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说课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3-17 02:41:30

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篇(1)

一、在新时期下,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此时一堂课是否符合新的课改精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技术,从而融入到社会中去。所以本堂课要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和全面活动,改进实验的配置与设计,注重效果反馈,让自主探究得以坚持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一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大部分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分析

    学习本节课的学生首先已经具备了机械运动和力的知识,物理思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四、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回声测距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树立民族自豪感。

五、重、难点

  声音的传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回声上还存在一些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

  对于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与学:

1、对于“振动发声”采用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对于“声音的传播”,过去学生可能想得较少,所以采用先自读,再以集体对话讨论的形式凸现知识点。

3、对于“回声问题”学生对现象已经非常熟悉,关键是对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体直观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认识。

4、最后要说明的是针对本节课侧重现象的特点,不准备设计独立的评价与练习,而是把学生对教材以外的现象的解释作为一种练习,让学的现象和练的现象浑然一体。把课堂最后时间作为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去了解有关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内容,在体会中华民族古代的灿烂文明同时,进一步把现象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带着思考结束本堂课。

七、教学过程

1、引入:播放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引出声音的重要。

2、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3、从声音的产生开始研究:

  活动⑴要求学生用手头的“尺、皮筋”等其它物品制造一个声音,再研究发声的原因。(学生也可用教师的演示器材:音叉,鼓)

  活动⑵学生汇报结果,先演示实验再说结论。

  板书:发声体都在振动

  深入研究:敲响的鼓,用手按住。(现象,结论)

4、产生的声音怎样到人耳?

  活动⑶学生读教材声音传播部分

  活动⑷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作适当解释)

  媒体:水波传递振动,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递振动

  总结:人耳听到的大多数声音多数靠空气传播的

  问:液体和固体可以传声吗?

  活动⑸学生举例

  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板书)解释介质

  问:固、液、气都可以传声有什么不同?

  明确:15℃时空气传声速度340m/s

        气体传声最慢

  问:如果没有介质声音会不会传播?

  实验:真空铃

5、媒体:回声现象

  媒体动画:展示声音反射的过程。

  通过问题提出听到回声的条件

  问题:船测水深

说课教案篇(2)

1.熟悉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方式,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掌握解题思路。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整理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四、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必修三、必修五中的小说单元,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中心。

2.下发环境描写作用导学案,并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小步舞》。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试题。

二、展示课堂目标(1分钟)

1.熟悉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方式,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三、考点精析(1分钟)

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命题点,而且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从近几年高考题考查方式来看,有考查细化的趋势。

四、明确考查方式(2分钟)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 (2019·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步舞》)

(2) (2019·全国卷III)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到梨花屯去》)

(3) (2018·江苏高考)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小哥儿俩》)

(4) (2013·山东高考)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活着》)

(5) (2011·江苏高考)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这是你的战争!”》)

环境描写作用考题即分析环境描写对小说三要素及主题、读者方面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环境(景物)描写”“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五、回顾小说相关文段,分析、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15分钟)

(一)举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问:回忆《林黛玉进贾府》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回扣教材

分析作答

1.《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贾府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①为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烘托气氛,有助于塑造人物性格。

②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出贾府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

③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

④暗示了贾府必将走向衰亡,有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

答案解构:

本题考查社会环境的作用,答案从社会环境对塑造人物、对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对凸显主题几方面的作用分析得出。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对于风雪的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①渲染悲壮气氛。狂风猛雪、冲天大火中,英雄长啸,苍莽而雄浑,悲壮而激越。

②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文中的“风雪”描写为人物活动所设置环境,有利于表现林冲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同时,又反衬了后来林冲的奋起反抗是“不得已而为之”,把林冲“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林冲是《水浒传》中最具悲情的英雄,他的一系列悲惨遭遇,已经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而本文中的“风雪”描写,将落魄的英雄独自一人置身于茫茫天地之间,更能激发读者的同情之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③合理地推动情节发展。“风雪” 的描写,是为故事的发展“蓄势”。没有风雪,就不会有差拨放火的条件;没有风雪,林冲就不会出门买酒,也不会看到破败的山神庙;没有压倒草料场的房屋,林冲也不会到山神庙去暂避栖身,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结果.这些描写,为故事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条件准备。

(二)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

角 度

作 用

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人物方面

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情节方面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⑥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主题方面

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

角 度

作 用

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关系,渲染特定氛围。

人物方面

①引导人物出场;②交代人物身份;③揭示人物心境;④表现人物性格。

情节方面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题方面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主题。

过渡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刚刚我们一起归纳了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打铁要趁热,接下来,让我们实战演练一下,在实践中将这一规律融会于心。

六、高考试题分析(22分钟)

(一)《小步舞》(2019·全国卷Ⅱ)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解析】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

找到文中描写“卢森堡公园苗圃”的句子,如文中第②③段、第⑮⑯段、第26()段中描写“卢森堡公园苗圃”的句子。题干指出“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一限制性条件明确强调了答题分析特点时应将卢森堡公园苗圃这一环境描写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加以细化和展开,而不是泛泛地说“推动情节发展”,更不是常规地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去思考。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故事开端

卢森堡公园苗圃出现在小说开端部分,写“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情节发展

卢森堡公园苗圃不断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既是老夫妻表演的舞台,也是老夫妻人生的舞台,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

故事结尾

卢森堡公园苗圃出现在结尾部分,作者交代苗圃被铲平,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使故事留下想象空间。

【参考答案】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每点2分)

七、课堂小结(2分钟)

环境描写作用答题思路总结

解答环境描写作用题“3步骤”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

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和目的是一致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并作对应分析。这里要注意区分出自然环境描写作用与社会环境描写作用各自不同的思维角度。

第三步:分条列,规范答

组织答案时,要每个角度的作用单列一条,这样答案要点更明晰。

结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风姿各异,其作用也绝非简单几个角度所能言尽。但无论如何,首先对环境描写的几种作用要烂熟于心,整理答案时有所兼顾。

八、布置作业(1分钟)

说课教案篇(3)

1第一课是全书的起点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钥匙。

2第一课的基础知识是全书教学的理论基础。

3学习本课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国家的经济政策,正确认识社会上的经济现象。

(二)本课在第一课的地位:

学生生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活中时时要和商品打交道,懂得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学习有关货币的知识,使学生能对货币有正确认识,抵制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的腐朽思想。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主观念﹑开放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等,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以必须对价值规律有较深的理解,才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正确认识。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对价值规律要有正确认识的理解,应明确以下几点。

1价值规律是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它既不是人类社会所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共有的规律,也不是某一个社会特有的规律,而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否则就受到惩罚。但是,人们也可以利用价值规律来发展商品经济,促进生产发展。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着重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在实际生活中价格和价值往往是不相符的,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必须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管价格怎样变化,离不开商品的价值,从长远的整体的观点看,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改革开放意识,并进行思想平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对待价值规律的正确态度

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经济建设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学好商品经济理论,有助于理解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克服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主观念﹑开放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等。

三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1)重点:价值规律的含义,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以必须对价值规律有较深的理解,才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正确认识。所以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等价交换的原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等价交换的问题上,理论上讲商品交换应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而现实生活中,真正按等价进行交换的商品很少,不等价交换到处都是。

三教学方法及学生分析

(一)采用“研究性”教学法。

思想政治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本节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新大纲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采用“研究性“教学法,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理念,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环节如下:

1、学生自学:布置阅读,指明阅读任务(导读提纲),指导学生归纳教材内容,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知识结构图表。

2,组讨论:针对阅读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先在小组内部交流,集体讨论解决;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由组长作好记录,并总结发言。讨论期间,教师巡视并参与讨论,及时了解讨论情况。

3、精讲释疑:根据组长发言,引导跨组交流,教师视情况精讲释疑,点明并突破本课重难点。实践巩固:通过练习、小测以及其他实践活动,实现知能转化

(二)采用“研究性”学习法及学生分析:

本课采用“研究性”教学法中实际上已包含了学法。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学法指导侧重于阅读方法指导和讨论指导两个环节。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力和性格等差异,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组织相应的学法指导。对于独立性好、表现欲强的学生,在自学环节,可以提高要求,进行精读;在讨论环节,由其带动其他同学讨论。而性格内向、依赖性较强的学生则适当降低难度,多鼓励,指导得更细、更深入些,增强其自信。

总之,“授之以渔”、分类指导才能终其一生,使学生各有所获,因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三)教学手段

1表格是科学性和标准化的结晶,也是现代信息处理的常用手段,通过对教材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地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性与创造性。通过对教材的表格化处理,既直观展现教材内容,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2图片﹑多媒体课件﹑录像演示,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认识,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概念;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见下表

步骤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手段教师语言时间

1复习导入货币的两大职能上台演讲背景音乐有实力,当然有魅力!3分钟

2自学导读价值规律的含义动手设计、上台展示结构图表背景音乐有创意,当然有潜力5

3讨论质疑等价交换的原则讨论、记录并发言背景音乐课题――创造的先导!10分钟

4精讲释疑价格变化影响供求关系变化(1)发言(2)辩论录像:中国彩电价格大战价值规律,尽显英雄本色!15分钟

5实践巩固本框小结课堂练习上台表态做练习结束曲经济大潮中你准备好了吗?11

6课外作业课题:律现实生活中1分组调查2撰写调查报告我们一定能做到,我们做的会更好!1分钟

从上表可见,教学设计依据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这是“研究性”教学法的灵魂和生命。在时间安排上,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在教师语言上,引用电视广告语,极富鼓动性和渲染力,较好地处理了学与导的关系;在学生活动上,学生有多次上台机会。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复习导入环节:由学生完成,通过学生上台演讲,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说得出口,才能写得出手。同时,教师还能藉此检测上节课教与学的效果,及时补遗纠错。用于接班上课,以此形式导入,更能一下子打破僵局,拉近师生距离。

2、自学导读环节:让学生把自行设计的结构图表通过实物投影仪打上大屏幕,更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创造的愉悦。

3释疑环节:组织学生辩论是本课一个亮点。这是对“研究性”教学法的一个创新尝试。通过播放录像、展示图片及资料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作理性思考,4:通过总结,动之以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趁热打铁,邀请学生上台作简短表态,落实本课觉悟目标,并形成高潮,进而自然过渡到本课小结部分。整个教学过程,有知识的碰撞,有情感的共鸣,有创造的愉悦,有神圣的使命感――知、情、意、行在和谐的背景音乐中悄然转化!

说课教案篇(4)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本课是功能型的交际型的交际训练课,我借助“任务型”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

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大纲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语言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介绍他人的句型:

①Whoˊsthis?

②Thisis..

2、学习认读单词:grandfather,grandmother

语言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能够根据指令做动作。

②、根据图片和情境说出单词和句子。

③、在图文或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演。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背歌谣,做游戏、敢干开口,乐于模仿,在鼓励性评价中树立信心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从而意识到交流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

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自由参与和创新,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

文化意识目标:

能够恰当使用英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问候语,了解英语国家中介绍他人的方式并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重难点设置为

1、介绍他人的句型Thisis……

2、对情境进行模仿,创新。

我主要通过感知新教材——设置——灵活运用这三个主要步骤来突破教材重难点的。在教学开始让学生以旧带新引入新知,通过对教材的了解感知新任务,并在教师用红灯,头饰、图片、录音等多种媒介的感官刺激下实现对知识的体验和实践最后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实现能力的发展。

说教法和学法:

(一)小组活动学习法

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事先用表示家庭成员名称的单词命名,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匀以小组活动为主线,结对或全班活动为辅,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习的环境。

(二)情境教学法:

我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在单词和句型练习中使用了家人的照片,在表演中带上饰演家人的头饰,在加生活化的录音为学生设置了真实而有效的场景激发了想说的愿望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鼓励法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分别采用了师评、组评、自评为主要方式,课上师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我把本课教学模式设置为

激趣设境——语言交流——人格发展

下面说一下教具的安排和使用

依据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利用了电子零、照片、头饰、幻灯、录音、竞赛板、贴画、小礼物等媒体设计教学,学习则利用自制的组标、头饰、家庭照等媒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说课堂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听、说、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具体设计为热身——新知——趣味操练——巩固练习。

Step1课前热身

1)电子琴伴奏演唱Fatherandmother渲染课堂气氛

2)出示组标并请四个学生到讲台前,背对学生戴上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的头饰,猜一猜他到底扮演的是哪一角色。

3)检查上节课布置的对话表演。(小组活动)

Step2、新知导入

1)教师把一张自己的家庭照片放在投影仪下并介绍Thisisaphotoofmyfamily.Whoˊsthis?Doyouknow.自答:Thisismyfather.为教学Whoˊsthis做准备,然后教师带着满脸疑惑反复用Who′sthis?询问照片中的其他人,这样一来Who′sthis?这一句式就会在情景中被输入。

2)教师指着祖母的照片说Thisismyfather′smother.She′smygrandmother.然后指着爷爷的照片。反问Who′sthat,doyouknow?Oh,自答She′smygrandfather.板书三会单词并进行教学。

3)每组学生拿着自己的家庭照在组内进行练习,然后选代表在班内介绍家人。

Step3.趣味操练

1)玩比大小游戏:每组、每轮各派一名选手参赛,在讲台上抽出一张图片,根据图义说句子。Thisismy……说对的奖励小组小礼物一件,抽到爷爷、奶奶的加3分。抽到爸爸妈妈的加2分,抽到daugter,son,sister,brother加1分。几轮后统计得分,为获胜队颁奖。

2)玩猜谜游戏:教师说:Thisismyfather′sfather学生抢答;答对的奖励小礼物一件。学生也可说出Thisismymother′sfather。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懂得英语中的gandfather即表示爷爷也表示外公,grandmother既可以表示奶奶也可以表示外婆。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全家福玩听音指图游戏,教师发出指令,mother学生即指出自己的妈妈并说:Thisismymother.等等,每组都有必备答题和抢答题。

4)组内合理分配家庭角色,然后小组出一人表演动作让表演人自行定小组猜,猜对小组有奖。

Step4.巩固补充

1)作出一个chant

DadDadfather.

MumMummother.

GrandpaGrandpa.Grandfather.

GrandmaGrandmaGrandmother.

学会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小区别,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2)教师给学生听一段串门的录音,然后创编并表演对话。

Step5.小结并布置任务

说课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说课首先是要围绕基本要素。说课要求的三要素是:开什么课、为什么开这门课、怎么开好这门课。围绕这三个要素,说课可按照以下的基本程序展开:(1)设置课程的必要性以及本课程对应的岗位技能情况的调研分析;(2)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3)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建构;(4)学情分析;(5)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大纲)分析教材;(6)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策略;(7)说明优化教学过程的设想;(8)说明教学效果的预测。在基本要素具备的前提下,说课重点应突出课程的特点,而针对学情说课则是关键。由此,形成了我的应用写作课说课教案。

一、课程性质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我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应用写作课是我院各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职业素质课,目的在于培养我院学生具备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技能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基本人才需求。

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技能性、实用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知识:通过应用文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应用文的基础知识;

技能:能够掌握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方法,会写、能写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应用文;(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思维的过程)通过学习和写作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等。

应用文尤其是行政公文其格式(如从用纸到用字到标点)要求相当规范,在学习和写作的过程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写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与我院培养学生具有体育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的目标也是相一致的。至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待下面“教学思路”部分分析。

三、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情况分析

(一)学情分析

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应用文写作技能更是欠缺;学习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同学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有畏难情绪。

(二)教材及课程内容的选择

选用陈子典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应用写作》。该教材是21世纪高职高专通用教材。

本课程安排36学时,2学分。结合学时安排、学生的实际,选择常用的公文(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常用的机关事务文书(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及常用的日常应用文进行教学。

(三)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的写作。

难点:13种公文的应用及通知、请示等常用公文的写作。

四、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结合“计划”的教学谈)

(一)既教书又育人(针对课程的实用性特点和学情)

1、加强课程学习重要性认识的教育:

针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实际,把该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及作

用(特别是在就业岗位中)的教育从一开始至学期结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第一堂课,我先让学生收集自己知道的、见过的和用过的应用文并说出其作用。最简单的如请假条、新生入学须知等,如“计划”一课,讲计划的作用时,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引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说的计划。引导学生认识大至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到亚运会的举办,小至班的春游活动,再到个人的职业生涯都离不开计划的制订,藉此机会告诉学生从进大学校门的那天开始,就要对这三年规划好,先确定好目标,再好好想想如何实现该目标,如该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要考取哪些证书等等,不要因为未做好规划蹉跎岁月而后悔。让学生体会到计划制订得合理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败、影响个人一生的发展,从而引导学生重视对计划的应用,进而认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2、注意选取与体育及学生实际有关的范例进行教学和训练,让学生切实感到能写、有用。如代系写学生违反纪律的批评通报、写亚运志愿工作总结、体育俱乐部运营情况的调查报告等。

(二)教给学生应用文学习和写作的方法(针对学情)

本课程的教学,从文书的内容到格式,都需注重足量的循序渐进的系列实训;注重课堂讨论、范文借鉴、病文析改,在培养、训练乃至强化学生写作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1、对常用公文,利用公文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实行套写。

2、注重应用文书段落展开方式的运用,激活学生写作的思维、提高成文能力。

再以“计划”为例。计划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可让学生依顺序分为三部分进行练习,先写前言,再到主体。计划的主体包括目标、措施、步骤(或要求),目标、措施、步骤(或要求)也称计划的三要素。让学生按三个要素构思,然后口述自己英语A/B级复习应考的计划提纲。

3、注重例文“点评”,引导学生体味例文的写作运思。冲击学生的思维习惯,促使写作思维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以学生的计划习作为例进行分析。从习作中看到,学生虽理论上知晓计划的三要素,但真正写成计划时,仍有缺乏目标或措施不够具体的情况存在。在此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课程的技能性和实践性特点)

根据高职教育以及课程自身的特点,坚持“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根据课时安排,循序渐进地学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常用文体知识;同时,经过范文的学习,经过多练多写,逐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写作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有情景模拟写作、案例写作、病文分析与修改,一个题材多种写法的写作和写成若干个文种的写作,整理课堂讨论结果的写作,课外社会实践的写作,等等。

(四)注重课堂内、外教学的结合(针对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1、以系(部)日常工作为载体,进行写作训练。如让学生代系(部)制订“新生杯篮球赛方案”、“书法比赛活动方案”等。

2、以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进行写作训练。结合课程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公文写作比赛、“党在我心中”、“我为亚运添光彩”等征文比赛,并指导推荐学生参加全省的决赛。

通过实践,扩大应用写作训练领域,增加应用写作经验,达到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课程,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目的。

3、利用网络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师生通过网络互动交流,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五、课程的考核方式

说课教案篇(6)

1.《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什么是“学案导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什么是“学案导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所谓“学案导学”就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学为主体,生生、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宗旨,打破过去只以教案教学的常规,通过“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让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创新知识程序和方式方法;

学案导学与学习过程、探究创新和高效课堂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育学生发现真理,不是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而是培养创新能力。

2.《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说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如何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奠定“学案导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前的高效基础?

2.1目标:通过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操作和主动探索来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爱惜时间、热爱数学。

2.2掌握:

2.2.1掌握自己的学生学情,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备课、讲课和进行课后总结;

2.2.2掌握好教材的内容,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更大程度的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2.3层次:根据学生区别不同的教学层次,即:学生层次、施教层次和评价层次。

综合学生的智力、个性和学习成绩等等因素,把特点相近的学生归纳为一个层次;在层次教学中,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条件与空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教学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2.4性质:

2.4.1趣味性:学习数学,特别是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就要注重趣味性,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兴趣、热爱数学;

2.4.2自主性:根据新课改理论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趣;

2.4.3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实践,能够促进小学学生动脑、动手、动心的系列化学习过程,对于小学学生显得十分重要;

2.4.4创造性:新课改理论提出了学生互相合作、讨论、探究的科学性,是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什么要注重创新性呢?我认为:创新思维是对各种文化知识的综合利用,同时能够找到个人知识的不足之处。

3.《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如何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实施“学案导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高效作用?

3.1真实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

新n标颁布以来,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教师们对一节好课有这样的误解:创设情境引入、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们在设计教学时片面地追求合作学习形式,只要有问题,不论难易,有否价值,都在小组内讨论一番;讨论的时间无保证,往往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热闹的讨论后,学生不能理解明白,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效果。

3.2和谐平等的“师生互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课堂教学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而如何建构师生之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育人环境,营造师生教学“温馨共同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建构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的课堂情景,就会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那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构想就会初见成效。

3.3积极主动的“自我参与”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的途径。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为学生创造“做中学”“尝试中学”“探究中学”的环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恰当运用各种激励措施,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以情动人,全体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达到了以学生思维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书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理念。

3.4恰当合理的“结果评价”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的成果。

新课标指出:“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动机并具有成就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

4.《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实施“学案导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后的高效价值?

说课教案篇(7)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湛江版“掌握方法整体发展”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第六课《我爱五星红旗》。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看图学词学句”部分的识字教学,本教材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使学生知道北京、首都、天安门、国旗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学生结合看图理解句子,在学习句子中学习词语,在学习词语中学习生字。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初步理解字和词、词和句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字、词、句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字的认识,能围绕着词、句的理解和运用,扎实地建立词和句的概念,打下学习课文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这种联系能够把识字和读写提前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读写能力。3、教学内容:(1)、学会5个生字,3个部首,3个新词。(2)、要求学生看懂图意,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3)、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4)、通过学习句子,使学生认识北京、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激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看图学词学句”部分的识字教学,本教材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使学生知道北京、首都、天安门、国旗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学生结合看图理解句子,在学习句子中学习词语,在学习词语中学习生字。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初步理解字和词、词和句的关系,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字、词、句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字的认识,能围绕着词、句的理解和运用,扎实地建立词和句的概念,打下学习课文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这种联系能够把识字和读写提前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发学生爱祖国、爱国旗的思想感情。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重点是:生字的音、形、义,认识部首;教学的难点是:进行词句训练,弄懂词语和句子的意思。5、教学课时安排:本课一共有2个课时,我说的是第1课时。6、教具准备:放大的课文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在识字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把识字和培养学生初步的读写能力结合起来,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加强字义教学,来提高识字效率。1、直观法:通过看图和欣赏图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2、提问法:运用提问法,指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活跃思维,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讲述法: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教学。在讲述中注意启发性,选用生动的例子,边讲边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4、讨论法:针对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热爱国旗?”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广开言路,扩大见识,弥补个人独立学习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法:1、看: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画,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想:学习时让学生看与想结合起来,弄懂图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读:通过指导看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图意,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4、说: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提高教学效率,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5、写:要求学生不仅要把字写正确、端庄,还须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三、说教学程序设计本课的教学,我是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的。(一)、复旧引新:在学习新课前,复习与本课有密切联系的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示拼音卡片,让学生认读。旧知识的复习,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学习新课:学习新知识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注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还借助图画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把学词学句和看图结合起来。1、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首先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这座城楼叫什么名字?天安门城楼前面竖着的是什么?出示幻灯片“五星红旗”,认识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启发学生仔细看图回答,让学生知道这座雄伟的建筑是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市中心。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红旗上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最大的一颗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的象征着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它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通过看图,学生不仅在观察中认识了事物,还了解了图意,为理解词句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新课的兴趣。2、学习生字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五(wu)星(xing)红(hong)旗(qi)北京天安门学习词里的生字。这样把字结合在词语里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词义。(1)拼读音节。让学生以个别读、分小组读、齐读的形式拼读音节,注意指导读准后鼻韵母和零声母音节an。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不仅复习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提高了学生认读字音的能力。(2)认识部首“日”(日字头)、“纟”(绞丝旁)、“方”(方字旁)。(3)分析字形:①、出示五星红旗图片,学习生字“星”、“红”、“旗”。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红旗上的五角星,红旗的颜色、形状。在分析字形时,我运用了部件拼字法,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帮助记忆。“星”字拆成“日、生”“红”字拆成“纟、“工”“旗”字成“方、、其”教学时,把这些部件放在一起,指名让学生找出相应的部件组成所学的字,拼放在投影仪上,我进行评比“朋友”找的对不对,`再让学生说出这个字由哪几个部件构成,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记住了字形,在理解了字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口头扩词。这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仅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提高了识字效率,还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②、出示北京、天安门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在教学“京、安”的字形时,我运用朗朗上口的谜语来帮助记忆字忆形京:点横头,口字腰,小字底。猜一个字()安:一个女孩子,头顶一个宝盖子。猜一个字()识字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我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把识字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认识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在教学生字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运用多种方法自己发现和解决识字的难点,使学生识字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往往能从他特有的感性知识去分辨字形,在辨析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说话能力,又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体意识。③、指导书写。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为了提高写字效率,在写字之前让学生随着节奏轻快的音乐边唱儿歌边做手指操,活动手关节。这种做法既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一下,又激发了小学生的写字兴趣。下面是手指操的内容:写字开始啦,我们一起做手指操!第一节我有一双小小手,长着十个手指头,双手五指一次弯两下写字之前做指操,活动关节手灵巧。第二节五指张开手相对,左右用力往里压,双手五指相对往里压团结合作互帮助,写出好字人人夸。第三节双手大拇指从小指十指争相把话插:小主人,放心吧,起依次摸各手指面我们互相来督促,一定把字写好它。第四节左手放平,右手握笔,拿起笔来坐端正,一拳一尺加一寸,分别向左右转动手腕。头正肩平双足稳,字字争取得满分。学生边唱歌边做手指操,不但活动了手指关节,提高了写字兴趣,而且为学生姿势正确的写好汉字奠定了基础。写字时不仅要求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还利用田字格认真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要求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3、对照图画指导学词学句,加深对图文的理解。(1)、先放歌曲《我爱北京天门》,感染学生的情绪。然后指导学生再仔细观察插图,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加深对图文的理解。图上画的这座雄伟的建筑是天安门。天安门在北京市中心。北京是我国的首都。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天天和太阳一同升起。如今,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每天的升旗仪式,已经成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讨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爱五星红旗》一课,知道了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也懂得爱国旗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想一想,你们还在什么场所看到过国旗呢?出示有关国旗的各种图片。接着再请同学们谈一谈:我们应不应该热爱国旗呢?应该怎样做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看法。我也从学校的升旗仪式上教育学生,升旗时要以高仰的姿态面向国旗肃立、敬礼!这也是热爱五星红旗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指导朗读句子: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爱五星红旗。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与感悟,加强对句子的理解。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利用了教学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字句,有助于学生认识事物,培养观察能力。图画的运用,是让学生把学词学句和看图结合起来。加强朗读指导,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使其在语言环境中学词学句,达到培养理解能力的目的。(三)、堂上练习:1、说说偏旁名称,再按笔顺描红。(课后习题1)2、比一比,组成词语。(课后习题2)3、抄写本课学过的3个词语。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四)、课外延伸:课后让学生找有关北京、天安门、五星红旗的图画或拼音读物来看;学唱歌曲《国旗、国旗我爱你》。板书设计:字:星红旗京安结构:上下左右左右上中下上下部首:“日”“纟”“方”词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句子: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说课教案篇(8)

教材的呈现分两个层次。第一层:通过购物情境呈现3个在购物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提取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搜集解题策略。第二层:在教室里临时办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模拟购物,经历购物过程,积累丰富的经验。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购物过程,积累丰富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

本课的重点是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难点是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说教法和学法

分析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我确定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在生活中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室里临时办一个小小商店,学生通过模拟购物,经历购物的过程,积累购物的体验,在“模拟现实”中学习“现实的数学”。学生既懂得了如何购物、如何推销,更学会了精打细算,快乐生活。“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2.在问题中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在购物实践中,我不仅关注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应对与解答,更关注学生不断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发现其中的可贵之处,看到学生不断地成熟与精明。学生也在取钱、换钱、找钱的实践中解决了诸多问题,学会了购物的策略。

3.在实践中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人人参与购物,充分体验了如何取钱及换钱、找钱,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4.在合作中学习

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语)”。购物前合作探讨购物策略,购物中互相帮助,共同面对一系列问题并通过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购得自己称心的物品。购物后交流心得,介绍经验。学生学习着并快乐着。

5.在数学活动中育人

我抓住一些契机自然地教育学生在借钱、用钱中树立正确思想。学生在购物中学会了合理购物、勤俭节约以及诚信的品质,在购物心得交流中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减少资源浪费,如何统筹考虑购买自己喜欢的有用的物品。

三、说教学程序

在具体的教学程序上我力求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思维活动中展开学习。

1.调查咨询,丰富体验

每位学生自带物品充实商店,并制作价格标签。学生可到商店调查、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家长咨询获取价格常识,使他们主动接触生活、了解社会,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2.分类整理,创办商店

学生自主布置小小商店的三个特色柜台:“玩具总动员”“我爱文具”“家家乐翻天”。名称富有童趣,吸引孩子踊跃参与。

3.提纲挈领,热心导购

全体学生报价,明确物品的价钱。接着课件出示几个问题,学生搜集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接下来的购物领路导航。问题的设计逐层深入,从钱的够不够到需要带多少钱再到可自选物品,考虑一定数额的钱如何最优地发挥作用。这正好符合生活中人们购物时的逻辑考虑,从用钱到预算到省钱,教会学生生活是需要统筹考虑的,先预算,再消费,做到用之有道。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的考虑中领悟了一定数额的钱,要想买到更多的东西,应该选择质优且价廉的物品,受到了勤俭节约的教育。

4.示范购物,感性领悟

说课教案篇(9)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

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考(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

由于、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能否以有丝分裂方式产生?之后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在哪里形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先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了“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为后面学习遗传学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至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分裂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分裂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分裂时期细胞的名称。板书如下:

的形成: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细胞

(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变形)

2n2nnnn

在上面学习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染色体行为变化,播放形式的的连续动画过程。

说课教案篇(10)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本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苏科版教材将“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五个基本事实之一,说明本节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几何说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边角边”这一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掌握“边角边”这一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条件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材重难点

由于本节课是第一次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故我确立了以“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必要条件的个数及探究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将其发现过程以及边边角的辨析作为教学的难点。同时,我将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媒体演示的方式以及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具准备,教具:相关多媒体课件;学具:剪刀、纸片、直尺。画有相关图片的作业纸。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是“边角边”这一基本事实的发现,故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首先,我出示一个实际问题:

问题:皮皮公司接到一批三角形架的加工任务,客户的要求是所有的三角形必须全等。质检部门为了使产品顺利过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逐一检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是不是都相等。技术科的毛毛提出了质疑:分别检查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数据固然可以。但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更优化的方法,只量一个数据可以吗?两个呢?……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毛毛已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同学们是否可以和毛毛一起来攻克这个难题呢?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揭示“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举例说明,只量一个数据,即一条边或一个角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让学生就测量两个数据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分析有几种情况:即边边、边角、角角。再由各小组自行探索。同样可以让学生举反例说明,也可以通过画图说明。

活动三:在两个条件不能判定的基础上,只能再添加一个条件。先让学生讨论分几种情况,教师在启发学生有序思考,避免漏解。如:

1

2

3

3

2

1

教师提出3个角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实质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明确今天的任务:讨论两条边一个角是否可以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师生再共同探讨两边一角又分为两边一夹角与两边一对角两种情况。

活动四:讨论第一种情况:各小组每人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直角三角形(只用直尺和剪刀),怎样才能使各小组内部剪下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呢?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研究问题通常可以先从特殊情况考虑,再延伸到一般情况。

活动五:出示课本上的3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猜想,再测量或剪下来验证。并说说全等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活动六:小组竞赛:每人画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30°,有两条边分别是7cm、5cm,看哪组先完成,并且小组内是全等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便于发现边角边的识别方法。

最后教师再用几何画板演示,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

若有小组画成边边角的形式,则顺势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否则提出:若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活动七:在给出的画有的图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中另一条边为5cm),看画出的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让学生在给出的图上研究是为了减小探索的麻木性。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在辨析中再次认识边角边。同时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三)例题教学,发挥示范功能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充分地发挥好例题的教学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将充分利用好这道例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理能力,同时,通过对例题的变式与引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我将出示课本例1,并设计下列系列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知识获得与应用”的理想彼岸。

问题1:请说说本例已知了哪些条件,还差一个什么条件,怎么办?(让学生学会找隐含条件)。

问题2:你能用“因为……根据……所以……”的表达形式说说本题的说理过程吗?

问题3:ADC可以看成是由ABC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得到的?

在探索完上述3个问题的基础上,对例题作如下的变式与引伸:

ABC与ADC全等了,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连接BD交AC于O,你能说明BOC与DOC全等吗?若全等,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体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这一思想。

在例题教学的基础上,为了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也为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水平,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我设计了如下两个练习:

(1)基础知识应用。完成教材P139练一练2。

(2)已知如图:,请你添加一些适当的条件,再根据SAS的识别方法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发现对顶角这一隐含条件。

(四)课堂小结,建立知识体系。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重点是将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一次梳理,对边角边的识别方法进行一次回顾。

(2)你还有哪些疑问?

附板书设计:

三角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两角一边

探究活动一: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要几个条件

一角两边

一个条件行不通两个条件行不通三个条件

三边

探究活动二: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说课教案篇(11)

一.大赛介绍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从2010年到2015年成功举办了六届,一批批优秀青年教师通过这个全国性的竞赛平台,展示了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卓越的教师综合素养。近几年举办的比赛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门户视频网站等网络媒体,增强互动,让更多的在校师生置身真实的课堂教学,把竞赛的主旨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切实起到促进校际和区域交流、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

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为大学英语组比赛,下设综合组和听说组。大赛将继续秉承一贯的宗旨,即以比赛促交流、以竞技求发展。本次大赛的赛程安排如下:分赛区初赛:2016年3月-4月;分赛区复赛、决赛:2016年5月-10月中旬;全国决赛、总决赛:2016年11月4-7日。

二.贵州赛区

贵州省分赛区复赛和决赛分别于2016年6月4日和5日举行。复赛比赛规则:每个组别比赛形式均为一堂20分钟的授课,有起承转合的完整过程。授课过程不得少于15分钟。必须制作电子课件用以授课。决赛比赛规则:每个组别比赛形式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10分钟的说课环节和5分钟的回答评委提问环节。此次比赛中很多教师脱颖而出,展现出贵州省一线大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风采。本文就听说组8号教师在复赛中的优秀授课课件进行分析和学习,旨在供大家交流和探讨,从而提高英语视听说教学技能和水平,使学生在听说技能上得到帮助,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教师课件

贵州省听说组8号教师的授课课件是新世纪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Let’s Eat!”。该单元主题是食物。8号教师授课PPT课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Lead-in。第二部分听力。第三部分会话。第四部分点餐作业。第一部分Lead-in,导入部分。一开始,教师就问学生,当看到这个单元的话题,会让你们想到什么,吸引学生对食物知识的兴趣。当学生们讲述为什么喜欢这个食物那个食物,教师接着呈现几幅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食物味道等的英语词汇学习。接着教师又给学生呈现关于食物词汇的word bank。学生们在有趣和开心的氛围下学习了很多词汇。当大家还意犹未尽的时候,教师顺势导入课件的第二部分,听力部分。听力部分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是个采访视频,看完视频后有词汇的填空练习。空缺部分也是全部关于食物味道等的词汇。该部分承上启下,让学生加深印象,进一步掌握食物英语词汇。B部分为音频,音频中两个人分别讲述自己喜好的食物。学生们在听完音频后就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回答。该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整体音频内容,且就问题进行细节聚焦。听力环节结束后,教师导入第三部分,会话部分。该部分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表达提供建议。首先教师先放了一个没有文字的音频,让学生们听出会话音频中有哪些关于提建议的表达,让学生热身,启发他们。接着教师播放出关于提供建议的英文表达词汇,短语和句子等。学生们大声读出这些词汇,短语和句子。教师给出情景材料,让学生两两练习,然后进行课堂会话表演。该部分活学活用,学生们非常喜欢,觉得非常实用。同样在学生们意犹未尽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时候,教师抛出个问题:建议完同伴去哪儿吃饭,吃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学生们马上回答点餐。这个主题也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同样的,一边学知识,一边就能学以致用。教师让学生了解国外三种饭店的类型。一是自助餐,自己取食和付费,这部分忽略不讲。第二种是快餐店,教师给出麦当劳的动画点餐视频,配有文字和语音。视频放完,总结出快餐店点餐的万能句子:I would like….第三种饭店是属于需要坐下来点餐,接受服务员服务的饭店。教师简略说了下该类型饭店的一些基本信息,接着教师PPT呈现西方国家饭店的点餐菜单,和有空缺的一个点餐对话练习。布置学生课后先研习菜单,然后和同伴把点餐对话填上缺失的词汇短语等。和同伴把完整对话进行不断的情景练习,下次课在课堂上表演给大家看。

四.总结

该教师的整个课件PPT技术制作上尚有欠缺,但是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目的来看,都是非常优秀的课件。授课课程中运用了任务型和视听说教学法。评委的评判和学生的互动教学反馈都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教学内容:能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能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准确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完整,课堂上关于语言知识的讲解、技能操练、主题拓展等课堂教学任务安排合理。教学过程: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灵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阐释清晰;教学过程合理流畅,各教学步骤衔接自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开展教学。课堂师生互动良好,提问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学习需求,解答疑问及时正确,并能根据学生反应及调整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等手段有重点、有效地实施教学。教学效果: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答和活动;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张弛有度;授课结束后,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在知识或能力方面有所提高。综合素质:教态自然,有亲和力,不紧张,不过分表演。口语流利,语音、语调准确自然。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知识面广。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