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29 09:40:27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712;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12-01

引言

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能直接反应学生对相关建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体现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就对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进行了探讨,为实践教学的规划和建设出谋划策,以期能不断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 明确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的目标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实际上就是为了树立实践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为建筑行业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实践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力,如工程定位放线的能力、分项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验收的能力、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能力、组织现场施工的能力、处理施工中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分析常见质量事故原因的能力等;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力,如编制建筑工程招标和投标文件的能力、编制工程预决算和进行合同管理的能力、进行工程审计的能力等。依据这些建筑专业工作能力要求,中职建筑专业教育应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 制定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制定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建立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教学计划。当然,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以中职建筑专业培养目标为前提和基础,遵循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同时,在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建筑行业相关企业的交流与联系,调查建筑行业的市场发展动态,把握建筑行业整体发展的方向,严格依据社会以及建筑行业的需求来制定相关的时间教学计划,并完善中职建筑专业教学大纲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的繁杂的理论教学,及时的更新教材,丰富实践内容,从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工程质量、分析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出发,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适用于中职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的课程体系。例如,针对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工程测量和工程管理方面的实践教学,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要求,丰富实操内容,及时的删减一些过于理论化的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

三、规划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训基地

中职建筑专业实验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类型,其中校内实训基地由专业的实验室、施工模拟室、施工设备以及器具展示区、施工技术练习区以及施工演示区等等,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并辅助以相应的施工项目多媒体演示,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整体的认知,对具体的施工方法、组织以及施工管理的措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便于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建筑专业技能。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学习,熟悉建筑行业工程项目一线施工环境,在实践学习中逐渐的完善自身的建筑专业知识和技能,锻炼自身的建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使得中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吻合,不断的改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综合型的建筑行业专业人才。

四、加强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整体效率,所以,加强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一方面,需要加强建筑专业教师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提高教师整体的教研以及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建筑专业教师相关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让相关的实践教学教师深入工程项目实践,接受建筑企业专业的技能培训,或者是聘请建筑行业有关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来学校开展专业研讨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当然,还可以通过聘请企业教师来充实中职建筑专业教师队伍,通过企业教师与建筑专业专职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坚强理论与实践在教师队伍的融合,为中职建筑专业培养出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

五、完善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机制作为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评价准则,无论是对于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充分结合中职建筑专业的特点,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论文答辩、课题设计以及基础知识和工艺技能等各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引进社会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综合评价机制,以全面的评定实践教学的效果,保证实践教学评价结果的公平、公众、公开以及合法性,便于依据相关的实践教学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促进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创建科学合理的中职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按照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开展教学工作,顺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行业市场人才需求,全面的培养实用型建筑专业技术人才,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毕丽红,战启芳. 谈精品智能建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1:20.

[2]王晓冰. 浅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中学时代,2014,14:20.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2)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2005年月,承揽个旧枫住宅小区结构施工设计工作,现在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昆明师大附中花园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已建成使用。

2、2006年月,承揽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昆明兴杰现代城结构施工图设计,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昆明朱家村政府划拨用地统建房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现在已建成使用。

3、2007年月,承揽昆明园博印象旅游文化城结构施工图设计,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警苑小区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昆明宝马汽车4S专营店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现已建成使用。

4、2008年月,承揽昆明锦泰花园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现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沾益龙华园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瑞丽市美好•家园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已建成使用。同年月,承揽芒市景上花园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之中。同年月,承揽昆明月光宝盒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

5、2009年月,承揽昆明美丽传说水疗度假酒店结构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同年月,承揽通海"壹品园"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同年月,承揽蒙自瀛洲河畔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

同年月,承揽“君悦天下”住宅小区结构施工图设计,目前尚在继续建设中。

上部结构设计主要内容及步骤:1.根据建筑设计来确定结构体系、确定结构主要材料;2.结构平面布置;3.初步选用材料类型、强度等级等,根据经验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4.结构荷载计算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5.荷载效应组合;6.构件的截面设计。此外还包括某必要些构造措施。需要依据结构专业相关规范、图集等。

基础设计:1,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部结构类型及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当地的施工技术水平及材料供应情况确定基础的形式,材料强度等级,一般有浅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和深基础(如:桩基);2,基础底面积的确定及地基承载力验算;3,基础内力计算及配筋计算。4,考虑必要的构造措施。

结构设计的成果体现在绘制的结构施工图上,该图纸是结构工程师的语言,是直接面对施工现场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绘制。6年的工作实践,使自己的结构设计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水平也实现了同步增长。同时,在设计上尽量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建筑材料自重荷载,满足了设计要求,使多项改造工程节省资金万元,受到了主管领导和甲方的好评。

三、业绩与成果

年月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同年刊登在“”杂志上发表,主办单位是。年月论文“”刊登在“”杂志上发表,主办单位是。年月被评为工作先进个人。年月被评为。年月撰写的论文“”在年《》杂志第期发表。年月论文“”在年《》杂志第期发表。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建造房屋服务,而非结构设计、更非规划和建筑设计。因此,围绕“如何建造房屋进行课程体系改造和设计”就成了我们进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做法。通过“新课程体系”构造原理图解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按照建造房屋进行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造和设计的做法是可行的。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把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纳入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形成了“两大课程体系”和“四分段课程模块”体系。即形成了新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详见本专业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图解”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图解”。

同时也形成了“四分段教学课程模块教学模式”(简称模块化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是符合职教规律和职业教育要求的。即基本素质课程模块:包括“两课”、体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基础、劳动实践、入学教育、军训等;专业基础素质与基本技能课程模块:包括识图、识图实训、建筑CAD、建筑CAD实训、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试验与实训、认识实习、建筑构造、建筑构造实训、施工组织、施工组织实训、建筑工程预算、建筑工程预算实训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包括建筑工程测量、测量实训、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施工课程实训、施工工艺实习、核心技能培训、测试、双证书培训与考试、毕业设计、顶岗实训等;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包括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有了新的比较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还是不够的,我们又根据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基础岗位、结合人才需求调研材料,大胆地对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整合后的课程我们组织编写教材,使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均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专业课程整合与教材建设

(一)专业课程整合

课程及内容整合应围绕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优化组合,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建造房屋和专业培养目标之需要。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遵循建造规律、认知规律、删减不相适应的老内容、增加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职业培训、技能考证等方面的新内容、突出应用、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

(二)专业教材建设

根据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新的课程体系,按照“贴近工程实际、适应工程需要、反应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之职教特色要求,直接选用统编的公共基础课、选修课教材,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大部分采用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我校教师主编参编的有杨平均主编《建筑力学》(下册)、常跃军主编《建筑施工技术》、韩应军主编《建筑施工组织》、郭大州副主编《地基基础》、《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杨文选副主编《建筑施工组织》、参编《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王长平副主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李松岭副主编《建筑工程监理概念》、孙荣玲参编《建筑工程概预算》、牛元甫参编《建筑施工技术》等。建筑教研室、结构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自编了一批实用的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顶岗实训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依靠专业的建筑工程技术和不断发展进步的专业技术手段,才能为这一行业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下面本文对建筑工程技术的主要特点进行相关论述,并借此展望一下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

1 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

1.1 覆盖面广泛

建筑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建、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电梯和消防四个方面。每个部分又都包含若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对这一系列技术的掌握,在初学阶段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校开设的相关主干课程包括建筑识图与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广联达、建筑CAD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等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这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一些边缘学科有所了解,例如建筑材料学、经济管理学等等,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的总体设计所需的所有技术有所掌握,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的进行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实际运作中还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以便对于所做的设计、施工过程的具体情况有所掌握,根据实际来作出相应调整和规划,使建筑施工过程能够更加合理和完善。

1.2 专业性较强

建筑工程技术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手段,所有的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培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当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练习时能够对所需的具体技术做出专业、准确的判断。建筑工程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这些都不是外行人员可以轻易操作的。建筑工程技术由于涵盖领域非常广泛,从业人员需要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才能由基础到高端逐步掌握各种工程技术,从而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完善和提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所需要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基础知识,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标准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整体水平和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所需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也越来越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即除了拥有本专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水平并能够解决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外,还要能够应对各种技术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其他难题。

1.3 知识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这一行业的职业标准应该归纳为知识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并获得相关专业的从业技能证书,才能有资格在这一行业工作。对这一行业所需技术的掌握,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深刻理解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涵,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国际领先的技术手段,工作人员更应该能够准确理解各种外语文献或说明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操作技巧,以实现参考借鉴的目的。

随着现代沟通手段不断发展,远程通信也逐渐进入建筑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对于计算机知识也应该有所掌握,以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的现代化操作,从而使工作能够高效、快捷的完成。

1.4 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和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联系不断紧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不断的吸收到先进国家的高端技术手段,并引进了许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发展速度大大提高,技术更新换代也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不断优化,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会更加显著。

2 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

首先,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会使这一专业的教学成果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导致优质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非常的稀缺,在就业市场上,这一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开展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动力,高校做好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能够使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更加稳固的地位。

其次,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会向复合型人才发展过渡。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以及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促使相关专业的人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积极展开对管理学、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的涉猎和学习,以提高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种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会成为建筑工程技术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趋势。

最后,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会逐渐向国际水平靠近。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在行业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以来,建成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工程项目,在我国建筑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一些地标性建筑的建成可以大大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提高,通过对这些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借鉴和参考,我国建筑行业在自身的技术水平上会有更大的提高,特别是向着国际化水准迈进的步伐会越来越快。

3 结论

建筑工程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有其自身的应用特点和发展方向。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如何采取相应的建筑工程技术,需要针对各种技术的特点来选择其具体应用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各种建筑工程技术的优势,来促进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从建筑工程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展开论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相关探讨。建筑工程技术行业在自身发展中,会继续将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凸显出来,通过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业内良性竞争机制,会使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建筑工程技术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高校对这一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和建筑工程技术自身发展的不断完善,这一行业在未来能够在更广泛的空间里促进建筑施工领域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苏俊,王昕明,赵志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设想[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02).

[2]姚艳红,赵冬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5).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5)

Abstract: in the new century, modern buildings of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xity in ris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llection. Certain ext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degree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determining how the project quality of how. Therefore, completes each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ooperate. This pap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and discussed the PDCA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ro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operation; PDCA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建筑物已经开始向综合性、复杂性发展。无论是民用的住宅楼、还是工业用的厂房,或是公用建筑,在其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都集合了多种专业。一定程度上来说,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各个专业的配合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的工程质量。做好各个专业的配合,是做好工程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技术配合的必要性

工程建设,必然会涉及到水电安装、消防设计安装以及煤气安装等一系列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安装工作往往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负责。如果土建施工队伍与这些专业施工队伍配合不到位,就会出现返工、改线路等现象。这就会带来工期的延误,施工成本的上升,使得原本的工程设计得不到实现,影响了工程建筑的整体性以及美观性。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了工程质量,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很多工程建筑,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各个专业无论是技术、设备、工艺、设计图,还是原材料的选用上质量都很高。但是进入到施工阶段后,尤其是工程结尾阶段,种种问题就开始不断显现出来,甚至出现了返工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没有做好配合工作。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技术配合策略

(一)做好专业技术配合,优化设计是基础

建筑工程中的各个专业,都有一套自己的设计规则。这些专业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各自独立,互不往来,很少跟其他的专业的设计工作进行沟通。更别说在一张设计图上,体现出多种专业的设计。这就大大降低了各专业设计的灵活性、变通性,使得后期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空间变小。同时,还有部分专业在设计上,一味的追求施工技术高、施工工艺好,没有考虑到同其他专业的协调。因此,在工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土建工程作为核心部分,消防、电气、暖通以及通讯都应该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设计。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采用CAD图层叠加技术,将各个专业的设计好的成果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叠加,从而发现设计中一些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出现交错、重叠的地方,应该进行重点的检查和分析,最终解决这些交错重叠的地方。同时,在施工开始前,各个专业之间应该做好专业技术交底工作,通过会审的方式保证施工设计图的合理性和专业性。

(二)建立快速处理机制

工程建筑的建设工程较为复杂,多种专业、工种以及工序相互交错,交叉作业的情况不可避免。因此,在工程施工之前,编制一个快速交叉作业的规范就显得相当有必要了。在快速交叉作业规范的建立上,施工企业一是可以不断的总结和归纳以往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二是可以科学地借鉴其他单位工程施工的成功案例。通过不断总结和借鉴的方式,完善快速交叉作业的规范,用以指导实际的工程施工行为。具体的快速处理机制有很多种,本文就列出以下两种为工程建设单位提供一个参考:

1、管线处理。如果管线集中在某一点进行垂直架设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电缆在上,水管在下;风管在上,水管在下;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同时在架设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保证管线的直线性,确保管线间处于平行状态,互不交叉。

2、工序设置:在工序设置上地下施工、土建施工、主体施工以及结构施工处于优先地位。在地下施工完成后,才能够开展地上施工;土建施工完成后,才能够开始进行设备安装工作;主体施工完成后,才能够开始周边附属建筑的施工;结构施工完成后,才能够开始进行装修施工。所以的工序必须合理安排,避免工序出现紊乱。

(三)PDCA管理体系

PDCA管理体系是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协调配合问题的有效手段,它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对于优化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PDCA管理体系,又被称之为戴明环,最早是由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提出,于1950年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Edwards Deming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其中的PDCA,即为Plan、Do、Check、Action四个英文单字的首字母缩写,四个单词分别表示着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PDCA是一个完整地循环体系,每一次循环都有一个新的质量目标,每一次循环都能完成一个质量目标。通过车轮式的滚动,不断地推动工程质量的的提升。

将PDCA管理体系运用到工程建筑的交叉施工作业中,可以有效提升交叉作业的质量。P代表计划,也就是在交叉施工前确定施工的目标是什么,定好施工的主次,做好施工方案。D代表执行,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C代表检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监督和检查交叉作业是否合理,存在哪些问题。A代表行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及时纠正交叉施工中存在得错误,避免出现返工的现象,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PDCA管理体系的循环运作,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建筑项目中各专业间交叉作业管理水平,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结语:

现代的建筑物的复杂性和综合都相当高,一座建筑物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的专业领域十分广泛,有电气安装系统、给水排水系统、煤气系统、暖通系统、消防系统等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交叉施工的现象。如何做好各个专业之间的配合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是当前工程建筑行业的一大重点课题。本文对工程建设中各专业的配合施工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将PDCA管理体系引入工程建筑交叉施工管理中的建议,为建筑单位做好工程项目各种专业的配合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余少忠.探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专业协调[J].建材发展导向,2011,09(7):63-64.

[2] 卫鹏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J].中国科技财富,2011,(4):18.

[3] 杨阳.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配合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12):332.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6)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复杂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了建筑的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等。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所以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不高,没有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我国建筑工程的现状

就现在而言,建筑业的发展已经是我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几年的时间内,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加快了发展的节奏步伐,并且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也要不断的进步。

(一)我国建筑安全管理问题严峻

建筑业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行业,它也有着各种特点,像是施工环境和条件较为复杂,施工队伍人员众多,潜在不安全的因素也偏多。

(二)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与建筑工程的管理能力

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一直偏低,特别是建筑工程的管理能力更是不尽相同,参差不齐。并且在每一个建筑工地还都会有违章操作的行为,所以由于以上各种因素和原因造成了各种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产生和出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财产的损失。这就反应出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形势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像是工程施工场地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的选购及原材料质量是否合格,以及施工设备的影响。但是,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影响最大的还是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这一原因。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在里面的参与和管理,工程的设计和场地的施工,以及对整个工程的管理,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的活动,所以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当中,人是对整个建筑的建设和管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拿建筑工程管理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施工阶段来讲,这一个阶段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工人自身的安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关联。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也都是由于建筑的相关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疏忽而造成的。这其中是因为施工工人受到了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的技术水平,以及他们的综合素质的约束,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其对建筑施工的每一个阶段的管理水平和他们的相关管理理念,都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技术培训

对于我国目前的施工人员的主要构成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人员,这部分人员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们的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甚至一大部分的施工人员都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技术培训,施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低,以及经过系统培训的占比率较少,这就对建筑工程的有关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问题。

(二)我国高校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合理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存在,近年来,建筑行业的缺乏专业的管理型人才已经成为了整个业界以及学术界的一致观点。这个问题与我们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很大的关联和问题。很多高校认为,在建筑行业里,建筑工程的技术问题相对来讲比较的重要,施工的管理需要个人自己的积累和个人的经验,因此忽略了建筑工程管理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

三、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一些建议和分析

(一)提高对建筑工人的技术训练

我们都知道,建筑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对整个施工过程有着重大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素质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的素质不但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安全问题,对整个工程的进度以及建筑的质量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文中一再的强调施工的工人一定要具备强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上岗工作。另外,对施工的工人进行一定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还可以更有利于整个建筑施工团队的配合和融洽。前文中我们已经说明,很多农民文化水平低,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可以让他们提前的进行磨合,一个成功的建筑施工离不开团队里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努力,而经过培训之后,会更有利于施工工人之间的合作,更有利于整个施工高效率的开展。

(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配置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学科专业课程的配置情况以及问题,现如今建筑管理人才缺乏完整完善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因此,只有在高校的学习当中,进一步的去调整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才会不断的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建筑工程的管理人才。

(三)建筑工程的管理需要创新

建筑工程的管理虽然它的主要因素是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可以根据新技术,将其应用到我们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去检测施工潜在的危险以及提前模拟施工现场等,并且可以权衡施工当中的各种利弊问题,以保证我们在具体的施工当中可以顺利无误的进行。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当中,有着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就是以农民工为主要人员的施工工人的欠缺完整系统的技术培训,二是我国高校对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面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本文也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另外还提出了一个创新管理的理念,希望可以对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有清.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房地产导刊 2014(36).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7)

1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高科技智能化建筑,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但是,我国当前的智能化建筑施工技艺依然处在比较低级的水平,在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等多方面,都会处于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初级阶段,我国当前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许多领域出现技术空白,许多核心技术必须倚靠国外进口,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许多建筑的维修保护工作缺乏经验,我国的智能化建筑领域,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的计划施工方案,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建筑管理机制,因此,我国当前的智能化建筑的技能和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建筑智能化是一种范围很广的问题,而我国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都只能掌握本门专业知识,掌握全面建筑知识的技术人员非常少,难以为建筑智能化理论基础进行整合开发,这也使得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发展缓慢,当前,很有必要从智能化建筑施工领域和建筑智能化经营领域谨慎深入分析研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智能化建筑施工监管机制,总结出有价值的智能化建筑理论,积累宝贵的智能化建筑实践经验。

1.2 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独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大中城市均己开始进行智能化建筑施工,但是,在智能化建筑领域却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当前,我国与智能化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及时建立完善,这导致智能化建筑领域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无法可依,我国智能化建筑的技艺尚不完备,这使得许多智能化专业技术,必须依靠国外引进,这些不利因素都导致了我们国家的智能化建筑领域的施工管理水平远远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筑智能化严重依赖各领域技术的整合开发,因此对全能型人才需求迫切,但是我国诸多领域的建筑专业人才,具备高水平、{素质的全能型人才少之又少,这些都制约了我国智能化建筑水平的提高。

1.3 同行业缺乏有效竞争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智能化建筑行业公司众多,但这些公司彼此之间却缺乏经验交流平台和人才交流机制,这些公司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理竞争,优胜劣汰的局面,这使得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的众多公司,业绩乏善可陈,水平良莠不齐,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发展,我国对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环境的要求较{,这对智能化建筑领域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挑战,由于许多智能化建筑企业缺乏实践经验,对施工管理的流程尚不熟悉,在管理方面效率低下,许多施工团队正是由于施工管进行智能化建筑的施工管理方面的失误与偏差,才导致了工程质量不能达到预期要求,导致工程迟迟不能竣工,这些现象在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广泛存在,也为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调整和提高增添了负面效应。

2 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的完善策略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的智能化建筑领域许多方面尚不完善,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法规制定也不能完全适应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发展要求,要在对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进行充分调查研宄之后,大力推进智能化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以法律形式保障智能化建筑领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由政府启动行政资源,对智能化建筑的技术发展情况和施工管理水平进行充分调搜芯浚组织各类社科机构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与智能化建筑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将这些交流意见总结成文字的形式加以保存和推广,为智能化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要加大气量对智能化建筑领域的专业技术进行总结与归纳,并以法律形式保障这些知识产权的合法利益,涉及到智能化建筑的硬件设备,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规范执行管理,保证智能化建筑的重要部位安全可靠,还要规范智能化建筑性能考核和建筑质量考核的标准,以法律形式统一规范,促进业内交流沟通、人才流通和资源整合,要保证建筑内部各功能的有效发挥,确保建筑设施齐备,在对智能化建筑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评估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对智能化建筑的性能和功效进行准确测量,既保证了施工方利益,也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2.2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

智能化建筑是对建筑科技含量要求很高的工程,对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智能化建筑领域覆盖面广,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由于智能化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量大,工作专业化水平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对智能化建筑的质量和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为确保客户满意程度,必须进行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认清客户的需求,按照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智能化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严格按照既定施工方案,对建筑的各项性能认真考察,当前,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专业人才匮乏,这既需要充分重视并帮扶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培养智能化建筑领域全能型人才。

2.3 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吸纳人才

由于当前智能化建筑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稀缺,一旦某些专业技术人才离职,将对正在进行的智能化建筑施工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智能化建筑团队的管理层和决策层,要制定科学的经济激励制度,保障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对本工作的高度热情,避免因为人才流失而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和工程竣工日期拖延,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施工团队对已经形成成熟理论的施工方案,要严格保护其知识产权,以法律形式确保施工方案设计者的合法权益,在征得设计师同意的基础上,将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整合互补,以期形成本公司独有的设计性优势。

3 结束语

我国建筑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在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正确认识其不足,相关人员积极寻求创新,提出提升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帮助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建筑行业健康、迅速的发展,顺应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91-01

0引言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三年的高职教育,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这个根本目的,关键就是看有没有达到上述的培养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就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改革和突破。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结合理论教学进行,任课老师在讲完理论课后,带领学生到实训场地或校外施工现场等参观实习。但由于受到学校硬件设施和实训场地的限制,往往出现一个任课老师带领几十个学生围绕一台设备进行实践教学的现象,致使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另外,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兴趣不高,有的在实训操作时只是看,不愿意动手;有的每次上实训课就溜走。教师考核学生实践操作,不够严格,没有一定的标准要求,学生容易过关。校内实训基地太少,并过于简陋,导致部分实践课不能正常进行;同时鉴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困难较多,学生很少到施工生产一线去。

2我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1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使毕业生能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际中担当技术方面的组织者和带头人。为实现这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院从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入手,以学导干,以干促学,建立一个立足于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和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描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岗位主要在土建施工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业务工作。主要岗位是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检测实验员,相关岗位是造价员、建筑工程现场监理员。”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在建筑生产一线从事基层技术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目前,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年总计安排3963个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735个学时,实践教学2228个学时(包括校外企业实践和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主要环节包括:专业认知、建筑材料检测与管理集中授课、房屋构造集中授课、建筑识图集中授课、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集中授课、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集中授课、建筑工程计量与结算集中授课、建筑施工基本技能训练、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

专业认知主要是指大一新生对建筑相关内容的认知性实习,主要形式包括:实训室相关结构构件的认知和施工现场总体认知等。

企业实践主要是根据工学交替需要,按照课程安排,学生深入施工一线从事基础工程、砌体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楼地面工程、屋面工程、脚手架工程与垂直运输等所涉及的工种进行综合实践。

顶岗实习主要是综合学生在校所学主要内容,让学生深入施工一线从事建筑施工各工种实践。

2.3 调整课程设置,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共分为职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等部分,结合建筑行业实际情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中职业基础课程以《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房屋构造》为主;职业岗位课程以《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基础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轻钢结构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楼地面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为主;职业拓展课程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建筑法规》、《建筑工程经济》、《建筑节能技术》为主。

2.4 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图片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做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演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增加学生的施工经验。

2.5 加强实践课的考核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上,采用多种形式,合理分配考核权重。首先是技能考核,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操作技能至关重要,每讲一次实践课之后就进行相关技能的考核。其次是成果展示评比,如普通砖砌筑实践课中即要考核砌筑的操作技能,更要考核砌体工程质量。在综合成绩评定中提高实践课考核成绩的比例,按理论课考核、实践课考核、平时成绩各占总成绩30%、50%、20%的比例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分,改变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

2.6 结合校内外实习强化实践实践证明,搞好校内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一些相关工种的基本操作等必须在校内完成,为满足这些要求,加强校内实训、实习设备与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备的实训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为止,我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已经与永城市及周边20余家建筑施工、监理、设计及房地产开发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了长期、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中的先进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经营管理方式,丰富学生实践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校与企业联系的纽带,是企业的窗口,是学校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阵地。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9)

建筑设备是房屋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提供服务的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总称。建筑设备的内容涉及建筑给排水工程、供暖工程、通风工程、空调工程和电气工程,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装饰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必将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 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建筑设备课程包含建筑给排水工程、暖通空调工程和电气工程三个专业的知识,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课程的教学任务往往由一位任课教师完成,而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任课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力较强,其他方面会相对较薄弱。所以,任课教师很难将三个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很难掌握三个专业技术信息的发展,很难将最新、最前沿的学科内容传授给学生。

现今,高校教师以中青年教师居多,特别是青年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就从事教学工作,工程实践经历相对匮乏。而建筑设备课程与工程实际应用联系十分密切,所以就要求任课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鉴于建筑设备课程的特点,使得任课教师应具有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一方面要大量学习水、暖、电方面的书籍、文献、规范等资料,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需要经常参加与建筑设备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议、增加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以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学科动态;另外,任课教师还应深入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学习工程实践经验,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 教学内容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建筑设备课程需要掌握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相应的设计原理和施工安装方法,以及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求能进行专业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配合。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在保证本课程内容全面完整的基础上,密切联系该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重点讲解建筑设备与建筑主体的关系,建筑设备对建筑结构的要求,增加给排水管道、消防管道、暖通空调管道等设备与结构主体交叉的内容。熟练识读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施工图,掌握建筑设备安装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建筑设备工程是发展中的科学,从科学研究到生产制造,从设备设计到施工安装,都在不断的发展完善,新设备、新技术在建筑设备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建筑设备的发展和更新。比如,在室内给水管材这一节教学中,需简单介绍常用的镀锌钢管和铸铁管,应重点讲解塑料管。因为,以前我国室内供水管多采用镀锌钢管,但是由于镀锌钢管对人体有害,现国家已明令禁止镀锌钢管在居民住宅的供水管中使用。在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中,应重点讲解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系统的安装施工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以适应设备的发展。

三、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设备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专业课程,其内容广且抽象,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然难以满足。所以,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

(一) 理论联系实际

建筑设备课程理论知识枯燥且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实物,结合实物教学加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管材和管件时,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镀锌钢管、铸铁管、铜管和各种塑料管材,以及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等各种管件。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加直观,同时,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课堂不局限于教室,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甚至工程现场都可以成为教学课堂,使教学现场与教学课堂和工程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在讲授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教学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楼、宿舍等处进行观察,进而学生可以直观系统的掌握给排水、消防系统的组成、管道的布置方法以及施工安装方法;在讲授空调系统时,可以在学校办公楼、大型超市、中央商场等装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建筑物内进行现场教学,或者带领学生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教学,进而加强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应用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二)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建筑设备课程内容多,涉及的材料和设备的种类多,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这就要求授课过程中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图片和动画等方式声形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扩展教学信息量,还可以直观反映建筑设备与房屋建筑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悉和掌握,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比如,在教材中空气调节系统这一节,教材中讲述的大量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等概念,就可以通过暖通空调施工图、各种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动画在多媒体上呈现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而且方便学生掌握空调系统运行的工作原理。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一些典型的建筑工程案例,以激发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四、 总结

建筑设备是房屋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技的进步和房屋建筑的快速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建筑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建筑设备的发展和完善也推动了房屋建筑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当今房屋建筑向建筑智能化、自动化和节能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设备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在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拓展知识面,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白懿, 李亚峰.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1): 53-55.

[2] 赵志曼, 王俊平, 白良. 走教学创新之路: 试论《建筑设备工程CAD》教学的互动效应[J].工程设计CAD 与智能建筑, 2002, (3): 38-39.

[3]庄玉玲.《建筑设备工程》课的教学方法改革[J].辽宁师专学报, 2004, 6(4): 102-104.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10)

1引言

目前,中国建筑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也面临着管理、环境、质量、服务商等多方面的问题。假若不能正确应对这些问题,会对建筑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对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质量控制仍处于成长期,市场不够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针对厂房质量的实证分析和研究报告亦刚起步。同时,建筑又是高风险的行业,对质量控制要求非常高。这种现状的矛盾为行业监管部门、从业企业、学术机构和政府的工作开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建筑为研究对象,识别和分析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障碍因素,为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2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障碍因素分析

2.1人员管理问题在时间基础上,工程项目每阶段、每部分的参与人员各不相同,并且每个参与者都是“人的因素”[1]的组成部分,人员管理方面对施工质量控制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1)施工人员缺乏稳定性;(2)管理人才不足,建筑施工从业人员需要具有项目背景知识、建筑施工专业知识和文化差异基础知识等[2];(3)人员结构不合理。2.2物的因素项目的完成需要各式各样的材料,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管理[3],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招投标问题。在我国,虽然各地建筑市场已初步网络化,但规避招标、场外交易等不规范行为仍然普遍存在。当前我国市场机制建设仍处于发展期,缺少相应的从业规范。(2)建材质量问题。(3)日常管理问题。(4)人员培训问题。2.3企业自身问题建筑问题的多变性由其产品的多变性发展而来,而建筑企业作为施工单位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目前,多数施工企业还存在如下问题:(1)能力不足;(2)意识不足;(3)控制体系不完善;(4)职责不明晰;(5)缺乏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由企业领导、全体员工逐渐认同关于产品质量方面的意识。2.4发展环境方面问题发展环境方面有如下问题:(1)法律法规落后。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法律的规范范围和力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较晚,但已颁布20多年,原有的旧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2)过分强调资质认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情况的变化也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范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仅对企业进行管理已经达不到管理目标,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问题。(3)理论研究不透彻。全国范围内获得认证的建筑企业的数量仅次于机械电子行业。(4)行业管理落后。近年来,大量资金涌入建筑行业,在整个行业中存在一些问题。(5)行业不够规范。

3障碍因素Grey-Dematel方法分析

3.1Grey-Dematel方法考虑专家评价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Dematel方法在打分评价时过于确定,本研究在Dematel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灰数方法及其相关理论,使决策模型更合理。3.2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依据不同障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建立坐标系,同时画出施工质量控制障碍因素的因果关系图,如图1所示。在坐标系中用实线箭头表示障碍因素间显著的影响关系。3.3结果分析与讨论在图1中,障碍因素分别为:施工人员缺乏稳定性、缺乏质量文化、意识不足、日常管理问题、人员培训问题、行业不规范、招投标问题、建材质量问题。要在短期内快速有效地改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管理者应考虑从上述因素着手。在图1中,a13(行业不规范)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最主要的因素,该障碍因素与其他障碍因素关联度最大,因此,加强行业管理并保证行业规范能直接改善施工质量控制的实施效果。

4灵敏性分析

4.1公共建筑经理灵敏性分析1)专家一的初始灰数权重为[0.7,1](非常重要),所得到的原因—结果图如图2所示。2)将专家一的灰数权重从[0.7,1](非常重要)调整为[0.5,0.9](较重要),如图3所示。3)将专家一的灰数权重从[0.7,1](非常重要)调整为[0.4,0.7](重要),如图4所示。4)将专家一的灰数权重从[0.7,1](非常重要)调整为[0.3,0.5](稍重要),如图5所示。4.2农业建筑经理灵敏性分析1)专家四的初始灰数权重为[0.3,0.5](稍不重要),所得到的原因—结果图,如图6所示。2)将专家四的灰数权重从[0.3,0.5](稍不重要)调整为[0.4,0.7](重要),如图7所示。3)将专家四的灰数权重从[0.3,0.5](稍不重要)调整为[0.5,0.9](较重要),如图8所示。4)将专家四的灰数权重从[0.3,0.5](稍不重要)调整为[0.7,1](非常重要),如图9所示。

5结论与展望

根据文中的研究内容可得以下结论:1)法律法规落后是企业对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最根本的障碍因素。因此,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建立符合我国目前现状的法律法规。此外,企业完善控制体系、提升能力也是关键性策略。2)要改善目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现状可从政府规范相应市场入手。

【参考文献】

【1】李良宝.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不确定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7(8):167-168.

建筑施工专业论文篇(11)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文化理论基础,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造价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因此,定位好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 “上手快”的专业型人才。

1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工程造价专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实行“双证制”,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毕业生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投标标底和标书的编制、工程造价统计、工程造价监理和合同管理、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管理等职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术理论;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

2 从业工作领域及职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企业或基本建设投资管理部门,从事工程造价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乙方)、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计审计事务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甲方)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招标、 建设项目投融资和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工程预(结)决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工程监理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需要具备工民建设、土木工程、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一名合格的工程预算员需要了解一般的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熟悉建筑识图、建筑结构和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建筑材料、构配件、制品以及常用机械设备;熟悉各项定额、人工费、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费的组成及取费标准的组成;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掌握计算技巧;了解建筑经济法规,熟悉工程合同的各项条文,能参与招标、投标和合同谈判;要有一定的电子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能用电子计算机来编制施工预算;能独立完成项目的估、概、预、结算等工作。此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工作执行能力。

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专业工作者有过硬的基本功,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精神。在充分熟悉掌握定额的内涵、工作程序、子目包括的内容、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尺度的同时,深入建筑工程第一线,从头做起(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收集资料、积累知识、着手编制。

3 具体职业岗位(群)及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本专业的构建方案以及专业方向的要求,工程造价专业分为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工程造价管理二个方向,对应职业岗位可分述如下:

3.1 在建筑、路桥、安装工程施工企业:担任造价员、资料员等技术、经济管理和服务工作;

3.2 在工程咨询单位、监理单位配合造价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从事工程造价和工程造价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和经济资料管理)等工作;

3.3 在建设投资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基建部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工程造价行业的的职业岗位有以下两类。见图1工程造价专业岗位分析图。

3.3.1 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初始就业岗位)

建设部、人事部、发改委联合发文,明确要求建设行业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实行资格证书制度,安全员、质量员、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监理员等必须持证上岗。

3.3.2 专业技术人员(升迁就业岗位)

建设部、人事部已经建立了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因此,本专业学生在校要完成与之有关的各类注册工程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理论和职业基本技能的学习,毕业后通过3~5年的专业学习,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工程师。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初始就业职业岗位群是: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主要就业岗位有:合同管理员、招标员、造价员、成本核算员等。次要就业岗位有:材料管理员、资料员、安全员、质检员等。其他就业岗位有: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施工员等。迁升岗位有:造价师、招标师、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

4 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4.1 知识结构。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为:

4.1.1 人文素质基础知识:包括思想基础与文化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文素质知识范围,领会人文素质有关规范原则,掌握一般文字表达与教学计算知识和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1.2 技术素质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基础与工程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关经济法规和建安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建筑工程定额的应用,建安工程施工图识读方法,建筑构造与工程结构的一般知识,建安工程施工程序与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计算机操作知识等。

4.1.3 职业岗位技术基本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造价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建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领会工程造价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掌握建筑、装饰、安装、路桥工程概预算编制与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方法。

4.2 能力结构。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为:

4.2.1 工程造价专业方向的能力;

(1)具备从事建筑、装饰、安装、路桥工程预结算编制工作的能力;

(2)具备协助造价工程师,从事工程计价与工程预结算审查等工作的能力;

(3)具备应用计算机编制建筑工程、水电安装工程预算的能力;

(4)获得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员的职业资格证书。

4.2.2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方向的能力;

(1)具备从事工程施工资料与工程经济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2)具备参与工程投标,编制招标投标文件的能力;

(3)具备参与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工程造价控制的能力。

总之,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主导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的边缘学科。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并明确就业方向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