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化学实验室安全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3 00:11:36

化学实验室安全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1)

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构建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化学实验室因具有医学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化学学科的高危性而成为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特殊领域[2]。近年来,随着多地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如复旦实验室投毒案、宁波大学实验室火灾、南京大学实验室甲醛泄漏事件等,不断提醒我们:实验室是学校安全隐患的重要地方,如何保证实验室安全良好无障碍运行,给广大师生以及教育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3]。我们在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培训和宣教、增加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以期为实验室进一步规范、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1医学化学实验存在的安全问题

1.1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

我校是医科大学,相对于其他的师范院校、化工院校等化学专业而言,在化学实验室的制度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尽管制订了各种相关的安全制度,但依然不够完善。其次,由于安全意识的不够强化和医学生教学任务的繁重以及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不够重视等,使得一些制度流于形式,没有专门和系统的学习。另外,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有别,文化层次良莠不齐,有些存在实验室安全相关知识的匮乏,或是带着侥幸的心理,简化操作程序,留存安全隐患,也是致使制度的执行力不到位的一大原因。

1.2安全教育缺位

高校实验室特别是科研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确保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一大保障,研究生教育期间,一般有专门的入室安全教育[4]。而本科生由于刚进大学,对实验室的安全意识不强[5]。而且本科生由于数量多,实验课程多,所以难以组织专门的入室宣教工作,也没有相关准入制度,使得实验室安全教育成为本科教育的一大盲区,这是大多数高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我校医学化学实验室承担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医用化学》等6门化学实验课程,每门实验课程可能遇到的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不尽相同,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在各实验安全模块不可能有详尽的讲解。如何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尽量让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是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另外,教师本身以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有待加强。

1.3安全设施不齐备

完善的安全设施是安全的第一保障。包括硬件设备以及安全信息牌和警示牌等。在硬件设备上,基本做到常用的保障系统。但存在如灭火器有过期未更换或数量不够、个人防护设备如紧急情况的防护服装备不齐。另外,各种警示牌如危险化学品、当心火灾、当心触电、有毒有害物质缺乏。实验室忽视认责到人,没有建立管理人员信息牌等。

2应对策略

2.1制度完善

完善的制度是约束不规范行为、防范乃至杜绝安全事故的首要保障。实验室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深入细化了制度内容,扩展了制度范围。包括事故防范制度,如定期定时检查电路、水管、通风、灭火等各类硬件设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做到及时处理。化学药品存放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危险、有毒药品从严管理,剧毒药品采用保险箱存放;化学危险品在入库前要验收登记,入库后要定期检查,严格管理,做到“五双管理”(双人管理、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人把锁);过期的药品及时清理。特别是近年来,实验室在国资处的督促和协助下完善了化学品的规范管理,各种储存方式、台账建立等逐渐规范化。另外,闲置化学试剂在校内各院系间实现了调剂,推动了化学试剂的有效合理利用,降低了危废化学品的处理成本。建立了事故应急预案,强腐蚀、烫烧伤的处理,化学药品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着火的处理等,均有指导性意见和措施。完善三废处理制度,并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逐渐注重执行力,落到实处。

2.2安全培训与宣教

加强对本科生进行安全宣教工作。在第一节实验课,强调规范、安全操作。由于我校学生来源层次不一,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强度有别,尤其是护理专业的同学,多数来自文科,对化学实验尤其陌生。因此,有必要详细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规范普及教育。特别是对实验中要涉及的危险操作,教师除系统完善的讲解,告诉学生可能的危险和防护措施外,必要时还必须亲自示范操作流程,让学生加深印象,极力杜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事件。另外,针对不同的化学实验课程进行对应的安全教育。如有机化学,对化合物的提取和制备中挥发性有毒有机物的安全危害需要强调。在无机化学实验中,金属离子的燃烧存在安全隐患;而在分析化学的实验中,各种仪器的使用安全尤为重要。这些细节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强调,提醒学生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实验室技术人员和教师通过参加全国高校各种安全会议,参观其它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模式、设备,学习和借鉴他人所长,补自身之短。并在科室、系院开展了相应学习后的汇报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不仅在使本实验室的安全保障系统得到巩固,意识得到强化,而且有效促进了全院师生以及后勤工作管理人员的安全观。

2.3完善安全设备

化学实验室基本的安全设备包括通风、水、电、药物储存、个体防护装置等。其中,通风设备在有机挥发性化学药品实验中尤为重要,操作易挥发的化学试剂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减少空气污染和吸入危险。本实验室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对实验室通风设备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换气效率。增加了紧急洗眼器、备用急救药箱等。对水电的定期检查维修,防止渗水漏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逐年改善了化学品的储存条件,实现了分类规范放置。增添了个人防护装置以防应急事故。

3结语

尽管我们在制度的进一步细化与完善、危化品管理的规范化、卫生环境保护包括“三废”的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上有所进步和整改,但一些具体的安全相关行为与细节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拟进一步利用目前已有的《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平台,制作网络视频学习资料,建立安全考试与测试系统。做到“以安全制度约束人,以安全培训指导人,以安全监管警醒人”[6],倡导实验室安全文化,为实验室的规范、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余录 陈毕琼 杜曦 袁园 胡光强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左铁镛,高校实验室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3.

[2]余录,胡光强,涂华,等.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广东化工,2013,3(40):171-172.

[3]刘浴辉,向东,陈少才.从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81-185.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2)

    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载体,其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近年来,中职生普遍素质较差,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低下,由于扩招的影响,学生人数较多,实验室相对比以前拥挤。因此,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首要解决的是实验室的安全问题。

    我校是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各类实验室基本健全、初具规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我校首先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实用、合理、节约、环保”等原则,从规章制度、人员安排、实验室场所、设备、仪器、药品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探索,特别是安全措施方面。

1、领导重视,制度落实,人员安排到位

    在化学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为了预防和减少化学实验中引发的急性化学中毒事故,提高师生应对急性化学中毒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在安全保卫部门的帮助下,特制定了应急预案。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可能引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原因

    第二、预防办法

    第三、处置程序

    (1)及时报告

    (2)启动应急处理小组

    (3)现场抢救:

    (4)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保护好现场及有关证据。

    (5)按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进行操作。

    (6)保险介人。

    (7)必要时警方介人。

    除了应急预案以外,每个实验室还制定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览表等。实行专人管理,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人、专柜、加锁的措施。我校还建立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实验人员持证上岗,安全意识强,实验室管理井井有条。

2、实验室场所分布合理、物尽其用,防微杜渐,避免事故发生

    实验室的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实验准备和学生实验室分开设置,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柜子存放,实验操作的台面我们采用的是耐酸耐碱材料,清洁起来非常方便。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则采用的是防震的大理石材料,装饰既美观又实用。

    为了保障实验课的有序进行,我们日常非常重视对学生实验课的规范教育。对上课用的试剂和仪器除了要求按正确的方法使用外,特别强调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懂安全,自发地保证安全,保护公共财产,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实验时,心中都有节约的观念、环保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必须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上开始陶冶和训练。首先教师要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这样对学生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实验中再从严要求。这包括在实验态度上养成严谨、认真、客观、从容的品质;药品按规定用量取用、实验操作规范,遵守实验守则,不随意带出药品、不能品尝药品,不私自做有危险性实验,不随意倾倒实验垃圾,节约水、电、酒精燃料、试纸、滤纸等,爱护实验仪器,实验后按要求对实验后的剩余物进行处理、洗涤实验仪器,收拾实验台面,整齐摆放好实验器皿、药品等。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往往含有酸、碱、重金属化合物以及氰化物、含砷化合物等,一般实验室的废液都排人下水道,这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影响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与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把好的经验传给学生,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用中和法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利用萃取法将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回收酚类和重金属等。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又可使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实用技术,还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通过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实验课,密切注视每个学生的实验过程,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防微杜渐,避免了事故发生。

    比如,酒精灯使用时,经常有操作不熟练或者粗心大意的同学会引起台面着火。有一次在梭酸的性质实验中,刚做完草酸的脱梭反应后,由于学生没有等试管冷却就开始洗涤,导致试管有一条小裂缝,加热时,试管爆裂,试剂流到了酒精灯和台面上,顿时,台面烧了起来,学生慌忙中又把酒精灯撞到了地上,地面上也开始着火。我们平时一直要求点酒精灯之前,一定要在旁边准备好湿布,于是很多同学和老师,马上用大量的湿布把火迅速盖灭了。

3、药品的安全管理

    根据实验课的特点,尽管危险品用量不大,但是品种繁多,使用频率高,因此药品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为了确保药品本身安全和不受污染,在试剂存放过程中,根据试剂的不同特性分别在密闭、避光、低温、通风、隔离防火等情况下,尽量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并贴上标签,方便查找和使用。我们应该知道常识易爆混和物。

    实验室中不仅经常使用易燃、易爆、自燃以及强氧化剂等类药品,而且还要经常进行加热、灼烧、蒸馏等实验操作,存在着火的可能,因此要了解和掌握有关防火、灭火的知识和技术。

    (1)防火

    加热易燃试剂时,必须用水浴、油浴等加热,绝不能用明火。如果加热温度有可能达到被加热物质的沸点,则必须加人沸石,以防爆沸。

    使用易挥发可燃试剂(如乙醇、乙醚、丙酮等)时,要尽量防止挥发,保持室内通风,绝不能在明火附近倾倒、转移这类试剂。

    配置灭火器材,定期检查其性能。

   (2)灭火

    实验室如果着火,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①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②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③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4、各种有毒气体的中毒症状和安全防护措施

有毒气体的中毒症状及防护措施见表1

5、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关注安全

    对于实验教材中不利于安全或者是没有详细说明安全事项的实验,实验老师一般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在不影响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开展绿色实验,或者补充说明注意事项,使实验过程既安全又环保,还有利于师生身体健康。

    比如:《有机化学》实验中,很多实验我校都作了一些改动。蒸馏的操作实验中,为了使学生安全学会操作,我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用水来自制蒸馏水,第二步才用试剂进行课程规定的实验。这样在学生做第一步的时候,基本上是安全的,方便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和熟悉仪器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第二步的实验。而且这个实验我们把酒精灯改成电炉,把圆底烧瓶改成平底烧瓶,学生安装起来更方便,实验效果更好。类似这样的改动很多,有些是学生提出的,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鼓励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6、实验课后的废液安全排放问题

    实验室中各类酸、碱的用量很大,一般的废液浓度小,可以直接排放。浓度较高的酸碱废液,分开存放,定期将废液中和至ph值在6. 5一8. 5之间后,再经稀释可安全排放。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3)

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载体,其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近年来,中职生普遍素质较差,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低下,由于扩招的影响,学生人数较多,实验室相对比以前拥挤。因此,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首要解决的是实验室的安全问题。

我校是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各类实验室基本健全、初具规模。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我校首先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结合“实用、合理、节约、环保”等原则,从规章制度、人员安排、实验室场所、设备、仪器、药品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探索,特别是安全措施方面。

1、领导重视,制度落实,人员安排到位

在化学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为了预防和减少化学实验中引发的急性化学中毒事故,提高师生应对急性化学中毒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在安全保卫部门的帮助下,特制定了应急预案。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可能引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原因

第二、预防办法

第三、处置程序

(1)及时报告

(2)启动应急处理小组

(3)现场抢救:

(4)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保护好现场及有关证据。

(5)按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进行操作。

(6)保险介人。

(7)必要时警方介人。

除了应急预案以外,每个实验室还制定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览表等。实行专人管理,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人、专柜、加锁的措施。我校还建立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实验人员持证上岗,安全意识强,实验室管理井井有条。

2、实验室场所分布合理、物尽其用,防微杜渐,避免事故发生

实验室的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实验准备和学生实验室分开设置,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柜子存放,实验操作的台面我们采用的是耐酸耐碱材料,清洁起来非常方便。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则采用的是防震的大理石材料,装饰既美观又实用。

为了保障实验课的有序进行,我们日常非常重视对学生实验课的规范教育。对上课用的试剂和仪器除了要求按正确的方法使用外,特别强调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懂安全,自发地保证安全,保护公共财产,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实验时,心中都有节约的观念、环保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必须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上开始陶冶和训练。首先教师要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这样对学生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实验中再从严要求。这包括在实验态度上养成严谨、认真、客观、从容的品质;药品按规定用量取用、实验操作规范,遵守实验守则,不随意带出药品、不能品尝药品,不私自做有危险性实验,不随意倾倒实验垃圾,节约水、电、酒精燃料、试纸、滤纸等,爱护实验仪器,实验后按要求对实验后的剩余物进行处理、洗涤实验仪器,收拾实验台面,整齐摆放好实验器皿、药品等。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往往含有酸、碱、重金属化合物以及氰化物、含砷化合物等,一般实验室的废液都排人下水道,这样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不良的习惯,影响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与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把好的经验传给学生,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比如用中和法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利用萃取法将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回收酚类和重金属等。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又可使学生学习绿色化学的实用技术,还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通过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实验课,密切注视每个学生的实验过程,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防微杜渐,避免了事故发生。

比如,酒精灯使用时,经常有操作不熟练或者粗心大意的同学会引起台面着火。有一次在梭酸的性质实验中,刚做完草酸的脱梭反应后,由于学生没有等试管冷却就开始洗涤,导致试管有一条小裂缝,加热时,试管爆裂,试剂流到了酒精灯和台面上,顿时,台面烧了起来,学生慌忙中又把酒精灯撞到了地上,地面上也开始着火。我们平时一直要求点酒精灯之前,一定要在旁边准备好湿布,于是很多同学和老师,马上用大量的湿布把火迅速盖灭了。

3、药品的安全管理

根据实验课的特点,尽管危险品用量不大,但是品种繁多,使用频率高,因此药品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为了确保药品本身安全和不受污染,在试剂存放过程中,根据试剂的不同特性分别在密闭、避光、低温、通风、隔离防火等情况下,尽量互不干扰,互不影响,并贴上标签,方便查找和使用。我们应该知道常识易爆混和物。

实验室中不仅经常使用易燃、易爆、自燃以及强氧化剂等类药品,而且还要经常进行加热、灼烧、蒸馏等实验操作,存在着火的可能,因此要了解和掌握有关防火、灭火的知识和技术。

(1)防火

加热易燃试剂时,必须用水浴、油浴等加热,绝不能用明火。如果加热温度有可能达到被加热物质的沸点,则必须加人沸石,以防爆沸。

使用易挥发可燃试剂(如乙醇、乙醚、丙酮等)时,要尽量防止挥发,保持室内通风,绝不能在明火附近倾倒、转移这类试剂。

配置灭火器材,定期检查其性能。

(2)灭火

实验室如果着火,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①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②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③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4、各种有毒气体的中毒症状和安全防护措施

有毒气体的中毒症状及防护措施见表1

5、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关注安全

对于实验教材中不利于安全或者是没有详细说明安全事项的实验,实验老师一般会结合学生的实际,在不影响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开展绿色实验,或者补充说明注意事项,使实验过程既安全又环保,还有利于师生身体健康。

比如:《有机化学》实验中,很多实验我校都作了一些改动。蒸馏的操作实验中,为了使学生安全学会操作,我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用水来自制蒸馏水,第二步才用试剂进行课程规定的实验。这样在学生做第一步的时候,基本上是安全的,方便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和熟悉仪器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第二步的实验。而且这个实验我们把酒精灯改成电炉,把圆底烧瓶改成平底烧瓶,学生安装起来更方便,实验效果更好。类似这样的改动很多,有些是学生提出的,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鼓励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6、实验课后的废液安全排放问题

实验室中各类酸、碱的用量很大,一般的废液浓度小,可以直接排放。浓度较高的酸碱废液,分开存放,定期将废液中和至ph值在6. 5一8. 5之间后,再经稀释可安全排放。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大力投入,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建设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化学实验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相对于其他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具有许多特殊性[1].第一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化学药品集中使用地,不仅试剂种类繁多,而且常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第二化学实验操作常涉及到一些危险性实验,如高温高压反应、易燃易爆气体气瓶使用(如氢气、乙炔等)、X射线衍射测试、正丁基锂使用等.近年来,火灾、气体泄漏、辐射、机电伤害等安全事故在高校实验室中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三化学实验课是面向全校的基础实验课,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多.因此,科学地、规范地进行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是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挑战.近几年,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在“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卓越杯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重庆大学设备处安全管理与建设”等工作的推动下,开展了大量有关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部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目标系统化、明确化和规范化;“卓越杯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已先后在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举行,该竞赛不仅促进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进步,而且促进了高校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建设的交流、重视与发展;在重庆大学设备处的带领与指导下,学院明确了化学实验室的管理目标、制定了各种规范安全文件制度、完善了安全文化建设等工作.

1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高校化学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分析,目前部分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以下问题:(1)化学试剂管理不规范,常规和危险性的化学试剂管理制度不够明确,尚未健全化学试剂的使用、废弃化学品的管理与处理体系.(2)一些安全制度不系统、不全面,也不够明确,存在流程管理上的不完善.(3)安全文化意识不强,安全专业培训与演练较少,还没有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4)实验室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相关人员责任心不是很强.尽管各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制度流程、人员配置和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完善,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安全事故在全国高校化学实验室中仍时有发生,其深层原因在于没有把实验室安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全过程的安全控制管理.因此,将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全过程的安全控制管理是具有现实意义.

2全过程安全控制体系

高校化学实验室承担化学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在广义上及本质上可以看作一个类似的工业生产过程,这个过程即利用原材料(各种研究样品如各种化学药品),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常温、常压、高温、高压等环境)产生或获得某些物质(化学反应后的目的产物与伴随产物)的过程.全过程安全控制的管理理念[2]是以预防为主、注重源头、突出重点、过程跟踪、目标考核、持续改进.管理目标是对每一项实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使每项活动进入下一个环节时都处于安全状态,从而保证整个过程安全可靠.管理作用是针对指标安全性、操作规范性、工艺合理性、措施有效性等方面,对危险品、操作失误等风险进行全过程控制,保证实验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往惯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安全工作的事后总结和处理,注重的是安全结果的考核,是亡羊补牢式.而全过程管理模式,突出的是对化学实验室安全重点、重要因素的全程控制,形成贯穿源头、过程、目标、结果的全过程管理,强调的是从源头到结果的整个链条的全过程的安全控制,涉及到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作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3全过程安全体系内容

3.1建设规划过程控制,保证设施建设的安全性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整体搬迁到重庆大学虎溪新校区的理科楼新化学实验室.有关新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划包括以下3个步骤:(1)前期论证阶段.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访国内外一流化学学科的高校,借鉴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硬件设施设计、标准与规划.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及早介入,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因素,提出安全建议.(2)设计施工阶段.加强施工阶段的安全设计跟踪检查,及时出具安全评价报告.(3)项目验收阶段.组织验收时,审查“三同时”的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技术措施可靠.3.2制定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实施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2G3].近几年,我院参照教育部安全检查标准和学校设备处的安全条例,并结合我院化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保证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运转.这些制度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危险性实验安全操作制度、维护检修制度,以及环境污染和防范监管制度等[4].3.3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化学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1)增加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配置,提高实验队伍的待遇和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实验教学队伍.近几年,我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了化学实验室实验队伍的建设.目前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占到82%,其士学位的占31%,从学历上提升了化学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质.(2)通过化学专业培训、定点培养等方式来改善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培养整体素质较高的实验技术队伍.定期选派实验室人员参加各种安全培训和安全会议“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研讨会”“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等,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理念、安全模式和安全管理经验.(3)学校和学院都定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检查,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实验室安全管理纳入校、院和实验室管理员的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5].3.4宣贯落实实验室安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大力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实验室安全教育落到实处.(1)全程化.安全教育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统一让入学新生学习“重庆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让进入化学实验室学生进行“全校性实验室安全教育选修课”学习,我院还特别为硕博研究生开设“化042实验技术与管理工安全与职业素养”课程,只有通过安全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2)多层次.安全教育应该覆盖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博士、硕士及本科生,还有各级人员,如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等.(3)多渠道.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应当多样性、多元化,有纸质安全教育材料、多媒体安全宣传材料、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等.3.5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开展高校应将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作为常规的教学环节开展,在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开展中必须考虑并囊括安全教育内容.(1)验课程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能够预防或避免易发安全事故的操作.从实验内容、任务的设计上,既要保证完成必需的教学内容与训练,又要确保实验过程中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会带来严重后果[6],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2)实验课程必须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更新或完善实验内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实验课程设计的与时俱进.(3)实验课程中增加讲解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与实验操作的规范问题,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7],将安全意识从学生进实验室的第一天就扎根于脑海中与行为中.3.6化学危险物品全过程记录及控制化危品是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载体,也是重要的危险源,因此我院不仅从源头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格执行购买、领用、备案等环节的审批管理[8G9],而且还建立台账对化危品的申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全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改善管理疏漏,减少化危品事故的发生.

4创建精益安全管理模式

精益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10G12],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精确、高效和持续运行.创建精益安全管理模式,以危险源管控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方法,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1)引入精益思想、营造全院师生参与的安全管理氛围、消除各级人员思想上对安全问题的侥幸心理、努力培养广大师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压倒一切”的实验室安全理念.(2)推行精益方法、采用精益工具、导入PDCA循环,即安全精益管理制度:方法—落实、实施—检查、分析—纠正,以便对安全管理现状和改善情况及时实施精益评价.(3)建立精益组织,从学校层面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建立院级、系级、各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避免多头交叉管理,形成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联系紧密但又职责分明的化学实验室安全责任制.(4)形成精益流程,包括发现安全问题、解决安全问题、持续改进安全问题的流程.对于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检查监督,应建立经常性、长效性,多部门、多类别协同管理、多管齐下的检查监督机制,同时必须抓好检查结果反馈、监督落实情况.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5)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344-01

化学检测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采用理化分析手段分析化学材料以及产品,对这些产品进行相关的检测的实验室。除此之外,非化学原料与制品的检测也是化学实验室的一项工作,例如对食品中的有害残留物质检测等等。在化学实验室的相关化学检测以及化学安全管理上,我国只是提出了宏观的基本要求,没有对具体细节做深入细致的指导,因而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还是比较高的。化学检测实验室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化学物品的反应,会出现爆炸、毒性等,化学实验室应该从各个方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将其排除出去,降低实验室的危险。

一、加强化学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

加强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具有巨大的作用与意义,不仅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对周边地区的危害也随之降低,而且能够使实验室达到标准,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化学实验室的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主要是化学、物理等方面的危害,下面我们就来具体阐述下这些危害,以使工作人员更加明确安全管理的目的与必要性。化学危害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质有些本身具有腐蚀性或者是刺激性,遇到某些物质会发生爆炸或者是火灾,另外化学中的一些物质还是造成慢性中毒积聚的载体,会产生一些致癌的物质等等[1]。物理危害主要是一些烫伤、机械伤害、噪音或者是采光异常等等。关于化学实验室,已经有明文规定: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机器设备以及设施环境、检测方法等要严格遵守规定,明确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这些都说明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将安全隐患及时找出,并将其及时排除,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二、化学检测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原因可以用两种理论来解释:五骨牌原理与新五骨牌原理,下面我们将使用这两种理论来解释化学检测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五骨牌原理指导下,灾害的产生源于事故,事故的产生则是因为不安全的行为活动以及不安全的环境,人们对不安全行为以及不安全环境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的话,就很容易造成这些危险事件的发生。而新五骨牌原理下,事故也是由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环境引起的,但他们归根到底都是不良的管理造成的,安全管理事件没有提到日程上。新的原理与旧的原理相比,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入,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与核心,将危害产生的原因归结到了管理不良的层面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的地方。有这两种理论,我们也能发现:事故的发生是由一连串因素构成的,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因果逻辑关系,每个因素都发生的话,那么事故就很有可能发生[2]。这一连串的因素主要有4个,分别是管理因素、工作人员的因素、个人性格上的缺陷、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活动,这几个因素依次产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十分大。

三、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措施与防范

(一)化学检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我们前面在讲述过化学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原因之后,就要对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作出一些管理与防范,管理措施与防范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技术规定与标准来进行,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下化学实验室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与防范措施。首先是人员的管理方面,化学检测实验室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存在潜在的危险因子,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化学知识,熟悉相关的化学药品,并对这些药品的化学与物理性质要熟悉,化学药品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使用之前要做一个了解。了解化学药品的危险性的途径之一就是看化学试剂的药瓶上的标签、安全资料表、了解关于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法规等等。第二步就是要对实验室的设施与环境进行管理,我们要严格按照lSO/IEC 17025:2005中规定,各种能源、照明都应该按照标准检测与实施[3]。另外化学实验室应该将不相容的活动分离开来,避免产生交叉性污染,严格控制影响检测与质量校准的化学检测区域,并要加强管理,做好化学实验室的内务,形成一整套完整、专门的实施程序。化学实验室处在一个充满各种水电、煤气、电磁干扰、温度、湿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会单方面或者是多方面综合在一起,发生事故,实验室在使用电器时,应该重视电器的防护。处置化学样品应该遵守一定的规则,遵照储存、使用以及保护、样品废弃物处理等相关规定,做好化学药品的分类管理工作,因为一些化学样品由于其特性,在一起的话会很容易发生反应,产生爆炸或者是发热反应,进而导致火灾等事故的发生[4]。化学检测过程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实验操作正确,确定实验方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二)养好良好的实验室通则与习惯

管理好化学实验室,还要制定并培养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与工作习惯,化学实验室的中化学用品、试剂等的特性、处理方法都要按照标准规定来进行。另外实验室还要专门地设置一个高级指导,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废弃的化学物品,将其分好类之后,再将其标注好,定期要处理这些废弃物,严禁不同废弃的试剂混合在一起,还有那些具有高危、毒性大的药品派专人单独处理。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与素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与,仔细认真,当实验人员身体出现不适时,尽量不要做实验,做实验需要精心准备与设计,而身体或者是心理出现不适时,就很难做好这件事。实验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实验通则与实验习惯,实验时,做好防护措施,综合考虑试剂的安全性,事前做好防护措施。

四、结语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关系着实验人员生命以及实验室整体财务的安全,做好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是树立起正确的安全管理的战略性意识,使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此重视起来,积极培养化学检测人员的业务安全素质,工作人员还要做好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排查,及时早发现早排除,将潜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化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实验规定,在化学检测过程中,认真仔细、做好预防的准备与计划,增强安全意识,最后安全顺利地完成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曹云丽. 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化工时刊,2009,09:67-69.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6)

近几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笔者所在学校出现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手被试剂腐蚀的事件,华东理工大学玻璃爆炸伤眼事件,清华大学化学楼起火爆炸事件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给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综观安全事故的起因,绝大多数还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实验室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相连。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应该将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在教育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是外界刺激被动的接受者和灌输对象。信息化教学以学为中心,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和技能。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从而胜任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有几个优势:第一,信息化教学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有利于实施跨年级、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第二,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微信公众平台等等,使得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实现个别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个别化学习的可能,学习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信息。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部门规定和相关标准,高校实验室安全防范自查和省市校各级安全检查频繁,充分体现了国家、教育部、高校等各级领导对于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针对笔者所在学校实验室管理现状,普通化学实验室不断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硬件措施建设,包括实验室通风系统建设,仓库防盗门、指纹门禁及危险化学品试剂柜建设等,灭火设施的定期更新与完善等措施;同时不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软件系统建设,包括化学品数据档案整理汇总(品名、性质、数量、储放地、可能危害及相应的处置方法)、化学品入库及领用信息登记和审核制度、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并制定了《易制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应急预案流程》《化学实验室轻微事故应急预案》《化学实验室安全承诺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普通化学实验是面向非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化学基础实验课程。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所学普通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最佳途径。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普通化学实验是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六大学院,非化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化学基础实验课程,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每年学生选课人数达千人之多。普通化学实验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标准的实验操作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以后专业实验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很多学生零实验基础,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薄弱,动手能力较差,且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度不高的情况。有些学生只是在中学时见过老师演示实验并没有实际动手做过化学实验,甚至一些来自教学条件较差学校的学生连演示实验都没见过,因而这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不过关,做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此外,化学实验中涉及的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种类繁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旦疏忽大意,就会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因此在做实验前,需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个人防护技能,杜绝在实验环节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普通化学实验的第一堂课就是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然而此前安全教育主要是由教师进行单一的课堂讲述,未能唤起学生的重视,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主要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将实验内容进行讲解陈述,然后由学生操作,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实验预习的普遍现状是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重视性不高,预习不到位,预习报告纯粹是将实验内容抄一遍,没有进行思考,导致预习效果不好,有些学生甚至未完成预习实验就进入实验室,由于对实验仪器不熟悉、对实验涉及的化学试剂不了解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鉴于以上几点因素,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之前的安全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三、信息化教学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及设想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地,提高实验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实验教学改革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既丰富了实验安全教育的教学手段,又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第一,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建设。作为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第一步,学生在系统内完成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及实验室安全准则,并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才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此系统的运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实验安全知识及实验室安全防范能力,完善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此系统内设实验室安全知识题目题库,知识范围包括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规范着装、化学实验室常规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化学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及溅洒至皮肤上的应急处理方法、实验室紧急洗眼器和冲淋装置的使用、实验室防火防爆、实验室应急预案、实验室起火类型及灭火方式的选用等等。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首先要在电脑端完成并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具备考试合格成绩单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对于实验室潜在的危险因素具有足够的重视度,又使其具备了初步的实验安全防范基础。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的投入运行,将实验室安全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本科实验教学的安全系数,并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视度。此系统可以应用至全校甚至全国高校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大大降低了高校实验室事故的发生率。第二,设立电脑端预习系统,针对每次实验涉及的仪器和试剂安全使用要点,尝试以小测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测验内容涵盖实验知识及操作要点,且便于解答,旨在提高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能力。每次预习测验的成绩作为学生的预习成绩最终计入平时成绩中。此预习系统不仅可以免去学生写预习报告的时间,而且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第三,随着微信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上理工化学实验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也已开通运行。针对普通化学实验的上课内容,拍摄每次实验课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规范操作及操作要点微视频,分步讲解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将视频链接至微信公众平台及普通化学实验课程中心网,学生通过视频短片学习,巩固实验操作,形象、直观,可以有效避免错误及危险操作,杜绝实验事故,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又可以解决学生多、教师少,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的难题。此外,微信公众平台可与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相结合,实现学生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帮助完善学生的实验安全知识,更好地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通过对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包括微课、视频短片教学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力宣传及教育作用,使得实验安全教育多元化、信息化。并通过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及实验预习系统的运行,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及实验室安全意识,丰富了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教学手段,提高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信息化,培养安全意识强烈、实验基础扎实、操作规范的应用型理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贺文英,张秀芳,阿娟,等.普通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

[2]徐文祥.高等院校普通化学实验的教改与实践[J].教师,2013(14):85-86.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7)

高校实验室是理工科类专业必不可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科发展的必要保证。高校实验室作为实验教育的重要场所,必然会涉及到不同种类的试剂,其中管制类化学品是高校实验中经常会使用的。管制类化学品主要指的是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和剧毒品。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第445号国务院令,公布《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随后又进行了增补,共涉及3大类,32种易制毒化学品。201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个部门共同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共涉及148种剧毒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第23条规定,公安部于2017年编制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版)》,共涉及74类易制爆化学品[1-2]。这些管制类化学品若管理或使用不当,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如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12.26”较大爆炸事故,就是由于现场存放有大量易制爆化学品———镁粉,最终导致事故的扩大,3名学生当场烧死。因此,管制类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是保证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3]。

1化学实验室管制类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专业的不断发展,科研领域不断深化,高校实验室所用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都逐渐增加,尤其是管制类化学品很多实验室都有使用[4]。近年来,各高校对管制类化学品的管理不断加强,也针对管制类化学品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办法,但由于涉及实验室数量广,研究方向复杂,人员繁多等问题,使得管制类药品的安全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虽然高校做了大量的安全管理工作,但仍有部分师生对实验室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较多[5]。管制类化学品往往涉及到易燃、易爆、腐蚀,甚至是剧毒,这些特殊的化学品若不引起重视,会埋下安全隐患,如一些实验人员在使用管制类化学品过程中随意将其放置在实验桌上,暴露在空气中,使用过程中也不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防护,还有一部分实验管理人员虽然长期使用此类化学品,但总认为自己实操经验丰富,不可能出现任何问题,最终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上有所松懈,导致意外发生。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到正确的处理。

1.2储存场所不符合要求

一些高校的化学品存放仍在使用传统的试剂柜,这类试剂柜仅适用于存放普通化学药品,有的甚至还是木制柜子,其安全性和安防性完全达不到管制类药品的储存要求。2018年公安部颁布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要求》(GA1511-2018)在储存场所的分类,防护区域和部位,配套的安全防范设施等方面做了最新的防范要求[3]。多数实验室所使用的管制类化学品都有暂存在该实验室中的现象,实验室储存条件不达标势必给实验室的安全埋下祸端。此外,某些实验室随着科研方向的不断深入,实验室储存的管制类化学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过期试剂也越来越多,这也给实验室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1.3采购管理存在漏洞

现在有很多高校都严抓管制类化学品的采购,国家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在公安部门备案的管制类化学品,必须向有经营许可证的经销商购买。但仍有高校的部分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通过网购、电话等渠道向供应商购买管制类化学品。这种情况下学校层面很难监管管制类化学品的流通和使用,给实验室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6],然而一旦公安部门查到管制类化学品的供应商,就会根据供应商那边的购买记录倒查到学校相关人员,严重者甚至触犯法律。1.4使用过程管理不严很多高校都实行管制类化学品登记制度,也下发了管制类药品登记台账,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导致账目不符情况时有发生。实验过程中,部分实验室管制类化学品存放不规范,实验人员取用后未将管制类化学品及时放回试剂柜中,违规操作时有发生。甚至有部分实验室管理不够严格,实验人员可直接从实验室将管制类化学品带出,造成严重后果,如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某研究生就从实验室中偷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将其注入饮水机导致其室友中毒死亡。

1.5废弃物处置不合理

根据国家要求,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公司统一回收处理,多数学校也出台了实验室废弃物回收的相关安全管理要求。但仍有部分实验室未按照规定执行,处理危险废弃物不规范,废弃物回收标签填写不清,废弃溶液随意混放,管制类化学试剂随意丢弃现象仍然存在,有人甚至直接将试剂直接倒入实验室下水道中,造成环境污染。

2化学实验室管制类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探索

2.1加强安全教育与准入制度

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多起工伤事故发现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约占事故发生的89.8%[7]。因此,强化安全教育是高校提升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方式,只有在一开始提升实验人员对管制类药品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与准入制度,才能引起实验人员的重视。第一,加强实验人员的准入制度,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通过学校设置的准入安全教育,包括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参加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实验方案的评估、通过实验安全知识考试等等。通过实验方案的评估重点了解所要开展实验内容中管制类化学品的情况,通过查阅管制类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SafetyDataSheet,MSDS)了解所使用的管制类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等信息,掌握管制类化学品的储存条件和应急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第二,开展化学品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化学品的防护知识、应急处理和自防自救教育,开展实验室事故应急演练,有效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自救能力。

2.2完善储存条件和场所

管制类药品不能一味禁止在实验室中存放,药品的运送和取用问题将使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异常困难,因此与其严格禁止实验室存放增加管理难度,不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校的管理制度进行场所认定,可分为由学校部门统一管理的管制类化学品仓库和由实验室自行管理的暂存柜,这两类不同的存放区域也应符合对应的安全管理要求。根据《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要求(GA1511-2018)》的要求对实验室储存场所进行检查、认定,配套相应的安防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根据实际存储的管制类化学品的属性配备相应的防爆药品柜、酸碱存储柜、视频监控系统和通排风装置,且此类药品柜必须进行双锁管理,方能满足管制类化学品储存的条件。对于高校实验的暂存柜,可将实验室根据实验室存放或实验所使用的管制类化学品进行分级管理[8]。其中,涉及到剧毒化学品和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可定义为高度危险实验室,涉及到第二类易制毒、第三类易制毒和易制爆品可定义为危险实验室。对管制类化学品必须做到分类有序,标签清晰;固液、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按要求分类存放,腐蚀性溶剂配有二次防泄漏容器[9],通过国家规定的储存场所条件和高校实验室的分级认定后,该实验室方有资格购买、暂时储存和使用管制类化学品,且管制类化学品的用量应受到严格管控,不超过实验室药品一周的使用量。

2.3建立管制类药品全过程管理机制

大数据时代,高校可依托网络科技手段,建立高校化学品管理平台,在平台上引入多家有经营许可资质的商家或厂家,对管制类化学品实行全过程管理。首先购买管制类化学品的教师必须先向公安部门进行备案,在向化学品管理平台上备案过的有相应经营许可资质的商家或厂家提出购买申请,由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和所在单位部门审核,学校管理单位和保卫处审批、备案,并通过公安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取得公安备案证明后方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该试剂。购买后,使用老师必须依规进行管理,根据管理要求,剧毒化学品和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应严格遵守“五双”管理制度[10],即双人领取、双人运输(其中一个必须是教师)、双人双锁、双人使用、双人记录,剩余不用或者过期的试剂或空瓶的处置必须按规定进行、双人签字确认。第二类易制毒、第三类易制毒和易制爆品分类存放、双人双锁,做好领用、使用和处置记录。实验开展过程中,实验人员必须精准称量,按需取用,在取用记录本上签字记录,并在化学品管理平台更新数据。为避免管制类化学品废弃物处置不当,这类化学品须由教师本人通过提前备案进行报废处理,对随意处理的实验室予以重罚。同时,严格控制管制类化学品的使用,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减少实验室安全隐患。最终回收的废弃物,分类存放,贴好标签,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及时清理处置。

2.4明确安全管理职责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8)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12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进行实验与创新、发明与创造的基地,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1]。在各种实验室中,化学实验室与其他基础实验室不同,化学实验室需要经常使用大量易燃、易爆和有毒的化学品,加之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各类仪器设备常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因而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要高于一般的实验室。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可行、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不断加强和提升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为教学、考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软硬件环境[2]。

一、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物的不安全因素

化学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危险试剂较多,物的不安全状态无法避免,实验中使用的大都是些易燃易爆物品,以及一些高温高压仪器等,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违反操作规程,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1.化学试剂。实验中使用到的易燃液体如甲醇、乙醇、乙醚、丙酮等;易燃气体如氢气、氧气、乙烯气等;易燃固体如硫磺、五硫化二磷等,这些物质的燃点都比较低,经加热、撞击或遇到明火,会迅速燃烧,很容易发生爆炸。

2.剧。化学实验室经常需要使用一些有毒药品,以及一些剧毒的实验中间体,这些剧若保管不当或使用不当,将引起人体机能发生改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中毒死亡。

3.危险化学品泄漏。有的化学实验的进行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甚至高温高压,而长时间的使用和溶剂的腐蚀,加速了仪器设备的老化,如果对仪器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使得设备带故障运行,极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不但危及生命,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二)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指思想上不重视,精神状态不佳,能力上缺乏必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等。

1.安全管理政策不健全。目前许多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都是由校办公室或保卫处负责,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内容非常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防火防盗,还涉及很多专业技术知识,若没有专业人员,很难有效开展工作,可能会因为错误的施救方法,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2.安全意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思想,安全意识薄弱。虽然在上实验课前,教师都会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尤其是对刚进实验室的大一学生,然而这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老师讲,学生听,等到真正做实验的时候,学生把这些安全教育完全抛于脑后,不按操作规程,甚至违反操作规程,这就极易引发实验安全事故。

(三)管理缺陷

很多化学实验室没有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让老师和学生无章可循。甚至有些实验室没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出现推脱,混乱的等现象,致使人的不安全因素大大提高,引发许多安全隐患。

二、化学实验室安全现状

(一)人员流动快,安全教育难度大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实验教学及科研的场地逐渐增多,因此需要部分聘用的实验人员,但因待遇低,流动性大。而对于学生,化学类的本科生四个年级,研究生三个年级,在实验室工作和学习几年后就毕业离开,在这短短的几年里难以通过有限次的安全培训就能达到安全管理,因此,实验室的安全教育难度大。

(二)学生不按规程进行实验

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比较强,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实验,若在化学实验中,不按规程进行,极易造成重大的人身安全隐患。比如在实验前,只对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品本身的特性有所了解,而对化学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按相关规定存放危险化学试剂或药品,甚至随意处置化学垃圾等等,这些都有可能给自己,实验人员及周边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威胁。

(三)消防器材单一

高校实验室大多配备的消防器材都只有常规的灭火器,而化学实验室里的化学品性质多样,成分复杂,有些药品如活泼金属,有机溶剂及电器设备着火,无法使用常规手段扑灭,常规的灭火器无法满足实验过程中突发事件时的要求。

三、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化学实验室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在参加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除了在入学开始统一进行的安全教育,在各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各实验课老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讲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还可以通过举行一些安全知识方面的竞赛,让学生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

(二)完善规章制度

任何管理都需要规则制度,建设制度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制定一套严格、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化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手册,废弃物处理规定,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压力气瓶安全使用管理规定等,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从体制上进一步完善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根据各个化学实验室进行不同性质的实验,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并在楼道里配置紧急报警装置,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防灾重于救灾,尽管小事故难以避免,但大型事故是可以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扼杀在摇篮里的。技术上可以安装各类消防措施,不同类型的火灾报警器复合使用以第一时间发现火情,消防通道保证人员的紧急疏散和救援。管理上则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则制度避免人为失误,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环保的实验环境。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分类

(1)火灾事故。该事故是实验室经常发生的事故,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忘记关电源,致使仪器设备、电器等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供电线路或电器具老化,导致发热、短路打火,引起火灾;实验人员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等等。

(2)爆炸事故。该事故多发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实验人员工作中化学药品配置、使用不当,使得化学反应加剧造成爆炸;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等等。

(3)化学试剂腐蚀、灼伤事故。该事故多发生在有腐蚀性化学药品或强酸、强碱试剂的实验室。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做化学实验时,由于实验人员对实验操作流程不熟练或操作不当, 使腐蚀性化学药品或强酸、强碱试剂外溅造成眼睛或皮肤被损伤、灼伤。

(4)毒害事故。该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 造成误食中毒;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 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 造成环境污染等等。

2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1)人为操作不当。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是化学实验室的操作人员犯了极低级错误导致的,这些错误往往是在实验前由老师不断重申不要触犯的,但由于最初的培训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缺少实际体会,记忆不深,实验时不小心操作不当导致。

(2)环境差,设备老化。许多具有几十年办学历史的高校,他们有些老的理化实验室在消防安全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在建筑材料上没有应用耐高温和防火的材料,无报警系统,也无安全出口处,通风设施系统也不完善。有些老的理化实验室因增添了不少大功率的仪器设备和电气设备,致使电源和电线超负载运行,埋下了火灾的隐患。

(3)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缺少。目前,在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里,一线科研人员主要由硕士、博士、博士后和实验员组成,他们是各种化学实验的主要完成者,但他们的安全防护知识却往往局限于来自实验室管理者的简单传授和自身操作实践。他们往往对技术环节比较精通,但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大多意识淡漠。

3高校化学实验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3.1建设安全规范的化学实验室

高校应该对化学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建设安全规范化的化学实验室。安全建设应该从源头抓起,把安全建设标准纳入实验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加大对化学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在实验室新建、扩建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按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充分考虑实验室的设计、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安放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设施的规范完善问题。对于安全条件不完备的老化学实验室应该投入经费进行改造,为有需要的化学实验室加装煤气泄漏报警装置、洗眼器及喷淋装置,进行实验室通风系统及水、电、气线路的扩容和改造。

3.2健全管理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安全责任制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学校与学院(系、部), 学院(系、部)与实验室, 实验室与学生, 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 明确各级安全工作的岗位、范围、内容、标准、责任、处理原则及相应条款。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

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健全制度,调整岗位安排, 配备业务熟练、安全意识重、责任心强的管理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三防设施,灭火器是否在使用期限内,气压是否在正常值内,电源开关是否正常使用, 漏电保护器是否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消防栓内是否有水,通水管是否漏水,安全出口灯断电后是否能正常启动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3.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管理技术

实验室安全管理内容非常丰富, 不是简单的防火防盗,还涉及到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人, 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思想稳定、胜任本职工作、年龄结构合理、任职资格合适、数量素质达标。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消防专业知识和化学实验专业知识。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要关注相关学科理论的新进展, 不断丰富知识体系, 将最新的信息、方法、成果应用于实践。利用电脑联机数据处理设计网络管理系统。弄懂基本理论、掌握操作技能、学会现代管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真正做好为教学、为科研、为实验、为学生服务, 一切从教学出发, 一切为教学着想。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10)

1问题提出与绿色化学

“8•12”天津港码头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震惊全国,甚至世界。这种特别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至今压在人们的心底无法抹去。然而,近年来高校实验室(中心)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而且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财产甚至生命的重大损失。认真地梳理、调查、分析这些安全事故的原因,非常明显,主要起因:(1)不正确的安全观念和态度(侥幸、无所谓、不在乎);(2)缺乏知识及技术;(3)生理的不当不适应;(4)不适当的环境和设备引起的行为。总之,是人的责任安全意识不强或管理不善,都是人的因素。据确切统计,人为因素占98%[1]。因此,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BenignChemistry)、清洁化学(CleanChemistry)。即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2]。可以看出,绿色化学注重源头预防,提倡无毒、低毒原料和反应条件的应用,使资源和原料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实现环境的无害化和可持续化发展。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在绿色化学视域下,尝试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创建绿色、环保、安全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升级版,取得了良好效果。

2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安全管理

2.1加强绿色化学教育

树立实验安全意识绿色化学教育主要是绿色化学思想、理念、“5R原则(不用危险品、减少用量、循环使用、回收再用、再生)”的教育。把绿色化学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贯穿到化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理论教学的绪论课,在讲好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应用中,适当提及新兴学科绿色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以及应用,让学生知道绿色化学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处。尤其是在讲授化学科学技术对科学和社会历史贡献时,一定要提到,化学科学技术的另一面。即人类生态环境的化学污染和化学产品的安全危害。让学生一开始就有绿色化学的思想和理念,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始终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的意识和责任。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定律、技术、方法和化学反应过程都可以融入绿色化学的思想和技术。化学实验课教学中,更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用绿色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如何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的排放;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以及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教育以绿色化学为科学基础,使师生“知其所以然”,使其体会“何应为、何应不为”,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安全习惯,实现安全意识固化和安全行为常态化。加强师生实验安全操作技能训练,从每个细节入手,从根源上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实验教室里有《化学实验规则》《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化学实验室安全歌》以及“绿色、环保、安全”的红色标语,使用仪器设备、药品用品上有“绿色、环保、安全”的标签。处处是“绿色、环保、安全”的字样,事事是“绿色、环保、安全”的责任。营造了“绿色、环保、安全在我心中,绿色、环保、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这样,在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参透绿色化学的思想和理念,常念化学实验安全的“紧箍咒”,就能安全无忧;只有警钟长鸣,才能防患于未然。

2.2制订绿色管理制度

明确实验安全责任哲人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安全的保障和“笼子”。在绿色化学的视域下,首先对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分析研究,增加绿色、环保、安全的实验内容,去除毒性强、污染重、危害大的实验内容,用微型实验和替代实验的方法,保证化学实验内容的绿色安全化。对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的修改完善,在《化学实验规则》《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化学实验药品仓库安全管理规定》中,有法规依据,包含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技术;有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和责任担当赔偿要求。尤其是,还全面制订了《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筑起化学实验绿色、环保、安全的“防火墙”,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立下了不可逾越的规矩。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还有两项必须做好的工作。一是,化学实验“三废”的处理。高校化学实验的内容广,学时多,频次高,任务重。所以,“三废”物品量多危害大。为此,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主要是废气、废液能收集净化的,收集净化后再处置,不能收集净化的,在确保流通的情况下排放。对废渣,特别是剧毒药品,实行个人责任处置制度。多数是封袋,贴上标签,注明废品名称和危害,安全处置。二是,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3]精神,化学实验室的危化品仓库,有懂技术、有知识、管理经验的专人管理。并实行,需要主管部门签字的《人员准入制度》,有管理人员负责的《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和《物品进出仓库登记制度》等。始终绷紧安全管理这根弦,处处扎牢安全管理这个“笼子”。

2.3遵循绿色化学理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3.1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绿色理念

绿色化学的理念可概括为“三性”:一是洁净性,致力于从源头上防止和消除污染;二是原子经济性,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实现“零排放”;三是安全性,尽可能不使用有毒或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反应条件尽可能温和或安全。该理念的目标并不是被动地去消除安全存在的隐患,而是要主动地从源头上去“防患于未然”,有效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根本上转变思维方式,培育师生安全思想观念,提高其安全素质,构建完善安全技术体系,将实验室的危险降到最低程度。基于这一理念,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又负有新的工作责任。实验室的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药品的购置,实验技术和方法,从计划到实施都要遵循“三性”理念,重视安全管理的整个过程,形成化学实验室绿色、环保、安全的管理系统模式。

2.3.2设施设备的安全绿色化

按照绿色、环保、安全的要求,学校投入较大资金对化学实验室的校舍、水、电、通风、实验台等进行合理设计和升级改造。选用原材料保证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给排水管径不小于规定数值,以确保给排水的通畅;照明电与动力电电闸分开,设计短路、过载、漏电等保护装置,确保一键断电,有效遏制事故的蔓延;通风、排气系统满足大型精密设备的特殊需要,便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散发;建立了消防预警设施,事故警报系统、呼救系统、逃生系统等。设施设备的绿色化,从源头上堵住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防、报警、呼救、逃生系统的设置,在事故发生时都会发挥最大效益,使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2.3.3实验技术方法的绿色化

从绿色、环保、安全的角度出发,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采用“替代”原则,对于毒性、危险性较大、成功率较低的实验(如硝基苯和浓硫酸的制备),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模拟实验;用调温式电炉替代酒精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倡“拒用”原则,淘汰毒性大、危险大、耗量大、污染严重且成功率低的实验,选用无污染或者少污染的实验,如氯化钠提纯、醋酸质量浓度的测定等。实施“减量”原则,精密计算,严格控制实验药品用量;积极推广微型实验,保证实验操作安全和“三废”污染的减少。贯彻“循环”原则,尽量选择反应产物可以连续利用的实验,让实验产物可以被其他的实验所用,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化学理念、技术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效益。

3结束语

化学实验室虽小,但安全管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系统工程。实践证明,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只要领导重视,管理人员用心尽力,融入绿色化学理念,采用绿色化学技术,就能使安全管理升级。近几年,在绿色化学的视域下,加强绿色化学教育,制订绿色安全管理制度,提升绿色化学实验技术水平,使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也遏制了小事故频发的势头。基本形成了高效安全的管理模式,创建了绿色、环保、安全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良好环境,也为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仲婧 朱晓慧 曹晓群 单位:泰山医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室安全篇(11)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课程。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操作才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但是,化学实验具有危险性。化学实验室的中心工作就是确保仪器、设备、药品的状态正常,安全可靠,以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因此,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师生生命、学校财产的安全息息相关,不容忽视。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是偶然和难以预料的,往往由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我们对安全问题绝不能存侥幸心理,应针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深入探究事故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一、加强建章立制,依靠信息化手段规范安全管理

1.运用制度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

建章立制是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条件。加强建章立制,首先要确保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此,学校要制定并实施《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学生实验规则》、《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仪器和试剂的立账登记制度》、《仪器损坏赔偿制度》、《化学试剂使用规则》、《借用仪器制度》、《化学实验室开放制度》、《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制度》、《治安防范规章制度》等。同时,还要制订、填写《学生实验通知》、《学生实验记录表》、《演示实验记录表》、《学生实验进度安排表》、《药品器皿使用损耗登记表》、《仪器损坏记录表》和《危险品使用记录表》。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填写表册,对危险品室、仪器室、药品室、实验准备室、学生实验室实行技防、物防及人防相结合的立体式安全防范措施,使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2.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管理

为了实现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提高效率,消除隐患,在工作上,应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手段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技术将实验室中设备、仪器、药品、资料等各种涉及安全的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的辅手段。在该系统内,建立实验室明细账,按总账及仪器编号顺序一物一页记账,详细登记仪器的品名、规格、产地、来源、数量和金额。同时,在计算机上实验指导书、挂图等材料,播放一些耗时长、不易成功的实验录像。这样,既简化了安全管理工作,又为师生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便利,提高效率。

二、存放仪器试剂,讲究安全、有序、合理、美观

摆放仪器、试剂的总要求是:分室存放、安全有序、科学合理、整齐美观。

1.安全有序、科学合理、整齐美观地存放仪器设备

1.1在仪器、设备保管方面,应在结合性能、高矮、大小、轻重等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遵循分类编号、依类定柜、依号定位、柜内分层、层上定点、每柜设卡、纵横整齐、存放有序、取用方便等九项原则,进行合理分类、编号,按总账顺序依类分柜科学存放。对于特殊仪器,实行专柜存放。

1.2两种定位标签张贴于仪器柜上。一是柜门定位标签。在用碳素墨水书写,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的定位标签上,要注明柜内仪器的名称、数量、规格、编号。二是分类定位标签。国家教育部要求把仪器分成9大类:0—计量仪器;l—通用仪器;3—模型;4—标本;5—挂图;6—玻璃仪器;7—药品;8—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入柜的仪器要按上述分类,用较明显的分类定位标签固定在仪器柜上方。通常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陈列,一经定位不得轻易变动。摆放时要做到:同一品种纵向排,不同品种横向摆,附件跟着主件走,前端整齐后不齐。同层放同一种仪器不可堆叠挤压,须呈梯状排放在一起。

2.安全有序、科学合理、整齐美观地存放试剂药品

管理人员应按以下三个要求贮存种类繁多的化学试剂药品:一是按贵重品、腐蚀品、易挥发品、易爆品、易燃品、剧、麻醉品等方面属性,严格区别化学试剂药品的性质。二是先按固体、液体试剂药品分类,后按有机物、无机物、危险品、低温贮存品等方面属性再次分类,分别按类按序整齐排列,造册登记。三是主动地根据各自性质采取差异性措施,科学、合理地把各类化学试剂药品存放在由耐腐蚀、避光、防尘材料制成的贮存柜。贮存柜应摆放在远离明火且消防器材、设施完备的安全位置。首先,使用具有密封塞或加盖后蜡封的容器保存易受潮、易挥发、易氧化、易变质、易失水风化和易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其次,避光保存见光易氧化、分解、变色的试剂。再次,在远离火源、阴凉通风的位置分别专柜单独存放腐蚀品、易燃品、剧、爆炸品等,同时,对于这类药品中的危险品,应内存于保险柜,双锁管理,建立一览表和领用登记册,严格控制取用量,并回收和保管好剩余部分;在低温干燥的位置保存高活性试剂。值得注意的是,不得把灭火、防护方法与化学性质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存放在同一柜或储存室内。实验室操作台上,只能放置规定数量的化学试剂,不许超量存放,多余的试剂须在规定的贮存柜中贮存,用剩余的试剂不得倒回原试剂瓶。

三、按规程严管理,规范地推进化学实验教学过程

1.精心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1.1实行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事故防范能力。应通过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讲座、事故案例分析会、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加强对教师教辅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辅人员应明确实验工作中的职责范围或行为规范,熟悉实验和安全器材的名称、规格、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要求以及实验的名称、目的、步骤,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事故防范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为指导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科学实验,确保实验安全创设前提条件。

1.2先编号,后排位,确定实验器材和各组各个同学在分组实验时的位置。

1.3实验室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要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实验进行之前。因此,实验开始前,教师教辅人员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关于学生损坏教学仪器赔偿的规定》、《实验室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学生实验守则》、《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管理规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了解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操作规程,增强规范、安全操作和爱护仪器的意识。同时,要求学生服从指导,不得随意改变实验计划、步骤和试剂用量等。若要改变,须征得同意。另外,指导学生检查仪器是否完整无损,装置是否正确稳妥,并做好记录。

2.按规程进行实验并做好应急措施

为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教师要精心组织,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教师教辅人员首先要熟练利索地进行操作演示。在演示时,既要有条不紊地按规程操作,又要简明扼要地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让学生对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实验现象与初始状态进行对比思考,获得深刻印象的同时,确保实验安全。为此,应设立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仪器专柜。教师演示实验用的自制教具、试剂、仪器和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试剂、仪器分开存放,并分别贴上相应标签。在进行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师生都要采取戴手套、面罩、防护眼镜等方面的安全措施,经常注意装置有无破裂、漏气和化学反应情况等。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实验中所用的有毒、易爆、易燃物品不得随意丢弃、失散。

3.实验后物归原处

在做完实验后,应及时把所用各种仪器等如数收齐,放回原处,以备再用。这样,就能相对延长教学仪器的使用寿命,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