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样是一个很简单的体验学习的例子,可带给培训学员的却是理论说教所不能带来的深刻体会试想,哪一位体验过这项活动的培训学员还会在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不理解而责怪学生呢?毕竟他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体验经历

案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