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4-23 20:49:44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1)

结束语是其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结束语设计到位,能够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升华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承接下次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后面的学习兴趣。那么高中语文课堂结束语应该如何设计呢?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种形式的结束语,以资借鉴。

一、总结概括性结束语

在众多的结束语设计类型中,总结概括性结束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种,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用到这一形式,对教学内容与课文特色、课文中心思想进行总结与概括,使学生在学习之后又能复习一遍,对课文的内容能够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从而更为牢固地掌握课内所学。比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感悟,教师设计了总结概括式结束语:“人生无常,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要遭受困难,遭遇挫折,也面临着漫漫人生路的各项抉择。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应该如何应对呢?课文中‘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人生路漫漫,却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走下来,只有我们立足当下,不失自信,将每一小步都踏踏实实地走完,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为牢固,使我们遭遇的困难与挫折得以解决。”这段结束语不仅为学生再现了课文的中心,也使得学生对于人生有了另一种感受。

二、思维发散性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发散思维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结束语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令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点拨思维,激发兴趣。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临近课堂结尾,教师提出了问题:“假设于勒发了财,‘我’的父母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吗?”教师设计了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尾,让学生发散思维猜测文中角色的思想变化,读出了背离课文原意的另一面意思。但这种带有开拓性的积极的背离,正有助于学生正反对照,不仅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原意,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三、情感抒发性结束语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满含情感的科目,语文课文也是文质兼美,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的结束语部分,教师也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情感抒发性的语言,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例如,教师在教学《提醒幸福》之后,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发言和补充,同学们给了老师莫大的幸福,我们师生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就让这美好一刻在我们人生画卷上留下难忘的一笔。让我们珍惜每一刻的幸福,那我们的人生将充满玫瑰般的色彩!”短短一席话,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情感,也受到了感染,这种情感抒发性的语言符合语文的性质与内容,也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承接过渡性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课文的设计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相似性,有些是在题材上相似,有些是在作者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一节课的结尾部分设计结束语应该着眼于整体,为后面的课文提供过渡。在某个“单元”教学完成阶段,如某篇课文、某个教学单元等,其强调教师通过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认知,进而形成后续学习的主观愿望,实践证明系结尾艺术形式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学生树立整体学习意识,将分散的学习内容系统化,进而形成整体的学习思维,对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创造教学氛围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有三篇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这三篇课文都是历史人物传记,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教学《廉颇蔺相如传》之后的结束语中,先总结了本文的人物特点,然后对后面的《苏武传》、《张衡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就三位史学家的著作进行了概述,承上启下,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两篇文章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高中语文课堂结尾有很多的方式,结束语也可以有很多的设计思路,我们上文所介绍的总结概括性结束语、思维发散性结束语、情感抒发性结束语、承接过渡性结束语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可以供教师选择的结束语设计方式,比如检测巩固式结束语、引趣存疑式结束语、幽默生趣式结束语、创设意境式结束语等。这些结束语虽然并不常见,但是由于各具特色,在不同的文章中可以酌情选择。此外,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何种方式,都必须依据课文的内容、体裁和学生的特点而定,以确保所选择的结束语方式是适当的、高效的、有价值的。希望高中语文教师们能够用心、用智慧设计最佳效果的结束语,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绝佳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黎霞.“曲”终课不散,有你更完美――谈高中语文课堂“结束语”的设计[J]. 考试周刊,2014(85).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2)

一、课题的实施

1.激趣导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学课文

“激趣”,就是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感到有学习和探求的需要,心理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导学”,就是引导学习,引导进入思维活动。“激趣”,要创设情境或创设悬念,如介绍课文有关历史背景,人物生平,或利用多媒体展示某一场景等。“导学”,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设计“导”的问题,去创造“学”的气氛,指引“学”的路子。这实际是运用情境教学法。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上课伊始,先把的遗像挂于黑板前,让学生瞻仰,然后用感人肺腑的语言简介总理生前的光辉业绩和他逝世前还在为党和人民顽强工作的情况,用最平和的语调导入正课:“同学们,咱们满怀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来读读这篇课文,看看首都人民是怎样送总理、爱总理的。好不好?”学生会带着深切怀念的真挚感情,整齐地、流利地、有节奏地读课文。读到等、望、送总理的悲痛场面,学生会语调深沉;读到总理过去检阅人民群众、迎送国际友人的场面,学生会语气激昂;那一悲一喜的语调,真揪人肺腑,催人泪下。

2.读悟究疑――读悟课文,探究疑问,培养能力

“读”,就是阅读课文;“悟”,就是感悟课文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究”,就是探究疑难问题。“读悟究疑”,就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用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的方式,探究疑难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要进行“探究性阅读”,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已的不同意见”“善于合作”“乐于讨论和交流”“懂得探究的方法和步骤”“亲历探究实践体验”“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进行“创造性阅读”,除了要运用“探究性阅读”的做法外,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想出一个合适的结论来,还要在想象和联想中不断有新的发现。

引导探究,要按照步骤进行:①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如语言文字或思想内容等方面某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②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查阅工具书、实地观察或调查;③让学生主动参与解题实践,如多读多思、动手尝试,分析解释尝试过程。

往往是涉及到针对某个重点段落甚至整篇n文的大问题,全班师生要密切配合,人人互动,并运用上述的探究方法和途径,联系全文,抓住段中关键的词句逐段逐段进行读读、议议、讲讲,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去讨论、探究,使学生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结合上对课文有个比较清晰、比较深入的领会,有个整体性的把握,并由此而使学生懂得如何探究,获取探究能力的培养。

如此探究,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课文,懂得了探究方法和途径,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3.总结升华――总结全文,提升认识,领悟积累

“总结”,就是把学过的课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归纳作出一个指导性的结论,便于学生掌握;“升华”,就是使“总结”后的内容更加精粹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便于学生加深认识,内化吸收。“总结升华”,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即“课文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表现形式(即“文章的表达方法”)来一个总结,形成一个精华,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能加深理解,提升认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对课文的表现形式,能领悟借鉴,内化积累,产生一种新的感受。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总结,揭示出一个新的读写规律,便于学生提升认识,内化积累,获取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的成果证明,这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模式是成立的、可行的。因为这模式的三个教学环节,运用了“情境教学法”的成功经验,运用了“探究性阅读”和“总结升华”的教学方法。运用这一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主体,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有利于了促进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三维目标”的实现和“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生既能获得语文工具性的知识和能力,又获得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良好品质,进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可惜的是,自身素质低,不能在模式各环节中熟练地操作,发挥模式应有的优势。此外,这模式不大适应古诗词、寓言故事等内容的阅读教学。因此,还需加强学习实践,探究新的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41-02

电子商务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成为各类院校竞相设立的热门专业。由于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未经专业英语训练,在课程的学习中,注意力往往集中于教材或资料的阅读与理解,由此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并忽视了对知识的整体把握。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尝试采用教学目的和知识结构图相结合的方法,将教学目的体现在知识结构图中,在学生阅读教材或资料的基础上,明确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所讲授的内容,并借此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一、电子商务课程双语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课程理论知识体系

本课程的第一教学目的,即在于向学生全面和系统地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使学生在理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方式的基础上,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与具体业务的结合方式,并就此使学生深刻理解“以业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电子商务的实质。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

1.提高学生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形成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治学素养,从而为未来的深造、工作及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只是教学的言语手段,而教学的核心,仍是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本身。

2.促使学生从“应试”英语学习向“应用”英语学习转变。过去大学英语的学习目的侧重于应试,主要面向四、六级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而推行双语教学,将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向实际应用转变。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熟悉专业领域的英文表达和运用方式,再加之对理论知识本身的深入学习了解,将得以以双语形式掌握该专业领域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增强英文表达与交流能力,将自身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带来的新要求。

二、探索课堂双语教学模式

结合信息管理专业企业信息规划课程特点与双语教学特点,作者尝试采用图1所示的课堂双语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确的教学目的是唯一的、不可改变的,但教学模式可以是多样的、灵活的。不管模式如何变化,均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遵循体现认识论规律,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不能倒置的原则。

2.遵循先认知后养成、二者不可偏废的原则。认知过程是将知识内化的过程。养成教育是将内化的知识外化,形成学生应用内化知识的行为和技能。信息管理理论,在学生内化前是社会的、外在的,经内化才是个体的,是学生自身的知识。用内化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从事高效、创新的工作,这才是个体技能的养成。

3.遵循重视学生参与的原则。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探索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主体的参与,安排学生足够的活动,引发学生主动内化知识和养成技能的积极性,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摸索、总结课程双语教学方法

(一)课堂上处理好两个关系、利用好一个图示

1.处理好“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双语教学不是一门语言课,课程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专业课本身的内容。为此,采用直接联系原则,让语言形式与所代表的事物直接发生联系,即以英语这种语言形式直接表述企业信息规划课程的内容,通过英语教学手段传授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该专业领域查阅文献与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英中文对照“三步走”的方式,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原版英文文章,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是第一步。之后,针对阅读难点,对学生予以讲解,并给出译文,这样便迈出了双语教学的第二步,使学生从字面上读懂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对课程知识进行详解,这是第三步。

2.处理好阶段性总结与全局总结的关系。每一部分内容讲完之后,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之后,对学生的总结加以肯定、更正和补充。要引导学生在英文阅读记忆的基础上,重点思考课程的内容,把主要精力放在所讲授知识的及时掌握上。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阶段性总结与全局总结的关系,使学生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大脑中建立起知识体系,形成逻辑框架,达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目的。

3.合理利用知识结构图。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一般应为“归纳性”为主的课程,而非“演绎性”为主的课程。对于归纳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通常会感到空洞和难以理解。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大量例举从而加深学生对“归纳”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如此,英文、理论、例举仍会让不少学生感到课程内容杂乱且主次不清。为破解这一教学难题,可考虑引入知识结构图的方式,在图中明确标示引例与要说明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与相应的理论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不仅在微观上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并且在宏观上也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

(二)课下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方法

1.配合课堂教学的课外阅读。针对课堂讲述内容,每堂课给学生指定2~3篇英文相关参考文献。通过文献的阅读,帮助学生扩大理论知识视野,更好地理解课堂专业理论知识内容。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自己查找与课堂所讲授内容相关的英文文献,提高学生英文资料的查阅能力。

2.撰写个人学结。通过课堂知识的讲授、课外参考文献的阅读,让学生在每一章课程内容结束后用英文写出本章的个人学结。总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归纳对各部分内容的理解,并说明其内在联系;第二部分讲述本章学习的心得体会,重点总结在学习方法上的经验与不足;第三部分为本章学习的课外参考文献列表。

通过对所学课程深入、系统的总结,可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学生专业领域的英文写作能力;二是使内化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三是明确了自身在学习经验和方法上的不足,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可以说,撰写总结的过程,也是蕴含着养成教育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龙琪.理科双语教学[M].科学出版社,2009.

[2]任康钰.金融类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4)

人的思维能力是具有极大的潜能和挖掘空间的,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是无可估量的。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来看,教师们为了学校的升学率对高中语文的教学也完全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在整个课堂中,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坐在下面听,没有留给学生自己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这样极大阻碍了学生们思维发展和锻炼,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依赖老师的讲授,对语文的字词理解上也是参照老师的讲解和教科书资料的解释。在语言理解上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模式,没有向更广的方面延伸。但是随着教育界在教学模式方面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有了质疑的声音。我国目前主要重视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最显著的转变就是在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这一方面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开始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又一新目标。

1 高中语文思维的几大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事物概括的一种反应。通过对思维的理解和探究总结,发现了人脑思维的几大特点,下面就是针对这几大特点进行解析:

1.1 交流性

思维是语言文字的载体。人的语言是通过人脑思维的运作总结出来的,而人的语言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因此思维能力是具有交流性的。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会进行各种问题的探讨和思考,他们之间产生的讨论和交流就是老师和学生各自思维能力作用后形成的结果。教师和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学生会由于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讲述出自己的意见,在不断地研究和探讨中逐渐达成思维上的一致性。学生也会通过思维上的交流不断的去理解和挖掘书本上的知识,这样会使得思考的范围大面积地扩大,不至于学生在看待一个事物时所思考的角度和方面单一狭隘,逐渐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大大提高思维能力。

1.2 广泛性

思维在人整个大脑中是最为活跃的一部分。人的想象力是建立在人的思维能力上的,而对高中生来说想象力是无穷的,在高中阶段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无论是对哪一门学科而言都不是单独学习能够学好的,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就要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结合起来,而不是单单关注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上,由此可见人的思维是具有广泛性的。

1.3 渗透性

语文这门学科特别讲究字句之间的意境,老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时候,如果包含感情及其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书中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让学生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在语言意境中感受作者写文章的心境,将更能轻松地接受课本知识。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意义

就现在我国学生普遍思维能力来看,由于长期受到学校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事物的观点都具有一种既定的模式,在对待事物看法上没有自己主观的思考,创新意识薄弱,不能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提高自身能力的源泉,导致在离开学校后,不能很好有效地运用在学校学到的专有知识面对实践操作。

目前,高中学生在对待学习语文态度上缺乏积极的态度,完全只是机械地记忆课本中覆盖的知识点以应对即将面临的高考,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没有一点促进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要注意转变以往机械式的教学方法,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的发散思维,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思维的提高对学生整个高中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之一。

3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

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需要老师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转变自己教学方式,让学生一同参与到学习氛围中,最主要是要将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和培养逐渐达到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目的。

3.1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

善于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但是学生不能一直依赖老师的总结,只有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使知识结构更加印象深刻,自身整个知识条理在脑海中更加清晰明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开始的训练中可以先将课本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便于学生形成有连贯性的记忆。例如,语文课本中有摘录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将鲁迅一些作品集按照小说、散文等分类好后,再进行记忆,这样也避免了记忆的重复,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楚。

3.2 培养学生辩证性的思维模式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的异同点,学生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异同点比较过程中,也是对自身思维的一种锻炼方式,可以通过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比对来更加深刻地记忆所学到的知识,也能更加清楚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不至于混淆不清。

3.3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要基于无限的想象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跟随着课本内容自由地发散,这样可以使学生不用完全依赖于老师或者资料书,语文这门学科与数学不同,没有一种十分标准的答案,它可以具有多个分析角度和解释方式,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单一的框框当中,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培养。

4 总结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思维特色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讲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看法,促使学生大脑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面的剖析问题,不要太拘泥于某一方面。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5)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教师让学生从题目入手,“亲人”指谁?“再见了,亲人”是谁对谁说的话?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简单的几个问题,很快从情感的角度把学生拉进了课文。接着,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同志的率领下,开赴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在中朝人民军的沉重打击下,美国侵略者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分批撤出朝鲜回国。本文是作者在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撤离朝鲜时写的。学生从审题和时代背景的介绍中领会了“亲人”的含义,中朝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也深切地体会到中朝人民那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在表演中渗透

表演,既能把抽象的文字符号真实的还原,又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它是语文教学中理解课文内容、渗透德育的重要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内容,结合语言文字的理解巧妙地运用表演法,能真正地起到文道结合,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如:《巨人的花园》一文,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巨人回来时,孩子们在花园里是怎样玩的?巨人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斥责孩子们,孩子们怎样的呢?”在表演时,引导学生尽量用姿体语言把当时真实的心情表现出来,通过表演,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课文内容真实地再现,也从表演中深深地明白:“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3.在朗诵中渗透

朗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朗诵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来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它主要是通过声音、手势、姿态等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在朗诵时关键是要带着某种感情,向听众传达一种思想。如《落花生》一文中,对“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等果实那样高高的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等句子的朗诵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几种事物的不同特点,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强调花生的果实与其他的不同,从而向听众昭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又如《开国大典》、《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地震中的父与子》、《养花》等等,通过朗诵不仅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社会国家的教育,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4.在小结中渗透

小结主要是围绕本课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的。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可以是学习完一个或几个自然段后,也可以是学习完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后,还可以是学完全文后对整篇课文进行综合性总结与延伸时。总之,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的小结都是教师有目的性的行为,带有一定的思想倾向,这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最好时机。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当学完第二段,“眼前的场景”和“人们的回忆”以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小结:“这样把眼前的现实和对过去的回忆对比着写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后,教师用一句话作归纳小结:“这样写,更能体现出人民失去总理、国家失去栋梁的悲痛情景”。学完全文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一步作总结:人民为失去这样的总理而悲痛,,人民的好总理,您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人民永远怀念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总理的热爱、怀念和崇敬之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的同时,结合实际,巧妙地融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牢牢把握住德育的特征,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它的育人功能,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性美,塑造完美的人格。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6)

谢榛云:“结语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好的课堂小结能够发挥承上启下、拓展延伸的积极作用,这要求教师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总结的深度,这样才能提高总结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在总结阶段应该树立正确的认识:“结语”不等同于“终止”,而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拓展学习的开始。但是目前存在一些教师忽视总结甚至一笔带过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引用”来实现语文课堂的总结与拓展,进一步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化与生活化。

一、总结,言之有物

总结是每堂课精华的凝结,必须要做到言之有物、发人深省。在总结的过程中,教师既需要注重承上启下,同时还应该做到举一反三。为了避免总结阶段知识内容的空洞枯燥,教师可以从课文内容入手,借相关的内容深化学生对重点知识、作者的认识,鼓励学生运用系统、联系的观念去分析全文。

《林黛玉进贾府》就选自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文章描写了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情景,将情与景描写得栩栩如生,灵动地刻画了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不同人物的形象,介绍了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对全文进行赏析解读之后,学生对作品的主要人物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对内容也有了深入的思考。教师利用总结的机会,抛出俞平伯对《红楼梦》一书的评价:“以我的偏好,觉得《红楼梦》作者第一本领,是善写人情。细细看去,凡写书中人没有一个不适如其分际,没有一个过火的;写事写景亦然……我还觉得《红楼梦》所表现的人格,其弱点较为显露……凤姐的权诈,探春的凉薄,迎春的柔懦,妙玉的矫情,皆不讳言之。即钗黛是他的真意中人了,但钗则写其城府深严,黛则写其口尖量小,其实都不能算全才。”这里的引用看似是对《红楼梦》全文的总结,将人物的形象与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但其实这些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就可见一斑。学生在俞平伯的评述下,自觉对文章中人物的性格进行了探索性回顾,联想到了很多不经意的、细小的情节,从而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人物、故事情节等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引申,引导探索

课堂小结不仅需要关注对全文的概括性描述,同时也要进行拓展式引申,让学生对于同类或者异类的文章、经典语句以及相关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对此,教师应在突出主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觉参与到引申拓展的过程中,用丰富的课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

庄子的《秋水》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内涵,短短的几节课时间并不能满足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究,需要教师在小结阶段进行拓展延伸,在开拓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价值观念进行主动地探索。因此,教师在小结阶段提出问题:“河伯在看到北海时感慨:‘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必须要有自知之明,避免主观意识上的片面性。通过《秋水》(片段)中河伯的故事,大家还能联想到哪些相关的道理或者是故事?”有的学生立即联想到井底之蛙的典故,并且联系自身对这一思想认识进行了分析,提出“人贵有自知明”“谦受益,满招损”等观点。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庄子《秋水》以及其他经典著作中的故事、哲学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抒情,情动于衷

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而文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师应该在发挥这种感染力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文本所具有的情感魅力。

鲁迅先生的作品《拿来主义》中讨论了对文化批判性接受与继承的问题,文章在语言上秉承了鲁迅先生一贯犀利、风趣、幽默的特点。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对“送去”与“拿来”的思考,学生须达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实现本文教学的目标。在小结阶段,教师应该引入一些鲜活的案例。例如,教师可以引用2010年张家界景点“南天一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比对这种西化所带来的影响。借此,教师再指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全盘“拿来”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崇尚的中国风,帮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与正确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在这种引导下,很多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继承、接收与发展进行了观点阐述,从自身出发阐述了如何发展中国特色文化的看法。这种情感牵动式的总结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也避免了作者情感与思想内容的单调传输。

四、链接,融入生活

语文教学不能仅从书本入手,而是应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精彩实践活动、生活案例与经验等内容的引入,开展丰富多样的总结教学,这样才能突出语文教学的现实价值,促进学生开展深入多面的思索。而学生既是课堂的主人,也是生活实践的主体,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主动联系实际、融入生活。

老舍的散文《想北平》通过质朴简单却温暖感人的语言,表现出了他对家乡浓厚深沉的爱。在读完全文之后,学生认识到思念不是从大的方面入手,即使是普通的四合院、青菜、扁豆也能融入情感于其中。在总结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思考:“你有没有离开过家乡、离开过父母身边?当产生这种思念之情时,你脑中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随后,教师再对这种思念之情进行进一步的升华,将其与爱国之情、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围绕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谈谈在面临国家遭到侵犯时,自己会产生怎样的情绪,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与点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对情感的融入、拓展与延伸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语文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与感悟的终止,更不意味着学生与文本沟通交流的断绝。在总结阶段,教师应通过适当的引入与延伸,带动学生与文本进行全面、深入、多哟蔚慕涣鳌6源耍教师应该拓宽自身的见识与认知,运用扎实的文学储备、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对结束语进行巧妙地设计,让学生在自主总结的同时,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寿清.引用拓展,让语文课堂小结熠熠生辉[J].基础教育课程,2016,(5).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3-3

[作者简介]魏芳(984―),女,山东陵县人,本科,山东省德州市陵县教育局教研员,中学二级。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英语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应高度重视发挥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使这一教学思想贯穿始终。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学会”英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再也行不通了,教师必须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还课堂于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一、编制规律词汇,加深学生记忆

传统课堂教学都是先教所学课程词汇,再学课文,但很多学生却因词汇记忆不牢而掉队。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要求学生按2个元音音素将整册单词进行归类,然后再分类学习(见表)。

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词汇,更摸索出了一些单词记忆的规律。笔者每节课都会抽出约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一个类别,但并不要求他们完全记住,只要求他们会读即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觉养成了利用音标读和记忆单词的习惯。学生自己根据音标会读单词了,自然兴奋不已,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浓厚起来。2多天后,学生已熟悉了整册单词。在以后学习每一课单词时,学生也不再觉得难读难记了。学生的整体成绩有了很大飞跃,学生的书写、阅读能力也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充分利用教材配套录音带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一)充分利用教材录音带的示范作用,规范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

英语教材配套录音带的语音、语调都是相当标准的,教师可以借助教材配套录音带作示范朗读和领读课文,能够给学生在语音、语调、语流、语速等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不妨首先播放一遍课文的录音,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概意思的同时受到规范的英语语音语调的感染,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课文的欲望。

在课文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再次播放课文录音进行领读训练,采用每播放一句暂停一句的办法,让学生模仿录音逐句跟读,直至学生能基本正确朗读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有更多的机会去留意观察学生跟读时的口型、舌位是否正确,监听学生的英语发音,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二)适当提高课文录音语速,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现行英语教材都配有课文录音磁带,但标准统一的录音无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时间长了,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不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可购买能够调节语速的录音机,对学生的听力进行专项训练。每隔一个阶段,教师将语速提高一个档次。因为语速逐步加快,学生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听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模仿标准语音,练就纯正英美口语

听力水平的根本提高,源于纯正英语的掌握。为解决学生口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笔者领着学生从48个国际音标学起,从纠正英语单词发音到练习英语句子和英语文章,每节课练习十几分钟。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听力水平也相应提高了不少。

四、缩编英语课文,升华英语教材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忽略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现行英语教材也缺乏这一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训练,但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着学生英语实际水平的高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用英语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笔者领着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缩编(见表2)和复述(见图),并将这一活动作为每天的作业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得到了很大提高,听、说、读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革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把语言当做一门知识,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不给学生实际操练之机,学生自然就会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并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由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转变为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大学生的实践,变单向交流为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努力把教师的任务由“教”转为“引”。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可采取四人或六人小组,师生共同活动等方式,通过对话、讲故事、角色扮演、讨论和演讲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展开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厚度。教师也可用竞赛、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强烈的荣誉感,学生将会信心百倍,全身心地参与语言活动,并从中意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学习责任感和主动参与意识。由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学生便会由讨厌学习英语渐渐地变得热爱学习英语,排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尝到收获的乐趣。

六、鼓励学生多总结规律,在总结中发展自我

英语是一门对记忆要求很高的学科,学生每天除学习英语外,还需要记忆大量的其他学科知识。如果不注意总结规律,很多学生会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样样抓不好”的误区。为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引导学生边学习边总结,将重点语法知识、固定句型、固定短语都系统地总结记录在一本“小结本”上。每天粗略地翻一翻,每周再做一小结,重点总结不太熟悉的内容,加强记忆。通过训练,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英语的总体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总之,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发展。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该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以实际行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8)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考核总结1这一次教学工作到了一个节点了,这次工作鉴定中,我想多谈一谈关于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一个更高的目标。过去的工作已经成为了历史,而它也已经将结果遗留在了过往,从现在开始,我要重新起航,重新规划路线,为自己的教学事业作出一番新的成绩,也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一番新的谋划。

成为一名教师是我一直的理想,也正是由于这份热爱,让我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来到--小学教书的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难题,这是我第一次来乡下的小学教书,条件比我想象中的要差一些,因为从小我就没有受过太多苦,家庭也比较富裕,所以我不太明白农村小学的这种状态。当我来到--小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学校的差距是很大的,而我也更应该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当中,还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去奉献。所以即使条件艰苦了一些,但这并不能阻止我去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也让我清楚了自己的价值,能够给学生们带来光明原本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此外还能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洗涤和充实,更是一安静非常满足的事情。

这次来到--小学的历程并不顺利,在大学之初我就做好了决定,因为我知道现在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有些大,我当时候年少狂妄,比较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便想去乡下的学校教学,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号召更多的老师进入农村,把农村的教学水平慢慢提升上来,也是为社会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更是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信仰。

但是当我进入学校之后,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个人有时候无法撼动一群人,但是如果我坚持下去之后,就一定能感动一群人,并且慢慢的带领这一群人和我走向同一条道路。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共同的理想就是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最大的价值,慢慢的去燃烧自己。

每一份努力都是需要决心和勇气的,来到学校这么久,我一直都把握好了自己的方向,不迷失于这复杂且繁琐的世界之中,当人有了信仰之后,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而现在的我也已经有了下一个目标,我会一一的去实现,去完成,最终成为一名更加有价值的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考核总结2我来到学校也已经好几年了,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也用尽了自己的全力,不管是对待平时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态度,我认为自己都做好了自己的这一部分。但是仔细想想这段时间的工作,我认为还是需要对自己进行一次自我鉴定的,因此,在此我想深刻的为自己当前的工作做一次鉴定。

一、关注学生身心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学生们现在处于的小学阶段是一个逐渐认清自我的阶段。而作为他们的语文教师,就如一个班级中的“母亲”一般,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比如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长。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然后缓慢的进步。做一件事情不能急于求成,教育和心理引导也是一样,只有让学生们慢慢的吸收,才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状态,持续增长。

二、注重提升阅读能力

我们班普遍同学的阅读能力还是可以的,其中还有几个学生在阅读上面非常的热衷,喜欢阅读是提高语文成绩的一大关键。所以我每周会设立一直两节阅读课,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每节课下课之前我会空出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举手发言,表明自己的阅读感言。我想这样会帮助到学生们对阅读的理解和喜爱。提升阅读能力,也能提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我认为只有提高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才是学习上的意向重大技能。每个人都必须具备自主的能力,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而语文也更是一项需要自主学习的科目,只有自己多去看书,多去想象,语文成绩才有可能提升上来,也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到语文科目的精髓。

四、逐渐提高写作技巧

写作是我非常看重的一个部分,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是非常喜欢写作的。我认为语文这门科目中,写作这一道题是最具有自由意识的一道题,也是最充满想象的一道题。因此这也是锻炼学生们的一道题。在这节课上,我会利用这种方法提升它们的兴趣和爱好,加强他们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从而也可以提升整体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对他们非常有帮助的一个环节,也是每个学生应该注重的一个部分。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考核总结3时间不等人,转眼间,第一学期在紧张而又忙碌的生活已经结束了。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一(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越来越体会到课改的优越性。

教师课前都要做备课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教什么、怎样教和学生怎么学,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育人则是一项具有情感色彩的非常复杂的工作,给予学生的则更多的是师爱,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

在课堂上,没有师生的界限,师生平等,人人平等。在教师眼里,没有优中差的区别对待。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个性,他们都是优秀的,有发展前途的。关键在于我多给于他们鼓励,期待,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资源。我在班上,从来不给学生戴上“优、中、差”的级别。对于有些在考试中分数较低学生,我会给予知识上的补救和思想上的教育。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如果他改正了不足之处,可发现他的创造光芒。实际上,在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他也在茁壮成长,不断提高自己。

和一年级的孩子呆在一起,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天真、活泼。他们那没有修饰,没有掩饰过的情感不由自主的言溢于表。对于小学老师来说,更应该尊重和善待孩子的天真。所以,我觉得我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优秀的。我冲破分数的禁锢,在传授知识,关注成绩的同时,我更注意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这学期,我在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新教材培训的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另外,我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俗话说,一番耕耘一番收获。我会继续学习着,思考着,努力着,相信在小语的道路上也会前进着。在下一学期也会继续吸取经验,坚持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尽快向优秀教师靠拢。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考核总结4自任教以来,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教学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对自身不断完善,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刻意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成个人永久职业,人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学习”“终身教育”就成了它的主题。可以说,思想是主宰人类行动的将帅。因此要让自己为人民服务,献身于教育事业。

首先必须端正思想,明确人生目标,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不断创新,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人才,有了这样的明确目标后,我们就不会再为环境,为条件而懊恼不已了。虽工作几经周折,我依然毫无怨言。

有人说,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半个演讲家的口才,半个作家的文才,半个演员的表演艺术……绌于言词的我为了锻炼口才常常废寝忘食的学习。为了提到写作能力,我还自修了写作培训。为了充实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我阅读了数十本理论书籍。总之,我努力朝着我的话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着永远清醒的头脑,时常新鲜的血液。

一名教师的广义目标是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而狭义地说,实际目标就是教好书,培养出人才。对此,我近十年的教育生涯是最好的注解和补充。近十年来,我连续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平时将时间都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在执教中为教好书、育好人,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特别是这些底年级刚进学校的学生,他们一点也不懂,我下决心教好他们,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刚入学的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平时很注意自己班主任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同时对后进生和差生都进行了细心的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平时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鼓励他们,给戴红花。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和巩固他们和知识,经常叫他们谈谈心。

为了使学生尽快地得到进步,我还利用双休日、傍晚、假日与家长取的密切联系,和他们共同教育好其子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后进生在我的精心教育下,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成绩也进步了。平时为了使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我认真备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认真教学。课内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想的培养,让学生多动脑、提问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只有对祖国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才能教好书,管好班级。近十年来,我一直都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

在工作中从不歧视差生。而是想方设法了解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的贴心人。很多所谓的差生在我的教导下变得规规矩距,热爱学习,热爱集体。我所接管的班级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光有爱而缺乏课堂教学艺术是不能达到科学。高效的目的的。我从事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刻苦钻研,勇于探索。

根据目前学生接触媒体的实际情况,主张教学实践应紧随社会发展趋势,迎合社会发展需要,与理论紧密联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考核总结5从20--年--月进入小学工作至今已一年,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本人受益良多。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参加工作的这一年来,本人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定期学习党的各种文献,将自身修养与党性提高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及政策水平。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真有效地完成学校及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表现出极好的组织纪律性,于20--年4月接任学区少先队总辅导员一职至今,并被评为学区“优秀辅导员”。

在与同事的交往中,我以谦虚好学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帮助和认可;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注意方法方式,耐心细心地进行家校联系工作,深受家长欢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的年代,自身的学识相当重要。所以工作以来,我不断学习,丝毫不敢松懈,继续学习成为我工作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参加新教师培训,我还继续本科深造,一有空闲时间,我便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技术,将所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虽然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的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学到了很多并将继续学习。

在这一年里,我担任小学语文一年级的语文和思品教学工作,同时担任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工作充实而不乏挑战。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注重技巧的工作,于是我常常想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不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预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即使反思并调整教学设计,尽量让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并学有所获。

我还积极参与区市级教研活动,吸取前辈的教训和专家的指导,总结出自己的想法。新教师考核中,我所执教的《要下雨了》一课,受到了区进修学校老师的赞许,这既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当然,这一些是远远不够的,学海无涯,今后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堂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上。

未来路漫漫,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定能改善不足,发扬优点,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全面而不失风格!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考核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5篇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2019

2019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

2020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5篇

小学语文教师年终考核工作总结五篇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5篇

小学语文教师2020年度考核表个人工作总结5篇最新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9)

一、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首先,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动员全体学生参加教学活动。保持积极地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性地位确立的重要保障。只有学生始终对语文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比如说,视频观看。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是整个课堂学习的重要切入点,是学生能否学好本堂语文知识的关键。然而,在这一时段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视频的方式引出课堂话题。利用简短的教学视频,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来。

其次,教师应适当介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介入要适当、适时、合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不应该亲力亲为,适当的给学生留下个人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也不应该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教师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及时的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凸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出现问题时,也不要过于按照教师自己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解决问题,要询问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写作习惯背景。当时马致远正处于年轻气盛,渴望功名。然而元朝统治时期实行政策压制,对于汉族士一阶级进行打压,不许汉人考取功名,因此,诗人终身不能得志。学生通过教师的背景介绍,来增加对诗歌的认识,发表学生的自我见解,试着独立完成课后的习题。

第三,教师在评价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时要遵循科学、开放的评价准则,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主体性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采用鼓励式的方式,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奖励,而对于较差的学生也要进行激励。教师要让学生也才参与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评价工作中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评价,有利于建立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还能进行师生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评价工作,让学生之间彼此讨论研究,并做出最后总结。学生还可以提出在语文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与建议,教师也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更好的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与研究活动,也就更好的凸出了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

第四,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多元化。除了以上的几个凸显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还可以在语文的教学方法上入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多方面改造,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培养初中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展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对师生教学的束缚,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本基础知识的课程中,教师可选择记忆与联系并存的教学方法,另外,学生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总结与归纳。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知识进行归纳与复习的过程,语文知识包含许多琐碎的知识点,因此,只有学生在不断地总结中,反复复习语文课本,才能学好语文。除此之外,还要求师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总的来说,就是要求学生自主建立初中语文知识复习资料,定期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总结,上课认真听讲,学会做笔记。勤于问人,善于思考等。例如:根据实际情况说明了,大多数初中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上课记录的笔记都比较有技巧和方法,记录的内容较为完整。因此,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学习和复习资料。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194-01

语法教学,是以教学语法为基础,培养学生活动语言内部结构教学活动,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课标的附录2中明确了语法教学内容。因此,语教学法备受关注。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英语”和“语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对中国近14年(2001-2014)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简要梳理。

一、成果归类

从文献时间跨度上看:近14年在知网上检索统计的结果显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从2001年到2007年,知网上的文献数量很少,只有13篇,占总数的9%。但从2008年起,知网上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有137篇文章,占总数的91%。到2011年进入第一个高峰期。

从研究对象上看: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且有明确区域对象的文献中,关于城市研究的有22篇,而关于农村的研究仅有5篇。没有以朝鲜族小学生为对象的文献。从年级分布上看,在有明确年级对象的文献中,研究高年级即5、6年级的文献多于3、4年级。

从研究方法上看: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相关的150篇文献中,其中理论思辨的文献有18篇,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有24篇,教师进行经验总结的有108篇。经验总结的论文多于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的论文。

从研究内容上看:在研究内容上,笔者将从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以2个角度进行划分,即研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价值性的文献(14篇)、研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的文献(136篇)。其中,笔者也对研究小学英语语法现状的文献进行归类,即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文献研究(16篇)、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3篇)以及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的文献研究(135篇)。

二、成果分析

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中国知网上检索统计的结果显示: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从2001年到2007年,知网上的文献数量很少,这从客观上反映出人们对于小学语法教学关注度不够,而且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处于一种不敢教,不知怎么教的状态。但从2008年起,知网上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多。到2011年进入第一个高峰期,这反映出了自2007年国家提出对课改进行修订以来,人们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越来越重视,语法教学要回归,人们需要语法教学。

研究对象单一:在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中,关于城市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多于农村的,没有以朝鲜族小学生为对象的文献,研究高年级的文献多低年级的,且研究小学阶段英语时态的文献较多。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的师资力量分布不均,城市的师资力量大于农村的,人们对于朝鲜族小学生的教育关注度还不够,许多方面仍需要补充。

研究方法科学性欠缺: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文献中,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少,这是由于大部分文献都来自中小学教师,而他们所提到英语语法教学多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使得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的基础薄弱,科学性不强。

三、研究结论

研究贡献。自2001英语课程改革以来,学者们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学者们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越来越关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者们认同语法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影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因素有很多等研究局限。十多年来学者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研究成果不够:研究的不够全面;科学性欠缺等。

研究展望。纵观近14年文献可知,关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仍亟待加强。学者们应更关注朝鲜族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使其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水平大大提高。对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也要大大增强。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后,研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可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丽春.尊天性,学语法―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价值与应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06(21):49-52.

[3]俞林.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07(8): 26-28.

学生个人语文总结篇(11)

听过不少公开课,教师都有精彩的导语、串连语和总结语。如果说这些导语、串连语和总结语是言简意赅且与整个课堂教学紧密相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倒也行。问题是这词藻华丽的台词很大程度上是为老师表现自我设计的。比如教学动物类的课文时,不管学生对文中的对象是不是熟悉,都少不了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教学风景类的课文,不管是学生对课文中的景物是否熟悉,都用上一段概括文章中心的话语再加上一句“带大家一起去游一游,你们愿不愿意?”又如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不管学生当下的学习完成与否,教师都用那早就设计好的串联语将教学活动拉到下一步。又如当一堂课结束时间快到时,尽管学生的理解还没有到位,教师还是和盘托出那几乎是倒背如流的总结;有时学生的理解已经超出教师预定的目标,教师却按部就班地照教案原定方案背出总结。

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我们能不能珍视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在设计时,少一些教师背诵台词的时间,多一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比如在设计导语时来个快捷方式,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做到:能用一句话导入就不用两句,需要两句最好不用三句。串联语最好是随境而生、言简意赅的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总结课文这个环节,能不能最好是让学生自行操办,因为总结是整个阅读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本应该由学生自己负责的事情。我们只能在当他们总结有困难时再点拨提升,最后还须让学生再总结。

朗读:少一些空泛的表扬,多一些中肯的指正

朗读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许多课上,不管字音是否读错,词序是否读倒,断句是否合理,语气是否适度,语调是否合情,教师都一律以“读得真不错!”“读得很好!”加以评价。我认为,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和判断作延迟反馈,并不等于不作具体中肯的指正。按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庆麟的话来说,新课程体系中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包括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发展的平衡,最终实现“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事实上,当学生不知道怎样读才对时对他们进行指导,正是“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如果一味地称之为“不错”、“很好”,岂不是误人子弟?因此,表扬宜具体,到底是“哪里读得不错!”还是哪里出了错,应该怎样读才对,为什么这样读,都必须一一提出建议,有时还必须加以示范,之后让学生想想,再让学生多练读几遍。唯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读。

探究:少一些全班共舞,多一些个别独舞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中的人、事、物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独特的收获与探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不少教师也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最想知道什么,可到了讲读中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束之高阁,全班就围绕那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教师有所准备的问题)在推来推去。特别是学生的问题比较分散时,教师强行规定学生必须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讨论,对其它问题不予理睬。这种全班共舞式的探究绝对是以牺牲学生的学习机会为代价的。或许有人认为,全班共舞的过程正好让全班学生互相学习。但是,真正的探究必须是自我生疑、自主寻究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上说,不经过主动探究的知识是“死”的,“死”的知识不会融会贯通,不具迁移力,属于惰性知识。所以,我们能不能先采用“巡回式”,指导每一位学生都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教材,继而走向同伴;再采用“座钟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不必担心时间不够,因为学生的能力有差异,有可能出现梯形时间,这正好为每个层次的学生留下了探究的机会。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哪怕他们能向教师请教一个词一句话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啊!对那些速度快、阻力小的学生来说,他们不该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而应该驰骋于天南海北,古今中外……

课件:少一些视觉欣赏,多一些图文相融

吮吸语言文字,品味修辞章法,感悟人文情怀,应该是阅读教学独有的任务。在没有多媒体的年代,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通过以文叙图、以图解文为学生吮吸语言文字、品味修辞章法、感悟人文情怀铺设桥梁。现在有了媒体,应该说为阅读教学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但是,在许多用多媒体为手段的教学中,教师倾心的仅仅是画面的丰富和动感,很少将文中言语与画面有机结合起来,比如一位教师上《印度洋上生死夜》时,让学生找出最感动他的地方。当学生刚读出某段的前一个字,教师就打出相关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画面上。接下来教师又没有采取图文相融的双向回归环节供学生咀嚼。又如《只有一个地球》的课件,画面上的地球与课文中叙述不相符,教师打出画面后,让学生深情地呼唤:“地球!”可就是没有让学生将课文叙述与画面有机结合起来。

在此,我们能不能反思一下: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让学生饱一下眼福?试想,学生的原有言语基础与规范的课文言语之间没有必要的桥梁,他们如何通向我们期待的理想彼岸?因此,为了每一位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少一些视觉欣赏,多一些图文相融,让学生通过图文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多地吮吸语言文字,品味修辞章法,感悟人文情怀。

人文:少一些虚情假意,多一些真心实意

阅读教学因所教的内容决定着对学生必须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课堂中人文精神的资源首先来自教师有效的组织教学。其次来自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这就是说,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人文精神,教师就必须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精神;教师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上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文行为。正所谓“播种思想收获行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江苏的特级教师孙建锋“拥抱学生”成为“用心”育人的经典之举。解读孙老师的“用心”之处,就是“真心实意”!教育先贤夏丐尊曾说过:“教育若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水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脱不了一个空虚。”在许多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虚情假意还真不少。如:第一对学生分角色朗读很顺利,教师高兴地说:“来,一人一朵小红花。”第二对接着上去读,也很顺利,座位上有个男生瞅着老师讲台上的一摞小红花,自信地说:“一人一朵小红花。”可教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连忙把小红花藏在了教案下面。自信的男生难为情地低下了头,其它学生有的茫然互视,有的做鬼脸,有的窃笑。试想,教师的这一行为,会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人文品行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