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处理工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6-29 15:33:04

处理工艺论文

处理工艺论文篇(1)

1污水处理厂对乡镇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对城镇生活污水采取的是分级处理方式。一级处理是对污水进行最基本的初步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等比较普遍的方式除去污水中的悬浮颗粒以及胶状物质,并初步调节生活污水的pH值,城市生活污水经过一级初步处理仍然达不到国家污水的排放标准,需要进行后续的二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对城镇污水进行二级处理,目的是除去生活污水中溶解有机物,还可以将一级处理中过滤干净的悬浮颗粒和胶状物一并分解除去。城镇生活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基本可以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但为了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和处理,降低污水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与破坏,需要进行城镇生活污水的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是对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的再净化,该过程会发生一些物理反应、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反应,最终达到除去溶解在污水中的有机物、不容易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矿物质、氮磷化合物、病原体以及其他类物质。城镇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三级处理后就可以达到工业用水的基本要求,如果处理过程比较严格,就会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理想状况下亦可当作生活用水供城镇居民使用。

2我国主要的乡镇污水处理工艺

2.1淹没式生物膜工艺

目前,淹没式生物膜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淹没式生物膜工艺中的生物载体主要是由具备弹性的生物环填料、球形悬浮状填料以及软性填料组成,曝气池中生物的存在状态有两种,分别是悬浮状态和固定状态,选用该种工艺进行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需要进行后续的再次沉淀,目的是进行固液分离。该工艺的主要优点:(1)生物种类和生物量较多,对污水的处理能力较强,处理效果也较好;(2)对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工艺性能比较稳定,不易被破坏;(3)成本费用较低,操作简便,易于运行。综上所述,淹没式生物膜工艺具有低耗能、高效率、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最佳选择。

2.2氧化塘处理工艺

氧化塘处理工艺也是当前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利用水中天然存在的各种藻类植物和具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对城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发生一系列的需氧、厌氧生物反应的天然或人工建造的池塘。该工艺是通过天然的生物净化作用达到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目的。该处理工艺的优点:氧化塘的修建是在现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成本低,而且可以利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生植物和生物的养殖,从而实现处理后城镇生活污水的再利用。不足之处: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较低、占据较大的空间面积,更严重的是该工艺的设计和操作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使水资源滋生大量的蚊虫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生物。

3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重点

3.1高效率、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

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尚不发达,我们现在的主要资金还是运用到了经济发展方面,在污水排放量一天天增加的同时,我们的污水处理技术却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提高,尽管政府已把部分资金投入到污水处理技术方面,但是还相差甚远,先进的设备成本过高,迫使许多政府机构放弃投资。因此我们需要努力争取更大的支持、加大污水处理的投资,但也不能仅靠扩大投资来增加更多的污水处理,我们需要利用有限的投资提高污水处理的规模及标准,研究开发低成本、低投资、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和新设备,这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

3.2大力发展污泥处理技术

在我们处理城市污水的同时,势必会产生许多的污泥,且污泥中含有的污染物浓度更高,所以处理好污泥也是我们处理污水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可是怎样才能处理好污泥,这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国的有关环保部门规定,因污泥量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处理就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污泥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因城市污水产生的污泥含水率极高,所以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也特别多,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污泥的产生,可是我们可以让污泥量减少:一是我们可以从源头去减少污泥量的排放,这样在污泥处理中也会减少费用;二是对处理污泥量的力度提高,但是第二种方法是我们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因为这样会使成本更高,所以我们都会选择简单、节省成本的第一种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去开发更为有效的技术,以解决污泥处理的问题。

4结语

我国乡镇污水的处理任重而道远,只有加大对污水处理的重视,才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我们可以使用的水资源也会越来越匮乏,而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非常有限,我们需要进一步去开发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提高,我们的社会经济才能源源不断地得到发展。

作者:马三贵 单位:河南恒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工艺论文篇(2)

1.2铸造缩松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已有研究资料中报道某厂曲轴曾大量出现断裂问题。从曲轴外观上观察得知,导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在曲轴连杆轴颈位置有铸造缩松问题,且肉眼可见。分析其成因是:在冷铁供应存在问题的条件下,曲轴造型省略了补缩所使用的冷铁。在恢复冷铁工艺后,曲轴铸造缩松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由此可见,铸造缩松对于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1.3黑色带层及灰斑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在常规工艺条件下,球墨铸铁曲轴断口多呈现出灰色或银灰色,曲轴本体以及抗拉试棒断口同样应当有此类表现。对于黑色带层问题而言,其主要是受到灰斑在疲劳试验曲轴轴颈往复式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而灰斑的产生则主要是受到了铁水中硅偏析的影响。以往研究中在对某批次球墨铸铁曲轴进行疲劳试验的过程当中发现曲轴断面出现了异常的黑色层以及灰斑。虽然此种问题在球墨铸铁曲轴中相对比较少见,但同样属于内部缺陷的一种表现形式,此问题的出现导致了曲轴疲劳强度受到不良影响,有黑色带层或灰斑问题的曲轴在正常使用过程当中可能提前出现疲劳裂纹,导致抗疲劳强度的下降。

2热处理工艺对球墨铸铁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分析

2.1正火和中频淬火工艺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已有研究中显示,对于球墨铸铁曲轴而言,在经过高温正火处理后,能够将其中所存在的游离状态渗碳体消除掉,从而能够起到调整基体中铁素体以及珠光体形态,以及两者构成比例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使球墨铸铁曲轴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提升,促进了抗疲劳强度的改善。同时,在球墨铸铁曲轴制造过程当中,通过进行中频淬火处理的方式,能够使球墨铸铁曲轴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淬硬层,其对于改善曲轴自身耐磨性能有重要意义。但也有研究中认为:传统的非圆角淬火工艺下会导致曲轴淬火区与非淬火区交界位置产生失衡且反向的应力关系,并对疲劳强度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引入中频淬火工艺的过程当中,需要尽量选择圆角淬火工艺,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

2.2等温淬火工艺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在球墨铸铁曲轴的生产过程当中,通过应用等温淬火工艺的方式,能够使曲轴获得主要的贝氏体成分,同时还可形成一定的马氏体组织以及残余奥氏体组织,力学性能上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韧性水平。已有研究资料中报道,针对受到化学成分偏离影响而造成球墨铸铁曲轴疲劳强度的不足的问题,通过应用等温淬火工艺的方式,解决了曲轴在热处理上的质量问题。等温淬火工艺的应用除了对改善球墨铸铁曲轴疲劳强度水平以外,还对提高曲轴自身耐磨性有重要价值,由此也有效延长了曲轴的使用寿命,综合效益确切。

2.3氧氮化工艺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从化学处理的角度上来说,在球墨铸铁曲轴的制造生产工艺中,通过对曲轴进行氧氮化处理的方式,能够使曲轴表面获得具有高氮特点的化合物层,同时还可形成具有饱和特点的氧扩散层。受到氧成分以及氮成分渗入的影响,使得球墨铸铁曲轴表面层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与之相对应的显微结构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趋势,曲轴整体的耐磨性能以及耏疲劳性能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经过氧氮化处理的球墨铸铁曲轴而言,其抗疲劳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氧化层扩散水平的影响,在氮化处理后快速冷却,并在扩散层中形成饱和固溶体,或是形成高水平的残余压应力都能够促进疲劳强度的提高。正是由于在氧氮化工艺处理下,曲轴表面能够形成较深的扩散层,故而对延长球墨铸铁使用寿命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处理工艺论文篇(3)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回用利用技术

引言:水资源关乎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源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够缓解当前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市政污水回用和污水处理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手段,因此市政部门需将污水处理作为重点工作,从根本上构建市政水循环系统,有效改善市政污水的问题。

1市政污水处理以及回用的意义

近年来,全球水资源日趋紧张,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缺少水源,如今很多国家都对污水处理、回用进行规划,将处理后的污水作为一种新的水源重新投入使用,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情况。若污水的重新利用率和再生利用率均能达到20%,就能缓解国家的缺水情况,将污水回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污水排放量,还能够在农业中发展污水再生技术,促进循环用水,在工业中将循环给水系统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不仅能够减少污水排放量,还能够回收污水中的其他有用物质,从而降低湖泊、江河等水源的污染率,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污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农业灌溉,植物能够有效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因此污水回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有效解决和防治环境卫生问题。生活中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从某种意义上看,处理后的污水重新用于生活,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

2市政污水治理现状

市政在污水治理方面的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传统方式的污水治理都是在强调污水排放的标准。市政工作人员在污水处理方面制定了一些标准和原则,所有的污水排放之前都需要进行检测,确保污水适合制定的标准才允许排放。而市政工作人员还强调排放污水的企业自行处理已经排放掉的废水。但该种模式的污水治理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而各个企业分别治理污水,无法达成一个统一的循环,水资源还是在持续地流失。经过国家环保部门对于污水治理工作的深入调查,最终决定改变污水治理的策略。通过市政所制定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污水,并致力于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污水处理循环系统。但当前状态下的市政污水处理还并没有达到目标,在污水处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促使市政方面无法达成污水治理的目标。

典型的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械处理、生化处理、污泥处理等工段。有机械处理以及生化处理构成的系统属于二级处理系统,其中BOD5和SS去除率可达90%-98%。处理效果介于一级和二级处理中间的一般称为强化以及处理、一级半处理或不完全二级处理,主要有高负荷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两大类,BOD5去除率达45%-75%。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二级处理系统通常称为深度二级处理。为了除特定的物质,在二级处理之后设置的处理系统属于三级处理,例如化学除磷,活性炭吸附等。

3污水的处理与回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就对污水的处理而言,在以前,人类常采用简单、粗放的处理模式;而现如今,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人类懂得了变废为宝,加强了对污水的回收利用率。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下面,本文将从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数量与选址,处理工艺和污水回用三个维度对该问题进行如下的阐述。

3.1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数量与选址

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其规模、数量与选址都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讲,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首先,就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而言,我们在设计时,应当先进行近期及远期规模的研究,以此来确定工程的分期。其次,就污水处理厂的数量而言,其设计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的经验,而应当根据具体实际的需求,科学地分配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不应过分集中,而且要充分考虑市政的实际承受能力,不应盲目地扩建,并最终形成一种大、中、小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最后,就污水处理厂地选址而言,应首先进行实际的调查走访,根据回用水的需求,在适当位置设计出合适的污水处理厂。除此之外,应摒弃传统的规划方式,不应将厂址选址河系的下游或者市政的郊区,因为这违背了污水资源化的原则。

市政污水处理厂是进行市政污水处理的主力军,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污水处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3.2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对市政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各种经济、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我们将其分为不溶态污染物的分离技术、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转化技术、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技术、溶解态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四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按照污水水质和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对水处理单元进行多种组合,选择出既经济又有可操作性的污水处理流程。

在确定进水水质的问题上,我们应事先在城区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排污口,然后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并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其水质的浓度。因此,我们应当事先对该厂附近地区污水再生水需求情况的调查,然后对处理工艺进行适当的延长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工艺。目前,许多市政污水处理厂迫于法律和行政部门的压力,普遍采用了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也就是用生物处理法将污水中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

3.3污水回用

污水回用是指将废水或污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污水回用的范围很广,从工业上的重复利用水体的补给水和生活用水。污水回用既可以有效地节约和利用有限的和宝贵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水或废水的排放量,减轻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缓解市政排水管道的超负荷现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许多市政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污水的回用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许多市政在污水回用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如大连、青岛、天津等,通过它们的发展实践证明,市政污水回用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应当加大实施力度。

在污水回用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环境污染问题。污水回用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做支撑,然而,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保证污水回用事业的顺利完成。

4总结:

当今世界已经有很多国家都属于贫水国家,而我国正是属于这类国家的范围之内。淡水资源环境遭到迫坏,水资源更加难以获得。国家的发展虽然需要依靠经济,但国家发展的根本就是国家的资源,水资源也是国家资源之一,甚至关系到了国民的身心健康。确保水资源的充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国家需要关注的问题。国家支持污水回用利用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完善污水处理问题,从而实现我国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市政再生水系统优化研究[J].伍茂春.环境与发展.2018(02)

[2]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用[J].陈斌,马雪林,陈龙.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07)

处理工艺论文篇(4)

2实验结果

2.1高铬铸铁力学性能高铬铸铁铸态及不同热处理方式后试样力学性能曲线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1可知,从950℃到1150℃的脱稳处理试样显著提高铸态高铬铸铁的宏观硬度和基体显微硬度。同时高铬铸铁宏观硬度和基体显微硬度均随淬火温度先增加后减小,在1050℃达到峰值。而1150℃保温2h后炉冷至950℃再空冷的试样宏观硬度和基体显微硬度与950℃时脱稳处理试样相当,但比1150℃时脱稳处理试样要高。由图2可知,冲击韧性数值差别不大,范围4.0~4.5J/cm2。高铬铸铁的宏观硬度变化规律与基体的显微硬度变化规律基本保持一致,说明热处理工艺通过改变高铬铸铁基体组织,从而影响材料的宏观硬度。

2.2微观组织图3为高铬铸铁铸态显微组织,由图3可知,初生碳化物尺寸较小(15~30μm),分布均匀,共晶碳化物呈块状、短棒状、细杆状弥散分布,碳化物分布形式对基体割裂作用大大减小,磨损时可以有效保护基体,有利于提高材料耐磨性[3,11-12],基体中无二次碳化物析出。能谱分析表明,基体中碳和铬元素含量均处在较高水平,如图4所示。图5为高铬铸铁经过不同热处理方式后的显微组织,高铬铸铁初生、共晶碳化物变化较小,重点分析了基体中二次碳化物的变化。由图5可知,经过950℃脱稳处理后试样中弥散析出大量二次碳化物(如图5a所示),温度增至1050℃时二次碳化物数量减少、尺寸有所增大(如图5b所示),当温度继续增至1150℃时,基体中几乎没有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如图5c所示)。对于1150℃保温2h后炉冷至950℃再空冷的试样,基体中有少量颗粒尺寸较大的二次碳化物析出(如图5d所示)。

2.3XRD物相分析图6为高铬铸铁铸态和热处理后试样XRD图谱,由图6可知,高铬铸铁铸态和热处理态试样均由M7C3型碳化物、奥氏体、马氏体组成,其它物相峰不明显。950℃时脱稳处理试样奥氏体的物相峰几乎完全消失,而马氏体峰显著增强(如图6b所示);脱稳处理温度增加至1050℃时,奥氏体峰开始增强,马氏体峰减弱(如图6c所示);脱稳处理温度增加至1150℃时,奥氏体峰进一步增强,马氏体峰进一步减弱(如图6d所示)。而采用1150℃保温2h后炉冷至950℃再空冷试样,马氏体峰强度又较高(如图6e所示)。

3分析与讨论

由图1可知,高铬铸铁宏观硬度与基体的显微硬度变化呈线性关系。分析认为高铬铸铁材料硬度是由初生碳化物、共晶碳化物和基体成分的变化共同影响。在热处理过程中初生碳化物和共晶碳化物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基体成分变化势必主要影响高铬铸铁宏观硬度的变化。高铬铸铁基体强化因素主要包括马氏体数量、马氏体含碳量、二次碳化物数量等。由图5和图6可知,中等温度1050℃脱稳处理时,基体二次碳化物数量和尺寸以及马氏体数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但该状态硬度最高;高温1150℃充分保温,在低温950℃短暂停留样品的二次碳化物最少,有部分马氏体生成,而低温950℃脱稳处理的二次碳化物析出数量多、尺寸细小,其马氏体数量很多,但这两种状态的硬度基本相同。这表明除马氏体数量和二次碳化物数量外,马氏体含碳量在不同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对高铬铸铁的硬度有显著影响。文献研究也指出,钢铁材料淬火过程中,微量碳含量的变化可影响马氏体硬度发生急剧变化。经典理论认为,高铬铸铁基体中主要是过饱和碳及合金元素的奥氏体,在热力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随脱稳热处理进行,奥氏体中碳和合金元素扩散能力逐渐提高,奥氏体发生分解析出二次碳化物,并且在后续冷却过程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4-6]。二次碳化物和马氏体这两个分离的组织转变过程,均对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溶质元素特别是碳元素依赖程度大,因而对脱稳处理温度依赖程度也高。温度越高,奥氏体平衡碳元素浓度越高,对于二次碳化物,由于可供析出的碳元素减少,因而其析出数量不断减少,而颗粒尺寸不断增大,如图5(a)~5(c)所示;对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过程,由于淬火温度升高,奥氏体稳定性增强,因而马氏体生成数量不断减少,到1150℃时几乎没有马氏体生成;对于马氏体含碳量,它直接依赖于高温奥氏体含碳量,因而马氏体含碳量不断增加。因此,受马氏体含碳量影响,材料硬度峰值不出现在二次碳化物和马氏体数量最多的低温处理状态,而是在二次碳化物和马氏体数量中等,但马氏体含碳量高的中等温度脱稳处理。文献研究也指出,热处理的高铬铸铁中二次碳化物的析出和溶入及其数量的多少,是影响高铬铸铁硬度的重要因素。高铬铸铁适宜的淬火温度选择应保证基体析出的二次碳化物量合适,即平衡奥氏体还能够溶解一定的碳和合金元素,获得足够的淬透性以使较多数量的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而马氏体碳含量又较高,残留奥氏体量尽可能减少。若二次碳化物析出量超过最合适的量,会使马氏体碳含量降低,导致硬度降低。至于采用高温1150℃充分保温,在低温950℃短暂停留后淬火工艺的试样,由于其二次碳化物析出由高温保温的温度决定,奥氏体碳和合金元素平衡浓度较高,因而二次碳化物的数量和尺寸与1150℃保温2h后脱稳处理相近;在由高温向低温随炉冷却过程中,高温奥氏体中可能有尚未形成的二次碳化物形核核心生成,造成局部碳含量有起伏,因而马氏体生成。而且在淬火过程中二次碳化物形核核心可能向马氏体中输送碳元素,使得马氏体含碳量相比于低温950℃脱稳处理形成的马氏体含碳量高。因此尽管二次碳化物数量和马氏体含碳量不一样,但这两种热处理状态的硬度基本相同。此外,由图2可知,热处理对于Cr26高铬铸铁的冲击韧性影响不大。分析认为由于高铬铸铁材料的冲击韧性整体偏低,属脆性材料范畴,对于Cr26型高铬铸铁其碳化物含量达30%以上,碳化物对基体的割裂作用是影响材料韧性的主要因素。由图3和图5可知,热处理过程中碳化物的形貌与分布无明显变化,因而冲击韧性无明显变化。

处理工艺论文篇(5)

2变形的其他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

2.1预备热处理在热处理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内孔的变形增大,如存在混晶、大量索氏体或魏氏组织以及过高的正火温度。因此需要对正火温度进行控制,也可以采用等温退火的方式来对锻件进行处理。金属最终的变形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淬火前进行的调质处理以及退火和正火。金属产生变形进而导致金属组织结构也发生变化。研究和实践表明,为使金属组织结构均匀,在进行正火处理时采用等温淬火是一种有效的减小其变形量的措施。

2.2运用合理的冷却方法金属淬火后冷却过程的控制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淬火后采用油进行冷却,因此其变形直接受到油的冷却能力的影响。通常来说,热油淬火产生的变形小于冷油淬火,一般控制在100+20%。同时,变形还受到淬火的搅拌方式和速度的影响。在进行金属热处理时,金属产生的应力及模具的变形与冷却的速度和冷却的均匀程度有关。过快的冷却速度和不均匀冷却都会导致应力及模具变形的增大。因此,应尽量采用预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模具的硬度要求。为减少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可以选用分级冷却淬火,这种方式对形状复杂的工件十分有效,能显著减少其变形。采用等温淬火的方式,则适用于十分复杂并且有较高精度要求的工件,能使金属变形显著减少。

2.3零件结构要合理改善零件的结构是减少热处理变形的关键环节。经过热处理后的工件,其厚度不同的部分冷却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满足工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使工件的厚度差别不能过大,尽量使零件的截面均匀,减少由应力集中导致的过渡区的畸变和开裂现象。保持结构与材料成分和组织的对称性,避免尖锐棱角、沟槽等。此外,采用预留加工量的方式也是减少厚度不均匀零件变形的有效方式之一。

2.4采用合理的装夹方式及夹具通过采用合理的装夹方式和夹具,能够使工件获得均匀的加热和冷却,从而减少热应力以及组织应力的不均,有效减小热处理导致的工件变形。

2.5机械加工工件的加工通常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如果热处理加工是最后的工序,则应控制其畸变的允许值,使之满足图样规定的工件尺寸。依据上道工序的加工尺寸来对畸变量加以确定,因此掌握畸变规律尤为重要,为使热处理导致的畸变处于合格的范围,在进行热处理前应对尺寸进行预修正。如果热处理是中间的工序,机加工余量和热处理畸变量之和即为热处理前的加工余量。导致热处理变形的因素多而复杂,因此相较于机械加工余量来说,热处理的加工余量不易确定,在实际加工中应留出足够的加工余量用于机械加工。

2.6采用合适的介质在热处理的过程中,介质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应选择有利于减小变形量的介质。研究和实验表明,硬度要求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油性介质是更好的选择。不同介质具有不同的冷却速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油性介质相比较,水性介质的冷却速度较快。此外,水温的变化也会对介质的冷却性能造成影响,其变化对油性介质冷却特性产生的影响较小。热处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性介质淬火后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变形量。

处理工艺论文篇(6)

2耐延迟断裂性能分析

图2为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30MnSi钢的延迟断裂性能。可以看出,回火温度为390℃时,试样的延迟断裂时间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先上升后下降。虽然试样的力学性能都能满足要求,但耐延迟断裂性能差异较大,也就是说淬火温度对PC钢的耐延迟断裂性能影响较大[2]。当淬火温度为870℃时,由于低温下淬火材料的回火温度较低,使材料的韧性变低,耐延迟断裂性也较低,所以导致延迟断裂的时间变短为30h。当淬火温度为950℃时,试样的耐延迟断裂性能达到了FIP实验的要求。当回火温度为430℃时,淬火温度为910℃和990℃时断裂的时间都增加且与在950℃淬火时相同。当回火温度为390℃时,淬火温度为910℃和990℃时其耐延迟断裂性能远不如950℃淬火时的性能。这说明,耐延迟断裂性能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且获得较好的延迟断裂性能的淬火温度的范围变大[4]。当在较低的温度下回火时,试样的耐延迟断裂性能不能满足FIP实验的要求。而在高温下回火时,则可以满足FIP实验的要求。所以,当PC钢的强度满足要求时,适当的提高回火温度可增加材料的耐延迟性能。

图3为不同淬火温度下试样的微观组织。可以看出,当淬火温度为950℃时,所得组织是细小且均匀的回火屈氏体。淬火温度为990℃时,组织是较粗大的回火屈氏体。淬火温度升高到1030℃时,组织较粗化且板条之间的距离变大,但其延迟断裂性能的差别并不是晶粒尺寸所影响的。实际上,当奥氏体的温度升高时,钢中合金元素的分布位置会发生变化。因为材料中Mn的含量比较高,Mn对延迟断裂较敏感[3]。这些都导致了当奥氏体化温度大于950℃时,温度越高材料的耐延迟断裂性能越差。

图4为不同回火温度下30MnSiPC钢的TEM形貌。可以看出,回火温度为390℃时,可以清晰的看到马氏体板条界,并在界面上可观察到析出的薄片状碳化物。该碳化物为收集氢的陷阱,如果这种碳化物连续的分布在马氏体的边界,则进入到钢中的氢会富集在晶界处,导致晶界脆化,从而使延迟断裂变得敏感。当回火温度从390℃升高到430℃后,析出的渗碳体会聚集粗化,并变为清晰地条状的渗碳体。细小的碳化物会弥散的分布,从而较小应力集中,使界面能降低,断裂时间变长,从而使其耐延迟断裂性能增加[5]。当回火温度升高到470℃时,渗碳体会球化。当回火温度继续升高时,较小的碳化物颗粒会逐渐溶解,大的颗粒会长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细粒的碳化物会逐渐聚集并粗化,会出现更加粗大的渗碳体和铁素体颗粒,其强度和硬度都较低。

处理工艺论文篇(7)

2回火温度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将850℃淬火后的钢板(2号试样)再均分为3个试样,分别在550、620、660℃下保温100min进行回火,考察不同回火温度对35CrMo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35CrMo钢不同温度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在水冷淬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淬火组织中碳化物不断球化,原淬火组织中的马氏体和贝氏体板条簇方向性减弱。对850℃淬火后不同温度保温100min回火后的3个试样分别取样测试其硬度,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从550℃开始,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回火的硬度呈下降的趋势。550℃回火时钢板硬度过大,而660℃回火时钢板硬度过小。综合考虑不同热处理工艺下35CrMo钢的组织和硬度情况,将850℃×60min水冷淬火+620℃×100min回火作为现场生产工艺。为更深入细致地了解35CrMo钢在850℃水冷淬火、620℃回火条件下的精细组织,对此条件下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如图3所示。图3(a)~(b)反映出在35CrMo钢在850℃淬火、620℃回火条件下组织中为板条状马氏体+贝氏体组织。由图3(c)可知,在回火组织中依然有大量的位错存在,这些位错的存在是保证试验钢强度和硬度的原因之一。在回火组织中还有大量析出的短条棒状碳化物(见图3(d)),因其尺寸较小,无法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能谱分析,由于此钢中有1.0wt%左右的Cr的存在,推断分析可能是合金碳化物(Fe,Cr)3C或者Cr的碳化物。

3现场应用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将850℃×60min水冷淬火+620℃×100min回火作为35CrMo钢板现场生产的调质工艺。莱钢宽厚板厂2013年共生产100mm厚度35CrMo钢板超过10000t,性能稳定,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处理工艺论文篇(8)

秦山第二核电厂从投运以来,工艺废水处理单元发生了堵塞、树脂频繁失效等问题,经过逐步改进,系统运行逐步恢复正常。导致系统堵塞的原因和诸多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废水单元水质差,存在浊度高甚至是浑浊的现象。目前通过对地坑、贮罐的定期清淤以及严格检修废水的分类倾倒等方式解决水质差的问题,工艺废水入口增加滤网,滤除进入系统的大颗粒杂质;

2)通过技改将预过滤器的过滤孔径由5μm改型成1μm,改善下游除盐床的运行条件;

3)前置过滤器破损后杂质堵塞在除盐床上部滤头导致除盐床堵塞。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除盐床入口管改造增加可拆卸盲板,便于用吸尘器等工具清理聚积在上部滤头处的大颗粒杂质;

4)降低系统除盐流量,降低流量运行最主要的原因是给离子交换提供足够的时间;

5)通过技改将系统中使用的树脂改型成对110mAg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大孔树脂,阳床采用陶氏化学的罗门哈斯9766#核级大孔阴树脂和77#核级阳树脂的配置,混床采用9882#核级大孔树脂;

6)过技改在9TEU001/002DE的入口滤头处设置可拆卸法兰,便于清除聚集在滤头处的少量树脂等大颗粒杂质;

7)对收集在工艺废水贮罐中的废液增加分析项目和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处理工艺,对水质差、电导率高、110mAg比活度高的废液进行蒸发处理,提高下游除盐床的使用寿命;

8)避免含磷酸盐高的设备冷却水进入工艺废水系统,降低除盐床的使用寿命。

1.2110mAg问题及应对措施

1.2.1110mAg的来源及其理化特性

110mAg半衰期为长达249.78天。110mAg来源之一是控制棒局部破损,控制棒的材料就是Ag-In-Cd;另一个来源压力容器密封环含银,且每年都要更换,更换O型密封环时若没有采用有效清洁方法,则银会进入系统;以及我厂的余热排出、安注系统的一些阀门和节流孔板用到银作为垫片材料,这部分银也有可能进入主系统。

1.2.2降低110mAg排放量的主要措施

减少向TER排放废水中110mAg的含量主要有以下措施:

1)废液处理系统(TEU)工艺废水单元的除盐床采用大孔树脂,以尽可能吸附胶体态110mAg;

2)对含110mAg特别高的TEU工艺废水、放射性除盐床树脂冲排水等通过蒸发分离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废液处理系统除盐床110mAg污染;

3)将硼回收系统树脂型号变更成大孔树脂,以吸附胶体态110mAg,减少TEP浓缩液中110mAg的含量;

4)尽量避免对放射性除盐床进行反冲洗操作;

5)合理安排主动排氚;

6)尽可能利用自然衰变。

1.3TEU除盐床去污因子低

化学人员针对近期TEU除盐床去污因子低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做了几个专项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由实验室分析数据发现,近期9TEU除盐床净化效率低主要是由9TEU002BA源水引起,同类型树脂对于其他水样的净化效率均能达到83%以上,最高可达99%,所以树脂本身不存在问题;

2)单一类型树脂对9TEU002BA中110mAg的去除均无明显效果,需要进行多种树脂床的串联以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符合现场TEU001DE及TEU002DE的实际使用情况;

3)降低流速至2t/h可增强树脂床对9TEU002BA中110mAg的去除效果,但是现场运行工况只能将流量最低将至3t/h,不能完全达到最理想流速;可以考虑对其中一台工艺废水泵技改,采用小泵;

4)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钠含量会使树脂净化效果降低,而本次9TEU002BA样品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钠,这也是引起9TEU除盐床净化效率降低的一个原因;

5)1.0μm的过滤器对树脂中110mAg的去除有一定效果,可以考虑实际运行中添加絮凝剂或调节溶液pH来提高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从而提高除盐床的净化效率;

6)引起9TEU002BA水样中110mAg核素净化低的原因还不明确,但根据分析数据猜测,可能是胶体形态的110mAg,其粒径小,用树脂的离子交换功能无法去除,只能通过静电吸附、机械筛分等物理作用来去除。

处理工艺论文篇(9)

在炼厂一般都采用利用油、水的比重差进行油水分离的隔油池。其中比重小于1的油品上浮至水面而得到回收;比重大于1的其他机械杂质沉于池底。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除油作用。

(2)浮选。

浮选就是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使污水中的乳化油粘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浮升至水面。一般为了提高浮选效果,向污水中投加少量浮选剂。由于炼厂的生产污水中本身含有某些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盐、环烷酸盐、磺酸盐等,故不需另外加入浮选剂,也能获得较好的浮选效果。所以,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都广泛地用它来处理炼厂的含油污水。

(3)絮凝。

对于颗粒直径小于10-5m的油粒,一般称之为乳化油。这种乳化油由于其表面吸附有水分子,此水层使油粒不能相互聚合。另外,因油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由于静电排斥作用也妨碍油粒间的相互聚合而在水中呈稳定的悬浮状态。这两种因素构成了乳化油在水中的稳定状态。再者,油粒间由于水分子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促使油粒相互碰撞聚合而变成较大的油粒,以及由于范德华力所产生的油粒间相互吸引力,促使它们相互聚合,以上所有这些因素就构成了油粒的不稳定因素。为了使具有这种特性的油粒凝聚,就应消除其稳定因素。絮凝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油粒稳定因素之一——静电排斥力发生电中和作用的现象来进行絮凝。仅用双电层原理来解释絮凝原理尚有许多现象不能说明,因此絮凝作用还应考虑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对油粒的吸附、包围圈带等各种现象的综合作用。

(4)过滤。

含油污水中油粒和悬浮物质在通过滤层时被截留在滤层中间,一般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的粒度同砂层中的空隙相比要小得多,这种微小的颗粒在砂层中被截留下来的现象,许多学者试用下列作用来解释:筛滤作用、沉淀作用、化学吸附作用、物理吸附作用、附着作用及絮凝形成作用,这些作用中,到底哪一种对过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至今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肯定的说法。

2含硫、氨、酚污水处理工艺

炼厂在渣油焦化、催化裂化、加氢精制等二次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量的过程凝缩水,其中含有较多的硫化物、氨和酚类,一般称为含硫污水。它的排量不大,但如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炼厂排水系统,则将严重地破坏隔油池操作流程,影响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1)水蒸汽汽提法。

水蒸气汽提法就是把水蒸汽吹进水中,当污水的蒸汽压超过外界压力时,污水就开始沸腾,这样就加速了液相转入气相的过程;另一方面当水蒸气以气泡形态穿过水层时,水和气泡表面之间就形成了自由表面,这时液体就不断地向气泡内蒸发扩散。当气泡上升到液面时就开始破裂而放出其中的挥发性物质,所以数量较多的水蒸气汽提扩大了水的蒸发面,强化了过程的进行。工业污水中的挥发性溶解物质如硫化氢、氨、挥发性酚等都可以用蒸汽蒸馏的方法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2)含酚污水的处理。

酚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有机溶剂如苯、轻油等。水和有机溶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利用酚在这两种液体中的溶解度不相同(酚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水大),把某种有机溶剂如苯加入酚水中,经过充分混合后,酚就会逐渐溶于苯中,再利用水和苯的比重差进行分离。因此可以利用此原理从污水中把酚提取出来。但为了获得较高的脱酚效率,需要采用对酚的分配系数高又与水互不相溶、不易乳化、损耗小、价格低廉、来源容易的有机溶剂作萃取剂。

3生物氧化法

利用大自然存在着大量依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来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运行费用比用化学氧化法低廉。这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叫作生物氧化法。由于它能有效地除去污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所以一般炼厂都采用它作为净化低浓度含酚污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4深度处理

炼厂污水经过隔油、浮选(一级处理)和生化处理(二级处理)等构筑物净化后,水质仍然达不到国家制定的排入地面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为了防止恶化环境,消除其对水体、水生生物和人畜的危害,对某些地处水源上游和没有大量水源可作稀释水的炼厂来说,就必须对排出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亦称三级处理或抛光处理)。深度处理方法很多,但一般都由于技术比较复杂,处理成本过高,而未被生产上广泛采用,尚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目前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对彻底净化炼厂污水,使其达到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方面颇有价值。

(1)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杂质属于物理吸附。其原理是由于活性炭是松散多孔性结构的物质,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一般可达1000m2/g。在它的表面粒子上存在着剩余的吸引力而引起对污水中杂质的吸附。近几年来国内外利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炼厂一级或二级出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合起来,可得到以下的主要试验结果:①用活性炭吸附法净化炼厂污水生化需氧量可脱除80%,出水中酚含量<0.02mg/L;②使水产生臭味的有机污染物,较其他有机污染物更容易脱除,在净化过程中它们首先被吸附掉;③在使用活性炭吸附前,污水应经过预处理,使固体悬浮物小于60mg/L,油含量达到20mg/L以下,这样可以减轻活性炭的负担,延长操作时间,减少再生频率,降低再生费用;④每公斤活性炭可吸附0.3~0.5kg以化学耗氧量衡量的有机物,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可用烘焙法再生,再生损失约为5%~10%;⑤活性炭的粒径对吸附速度影响较大,一般水处理活性炭采用8~30目较合适。

(2)臭氧氧化法。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所以在西欧各国被广泛用于给水处理的杀菌、脱色和除臭处理。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大规模地研究把臭氧氧化用于工业污水的最终处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其他处理工艺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采油废水处理工艺外,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文献[1-2]指出,越来越多的膜分离技术开始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技术。膜法处理可以根据废水中油粒子的大小,合理地确定膜截留分子量。文献[3-4]指出,生物吸附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具有高效、廉价的潜在优势。所谓生物吸附法就是利用某些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来去除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

处理工艺论文篇(10)

1前言

当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土中孔隙水将慢慢排出,孔隙水压力u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但在总应力δ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应力δ′就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逐渐增长。同时,其与孔隙水压力u有以下关系:δ′=δ-u。

在该段地表上布置浅层排水系统就是为了改变地基原有的排水边界条件,缩短排水距离,使孔隙水压力在施工及预压期内大部分消散;并用路基超载加压来增大总应力,减少由次固结而产生的沉降,最终使有效应力得以增加、地基强度增强。从而达到沉降在施工及预压期内大部分或基本完成。浅层排水处理系统共采用了四种方案:开挖砂沟、铺设砂垫层、铺设S230横向塑料排水板和双复合土工布。

2施工准备工作

2.1清除边沟两侧根植土

应将设计两边沟外侧边缘间的根植土清除,深度控制在10~15cm,然后进行原地面的碾压。在设计边沟位置开挖临时排水沟,其深度和纵坡以能排水为宜。

2.2原地表面的处理

用6%石灰土填至未开挖表土时的原地面标高,然后再做路拱,横坡i=2%左右,并保持表面平整、密实。

2.3材料的选择和试验

2.3.1砂

施工中要求砂为中粗,细度模数大于2.2,含泥量不大于5%,用水冲法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JTJ053-8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有关规定。

2.3.2S230塑料排水板

本工程所用的塑料板截面宽度为230mm,厚度为8mm,是由塑料芯板外包无纺布膜组成的复合体,除其外观应完好外,还应满足滤膜渗透系数大于5×10-5cm/s,滤膜抗拉强度大于10N/cm,复合体纵向抗拉强度9.0kN(10%应变),复合体通水量294cm3/s,复合体拉伸应变11.8%(峰值应变)。

2.3.3复合土工布

本工程所采用的复合土工布是纯涤纶短纤无纺土工织物(ω≥400g/m2)和聚丙烯

有纺土工布。其技术指标为抗拉强度大于2500N/5cm2,伸长率大于14%,垂直向渗透系数大于0.08cm/s,水平向渗透系数大于0.35cm/s(20kPa)、012cm/s(100kPa)、0.06cm/s(200kPa)。

3浅层排水处理施工工艺

3.1砂沟

由于砂的渗透系数达到0.06~0.006cm/s,比路基调拱层至少大两个数量级,孔隙水将沿着横向砂沟并以大于原来的速率向两边排出,从而达到排水固结的目的。

3.1.1砂沟的开挖

在调拱层上等厚分两层铺筑6%石灰土层,厚度为15cm,宽度为B-2×90cm(B为设计

坡脚宽)。

本工程开挖砂沟的尺寸为深30cm,宽40cm,相邻砂沟的净距为60cm,其横断面开挖出的土应运至路基范围外。在砂沟的左、右两端,应特别注意清除杂质和土粒,以使砂沟中的砂与碎石反滤层直接相连;在纵向接头处,应整修出整齐的被碾压过的断面,其长度不宜小于100cm。

3.1.2砂沟内砂的回填和密实

开挖好的砂沟经验收合格后,分两层回填砂,宜用人工及小推车运输,禁止用重型轮胎式或履带式机械,碾压则用钢轮或人工夯实为宜。

3.1.3施工标准和要求(见表1)。

表1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规定值检验频率检验方法

压实度rd≥1.5t/m350m抽检二断面,

每断面三点环刀法

纵断高程±20mm20m抽检一断面,

每断面测五点水准仪

厚度0~20mm20m抽检一断面,

每断面测三点用钢尺测量

3.2砂垫层

砂垫层是一种软性垫层,其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比砂沟快,它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毛细管水上升到路堤。

厚为30cm的砂垫层可分两层摊铺。摊铺时的松铺系数可按下式计算:K=rd×(1+W湿)/r湿(rd可取0.88.rdmax=0.88×1.5=1.32),W湿取碾压时砂的含水量,r湿为砂的松铺湿容重)。但砂垫层的碾压需特别注意,应根据碾压面积大小,选用碾压机械。

3.3S230横向塑料排水板

本工程所用的塑料板,两面均有凹槽,具有良好的三维透水性,且由于外包的无纺布滤膜可以防止排水通道不被堵塞,构成水平排水层。

3.3.1排水板的铺设

在验收合格的调拱层上按中到中距离83cm,定出每条塑料板的位置。

铺设时,不能损坏塑料板的无纺布滤膜,塑料板应自然平展紧贴在调拱层上,不能隆起、扭曲。最好边施工,边用12号铅丝做成U型钉将塑料板固定在调拱层上,间距2.0m一个。需要接长时,应采用滤膜内芯平搭接的形式,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不得错位。

3.3.2施工标准和要求

塑料板在运至工地前,应抽样检查其是否符合标准,抽检频率为1次/5000m,排水板间距最大误差在2cm以内,抽检频率为每8.53m(10条排水板)查一条,每条查10点;顺直度偏差控制在±2cm(20m长度内),每10条检查一条,每用3m直尺连续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用,以保证质量。

3.4双层复合土工布

土工布除了能构成浅层排水层外,由于它的整体性和抗拉强度,当在较大荷载作用下,高模量的土工布受力后将产生一垂直分力,可以重新分配内部应力,减少横断面方向上的沉降差异。同时,土工布在承受拉力和与土的摩擦作用时,还可以增大侧向限制力,阻止侧向挤出。

土工布的铺设,应精心地将其平顺展开在调拱层上,不得扭曲、褶皱、重叠。拼幅时宜用平头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搭缝上下应错开;而接长时宜采用缝接来保证应力传递的连续性,须用尼龙线作对面缝接,缝接长度不小于30cm。

施工中如发现土工布有破损时,应修补好或更换。还要注意土工布在存放和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以免影响其性能受损。

以上采用的砂沟、砂垫层横向塑料板、双层复合土工布等措施,只能构成软基浅层排水层。其排水系统还包括两侧的碎石砂反滤层,它能有效地将排水层的水排向两侧边沟,而不致使排水通道被土粒堵塞。

4几点体会

(1)从路堤及软土层渗出的水,如果存积在路堤坡脚处,将引起边坡的局部破坏。因此,施工便道不能紧靠路堤坡脚处,宜将便道布置在临时排水沟的外侧,同时应处理好坡脚处的地表水,以利施工期的排水通畅,使地基得到快速固结。

(2)调拱层由于是6%石灰土底板,使得砂沟、砂垫层的下承层渗透性减小,而且中粗砂价格昂贵。因此,可以用砂砾石或瓜子片替代砂垫层或砂沟,只要满足其本身的渗透系数较下部土层大两个数量级、含泥量低于5%即可。

处理工艺论文篇(11)

Abstract:Thetectnicalflowprocess,equipmenttipeandsituactionofuseareintroduced.Andsomeequipmentsinthemudpoolareimprovedintechnology.

KeyWords:watertreatment;circulatingwater;technicalflowprocess;technologicalimprovement

1、概述

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棒材厂成立投产于2001年1月,是年产60万吨直径为12~32㎜的螺纹钢及直径为18~32㎜的圆钢棒材生产线,该厂自动化程度高、产材产量高,所用的系列冷却水为循环的工业水,并做到全部内部循环、不外排。循环水分为浊水循环、净水循环两个系统,现总用水量2020m3/h,其中浊环水900m3/h,净环水1120m3/h.水处理主要负责冷却水的循环、水质处理、加压、降温等工作。

2、浊循环水、净循环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4、水处理系统概况

4.1浊环水系统

该系统供粗、中、精轧机组、控制水冷装置及冲氧化铁皮等用水。供水量900m3/h.其回水经氧化铁皮沟自流至旋流沉淀池,沉淀后一部分经4M泵加压至车间冲氧化铁皮;另一部分经1-3M泵加压至化学除油器进行除油和二次沉淀处理,除油、沉淀后,进入浊热水池,再用5D泵加压至冷却塔冷却,冷却后自流至浊冷水池,最后用3D、4D泵加压至用户循环使用。

化学除油沉淀器底部污泥用排污阀排出流至污泥池,经污泥泵加压抽至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脱水后泥饼由厂方综合利用。污泥量1300t/a.

4.2净环水系统

该循环系统主要供轧线直流电机、液压、加热炉冷却、进出炉辊道等所需的间接冷却水。经使用后的水只是水温略有升高,经冷却处理后即可使用。净环水量1120m3/h.净环水设施有循环水泵房、吸水井、冷却塔等。

为保证系统水质,系统中设有GSL-22000×7100125t/h自动清洗滤水器进行旁通过滤。

4.3给排水系统设施

4.3.1旋流沉淀池及浊水泵房

漩流池及浊水泵房合建。

浊水泵房内设两组水泵。一组为化学除油器供水泵组,即1、2、3M泵,型号为250LC-32立式长轴泵(Q=480m3/h,75Kw)共三台,两用一备;一组为冲氧化铁皮泵组,即4M泵,型号为200LC2-46立式长轴泵(Q=300m3/h,75Kw)共一台,不设备用泵。并旋流池上部设一抓斗吊钩两用桥式起重机,用于抓取其内的氧化铁皮。

4.3.2化学除油器及污泥脱水间

设有MHCYG-IV型化学除油器3台,设计处理水量Q=400m3/h,N=3Kw.

XMG50/800板框压滤机一台,其中过滤面积S=50㎡,N=5.5Kw.

MY3.2-4-AHA42×3加药装置两条。

4.3.3循环水泵房及水池

循环水泵房及水池呈南北布置,共有四个水池。一个净环水热水池,一个净环水冷水池,一个浊环水冷水池,一个浊环水热水池。泵房内东西布置设有五组共14台水泵。

第一组:净环水热水泵组(1D),将净环水热水池热水抽至净环水冷却塔冷却,再自流至净环水冷水池。泵型号250S-39(Q=485m3/h,N=75Kw)共三台,两用一备。

第二组:净环水供水泵组(2D),将净环水冷水池中的水抽至棒材厂各冷却设备用水点冷却设备后再用管道流至净环热水池。,泵型号250S-65A(Q=468m3/h,N=110KW)共三台,两用一备。

第三组:浊环水供水泵组(3D),将浊环水冷水池的水抽至棒材厂轧机冷却用,再经轧机冲渣沟流至旋流沉淀池。泵型号300S-58A(Q=720m3/h,N=155Kw)共两台,一用一备。

第四组:浊环水穿水冷却供水泵组(4D),将浊环水冷水池的水抽至棒材厂轧机穿水冷却用,再经轧机冲渣沟流至旋流沉淀池。泵型号200S-43×3(Q=288m3/h,N=155Kw)共三台,两用一备。

第五组:浊环水热水泵组(5D),将浊环水热水池热水抽至浊环水冷却塔冷却,再自流至浊环水冷水池。泵型号250S-39(Q=485m3/h,N=75Kw)共三台,两用一备。

泵房屋顶设有两组冷却塔,第一组为净环水冷却塔,型号为MBZ-1共两台,第二组为浊环水冷却塔,型号为MBNW-1共三台。

5、技术改进

从棒材厂投产以来,水处理系统运行正常,水量、水压、水质、水温处理都符合要求,能顺利配合生产需要,满足生产要求。但原设计的污泥池沉积的污泥用污泥泵抽至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压滤脱水一直是个问题,不能正常进行。原因主要是原设计的抽污泥泵是潜水式的,污泥池没有搅拌设施,排污后污泥沉淀于池底。污泥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皮,密度大,沉底易结块,很快就将污泥泵头堵死,使得污泥泵不能工作。污泥池的污泥只能靠定期的人工挖掘,既浪费大量的成本,又对环境卫生造成污染,在人工清泥的过程中会影响日常排污工作的开展。

鉴于此,对污泥池进行了改造。将已坏的污泥泵拆除,并安装了一台自控自吸泵于地面作为抽污泥泵,其型号为80NFB-C1(Q=50,N=22Kw)

进水管径DN=80mm,出水管径DN=50mm,吸水管下伸至距污泥池底约0.8米,出水管接至板框压滤机。并在原污泥泵两侧1米处安装两台和污泥泵同样的自控自吸泵用于搅拌污泥,其出水管设计成螺旋式,下伸长至距池底部0.4米,并在螺旋式出水管表面均匀分布直径30mm小孔,以增加出水面积,从而形成螺旋式搅拌。

在操作规程中规定:排污后沉淀30分钟,用清水泵抽掉上部清水,然后开两台搅拌机搅拌30分钟,再开抽污泥泵抽污泥,同时搅拌机泵一直处于搅拌状态,防止污泥沉淀结块,至抽完为止为一操作循环周期。如此循环操作一天进行两次。解决了污泥去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